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市场分析报告范例6篇

餐饮业市场分析报告

餐饮业市场分析报告范文1

关键词:“互联网+”;餐饮行业;新方向

1 “互联网+”的相关介绍

1.1 “互联网+”的涵义

在发改委的报告中,对“互联网+”是这样定义的:“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1.2 “互联网+”的典型特征

“互联网+”在结合传统行业时,会有以下特征:

①连接: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构成了“互联网+”的物理基础,一切的数据来源、控制系统都基于连接一切为物理基础;②融合:以互联网思维为基本方法,融合到传统行业的价值链中,提升企业运营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③重塑:以互联网的商业模式,重塑传统行业的经营方式和盈利模式,“羊毛出在猪身上”、消费者深度参与、平台化思维整合社会闲置资源等等,在结合传统行业后,会产生企业新的盈利方式和商业模型;④体验:互联网是以消费者体验,口碑传播为基本立足点,对消费者的服务体验追求极致化,对消费者实现个性化服务,以消费者数据为基本参考,实现跟消费者充分互动;⑤开放:互联网系统是个开放的系统,社会化分工更加明确,平台化、标准化的体系更加完善,对于个体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门槛要求更低。

2 餐饮行业的发展现状

餐饮业作为服务行业的支柱行业,对刺激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扩大内需、安置就业、繁荣市场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和贡献。但是,近几年来,由于受国内外经济增长放缓、食品安全等诸多因素影响,餐饮业营业收入增幅也相应降低,与前几年的高速增长相比,已出现明显放缓迹象。2014年,全国餐饮收入27860亿元,同比增长9.7%,首次出现同比增速提升。

图一 餐饮业年总零售额增长趋势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

2.1 餐饮业结构向大众化调整 近3年,高档餐厅表现下滑明显,2014年高档餐饮企业近九成营业额同比下降,平均幅度40-50%,较差的达到80%,人均消费大幅下降,利润率下滑明显。从上市公司财报可明显分析,2013年全聚德餐饮业务营收同比下降5.64%;湘鄂情全年营收同比下降41.19%,全年亏损5.64亿元。而大众餐饮市场则表现增长迅猛,企业平均营收增长速度均在10%以上。其中,味千拉面2014年总营收同比增长14.4%。杭州外婆家、绿茶、南京大排档、上海南小馆等大众化餐饮门店呈现天天排队、翻台率居高不下的繁荣景象,这都反映了大众餐饮市场的强劲增长势头。

2.2 私人社交需求为主要目的 在中国烹饪协会联合中国网《2014年餐饮消费调查报告》中数字表明,在除工作餐外,“朋友聚餐”、“家庭聚会”占据77%以上的饮食消费目的需求,且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可见,在目前的消费群体中,餐饮消费和社交需求之间的结合度会越来越明显。

图二 在外餐饮消费目的各项占比图

(数据来源:中国烹饪协会《2014年餐饮消费调查报告》)

2.3 信息传播依靠口碑 在对消费者首次消费的餐厅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依靠朋友口碑推荐和点评网站的内容占比已经高达74%,且点评网站的占比还在逐年提升的过程中,说明中国餐饮业的互联网信息传播已经占据非常重要地位。

图三 选择就餐地点原因分析占比图

(数据来源:中国烹饪协会《2014年餐饮消费调查报告》)

2.4 预订方式仍然传统 在消费者预订过程中可以发现,电话预订这一传统的预订方式仍然占据主要地位,但是网络预订发展非常迅速,已经占据31%的比例。且更可喜的是,网络预订跟点餐和支付的结合度非常之高,27%的人在网络预订后直接选择了点餐,其中21%的人会直接提前支付,这个对重塑消费者习惯和商家的供应链管理提供重大的参考价值。

图四 预订就餐地点方式对比图

(数据来源:中国烹饪协会《2014年餐饮消费调查报告》)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餐饮行业结构化在调整,互联网应用已经初见成效,消费者参与度正在逐年提升,未来进一步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潜力明显。

3 “互联网+”餐饮业的变革新方向

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餐饮O2O在线用户规模为0.98亿,相比2011年增长58.1%;2013年达到1.39亿。未来几年,餐饮O2O商务用户规模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到2015年这一规模将超过2亿。

图五 线上餐饮行业年用户规模图

(数据来源:品途国际《中国餐饮行业O2O发展报告》)

市场规模增长更加明显,2012年中国餐饮O2O市场规模为386.6亿,比2011年增长87.1%;2013年市场规模将增长61.1%,达到622.8亿。预计到2015年中国餐饮O2O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左右。

图六 线上餐饮行业年市场规模图

(数据来源:品途国际《中国餐饮行业O2O发展报告》)

从业界形态来看,餐饮业跟移动互联网之间的结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综合型餐饮平台主导 最早诞生的链接商家和用户的餐饮类互联网应用是团购业务,这种以线上信息传播、支付购买代金券、线下消费、评价来形成整个消费者闭环的应用方式,帮助消费者寻找更物美价廉的服务,帮忙商家获取更多消费人群发挥了重大作用。目前市场上,美团、大众点评、百度糯米累积占据90%以上市场份额:

图七 各团购网站月销售市场占比图

(数据来源:团800)

而随着消费者需求升级,商家对产业链整合能力提升,以在线支付、物流配送为核心能力的外卖业务平台发展更加迅速。目前来看,四大外卖平台巨头,已经占据绝对领导地位:(图八)

3.2 垂直细分领域的高度整合 除了满足大众需求,提供标准化服务体验,满足基本饮食需求之外,市场上还诞生了以满足个性化需求、提供精准化更具价值感的服务体验的垂直领域应用:

3.2.1 餐饮品类外卖的垂直整合,以全流程和质量管控体系为内容的整合。如到家美食会,专注于为城市家庭用户提供知名特色餐厅的外卖服务。用户通过“到家美食会”的呼叫中心、网站或手机客户端,可以方便的从周边知名特色餐厅订餐,并由“到家美食会”的专业送餐团队配送到家。

专注与火锅配送的“挑食”,火锅不仅仅是将菜品送上门的服务而已,它的竞争力更在送上门后的服务上――配送人员到家后是否可以为用户进行很好地摆桌、摆盘、让用户在家里也能很有品质地吃上火锅。

专注于甜食下午茶配送的楼下100服务的客户有三类:第一类是85度C、宜芝多这类连锁品牌,电商化程度很低,处于线上线下夹缝中的观望状态;第二类是线下的烘焙精品店,产品味道不错,客单价高,但是喜爱它们的年轻白领大多是在周末慕名而来,工作日生意稀少,订单量极不平均;最后一种是廿一客、诺心这些电商原住民。以联系消费者为模式,以配送为核心竞争力。

3.2.2 以最后一公里生鲜市场配送为核心。爱鲜蜂用户提供一小时内的配送和零售服务,配送的物品包括食品和部分生活消费品,配送时间为早上9点到凌晨2点。其专注于社区生鲜最后一公里配送,整合小区小卖部等资源,以众包微物流配送为核心模式,基于移动终端定位的技术解决方案提供O2O运营服务。

图九

3.2.3 专注交易环节的网站。除了垂直化做全流程交易的网站外,还有一类是专注于餐饮服务分某一环节类应用,对于餐饮来说,排号、预约、领号、支付等等都是消费者与商户之间发生联系的交易环节,现有的互联网公司更多的是从某一个环节切入整个的交易过程,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服务。

如专注于给消费者提供提前点菜服务的优先点菜。商家通过优先点菜的客户端或网页版上传菜品照片,并且可以实时调整菜品价格。普通消费者可以通过优先点菜提前点菜、付款、到店报手机尾号用餐。其主要意义主要是:减少了等菜、等座时间;简化了点菜的决策过程;解决了很多大众餐厅菜单没有图片的困难。

3.3 用户体验进一步提升

3.3.1 上门的个性化服务。互联网的一大特性就是个性化人性化服务,在未来,会利用大数据维度,给消费者从食材订购、厨具的配置、菜谱的设计等关于原料和用具的个性化服务,会从外出就餐到厨师上门服务,从提供原料到提供半成品待加工的配料,从线下购买到生鲜蔬菜均可有电商配置这样的变化。

3.3.2 食材供应链信息透明化。当前,食品安全为制衡餐饮业发展的最大问题,食材在培养过程中的信息不透明,监管不到位,消费者缺乏安全感。在未来,随着物联网的发展,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会有统一标签技术溯源,在培育、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伴随着大量的信息和数据,供监管部门检查和消费者认知,消除信息不对称引起的恐慌和价值欺诈。

3.3.3 结合大数据,深度服务用户,提升用户体验。当前,还没有一个平台是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各项饮食需求,只是单纯的满足比如说外卖、点餐等。但是,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深度应用,对消费者的信息需求把握更明确,针对消费者需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一定会出现,能够深刻了解用户,不管是外卖、工作餐、家庭聚餐还是朋友聚会、出差商务用餐等等,都能针对用户的口味偏好、成本支出甚至健康情况等提供针对和建议,提升用户体验。

互联网+时代,传统行业面临新的革命性变革,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大量的企业面临转型和升级,也会有部分不适应环境变化的企业面临失败和淘汰,新的创业者在不断的涌入这个行业,未来的餐饮业发展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发改委.《政府工作报告》,2015.

[2]项立刚.“互联网+”不是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简单相加[J].销售与市场(渠道版),2015,04:26-27.

[3]辛嘉言.“互联网+”,加的不仅是技术[N].经济日报,2015-03-3001.

[4]周鸿t.“互联网+”是一场化学反应[J].中国中小企业,2015,05:16.

餐饮业市场分析报告范文2

A股餐饮企业上市的现状

根据证监会行业分类,目前境内A股市场共有3家上市的餐饮企业,分别是1997年4月上市的西安饮食、2007年11月上市的全聚德和2009年11月上市的湘鄂情。截至2012年6月25日,上述3家餐饮企业的加权平均静态市盈率为38.47倍。自湘鄂情上市之后,证监会暂缓了对于餐饮企业的上市申请审核。目前,共有4家餐饮企业向证监会递交了上市申请,分别为顺峰饮食酒店管理、狗不理集团、广州酒家集团和净雅食品。上述4家企业的审核状态均为初审中,其在证监会的审核周期均已超过1年,部分企业的审核周期甚至超过了2年。

证监会对于餐饮企业上市审核政策的考虑

证监会自2010年下半年即开始对餐饮等生活服务类行业进行研究,准备制定针对行业特点的审核和披露指引。2012年5月16日的《指引》,既是证监会对于餐饮企业A股上市的招股说明书的信息披露指引,也体现了证监会对于此类企业审核时的重点关注。针对餐饮企业等生活服务类公司分支机构较多、现金收支占比较大的经营特点,证监会在制定审核政策主要关注以下几点:

1.营业模式的可复制性通常餐饮企业在门店进入营业成熟期后,单店销售额增长速度可能出现下降的情况,销售额增长主要依赖于门店装饰、餐位布局等对于顾客的吸引和菜单价格、结构的调整。在平稳经营的年份,餐饮企业单店销售额增长一般略高于通货膨胀速度。如果餐饮企业希望营业收入能够保持持续、高速增长,需要通过不断新开门店的方式进行连锁扩张。因此,餐饮企业能否建立一个稳定的营业模式,并且成功将此模式复制到其他地域,是其业务能够增长的关键。良好的营业模式主要体现在门店建设和管理的可复制性。由于正餐、快餐、火锅等多种业态的餐饮企业所针对的目标客户群不同,对于门店选址要求也不同。如何通过科学的手段制定具备标准化、可复制性的选址流程,营销方案和工程建设管理流程,对于新店开拓的成功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餐饮企业实现菜品标准化对技术要求较高,由于地区文化和消费者口味差异较大,因此门店管理难度较大,无形中增加了管理成本。如何通过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提升各门店的管理水平、增强新开门店的核心管理能力与操作程序的可复制性也是餐饮企业在扩张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证监会在审核中会通过审阅发行人的市场推广模式、选址条件、门店历史经营数据、新店的营业情况、成熟期等指标来判断企业营业模式的可复制性。

2.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针对餐饮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销售、确认收入期间需要经过大量运营环节,现金收付比例较大、原材料和产品种类繁多、供应商规模普遍较小、现金交易量较大、从业人员众多且素质参差不齐、食品安全关乎消费者生命健康等特性,餐饮企业应遵循重要性原则,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需重点关注质量控制、货品采购、生产加工、销售、资金管理等日常经营中多个重要环节的内部控制设置,需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以确保管理的有效性。证监会通过审阅企业的主要管理制度(包括采购、付款的内控制度;销售、收款、资金管理的内控制度),食品安全卫生情况及公司治理情况来判断企业是否具备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3.商标与员工的管理此外,针对连锁企业的行业特点,证监会还特别关注企业的商标和商号使用情况及员工的社保缴纳和流失率情况。商标和商号是一个餐饮企业菜品、服务、环境等的综合体现,是企业特有的企业文化及竞争优势地位的集中表现。在众多餐饮企业中,品牌是消费者进行区分与选择的重要标准。因此,证监会较为关注发行人拥有商标和商号的情况、是否存在因商标和商号使用发生的纠纷、是否存在个别企业与发行人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商标和商号等。餐饮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餐饮企业人员流动性较为频繁。因此,证监会对于发行人报告期内各直营门店员工数量及薪酬、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缴纳情况较为关注。同时,确保员工的稳定性是保证餐饮企业正常运营、销售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石。证监会通过审阅发行人员工流失率、对核心员工实施的激励计划、员工培训及人才储备计划等资料来判断企业员工是否稳定。

4.《指引》与香港交易所《指引信》共同关注的要点《指引》与香港交易所《指引信》均对餐饮企业的下述几项问题较为关注:(1)持续发展能力。餐饮企业主要通过直营及特许经营的方式进行扩张,以保证其业务的持续发展。证监会及香港联交所均对发行人经营现状、未来扩张计划、市场竞争情况等问题较为关注;(2)经营现状。餐饮企业进行新店拓展一般均需要一定的培育期才能达到收入稳定,为让投资者更好的了解餐饮企业门店情况,香港交易所及证监会均要求发行人披露报告期内门店桌/座流转率、顾客人均消费、餐厅达到收支平衡所需的时间等;(3)食品安全问题。餐饮行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历来受到监管部门及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证监会及香港联交所均对发行人是否具备健全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是否曾遭受过主管部门的处罚等问题较为关注;(4)加盟店问题。除直营连锁外,餐饮企业的另一种重要扩张形式为特许经营连锁。特许经营的方式有助于餐饮企业的迅速扩张,但同时是否能够对加盟店实施有效管理是特许经营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证监会及香港联交所均要求发行人对于特许经营的相关情况进行披露;(5)商标及商号。商标及商号对于餐饮企业的运营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证监会及香港联交所均要求发行人披露商标权属及历史上是否存在与商标及商号有关的纠纷等情况。5.《指引》与证监会近期颁布新政的关联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证监会公告〔2012〕10号)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提高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财务信息的披露质量、增加透明度,证监会于2012年5月23日《关于进一步提高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有关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指引》中对于发行人财务信息的披露要求与《意见》中的主要精神相契合,证监会针对发行人财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对发行人、会计师提出以下几方面要求:发行人应建立健全销售、收款、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内控制度;会计师应对发行人的经营及核算特点,关注发行人收入确认和计量;会计师应对发行人的内控制度建设、交易结算系统的应用给予充分关注,核查发行人报告期内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及运行是否健全有效。此外,为保证财务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意见》别指出,相关中介机构应关注发行人申报期内的盈利增长情况和异常交易情况,防范利润操纵;发行人及各中介机构应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和证券交易所颁布的相关业务规则的有关规定进行关联方认定,充分披露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发行人应结合经济交易的实际情况,谨慎、合理地进行收入确认和毛利率分析,相关中介机构应关注收入确认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毛利率分析的合理性;相关中介机构应对发行人主要客户和供应商进行核查;发行人应完善存货盘点制度,相关中介机构应关注存货的真实性和存货跌价准备是否充分计提;发行人及相关中介机构应充分关注现金收付交易对发行人会计核算基础的不利影响;相关中介机构应保持对财务异常信息的敏感度,防范利润操纵。

《指引》的主要内容解读根据《指引》要求,餐饮企业需按照《指引》在招股说明书中对重要事项进行披露,美容、健身等其他生活服务类公司可结合自身经营特点参照执行,其他类型的连锁经营企业或生产经营中存在大量个人客户和现金收付的企业,也可参照《指引》相关条款进行信息披露。指引主要包含招股说明书披露的七个方面的要求,其中前两项关注于营业模式的可复制性,第三到五项关注于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第六项和第七项是关于商标和员工管理,具体的披露要求如下:

1.发行人业务发展状况(1)企业自设立以来的业务拓展情况;(2)报告期内直营店及加盟店的数量及变动原因;(3)现有各直营店的经营情况,包括地址、营业面积、开业时间、装修支出及摊销政策,报告期内各直营店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桌/座流转率、人均消费等;(4)现有各直营店的店面租赁情况,包括租赁期限、租金水平、续租权利等;(5)现有各加盟店的具体信息,包括控制人、店面名称、地址、营业面积及报告期内特许经营费和管理费的收取情况;(6)现有加盟店特许经营到期后的商业安排,历史上加盟店到期后不再续约的比例,发行人与现有加盟店相关利益主体存在的纠纷;(7)保荐机构及发行人律师应检查发行人报告期内下属加盟店停业或关闭的原因,核查发行人与现有加盟店相关利益主体是否存在纠纷。

2.发行人主要经营模式及持续发展能力(1)发行人的市场定位、定价政策及与主要竞争对手的差异;(2)发行人的主要市场推广模式及各门店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业务等方面的管理方式;(3)发行人选择新店地址的条件,以及防范新店与现有门店竞争的措施;(4)在正常情况下新店达到收支平衡所需的时间;(5)发行人未来三年的扩张计划,包括新设门店数、收购计划及资金来源等。如发行人激活跨区域经营,还应披露扩张中外部环境、税收政策及消费习惯等差异对于公司新设门店的不利影响;(6)发行人采用特许经营方式合作经营的,应披露:发行人特许经营模式下的品牌加盟策略、加盟管理模式、相关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加盟费的收取原则等;发行人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直系亲属、发行人内部员工持有加盟店股份的情况;报告期各期特许经营业务占发行人营业收入及利润总额的比例;发行人确保特许经营餐厅根据发行人标准经营的措施;(7)保荐机构应对发行人在新地区开设的直营店和加盟店最近三年及一期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比较,说明发行人跨区域发展业务的能力,是否存在跨区域经营的风险。

3.发行人食品安全卫生(1)发行人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及其具体措施,包括采购、加工、储存、配送、人力资源、质量控制等方面;发行人对供应商进行检测的方式、次数和标准;发行人报告期内是否受到相关部门对食品或餐厅卫生的调查,解决的方案和处理的结果;(2)发行人及其下属各门店报告期在食品安全、卫生、环保、消防等方面收到主管部门处罚的情况;(3)如发生重大投诉及事故(如食物中毒)需披露具体处理程序及防范类似事故所采取的措施。

4.发行人主要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1)发行人报告期在采购、支付等方面的内控制度建设及运行情况,包括各直营店和加盟店主要原辅材料的供应方式;报告期内店面统一采购、加工、配送的覆盖比例,以及占营业成本的比重;(2)发行人报告期在销售、收款、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内控制度建设及运行情况;(3)餐饮收入、与餐饮相关的烟酒收入、商品销售收入、特许权及加盟费等收入的确认和计量方法;(4)会计师应针对餐饮企业的经营及核算特点、主要风险,特别关注发行人收入确认和计量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及与收入确认相关的打折、发卡、赠券等行为的会计核算方法,采取必要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5)会计师应对发行人的内控制度建设、交易结算系统的应用给予充分关注,检查发行人报告期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及运行是否健全有效,并发表专项意见,核查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发行人在购物、付款、销售、收款及资金管理等环节所采取的具体内控措施及执行情况,集中监控系统和交易结算系统的运行情况、申报报表和原始报告报表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等。

5.发行人公司治理(1)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董事会秘书制度的建立时间及主要内容,说明相关制度是否符合有关上市公司治理的规范性文件要求,是否存在差异;(2)报告期内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实际运行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会议召开次数、出席会议情况等;(3)独立董事、外部监事(如有)出席相关会议及履行职责的情况;如独立董事(外部监事)对有关决策事项曾提出异议的,则需披露该事项的内容、独立董事(外部监事)的姓名及所提异议的内容等;(4)公司战略、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等各专门委员会的设立时间、人员构成及实际发挥作用的情况;(5)公司针对其股权结构、行业等特点建立的保证其内控制度完整合理有效、公司治理完善的具体措施。

餐饮业市场分析报告范文3

一、餐饮企业实施网络营销的现状

1 餐饮企业实施网络营销取得的成果

虽然网络营销进入餐饮企业的时间很短,但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营销在餐饮企业中的应用已带来了一定的效果,促使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逐渐认识到实施网络营销的必要性,通过实施网络营销来增强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联系,及时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及时地满足他们的需求,来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同时,网络营销的多种形式在餐饮企业的营销活动中得以广泛的应用,诸如网络调研、网络广告、网上销售等。而且随着网络的表现形式、多媒体技术的变革,也使得餐饮企业的网络广告范围不断扩大,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2 餐饮企业实施网络营销的不足

大部分餐饮企业的网络营销活动只停留在网络广告和网络促销上,而且网络广告也仅仅是将饭店的名称、地址、电话和几幅图片挂在网上而已。消费者在这一非常个性化的营销介质上却感受不到个性化的服务和互动的乐趣,很少有独立的网站。网络营销形式也比较单一,网络调研、网络分销等活动,涉及者寥寥无几。

与此同时,餐饮企业实施网络营销最主要的目的莫过于促进销售了,而且网上的销售主要是以餐饮的预定为主。但是很多餐饮企业的网站根本就不提供网上预定,一般都是采用网上浏览、网下预定的方式。据统计网上浏览者当中有一半的人是通过网下进行预定的,而且有些餐饮企业的网络预定价格和其他预定渠道的价格相同甚至还要高。

二、餐饮企业实施网络营销的前提条件

餐饮企业实施网络营销的前提条件可以分为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

1 餐饮企业所处的外部条件分析

餐饮企业实施网络营销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上网用户的数量及人口统计特征、网络技术等网络服务的基本状况、网络营销专业服务市场状况等。网络营销服务不仅提供了基本的网络营销工具和手段,也提供了可供利用的外部网络营销资源,因而是整个网络营销的重要影响因素。而网络营销服务商则直接提供了网络营销的手段和资源。餐饮企业开展网络营销依赖于专业服务商提供的各种专业服务,如,搜索引擎、电子邮件、网络广告空间、网上销售平台等。如果网络服务商的这些服务内容或方式发生改变,网络营销的手段也要发生改变。

2 餐饮企业所处的内部条件分析

从餐饮企业的内部环境来看,与餐饮企业息息相关的内部条件包括餐饮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上层管理人员对于网络营销的认识、拥有网络营销专业人员的状况等。餐饮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是实施网络营销的前提基础,因为网络营销需要资金的投入,对于财务状况不佳的餐饮企业来说,实施网络营销就如同实施其他营销方式一样给自身的经营和发展带来一定的困难,上层管理人员对网络营销的充分认识是餐饮企业实施网络营销的关键,因为企业的决策权是掌握在上层管理人员手中的,当他们没有完全认识到网络营销给餐饮企业带来的优势和好处的时候,也就很难投入资金来实施网络营销;餐饮企业是否具有专业的网络营销人员是网络营销能否有效实施的保证。无论是自身网站的建设,网络广告的,还是进行网络市场调研,都需要专业性的人才。此外各部门间的相互合作,员工的网络营销意识等都是网络营销在餐饮企业实施的内部条件。

三、餐饮企业实施网络营销的主要形式

网络营销在企业中应用的形式有很多,但是对餐饮企业而言,主要有网络市场调研,网络广告,网上销售。

1 网络市场调研

网络市场调研泛指利用互联网络手段所进行的各种以市场调研为目的的活动,它与传统的市场调研没有本质的差别,但是,网络市场调研要比传统的市场调研显得更加及时、便捷与经济。

餐饮业市场分析报告范文4

关键词:餐饮业 净资产收益率 产权比率 杜邦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080-02

一、我国餐饮业目前的发展现状

餐饮业是我国第三产业中一个传统的服务性行业,其发展经历了改革开放起步、数量型扩张、规模连锁发展和品牌提升战略4个阶段。目前,全国已有餐饮网点400万个。同时,超大规模企业开始涌现,有11家企业的营业额超过10亿元,有34家企业的营业额超过5亿元,其中前十强的营业额达到336.76亿元,同比增长18.4%,占百强营业额总量的49.34%。百强企业的整体规模稳步提升,表明该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强。2010年1~3月,全国餐饮收入分别为1425亿元、1381亿元和12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3.7%、21.2%和15.3%。目前,我国餐饮行业的经营领域和市场空间不断拓宽,经营档次和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经营业态日趋丰富,投资主体和消费需求多元化特点更加突出,网点数量和人员队伍继续扩大,餐饮市场更加繁荣,消费的个性化和特色化趋势明显,追求健康营养和连锁规模发展成为主题。集团化、品牌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步伐加快,餐饮现代化的进程不断推进。

二、我国餐饮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案例分析

中华著名老字号――“全聚德”是我国第一例服务类中国驰名商标。“不到万里长城非好汉,不吃全聚德烤鸭真遗憾!”全聚德备受社会各界人士及国内外游客喜爱,被誉为“中华第一吃”。

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不断加大菜品和技术研发的投入,2010年公司菜品研发费用投入65万元,技术研发费用投入60万元,共计研发费用投入125万元,比上年增长约13.64%。研发上的投入使公司菜品技术管理、技术研发等工作取得了新进展,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上半年度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如下:

1.主要会计数据。

2.主要财务指标――杜邦分析法。

其中,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5.47%×1.59=8.70%,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4.89÷(13.1-4.89)=59.56%

对于绝大多数公司来说,净资产收益率是更加合适的管理业绩衡量标准。该指标是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该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营运效益越好。资产负债率反映债权人所提供的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债务越少,自有资金越雄厚,财务状况越稳定,其偿债能力越强。产权比率反映了企业自有资金偿还全部债务的能力,这一比率越低,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保障程度越高,承担的风险越小。毛利率是毛利与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百分比,企业要经营盈利,首先要获得足够的毛利,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毛利额越大,毛利率越高,利润总额也越大。营业净利率指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它反映企业营业收入创造净利润的能力,是企业销售的最终获利能力指标,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从营业净利率的指标关系看,净利额与营业净利率成正比关系,而营业收入额与营业净利率呈反比关系。公司在增加营业收入额的同时,必须相应的获得更多的净利润,才能使营业净利率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通过分析营业净利率的升降变动,可以促进公司在扩大营业业务收入的同时,注意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

从上述主要会计数据及财务指标中可以看出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201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80298.00万元,营业利润达到45474.61万元,净资产收益率是8.70%,资产负债率是37.22%,产权比率是59.56%,毛利率是56.63%,营业净利率是8.77%,说明该公司长期偿债能力较强,盈利能力较好,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经营成果稳定,未来发展能力强劲。

三、我国餐饮业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餐饮市场将呈现出连续增长的良好态势。国家依靠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政策,将居民的消费能力释放出来。2011年,随着《全国餐饮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3)》的深入推进,餐饮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将继续扩大。而且,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旅游经济的重视,国内信息技术和高速交通等旅游业软硬件配套设施的日益完善,将使旅游业步入黄金发展期,而与旅游相关的餐饮业将从中获益。从一定程度上讲,餐饮行业是完全竞争的行业,行业集中度相当低,未来发展的趋势是行业集中度大幅提高,有待于规模企业的整合。未来,我国餐饮业的发展趋势将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餐饮业的发展模式呈现出规模化、标准化和集团化。当今社会,放心消费已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一个共识,消费者更加信赖认可大品牌或连锁餐饮企业,更倾向到这些店面用餐。因此餐饮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树立自己企业品牌特色形象,吸纳更多的消费者,已成为各餐饮企业的一个重要法则。

2.快餐业将快速发展,其市场占有率将占到整体餐行业的40%左右。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都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都选择外出就餐,快餐式的生活模式将进入更多的白领阶层和普通家庭中,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快节奏的生活,优其是以早餐、中餐为主,这样就促进了快餐业的快速发展壮大。

3.未来餐饮业发展的主题将成为节能、环保、生态、绿色、安全。餐饮企业除了要按照规定的条件经营,其长久生存的根本还在于对企业成本的控制,对食品安全的保障,以及积极响应国家节能、环保的号召。在经营过程中,餐饮业日常经营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将主要集中在节能、环保、生态、绿色、安全等方面。

4.餐饮融资扩张,已成为国内餐饮业加速发展扩张的一种新模式。目前国内优秀的餐饮企业已经开始提炼经营技术、申报餐饮专利、积淀品牌价值、整合上下游资源。融资扩张成了国内餐饮业加速发展的新模式。小肥羊、俏江南等众多餐饮业已开始吸纳资金,快速扩张。2011年将有更多的企业进入餐饮行业,加快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5.网络营销、数字化营销将成为未来餐饮营销的新热门。随着3G网络的开通,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更多消费者会在网上寻找一些特色、优惠的餐厅用餐。很多餐饮企业也会通过网络营销吸引更多的顾客光临。在经营上,餐厅设置了电子菜单进行电子点餐,从点餐到菜单都利用电脑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出菜速度,有效节省了人力成本,解决了经营中的成本问题。网上营销、数字化营销等电子商务手段将成为餐饮业很流行的一种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2011-2015年中国餐饮行业投资分析及深度研究咨询报告.51行业报告网,2011-8-19

2.2010年我国餐饮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合智情报工作网, 2010-06-10

3.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2010年中级会计资格财务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餐饮业市场分析报告范文5

关键词:四川;餐饮业;发展战略;政策取向

1 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意义

1.1餐饮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餐饮业是一个重要的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产业[1],餐饮业的发达程度,是经济活跃程度、市场繁荣程度、人民群众生活丰富程度等的重要标志。

餐饮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具有投资少、产出高、增长快、贡献大的特点,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2007年全国住宿与餐饮业零售额累计实现12 352亿元,同比增长19.4%,比2006年同期增幅高出3个百分点。2007年,我国餐饮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全国住宿与餐饮业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13.8%,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6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为15.6%。餐饮消费继续成为拉动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2]。

1.2 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意义

餐饮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促进餐饮业发展的政策取向,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和谐发展。

研究餐饮业发展战略将有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努力完成三大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要确保农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3]。餐饮产业,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大市场,餐饮业的发展将带动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的关联发展,从而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

研究餐饮业发展战略将有力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餐饮业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由“吃、住、行、游、购、娱”六大部分组成,其中“吃”排于首位。一方面餐饮业因旅游业的发展而带来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餐饮业发展也将有力促进旅游业的完善和增长。

研究餐饮业发展战略将有效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压力依然巨大。餐饮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传统产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对劳动力具有很大的吸纳能力。另外,随着餐饮业发展而带来的对农产品的新需求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作用,还将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

研究餐饮业发展战略将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国餐饮业历史悠久,烹饪文化源远流长,消费市场极其广大。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性支出中,在外用餐的支出逐年增长[4]。在外就餐的增多,要求餐饮企业在传统的店堂经营方面很下功夫,提升其整体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享受和营养要求。

研究餐饮业发展战略有助于餐饮产业升级和提高竞争力。通过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有助于推动四川餐饮业改变陈旧的经营方式,开展特色经营,改善生产方式,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增加科技含量,以适应开拓市场的需要。因此,餐饮业应加快升级和提高竞争力,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

2 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本状况

2.1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的现状

餐饮业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其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引人瞩目,但理论界对餐饮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却不如人意。基本状况可以概括为,研究成果数量少,研究缺乏系统性,研究的视角局限性明显。综合2000—2005年有关成果,对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大体集中在以下方面。

2.1.1综合研究我国餐饮业发展战略

代表性成果有张世尧的《从战略高度认识餐饮业的重要地位与发展趋向》、中国烹饪协会对我国餐饮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年中和年末分析报告、何义钊的《中国城市餐饮市场特征及发展策略》[5]等。此类研究着重于对行业趋势进行分析,对发展战略基本上只是提出一些战略思考,缺乏必要的战略路径和战略实施分析。

2.1.2地方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

此类研究相对较多,主要针对各地方餐饮业和餐饮市场的状况,在分析当地餐饮业现状基础上,提出针对本地餐饮业发展的战略或策略要点,对地方餐饮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代表性成果有:刘涛的《淮扬菜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6]、陈忠明等的《浅谈淮扬菜的发展战略》[7]、武汉餐饮发展调查组的《打造武汉餐饮品牌拉长餐饮产业链——关于武汉餐饮业发展的调查》[8]、陈涛等的《武汉餐饮业:走出微利时代的沼泽》[9]、胡滨的《促进海淀区餐饮产业链发展的战略构想》[10]、陈秋梅的《新时期重庆中餐企业发展策略》[11]等。

2.1.3中式快餐发展战略研究

快餐发展战略研究方面的成果,主要针对餐饮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中式快餐而进行的。中式快餐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但与洋快餐的市场表现相比差距巨大,此类研究试图探索中式快餐与洋快餐竞争的战略路径。代表性成果主要有:刘清斌等的《中式快餐发展战略与人才培养》[12]、侯兵的《从烹饪产业化发展透析中式快餐的市场开发战略》[13]、申甲的《中式快餐市场区域特征及其战略模式的选择》[14]等。

2.1.4 从品牌战略角度研究餐饮业发展战略

针对餐饮业日益竞争的市场形势,研究指出发展品牌餐饮已显得更为重要。此类研究主要从餐饮企业如何抓住市场有利时机,深化企业内部管理,并形成具有竞争力的连锁经营模式,塑造有影响力的品牌企业出发,探索餐饮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的一系列问题。主要代表性成果有:徐海军的《新世纪餐饮企业品牌经营战略》[15]、万蓬勃的《对我国餐饮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思考》[16]、张渭林的《实施品牌战略的研究与实践》[17]、沈思敏的《从上海餐饮业的发展看品牌战略》[18]等。

2.1.5 餐饮发展战略的比较研究

针对国外成功餐饮品牌的发展和我国餐饮业发展的差异研究,为中国餐饮业参与市场竞争包括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借鉴。代表性成果:何义钊的《海外餐饮企业渗透中国市场的特点》[19]、张益的《百姓全球餐饮是如何经营品牌的》[20]等。

2.1.6 其他有关餐饮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除上述几方面的研究外,近些年来,理论界对餐饮业发展战略还从其他许多方面和视角进行了研究,主要有对老字号餐饮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如圣梧的《危机四伏的境地——老字号面临新问题》[21]、直言的《百年不散的宴席——谁来拯救老字号》[22]等;对餐饮业国际化的研究,如何义钊的《上海餐饮业的现代化国际化》[23];针对餐饮业战略的具体战略手段的研究,如涂永式的《WTO呼唤中国餐饮业推行TCS战略》[24]等。

2.2 四川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本情况

检索近年来文献发现,对四川餐饮业的研究成果较少,甚至连餐饮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寥寥无几,可见,四川餐饮业的学术研究远远落后于产业发展水平,在这种现状下,四川省餐饮业的发展更加需要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对行业发展的战略问题研究也显得尤为迫切。

2000年以来,对四川餐饮业战略问题研究有三位作者的文献。

一是小鲜的《论川菜发展战略》和《再论川菜发展战略》,着重从川菜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川菜要巩固和稳定其霸主地位,必须继续提高和扩张。不断创新、提高质量、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是其稳步扩张的基础。

二是席文举的《倾力打造川菜王国》,文章站在四川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度,对川菜业的发展进行了宏观规划,提出了六条川菜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文章对四川川菜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广泛的思考,在业界和川人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三是陈云川的《西部大开发中川菜产业升级对策研究》,提出川菜产业作为四川省特色优势产业日益受到重视,同时作为关联产业,它对西部大开发中的四川农业和特色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对四川川菜产业进行研究,分析了川菜产业的产业水平,详尽研究了提高产业水平的战略措施和对策。文章全方位地研究了川菜产业升级的战略路径和战略措施。

3四川省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实证

“四川餐饮业产业结构优化及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近年来对四川餐饮业的现状做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工作,对四川餐饮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运用SWOT战略分析模型对四川餐饮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提出了四川省餐饮业发展战略对策和政策取向。

3.1四川省餐饮业现状

2005年,四川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成果明确了四川餐饮业网点数量、从业人员数量、餐饮业经济结构、餐饮企业投资规模、资产负债状况、投资收益等数据[25]。为“四川餐饮业产业结构优化及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系统地分析四川餐饮业现状特征,提供了第一手资料。通过与发达地区和与四川经济发达程度相近省份作对比分析,揭示出四川餐饮业具有以下特征,行业发展规模较大,2004年餐饮业法人单位数达到2 333个,高于1 623个的全国平均值;企业规模相对偏小,全国餐饮企业单位法人吸纳的从业人员平均为42人,四川省仅为36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营业效益较低,全国餐饮企业单位从业人员营业收入平均值为6.88万元,四川省仅为5.58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0万元;企业投资规模较大,资本密集程度较高,从单位法人资产总额分析,四川省餐饮企业资产规模为326.15万元,略大于全国平均水平320.68万元,但与江苏、浙江、广东、湖北的餐饮业发达省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四川餐饮业经济结构中民营企业全面主导市场,个体餐饮经营者成为四川餐饮市场的主力军。

3.2四川餐饮业主要问题

通过对四川餐饮业现状的研究,我们发现:尽管近年来四川餐饮业飞速发展,在全国餐饮市场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和地位,但在发展的背后显在或潜在地存在一些影响餐饮业发展的问题。

四川餐饮业网点规模大,但企业规模偏小;投资和资产规模较大、资本密集程度相对较高,但经营效益却相对低下;企业的竞争意识不足,竞争管理不力;餐饮市场无序现象严重,市场秩序混乱;餐饮连锁发展速度减缓,连锁经营受阻;四川餐饮业产业链短,产业化水平较低;四川餐饮业发展不平衡;四川餐饮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3.3四川餐饮业SWOT分析

在明确四川餐饮业基本现状,从中发现四川餐饮业存在的问题后,通过SWOT战略分析模型对四川餐饮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分析,我们提出四川餐饮业发展战略在于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自身劣势,去抓住机会,避开威胁。四川餐饮业的优势十分明显,川菜、火锅一直是四川餐饮业发展的重要优势要素,有四川省政府重视和大力支持,还有一批在全国餐饮界著名的品牌企业的影响,有力地带动了四川餐饮业走出四川、走向世界。面对国内餐饮需求持续增长,要抓住国内市场,搞好四川餐饮业的本土发展和全国性扩张;随着四川国际交往的不断扩大,要抓国际市场,让四川餐饮业走出国门,实现四川餐饮业国际化。

同时,我们也看到四川餐饮业与沿海发达城市先进餐饮企业相比劣势十分显著。比如,品牌战略力度不够、文化建设未能提高到战略高度、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能力薄弱、四川餐饮业标准化程度不高,等等。随着市场的开放,国外越来越多的餐饮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四川餐饮业面临着他们带来的先进的生产技术、营销思想和手段、服务方式和独特的企业形象的巨大威胁与挑战。

4四川餐饮产业升级对策

从四川餐饮业发展战略考虑,提出四川餐饮产业升级对策:四川餐饮产业要改变陈旧的经营方式,开展特色经营,改善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四川餐饮业技术装备程度,将科技含量高的工具设备用到餐饮业生产销售之中;推进四川餐饮业标准化建设,提升效率管理和质量管理水平;增强餐饮行业营销能力,发现和开发新的市场,发展良好顾客关系和实行差异服务;拓展四川餐饮业企业规模,培育大型餐饮业集团企业、连锁企业,发展壮大四川餐饮业市场主体;提高四川餐饮业从业人员素质,建立起全新的人才培养机制,餐饮企业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人才的价值、重视人才的培养;加强四川餐饮产业规划和管理,依托四川各地市州城镇的区位条件,进行前瞻性规划和建设,加快现代服务业产业资源引进,发展一批综合性餐饮经营区。另外,还要不断加强餐饮品牌战略力度,将餐饮文化建设提高到战略高度,才能够真正克服劣势,避开威胁,把握机会,实现四川餐饮业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世尧.从战略高度认识餐饮业的重要地位与发展趋向[J].商业时代,2003,(17).

[2]商务部商业改革司.2007年全国餐饮消费继续快速增长[OL].2008-01-30http://news.mofcom.gov.cn/aarticle/s/200801/2008010

5360762.html.

[3]农业部.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R].2006-08-03.

[4]四川省统计年鉴.2003,2004,2005.

[5]何义钊.中国城市餐饮市场特征及发展策略[J].饭店世界,2000,(6).

[6]刘涛.淮扬菜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5,22(1).

[7]陈忠明.浅谈淮扬菜的发展战略[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0,17(3).

[8]武汉餐饮发展调查组.打造武汉餐饮品牌拉长餐饮产业链——关于武汉餐饮业发展的调查[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3,(3)

[9]陈涛.武汉餐饮业:走出微利时代的沼泽[J].统计与决策,2004,(1).

[10]胡滨.促进海淀区餐饮产业链发展的战略构想[J].中国食品,2003,(10).

[11]陈秋梅.新时期重庆中餐企业发展策略[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3,(5).

[12]刘清斌,等.中式快餐发展战略与人才培养[J].四川食品与发酵,2003,39,(1).

[13]侯兵.从烹饪产业化发展透析中式快餐的市场开发战略[J].商业研究,2002,(21).

[14]申甲.中式快餐市场区域特征及其战略模式的选择[J].餐饮世界,2005,(9).

[15]徐海军.新世纪餐饮企业品牌经营战略[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3,20(2).

[16]万蓬勃.对我国餐饮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5,(2).

[17]张渭林.实施品牌战略的研究与实践[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3,20(1).

[18]沈思敏.从上海餐饮业的发展看品牌战略[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1,18(3).

[19]何义钊.海外餐饮企业渗透中国市场的特点[J].餐饮世界,2001,(4).

[20]张益.百姓全球餐饮是如何经营品牌的[J].经理人,2003,(5).

[21]圣梧.危机四伏的境地——老字号面临新问题[J].餐饮世界,2004,(10).

[22]直言.百年不散的宴席——谁来拯救老字号[J].餐饮世界,2004,(10).

[23]何义钊.上海餐饮业的现代化国际化[J].服务经济,2001,(1).

餐饮业市场分析报告范文6

据悉,本届盛会由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及国家相关部委支持指导,中国饭店杂志社发起,世界旅游组织亚太酒店协会、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中国饭店业名人俱乐部、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中山大学房地产教育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广东酒店行业协会、香港酒店业协会、澳门酒店协会等近三十家省/区级酒店及餐饮行业协会协办。主要活动内容有:第十三届中国饭店全球论坛、2013中国饭店品牌展、魅力中国·名流飨宴、第十三届中国饭店金马奖盛典晚会、第五届中国名人高尔夫球邀请赛等。

论坛期间,高盛高华证券有限公司了《环球经济走势及中国经济前景展望报告》,贝恩投资(亚洲)有限公司了《中国旅游及饭店业投资契机报告》,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所了《中国酒店业市场形势分析与展望报告》,中国社科院财经院了《中国餐饮业市场形势分析与展望报告》,全球最大的酒店数据专业研究机构STR Global了《全球与中国饭店业经营业绩对比分析报告及2013年预测报告》,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了《2012-2013年度中国饭店业薪酬调研报告》。为与会代表提供了一个回顾大事、剖析典型、展望趋势、交流思路的机会,受到了现场与会嘉宾的高度评价。

第十三届中国饭店金马奖颁奖晚会在广州大剧院盛大举办。据了解,中国饭店金马奖源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志“马踏飞燕”,象征行业先导,是全国饭店业至高荣誉之一,被媒体视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获奖企业被业界公认为行业的丰碑。

当晚,中国饭店杂志社、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隆重了:2012-2013年度中国酒店百佳、中国餐饮百佳、产业链供应商、设计机构、中国饭店英才榜等四大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