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教学设计范例6篇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范文1

[内容]

《鸟的天堂》一课,作者用生花之笔描绘了势态截然不同的两幅图画:夕阳下幽美的榕树图;晨光中群鸟奋飞、百鸟争鸣图,展示了“鸟的天堂”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赏析美的语言、感知美的形象、培养美的情操。

一、紧扣题眼,通览全文,理清层次课文以“鸟的天堂”为题、新颖别致,富有诗意。“天堂”一词道出了鸟儿生活环境的优美与作者对它的赞美。教师在板书课题后,紧扣课题设问:

1.什么是天堂?

2.快速读文,思考:“鸟的天堂”指什么?课文写了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

3.听师读文,思考:课文哪几段写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哪几段写他第二次经过?

4.课文可分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什么?(板书:榕树、鸟儿)设计这些问题,意在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初步感知课文,理清层次,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好基初。

二、围绕训练重点品词析句、理解内容在学生初读、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体味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之精妙,感受“鸟的天堂”的静态和动态美,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培养其赏美、爱美情趣。

(一)、指导学习第一部分。可这样进行:

1.默读第一部分,思考: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时间?看到了什么景物?榕树有何特点?(板书:大、茂)从哪儿看出?画出有关语句。(板书:河变窄、不可计数、垂、伸、卧、堆、翠绿、明亮、颤动)

2.让我们来欣赏这姿态奇特的大榕树。放介绍榕树的录像,师做简介。

3.指名读第7自然段。

学生结合画面理解不可计数、垂、伸、卧等词。再小声读读、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准确。

4.指名读第8自然段,学生结合画面理解堆、翠绿、明亮、颤动等词,再小声读,体会。

5.望着这大而茂的榕树,你想说什么?作者是怎样赞叹的?表达了他怎样的感情?(板书:喜爱)让我们怀着喜爱之情,齐读这两节。

6.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大榕树的?

7.默读第9自然段,思考:作者在“鸟的天堂”为什么没见到一只鸟?

小结:我们随作者第一次到“鸟的天堂”,看到了一棵姿态奇特的大榕树。作者按由远及近、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从树的大孝枝、干、叶的形状、颜色、位置等方面对静态的榕树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这是静态描写。(板书:静态)作者第二次到“鸟的天堂”又看到什么?请根据提纲来自学第二部分。

(二)、指导学生自学第二部分。可这样安排:

1.出示自学提纲,以读读、想想、画画、议议的方法来自学。提纲:①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时间?他看到了什么?②鸟有何特点?(指名回答后板书:多、欢)从哪儿看出?画出有关语句(板书:到处……到处,叫、飞、扑)③“应接不暇”是什么意思?④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描写鸟儿?

2.检查自学情况。

3.“那歌声真好听”只是在称赞画眉鸟叫的好听吗?

4.这部分主要写鸟的什么?(活动)这种对事物的活动、变化等进行的描写叫动态描写。(板书:动态)小声读这两节。

5.让我们来欣赏群鸟奋飞、百鸟争鸣的景象。放鸟在“天堂”里活动的录像。

6.这大而茂的树与多而欢的鸟是作者第一次看到的,他十分惊喜,当小船载他离去时,他感到怎样?(板书:留恋)除留恋外还有?(板书:赞美)从哪儿看出?

7.你怎样理解“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氨?它在文中起何作用?

小结:我们第二次随作者到“鸟的天堂”,看到的是群鸟奋飞、百鸟争鸣,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这美丽的榕树林真是鸟的天堂。

(三)指名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范文2

一、语文被品德化的教学现状

我曾听一位老师上这节课,他设计的主要问题是: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鸟的爱?同学们都抓住文中“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等情感性强的语句来谈体会,对燕子、布谷鸟、喜鹊等的鸟语却忽略了。读到“我”从鸟儿身上得到启示时,他又问“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却沉默了。最后朗读结尾“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时,虽然他强调“让我们读出作者对鸟的爱”,但学生还是无法入境。

反思该老师的教学,从教学的原点“学生体会到了作者的爱鸟”,到教学的终点“学生似乎还只体会到了作者的爱鸟”,课堂缺少语文味,充斥了空泛的情感,即被品德化。究其原因,是老师对语文学科性质缺乏认识,不明白“教什么”和“怎么教”。

二、文字解码――语文的教学之本

1.教师要做什么

第一要思考“教什么”的问题。语文老师要会“采点”,即拿到课文后合理选取教学重难点,设计词句训练,既关注内容,即课文写了什么,又关注表达,即课文是怎么写的,还关注写作意图,即课文为什么要这样写。语文老师要顺着语言文字走,顺着文章脉络走,顺着作者的意图走。

再说《鸟语》,我试图破译文本密码:文章开宗明义,点明“我”爱鸟。燕子与公冶长的对话激发了“我”与鸟儿交谈的欲望,从此一发不可收。“我”与布谷、喜鹊的交谈是详写的,有趣耐读,“我”更从鸟语中得到了启示。教学的重点就应是通过品味“我”与鸟交谈的过程感受趣味,得到启示,体会“我”的爱鸟情感发展之路。

第二是思考“怎么教”的问题。如果学生能和“我”一起爱鸟,和鸟儿交谈,那课堂是灵动的;如果学生能在和布谷鸟、喜鹊对话的过程中反复品读鸟语,直至感悟意蕴,那课堂是有趣味的;如果学生能完成“读场景”到“写场景”的过渡,那课堂是有效的;如果学生还能从鸟身上得到启示,并领悟到“我”爱鸟其实是在思乡,那课堂是生长的。不过,这些过程都离不开语言的训练。

基于此,我设计教学:通过公冶长的故事把学生拉入爱鸟的情境;在品味布谷鸟、喜鹊对话的过程中,感悟鸟语的魅力,习得表达方式;拓展想象“我”与其他鸟儿交谈的场景,读写结合;最后通过排比感悟作者从鸟儿身上得到的启示。

2.学生要做什么

现在的学生,是时候从“无码时代”或“被说码”课堂中走出来了,过上与教师“同解码”的高质量的学习生活,从而感悟到课文语言的精准,步入语文课堂应有的读文时代。

三、语文教学的“三个走向”

1.在解码中走向母语家园的深处

语文课,尤其是阅读课,应该是品词析句、畅游文学、积淀文化的课程,教师要让每一堂课都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使课堂呈现应有的理趣,如语言表达、朗读感悟、写话等;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如圈画批注、写体会等;让学生在反复涵泳鸟语的过程中增强语感,综合运用听说读写多种手段,在解码中走向母语家园的深处。

2.在聊读中走进儿童心灵

如果文本本身是有趣味的,那教学一定也要充满趣味。母语教育必须把儿童当成“完全的人”,时时考虑他们的阅读感受。在聊读过程中,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贴近儿童,具有探究性,既要有阅读共鸣,也要有阅读争鸣,引导学生自我怀疑,走向自我理解。比如品悟作者与布谷鸟对话的内容时,我设计的提问是:“明明是‘布谷布谷’,怎么在作者眼里就变成了‘种田织布’、‘勤劳刻苦’?”问在儿童的兴趣点,问在理解关键处,问在语言发展处,才能达到四两拨千斤之效。

轻松地跟鸟儿谈谈心,聊聊天,结为好友,讲讲鸟类王国的趣事,真是快意无限!课堂达到了和谐共生的效果,成了学生生活的场所,作品、读者与作者互相交融。

3.在品悟中走向课堂理解的深处

阅读教学是理解的艺术,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自我理解。现在的孩子和鸟儿的距离越来越远了。“我”与鸟儿交朋友,先是布谷鸟、喜鹊,最后与所有的鸟儿成为好朋友,与大自然成为好朋友,再加上那份悠悠的思乡情,就是天人合一的禅趣,也是教学期许的最高境界。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范文3

1.初步了解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2.重点学习课文第12、13自然段,体会“鸟的天堂”的壮观;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想象“鸟的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壮丽景观,初步感悟榕树旺盛的生命力。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进入情境,进行合理想象,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南国风光、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美丽的风景是流动的画。同学们,认识这些地方吗?(课件出示一幅幅美丽的南方风景画)

2.我国文学巨匠巴金对我们南方的美景情有独钟,他曾说:“南国的风物含有一种迷人的力量,在我的眼里,一切都显出一种梦境般的美丽。”

一、导入新课,初步理解题意

1.这节课龚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南国一个梦境般的地方。巴金有一次到广东新会访友时看到了一处自然奇景,有感而发,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鸟的天堂》。(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理解课题并指导读题。谁知道“天堂”是什么样的地方?那“鸟的天堂”呢?

4.带着向往之情再读课题。

【点评:从“天堂”一词入手,引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由于准确地理解了“天堂乃理想中最幸福、最快乐之地”,学生进一步探究“鸟的天堂”的愿望就十分强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文中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是什么时候?

2.检查生字词:不可计数、缝隙、应接不暇、兴奋、灿烂、规律、一株、照耀、静寂个别读,全班齐读。

3.引导学生回答以上两个问题后,引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学生感兴趣的第二部分(第12、13自然段)。

【点评: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主要内容的目的,为进一步感受“鸟的天堂”奠定基础。】

三、边读边想,感悟“鸟之自由幸福”

1.初步感知。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说说鸟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相机板书:鸟:多 欢快)

2.理解重点词句,体会鸟多。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鸟多呢?抓住“到处”、“应接不暇”等词语及“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等句子品读体会,例如可进行这样的引读:

“大的,小的”就是说——大小不一;

“花的,黑的” 就是说——颜色各异;

“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就是说——姿态万千。

难怪作者说这是——鸟的天堂。

3.理解重点词句,感受鸟儿的欢快。继续找一找,从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到鸟儿的快乐呢?抓住“有的……有的……有的……”“一只画眉鸟……”等词句品读、体会。

小鸟们生活得这么快乐,难怪作者说这是——鸟的天堂。

4.学习表达方法。通过“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和“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这两句话的对比指导,了解“点面结合”这一场面描写方法。

5.配乐朗读,巩固理解。

【点评:这里,龚老师作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她并没有按照常规思路(按课文顺序,先学习“大榕树”,再研读“鸟”这部分)来设计,而是先抓住课文中学生喜欢的“鸟”这部分内容展开教师、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有效对话。由于找准了学习这篇长文的切入点,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性很高。在此基础上,教师淡化讲解,顺学而导,在设计上体现了一定的层次:首先快速默读该段,初步感受“鸟多而欢快”;接着,引导抓住重点句段,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比较阅读等方法反复研读、品味,学生纷纷发出“难怪作者说这是‘鸟的天堂’”的感慨,可见学生是真正读懂了“天堂”;同时,教师选择和确定了有一定训练价值的言语训练点,如“有的……有的……”,在领悟并内化课文语言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学习表达方法,尝试模仿迁移,切实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

四、探究原因,初步感知“鸟的天堂”——大榕树

1.为什么鸟儿们能生活得如此幸福快乐?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1——9自然段,找找原因吧!

【点评:一句“为什么鸟儿们能生活得如此幸福快乐”,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开始探究,长长的课文此时在他们眼里不再是问题。短短的时间内,他们初步理解了“‘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的原因:生态环境好(榕树很大,很茂盛,周围是河流,气候适宜),这儿的人好(农民不许人捉它们),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人为因素。】

2.学生找出相关段落,教师引背:

正因为榕树大而茂盛——生背:鸟儿们让树上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正因为榕树大而茂盛——生背:鸟儿们让我的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正因为榕树大而茂盛——生背:鸟儿们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正因为榕树大而茂盛——生背:连一只小小的画眉鸟也飞了出来,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

3.这株大而茂盛的榕树不正是鸟的天堂吗?难怪作者在最后说道——(出示课件: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并加以理解。

【点评:声声诵读中,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重点进一步加深了理解,情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达到了熟读能诵的课堂效果。】

五、小结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范文4

课堂提问是师生对教学内容的探讨、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提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依据学习侧重、教学流程而设置问题,收到探讨效果。

1. 课堂提问有督促检查的作用。问题是为检查学生预习复习、理解把握的情况而设置,对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检测,对教学重难点是一种提醒,能使课堂教学变得活泼生动,促使学生思维的开动和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如在《鸟啼》教学中,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测:说说你对劳伦斯的《鸟啼》中“向死而生”的理解。这个问题学生在预习中肯定注意到,但是不一定有深刻的理解,在课堂预习检查时提出,就能让学生对该课学习生发兴趣。

2. 课堂提问有巩固提高作用。让问题引领学生思考,能够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增强他们对教学重点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提醒学生学习的侧重点。如说说《鸟啼》仅仅是写“鸟”对春天的呼唤吗,经历严寒和死亡考验的“鸟”悦耳的叫声里包含着什么情感,表达出作者什么情感。如此,学生便能知道这篇课文是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作者对生命价值的肯定,对生命神奇的由衷赞美的情感。

3. 课堂提问有着启迪引导作用。课堂提问一般都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地展开,如在《鸟啼》学习之前,我们可以让学生思考《我与地坛》《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主题的共同点,从而让学生对也是该专题中的《鸟啼》有一定的认识。如此,将旧知与新学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思维提高,有利于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可见,课堂提问的设计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提问要遵循教学规律。问题要根据学情,不能为提问而提问,要提高问题的针对性和目标性。关注学生的知识储备、思维习惯和学习能力。掌控教学重难点,问题设计难易适当并能关注全体,力求让每一个同学“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还有,我们要将问题安置在最需要提问的时机,即学生容易产生困惑的地方,以及知识渗透、迁移的关键地方。

二、 自主学习提高能力,合作探究提升素养

高中语文课堂探究式教学最终的目的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想学、会学并且能学。因此,要用问题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他们思考,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问题设计要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如在教《父亲》一文时,有位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究:“我们的父亲都是伟大的吧?”“父亲伟大在什么地方呢?”“父亲为什么伟大呢?”。结果学生不知道怎么回答。改成:“文中的父亲伟大之处是如何表现的?我们的父亲对我们伟大的爱又是如何表现的呢?”这样学生就会联系文本和生活感受去思考,从而在问题探讨中深化主题、陶冶情操,达到本课教学中情感价值观的教学目的。

探究的问题要鲜明易操作。我在教授《鸟啼》时,只侧重一点教学,结合时代背景,在课文中找出作者运用的表现手法并进行探讨交流。让学生课前寻找资料预习,在课堂上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合作探究,引领学生结合内容对写作手法进行分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同学从第一部分的场面描写中发现作者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于是,我让学生阅读内容,结合背景分析手法运用的效果:“文章描写严寒中鸟儿死亡的场景是什么样的?”(数不清的腐鸟的血衣,鸟儿的肉已被隐秘的老饕吃净了)“鸟儿们死亡是凄凉悲伤的,那么天气转暖之后,鸟儿们又怎样呢?”(鸽子开始不间断地缓慢而笨拙地发出咕咕的叫声,野鸟在蔷薇棘丛中有着微弱的啼鸣)“这一对比表现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呢?”(这些隐约的含糊的若断若续的声音让人惊讶――生命的不屈,严冬无情的摧残之后凸显生命的顽强和作者对生命的礼赞)之后,我指导学生对文本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于是,在问题探究中,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该课教学中,我还让学生分析了拟人、象征手法,探究“向死而生”的哲理意蕴。于是学生明白了该文从死而生的写作顺序,明白了“死亡不能美化生的世界”,要理性地看待生与死,要创造新生而不是沉湎于死亡,要在有限的生命里积极进取,尽量绽放生命的光彩的道理。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范文5

一、利用多媒体,使课堂气氛活跃

(一)激发兴趣,创造氛围

美术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实现形象教学,寓教于乐的最好选择,它能清晰形象地显示美术的图画,从而改变幼儿学习的单调性,使幼儿在欢乐愉悦的形式和气氛中得到知识,还能形象地表现出语言难以描摹的情状。如在讲《小鸡找家》一课时,我是这样导课的。首先打开录音机播放小鸡的叫声,同时,屏幕中出现了一只正在哭泣的小鸡。我于是借机问:“小鸡为什么哭得这样的伤心,小朋友你们想知道吗?”孩子们一口同声的回答到:“想!”就这样,在接下来的听故事这一环节中幼儿很自然的融进故事情节中。

(二)开阔视野,激发创作欲望

幼儿年龄小,生活经历少,接触的事物不多,所以他们脑子里储存的素材就少。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较直观地把各种图形显示在幼儿眼前,比单听老师讲,构图要新,题材要奇,主题突出,色彩鲜艳,效果要好很多。根据有关专家科学实验的结果,人类感官对信息的理解程度因刺激的方式不同而不同,视觉83%,听觉11%,触觉 3%、味觉2%、嗅觉1%,而综合刺激才能产生最佳效果。音频、动画和音乐等丰富多彩的媒体,使原本单调的内容变得更为生动有趣,突破了课堂的狭小天地,大大加深并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如在上〈热带鱼〉这节课时用电脑出示各种鱼图,开拓幼儿的创作思路。强调自己创作,可以任意想象鱼的形状、颜色等。通过多媒体电教手段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幼儿的想象能力、概括能力,同时提高了幼儿造型的创造能力。

(三)利用电教引起幼儿注意力

从幼儿年龄的心理特征来看,他们以无意注意占优势,需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刺激才能引起幼儿的注意。而电化教学能以丰富多彩的画面、变化多端的动像、生动逼真的音响来充分刺激幼儿的多种感官,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牢牢牵引幼儿的注意力,成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

在欣赏新疆娃娃服饰时,我首先让幼儿欣赏一段录像:新疆娃娃穿着鲜艳漂亮的服装跳一段舞,并配上节奏欢快的新疆舞曲。此时,幼儿被录像的声、形、色、动感强烈地感染着、吸引着,情绪逐渐进入了积极的状态。随后,我特写新疆娃娃的衣裙,鼓励幼儿讨论:这衣裙美在哪里。这样,通过听、看、讲的相互作用,幼儿便充分地欣赏、感受了新疆服装的色彩美及图案美。

二、利用多媒体,激发幼儿主体参与的意识

优化教学过程,将教学过程设计得活泼多样,使学生始终保持愉快的学习情绪,恰当地使用电化教学,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随着画面的不断变换产生栩栩如生的感觉,可以多角度地拨动幼儿的心弦,多方面地调动幼儿感官,多渠道地获得信息,从而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密度。 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 近来,我尝试使用计算机辅助美术课堂教学,优化美术教学过程,提高幼儿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认识能力,提高审美能力、探求意识,培养智能,以促进幼儿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现代电化教育的发展,特别是电脑和多媒体的应用,能够同时采集、编辑、存储和显示文字、声音、活动影像、图形、图片等资料,并将它们进行有机地结合、加工、处理,从而优化了教学过程,也为以往教学中有些难以讲解清楚的概念给以本质的揭示,将教育技术带进了信息时代,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教育教学的内容。如大班美术活动《小鸟的一家》,在课的导入部分,先请幼儿听鸟叫的声音,再看鸟的画面,声、像结合,调动幼儿的视、听感觉并引出课题;再以一组动画的展示,激发幼儿的兴趣,动画中先出现小鸟的巢,接着在巢中接连出现三只小鸟,然后鸟妈妈从远方飞回来,随着鸟妈妈把虫子喂到小鸟的嘴中,学生们不由得开心地笑了。笑声过后,教师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出现了大量的生活中常见的鸟巢的图片,从学生熟悉的麻雀、家燕、喜鹊的巢穴,概括常见的鸟巢的基本形,以圆形的和碗形的居多,再扩展到同样是圆形、碗形巢穴的、其它生活在水塘边、悬崖上等不同环境的鸟的巢穴。在了解了生活中常见的鸟巢之后,再在屏幕上出现各种有趣的鸟巢,如:灶鸟、园丁鸟、缝叶莺的巢穴,开阔幼儿的眼界,进而启发幼儿想象老师没有介绍到的鸟的巢穴,还会有什么样的?留给幼儿以思考与想象的空间,形成幼儿的自我判断和自主决策,让幼儿自己动脑、动手,在电脑画笔的帮助下,创作一幅《小鸟的家》,使课内的知识向课外的知识有机地延伸、扩展。

三、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 个性发展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致力于“导”,千方百计使幼儿自学得之。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与幼儿协调一致,相互默契,积极配合,最佳结合形式教学合力才能使教、学理想的进行。利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环节能促使教与学的共振,使教师的“导”与幼儿的“学”最佳结合。如在〈美丽的花伞〉一课,我有目的的让幼儿通过观察组合的步骤分析,认识规律,并找出规律。课件的介入,使幼儿如同教师的设计引导,主动动脑 ,思考,完成本课的重难点。使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幼儿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了出来。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172-01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都是包含有深刻思想内涵,想要真正理解教材就需要学生理解文本的语言,可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认真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语言。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创设一定的语境,通过语境的创设让学生进一步接触文本、理解文本,感受文本的深层含义,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语言,对于学生来说语境的创设能够帮助学到更好地感受文本,感受作者创作文本的意图。那么,到底该怎样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语境呢?

1 运用图画创设语境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图片的方式来为学生创设语境,特别是对于一些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的理解能力本来就很低下,而且也不能够深刻体会文章的含义,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展示一些和文章内容有关的图片,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文章的学习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会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图片能够给学生带来比较深刻的印象,很多学生对图片的理解能力比文字的理解能力要相对较强一些,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字。

例如,在进行《秋天的图画》这篇课文的教学的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具体的图片,让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课文,感受一年中几个季节的变化:春天到处鲜花盛开,姹紫嫣红的美丽景象;夏天烈日炎炎,但是海边却是一片清凉的景象;冬天白雪皑皑,大树都披上了白白的厚棉袄,孩子们痛痛快快地堆雪人、打雪仗的景象。之后询问学生秋天是怎样的情景呢?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适时点拨,让学生能初步学习描绘环境。教师要给学生讲述树叶黄了,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的景象,与此同时,教师要用课件来同步展示树叶飘落下来的美景。教师要给学生展示美丽的山野的图片,教师要和孩子们一起谈论山野美景,归纳孩子们的发言:山野的颜色丰富多彩,有深绿色,浅绿色,黄色,粉色……就像一幅美丽的画一样。山野有丰富明朗的各种线条,形状,就像画一样……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图片上是山野里成熟的稻谷,金灿灿的,一大片的一大片的,大家觉得像什么呢?教师要引导孩子想象,就像金黄的大海。教师还要给学生展示图片,引导孩子描绘: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高粱举起红红的火把。

2 让学生学会设身处地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设身处地,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语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是单纯地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语境是不够的,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设身处地地理解文章,让学生主动地融入到文章当中。设身处地理解文章内容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是非常被动的,让学生设身处地地理解文章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在进行《鸟的天堂》这篇课文的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注意紧扣“自主――探究――实践”进行设计,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教师要注意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明白《鸟的天堂》主要记叙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们两次游历“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美丽的大榕树和群鸟欢闹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文章内容,让学生认真思考假如自己就是文章中的一只小鸟,那么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呢?把学生的视角往小鸟生活的环境──大榕树身上聚集。

3 认真品味语言

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带领学生认真地品味文章中的语言,文章中的很多语言都是具有深刻内涵的,教师要带领学生细致地分析文章中的每一句话的深层含义,让学生感受文章的意义。

例如,在进行《鸟的天堂》这篇课文的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阅读课文,通过阅读课文来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结合文本来思考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所见有什么不同?每次各有什么感受?也要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大榕树的?课文中哪些词语说明了观察顺序?教师要带领学生详细理解“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几句话。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理解“在优美的轻音乐中,屏幕上出现大榕树的全景。忽然一声清脆的鸟鸣,打破了周围的宁静。一只大鸟被掌声惊起,从树丛中飞了出来。接着又飞出两只、三只。树下的人继续拍掌,不计其数的鸟儿纷纷飞起,一片热闹的景象。各种鸟儿的特写镜头:几只大鸟,几只小鸟,一些花毛的,一些黑毛的。站在树上叫的,腾空飞起的,停着拍翅膀的。一只画眉刚 飞出来,被掌声一惊,又飞进叶丛,在小树枝上鸣叫。”这段话,让学生明白鸟的天堂的热闹景象。

4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境创设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注意在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展示一些和文章内容有关的图片,也要给学生详细解读文章语言,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思考问题,认真品味课本的语言,从而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境充分的展示出来,在提高学生阅读、思考能力的同时,促使学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