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医生个人总结范例6篇

放射科医生个人总结

放射科医生个人总结范文1

近代肿瘤放射治疗的发展是建立在临床放射肿瘤学、放射物理学及放射生物学基础上的。最近十多年,随着计算机和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和放射治疗设备的更新,放射治疗已经从二维照射技术迈入以三维、四维和功能影像为基础的精确治疗时代。

即使不是医疗行业的同道,即使不是教育行业的同仁,无论年长还是年幼,提到他,总会有很多人颔首。

他就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主任李晔雄,他的科研成果曾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

这些奖励和头衔,代表了他曾经付出的无数的精力和心血,也代表着他需要时时肩负的责任。

而在这些之后,我们可以看到的更多的是,他为中国的放射肿瘤学和教育事业所做出的诸多贡献,不论是筚路蓝缕的时代,还是危机重重的时刻,任何时候,他都没有忘记自己少年时代立下的志向,他所魂牵梦萦的,始终是作为一名医生和学者的职责和追求。

文化与情感的趋同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放疗科)建立于1958年,是肿瘤医院的标志性临床科室之一,多年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在临床医疗、科研、人才培养、对外交流等方面为我国放射治疗事业的普及、成长和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广受国内外同道、社会各界及广大患者的赞誉。

在老前辈吴桓兴院长和谷铣之教授的领导和倡导下,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今日的放射治疗科学科齐全、学术分工明确,人才梯队完善,实力雄厚,技术设备先进、学术地位崇高。

自建科起,放射治疗科就形成了一种含蓄不张扬的文化理念,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李晔雄提出的科训“和谐、严谨、创新、进取”已经成了科室的“魂”,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大家脚踏实地,做事情一步一个脚印,这与李晔雄的性格相得益彰。

科技人才是知识和技术的载体,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掌握了知识和技术,因此人才才是一个单位的根本。放射治疗科属于国家放射肿瘤学重点学科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培养了大批全国各地的高端医学人才,拥有一批全国知名的资深专家。现任学科带头人在全国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威望,是放射治疗专业全国主任委员单位,各专业组的负责人在全国均具有较高知名度。科室注重中青年医师培养,中青年医师成长较快,并最早在放射治疗专科中开展住院医师培训工作,培养了一大批后备人才。

科室成立以来先后承担了81项部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近5年和综述300余篇,SCI论文50余篇,影响因子最高为18.97。现有正式员工15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15人、副高级职称8人,在职博士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0人。在科室人员共同努力下,编辑出版《肿瘤放射治疗学》第1到4版,是全国放射治疗届最重要的参考书。

“我们将会争取每年发表SCI论文5~10篇,论文40~50篇。加强放射生物室的建设力度,引进学术带头人,为转化研究提供物质条件。加强与国际一流的肿瘤治疗中心和研究机构,教育机构如M.D. Anderson 癌症中心、MSKCC、美国NIH、RTOG/ EORTC、ESTRO、IAEA、UICC等单位的合作,成为RTOG/EORTC成员。陆续开展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继续教育以及高素质人才联合培养等项目。”李晔雄说。

建立精确放射治疗体系

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国,好多人对此不解。李晔雄很坦然地说:“在国外,条件虽然好,但是总感觉不是自己家里的事。”就这样,李晔雄回家了,这个家是中国。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这块沃土,李晔雄把几乎所有的时间、精力都倾注在了肿瘤医院和中国的放射治疗医学事业上。

近十余年来,李晔雄教授积极倡导科室引进先进的治疗设备,与国际放射治疗的发展接轨,推动了放射治疗从二维技术迈入以三维/四维和功能影像为基础的精确治疗时代。率先在国内开展各项放射治疗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某些技术的应用居于国内领先地位:1995年开展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996年开展三维适形放射治疗,2001开展调强放射治疗,2006年开展简化调强放射治疗,2007引入图像引导放射治疗,2008年开展术中放射治疗,2010年推行图像引导旋转调强放射治疗。

目前科室约80%患者接受调强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等先进技术治疗。同时还联合开发和建立基于MOSAIQ网络终端的系统管理,提高了放射治疗科的工作效率。目前拥有8台加速器、2台CT模拟定位机、1台常规模拟定位机以及16套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即将拥有1台核磁共振模拟定位机,并新增加2台直线加速器。每年收治新病人超过5000例。规模居全国首位,达亚洲领先地位。工作基础扎实,高级人才实力雄厚,人员结构合理,形成了先进技术研究,临床验证和全国推广应用的工作模式。

恶性肿瘤的治疗需要手术、放射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多种手段联合的综合治疗模式。李晔雄教授领衔团队,积极推动肺癌、食管癌、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鼻咽癌等常见肿瘤的综合治疗,合理的选择和优化放射治疗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既保留了患者的器官功能,也极大提高了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

通过创建精确的三维适形和调强放射治疗体系系列研究和工作,他制定了系列国家放射治疗规范;组织举办了全国学术会议,促进放射治疗关键技术和放射治疗新方法全国推广;联合国际顶级肿瘤放射治疗机构,构建高端放射治疗关键技术推广平台。

确立淋巴瘤放射治疗原则

作为放射治疗科淋巴瘤学组的负责人,他努力探索结外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实施规范化治疗。系统地研究了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和生物学特征。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是中国最常见的T细胞淋巴瘤,欧美极少见。既往对其病理和临床特征认识不足。李晔雄项目组对之进行了系列研究,应用MRI及CT图像深入分析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侵犯特征,首次提出鼻腔、韦氏环和上呼吸道外原发三个亚型,为同一病理类型不同原发部位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带来理论依据;独创性提出了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亚分期原则,将Ann Arbor分期中IE期进一步划分为局限IE期和广泛IE期,研究结果发表在J Clin Oncol、Blood和Cancer等杂志上。

既往国际上早期NK/T细胞淋巴瘤采用单纯化疗或以化疗为主的治疗模式,临床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低于50%。李晔雄教授项目组在国际上最早应用以放射治疗为主的治疗模式,5年总生存率达到70%,生存率提高了20~30%,首次确立了放射治疗作为早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根治性治疗手段,改变了国际上对该病的治疗原则。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J Clin Oncol、Blood和Cancer等核心肿瘤学杂志上, JCO论著入选第一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际学术论文”。

部分研究中心对于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放射治疗原则是以基于原发肿瘤(GTV)的“小低剂量照射”,局部控制率仅为50%~70%。李晔雄教授项目组通过深入分析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侵犯特征,明确了肿瘤容易受侵的高危区域,确定了扩大受累野和足量照射”放射治疗原则,肿瘤局部控制率达90%,从而把生存率提高至70%。

通过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系列研究,改变了该疾病的分期和治疗原则,肿瘤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明显提高。系列文章结论被纳入NCCN指南制定:2013年NCCN指南首次推荐放射治疗、综合治疗和同步放化疗作为标准治疗手段。李晔雄教授参加国内外数部专著如Radiation Oncology-An Evidence-Based Approach和Management of Rare Adult Tumours中有关淋巴瘤章节的编写,并应邀成为国际淋巴瘤放射治疗学会常务委员和国际结外淋巴瘤研究组成员,参与恶性淋巴瘤治疗策略的制定。

李晔雄项目组在国际上首次制定了调强放射治疗技术条件下,头颈部淋巴瘤、纵隔原发B细胞及霍奇金淋巴瘤正常危及器官的限制剂量,运用调强技术提高了临床靶区的涵盖度,消除了3级以上毒副反应的发生,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章发表在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等杂志。马克吐温曾说过: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李晔雄正是凭着这样一种“专注”和“执著”,在科研创新的世界中收获累累硕果。

培养放射治疗后续力量

李晔雄不仅是一名医生,而且也担负着教学的任务。在完成项目工作的同时,他非常重视对研究生和年轻医师的培养。多年来,他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教育背景制定了详细的个人培养计划,并鼓励和帮助年轻医师到国际著名的医学中心进修学习,目前科室80%以上的中高年资医师已经完成国外进修项目,并发表多篇英文论文。

他每年都会组织多项国内和国际大型的学术会议和继续教育项目,鼓励年轻医师担任会议组织工作和翻译工作,资助国内多家单位的低年资医师完成国际的继续教育。同时,每年招收国内医院进修医师50名以上,连续进行一年规范化的继续教育临床实践指导和课程讲座,已成为国内最著名的继续教育项目,报名人数每年达150名以上。

推动国内放射治疗发展

作为中华医学会放射治疗学会主任委员,李晔雄始终认为国内放射治疗事业的整体进步才是放射治疗事业发展的关键。为了普及推广放射治疗先进技术,李晔雄还参与编写了国内放射治疗界最权威的参考书籍《肿瘤放射治疗学》,完成了多种常见肿瘤的放射治疗规范和指南。通过举办全国放射治疗年会、放射治疗新技术培训班、学术研讨、现场演示等方式,向全国推广放射治疗关键技术和治疗新策略。推广到全国50家以省级医院为主的应用单位,培训放射治疗医师、放射治疗技术人员3000余名,受益患者50余万名。

梦想和方向,是生命的支点。为医者,他妙手仁心;为师者,他谆谆慈心;做学问,他谦虚谨慎。这十年的时间,李晔雄付出了超乎寻常的努力,换来的是在学术领域的普遍认可,患者对于放射治疗的安全感。卸下昨天的荣耀,李晔雄脚踏实地,把目光投向肿瘤放射治疗更远的未来。

专家简介:

李晔雄,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主任。科研成果曾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获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放射科医生个人总结范文2

尽管刘惠亮教授十分繁忙,但在这次会议间隙,本刊记者仍就心脏介入医生如何有效进行放射防护、本次大会的举办背景和会议情况,以及研究型医院的学科建设等话题,对他做了深入采访。多学科融合,多领域联合采访一开始,刘惠亮教授首先向记者介绍了本次大会的背景。他说:多年以来,在众多新老朋友和医界同仁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中国研究型医院心脏大会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心血管病领域的学术盛会。今年是大会十周年。今年的大会邀请了国内近200 名专家参与授课, 参会代表突破了1000人。大会继续以精准、创新、转化为主题,以健康心脏,美好生活为目的,秉承既往重基础、学基础、用基础的会议精神,持续深入地进行多学科融合、多领域联合,内容涉及冠心病、心律失常、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并发症、糖尿病、脑卒中、心肾相关疾病、社区医疗、心理健康、急诊医学、护理技术、心电图学、心脏影像学和临床科研等热点。同时,会议继续通过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实现一对多的交流模式,为每位参会者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呈现了一场内容丰富的学术盛宴!

刘惠亮教授进一步介绍说,9月2 日举行的大会开幕式由李明教授主持。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刘希华、占有明、霍勇、狄森、李宗浩、郭积勇、吕鹏、郭建平、姚军、丁升、王亨、黄岚、陈绍良、王斌、徐亚伟、刘现亮、张伟华、张福春、李运田、张建军、季福绥、唐熠达、郭军、马东星等业内著名的专家学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病内科主任霍勇教授、北京医师协会郭积勇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希华教授、武警总医院占有明政委分别致开幕辞。

会中,霍勇教授带来了《中国急性心肌梗死现状与未来》的精彩演讲。霍勇教授强调:因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流行和人口老龄化等原因, 我国在未来15 年内将额外增加7500 万例心肌梗死患者,这是目前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但在过去10 年间,我国STEMI 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却无明显变化,因此救治效率亟待改进。北京安贞医院的周玉杰教授就《左主干病变经桡动脉治疗策略》这一课题做了精彩阐述。周玉杰教授认为:左主干病变作为一类较为严重的冠脉疾病,在治疗时需要仔细评价患者病变情况并作出最优的治疗策略。目前尚需更多关于左主干病变的大型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确定最佳血运重建的方案,且指南中关于心肌血运重建策略的循证医学证据大多集中在第一代DES 临床研究中。预计未来随着更多新型支架产品的问世和介入技术的进步,将会极大地促进对于复杂严重冠脉病变的治疗效果的提升。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的徐亚伟教授以《生物可降解支架国内研究进展》为题做了详细的工作报告。徐亚伟教在报告中主要关注了生物可降解支架的安全性,并以前瞻性,单组,开放性研究为关键词,简要介绍了囊括512 例患者的生物可降解支架临床研究情况。距离、时间、屏蔽,放射防护一个不能少在这次大会上,刘惠亮教授作__了题为《心脏介入医生放射防护重要吗? 》的专场总结报告。这场报告的内容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强烈共鸣与赞赏。

谈及这方面的话题,刘惠亮教授首先说:在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中, 无论是术者还是患者,常常要接受高剂量的电离辐射,并且这种辐射剂量的增加会对他们的健康造成重要影响。但是,心血管病介入工作人员大多数没有经过专门的放射防护方面的培训,工作中缺乏必要的防护意识,其剂量水平是常规X 线诊断工作人员的几倍甚至几十倍。随着我国心血管病介入事业的发展和从业人员的增加,心血管病介入诊疗中的辐射防护问题,逐渐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随后,刘惠亮教授首先分析了心血管介入诊疗中术者的辐射风险。他指出,心血管介入诊疗中术者接受的辐射主要是散射辐射,多数是由放射线在患者皮肤入射处散射而来, 小部分来源于X 线球管和影像增强器或者平板探测器。其产生的辐射效应主要以随机效应为主;随机效应的产生与累积效应相关,不存在阈值剂量,分多次接受相同剂量的电离辐射可减少确定效应, 但不能减少随机效应。在介入操作中,术者的头部和四肢很少受到保护,因此常常接受高剂量的辐射。虽然在介入操作时,术者一般不会直接暴露在有用射线下, 因此一般不会出现确定性损伤。然而,随着介入器械和技术的发展, 手术的复杂程度大大增加,所需的辐射时间也大大延长。关于介入工作人员因严重辐射造成手部皮肤损伤和眼晶状体白内障发生的案例已有报道,因此必须受到广大同行的高度重视。

谈及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对术者辐射剂量的影响时,刘惠亮教授认为, 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相比,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因其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术后不需要卧床,患者痛苦小,已经越来越被国内广大介入医生所采用,目前的冠心病介入治疗绝大多数也都是经桡动脉途径完成的。但是,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由于其操作路径的解剖变异可导致透视时间延长,以及更加靠近射线源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使用该入路具有导致术者放射剂量增加的潜在可能性,这也引起了国内外介入相关人员的广泛关注。刘惠亮教授还认为,在临床实践中存在着许多影响术者辐射剂量的因素,例如造影机曝光参数、患者解剖变异、手术复杂程度以及术者经验等。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术者,其接受的辐射剂量在不同术者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变异性。这就提示不同术者间采取的辐射防护策略不同对术者间辐射剂量的比较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另外,采取一些专门用于经桡动脉介入治疗辐射防护的专用防护器材,对术者剂量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国外报道可减少大约30%的术者剂量;同时,近期报道发现正确使用铅屏进行防护可以减少至少80%的术者剂量。因此, 采用优化的辐射防护措施后,经桡动脉途径较经股动脉途径是否仍然增加术者剂量,已经成为大家所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

刘惠亮教授表示,采用拟人模体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则可以避免上述对术者剂量的各种影响,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答案。由武警总医院心内科进行的一项关于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时对术者放射剂量影响的模体研究发现,在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时使用经桡动脉途径专用防护装置可显著减少术者放射剂量, 尽管采用了优化的放射防护措施, 经桡动脉冠脉造影较经股动脉仍然显著增加术者放射剂量。该研究还提示:在临床实践中, 术者应当根据具体的投射角度采取不同的放射防护策略,以达到最佳的防护效果。

关于心脏介入治疗术者辐射防护问题, 刘惠亮教授首先说,出于对职业照射放射防护问题的关注,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曾要求所有介入相关人员必须进行放射防护培训,并提出了放射防护的三项基本原则,即正当性、最优化和剂量限值 的应用。其中,最优化原则 为放射防护体系的核心。正当性原则,即任何改变照射情况的决定都应当是利大于弊。最优化原则,即遭受照射的可能性、受照人员数量以及个人所受剂量的大小均需控制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剂量限值的应用, 即除了患者的医疗照射外,任何个人受到照射的剂量总和不应超过放射防护委员会确定的相应限值。多数患者一生中只经历几次心血管介入诊断和治疗,而心血管介入工作人员每天都要接受辐射。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与术者剂量密切相关,因此把患者辐射剂量减少到最小,是减少术者剂量的根本。

刘惠亮教授认为,减少术者剂量需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尽量减少X 线曝光时间, 辐射剂量与个人和射线接触时间成正比。接触辐射源的时间越短,接受的总剂量就越少。在满足临床需要的情况下,把透视次数、透视时间和电影时间减到最少,这对于时间较长的介入操作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增加患者和术者与射线源的距离。距离防护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防护措施。距放射源的距离和剂量率的关系遵循平方反比定律。把到放射源的距离增加2 倍能使剂量率减少4倍。一般要求患者皮肤与放射源之间的最小距离是38 cm,不直接参加手术的人员应站在距射线管至少2 m 以外。三是合理应用屏蔽措施。根据射线的类型和用途选择适当的屏蔽具有重要意义。屏蔽措施主要包括铅屏、铅衣、铅围脖、铅眼镜、铅帽以及移动式铅屏等。导管室中必须配备必要的防护器具。同时还应熟悉这些防护器具的使用,正确使用这些防护器具以达到最佳防护效果。另外有研究表明,介入人员的辐射剂量主要是由未防护器官如甲状腺,部分活跃的骨髓等的剂量决定的。因此,防护服的屏蔽系数和有效剂量之间无线性关系,而增加甲状腺保护围脖则可使有效剂量减少3 倍。

总之,随着介入治疗医学的发展和介入从业人员队伍的壮大,介入工作人员应增强辐射风险及防护意识,时刻牢记辐射防护。切记,保护患者就是保护自己,保护自己就是保护患者。在结束这个话题时,刘惠亮教授归结说。研究型医院更要建立研究型胸痛中心采访前记者了解到,武警总医院作为近年来新崛起的一所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在刘惠亮教授的带领下, 于2013 年正式成立并于2014 年通过了中华医学会认证的胸痛中心。谈及该中心的学科建设情况,刘惠亮教授首先说:建设研究型医院,更要建立研究型的胸痛中心。

随后他进一步介绍说,武警总医院胸痛中心成立以后开展了多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他们首先完善和落实了各项胸痛中心的规章制度,定期召开包括急救体系(120 和999)、急诊科、医院管理机关以及心内科、心外科等相关科室的联席会议。在原有基础上,急诊胸痛、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模式更加成熟完善,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 入门到球囊扩张时间(D2B)进一步缩短, 目前可以达到70 分钟左右,FMC-B 时间130 分钟左右,极大改进急救效率和效果。其次加强和EMS 以及区域内非PCI医院协作,争取更多病例可以采取绕行急诊方式。目前绕行急诊的比例为40% 左右, 显著改进了治疗效果;同时也采取一定措施,保证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包括培训急救医生和家属谈话、导管室护士和技师全员培训、术者到位后再次和病人家属交待病情等方式。最后全面改进胸痛中心建设,尤其是开发倍肯远程医疗系统并投入使用,建立了完善的胸痛数据库。胸痛数据库不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也包括一般的胸痛病例。加强所涉及区域医院和社区的健康教育,让更多的医生和患者理解胸痛治疗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同时开展多次医护人员的全员培训,贯彻和落实最新的指南和治疗策略实。同时,武警总医院胸痛中心也和其他医院胸痛中心协作, 争取构成多个胸痛中心的协同模式,进一步改进治疗效率。

可以这么说,在通过中华医学会认证后,我们医院的胸痛中心在不断调整和改进中发展壮大。刘惠亮教授坦言,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胸痛中心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是医疗资源紧张、人员配置不足,很多医护人员身兼数职, 面临繁重的医疗工作和压力,下一步可能会在人员配置和协作上进一步优化。而且,我们的胸痛中心数据库还有改进的空间,主要是各个关键时间节点的记录和统计分析功能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区域协同的医院还需要加强合作,保证转诊病例顺利交接。未来,我们会在建设研究型胸痛中心的路子上,继续努力,争取越做越好,不辜负广大患者的殷切信任采访临结束时,刘惠亮教授的话题又回到了这次大会上,他寄语所有的专家学者和参会代表:愿金秋的北京能够给大家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也衷心希望参会代表们能够学有所得。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推动心血管病学的发展,努力呵护与实现健康心脏美好生活的美好愿景!

放射科医生个人总结范文3

【关键词】医学影像;放射科;建设;管理

六合区中医院异地新建项目,包括门急诊医技楼、感染楼(一期)、病房后勤楼(二期)等多建筑群。工程建设规模:二甲标准,设计400张床位,总占地面积37095.6m2,总建筑面积51249.7m2,工程总投资约2.98亿元。其中门急诊医技楼、病房后勤楼的地下室为一整体,用地面积29337m2、地上建筑面积38995.2m2、地下建筑面积12254.5m2、远期预留用地面积7724m2。门急诊医技楼3层,后勤病房楼14层;本次建设的放射科设备主要集中在医技楼一层放射科设置MRI室、CT室、DR室、钼靶室、数字胃肠室,二层口腔科X光室,三层体检中心DR室。项目总平图如下:

项目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做好前期的策划,如通过项目的环评等工作;明确设计任务书,和设计院沟通协调,提前预控,提供全面可靠信息,这样才能尽可能减少后期实施阶段的修改等不利情况。医院的放射科室建设主要考虑土建工程、放射科防护施工、装修及机电安装、放射科设备采购及就位等多方面。下面结合六合中医院的放射科室建设与管理的一些感受来阐述。

1.对放射科的认识:

在现代医院建设中,放射科是医院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是一个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的科室,临床各科许多疾病都须通过放射科设备检查达到明确诊断和辅助诊断。放射科在医院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放射科设备产生的辐射、射线所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X光射线是一种对人体危害严重的电离辐射,对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都会产生损害,特别对各种腺体、骨髓、眼晶状体、皮肤损害严重,长期接触可以导致各类癌症、白内障,甚至对下一代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防止和减少X光射线对人体的危害,医院内的X光室一般设置在建筑物底层一端,或在外单独设置,而且放置放射科设备的机房墙壁要求有一定的厚度,表面要涂防辐射的涂料,机房门窗都要有防辐射的铅板贴附;机房外还要设置工作信号灯和电离辐射的警示标识;医生则要穿着防辐射的铅围裙在机房外的控制室操作和观察。

2.放射科防护施工要求:

为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维护放射工作人员和广大公众的健康权益,保护环境,使放射工作人员能在一个合理的,辐射剂量符合国家标准的工作环境中工作。对存在放射源辐射影响的工作场所进行最优化的防护,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降低随机性效应的发生机率,必须对放射科进行防护。

在放射科图纸基本确定之后,就要联系防辐射厂家,请他们依据院方需求、放射科图纸和相关的国家规范等做出一套防辐射方案。然后对多家的防辐射方案进行对比,综合分析讨论后,选择最优方案。放射科防护的内容及参数是关键,放射科防护的每个房间主要有电动防护移门、手动防护平开门、电动装置、铅玻璃、隔墙防辐射涂层等组成。

要与防辐射厂家多次沟通,要注意以下事项。

2.1电动防护移门、手动防护平开门、铅玻璃:

2.1.1这三项的规格型号,有通用的和定做的,定做的一般要比通用的贵,考虑经济成本,一般在符合防辐射要求的情况下,选择通用的;

2.1.2电动防护移门考虑防护需要,其规格型号一定要比其洞口净尺寸多出10-25cm,如4mmpb电动防护移门的规格型号:宽1.75M×高2.2M时,洞口净尺寸:宽1.5 M×高2.1M,内用4MM厚铅板,备注:防护门立体钢结构,上悬吊轨+下轨道辅助设计,门体是1.2MM厚不锈钢;

2.1.3手动防护平开门的规格型号可以与洞口净尺寸一致,如4mmpb手动防护平开门:宽1 M×高2.1 M时,洞口净尺寸:宽1M×高2.1 M,内用4MM厚铅板,备注:防护门立体钢结构,无铰链防下坠式轴承,门体是1.2MM厚不锈钢;

2.2电动装置:考虑防辐射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长期性,电动装置一定要选用合格且质量上乘的,可以选用国内优等或者进口的,如进口电机:(A)、功率R100W (B)、直流无刷电机,36V (C)、红外防撞功能遇阻自动反弹,(D)、拓展功能:可外接各种门禁系统。

2.3防辐射涂层:考虑防辐射的需要,每个防辐射科室的内部,墙面、屋顶,地面共6个面都需要刷防辐射涂层,其中,屋顶的防辐射涂层因自重不好刷时,可以刷在其顶上的地面上;房间内的开关面板,要先放相应的铅板,再放接线盒,防止X光线通过开关面板泄漏出去。防辐射涂层的X射线防护材料,主要是钡水泥,其施工方法一定要按照有关标准执行。

3.放射科设备采购与及专业配合要求

放射科设备是放射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疾病的检查、诊断、治疗主要是依赖放射科机器完成,所以放射科设备是放射科的根本所在。因放射科设备标的金额大,是永久设备,一般也应都过招标进行,选择符合要求的有资质的放射科设备生产厂家。中医院的放射科设备主要有MRI、CT、钼靶、DR、口腔科的CT和拍片机等组成。由于放射科设备的专用型,一般由院方根据医院的需求合理选择相应的设备。由项目管理方组织放射科设备厂家、中医院方、设计院、施工单位进行防辐射设备的安装交底。

放射科设备的安装要与设备厂家多次沟通,施工前要注意以下事项。

3.1土建配合:

3.1.1因考虑放射科设备安装的特殊性,设计院一般在设计放射科区域时,是整体降板的,需要根据放射科设备的具体要求,再深化设计。

3.1.2依据放射科设备厂家的安装说明及图纸,并要与放射科设备厂家沟通,确定放射科设备的屋顶悬吊天轨的安装固定要求、设备机座地面处理要求和电缆沟的走向布设等,这些参数一定要得到设计院土建及结构专业的复核确认,满足相应要求后由设计院出变更图纸。

3.2电气配合:

3.2.1因放射科设备的专用型和重要性且电是所有放射科设备的动力,每台放射科设备都要单独设置动力箱。在放射科设备确定之后,依据设备的电气参数和说明,要认真核对设计院原先配置的动力箱参数是否满足采购的放射科设备的需求,如不满足,为了保证放射科设备运行的可靠,要请设计院复核并做相应修改。

3.2.2放射科设备因运行需要,要依据放射科设备的要求,合理设置满足其需求的电源插座。

3.2.3保护接地,因要保证放射科设备的安全运行,每台放射科设备都要求设置设备专用保护接地线,线路阻抗和接地电阻值必须满足设备要求。

3.3弱电智能化配合:因考虑设备的信息传输,远程会诊等需要,要依据放射科设备的说明、参数等合理设置网线,电话线,数据传输线等,且相应参数必须满足要求。

3.4装修配合:

3.4.1地面,因放射科设备的自身特点、摆放位置及运行状态的不同,所以各放射科设备对地面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如设备基座、电缆沟的走向等,要与放射科设备厂家沟通确认后再施工。

3.4.2墙面,为了保证放射科设备安装的顺利进行,装修单位要与放射科厂家沟通,确定放射科设备的的墙面电线走线方式,及时预埋预留孔洞以及墙面的插座点位等,防止墙面做好后再拆改。

放射科医生个人总结范文4

【关键词】 扶正清毒化瘀方;射波刀;原发性肝癌;疗效观察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4.0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security of Fuzheng Qingdu Huayu recipe combined with cyber knife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Methods A total of 120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patients were divide by admission order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Fuzheng Qingdu Huayu recipe combined with cyber knife for treatment,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simple cyber knife treatment.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recent curative effect, curativ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mptom score, liver function [total bilirubin (TBIL),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aspartate transaminase (AST)] and alpha fetoprotein (AFP) changes, curative effect of life quality, social function defect and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recent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83.33%, which was higher than 66.67%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χ2=4.444, P

【Key words】 Fuzheng Qingdu Huayu recipe; Cyber knife;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PHC), 简称肝癌, 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及健康[1]。临床中大多数患者发现并确诊时, 病情已属中晚期, 失去手术根治的机会。非手术治疗包括放疗、介入、化疗、生物治疗、中医药治疗等手段运用, 为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疗提供多种选择途径, 提高了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2]。射波刀作为先进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已被证实是治疗原发性肝癌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模式[3]。中药应用于肝癌的治疗已有成熟经验, 中药除本身具有抗肿瘤作用, 并且具有肯定的放疗减毒增敏作用[4, 5]。为此, 本院肿瘤科根据中药和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优势, 开展中西医结合防治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2年10月~2015年10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放疗科和肿瘤科住院, 符合入组标准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 按照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各60例。其中, 治疗组男41例, 女19例, 平均年龄(56.13±9.45)岁, T分期, T1期3例, T2期47例, T3期10例;对照组男43例, 女17例, 平均年龄(55.59±10.03)岁, T1期2例, T2期50例, T3期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标准 ①患者年龄18~75岁;②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6];③中医证侯诊断标准采用2002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肝癌证候分级标准;④评估生存期>3个月, KPS评分≥70分;⑤肝功能Child~Pugh A、B级;⑥无放疗禁忌证者;⑦签署知情同意书, 自愿接受本研究方案治疗。

1. 3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既往已接受抗癌治疗(包括全身化疗、介入治疗、中医药治疗等)有效, ≤1个月者;③哺乳、妊娠期妇女;④合并严重感染或伴有消化道出血、腹水、重度黄疸、出血倾向及严重心脑血管、肝、肾等严重脏器损伤者。

1. 4 治疗方案

1. 4. 1 射波刀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射波刀治疗。参照射波刀治疗规范结合本科治疗经验制定如下:首先于CT定位前1周行B超或CT引导下金标植入术, 以作照射治时引导之用。术后7 d影像定位。由放射诊断科医师和放射治疗科医师共同勾画出影像学可见肿瘤体积(GTV), GTV 外放3~5 mm为计划靶体积(PTV), PTV 体积为75~450 ml(中位160 ml), 重要危及器官包括去除肿瘤外的正常肝组织、胃和十二指肠、小肠、结肠肝区、胰腺、肺、心脏、肾脏、脊髓等。总剂量38~45 Gy/3~5 F/3~5 D, 处方剂量线范围为72.0%~80.0%, 周边正常器官受量均在正常耐受范围内。所有病例治疗采用具有呼吸同步追踪技术(Synchrony)的美国G3型射波(cyberknife)实施放疗计划。

1. 4. 2 治疗组 在射波刀治疗基础上, 辅以中药扶正清毒化瘀方治疗。扶正清毒化瘀方基本方为:黄芪30 g、党参15 g、炒白术15 g、茯苓15 g、陈皮8 g、柴胡10 g、白芍15 g、半枝莲20 g、重楼15 g、绞股蓝15 g、土鳖虫10 g 、杜仲10 g、补骨脂15 g、山药15 g、女贞子15 g、三七粉6 g、天龙5 g、蛇六谷20 g、生牡蛎30 g、醋鳖甲15 g。1剂/d。为便于患者服用方便及长期服用, 由本院药物研发中心按照患者日服剂量比例, 调制成膏方服用, 20 ml/次, 早、晚冲服。1个月为1个疗程, 共3个疗程。

1. 4. 3 对照组 采用射波刀放射治疗, 同时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支持, 如护肝、护胃、适量补液, 必要时激素抗炎止痛等。

1. 5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疗效、肝功能(TBIL、ALT、AST)和AFP变化情况、生活质量疗效、社会功能缺陷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6 评价标准

1. 6. 1 近期疗效评价标准 以瘤体大小影像学指标(CT/MRI)[7]评价近期疗效, 参照周际昌主编《实用肿瘤内科学》第2版中WHO标准制定。治疗结束后3个月, 行CT/MRI复查, 肿瘤完全消失者为完全缓解(CR);肿瘤最大直径乘积缩小≥50%者为部分缓解(PR);缩小

1. 6. 2 中医症状积分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2002年《中国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中医症状评分, 从患者体重、胁痛、腹胀、腹泻、乏力、纳呆、口干、口苦、黄疸等症状, 根据症状分级评分(1~5分), 累积评出总症状积分。采用尼莫地平法评估疗效:(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显效:症状消失, 或症状积分减少≥70%;有效:症状减轻, 50%≤症状积分减少

1. 6. 3 生活质量疗效评价标准 按照Karnofsky评分标准[9]:有效:治疗后比治疗前提高>10分;稳定:治疗后比治疗前提高10分。总有效率=(有效+稳定)/总例数×100%。

1. 6. 4 社会功能缺陷情况评价标准 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价标准[7]:总分≥2分为有社会功能缺陷, 将SDSS量表10个条目分级得分相加即为SDSS总分。

1. 6. 5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标准 按照WHO抗癌药急性与亚急性毒性表现与分级标准评价[10](0~Ⅳ)度,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1周内不良反应发生率。

1. 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 治疗3个月后复查, 治疗组CR 5例, PR 23例, NC 22例, PD 10例, 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CR 3例, PR 14例, NC 23例, PD 20例, 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44, P

2. 2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 显效17例、有效30例、稳定9例、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78.33%;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9例、稳定16例、无效16例, 总有效率为46.67%;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2.836, P

2. 3 两组患者肝功能和AFP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TBIL、ALT、AST、AFP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 两组患者TBIL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ALT、AST、AFP均低于治疗前, 且低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2. 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比较 治疗后3个月, 治疗组患者有效49例、稳定8例、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有效38例、稳定12例、无效10例, 总有效率为88.33%;治疗组生活质量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227, P

2. 5 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情况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有缺陷56例、无缺陷4例, 治疗3个月后有缺陷36例、无缺陷24例;对照组治疗前有缺陷54例、无缺陷6例, 治疗3月后有缺陷46例、无缺陷14例;治疗前, 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6, P>0.05);治疗3个月后, 治疗组社会功能缺陷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3.851, P

2. 6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肾功能损害病例, 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及血红蛋白下降, 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12/6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67%(31/60), 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126, P

3 讨论

近年来放射技术日益发展, 立体定向放射技术已成为治疗不可手术的原发性肝癌中药手段之一, 疗效已被证实。中医药对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 以及减轻西医综合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不良反应方面, 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中医学认为肝癌的病因病机总的来说是本虚标实, 是由于机体正气不足, 脏腑功能失调, 导致气滞、血痰、痰凝、毒聚而形成[8]。据此, 本院全国名老中医荣远明教授提出, 治疗以“扶正固本、清毒化瘀、软坚散结”为主的攻补兼施之法, 并创建了扶正清毒化瘀方。基本方为:黄芪30 g、党参15 g、炒白术15 g、茯苓15 g、陈皮8 g、柴胡10 g、白芍15 g、半枝莲20 g、重楼15 g、绞股蓝15 g、土鳖虫10 g 、杜仲10 g、补骨脂15 g、山药15 g、女贞子15 g、三七粉6 g、天龙5 g、蛇六谷20 g、生牡蛎30 g、醋鳖甲15 g。方中黄芪、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山药益气健脾, 以补后天之本;杜仲、补骨脂、女贞子补益肾气, 以扶先天之本;柴胡、白芍疏肝解郁;半枝莲、重楼、绞股蓝、天龙、蛇六谷清热以解毒结;土鳖虫、三七活血以化瘀积;生牡蛎、鳖甲软坚散结;诸药合用, 有扶正固本、清毒化瘀、软坚散结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近期疗效方面, 治疗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6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444, P

综上所述, 扶正清毒化瘀方联合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增效减毒协同疗效, 可以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肿瘤进展, 其联合治疗方案优于单纯射波刀, 是一种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可临床推广的治疗模式。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扩大病例量追踪观察。

⒖嘉南

[1] Jemal A, Bray F, Center MM,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CA Cancer J Clin, 2011, 61(2): 69-90.

[2] 吴发胜, 陆飞国, 梁健.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中国医学人文, 2015, 1(10):87-88.

[3] 姚二华, 梁平, 郑银燕. 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328 例初步结果分析. 现代肿瘤医学, 2016, 24(11):1763-1767.

[4] 荣震, 王同彪, 何杰.中药联合放疗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光明中医, 2014, 29(10):2225-2228.

[5] 荣震, 黄瀚斐, 韦海霞.中医药对肿瘤放疗增效减毒作用的研究概况. 山东中医杂志, 2013, 32(8):601-605.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办医政发[2011]121号).原发性肝癌的诊疗规范.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1, 16(10):929-946.

[7]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162-164.

[8] 郜飞宇, 李云芳, 张爱琴.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国肿瘤, 2011, 20(10):764-767.

[9] 陈鹏. 扶正培元化瘀膏联合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25例临床观察.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4.

[10] 刘红丹. 中医药联合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3.

[11] 白广德, 吴洁. 中药联合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25例临床研究. 江苏中医药, 2012, 44(5):20-22.

[12] 黄韵. 荣氏系列方剂配合射波刀治疗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4.

[13] 彭巍. 射波刀及其联合灌注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广西医科大学, 2013.

[14] 贺大强, 万玲琴, 孙东宁, 等. 中药联合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20):4133.

放射科医生个人总结范文5

【关键词】 放射科;医患关系;纠纷;防范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医患双方间主客置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各类医疗机构都将“以病人或疗养员为中心”作为医疗服务的宗旨,医疗服务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同时人们的医学知识、法律知识、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加之一些技术和社会的因素,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发生率迅速攀升。部分疗养院因补贴资金不足,开展了对外有偿服务。疗养院放射科在设备、技术、任务、服务内容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同时受到大环境冲击,与放射科有关的医疗纠纷越来越多。如何适应新情况、新形势建立和蔼的医患关系,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是疗养院放射科必须面临的新课题。

1疗养院放射科工作特点

1.1放射科工作多为被动性检查放射科的检查工作主要由临床科室的申请进行,因此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临床医生对放射科设备特性、检查要求、适用范围等情况不是很熟悉,导致申请检查项目不当、检查部位不全面、检查准备不到位等。在此情况下,如果放射科不积极与临床科室沟通,询问清楚病情,就很容易出现医患关系纷争。如有一右手部外伤病人,外科申请右手正侧位像,放射科遵医生要求照片检查,影像资料显示未见异常,医生也未进行处理。几个月后,患者拿着其他医院显示腕部骨折的X光片找放射科理论,原来病人到了其他医院就诊,医生申请了右腕正侧位像,发现了腕部骨折征象。这就是开展被动检查导致的一例纠纷,放射科就显得很无奈。

1.2作出辅助诊断参考信息来源不足放射科作为临床的辅诊科室之一,开展的检查仅是诸多辅助检查中的一项,它有诊断依据直观、参考资料少、作出辅助诊断信息来源不足等特点。为此,放射科作出诊断必须结合临床尽可能多的病例信息资料,不能仅凭影像表现,主观臆断。如肺上阴影,就要结合化验结果、病人症状等综合考虑作出正确判断。

1.3担负治疗任务增加了科室风险随着数字减影技术不断发展和伽马刀等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疗养院部分放射科已开展了介入等治疗工作,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增加了科室的医疗风险。放射科从过去单纯检查过渡到检查与治疗相结合的医技综合科室,无论是科室管理还是技术水平,都有了新的要求。治疗中涉及到手术、知情同意、治疗效果、病人安全等更为广泛的与病人切身利益相关的医学内容,如CT增强扫描中,对于可能发生的造影剂过敏反应;在CT穿刺活检、放射介入治疗存在一定风险等。

1.4放射科与病人接触时间较短病人到放射科检查或治疗时与放射科工作人员接触交流时间短,大多项目在30 min内完成。放射科又是患者集中、流动性较大的场所,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难度大,对放射科工作人员来说就需要有更多的方法与技巧,如果忽视这一环节,就很有可能导致医患沟通不畅,发生误会,产生纠纷。如何克服这一工作特性预防纠纷是放射科的又一难点。

1.5检查后出结果时间不断缩短疗养院为提高服务水平,占据更多的医疗市场,开展了许多的优质服务内容,其中涉及到放射科的最大举措就是尽可能地缩短出结果时间,让患者及时地了解病情取得诊断结果。有的医疗机构从3 d缩短到1 d拿结果,更多的承诺2 h后出结果,由于医生少、时间紧、任务重、掌握资料有限等原因,容易漏诊、误诊,出现失误和差错,大大增加了放射科风险。

1.6放射科设备科技含量高、更新快放射科多为大型、高科技设备,合理使用、熟悉用途需要一个过程,而且要求使用和参与诊断者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它的特性和应用范围。由于高科技设备更新速度快,医生、患者对其不够了解,医院和科室宣传不到位,从而导致患者对收费不理解或选择检查设备不准,没有严格地掌握其适应证。在使用时医疗设备出现错误或故障,工作人员对检查及治疗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及故障认识不足,轻率地进行了一些有危险的检查和治疗,因此引发医患纠纷。

1.7放射科检查治疗环境差放射科较普通病房嘈杂,有患者声、等候者交谈声、电话铃声、询问声、机器运转的响声、频繁的人员流动等噪声。加之有时患者来的集中,排队等候时就容易使患者心情烦躁、坐立不安,候诊时间长、不按顺序检查是引发医患矛盾的重要原因[1]。加之患者由于对检查结果的担忧及长期受病痛折磨,其心理候诊时间比实际候诊时间明显延长,导致患者的不满情绪加重,引起医患纠纷的发生。

1.8放射科人员知识结构差异大为补充科室人员不足,很多疗养院放射科除有医生、技师、护士外,还有合同工、临时工参与科室工作;同时人员的职称上有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之分。由于知识结构和从事专业的差异,对同一问题或同一诊断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当病人询问时就有可能解释不同、回答不妥,让患者产生疑虑或不信任而发生纠纷。

1.9疗养院放射科设备层次差别大放射科同一种检查所使用的设备差别大,有进口的、国产的、数字的、普通的。如CT检查方面有的科室使用的是大医院更换下来的普通CT,而条件好点的单位用上了螺旋CT,螺旋也从2排到64排等。设备的差异导致了检查效果不同,诊断也就受到影响。疗养院放射科设备相对医院来说较落后,医疗设备及相关配件陈旧、老化后出现错误或故障;部分检查项目勉强开展,但效果差,影像欠清晰或形成伪影甚至误诊。特别是在不同单位检查结果有差异时很容易引发纠纷。

1.10客观的影像资料是一把双刃剑放射科诊断是依靠影像资料来完成的,既可以清晰地分辨出病因,确保临床诊断、治疗、预后的正确性;又是证明医方在诊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过失导致患者人身损害的直接证据。由于影像资料的客观性、直接性,可以说有问题就是“证据确凿”,不具专业争论性,放射科以及医疗单位往往处于被动局面。

2分析

有关文献资料分析医疗纠纷的发生与患者、社会、医院等多方面有关,但是从放射科工作性质和新的特点来看,发生越来越多的与放射科有关的医疗纠纷,最主要的还是由于放射科自身的因素造成的,总之,放射科也不是远离医疗纠纷的“安全岛”[2]。根据以上放射科工作特点分析,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建立和蔼医患关系预防医疗纠纷取得了很好效果,仅供参考。

3疗养院放射科纠纷防范

3.1加强预防纠纷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放射科要利用科室交班和专题教育等时间,提醒和教育工作人员时时处处预防纠纷的发生,增强危机意识,培养所属人员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工作作风。科主任是科室第一责任人,担负人员教育管理的主要责任,必须注意经常性教育工作。教育的内容要包括[3]:①政治思想教育。②医德医风教育。③放射科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④放射科各类人员职责与各项操作常规教育。⑤科室新设备、新技术、新业务知识培训等。必须把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持久地、循序渐进地在科室开展起来。

3.2开展个性化优质服务,拉近医患距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需要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开展个性化服务。病人到放射科检查,已经不再是单纯追求诊断明确,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更看重整个检查过程中被服务的满意程度。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学会倾听患者的需求、了解患者的期望、重视患者的抱怨,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耐心地解释和沟通,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如在放射科设立专门的导检台,为患者提供咨询、引导、陪护、维持检查秩序和科室环境等服务,开通医患沟通的窗口。这样可以及时降低和化解患者的不满情绪,对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3.3落实科室规章制度,提升医疗质量放射影像医学检查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诊断治疗有非常大的影响,特别是随着各种新设备、新技术不断应用,放射科人员更应该严格遵守医疗规章制度、设备操作规程、医疗护理操作常规等,以确保影像检查质量,防止误诊、漏诊及医疗差错,避免医疗纠纷发生。如放射科坚持每天早晨阅片,疑难病例讨论,值班在岗在位和有风险、有创性检查患方签字等制度,是降低或避免纠纷发生的有效途径。

3.4坚持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技能放射科人员努力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和专业技能,尽快适应放射科设备科技含量高、更新快,新知识、新业务多,放射科人员少、工作量大、出结果时间紧等特点的需要。有过硬的技术水平,加上敬业、尽职、勤勉的工作作风,才能正确分析诊断各种疾病,从根本上防范医疗纠纷。在科室同类专业建立“一对一帮带”的学习机制,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并设科室质控小组,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讲评纠正,实行“三点一扣”即点事、点人、点评、扣相关人员奖金。从而使科室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理论知识得到较快的提高,适应工作需求,避免纠纷发生。

3.5 做好医患沟通工作,建立良好人文环境放射科工作人员要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对待患者一视同仁,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在接诊病人的过程中,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建立医患和蔼、医技和蔼、科室之间和蔼的良好人文氛围。同时掌握沟通技巧,提高沟通能力,讲究语言艺术,谈话的声音不高不低,语气柔和可亲,语速不快不慢,语言简练而重点突出。科室开展微笑服务,赢得患者好感,医患之间、医技之间互相尊重和理解,提倡医技合作、科室之间合作,尤其在出现医技耦合性差错的情况下,分歧、意见和对医生、技术员的评价不能在患者面前流露,避免潜意识中给患者灌输了检查、诊断有问题的思想,以此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预防纠纷发生。

参考文献

[1]叶平,陈默,张军华,等.放射科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其防范[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4):4895-4896.

[2]彭志远,姚国媛,梁轶琳,等.放射科医疗纠纷与防范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09,6(5):92-93.

放射科医生个人总结范文6

【关键词】误诊;投照条件;摄影;观片环境

1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类对于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医院放射科检查诊断过程中,医师的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引起误诊漏诊的发生,可能引发医疗纠纷现象的发生。影像诊断工作中的误诊是不能绝对避免的,因此作为影像科的大夫应尽可能将误诊率降到最低限度,分析各方面原因总结经验提高诊断水平,并且在工作中坚持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2临床资料

抽取我校一家附院放射科2009年5月-2011年7月普通X 线平片及其相应申请单和诊断报告180份,进行分析、总结并分类研究。目的在于发现普通放射检查工作中的误诊、漏诊原因及对其避免误诊的措施。抽取的180份资料中甲级片率达91%,误诊率是4%,漏诊率是5%。

3讨论

3.1 误诊、漏诊的原因

(1)首先,部分临床大夫先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精神 在病史采集过程中不详细,体格检查不细致,没有做到向放射科医师提供确切的、有价值的临床资料,导致放射技术人员不能准确地拍摄病变部位的X线片。如:膈下肋骨外伤后,不能分清申请对膈上助骨还是膈下肋骨的投照。并且处于边缘射线部位的X 线影像,由于倾斜投照,可歪曲被照体。其次,由于经验技能所限,在诊查患者时,往往由于思维听从于主观感觉,不能展开思路,结果没有给放射科医生提供真正要检测的部位而造成漏诊。

(2)患者检查前没有严格按照放射技师要求进行准备 尤其是胃肠道钡餐检查,如:胃、肠道内滞留物多则很容易掩盖病变而造成漏诊或误诊。还有患者不能严格遵从医嘱,且对医生隐瞒真实情况。

(3)胶片投照条件、不适当 电压电流选择不当,射线穿透力过大,则会将密度偏低的病灶显示不清或不能显示;而当摄影条件过低时,射线对厚实部位穿透性差,仍然不能清晰显示病变;投照位置不合适:患者摆位、投照角度和投照中心线不当,都会影响观片医生的正确诊断。

(4)影像诊断方面 ①影像诊断室条件不适当是造成误诊漏诊的原因之一,室内光线不合适:室内亮度过高,相对降低了观片灯的亮度。光线亮度过低,对观片医生眼睛不良刺激大,容易产生视力疲劳,对于微小病变难以发现;由于办公条件有限,室内不安静,分散医生注意力导致诊断不正确。②影像诊断医生对投照条件不合适的平片没有要求重新拍摄,而勉强进行诊断。业务水平有限,对影像变异的认识不充分,将正常变异误诊为病变,将病变误诊为变异。观片时注意力不集中,条理性差,没有充足的逻辑思维分析而评主观判断下结论。每张胶片只经过一位诊断医生观片,结论就被确定,缺少复阅,一旦出现误诊的情况不能被及时发现。

4 避免误诊、漏诊的措施

4.1首先,临床医师应加强自身业务技能

掌握摄影部位选择的依据,确实有效的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增强工作责任心,经常与放射科医生进行交流,协作发展。其次,申请单填写应该提供必要而有价值的个人病史,以便供诊断医生综合分析影像表现得出正确结论。

4.2 被检查者应仔细阅读所做检查项目的注意事项

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充分做好造影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4.3 影像检查技术方面

(1)影像检查技师需要熟练掌握照相技能,并且熟悉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知识。必要时,与诊断医师协商解决投照条件、选择,从而能够拍摄出对诊断有价值的优质胶片,以最佳方式显示病变部位,时刻以度的责任心对待工作。

(2)层层把关,控制照片质量,使照片具有较好的对比度、较的清晰度、较小的失真度。

(3)引进先进的治疗设备提高影像质量。应用CR,DR影像技术获得数字化图像并结合后处理技术为影像诊断服务。

4.4影像诊断方面

(1)影像诊断室环境条件:通过调节观片室内的亮度满足大夫观片的光线要求,室内保持安静,杜绝无关人员入内,为诊断医生营造良好的观片环境。

(2)诊断医生:应对工作和患者具有高度责任心,不断地学习,掌握一定的临床知识,总结经验,将影像表现与临床资料相结合,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如:不定期邀请临床医生到放射科作学术讲座,经常参加临床科室查房、会诊、病例讨论等。新参加的工作人员,到临床科室轮转学习。加强对被检查者的随访,不断总结工作中的失误。全面评价照片投照技术条件,判定照片质量是否符合诊断要求,在对照片分析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对所示影像的影响,按一定的顺序,全面、系统地进行阅片。必要时,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熟悉病史,加照需要的投照或透视下转动方法检查患者,切忌主观盲目下结论,当遇有不明确问题,或异常情况时,可向临床医生提出恰当建议。X线检查结果阴性并不能排除疾病存在的可能,因为很多疾病在早期的X线表现是没有阳性征象的。可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或必要时复查。有些骨折的早期,X线征象不明确,而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断端骨质吸收而显示出骨折线,这种情况,可建议伤后2周后复查,以明确病变的有无。报告发出前必须经过两名以上的诊断医师阅片。

5结束语

如果在工作中能够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不仅标志着医务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而且,还能减少许多的麻烦和纠纷,从而增加了患者的信任度,提高了医院的声誉,更重要的是使患者得到及时的医治,减少病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医务工作者一起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崇高的职业道德,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将放射性治疗中的误诊、漏诊尽可能的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