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就是一种修行范例6篇

活着就是一种修行范文1

关键词:修辞主体 言语活动 修辞主体能动性

言语沟通类的学科在西方已经具有2500多年的历史,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史上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众多的专家学者对于语言类学科大都进行了揭示,并总结出了一些规律。例如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研究上融合中外,贯通古今,创新理论,缔造体系,被学界奉为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的《修辞学发凡》对于我们学习修辞,体味语言,提高表达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可是,大量的学术研究多重在归纳分析语言的特征,或者提供方式方法在语句形式上多做文章,却忽视了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在话语交际过程当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为什么表达和为什么产生之类的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得这门学科在深层的挖掘上略显不足,将人致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困惑当中。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提到:“修辞原是达意传情的手段。主要为着意和情,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既不一定是修辞,更一定不是离了意和情地修饰。”由此可见,陈望道先生强调语言上的形式安排,并进一步告知了情感为一切言语活动中心的道理。因此,在语言表达方面,我们除了要研究形式与技巧以外,还要将注意力转向对修辞主题的心理研究。

一、修辞主体在言语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所谓“修辞”,就是一种力求使达意传情尽可能适切、圆满的语言调配活动。在这个活动中“能使自己的达意传情朝着尽可能圆满的目标努力的人,才能算是‘修辞者’,也就是‘修辞的主体。”(吴礼权,2002)语言活动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最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以语言为媒介进行的人类交流的方式,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修辞主体为了力求达意传情,尽可能使用圆满的语言调配活动,需要对语言材料进行调配,使之在特定的题旨情景当中适得其所。“修辞活动是修辞主体为了实现相应的修辞目的而引发的活动,所以修辞主体在整个修辞活动过程中都起着主导作用;而修辞主体意识正是对这种主导作用的强调和强化。修辞主体要始终具有主导作用的意识,才能主动地引导修辞活动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吴礼权,1999)下面我们从言语活动的产生及过程入手,探讨修辞主体意识对言语活动的重要性。

心理学家鲁利亚把言语的产生概括为依次发生的四个阶段:l.起始于某种动机与总的意向;2.经过内部言语阶段;3.形成深层句法结构;4.扩展成为以表层句法结构为基础的外部言语。(彭聃龄,2004)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语言是人类心理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心理发展和表现的重要环节。动机和意向是言语产生的起点,语言表达是人在某种内部动力的推动下所产生和进行的,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修辞主体言语动机的需要主要是一种心理上的需要,说话者对要说的对象有着一定的认识,并且产生了肯定或者否定的主体情感,才会用适当的措辞将其表现出来。当人有了言语动机的意向之后,就进入到内部语言阶段。人脑中长期较稳定地储存的知识是以一定的关系按网络形式组织的。人脑中储存字词、概念的网络是按语义联结的(也有形和音的联结)。网络中表征有关联的字词、概念的节点相距较近,表征无关联的字词、概念的节点相距较远,表示要表达的某种思想时,网络中这个词处于兴奋状态,同时,兴奋会沿着网络的通路自动扩散到邻近的节点,提高这些节点的激活水平,降低他们被接通的阈限,最后到展开的外部言语转化的基础,传达出具体的信息。接下来,人类将为内在的思想提供相适应的语法框架,确定句法结构,在这种结构当中填充词汇,选择正确的词法,完成信息由内及外的转换过程。言语产生的第四个阶段是扩展成为以表层句法结构为基础的外部言语的执行阶段。储存在记忆中的“发音程序”控制发音器官的肌肉活动,发出语音,以声音语的形式把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这需借助于发音器官的特殊运动了。

由此可见,修辞主体是整个修辞活动的引发者,所以修辞主体意识即是主体对修辞目的的合理性及修辞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慎重地对待修辞活动。影响修辞主体的因素众多,普通心理学侧重于“能力、气质和性格”三个方面的要素对个体心理的影响。此外,社会环境、个人的气质性格、生长经历、文化背景等都使得个人在长期的语言活动中形成相对稳定的语言模式(姚文放,2012)。当代诗人顾城,本性纯真无瑕,诗歌当中经常带有孩童般的稚气。不过,其诗歌中总充溢着一股成人的忧伤,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忧伤,也是整个一代人觉醒后的彷徨。再如现代作家鲁迅先生的文章以犀利、尖刻、深邃著称于世。他本人敏锐的洞察能力,深沉的气质性格,积极向上的好学精神和他所处的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时代环境成就了一代文豪。

二、如何发挥修辞主体的能动性

言语交际是带着一定意图使用语言传情达意的活动,如果想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就要靠修辞主体的努力。并不是所有参与言语交际的人都是修辞主体,只有那些能够使自己达意传情朝着尽可能圆满的目标努力的人,才能算修辞的主体。也就是说,不论说话者或者听话者,只要努力完善自己的言语形式,积极主动地引导言语活动朝着积极方向发展的人,就是修辞主体。在修辞活动中,修辞主体作为活动的引发者对此重要性产生认知并且对其意图进行反思,从而认真地对待修辞活动。修辞主体的意识对修辞活动影响深远,“修辞立其诚”,修辞主体应该尊重对方,以真诚的态度来参与,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修辞活动的完整进行,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首先,修辞主体应该注重特定的时空。修辞的主体是人,而人是社会的实体,是社会的人。个体的人与其他社会成员结成各种各样的关系,因此个人的言语活动不能脱离大环境而独立存在。根据环境做恰当的表述,可以提高言语交际的效果。

其次,修辞主体要重视受众的层次,满足不同层次受众对修辞信息接受的要求,要尊重受众的个性特征,做到因人制宜,对症下药。修辞活动本身有着“调试——接受”的过程,修辞的效果多以受众者的接受程度来确定。西方修辞学早已经把受众方作为言语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亚里士多德就多次提出了听众分析法(吕行,2009)。他认为不能忽视言语交际当中受众者的心理需求研究。言语的理解就是接受者凭借语言材料来构建意义的过程。受众个性的心理因素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中包括稳定性的,如人的能力、意志、性格、审美心理、道德价值观等等。以及暂时性的,如动机、需要、情感、情绪、态度等。如果受众急切地期望在言语信息中学到知识,受到教益,这是求知心理的典型体现。如果忽视了受众者的特点,言语活动将会丧失心理指向性,言语行为将是盲从的。

三、重视修辞技法的创造性

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提到:“要达到使听读者感受的目的,就必须积极地利用中介上一切所有的感性因素,如语言的声音、语言的形体等等,同时又使用语言的意义,带有体验性具体性。每一个说及的事物,都像写说者经历过似的,带有写说者的体验性,而能在看读者的心里唤起了一定的具体影像。”修辞主体要在情感基础上进行积极地修辞,运用联想进行再创造,才能打动人心。要对修辞文本进行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的处理。

言语的动态活动过程,是人们根据一定的规则用语言进行沟通的过程。是人类运用语言的创造性的活动,它不仅关涉到外部的形式,而且联系着参与者内部的心理。我们既要保证言语的外在形式适切活动内容,也不能忽视修辞主体在整个修辞活动中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吴礼权.修辞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2]吴礼权.修辞主体论[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2).

[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姚文放.现代文艺社会学社会[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

[6]吕行.言语沟通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活着就是一种修行范文2

 

关键词:藏传佛教造像;情感;修行者;宗教思想;心理体验

    藏传佛教造像是藏传佛教修行者用来积攒善业功德,求得福荫祈福避灾的圣物,许多藏传佛教修行者通过造像和造像的过程,来表达对佛的崇拜和敬仰,阐释佛教教义,将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寄托在每个造像上,从中国乃至世界佛教造像史上来看,几乎没有哪个民族像藏族那样,数千年以来默默无闻地、一凿一锤地雕刻着他们心目中崇拜的神的美好形象,从古至今、绵绵不断,把自己的神圣信仰和人生理想都雕刻在佛教造像之中。面对着难以计数的大大小小的藏传佛教造像,我们更多地是惊叹,是一种什么样无形的力量感召着那些没有留下姓名的无数的创造者,去进行这样的创造活动。

    在本文中对所有的造像创造者都统称为“修行者”,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如果用艺术家的称谓,并不能够全面阐释造像者的全部内容和工作状态;二是造像艺术的根本目的是宗教情感的物质表现,不是纯粹的艺术行为。在这里面虽然也与艺术、经济生活有一定的关联,但是从宗教情感的层面来看,它超越了一般的艺术行为和经济活动,而是一种充满虔诚情感的精神活动。

    我们知道情感是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它包括爱、关怀、期望、愉快、欢乐、赞叹、失望、忧虑、痛苦等具体的心理感受,情感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又常伴随着某些具体的情感体验,如欢喜时笑逐颜开,伤感时潜然落泪等。在情感世界具体的实践表现中,具有一定的短时性与可变性。修行者常常在某种情感与激情的驱使下,通过选择和实施表现手段来表现最深层的情感世界,因此对于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的研究,如果不从这个方面人手,并以此揭示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的精神本质,是无法全面的了解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的全部内容的,那么所有的研究也都将是片面的和空洞的。

    由于宗教把自然、社会及人类产生发展的根本动因归结为具有较高抽象性和超世性的神,并赋予这些神超凡的品格、智慧和力量,这就为那些在自然、社会压力面前无助的人们提供了精神寄托。同时,宗教一般都在神的名义下对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做出诊释,并对人人都将面临的死亡“指明”解脱和“重生”之路。马克思认为:“宗教是被压迫的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恩格斯认为:“宗教可以作为人们对这种支配着他们的力量的关系的直接形式即有感情的形式而继续存在,只要人们还处在异己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的支配之下。黑格尔认为:“宗教所涉及的与其说是行动本身,毋宁说是人的心情,是心的天国”。因此宗教便能对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角色的人们都产生吸引力,进而使有相同信仰的人们组合在一起,形成有一定组织和有一定情感特征的特殊群体。

    这些理论的内容对于一个普通的修行者来说似乎过于深奥,但是由于他们对宗教信仰的笃信,也就对他们的工作性质有了更深层的认识,有了这些认识,他们每天的劳作就与宗教信仰相关联了,同时也与情感相互关联了,基于这种原因他们就把对宗教认识上升为情感贯穿在整个佛像的打制过程中,对于藏传佛教修行者来说是自然而然的,这与将打制佛像完全作为一种艺术行为和经济活动是有本质区别的。

    一、藏传佛教造像具有对宗教理想的虔诚情感特征

    藏族大多数人笃信佛教,人们既对大自然顶礼膜拜,相信万物有灵,也追求来世的幸福,虔诚信奉佛法,按照藏传佛教造像的传统,一个修行者必须懂得和非常熟悉佛教经典,特别是《造像量度经》中有关造像的规则或法度。虽然这一造像法度对造像提出了许多的要求,对神灵形象的塑造,主张遵循固有的模式,反对鲜明的个性特征,特别是对佛祖释迎牟尼的塑造,必须依照佛经上所谓“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的规定塑造,这种缺少性格的抽象化的神灵形象,似乎是限制了修行者在造像过程中个性的发挥,使神灵形象趋于类型化、概念化,但是对于藏传佛教修行者来说,对每一个神灵的塑造却都是需要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对于他们来讲造像不仅是塑造一尊偶像,而是通过不同的形式传达和表现佛教的思想,是一个修行者学佛修道的一种殊胜法门,是心灵走向慈悲与喜乐、观想与禅修、本尊与自我等融合为一的修习过程与验证途径。在这里,一切的行为都是神圣虔诚的宗教行为,一切的宗教行为也都是重新认识把握佛教精神的必要过程。造像的过程是藏传佛教修行者人生价值的反映,体现了藏传佛教修行者的根本追求,正是有了这样的J清感,因此在造像的过程中,修行者自然而然就会把身心沉浸于神圣超然的情感之中,从而获得超凡脱俗的精神升华,使修行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或安慰,每一尊神灵造像就成为他们心理的需要和精神寄托的产物,由于每一个修行者在造像的过程里都有着不同的心历路程,所以每一尊造像也就具有了不同的神态和情感。

      由于藏传佛教造像是供信徒顶礼膜拜所用的,所以藏传佛教造像更带有一种非人间性的神秘,因此藏传佛教造像的制作过程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和内涵,其中还夹杂着许多宗教仪式。

    (一)加持藏传佛教造像的制作,要求修行者首先必须具备三个先决条件:一是必须信仰佛法,诚心阪依三宝。二是必须具备佛法三根本的学修基础(出世心、菩提心、性空心)。三是必须经过灌顶。(“灌顶”一词所代表的含义是授权、传法等。)只有具备了这三个条件的修行者才具有造像的基本条件。在这个基础上,严守戒律,在上师的指导下,严格依照《造像量度经》造像。

活着就是一种修行范文3

关键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恩格斯;修改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4-0190-03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提纲》有两个稿本:一是1888年恩格斯在发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时作为该书的附录一同出版的并经过其修改的版本。二是1932年首次在苏联公开问世的马克思的原稿。两个版本的根本哲学思想是一致的(即都突出实践在马克思主义中的核心位置和作用,与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彻底划清界限),但差异的确存在。它们都具有巨大的理论和历史价值。

一、恩格斯对《提纲》进行修改的三种主要形式

《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下的。恩格斯在1888年发表《提纲》的时候,总共对其进行了60多处的修改。恩格斯的修改本的基本内容和框架与原稿无异:都是十一条的文本组成,全文均以新唯物主义的实践观为主线,贯穿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存在论、历史观和哲学观。两个版本都完整地再现了马克思当年所要表述的“新唯物主义”哲学世界观 [1]。

恩格斯修改《提纲》的本意是对其中的一些说法在细节上进行增补、删减和改写,以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与马克思早在1845年就站到了与费尔巴哈不同的哲学立场。其修改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技术性的修改;二是对着重号(译本中的黑体字)的变更和调换;三是对整条句子以及相关的关键用词的改写。①

第一种修改形式主要是针对马克思原文中的一些错误,如拼写、用词、标点符号、连接词、略写词进行纠正、改动和完善,以使文章更为通顺和便于理解 [1]。如在《提纲》的第二条中,马克思原来使用的是定冠词des,恩格斯后来将此冠词换位了不定冠词eines,即补充了“某种”思维的意思。这实际上就是特指费尔巴哈式的思维;第五条,马克思的原文是“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2],恩格斯将“喜欢直观”改为了“而诉诸感性的直观” [2]等等。第二种修改形式是恩格斯对马克思在文本中所着重表示的部分所作出的修改。反映在中译本中,就是黑体字位置乃至内容的不同和变更。如第一条,马克思强调的是“客体”和“或者直观”,而恩格斯强调了“客体”和“直观”;第三条,恩格斯将“革命的实践”[2]改为了“变革的实践”[2];第五条,马克思在“直观”二字上加了着重号,恩格斯在修订时改为了“感性的直观” [2]等等。第三种修改形式是恩格斯对原文中的某些句子和关键用语进行的修改。恩格斯常常是在添加和删减内容时,补充或减去了一些插入句。如第一条第二句,马克思的原文是“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2]恩格斯改为了“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2] 修改本加上了“结果竟是这样”、“但”、“因为”等逻辑关系连接词等等。

二、恩格斯所作出的绝大多数修改与马克思原稿保持了高度一致

“高度一致”指的是恩格斯丝毫没有触及和影响马克思的原意,只是为了语句和表述的明晰顺畅、易懂通俗和精确规范而作出了改动。

首先,技术性修改全部属于与原稿高度一致的修改。不难理解,《提纲》作为马克思的一份“千字文”,是作为个人研究用的,马克思并没有对其进行雕琢和加工。这就造成了笔记的随意性和自由性较大,一些细节性的错误和疏漏在所难免。当恩格斯在43年后重读这份笔记时,为了照顾将来的读者,就会去纠正和规范这些明显的错漏之处,以使得文本畅通、用词正规、句法细腻。

比如,第五条中,恩格斯把“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改成了“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就把马克思所要说明的问题更直接地展现了出来:费尔巴哈往往在脱离了黑格尔思辨的迷雾之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纯粹的感性直观,一定意义上回到了旧唯物主义的阵营中去。马克思所用的“喜欢”没有“诉诸”来的更为正式和明确。而且,恩格斯在“直观”二字前加上了“感性的”,就使其与“抽象的”相互对应,语句显得更为工整和对接。可以说,这一处修改很好地体现了恩格斯对马克思原稿进行的技术性完善和润色。

此外,恩格斯会在一些语义关系变化处补充上逻辑关系表达词。如第七条,恩格斯在“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2]前加上了“实际上”[2],这就将马克思原本的“递进”含义凸显在了文字之中,便于读者领会。

后两种修改形式的情况多少有些不同。先来谈一下第二种修改形式,即恩格斯对着重号的修改部分。根据中译本来看,可以总结出两个版本在着重号方面共有8处不同。其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恩格斯只是变动了马克思原本强调的部位,而未修订马克思的语词;第二类是恩格斯修改了马克思的语词,但在修改后的语词上依然保留了着重标记。第一条中“感性的人的活动”[2] ――“人的感性活动”[2]以及第三条中“革命的实践”――“变革的实践”属于第二类,其他6处均属于第一类。①

第一类的改动也属于“高度一致”的修改。因为恩格斯并未变化语词,因而原稿的基本含义和意义也就不会产生改变。如第一条中,恩格斯把马克思在“或者直观”身上所加的强调换做了“直观”,去掉了对“或者”的标记,这明显是为了同前面的“客体”更顺接地对应起来。

第三种修改形式虽然是对整句和关键用语的修改,但仍有多处修改再次证实了恩格斯和马克思是高度一致的。

拿目前比较有争议的第十一条为例。恩格斯补了一个“而”[2](德文“aber”)字进去。有人认为这使得语句过于偏重后半句的“改变世界”,而极大的掩盖了前半句的“解释世界”。马克思当年是把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做“递进”的关系讲的,而不是做“转折”的意思讲。恩格斯的修改令人产生误解,好像马克思主义只讲改变世界,不谈解释世界[1]。恩格斯在这里表现出了他本人同马克思不同的思想。

其实,马克思恩格斯二人不止一次声明自己理论的实践特征。强调、突出实践,他们始终是不遗余力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说过,“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这种对立的解决绝对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现实生活的任务,而哲学未能解决这个任务,正是因为哲学把这仅仅看做理论的任务。”[3]从这段话中的“只有”、“而”、“仅仅”等辅的词汇来看,马克思无疑更倾向“改变世界”。而这段话中所说的“哲学”,更是直指传统的,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所有从前哲学家的哲学。可以说,此句与《提纲》的第十一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反衬出恩格斯所加的“aber”实乃精妙,一语道破了他和马克思创立的哲学同旧哲学的实质差别。

何况,即便是“转折”的语气,也不意味着恩格斯就不关注“解释世界”,转折只是侧重于修饰的对象,并不完全否定转折之前的一切语句成分。两个版本的第十一条都是表达这样的意思:哲学必须又解释世界又改变世界,改变世界是首要的。马克思为“改变世界”下的修饰语是“问题在于” [2],恩格斯则更是干脆加了个“而”。两人都是为了突出“改变世界”,这是毫无疑问的。

三、部分修改所显示的恩格斯和马克思之间细微的差异

细微的差异表示二人就同一问题的意见和观点是全然一致的,只是会有一些习惯用语、常用概念、表述方式等表层和微小方面的不同。主要选取一处同样饱富争议的修改来进行举例论证。

这一例即是上文所说的第二类着重号修改中的第一处:“感性的人的活动”和“人的感性活动”。有人认为“感性的人的活动”和“人的感性活动”是两种提法,“感性的人的活动”是指现实的人,或是说从事现实实践活动的人所从事的物质的、精神等的活动。而“人的感性活动”是指人所从事的现实实践和活动。二者的意义相差甚远。因为马克思想要说明的主要是人的现实性,而不是人的活动的现实性。现实的人所从事的活动的内容和范围,也不见得就和人所从事的“感性活动”,亦即“现实活动”的内容和范围画等号。而且,“感性的人”也对应了之后的“主体方面”,毕竟主体就是指感性的人。恩格斯没能理解马克思“感性的人”这个概念,误以为马克思就是在说人的现实的实践,所以做出了与原意出入较大的修改[4]。

然而,这种看法割裂了马克思用语的整体性。回到原句,“感性的人的活动”与随后的“实践”是并列的关系,与再往后的“主体方面”也是并列的关系。三者均为并列,可以读出马克思在这里讲的“主体方面”,特指人的“实践”活动,而不是指“感性的人”。一旦“主体方面”只是指“感性的人”,三项并列的关系就不成立了,就逻辑混乱,说不通顺了。(“主体方面”等于“感性的人”,也等于“实践”,那么“感性的人”就等于“实践”,结果就出现了“实践的活动”,显然是不符常理的)也就是说,马克思所写的“感性的人的活动”是一个整体概念,这种活动指的就是马克思所着重标记的“实践”。不能把“感性的人”从“感性的人的活动”中解离开来去探讨和理解。

而且,马克思所说的实践正是他一直强调的现实的生产活动,即人们所进行的现实生活和实际生产。而“感性”一词的意思也正是“现实的”:“说一个东西是感性的即现实的”[3]。因此,“感性活动”就意指人们所进行的现实生活和实际生产。这样一来,“感性的人的活动”和“人的感性活动”在总体上指的是同一内容和概念[5]。

所以说,“感性的人的活动”是一个一体的概念,把“感性的人”单独拿出来讲,才是违背马克思的原意了。恩格斯正是由于领会到了“感性的人的活动”和随后“实践”的对应关系,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懂得马克思,才做出了这样的修改。

不过,马克思早期非常喜欢使用“感性”一词来论述问题。“感性”常常被马克思放在名词之前来作为修饰语,如“感性的自然界”、“感性的外部世界”、“感性的对象”等等。反观恩格斯,其早期作品中很少会出现“感性”一词。平铺直叙和直截了当是恩格斯的一贯风格,而马克思则是思维缜密,用语严谨。可以推测,马克思当时使用“感性的人的活动”,将“感性”仍然放于“人”之前,是他的一种习惯性表达。而恩格斯却很可能担心读者会接受不了马克思过于哲学的表述,如果是“人的感性活动”,情况就好多了。在这一点修改上,我们能够体会到二人在语句风格及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四、少数修改显示出恩格斯和马克思在相同问题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1844年后,马克思恩格斯二人实则分工明确。马克思更多专注于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研究,恩格斯则将大多数精力放在了社会政治学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上。这就使得,当其中一人在某方面的知识面和理解程度要明显优于另一人时,其给出的论证、阐述以及理论的运用也要比另一方更为全面和深刻。

在《提纲》的两个版本中,这种因特长领域的相异而造成的二者差异,也在极少数部位显现了出来。其中有一处历来为人们谈论,即恩格斯对第三条第一段的修改。马克思原本批判的主要是十七八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指出他们不懂得社会实践的意义,看不到环境是随着人的实践的变化而得到改造的,片面地以为人只是环境的产物,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环境则不会因受到人的实践活动的影响和作用而发生改变。马克思在这一条批判了费尔巴哈之外的另一种旧唯物主义,这使得《提纲》对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批判更为全面和完整。即立足于“实践”,对“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进行严厉批判。而恩格斯却在“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之后加上了“(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这就把马克思的批判对象的指向范围给缩小了。恩格斯之所以会补入罗伯特・欧文这个典型人物,可能还是担心读者对马克思谈到的那种唯物主义学说不甚了解,于是就举个知名的例子来引导一下读者。只是,欧文属于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和马克思所指的十七八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不是同一回事情。尽管马克思对“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指责和抨击必然包括了欧文在内的空想社会主义。

恩格斯一定是确证了马克思是在批判整个旧唯物主义,所以敢于加上这个补充说明。在他看来,十七八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和18世纪的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虽有差别,但他们的实质,即“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是没有差别的,是完全能够归为一类的。至于他们各自独有的特征和个别观点的异同,在精神内涵和本质一样的前提下,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6]。

然而,马克思未必会如此思考。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哲学的研究相比于恩格斯要宽泛、精深得多。空想社会主义和法国旧唯物主义是两个具有独自价值的议题,二者在马克思眼里是不会等同的。即使马克思要在这里举例论证,也绝不会因为法国旧唯物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本质上的无甚差异而去列举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来对本条的论述做出注解。在这个细节上,反映出了恩格斯对旧唯物主义哲学的了解和掌握不如马克思那样具体到位。同时,正是因为恩格斯多年从事对社会学以及政治学的跟踪研究,他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熟知程度是很高的。在不违背马克思的原本精神的条件下,恩格斯用他擅长领域内的一个人物来对原文作出补充性的解释,在情理之中。这样一来,我们也很容易地看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尽管在根本思想上一致,却在特定的同一个问题上会做出基于不同角度和不同论证形式的阐发和辨析。

参考文献:

[1]王东,郭丽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新解读――马克思原始稿与恩格斯修订稿的比较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6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06-325.

[4]纪玉祥.关于恩格斯对《费尔巴哈论纲》的若干修改[J].哲学研究,1982,(10).

[5]周敦耀:也谈恩格斯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修改[J].哲学研究,1983,(7).

活着就是一种修行范文4

【关键词】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策略选择

在机电设备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机电设备维修,做好了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就可以促使机电设备寿命得到有效延长,避免出现一些机电设备故障,另外,机电设备的状态,还会对生产的质量以及成本产生直接的影响。

1 机电设备维修方式的类定

一是故障维修:这种维修模式也被我们称之为事后维修,指的是有故障发生之后,立即停止生产,进行维修。

二是定期维修:指的是结合设备的运行情况,制定的相关预防维修计划,结合设备的运行时间,来固定维修,不管设备处于何种状态,到了计划时间之后,都需要停止生产活动,进行维修。

三是改进维修:这种方法指的是技术维修,也就是分析原因,将先进的技术给利用起来,对设计进行改进,对技术进行改造,通过维修,从根本上来对设备性能进行改进。

四是状态维修:这种维修方式我们也将其称之为预知维修,指的是将状态监测以及诊断技术给应用过来,通过设备状态信息,来对设备的异常进行判断,对设备存在的或者潜在的故障进行预测,然后进行及时的维修,避免出现故障。

2 机电设备维修方式的发展

目前应用较多的方式是故障维修,主要是对设备出现的故障进行修理,无法将预防的作用给充分发挥出来,虽然改进维修具有一定的预防性,但是,主要是优化设备的性能,虽然两种维修方法都是针对系统特定设备进行的;但是在具体的维修活动中,为了系统化管理维修活动,对设备故障进行减少甚至是避免,就需要将预防性措施给应用进来,促使安全生产的需求得到满足。因此,就需要革新维修方式,除了要对系统特定设备进行维修之外,还需要将预防性措施给应用过来,那么定期维修和状态维修就比较的符合。

如果采用的是定期维修模式,因为无法全面的提取设备状态信息,管理者往往将设备的周期维修作为重点内,那么因为不能够确定设备零部件的状态,无法确定设备的更换周期,导致在应用过程中,有问题出现于生产过程中,那么就需要进行抢修活动,既影响到了正常的生产,又会促使维修费用得到加大;另外,因为往往过于保守的设置维修周期和项目,那么就有过修现象存在,对设备的维修资金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并且设备的可用率也会得到较大程度的降低,影响到设备日后的使用。而采用状态维修的方式,维修活动只有等到了设备结构和性能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影响时方可以进行,那么设备的运行时间就得到了延长,有着较强的维修针对性,避免欠修和过修问题的出现,促使设备突发事故得到了有效降低甚至是避免,机电设备的维修间隔得到了延长,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

3 机电设备维修方式选取策略的制定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相较于定期维修来讲,不管是技术层面,还是经济层面,状态检修都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大的困难。那么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就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对机电设备维修方式策略进行科学的制定,保证选择的维修方式符合于机电设备运行条件,将维修方式的优势给充分发挥出来。

一是机电设备浴盆曲线:通过分析机电设备故障,我们就可以找出一些规律,也有人将其称之为机电设备浴盆曲线;通常分为三个时期,首先是早期故障器,也就是机电设备的磨合时期,这个阶段内,往往有着较高的故障率,在不断的应用过程中,会不断降低故障率,这些故障往往是设计、制造引起的。之后是偶尔故障器,在这个阶段内,机电设备已经可以稳定的运行,没有较多的故障出现,属于机电设备的最佳状态,但是往往会随机出现故障,那么要想降低故障率,就需要促使设计质量得到提高。最后是耗损故障期,指的是因为不断的使用,严重磨损到了机电设备零部件,出现了较高的故障率。那么在这个阶段之前,就需要大修,就可以促使机电设备故障率得到有效的降低。

二是机电设备维修方式的选取:首先,要对机电设备故障信息进行统计,在这个方面,机电设备故障次数以及故障后果都是统计的内容,在采集方面,需要将1年作为信息采集周期;完成了采集之后,需要结合浴盆曲线,对机电设备停机时间和停机频率关系曲线进行科学的绘制。

其次,要结合统计结果,对维修方式进行初步选取,如果机电设备有着较长的停机时间,并且有着较高的停机频率,那么就需要将定期维修或者改进维修作为初期选择;如果机电设备只有较低的停机频率,但是需要较长时间的停机,那么就可以将状态检修作为初期选择;如果机电设备有着较高的停机频率,但是却只有较短的停机时间,那么就可以将时候维修或者改进维修作为初期选择。如果机电设备有着较短的停机时间和较低的停机频率,那么就可以对事后维修进行选择。

然后,对机电设备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机电设备,有着差异化的作用,如果机电设备在生产运行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如果有停机现象出现,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生产过程中,因此,就对这类设备的可靠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维修中,需要将可靠性作为核心考虑内容,那么状态检修就是不错的u型安泽;如果没有成熟的状态维修条件,那么就需要将定期维修模式应用过来;如果没有较高的维修效率,就将改进维修应用过来,以此来发挥预防性作用。如果设备只发挥了较小的作用,就将事后维修给应用进来,当出现了较多的故障次数,那么就可以将定期维修方式应用进来,以此来有效提高维修效率。

最后是确定机电设备维修方式,综合对这些维修方式进行考虑,优化组合机电设备的重要性和机电设备维修方式,我们就可以得出最优的维修方式,有着最好的经济性和安全性,但是在选取维修方式方面,并不是固定的,需要结合机电设备生命周期的变化,来科学调整维修方式。

4 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机电设备维修在机电设备管理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那么就需要对其产生足够的重视;合理选择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修策略,促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促使事故的发生率得到有效的降低。另外,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来促使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对维修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以此来保证维修质量。

参考文献:

[1]谢源.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中的策略选择与技术分析[J].河南科技,2012(10).

活着就是一种修行范文5

关键词:宪法修改 频繁 不利 改进

宪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历经了从不能修改到允许有限制的修改的过程,例如法国大革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西耶士就曾主张宪法不能修改的观点,而今天世界各国的宪法几乎都有过不同频率的修改。

一、宪法频繁修改的原因

宪法,不论它的定义是“国家的根本法,规定了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问题,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是统治阶级利益的集中体现,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还是“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有意识的组织政治共同体的规则,以及由该规则所构建的社会秩序”。都表明了宪法是一种法律,即意味着具有法律的局限性。因而在适当的时候对宪法进行修改就是一件必然的事情。反之,如果一直不予修改,反而会更危险。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出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思想和直接组织经济文化建设的国家职能考虑,以及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顺利运行的考虑,宪法在序言和总纲中对经济制度和政策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以至于每当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在法律层面产生一个与之相抗的瓶颈,进而构成一个最基本的修改宪法的原因。在现行的1982年宪法的四次总计31条修正案的修改中,经济制度和政策的修改就有11条,占了三分之一的分量。

再者,宪法是一种政治性很强的法,很多有名的学者都主张宪法是一种政治法。作为根本法,宪法往往是各种利益集团相互博弈、相互妥协的结果,也决定了宪法不可能回避政治。从我国的历次宪法修改来看,都是在党的建议和领导下进行的,在这种背景下,党将其政策写入宪法中,成为国家和社会建设的根本性指导条款。政策可能是全面的,但是政策往往关注的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物质和精神的发展状况,追求的是一种阶段性的最高目标,其时效性和针对性强,但规范性和稳定性却较差,往往不能预见中长期社会将会发展到怎样的程度,是否会产生新的社会矛盾以及人们是否依然愿意遵守该宪法等,这样一旦其预设的目标达成时,或者无法完成时,为了是社会发展能够持续下去,执政党就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政策,这样宪法修改就成为了件理所当然的事了。

二、宪法频繁修改的危害性

宪法作为一种法律,应该具有法律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能够指引人们的言行,使人们能预测相互之间的行为,构建社会活动的秩序。然而频繁地进行宪法修改活动就会使人们没有“一条清晰的轨道”可走。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所依之法首要的就是作为规定了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中最基本问题的根本大法的宪法。频繁地修改宪法就意味着国家在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方面的基本问题决策上也频繁的在改变,这必然会使得人们觉得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处于方向不定的境地,使得刚形成的乃至是已经稳定的宪法秩序中断。同时也无助于促使人们形成对法治精神的信仰。还会让人们产生不适的心理情绪,错认生活在人治社会下,认为宪法是政治家追逐政治效应的工具。从而忽视其存在,进而人们不再尊重宪法,影响宪法树立其威信。毕竟“宪法到底有多大的权威,并不靠它的自称,习惯势力也靠不住,最终取决于民意。”

尽管我国政府正在向社会的“守夜人”这一角色转变,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现阶段的公权力依然很强大。如上文所述宪法修改后,一些法律面临合宪性问题而需要被修改或者废止,这样就有大量的法律处于调整的状态中,使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运作失去原有的平衡,而国家权力由于远强过公民权利因而得以侵占公民的利益,而公民在此时则往往找不出充足的理据来寻求法律的援助。再者宪法对公民权益的规定是一些基本的权利,且宪法作为根本法规定远不及普通法律规定的详细具体,这样当宪法被频繁地修改时,就可能出现新修正的条款指引的秩序与人们习惯的行为模式向冲突的窘境。

 摘要:法律活动不同于自然科学活动可以在实验室反复地进行试验,以寻找最佳的行为途径,法律活动是以整个社会为实验室进行运作的,一旦运行失败就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我国的历次宪法修改活动亦有深刻教训。但同时,我国宪法也有成功的经验,本文试就此分析我国宪法的修改问题。

关键词:宪法修改 频繁 不利 改进

宪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历经了从不能修改到允许有限制的修改的过程,例如法国大革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西耶士就曾主张宪法不能修改的观点,而今天世界各国的宪法几乎都有过不同频率的修改。

活着就是一种修行范文6

关键词:初中语文;修辞教学;问题

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更深入的领会是进行修辞教学的最大目的,而作为一种文学工具,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将作者的情感更好地表F出来。初中这个阶段是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修辞手法,使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更好地领会,从而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提高。以下文章就对初中语文修辞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

1.修辞教学的重点存在偏移

当前,很多教师对于修辞教学的目的并没有进行充分的认

识,只是单纯地将其等同于一些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并当作基础知识进行传授,教学面很窄且量很小。还有一些教师虽然对语言联系比较重视,将其当作关键教学内容,但还是没有很好地和修辞进行联系,由此就可以看出他们对于修辞在语言表达上的作用并没有清晰的认识。一些教师只是在简要地理解修辞方法上进行了修辞方法的教学,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只关注了辞格和句式修辞,却忽视了一般修辞的内容,未结合课文的情境对修辞特有的作用进行探究,通常对讲解比较重视,却忽略了练习的作用。实际上,在修辞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关注语言的实际训练,也就是说,要结合生动鲜活的生活实际来进行修辞的训练。

2.教师的教学理念淡薄

很大一部分语文教师对于修辞知识的认识都存在误区,因为不重视也就没有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更多专业的知识,所以教学效果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对于修辞教学的重要性,很多语文教师也没有进行充分的认识,在具体的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以辞格辨别为中心,这就会使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

二、正确的教学引导

1.练习生活实际

语言交际在很多方面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思想的交流、信息的传播以及联络沟通等,它是一种社会活动。在口语交际中最早开始应用修辞,后来则慢慢向书面修辞偏移,因此就造成了修辞的运用渐渐脱离了实际。

在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使课堂教学能够顺利地开展,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生活语境。比如,在初中语文的课本当中就设置了一些专题来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初中阶段进行语文修辞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将修辞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建立无处不修辞的意识。教师适当地为学生总结修辞的知识,提高学生应用修辞手法的能

力,引导学生将其内化为语文素养,使学生的语文成绩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2.融合课文和修辞的教学

在进行初中语文修辞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地融合修辞教学和课文教学。因为在名家名著中包含着丰富的修辞手法,而初中的语文教材中就包括了大量的名著。教师在传统的课文教学中只是把修辞当成基础知识,这样对于学生深入把握作者的情感很不利。鉴于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在讲解修辞内容的同时讲述修辞的方法。

比如,对《木兰诗》这篇课文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修辞教学融入课文教学当中,将课文中蕴含的一些修辞手法指出来,并为学生讲解。比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这一句中就蕴含着夸张的手法,而夸张就是指夸大和缩小事物的某些方面,运用夸张的手法是为了增强文章的效果,这一句中就将战争的紧急和路途的遥远作出夸张的描写。在这篇文章中还包含了对偶、设问、顶针等修辞手法,对偶是一些结构相同、字数也相等的句子,“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就属于对偶句,作者在这句话中运用对偶为下面的文章设置了悬念;设问就是在句子中进行自问自答,“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这句话就属于设问句,这句话将人物的思想活动更好地描写出来;顶针就是后一句话和前一句话首尾相同的句子,在文章中运用顶针的话是“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更好地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此外,一些句子还包含了多个修辞手法,教师应该对其进行详细讲解。《木兰诗》这篇文章虽然很短,但是用到的修辞手法非常多。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时进行详细的讲解,使学生能够学会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对各种修辞手法所表达的含义进行了解和掌握,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