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活着就老了范例6篇

活着活着就老了范文1

我爷爷奶奶是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俭持家,含辛茹苦地将五个儿女养大成人。八十高龄,还在地里做活。爷爷奶奶是旧社会过来的老人,都是幼年父母早丧,缺吃少穿,挨饿受冻是他们的生活常态。所以,老人家很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整天乐乐哈哈地,奶奶八十五岁过世,爷爷今年八十八岁,仍然会蹬着三轮车转悠。爷爷奶奶之所以健康高寿,与他们知足、平和的心态有关,据我目击观察。

去年,我们医院送医下乡,为敬老院里的老人免费义诊。有百岁老人,九十岁以上的老人也不少,七十岁至八十岁的老人居多。看着如此高龄的老人,我们都很羡慕。带头的副院长在为一九十七岁的老爷爷检查完身体后,赞赏地说:“老人家身体很棒啊!一点毛病也没有。”老爷爷哈哈哈地笑着说:“我是老复员军人,国家养着,生活好啊!不操心,不操心。”还有一九十五岁的老奶奶在接受心电图检查时,我们扶她躺在床上时,她就干哭着说:“你们这是不叫我活了呀!我的娘啊!我不想死呀!”我们忍俊不住。据敬老院负责人介绍,这位老奶奶一向身体健康,没生过啥病,这样的医疗设备她还是第一次见到。后面排着队站着的几位老奶奶,都在九十三至九十五岁之间,敬老院的花名册登记本上,让我们惊讶不已。更让人羡慕的是,老奶奶们都很健康,皮肤肌肉也都很瓷实。

许多人在年轻的时候搞不懂:为什么要活着?活着为了啥?为谁而活着?人生是一场战争,其实也就是一个人的战争,自己和自己对着干,这就是所谓的成长的烦恼吧!烦恼就像头上的头发,一把一把的。有长者常提醒我,人人都会有烦恼,烦恼就好比石头,你每走一步,就装进去一个,渐渐地装的多了,压的你就走不动了,所以,还是要活的洒脱些为好。我奶奶也常说,不要发脾气,爱生气的人活不了大岁数。那时候,对于诤语良言,记是记住了,可就是做不到。常常留意到身边一些英年早逝的实例,不是忙死的,就是气死的。

活着活着就老了范文2

浙西山区有一个村子叫麻岭村,村子里有一对相依为命的老年夫妻。老汉叫刘老坤,七十多岁,身体弱得像即将燃尽的蜡烛,成天躺在病床上,生活起居全靠老伴照料,村里人都说他活不过冬天。老伴六十岁左右,每天早上下地干农活,干完农活就赶回来做饭,吃完饭还得陪老头去看医生,这日子过得别说有多难了。

这天,吃过午饭后,刘老坤在老伴搀扶下到卫生院去,走着走着,忽然看到不远处有一群人围在那儿,一个打赤膊的男人蹲在地上哭泣,老伴停了下来,叫道:“大贵,又有谁欺侮你了?”男人抹着泪说:“嫂嫂不让我喝汽水,哥还打我……”

大贵是他们的儿子,说得好听是人老实,脑子有毛病,说得直爽点是傻瓜一个。七八岁的时候,得了脑膜炎,什么青霉素连霉素的药水打多了,一个活蹦乱跳的孩子就呆痴痴的变成这样。眼看着同龄的孩子都背上了书包,大贵却穿个裤衩光着脊背趴在泥墙根下,歪咧着嘴,冲太阳发笑。好在他后来长得高大结实,一身蛮力,人又老实听话好使唤,村子里谁家造房子,砌围墙什么的都乐意请他帮忙。他苦活、累活都能包揽,好饭、歹饭都能消受。人家同情他,他干的活又比人家多,就每天二十五元三十元的给他工钱。

可也有一户人家干了活不给工钱的,谁呢?他哥大富。大富造洋房那阵,大贵起早摸黑为他哥干了好几个月,后来大富开了家杂货店,那货进进出出的,大贵简直变成了他的长工。大富挣了好多钱,但对他弟弟挺抠门,他跟大贵说:“咱自家兄弟,你帮哥哥心里清楚,过年哥给你买新衣服穿。”大贵皮糙肉厚,一年倒有半年只穿条裤衩,光着膀子,那背脊晒得黑黑的活像用黑漆漆过一般,雨水落在他身上直打滑。大贵听说有新衣服穿,就露出黄不溜秋的大黄牙嘿嘿笑:“那是,那是,哥对我好着呢。”这天,大贵替大富卸一车啤酒汽水,那种绿瓶子的汽水好喝呢,他在别人家干活时喝过,可哥嫂从来没有给他喝过。卸完货,大贵趁嫂嫂没留意拿了瓶汽水喝,没想到才喝上一口,嫂嫂就看见了。她伸手去夺大贵手中的汽水瓶,大贵不肯放手,一来两往,那汽水瓶就摔在地上,碎了。嫂嫂就呼天抢地哭叫起来:“呜呜呜,你这短命的,叫你来干活,你倒喝起汽水来了,得五毛钱呢……”大富听见哭声就走了出来,看见打碎了的汽水瓶,就甩手给了大贵一耳光。

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纷纷为大贵打抱不平。“大贵一年到头不知替大富干了多少活,就连瓶汽水也喝他不得?”“明明欺侮人家傻呀,做哥的这样子欺侮弟弟,真是畜生不如!”“就是嘛,别的不说,家里两根老树,大富打住到新屋后就一分钱也没出过。”大贵娘心疼大贵,但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她虽然对大富不满,但不想当着外人的面揭自家儿子的短。她对大贵说:“还不站起来?把你爹背去看医生。”

大贵背着爹到医院看完医生,背回来的时候,娘已经在做晚饭了。娘说:“贵儿,哥打你的事不要在外面说。”“嗯。”“说出去人家看你笑话呢。”“嗯。”“毕竟他是你哥。”“嗯。”娘说一句,大贵应一句。正说着,大富就走进来了。

大富说:“娘,生意忙,一直没过来看你,这三十元钱,给你。”娘看着大富说:“这钱,你媳妇知道吗?”大富皱了一下眉说:“你别问这么多,给你你就收下。”说着把钱放下就走了。

大富是刘老坤的大儿子,比大贵整整大十岁。那年头家里穷,他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爹到山上砍柴,后来靠自己种生姜卖挣了点钱娶了老婆,在村口造了房子,还开了杂货店。大富开了店后就把整个人都钻到钱眼里去了,人家说他不赡养爹娘,他就歪着头说:“什么话?我打十三岁就自己养活自己,造房子娶老婆都没要他们一分钱,他们不是有小儿子吗?再说我自个身体也不好,腰酸腿疼,还高血脂。”可今天打大贵的事,村里人在他店子里议论开了,说都是他们夫妻俩的不是,弄得大富很下不了台。不知大富的脑子里转动了哪根筋,一下子良心发现,就拿了三十元钱给娘。

不知大富媳妇怎么知道这件事的,跟大富吵呀闹的,大富招架不住了,就回来向娘讨回钱。大富吞吞吐吐地对娘说:“她,她晓得了,要我把钱拿回去……”娘什么都明白了,怔怔地看着大富,眼里滚出了两泓清泪,转过身去把零零整整的几张钞票交到大富手中:“刚才我买了点酱油食盐豆腐乳,一共花了三元二角钱,你知道的,你爹生病,医药费还欠着,家里没有一分钱呢。”大富低着头接过钱,一声不吭退了出去。

哪晓得这事还没完,第二天早上,大富媳妇亲自吵上门来了。说大富给三十元,就得三十元拿回去,这钱一分也不能少,一定要婆婆当场拿出来。老太婆没辙了,只好答应去借,可一个“借”字,说说容易做起来还真难,向左邻右舍借几块钱还儿媳妇的账,这老脸怎么也拉不下来。思来想去没有了主意,就迷迷糊糊地拎了一篮子衣服到池塘里洗,没想到她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二、为了傻儿子爹要活下去

娘死了,在池塘里淹死的,人家都说娘是拿不出三元二角钱,想不开寻短见的。唉,这事,怎么会这样?大富没想到第一次给爹娘钱,就要了娘的命。大富头痛了,爹病恹恹躺在床上已经半年了,原本以为爹会先娘而去。这下倒好,该死的不死,该活的不活。如果亲戚朋友一来,挂灯剪纸吹吹打打,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钱好比扔到水里漂走一般。大富就把一肚子气转移到老爹头上,他把娘的骨灰盒放在爹居住的老宅子里,暗地里恶狠狠地说:“我让你天天守着娘,看着娘的骨灰盒,看你死还不死!”

大富主意既定,就悄悄对大贵说:“娘死了,眼看爹也是这几天的事,这两棵老树一倒,这钱可不是小数目——我看是不是把娘的骨灰盒先放着,等爹过世了一块葬。”大贵说:“嗯。”“人死如灯灭,再怎么排场,也是泥巴一块。”大贵低着头坐在小板凳上,也不知道他听还是没听:“嗯,我听哥的。”大富又说,自己店里生意很忙,抽不出时间照顾爹,再说你嫂子看到脏东西就呕吐,这服侍老人的事做不了。大富说一句,大贵就嗯一声。说了一会儿,大富说:“我那边生意忙,你一会儿过去帮忙,下午有两车货进回来,你卸一下。”

大贵就到大富家干活,大富让他吃完饭,盛了一饭剩饭回来给爹吃。老坤见大贵进来,嘴巴微微嚅动,可就是说不出话来,眼皮子颤动了,便又闭上,眼里滚出了两颗混浊的泪水。老伴儿一死,这料理自己的活儿落到了大贵这个傻儿子身上。老坤对着老伴的骨灰盒说:“你倒好,说走就走了,扔下了我们。我也想走呀,可是我走了,贵儿怎么办?他这样一个人,留在世上受别人欺侮不说,就他一个做哥的,就恨不得把他的身子骨榨干。”老坤说着哭着,好不伤心。

开始时,老坤不肯吃东西,就茶水也不肯喝一口,说一定要和老太婆一块去。可是当他想起大贵,就开始吃饭了,他起不了身,端不起饭碗,就用手抓着吃,实在吃不下,他就歇会儿接着吃,直吃得满头大汗。为了大贵,他得再活几年,等大贵积存了一定的钱再安心离去……刘老坤在这种求生的意志力支撑下,一个月后,竟能柱着根扁担走路了,还能常常坐在园子里晒太阳。

一天,爹对大贵说:“贵儿,你不要到你大哥家干活了。趁爹还活着,挣点钱。去吧,找个地方干活去,不要为爹着想。等你挣了钱,爹给你买新衣服。”大贵抬起头,痴痴地看着爹,又听说买新衣服,就快活地嗯了一声。

大贵不会干农活,犁耙耕耖样样不会,他只会卖卖苦力,干干粗活。他听了爹的话,文兴家造房子,就走过去,痴呆呆地看。文兴这天正浇梁,缺人手呢,看到大贵过来,高兴地喊:“大贵,过来帮忙,三十元一天。”大贵就嗯了一声,欢快地拌水泥沙子拎泥浆桶去。

文兴挺喜欢大贵,就说,只要你愿意,每天都可以过来帮忙,如果没有钱用,可以预支一些工钱。吃饭时,还特地叫他媳妇送一碗过去给他爹吃。大贵见文兴媳妇挟了好多大鱼大肉到碗里,咧开嘴笑了。他更下力气干活,什么搬石头,扛水泥板的活儿,他都抢着干。中午太阳毒辣辣地晒,工地上的人都休息了,他还光着那黑漆漆的脊背干活,文兴劝他歇一会儿,他也不肯。文兴媳妇说,这大贵,别看他傻,通人情呢。

大贵干了三天,第四天早上,他正打算到文兴家去,他嫂嫂来了,恰好把他堵在门口:“大贵,这几天瘟到哪里去了,怎么人影也不见一个?去去去,帮你哥干活去。”大贵低着头,轻轻地说:“文兴叫我呢。”“什么文兴不文兴的,你哥重要还是别人家重要?你怎么胳膊打断往外拐?”“爹不让我帮哥干。”“我就知道一定是这老不死的出的主意,自家人巴不得自家倒,自家人不如别人家好……”

大富媳妇正闹着,不知什么时候老坤走了出来,黑着脸说:“是我的主意怎么样?是别人家比自家好怎么样?大贵给你干活,你出多少工钱一天?这些年来,你给过一分钱我用吗?”大富媳妇一张脸涨得通红:“怎么没有给过钱,怎么没有给过钱,那天大富不是……”她想提那次大富瞒着她给他娘钱的事,想想不妥,就硬生生把半截话收回肚子里去。幸好女人的本钱就是哭闹,她哭着嘟囔:“自家兄弟也要给工钱,自家兄弟也要给工钱,你这老不死的心也太黑了,呜呜呜……老不死,阎王爷一年接一个也该轮到你了……”老坤气得胡子直抖动:“我就不死,不但不死,还要好好活着,你拿我怎么着?”

大贵心里只念叨着干活,见嫂嫂和他爹吵起来,愣了一会儿,一声不吭,就到文兴家去了。哪晓得大贵前脚刚走,大富媳妇后脚就跟了过来,咧开嘴就想吵,文兴火了,这村子里风俗,造新房子吵架是大忌,骂一声:“我请大贵干活是付工钱的,你敢在这里吵,我打断你的腿。”说着就捋起袖子要动手,大富媳妇嘟嘟囔囔地说了些什么谁也没有听清,只得悻悻地走了。但大贵却不能再干下去了,文兴不想多事,当天就结了大贵的工钱,让他回去。

大贵回到家里,村里人都知道大富和他的媳妇不好说话,再也不敢请大贵干活了。大贵没事干,就成天在茶馆门口转悠。有一天,做包工头的达春回来,要带几个人去江西赣州建筑工地干活,见大贵老实听话,就把他带去了。

哪晓得,大贵出去干了四五个月的活,回家过年了,却一分钱也没有带回来。老坤心中纳闷,这钱都哪去了呢,该不会被人骗了吧?老坤就向一个和他一起干活的人打听。原来大贵回来时把达春发的三千多元钱连同铺盖卷,放在一个装化肥的编织袋里,没想到在火车上碰上几个人拿着一红一篮两根铅笔押宝,几个同村人看得手心痒痒,就参与进去玩了。待他们输了几百元钱,不敢再试了,就逗大贵玩,都说还是大贵好,酒不喝,烟不抽的,又不会,捎回的钱比别人多。说着说着,只见大贵猛地低头找起什么来。一问,才知道那只纺织袋不见了。刚才大伙儿押红绿宝的时候,大贵不懂,就咧开嘴笑嘻嘻地看。那放在过道边上的编织袋,让那伙变红绿宝的人临下车时顺手拎走了。

老坤恼火呀,他骂人,可不知道该骂谁。骂来骂去,就不骂了,他哭了,摊上这个傻儿子,唉,苦命呀!他又和老太婆说起话来:“贵儿他妈呀,我是该死的,早就该见你去了,可是我们的傻儿子,我该怎么办呢……”

三、屋漏偏逢连阴雨

春节过后,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正是村子里农闲时节,大贵好久没有出去干活了。他初一打一工十五打一工的,本来挣不回几个钱,自从大贵娘去世以后,田地就一直荒芜着。家里买米没有钱,就开始饿起肚子来了,大贵偶而到大富那边去,干点活,留他吃饭就吃个肚儿圆,不叫他吃饭,就饿一顿。哪晓得,大贵笨归笨,但挺孝顺,看到爹在家挨饿,想不出什么办法,就想着去讨饭。他讨饭跟别人不同,临吃饭时坐在人家板凳上,一声不吭,眼睛转也不转地盯着桌上饭菜,看人家吃饭。人家问:“大贵,饭吃了没有?”大贵就说:“没有。”人家如果不理他,他坐了半个小时,就到另一家坐。村子里有同情他的,就留他吃饭。大贵第一碗不吃,从怀里掏出一个塑料袋,把饭菜倒了进去。人家问他:“大贵,你这是干什么?”他就咧开嘴笑了笑,说:“给我爹捎回去。”大贵吃饱饭,也不肯闲着,就问那户人家要不要挑水或者劈柴。大贵讨饭,村里人不嫌他,都说大贵可怜,大贵孝顺,大贵很勤快。

有一天,天下着大雨,大贵到文兴家讨饭,吃饱后,怀里揣着给他爹的饭食回家去。他打从村中走过的时候,见一群小孩子吃完中饭后上学去,他撑着雨伞在一个臭水塘边扔石头,那池塘里有一只死鸡,不知谁扔下去的。有个小孩子说:“傻大贵,那鸡捞上来可以吃呢。”另一个小孩子说:“对呀,对呀,那样你和你爹就可以吃好几天了。”小学生们就起哄:“大贵,跳呀,跳塘里捞鸡呀。”大贵就咧开嘴嘻嘻笑着,拿了一根棍子捞池塘里的死鸡,那屁股翘得老高。忽然,一个叫小虎的顽皮鬼猛地托了一下他的屁股,只听“扑通”一声,大贵就掉到池塘里去了。大贵不识水性,他在池塘里双手乱舞,连吃了好几口脏水,死命挣扎着上岸来。大贵脸色雪白,一上岸那手就朝胸口乱摸,摸出一大把糊了的饭团来,就放声大哭起来:“呜呜呜……赔我饭,赔我饭……呜呜……”孩子们开始数落起那个托他屁股的小孩子来:“虎虎做坏事,虎虎做坏事,我们要报告老师。”那个叫虎虎的孩子见大贵掉进池塘里早吓坏了,又听小伙伴们说要报告老师,他更怕了,就说:“我赔他饭,我赔他饭,我帮他把死鸡捞上来,他有鸡肉吃,肚子就不饿了。”虎虎嘟囔着就开始捞死鸡,他见棍子够不着,就往池塘里扔小石头,一块两块,他扔呀扔,水花就把那死鸡慢慢荡漾开来,离岸不远了,才用小木棍捞了上来。

大贵见死鸡果然捞上来了,就“扑哧”一声笑了,双手湿淋淋地抱在怀里,往回走。他冒着雨兴冲冲回去,打大富的杂货店门前走过,忽然蹿上来一条狗,猛地向大贵扑来,一口叼住他手上的鸡。大贵急了,就抬起脚来踢了狗一脚,大贵力大,那狗就跌出老远。哪料这条狗是大富刚买回来的,是条狼狗,听说值好多钱呢。那狗灵活,呼地一声又蹿了上来,向大贵小腿上咬去,大贵痛得大声惊叫。大富赶了出来,一看是大贵,又见他怀里抱着只死鸡,就骂道:“好个丢人现眼的东西,真是农家风水倒败!”大富叫他丢掉那死鸡,说鸡是瘟鸡,不能吃。大贵不肯,大富去夺,大贵就逃,一瘸一拐地跑得跟山兔似的,大富见追他不着,就嘟嘟囔囔地骂着随他去了。

大贵和他爹住在老宅子里,老宅子上下两层三开间,中间有个天井。这房子空荡荡,因为年代久了,加上老鼠咬、虫子蛀,楼板楼梯都已破败不堪,人踩在上面就吱呀吱呀地响,令人心惊胆战,大贵和爹就住在楼上。这些日子,老坤觉得身体越来越不行了,加上又常常饿肚子,觉得自己随时都有可能去见大贵他妈。这天,见大贵都出去一整天了,饿得他眼睛昏花,背脊差不多贴到肚皮了,还不见他回来,别说心里有多难受。

多活呀,多活,自己成了贵儿的累赘,真正不该!老坤正迷迷糊糊地躺着想心事,忽然听到“轰”地一声,一堵墙倒了,雨水分明溅到他的脸上被子上,老坤眼睛睁也不睁一下,他默默地等待着再来一下,那样他就可以追他老伴去了。可他久久地等不来那更响亮的“轰隆”声。他正迷迷糊糊间,却听到脚踩楼板的“咚咚”声,他知道,大贵回来了。

大贵一瘸一拐地回到家,看到家里的砖墙倒了,就愣愣地站在那儿看,忽然他把死鸡往地上一扔,就不顾一切蹿上楼去,把爹连人带被往肩上一扛就往楼下跑。大贵在一个干燥的墙角落处铺上了稻草,把爹放下,又把死鸡捡起来,拔毛、挖去内脏,然后往锅里一煮,洒上一把盐,香气扑鼻而来,那一餐大贵爷俩吃得眼泪滚了下来,这是他们这些天来吃过的最美的晚餐了……

四、不孝儿请爹吃饭不安好心

第二天,天放晴了,大贵顾不得负伤的小腿,正想着出去看看有没有人叫他干活,大富走了进来。他叼着根香烟,房前屋后转了一圈,背着手来到大贵面前。大富说:“大贵,腿伤得怎样?”大贵就捋起小腿给大富看,只见小腿肿得馒头一般。大富皱了皱眉头说:“到卫生院看看。”大贵不去,他有个伤风感冒的从不上医院看,这辈子还没上过医院呢。大富强拉着大贵出得门去。

老坤看着大富他们离去的背影,心想,今天大富怎么了?好像换了个人似的,他可打从自己造了房子到外面去住,从来没有这样关心过他们。是不是昨天大贵被他家的狼狗咬了,村里人说了他,良心发现了?老坤知道他的这个儿子,才不会为村子里人说他两句而良心发现,可究竟为了什么?老坤想不通,心里总是一个疙瘩,直到大富陪大贵看完医生后,请他和大贵过去吃午饭的时候才明白怎么一回事。

大富说:“爹,今午饭到我那吃吧。”老坤说不用,嘴里说不用,其实他也不知道午饭在哪里。大富说去吧去吧,就叫大贵背着爹走出门去。

这餐饭大富是花了些钱的,有鱼有肉,还开了啤酒给老坤喝,大贵不喝酒,大富就专门为大贵开了瓶汽水。大富说:“爹,你和大贵住的老房子倒了,倒了也就倒了。今天外地来了一个姓金的老板,说要在咱村办厂子,看中了咱家的房基。”老坤明白过来了,怪不得大富这么客气,原来他要卖房子呢。这老宅可是祖宗留下来的,这卖与不卖不能由大富说了算,老坤虎着脸说:“不行,这房子我和大贵修了还要住呢,房子卖了我们住在哪里?”大富一听就不高兴了:“你这大把年纪了,说得不好听的,泥都到鼻子上了,就别操这份心事了。再说这老宅子我也有份呢。”“我不操这份心思,你操?这些年来,你管过我死活吗?要卖房子,得等我死了!”

大富恼羞成怒,呼地站了起来:“我从没有见到过你这样做爹的,嘴里吃着肉,喝着酒,还说我不管你?你倒说说看,要我怎么管你?”“你,你……”老坤气得差点儿背过气去,一把抓起酒杯,“啪”地摔在地上,大叫一声:“大贵,我们走!”大贵懵住了,他手里正抓着鸡腿,啃得起劲。他迷惑不解地看着爹。

大富媳妇听到响声,走了进来,看到地上破碎的酒杯,心疼得不得了,骂道:“好你个老不死的,好好的请你喝酒,却平白无故地发起酒疯来,老娘今天跟你拼了。”说着就要一头向老坤撞去。大贵早抢先一步背起爹,没命地向家里跑去。后面大富媳妇披头散发追着骂,狼狗虎视眈眈,喉咙里“呜呜”响着,引来了村里人驻足观看。

大富最担心的就是他爹,他昨天已经和那老板讲定了,那旧房子连同院子估价四万元,后来通过讨价还价定为四万二千元。大富和大贵没有分过家,说到底其实还是一家子,可恼恨的是这个老爹,死不死活不活的,在村子里给他丢人现眼不说,做事情还常常和他作对。他恨他爹,只要爹一死,卖房子的钱就归他一人所有,大贵还可以每天帮他干活,家里又多了个免费劳动力。

五、子盼爹死终如愿

大贵背着爹回到家里,老坤在床上躺了一会儿,就从枕头低下摸出了一把散钱。他叫大贵去买肉、买菜、买酒、买汽水。酒菜买回来了,老坤叫大贵多吃点,大贵狼吞虎咽,吃得满头大汗,咧开嘴直笑,他块头儿大,饭量也大得很,都好久没吃饱饭了呀。老坤怎么也吃不下,眼泪扑簌簌往下流,心里默默地对死去的老伴说:“贵儿她妈呀,我活不久了,阎王爷要接我去了。可是我走了以后,大富会卖了老宅,大贵就成了他的牛马,大富心黑呀……呜呜呜……你别怪我狠心肠,明日我就带贵儿见你来了……”

天刚蒙蒙亮,老坤起床了,他看着大贵睡得正香,大嘴巴咧开来,鼾声差点儿没把楼板掀翻。他不时地咂咂嘴巴,好像还在回味昨晚上的那顿美餐。老坤不忍心把他叫醒,默默地打扫着老房子,慢慢地拭擦着老伴的骨灰盒,用红包扎好,小心翼翼地放在一个编织袋里。

他让大贵穿好新衣服,坐车子来到城里,然后就叫大贵背着他往城郊走去。老坤说:“贵儿,你娘待你好不好?”大贵说:“好。”“你想不想见你娘。”“想。”“贵儿呀,爹现在就带你去见你娘,好不好?”“好。”

老坤就让大贵背着他走进了一所很大很大的院子里,让他把自己背到那僻静的林子里放下。老坤就说:“贵儿,爹有牛肉带来,还有汽水,你吃完后爹就带你去见你娘。”大贵咧开嘴嘿嘿笑,他拿起汽水瓶就掀开瓶盖。老坤说:“别忙,你先喝了这个,再喝汽水。”说着就递给他另一个瓶子,大贵拿过瓶子,猛地喝了一口:“苦,苦,我不要喝这瓶,我要喝汽水。”老坤说:“贵儿,你不喝就见不着你娘了,贵儿乖,一下子就喝完。喝完喝汽水。”大贵仰起脖子,咕噜咕噜地喝了大半瓶。老坤又拿出一瓶子,叫一声:“贵儿他妈,我来了!”仰起脖子一饮而尽……

就在老坤带着大贵到他娘那儿去时,大富正在找爹。昨天那餐饭说着说着就跟爹说僵了,这事可不是闹着玩的,四万二千元钱哪!大富来到老宅子的时候,只见老宅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哪有他爹和大贵的影子。他急了,见到人就问,都说没见着。他吃了一惊,爹该不会走上他娘那条路吧?他早就盼着他爹死了,死了倒是好事,可是村里人的嘴你又封不住,他又是开店的,算是村里的公共场合呢。爹呀爹,你要走可好好地走,千万不要给我添乱。

大富正为找不着爹心里着慌,没想到他刚回到家里,电话铃声响了:“刘大富吗?我是殡仪馆的,你爹和你弟弟喝农药自杀了,请你赶快过来。”大富一听,惊得目瞪口呆,他正想问得详细些,那边电话却挂断了。可他很快就镇定下来,转念一想,乐了:你还别说,这爹还真会来事儿,寻死居然寻到殡仪馆去,省了我不少心。这样,老爹一死,那老宅子就自然而然归我所有。只是可惜了那个傻大贵!大富越想越高兴,就坐个车子到殡仪馆去。

大富赶到殡仪馆,殡仪馆一位老同志告诉他,已经送医院抢救了,叫他到人民医院去。大富一听,心里挺不乐意,这殡仪馆的人也太多事了吧。好好的让他们死吧,费这么多周折干嘛。他有心不去医院,可想想又觉得不妥,只好硬着头皮到医院来。

其实,这次也活该大富不能遂意,老坤和大贵在树林子里喝农药,大贵体格本来就棒,那农药一吃下去,肚子里撕心裂肺地痛,他就大喊大叫起来,这一喊就惊动了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他们连忙打电话叫救护车,又从老坤衣袋里找到一封信,那信上歪歪扭扭写着:

殡仪馆的同志们:

首先向你们问好,麻烦你们了。我是麻岭村村民,是自杀的,希望你们不要作任何猜疑。因为我年老体弱,又病在床上好几年了。儿子又傻,怕自己死后受人欺侮。请原谅我给你们添麻烦,请把我和儿子一起火化了,骨灰盒内是我老伴的骨灰,也请一同火化,老汉我在九泉之下感恩不尽。

刘老坤绝笔

殡仪馆一位领导看了这封绝笔信,就打电话到麻岭村支书家打听,支书告诉他刘老坤还有一个大儿子,就把电话打到大富家里。

大富来到人民医院,一个女护士笑吟吟说:“你是刘老坤家属吧,还好抢救及时,要不然两个人都没命了。”大富眼睛瞪得骨碌圆,怎么?两个人都救活了!他感到头晕乎乎的。那女护士又拿出一张单子叫他签字,叫他去付款。大富接过一看,眼睛瞪得灯泡般大:天哪?五千三百元。这不是要他的命吗?大富感到立脚不稳,走下楼的时候,一脚踩到一块西瓜皮上,“砰”地一声便倒在楼梯下。

老坤和大贵活了过来,可大富呢,医生说他得了中风,怕这辈子就要躺在床上了,生活也不能自理。

老坤和大贵回到老宅子的第二天,那个投资办厂的金老板就来了,老坤叫大贵把村支书村主任村会计都叫了过来,老板花钱到饭馆点了一桌子菜。大富媳妇也来了,大富得了病,他媳妇代表他说事儿来了呢。

支书说:“大富大贵按说没分家,这老宅子应该是兄弟两人的共同财产。但是这些年,大富一直没有赡养父母,再说大富造房子时,大贵一直在那干活,他尽到兄弟情分了。我个人意见是,这老宅所有权应归老坤和大贵所有,不知大富家的同意不同意?”大富媳妇见丈夫好好的就得了病,心气也就短了,但说这老宅子大富没份,她心里很不服气,就说:“这老宅应是大富兄弟俩的,怎么我们就没份了呢?老宅卖了,我们应该分一半钱。”书记一听,火气就上来了,说:“要分钱,那可以呀,那样,你家新屋和这些年挣的钱也应该是兄弟两人共同所有,也各人一半分了吧。”大富媳妇就哭了:“呜呜呜……你们见我家大富生病了,欺侮人……”村主任说:“我们这是协议分家,如果你拿到法院去说,把你们兄弟俩的东西全拿去平分那才不合算呢。“大富媳妇就被村主任这句话镇住了,只好不情愿地在协议上签了字。

老板见老宅归属的事讲妥了,就和老坤商量,他愿意出四万二千元买了他的宅子,考虑到他爷俩实际困难,愿意再加三千元,四万五买下,谈妥了,钱马上交付清楚。老坤说:“我都泥土到脖子上了,钱给我也用不了。只是大贵太憨,我双手撒开走了,这憨大贵可怎么办呢?”老板爽快地笑了,说:“老伯,我知道你的意思,这样吧,大贵人老实,这我知道,我也知道他人挺勤快,我厂子里用得上呢,他可以先给我看仓库,就让他住厂里吧。我这么告诉你吧,只要我办一天厂子,就有大贵活儿干。”“这我就放心了,贵儿,按个手指印吧。”老坤笑了,第一次笑得那么开心。

活着活着就老了范文3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政协委员指出,第一代农民工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他们曾经投身于国家经济建设,为国家改革开放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理应得到关注。国家应立法或出台政策,统一全国农民工养老制度,加大力度统筹和规范解决老年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医保、福利等基本保障。

据悉,对于农民工的养老问题,2015年,海南省政府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海南省将努力扩大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覆盖面,依法将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纳入职工社会保险,其他农民工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参加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做好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

刘恩科:58岁 老家:河南

已经习惯独自在外漂泊

“最大的煎熬是想家”

今年活不多,“只出不进”的状况让他担忧

3月7日早上7时许,天蒙蒙亮,在海口市坡巷村的一间民房里,躺在床上的刘恩科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掀开被子从床上爬了起来。洗脸刷牙后,他钻进狭窄的厨房,将昨天做好的馒头放进锅里加热。10多分钟后,刘恩科就着腌制的咸菜,吃起了早饭。自从年后回到海口,他一直没有活干,这段时间,他每天都吃着同样的早餐。

刘恩科今年58岁,老家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大榆树村。30多年前,他和老乡一起外出打工,一直干着泥工的工作。早年,他曾在北京、福建、浙江打过工。2010年,他来到海南,在三亚待了半年,后来一直在海口打工。

“我现在都是跟着包工头干,包工头有活就会找我,不用自己出去找。”刘恩科说,“跟着包工头,活比较多,收入也有保证,但今年的情况有些不同,我正月十八从老家回到海口,直到现在都没活干。”

没活干就意味着没有收入,只出不进的状况让刘恩科很是担忧,他只能想办法“节流”。“一个月房租480元,加上水电,怎么也要600元左右,和表哥一家平摊,也要两三百元。”刘恩科一边抽烟一边说,虽然现在多是自己做饭吃,但菜价并不便宜。现在最大的开销就是抽烟了,一般买的都是两三块钱一包的烟,一天抽不到一包。现在自己很少喝酒。

去年只挣两三万元,打算干到60岁就回老家种地

吃过早饭,刘恩科坐在床上看起了书,《盲派铁口断》成为他的闲暇读物。早上9时许,刘恩科出门和工友们聊天,话题无非是希望包工头能早一些找到活,让大家都有事情做。

刘恩科说,他去年一年只挣了两三万元。“我印象最深的是前些年的一个工程,在一个商品房小区干了半年就挣了两三万元,这两年不行了。”干活挣的钱,刘恩科大多数都寄回了家。“我有一个儿子,今年32岁,两个孙子也已经四五岁了。早年,儿子还跟着我在三亚待过半年,后来考虑到家里的孙子需要人照顾,我就劝儿子回家了。”刘恩科说,他已经习惯了独自在外漂泊,“我一个人出来方便,随便到哪里将就着就住下了。”

和工友聊天的间隙,一位老人牵着孙子从刘恩科身旁走过。刘恩科望着他们,若有所思。“常年在外,最大的煎熬就是想家。”刘恩科说,每次看到别人一家团聚的情景,他就会有些失落。“再干两年,我就不干了,60岁也该退休了,到时我就在家种地,家里还有五六亩田,种的都是小麦玉米,现在是儿子在种。”刘恩科说,外出打工这么多年,没有缴过社保,回乡养老是唯一的选择。

刘女士:50多岁 老家:河南

夫妻都没有社保,一想到养老就叹气

据悉,刘恩科并不是独自居住,而是和他的表哥、表嫂以及表侄子住在一起。记者看到,这间房只有10多平方米,3张床依墙而放,房间里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窗户上贴着纸,即使在白天也开着灯。桌子上摆着一台DVD,这是他们平时最主要的娱乐工具。“农民工都是几个人一起住的,不然哪付得起房租。”刘恩科的表嫂刘女士说。

刘恩科介绍,他表哥也常年在外打工,这些年去过不少地方。“我和老公一起出来的,平常就帮着做做饭,有活干的时候就去工地做做小工。”刘女士说,她今年50多岁,丈夫60多岁,两人已在海南务工五六年。

刘女士说,这些年,她丈夫坚持在外打工,想趁着身体还算硬朗,再干几年,而她更希望回老家。“年纪都这么大了,也干不动了。而且现在打工也挣不到多少钱,还不如回农村种地。”由于刘女士没能说服丈夫,只能跟着他一起在外打工。这几年,他们的儿子也跟着他们一起打工。虽常年在外,但好在一家三口在一起,不会感觉孤单。

对于养老的归宿,刘女士说,他们的选择并不多。“我们没有缴社保,‘退休’后没有养老金,子女也没有在城市安家,除了回农村,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每每想到这些,刘女士就连连叹气。

“今天又没活干。”到了傍晚,刘女士起身准备晚饭,她蒸上馒头,炒了两个菜,这就是他们4人的晚饭。

赵德强:60岁 老家:四川

“没有退休金,以后只能回老家养老”

曾跟着包工头四处干活,老了只能做散工

与刘恩科及他的表哥不同,60岁的赵德强并没有跟着固定的包工头干活,大多数时候,他会一大早赶到海口南大桥下,等着雇主前来招人。

3月9日,赵德强说,年后从四川回到海口后,他只接了两份工,不过都是两三天的短工。“在这里等工的都是散工,老板来这里招人,各个工种的农民工就临时凑在一起干活。一般大的工程,老板也不会来这里招人,都是一些小工程,几天就可以做完。”赵德强说,他的收入并不稳定,工钱一般为300元/天。

劳力是赵德强唯一的本钱,但这并不值钱。年轻时,赵德强看着同乡外出打工挣了钱,内心蠢蠢欲动。1980年,24岁的赵德强也外出打工,当时的他才刚结婚一年。前些年,他一直在广东干活,广州、深圳、东莞、珠海……只要有工程,他就跟着一个同为四川人的包工头到处跑。

慢慢地,赵德强老了,体力大不如前,包工头委婉地劝他回老家,他听出了包工头话里的意思,于是离开了广东。4年前,赵德强跟着几名老乡来到海南,在工地干了两年,也经历了被拖欠工钱的无奈。转眼间,赵德强的头发白了,皱纹也多了,这些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他已经老了。无奈之下,赵德强从大工地出来,成为一名散工。

常年在外打工,感觉对不起老婆和孩子

3月9日上午10时许,一辆黑色越野车在赵德强等活的地方不远处停了下来,还没等坐在车里的中年男子下车,十几名农民工就围了上去。赵德强走上前,听了一会儿,又走了回来。“晚了,他们已经谈得差不多了。”他显得有些失落。

今年年后活很少,因此,在生活上,赵德强需要精打细算。虽然和几名工友合租,但每个月房租平摊下来也要300元左右。“有活干的时候,老板还会管饭,没活就只能自己解决了。”赵德强吃得很省,但一天也要花十几元。

说起家人,赵德强心有愧疚,他希望能多攒点钱,留给孩子们。“我出来打工后,老婆留在老家操持家务。大儿子30多岁,现在带着老婆孩子在广东打工,二儿子在老家务农,三儿子是家里唯一的大学生,毕业后在成都工作。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外打工,感觉挺对不起他们的。”

年前,赵德强没有买到回家的火车票,于是“咬牙”花1500多元买了机票,和工友一起坐飞机到成都,然后再乘坐最便宜的绿皮车回老家。“已经老了,回一趟家都觉得累。”赵德强说,他知道自己干不了多长时间了,“我没有退休金,到时候只能回到老家养老喽。”

胡志国:50多岁 老家:四川

妻患癌治病欠了债,他只能靠打工还钱

50多岁的胡志国也是较早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之一,作为木工的他如今已成了包工头,带着几名农民工一起干活。“如果不是因为家里确实困难,我根本不愿意在外打工。”胡志国说。

2008年,胡志国的妻子被查出患了宫颈癌。“当时没钱治病,东拼西凑借了钱才让她做了手术。”胡志国说,当时医院也为妻子减免了一些费用。经过治疗,妻子的病情日益好转,身体逐渐康复,胡志国就想留在老家照顾妻子。但事与愿违,去年,他妻子的病复发,这一次,光手术费就要40万元左右。为了筹手术费,胡志国厚着脸皮再次向亲戚朋友借钱。“当时外面还有10多万元的工程款没有结,我找他们要了几个月,才要回几万元。”胡志国说,讨薪是让他感到最无助的事,起初,包工头还会以各种理由推脱,后来直接不接他的电话了。

胡志国的妻子做过手术后,目前情况还算稳定。为了尽早还清债务,他只好继续在外打工。“还完债,我就回四川老家。现在小工头也难做,没活干着急,有活干又怕拿不到工钱。而且没活干的时候,还得租房子给工人住。”胡志国说,他元宵过后回到海口,直到现在还没有揽到活。

考虑到以后养老的问题,六七年前,胡志国就开始缴纳养老保险,每个月500多元。“应该缴不满15年,现在多挣点钱,到时候补缴吧。”胡志国说。

调查:超9成受访第一代农民工没有社保

干不动了,谁给我养老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末,中国农民工总量达2.74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8亿,本地农民工1.06亿。50岁以上农民工在总量中的比例达17.1%,人数为4685万。老一代农民工中有三成从事建筑业。

为了对第一代农民工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记者随机对20名45岁以上的农民工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95%的农民工文化水平为初中及以下,超过80%的人主要从事建筑业。

调查中,90%以上的农民工所在单位没有为他们缴社保,个别人有意外人身事故保险及工伤保险。超70%的农民工希望单位给他们缴社保。多名农民工表示,他们快到退休的年龄了,而社保却没有缴满15年,甚至还差很多年,这意味着,他们退休后领不到养老金。

调查中,90%以上的农民工选择回农村养老,但他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方面,他们不得不面对收入的减少;另一方面,子女大多在外务工,生活上,他们无人照料。此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与服务跟不上,尤其是医疗卫生条件有限,他们回乡养老也面临着窘境。即使少数农民工有缴社保,但异地转保问题也让他们担心。

延伸

海南省将努力扩大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覆盖面

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实行,农民工才算完全纳入社会保险范畴。但规定中强调缴费年限的问题,农民工累计缴费15年才能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未达到15年的,尤其是第一代农民工,大都面临无法领取养老金的尴尬境地。

而对于农民工的养老问题,去年,海南省政府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海南省将努力扩大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覆盖面,依法将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纳入职工社会保险,其他农民工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参加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做好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

活着活着就老了范文4

暑假体验生活的时候,在兰州大学后面盖楼的时候,我们是小工,主要负责把水泥用车推上去给那些在楼上抹墙的大工,这样就免不了推着车子在电梯里上上下下,早上四点多就得起来去干活,一天下来,站着都能睡着,于是这样就认识了老周,老周就是开电梯的。

第一天到了那儿,早上到下午就上班,中午把装满水泥的车推进电梯,自己就开着上了,给大工们倒到指定的位置,我们总共两个推水泥的,每个人负责三层楼,每层楼有两个大工,我们一点上班,而其他的都是两点,我在十几层楼上跑了四五趟之后老周就过来了,看见一个个子并不是很高,脸上却很和蔼,给人平易近人的感觉,走路却很活波的,进了电梯先点上一支烟,然后转过头来问我上几楼,第一次听老周说话声音很粗,好像烟堵了嗓子,声音从嗓子挤出来一样,那样一下午几乎没跟他聊几句,各自干着个的到下班,这是第一次见老周。

第二天一大早去的时候天还很黑,还没到老周上班的点,自己拿着手电筒推着车上楼了,跑了好几趟,按照大工指定的地方全倒好之后下来早就已经是大汗淋漓,可以去吃点东西的时候,所有人都上班了,老周也来了,脸上没有昨天下午那样的笑,我以为是刚睡醒便回去吃东西了。回来的时候到电梯里老看到老周打哈欠,我就问老周没睡好吗?老周说上了年龄都这样,看他一直抽着烟,我看着他,他问我:抽吗?我结果他手中的烟点着,他就说现在还是学生让我不要抽烟,不好怎么怎么地,我就啥话也没说低着头,就跟他聊了会,我问他家里种地没有,他说没有,家里只有几亩苹果,老婆子在家看着呢,说他还有一个儿子,就在兰州,我问儿子看过他来没有,他说儿子还不知道他在兰州。原来,他到兰州是为了挣钱给儿子买房,家里的那点收入根本不够,于是他便出来打工,建筑队上工资稍微高点,而且这活也没有那么累,他问我,吃的了这苦吗?我笑了笑说还行,他又给我说好好读书,别以后所有的事全靠父母,父母养不了一辈子!

我在那干了一个礼拜老板便调我走了,去了另外一个工地,老板说这活太苦,我是学生,照顾我一下,换个轻松点的给我,在这一个礼拜和老周每天聊天,听他讲了许多他走过的路,给我分享了他的人生经历,每天都看到他心不在焉的样子,有时候告诉他几楼他开着开着就忘了,告诉他之后他又笑着开下去。走的时候特意给老周告了别,看着电梯又上去了,老周知道他这样年纪的人都在家里抱孙子不出来干活了,他或许还不知道每天这样的起早贪黑,一天的疲惫换不回来心里想的房的卫生间里的一片瓷砖那么大小的地方,他不知道这样一个月换不来那房子的一平米,他更不知道,他这样的拼死拼活改变不了他儿子眼中的无能的父亲。

是的,老周这样无能的父亲很多,身为儿子或许还不知道父母五六十,半截身子埋在土里的时候还在拼,为的是什么?

活着活着就老了范文5

年幼被迫做女工

湛词香老人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家中只有她和哥哥两兄妹。由于正处于兵荒马乱的年代,父亲死得早,母亲带着兄妹两人躲躲藏藏,过着“一无所有”的日子。后几经搬迁,最终才拥有了一间破茅草屋安身。

由于条件太差,湛词香老人的哥哥突染疾病死亡,随后母亲改嫁。迫于生计,老人13岁时便到了老湘阴县城的大户人家做女工,小小年纪干许多活还得受气挨打,连她自己都不记得哭了多少回,但总算勉强能糊口。

为人妻母的辛酸

15岁时,老人便嫁进了周家。随着孩子的相继出生,家里的生活每况愈下,丈夫只得外出做木工挣钱,繁重的家务和养育子女的重担就落在她一个人身上。在抗日战争那个动乱的年代,一个孱弱的女人,为了生活能够好过一点,想尽了穷人能想的办法,除了纺纱、织布,还为人做鞋,哪怕是一分钱,在她眼里都是救命钱。

“太苦了!从早上睁开眼睛开始,就要做事。白天要照看小孩,晚上趁着孩子们都睡着了,又得开始纺纱、织布,一直得做到鸡打鸣。尽管累死累活,十指都起了老茧,仍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在最艰难的时候,我甚至带着4个孩子一起出去讨饭吃。”回忆起以前的苦日子,老人不禁泛起了泪花。

吃苦耐劳过上好日子

据老人的儿子周志芬回忆,母亲是个非常“开明”的人,在那样艰苦的状况下,老人坚持让儿女们去读书。后来,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由于大家庭人口众多,伴随着,老人一家分得了比较多的田地,生活改善了许多,再也不用乞讨、挖野菜,种地就能维持生活,直到现在老人都经常挂在嘴边念叨着: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

改革开放后,日子真正发生了转变,许多以前生活中没有的也渐渐开始出现。而老人也用她的吃苦耐劳陆续为儿女们操办完终身大事,紧接着又帮助儿女们抚养下一代。在她的影响下,儿孙们个个都很孝敬老人。1995年,湛词香老人的老伴去世后,她谢绝晚辈的照料,坚持自己洗衣做家务,自己照顾自己。老人说:“人闲即老”,不管岁数多大,只要还能下地行走,就要多运动。现在老人身子骨硬朗,上下楼梯从不要人搀扶,吃饭、穿衣也不需要别人照顾。“一忙退万病,一闲病缠身”,老人如是说。

习惯好心态好

谈到养生之道,二儿媳张培根“揭秘”称,老人一直保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早上6点起床,晚上9点睡觉,中午午睡1-2个小时,作息时间十分规律。饮食上,老人总是“量力而行”,但芝麻豆子茶是老人的最爱,每天总要喝上几杯。老人还喜欢在端午节时,采集当地的草药备用。“端午这天百草皆是药,而且药性更强。”经过多年的实践,老人积累了一些独门药方,如枇杷叶可以治疗咳嗽,鱼腥草、地毛虫消炎解毒等。如有什么伤风感冒,老人就按照自己的药方配药喝点草药就好了。前不久,老人做了个全身体检,医生说老人虽然耳朵不灵敏,但记忆力非常好,而且她现在的心脏状态是50岁左右的心脏状态。

活着活着就老了范文6

我们夫妻在年轻时,曾有一段特殊的经历,经受了风吹雨打,悲欢离合。在“”期间,我被扣上“走资派”和“现行反革命”的两顶大帽子,期间,批斗了5年,关进监狱一年多。在这期间我们夫妻5年离别,间断了恩爱夫妻生活。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我们之间亦是心心相印的。那时的情景正用着那句俗话:“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当时我们只有两年多的婚史,我们经过这一次坎坷的考验,磨难之中见真情。“”后我虽然恢复了工作,但与妻子仍然两地分居。我们通过书信的往来,传情说爱,促进相互感情深层次发展,在这样曲折的过程中结下了老来伴的蜜果。

真可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几十年过去了,步人了老年天地,到了离休的年龄,老年的路怎么走?我选择了老年拼搏创作之路。我的志向得到了老伴的理解和支持,用她的话说“你喜欢做的事,就按照你的意愿放开手脚去做,我绝不给你当阻力”。尊重我的意志就是对我的真诚爱护。我们夫妻思想上沟通,意志上贴近,精神上一致,生活上相互适应,这也是经过较长时间磨合而产生的。所谓“志同道合”也是思想感情交流的结果。老年夫妻随着生理机能的老化,性生活淡泊下来了,相应地在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方面的体贴、照顾相对更周到了。感情基础为老来伴的关系创造了条件,从而可以保证老年夫妻生活的和谐、美满、幸福。

怎样走好人生的第二个春天路?重要的问题在于老有所为,坚持一个“勤”字,切忌懒惰。老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所作为。要寻求既是自己爱好的又是可能做到的事情去做,从而在忙于事业中找到情趣,在从事的事业上得到精神的安慰。孤独是老年人最可怕的杀手,没有事干当然会孤独。我也曾接触到一些将要离退休的同志,他们说:“忙了大半辈子,退下来之后该享享清福啦!”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步步高,清福的确享受到了,然而当他们退下来之后享不了多长时间的清福,很快就被无所作为的寂寞感困惑了,甚至觉得无所作为地活着都没有啥意思了,深受无聊空虚的困扰。我则不然,选择了老骥伏枥,走我已辟出的创作生活路,既为社会继续作贡献,又丰富了离休后的晚年生活。在“老”字的生涯上保持不卑不亢,从创作生活中找到了新的乐趣。实践已经证明我这样活着,活的还是津津有味,我相信这样走下去最终将是无怨无悔。

我离休12年来,在创作这条路上走得颇有情趣,活得也很来劲,过得很幸福。在创作过程中得到了老伴的热情支持,生活上受到老伴的无微不至的照顾。每当我在创作中遇到生词、生字等拦路虎时,都请老伴为我翻字典、查资料,她帮助我解决创作中的疑难,有时还为我修改冗词赘句。当遇上难题写不下去的当儿,都能得到她的鼓励和支持,使我的创作得以继续,起死回生。应该说,我的百余万字7部著作的诞生,都包含着老伴的心血,她在我的创作全过程中起到了铺路搭桥的作用。

创作的时间长了,我发现,离休后看来时间充裕了,是写作的有利条件,但相对的是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减少了。社会生活内容的匮乏是创作的最大缺欠。为弥补社会生活的不足,我就多找机会到社会实践中去。但是,作为古稀之年的老人不易单独活动。所以我的社会活动除去参加有限的会议之外,老两口每年都要找机会到旅游景点上浏览几次,平时散步到大街商店见一见世面,遇机会同各层次的人们聊聊天,从而了解社会,听到各类人的心声。这样,既活跃了精神生活又从中积累了创作素材。我订阅了7种报纸,每月还订阅十几种刊物,要看得东西很多,每天下午用两三个小时读书看报。一般是上午写,下午看,所以离休以来我不但没有寂寞空虚的感觉,而且还觉得每天的时间不够安排。因为我还兼任着密云县文物保护协会会长的职务,从事着必不可少的工作,所以一直在忙忙碌碌地过生活。有些人好奇地问我:“你写的东西从哪来的,文章什么时间写出来的?”我离休以来没有封闭自己的社会生活,从没间断过社会活动和有目的的调查研究。只有热爱社会生活,热情拥抱社会生活,才能创作出既反映社会的过去和现在又有无限生命力的作品。

上一篇最新报告

下一篇成人自考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