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论文范例6篇

环境论文

环境论文范文1

环境科学论文3500字(一):浅谈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先阐述了GIS的概念和功能,然后重点论述了GIS技术在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等方面的具体应用,旨在将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价值充分发挥出来,给予环境科学强有力的支撑和保证,为环境科学领域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应用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强大推动下,地理信息系统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和优势,其应用价值极其显著,尤其对环境科学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对于环境科学发展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现阶段,人们对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环境科学不断发展过程中,投入了较多新型技术,其中,地理信息系统不容忽视,已经得到了社会上的高度认可和关注。

1GIS的相关概述分析

1.1概念

对于地理信息系统来说,作为计算机系统之一,可以促进空间数据的采集、储存以及查询检索等顺利进行,有助于对海量地理数据予以分析和处理,已经成为一大通用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的关键就在于地理空间数据库,基于计算机软硬件环境,采集和储存整个空间相关数据,所以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技术系统。

1.2功能

对其功能进行分析,主要是指在地理数据处理工程中,GIS的作用显著

数据的采集和输入,也就是在数据处理系统中,实现系统外部原始数据向系统内部的顺利传输,并将这些数据从外部格式实现向内部格式的顺利转换,为系统处理提供便利性。第二,数据编辑,首先,对于图形编辑来说,主要涵盖、图形编辑、图形修饰等功能,其次,对于属性编辑来说,主要是指与数据库管理相整合,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修改和删除等。第三,数据存储和管理,对于数据存储来说,要求在计算机内部或外部存储介质上,记录好数据,其存储方式与数据文件的结构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关键要加强记录的逻辑顺序的构建,属性数据,在关系数据库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第四,空间查询和分析,其中,对于数据查询和检索来说,主要是指從数据文件和数据库中,对所需数据予以查找或选取。借助GIS技术,可以对所定区域的各种现象予以有效分析。

2GI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环境监测,与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环境信息与空间位置的关联性极其明显,所以在环境监测中,地理信息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借助该项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各种环境信息的获取和存储等提供很大的便利性,并确保环境信息具有高度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为环境监测的开展助益。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功能显著,要加强GIS的功能模块的应用[1],与选定的环境监测模型结合在一起,有效处理多源环境信息,将环境演变的动态规律挖掘出来,动态化监测环境,并直观展示出环境的变化情况和规律等,将其制作程图片。

2.1在大气环境动态监测方面

在城市工业化不断发展过程中,城市工业企业数量越来越多,在城市空气中,充斥着较多的有毒有害物质,诸多国家和地区都对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予以了高度重视。对大气环境的特点进行分析,主要是指其空间尺度较大,人类生存的大气圈中,其厚度是不可想象的。空气在自然环境中的流动性较高,所以GIS技术,在大气环境动态监测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以此来将监测和分析功能发挥出来。加强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收集和整理大气污染隐患的企业和位置信息等,并加强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构建。通过对GIS空间分析和数据显示功能的发挥,可以为污染物在大气中浓度分布图的获取提供便利性,从而对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和超标情况予以充分了解。

2.2在水资源环境监测方面

在工农业发展中,水资源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但是水源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化,而且复合型污染特点比较明显,对于饮用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针对水资源环境,必须要注重监测和管理的实施。对水资源环境的特点进行分析,具有庞大的空间信息量,GIS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有效管理和分析空间信息这一方面。在水资源环境监测中,加强GIS的应用,可以将水质监测数据和空间数据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升上来,为管理人员有效查询和修改各种空间信息创造有利条件[2]。GIS的空间分析和图标分析功能显著,可以更好地制作空间和检测数据的专题图,确保污染治理方案的制订具有高度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比如某一研究人员借助GIS技术,合理设计地下水监测网络,有效监测和分析所选研究区域的场地,不断提高管理地表和地下废物的有效性,及时将潜在污染源挖掘出来,更好地保护水源井,并且作用于填埋场选址这一方面。

3GIS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对于环境影响评价来说,主要是指系统化分析和预测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程度。环境影响评价,旨在对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予以积极引导,确保人类活动具有较高的环境相容性。现阶段,环境影响评价的诸多环境问题,可以借助成熟模型来进行描述,但是这些环境模型空间数据的难度性较高,尤其在操作和显示方面,而且空间特性较为显著。借助GIS技术,可以集中整合数据和地图,加强拓扑关系的构建,为空间分析和查询各类专题图创造有利条件,并将环境质量和污染状况直观展示出来。

3.1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面

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环境信息数据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对相关环境信息予以充分掌握,如区域自然与社会经济、区域环境质量等。环境信息数据量比较庞大,而且与空间位置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在环境评价的各种模型中,要对GIS集成与场地相关的各种数据予以应用,给予综合化分析和模拟强有力的保障,更好地分析环境质量现状。GIS的数据管理和跟踪能力较为强化,可以对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和工程建设单位予以协助检查,引导单位自身将自身的职责履行到位,并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事后验证工作落实下去。

3.2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方面

对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来说,主要是指加强科学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的应用,将该区域环境中与发展过程相关的人类活动、自然作用的规律予以反映。借助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旨在协调发展区域内的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等,确保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的要求相互统一。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GIS的应用,可以对地理区域复杂化的污染源信息等予以管理,并对区域环境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3]。此外,叠置地理对象的功能不容忽视,将同一区域不同时段的多个环境影响因素与特征叠加整合在一起,对区域环境质量演变和其他因素的相关关系予以合理化分析,从而更好地预测区域的环境质量。区域的污染源数据关联于各种环境预测模型,加强模型预测法的应用,可以为预测区域的环境质量创造有利条件。

3.3累积环境影响评价

对于累积环境影响评价来说,主要是指针对累积环境变化的过程,应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也就是分析和调查,对影响源和过程的累积,并解释各个影响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累积,对以往、现在的人类活动的累积影响进行预测,当然也包括对社会发展的反馈效应。结合可持续发展目标,如果具有统一的潜在发展行为的方向和内容等,应予以合理化选择。累积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将环境影响评价的时空分析范围予以拓展化,并将环境变化的时空放大作用发挥出来,所以对评价方法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GIS技术,在编辑和加工长时段区域数据的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对环境影响在时空的累积特征进行有效识别,所以可以广泛应用于累积环境影响评价。

4GIS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

对于环境规划来说,主要是指调查和监测一个区域的环境现状,由于经济发展可能造成的环境变化进行预测,并基于生态学原理,要对工业部门结构和生产布局等予以调整,作为战略性部署之一,实现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建设目标。在环境规划中,GIS的应用,有助于集中整合GIS空间分析技术、空间图形库,促进环境数据收集和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为预测和污染控制规划方面的处理提供帮助,确保环境规划决策的过程,具有高度的直观性和有效性。

5结束语

综上所述,GIS的空间数据和非空间的属性数据管理优势显著,而且具有较高的空间分析能力,GIS可以有效编辑多种空间数据,并借助对各种专题图和统计图的分层输出,可以满足资源节约化需求,避免浪费更多的人力和财力等,同时所获取的精准度较高。在GIS技术发展中,将会大大完善环境领域中的应用范围,促进我国环境科学领域的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赵一蕊(2003-),女,上海七宝德怀特高级中学在读,研究方向: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浅谈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先阐述了GIS的概念和功能,然后重点论述了GIS技术在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等方面的具体应用,旨在将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价值充分发挥出来,给予环境科学强有力的支撑和保证,为环境科学领域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应用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强大推动下,地理信息系统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和优势,其应用价值极其显著,尤其对环境科学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对于环境科学发展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现阶段,人们对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环境科学不断发展过程中,投入了较多新型技术,其中,地理信息系统不容忽视,已经得到了社会上的高度认可和关注。

1GIS的相关概述分析

1.1概念

对于地理信息系统来说,作为计算机系统之一,可以促进空间数据的采集、储存以及查询检索等顺利进行,有助于对海量地理数据予以分析和处理,已经成为一大通用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的关键就在于地理空间数据库,基于计算机软硬件环境,采集和储存整个空间相关数据,所以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技术系统。

1.2功能

对其功能进行分析,主要是指在地理数据处理工程中,GIS的作用显著

数据的采集和输入,也就是在数据处理系统中,实现系统外部原始数据向系统内部的顺利传输,并将这些数据从外部格式实现向内部格式的顺利转换,为系统处理提供便利性。第二,数据编辑,首先,对于图形编辑来说,主要涵盖、图形编辑、图形修饰等功能,其次,对于属性编辑来说,主要是指与数据库管理相整合,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修改和删除等。第三,数据存储和管理,对于数据存储来说,要求在计算机内部或外部存储介质上,记录好数据,其存储方式与数据文件的结构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关键要加强记录的逻辑顺序的构建,属性数据,在关系数据库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第四,空间查询和分析,其中,对于数据查询和检索来说,主要是指從数据文件和数据库中,对所需数据予以查找或选取。借助GIS技术,可以对所定区域的各种现象予以有效分析。

2GI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环境监测,与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环境信息与空间位置的关联性极其明显,所以在环境监测中,地理信息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借助该项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各种环境信息的获取和存储等提供很大的便利性,并确保环境信息具有高度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为环境监测的开展助益。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功能显著,要加强GIS的功能模块的应用[1],与选定的环境监测模型结合在一起,有效处理多源环境信息,将环境演变的动态规律挖掘出来,动态化监测环境,并直观展示出环境的变化情况和规律等,将其制作程图片。

2.1在大气环境动态监测方面

在城市工业化不断发展过程中,城市工业企业数量越来越多,在城市空气中,充斥着较多的有毒有害物质,诸多国家和地区都对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予以了高度重视。对大气环境的特点进行分析,主要是指其空间尺度较大,人类生存的大气圈中,其厚度是不可想象的。空气在自然环境中的流动性较高,所以GIS技术,在大气环境动态监测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以此来将监测和分析功能发挥出来。加强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收集和整理大气污染隐患的企业和位置信息等,并加强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构建。通过对GIS空间分析和数据显示功能的发挥,可以为污染物在大气中浓度分布图的获取提供便利性,从而对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和超标情况予以充分了解。

2.2在水资源环境监测方面

在工农业发展中,水资源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但是水源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化,而且复合型污染特点比较明显,对于饮用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针对水资源环境,必须要注重监测和管理的实施。对水资源环境的特点进行分析,具有庞大的空间信息量,GIS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有效管理和分析空间信息这一方面。在水资源环境监测中,加强GIS的应用,可以将水质监测数据和空间数据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升上来,为管理人员有效查询和修改各种空间信息创造有利条件[2]。GIS的空间分析和图标分析功能显著,可以更好地制作空间和检测数据的专题图,确保污染治理方案的制订具有高度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比如某一研究人员借助GIS技术,合理设计地下水监测网络,有效监测和分析所选研究区域的场地,不断提高管理地表和地下废物的有效性,及时将潜在污染源挖掘出来,更好地保护水源井,并且作用于填埋场选址这一方面。

3GIS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对于环境影响评价来说,主要是指系统化分析和预测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程度。环境影响评价,旨在对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予以积极引导,确保人类活动具有较高的环境相容性。现阶段,环境影响评价的诸多环境问题,可以借助成熟模型来进行描述,但是这些环境模型空间数据的难度性较高,尤其在操作和显示方面,而且空间特性较为显著。借助GIS技术,可以集中整合数据和地图,加强拓扑关系的构建,为空间分析和查询各类专题图创造有利条件,并将环境质量和污染状况直观展示出来。

3.1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面

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环境信息数据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对相关环境信息予以充分掌握,如区域自然与社会经济、区域环境质量等。环境信息数据量比较庞大,而且与空间位置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在环境评价的各种模型中,要对GIS集成与场地相关的各种数据予以应用,给予综合化分析和模拟强有力的保障,更好地分析环境质量现状。GIS的数据管理和跟踪能力较为强化,可以对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和工程建设单位予以协助检查,引导单位自身将自身的职责履行到位,并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事后验证工作落实下去。

3.2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方面

对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来说,主要是指加强科学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的应用,将该区域环境中与发展过程相关的人类活动、自然作用的规律予以反映。借助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旨在协调发展区域内的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等,确保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的要求相互统一。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GIS的应用,可以对地理区域复杂化的污染源信息等予以管理,并对区域环境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3]。此外,叠置地理对象的功能不容忽视,将同一区域不同时段的多个环境影响因素与特征叠加整合在一起,对区域环境质量演变和其他因素的相关关系予以合理化分析,从而更好地预测区域的环境质量。区域的污染源数据关联于各种环境预测模型,加强模型预测法的应用,可以为预测区域的环境质量创造有利条件。

3.3累积环境影响评价

对于累积环境影响评价来说,主要是指针对累积环境变化的过程,应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也就是分析和调查,对影响源和过程的累积,并解释各个影响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累积,对以往、现在的人类活动的累积影响进行预测,当然也包括对社会发展的反馈效应。结合可持续发展目标,如果具有统一的潜在发展行为的方向和内容等,应予以合理化选择。累积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将环境影响评价的时空分析范围予以拓展化,并将环境变化的时空放大作用发挥出来,所以对评价方法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GIS技术,在编辑和加工长时段区域数据的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对环境影响在时空的累积特征进行有效识别,所以可以广泛应用于累积环境影响评价。

4GIS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

对于环境规划来说,主要是指调查和监测一个区域的环境现状,由于经济发展可能造成的环境变化进行预测,并基于生态学原理,要对工业部门结构和生产布局等予以调整,作为战略性部署之一,实现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建设目标。在环境规划中,GIS的应用,有助于集中整合GIS空间分析技术、空间图形库,促进环境数据收集和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为预测和污染控制规划方面的处理提供帮助,确保环境规划决策的过程,具有高度的直观性和有效性。

5结束语

环境论文范文2

1.1环境心理学理论的内涵

环境心理学必然的与地理学、建筑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以及园林设计等专门学科紧密相关,但就具体的环境心理学理论来说,我国当前的研究课题还在进一步的规范与重建当中,在学术界还没有明确的定论。自从环境心理学在20世纪初的诞生到60年代的完全建立,相对来说有了完整的学科体系,但是对环境心理学的基本内涵的规定还是很模糊的,ProshanskyHaroldM.在HumanBehavior&Environment∶Ad-vancesinTheory&Research一书中对环境心理学的定义解释成“环境心理学所研究的范式”,从概念本身来说,对环境心理学的说法只是一个大概的描述,并未阐述清楚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者是谁,也没有说清楚环境心理学研究者的承担者是谁;再者,对环境静心理学研究的范式并未详细说明,是指环境对心理的影响?还是环境致于整个社会环境中的各个对象的对环境的影响?这些问题始终像谜一样的存在着。但是有一种趋势,主要的涉及到对环境心理学与生态心理学、建筑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园林设计在研究方法、方案设计上有着不谋而合的地方,这就造成了环境心理学的自身的矛盾,既要解决自身的研究方向问题,又要研究与其交叉学科的界限问题,这就为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发展增加了很大的难度。综合以上的分析,本文对环境心理学界定主要的取向在于环境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影响和在传统视觉之下的人文环境对整个人居环境的布局的影响,尝试着对环境心理学做一个明晰的解释,并应运于实际的操作当中。

1.2环境心理学理论所涵盖的必要要素分析

虽然环境心理学的主体概念并不是很明确,但是对环境心理学所涉及到的因素,学术界有着一致的认可。这主要的包括自然环境、建筑环境和心理环境。本节就此三者进行简要的分析。第一,自然环境。是人生存和生活创造的主要载体,围绕着整个的自然环境,我们可以进行生活和生产活动,自然环境主要的包括水体、土地、植被、动物、矿物、太阳辐射以及空气等等,这些物质构成了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的条件。第二,建筑环境。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当中,在地球的角角落落里都有着人雕刻自然的痕迹,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人类社会无时不刻的在创造着艺术形式,而这与环境就密不可分了。最早的建筑还是属于洞穴,虽然是半自然半人文化的创造物,但是因为其有了人的居住而变得温暖而更具人性化。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历史进程,推动着各式各样的建筑群的产生,在科技水平的进步与人类智力的大幅度提高,建筑水平也在进一步的提高,人类对建筑的舒适度要求也在进一步的加强,因此,建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性的结果。第三,心理环境。对心理环境的研究,学术界有两种比较明显的倾向,一种是心理环境影响着人的行为方式,一种是心理环境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的进程。但是详细分析,其实心理环境就是人的心理活动对环境的真实影响,因为从成人的角度来看,环境可能是熟悉而且是烦躁的,但是对儿童来说,同样的环境可能是陌生而又温和的。

2与当代人居区域环境相关的环境心理学理论

因此,遵循上文的阐述,我们可以说环境心理学虽然的研究内容还是相对模糊的,但是在学术界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理论。

2.1生态知觉理论

所谓的生态知觉理论由J.Gibson首倡,主要的比较看重人的先天遗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主要的理论内容是指人的直觉是一个过程,人的感官器官和心理在受到环境的刺激之后,形成的一系列的行为活动,主要的包括娱乐、安全的需求。这就影响了人们对环境的需求,并对环境的好坏而产生的喜怒感受,例如,人们一般的都会选择植被覆盖率高、水源充足的地方,如果没有良好的植被覆盖率和充足的水源,人们将会选择逃离该区域,另寻去处。那么,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环境的喜好程度与环境本身的质量息息相关,这就符合人类的基本生理需求,而且人们更注重自身的心理欲求,并渴求对信息的控制能力。

2.2概率知觉理论

概率知觉理论由EgonBrunswik提出,这一理论的特征是主要的注重现实生活对环境的影响,这就必然与人类的后天学习能力相挂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更加注重自身经验的积累,以解决生活环境的问题。比如就客厅来说,从后天的知识结构中人们会说“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这种设计理论,主要的是以某种功能为主导功能,并潜藏其他的功能,比如对小区室外环境的设计之中,设计者往往会设计出比较大而且边缘比较广的碗型花盆,其主要的功能是对小区进行景观覆盖,其实潜藏的功能是缓解人的视觉疲劳。

2.3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没有具体的理论内容,但其主要的对形式和内容的合理布局,以符合人类的审美标准。如果在小区的设计中,运用格式塔心理学中的简化环境处理法,环境就会被规划成合理的族群,塑造丰富的景观。

3案例分析———老年人活动空间分析以及运动场所空间分析

结合以上三种设计方式,结合现实生活中景观的实际操作,对以下两个特殊场所进行案例分析。

3.1老年人活动空间分析

老年人因其生理功能衰退和年龄因素,造成了对居住环境的特殊需求。在休憩空间的设计上,主要的应包括座椅、凉亭、方桌和简易运动设施的基础建设,并注意安全配套设施建设。因老年人性格各异,设计者要满足老年人在心理、休闲和娱乐等等的需求,提供观赏和园艺种植场所、简易运动场所、休闲娱乐场所,并设置专门的老人托管所,为老人的安全负责。

3.2运动场所空间分析

一定的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人的心理素质和提升身心健康水平,因此在小区设计中应该注重篮球场、网球场、高尔夫球场、羽毛球场和兵乓球场所的设计,在位置上应该远离车道、过道、走廊等人流相对集中的地方,并要把植被条件考虑在内,以缓解因过度吵闹而造成的噪声对环境的污染。

4结语

环境论文范文3

1.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依赖于自然,没有自然就没有人生存的基础。因此人要按照自然规律,合理利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也是我国人民一直以来的渴望。马克思说:“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类要将自然环境当成人类发展的一部分来看待,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时刻想着自己的行为是否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威胁,正确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形成可持续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人、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推动生态文明持续健康地发展。

2.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社会和谐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历史的必然结果,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主导方向。人类要充分认识到目前的各种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要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要向人民群众宣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要让人们自觉地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来,保护自然环境不仅是党和政府的义务,也是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义务。只有将自然看成人类的朋友,才能转变人们的思想,从根本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此同时,人类也要认识到,只有自然环境得到改观,人类的生活环境才能得到改善,只有将人看成自然的一部分,像对待人一样对待自然,才能对自然也实行人道主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3.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一个国家是否具有独特的魅力,不取决于钢筋水泥,而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文化底蕴、文化魅力。自然界是孕育一切生命的摇篮,我们人类不过是它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与大自然的生命长度相比,我们人类的生命存在如白驹过隙般的短暂。正是这短暂的存在对自然的破坏却如此严重。因此,我们在经济建设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环境的承受能力,不能盲目的只是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是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忽视环境的承受能力,最后大自然的反抗往往是人类无法阻挡的灾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奉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这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想,也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奉行的原则,只有在此理念和原则的指导下,我们才能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

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

1.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提出,说明我国已经不再只是考虑经济发展的国家,而是更多考虑经济发展可行性的国家,是一个从注重工业发展的国家变成了注重环境保护的国家。简单说,就是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可以开始考虑环境保护的问题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提出,不仅为新型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为人与自然和谐稳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这一目标绝对不是无理由无条件提出的,而是根据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的自我认识和时间的考量而深思熟虑提出来的。这一目标的提出,非常符合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带来的环境破坏也不言而喻。因此,环境保护的问题就更加迫切地需要解决,而生态建设目标的提出符合了当前我国国情。

2.生态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和必由之路生态经济的主要含义是:在生态系统能够适应的区间内大力发展生产力。生态经济的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产物,是历史的必然;发展生态经济,是各个国家都在追求的目标。发展生态经济,能使自然资源得到合理整合和充分利用,发展生态经济的宗旨就是既实现经济增长,又不危害自然环境,能让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安居乐业。21世纪是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只有认识到自然发展与人类发展是一个统一的系统,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考虑的首要因素,才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只有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有保护环境的能力和条件,才能让人类社会安定,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和改善。只有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让人类养成保护环境的品质,才能建设高度文明的生态文明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的腾飞。

3.完善法律法规,保障经济与生态良性发展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在认识到生态环境破坏对人类产生的负面影响后,国家成立了专门的生态文明建设部门,通过完善各项法律法规,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早在2008年,国务院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就做出了详细的部署,组建了一批高素质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队伍,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通过制定《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来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的预防和处理机制,通过2006年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来健全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机制。与此同时,通过环境保护部门的努力,我国还颁布了八百余项环境保护标准,建立了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体系,使我国的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实现了由持续下降到逐步上升的历史性转折,全国森林覆盖率也得到了提高。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已建立自然保护区2538个,保护区总面积约14894.3万公顷;已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550多处,共有1790多万公顷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约占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其次,我国还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方法和思路、从转变人民的思想观念出发,来推动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提出了以“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环境安全、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和“预防为主,防治并重;系统管理,综合整治;民生为本,分级推进;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战略方针,积极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国家的口号,而是国人所期待的战略部署。在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遭到破坏的时候,我党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这恰恰体现了我党的执政理念,即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可以保护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保障了民生,巩固了我党的执政能力和基础。

三、道德、文化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

1.生态文明建设应提高人们的道德责任意识人依赖于自然,没有自然就没有人类生存的基础。因此人要按照自然规律,有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人们理性地认识两者的关系,除了运用经济、法律、制度方面的规定保护自然之外,还要对人类对待自然的行为予以道德约束,增强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意识。生态道德是人从伦理意义上探析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中形成的一种“善”的观念。生态道德作为保护环境的伦理观念,它来源于社会道德,并在社会道德的基础上,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伦理反思,从而成为人们提高生态觉悟的伦理基础,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人是道德的唯一主体,因此不仅应从道德的角度考虑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而且还应从道德的角度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能够用道德来约束人们对待自然的行为。生态道德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生态环境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对待自然的态度,规范自己的行为。生态道德强调人在维护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方面的自觉和自律,强调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休戚与共。因此,生态道德的内涵包含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共生共荣,从而在观念上为人们提高生态觉悟提供一种伦理基础。生态觉悟对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生态觉悟就是对生态问题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一个人生态觉悟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其是否能够能动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和方法,从而最终决定其建设生态文明的效率和成果。人应该提高生态觉悟,自觉地承担起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生态发展的责任,从“控制自然”到尊重、顺应、保护自然是人类通往生态文明必须具备的一种生态觉悟。只有提高全民的生态觉悟,才能增强人们对待生态环境的自律性,才能承担起保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因此,要树立科学的生态道德观,提高人们的生态觉悟,践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道德理念。

2.生态文明建设要吸收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提出是我党深思熟虑的结果,是对传统工业的吸收及现代工业与环境关系问题深入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在这种深入研究中充分地了解自身的不足和缺点,从而及时地改正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生态建设不能完全地抛弃中国传统的文化和建设,应该从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去吸收去接受它们,用传统文化作为建设发展的基础,从而建设出具有我们中国特色的生态文化建设系统。抛弃了传统文化,没有中华元素在里面的生态文明建设,就不能称之为中国特色。虽然传统的不全是好的,但是只有把传统的好的东西做成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东西才能为世人所熟悉,才能立足于世界。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只是环境的建设和发展,还应该包括文化的建设和保护。中国讲究天人合一,道家的太极图就是很好的例子。只有工业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像太极图案一样,才能够在实现工业发展的同时让自然稳定的发展,在不破坏自然的同时实现工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和自然的保护看似对立,其实是统一的。太极的思想告诉我们:阴阳不会融合,但是阴阳协调,最后就能够统一成圆。只有工业和环境一起协调发展,才能让彼此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四、国际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1.生态文明建设要与世界接轨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完全抛弃工业发展,而是用世界先进的技术发展工业,用破坏环境的最小代价去实现工业的增长。如果一个国家的工业不发达,则很难实现经济的增长和国家的富强。生态文明建设要走一条能源消耗少,但是能够得到最大利益的科学发展、进而实现经济的增长和生态文明的建设道路。只有在工业发展的同时兼顾好环境的保护,才能让工业更好地发展,只是保护环境从而完全抛弃工业的发展和进步,那显然是和时代脱节的。要学习其他发达国家的科技发展新技术,走低污染、低能耗的经济发展之路。生态文明不只是我们国家在提倡,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在大力提倡。应当紧紧跟随世界绿色发展、循环利用、低碳环保这一主流趋势,调整我国的发展观和未来发展的方向,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环境保护的做法和经验。地球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地方环境被严重破坏,就会引起全球的蝴蝶效应。地球是我们的共同家园,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建设。

2.国外生态文明思想流派的启示自20世纪70年代起,国外学界涌现出大量的关于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的发展战略研究理论和思想,这些理论与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良性互动的生态文明思想。从经济学角度探索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体现出与现代经济思想迥异的一些基本观念。这一模式的提出,开辟了将经济系统看作生态系统的子系统新的研究视角。国外的生态理论也提出了解决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基本思路。通过提出追求经济和自然的相互限制的理论,让经济和自然达到平衡,实现通量的最小化。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保护环境不被破坏,才能让两者达到稳定。通过一边发展一边治理的方法,不断扩大经济的规模。第二,从哲学思维角度提出的生态文明思想。这一思想旨在寻找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和解决方法,不再把自然看作抽象的外在于人的孤立的存在,而是把人与自然统一起来,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其理论源泉是马克思主义。第三,生态现代化思想。这一思想力图通过经济生态化与产业生态化、以及构建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实现生产与消费的生态转型;不是简单地从污染治理入手,而是从改变人的行为模式出发,通过改变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达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的目的。建立良好的政治生态体系,营造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五、总结

环境论文范文4

[关键字]:国际环境企业环境环境信息信息披露管理

从国际发展趋向看,各种约束企业行为、规范产品环境质量的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必然会影响到参和国际竞争的企业。环境新问题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一个全球性新问题。我国的企业要走向市场,产品要参和国际竞争,必然会受到和环境有关的种种压力。因此有关环境管理的探究和应用也就越显得必要和迫切。

依据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的解释,环境会计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摘要:宏观层面和国民经济核算和报告相连,微观层面和企业财务会计和报告相连。

在微观层面的环境会计领域,最早进入专业实务的就是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也称环境报告,即把公司各种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信息向外部社会披露。环境信息披露最早是作为社会责任报告的一个组成部分。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披露方式是体现在公司年度报告中的“管理分析和新问题讨论”部分。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绿色化”意识日益被官方和公众接受并强化,也对公司信息披露产生了更大的压力,所以大公司纷纷在年度报告中增加环境信息部分,以至单独编制环境报告。以后成为一个独立组成部分,并最终成为独立的年度环境报告。根据KPMG(国际五大会计专业服务机构之一)的一项调查,披露环境信息的跨国性大公司,1994年为65%,1995年增长为77%,而全球最大的100家公司则全部编制环境报告。

这表明了以赢利为目标的企业已经将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约束作为公司行为规则的组成部分。不过从实践看,尚存在的新问题也是很明显的摘要:第一,众多公司编制和披露环境信息,并没有共同接受的专业标准;第二,环境报告中的信息之产生,在环境会计及环境管理方面都有待发展。

一、政府的关注

1.美国政府。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在环境会计方面做了许多工作,非凡是其组织编写的《环境会计导论摘要:作为一种企业管理工具》一书,不但从概念上澄清了环境会计的三种含义,而且在环境成本计算、成本分配、环境会计信息应用等方面为企业管理实务提供了技术指南。

美国的环境法规建设速度很快,分为联邦、州及地方政府三级。和环境新问题有关的法规可以大体上划归两类摘要:一类是有关环境清理和复原的责任;另一类是有关环境监测和污染控制,以及和标准有联系的个人或财产损失负债。

在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制定的会计准则架构下,企业对环境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主要依据1975年的第5号准则(SFA5),或有负债会计(ACcountiflgforContiflgentLiabili-ties),和和之配套的财务会计准则指南(FIN14)。但这两个文件都是针对一般或有负债情况的,所以在确认和计量(估计)环境负债方面并木具体。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89年。FASB从1989年起,指定工作小组(EITF)专门探究环境事项的会计处理,并很快提出了“EITF89-13石棉消除成本会计”和“EITF90-8污染处理费用的资本化”。按照这两份文件,环境污染的处理费用,一般都应作为当期费用支出处理(即费用化),只有在满足(1)延长了资产使用寿命,增大了资产的生产能力,或改进了其生产效率;(2)减少或防止以后的污染;(3)资产将被出售。这三个条件时,才答应资本化处理。

1993年,EITF又提出了“EITF93-5环境负债会计”,要求将潜在的环境负债项目从一般的或有负债中单独列出并加以估计。对于上市公司,由证券和交易委员会(SEC)规则,规定其环境事项的披露要求。

2.英国政府环境部。在英国,环境报告一直是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一部分。经过几十年的争议,社会责任报告已成为向投资者和公众提供信息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于地域性和教区范围内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新问题的出现,促使一些专家号召企业要进行一般性的社会责任审计和专门的环境审计。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图》(即《Pearce报告》)是政府对环境新问题的第一次正式表态。这个报告讨论了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及“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强调在实现环境目标中的财务数量化和市场动力;认为要达到计量的一致性,应改变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这个报告偏重于宏观政策的探究,对以后制定有关环境的法案产生了重要影响。

1990年,RobGray教授在英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CCA的支持下,对微观领域中的企业会计进行了具有广泛影响的探究,出版了《会计人员绿色化摘要:Pearce之后的会计职业》。这是ACCA“会计人员的绿色化”项目的第一阶段探究成果。他在书中阐明,假如没有各组织自发性的反应,以及新的环境会计系统的支持,Pearce报告中的观点将无法得以推广和执行。Gray认为,今后会计人员应是“环境管理”中的成员。“环境管理”的功能包括摘要:环境审查;政策/目标发展;生命周期评估;BS7750标准及环境审计ISO;法规遵守;环境评估;环境标志的使用;废弃物最小化;调查、发展和投资于更好的清洁技术。在环境报告方面,环境信息披露最早是作为社会责任报告的一个组成部分。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绿色化”意识日益被官方和公众接受并强化,也对公司信息披露产生了更大的压力,所以大公司纷纷在年度报告中增加环境信息部分,甚至单独编制环境报告。

英国的“环境管理制度(EnvironmentalMan-agementSysem)”BS7750,作为“英国标准协会(BritishStandardInstitution)”的一项标准而于1992年正式颁布执行,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正式颁布实施的环境管理法规。BS7750对公司环境管理系统的开发、实施及维护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有效促使公司实现其已确定的环境目标和政策。目前存在的新问题是摘要:(1)众多公司编制和披露环境信息并没有共同接受的专业标准。(2)在环境会计及环境审计方面,环境报告中信息的产生有待发展。有鉴于此,英国政府环境部在1997年2月颁布了一份适用于所有企业的文件“环境报告和财务部门摘要:走向良好实务”。它虽然不是强制性的,但作为政府部门的一份文件,自然起到规范化的功能。

二、国际组织的关注

1.联合国有关环境会计的发展探究。1972年联合国召开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以来,环境新问题日益引起全球瞩目,各类专家学者从多角度开展了资源、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探究。在经济领域,和经济发展相联系的资源环境的核算探究分为两个层面摘要:宏观和微观。

在宏观层面,体现为建立环境核算指标体系,并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相联系。在这方面的进展,集中体现在联合国1993年SNA修订版中,以及和之相应的统计方法的发展。

在微观核算领域,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对跨国公司环境报告进行了多年的考察。从1990年起,环境会计新问题都成为ISAR每届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在ISAR带动下,“绿色会计”或称“环境会计”已成为国际会计的热点新问题。

1991年,ISAR调查了222家跨国公司,评估各公司遵循其环境报告披露建议的程度。1992年,ISAR出版了《环境会计摘要:当前的新问题。书目和摘要人以期帮助在此领域的探究人员。书中以ISAR历次调查的结果和英国、美国、加拿大三国的情况为基础,总结了环境管理中的新问题,记录环境影响的公司会计新问题,提出了在当前会计模式下可能出现的会计披露的变化,以及环境审计、可持续发展会计、环境对国民经济核算的影响等。

1992年,联合国经济社会发展部下属的“跨国公司和管理”分部,对环境审计进行过调查,并开始了适用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会计”的探究。1993年,联合国在印发的一份题为《跨国公司的环境管理》的探究报告中,介绍了对一部分跨国公司在其年度报告中公布环境资料情况的调查。1995年3月,ISAR第十三届会议的核心议题是环境会计。大会主要围绕会议秘书处提供的“对各国环境会计法律法规情况的调查”、“有利和有碍于跨国公司采纳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因素”、“跨国公司环境绩效指标和财务资料的结合”、“跨国公司年度报告中对环境事项的披露”等文件展开了讨论。

自从1972年联合国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以后,许多国际组织都设立机构或工作组,探究环境新问题。ISAR的工作毫无疑问,联合国以跨国公司为探究对象进行的“环境披露”的多年探究,有力地推动了其他国际性或区域性组织及发达国家在此领域的探索和探究。

2.欧共体。1993年3月,欧共体国家环境部长会议达成共识(1990年第一次提出草案),通过并了“环境管理和审计计划(EMAS)”,并于当年7月生效。在此之前,1991年还曾提出了两项重要的草案“生态审计(Eco-audit)”和“生态认证(Eco-labeling)”,鼓励成员国和成员组织在“自愿”的基础上接受。EMAS鼓励成员国企业设立环境目标和政策,并由外部独立审计师验证其执行结果,为合格的企业颁发“绿色证书”。EMAS被认为是有关环境管理体系的第一份国际性标准。

3.国际标准组织。国际标准组织(ISO)于1993年5月成立了一个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计划在5年内建立若干重要标准,作为一般指南。这就是所说ISO14000系列。其中包含六方面内容摘要:(1)环境管理制度;(2)环境审计;(3)环境标志;(4)环境业绩评价;(5)生命周期分析;(6)环境方面的产品标准。

1995年6月,作为Igy14000系列之一的“国际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1”和“ISO-14004”的修订稿完成,经过最后征询后正式生效(由于各国意见不尽一致,生效日期计划表一再推迟)。和此同时,三项审计标准草案“ISO-l4010,ISO-14011,ISO-14012”也开始被审议。

以上所述,最重要的是欧共体EMAS和国际标准组织的ISO-14000系列。这两套国际性环境管理标准的基本目标和基本内容都比较接近,但也存在很多差别,以致于已经出现了专门比较ISO-14001和EMAS所谓“桥梁文件(BridgingDocument)”。1997年在欧洲和美国有一系列的工作会议和学术会议专门讨论探究这两个标准系列,以及环境会计和环境管理的其他新问题。由此可见,环境会计和审计法规(标准)的建立,的确不是在短时期内就很轻易完成的。

三、会计职业团体的关注

有关会计职业团体在建立和推行环境会计方面的努力,举几个例子摘要:

1.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1995年6月颁布了其环境会计工作组提出的“环境复原负债”的征求意见稿(EnvironmentalRe-mediationLia-bilities)。文件涉及会计和审计两个方面,主题非常明确,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

2.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1996年10月提出一份讨论文件“财务报告中的环境新问题”,具体述及环境成本核算,环境负债核算,或有环境负债,资产损害复原,信息披露等新问题。

3.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1997年6月颁布了一份征求意见稿,“财务报表审计中的环境事项之考虑”,主要针对环境法规,企业的环境风险评估和相关的内部控制。

4.英国特许注册会计师协会(ACCA)1997年“环境报告和能源报告编制指南”。

5.加拿大管理会计师公会1998年“理解和实施国际标准14000(国际标准组织14000是有关环境管理和审计的文件系列)”。

6.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2000年2月了一份征求意见稿“财务报告审计中的环境新问题”,论述财务报告审计中由于环境新问题而带来的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环境法规、审计程序、专家意见等新问题。

四、专业服务机构的关注

国际五大会计公司在会计和审计各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包括实务和探究两方面),在环境会计方面也是如此。近年来,五大会计公司都雇佣了环境顾问,并积极开拓环境会计方面的业务和开展环境会计方面的新问题探究。

ArthurAndersen(AA)会计公司开发出了一种“生态会计”(Eco-Accounting,1994,Chicago)模型及配套软件程序。其功能在于,帮助企业对环境总成本及其主要组成部分进行确认、追踪、累积、估算及管理。该模型定义了一百多种环境活动,以成本矩阵形式组织和表达所有数据,并对所有各种主要环境活动的业绩加以计量。整个程序包含三个阶段摘要:一是确认环境成本,二是计量环境业绩,三是分析评估并提出替代方案。各个阶段中都包含有一系列的实施步骤。AA生态会计模型非凡强调的一点是,它并不试图取代现行的企业会计体系,而是一种补充和延伸。

DeloitteToucheha(DTT)在1992年为一个全球性企业环境管理组织(GlobalEnvironmentalMangementInitiative,GEMI)开发出一项“环境自我评估规划”,一方面帮助公司适应国际商会(ICC)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同时帮助公司优化环境改进办法。DTT在1993年还进行了一次公司环境报告实务及动机的调查(对70多家公司),并了具体的分析报告。

KPMGPeatMarwick在1993年进行的环境报告国际调查,包含十个国家的近七百家公司。据回答,有四百多家公司将环境话题融入了其年度报告,有一百多家公司编制单独的环境报告。调查表明,大多数公司都将环境信息置于年度报告中的管理分析部分。

PriceWaterhose(PW),已经在1990年、1992年、1994年进行了数次连续性环境报告及环境会计新问题调查,每次调查都详尽的调研报告,并且从调研报告的题目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出其主题进展,即先是环境成本核算和披露,进而由环境会计实务延伸到会计准则及政府行为,再进一步将环境会计和环境管理相联系。

综上所述,国际性大会计师公司对环境会计新问题予以了相当大的重视,这对于推动环境会计实务和理论的发展非常重要。

五、企业环境报告

1.ABB集团公司的环境报告。国际闻名企业ABB公司早在1992年就签署了国际商业环境保护条约并组成了本公司的环境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公司各项环境保护办法的实施以及环境报告的披露。1993年,该公司把38个国家的子公司纳入环境评估,并在制造地点进行有关的环境新问题评价。1994年公司的第一本环境报告出版。1995年,公司出版了第一套环境保护目标体系并建立了ABBCS—EA国际环境新问题交流平台。1996年环保质量标准体系ISO14001公布,ABB的五十余个子公司通过了此标准体系的认证,公司全面推行环保办法。1997年,第二套环境保护目标颁布,它主要面向21世纪全球化公司发展的需要,公司此时已拥有相当数量的环保控制及探究方面的专家和员工。

公司有关环境保护管理的办法在1999年主要集中于产品本身。23个业务区域中的大部分都完成了他们的第一个环保产品声明,在ABB核心产品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所有有关环境方面的要素都被加以考虑和描述,包括环境目标和相应的计划。ABB的环境事务组织进一步增强了实力,因为又有23位环境保护控制经理被任命到公司的23个业务区域中去,他们负责该业务区域内核心产品的环保执行情况。1999年内,公司还举办了5场研讨会,150名来自各业务区域的员工接受了有关TheEoo-Lablifecycleassesmenttool的培训——这一培训是生产符合环保声明的产品的必要条件。ABB2000年还投入资源以帮助国际能源组织实施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计划。到1999年末,已有96%,即519个ABB的分支机构通过了环保质量标准体系ISO14001认证。自1998年起,ABB公司每年的环境保护报告都将被翻译成22种语言在集团内广为传阅,1999年之后,环境报告也将在网上披露,外部使用者可以自己上网查询。

2.摩托罗拉公司。摩托罗拉公司在环保、健康和平安(EHS,Environment,Health,Safety)方面的目标是成为该领域内全球公司的典范和领袖。摩托罗拉以一种反应模式处理所有的业务活动,以免出现明显的灾难性后果,它关注它的雇员艄费者和供给商合作伙伴的健康和平安;关注地球资源的可持续使用;它还遵守所有实施中的有关环保、健康和平安的法律法规;同时,它还一直致力于EHS管理系统的发展及污染减排计划。

摩托罗拉的环境报告主要包括EHS综述、EHS指导原则和宗旨、EHS的目标和主要成就、社会责任等内容。从公司1999年度的环境报告中我们了解到,本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摩托罗拉公司按照国际环境报告准则制定了7个有关社会经济方面的目标,并在1999年中全部实现了目标,有些领域里甚至超额完成计划。1998~1999年度摩托罗拉公司在环保方面取得的成就有如下几点摘要:(1)减少挥发性有机物质的排放高达45%,减少19%的有害空气污染物的排放量;(2)实现无危害废弃物重复利用达49%;(3)减少22%的水的使用量和15%的天然气和电力的使用量。

3.英国航空公司。英国航空公司自1996年起在环境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BAAE(BritishAirwaysAvionicsEngineering)是英航第一个通过ISO14001认证的部门,纸张回收利用率达14.4%,超过300名管理者接受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培训,地面能源消耗利用率提高了7.7%。

英航的年度环境报告包含了以下一些主要内容摘要:(1)主要的环境保护方面的事项;(2)环境保护执行情况的指标及图示;(3)年度内主要的环境保护成就;(4)环境保护的管理和交流;(5)有关噪音处理的具体情况,包括夜航噪音处理、起飞时噪音处理、地面噪音处理情况及有关噪音的探究等等;(6)放射物、燃料效率及能源的处理情况,具体分述了产生原因和控制效果等;(7)废气、废水、废渣的回收利用和处理情况;(8)英国航空环境保护政策。

4.斯堪的那维亚(北欧)航空集团公司。斯堪的那维亚航空集团公司(ScandinavianAirlinesSystem,SASGroup)由瑞典、挪威、丹麦三个国家的若干航空公司组成(均为上市公司)。1995年SAS单独编制并其第一份年度环境报告,该报告涵盖其航空运输业和机场、机上贸易业务的相关环境信息(旅馆业务的环境信息另外处理),和公司的年度报告同时。

这份年度环境报告的内容非常具体,主要包括摘要:(1)SAS的环境战略;(2)SAS在飞行,机上服务,地面服务的各种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平衡表,分为投入和产出两方);(3)总裁就环境事项的年度总结;(4)董事会就环境事项的年度总结;(5)各种业务的环境信息;(6)对大气影响的专题分析;(7)公司环境管理实务;(8)为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而进行的新技术开发工作;(9)各种有关的知识栏目;(10)公司环境管理机构及通讯联系,等等。

5.宝洁(P&G)公司。宝洁公司从1994年起编报其全球环境报告,所涉及的内容面向广泛的对象(包括科学家、环境保护组织、立法人、以及消费者)。其目的是将公司对社会在环境方面的承诺执行情况作出报告。报告以后,公司对500位社会各界的读者作追踪调查,并将得到的反馈意见体现在下一年的全球环境报告。

在全球环境报告中,表明了摘要:(1)宝洁公司面对的环境挑战;(2)公司制定的战略以应对挑战,确保公司产品的持续改进;(3)公司的环境策略。环境组织、以及环境哲学(见念;(4)公司环境责任的实施办法;(5)公司所作出的努力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成效。

六、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环境报告

1.Hertfordshire郡的环境报告。Hertford-shire郡南临大伦敦市区,郡政府出版的环境报告分别就能源、空气质量、家庭生活废弃物、交通状况、野生动物保护、水污染和土地使用七个方面阐述了本州状况和采取的办法。

在能源篇里,报告分三部分展开摘要:全球联系的观点;本州能源和空气质量模型;能源潜力指标即人均能源消耗量和可重复使用能源的消耗。在空气质量篇里,报告先解释为什么空气质量对本州人民很重要,然后以地区为单位衡量氧化氦含量和臭氧含量,最后告诉人们应该怎样保护本地区的空气质量。在家庭生活废弃物一章中,报告披露了人均制造的生活垃圾数量、其中可回收再利用的比例和本州的回收再利用情况。在交通状况篇中,报告介绍本州交通情况和造成的污染情况,然后大力提倡居民多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以减少废气排放。在野生动物保护的篇章里,报告披露了野生动物在州里的生存状况和存活情况,正常可用土地的面积,并对比以前可正常利用土地的面积。提到水污染,该州的环境报告先解释水环境是怎样被管理的,然后披露水的消耗量,河流质量及水质量保护目标。最后一部分土地使用篇,报告同样以事实披露为主,解释了城市化占用的土地和造成的影响。

2.UniversityOfSunderland的环境报告。“作为社会社区的一分子,学校的使命是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所以大学应该采用一种综合全面完整的方式使环境保护得到很好的实施和教育。”这是UniversityofSunderland负责人解释为什么大学也会出版环境报告的原因。从这所大学的环境报告中我们看到,他们有关环境保护的使命是摘要:(1)确保学校的学生和员工都知道环境保护条款;(2)继续发展环境保护领域的专家探究和该领域的专业教育;(3)进一步在校内外促进环境保护的实践;(4)最小化大学对社区环境的负面影响;(5)通过一个综合的计划及可量化的目标实施该政策,指导和分析对计划的实施情况。环境报告披露,该大学在环境保护的学术探究领域作出了哪些贡献,在具体环境保护行为当中又有哪些管理,包括减少不必要的物资消耗。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物排放、节约能源、减少校园里汽车的使用等等,职工是如何在环境保护领域发展提高能力的,最后一部分是有关社会责任的使命的理解。

七、联系我国情况的考虑

经济迅猛发展和环境污染严重并存的矛盾态势,在我国表现得非常明显,但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也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已在1997年建立专门机构,着手落实国际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1,并开始了企业环境认证试点工作。

从本文前面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几点借鉴摘要:

1.政府主管机构应明确对环境新问题的界定尤其是对企业有关环境管理责任的认定。从美英等发达国家政府的经验可以看到,在制定具体的环境法规和企业环境披露规定之前,政府做了很多努力,首先明确什么性质的新问题可被划作企业环境管理新问题,这样的一个定性新问题也是随时代的发展变迁不断变化发展的。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地理情况也很不同,环境方面所产生的新问题自然也是千差万别,当务之急就是明确企业应予关注的环境新问题的范围,以及进行企业环境管理的责任划分。目前在我国尚没有一个相对明确的行为准则。为了明确企业应予关注的环境新问题的范围和企业环境管理的责任划分,政府可以聘请有关环境专家、管理专家和一些企业家就各地的具体环境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调研,同时考虑不同行业可能产生的不同种类环境新问题,从而因地制宜地制定环境管理范围和责任。

2.政府必须对环境披露的真实、具体程度和披露方式进行规范。同样由于环境新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千差万别的表现方式,使得一些国家在要求企业进行环境报告披露时碰到了没有共同接受的专业标准,或环境报告中布满了过多的专业词汇及难懂的表述等麻烦和新问题。所以采取先制定规范,之后再依据企业实践中碰到的新问题逐步修改的方法是可取的。

3.从国际组织对环境新问题的重视和已经作出的努力来看,宏观层面是把环境核算指标体系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相联,微观层面是探究公司的环境报告。我国在和国际并轨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在国民经济核算过程中加入环境核算因素,这反过来会促进我国加速环境新问题的探究和立法工作的进度。用国际组织订立的有关环境条约作为参考,可以缩短我国独立探索和制定环境条款的时间。我国还可以加入一些环境保护规定和探究工作进行得很好的国际组织,在参和过程中提高自己对该新问题的理解和把握程度,进而提高对本国环境管理的水平。许多国际大公司都以标榜自己通过了若干国际组织标准认证来证实自己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成就,我国同样可以要求国内企业通过一定的国家环境条例认定,才算在环境保护方面完成了责任。

4.会计专业组织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时具体的会计技术处理新问题,基本都是为了能够科学地解决环境管理过程中的很多不确定性。这和前面提到的政府主管机构应明确对环境新问题的界定,尤其是对企业有关环境管理责任的认定密切相关。中国的注册会计师协会可以参和协助政府部门界定环境管理新问题和企业环境责任新问题,同时和其他国家的会计专业组织加强沟通和相互学习,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作出有关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具体处理方式的规定。

5.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已就环境新问题的计量和会计披露的处理进行了很多探究,也积累了相当的经验,而在我国为数众多的会计师行里,执业水平参差不齐,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新问题更是鲜有考虑了。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基本都聘请了自己的环境顾问,并就环境新问题建立自己的一套工作体系或探究体系,包括有关模型及配套软件程序,环境自我评估规划和市场调研等。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要想在环境方面称职地承担好审核环境信息披露的功能,也应该学习国际先进同行的做法,考虑聘请自己的环境专家和技术专家,制定出一套在我国行得通的工作体系。

环境论文范文5

(一)图形的应用

传统的图形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可以直接附着在某一项现代的载体上,这样便能够形成一种全新的视觉环境,也能传达出传统文化中图形本来的意义。这种直接的运用体现的是一种整合的观念,也是一种积极的创造和创新,同时,需要考虑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周围环境的契合,这样才能充分地表达出图形的意义,赋予现代环境更加深刻的文化内涵。上海的经贸大厦虽然建设历史较为久远,而且设计者不是中国人,但是,其形象和所表达出来的文化却符合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这是因为其设计师受到陕西大雁塔的启发,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因素融入到了钢结构的建筑中。

(二)情感的表达

在古代的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大多使用含蓄的手法来表达情感,无论是外观还是室内布局,都通过合适的物品陈列和文化图案来承载文化情感,这种表达手法被称为隐喻。在现代环境艺术中,这种隐喻的表达方式仍然受到青睐,通过各种传统文化因素组合的方式来表达环境本体之外的情感,这也是传统文化独有的表达方式。

(三)形神并举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要求对于传统文化元素应该用现代的审美观点进行审视,并且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利用现代艺术手段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融合。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其在线条表达上具有长宽度和方向,同时,也带有强烈的厚重感。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不仅能使环境艺术设计充满诗情画意,也能使传统文化的精神获得更大的展现空间。如著名的苏州博物馆,既有传统的文化元素,又不乏现代审美概念,多层石板组成的山水结构充满了中国情调。

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的构思

(一)自然环境与色彩的搭配

在自然界中,色彩的呈现是多种多样的,而往往很多鲜艳的色彩所占据的比例都相对较小,当人们长期处在颜色纯度较高的环境中时,就会产生视觉疲劳,这从古人的诗词中就可以看出来,他们对于大自然的描写往往都充满了太多美好的向往,一片绿色中闪耀着鲜艳的花朵,总是那么夺人耳目。人作为环境中的主体,天生对大自然有亲近之意,人性中隐藏着对美好、和谐事物的倾向和喜爱。人不能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自然也在人的情感渲染下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当人们生活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时会不自觉地得到熏陶和升华,所表现出的行为和形态是最亲切舒畅的,这是经久不变的原理。但是,我们要明确的是,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相对的,就如同笔直的树木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弯曲之处,正是这种天然的、不加修饰的自然美,才能给人以舒适、自然的感觉。从环境艺术设计的角度来说,对于色彩的把握要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搭配,要能够从自然界中吸取更多不加修饰的自然元素,也要注重现代社会审美概念对于颜色节奏的均衡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完美的环境艺术设计。

(二)自然环境与文化的融合纵观

环境论文范文6

1.从危险防御到风险预防

传统的环境法强调对环境污染的控制。此种污染对于人类而言,根据经验是可以预见和估计的,即具有一种盖然性。也只有在此种盖然性之下,国家采取行动才是正当合理的,这就是一种危险防御。如果国家对不可预见的行为进行恣意干涉,就会丧失其正当性,不为法律所允许。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环境威胁正不断增加,如气候变化、新化学物质所引发的具有不确定性的环境风险。此类风险对于人类而言,无法通过经验进行判断,具有预测不可能性、作用不可逆性等特征,在归责方面难以确定。在危险防御理念之下,国家不能对其采取措施。但如果国家放弃,而将人民置于环境风险的威胁之中,同样是不合理与不正当的。所以,风险预防理念由此产生。

2.从目的二元到保护优先

我国原来的《环境保护法》第一条规定了其目的在于保护和改善环境以及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说明我国环境法在立法目的上存在二元性,即在要求环境保护的同时又强调经济建设。此种设置使得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产生冲突的时候,环境保护往往让位于经济建设,致使环境形势不断恶化。对此,我国去年修改了新的《环境保护法》,将“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修改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并强调“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的目的二元的理念,强调经济活动与环境保护发生冲突的时候,环境保护能获得优先考虑。

3.从环境治理到生态文明建设

传统环境法在环境保护路径方面通常强调的对环境污染与破坏的治理,较多地使用被动的措施应对环境污染与破坏。并由此形成我国环境法的基本制度体系,对于环境保护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但是在实践中这些制度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用。这其中或有制度设计不合理、实施不到位等因素,但根本性的因素在于没有将环境保护融入社会发展之中。党的十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以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由此,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环境法发展的一个根本理念。

二、环境法理念变革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1.环境风险规制理论

环境风险已然成为现代社会环境问题的重要特征,环境风险规制也就成为现代环境法的重要内容。在法学范畴内,风险通常与危险相对而言。对于危险领域,基于制定法和基本权保护义务,国家有责任必须介入,以达到保护个人法益之目的,公民亦可要求国家保护。对于风险领域,除了在客观上完全不能克服的风险外,因国家行政资源有限性以及社会因素的限制,使得国家仅能在一定范围内规制风险,其规制界限在于一国的环境保护政策水平。另外,为实现环境风险最小化,在环境风险国家行政规制之外,还需要社会力量对环境风险进行规制,即自主规制。通常是企业自己设定环境保护目标,按自身特点制定对策,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达到保护环境的效果,优点在于企业能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找到低成本高收益的环境对策。环境风险规制理论包含了行政规制与自主规制,两者的结合必然可以实现环境风险的最小化目标。

2.统合性环境政策

在环境法领域内,关注整体性环境问题成为一种趋势,即超越环境媒介和部门对环境问题进行规制。过去对于不同环境问题由不同的部门规制,或者按照环境媒介如大气、水、土壤等来规制,此种规制模式会导致在解决一种环境问题之时而形成对另一种环境问题的放任。所以,如果能从整体上解决环境问题,无论是从环境法的角度还是成本效益的角度来看,比起个别的、非全面的规制方式更有优势,这就是统合性环境政策。统合性环境政策需要程序上的整合,即在程序上、组织上的整合,实现环境行政决策一体化,简单来说就是由单一管辖机构在单一程序内做出单一的决定。实体整合方面,要求环境法相关许可的要件事实的实体性审查或决定一体化,在环境媒介之间应注意其相互作用以及环境污染的转移,时间上应注意产品的生产流程以及使用后废弃的各个阶段,尽量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小化、循环化。统合性的环境政策也是当前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体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不仅是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制度与措施,加强环境污染与破环的治理,更是要建立新的制度,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之中,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三、环境法理念变革对教学模式的影响

1.加强环境问题意识的指引

我国环境法教科书的体例几乎都是从理论到法条的讲解。从环境法的概念、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环境法律责任、环境法律体系、环境保护基本法、单项污染防治法、自然环境保护法、中国与国际环境法等方面对环境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论述,但总体上存在一种“就法论法”的阐释法学方法,难以达到解决环境问题的实效。对此,在环境法学教学过程中,应针对现实中的环境问题,强化环境法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面对某一环境问题之时,能从多角度和用多学科的方法对该环境问题进行剖析,考察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源,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干预。这一过程中,具体的环境问题成为教学的指挥棒,环境问题的解决之道也不再局限于法律文本层面,而是随着问题的深入不断采取多学科交叉的方式予以应对。

2.推动环境法系统性思维教育

上一篇环保论文

下一篇海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