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经验交流材料范例6篇

课改经验交流材料

课改经验交流材料范文1

[关键词]材料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104-03

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建设是教育部、财政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2007年12月,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入选了部级“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近几年,我们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建设理念,推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色建设,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有独特的经验,充分体现了专业特色,有力地提高了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特色培养方案

新材料是21世纪几大支柱产业之一,材料学科在不断发展与演化,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层出不穷,同时材料涉及的领域很广泛,多学科交叉是其重要特征。为了适应这种特点及其变化,我们以“宽口径、厚基础、多样化和高质量”为指导思想,明确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坚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理论、计算机基础和熟练掌握外语,受到较强工程技术和研究技能的训练,并掌握较宽厚的、系统的材料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中材料的性能改进、质量控制、开发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等工程科技工作和技术经济管理工作。

为此,立足于厦门大学在理科领域的传统和优势,我们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并形成了以下三个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1)突出行业特色,对接国家和地方经济需求。对接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特别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急切需求,重点培养航空航天材料、先进金属材料、能源材料、光电信息材料、绿色和环保材料等领域的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2)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支持学生科研创新活动。(3)突出学生个性化培养:引导和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和社会需求选择课程、选择科研课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个性化的专业培养模式。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推动计划,开辟拔尖优秀人才培养的新渠道。

二、优化课程体系,推进课程改革与建设

(一)优化课程设置,完善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的质量关键在于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我们在深入研究和比较德、日、美等若干材料强国研究型大学材料类专业本科教育的教学体系以及结合我校材料专业特点的基础上,多次修订了教学体系,对本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优化,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通修课、方向性必修课和方向性选修课等组成模块式的课程设置,形成科学的、特色的课程体系。学科通修课程是由最为重要、最为基础、最为核心的20门课程组成,新生入学后将不分方向,先修学科通修课程。从大二开始,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结合本科生导师的建议,选择专业方向,系统学习材料二级学科的基础知识,三学年将开设若干门选修课,鼓励学生选修主修课程外的跨二级学科课程、个性课程和服务地方经济的相关课程,到了大四最后一学年将进行生产实习、综合实验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或升学深造打下基础。

(二)重视课程建设,倾力打造材料特色的精品课程

学科通修课程纳入学校平台课程建设,要求由本专业最优秀的教师上课,并有计划、分批次地进行规划并建设成校级以上精品课程,同时建设精品视频公开课,促进精品课程的开发与共享。目前本专业有国家精品课程材料化学导论、福建省精品课程材料科学基础以及两门校级精品课程无机材料物理性能和材料力学,同时还有5门校级平台课程建设计划,两门超星学术视频公开课。这些精品课程的课件、习题等学习资料将进一步开发出网络学习资源,实现课程开放与共享。

(三)加强教材建设,推进教学改革研究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通过精品教材建设,体现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研究成果,提高教学质量。现已拥有8部自主编写的教材,其中《高分子科学简明教程》、《无机材料化学》、《材料物理导论(第二版)》等3部被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教材,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并成为国内多所高校的专业基础教材。鼓励教师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研究,教师已承担多项教改项目,并发表教学论文20多篇,涵盖课程教学、实验教学、教学体系等内容。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一)构建“全程化、多元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我们秉承“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理念,,对本专业的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将实验课与理论课分离,独立开设实验课程,增设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科研创新性实验,实验实践实训课程比例达到28%,构建了“全程化、多元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全程化”是指从大一开始,实践教学贯穿始终,四个学年不间断;“多元化”是指实践教学内容以材料学科为主,且涵盖化学、物理、机械、电子等多学科,形式为课堂实验、实训训练、科研创新活动和校外实习实践相结合;“多层次”即为基本型、专业型、综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五个技能层次的培养。

(二)完善实验教学平台,建设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我们重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近两年先后投入五百多万,极大地改善了中心的实验环境和仪器设备条件,使中心成为培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平台,目前该中心已经拥有包括材料合成、加工、热处理、形貌观察、性能测试等14个实验室,实验室使用面积1200多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达到一千多万元,24小时365天全面开放,与此同时,还将网络技术和现代材料实验教学结合起来,实现了实验数据的网络化管理和智能化实验室管理。

(三)以“天生我材创新基金”为抓手,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为配合特色专业的实践教学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学院拨出专用经费,启动了“天生我材创新基金”,结合“厦门大学基础创新科研基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挑战杯”竞赛等,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加强校企合作,在骨干企业建设一批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

校企合作是拓展实践教学空间、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校企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有效地解决了高校工科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实验设备水平滞后于产业技术发展、封闭培养环境与人才成长过程不适应等问题。目前与中航工业集团、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厦门虹鹭钨钼工业有限公司、南平铝业、厦门翔鹭化工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同时,合作的企业在学院设立了专门奖学金,主要有:“鑫展旺奖学金”、 “大平―容华乃梅奖学金”、“海堡奖学金”、“OTI―利明奖学金”、“KPP鞋底科技奖学金”、“大洋气雾剂奖学金”、“三达奖学金”等,促进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优秀教学团队

(一)“点面结合”,建设一支年富力强的师资队伍

“点”上抓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利用国家“”、“闽江学者奖励计划”和学校高层次人才工程的有利条件,引进教学和科研等方面都很突出的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强团队建设,造就一批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骨干,并力争进入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面”上抓各类人员素质的普遍提高,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建立和健全青年教师的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出国研修提升学历水平和国际视野;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并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通过传、帮、带,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二)建立稳定的、年龄、结构合理、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献身教育事业精神的教学团队

采用课程组形式建制,由学科负责人担任基础课程组组长,精选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吸引年轻博士和博士后充实到教学团队,实现了师资队伍的年轻化、高学位化。其中材料科学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获得福建省教学团队荣誉称号。

(三)通过“校企合作”,吸引一批骨干企业的技术高管作为兼职教师

利用与企业合作的良好关系,已聘请中航工业集团、厦门钨业、南平铝业、三钢集团、福耀集团、新加坡三达集团、烟台德邦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及其他骨干企业的9位技术高管作为兼职教授,并为本科生开设短课程或系列技术前沿讲座。

五、积极开辟 “第二校园”,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

(一)加强国际间人才培养的合作与交流

推进与境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学生的互派、交流,大力支持本科生参加国际间的学术活动,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水平和国际视野。目前与美国匹茨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日本东北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境外知名高校建立了联合培养学生和学生互派的协议。每年通过国际(地区)项目合作、联合培养、短期交流等境外学习项目,选拔10~20个拔尖学生到境外一流大学进行短期学习交流,以此提高学生跨文化学术交流能力。

(二)建立海峡两岸高校材料学科合作机制

利用与台湾地区高校的地缘关系,积极推进与台湾高校的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与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元智大学、台湾中兴大学等多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开展互派交流生,实行学分互认,课程互选,进行联合培养;与台湾地区高校合办新材料周,双方教师互相到对方开展材料类系列讲学、开设材料前沿的短课程及高层次的学术研讨。

结束语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建设,厦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就。“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被列福建省高等教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年获批“十二五”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显著提高,有4个本科生项目获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在历届国家和省级“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多次获得金、银、铜奖,在台湾东元科技创意竞赛(国际性竞赛)中连续两次获得最高奖项――杰出奖。在厦门大学“景润杯”数学竞赛、物理知识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学业竞赛中屡创佳绩。人才培养效果好,毕业生认可度高。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达95%以上,位居学校各学院前列。

专业特色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在今后的专业建设中,我们将积极以产业需求指导教学,以学科发展带动教学,以行业实践促进教学,同时进一步依托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搭建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培养具有优势竞争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泮洲,侯立松.浅议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4,(1):22-23.

课改经验交流材料范文2

【关键词】选修课;实验;实践;多样性

0 引言

大学课程设计中,选修课与必修课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必修课提供系统深入的学习专业学科基础理论的机会,而选修课则是扩展学生的学习面,让学生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根据自己需求,选择感兴趣的专业学科知识,调动学生主观学习的热情。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选修课越来越受到师生的重视。然而,大多翟盒6匝⌒蘅纬痰纳枇⒋嬖诮逃体系不完善的情况。大多是照本宣科地上课,忽略了课外实践与实验的重要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造力的培养。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必须对选修课的观念及其课外实践与实验加以改革,充分保证实践、实验的多样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1 课内外实践改革

充分发挥选修课的作用,首先要从根本上改变对选修课的观念认识,彻底改革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增加实践形式扩充实践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热情。经过文献调研和中国计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选修课课程体系改革实践,目前主要在实践方面开展的改革模式有:

1)建立开放式实践氛围,注重课程的自由度与活跃度。课堂上,教师除教授基础学科知识外,可根据任务方式(案例探讨教学法、核心实例等),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通过网络或者去图书馆等方式查阅资料并整合成ppt等形式进行交流,并由其他同学提问和评价,最后由老师总结。让学生各抒己见,在各种思想碰撞的火花中相互讨论不足并改进,充分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自主学习和自我改善过程中不断完备自身学习体系。2)校外参观实践。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接触真正的“材料世界”,去材料加工厂、汽车涂装厂等参观,让学生了解。材料制备加工工艺的每一步步骤,深入了解一些材料的特性及应用,把学生从枯燥的课本文字知识中解放出来,真实地感受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身边的材料,便于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用现实更好地结合在一起。3)打破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界线,加强校企合作,让老师可以安排学生进入到工作岗位中学习观摩,最大程度地让学生把自己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工作中更加深刻地认识材料了解材料。学生通过交流讨论自己工作的感想和所得,在实践中不断取得进步。

2 课内实验改革

材料选修课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课程。学生对选修课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欠缺的原因之一是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验脱轨。目前,选修课实验基本模式是:学生课前预习抄写实验报告老师上课讲解演示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实验报告老师批改实验报告。这种模式存在弊端:学生纯粹跟着教科书和老师的思路走,而不是把自己当成学习的主导。

为了加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性,以下方法有可取之处:1)老师让学生轮流讲解实验原理,并且适当允许学生对同样的实验过程加以一点创新,使实验结果发生些许改变,让选修课变得生动有活力。2)老师选择课题,与学生共同完成实验。老师做大方向上面的指导,学生负责具体落实每一步操作。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互相讨论后,咨询老师实验步骤是否合理,最后总结得出实验方案。3)借助一些预先设定好基础参数的实验软件,增加课程的趣味性。这些软件让学生动手“实验”――通过在软件上模拟反应,比如添加试剂制造新型材料,改变加工程序改善材料性能等等,发到网络平台上让老师学和学生判断可行性。学习与现代科技结合在一起定然会让学生倍感兴趣。

3 结论

选修课课程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传授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要有创新型教学模式,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实贴合学生需要的选修课才是有意义的选修课。总之,选修课的课外实践与实验多样性改革和实践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通过不断实践总结经验,才能使选修课教学体系日渐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赵梦奇,司马义・努尔拉.材料专业选修课教学模式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5):196-196.

[2]唐培松,徐敏虹,王坤燕,等.材料化学综合实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8(6):24-26.

[3]刘彦平,钟文武,张艳妮,等.材料科学基础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探讨[J].广州化工,2016,44(12):213-214.

课改经验交流材料范文3

关键词: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022-03

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重点:一是要更加重视工程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二是要更加重视与工业界的密切合作;三是要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四是要更加重视工程人才培养国际化。为此,教育部提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为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瞄准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上海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有幸获准成为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批准的本科专业。自2010年按照卓越计划要求,立足于“卓越工程师项目”的主旨与重点,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为核心,强化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企联合培养、加强国际交流等途径,在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金属材料专业卓越工程师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特别是通过转变教育理念,在听取企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建立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同时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考核与评价标准,旨在形成特色鲜明的金属材料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课程体系。

一、多层次、立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

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知识面广、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在创新和工程实践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加强,同时,富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并具有国际化的视野。为此,我们构建了符合工程教育规律的、多层次、立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该体系的特点在于以下几方面。

1.夯实学科基础,强化工程文化,加强综合素质教育。

2.增加实践性和研讨性课程比例,扩大开放性实验、实训,强化实践教学,突出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任务拉动式的研讨性和实践性环节设置。

3.引入“校企、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的机制,与企业共建课程,选择性地引入一些知名企业的岗前培训课程,邀请企业专家对本科生进行职业生涯培训,聘请企业专家走进课堂主讲专业前沿讲座课程,充实授课内容。

4.增加企业学习环节,鼓励学生进入企业学习,参与企业的课题研究,使学生在工程环境中接受熏陶,激发学习兴趣,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增强工程意识,提升工程素质和能力;以工程项目为载体,聘请企业专家指导学生的工程训练,指导毕业设计,参与学生的培养。

5.加强课外培养环节,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材料热处理工程师的培训与资格证书考试,以及大学生创新项目和大赛,进一步强化、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6.通过与国外高校、科研院所互派学生访问交流,到海外大学或企业参加交流学习或短期实习,在国际联合实验室和海外实习基地参加实践等活动,认定学分,鼓励支持学生走向海外、拓宽视野,注重以国际化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该课程体系共分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以激发专业学习兴趣,提高专业的认知为目的,主要包括《教授论坛》、《校友讲坛》和《新生研讨课》。《材料起源、发展及未来(教授论坛)》是由学院资深教授、院士以讲座的形式介绍材料的起源、发展和对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以及材料科学的发展方向,通过讲授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等实例,激发同学的专业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方法和创新能力。“现代冶金与新材料校友讲坛”通过邀请材料学院毕业的校友以及其他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取得不俗成绩的名家,向新生讲述自己大学成长的心得、成功的经验等。“新生研讨课”则以小班研讨的形式,通过精心设计研讨问题,采用讨论、辩论、会议、实验、实践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展开教学。新生研讨课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使教师主导的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探究的场所,授课过程成为教授和学生共同从事创造性活动的过程。第二层次:以积累专业知识,夯实专业基础,逐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主要由“主干课程”、“专题研讨课”、“设计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组成。新的课程体系倡导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等自主学习模式;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实现学生与教师课堂的上下互动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和参与课外实践的主动性,实现“课上、课下互动”、“课内、课外互补”。为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开设了《金属材料工程实验技术(1-3)》和《大学生科技实践》等实践类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在金属材料的制备、宏观及微观组织与性能基本测试方法以及实验技术等方面的技能,以及与时俱进的高科技实验和计算机模拟在内的多项实验,要求每个学生独立系统地完成实例操作和结果分析,以书写小论文和现场答辩的形式作为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手段,先进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理念,对提高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的社会竞争能力,从研究型和工程型两个方面均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层次:通过企业共建课程和在企业的工程实践,进一步提升专业知识的应用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为加强工程实践教育,我们聘请一部分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通过聘请企业专家授课、指导学生实践和毕业设计等形式,参与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与企业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过程。特别是与企业共建了一系列课程,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行业或企业专家走进课堂为本科生授课,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目前,在建的有《材料科学概论B》、《材料表征技术A》、《热处理工艺学A》、《金属塑性成型工艺A》、《现代冶金与新材料(校友论坛)》、《材料类专业职业生涯培训》等课程。

以《热处理工艺学A》课程为例。我们邀请了上海热处理学会理事长顾晓文先生作“热处理新技术和热处理行业动态”的专题报告。报告围绕热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主题,讲述工件热处理的发展目标、技术要求以及考核指标,同时介绍我国与先进国家在热处理工艺、设备以及操作人员等方面的差距,对我国当今先进热处理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同时,邀请上海大学兼职教授艾伯纳工业炉(太仓)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稼生和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吴飞先生分别作“热处理工业炉行业动态和大型热处理设备”以及“热处理工业炉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的专题报告。这些报告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企业的技术现状、未来的技术需求和金属材料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拓宽了材料学子的视野,加深了对学科发展的领悟。企业专家结合工程实际中的案例具体分析,能更有效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对高校课堂的教学内容是有力的补充。

《材料类专业职业生涯培训》是针对材料类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职业生涯培训课程。该课程通过聘请外企(如刀具行业世界第二大公司美国Kennametal公司)资深专家和有丰富经验的部门经理担任主讲,同时为部分优秀学生提供进入公司实习的机会。让学生更接近企业,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竞争力,为今后更快地适应从学生到职员的角色转换提前做好准备。经过4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已逐渐形成自身的特色(教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手段先进;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工程实践应用结合紧密等),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效果。

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

除课程体系的整合外,结合卓越计划的培养方案及对企业联合培养等的要求,还相应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新了授课内容,改革了教学手段、教学考核与评价标准,以适合金属材料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以项目为载体任务拉动式教学模式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以工程实例为核心,把知识点与工程应用有机地联系起来。(2)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重视案例教学、基于项目的教学和工程实践教学,培养工程能力和素质。(3)倡导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实现学生与教师课堂的上下互动交流。(4)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现“课上、课下互动”、“课内、课外互补”。(5)改革考试方法和考核机制,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加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和参与课外活动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工程实践能力。

卓越工程师培养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学生能力和道德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对职业、社会、环境的责任心。具体为:具有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能力,自信、灵活地处理新的和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具备一定的协调、管理、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掌握一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的法律法规、标准知识,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行为准则;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服务和环保意识,并承担有关健康、安全、福利等事务的责任;为保持和增强其职业能力,检查自身的发展需求,能制定并实施继续职业发展计划。这些能力和道德规范不是仅仅通过课堂的灌输就能得到培养和加强的。我们通过聘请有影响的外企、国企、民企和自主创业企业的校友,在《现代冶金与新材料(校友论坛)》、《材料类专业职业生涯培训》等课堂上谈社会需求的人才需具备的素质,讲授一些基本的沟通、演讲等理论知识。而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则通过在课外的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和加强。如:组织学生参与“校友寻访活动”,通过对校友的访问,不仅可以使他们了解实际工作中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和能力,锻炼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还可以使他们了解金属材料专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从而激发他们的专业学习热情。

针对“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和训练重视和投入不足”,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多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用了大量的工程实例,采用课堂理论教学及讨论、实验室验证实验及与项目实践相结合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如:在《材料科学基础》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资料查阅、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提高金属材料强韧性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用所学理论对一些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固态相变》课程,在计算机机房中授课,在课堂中进行导读和总结,以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并且增设综合实验以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综合实验中“教”、“学”互动,按照“拟题设计方案审核方案实验讨论分析完成报告”的模式进行。采用以上多层次的教学手段,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该课程基本原理的理解与认识,而且对于培养学生进行材料研究的能力与素质也大有裨益。再如:《金属物理性能》课程设置基于“热膨胀法测钢铁材料相变点”的项目训练及讨论环节,让学生制订研究方案,通过热膨胀测量、金相制样及观察、显微硬度分析等手段,实现对所提供材料的相变特点及组织结构分析,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专业对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还特别注重通过学科的交叉和多门已修课程的相结合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力求在围绕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将工程应用、科研前沿和理论进展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例如,《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课程,把本教研室的感应表面处理的科研实例与教材中的“表面热处理”章节的讲解相结合,让学生不仅仅学习书本上抽象的理论知识,还可以把活生生的应用实例以及部分研究思路的细节和学生们一起分析、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大学生的专业视野。

三、企业的工程实践

课改经验交流材料范文4

关键词:金属材料热处理 课程改革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金属材料热处理》是中等职业学校模具、数控等机械类和近机械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但多数学生反映该门课程比较难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笔者在多年的理论实践中,对该课程进行进行了以下的改革。

一 教学方法

1.归纳类比法。

由于《金属材料热处理》课程的基本理论较深奥,学生之前的知识建构中没有相应的认知同化点,需要理解记忆的概念定义很多,为了让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这些艰深的内容,进行"有意义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归纳类比法将教材中分散的内容进行了归纳、比较和总结,便于学生学习理解。例如:在学习"铁碳相图",讲解铁碳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变化规律时,为使学生在"成分一组织-性能"之间建立起联系,画出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一性能的对应关系图表,通过图表的介绍与讲解,逐步归纳出三者间的内在联系。

2.启发教学法。

为启发学生思考,使教与学同步有机地联系起来,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教学内容适时进行启发式教学。金属的塑性变形是学生普遍反映难以理解的内容,在讲授这部分知识时,采用了问答式启发教学法。首先根据单晶体变形过程中的教学重点、难点及大纲要求将单晶体变形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内容化成几个递进式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进而推进到多晶体的塑性变形.使学生的思维与教师同步,进而对该部分内容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

3.课堂讨论式教学法。

课堂讨论式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讨论方式完成学生自学、自讲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是围绕一些具有启发性或争论性的问题来进行课堂讨论。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会及时抓住学生讨论时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和评价,引导讨论不断深入,在倾听完学生的讨论后会及时进行总结点评。这样的"教与学"能够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进学习交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师也在此过程中能够发现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从而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4.实际案例教学法。

金属材料热处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实际案例,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以机械课程设计中比较典型的减速器为例,针对减速器中箱体、轴、齿轮、滚动轴承、键、螺栓、销等不同零件的不同工况条件和使用性能要求,逐一分析其失效形式,并进行合理的选材,正确安排其热处理工艺等,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 教学手段的改革

1.引进多媒体教学。

对于材料的微观结构及一些动态演变过程,用传统的板书很难直观表述出来,而多媒体教学,则能把一些利用陈述性表达无法取得满意效果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新颖直观地展示出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又节省了教师的书写时间。另外,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知识,由于学生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学起来会感到比较吃力。但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使狭小的教室空间得到广阔的延伸,使学生不出教室便可置身于实验室和工厂车间中,所学的知识更贴近生产实践,易于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2.建立《金属材料热处理》QQ群。

在信息时代,QQ聊天已成为人们交流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由于网络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延伸课堂空间,笔者利用QQ组建了《金属材料热处理》群。建立《金属材料热处理》QQ群既可以解疑答惑,加强师生间交流,利于加深师生情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学生还可以在这里交流学习心得,或是对某一知识点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是一些已经毕业的学生提出的一些材料在应用中遇到的问题,会引发大家的积极讨论,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实验教学的改革

实验教学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纽带和桥梁,也是培养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人才的重要课堂。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使得实验教学长期处于从属于理论教学的地位。为此我们对实验教学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探索:

1.精选实验内容。

在实验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本人依据"实验个数不在多而在精"及"实验内容由浅入深"的原则精心设计编排实验内容。除了选择一些最基本的实验,还把一些相关的实验进行组合,如将硬度、碳钢的基本热处理操作及热处理后显微组织观察三个实验有机组合起来,使学生既能了解碳钢的基本热处理工艺方法和实际操作,又能进一步加深对热处理工艺、组织、性能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开拓了学生思路,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

2.利用视频进行实验演示。

对于学时数有限的《金属材料热处理》课程来讲,利用视频做好演示实验也是一个事半功倍的举措。在做实验之前让学生观看演示实验,节省了教师做演示实验的时间,使学生做实验的时间更加充裕:而且还克服了教师演示实验时部分学生看不好听不清的缺点:另外,还可以了解一些教学环节没有安排的实验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改革实验考核方式。

由于学生较多且考核时间有限,实验的考核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通过操作来进行,故一般都是以实验报告来考核。为了真正考核每个学生对实验的的掌握程度,我们采取的笔答或口述形式将实验操作过程详细陈述出来,然后根据学生作答情况来进行评分。这种考核方法,既鼓励了学生平时做实验的热隋,又能真实反映每个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课堂上死气沉沉、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的现象已经得到一定的改观,并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改革不是一项短期工程,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仍需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海丽:《金属材料及热处理》CAI课件制作策略,2010年第10期.

[2] 成淑丽:浅析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教学技巧,《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22期.

[3] 于钧: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国冶金教育》,2012年第3期.

课改经验交流材料范文5

关键词:引领 有效 探究 探索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科学课程标准》中也强调: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那么如何引领小学科学有效探究呢?课改以来,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一、准备有效的探究材料或经验,让探究活动有备而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米”,探究就无从下手,更谈不上有效探究,因此,提供学生感兴趣的、有结构的材料或安排前置性的体验是有效探究的保证。

1.材料的选择贴近学生的生活。

来自学生身边的材料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也会给学生一种启示: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熟悉的事物中,只要你留心观察和思考。比如在教学《声音的产生》一课的时候,我没有马上向学生提供专门的实验器材――音叉,而是先让学生自行准备生活中的一些材料,比如学生的塑料直尺、纸张、气球、皮筋、矿泉水瓶等。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让物体发出声音,操作简单学生又乐于探究。

2.注重材料的结构性。

所谓材料的结构性就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的典型教学材料的组合。有结构的材料能明确指出实验目的,具有一定的引导性和暗示性,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比如在研究“改变物体的浮沉”实验的时候,我准备了橡皮泥、玻璃瓶、胡萝卜等几种典型材料,把它们放入水中有沉有浮,改变它们浮沉的办法也很多,有的可以借助其它材料,有的可以改变它的重量,有的可以改变它的形状,有的可以增加水的密度,当然有的也可以几种方法并用。学生利用这些典型材料,依据自己的意愿去实验,在操作中验证假设,在探究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感受快乐,提高了课堂探究的效率。

3.做好前置性的经验准备。

良好的、恰当的前置性研究是进行课堂教学前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交流、学生自主探索科学问题的前提。如三年级下册《种子发芽》一课,在研究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时,为了增加学生对种子萌发的感性认识,获得必要的经验,我就提前安排学生回家种植种子。结果有的学生把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壤里,有的把种子种在松散的沙子里,有的把种子直接浸在水里。一段时间以后,种子萌发的情况各不相同。通过动手做,学生产生了许多问题:为什么种子在沙土里会长得更好?种子萌发什么温度最合适?种子萌发一定要加肥料吗?……这样为课堂进一步的研究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创设有效的探究情境,让探究活动充满快乐。

创设有效的探究情境,能够引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分享的快乐。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激发学生兴趣,能够促进探究欲望,使学习活动成为一种愉快的体验。比如在教学《有趣的浮沉现象》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狼追小兔子,小兔子跑到一条小河边,抱起一块木头跳入河中,浮在水面上。狼抱起一块大石头也跳进河里,结果沉入了水中。当教师在课堂上播放这段情境动画时,学生先是哈哈大笑,继而产生了许多关于浮沉的问题和猜测。这节课学生的探究热情高涨,思维活跃,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精彩。

2.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弯下腰来倾听孩子的声音;让孩子在教学活动中担任主角,教师则乐意融入其中,与孩子一起探究,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在教学《土壤里有什么》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察课前收集的土壤,引导学生分析土壤里有什么,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问题来研究,在探究之前先让学生讨论如何设计探究方案、如何操作实验|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让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交流后留给学生二十分钟的时间动手做,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发挥空间。教师则加入到其中几组去共同探究,并给予及时的指导。最后再用十几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其余的学生认真倾听并互相评价,对于有分歧的观点组织争辩式的讨论。在整个合作探究的过程之中,学生学会了合作,体会到了和谐的欢愉,感受到了分享的快乐。

三、实施有效的引导,让探究活动扎实深入。

一个个探究活动是科学课堂的载体,而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有赖于教师的精心组织与指导。

1.引导学生猜想。

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他们可以根据这些积累对某个实验的结果进行猜想和预测,因此教师要抓住有利时机引导学生有理有据地进行猜测。比如教学《凝结》一课,在两个相同的杯中倒入同样多、温度相同的热水,分别盖上冷、热玻璃片,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在实验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猜想:你认为哪块玻璃上会有水珠?为什么?有的学生认为热玻璃片上有小水珠,理由是热玻璃温度高,水蒸发快,水蒸气多,会出现小水珠。有的学生认为冷玻璃上有小水珠,理由是冰淇淋的外壳是冷的,而且有小水珠。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也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2.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新课程提倡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并不等同于把实验器材放在学生面前,愿怎么操作就怎么操作。如果是这样,学生表面上是在做实验,实质上很难达到实验目的与活动目标。因此教师对于实验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预见性,才能做到有效引导。只有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才能使实验设计更完善、更科学,才能把科学探究活动深入下去,使探究实验进入更理想的境界。比如在教学《水流产生力量吗》一课中,对于“什么情况下水流产生的力量大”这个问题,学生提出了很多猜想。有的同学认为:把水放得高一些,水流产生的力量就会大,小水轮肯定转得快。怎样验证自己的猜想呢?小组通过讨论制定了一个实验方案:把两个杯子放在不同的高度,用杯中的水来冲击小水轮,比较两个小水轮的转动速度,谁的速度快就是谁的力量大。“你觉得他们的验证方法有没有不严密的地方?”教师一句话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纷纷举起小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比如:应该用同样的杯子,并且两个杯中的水要一样多;杯子倾斜的角度要一样,这样才能保证水流一样大;要冲击水轮的相同位置……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潜移默化地掌握了对比实验的实验方法,了解了对比实验的基本特征,培养了学生思考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四、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让探究活动科学有序。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的确立,是对评价改革的重大突破。这一理念所追求的不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与他人比较,而是重视被评价者的差异,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语言激励。

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评价是最快捷、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评价方式。“你提出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你观察得非常仔细!”“你的回答太精彩了!”“你分析得非常有道理!”“能设计出这么完美的实验方案,真了不起!”……这些话语不但激励着讲话者,也鼓舞着其他同学,能够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更投入地进行探究活动。

2.作业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完成专题作业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情况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

在教学《春季星空》一课时,我让学生利用观星箱对北极星和北斗七星进行中长期的观察。然后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师生共同从作品的质量、学生的思考、投入的程度、运用资料的能力、独立作业的能力、合作与交流情况等方面进行评析。一次专题作业,是对学生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的一次较全面的考验。

3.引入“成长记录袋”。

着眼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我们将“成长记录袋”引入了科学素质评价中。学生收集到的许多伟大的天文学家和科学家的小故事、科学探索的名言警句、奇妙的小实验、观察日记、科学小论文、生活摄影、研究性学习成果等都记录了学生科学成长的历程。

五、整合多种科学资源,让探究活动有效延伸。

科学探究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室之中,应开放学习时空,让探究活动走向自然、走向生活、走向学生可以求知的每一个角落。探究不仅仅是让学生得出结论,更应该引导学生把学习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有一个更广阔的探究空间。

1.校园实践活动。

在学习了《春天里的动植物》和《秋天里的动植物》两课后,我就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对校园里的动植物进行细致的观察。他们采集标本、拍照、做记录、互相交流,回家后通过上网查阅相关的资料,制作植物名片,了解各种动植物的名称、特点和作用。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不仅使学生熟悉了科学实践活动的方法,也增长了知识,激发了他们研究动植物的兴趣。

2.家庭实践活动。

在学习《水在哪里》一课的最后,我建议学生课后搞一个“家庭节水情况小调查”活动,有的同学就发现很多家庭将厨房洗菜、淘米后可以再利用的水储存在水盆里,或倒进事先准备的桶里,有些麻烦。于是他们就反复研究,查阅大量的资料,经过多次改进终于发明了家庭厨房节水用具――新式节水菜盆,菜盆下安装了污水净化装置、储水箱及脚踏式压力泵,让节水变得科学、轻松又方便。这项发明荣获了山东省青少年劳动技术小发明二等奖。

3.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研究与实践》中《考察家乡的水域》一课时,指导学生对石岛的永安河进行考察。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实地考察、搜集资料等方式,对永安河流域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与研究。通过考察,学生们意识到永安河流域已经受到了一定的污染,并且已经给附近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对附近海域形成了一定的污染,破坏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其中一个小组所撰写的《永安河流域考察报告》还获得了第十七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论文二等奖。

总之,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是深化科学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是科学教师教学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长久的、棘手的又必须关注、必须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广大科学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做好合理适时的引导、评价,才能让科学探究真正做到有效,才能让科学教学真正的“科学”。

参考文献

课改经验交流材料范文6

一、 善用材料结构,找准小组实验的切入点

小组实验离不开材料。教师在课前需做好对材料的提前预测,在课中提供有结构的材料,适度安排小组实验活动。可是有些科学课中的材料比较复杂,令教师在准备上存在着各种困难。

如《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一课,教师主要为学生准备三份材料:第一份是一组生活材料:泡沫塑料、胡萝卜、石块、蜡烛、橡皮、回形针、空瓶子等物体,主要引发学生与原认知的冲突,形成物体的沉浮似乎与它的大小、轻重有关的意识;第二份和第三份均是控制变量的材料:工具箱中提供的轻重一样、大小不同的塑料圆柱体和大小一样、轻重不同的塑料球,使学生发现,质量相等时,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大小相等时,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再如《做一个钟摆》一课,教材中建议教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一根粗细大小一样的直木条,并利用易拉罐底制作一个金属圆片,要求圆片能够在木条上自由移动,让学生通过这种材料来研究重物位置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面对像《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类课中比较繁琐的材料,像《做一个钟摆》这一类课中需要教师动手制作的材料,很多教师由于资源、时间、精力等原因,通常会在课中用演示实验代替小组实验展开教学。分析这样的课,我们发现,关键是材料的结构没有与教师现有的资源条件很好地统一。其实在《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一课中,材料选择可以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要材料,乒乓球、橡皮、笔、小刀、铅笔、小瓶子等等,让学生自主准备,教师再准备两组材料:工具箱中提供的轻重一样、大小不同的塑料圆柱体和大小一样、轻重不同的塑料球,我们的切入点是“比较老师准备的材料与学生自己准备的材料的不同点”,让学生从生活中的材料到实验用的材料,从不控制变量到控制变量,在结构材料的有序引领下根据一系列事实证据不断修正自己对物体沉浮的初始认识,最终发现物体在水中沉浮的规律。在《做一个钟摆》一课中,材料准备其实很容易,因为在教学工具箱中有一个制作一分钟计时器的材料,其中的摆锤是一根铁丝和一个能在铁丝上移动的圆形重物,我们可以以这个材料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实验。

有些材料是学生容易准备的,我们可以向学生征集并进行必要的筛选,教师只要准备一些学生难办到的材料即可,这样既可以让教师腾出准备繁琐材料的时间来用心琢磨学生和教材,又能让学生从材料准备中增强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建立持久探究的热情。有些材料在科学教学工具箱里、在学生学具袋里、在学校仪器室中现成有,我们可以以这些材料为切入点,适度安排小组实验活动。

二、 巧挖学生经验,寻找小组实验的平衡点

小组实验的内容应该是在多数学生认知范围之内的,是学生能够探究的,应该遵守“难度大于个体能力,小于小组合力”的原则。如果我们违反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任意拔高或降低实验的要求,不仅不利于学生有效探究,而且会挫伤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做一个钟摆》一课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得到了重物的位置与摆的快慢的关系,我们来看一个小组的实验记录单:

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出示任务:小组合作制作一个30秒摆动30次的钟摆。任务布置下去没过1分钟,一些小组就完成了,因为通过刚才的实验,学生的经验是当重物在中部的时候1秒差不多摆动1次,只要稍微调整重物位置即可。这样的任务过于简单,思维含量太低,是不适宜小组合作学习的。

在第二次教学时,教师把制作30秒摆动30次的钟摆改成了制作1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而且在小组合作前,先让学生思考对于这个任务,我们手中的材料能不能挑战成功。学生马上陷入了沉思,发现手中的这套材料已经无法达到目的,有学生认为要加长线,有学生认为要加长铁丝。此时教师出示一根栓了一颗螺帽的长线,让学生用这种材料制作一个1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由于1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的摆长在107厘米左右,但学生并不知情,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改变摆长的过程中,能更深入地了解摆长与摆的快慢的关系,并为下节课《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做好铺垫。

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并不是一张一无所有的白纸,他们对眼前的客观世界有着自己的认识和解释,这是他们理解新事物的基础。教师应尊重并理解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想法,了解他们的前概念水平,并以它们为基础,适度安排小组实验活动。如《用橡皮筋作动力小车》一课,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前一课中重力小车的经验,安装橡皮筋动力小车正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因此在布置任务后,由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中的提示并制作,教师只是在小组合作时不失时机地巧妙点拨,鼓励学生。

三、 读深教材内容,摸清小组实验的落脚点

现行的科学教材是集广大科学教育专家的智慧编写而成的,教师应该在“教教材”的基础上“用教材教”。一线教师面对有限的教学时间和资源条件,应该读透教材内容,适度安排小组实验活动。

【案例】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在《摆的研究》一课中,教学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时,主要有以下两种典型的处理方法:

方法一:

1. 预测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学生预测可能与摆锤轻重、摆绳长度和摆的幅度有关。)

2. 制定研究计划,交流实验注意点。

3. 学生依次开展实验研究各种因素。

方法二:

1. 预测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学生预测可能与摆锤轻重、摆绳长度和摆的幅度有关。)

2. 教师演示实验研究摆的幅度,证明摆摆动快慢与摆的幅度没有多大关系。

3. 制定研究计划,交流实验注意点。

4. 小组合作研究“摆绳长度”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5. 小组合作研究“摆锤轻重”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方法一中,经学生预测后,教师请学生选取因素并依次开展实验研究,看似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其实是影响了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因为摆锤、摆绳和摆幅这三个因素,学生还不具备筛选的能力,而且“摆幅”这一因素使学生很难控制实验。课中,实验过程和汇报交流环节都非常坎坷,究其原因是教师在理解教材上出现了偏差。方法二中,在小组合作研究摆绳长度、摆锤轻重这两个因素前,教师首先用演示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明白摆幅与摆的快慢无关,而没有让学生小组实验研究,笔者认为这样的处理非常恰当,因为研究摆的快慢与摆幅的关系不是这节课的重点,排除了摆幅,学生就能更加高效地研究摆绳长度、摆锤轻重与摆的快慢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