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建设工程论文范例6篇

重点建设工程论文

重点建设工程论文范文1

1.1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2010~2012年三年项目共完成更新改造泵站60座、装机3178kW、机井111眼、防渗渠道90.86km、渠系配套建筑物5641座、疏浚沟渠土方161.35万m3、高效节水灌溉100hm2,共计完成投资9600万元。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5,中沟及中沟以上建筑物配套率和完好率达100%,田间工程配套率和完好率达90%,抵御旱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发展现代农业、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粮食产量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1.2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坚持农田水利建设为产业配套

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助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的实施,提升了土地产出能力,全市有效灌溉面积从4.68万hm2提高到5.55万hm2,占耕地面积比重提高18.54%,达到70.79%;节水灌溉面积由2.57万hm2提高到2.83万hm2,占有效灌溉面积51%;粮食总产量由59.93万t提高到66.14万t,粮食亩产由509.39kg提高到565.41kg,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1%,农民人均增收178元。

1.3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项目实施后,水利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灌溉水利用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有效缓解了水量严重不足的矛盾,增加了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随着地面拦蓄工程的增加,项目区植被覆盖情况得到进一步改善,减少了坡地冲刷及水土流失,使田间土壤能够保持一种适宜的环境,对促进生态系统平衡、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4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有助于充分发挥项目区的综合潜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项目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改变乡村面貌。项目的实施不断扩大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多的农民获得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实施带来的效益,并自觉地、积极地参与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同时,项目的建设也促进了农业水利现代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扩大内需等政策的指导下,有助于引导和支持农民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维护工作,推进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健康发展,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促进当地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具有重要意义,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2主要做法

为真正把重点县建设这件强基础、惠民生、管长远的好事办好,确保农民长期受益,新沂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科学设计规划、积极筹措资金、规范项目管理、加大宣传力度、落实管护责任,把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作为农村水利的核心工作来抓,作为民生水利建设的重要举措来落实。

2.1领导机构完善

责任机制有效落实新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作,并将重点县建设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放在突出位置,全力推进。一是在项目建设之初就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财政、水利、审计、农业、农开、国土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新沂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领导、关系的协调、资金的调度和筹措等工作;二是市政府办公室及时出台了《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细化建设任务和目标,制定工作措施;三是各项目镇(街道办)主要负责人牵头、分管负责人主抓,主要解决工程实施前的清障问题、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矛盾问题,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四是成立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建设处,全面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技术指导等工作。这些机构的成立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扎实推进提供了组织保证。

2.2规划设计科学

项目建设重点突出以《新沂市农田水利规划》、《江苏省新沂市2010~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为依据,建设处人员全面深入到镇村,广泛听取项目区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经过精心调研规划,结合当地水资源现状和产业结构需要,委托设计单位编制建设方案和年度实施方案,按照“因地制宜、质量第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确保项目建设充分满足农民的需求,重点解决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3建设制度健全

工程建设质量优良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的规定以及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办法和建设管理细则等文件要求,新沂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建设管理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项目公示制、竣工验收制、农民义务监督制。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进行施工,严格履行建设程序,严把材料设备采购关、施工队伍选择关、工程质量监督关以及工程竣工验收关四个关口,建立健全“建设单位负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审计单位控制、政府部门及受益群众监督”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项目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2.4资金管理规范

财政配套足额到位在竞争立项之初,新沂市财政就明确承诺,地方配套资金全部由市财政解决,市财政每年配套1000万元,配套资金足额到位,不让老百姓出一分钱,不增加农民负担。一是资金的使用严格按照《江苏省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程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其补充规定要求执行,设立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资金专款专户,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保证专款专用。二是严格执行县级财政报账制,按工程进度分期分批提报,按合同约定,先由施工单位提出申请,监理工程师计量审核,建设处同意后,由国库集中支付。严格按合同规定和施工进度拨付工程款,并将支付资金的10%作为保留金,待工程运行一年复验合格后拨付,以保证工程质量。三是加大工程资金使用的公开力度,及时将工程建设及资金使用情况向受益群众公示,接受社会监督,让项目资金运作公开透明,以保证资金使用安全、规范、有效。

2.5宣传工作扎实

干群参与积极性高一是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公示栏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党和国家水利建设的惠农政策,重点县建设的先进事迹和带来的好处,激发大家参与重点县建设的积极性,确保项目的实施受到拥护;二是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项目区党员、群众代表座谈会征求意见,提高项目区群众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意义的认识;三是积极推行农民义务监督员制度,聘请党员、群众代表作为农民义务监督员,为工程质量把关,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工程建设的自觉性。

2.6建后管护到位

工程效益发挥长久项目建成后,及时移交当地人民政府,由当地人民政府委托村级管理,成立以村主要负责人、用水户群众代表和工程承包经营户参加的用水者协会,支持和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灌溉管理。一是建立管护体制,落实管护责任。随着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的实施推进,市政府办公室及时出台《新沂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文件,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明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确定管护范围,规范管护标准。二是落实管护资金,保障管护到位。《办法》明确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资金的来源,即:管理养护经费中材料费、机械费、人工费由市财政、镇(街道)财政、行政村按照各三分之一的比例承担。市级补助实行“以奖代补”,根据市水利局每年对各镇的考核结果拨付。镇(街道)级资金用于镇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和村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奖补,村级资金由各行政村自筹或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筹集。各镇(街道)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经费资金专户,严格资金的使用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保障小型农田水利管护工作落实到位。三是强化管护考核,严格考核奖惩。为加强全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提高工程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市政府办公室制定《新沂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考核办法》。考核对象为各镇(街道)人民政府,考核工作由市水利局会同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考核成绩作为考核各镇(街道)农村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与市级补助管护经费挂钩,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工作常抓不懈。四是完善基层建设,加强行业管理。早在2005年底,体与空气充分参混,提高水体含氧量,有利于水生物生长,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3建筑形象景观化

渠南灌区建设彻底摒弃过去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中重视工程质量和功能、忽视景观形象的作法,重视工程质量的同时,更注重工程形象。灌区项目建设结合生态示范镇村建设,与时俱进,在建筑物外观结构设计上,拓展思路,突破常规,聘请城市建筑专业设计人员协助水利设计单位,优化地上建筑物结构外观形象设计,注重水利工程建筑物结构形象与周边农村环境相协调,创建农村田头景观化建筑,如:渠首启闭机房仿古亭化、泵站管理房仿徽式建筑风格等。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按城市公园景观建筑物建设标准要求施工,打造一处工程一处景。

4灌溉用水科学化

渠南灌区不仅重视通过工程措施提高灌区节水能力,更注重通过管理措施实现节水目标。通过优化管理方式方法,科学调控水源,落实轮灌制度,不仅保证了水位流量,降低了灌溉能耗,而且提高了灌水效率。此外,在20世纪90年代末,渠南灌区成立节水灌溉技术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探索水稻生长时期不同水分需求不同的规律,总结出适用于渠南灌区的水稻浅湿调控节水灌溉技术。通过探索和推广科学化的水稻灌溉节水技术,不仅实现了节水目标,提高了水分生产率,而且提高了水稻产量。

5管理队伍组织化

渠南灌区实行灌区管理所和用水者管理协会分级管理体制。渠南水利管理所为淮安区水利局直属准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承担渠南片乡镇工农业用水服务、防汛防旱、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工作任务,负责水资源调度、规费收缴、水政监察等工作。核定渠南水利管理所编制68人,实际在编60人,其中,管理人员7人,专业技术人员32人,工勤人员21人。渠南灌区用水者管理协会主要负责骨干灌排渠系和建筑物的管理,为镇村级管理协会提供指导和技术支持,协助其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组织管理,提高基层用水者协会管理水平。镇村级用水者管理协会负责斗渠及以下级小型配套建筑物管理,实现工程受益对象自主管理。

6工程管理信息化

渠南灌区在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过程中不断尝试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在2001、2002、2003年连续三年的灌区改造项目中,逐步建立了渠南灌区自动化控制应用平台,安装了头闸渠首、大兴洞、岔溪洞、平桥闸、平桥洞、涧河洞、市河洞、新市河洞、渔市洞、复兴洞等10座渠首的远程无线闸门启闭控制设备,初步形成灌区通信调度用“有线+无线”的通讯方式,实现了水情统一调度、统一管理。2014年初,淮安区水利局在河海大学技术指导下,在渠南灌区东北片的复兴镇建立视频监控信息中心站,在复兴洞、复兴东干渠渠首、东干渠一支渠首、东干渠二支渠首安装了闸门启闭远程控制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并铺设专用光缆进行数据传输。目前,渠南灌区规划按照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标准对已有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和扩建,逐步建立和完善通信网络,提高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实现干渠渠首和干渠沿线支渠首及骨干建筑物管理信息化、对其他主要建筑物远程视频监控;实现灌区办公信息化、升级完善管理中心及数据库的建设、完善灌区灌溉优化调度信息化系统建设以及管理人员专业培训等,以提高灌区现代化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实现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目的。渠南灌区通过信息化建设,在提高业务管理能力、保障工程安全运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供水成本、减少水事纠纷、改善工作环境、促进灌区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效果显著。

7结语

重点建设工程论文范文2

[关键词]专业学位;建筑与土木工程;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 2015 13-0049-03

[作者简介]张华 1974― ,男,湖北宜昌人,博士,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副教授。

有研究者以水利工程专业学位为例,结合水利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探索了具有学校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方案。[1]另有学者以车辆工程专业学位为例,介绍了学校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情况,提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开展各培养环节改革。[2]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开展了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探索。[3-6]我校自2010年招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来,结合学校特色和培养经验开展了以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为导向,以实际动手和实践创新培养为重点,以推进校企联合和产学研用结合为途径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一、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各司其责和相关监督的和谐体制,行政上通过校院两级实施过程管理、绩效评估和质量保障,学术上通过校院两级专业学位培养指导委员会 组 落实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学位标准。

学校成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学院按工程领域成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指导组,其中来自行 企 业的委员均不少于3人。

二、招生录取

复试分为面试和笔试两部分,复试成绩=面试成绩×60%+笔试成绩×40%,总分100分。专业课笔试环节重点考查考试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调对公式、理论记忆和推演。面试环节重点考查学生对专业领域的总体认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实践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

三、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掌握职业领域相关理论知识、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门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分设置:总学分由课程学分和实践学分组成,其中课程学分由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学分组成,实践学分通过学术活动、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学科竞赛和助教助管获得。总学分不少于38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32学分,实践学分不少于6学分。

课程类型:公共学位课,主要是政治英语类、公共知识类,如“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基础学位课,包括数学力学类、职业资格类等;专业学位课,按模块化设计,应包括相应研究方向最新工程技术和方法、研究前沿专题系列讲座等;公共选修课,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完善知识结构,促进文理渗透而开设的选修课程,如“实用文体习作”“演讲与口才”等;专业选修课,主要供本学科或跨学科研究生选修;补修课,主要为前期学历非建筑与土木工程相近学科学生设置的2~3门专业基础课。

实践学分可从学术活动、社会实践、专业实践、科技竞赛和“三助”活动中获得,其中必须参加10次以上校内外学术活动;参与导师科研课题研究累计一年以上或到企事业单位、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进行实践锻炼达3个月以上。

四、课堂教学

课程教学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能力提高为核心,加强案例分析、现场教学和模拟训练。专业学位课和专业选修课原则上理论教学课时不超过总学时的1/2,实例或实验或实习等实践性教学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1/2。原则上公共学位课以考试方式进行考核,其余类型课程以考查方式进行考核。考查方式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选定,可以是试验或实践技能操作,或者综合调研报告、初步设计等。

五、实践基地

依托学科特色,加强与地方和行业的合作,建设好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或研究生工作站。完善实践基地运行管理机制,以项目合作为纽带,校企“双导师”制为保障,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目标,努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六、学位论文标准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论文研究成果要具有工程应用价值,所研究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可以是技术革新,或是理论认识创新,或是技术集成创新。根据全国工程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委员会关于学位论文标准的要求,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但结合学校培养特色,主要分以下四种类型:应用研究论文类、勘测设计类、工程施工类、产品开发类。

一 应用研究论文类

应用研究论文类原则上应该包括绪论、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工程应用与检验、结论和参考文献等,总体上要求数据准确、逻辑严密、结论合理。

绪论主要阐述所研究问题的工程背景、开展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应对该问题的国内外现状做全面的综述,要明确指出该问题当前的主要研究理论、方法、结论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部分应该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理论和方法,采用专业技术手段对所研究的工程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或实验研究,或数值模拟,得出合理的结论或可行的解决问题方案。工程应用及检验部分主要是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与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对比检验,从而验证了研究成果的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等。结论部分概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并明确指出作者主要创新点,包括新的思想、见解、理论、技术或方法等,简要描述研究成果的工程应用价值,并对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提出展望或建议。

二 勘测设计类

勘测设计类原则上应该包括绪论、设计报告、总结和参考文献等,总体上要求数据准确、逻辑严密、结论合理。

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所开展的工程背景、勘测设计的意义和必要性,重点说明勘测设计工程的技术要求和关键问题所在,对设计工程的国内外现状或同类型的工程设计情况应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并简要列出本工程要求开展的主要内容及工作量。设计报告要求详细说明工程勘测设计所依据的各类规范、依据的主要理论、方法和技术原理等;对比分析国内外同类型勘测设计工程的情况;对于重要设计部分要有多套设计方案,并进行设计思想、经济效益、工程技术等比较分析;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设计书应包括计算分析、测试分析、仿真实验分析、技术经济分析、结果验证等内容。总结部分应概括工程勘测设计主要工作及结论,并明确指出作者在勘测设计中的主要创新点,包括新的思想和见解等;简述推荐工程勘测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并对勘测设计中发现的新问题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三 工程施工类

工程施工类原则上应该包括绪论、施工报告、总结和参考文献等,总体上要求数据准确、逻辑严密、结论合理。

绪论部分应阐述所开展的工程背景、工程施工的意义和必要性,重点说明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和关键问题,对施工技术的国内外现状或同类型的工程施工情况应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并简述本工程施工组织及实施的主要内容。施工报告应详细描述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施工组织、施工方法和技术原理等,对比分析国内外同类型施工的特色、技术难点和局限性,提出有针对性的工程施工方案,并进行方案比较;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施工方案应包括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施工管理、施工材料及施工机械等方面。总结部分应概述工程施工的主要工作内容及结论,并明确指出作者提出的新思想或技术革新;简述推荐的工程施工方案的优缺点,并对工程施工中发现的新问题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四 产品研发类

产品研发类原则上应该包括绪论、研发理论及分析、实施与性能测试、总结和参考文献等,总体上要求数据准确、逻辑论证严密、结论合理。

绪论部分应阐述所研发产品的工程背景、必要性和应用前景,重点比较国内外同类产品研发和应用的现状及趋势,并简述研发本产品的主要内容。研发理论及分析应包括研发产品的用户需求分析、需要达到的性能技术指标和总体设计,详细说明设计思路、依据的技术标准和原理、详细设计和校核计算过程,并对产品各项性能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实施与性能测试应包括研发产品的试制、样品性能测试分析和同类型产品设计指标比较等,提出进一步改进性能的意见和建议。总结部分应概述产品研发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并明确指出作者在产品研发中的创新点,包括新思想或新技术;简述所研发产品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对进一步提高产品性能进行展望。

七、“双导师”制

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一方面聘请企事业单位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和授课教师,另一方面选派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拓展专业实践经历。将优秀教学案例、教材编写、行业服务等教学、实践、服务成果纳入专业学位教师和单位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定期表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优秀单位和个人的机制。

八、质量评价监督机制

建立内部全过程质量评价制度,覆盖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和就业质量跟踪等方面。建立外部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引入校外行业专家、教育和管理专家对在校硕士研究生专业素养和学位论文质量进行评价。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建立定期开展自我评估和委托有关专门机构评估机制,以评促建。

完善专业学位质量监督保障体系。在学校和学院两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完善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和学位论文质量保障办法;完善校院两级研究生视导机制,突出专业学位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建立学生评教制度;完善学位论文匿名评阅机制,建立企业专家库和各类型学位论文质量总监;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动态信息平台,全面反映学校、导师、学生培养动态过程,及时进行培养质量分析和。建立培养质量与教育资源分配挂钩机制,对于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约谈整改。

参考文献:

[1] 拾兵,梁丙臣,刘勇.基于“卓越计划”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探索――以水利工程专业学位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2 30 :218-219.

[2] 梁德东,于爱国,陈雪梅,高振海,田文晶.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吉林大学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为例[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 12 :17-21.

[3] 任刚,余燕.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比――以工程硕士领域为例[J].教育观察,2014 13 :13-16.

[4] 初旭新,乔俊飞,刘赵淼.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调查问卷统计结果的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 1 :72-74.

重点建设工程论文范文3

[关键词]文化信息 资源共享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分类号]G250

2002年4月,由我国文化部和财政部共同推进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旨在整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通过互联网、卫星宽带等方式将数字化文化信息资源传输到群众身边,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整体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率,改变农村文化信息资源不足、文化公共服务落后的状况。八年来,我国各地积极开展共享工程实践,在改善城乡基层文化服务、消除数字鸿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构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奠定了基础,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随着实践的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理论研究成果逐渐丰富,本文即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与分析,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进一步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1 文献调研情况

笔者在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中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为检索词(题名or关键词or主题)进行检索,共检索到867篇文献(截至2010年5月),这些文献类型涉及到期刊论文、年鉴记录、报纸报道、会议论文、硕士学位论文以及博士学位论文,每一种文献类型篇数如表1所示:

年鉴记录和报纸报道多是对某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情况的描述,如果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考虑,需要更多地关注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硕士论文以及博士论文中关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探讨,因此笔者对CNKI中上述类型的文献剔除冗余并逐一分析,发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研究主题分布(见图1)。

对共享工程进行综合概括,从理论层面探讨共享工程的现实价值的文献占6%,这是对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总体认识;对工程总体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对策以指导实践,这类文献占研究总数的16%;工程建设涉及到资源建设、应用技术与标准规范、服务内容、知识产权、管理等具体问题,学者们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使得研究更为深入与细化,从而为共享工程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这类研究所占比例为25%;在国家启动共享工程项目之后,各地积极开展工程实践,从图1可看出,所占比例最大(35%)的就是对某地共享工程建设或是对地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的文章;共享工程为新农村建设尤其是农村文化建设带来了活力与契机,因此如何在农村开展共享工程也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要内容,所占比例为6%;纵观我国共享工程的实践,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即共享工程多依托图书馆而建,尤其是公共图书馆,图书馆与共享工程形成了不可分割的主客体关系,图书馆也在共享工程的实践中拓宽了服务路径,此类研究占8%;除了上述研究主题外,也有学者探讨了国际视野下的“共享工程”、共享工程与文化产业发展等问题,笔者将其归结为其他研究问题中,比例为4%,这些文献从不同视角探讨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问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研究也逐渐趋于多元化。

2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研究内容分析

2.1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综合概括

八年来,共享工程的作用与意义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印证,学者们也从理论上对其进行综合概括,从而为共享工程在文化建设中的准确定位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献[1]指出,共享工程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助推器,其以锐意改革的勇气和丰富的创新实践,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不失为一项文化创新工程。共享工程也具有鲜明的特点:信息资源丰富多彩、传递手段多种多样、反馈机制灵活便捷、信息服务公平及时,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共享工程的实施在文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文献[3]探讨了共享工程的服务模式、建设内容、实施效果与发展目标,并对共享工程的启动背景、服务体系、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等做了阐述,从而使人们对共享工程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

共享工程是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的一次探索,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种实践,学者们通过对共享工程进行综合概括,尤其是对共享工程作用与意义的阐述,确定了共享工程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也使人们对共享工程有了整体的认识。

2.2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总体建设

共享工程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以下数字可以说明其实施几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截至2009年底,共享工程已建成1个国家中心、33个省级分中心、2814个县级支中心、15221个乡镇基层服务点和45.7万个村基层服务点,覆盖全国44%的乡镇和75%的村;资源总量达到90TB(1TB相当于25万册电子图书或926个小时视频节目),其中视频资源72345部/集、70434小时;专兼职工作人员68万人;各级中心和基层服务点累计服务超过6.9亿人次。

对于共享工程所取得的成就,学者也从基层网点、资源建设、传输方式、培训工作、服务活动等多方面进行总结;与此同时,研究者们也认识到了共享工程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策略。笔者将目前共享工程建设所存在的问题总结为以下方面:

从资源层面讲,各地文化信息资源征集工作发展不平衡,征集力度有待加强,且资源总量相对不足;从技术层面讲,资源存储分散,缺乏统一的共享平台,不利于检索和利用,且技术实现尚不成熟;从服务层面讲,基层中心建设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服务效益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评估层面讲,对共享工程进行的绩效评估还不完善,以社会效益为核心的工程建设评价体系还没有建立;从人才层面讲,专业人才匮乏,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等。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党中央提出的“把共享工程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标志性工程”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共享工程只有妥善地解决上述问题,才能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学者们提出了解决对策与措施,总结如下:

建立合作共建机制,加大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征集力度,拓宽资源征集渠道,进一步加快数字资源建设步伐;完善技术体系,利用先进的数字图书馆技术整合文化信息资源,创建数字资源共享平台;以农村基层服务点建设为重点,建成完备的文化信息服务网络,改善服务,并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严格管理,确保工作进度,将共享工程建设纳入社会文化事业的考核体系;加强队伍建设,制定人才培养机制。除此之外,也要建立高效的工作协调机制、完善的资金保障机制等,以确保共享工程顺利开展。

通过对共享工程总体建设的探讨,人们了解到共享工程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力图解决这些问题,以

突破共享工程建设的瓶颈,这是此项研究的可取之处。作为一项以政府主导的惠民工程,共享工程需要一种顶层设计,以使工程建设有章可循。如果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方案》看作是这种顶层设计的话,那么在工程总体建设过程中,实施方案完成情况如何就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也就是说目前需要从理论上对共享工程的总体建设情况进行系统梳理,而当前的理论研究正缺少这部分内容。

2.3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具体建设

共享工程的总体目标是构建服务大众的网络框架、资源框架与服务框架,工程的具体建设也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因此,技术应用、资源建设、服务内容就成为共享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标准规范、知识产权等问题与此息息相关,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

2.3.1 技术应用 共享工程是一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和载体的文化推广工程,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贯穿于共享工程的方方面面,文献[9]认为共享工程的技术体系由管理控制系统、资源建设体系、资源传输系统、终端应用系统四个部分组成。数据共享技术、网络存储技术、资源传输技术、系统开发与应用等各种先进技术也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朱亚玲的博士学位论文《基于网格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研究》探讨了基于元数据及本体的网格资源描述及组织方法,设计了核心网格本体及应用本体,提出了本体映射策略并构建了语义元数据管理框架,为共享工程提供了基于网格的技术解决方案,不失为一种新的技术探索。

2.3.2 资源建设数字资源是共享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王芬林指出文化信息资源范围的界定、数字图书馆技术的应用、资源共建模式、资源选题策划的切入是资源建设中需要斟酌的几个问题;赵保颖认为项目规划、素材征集、库房管理、素材审验、资源加工、成果验收六个环节构成了共享工程资源建设的基本流程;学者们也研究了文献资源、讲座资源、娱乐资源等具体类型的资源建设;资源整合、特色资源建设等问题也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文献[16]指出,“加强资源整合是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当务之急”,整合内容包括基础设施、网络资源、数字资源、基层站点、管理资源、人才资源以及财力资源;文献[17]指出应“围绕地方特色资源,构筑共享工程资源库群”,即共享工程的资源建设要体现地方特征、展示民族特色。

2.3.3 共享工程的服务内容作为一项惠民工程,服务民众是共享工程的本质要求,对于共享工程的服务问题,学者们探讨了服务政策、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及服务模式等。

文献[18]概述了目前工程已争取到的政策优惠,总结了这些优惠政策在资源建设、传输、服务方面的具体实施;文献[19]、[20]分别探讨了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实现方式和休闲娱乐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对于共享工程的服务模式,文献[21]指出“总一分馆式”是基层图书馆承担共享工程后服务网络模式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共享工程服务内容的探讨,人们对共享工程所提供的服务有所了解,而共享工程也需要根据群众的信息需求,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

在工程建设中有两个问题不容忽视,即标准规范与知识产权。对于标准规范问题,文献[22]指出,共享工程资源建设应用规范需与数字图书馆保持一致,并提出“在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基础上构建共享工程资源建设标准规范体系”,“视频资源建设标准规范选用广电标准并以数字图书馆标准为参照进行适当调整、补充”。共享工程需要重视版权保护,尊重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在建设中需要特别关注以下问题:文化信息内容数字化中的版权问题、文化信息内容传播中的版权问题、数据库开发和利用中的版权问题等,这些知识产权问题都可能成为制约共享工程效益发挥的障碍,因此需要妥善面对、正确处理。目前来看,对于标准规范与知识产权的研究仍有所欠缺,这也是在今后的理论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地方。

2.4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地方实践

我国各地广泛开展共享工程建设,探讨地方实践的文章在研究总量中所占比例最大,涉及我国23个省25个市、县的共享工程建设,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学者们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探讨对策,展望未来。

通过文献调研可以发现,各地共享工程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总结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地方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共享工程建设;各级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为共享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基层服务网络建设继续推进,规范化建设程度提高;资源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数字资源不断丰富;传输方式不断创新;培训工作有序开展,基层工作队伍素质得到提高;服务活动丰富多彩,成效显著。

地方工程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学者结合实践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如文献[25]以河南省濮阳市为例探讨了共享工程建设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文献[26]论述了共享工程在吉林省农村的实践并对其进行了深入思考。这些思辨性的文章来源于实践,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共享工程的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

在各地共享工程建设实践过程中,有一些地区将本地实际情况与工程建设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建设模式(典型的如“辽宁模式”),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丰富多彩的工程实践,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出属于某地特色的建设模式,同时对于某种模式也需要在理论上进行深入研究,为其他地区工程建设提供借鉴。当前对各地工程实践进行介绍的文章数目众多,但是总体来看形如散沙,具有一定理论高度的文章比较鲜见。

2.5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农村文化建设

2006年9月18日,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周和平在济南召开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点工作会议上指出,“文化共享工程在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形成互联网上中华文化信息资源的整体优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强调,“共享工程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和信息支撑,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共享工程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许多学者有所论述。文献[28]将共享工程界定为扭转农村文化落后面貌的“德政工程”、缩小地区与城乡差别的文化普及工程、弘扬先进主流文化抵制腐朽落后文化的“民心工程”、实现农村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化工程。一些学者也就共享工程在农村建设中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服务思想要由“送文化”转变为“种文化”,服务当代农民由“要我文化”转变为“我要文化”,服务战略要由“三下乡”转变为“常下乡”,从而使基于共享工程的农村文化建设成为一种常态。

2.6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图书馆

在共享工程建设中,图书馆成为了实施共享工程的重要依托,共享工程也为图书馆延伸服务提供了路径,因此共享工程与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形成了共生发展的关系。

文献[30]指出,共享工程的理念与公共图书馆平

等、民主的理念是相同的,共享工程与公共图书馆都应该充分尊重公民的文化权利,通过服务使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成为可能,并保护这种权利;文献[31]指出要让共享工程成为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重要抓手。除此之外,也有学者论述了县级图书馆如何利用共享工程开展服务,共享工程在社区图书馆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等,从而进一步探讨了共享工程与图书馆的关系。事实上,公共图书馆与共享工程也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如2008年7月1日,国家图书馆与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签署合作协议,以优势互补为基本原则,在基础设施平台搭建、数字资源交换和共享等多方面开展广泛的合作,通过以上合作两者在资源整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效益,并进一步提升了国家图书馆与共享工程在资源建设、技术支撑与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整体水平。

除了以上六个方面以外,有学者探讨了国际视野下的“共享工程”,介绍了美国、英国、印度等与我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相似的项目,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文献[36]论述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与文化产业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两者的协同共建;也有学者以共享工程为例,探讨网络信息环境(市场)的培育等。学者们对共享工程进行多维审视,从而使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理论研究不断丰富,也为我国共享工程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

3 我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趋势

通过前文论述可以发现,我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理论研究成果颇丰,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便成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进一步研究的趋势所在。

・介绍共享工程这一国家项目及具体建设内容的文章较多,而立足当前文化繁荣与数字环境共同作用的宏观视角,从共享工程运行的内在机理及发展规律这一层面上进行的研究偏少,缺乏一种系统化的分析框架。学者们对共享工程进行了总体思考,包括建设架构、流程、面临的问题、应对措施等;对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具体问题,包括数字资源建设及整合、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知识产权、应用技术及网络设计等也有较多的论述。然而,研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运行机制的文章较为鲜见,而健全的运行机制正是我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的薄弱环节,因而运行机制研究应成为这一领域的关注重点。运行机制是保证共享工程正常运行的有效的制度和方法,或是制度化的方法,是共享工程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意味着对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认识从现象的描述上升到本质的说明,也能够推动相关研究和实践的迅速发展。

・目前研究成果较为多见的是对某地共享工程经验的介绍,缺乏对实践的系统梳理与分析总结。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在各有关部委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地共享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上海模式”、“辽宁模式”等已成为各地实践的典范,共享工程的各省级分中心、各基层分中心也在探索着适合本地的特色化共享实践,对某地共享工程经验的介绍为本地共享工程的发展作了总结,也为欠发达地区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借鉴。然而对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实践的系统梳理与分析总结的研究成果却并不多见。共享工程实施八年来成绩显著,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了解各地实践的情况下,对全国共享工程进行一次总体的调查研究。“十一五”期间共享工程的建设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建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正是对共享工程的实践进行一次系统梳理与全面盘点的良好契机,也将为共享工程的进一步发展理清思路。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需要在对用户文化需求的不断分析与互动反馈中,对服务进行动态调整和不断修正,这就需要在共享工程评估过程中嵌入有效的绩效评价模型,但目前相关研究忽略了对共享工程服务过程的动态跟踪和考核,对于共享工程绩效评估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笔者认为只有融入对服务过程和内容的记录和评价,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测评,才能客观反映出共享工程的建设者与用户之间的交互作用,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保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通过对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研究论文进行客观审视与理性分析,笔者发现,目前的研究成果众多但缺乏系统性,研究成果的理论层次有待提高。共享工程是一项长效工程,随着它的进一步开展,相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理论研究将逐渐深入,高水平和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也将不断涌现。

参考文献:

[1]吴建中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助推器,图书馆建设,2008(2):4-5

[2]刘兹恒,张丽,试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特点,图书馆建设,2008(2):10-12,24

[3]孙承鉴,李晓松,数字资源社会共享――文化共享工程概述数字与缩微影像,2007(4):12 15

[4]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督导和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总结会暨古籍保护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2010-05-28],

[5]周和平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问题及措施数码世界,2007(2):3-5

[6]冼育华,对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河北科技图苑,2009(4):45-47,32

[7]冯锦福,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图书馆建设,2008(2):114-117

[8]谢林,认识与实践――用理性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图书馆建设,2008(2):29-31

[9]吴晓,孙承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技术体系的发展与展望,图书馆建设,2008(2):78-81

[10]史同广,蔡菲,许玲,等,基于Web service的分布式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研究,情报杂志,2006(2):20-22

[11]于咏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两项重要技术的探讨,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9):50-52

[12]徐周亚,镇锡惠,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据共享技术探索,数字与缩微影像,2009(3):7-9

[13]朱亚玲,基于网格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研究[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08

[14]王芬林,关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资源建设的思考和对策,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2):26-29

[15]赵保颖,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建设流程及其相关问题图书馆建设,2008(2):61-63,67

【16]吴建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整合之我见,图书与情报,2008(1):12-15

[17]贺定安,以地方特色理念筑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建设与服务体系,图书馆建设,2D08(2):57-60

[18]王芬林,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政策解析及对数字图书馆服务政策的思考,图书馆,2010(1):94-96

[19]郭颖,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图书馆界,2004(3):28-31

[20]袁少如,浅论电子阅览室开展体闲娱乐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山东图书馆季刊,2005(3):48-50

[21]李源江,“总一分馆式”是基层图书馆服务网络模式发展的趋势//万群华,胡银仿,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集(上册)武汉:武汉出版社,2007:607-610

[22]赵保颖,数字图书馆应用规范在共享工程资源建设中的实践图书与情报,2008(6):91-94

[23]余跃飞,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图书与情报,2009(5):29-31,38

[24]文化部关于2009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督导情况的通报,[2010―05 30],

[25]刘若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3):49-51,54

[26]吴爱云,鲍成学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吉林省农村的实践与思考,贵图学刊,2009(1):7-9

[27]陈彬斌发展工程基层服务点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点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中国文化报,2006-09-19(1)

[28]高永明,农村文化建设的最佳平台――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12):33-35,74

[29]石丽珍,严春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农村的实践与思考,图书馆建设,2008(2):97-99,105

[30]谭祥金,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公共图书馆服务理念,图书馆建设,2008(2):13-14,18

[31]张永环,让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成为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重要抓手,图书馆建设,2008(2):112-113

[32]向京,县级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的发展策略,当代图书馆,2009(3):35-37

[33]吴凯,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资源在社区图书馆建设中的作用,理论观察,2008(6):117-118

[34]文化共享服务,[2010-05-031]

[35]刘璇,徐珊,王萱,国际视野下的“共享工程”,图书馆建设,2008(2):19-24

[36]张德芬,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与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科技,2008

重点建设工程论文范文4

作者:白马啸西风

____年,是我区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关键之年,是我区宣传思想工作筑牢全区人民“构建和谐**,全面建设小康”共同思想基础的重要一年。根据市委宣传部的安排部署和区委的要求,____年全区宣传思想战线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一个旗帜,遵照两个要求,坚持三个贴近,突出三个创新,实施五个工程,抓好八项活动。根据这一思路,____年全区宣传思想工作总的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遵照全市宣传部长会议和区委*届*次全会的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在发扬优良传统的同时,有新思路、新手段、新举措、新成效,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全面实施“理论学习武装工程”、“舆论宣传引导工程”,“道德建设带动工程”,“文化活动品牌工程”,“队伍形象提升工程”,努力抓好宣传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增内力、添活力、聚合力、引外力,为大力推进经济强区建设提供强大的理论指导、舆论支持和精神力量。

按照上述要求,____年全区宣传思想工作总体目标是:继续保持全市宣传思想工作站排头,创一流的好成绩,力争创省先进,全区要着力推出一批有份量、有力度、上大报的宣传文章和一批可信可学的先进典型,提升人气,鼓舞士气,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筑牢全区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构建大宣传格局。重点要实施好五项工程,抓好八项活动。

一、以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区全会精神为重点,大力实施“理论学习武装”工程,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以“两创一报告”活动为重点,突出抓好科级以上干部为重点的理论学习。深入开展“创建标准化党委中心组、争做模范型中心组成员”活动。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地位不动摇,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省、市委全会精神为主要内容,加强和改进两级中心组学习,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思维水平和战略思维水平,真正把理论学习的成果转化成为工作创新实践的行动.注重指导实践,提高学习实效。适时召开党委(党组、总支、支部)中心组理论学习经验交流会。

大力加强学习型社会建设。继续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人才”活动。去年“创争”活动在我区已经全面展开,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在总结去年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开展“推荐一本好书”活动,要进一步丰富内容,活化载体,提高创争活动质量,并对全区“创争”活动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验收,选树总结先进典型单位的活动经验参加全市“创争”活动经验交流会和读书报告会。同时,在全区深入开展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单位、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动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带头作形势报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形势政策宣传教育。

围绕区委中心工作,确定重点研究课题,深入研究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组建宣讲团,随时随地深入基层进行宣讲,深入宣讲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区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内容,用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促进理论宣传、教育的通俗化、普及化。

切实加强党员教育,开展“送党课到基层”活动。

二、以全面展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果为重点,大力实施“舆论宣传引导”工程,营造又快又好发展的舆论氛围

营造正面宣传的强大攻势和浓厚的舆论氛围,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打好“____宣传报道年”战役,大力宣传和普及科学发展观。精心组织谋划一批重点报道。要紧扣区委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把握“又快又好、全面建设经济强区”这一主题,充分报道我区各战线、各部门、各单位贯彻落实市区委全会精神的实际举措、所取成效和新鲜经验,每季统一策划_—_个有影响力的深度报道。在宣传绿色食品产业升级、牛产业升级、农业产业化升级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升级上有新突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助力;在宣传我区的对外开放政策,营造招商、亲商、护商氛围,扩大影响力上有新突破,为我区成为投资创业上项目的宝地助威;在宣传推进民营经济跨越发展新举措和新经验,努力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法治环境、服务环境、诚信环境和人文环境上有新突破,为加快财源建设服务;在宣传我区开展的群众性思想教育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上有新突破,为建设和谐社会添彩。

开展以“魅力xx、和谐xx”为主题的对外宣传活动,提升**区的外部形象。配合每年的哈洽会、绿博会、广交会,以及各种经贸洽谈、招商活动,整合对外宣传资源,有重点地开展集中性的对外宣传活动。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原则,抓住____年在中国举办“中国俄罗斯年”和我市举办“中俄文化交流周”活动的有力契机,做好对俄的宣传。以“上大报、上头条、上要闻、上专题”为目标,以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某省日报和中央电视台、某省电视台“三报两台”为重点,进一步拓宽外宣渠道,提升对外宣传层次。强化网络外宣工作。做大做强网上正面舆论宣传。在人民网建立**区视频宣传平台。编印《和谐xx》画册,制作反映xx区招商局引资优势和区域风情风光的电视专题片,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附____年xx区宣传报道任务分配表)

继续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宣传活动。宣传我区加强“三农”建设的重要举措,宣传我区开展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所取得的成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强化舆情信息工作。加强对思想理论动态、社会舆情、网上舆情和宣传工作动态的收集和分析,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预测趋势,分析影响,提出对策。扎实开展调研工作。围绕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改进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形成有科学价值和指导作用的的调查报告或研讨文章,并惠及于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三、以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大力实施“道德建设带动”工程,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扎实推

进思想道德建设,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创造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发展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筑强大的精神动力,进一步激发民族志气,鼓舞群众士气,弘扬社会风气。大力开展“学文明礼仪、做文明市民、树xx人形象”活动,组织好“公民道德宣传日”、“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月”等活动,倡导基本道德规范,突出抓好以机关礼仪、窗口礼仪、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为重点的文明礼仪教育,使干部群众在树立文明礼仪意识、增长礼仪知识、遵守文明礼仪规范的过程中提高道德素质。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努力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推进沿旅游风景线文明示范带建设。夯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基础,大力实施披绿(三围)、治乱、洁美、文化、素质工程。筹备召开全区精神文明建设会议。

开展“弘扬时代精神,建设小康社会”主题教育,在全区开展选树宣传“爱岗创业带头人”活动,采取各种形式,集中宣传一批可亲可信可学的先进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使干部群众学有目标,赶有方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以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为重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方法,有针对性的解决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问题,及时做好宣传教育和正面引导,做好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项政策的解读工作,统一思想、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扩大共识,今年要选树表彰一批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典型和个人。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以“寻访长征足迹,发扬革命传统”为主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精心组织好建党__周年、红军长征胜利__周年纪念活动,以主题征文、演讲、报告会、长跑、文艺晚会等各种文体形式,唱想共产党好、人民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主旋律。加强国防教育。组织全区宣传干部深入军营参观、学习,开展向学习活动,深入搞好军警民共建共育。

四、以繁荣和发展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重点,大力实施“文化活动品牌”工程,提高文艺文化工作的服务水平

认真组织开展“城市之光”社区文化活动、“金色田野”乡村文化活动、“希望未来”校园文化活动和“光荣岗位”企业机关文化活动,开展“先进文化活动单位”和“精品文化节目”评选活动。通过评选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基层文艺工作者的创作、表演热情,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舞台,鼓励创造更多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作品。用精品文化节目占领社区、学校、乡村和企业的文化舞台,赢得群众,引领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生活。

夯实文化基础。加强区文化馆、乡(街道)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按照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多方争取资金,加强我区农村文化建设,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投入,组织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食粮。搞好节日文化,特别要抓好春节、元宵节两大节日的文化活动。

推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净化文化市场,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封堵有害信息。

五、以培养造就宣传文化人才为重点,大力实施“队伍形象提升”工程,树立宣传战线的良好形象

重点建设工程论文范文5

2005年度,本人在组织和领导的指导帮助下,在基层同志热情支持和科室人员的密切配合下,思想上积极进取,工作上奋发努力,作风上务实求新,生活上从严要求,努力做到围绕中心确定思路、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组织和参与组织了政治理论学习,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形势任务教育,新闻宣传报道,精神文明创建,普法依法治理,履行教育职责,文艺节目汇演,预役军官培训等工作。现就一年来任宣传委员期间的思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请予评议。

一、履行职责情况

(一)努力把干部的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工作当作重要任务。

为进一步规范我委的理论学习,增强理论武装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真正达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目的,我除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外,能认真组织全委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专门组织下发了理论学习意见和专题学习计划。今年以来,中心组成员能联系分管工作和职责,积极推进以道路配套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主动“服从、服务、参与和融入”临港建设,不断创新衔接临港管理的各种机制,所编制的南汇区道路“十一五”规划已通过验收。今年我还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参加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共组织党工委中心组成员集中学习18次,聆听专题讲座20次。网上在线学习和自主择训共完成34门课程分别获37和20个学分,结合理论学习撰写学习体会文章3篇。参加区组织的领导干部培训25天。通过自学,获得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二)努力把干部职工道德素养的提高和文明创建工作当作重要抓手

作为委文明办的负责人,能着眼于提高全委干部职工的文明程度和思想道德素质,指导我委20个文明窗口、30个文明单位(机关)、及绿化、排水、汽修、海事等文明行业的系列创建活动。着力在拓展层面、丰富载体、提高实效上下功夫、求突破。通过共同努力,绿化行业于10月下旬通过了市里的验收,成为市绿化文明行业。周浦水质净化厂在市排水行业协会组织的上海市城镇星级污水处理厂检查评比中被评为四星级污水处理企业。积极履行文明办的指导、协调职能。为规范文明创建工作,6月下旬在航头自来水厂专门召开了“建委文明创建工作推进会”,使与会者对文明创建工作的思路更加清晰,任务更加明确,精神更加饱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2月中旬对各创建单位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指导。通过听取汇报、查看现场、翻阅资料、反馈沟通等措施,系统、真实地掌握了申报单位文明创建情况,为推荐、评审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在检查过程中我还就新版文明创建标准进行了宣传辅导,就文明创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提出了要求。还自觉将文明创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创建学习型单位、行风政风测评、“两新”活动开展等有机结合,组织开展了9.20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积极深化“与文明同行,做可爱的上海人”主题实践活动,积极推进以文明行路、文明乘车、文明游园、文明用厕为重点的道德实践活动。根据区文明委的要求,会同环卫、绿化单位配合区文明办制定了《南汇区“与文明同行,做可爱的上海人”主题实践活动“文明游园”、“文明用厕”专项活动计划》并于6月中旬召开了专题部署动员大会。认真抓好了“三诚”创建评选活动。7月份,我委文明办牵头组织的文艺汇演活动,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各单位选送的19个节目,真挚抒发了全委干部职工热爱生活、热爱青春的满腔热情和宽广胸怀,全面展示了全委干部职工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节目在汇演的基础上还参加了有关条线、社区、广场的演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努力把展示单位良好形象和全面建设成果的宣传报道当作重要工作

为展示建委良好形象和建设成果,加强重大工程、重要活动、重点人物的宣传报道。今年以来,我会同委党政办公室精心策划、精选题材、找准视角实施重点突破,有一大批具有较高质量的新闻报道见诸于媒体。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着力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我委通过开展活动后所创造的新佳绩,展示的新气象和取得的新经验。结合重大实事工程项目建设,重点报道了这些工程立项建设的重大意义、施工建设中的突出亮点、热情讴歌广大建设者团结拼搏和无私奉献精神。为了扩大建委对外影响力,拓展对外宣传的渠道。我进一步加强了与区“两台一报”、和区委区府两办的协作联系。会同南汇电视台有计划地拍摄制作轨道交通11号线节点工程推进和重大实事工程建设过程的电视专题片。在南汇广播电台设立了《南汇建设》专栏展示重大实事工程建设者的风采,追踪重大实事工程建设的线索,宣扬重大实事工程建设中的典型事例,至今已播出20期;在南汇电视台播出新闻150余条;在市级媒体登载稿件70余篇、《南汇报》登载稿件40余篇;向区委区府办投稿列委办局和各镇第一。为积极挖掘基层在建设、管理、改革、发展中的新闻素材,在抓好基层报道骨干队伍建设的同时,继续抓好了《建设动态》这一宣传主阵地,质量不断提高,影响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发现、锻炼、培养新闻骨干的小舞台,汇集、遴选、传播新闻信息的中转站。共2005年共编发《建设动态》62期,其中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报28期、沪芦高速公路沿线环境整治专报9期。

(四)努力把做好兼职工作和完成临时任务当作锻炼自己的重要机会

作为委思研会的秘书长,能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贴近实际、注重运用的原则,积极发挥政工干部的资源优势,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组织成员单位撰写论文共计29篇。思研会课题调研活动取得了新的成果,服务指导实践产生了新的效益,骨干队伍建设显现了新的活力,为推进我委的各项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其中本人撰写的经验材料被收入《建设政工研究》研究成果集。作为委“四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积极做好“四五”普法工作的总结和“五五”普法工作的部署工作,我委的“四五”普法工作在区检查中得到了检查组的发好评。全委分别有4个单位和个人获得“四五”普法工作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认真做好教育督导工作。根据上级有关法规和我委工作职能,认真组织绿化、环卫、供水、建管、设计等单位做好支持配合工作。认真做好语言文字工作,积极推动我委的“迎世博、学双语”活动。作为预备役高炮部队的一名副营长,积极参加了今年的预备役军官教育培训和“五全”演练。得到了预备役部队的好评。

重点建设工程论文范文6

1、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2、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3、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4、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

5、正文: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

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6、谢辞: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着、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

8、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9、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

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计划的教学改革

摘要:“卓越工程师计划”是基于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的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更注重大学生工程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以学校环境工程专业为改革对象,全面分析与探讨实施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必然性、基础与措施。通过改革与完善现有的课程教学体系与校内外多维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实现了学校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满足了国家培养人才的需求。研究结果对于卓越工程计划及在其它专业方面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卓越计划;环境工程;教学改革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提出的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大改革项目和重要举措,旨在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输送大量创新型的工程类人才,进而实行强国富民的目的,这将对国家全面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引作用。①②本文以安徽建筑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践教学改革为例,探讨在本校开展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在全校乃至全国的全面开展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将从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性、改革的基础、改革的具体实践等几个方面展开叙述。

1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是国家和地方发展的必然性

1.1国家人才的需求传统经济不顾环境健康的飞速发展,导致了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由此导致的环境危害事件频繁发生。因此,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引起了全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目前,我国环境污染形势尤为严峻,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现状,国家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社会对环境工程学科专业研究及应用型相关人才的需求将急剧增加。③作为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面对日益严重且更为复杂的环境污染现状,需要通过不断改革才能适应国家发展的需求,培养出的人才才能更好地为国家服务。

1.2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和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随着安徽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生态环境问题将日益突出,我省所颁布了《安徽省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④实施重点目标为将我省基本建成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发达、生态家园舒适、生态文化繁荣的宜居宜业生态强省。因此,不仅要培养环境工程专业方面的人才,更需要培养创新型、高端的环境工程工程类人才以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才能使人才培养真正地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

2本校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基础

安徽建筑大学环境工程专业2001年正式开始招生,2009年,水污染控制与废水资源化实验教学中心批准为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年,水污染控制与废水资源化实验室被批准为“安徽省重点实验室”,2013年通过国家审核;2012年环境工程学科被批准为“安徽省重点学科”。从2005年至今,环境工程专业已有10届毕业生,为社会输送大量专业人才,有的直接进入环境方面的工作岗位,其中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已成为工作单位的技术骨干或管理骨干,有的继续进行深造读研或读博以便将来从更高层面服务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环境工程专业是一个“朝阳专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学校领导和老师非常重视学科的创新型,通过不断输送教师外出调研、学习和参加会议交流的形式,进行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和培养模式的改革;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同时组织多人次成功申报国家教育部、建设部、安徽省教育厅等各级各类教研教改项目几十项,其中十余项获省级和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改革,在培养方案的设计、课程与教材体系构建、师资队伍的建设、课堂教学手段的转变、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本专业卓越工程师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过程的研究与实践

3.1制定以工程项目为导向的培养方案培养计划的制定是实现环境工程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指针。工程项目是以工程建设为载体的项目,以建筑物或构筑物为目标产出物,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按照一定的程序、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并应符合质量要求。按照CDIO标准⑤来制定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需要培养出适于社会发展的工程型人才,那么就需要考虑在制定环境工程培养计划时以工程项目为导向。

3.2根据工程项目需求,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工程项目需求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是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的必备条件。工程项目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实践。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出来的工程型人才,必须全面系统地了解工程项目的相关知识。因此,环境工程专业需要建立以“通识课程、工程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特色课程”有机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并通过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学生可将课本知识与社会条件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全面提升自己,以便于学生后期从事工程实践的时候真正做到理论结合实际。

3.3根据卓越工程培养计划的需求,进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的改革卓越工程培养计划需要改变传统的说教方式,提倡自主和引导式学习,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并通过实行导师制,让学生跟随老师进入实验室、进入工厂企业进行大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的活动。通过实地学习,完成一系列项目的方案的构思、项目设计、项目的实施和项目运行结果的考核等,使学生真正地从课本走向实际。

3.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完成的前提。在坚持高学历高水平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科研学术梯队和专业课程团队建设的需求,培养和引进1~2名具有相关工程背景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和骨干2~3名,聘请一些有企业生产和管理经验、职称较高的技术人员作兼职导师,同时扩大对外交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继续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学术交流与合作,建立教师交流互访、项目合作等合作制度,不定期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开设讲座与进行学术交流。

3.5加强实践教学内容建设和改革,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实践环节是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关键。环境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近几年改革较大的是实验教学,对所有开设的实验进一步整合、优化,按照“必做、选做、综合设计”开设,使学生不仅掌握实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实验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将紧贴未来工作岗位、紧贴实际工程项目展开。既可在学校进行,也可在企业进行,主要根据学生的个人志向、就业前景而定。

3.6强化教学与科研基地建设强化教学与科研基地的建设是实施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保障。在巩固和完善“国帧环保集团”、“皖维集团”、“安徽丰源生化有限公司”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的基础上,聘请企业业务水平较高、责任性强的工程师作为实习指导老师,选派青年教师参与企业或设计院项目,加强与“合肥水泥设计研究院”、“安徽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江淮汽车”等单位的广泛联系与合作,扩大实习基地。与“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安徽省化工设计院”等单位共同建设2~3科学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基地,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同时加大现有教学、科研平台的建设力度,打造本专业省内一流的教学和科研平台。

3.7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人才质量跟踪体系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人才质量跟踪体系是实施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另一保障。设立院专业教学工作委员会,加强对专业教学过程的指导和督查,完善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人才质量跟踪调查机制。

4结束语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工程类院校专业培养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本校环境工程专业通过建立教师队伍、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手段的变革、建立校内外实践建设平台,有力地推动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卓越计划的改革实践,这对探索出一种适合安徽省地方土建类大学的实践教育新模式提供了案例。

注释

①李爱玲,申少华,胡忠于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J].广东化工,2014.41(10).

②杨子江,姚大飞,郭波.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4.34(3).

③王健胜,刘沛松,杨风岭,文祯中.中国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