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测试范例6篇

人际关系测试

人际关系测试范文1

摘要:情绪智力的作为一种人类独有的思维特质,主要表现为在外界环境和人际交往中产生压力和尴尬时的化解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其整体水平能够侧面反映出一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良好人际关系进而获得成功的可能性。针对用人单位而言,选择合适的情绪测量试题,对即将入职或招聘人员进行测试,有利于对员工未来人际关系和工作满意度进行有效预测,进而体现员工未来的工作效能情况。根据以往研究的基础,笔者总结测试设计将在五个因素,十五个子维度上总结设计情绪智力的参考方案,帮助企业对将入职员工进行效能预测和分析。

关键词:情绪智力;人际关系;工作满意度;心理测试

一、情绪智力研究成果

情绪智力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初叶,心理学家桑代克(E.L.Thorndike)将人们用于人际关系管理和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能力定义为社会智力,随后亚历山大又在1935年对提出了非智力因素在人际关系处理中的影响作用。发展到80年代,加德纳关于智力的多元理解和划分明确了情绪智力的维度,及人际智力和内省智力。这两者从自我调节和外部环境影响和处理能力的角度分别对情绪智力进行了表述,同时具备两种智力的人能够理解自身和他人的意图和诉求,通过调节自己和影响他人的方式,实现人际关系良好发展和自身生活环境优化。由此可见,心理学界对于情绪智力的定义和划分并无统一的说法和共识,各个学派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并根据自己的理论开发了不同的测量工具。皮特艾兹等研究者为了解决研究理论和测量方法各异带来的情绪智力定义混乱问题,总结归纳了各类理论研究观点,认为情绪智力主要体现在特质情绪智力和能力情绪智力两个方面,并重点研究了特质情绪智力,明确其概念和结构,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可用于实用性研究的测量工具。由于本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针对未入职员工的特质情绪智力进行测试,因此主要借鉴皮特艾兹的理论和成果,根据我国求职特点进行本土化设计,帮助用人单位进行情绪智力测试。这样不仅可以借助较为成熟的测试体系和数据来源,也可以针对我国本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针对性设计。

二、情绪智力心理测试设计原则

1、私密性原则。在心理学测试中,考虑到其测试问题涉及到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以及测试结果外泄可能对个人心理和发展造成的影响,在测试之前必须告知被测试者测试的情况和可能涉及到个人隐私这一事实,让被测试者了解本测试的内容及结果仅在他允许的范围内知晓,测试人员应具有绝对专业性,对测试内容和结果严格保密。

2、预先准备原则。情绪智力测设中选择的不同测试点、测试的实施过程、得分统计和结果分析应严格按照心理学测试要求进行,需要对相关测试人员进行预先培训,并充分了解测试的目的、内容,以便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3、客观性原则。确保被测试者完成测试的条件尽量相同,减少外界因素对被测试者心态和情绪的影响。对于测试结果的评价也应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确定测评的一致性。

4、参考性原则。情绪智力测试结果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反应被测试这在情绪智力方面的基本情况,但必然存在一定误差,因此测试结果应尽量作为参考量,配合其他测试,全面了解被测试者的实际情况。

三、设计测试的目的意义、设计思路及双向细目表

(一)测试的目的意义

企业在选择用人之时进行情绪智力测试,重点想要了解的是将入职员工的人际情绪智力情况,特别是在自我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互动中的情绪信息,员工拥有良好的情绪智力是提升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效能的基础,因此在入职前通过相应测试选择这方面能力较强的员工,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测试设计思路

1、测试题目设计可以依据特质情绪智力成人问卷包括简版(Petrides & Furnham,2006; Cooper & Petrides,2010),问卷的内容涉及到整体特质情绪智力的四大类影响因素和15个分因子,以自陈式的方式展开,测试问题均以陈述句形式进行,被测试者需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测试。

2、测试量表以Likert五点记分法为主,及从根本不符合、多数情况不符合、不能确定、多数情况符合到完全符合五个层级,分别计1、2、3、4、5分,共30题,每个因子两个题目,根据总分情况分为优秀(130分以上)、良好(130-100分)、合格(99-75)和较差(75分以下)。测试者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每个因素进行平均得分统计,分为单项优秀(4分以上)、良好(4-3.5分)、合格(3.5以下-3分)、较差(3分以下)。

(三)双向细目表的设计思路

构成因素为:情感因素、自控因素、交际因素、幸福因素、整体情况。

其中各个构成因素的因子、特征及所占问题数量为:

情感因素――情绪感知,(是否对自己的感受有明确的认知能力,是否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表达和情绪变化),2问;

情绪转移(是否具有换位思考能力和意见采纳能力,能否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商)2问;情绪表述(是否能够有效组织语言,保证交流畅通)2问;

关联技能(是否能够成为合格的倾听者和交流者,是否能够通过建立友好关系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是否了解如何在沟通中做出正确回应)2问

自控因素――情绪调控(是否能够控制和调节自身情绪,能否及时发现并消除消极情绪情绪影响,延长积极情绪作用时间,能否保持心理状态稳定)2问;

低冲动性(是否在全面掌握信息和深思熟虑后才做出决定或付诸行动,但又不会仅为过于谨慎而畏首畏尾)2问;

压力调节(是否能通过情绪调节和情绪激励减少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冷静面对压力)2问。

交际因素――情绪调节(是否能够在感知他人情绪的基础上,帮助他人进行有效情绪调节,是否乐于出席社交活动)2问;

决断力(是否能够坦率地表达自己的合理诉求,是否能够真心对他人给予肯定和赞美,是否希望获得团队领导位置)2问;

社会观念(是否对人际交往和沟通合作具有相当的自信,是够对外界信息和周围人情绪变化具有敏感性和洞察力,是否善于协商和沟通)2问。

幸福因素――特质幸福(能否在多数时候保持幸福和快乐的感觉)2问;

特质乐观(是否具有乐观的心态和处事态度,是否具有迎接风险和挑战的能力)2问;

自信心(是否对自我价值实现具有较高的期望,是否拥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是否对自己有较高的评价)2问;

整体情况――适应性(是否能够较快适应新的事物或环境,是否具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2问;

自我实现(是否对成功具有强烈的企图心和行动力,是否能够处于自我实现需求而努力工作)2问。(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1]Petrides K. V. , Frederickson N. , & Furnham A. The role of trait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devi-ant behavior at school[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4, 36, 277 -293.

人际关系测试范文2

关键词: 英语水平考试 PETS-5 考试效度 效度研究

《教育与心理测试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教育与心理测验领域的权威性文献,体现了考试领域的行业标准。该文献认为考试的效度是编制和评价考试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一个统一的概念,代表了测试对构念(construct)进行测量的有效程度[1]。自新版《标准》1999年颁布以来,新的效度观和效度研究方法已经成为教育与心理测量的研究中心之一,但在语言测试方面此类研究尚不多见。与此同时,我国英语考试改革趋势内在需要新的考试研究方法。英语水平考试主要用于测量学生的语言能力,基于内容的效度证据证明考试内容是否以有效的语言观为依据,考试结果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解释考生的语言能力及与语言能力相关的心理特征,效度证据收集方法主要来自于对考试所测量的各部分内容的逻辑分析和专家评价。本文采用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的研究人员研制的用于测量英语水平考试效度的考试题目和语言能力等级关系量表(Linking Test Questions to Task Statements)为研究工具[2],以2006年公共英语等级考试PETS-5为样卷[3],通过专业人士的分析评判,收集基于内容的效度证据,以考查目标考试对于考生语言能力进行测试的有效程度,即目标考试究竟测试了构成考生语言能力的哪些因素,从而探索英语水平考试基于内容的效度证据的效度研究方法。

一、考试效度

语言测试中的效度理论来自教育与心理测量学,效度理论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单一效度观时期、分类效度观时期和效度整体观时期[4]。单一效度观认为效度是指一项测试是否测量了它所要测量的东西;而证明效度的典型的方法是:“在多大程度上这项测试与其它有效且可靠的语言测试相关。”[5]分类效度观认为效度是“从测验所作出的推论的适当性或合理性的程度,反映已有证据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支持根据测验分数所做出的推论”。按其证据的不同来源分为三种:构念效度、内容效度和标准效度。长期以来,这种关于效度的定义和分类,一直是教育与心理测量学界研究效度的基本框架。

效度整体观的概念最初由Messick提出,即“效度证据和理论依据在多大程度上支持基于测试分数的其它评估方式所做出的推断或采取的行动是充分和适当的,对这个问题的综合评价性判断就是效度”[6]。新版《标准》确立了构念的核心地位,明确了效度研究的对象是测试分数的解释和适用,而不是测试本身。效度成为关于测验分数的特定解释所得到的支持程度,来自累积的证据或理论。该解释是测试应用的基础。所谓测试解释,是关于测试所要测量的构念(construct)或概念(concepts)的解释,所有的分数都被视为对构念的测量。构念不再是效度证据的三种来源之一,而是用来定义效度。即效度指某测试对构念进行测量的有效程度,而构念则被定义为测试所要测量的概念或特征(the concept or the characteristic that a test is designed to measure),构念成为教育与心理测量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概念之一。

考试效度的研究指的是为解释考试分数提供科学依据而收集效度证据的过程。效度证据分为五类,即基于内容的证据(evidence based on content)、基于反应过程的证据(evidence based on response processes)、基于内部结构的证据(evidence based on internal structure)、基于与其他变量之间关系的证据(evidence based on relations to other variables)和基于测验结果的证据(evidence based on consequences of testing)。其中,基于内容的效度证据指的是和考试内容本身有关的证据,即证明考试内容的代表性即考试构念的证据。测试的效度依赖于测试的精心编制,更依赖于编制测试的理论基础。对于语言水平测试来说,测试的理论基础即构念就是测试意欲测量的相关语言水平和能力。

二、语言能力

当代语言学理论认为语言能力指的是语言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language competence)。社会语言学中的语言功能、语言变异和社会文化原则,功能语言学中的系统功能原则以及语用学中的言语行为原则等为语言交际能力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理论根据。

交际语言能力模式可以追述到Hymes的交际能力说以及在此基础上Canale和Swain在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交际能力理论模式[7]。现行的交际语言测试模式是90年代初美国应用语言学家Bachman提出的语言能力观。他认为语言能力就是把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的场景特征结合起来,创造并解释意义的能力,即语言交际能力[8]。该能力是由语言知识和一系列元认知策略组成,这两部分又可分出许多次类别。构成语言能力的各部分在具体的语言使用场合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可分割。

本文以Bachman的交际语言能力模式为基本理论框架,对英语水平测试所考查的语言能力进行检验,探索目标考试是否测试了相关的语言能力。

三、水平考试的效度研究

(一)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5)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ublic English Testing System,简称PETS)是教育部考试中心设计并实施的全国性英语水平考试体系。根据考试大纲,PETS考查的能力是建立在“交际语言行为模式”上,认为语言交际需要是掌握外语的目的,将语言能力分为“接受”、“产出”、“互动”能力。PETS考试根据各种情景和任务,在特定主题和话语下,结合相关的语言行为进行教学或考查,题型有:客观性试题――多项选择、选择配对等;半客观性试题――改错、填空、简单概括等;主观性试题――短文写作、翻译、口试等。

PETS共有五个级别,PETS-5是最高级。通过该级考试的考生,其英语水平基本满足在国外攻读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或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或在国外从事专业和管理工作的需要。试题由笔试试卷和口试试卷组成。笔试试卷(140分钟)分四部分:听力、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口试试卷(15分钟)分三节考查考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本文中采用教育部考试中心2006年发行的全国英语等级第五级考试大纲中的样题为目标试题进行研究。

(二)试题联系评估等级量表(Item Linking Rating Form)

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2004年的研究报证明了通过试题联系评估等级量表(Item Linking Rating Form)用来收集基于内容的证据,进行有效的语言水平考试效度研究的可行性。该量表把语言能力按其表现形式分为若干微技能,主要采用专家评价方法,对试卷题目和各个微技能之间的相关性作出判断,从而确定试题在内容方面对英语语言水平测试的效度,是本文采用的主要工具。

(三)实施过程

专家评判是收集基于内容的效度证据的主要方法之一,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36名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应邀对目标试题进行了评价。所有参与人员都有十年以上英语学习和两年以上英语教学经验,熟悉英语测试领域的相关理论知识。中国著名英语测试学专家邹申认为,“专家”并不是学衔意义上的专家,而是“有较丰富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或经验的专业工作者”[9]。本研究参与评判人员符合此要求,他们的评判是可靠的。本次共发出量表36套,收回36套,其中用于数据分析的有效量表30套。

四、数据分析

把有效量表的数据输入SPSS11.0可以得到每个试题和某一语言技能中所描述的微技能的相关系数的评判平均数,该平均数反映试题和这种语言技能或微技能的相关程度。下表中黑体部分平均数等于或大于1.50(≥1.50),代表的相关程度为基本相关。相关程度平均数反映该目标试卷的测试理论根据,即该试题测试了什么样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单元格中所标注的就是考生可以通过该目标测试所展示出来的语言水平知识和技能。

表中每行显示了目标试卷中某个试题所测试的语言技能的数量,每列显示的是成功测试某项技能的试题的数量,整个表格反映了目标试卷中各个试题和欲测技能之间的相关关系。

(注:表中黑体部分≥1.50)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所有的听力试题至少与2项语言技能相关;10项听力技能中有7项至少和一个测试试题相关。其中第一项(理解事实性信息和细节)和第六项(理解主要观点和支持性信息)在所有的听力试题中得到体现。

听力没有测试到的语言技能有:第二项(理解说话人口头指示的任务及其期限);第九项(理解语言各交际功能之间的差异,如提议、建议、指点或警告等)和第十项(识别说话者的态度信号,如语调、幽默和讽刺等)。

(注:表中黑体部分≥1.50)

从表二中可以看出,所有的阅读试题至少与1项语言技能相关;11项阅读技能中有8项至少和一个测试试题相关。其中第一项(通过跳读或略读的方式,找出并理解文章中明确陈述的信息)在所有的阅读试题中得到体现。

阅读部分未能体现的阅读技能包括;第二项(找出并理解表格、图表等非叙述性材料中的信息);第三项(根据上下文确定单词的意思);第五项(阅读并理解和课堂练习或考试有关的书面指令)。

表三表明PETS-5的写作部分可以充分测试所有相关写作技能。

从表四中可以看出,口语部分测试了全部9项相关语言技能,其中第二项(评价性常规口语表达)、第四项(意义协商:使用话语加工策略评价交际的有效性,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必要的调整)和第六项(话语轮交替:理解每个说话人应该什么时候说,说多长时间)分别在两项口语任务中体现,而另外6项技能则在所有口语任务中均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六、讨论

综上所述,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第五级的听力和阅读部分每个试题都测试了某一项听力技能,但从整体上来看,阅读和听力试题不能涵盖所有的相关语言技能。而写作部分和口语部分的试题则几乎测试并涵盖了所有的相关技能。也就是说,从考试内容看,PETS-5的听力和阅读部分的试题不能够成功测试出所有的听力和阅读能力,试题的代表性也不够充分;而写作和口语部分的试题则能够反映考生应有的写作和口语水平。

另外,试卷中的第二部分是英语知识运用,其目的在于“不仅考查考生对连贯性和一致性等语段特征的辨识能力,还考查考生对用于一定语境中规范的语言成分的掌握,这些规范的语言成分主要是词汇和语法结构”。这一部分内容特殊,属于语言知识的考查,是构成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基础,不适合用上述工具进行分析评判。笔者曾就此问题请教于教育部考试中心PETS考试体系的设计者和相关专家,鉴于英语在中国作为外语学习(EFL)的社会环境和中国特有的学习文化,笔者认为对此问题的讨论当另作研究。

本文是对语言水平测试效度研究的一个初步尝试,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期待着在以后的研究中能够不断改进,促进测试研究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AERA,APA,& NCME.Standards for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Testing[M].Washington,DC:AERA,1999:9.

[2]Rosenfeld,M.,Oltman,P.K. & Sheppard,K.Investigating the validity of TOEFL:A feasibility study using content and criterion-related strategies[J/OL].2008.08.10.http://省略/Media/Research/pdf/RM-04-03.pdf.

[3]教育部考试中心.PETS-5考试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孙晓敏,张厚粲.效度概念演进及其新发展[J].心理科学,2000,(1):234-235.

[5]Lado,R.Language Testing[M].New York:McGraw-Hill,1961:321.

[6]Messick,S.Validity[A].In R.L.Linn(ed.).Educational Measurement(3rd edition)[C].New York:Macmillan,1989:13.

[7]Canale,M.& Swain,M.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J].Applied Linguistics,1980,(1):1-47.

人际关系测试范文3

【关键词】嵌入式软件;可靠性;测试

1.引言

近年来,嵌入式软件多使用于国防、航空航天、核电能源、交通运输和医疗等诸多领域中,嵌入式系统对软件安全系数要求较高,软件一旦失效,会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是实时嵌入式软件较高的失效率,不仅困扰着使用人员,同时也对软件的设计、开发、测评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应用领域的迅速延伸,人们对软件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加,嵌入式系统存在较大的潜力开发需求空间,因此,本文将主要探讨嵌入式软件的可靠性测试技术。但是,传统的软件开发过程周期长,开发语言种类多,嵌入式软件运行环境又同硬件紧密相关,使得嵌入式软件测试过程相比普通软件测试要复杂的多,在整个开发、测试周期中通常占用着大部分时间。目前,对安全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嵌入式软件来说,满足任务使用要求是软件测试开发的重中之重,所以研究一种更有效的针对实时软件的可靠性测试环境,为当前可靠性工程指明了一个研究方向。

2.软件可靠性测试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1 基本概念

软件可靠性[1]可以定义为:

(1)软件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不发生失效的概率;

(2)在所述条件下,在指定的时间周期内,程序执行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软件可靠性测试是在实际的软件的使用环境或接近实际的使用环境下对软件实施的一种可靠性评估方法,软件可靠性测试是从用户的角度,面向软件失效对软件进行的一种测试[2]。它是基于实验室仿真环境或现场使用环境下,按照用户实际使用操作概图进行随机操作的黑盒测试方法,发现影响可靠性的缺陷,实现可靠性增长,验证可靠性要求,评估可靠性水平的测试,一般在系统测试,软件交付阶段进行。软件可靠性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评价软件可靠性水平、验证软件是否满足要求的有效手段。

2.2 软件可靠性测试活动

软件可靠性测试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构建软件运行剖面:软件的运行剖面“是指对系统使用条件的定义。即系统的输入值用其按时间的分布或按它们在可能输入范围内的出现概率的分布来定义”[3]。软件可靠性测试的过程必须以某种方式近似地反映软件的实际使用情况。测试的基本过程是首先确定一个以概率方式定量描述软件系统使用过程的统计模型,然后由模型自动生成测试用例,以便能合理有效的反映软件使用的统计规律,通过对使用信息的分析,按照被测软件的层次结构和实际使用,自顶向下构造软件剖面。

b.生成测试用例:测试组基于上述构造的软件剖面,根据测试模型,分析层次结构,将测试项进行分解,针对分解后的每种情况选取和设计测试用例。测试人员获取现有的测试数据和生成新的测试数据,并按照要求在已构建的真实测试环境或仿真测试环境进行可靠性测试,验证所有的测试数据。

c.建立测试环境:构建的测试环境应尽量在真实的环境下进行,当采用仿真测试环境技术时,应详细说明仿真测试环境与实际运行环境之间的差异,并获得委托方的确认,通过测试就绪评审。

d.测试执行:测试人员必须在真实环境或仿真测试环境下执行可靠性测试用例,测试和开发人员承诺在测试过程中不对软件和环境进行任何的修改,以保证软件得到的失效率不变,测试结果真实准确。

e.收集分析可靠性测试数据:测试人员应如实记录收集到的输入输出数据、执行时间数据、失效数据、失效间隔、失效时间等测试过程数据和结果,填写测试记录。测试人员对测试情况进行记录,监测人员对现场操作进行监督,以提高测试的可信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f.分析结果,失效纠正:测试人员应根据每个测试用例的期望测试结果,测试执行结果和评判准则判定该用例是否通过,以达到对软件可靠性指标实施结果与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的预期指标进行验证。如果不通过,根据失效次数和时间,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对失效进行监控,并给出相应措施的建议内容,直到测试终止为止。

3.嵌入式软件可靠性仿真测试环境构建

嵌入式软件可靠性测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显著特点:被测软件是基于运行环境(宿主机)/开发环境(目标机)方法进行开发的,与硬件密不可分,对运行环境有特殊要求;系统庞大,配套设备多,技术密集,新技术含量高,生产测试周期长;软件时间、空间效率要求较高等。因此,构建一个自动的,软、硬的,实时、非实时的集中式仿真测试环境是十分关键的,仿真测试环境如图1所示:

图1 仿真测试环境

该系统能实现以下功能:提供集成的、可视化的开发环境供测试人员建立测试脚本,生成测试用例,提供可视化的集成开发环境供用户对被测系统交联环境建立仿真模型,根据被测系统的需要方便的配置I/O设备,测试运行被测系统,对测试过程实施监控,实时记录被测系统运行结果,实施分析测试结果,自动判断系统的实效,对测试过程进行数据回放,分析测试结果,确定实效数据,对失效数据进行处理,对可靠性进行评估。在嵌入式软件生命周期内,可靠性测试是软件可靠性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通过对嵌入式软件仿真测试环境特点的研究,采用多台计算机协同处理的低成本、易实践的集中架构体系,提高了系统的通用性、灵活性可扩展性,节约了系统测试的硬件成本,缩短了测试周期,使之更加满足任务要求,保障了安全关键领域的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GB/T11457-9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软件术语.

[2]张景舒.水下机器人软件可靠性测试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论文,2009(1):20-25.

[3]ESA空间系统软件产品保证要求.欧空局标准PSS-01-21,1991.

[4]徐仁佐.软件可靠性工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

人际关系测试范文4

关键字:桥梁;荷载试验;检测

中图分类号:U44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桥梁的重要性也得到更多的重视。尤其是桥梁的质量至关重要,要想保证桥梁的质量不仅要从施工过程入手,还要在竣工验收时注重对桥梁工程内部质量的检测和评判,同时还要做好桥梁工程施工质量以及勘察设计工作质量的控制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证公路桥梁质量。尤其是在荷载试验在桥梁检测中的应用,更加确保公路桥梁质量检测的准确度,从而为桥梁质量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1.关于桥梁的荷载试验概述

荷载的试验时一种比较可靠以及支管的桥梁检测的方法,对于这种检测的方法在一些比较旧的公路桥梁在进行评定检测的过程中,主要就是对桥梁工作不明确的状态之下来对其进行评定以及研究的工作,在通常的情况下,关于桥梁的荷载试验主要是包括着动荷载试验以及静荷载试验这两种,在这之中,静荷载试验主要的作用就是把静荷施加在桥梁公路当中,从而来对比较好的桥梁公路的结构进行检测,与此同时,在确定荷载试验对桥梁公路的结构影响之后,对于这种影响主要是包含着应变以及饶度等,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之下来对比较分析理论值和实际测量值,从而把校验的系数当做是衡量的标准的参数指标,对于公路桥梁的实际情况和实际收到的承载力进行分析以及评估,在对公路桥梁的实际承载力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合理的方法来进行科学以及合理的计算,如果公路桥梁的结构比较复杂时,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其建立有限元的模型。所谓的有限元模型就是依据着公路桥梁结构现场测量数据以及设计图纸建立的,对着这种模型的建立其中是隐藏了大量的简化以及理想化数据。如果实际的测量结果和模型计算结果之间出现一定的差异时,相关共组人员应及时、正确修改有限元模型。在对其进行修改的过程中是可以通过动荷载试验的结果来进行,所修正的对象是有限元模型中的物理学参数以及几何参数以及约束条件,从而来使得有限的模型动力特性试验相结果。

2.荷载试验的分类

荷载试验主要分为两类,即就是静态荷载与动态荷载,具体表现在:

2.1静态荷载试验。所谓静荷载试验是指受静止荷载影响,对桥梁结构的指定部位的静力、位移以及裂缝等与之有关的参数应变进行检测,之后推测出在此影响下桥梁结构使用性能及工作能力试验。静载试验加载时需从零开始,直到最后增加到预定荷载为止,通常需借助重力或者其它种类的加载设备确保加载的顺利完成。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过程中最为常用也是最基础的试验便是静载试验,因为桥梁结构工作中所承受的属于静力荷载,这里面还包含桥梁结构自重,有时候连设计计算期间随着时间变化移动车辆发生的荷载也被看作静力荷载。当桥梁结构开始动力试验时,也需先对静力荷载进行试验,从而将结构相关参量测定出来,所以静载试验也是熟悉了解与掌握桥梁结构特性的主要方法与重要途径。

2.2动态荷载试验。所谓动载试验主要指借助某种激振方法使得桥梁结构发生振动,随后对桥梁结构固有频率、振型和行车响应等与之有关的参数进行检测,从而测定出桥梁结构总体刚度以及行车性能。

3.选择需要荷载试验的桥梁

3.1新建成的大跨度的桥梁,尤其在桥梁施工中应用了新结构、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情况下,对桥梁的桥跨结构一定要进行荷载试验。

3.2需要通行一些特种车辆的新桥梁或者旧桥梁。要保证该桥梁的承载能力满足通行要求,就一定要对实际轮位、轴重开展荷载试验。

3.3修复后的或者加固后的旧桥。一般旧桥由于年久失修或者故障会进行修复或者加固,修复或加固后一定要进行荷载试验的检测工作。

3.4施工技术落后、年久失修的旧桥。一般这种桥梁都不能满足现代运输发展的需要,在实际运营中很容易发生事故,所以,一定要进行荷载试验,保证桥梁的正常使用。

4.荷载试验检测

4.1静载试验

4.1.1静载试验原理

承载能力评定荷载一般有包括:标准汽车、挂车或履带车、人群荷载和需要通行的特种重载。产生控制截面最不利内力的评定荷载,常作为静力试验荷载。但内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实际采用的试验荷载往往会与评定荷载有所不同。为保证试验效果,常采用等效荷载试验的方法。等效试验荷载通常有可行式车辆和重物直接加载两种。当采用重物直接加载时,要注意避免加载设备与桥梁共同承载而形成“卸载”现象。试验荷载布置应使结构处于某种实际可能的最不利的工作状态。根据《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的建议,桥梁荷载试验一般采用基本荷载。其中,静力试验荷载的效率系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Sstat。为试验荷载作用下检测部位变位或力的计算值;S为设计标准荷载作用下检测部位变位或力的计算值(不计动力系数);8为设计取用的动力系数。

为了保证试验的有效性,必须使测试截面的试验荷载效率系数〕0.95 0确定加载位置与加载工况的原则是:用最少的加载车辆达到最大的试验荷载效率,同时,应考虑简化加载工况,缩短试验时间,在满足试验荷载效率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加载工况,依据某一检验项目为主,兼顾其他检验项目。

4.1.2静载试验的一般程序

桥梁结构的静载试验分为三个阶段:桥梁结构的考察和试验方案设计阶段、加载试验与观测阶段和测试阶段的分析与总结阶段。

(1)桥梁结构的考察和试验方案设计阶段

该阶段的工作是顺利进行桥梁荷载试验的必要条件。应根据试验的目的和要求,具体考察桥梁结构的设计图纸、文件、资料,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和计算,补充必要的材料力学性能试验。

(2)加载试验与观测阶段

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按照预定的试验方案,对结构施加荷载,通过各种测试的仪表机具进行观测。该阶段是桥梁结构静载试验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整个试验的成败。

(3)测试结果的分析与总结阶段

通过加载测试后,将得到的大量观测数据和资料加以整理与计算,井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

4.1.3静载试验注意事项

(1)试验时荷载分级(视具体情况采用2一4级)施加并分级卸零。加载方式为单次逐级递加到最大荷载,然后逐级卸到零级荷载。

(2)现场试验中,应对重要的测点数据与理论值及时进行分析比较。

(3)为了尽可能地减小加载试验中结构残余变形的影响,静载试验加载到位后,关闭汽车发动机,持续5min以上,待数据完全稳定后记录。每次卸载后至下一次加载的间隔时间均不少于5min。

(4)动载试验采二用载重车,相邻试验的间隔时间应超过10min。

(5)现场试验加载中,应对结构裂缝状况进行监测,观察裂缝的发展状况,判断结构对荷载响应。卸载后,再次对裂缝状况进行观测,查看裂缝是否闭合。

(6)当加载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时,应立即终止加载:

①控制测点应力值达到或超过弹性理论按规范安全条件反算的控制值;②控制测点变位(或挠度)超过规范允许值;③由于加载,使结构裂缝的长度、缝宽急剧增加,新裂缝大量出现,缝宽超过允许值的裂缝大量增多,对结构使用寿命造成较大的影响;④实测挠度曲线分布规律与计算值相差过大或实测挠度超过计算值过多;⑤发生其他损坏,影响桥梁承载能力或正常使用时。

4.2动力载试验

4.2.1关于桥梁动力荷载试验的目的和项目

关于桥梁的动力荷载试验的目的就是测定桥梁结构当中的动力特性,即桥梁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型以及阻尼比等桥梁结构模态参数,在测定桥梁结构当中的动荷载作用之下的强迫震动响应,就是桥梁结构当中的动位移、动应力以及冲击系数等.在通过动载的试验以及理论分析来进行了解桥梁结构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实际工作状态,从而来判断以及评价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的条件,并且分析桥梁病害成因并掌握其变化规律,同时也分析了桥梁病害对桥梁各项性能的影响.对桥梁静力荷载试验的结果进行结合,并且对桥梁的质量来做出一个合理的评价,以此为桥梁在运营过程中以及管理改造时能够提出科学的依据,在根据测试目的的不相同,可以把桥梁动力荷载的试验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桥梁的脉动试验;二是桥梁的跳车试验;三是桥梁的跑车试验等。

目前,由于检测技术的发展及检测设备的更新,可以近似的检测出桥梁结构的振动频率、冲击系数等动力参数。桥梁动载试验中振动频率的测试方法有环境脉动激励试验和激振器强迫振动试验,冲击系数的测试方法为车辆冲击试验。

(1)环境脉动激励试验

环境脉动激励试验和附近激励源的类别、特性是相关的。很多桥梁附近环境的激励源都难以确定,有时甚至存在多个激励源,所以,理论一般是环境脉动激励输入接近随机白噪声。通过振动信号分析,不需要使用笨重激振的设备,就可以得出结论。尤其适用于超大跨桥梁结构检测使用。

(2)激振器强迫振动试验

桥梁使用激振器强迫振动时较多,但试验需要中断交通,而且检测周期过长,所以,很少真正应用于实际检测中。不过这种检测方式具有较高的精度,对桥梁动力特性可以全面的把握。

(3)车辆冲击试验

车辆冲击试验可以根据车辆激励方式不同,进行不同的跑车试验、跳车试验和制动试验。通过跑车的制动和跳车模拟试验,可以对桥梁不同工况下的冲击系数进行分析。车辆与桥梁的冲击作用,作用机理复杂,通过车辆冲击的试验,可以得出桥梁冲击系数。桥梁冲击系数可以作为桥梁设计中重要的参考系数。跑车的试验、制动的试验和跳车的试验都可以得出冲击的系数,而这些冲击系数往往有很大的区别,各系数代表的实际含义也各不相同,通过实际的检测,冲击系数值和车速、桥梁类型、实际路面的情况这些外部环境都有很大关系。研究人员一般进行跑车的试验,都要进行多次、反复的试验,这种试验方式,可以有效减少随机发生的各种误差,对于试验中发生的各种情况,要做好理论的分析和理解,对试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也要及时把握分析,综合得出检测结果。

结束语

通过外观检测是不能准确判断桥梁的实际工作状态,只有采用荷载试验法对外观检查不理想的桥跨进行检测。通过数据对比,得出结论,判断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及实际工作状态。

参考文献

人际关系测试范文5

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便是进行语言测试,通过测试,既能依据测试结果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能直观地了解学生掌握语言的实际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借此检查教与学的直接效果,对于改进教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大有裨益的。由此可见,语言测试的两个显著的功能:一是为实践教学提供目标;二是为师生实现教学目标提供依据。但缺乏科学的语言测试不利于实施素质教育,致使学生高分低能现象严重。只有科学的语言测试才能反映语言教学的效果,才能使反拨作用具有积极性,最终实现语言教学的目标。

听是重要的语言技能,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目标。听力测试是语言测试中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检验和评估学生听的能力。因此,科学的,高质量的听力测试设计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听力能力,一方面让教师通过测试结果反馈的信息对教学进行反思和调整。

二、 英语听力测试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信度与效度的矛盾关系

当前英语听力测试设计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不能很好地处理信度与效度的对立统一关系。语言测试既要注重语言的整体性,又要兼顾艺术性,这是效度所要求的。因此,听力测试题目应具有多样性,测试内容和形式与实际的语言运用越接近越好。信度则要求强调语言测试的科学性,测试时语言要进行分割处理,听力测试的题型的同质性要求很高,语言内容与形式要与语言的实际运用脱离。因此,要做到听力测试中同时具备极高的信度和极高的效度是很困难的。但是,假如听力测试缺乏信度,就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语言行为的测试结果,测量或评估学生的语言能力就缺乏合理的依据。同样道理,只有信度缺乏效度的听力测试也毫无意义可言,缺乏效度的测试只是测量了与掌握语言能力相关甚远或毫不相关的内容,在缺乏效度的情况下,学生真正的语言能力是无法从这样的测试结果中检测出来的。因此,要实现作为语言测试目的的听力测试,信度与效度缺一不可。

2.英语听力测试设计中信度与效度的矛盾关系具体体现

由于存在局限性,英语听力测试设计的题型几乎是固定且单一的:选择题较多,主观题较少,测试常以选择题来检验学生掌握语言的情况。测试设计者常忽视了选择题型消极的一面,即属消极接受题型,这种消极题型考察的是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能力和猜测能力,它仅能测试出学生的被识别接受语言能力。因为学生靠猜测或排除法而选对答案并不能说明学生已掌握某一语言形式。另外,即使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也不能说明某一语言形式学生已经真正地掌握并能运用了。总之,选择题的测试结果是不能确切反映出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而反映学生的真正水平的是语用能力的强弱,这就使得学生测试的得分与学生实际掌握语言能力不一致,从而降低了测试的信度。另外,不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的听力测试中,都涉及到听写测试题型,这种题型是考察学生综合技能的,即: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拼写、识别音段的能力和语法与词汇的掌握情况。但是,听写测试和选择题测试情况相似,侧重考查的是学生对语言形式的识别能力,而对语用能力和语言产生能力起不到积极作用,更使得学生丧失了把语言知识与语境特征相结合的创新能力。由此可见,缺乏科学合理的测试不会对教学起到积极的反拨作用。

三、 对策

1.处理好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要解决英语听力测试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处理好信度与效度的关系尤为重要。英语听力测试是测量学生英语听力实际水平的一把标尺,因此,测试要求可靠性和有效性高度统一。语言水平测试是很复杂的,而在听力测试设计中,主观题和客观题分值比例处理的好坏对于测试的可靠性及准确性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客观题具有衡量及评分标准明确、客观的特点,测试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的科学准确度是很高的,因而测试的信度是可靠的。而主观题型,学生进行猜测或推理得出正确解答的几率大大降低了。因此,英语听力测试卷中主观题型越多,测试的效度就越高。处理好信度与效度的对立统一关系,对于英语听力测试设计所要达到的目标是极其重要的。作为测试设计者的教师,务必把握好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2.听力测试设计中应注意的重要问题

进行语言测试的目的是检测受试者对特定语言的运用和接收能力。对学生进行英语听力测试,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英语语言能力:包括能理解听力材料的大意;能获取细节性的信息;能理解或明或暗含的表达;能根据材料进行相关的推理判断;能理解材料中所涉及到人物的意图,观点和态度;能辨别话语中的各种音变等等。为此,作为测试设计者的教师,对英语听力测试的评判标准要有明确的认识,科学合理地设计测试实践的各个环节。在进行英语听力测试设计时,教师应特别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1)充分理解听力理解技能的界定

对于听力理解技能的界定,语言学家们的说法各异。综合各家所言,听力技能包括:区分语言;识别词汇及其重读;掌握交谈中的语言功能;能把语言线索与音变相结合,并借助肢体语言进行理解;能运用语言背景知识并结合材料中语境进行预测和确认说话人所表达的意思;能回忆关键词汇、重点话题和各段落层次的中心思想;在交流中能给予对话者合理恰当的反馈;能复述或重组所听材料的内容。

(2) 注重语言交际功能

语言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测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如何在测试中测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测试设计者要解决首要问题,听力测试作为交际语言测试的重要手段,在真实或几乎真实的情境中,学生通过完成“真实的交际”的测试来测量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知识的能力。因此,测试设计所使用的材料要侧重语言的交际功能,所涉及的词汇应为交际常用词汇。所以,听力测试材料要以口头英语形式设计,切忌使用书面英语。听力测试题型的设计要尽可能做到“接近生活”,即测试的内容应为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会真正使用到的。

(3) 测试内容因人而异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既受地域条件又受教学师资水平的影响,相当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特别是受条件影响,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中,听说的能力非常弱,甚至耳听不明白,口张不开。加上学生发音不准确也使得听力水平受到极大影响。因此,测试所使用的材料内容要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要符合学生的生活经历与年龄特征。录音诵读者最好是英语为母语且受过相关语言培训的人士。

(4) 题型、题材多样性

测试设计的题型应多样性,做到语言要简洁,考查多种听力理解能力,并尽可能减少学生的阅读量。为了适应因世界多样化而出现的多元化交际需要,听力训练与测试应让学生多接触多元化的材料。广泛的生活题材是必需的,社会热点、科技进步、自然环境等题材也应可作为训练和测试的选择。听力训练和测试材料的体裁也要多样性。对话、独白、新闻广播、故事、讨论、座谈、影视歌曲等语言材料均可作为听力训练和测试材料的可选体裁。此外,鉴于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在语音、语调上的差异,英语听力测试设计时所选用的材料可允许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并存的现象。

(5) 测试设计要有针对性

结合专家建议,教师在准备教学测试设计前,以下事项可供参考:突出语义群中明显的词汇;语音语调差别有所显现;学生可依据上下文对生词含义进行有效猜测;学生可依据录音中人物话语判断各种关系;学生能能够根据录音中可用的线索边听边预测,能预测下面的内容;句子的省略部分的难度不应超出学生听的能力;理解录音中人物话语的潜在含义;能正确判断录音中人物谈话话题转换;能区分不同的谈话风格以及跨文化交际中人物的语言差别。切忌出难题,怪题,偏题。

(6) 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

①控制听力测试时间,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人的精神高度集中持续的时间大概在30分钟左右,因此,测试的时间最好控制在20分钟到30分钟。所得到的测试结果比较客观准确。②确保听力设备的正常运转,常做检修,保养。③教师应及时分析测试结果,重视测试对教学的反馈作用。

四、 结语

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听力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听力测试是衡量学生听力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测试必须是有效、可靠和可行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测试题目时务必权衡测试的效度和信度,处理好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科学合理地进行测试设计,达到进行听力测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Joy M.Reid.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Press Books/Cole/Thomson Learning Asia,2002.

[2] 刘润清,韩宝成.语言测试和他的方法.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 刘润清.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4] 武尊民.英语测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人际关系测试范文6

【关键词】控件ID 映射关系 自动化测试

在自动化测试领域中,传统的自动化测试脚本的开发一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通过手工运行一次测试,同时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的录制功能,把所进行的操作记录下来,生成测试脚本。这种技术生成的脚本回放成功率比较低,后期维护也比较困难。第二种方法是编写测试框架,对测试需要的基础操作提供接口供调用,测试人员根据用例操作需求,手工编写调用接口的自动化测试脚本,这种方法对测试人员的代码水平要求很高。

目前自动化测试中,测试小组成员编写完用例以后,还需要脚本开发人员单独编写一条针对此用例的自动化测试脚本,然后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运行脚本进行测试。当测试用例变更后,还需要重新编写这条测试脚本,资源耗费比较大。测试用例和测试脚本之间的维护比较复杂。

1 实施过程

1.1 项目介绍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想法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将测试用例自动地转化为自动化测试脚本,以减少自动化测试脚本的代码量、资源消耗及测试用例和测试脚本之间的维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和小组人员不断的摸索以及通过实际工作中多次测试和联调,探索出一种只要被测产品中没有产生新的控件类型,就不需要修改自动化测试脚本的解决办法。通过在实际项目中多次试验,本控件类型在测试用例中可以任意制定被测产品的流程,不会局限某个系统、某个产品。

根据多次实验结果得出一种自动化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定义控件属性与预置测试脚本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本环节是通过设置的相应的对应关系,在前期就降低控件的可变化性。

步骤2:读入测试用例的测试数据,其中,所述测试数据包括控件属性。

该数据从项目实际运营过程中获取,保证能够在测试过程中发现更多的问题,确保一旦正式后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避免出现类似错误。

步骤3:针对读入的控制属性,查找到对应的预置测试脚本代码;大多数自动化测试并没有这一步骤,通过读入控件属性,可以降低代码的重复性,是本设计特有的环节。

步骤4:根据预置测试脚本代码形成自动化测试脚本代码;

步骤5:将预置测试脚本代码添加到编写的自动化测试代码框架中,形成自动化测试脚本代码,执行自动化测试脚本代码,其中,自动化测试脚本代码用于模拟手动执行测试用例中各个控件类型的动作。

以上二分部主要由软件自动完成,无需手动进行,这也就是自动化测试的魅力所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人力手动操作的时间,腾出更多时间去完成其他事情,增加工作效率。

2 附图说明

2.1 测试流程

为了将思想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更明显展示出来:通过阅读参照图1附图将会更直观。

2.2 解决办法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案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人的思想,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思想。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每个项目都需要人员的配合。需要需求人员、产品开发人员和自动化测试脚本代码开发人员共同配合,产生控件ID与被测系统映射表、控件类型与代码映射表,例如表1和表2所示,其中,控件ID与被测系统映射表记录了控件名称、测试用例中控件ID、被测系统中的控件ID之间的映射关系,控件类型与代码映射表记录了控件类型、测试用例中控件类型、被测产品中控件类型、测试脚本中控件类型的映射关系。

本方案的方法和系统可以连接测试用例管理工具,读取测试用例,通过解析模块解析测试用例信息,生成脚本可读的信息,然后根据测试用例中的控件ID在控件ID与被测系统映射表中查找对应被测模块,最后确定被测模块;我的主要想法还是根据测试用例中的控件类型在控件类型与代码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测试脚本代码,执行自动化测试脚本来最终产生测试结果。具体步骤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我们要先读取用户编写的测试用例,例如可以连接测试用例管理工具,从存储有用户编写测试用例的测试用例管理工具中读取,测试用例中的控件类型和操作命令、自动化测试脚本中的控件类型和操作命令、被测试系统中控件类型和操作命令三者一致,测试用例中的控件ID与被测系统的控件ID一致。

步骤2:解析测试用例信息,生成脚本可读的信息。

步骤3:根据测试用例中的控件ID在控件ID与被测系统映射表中查找对应被测模块。具体地,根据测试用例中的控件ID,在控件ID与被测系统映射表中,首先查找到对应的被测系统中的控件ID,然后根据该被测系统中的控件ID再查找到对应的被测模块,其中,所述被测模块是被测系统的某个测试单元,例如,一个文本框、一个多选框、一个单选框等。

本组成员在项目中反复实践发现了一致性的关键点。目前很多自动化测试都是由于忽略了一致性才导致脚本可用性降低从而人为的增加了测试的工作量,说是实现了自动化测试,反而却是增加成本。

步骤4:根据测试用例中的控件类型在控件类型与代码映射表中查找对应的自动化测试脚本代码。具体为,根据测试用例中的控件类型,在控件类型与代码映射表中,首先查找到对应的测试脚本中控件类型,然后根据该测试脚本中控件类型再查找到对应的自动化测试脚本代码。

步骤5:执行步骤4的控件类型对应的自动化测试脚本代码,该自动化测试脚本代码用于模拟手动执行通过步骤3查找到的被测模块的控件类型的动作。

步骤6:输出自动化测试脚本代码产生的实际结果。

步骤7:比较自动化测试脚本代码产生的实际结果与测试用例中的预期结果是否一致,如果一致说明测试通过;如果不一致说明测试不通,并且指出不通过的原因

使用本方案的方法,即使当测试用例变更后,测试人员只需按照关键字规范,手工修改一次测试用例即可。

下面对本方案的一个优选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包括以下步骤:

Step1:需求人员、产品开发人员和自动化测试脚本代码开发人员共同定义好被测产品中控件类型与控件的ID,产生相应的映射表,标准控件的使用标准定义。

共同定义是非常重要的,针对不同项目,前期应把控件类型和id定义成标准,并在开发过程中使用统一标准。

Step2:产品开发人员和自动化测试脚本代码开发人员根据映射表为被测产品的每个控件设置控件类型、控件ID。

Step3:定义测试用例内容以及格式;测试用例内容包含:控件类型、控件ID等;测试用例的格式如:(系统模块名称,控件类型,控件ID,输入内容,操作命令,预期输出,时间输出,测试结果)。

Step4:执行自动化测试脚本代码,包括如下子步骤:

Step4.1:读取用户编写的测试用例,所述测试用例中的控件类型和操作命令、自动化测试脚本中控件类型和操作命令、被测试系统中控件类型和操作命令三者一致,测试用例中的控件ID与被测系统的控件ID一致。例如,可以首先连接存储有用户编写的测试用例的测试用例管理工具,然后从测试用例管理工具中读取测试用例。

其中,Step4是自动化测试一个控件过程,在自动化测试脚本代码中,分别实现模拟手动执行每个控件类型的动作,并且使每一个控件类型的动作成为一个独立的模块,根据控件类型可以查找到对应的测试脚本代码。脚本代码可以重复利用,只要被测产品中没有产生新的控件类型,就不需要修改自动化测试脚本。测试用例中可以任意制定被测产品的流程,不会局限某个系统、某个产品。

其实优选具体实施方式和之前介绍的没什么区别,这里要说的是不管哪种方案要强调的是测试用例中的控件类型和操作命令、自动化测试脚本中的控件类型和操作命令、被测试系统中控件类型和操作命令三者一致,这个是本文的重点,也是提出本方法的关键。

3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