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教学反思范例6篇

高三物理教学反思

高三物理教学反思范文1

[关键词] 物理综合复习 反思 解题习惯

高三物理考试中强调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试题灵活多变。不少学生复习费了心力,但检测时成绩却不理想,由此产生了畏难情绪。笔者对如何提高学生复习的效率,做好高三综合复习工作进行了探讨。

一、重视基本概念和规律,做到真正理解和掌握

好多学生有这样一个困惑:书上的基本概念和规律都知道,可做题还总是出错。其实,对于基本概念和规律,很多学生都是停留在机械记忆的层面上,只会背诵和默写,因不理解物理意义而不会使用。在复习这些概念和规律时,学生应知道这些规律和概念产生的物理背景和意义,做到知其根底和发展过程。复习时需要搞清公式、单位与相关量的关系怎样?规律成立的条件是什么?规律内容怎样(包括文字、公式、图像)?能解决怎样的问题,如何来验证它……只有对物理概念、规律从宏观的、立体的角度来把握,才可以做到真正地学懂、会用。

二、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注意规范解题

这个问题,没能引起多数学生的重视,但学生却往往做不好,以至于出现很多漏洞。首先,培养良好的读题、审题习惯,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对一道物理题,要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展现出相应的物理情景,同时画出草图,将抽象的“心之所想”变成动态具体的“目之所见”,以便对题中隐含的条件进行充分的挖掘。尤其是两个相联系物体的运动,或者一个过程多个阶段的题目,画草图更是必不可少的!其次,明确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具体的受力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把握各阶段的运动特点和相对应的规律。再次,依据原始公式,列出针对本题的具体表达式。最后,代入数据,求解并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在解题中,学生要注意做到:对象明确,过程清楚,规律适用。在卷面上要将研究对象、研究过程或状态、所用的规律一一交代清楚,做到主干突出、层次分明。

三、注重对物理过程进行多角度的分析

在物理复习中,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尤为重要。对同一个物理过程,如果能从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分析它,有助于对这个物理过程形成全面而正确的认识。这时脑海中会浮现出不同的解题思路。这样做不仅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提高了思维的应变能力和灵活程度。

如对“物块冲上置于光滑平面上的小车”这一模型,我们可从动力学、动量、动能、能量转化和守恒等多个角度来分析,可以发现:物块和小车的加速度、位移的大小是不相等的;物块动能的减小量大于小车动能的增大量,系统总动能有损失,损失部分转化为内能;物块动量的减小量与小车动量增大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系统总动量是守恒的。这些问题清楚了,也就能有效地避免张冠李戴了。

四、做好“题后反思”和“章后回顾”

做题的目的是巩固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对物理规律的运用能力。苦干不如巧干,方法和灵感永远比汗水更重要。当你在“题海”中绞尽脑汁地做出一道题后,一定做好“题后反思”这一工作。此时,要静下心来重新关注题中关键的文字表述,细心体会该题物理情景的特点,仔细回顾该题的思路,重新审视突破口,甚至对列出的方程表达式也要边看边思考,最好能用醒目笔迹做必要的标记、整理和注解。我认为,用2分钟时间进行必要的归纳和总结,远胜于埋头做20分钟的题。这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非常重要。

做好“章后复习”工作也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复习每一章时,必须要对该章进行知识梳理,可以采用结构图、图表等形式,使学生能清楚本章的知识框架,明确本章概念、规律,运用典型例题凸显重要知识点,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把知识梳理的条理化和系统化,使这一章的知识在脑海中“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还要看一看各章节间有什么联系,构建好知识体系。如复习力学知识时,要了解受力分析和运动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而运动定律则将原因(力)和效果(加速度)联系起来,为解决力学问题提供了完整的方法。曲线运动和振动部分属于运动定律的应用。动量和机械能则从时间、空间的角度开辟了解决力学问题的另外两条途径,提供了求解系统问题、守恒问题等的更为简便的方法。有了这样的分析,整个力学知识就不再是孤零的,而是体现了运动和力之关系的有机整体。

五、做好“形似”问题的对比与“神似”问题的同化

物理题中有些问题“形似”却“神不似”,从形式上猛地一看,以为是同类题型,仔细分析才知区别很大。如在竖直平面内做变速圆周运动的“线球模型”和“杆球模型”,小球在速率最小时(在这里是圆周运动的最高点)的受力情况是有很大差别的,还有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电偏转”与在磁场中的“磁偏转”、分压电路与限流电路、双缝干涉与单缝衍射、伦琴射线管与光电管等都属于“形似而神不似”。在专题复习阶段,可以把这些物理情景作为专题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复习,同中知异,排除定势思维的干扰,培养学生去伪存真的能力。

也有些问题属于“形不似而神似”。它们在形式上看似风牛马不相及,其实却遵循相似的规律。如“电场力做功和电势能的变化的关系”与“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变化的关系”、玻尔“氢原子模型”中核外电子的运动与卫星绕中心天体的运动、动量知识中诸多的“人船模型”等。对这些物理情景,可进行类比分析,求同知异,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六、加强实验复习,变弱为强

学生在高考中实验部分得分很低,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对实验的复习。对课本上要求的实验包括演示实验等一定要清楚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要求学生能做到提起实验名称就能说出实验装置、原理、操作步骤等。对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机械停表等基本测量仪器的读数方法一定要掌握,不能失分。重要的电学实验,比如,测电阻阻值(包括伏安法、半偏法等)、测电源的电动势、电表的改装等在高考前最好能回实验室重新做一遍,将实验复习落到实处,以不变应万变。

七、师生同步,稳扎稳打

高三物理教学反思范文2

近几年来,我们学校推行了教学反思这一教学环节。每一节课、每一章节,教师都要进行反思,其效果是令人满意的。笔者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其中也获益匪浅。

一、在反思中转变物理教学理念

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可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课标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含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丰富专业学识,提高反思能力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高中物理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史、物理学论文、物理著作等。这样不但能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分析史料、推理证明及论断评价等研究能力,而且可提炼物理学研究方法,为教学打下基础。

三、教学反思的基本内容和实施方法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物理教师还要在新课标指导下以课堂为中心进行以下教学反思,缩短适应新课改的周期。

1.进行物理课案例研究,反思教学的可行性

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有意义的、典型的教学事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措施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进行物理课案例研究,其实是一种教学反思,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

2.加强物理听课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方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内涵丰富的活动。我校的“周教研”已经形成教学常规,同科每周一人主讲,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教师间的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地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听讲结束后即说课、评课,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促成教学反思的常规性

我校的教案本上每个教案后设计有一项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栏目,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物理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触,自己认为备好了一堂十分满意的课,在上课的过程中却总感不足或不妥,常规性地做好课后的反思笔记是快速适应新课程的阶梯。

虽然目前新课程下关于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的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四、做一个反思的实践者,从反思走向专业发展道路

教学反思是一名优秀教师成长的必要环节,反思是一种面对问题的主人翁方式,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不断地反思就有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每一节课后,要反思教学设计是否需要修正,有没有更好的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设计;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反思教学中难点如何突破,特别是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反思其思维的障碍在哪儿,如何帮助他们冲破这些障碍;听课、教研之后,要通过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学习比较,反思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

高三物理教学反思范文3

在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深入思考时,需要回忆、整合先有的经验,借用某些已有的理论来分析,使教学反思成为联系以往经验与现有做法的桥梁,成为贯通既定理论与实践的中介。这样的反思摆脱了纯粹经验的说教,是对课堂实际行为的有效提升。

一、转变物理教学理念

新课程下的中学物理概念教学,应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改变以往的概念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与条件,激发兴趣,唤起好奇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在建构物理概念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在教学中,要善于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推理、演绎、归纳等方法对物理概念进行理解,让学生动手动脑,特别是要经过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诠释具体的反复过程,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形成清晰而准确的物理概念。不能只单一的记住概念的文字表述和数学描述,而要弄清其来龙去脉:为什么要引入它?怎样进行描述?通过什么样的探究得到结论?物理意义是什么?重要应用是什么?只有这样,物理概念才能深深扎根于学生大脑中,才会让众多的物理概念在脑海中印象深刻!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

教学反思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在教与学的反思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物理教师还要在新课标指导下以课堂为中心进行以下教学反思,缩短适应新课改的周期。

1.进行物理课案例研究,反思教学的可行性。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例,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在教学实践中,面对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关键性问题,经过反思,连续设计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案,并在三个班实践中检验三种方案不同的实施效果,深化了自己对教学的认识,并且提升了自己的教学反思能力;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如自己设计一套教学方案先在自己班实践效果再和别人的教学方案的实践效果进行对比,来进行反思教学提高自己教学水平;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进行物理课案例研究,其实是一种教学反思,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

2.物理课的听课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我校的“周教研”已经形成教学常规,同科每周一人主讲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听讲活动后即说课、评课,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注重自己的教学评价语言,提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教师以鼓励式的教学评价语言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回答问题,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较直接的肯定与否定,如“回答得好”“不错”“不对”等。而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要求老师评价语言多样化,能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现在教师在评价时多用“你的想法有新意”“你的见解有独到之处”“你还有什么新设想”。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你考虑到这方面因素,你再想想有无另外的因素影响呢”,不伤学生自尊心,他们容易接受。

学生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常常这样说:“我觉得”“我认为”“我看”“我想要”“我发现”。课改实施一学期以来,学生普遍反映较好,他们喜欢这样的授课方式。

三、做一个反思的实践者,反思能让教师走向专业发展的道路。

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不断地反思就有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学习、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每一节课后,要反思教学设计是否需要修正,有没有更好的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设计;对于课本练习题,要反思学生的解法是否有创意;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反思教学重、难点如何突破,特别是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反思其思维的障碍在哪,如何帮助他们冲破这些障碍;听课、教研之后,要通过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学习比较,反思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

四、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促成教学反思的常规性。

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物理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触,自己认为备好了一堂十分满意的课,在教学过程中却总感到有些不足或不妥,要将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教师应及时做好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常规性地做好课后的反思笔记是快速适应新课程的阶梯。

高三物理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词】反思性学习 生物教学 应用策略

一、反思性学习的含义

反思性学习,从概念上理解,就是指学习者针对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记忆方法、过程、掌握程度等方面进行反向思考和认知过程。反思性教学,其实质是要求教师通过行动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研究解决学习内容和问题。同时,教师也要对教学结果进行必要的反思,力求成为一名学者型、研究型教师。

二、反思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意义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现实条件和特点,结合生物课程的教学内容、师生之间能达到的互动程度、教学的辅助手段等方面的现实情况,引导学生多思考,在学习中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反思性教学也能有效地促进教师在专业方面的成长。如果教师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同时教师本人也不断地通过教学“反思”,能够在促进教学水平、教学评价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达到在教学中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掌控教学过程的方法和能力,对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应对自如,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实现“教师轻松教、学生轻松学”的理想效果。

三、反思性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实践

(一)在教学常规中进行反思

对于教学常规,有些教师认为就是老一套,没有什么值得反思的。其实不然。如果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对教学常规进行反思,仍然能够发现一些问题。一是在学生的学习态度方面,需要反思学生是否遇到不明白地方,就主动问教师或同学?学生在上课时是否能够精力集中?是否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二是在教学的资源和内容方面。要让学生明白,课本和生物实验设施固然是重要的学习资源,但是,作为在校学生,课外日常活动等都是生物课程的资源,教师应该注意启发学生,让学生反思到底哪些是可以用来促进生物学习的内容,这些内容又体现在什么方面等。三是学习方法方面。需要教师和学生反思学习方法的效率高低,是否还有更适合学生的其他方法等。四是自我评价方面。就是看学生能否对当天的学习内容和行为有一个正确的评价?这种每天对学习内容是否有效掌握的反思,是促进学生学习进步的关键所在。

(二) 针对重点和难点进行反思

对于特别难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分散难点,就是把难理解的地方分拆成若干个好理解的问题,化繁为简来促进学生的掌握和理解。例如,针对生物的变异这一部分内容中,需要学生理解变异性在生物进化和生产中的价值时,特别是对于改良植物和家畜的优良品种方面,不同的育种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就是一个难点,其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对于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和特点的理解,教师可以创设“单倍体植株在培育和改良新品种的捷径”这一问题,可以把这一问题分解成为若干个小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①普通的杂交育种要想获得一个纯种,需要6~8年,采用单倍体进行育种只用几年?②在选择其后代时为什么都采用纯合?其表现型是什么?③满足生产需求的基因型特点如何?④为什么这一方法能大大缩短获得新品种的年限?

对于重点的主干知识,通过这种形式的反思,能使学生有效地理解和巩固基本知识,增强生物知识的系统性,促进学生联系实际、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出严谨的生物科学基本功。

(三)利用反思进行知识拓展

教师在生物课的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反思,进行相关知识的拓展,挖掘生物学中的新知识。对于生物学教学而言,非常需要学生能够在已学的知识和新知识之间构建某种特殊的联系,从而建立起尽可能完整的生物学知识体系。这就需要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反思,在批判性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利用反思进行知识的拓展,需要依据教学内容,按照符合高中生的认知规律,抓住内容的内在联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激发和引导。比如,针对“伴性遗传”这部分内容,基因的基本分离规律和减数分裂就是与其关联性很强的内容,可以设置这样的反思问题:如果某种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那么其遗传情况如何?其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分别是什么样的?比例是多少?通过这种反思,就可以把出现在X染色体上的显隐性基因问题得以解决,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点,同时还促进了学生分析问题、挖掘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掌握重点和难点的能力。

(四) 针对失误进行还原性反思

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出错、不成功的实验之后进行还原性反思,找出问题的原因,培养学生发现错误并及时更正的能力和习惯,从而避免再次出现同类问题。

当然,要想让学生形成反思学习的氛围,教师自己首先要有积极反思的理念和习惯,通过反思,找到切入问题的最佳角度,发现最值得引导学生反思的出发点。按实施教学的时间维度来看,教师的反思有三个环节:一是上课前反思;二是教学过程中的反思;三是课后的总结和再反思。通过在不同的环节上进行积极的反思,教师就会更容易把学生带入到一个反思性学习的状态中,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高三物理教学反思范文5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主体反思能力的培养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通过反思,学生能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而发现物理学科的“美”。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主体反思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

一、增强学生反思学习的心理意愿

反思心理意愿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反思的计划与准备,包括对反思的价值有正确的认识、有自觉的反思欲望等。增强学生反思学习的心理意愿是培养学生反思学习能力的第一步。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反思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通过班会、物理讲座等形式,使学生明白反思学习的定义、分类、内涵、意义等,告诉他们反思能促进思考、引导思维、促进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也可在中学物理教学的实践中让学生懂得反思的意义。第二,反思过程中学生必须明确要做的事情。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制订好反思计划、反思目标,并做好记录。此外,要让学生着重反思每个知识点从未知到已知的情感过程,真正做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反思来提高物理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从课堂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多思考几个为什么,并在思维的拐点处通过逐渐深入有价值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反思。

例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m/s,第7s内的位移比第5s内的位移多4m,求物体的加速度。

学生一般会采用如下方法求解:

当教师介绍另一种方法(遇到相等时间内位移的条件时,使用推论比较简单,直接可得出a==2m/s2),学生体会到所学方法的优点后,就会产生愉快的体验,激发了他们使用这一方法的热情,他们会自发地进行反思、总结,逐步吸收、积淀所学的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二、将反思的习惯深入到学生学习生活中去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十分重要,而适当的反思可以让学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反思的程度和力度,能反映自主学习能力、自主调节能力的强弱,从而达到提升学生主体意识的作用。当反思从开始的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到变成学生主体的一种自然习惯之后,就可以自觉地在中学物理学习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提高。但反思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帮助、促进是必须的。我结合实际经验总结了以下三点:首先要第一时间把知识点吃透。同时要求学生在第一遍学习之后按步骤进行自主完善、自主批判、自主总结、归纳方法、回顾探究、深化延拓这些反思环节。其次,要深入挖掘每一道题的价值。如在《动能和动能定理》一课中有这么一道题目:物体从高出地面H处自由落下,落至地面陷入沙坑h后停止,求物体在沙坑中受到的阻力是重力的多少倍?投影三种解法,并总结。(1)动能定理与牛顿运动定律解题比较。(2)动能定理解题方法步骤(三步走)。对这类题进行反思之后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可以总结出几种解法?①使用牛顿运动定理和运动学公式来解题。②分过程用动能定理来解题。③全过程用动能定理来解题。然后通过对常见错误进行总结和反思。比如为什么会出现错误的思路?能不能避开这些错误思路?这样反思总结原因,找到问题的症结,再认真对比多种做题思路,让自我意识渗透做题过程,并总结归纳,就能让每次经历逐步内化成习惯。三是认真做好做题后分析。每次做练习之后,学生都应围绕知识点、解题思路、常见题型以及自身思维中常有的误区进行反思,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

三、指导学生写物理学习日记和建立错题集

建立学习日记和错题集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反思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过程我们可以从宏观跟微观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从宏观方面看,写学习日记是一种反思过程,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能自然不自然地进行反思活动,还能在书写的过程中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思维。而从微观方面来看,书写学习日记的过程也是在调整学习过程的每个方面,如活动的导入、活动的启动和活动的结尾,对自己有评价、有分析,然后根据知识点的不同,微观地对学习方法进行调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学习日记的格式可以统一规定,这样便于学生上手和教师检查。而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也可以让学生相对自由地发挥,使其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之一。学习档案也是反思活动的重要组成之一。从形式上来讲,可以是物理课堂笔记、课外作业、课内外反思、错题集、考后分析表等,还可以是物理期刊、摘录及其他跟物理学科紧密相连的材料、笔录等。学习档案的建立对学生强化反思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教师只有在学习中不断反思,才能将中学物理知识融会贯通,逐步内化,让反思激活学生的智慧,促进中学物理高效课堂的创建。

参考文献:

[1]董洁.物理教学中的情感认知与价值观[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2).

高三物理教学反思范文6

一、反思性教学的特点

1.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

反思性教学不是简单地回顾教学情况的教学,而是教学主体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足),根据解决问题的方案组织教学内容,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反思型教师在反思性教学的过程之后,他们不仅想知道自己教学的结果,而且要对结果及有关原因等进行反思,因此总是喜欢问“为什么”,这种追问的习惯,往往促使反思型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解题”能力,所以它是一种千方百计追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

2.反思性教学以“两个学会”为目标

学会教学其含义与学会学习有类似之处,即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作为“学习教学”的过程,不仅学习教学的技术,还要学习教学伦理与道德知识。由于反思性教学以两个学会为目的,因此,它既要求教师教学生“学会学习”,全面发展学生,又要求教师“学会教学”,自身获得进一步发展,直至成为学者型教师。

3.反思性教学以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为突破口

道德感的重要方面之一是责任感,是教师自觉反思教学行为的前提,也就是说,道德感欠缺的教师,除非因教学上的失误和迫于外界压力,否则不会自觉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反思性教学理论看来,要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似乎比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与能力更为重要,因此,反思性教学既注意教师教学的技术问题,又把教学伦理与道德问题摆上重要日程。

二、反思教学的内容:

1、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首先,知识、能力、情意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生物教学,正确认识学生的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层次,采用良好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地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其次,对重点、难点要把握准确。教学重点、难点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若不正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在生物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即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因此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学目标中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果已经非常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的讲,或是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这种失衡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下降。

2、对教学技能的反思

其一,讲授正确,语言规范简练。良好的语言功底对一名生物教师非常重要。生物学是有着严密逻辑性的科学学科,首先不能讲错,推导流畅,过度自然。其次,语言(普通话)要规范简练,表达清晰,语气抑扬顿挫,充满热情和感染力,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其二,板书精当,书写工整。好的板书有助于将教学内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体系、重点。所以板书要布局合理、提纲挈领、层次清楚、端庄大方。作为一名生物老师也要练就一些作图的基本功,譬如能熟练地画出细胞的结构图,某些生物体的结构简图等等。

其三,教具的使用、实验操作熟练,规范。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对教具和实验仪器功能了如指掌、使用轻车熟路、操作规范得当,避免在演示实验时操作不熟练,或是操作错误。在学生实验之前,教师自己一定要熟悉各种实验的要领、操作规范。

3、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班级授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的因“班”施教,课后还要因人施教,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课后辅导。教师不仅要重视对教师教法的研究,对改善学生学法的探讨也更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教学方式形式多样,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向学生渗透生物的常用研究方法和思想。学生如果对生物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将对生物知识领会的更加深刻,同时也学到了一些研究生物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了学习能力。

三、反思教学的成果

1、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系统梳理知识的能力

打破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形成科学的高效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练习使用显微镜”时可以归纳为: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头细观察、看完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后归箱:在学习“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可以归纳为一擦、二滴、三撕、四展、五盖、六染。这样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很快就能记住了。

对知识的系统梳理是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系统规律,及时对知识进行梳理,如在学习心脏的结构时,可启发学生结合实物或挂图将其总结为“四腔”“八管”(主动脉、肺动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各一条、肺静脉四条)“两瓣膜”(指房室瓣和动脉瓣两种)。而在学习人体“血液循环”时,不同部位血液的性质可概括为:“左心动、右心静、肺相反、体相同”。这样学生懂得生物学“怎么学”、“学什么”。长期训练可培养自学的习惯。有利于形成学习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