时间管理心得体会范例6篇

时间管理心得体会

时间管理心得体会范文1

1.一句话描述部门价值定位:

拥抱互联网,紧跟大数据。

2. 做时间的管理人

——“学习与行动”心得体会

时间是一种特殊的、珍贵的、稀缺的资源,它不能再生,也不能被储存下来东西,因此必须利用好每一天的时间,利用每天有限的时间完成足量的工作任务。时间管理好的人,是时间的主人,否则就是时间的奴隶。时间管理好的人,应该是一个忙而有序、忙而有效的人。所以自己通过培训和学习,明白了不管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一定要做一个时间的管理人,能够自由掌控和把握时间,做到得心应手,而不做时间的奴隶,被时间所束缚。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听到的关于时间的话有很多: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就是金钱等等。其实,时间不仅仅是金钱!时间远比金钱更宝贵,更有价值,钱没有了可以再挣,但是时间流逝了就再也回不来了,时间的价值远远大于金钱。所以管理好自己时间的真正意义便是为了避免浪费更多的时间,也就是尽量安排得让我们能够在同一时间做更多的事情,提高自己使用时间的效率,提高工作效率。在日常工作中,安排好时间的同时,也要高效率的利用时间,尽量在较短的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更可能多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和作用。

时间管理心得体会范文2

关键词: 中学班级 自主管理 必要性 可行性 落实措施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特别是在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他们的身心得到锻炼,个性得到展现[1]。班级作为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单位,在管理过程中应当顺应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及要求,实施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使学生的自主发展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

一、实施中学班级自主管理的必要性

1.实施中学班级自主管理是顺应社会发展形势,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社会多元复杂,瞬息万变。要适应这种社会发展形势,每个社会个体就必须具备自主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这就要求现在的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特别是自主管理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个人的和谐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班级作为学校育人的主阵地,在这方面理应承担重要责任。

然而,传统师控式的班级管理方式往往过多地强调班集体良好秩序的形成,而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对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和主体意识的培养,甚至为了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教学秩序,要求大家牺牲自己的个性,在行为上与班集体保持高度一致,并对违纪的学生实行惩戒。很显然,这种管理方式不仅会压抑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主体精神、主体意识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而且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师生关系紧张对立,进而削弱班级管理的效果。另外,在该管理方式下,学生消极旁观,班级管理的所有事务几乎都落到了班主任身上。这使得班主任整天被繁琐的班级事务所累,难以抽出足够的时间钻研教学。其结果是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大受影响,教学水平不能与时俱进,学生的发展也因此受到负面影响。

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使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既可以让班主任从琐碎的班级事务中腾出更多的时间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水平,又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主体意识,还可以让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2.实施中学班级自主管理是实现教育管理目标,增强教育管理效果的需要。

传统师控式的班级管理方式虽然在规范学生行为、维护班级教学秩序等方面能够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却难以做到让每个人都自觉自愿地将外在的纪律和规范内化成为自己的一种行为习惯。很多接受过多年学校教育管理的中学生纪律观念仍然淡薄,就是这种班级管理方式效果不佳的明证。

马克思主义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指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该原理告诉我们:如果不注重调动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单纯依靠老师外在的控制与纪律约束,难以实现教育管理的目标。而要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管理的目标,就必须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起学生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才能够使他们真正地将外在的纪律和规范自觉地内化为自己的一种行为习惯,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最高教育管理境界。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阶段的青少年逆反心理、从众心理、好胜心理及独立意识都很强。他们渴望摆脱父母、老师的控制而独立。而且,在很多事情上,他们与父母、老师的看法存在分歧,父母、老师的想法有时候会让他们感到难以理解接受。故而,他们不愿意与父母、老师交流。对于父母、老师苦口婆心的劝说,他们往往会采取一种置之不理的态度,甚至非常反感。但同学之间的情况就大不一样,相近的年龄,相似的人生阅历、知识背景、文化层次使他们在兴趣,思维方式,以及对事物的认识等诸多方面都比较接近。因而,他们之间较之亲子、师生之间更容易交流,更容易达成心理共识,在决策上更容易达成一致。正因为如此,他们有着一种很强的从众心理。在这种从众心理驱使下,在很多事情上他们往往更愿意接受同学的意见,同伴群体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往往更容易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让他们自己对班级事务进行决策,形成的决策自然更容易被他们接受并得到贯彻执行。对此,我深有体会。

调换座位是一件特别劳神费力的工作,要考虑学生的身高、视力、爱好、性别、性格特点、学习态度和成绩差异等诸多因素,还要私底下做相关同学的思想工作。即使如此,排出来的座位也未必人人满意,未必有利于班级的后续管理。基于此,和其他班主任一样,不到万不得已,我绝不调换座位。

参加“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研究”项目后,基于项目实证研究的需要,我开始尝试把调换座位这件事交给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处理。出乎意料的是,班委会通过班级QQ群讨论产生的座位表很顺利地得到全班认可。从此之后,我便将其他日常班级管理事务也逐步交给他们处理。结果也都不错。学生们的责任心得到了增强,自主管理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同时还让我在很大程度上从琐碎的班级日常管理事务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教研工作中。

二、实施中学班级自主管理的可行性

1.从心理学角度看,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及特点为他们进行自主管理提供了可行性。

马斯洛的心理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有一系列复杂的需要,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在安全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和归属感需要的支配下,人们希望摆脱严酷的监督和避免不公正的待遇,希望获得向别人展示自己才能和力量的机会,希望自己能够胜任所担负的工作,并能有所成就和建树,以得到他人和社会高度的评价,实现自我价值,等等。[2]中学生在这些心理需求的影响下,表现出既自尊又感性的心理特点。他们更需要得到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满足,尤其是希望获得家长、老师及同学的理解、信任和尊重,希望摆脱父母和老师的监督及控制而独立。而且一旦这些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他们将会自觉地遵守纪律,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极力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在别人的面前,以维护自己的地位和权威。中学生争强好胜、好表现的特点就是这种心理的体现。所以,实施班级自主管理,既能满足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又能利用这种心理因素的积极影响,促使学生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并自觉地遵守班级纪律,从而使班级管理的效果得以增强。

2.中学生身心发展的情况及其多年学校学习生活经验为其自主管理奠定了基础。

中学生思维活跃,渴望被同龄人认同,渴望被关注,渴望表现。实行班级自主管理符合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们乐于接受。尤其是,经过多年的学校学习生活,中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和素质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组织能力等都已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意志力、自制力、人际交往能力及事务处理能力,还有对班级管理的了解和认识都得到了加强,这些都为他们的自主管理提供了条件。

近年来,魏书生、李镇西、王立华等老师的班级自主管理成功经验,也佐证了中学班级自主管理是可行的。

三、有效落实中学班级自主管理的措施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特别是参加“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研究”项目的实证研究以来,我积极推行班级自主管理,深受学生欢迎,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我所带的班级班风学风良好,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强、行为习惯好、成绩进步大,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学生在自主管理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良好发展,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我所带的班级每年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1.激发学生参与班级自主管理工作的热情。

激发学生参与班级自主管理工作的热情是有效实施班级自主管理的前提。在班级自主管理模式之下,学生本应是班级管理的主体。然而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中学生专注于学业的进步,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的热情不高。他们对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心存顾虑,不愿、不肯在班级管理工作上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到班级自主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针对这些情况,我经常利用主题班会、个别谈话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班级自主管理工作,帮助有顾虑的学生及家长打消顾虑,并让那些不愿参加班级管理活动的学生也认识到参加这项活动对于个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班级自主管理工作的热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营造宽松的班级自主管理氛围。

营造宽松的班级自主管理氛围是有效实施班级自主管理的重要条件。营造宽松的班级自主管理氛围,宽容对待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允许他们在探索中成长,使学生感到安全,知道不会受到嘲笑和指责,他们才会不怕“露怯”,不怕“幼稚”,才会真正放开手脚,全身心地参与班级自主管理工作,从而提高班级自主管理实效。

3.适当指导。

适当指导是班级自主管理得以顺利开展的保证。由于社会阅历浅、经验不足,中学生在考虑问题时,往往会比较简单片面,因而,在处理班级事务时,难免会出现顾此失彼,甚至走极端的情况。例如,没有原则地过度地迁就友人,或者完全不讲情面,等等。尤其是当碰到自己从来没有遇到过的问题时,如果得不到班主任的帮助,他们很容易“跟着感觉走”,结果很可能败坏班风,激化同学之间矛盾,这些情况都不利于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而要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班主任就应当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

4.及时微调。

对于因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影响到学习成绩的学生,班主任要及时来到学生的身边,共同分析成绩下滑的原因,引导学生调整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帮助他尽快重建信心,使学生学习工作两不误。对于个别学生实在是无力兼顾学习与工作时,班主任要及时微调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适当减轻该生工作负担,或者建议该生承担其他的可能更适合他的管理工作,以求班级的每个学生都不会轻易放弃锻炼自己的自主管理能力的机会,也不会因此而荒废学业。

5.及时肯定。

及时肯定学生的自主管理工作表现是激励学生完善自主管理工作的推动力。当学生在自主管理过程中取得了成绩时,班主任要及时给予肯定,并和他们一道分享取得成绩的经验,以增强他们自主管理的信心。

参考文献:

[1]贾宁.新课改下初中班级自主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时间管理心得体会范文3

【关键词】情绪管理;班级管理;积极作用

情绪管理,是指对于群体个体对自身清晰的认知,并在认知基础上,管理自身情绪的能力,当前情绪管理被应用在企业培训,学校教育中。做好情绪管理对于企业和教育来讲至关重要,在学校教育中,教育点当着学生的发展基础,而班集体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对其进行全面管控,促进班集体有效成长,将成为学校教育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班级建设中,学生情绪将会影响直接对整个班集体建设产生影响,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讲,学生时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事物认知较为冲动,因此教师做好班级理首先用做好学生的情绪管理。

一、情绪管理与班级管理

在新课改教育理念下,教育并非单纯注重学生的学习,更注重学生的成长与发育,在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由于思维尚未发展成熟,对于情绪难以全面进行掌握,因此在班级建设中,常常由于学生难以控制情绪,形成打架斗殴等事件,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建设,对班级管理造成影响不良影响[1]。情绪管理隶属于心理学范畴,能否管控好自身的情绪其与自身的情商也存在巨大的关系,情绪管理最基本形态有四种,其中包括拒绝,压抑,替代和升华,拒绝是一种极端的情绪防御形式,而压抑则是情绪努力逐渐的过程,替代则是指将情绪进行转化,运用其他的方式表现出来,升华致使最终对情绪管理得体。在班级管理中,首先应明白情绪管理的作用,并在实际教学中,将情绪管理方式传授给予学生,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管控好自己的情绪,以便于最后更好的建设整个班集体,减少由于情绪失控而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

二、情绪管理对班级管理的积极作用

(一)情绪管理可调节班级学生之间矛盾

情绪复杂多样,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讲,思想观念逐渐独立,在这一发展阶段,学生则要求更多的发展空间与自由,而当学生面对所发生事件时,受到思维模式的影响,因而出现众多矛盾,长期情绪受到压抑,将会使得学生心态逐渐扭曲,直至发生恶性事件[2]。因而教师应尽量主动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在班级管理中,及时对学生情绪进行管理,抚平学生激动心理状态,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尽量开导学生,以便于及时调节班级学生之间矛盾,促进学生之间良好合作,降低恶性事件的发生。

(二)情绪管理可增加班级凝聚力

不同阶段的学生具有着不同阶段的年龄特点,而当前无论各阶段教育中学生的一个共同点都是学习压力的与日俱增,故进行情绪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实际上,情绪管理并非为过分抑制情绪,而是在了解情绪后,及时进行自我调剂,防止事态扩大化。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组成部分,班级作为一个整体,只有具有凝聚力,才能帮助班级进行建设[3]。因此情绪管理可增加班级凝聚力,通过对学生情绪进行管控,及时调节学生不良情绪,并通过班级文化建设,逐渐使得班级形成一种向心力,班级齐心协力,共同面对困难。

(三)情绪管理可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阶段的领航者,在管控中应传授学生一定的情绪管控方式,及时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帮助学生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其主要原因在于调节学生情绪,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保持良好情绪与状态,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在学习中,全神贯注进行学习,并逐渐对班级学习产生兴趣,通过班级合作,与学生之间共同学习,以便于形成合作式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学生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建立团结合作精神,提升班级整体建设质量。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情绪管理在班级管理中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其班级成员的情绪控制和调节,避免对其个体成员出现情绪过激和与班级群体成员间不一致的状况。班级管理实质上是对不同个体的性格进行团队精神的培养,而个人的性格在情绪上是最为直接的表现。而对情绪管理的提高,可以使得个体成员在情绪中始终处于可控范围,降低其剧烈变化的外在表现,消除其存在的内在表现,使得班级管理获得整体综合水平的提升。

作者:徐丹红 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时间管理心得体会范文4

摘 要:在一个班级中,看班级的素质高低,要看学生的整体成绩和他们的思想品德素质;在一个年级中,看他们的素质高低,就要看陌生的学生之间的相处情况,以小见大;而看一个学校的管理情况,就要看学校的管理者互相之间的配合以及他们的管理理念,很多学校在管理时只抓学生的成绩,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或者身体素质都视而不见,这样一来,先不说学生的成绩能否提高,就连他们最基本的身体状况能否保证都有问题,所以学校的管理中,必须要以人为本,尤其是中学学校,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忽视这个阶段对他们的管理,就可能造成终生的遗憾。主要讲述了中学管理中人本化管理模式的运用。

关键词:中学管理;人本化;管理模式;运用;方法

人本化管理即在管理中把学生放在首位,学生是一个学校的口碑和核心的人群,对他们进行人本化管理就是要在管理时除了科学文化修养,还要注重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注重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身体素质,不单单只看他们的成绩,把学生当做分数的机器,一味给他们施压,中学生十分敏感脆弱,同时也不喜欢表达,如果在这个时期的管理中稍有不慎,就会让他们一辈子活在阴影中,中学的管理者不仅仅只有领导,还有教师,他们都是学生和学校的管理者,必须双方配合才能让学校的管理更加完善,那么如何把这种人本化管理模式运用到中学管理中呢?我们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是多组织户外锻炼;第二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一、多组织户外锻炼,管理学生的身体素质

开展户外锻炼的目的是让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中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所以户外的锻炼必不可少,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身体在学习中垮了,那么学习多好都没用,对于多组织户外锻炼,管理人员还存在争执,认为初中有体育课,不需要再进行多余的户外课程开展,但是初中的体育课一周只有一节,学生的锻炼得不到满足,所以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开始重视户外锻炼,组织学生在户外多活动,比如可以在每天早晨规定他们晨练半个小时左右,也可以让他们在做操时尽量多活动,多举行全校性的运动比赛,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这样他们对运动就有了热忱,刚开始锻炼时可能是痛苦的,学生承受不住太大强度的训练,跑400米就会觉得太难,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学生的身体素质会越来越好,这样他们在学习中也会更加高效,管理起来也更加容易,学生得到锻炼之后精神面貌就会大大不同,管理时他们就会更有效率去执行一些事,这样就可以提高学校学生的整体面貌,外界对学校的评价也会是管理有序,那些不注意学生身体素质的管理的学校,一味逼迫学生学习,这样的学校学生都是两眼无神、无精打采,大家就会对这个学校的管理产生怀疑,学生的身体素质也会被下降很多,所以要进行人本化的管理,多组织户外锻炼,管理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必不可少的。

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管理学生的心理素质

很多人在看到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都嗤之以鼻,认为对于一个中学的学校来说未免太小题大做了,r且中学生也没有很大的学习压力,不会在学习中产生心理问题,所以开设心理课程或者是建立心理服务中心是多此一举的事。的确,我们所知道的新闻报道出来的学生由于心理问题而受伤的大部分是高中生,因为他们的学习压力很大,虽然初中生的学习压力不是很大,但是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初期,心理有很多需要解开的疑惑,也有很多问题需要排解,还有很大一部分高中生的心理问题是从初中开始就有的。所以不能忽视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课程,让学生了解到一些在这个阶段很正常的现象,也让他们的问题能够得到专业的指导,防微杜渐,不能等悲剧发生了再亡羊补牢,管理好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人本化管理的必修课之一。

中学人本化管理中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管理是重中之重,而不是学习的管理,当然也不是要学校放任学生的学习不管,而是要在保证学生身体和心理都健康的情况下再抓学习,这样能够更有效率。只有在中学管理中时刻以学生为主,时刻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使学校管理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学校管理并不是朝夕之间的事情,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学校不懈努力,实现学校管理的腾飞。

参考文献:

[1]王景忠,高明杰,梁艳玲,等.试论中学教育管理人本化管理方法[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10):184.

时间管理心得体会范文5

第一次观摩高效课堂是在凤翔县横水一中和岐山县北郭中学。学生在教师引领下成为学习的主体,将课本知识由浅入深地个人独学、组内互学、班级展示,最后在群学中归纳升华。教师只进行点拨、引领。这种全新教学模式的精彩和智慧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学生们流利的语言表达,精美的板书设计,团结合作的探究精神让人耳目一新,似乎有种力量促使课堂学习气氛变得热烈,让学生在团结中竞争,在协作中进步。

当时我担任初一年级班主任。新学期伊始,我按照之前班级管理的思路制订了班规,选出几个得力的班干部,卯足劲想管理好所带的班。刚开始时还有效,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班上有些男生也许是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缘故,自控力较差。科任老师反映总有几个调皮的学生影响课堂秩序,我选出来的班干部工作起来却力不从心。为了“镇得住”那几个学生,我只能多去班上管理,渐渐地学生私下里说我“亲自督阵”。我也感觉我越“勤奋”,学生却越懒散,依赖性强,对集体活动漠不关心,班级气氛较为沉闷,这与我对班级“团结、进步”的期望有了距离。而通过观摩高效课堂,我看到课堂上孩子们热情专注的表情,努力求知的行动,我开始思索: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可否在班级管理中发挥作用,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班级凝聚力。

恰逢通过学习、观摩之后,学校决定开始在初一年级推行高效课堂。但是,许多现实的问题又摆在面前:我的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年纪小,是非判断能力还未成熟,就让他们自己管自己,能行吗?弄不好纪律会乱,知识学习该如何保证?如果得不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后面的路就很难走……我不得不重新思索具体的实施办法。就在这时,市教育局邀请著名课改专家李炳亭教授来我市做报告。李教授的报告列举了传统课堂存在的弊病,也以形象地比喻科学地论证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他的演讲犹如一剂良药,坚定了我实行课改的决心,我也对老一套的班级管理方式进行反思:高效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效率大为提高;班级管理中,学生可否在教师引领下成为管理的主体,使班级管理提高效能。

于是,又一个新学期伊始,我积极开展高效课堂的准备工作。首先,我根据班级实际情况,以“我心目中的班集体”为主题征集了“自主、团结、奋进”的班训。建设小组时,我申明了性别、性格、气质、成绩互补原则,让学生自由选择同桌和组员,然后基于“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衡”原则,对一些组员进行调整,将全班分成平行的7个小组,并重新编排座位。学生们经过自主讨论,民主选出了各组组长、学科长。我讲了班组干部的职责,对他们提出“模范带头,互相监督,及时检查,互相帮扶”的建议。就这样,学生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对新型的课堂充满期待和向往。

在那段时间,我全力准备新课堂模式下的“一案三单”。而对于班级管理是否实行进一步改革,仍然只是一种构想。可是,也就在那段时间,由于我的部署安排和“及时放手”,学生们开始有所变化。布置教室时,我注意到一张张热情高涨的面孔,他们热烈讨论、仔细斟酌组名组训。经过讨论,全班自主提议做成统一规格的组牌。有老师反馈,三班变得活跃起来,举手发言的学生增多了。数学老师反映,罗同学在展示中表现好。聪明好动的他以前不太遵守课堂秩序,曾影响其他同学听课,现在的展示环节为每名同学搭建了舞台,他也在展示中获得了成就感和学习兴趣。原来,由于擅长数学,他被选为小组长。为了“纠”别人的“错”,他终于能静下来聆听了。还有老师反映,自从学科长及班组干部参与管理以后,不交作业的情况少了。“打铁须得自身硬”,小组长们以身作则,主动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为他们讲解疑、难点。我也观察到,开展卫生打扫也顺利了,不像以前主要靠少数自觉的同学来完成。因为组员轮流负责卫生打扫与保洁,这种体验使大家明白:小组的整体表现离不开每一个个体的积极参与。那段时间,我的主要任务是分配任务和观察。在我“淡出管理”的同时,学生们却表现越来越好。上学期的课间操比赛中,我班获全校团体二等奖,篮球比赛获年级组第一名。本学期的百科知识大赛中,我班团结一心,配合默契,夺得全校冠军。同学们倍受鼓舞,我本人也在欣慰之余体会到带班的快乐,感觉对以后的工作充满干劲十足。

现在,当静下心来回顾班级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时,我感悟到:高效课堂是实行课改的一个尝试,而对这种新课改的尝试给班级自主管理带来许多可贵的启发。仔细思考之后,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独学、互学、群学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与学生交流增多,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的同时,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了解,加强了团结。

第二,上述三段式自主学习,平滑实现了生进师退,老师的作用是点燃、唤起、引领,调动学生积极性,唤起求知欲。

第三,学生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形成了人人参与、大家共同管理的育人氛围,使每一个个体置身于团队中,他个人的好胜心转化为团队的竞争实力,而团队获得的荣誉又转化成个人价值的实现,最终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全局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时间管理心得体会范文6

一、广泛阅读,扩展思路,加强理论学习

为了解工行会计管理方面好的做法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在5月9日至6月10日这一个月的时间,我大量阅读了工行自XX年以来的会计规章制度,XX年是工行推行股份制企业改革,按照责权明确的管理模式,建立规范高效的管理型会计组织体系,实行会计核算综合一体化的重要一年,这期间出台了大量的业务规范整合,风险控制,业务流程再造等多项规章制度,其中诸如《关于构建管理型会计体系完善会计内控机制的实施意见》、《会计核算事权划分管理办法》、《重要会计事项审批管理办法》、《重点会计业务及重要会计事项风险点及防范措施》、《总会计委派制管理办法》等制度都有很好借鉴价值。通过理论学习,对工行会计管理的基本构架,内部控制机制,风险防范体系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宏观上的认识。结合当前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和实际,给我很多地启发,也使我陷入深深地思考,深深地感到一个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机制是一个企业良好运营,发展壮大的基础.

二、理论联系实际,深入一线实地学习。为进一步地加深对制度的理解和更深入地学习内部风险控制好的做法和经验,我及时与工行分管领导沟通,申请到工行营业部和会计管理部下设的“三大中心”实地学习。学习时间二个月,这期间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工行“以人为本、客户至上、崇尚信誉、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及“严格、规范、谨慎、诚信、创新”的行业风气。员工甘于奉献,朝气焕发的精神面貌,如沐春风的人性化服务,严格规范的业务操作,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深入人心的风险防范意识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三、珍惜机会,抓住机遇,认真学习。这次挂职学习是银监会为提高农村信用社高管人员管理水平和提升信用社干部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此举在农村信用社五十年的历史上也是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而我有幸成为这第一次中的第一批学员,我非常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严格遵守工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将自已融入工行这个大家庭中,不搞特殊化。时常转换视角,时而是工行中的一员,时而作为一名客户,时而作为同业中人,认真学习,细心观察,精心体味,潜心对比,深刻感悟,全方位地感受工行的管理和服务。加强与工行各层面员工的交流,多问多了解,虚心请教,抓住一切机会学习。在挂职期间积极参加分行党委组织的建党85周年的纪念活动,及时做好挂职日记和心得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