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医学技术重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放射医学技术重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放射医学技术重点

放射医学技术重点范文1

关键词:核安全;医院管理;文化建设

1核安全文化的定义

核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放射医学的发展,形成了4类放射诊疗活动: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放射和X射线影像诊断,使医学诊断学、肿瘤学和循证医学等学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疾病诊治提供了有力手段[1]。但在获得医疗便利的同时,放射医学可能带来的辐射损害也不容忽视。电离辐射可对生物细胞造成损伤,还可能会诱发肿瘤、增加罹患遗传疾病的概率。据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的报告,医疗照射是公众所受电离辐射照射的最大人工来源[2]。加强医院辐射安全管理,保障从业人员及公众免受过量照射,已成为放射医学领域最为关注的问题。在大力倡导核安全文化的大环境下,世界各国均制定了大量的相关法规标准,但要切实到达高标准的辐射安全水平,仅有政策上的手段是不够的,还要依靠从业人员的职业态度和行为表现[3],这种态度和行为表现即指安全文化。“安全文化”一词的提出源于对美国三哩岛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两次严重核事故中人为错误的分析,首次出现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国际核安全咨询组1986年的《关于切尔诺贝利事故后评审会的总结报告》(INSAG-1)中[4]。1991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安全文化》中对安全文化作了系统的论述,提出安全文化的完整概念,强调只有全体员工致力于一个共同目标才能获得最高水平的安全[5]。《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的基本安全标准》这样定义安全文化,“组织机构和人员的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它确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即防护与安全问题由于其重要性而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6]。这一原则适用于所有的放射源安全和防护实践中,是我国《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的蓝本,它强调人员的工作态度、思维习惯和组织的工作方法与优先性。在这一标准中强调“应当反复灌输用以支配所有与辐射源有关的个人和组织机构对防护与安全的态度和行为的安全文化”[7]。核安全文化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是单位内部的必要体制和管理部门的逐级责任制;第二,是各级人员响应上述体制并从中得益所持的态度。图1是核安全文化的具体组成部分及职责,核安全文化是所有从事与核安全相关工作的人员参与的结果,它包括相关的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及决策层。

2医院核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医疗行业是电离辐射技术应用广泛的领域,是辐射事故的多发行业,医疗照射是公众接受电离辐射剂量负担最大的人为来源.我国的医疗机构具有数量多、分布广、服务面大等特点,现在最大的职业性受照群体即为医疗行业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大量接受放射诊疗服务的患者或受检者则成为最大的非职业性受照群体。根据2009年中国卫生年鉴的数据显示,在辐射卫生被监督的50196家单位中,医疗机构就有46712家,占93.6%。在这些单位中,疑似放射病的人数是490人,其中医务人员就有481人;职业禁忌的人数有1539人,医务人员占88.4%;个人剂量监测超标的人数有801人,医务人员占88.0%[9]。我国1988~1998年发生的辐射事故中80%以上可以避免,不适当的安全文化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事故的发生[10]。因此,医院辐射安全管理既要切实实现辐射防护,还须关注潜在照射的问题,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从思想源头上杜绝医疗辐射事故的发生[11],保障医疗辐射工作人员及公众免受过量照射。综上所述,在医院辐射安全管理中,技术措施只能实现低层次的基本安全目标,管理和组织措施能实现较高层次的安全目标,但要从根本上保障安全,最终还要靠自身的核安全文化建设,核安全文化不会自然产生和存在,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培育过程,只有提高从业者和管理者对核安全文化建设的认识,不断更新观念,倡导“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才能不断创造安全医疗服务的新局面。

3医院核安全文化建设现状

核安全文化概念已提出二十多年,在核工业、煤炭、建筑业、民航运输业、工程管理、电力等企业和机构得到初步的重视和发展,但在医疗卫生行业,尚未形成完善统一的核安全文化体系,从辐射安全管理、辐射防护等角度对核安全文化建设的研究也不多,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3.1核技术的医疗应用专业多,分支细,各专业核安全文化建设差异大。放射医学主要包括放射肿瘤学、临床核医学、介入放射学、X射线诊断学等四大学科,每项专业又有很多细的分支。不同的医学工作在辐射防护和安全要求上各有侧重,且有自己的运行体系。因此各专业核安全文化存在一定差异,在文化建设统一上必然有一定难度。3.2医院等级不同,工作任务量及种类存在差异,核安全文化建设参差不齐。根据我国的卫生法规,医院实行等级制度,不同级别的医院承担不同的辐射医疗服务工作。等级低的医院辐射工作单一,工作量相对较轻,等级越高的医院所从事的辐射医疗服务越全面,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越繁重。因此不同的医院对辐射防护和核安全文化的要求不尽相同,造成医院间的核安全文化建设参差不齐。3.3医务人员的个人素质存在差异,辐射安全态度和意识水平不同。我国现阶段的医疗教育体制和医疗就业环境,造成医务人员的学历高低与医院级别的高低相对平行,导致不同医院间的从业人员素质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级别的医院对其医务人员的再教育程度也不尽相同,使得业内员工不能形成统一的核安全文化水平。即使在一个医院内部,医务人员也因职位不同、层级不同、工种不同形成不同的辐射安全态度和意识。在日常工作中,有部分工作人员不认真佩戴个人剂量计,认为“没有用”;不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具,嫌“麻烦”、“不卫生”;进行介入诊疗、核医学等高剂量放射操作时认为“反正就一会儿,时间短,没多大剂量”,持有这些思想的工作人员不在少数。3.4上级主管部门对核安全文化建设重视不足。我国目前针对辐射安全管理的法规和标准已基本健全,也已多方提及核安全文化的理念,但在实际操作中,(总105)《中国医刊》2017年第52卷第1期监管部门多把目光放在场所评价、人员管理、设备检测等方面,对医疗机构核安全文化水平的建设和评价缺乏重视。部分医院的领导层和管理者对辐射安全不重视,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的辐射安全意识有待加强和提高。

4医院核安全文化建设的建议

在国家大力加强核安全文化宣传贯彻的大环境下,医院核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必须得到正视并积极解决,笔者提出如下几点解决措施及建议。

4.1建立科学的辐射安全管理机构及制度贯彻核安全文化的首要任务是建立辐射安全管理机构或明确专人负责相关放射医学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核安全文化是无形的,但其建设水平会直观的体现在医院辐射安全业绩上,科学的辐射安全管理机构及制度是医院建设高水平核安全文化的重要保证及有形考核指标。规范合理的操作规范、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制度、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等文件,可有效规范约束医务工作人员的行为,减少其工作中的主观随意性,使医院始终保持高水平的核安全文化水平。4.2重视自我辐射监测,开展辐射工作人员培训自我辐射监测是医院开展核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良好的辐射监测能力是做好自身辐射安全与防护工作的前提。辐射监测可分为工作场所监测和个人监测。就放射医学而言,工作场所监测重点关注外照射水平、表面污染及空气污染;个人监测主要关注外照射、内照射和皮肤污染监测。在制订监测方案及计划并严格执行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培训相关人员,转变思想,使他们充分认识辐射监测的重要性。医院应配备专业监测设备,定期检定,保证测量数据的真实客观,并及时记录,做到有据可循。对于异常监测结果,要积极处理,深究原因,切实解决辐射防护方面存在的问题。4.3加强核安全文化宣传,培养辐射安全管理人才核安全文化属于管理的“软技术”,在某些情况下会对医院发展成败起到关键作用[13]。国际经验证明良好的安全文化对保证医用辐射健康发展、减少事故发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医院文化一旦形成将具有导向功能、约束作用、激励作用、凝聚作用、辐射作用,达到转变工作人员辐射安全观念的目的,带动患者转变辐射安全观念[14]。加强核安全文化宣传可利用宣传展板、宣传画、演讲、培训、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核安全文化建设对医务人员自身的核安全文化素养有很高要求。辐射安全管理不是一个人的职责,需要与梯队形管理团队进行。建设高文化素养的医院辐射管理人才团队,需要重视人才的筛选,建立规范合理的用人机制[15]。针对专业型管理人才和业务型管理人才采用不同的培养方式,使他们各司其职,发挥所长,为医院的核安全文化建设贡献力量。4.4转变观念,院领导带头参与核安全文化建设院领导应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着眼于医院效益及业务拓展的同时,带头参与核安全文化建设,积极贯彻国家加强辐射安全监管及辐射防护工作的政策,狠抓措施的落实和执行情况,促进医务人员自觉遵守制度和规程,规范本院的辐射安全管理工作,发展安全文化建设。以科室为单位,建立以科主任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科室自身的约束机制,提高科室乃至全院的整体素质,减少辐射安全事故的发生[16]。

5结语

核安全文化建设在医院辐射安全管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得到医院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安全文化建设与辐射安全管理工作密不可分,在实际工作中,应建立科学的辐射管理机构及制度、做好自我辐射监测工作、加强辐射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医务人员核安全文化素养,实现辐射防护目标,保证放射医学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减少辐射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郭欣,邓明卓,刘江.对综合性医院辐射安全管理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1,3(31):59-60.

[2]UNSCEAR.Ionizingradiation:sourcesandbiologicaleffects[M].NewYork:UN,1982.

[3]刘长安,王文学,贾廷珍.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发展辐射安全文化[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3,16(1):54-56.

[4]INSAC.Thesummaryreportonthepost-accidentreviewmeetingonthechernobylaccident[J].IAEA,1986,5(5):403-404.

[5]INSAG.Safetyculture(IAEASafetySeriesNo.75-INSAG-4)[J].IAEA,1991,7(1):121-129.

[6]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

[7]19-295-1997.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的基本安全标准,安全丛书No.ll5[S].

[8]范深根.我国放射事故概况与原因分析[J].辐射防护,2002,22(5):277-281.

[9]卫生部.2009年中国卫生年鉴[EB/OL]./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zwgkzt/ptjnj/200908/42635.htm.

[10]胡莲芝.江苏地区1960-1993年放射事故调查与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1995,4(4):240.

[11]刘长安,贾廷珍,王文学.培育健康的辐射安全文化[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2,22(6):457.

[12]张璐.浅谈提高企业职工安全文化素质以企业安全文化提升企业安全管理[J].大众商务,2009(9):91.

[13]张久明.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提高医院管理绩效[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12):75.

[14]张亚兵,丁牧原.医院文化建设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9):59.

[15]戴礼成,刘华琼.论医院管理改革与体现以人为本[J].中国医院管理,2008(6):12.

放射医学技术重点范文2

【关键词】 染色体畸变;甲状腺结节;眼晶体混浊;白细胞

observation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of the retired army soldiers involved in the nuclear forces in Zhejiang Province

WANG Xiang-guo , NI Qian-ying ,GAO Shen-yong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ollege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31000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health status of demobilized soldiers involved in the nuclear. Methods Based on 15 target organs under the national

standard in the diagnosis of radiation disease, mainly to observe the occurrence of chromosome aberrations in peripheral blood, total white blood cell in hematopoietic system, rate of eye lens opacity and thyroid nodule ,and compared with normal control group, used to be the health status indicators. Result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rate of chromosome aberration and the total white blood cells between the retired soldiers and the control group (P>0.05); Eye lens opacity, the incidence rate of thyroid nodule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trol group had no difference (P>0.05), whil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age groups are significant (P

【Keywords】 Chromosome aberration; Thyroid nodules; Eye lens opacity; White blood cells

【中图分类号】R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373-02

应有关部门要求对涉核部队退伍官兵进行健康体检,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涉核部队复退官兵181名,平均年龄56岁(45岁-82岁),122名男性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均无射线接触史,平均年龄57岁(50岁-69岁)。

1.2 方法:采用本实验室微量全血培养法制备的染色体标本[1]:使用真空的肝素抗凝采集管采集静脉血3ml,取其中的0. 3 - 0. 4ml 加入到5 ml RPMI1640 培养液中, 37 ℃恒温培养47 h 加适量秋水仙素, 52 h 收获细胞,常规制片,姬姆萨( Giemsa) 染色,采用盲法阅片;白细胞计数采用五分类法,11×109.L-1作为异常判断标准; ACUSON Sequoia 512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甲状腺;裂隙灯眼晶体检查。

1.3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数据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外周血染色体畸变见表1

2.2 白细胞异常见表2。

2.3 眼晶体

受检人员181例,眼晶体混浊81例,发生率44.8%;对照组93例,眼晶体混浊52例,发生率55.9%(参照文献[2])。经统计学处理 χ2=3.065 P>0.05。

受检组根据不同年龄分成3组,眼晶体混浊率各年龄组间比较,见表3。

2.4 不同年龄组甲状腺结节发生率

受检人员181例,甲状腺结节90例,发生率49.7%;对照组122例,甲状腺结节67例,发生率54.9%。经统计学处理χ2=0.788 P>0.05。

各年龄组间比较,见表4。

2.5 临床体检结果

体检发现1例甲状腺癌、1例乳腺癌、3例膀胱癌、1例前列腺癌、1例胰腺癌、1例胃癌、1例结肠癌。

3 讨论

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可引起组织和器官的损伤,但必须达到相应的累积剂量。涉核官兵只是在可能有一定的放射性沾染和辐射的环境中工作过,并无明确的受照史和照射剂量,因此判定有无损伤较为困难。本文尝试累积剂量有可能达到(较小),对射线较为敏感的组织和器官的变化(容易被损伤),并探讨此批涉核官兵复退后的健康状况。

染色体畸变率是辐射损伤最可靠的指标,在较大剂量受照时早期具有明确的剂量-效应关系,多年后仍可检出,但不具剂量-效应关系[3,4]。

造血组织中的白细胞总数是对射线最敏感的指标之一,急性较大剂量受照射时,表现为短暂性上升,而后持续性下降。慢性小剂量持续受照,可表现为白细胞总数的下降。

本文染色体畸变率、白细胞总数受检者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但不排除当年现场工作时有差异[5]。染色体畸变存在凋亡、丢失、修复的机制;造血组织也有自我修复的功能。眼晶体和甲状腺也是对射线较为敏感的器官,两者均为确定性效应[6]。眼晶体受照累积剂量达到1.5SV时,可产生放射性白内障[7],甲状腺吸收剂量达到0.2SV,可产生良性结节[8],本文受检组与对照组比较,两者均无差异,在不同年龄组之间比较,表明年龄在50岁以上发生率显著高于50岁以下组。

此批涉核部队退伍官兵健康体检结果发现9例肿瘤,体检对退伍官兵的健康起着监护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祥寿, 张爱珍, 陈杏凤, 等. 60Co 线照射离体人血诱发的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剂量关系的研究[J].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1985, 14(2): 58-61HUANG Xiangshou, ZHANG Aizhen, CHEN Xingfeng,et al. Studies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radiation do-sage and chromosome aberration rate induced by 60Co γ-ray inhuman lymphocytes in vitro [J]. J Zhejiang Med Univ,1985, 14(2): 58-61.

[2] 邢万平, 王图雅.某大型企业放射工作者眼晶体混浊的调查与分析 中国辐射卫生 2006 年 3 月第15 卷第1 期 Chin J Radiol Health,March 2006, Vol 15, No 1

[3] 低剂量受照人员医学效应观察组. 受一次低剂量事故外照射人员4-15年细胞遗传学观察. 辐射防护,1986,6:56-60.

[4] 小剂量效应观察组.过量受照人员照后第7次细胞遗传学随访观察.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5,25:550-551.

[5] 纪桂云,王永孝,金璀珍,等.低剂量受照人员远期辐射效应的研究.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0,20:420-422.

[6]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1电离辐射与效应1UNSCEAR1993年向联合国大会提交的报告和科学附件1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352238.

放射医学技术重点范文3

[关键词]离退休职工;管理;政治;医学类研究所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12-146-04

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m。老年人口尤其是失能老人数增长快,规模大,家庭空巢化等将造成社会很大的负担。高龄老年人口已上升到2400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增长到3500万,慢性病老年人和空巢老年人数规均已突破1亿大关。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当今的离退休管理工作与以往相比,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有显著不同。人们的思维模式,精神追求,物质需求与以前相比都有很大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医学类研究所的管理工作必须做到锐意创新,加强研究,与时俱进。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是卫生部所属国家级公益型科研事业单位,离退休职工福利待遇较好,离退休费稳定。但整体人员平均年纪较高,已进入高发病期,生活、医疗难等问题凸显。空巢家庭,人员身体失能的情况普遍。为在实际工作中帮助他们解决真正的困难,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不同调查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在整个调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为今后工作思考,创新,探索提供实践依据。

1.2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放射所)离退休工作处管理范围内的离退休职工134人,以及近年即将退休的职工4人,共138人,占全所离退休职工91%。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主要采用问卷形式收集相关数据,以自评为主,对于一些无独立能力填写的老同志,采用填查者宣读作记录,调查对象口答的方法。

1.3研究工具

我们借鉴参阅国内外文献,编制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设计二类指标。一是个人信息(包括年龄,生活水平,收入状况,健康状况)和家庭情况(包括居住状况,医疗状况,子女状况等)。二是心理状态(包括心态、儿女孝顺程度、家庭和睦氛围)和人际关系与社会和谐程度(包括社会保障、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交流等)以及目前最关心的问题等。

1.4统计学处理

为了得到真实可靠的调查数据,保证统计结果与现实的相对一致性,共发放调查问卷138份,回收138份,其中有效问卷138份,有效率100%。全部测评数据量化后输入Excel表中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统计学原理进行计算,最后又召集相关离退休职工采取座谈会形式座谈,认为得出的调查结果是符合真实情况的。

2.结果

2.1离退休老同志的一般情况

放射所参加调查问卷的老同志为138人,男61人,女77人。正常退休121人,在职4人,内(病)退13人。年龄55岁以下的9人,56~60岁的25人,61-70岁的34人,71~80岁的52人,80岁以上的18人。专业技术人员93人,管理人员17人,工勤人员28人。身体健康良好为14人,较好的为27人,一般的为54人,不太好的32人,需要住院的为11人。放射所离退休职工呈现专业技术人员多,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占绝大多数,年龄大、身体健康状况一般及以下的占70%。放射所离退休工作处工作非常艰巨,任重道远。

2.2家庭情况

自有住房的117人,占85%。租房4人,借住房1人。与子女住在一起的51人,空巢家庭39人,独身的12人,与孙辈住在一起的7人。空巢和独身的离退休职工51人占37%,即三分之一多;希望放射所提供志愿者服务,提供心理慰藉疏导。每天都需要的为2人,每月一次需求的7人,半年一次的2人,一年一次的8人。

2.3心理状态

有85%的离退休职工认为自己的家庭和睦或较和睦,子女孝顺或较孝顺。92%的人认为自己心态非常好或较好。有65%的离退休职工坚持每周进行锻炼。有87%的离退休老同志愿意出行去旅游,地点首选是国内游,其次是天津北京周边游,43名老同志愿意出国游。调查表中,47人为离退休工作处提出的主要建议就是多组织各项活动。退休后每天主要的生活方式,62%的人选择看电视,39%的人主要看书看报,买菜做饭干家务的老干部为24%。生活方式比较单一。71%的离退休同志有事才来离退休人员活动室,每天都来的有5人。

2.4社会环境

目前居住在天津的离退休职工为130人,1人北京,1人四川,4人国外,2人其他省市。对当地治安情况59%的人认为比较满意,小区的居住环境42%的满意度,食品安全25%的满意,医疗服务26%的满意,具体见表1。分析:对社会环境满意的人只有6%,较满意的占30%,一般的占46%,不太满意的占11%,不满意的占7%。尤其是对环境污染最不满意,其次是食品安全,再次就是医疗服务。体现了离退休职工比较关心国家发展建设,关注社会上比较敏感的问题,不满意的地方也应是国家未来需要重点治理的关键问题。

2.5最关心关注的问题

在离退休职工最关心的问题调查中,其中94人最关注的依然是工资问题,占68%;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问题,是离退休职工目前最关注的问题。其次关注问题,43%的离退休职工选择养老问题。56%的离退休职工愿意选择居家养老,即儿女伺候或者请保姆护工。再次关注点,29%的离退休职工选择的是医疗的问题。医疗状况中,116人能够自理,占总人数的84%;10人门诊的医保费用不需要动用,43人需要增加很多自费项目。分析:离退休职工最关心的三个问题都是他们的切身利益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才能逐渐改善,国强人民才能富裕。具体到放射所,离退休工作处要做好参谋助手作用,为所领导献计献策,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逐步、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使绝大多数离退休职工能够满意,快乐幸福的度过晚年生活。

3.讨论

医学类研究所离退休人员是个特殊群体,他们以知识分子为主。大多学历和职称较高,长期主要从事脑力劳动,养成自己特有的职业素养和人生价值观。他们关心政治、勇于接受新鲜事物,重视精神和文化生活。他们与其他离退休职工的最大区别,就是精神生活需求胜于物质待遇需求。所以,根据这个原则,不仅在物质生活上给予他们关心,更重要的要在精神文化生活上给予关心,这是做好当前医学类研究所离退休转型工作的基本要求。

3.1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

针对离退休职工最关心的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问题,我们要做好相应的政策宣传,以思想建设为核心,让他们安心放心。天津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2016年3月1日起全面实施!养老金由天津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通过社会保障卡实行社会化发放。很多离退休职工担心以后工资社会化,将和原来的单位完全脱离关系,这样除了享受基本的养老金之外,不再享受原来的福利待遇。我们要提前做好相应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放心下来。改革事关每一位离退休职工的实际利益,也关系到事业单位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绝对不是把离退休职工推向社会。改革后放射所加强了对每位离退休职工的服务保障,按照党和国家有关离退休工作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制定放射所自己的离退休管理制度。以常规管理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努力构建良好的管理环境。按照“统筹兼顾”去谋划离退休工作,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既要保证离退休职工的整体各项福利待遇得到不断提高,又要重点解决好个别离退休职工的特殊困难。在部署工作时,既要考虑满足离退休职工的精神文化需要,又要保证离退休职工的生活质量与社会发展同步。从政治上、思想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

3.2激励离退休职工调整状态,做好养老服务辅助工作

上了年纪之后,心态容易发生变化,尤其是老年人容易出现孤独寂寞等等不良的心理,这成为他们晚年生活最主要的阻碍。工作中要做到政治上关怀、经济上关心、生活上关照、感情上关爱他们。遇到离退休职工看不惯或想不通的事时,可充分发挥离退休党支部和志愿者的作用,与之沟通,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变不利为有利,及时消除心理障碍。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热情乐观、积极进取。只有学会调整自己,保持积极向上,健康的心态,才能拥有幸福的晚年生活。在重大节日前夕,组织研究所领导开展走访慰问工作,对高龄、重病、空巢等特殊离退休群体进行慰问,使离退休职工感受到组织的温暖,领导的关心。

3.3为丰富离退休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搭筑平台

不断丰富离退休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一直是离退休干部们晚年生活重点关注的内容,也是一项重要的幸福指标。兴趣爱好可以使离退休职工充实自己退休后的业余生活,更好地预防老年抑郁症。充分有效的利用离退休职工活动室,适时地将活动室建设纳入研究所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正常的经费支持保障机制。离退休职工活动室可以提供给离退休职工一个娱乐的场所,以此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继而排遣他们因离退休和空巢期所带来的心理上的抑郁,以及其他的负面情绪,让离退休干部的生活更加快乐。在离退休职工活动室,可以设立一些适宜老年人的文体活动,要在文化、娱乐活动上努力创造条件。要针对离退休职工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文化需求,开展多样化的讲座和多媒体教学,指导、支持离退休职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成立兴趣爱好小组,主动开展有益于离退休职工身心健康的丰富多彩的各种文体活动,确保他们能够精神充实,生活愉快,身心健康,老有所乐。

3.4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全面发挥离退休职工作用

放射医学技术重点范文4

自1895年WilhelmRoentgen发现X射线以来,人类对生命规律的每一次重大揭示几乎都离不开核医学技术的应用,如证实DNA为遗传物质、验证半保留复制假说、DNAmRNA的观察、遗传密码的发现以及细胞周期、胆固醇的合成与代谢研究等。由于仪器设备和放射性药物研发的不断进步,现代核医学已经从体外放射分析技术和单纯的器官功能测定,发展到利用SPECT/CT和PET/CT进行功能融合显像阶段,并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形成了分子影像学。可以说,当今核医学技术已涉及几乎所有的基础和临床学科,并在肿瘤个体化治疗、心血管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和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无论从提高医学硕士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还是培养其科研创新思维方面,对跨专业医学硕士生进行核医学教育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普遍存在“本科化”倾向,具体表现为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仍占教学内容的大部分,部分专业基础课与本科教育阶段相重叠,不少研究生读研之后又重新学习本科阶段的课程,并且其教学内容也相差不大。具体到研究生的核医学教学中,许多院校沿袭了多年不变的教学内容,侧重于核医学专业基础知识的介绍,与本科阶段的核医学课程近似,而核医学技术的应用及最新进展讲授不足;教学内容依然来源于现成的教材,适用于研究生的核医学教材缺乏,多为十年以前所编撰,如《实验核医学与核药学》和《实验核医学》等,欠缺近期文献资料的支撑;在授课教师方面,部分教师自身知识更新较为滞后,过度偏重于基础研究或临床应用的某一方面,难以从学科交叉的角度进行讲解。这些不足限制了跨专业医学研究生对核医学技术的了解和掌握,从而不利于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2整合多重教学内容以适应跨专业医学硕士生的培养要求

为适应医学生培养模式的转变,近年来,大多数国内高等医学院校参照国外医学教育模式,在临床医学本科各专业中逐步推行医学课程整合,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我们认为可以突破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界限,加强学科与专业间联系的教学模式,以进行跨专业医学硕士生的核医学教学改革,并为此构建了新的硕士生核医学教学内容体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与博士研究生不同,硕士研究生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而非需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作出创造性的成果。所以,在新的教学内容体系中,我们以核医学技术在科研与临床中的应用为中心,分为核医学实验技术及科研应用、核医学技术临床应用和应用中的辐射防护三大模块。由于核医学课程同样为医学本科生的必修课,因此,在上述硕士生教学模块建设中,我们更加侧重于核医学技术应用的教学,基础知识不作为重点内容。为满足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要求,核医学实验技术及科研应用模块侧重于进行基础研究中各项核医学技术的应用介绍,并在各项技术的介绍中贯穿应用原理的讲述。考虑到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生今后的临床实践应用,核医学技术的临床应用模块又分为核医学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和核医学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2个子模块。在子模块中以系统为中心,突出核医学技术在具有诊治优势的疾病中的应用介绍。应用中的辐射防护模块则充分兼顾实验室安全和临床应用安全的两方面问题,整合了放射生物效应、辐射防护的特点、实验室和临床科室放射性安全管理以及多个相关国家法规和标准进行讲解。这种基于核医学技术在科研与临床中的应用为中心的教学内容整合形式,提取并精炼了相关内容,突出了核医学的技术优势,体现了核医学在不同专业中的适用范围,对于跨专业医学硕士生了解并应用核医学技术具有较大帮助。

3不断补充和更新核医学技术的进展内容以提高硕士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生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原始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而加强交叉学科的知识教育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医学硕士生能够将先进的医疗技术手段应用于本专业疾病诊治,并且从不同的专业角度研究和探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因此,熟悉和了解核医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并应用于本专业的研究之中,能够提高跨专业硕士生的创新能力。近年来,出现了一门新的边缘叉学科,即分子影像学,其主要内容就是将分子生物学技术与核医学显像结合形成的核医学分子成像,这项技术在研究不同系统的复杂性疾病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利用核医学分子成像进行肿瘤多药耐药的研究和评估;通过不同的放射性乏氧显像剂研究心肌细胞、肝实质细胞或中枢神经元的缺血损伤等。通常情况下,这些新近的研究进展仅见于各类文献报道,而现行的教材中几乎没有体现,成为研究生核医学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在我们的教学改革中,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解决这一问题:

①各教学模块中,在介绍常用的核医学技术之后,均安排3个学时讲解该部分的新近研究进展,包括核医学技术在科研中的应用进展、核医学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以及核技术医学应用中的辐射防护进展。其中2个学时为教师授课,1个学时由学生就核医学技术的应用进展展开答疑,也可以就本专业某个方面如何与核医学进行交叉研究,提出自己的初步思路和考虑,授课教师最后进行点评。

②具体教学过程中,不再以现成的教材作为主要授课内容,提炼多种工具书的相关内容,综合近期的文献报道,制作PPT。同时,根据每年选课研究生的专业分布、人数,进行PPT内容的修改、完善,课后将PPT的内容提供给学生拷贝,以供其进一步复习理解。

③在本门课程的最后一次教学中,授课教师将核医学应用方面的常用检索式传授给学生,并进行核医学技术在不同专业应用进展的国内外文献检索示范,使跨专业研究生能够在后续的自主学习、科研和临床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逐步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

4优化教学体系,合理配备师资力量,传授较为全面的核医学应用知识

核医学既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也是一门连接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桥梁学科,其内容分为实验核医学和临床核医学两部分,具有明显的学科特点。近十多年来,国内许多医学院校将核医学教研室与临床核医学科进行合并,由核医学科兼具教学和科研功能。这种模式可能较为适合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工作,而对跨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尤其各基础专业研究生对实验核医学技术的学习,存在一定的缺陷。与其他兄弟院校不同,目前我校的核医学教学工作则主要由学校的核医学教研室和3所附属医院的核医学科以及PET中心共同承担,教学计划统一安排。核医学教研室主要承担实验核医学的教学与科研;核医学科开展临床核医学部分教学;PET中心主要进行部分PET/CT应用的教学工作。此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各教学单位具有明显的教学侧重点,既能够体现出各单位的优势,也可减轻临床核医学科室的工作负担。我校的核医学学科为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学位点和放射医学学位点。既往研究生的核医学教学工作主要由教研室专职教师承担,侧重于实验核医学和辐射防护理论知识的传授,对提升各临床学科硕士生的核医学技术应用能力帮助较小。因此,当时该课程多为部分基础医学专业和药学专业硕士生选修。在目前的教学内容改革过程中,我们综合考虑核医学技术应用范围与发展趋势,以及我校各教学单位的特点和优势,增加核医学技术的临床应用内容。教学师资配备上,不再设置主讲教师,而是依据每位教师不同的研究领域,各负责一部分相关的教学内容,以讲座的形式授课。授课教师既包括教研室的专职教师,也有临床学科的兼职教师,均为本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其中多数为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关注核医学的应用发展趋势,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学术造诣。同时,组织研究生授课教师每年参加国内外教学和科研的各种学术交流,将最新的研究思路和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当中。这样能够体现授课教师各自的专长,并将每位教师的科研和临床优势融入教学之中,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核医学应用知识。

放射医学技术重点范文5

【关键词】电子射野影像系统;摆位误差;质量控制

电子射野影像是采用电子技术,放疗时使用射线束照射靶区,从而获取得到的图像。电子射野影像技术是获取射野图像的方法,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实践[1]。在癌症的放射治疗中,采用电子射野影像技术,能够使肿瘤区得到准确的剂量,同时对周围正常组织进行充分的保护。摆位是电子射野影像系统的关键技术,摆位误差对于治疗效果产生影响,降低肿瘤的局部控制率,甚至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的治疗产生影响[2]。本文对本院收治于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分析,对于系统的误差与质量控制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38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龄18-78岁,平均37.8岁。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证实,其中鼻咽癌14例、鼻腔癌10例、口腔癌8例、甲状腺癌6例。

1.2 方法

1.2.1 拍片前准备

采用热塑面膜或头颈肩膜固定,拍片前对患者讲解相应的要点,要求患者配合技师摆位。患者取仰卧位,第一次摆位时主治医师必须在场,确认治疗与模拟定位一致。患者除去高密度金属物或饰物,确保无高密度物阻挡照射野。严格按医嘱确定摆位条件。

1.2.2 拍摄

首先将审核过的计划做出0度和90度机架角时的数字重建射野图像DRR,并将其传送到加速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中作为0度和90度机架角时治疗的标准射野的参考图像。然后技师按要求打开iViewGT并调节EPID探测平板,将平板与射野中心轴垂直。将病人按体表标识对好激光灯后,经过单次曝光或双次曝光,得到一套等中心验证片,包括正位片(机架角0°)和侧位片(机架角90°)。与参考图像通过勾画射野边界和解剖学标识进行比较分析。以第一次的摆位作为参考,每周进行一次常规摆位,使GT重建数字重建图像上的骨性结构与EPID达到最大程度重合,使加速器得到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的数据,按照CTV-PTV扩边公式(Mptv=2.5Ε+0.7δ)计算误差。如果误差在2mm以上需要重新调节。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以P

2 结果

2.1 各方向摆位误差值比较

38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的每日摆位误差中,主要为前后的误差,误差在2-14mm之间,平均为(7.6±0.8)mm;其次为头脚误差,为1-14mm之间,平均为(4.7±0.7)mm;左右的误差最小,为0.2-7mm之间,平均为(1.7±0.3)mm。前后位误差明显高于头脚、左右位的误差,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摆放误差与肿瘤类型比较

在对38例患者进行的380帧验证图片与数字重建图片的比较中,其中346帧误差小于5mm,占比为91.05%,其中140帧鼻咽癌中误差小于5mm的为133帧(95%);100帧鼻腔癌误差小于5mm的78帧(78%)、80帧口腔癌小于5mm的77例(96%)、60帧甲状腺癌小于5mm的58例(96.67%),其中鼻腔癌的误差率较高,比甲状腺癌的比率较高。

3 讨论

随着精确治疗的发展,照射野位置对于放疗的影响越来越明显,重复摆位造成的照射野位置误差是影响照射野位置的关键。电子射野影像系统能够代替传统验证片技术,具有较好的空间和组织分辨率,但是摆位误差可能会造成高剂量线集中于计划靶区,从而造成靶区漏射,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摆位误差的纠正是肿瘤放疗的重点和难点。

3.1 头颈肿瘤误差种类

根据国际敷设单位与测量委员会50号报道,由于受到摆位误差和器官运动的影响,临床靶区外需要增加边界构成计划靶区,ICU62号报告提出摆位扩边的概念。头颈部肿瘤因为受到颅底结构的限制,器官的移动度很小,因此计划靶区主要取决于摆位误差。头颈部肿瘤的摆位误差包括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根据Stroom的定义,系统误差是治疗过程中误差的均值,随机误差为每次总程差减去病人的系统误差[3]。采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能够使医师对放疗摆位精度进行有效的评价,本文的研究显示,误差大于5mm的占比为8.95%,左右位的误差最小。

通过对头颈部肿瘤的放疗摆位误差进行分析,研究显示引发误差的主要原因包括:(1)患者身体状况或肿瘤位置发生变化;(2)技师的操作水平不足;(3)机器等中心精度或激光灯精度不足。

3.2 质控措施

为了减少摆位误差,本院每月初由质控小组分析误差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主要的质控措施包括:(1)对放疗设备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所有放疗设备均满足国家放疗质控标准要求,严格选择投不固定装置,塑料面膜严禁重复使用;(2)加强职业培训,提升工作人员责任心,严格按照医嘱要求进行摆位,确保治疗与模拟抑制;(3)头颈部定位规定扫描厚度为3mm,当患者的体重变化或肿瘤结构变化时,应该改野重新定位,重新制作面膜。

综上,本文试验的患者均采取仰卧位,在进行摆位过程中,均会有摆位误差,其中以小于5mm的误差较为常见,前后位的误差最多。因此需要加强放疗的治疗控制,将前后的边界扩大为10mm,能够提升覆盖率,同时需要注重患者个体差异,当误差较大时进行重新定位。

【参考文献】

[1]王艳阳,傅小龙,龚敏,等.电子射野影像仪与锥形束CT用于胸部肿瘤影像引导放疗的比较研究[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9,29(6):643-645.

放射医学技术重点范文6

【关键词】 介入治疗; 产后出血; 临床效果

对于产后出血来说,相关的临床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它已经成为产科急危重症中的一种,已经成为我国产妇死亡的最为重要的原因。由此可见,针对产后出血的相关问题研究对于相关患者来说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相关研究报道结果显示:介入治疗方法在处理产后出血过程中的优势明显,其临床效果十分显著[1]。鉴于此,为了进一步探讨介入治疗在治疗产后出血过程中的优势,本文选取了本院2007年1月-2012年6月入院治疗的相关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病历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现将相关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了52例介入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了52例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研究。全部104例患者中,年龄最大35岁,最小21岁,平均(25.98±21.56)岁;经阴道分娩75例,剖宫产分娩29例;患者的平均孕周为(37.91±11.24)周;平均出血量为(2357.34±748.33)ml。两组患者年龄、分娩方式、孕周和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 治疗方法 手术组按常规术式行子宫切除术或次全子宫切除术。介入组积极予以抗休克治疗,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防治血管内弥漫性出血的同时,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右侧股动脉穿刺插管,先用5F猪尾导管在髂总动脉行两侧髂内动脉造影,明确两侧子宫动脉走形分布,然后用5F子宫动脉造影导管,分别选择两侧子宫动脉成功后,造影显示出血部位有大量造影剂溢出或呈团糊状表现,明确出血部位后,即行子宫动脉栓塞,栓塞剂为明胶海绵微粒,1 mm×2 mm明胶海绵颗粒及明胶海绵条,适量抗生素[2]。介入组患者全部栓塞成功。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手术后临床相关时间指标比较 两组准备时间和消毒时间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优于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手术后月经恢复情况比较 两组第一次月经恢复时间、产后月经周期、行经天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从目前针对产后出血的研究现状上来看,医学界对于“产后出血”的定义已经达成了一致的意见:产后出血的标准是指在胎儿分娩后的24 h内,产妇出血总量超过了500 ml的现象。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很多,众多的原因包含了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以及胎盘本身存在的问题,以及产妇由于免疫体系受损而出现的凝血功能障碍等问题[3-4]。如果针对产妇出血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控制,可能会危及产妇的生命,因此,产后出血的相关研究对于产妇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5]。

介入技术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对于产妇出血治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在出血常规治疗无效的前提下而不得不切除子宫的历史,为广大的产妇出血患者来带了福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社会意义[6]。介入技术(Interventional Technology),也叫介入疗法(Interventional treatment),亦称为介入治疗(Interventional treatment),它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相关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而不断发展成熟,并得以广泛应用的,已经成为目前医学界研究的核心重点问题之一[7]。“介入放射医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ical Medicine)的简称,它从医学分科的角度来分析的话实际上是属于内科、外科之后的第三大治疗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内科、外科的相关不足之处进行了全面的补充和进一步的完善[8]。

从目前针对产后出血的相关研究和报道结果上看,采用介入治疗措施可以确定不错的临床实际效果[9-10]。而本文的研究结果,在数据上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观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手术后准备时间和消毒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优于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通过上述的全面分析,结合临床数据笔者得出以下结论:在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运用介入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是治疗产后出血的可靠选择。

参考文献

[1] Koyama E, Naruse K, Shigetomi H, et al. Combination of B-Lynch brace suture and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for atonic bleeding after cesarean section in a patient with placenta previa accrete[J]. J Obstet Gynaecol Res, 2012,38(1):345-348.

[2] 胡鹏, 李玉伟, 李云辉, 等. 剖宫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介入治疗的价值[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1,20(8):613-616.

[3] 韩丽英, 王玉振. 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的手术配合及护理[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2,20(6):421-422.

[4] Gayat E, Resche-Rigon M, Morel O, et al. Predictive factors of advanced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s in a multicentre severe postpartum haemorrhage study[J].Intensive Care Med, 2011,37(11):1816-1825.

[5] 文鹏程,官彬,彭吉民.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产后出血19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 2012,18(5):637-640.

[6] 金惠芳, 孙彦青, 杨朝霞, 等. 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产后出血术后成功妊娠分娩一例[J]. 中国医药, 2012,7(3):380.

[7] 周淑娟, 王紫萍, 徐梅. 介入治疗用于重度产后出血14例护理体会[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4(23):151-152.

[8] 赵得雄, 张建青, 孙文萍. 高原地区应用介入治疗产后出血23例临床分析[J]. 高原医学杂志, 2010,20(1):47-48.

[9] 傅曼萍, 杨丽萍. 2例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介入治疗及护理[J]. 全科护理, 2010,8(5):469-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