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范例6篇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范文1

2012年,卫生部出台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对各级医疗机构实施抗菌药物严格控制。《管理办法》从医疗机构的行政、临床、指标上对抗菌药物从采购流通、临床管控上重拳出击,成为“史上最严”的抗菌药物管理条例。《管理办法》细化了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提高抗菌治疗水平和合理用药水准、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加重、降低患者的医药费用都有着其积极的意义。

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抗菌药物管理,上海仁济医院立足于现有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在不增加任何硬件投入的情况下,以最少的人员、时间和其他成本投入,与金仕达卫宁公司合作研发了一套实用的《抗菌药物管理系统》软件。

专业全面的《抗菌药物管理系统》

上海仁济医院依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结合医院管理实践要求而设计开发的这套专业全面的抗菌药物应用管控系统,为医院抗菌药物管理提供了药品目录、分级、使用权限,三级管控,围手术期,规范制度和知识库,申购与审批,统计分析,违规处理等全面系统的管理。

这套系统和HIS系统充分衔接,全面融合,提供了抗菌药物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后全程监控功能。监控环节涉及门诊医生处方录入、门诊处方收费、门诊药房发药、门诊输液室输液配制、住院医生医嘱录入、住院护士医嘱录入、住院小处方、出院带药、住院发药、手术申请单、手术情况录入等众多环节。系统提供了丰富的查询分析和报表统计,包括:全院抗菌药物使用金额排名、全院抗菌药物使用量排名、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住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统计、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统计等。这套系统软件分为六部分:

(1)抗菌药物基础设置:建立抗菌药物目录,并根据按“非限制使用”(一线)、“限制使用”( 二线 )和“特殊使用”(三线)的分级模式进行分级管理规则设置,对提供抗菌药物分级设置。

建立医生抗菌药处方权分级设置,对有处方权的医师可以单独设置抗菌素权限;可以对通过抗菌药物知识培训的医师开放抗菌药物处方权,逐步普及抗菌药物知识。

(2)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充分应用成熟的信息化软件,满足抗菌药物解决平台建设的要求,结合抗菌药物数据和临床医疗信息,在临床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布控全方位、多角度的监控。通过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对临床科室的门诊处方、门诊发药、门诊输液室、住院医嘱、住院发药等多个模块的智能提醒,真正做到紧扣《管理方法》中的要求,确保对不同的医嘱进行不同的控制,并且具有长期的使用价值,符合未来抗菌药物管控发展趋势。

(3)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管理:根据围手术期预防用药设置的规则,在手术申请单、住院医嘱、住院药房等模块中对抗菌药物进行监控和提醒;电子手术通知单能与开出的抗菌药物医嘱相关联,对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内启动跟踪机制,对用药时间、超量使用持续跟踪,提醒医师及时停止抗菌药物,给予正确的用药指导,智能控制围手术期的感染用药,控制药物不良反应,减少细菌耐药性,降低病人住院费用。

(4)抗菌药物申购与管理:严格把控在抗菌药物的医院采购流通环节,提供抗菌药物申购与审批流程,控制医院内部的抗菌药物的种类及来源;提供违规使用处理流程。

(5)抗菌药物文档与知识库:建立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包括抗菌药物政策法规、抗菌药物种类、各类医保政策对抗菌药物的政策、各类医保支付比例等。

建立抗菌药物知识库,提供抗菌药物抗菌谱查询、同类抗菌药物查询、抗菌药物剂量疗程查询、药物不良反应查询、抗菌药物应用指南等抗菌药物的药理学知识、临床应用知识,对规范临床医师的抗菌药物医嘱进行指引。

(6)抗菌药物统计分析:提供医务科、药剂科、临床各科主任实时动态的药物统计数据,包括全院抗菌药物使用金额排名、全院抗菌药物使用量排名、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住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统计、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统计。

成熟的信息化软件

上海仁济医院利用《抗菌药物管理系统》软件,依照卫生部的要求,对医院的抗菌药物进行了有效管理,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医院充分应用成熟的信息化软件,满足抗菌药物解决平台建设的要求,结合抗菌药物数据和临床医疗信息,在临床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布控全方位、多角度的监控。

通过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对临床科室的门诊处方、门诊发药、门诊输液室、住院医嘱、住院发药等多个模块的智能提醒,真正做到紧扣《管理方法》中的要求,确保对不同的医嘱进行不同的控制,并且具有长期的使用价值,符合未来抗菌药物管控发展趋势。

专家声音

上海市卫生局信息中心副主任 范启勇

对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所规定的内容,各医疗机构着手实施抗菌药物管理条例。其中,信息技术为抗菌药物管理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例如药剂师将微生物药物的敏感性数据、药动学参数、所选抗菌药物的费用等数据综合起来提供给临床医生,将有助于临床诊断,从而提高处方的合理性。另一个信息化的优势在于对抗菌药物的持续跟踪,将有助于收集抗菌药物管理措施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管理方式和方法,保障抗菌药物控制的持续改进。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范文2

【摘要】:目的:为了强化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管理,有效控制抗菌药物的滥用。方法:通过制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相关管理办法,执行抗菌药物分级分线管理,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等多种形式综合管理,引导临床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抗菌药物。强化抗菌药物的使用监督,积极开展药物经济学和临床路径治疗方案研究。结果: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持续督查,使其逐步规范和合理,初步达到预期效果。结论: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提供操作依据,避免抗菌药物滥用,强化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

【关键词】: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

目前,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中使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其使用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康复和医院的医疗质量。但是随着其广泛使用,抗菌药物滥用现象也不断出现。为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针对我院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的问题,自2009年6月起制订了一系列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相关管理办法,强化临床抗菌药物管理,提高医务人员合理应用水平。本人结合工作实践体会,对强化合理抗菌药物管理作初步总结,现报告如下:

1,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办法

1.1成立相关管理机构,并制定和施行相关管理,建立管理网络:我院设立专门的临床合理用药督查小组,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结合我院具体情况先后制定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分级分线管理制度》和《处方点评制度》等考评奖惩制度[1]。并建立临床药师查房制,应用“定期定点”模式实施专职药师查房制[2]。由督查小组筛选每个月疑似不合理门诊处方和住院医嘱,按科室和个人进行分类统计汇总成表,上交医疗专家组。由医疗专家组定期组织点评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处方,并将点评结果反馈给临床科室,以督促各科室改进。药剂科负责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每季度对全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对门诊和住院使用金额和数量前10位的抗菌药物进行排名,并按照每个月使用金额排名首位抗菌药物药品前10位医生进行排名,如有异常使用药品情况,启动预警机制,情况严重的交予用药督查小组,用药督查小组可按医院的相关制度作出严肃处理。另外,药剂科还应在临床作好密切监测和药学宣传。比如,“克林霉素针剂”门诊连续3个月排名第一,经调查因不做皮试,经验性地应用于一般外伤和急诊病人,我院启动预警机制,并督促临床合理性地针对适应证应用。

1.2实行分线管理:按照医院《抗菌药物分级分线管理制度》要求,将我院抗菌药物分为一、二、三线,对抗菌药物实施分级分线管理。结合HIS系统实行电子处方和电子病历管理,我院程序自行实行分级管理,即对医师使用权限进行限制,高级职称可使用所有抗菌药物,中级职称使用一、二线抗菌药物,初级职称只能使用一线抗菌药物,从药品库存和系统程序上控制。

2,普及管理知识,强化医护人员教育

为了更好的实施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将我院制定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规则和管理制度下发到各科,组织医护人员定期学习执行,使全体医务人员在思想上重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在管理上做到有章可循。在药物应用方面,结合临床ADR监测,每季度编辑一期医院《临床药讯》,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按照临床用药情况,组织科室内对各类抗菌药物特点、选用原则、各部位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和耐药机制的学习讨论,强化医护人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思想。

3,强化对病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知识的宣传

部分病人因外界的宣传和传统习惯的影响,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越新越好、越高级越好、越贵越好”。药师能够通过电话和咨询窗口,就病人使用的抗菌药物给药最佳途径、时间、剂量和疗程等进行全面咨询,宣传抗菌药物个体化用药的重要性,让病人正确地配合医生治疗,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

4,结合临床路径治疗方案研究,逐步引入药物经济学概念

药物经济学的概念将经济学方法应用于评价临床治疗过程,我院应用持续质量改进(CQI)理论强化抗菌药物应用过程中的环节控制,以达到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最大限度地降低就医人群的医疗费用的目的[3]。并按照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内涵“符合临床指征且功效明确,价格适中”,结合临床路径治疗方案研究,监测、分析、评价抗菌药物用药过程和用药后的疗效,探索优化治疗方案,使单病种中使用抗菌药物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5,效果

我院2年来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持续督查,引导临床合理安全有效使用抗菌药物,使其逐步规范和合理,初步达到预期效果。领导重视建立相关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是做好抗菌药物合理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持续改进的管理办法是强化管理的重要条件,HIS系统自动化管理抗菌药物的三级使用;通过不同层面、反复的不合理处方点评和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执行,督导临床医师主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通过警示谈话、知识培训、科室通报和处罚等手段,督促临床提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水平,达到管理的目的。

结语

总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是医院医疗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院应进一步强化抗菌药物的使用监督,医院各科室应结合临床路径治疗方案研究,强化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积极参加、主动协调和沟通医、药、护、患关系,避免抗菌药物滥用,不断改进和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以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参考文献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 门诊处方; 抗菌药物; 使用频度; 药物利用指数; 用药合理性

合理用药是指对患者采取有效、安全、适当、经济的药物治疗。安全合理用药是新医改的目标之一,也是每个医生、药师的责任。据WHO统计,全世界死亡的患者中,约有1/3的患者死于用药不当[1],约有1/7的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药,其中抗菌药物的滥用情况尤其严重。由于抗生素的滥用,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已成为严重问题[2],给广大患者的健康带来了隐患[3]。自2011年以来按照卫生部统一部署,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全面开展为期3年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活动的重点是二级以上医疗机构[4]。报道显示,整治活动开展至今,二级以上医院已收到明显的效果[5]。随着“医改”政策的不断完善,全面了解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调研以2011-2013这三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年为前后节点,分别收集2010年和2014年门诊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本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是否合理,为抗菌药物使用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门诊2010年和2014年处方各5000张。

1.2 方法 本研究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登记抗生素使用的基本情况,如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种类、应用频率、用药总量,实际用药时间、限定日剂量(DDD)等,比较抗菌药物整治活动前后门诊抗菌药物基本使用情况(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下各级别抗菌药物的累计DDD及权重),并结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进行用药合理性评价和分析;重点考察门诊各品种抗菌药物使用的DDDs及DUI,DDDs=规格×用量/DDD,药物利用指数(DUI)=DDDs/实际用药时间,DUI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使用的基本情况 利用2010年及2014年收集的处方对患者性别、年龄情况进行分析,其中男性患者占49.3%,女性为50.7%,就诊的男女性别没有明显差异;就诊患者青少年和老年人比例较高。而2010年和2014年含抗菌药物的处方分别为1218张和908张,其中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的处方分别为361张和68张,占29.64%和7.49%。本院门诊抗菌药物以单一用药为主,2010年和2014年分别占87.00%和91.18%,二联用药为11.63%和8.82%,三联仅为1.39%和0。根据治疗目的的不同,分为预防用药、治疗用药、无指征用药,2010年各类别所占比例分别为38.23%、42.93%、18.84%;而2014年各类别比例分别为39.71%、50.00%、10.29%。

2.2 抗菌药物整治前后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表1数据显示:本院抗菌药物的品种由2010年的55种降为2014的50种,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从24.36%下降至18.16%。从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角度看[8],门诊使用的抗菌药物主要以限制级为主,非限制级为辅,特殊使用级别的抗菌药物不足5%,2014年各分级管理抗菌药物使用累计DDD较2010年均有所下降。

2.3 门诊抗菌药物使用频度(DDDs)及药物利用指数(DUI) 采用统计学方法计算本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频度(DDDs)及药物利用指数(DUI),2010年及2014年门诊抗菌药物消耗按DDDs高低排序前十位见表2。头孢菌素类药物在门诊抗菌药物使用中占有重要比例,2010年和2014年排名前5位中头孢类即有4种(头孢西丁属头霉素类),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在2010年和2014年均位于前5名之中;而从分级管理的种类来看,主要是以限制级抗菌药物为主,氨基糖苷类、硝基咪唑类及大环内酯类使用累计DDDs相对较少。从药物利用指数结果看:2010年有四种抗菌药物(分别是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头孢西丁)的药物剂量存在不合理;整改活动后2014年门诊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明显减少,仅头孢曲松的DUI>1。

2.4 门诊处方合理性评价 对2010年和2014年随机抽取的361张和68张不合理的处方进行不合理原因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抗菌药物整改活动后门诊不合理处方数明显减少,但总体上门诊抗菌药物使用主要的不合理原因基本相同,其前3位原因分别是β内酰胺药物未按药物半衰期特点使用、药物剂量不正确、抗菌药物处方用量超过三日用量。见表3。

3 讨论

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2011年卫生部制定了全国抗菌药物临床专项活动整治活动方案,在全国组织并实施。本院药事管理组织积极响应,加大了抗菌药物滥用治理力度,并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现活动已开展3年,本次对本院2010年和2014年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调研比较结果提示,整改后本院加强抗菌药物品规管理,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并规范临床医生抗菌药物处方权,抗菌药物品种较前减少,现有50种品种;整治活动后2014年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8.14%,符合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比例不超过20%的规定。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累计DDD值也较前下降,从各级别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看,2014年非限制级别的使用比例较前上升,而门诊特殊使用级别抗菌药物使用比例稍有下降。本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主要以头孢菌素为主,这是因为头孢菌素类有抗菌谱广,临床疗效高,过敏反应较青霉素类少及耐青霉素酶等特点[9],排序越靠前,说明用量越多,这些药物在抗菌药物中地位重要[10]。通过统计发现,整改前后累计DDD前十位的抗菌药物品种变化不大,而整治活动后药物利用指数几乎都不超过1,提示药物使用的剂量基本合适。

但通过对2010年及2014年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的合理性分析结果显示:整改后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数较前已明显减少,但仍存在许多普遍问题。不合理用药的表现有以下几点:(1)未按药物半衰期特点用药,由于β酰胺类抗菌药物为时间依赖性的抗菌药物,大多半衰期都较短,其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所针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因此正确用法应高于最低抑菌浓度,将一日量分次给予[11],而不是通过增大每次剂量,以达到增加血药浓度T>MIC的目的。因此规范β酰胺类抗菌药物使用应控制单次用药的剂量,尽可能一日分次用药以增加其抗菌效果。(2)药物剂量不合适,多为β内酰胺类药物的单次剂量偏大。(3)抗菌药物处方用量超过3日用量:门诊对抗菌药物处方加强对抗菌药物治疗用药,特别是预防用药疗程的管理,减少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发生。(4)整改后仍存在一定数量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有很多处方使用阿奇霉素,这是因为阿奇霉素有抗菌谱广,疗效好,适用人群范围广及不易过敏等特点[12]。而上呼吸道感染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13],此时更应该增加抗病毒药物使用的频率。

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多采用单一用药,联合用药的比例不高,在抗菌药物整治活动前,本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联合用药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相同种类的药物使用重复,如头孢曲松+阿莫西林,两种都是β内酰胺类制剂,合用后会相互争夺靶位而出现拮抗效应,同时两者之间还存在交叉耐药性。这种现象在2014年的抗菌药物处方中基本不见;但仍存在是联合用药过程的重复用药现象,如头孢西丁联合奥硝唑治疗的方案,由于头孢西丁为头霉素类抗菌药物,抗菌谱类似于二代头孢,但兼有抗厌氧菌作用,原则上无需再联合奥硝唑抗厌氧菌治疗。

抗菌药物在治疗与预防各种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4],抗菌药物在各类疾病的治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观念、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目前,抗菌药物的使用还存在突出问题,其中,抗菌药物的盲目使用是最突出的问题[15]。自2011年本院开始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后,2014年抗菌药物使用较2010年规范许多,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仍值得继续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实行、推进,为促进我院临床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实现临床用药的安全、经济、有效的合理用药目标,一方面,需要医院要坚决执行抗菌药物管理办法,对临床用药情况,医院应当经常监督检查,对无充分依据滥用抗菌药品的进行处罚;另一方面,医生及药师要拟定正确合理的药物方案,要根据药物本身的医疗疗效特点,结合患者症状、药敏等情况,进行个体化用药,减少和避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不合理用药而造成的身体和精神上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Louie J P, Bell L M. Appropriate use of antibiotics for common infections in an era of increasing resistance [J]. Emerg Med Clin AM, 2002, 20(7): 69-91.

[2] Teng C L, Shajahan Y . The management of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J]. Med J Malaysia, 2001, 56(9): 260.

[3]刘娟,张巧玲,林碧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医院感染[J].海峡药学,2010,12(7):41-42.

[4]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S]. 2011.

[5]卫生部召开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推进工作会议[J]. 中国药房,2011, 22. (44): 4207.

[6]谢{民.合理用药[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911-912.

[7]齐薛红, 娄小娥, 吴美珍.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J].中国药业, 2002, 11(9): 57-58.

[8]夏国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宣贯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61.

[9]晏梨,田静.昆明市某“三甲”医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J].抗感染药学,2012,9(3):217-219.

[10]赵欣欣.我院头孢菌素类基本药物的应用分析[J].中国药房,2011,22(44):3779-3781.

[11]赵志刚. 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案例分析 500 例[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78.

[12]苏平菊,王岳.阿奇霉素药理毒理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8):1295-1296.

[13]罗文基,林子玲,黄汉.本院门、急诊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用药分析[J].今日药学,2011,21(3):194-196.

[14]陈晋蓉.临床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14(20):12-14.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医院;计算机网络;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031

[中图分类号]R197.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4-00-02

抗菌药物(Antimicrobial agents)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效果的药物,其在特定浓度下对病原体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与杀灭效果。然而,应用抗菌药物,虽成功挽救了无数人的性命,但也产生了“超级细菌”。发展至今,抗菌药物的细菌耐药问题已非常凸显,进行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迫在眉睫。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Antibio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AMIS)作为一种能够提升医院管理质量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在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具有一定的效果。该系统能够获取足够的数据资源,并对其进行统计与分析,进而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提供服务,其在医院计算机网络化发展上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1 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概况

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是按照医院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基本特征与要求,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抗菌药物相关知识进行信息化处理,以实现抗菌药物管理的最终目的。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嵌入医院信息系统的各工作站中,其主要功能包括抗菌药物医嘱监管、抗菌药物信息查询等,其应用能够为医院管理层、临床医生、护理人员等提供更全面的知识库,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抗菌药物滥用现象的产生。

2 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分析

2.1 医嘱、处方控制功能

医院信息系统在未嵌入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前,就已能实现抗菌药物使用的权限设置。嵌入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后,可实现抗菌药物分级同医生职称的关联,可实现医嘱录入时的控制,例如:住院医生仅有应用非限制性抗菌药物的权利,主治医生可应用非限制性抗菌药物与限制性抗菌药物,副主任职称以上的医生可应用非限制性抗菌药物、限制性抗菌药物以及特殊性抗菌药物,紧急情形下,住院医生或主治医生想越级应用抗菌药物,则需向上一级医生申请,获得许可后方能获得应用权限。

2.2 统计与分析功能

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能为医院的各个科室、临床医生、护理人员等提供与抗菌药物相关的各种动态信息,包括住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抗菌药物使用金额排名、住院药品费用排名公示、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统计、门诊药品与抗菌药物所占比等。住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可根据科室分组、日期分组等统计特定时间内的住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统计项目包括药物名称、使用数量、使用额度等,系统还具备了图表显示功能,能够更直接地反映统计结果。抗菌药物使用金额排名:抗菌药物可通过报表显示特定时间内各科室、临床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总额度排序,报表显示内容涵盖药物名称、抗菌级别、药物产地、药物单价等。住院药品费用排名公示: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可根据科室分组、日期分组等统计特定时间内的药物总费用抗菌药物总费用。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统计: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可统计各处方中抗菌药物的种类、级别、用量、剂型及排序,管理者可通过分析各科室、各临床医生的用药情况,评估医院抗菌药物的整体使用情况。

3 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

3.1 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与联合用药管理

按照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规定,门、急诊科室仅有“一联”抗菌药物的使用权限,因此,门、急诊科室医生在使用抗菌药物时,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将自动弹出使用限制的提醒窗口,若医生不按照规定使用抗菌药物,则无法开具医嘱。对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时,规定副高及以上职称的医生方能使用“两联”抗菌药物,不符合要求则无法开具医嘱。为了避免抗菌药物滥用现象,医院规定仅有部分科室允许患者出院带抗菌药物,因此,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也对患者出院带抗菌药物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分为限制、不限制以及未设置3种。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临床医生职称的设置,并同抗菌药物信息中各个药物所对应的医生职称进行关联,以实现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同时还可以设置特殊情况下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申请步骤,也对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与其他药物的处方权限区别开来。

3.2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

为了充分了解临床医生使用抗菌的目的,在医生开具抗菌药物医嘱时,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会自动弹出“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的对话框,选项包括治疗使用、普通预防、手术预防等,这是一个必填选项,只有填写了此选项方可开具医嘱。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时,对给药的时间具有一定的要求,因此系统还设置了抗菌药物术前使用时机的提醒窗口。对于Ⅰ类切口手术患者而言,根据相关规定: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不可大于24 h,因此,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在临床医生开具手术医嘱时,会自动弹出提醒界面,其内容包含手术名称、切口类型、有无感染等,无感染情况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不可大于24 h,若超过限定时间,则无法发送医嘱。按照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种类规定,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的“抗菌药物控制设置”模块也对抗菌药物的目录进行了设置,分为Ⅰ类切口手术首选的抗菌药物目录、不同手术项目对应的首选抗菌药物目录以及过敏情形下可取代的抗菌药物目录。相关规定要求,在手术未受污染的情况下,一般不使用抗菌药物预防,但特殊情况下是允许使用抗菌药物的,因此,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还开发了“特殊手术设置”,规定Ⅰ类切口手术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方可使用抗菌药物,否则术前、术后均禁止使用。另外,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还设置了“绿色通道”功能,特殊情况下必须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医生可按照流程发出申请,经医务科审核批准后,所有与抗菌药物使用权限相关的设置均会自动取消。

4 结 语

抗菌药物管理信息系统是医院进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必备应用系统,其运行不仅实现了抗菌药物相关信息的实时查询功能,也规范了临床医生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有效避免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质量,使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更加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

主要参考文献

[1]糜琛蓉,倪语星,孙木,等.医院计算机网络在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1(4).

[2]张海东.医院计算机网络在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的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5(11).

[3]李春荣,徐立,黄智勇,等.利用计算机辅助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J].中国数字医学,2013(7).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PDCA;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Application of PDCA Cycle to Manage Appropriateness of Specific Antimicrobial Usage

LI Shao-hua, HUANG Han-hui, WU Zhong-hong, ZENG Xiao-min, MEI Zheng-rong, LU Yong-yan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of Guangzhou, Guangzhou 510150, Guangdo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hod of management of the rational use of specific antibiotics. Methods Apply the PDCA cycle to establish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drugs management system, play a clinical pharmacist supervision, guidance role, analyze the difference of the usage of specific antimicrobial after PDCA cycle was completed.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ratio of rational usage of specific antibiotics increased from 63% to 94%, and the bacterial examination rate increased from 80% to 99.2%, the consultation rate increased from 47.4% to 99.5%, the advanced academic titles prescribing rate increased from 61% to 98.6%,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Use the PDCA cycle management of clinical antimicrobial use, promoting the management level, to improve antimicrobial Clinical reasonable level of application.

Key words: PDCA cycle;Antibacterial drugs;Reasonable application

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能有效预防或治疗感染,减少相应并发症,但目前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普遍存在不合理应用的现象[1,2]。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已经成为全社会的热点问题, 也成了全球医药卫生界的重要课题。卫生部2011年4月发出了《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制定了《2011 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5]。在方案中,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特殊使用级别抗菌药物须经由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认定、具有抗感染临床经验的感染或相关专业专家会诊同意,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后方可使用。医师在临床使用特殊使用级别抗菌药物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时送检标本查病原菌,药师要严格审核处方。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d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为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水平,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我院运用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W. E. Deming 博士建立的戴明循环: 计划( Plan)、执行( Do )、检查( Check)、改进( Action)循环( 简称PDCA 循环)管理方案[3],以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为调查研究对象,对运用PDCA 循环理论管理前后进行比较,评价采取PDCA 循环管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根据文献方法[4],循环周期为3个月,对我院2013 年第一季度(399人次)与第二季度(339人次)的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用药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 2 方法 根据文献方法[4],对每个季度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病例进行统计,作出相应表格进行分析。

1. 3 评价标准 参照的文件为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及《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 号),制定合理用药评价标准及确定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见表1。

1. 4 PDCA 循环理论的应用

1.4.1 计划阶段(P) ①我院特殊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统计2013 年第一季度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情况。②针对问题找原因。样本不送检、不请专家会诊、开嘱医师不具有高级职称是当前特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③制定计划和采取措施。通过药学人员向临床派送用药咨询函,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监控。

1.4.2实施(Do)阶段:①组织医师进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培训,明确我院抗菌药物分三级管理:非限制使用级(医师)、限制使用级(中级职称以上医师)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高级职称医师)。②对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采取每日分析,每周公示,每月小结的工作模式。③对初次违规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的医师发送《特殊使用级药物使用情况咨询函》,请医生写明越级使用理由;对于多次违规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的医师进行处罚。④对特殊类抗菌药物使用进行分科分析,与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率高、不合理用药处方较多的科室及时沟通,分析问题所在及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1.4.3 检查(Check)阶段 主要是确认是否达标,对比循环前后,确认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应用质量是否提高。并检测在病情控制后,医师有无采取降阶梯策略,找出未解决的问题。

1.4.4 总结阶段 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总结,标化有效工作模式;对于这一循环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在下一个PDCA 继续解决。

2 结果

2. 1 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目录 见表1。

2.2 我院2013年第一季度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样本送检率为80%、请专家会诊例数为47.4%、开嘱医师具有高级职称比例为61%,均为达到《2011 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要求。

2. 3 干预前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变化 经4 阶段PDCA 循环干预后,第二季度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各项指标明显改善。样本送检率为99.2%、请专家会诊例数为99.5%、开嘱医师具有高级职称比例为98.6%。

2.4 干预前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经过4 个阶段的PDCA 循环干预,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明显改善,合理率从64%上升到94%。结果提示,PDCA 循环干预明显促进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见表2。

3 讨论

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一种工作方式[6?郯8], PDCA循环被运用到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中后,管理模式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医护人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意识被不断的强化[9,10]。我们通过采用PDCA循环管理流程后,对比实施PDCA循环前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患者的送检率从20%下降到0.8%,请专家会诊率由47.4%上升到99.5%,并且98.6%的特殊使用级药物医嘱由有高级职称的医师开具。

但是我们在PDCA循环过程中也发现了新的问题,例如,当患者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病情得到控制后,医师往往不注意抗菌药物的降阶梯治疗策略等。这些问题会被带到下一轮的PDCA循环中去解决,从而不断提高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这样持续不断的改进,使预定的管理目标在有效控制的状态下有序开展。今后,我们将在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实施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在全院推广PDCA循环法,使医院合理用药水平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朱君荣,陶宜富,刘军,等.采用综合干预措施 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J].药事管理,2012, 32(4):57-59.

[2]丁玉峰,杜光.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策略[J].医药导报,2011,30(2):140-142.

[3]LANG M,WANG B,LI Q. Analysis of using antimicrobial in 333 cases on operative treatment of clean operation[J]. Nanchang Univ J Med Sci( 南昌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0,50( 9) : 40-42.

[4]陈英,叶冬梅 PDCA循环在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干预研究 [J]中国药学杂志,2013,48(6);489-491

[5]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 Z ].卫办医政发[2011]56号.

[6]任真年. 现代医院医疗质量管理[ M ] .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 65-70.

[7]何琴,黄心意.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管理专项整治活动的举措和思考[J].药事组织,2012, 21(18):70 -71.

[8]李忠东, 刘敏, 赵志刚.临床药师建立"三种思维"的体会[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0,10 (5): 33.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范文6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12月门诊抗菌药物处方3240张,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40张抗菌药物处方中,单用抗菌药物处方2797张、联用抗菌药物处方443张,分别占抗菌药物处方的85.93%和13.67%;注射用和口服抗菌药物处方分别占抗菌药物处方的47.38%和52.20%;内科和急诊使用抗菌药物频次较高为64.29%和10.22%;头孢菌素类使用频次排序为第一,占抗菌药物处方的46.43%。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的应用基本合理,但仍需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关键词: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8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308-01

抗菌药物是医院临床应用最广泛、用量较大的药物之一,在防治细菌性感染疾病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给临床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1]据报道,我国是目前抗菌药物滥用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新药的不断增多,使用方便,出现抗菌药物应用不当。自2012年8月1日,我国正式执行《抗菌药物临床管理办法》,我院正按照该管理办法执行。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笔者选取门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和使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我院是一个二级乙等医院,门诊量不大。为了解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体现实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笔者选取了2013年7月-12月的抗菌药物处方3240份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抗菌药物科室分布、类别,使用频率、不合理用药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2 调查结果

应用抗菌药物使用科室分布情况统计见表1;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统计见表2;抗菌药物品种使用频次情况统计见表3;我院抗菌药物应用频次前10位的抗菌药物统计见表4;

3 分析与讨论

由表1、表2可见,我院门诊内科抗菌药物使用率最高,占抗菌药物处方的64.29%,其次是急诊科;我院是二级乙等县级医院,门诊属于综合性质,因此内科患者明显比其他科室就诊率高,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相对较高,出现不合理使用情况较多。我院单用抗菌药物处方2794张,占抗菌药物处方85.96%,符合《指导原则》:对于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应用。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处方443例,其中二联用药处方437例,三联用药处方6例,分别占总抗菌药物处方的13.49%和0.19%;占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处方的98.65%和1.35%。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指征为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联合用药宜采用2种药物联合使用,因此我院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符合用药原则。口服抗菌药物处方1692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52.22%;注射用抗菌药物处方1535张,占47.38%;我院口服给药途径高于注射给药途径的比例,符号《指导原则》的“先口服,后静脉“的原则。虽然注射给药作用快,效果明显等优点,但与口服相比具有安全性低,成本高,使用不方便等缺点。[2]二联处方集中在内科、口腔科,内科一般用β-内酰胺类联合硝基咪唑类治疗,口腔科用大环内酯类联合硝基咪唑治疗牙周炎,冠周炎、化脓性根尖炎等感染。

由表3可见我院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涉及9大类:1 头孢菌素类:头孢克肟、头孢孟多、头孢唑肟等。2大环内酯类: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3硝基咪唑类:替硝唑、甲硝唑、奥硝唑。4青霉素类:青霉素、阿莫西林等。5复方β-内酰胺酶抑制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舒巴坦。6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抗真菌类:氟康唑、伊曲康唑、制霉菌素。林可酰胺类:林可霉素。使用频次占总频次的46.43%、15.08%、12.86%、12.75%、6.05%、5.64%、0.77%、0.33%、0.11%。

4 结语

针对我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药剂科出台了《都匀市人民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都匀市人民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目的就是规范临床抗菌药物使用。通过本次处方调查,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使用基本合理,但还存在不足:用法用量不符、用药指征不明确、用药起点过高等。因此,应加强临床医生抗菌药物应用方面的培训,掌握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提高药剂人员抗菌药物知识,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对提高药物治疗水平、降低药物治疗成本、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和提高医疗质量发挥重要作用。[3]

参考文献

[1] 刘猛.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分析报告.中国药事,2011,25(8):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