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研究生论文范例6篇

园林研究生论文

园林研究生论文范文1

袁枚,作为清代中叶的一代文学大家,集优秀诗人、诗论家、小说家和学者的盛名于一身,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盛世,享年 82 岁,开创了一代性灵宗派,居“乾隆三大家”之首,其在当时文坛中的地位和声望无人能望其项背。所以,历代文人学者对袁枚的研究从未止步。回顾两百多年以来袁枚研究与评论的成果,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目前,关于袁枚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袁枚的生平、思想、性情、文学造诣等方面,鲜少涉及袁枚的园林文学创作。因此,针对袁枚的园林文学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研究潜力和价值。 论及园林文学,首先,应明确园林文学的定义。 文因景成,景借文传。中国园林自诞生之日起,便与文学情缘深种,相互依存而发展。李浩先生在《唐代园林别业考论》一书中曾感叹:“园林是土木写成的文学,文学则是用语言材料砌成的一座园林。”【1】迄今为止研究园林与文学关系的着述颇丰,论着主要有:《园林与中国文化》,陈植主编的《中国历代造园文选》,耿刘同《中国古代园林》,王铎《中国古代苑园与文化》,陈从周《园林清议》,陈从周、蒋启霆选编之《园综》等;论文有:陈敏、秦华《论文学与园林的关系》,刘华斌《谈文学艺术与园林艺术的相关性》,岳毅平《论园林与文学之关系》等。

二、本课题研究历史与现状

近代以来,由于受到国外各种理论观点、学术思潮的影响,对袁枚的审视和研究越来越趋于全面和客观,各项研究成果卓着。石玲老师的《袁枚研究的回顾与思考》【6】一文已结合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对袁枚生前及后人研究袁枚的情况,作了详尽的回顾、思考与总结,涉及袁枚的文学理论、文学思想、文学创作、生平事迹、作用影响等各方面研究,在此不再赘述。 在袁枚的园林文学研究方面,相关论着为数不多,且大部分将研究重点放在对袁枚园林艺术思想和实践的探讨上,如: 沈玲《从随园看袁枚的园林美学思想》【7】、《袁枚的生态美学思想研究》【8】,以随园为例,重点研究袁枚“求善”、“求美”的园林美学思想,结合袁枚的园林设计理念,对随园中各景点的建造进行了艺术地赏析;陈国雄《袁枚园林美学思想研究》【9】,侧重于研究袁枚的人生态度与性灵美学思想对其园林美学思想的影响与表现; 毛正树《袁枚的园林思想》【10】,将袁枚的园林思想进行了经验总结,旨在为现代园林绿化与建造提供借鉴与指导; 王英志《袁枚初归随园考述》【11】、《袁枚“一造三改”随园考述》【12】,则聚焦于随园,详细考证了袁枚归隐、改造随园的全过程,论述翔实,再现了袁枚在随园进行的建设与经营活动。

第一章 袁枚与园林

第一节 袁枚其人

一、家世与生平

幼时的袁枚在家中与祖母、母章氏、早孀姑母及四个妹妹相依为命,很早就体味到了生活的疾苦。“其人与笔两风流,红粉青山伴白头。”“富贵岂如闲有味,聪明也要福能消。”【14】赵翼在《读随园诗题词》中如此评述袁枚其人,可谓凝练,但就是这样一位生性风流洒脱不羁之人,终其一生,却与看似封闭保守的园林有着不解之缘,个中原因,只有走近袁枚,走进他的园林生活,方能领悟。袁枚,字子才,小字瑞官,号简斋、存斋。因辞官后归隐于随园,又自号随园山人。康熙五十五年(公元 1716 年)农历三月二日,袁枚生于浙江杭州钱塘东园大树巷的旧居中,这位阳[!]春之子就此开始了他的传奇一生。 袁枚祖籍浙江慈溪,祖父袁錡,有二子三女。二子:袁滨,袁鸿,枚系袁滨之子;三女:姓名不详,但据袁枚在《随园诗话》中的自述可知,长女嫁于慈溪姚氏,次女嫁于沈氏,三女早孀,袁枚称为孙秀姑。袁枚祖上虽为书香仕宦门第,但至其祖父时,家道中落,生活困窘,靠其父袁滨与叔父袁鸿常年在外幕游教书,以维持家计。袁枚天赋文秉又勤勉好学,是乾嘉文坛首屈一指的多产作家。《清史稿?袁枚传》中记载:“(袁枚)着《随园集》,凡三十余种。上自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其名。海外琉球有来求其书者。”可见袁枚着作之丰,知名度之高。

第二节 袁枚与随园

一、随园的来历

园林研究生论文范文2

1引言

乡村有景观吗?乡村有园林吗?乡村需要景观园林吗?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在大地景观开始深入人心的现代,对于中国规划建筑界,这些问题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众所周知,乡村既是人类聚居环境的基本细胞,也是中国绝大部分人口的主要聚居地区。乡村园林以乡村景观为背景,乡村景观在客观方面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水、土、气候、动、植物、人工物等,在主观方面包括经济发展程度、社会文化、生活习俗,乡村园林正是在这种综合的景观中孕育、演变、发展、生成,所以乡村园林与乡村景观密不可分,故而,乡村景观园林也就成为本文的论题。根据人类聚居环境学理论(刘滨谊1999),作为乡村人类聚居环境的基本背景,乡村景观园林作为乡村规划的基础背景,它对整个村落的布局、特色的塑造和生态环境的保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的面貌、格局、规划、建设决定着乡村环境的生死存亡。合理而理想的乡村景观园林,表面看上去朴实无华,然而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致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指导下,其内在却是丰富多彩、形态各异、耐人寻味的,其中,不乏有许多优点而令今天的城市人神往。当今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景观园林在乡村人类聚居环境规划建设中的作用、地位日渐重要。对于迅速城市化的乡村地带,乡村景观园林正处于十字路口,迫切需要予以定位、定性、定向、定型,而对于当今那些步入病态衰败的城镇,理想的乡村景观园林无疑将成为“治病”“健身”的一帖灵丹妙药。

在学术界,德国、荷兰、奥地利、美国、日本、韩国等工业先进国家早已关注乡村景观园林这一领域,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2乡村景观园林的含义

“乡村景观园林”(RuralLandscapeandGarden)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对其研究的范围和研究的对象,目前还尚无完整而确切的定义。单单从字面上看,它由“乡村”和“景观园林”两个概念组成。这里用“乡村”而没用“农村”一词,主要因为农村是与农业产业联系在一起的,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地域,如今在农村,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的农民,有一部分并不一定从事农业生产而是从事非农事活动,因此,用“农村”来界定范围具有一定的难度域概念,泛指城市和原始无人聚居地带以外的一切地域,特指城市(包括市和镇)建成区以外的地区,是一个空间的地域系统。“景观园林”的定义可以分解为“景观”和“园林”两个方面。对于“景观”,从景观规划设计学科角度,笔者曾有阐述:扼要地讲,景观包含着地球表面自然的、人工的人类聚居环境,并且与社会、文化、习俗、人类精神、审美密不可分(刘滨谊1990,1996,1999)。对于“园林”,张家骥先生在《中国造园论》一书中汇总了许多专家学者对“园林”的理解和定义(张家骥1991),并在此基础上对“园林”下了定义:“园林是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思想,以花木、水石、建筑等为物质为表现手段,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视觉无尽的,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因此,广义的乡村景观园林是非城市化地区人类聚居环境,其以大自然真山、真水等自然材料而形成的具有审美价值、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乡村景观园林的界定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的,过去许多传统的乡村景观园林目前已成为城市园林,它们不在笔者所研究的范围内。

3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目标

乡村景观园林存在着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传统乡村景观园林伴随着农耕文明而出现,随着工业文明及当今后工业文明的进化,乡村景观园林同样也在走向现代。其演变的根本动力是乡村人们生活的演变,乡村景观园林始终与广大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环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然而,它的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一直未引起学术界和规划设计界的关注重视。

从历史的演变着眼,就乡村景观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关系而论,乡村园林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地位也不容低估。长期以来人们普遍以为中国传统园林起源于古代帝王的苑囿,这是极为片面的。根据不断的考古发掘和对古代诗歌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其实全世界最早的园林应该是原始聚落中及周边的园圃和树木绿化等实用性的园林化的土地,它也是中国园林最早的雏形,并对后来发展起来的恬淡素静的文人村居园林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就是明清之际的文人园,也不断从乡村园林中得到启发,从中汲取营养(刘天华1994)。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乡村园林在中国园林发展历程中,起着基础和源泉的作用,尤其是乡村园林为江南文人园积累了经验、提供了素材、丰富发展了中国古代园林文化,这是确定无疑的。

从现代人类聚居环境建设入手,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增长的进程中,村镇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截止1998年底,全国有建制镇17015个(不含县城关镇),集镇29118个,村庄3557700个,随着撤乡建镇和拆村并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建制镇比上一年增加480个,集镇减少1206个,村庄减少101635个(1998年村镇建设统计公报)。这种乡村城市化不是意味着把乡村变为城市,而是在于节约用地和提高乡村居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因此,随着乡村城市化的不断进行,乡村居民的居住方式、居住文化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许多传统的聚居村落也将随之消失。乡村城市化使乡村景观园林正在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变革:一方面,一些有研究价值的传统乡村景观园林已经或将要遭到扼杀的命运;另一方面,乡村城市化已经或将要产生出新型的乡村景观园林。新一代的乡村景观园林应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乡土文化,创造出具有乡村特色而非城市发展模式拷贝的现代乡村景观园林,以改变当今新建村落的平庸无味、千村一色的状况,这是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基本目标。

4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动态

国外许多工业先进国家在这一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如德国、荷兰、奥地利以及美国和日本在乡村景观(RuralLandscape)、乡村地区的规划与建设方面都有非常成熟的经验。但由于现有的资料和技术手段有限,对当前国外在乡村景观园林领域的研究成果没有更详尽的资料,但仅此还是可以看出,国外非常注重对乡村景观的系统研究。

在国内,有关乡村景观园林的产生和发展,尤其是对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几乎都是一片空白。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地是关注中国传统园林的研究。尽管如此,仍然存在与之相关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4.1传统地方性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结合农村园林的实例对江河流域的农村园林的产生原因及其特色分别进行了阐述(舒楠1997,陈志华1999)。此外还有对徽州古典园林有较为详细的研究(程极悦1987,肖国清1988,殷永达1993,张浪1996),这些文章对乡村园林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例。

4.2传统乡土建筑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以彭一刚院士的《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一书(彭一刚1994)为代表,该书的视点不只停留在乡土建筑上,而是切入到传统村落的研究,对村镇的景观进行了分类和分析,其中包含了构成乡村景观园林的一些要素。此外,陈志华教授等人编写的《浙江省新叶村乡土建筑》和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主持的《诸葛村乡土建筑》两套乡土建筑丛书的有关章节也阐述了乡土文化和乡村景观的关系(陈志华1998)。

4.3历史文化传统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以《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两本书为例(刘沛林1995,1997),作者从风水的角度阐述了风水思想与风景、园林、建筑及城市设计的关系,在风水对园林规划的启示”一节中,着重论述了乡村园林的一种类型—水口园林。在中国古村落的景观建构中,分别就村落“八景、“十景、水口园林、村落点景建筑等进行了阐述。

从上述的研究成果来看,虽然有一些与乡村景观园林有关的研究成果,但不成系统、很不完善。乡村景观园林尚未作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课题来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调查、分析论证。

4.4空间格局演变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从人类聚居环境学的角度,选取从古至今的村落实例,分析乡村景观的构成元素,对空间化、时间化等可以量化的元素予以量化,分析其演变发展(刘滨谊,毛巧丽1998)。

4.5现代人类聚居环境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一书为例(刘滨谊1999),以生态意识、大地景观等现代思想为世界观,以“设计结合自然、现代宏观区域景观规划等理论方法为导向,书中重点分析阐述了欧、美等国现代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与实践。

5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内容

虽然乡村景观园林只是乡村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它却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的各方面。乡村景观园林所要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历史、地理、建筑、民俗、社会结构、景观、环境、艺术等等。综合上述分析,笔者提出了下列乡村景观园林的主要研究内容:

5.1乡村景观园林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

5.2乡村园林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地位和作用。

5.3乡村城市化和现代化对乡村景观园林所造成的影响冲击。

5.4乡村景观园林与社会形态的内在关系。

5.5乡村景观园林与乡村经济的内在关系。

5.6乡村景观园林与乡土文化的内在关系。

5.7乡村景观园林的基本类型。

5.8乡村景观园林的空间格局特点。

5.9乡村景观园林的艺术处理。

5.10乡村景观园林的未来发展模式。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重点不在于保护传统的乡村园林,而在于寻求乡村景观园林规划建设的规律和特点,尝试地探索未来乡村景观园林的发展模式,以便能切实有效地指导今后乡村规划中的乡村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创造出超越城市的自然而和谐的乡村人类聚居环境。

6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方法

国内有关中国造园理论的论著很多,在此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于传统的乡村景观园林,文献资料是了解乡村景观园林形态构成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包括地方史书、地方志、家谱等,这些文献资料对村落的选址、布局、发展等都有详细的记载。目前乡村景观园林需要大量的基础性研究,这就必须建立在大量实证的基础上,然后从社会、经济、文化等不同层面来进行分析、比较,找出规律。由于传统乡村景观园林大多遵循自然法则,随着村落的布局而形成,很少受到来自外界人为规范的约束。因此,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乡村景观园林进行实地调查和测绘,并结合对当地居民的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在居住方式和价值观上的变化,以及他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对于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乡村景观园林,受到来自村镇规划标准和农村土地使用政策的影响,因此,还需要认真领会政策、法规的精神。通过对乡村景观园林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通过实证对传统的乡村景观园林和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乡村景观园林进行分析、比较,研究乡村景观园林的内容和形式的演变;总结归纳乡村景观园林的基本类型;分析乡村景观园林的构园特色;找出乡村景观园林成园艺术的规律和特点。乡村景观园林研究不是单一学科所能解决的,它在景观建筑学、生态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的基础上进行多学科、多角度交叉综合研究。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方法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7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意义

乡村景观园林有别于城市景观园林,城市景观园林是通过人工再现自然,而乡村景观园林则是运用自然,更为朴素地保留着更多的自然真迹,从艺术追求而论,如果说,城市景观园林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那么,乡村景观园林则是虽由天作,宛自人开”,各自的艺术倾向不同,并无艺术的高下之分。但是,倘若从自然美的角度来看,乡村景观园林远比城市园林自然优美。“师法自然”只有从乡村景观园林中才能获取第一手的灵感源泉,而目前国内的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界在这一领域几乎还处于一片空白,因此,对于乡村园林的研究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7.1建立乡村景观园林的观念意识

乡村园林虽然早就出现,但是由于人们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对乡村园林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以致于长期以来没有人对它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通过建立乡村园林的概念,使人们对乡村园林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从而激发更多的人从事乡村园林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以填补国内在乡村研究领域的空白。

7.2发掘保护传统乡村景观园林环境

中国现存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大多为明清时遗留下来的,而乡村园林由于长期以来受外界干扰少,因此,有的乡村园林还保留着宋元时期的风格,这对中国传统园林是一个很好的补充。713创造现代中国乡村景观园林通过对乡村园林的研究,探讨乡村居民对园林的需求,以及乡村园林对大地景观环境和改善生态的重大作用。乡村园林不仅具有朴素的自然美,而且它和人们的平凡生活保持着最为直接和紧密的联系,因此,通过对乡村园林的研究,根据乡村的功能要求、景观要求和经济条件,创造出优美的乡村园林艺术形象,这对于我国未来乡村规划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①刘滨谊,风景景观工程体系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②刘滨谊等译,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1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6

③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④张小林,乡村概念辨析.地理学报,1998,[6]:365~370

⑤张家骥,中国造园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⑥刘天华,中国古典园林之美—画镜文心.生活1读书1新知三联书店,1994

⑦农村与景观.台湾大学农学院农村规划与发展中心编译,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

⑧舒楠,楠溪江流域乡土文化与农村园林.建筑师,1997[78]

⑨程极悦,徽商和水口园林——徽州古典园林初探,建筑学报11987[10]

⑩肖国清,论徽州古典园林艺术1中国园林,1988[2].张浪等,徽州古典园林的研究1中国园林,1996[6]

ω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ξ陈志华等,浙江省新叶村乡土建筑1台湾省建筑师公会

园林研究生论文范文3

    1引言

    乡村有景观吗?乡村有园林吗?乡村需要景观园林吗?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在大地景观开始深入人心的现代,对于中国规划建筑界,这些问题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众所周知,乡村既是人类聚居环境的基本细胞,也是中国绝大部分人口的主要聚居地区。乡村园林以乡村景观为背景,乡村景观在客观方面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水、土、气候、动、植物、人工物等,在主观方面包括经济发展程度、社会文化、生活习俗,乡村园林正是在这种综合的景观中孕育、演变、发展、生成,所以乡村园林与乡村景观密不可分,故而,乡村景观园林也就成为本文的论题。根据人类聚居环境学理论(刘滨谊1999),作为乡村人类聚居环境的基本背景,乡村景观园林作为乡村规划的基础背景,它对整个村落的布局、特色的塑造和生态环境的保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的面貌、格局、规划、建设决定着乡村环境的生死存亡。合理而理想的乡村景观园林,表面看上去朴实无华,然而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致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指导下,其内在却是丰富多彩、形态各异、耐人寻味的,其中,不乏有许多优点而令今天的城市人神往。当今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景观园林在乡村人类聚居环境规划建设中的作用、地位日渐重要。对于迅速城市化的乡村地带,乡村景观园林正处于十字路口,迫切需要予以定位、定性、定向、定型,而对于当今那些步入病态衰败的城镇,理想的乡村景观园林无疑将成为“治病”“健身”的一帖灵丹妙药。

    在学术界,德国、荷兰、奥地利、美国、日本、韩国等工业先进国家早已关注乡村景观园林这一领域,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2乡村景观园林的含义

    “乡村景观园林”(RuralLandscapeandGarden)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对其研究的范围和研究的对象,目前还尚无完整而确切的定义。单单从字面上看,它由“乡村”和“景观园林”两个概念组成。这里用“乡村”而没用“农村”一词,主要因为农村是与农业产业联系在一起的,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地域,如今在农村,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的农民,有一部分并不一定从事农业生产而是从事非农事活动,因此,用“农村”来界定范围具有一定的难度域概念,泛指城市和原始无人聚居地带以外的一切地域,特指城市(包括市和镇)建成区以外的地区,是一个空间的地域系统。“景观园林”的定义可以分解为“景观”和“园林”两个方面。对于“景观”,从景观规划设计学科角度,笔者曾有阐述:扼要地讲,景观包含着地球表面自然的、人工的人类聚居环境,并且与社会、文化、习俗、人类精神、审美密不可分(刘滨谊1990,1996,1999)。对于“园林”,张家骥先生在《中国造园论》一书中汇总了许多专家学者对“园林”的理解和定义(张家骥1991),并在此基础上对“园林”下了定义:“园林是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思想,以花木、水石、建筑等为物质为表现手段,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视觉无尽的,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因此,广义的乡村景观园林是非城市化地区人类聚居环境,其以大自然真山、真水等自然材料而形成的具有审美价值、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乡村景观园林的界定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的,过去许多传统的乡村景观园林目前已成为城市园林,它们不在笔者所研究的范围内。

    3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目标

    乡村景观园林存在着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传统乡村景观园林伴随着农耕文明而出现,随着工业文明及当今后工业文明的进化,乡村景观园林同样也在走向现代。其演变的根本动力是乡村人们生活的演变,乡村景观园林始终与广大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环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然而,它的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一直未引起学术界和规划设计界的关注重视。

    从历史的演变着眼,就乡村景观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关系而论,乡村园林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地位也不容低估。长期以来人们普遍以为中国传统园林起源于古代帝王的苑囿,这是极为片面的。根据不断的考古发掘和对古代诗歌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其实全世界最早的园林应该是原始聚落中及周边的园圃和树木绿化等实用性的园林化的土地,它也是中国园林最早的雏形,并对后来发展起来的恬淡素静的文人村居园林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就是明清之际的文人园,也不断从乡村园林中得到启发,从中汲取营养(刘天华1994)。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乡村园林在中国园林发展历程中,起着基础和源泉的作用,尤其是乡村园林为江南文人园积累了经验、提供了素材、丰富发展了中国古代园林文化,这是确定无疑的。

    从现代人类聚居环境建设入手,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增长的进程中,村镇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截止1998年底,全国有建制镇17015个(不含县城关镇),集镇29118个,村庄3557700个,随着撤乡建镇和拆村并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建制镇比上一年增加480个,集镇减少1206个,村庄减少101635个(1998年村镇建设统计公报)。这种乡村城市化不是意味着把乡村变为城市,而是在于节约用地和提高乡村居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因此,随着乡村城市化的不断进行,乡村居民的居住方式、居住文化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许多传统的聚居村落也将随之消失。乡村城市化使乡村景观园林正在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变革:一方面,一些有研究价值的传统乡村景观园林已经或将要遭到扼杀的命运;另一方面,乡村城市化已经或将要产生出新型的乡村景观园林。新一代的乡村景观园林应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乡土文化,创造出具有乡村特色而非城市发展模式拷贝的现代乡村景观园林,以改变当今新建村落的平庸无味、千村一色的状况,这是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基本目标。

    4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动态

    国外许多工业先进国家在这一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如德国、荷兰、奥地利以及美国和日本在乡村景观(RuralLandscape)、乡村地区的规划与建设方面都有非常成熟的经验。但由于现有的资料和技术手段有限,对当前国外在乡村景观园林领域的研究成果没有更详尽的资料,但仅此还是可以看出,国外非常注重对乡村景观的系统研究。

    在国内,有关乡村景观园林的产生和发展,尤其是对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几乎都是一片空白。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地是关注中国传统园林的研究。尽管如此,仍然存在与之相关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4.1传统地方性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结合农村园林的实例对江河流域的农村园林的产生原因及其特色分别进行了阐述(舒楠1997,陈志华1999)。此外还有对徽州古典园林有较为详细的研究(程极悦1987,肖国清1988,殷永达1993,张浪1996),这些文章对乡村园林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例。

    4.2传统乡土建筑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以彭一刚院士的《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一书(彭一刚1994)为代表,该书的视点不只停留在乡土建筑上,而是切入到传统村落的研究,对村镇的景观进行了分类和分析,其中包含了构成乡村景观园林的一些要素。此外,陈志华教授等人编写的《浙江省新叶村乡土建筑》和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主持的《诸葛村乡土建筑》两套乡土建筑丛书的有关章节也阐述了乡土文化和乡村景观的关系(陈志华1998)。

    4.3历史文化传统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以《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两本书为例(刘沛林1995,1997),作者从风水的角度阐述了风水思想与风景、园林、建筑及城市设计的关系,在风水对园林规划的启示”一节中,着重论述了乡村园林的一种类型—水口园林。在中国古村落的景观建构中,分别就村落“八景、“十景、水口园林、村落点景建筑等进行了阐述。

    从上述的研究成果来看,虽然有一些与乡村景观园林有关的研究成果,但不成系统、很不完善。乡村景观园林尚未作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课题来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调查、分析论证。

    4.4空间格局演变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从人类聚居环境学的角度,选取从古至今的村落实例,分析乡村景观的构成元素,对空间化、时间化等可以量化的元素予以量化,分析其演变发展(刘滨谊,毛巧丽1998)。

    4.5现代人类聚居环境与乡村景观园林研究

    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一书为例(刘滨谊1999),以生态意识、大地景观等现代思想为世界观,以“设计结合自然、现代宏观区域景观规划等理论方法为导向,书中重点分析阐述了欧、美等国现代乡村景观园林的研究与实践。

    5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内容

    虽然乡村景观园林只是乡村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它却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的各方面。乡村景观园林所要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历史、地理、建筑、民俗、社会结构、景观、环境、艺术等等。综合上述分析,笔者提出了下列乡村景观园林的主要研究内容:

    5.1乡村景观园林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

    5.2乡村园林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地位和作用。

    5.3乡村城市化和现代化对乡村景观园林所造成的影响冲击。

    5.4乡村景观园林与社会形态的内在关系。

    5.5乡村景观园林与乡村经济的内在关系。

    5.6乡村景观园林与乡土文化的内在关系。

    5.7乡村景观园林的基本类型。

    5.8乡村景观园林的空间格局特点。

    5.9乡村景观园林的艺术处理。

    5.10乡村景观园林的未来发展模式。乡村景观园林研究的重点不在于保护传统的乡村园林,而在于寻求乡村景观园林规划建设的规律和特点,尝试地探索未来乡村景观园林的发展模式,以便能切实有效地指导今后乡村规划中的乡村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创造出超越城市的自然而和谐的乡村人类聚居环境。

园林研究生论文范文4

关键词:园林植物;城镇绿地;植物群落;群落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urban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of city of one of the key contents of landscape, but also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garden plant community and the design of concrete analysis, available for reference to fellow.

Keywords: garden plants; Town green space; Plant community; Community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近年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居质量,正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园林绿化工作已成为美化城市,建设城市的主力军,园林绿化施工主要是园林植物的栽植过程。植物材料基本是移植而来的,移植成活率及植物长势是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重要反指标,而植物群落的设计对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应用探源

自从植物群落性质的个体论观点得到20世纪中叶兴起的植被梯度分析与排序等定量研究结果的支持以来,虽然不能完全解决有关植物群落性质的机体论与个体论之间这2种对立观点的争端,但客观上促使了植物群落的概念被广为应用到人工营建的植被,包括园林绿地等城镇植被,国内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应用也由此开端。20世纪90年代初,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应用在我国开始见诸报导,历经10余年酝酿、积累,近年来文献激增,形成城镇园林绿地对象研究的热点主题之一。

2 有关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的讨论

早在国内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开始广泛应用之初,然而时至今日,虽然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已经广泛应用,但是对于有关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却仍然缺乏进一步的针对性讨论,概念应用的准确性、科学性、合理性与否,完全依赖于个人专业素养,能否对园林学专业知识与群落生态学理论兼收并蓄,找到两者间合适的结合点。因而,有关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及其应用问题,对园林植物群落的研究、实践,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目前,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的广泛应用,仅仅是因为植物群落概念应用抛弃了严格限定的条件,是在城镇园林绿地这一特定对象或风景园林专业这一特定领域中的植物群落概念应用的一种模糊的外延式扩展。概念应用的大体脉络可理解为,植物群落是一定地域内不同植物种的个体聚合,那么园林植物群落,即是一定园林绿地范围内不同植物种的个体聚合。这种简单化的扩展延伸,从目前来说并不存在理论逻辑上的障碍,但是关键在于概念应用的真正意义与实际价值,即是否能真正有效地提高人们对实际对象的理解,是否能切实可行地寻求深化的理论诠释,是否能推进实践技术的实质性进步。

笔者以为,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可以界定为:一定地域范围的园林绿地空间内,具有特定的群落生态学意义、满足特定视角的群落生态学要求的不同植物种个体的聚合。

该表述着重强调,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的应用,可以不完全具备或满足自然的植物群落特征,但必须考虑概念应用的实际作用与意义,因此要求具有特定的群落生态学意义或者具有特定的群落生态学视角。这样在概念应用之初,会首先探询概念应用的前提与目标,从而减少概念应用的随意性,保持概念应用的科学严谨。

3 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应用的问题分析

目前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应用,主要存在2个显著问题,一个是理论概念如何落实到具体群落的鉴定,另一个是有关群落性质问题的悖论体现。

3.1 园林植物群落的鉴定问题

从理论概念到具体群落的鉴定,是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环节,对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存在重要影响。在自然植被的群落生态学研究中,虽然通过群落鉴定确定研究对象及其方法应用也是一个难点问题,但是由于可以依据自然群落发育过程、空间地带性规律、群落外貌特征,以及地形、地貌、土壤等环境异质性形成的自然边界,使具备一定专业素养与实践经验的研究人员能够较为客观地实施鉴定。而城镇园林绿地群落,人工构建于城市地区强烈干扰或退化的环境,片断化甚至高度破碎化,导致要较清晰地确定研究对象的类型,以及研究对象的边界、结构与外貌特征等内容,都存在很高的难度,这就决定了适于自然植物群落的生态学研究方法,并不能简单应用于园林植物群落这一特定对象,这也是目前园林植物群落研究普遍存在、且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的根本问题之一。

3.2 有关群落性质的悖论问题

有关群落性质问题的悖论体现,主要表现在,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得以扩展应用,源自于群落个体论观点的实证,群落个体论观点本质上为园林植物配置的技术应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但在许多的园林植物群落研究或营建实践中,有意、无意间,却更多追求的是机体论观点的内容,即以植物种间关系为核心的群落整体性,并把它作为群落概念在园林应用的根本价值所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悖论现象。有关自然植物群落性质的个体论、机体论这2种对立的观点间,在植物适应环境、植物与环境的整体性关系上并没有大的分歧,根本区别在于如何看待群落内的种间关系。机体论观点强调群落植物种间的整体性联系,事实上的确存在有些种群对群落具有强烈依附性的现象,但是群落种间关联研究也证实了个体论观点,群落内植物种间关系更为普遍的是零相关或弱相关,而且有的相关性更适合从植物共同适应环境的角度加以解释。Tansley(1920)一方面认为机体论观点过于假设性,另一方面又强调植物群落在许多方面是表现为整体性的,应作为整体来研究,这种见解后来发展成为生态系统概念。因此,从自然植被的群落生态学研究发展进程看,似乎可以认为,群落的整体性应更多考虑植物共同适应环境的特征、植物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相对于园林植物群落尤其如此,园林植物群落,除具有一定的自然属性外,同时它还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艺术性,为了保证其功能实现,并不排除必要的维护管理,因此即或是植物与环境关系的整体性,也不一定成为园林植物群落构建的主要目标。设计构建种间关系密切、群落与环境和谐,并且自然性、社会性、艺术性兼具的园林植物群落,很可能只是一种理想,较为现实的是在保证既定设计目标的前提下,协调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群落适应环境的整体性,借此提高自然属性、降低管护成本,或是适宜倡导的发展方向。

上述2个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是源于对植物群落生态学的继承本身,不过在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应用中表现更加突出。问题的解决,既同其概念界定、概念理解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又并不完全在于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该如何定义,而在于适宜的应用视角,以及应用过程中合理的尺度把握。不过保持清晰的概念、明确概念应用的目的,明确概念边界及其方法应用的前提条件,将有助于对问题的重视与解决,从而促进群落生态学理论、方法在园林中的科学理解与适宜应用。

4 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方法进展与建议

4.1 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方法进展

在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得以应用的同时,就提出“设计人工植物群落,提高园林绿地质量”。正式开展了城市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的探索性研究应用,针对湖北省城镇园林绿地建设,提出了知识型、抗逆型、保健型、观赏型、生产型、文化型、防护型7种植物生态群落的类型,强调从功能角度进行植物选择,并提出具体的设计配置。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以植物群落为基本单位”,认为“绿化系统内建立大量开敞绿地的同时,应注意植物群落结构构建的研究,因为在自然界,植物都是以群落状态存在的”;以及借鉴“接近自然的林业”的理论观点,为实现“回归自然”的理想,“还必须有生态学的理论指导,以现存的人工植物群落为基础予以保护、改造和发展”。

综上所述,有关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的研究,主要从特定功能目标要求、特定群落结构特征或特定景观美学特征,进行园林植物群落植物选择与配置的研究。历经多年探索与讨论,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构建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得以不断完善,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引导正确的发展方向,并解决几个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推进技术实践。

4.2 园林植物群落设计发展建议

4.2.1 明确合理的技术定位

对于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技术,在城市园林绿化技术体系中要有合理适宜的技术定位。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是以群落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侧重群落结构功能关系进行植物配置的技术方法之一,服务于提升植物造景的目标。汪菊渊先生在为《植物造景》(苏雪痕编著)一书所作的序中,对植物景观、植物造景、园林植物配置等概念性内容都有明确的论述,强调性重复了书中 “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2方面的高度统一,即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这一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指出“掌握自然植物群落的形成和发育,其种类、结构、层次和外貌等是搞好植物造景的基础”。讨论园林植物造景的设计艺术与构建时,介绍了园林植物造景生态设计、区域设计、文化与科学艺术设计、立体设计4大设计艺术,探讨了植物造景中的植物配置、群落构建,较好地体现了对植物造景、植物配置与植物群落构建概念关系的把握。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技术,是园林植物配置技术的基础与内容之一,在此基础上结合园林艺术开展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能更好地服务于植物造景的目标。

4.2.2 落实具体的“群落单位”

以植物群落为基本单位的设计思想,对小尺度城镇绿地建设特别是植物景观构建有着重要的价值,需要在以后的发展中寻求技术实现。前文在讨论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应用存在的问题时,已经提及鉴定一个园林植物群落的困难程度及其影响,因为我们所面临的实际对象,可能本身就不是一个从群落角度设计的结果。然而,对于新建城镇园林绿地的植物景观设计,倒是完全可能根据基质的性质、地形、土壤类型与土壤性质、功能分区、园路等自然与人工设计要素,进行空间单元的区划,落实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的“群落单位”,真正做到以群落为单位进行植物景观设计,为今后园林植物群落的景观变化、环境效应等方面的动态研究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也是植物群落设计方法不断优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4.2.3细化群落的设计内容

园林植物配置包括2大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重点要求设计说明植物种类选择、配置方式、植物造景的艺术性特点与植物空间的构成等。前苏联的园林植物配置,首先将园林植物按其观赏特性进行分类分级,如将冠型分为椭圆形、卵形、球形、圆锥形、宝塔形、伞形、自然形、垂枝形、匍匐形等多种,绿色的叶子按色度分为青绿、黄绿、灰绿3类,将花形花序分为6类,配置植物时从平面、立体、色彩、树丛疏密度等方面考虑到植物的艺术构图和风格,同时还从林学的角度注意配置的乔、灌木比例,针、阔叶树比例,树木密度和树种比例等,形成园林植物配置理论。

园林植物群落设计可以考虑以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为主体,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吸纳、融合园林植物配置的技术内容与要求,深化、细化设计内容。目前的植物群落设计,较多是参照植被分类的群丛单位,提出各群落不同层片的优势种,作为群落构建的依据。单就群落物种构成而言,从群落生态学角度,也有深化、细化的余地,如亚优势种、伴生种、随遇种与偶见种的确定与应用,以及群落空间结构基本特点的设计限定等方面的内容。

4.2.4 重视环境背景与环境效应

模拟地带性植被以及近自然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构建技术,为园林植物群落的科学营建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但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实际的环境背景。自然植被生态系统的发育演化过程,是植被生物系统与土壤等环境系统的协同进化过程。在强度干扰、甚至高度退化的城市环境中,很难具体判断能与环境协同的植被演化阶段,这就使得“近自然”的植物群落完全有可能没有获得与之匹配适宜的“近自然”环境,群落的自然属性及其稳定性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离预期相差甚远。因此,无论从前文所述群落性质的环境决定机制,还是从植物群落及其环境协同的生态演替原理,都要高度重视环境背景对园林植物群落构建的关键性影响。而日益丰富的有关园林植物群落环境效应的研究,是基于结构功能关系的生态学原理设计构建特定园林植物群落的主要科学依据,也是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构建技术有别于传统园林植物配置方法的一个根本特征。

4.2.5 建立园林植物公共服务平台

合理优化的园林植物群落设计,必须基于对园林植物的深入了解。在这一方面,目前我国存在2大问题,一是设计人员普遍缺乏较深厚的园林植物专业素养,另外就是相关基础研究明显不足,特别是缺乏有关园林植物生长数据,成为园林植物群落科学设计的关键制约。在美国,基本上每个州都有其绿化树种资源的开放式数据库,包括分类特征描述及其图片、生态习性与分布、开花时间与景观特点等,为科学绿化提供了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值得借鉴。

园林研究生论文范文5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5)

【摘 要】本文根据本校定位和新旧校区分段办学特点,突出农业类高校的办学特色,改革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建立“2+2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的综合性与实践的重要性,依托本校优势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合作教育,提高园林专业人才教育质量,培养具有竞争力的个性发展的多元化应用型创新人才。

关键词 一级学科;风景园林;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研究项目“一级学科背景下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2JK339);2014年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园林专业《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

风景园林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其特点是综合性非常强,涉及规划设计、园林植物、工程学、环境生态、文化艺术、地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汇综合。2011年,风景园林学正式成为一级学科,在此背景下,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需要。对风景园林学科的人才培养机制进行研究,并探讨农业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专业方向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内容极为必要。

1 普通高校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随着风景园林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国内设置园林、风景园林专业或相关专业的高校日渐增多,逐步由农林类院校发展到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各高校对园林学科的概念理解有所不同,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各具特色[1]。

长期以来我国学科划分将风景园林放在不同领域中,学科分化严重,人为分割导致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不完整,直接导致了园林植物与园林设计的分离,造成了学术界和行业界的迷失、偏差。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使专业覆盖面更广、业内分工更细,对从业人员专业能力要求提高,面向产业、面向领域,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是本科院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目前,全国设置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院校有180多所,分别分布在农业院校、工科院校、美术院校、师范院校以及综合性院校里,如何在风景园林一级学科体系建构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院校基础条件,合理设置专业,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务之急。

人才培养没有统一的模式,但就人才培养的类型和层次来说是主要是为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由于不同类型的院校,基础条件、学科特点不同,故应根据学校自身特点,确立培养目标,培养出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不同层次与行业细分的专业人才。

2 风景园林学学科设置研究状况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风景园林建设不足,20世纪50年代初,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与清华大学营建系合作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园林专业,时称“造园”专业,开创了我国风景园林教育事业的先河。而美国哈佛大学早在1901年成立了风景园林专业[2]。2011年“风景园林学”新增为国家一级学科,这对我国未来风景园林人才培养和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表明我国的风景园林教育与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3]。近年来,我国学者对风景园林学科建设和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较多。刘滨谊认为一级学科的风景园林学当务之急需要二级学科的基本建设,他提出风景园林一级学科目前下设的5个二级学科: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园林与景观设计、园林植物应用、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4];宋建军等认为风景园林学科应向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研究、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景资源学与景观遗产保护、园林植物与工程技术等四个方向进行调整[5];林广思对研究生、本科生和高职高专生、中职中专生各教育层面进行划分,设置园林专业[6]。周进建议加快学科建设,完善技术、专业资质标准等,通过园林植物与生态、规划设计两大核心技术相互交融,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艺术的风景园林[7]。总之都是在风景园林学科群理念的统领下,整合风景园林学科和行业的各种资源,全面推进我国风景园林教育发展。

3 我校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1 改革目标与总体思路

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实际需求,以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为基础,注重理论与实践、技术和应用的结合,以培养个性发展的,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多元化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合理制定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设置时,一方面要根据市场、社会需要以及国家政策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另一方面要针对院校自身特点和优势,扬长避短,设立自己的特色专业,才能使该专业的整体水平得到一个提升,培养有特色的相关人才,促进园林行业的更好发展。作为农林类院校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探索出不同于工科院校的教育体系,形成农林与人文有机结合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是时展的趋势所然。

我校园林专业多年办学,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应充分利用学科与行业优势,根据我校二区办学特点建立“2+2”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模式。前一个“2”指学生利用白云新校区完善的基础实验条件,完成本科前两年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学习;后一个“2”指学生在海珠旧校区利用城市公园绿地及校企合作的园林公司等,与社会紧密接触,建立与区域产业集群无缝对接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模式,完成后两年的专业学习与实践教学,成为具有创造性的合格人才走向社会。

3.2 制定出合理的“2+2”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方案

(1)分析农林类院校学科特点,突出农林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的优势,研究风景园林课程与农科课程有机结合的方法和综合性风景园林人才的培养途径。风景园林多学科理论综合特点导致其培养过程中的多方面知识有机结合的问题复杂。

(2)按“2+2”模式完善和健全培养方案。具体内容包括合理设置教学课程体系和创新实践教学环节等。探索高效、优质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以林学、风景园林学科的相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体系。在此培养模式中,前一个“2”实现“厚基础”目标,即重点完成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质的培养与学习;后一个“2”实现“宽口径”目标,即专业内涵的外延与扩展;并利用最后一年时间,建立与区域产业集群无缝对接的实践教学,实现“强实践”的目标。

(3)随着园林行业发展迅猛,行业内分工越来越细,对从业人员专业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把握通与专之间的矛盾与统一,探索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制订在一级学科背景下的应用型创新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方案。

(4)围绕产业化现代园林对人才的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将理论基础、实践创新和素质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制订突出现代园林产业和岭南园林特色,适应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特色鲜明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

3.3 注重实践环节,建立教学与生产互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创新型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地方区域园林产业,以教师科研助手为手段,以企业实际项目为载体,构建与教学内容体系互动的学生课外科技体系和创新平台。在此基础上实施规划、参与互动、进行试验、开展行动研究,并最终形成一个教学应用模式。

(1)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把科研引入教学过程,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结合,将实践教学融于社会经济建设当中,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创新的机会,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克服理论(下转第52页)(上接第16页)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素质。

(2)校企合作培养。以“合作育人、合作科研、合作推广、合作发展”为宗旨,组建若干科研院所和园林龙头企业共同参与的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加强学校与科研院所和园林龙头企业的深度合作,发挥产学研各方在人才、技术、科技创新、示范推广等方面的资源优势,让企业真正地全程参与到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中。校企加强科研合作和新技术开发,以研促教,通过研发过程中结合创新项目、毕业设计、兴趣小组,科研小团队等相关工作,把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

(3)进一步完善“四平台、四层次、三阶梯”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四年八期不断线,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创新技能循序渐进。大一、大二专业基础技能训练,大三专业技能训练,大四产业技能与创新的能力训练。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践(实验、实习)改革,提高实验课程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设置科研训练项目,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创新平台。

(4)通过开展讲座、论坛、社会实践、科技服务、公益活动、参观、竞赛、文体竞技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拓展素质,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散思维的形成和基本方法、工具的掌握,为专业后续模块学习和专业能力培养打好基础。

4 结语

一级学科背景下,风景园林人才培养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结构,将创造性思维方法引进教学,按照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提高能力的原则,坚持以“基础厚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培养为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我校二区办学特点,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实践,建立注重职业技能,提升实践能力的“2+2”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郭春华.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2(2):1618-2616.

[2]陆支悦.基于研究生培养的中国高校风景园林学科建设初步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3.

[3]张启翔.关于风景园林一级学科建设的思考[J].中国园林,2011(5).

[4]刘滨谊.对于风景园林学5个二级学科的认识理解[J].风景园林,2011(4).

[5]宋建军.风景园林学科研究方向及人才培养工作调适:基于风景园林升格为一级学科后的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2).

[6]林广思.论我国风景园林学科划分与专业设置的改革方案[J].中国园林,2008(9).

园林研究生论文范文6

关键词:保健型园林;设计;实践;研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存环境正在不断恶化,生存压力也是越来越大,在人们的身心健康备受煎熬的今天,各种具有锻炼、保健功能的设施设备备受推崇。保健型园林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保健型园林不仅担负着维护人们身心健康的责任,还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功能。因此,为广大人民提供绿化美化、休息娱乐作用的园林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那就是新世纪的园林设计――保健型园林。

1 保健型园林概述

1.1 保健型园林的提出

保健型园林的提出是在第二届国际人居环境与绿化产业学术研讨会上,程绪珂先生第一次将“生态、文化、保健”设定为新世纪园林景观设计的主旋律。这就意味着园林在承担常规设计中生态、文化功能的同时,要更加注重"保健"功能的发展。保健型园林的提出尤其更深刻的社会背景。从古至今,任何时代和民族都将健康视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健康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人们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下个世纪人类健康65%要靠自己,在此基础上,自我保健、自我医疗和自我护理成为人们保持健康和长寿的重要手段。因此,各类具有保健型功能的设施设备等受到了人们的推崇。城市中的园林是人们重要的活动场所之一,将保健型设计理念融入到园林设计中,可以很好的满足城里人对自然、绿色、生态和健康的需求。

1.2 保健型园林的概念

保健型园林的概念最早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中被提出,其设计主要有专业的医疗团队和专业的园林设计人员共同完成。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些年研究的力度不断加大,不少学者对保健型园林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当前普遍认可的定义为:保健型园林是以维护人们健康和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为目的,以医学与环境心理学为指导,通过地形、保健型植物、建筑小品的运用来营造具有保健效果的园林。该概念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保健型园林应该包含的功能和设计,从中也可以看出保健型园林的目的是在于预防疾病、辅助治疗,侧重于通过植物的保健功效来调节和恢复人们的身心健康,符合当前绿色、原生态的要求。保健型园林具有以下的主要特点。首先保健主体明确,保健型园林的规划设计就要要通过园林中的保健因子调节和恢复人们的身心健康;其次比普通园林更加高效专业,这主要是指保健型园林的保健功能的专业性和高效性;再次是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保健型园林的提出、设计和建设都是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其存在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最后是强化了养生保健文化。在园林中设计的各种具有保健功能的植物、建筑中,向人们传递各种养生保健文化。

2 保健型园林的设计理论研究

在我国,保健型园林的总体设计是以维护人们健康,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培养人们热爱自然、实现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为目标。当然,对于不同的地区和使用人群而言,其设计目标略有不同。

2.1 保健型园林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目标决定其指导思想。因此,保健型园林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强化园林的保健功能。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下。首先要充分开发利用园林中可以利用的保健资源,如自然元素、地形、植物等,将其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其次是设计的科学性和发展性原则。保健型园林需要专业人员参与设计与管理,并且需要根据健康观念和状况的改变,适当拓宽或增加相应的保健场所或保健设施。再次是舒适安全的原则。要选择舒适安全的场所作为保健型园林的营造基地,这样可以从环境上减小压力对人们造成的消极影响,使人们可以更加快速、愉悦的参与到保健活动中去;最后是平等和参与性原则。平等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还包括人与动物之间的平等,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当然要选择对人体没有危害的动物。参与性原则是要通过某些措施使得人们可以参与到环境、活动项目中去,激发人们对自然和保健的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保健型园林的功能。

2.2 保健型园林的设计过程

根据保健型园林的功能区分来设定其总体布局。其功能区分主要包括可以提供人长期疗养与康复的疗养区、可以提供休养场所或长时间停留的休养区、可以进行各种保健活动的保健活动开展区、可以提供各种日常服务如吃饭、休息的服务区等。通过对园林的功能进行区分,可以方便地规划保健型园林的总体布局。

保健型园林的景观设计主要是利用当地的原有地形状况,如溪流与瀑布、海滨、沙漠、岩洞、森林等,对其进行一定的修改后加以利用,营造自然的氛围。

保健型园林的植物景观设计主要是园林中的植物进行设计。包括植物的选择、布局设计、季相设计、重组规划等。保健型园林选择的植物主要以环保型和保健型为主,如石榴、丁香、薰衣草等,将具有环保作用的植物规划与保健园区的,将具有保健功能的植物合理的分布在保健院区内,同时要根据植物的季节进行分类,在园林美学与景观生态学的指导下,对植物进行重组规划,从而增强其保健功能。

广场和休息区域设计主要是注重其空间舒适性和空间开放程度等,可以根据亭子、廊架等形成利用人们滞留、休息的场所。

3 保健型园林的实践研究

3.1 保健型园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国内对于保健型园林的建设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特别是在上海的实践较多。如上海的陆家嘴保健型园林、杨浦区民星新村的保健型生态园林等。在我国,保健型园林的研究和建设起步都较晚,加上国内人口、经济、医疗条件等基本国情的显著,使得其发展存在较多的问题。首先,由于研究起步晚导致的理论不系统,不能很好的指导园林的设计和建设工作。其次,在我国没有专门的人才培训机构和研究机构,使得保健型园林的应用实践单一,不能很好的结合医学和园艺设计的特点。再次,不能很好地将保健型园林放在大众环境下实现,当前的建设还是局限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最后理论研究与实践存在脱轨,无法将理论研究真正地运用到实际中,这可能与理论研究的空洞、不平衡有关系。

3.2 提高保健型园林设计的有效措施

针对当前保健型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首先应加强理论研究。在进行理论研究时,要注重理论研究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做空洞无效的研究,使研究理论真正可以指导实际。其次,国家和相关部分要做好辅助和救济工作,调拨一定的款项支持保健型园林的建设工作,使得保健型园林也可以建设在经济不好或较差的地区。再次,在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当地原有的地形状况和各种可利用资源,降低园林设计和建设的成本。最后要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真正融入到园林的设计中,使其可以真正发挥作用。

4 总结

在进行保健型园林设计时,要充分借鉴国内外的研究理论和实践经验,确保保健型园林可以发挥保健、环保、生态、文化的作用,有效地改善和发展保健型园林的规划设计,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 黄宝宝,崔瑞芳.保健型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

2011(22)

2 张俊玲,王晶.保健型园林中景观元素的保健作用[J].现代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