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圈拓展心得体会范例6篇

动力圈拓展心得体会

动力圈拓展心得体会范文1

现象一,老师提高嗓音拼命地讲,并不断地强调重点部分。学生在埋头紧张地练,一题接着一题。师生均觉得上课很累。

现象二,数学课堂历来重视数学知识的拓展,所以在课堂上总要设计一些拓展的题目,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可有时,老师拓展得过深,使大部分学生一筹莫展、伤透脑筋,无论怎么跳也摘不到 “桃子”。

现象三,下课铃声响了,可是还不能下课,因为他们的课堂作业还没有完成,只好利用课间十分钟把它匆匆做起来。这样完成的作业,正确率往往不高。老师改完作业后还必须花一定的时间找学生订正作业。

从这三个例子中,我们看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确存在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从而使学生片面地认为学习很苦、没有趣味,更使班级中的后进生感到学习压力大,产生厌学的念头。所以,数学老师应着力打造一个高效的课堂,以切实的行动为学生减负。

措施一,教学的重点部分应让学生 “细嚼慢咽”,在理解上要透彻、到位。当前的课堂,有一种不良倾向,即在一节课新授部分的教学中显得过快,而把重点放在了巩固练习的设计上,填空题、判断题、改错题、多余条件、隐藏条件等纷纷登场。但因学生在知识点的理解上不是很深刻,以致练习、作业中频频出错,加重了学生在学习上的负担。正如一位特级老师所说:“巩固练习的精巧及扎实的训练的确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在新授课中如果轻视了例题的教学,本末倒置,再好的锦上添花又有何用?”

措施二,留给学生足够的作业时间。在备课时,应把讲课的时间、探究的时间、巩固练习的时间和作业的时间安排好,并能根据课堂的实施情况及时调整。如果时间比较紧张,可以果断地删去一些巩固练习的题目,要保证学生有10分钟左右的时间做作业。

措施三,重视课内补差。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于后进生,教师应给予“特殊照顾”。课堂上,除了多让他们回答一些能够解决的问题外,还应让这部分学生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老师及时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理清思路,也可以安排一些优等生帮助他们,使他们及时排除思维上的障碍。

措施四,知识的拓展要适度。数学课堂的拓展练习本无可厚非,但当下有些课堂,把拓展题变成了 “名副其实”的奥数题。众所周知,奥数并不适合每个学生去学。因此,在数学课堂上讲奥数,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是拓展的误区。我们所提倡的拓展应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立足于教材,适度超越教材,但必须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真正达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措施五,努力打造一个充满和谐、智慧的课堂。学生的学习不是单向的“传输”,真正高效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离不开老师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和智慧的课堂设计。

有一位老师在教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时,就显得特别有智慧。

老师把写着1—15这15个数的卡片贴在黑板上,并在这些数的下面贴一个红圈与一个绿圈。

提出要求:把2的倍数贴在红圈里,把3的倍数贴在绿圈里。(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板演,男生负责找2的倍数,女生负责找3的倍数)

做着做着,板演的2位同学争论起来,认为6和12都应该放在自己的圈里。当女生把6和12放在自己的圈里以后,男生趁女生不注意,悄悄地把6和12“偷”到自己的圈里。(下面的同学一片笑声)

师提问:6和12到底应放在哪个圈里?

生1:两个圈里都可以放。

生2:6和12既属于第一个圈,也属于第二个圈。

师:你能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让他们不再争吵,使6和12既属于第一个圈,也属于第二个圈。

生:把红圈与绿圈靠起来,使他们中间相交叉。把6和12放在他们交叉的圈里。

师:这个同学想得多妙呀!(全班鼓掌)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是节教学概念的课,以前也听过其他老师上过这节课,总感到要上好很不容易,课堂气氛一般都比较沉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则会感到枯燥、无味。然而在这个环节中,教者“别出心裁”,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把书中的“死”圈变成了黑板上可移动的“活”圈。不仅如此,老师还精心设计了一个“陷阱”,即让板演的同学“争”6和12这两个数,从而引起全班同学的积极思考、主动献策, “公倍数”这个概念的教学也就水到渠成。

动力圈拓展心得体会范文2

【关键词】深圳 城市空间结构 工业导向性 放射圈层式 演变机制

城市是由各种不同活动所形成的功能区组合而成,在城市的各种活动中,生产、商业和居住活动是其最主要的三大活动,而由这类活动所形成的功能区就构成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骨架。它们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不断地改变着各自的结构形态和相互位置关系,并通过用地形态决定着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和演化特征。

一、深圳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及特征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从城乡二元、城乡融合到城乡一体化,工业导向性明显,城市扩展迅速,空间结构演替激烈。根据其特殊的城市化进程,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可以分为3个时期:上世纪80年代初期、90年代初期和2000年至今,其工业空间、居住空间和商业空间的演化呈现出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典型特征。

1.工业空间

深圳城市的发展是工业导向型,1980年以前,深圳的工业发展还未起步,工业用地比例非常低;90年代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工业空间迅速扩张;2000年后,工业化进程加快,第三产业迅速崛起,产业结构趋向协调,城乡一体化格局明显(图1)。工业空间从起步阶段、发展最快阶段到全面发展阶段,特征明显,变化迅速。

(1)80年代初,起步阶段,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的工业主要集中在特区内的罗湖、蛇口片区,用地比例较低,规模小难以产生规模效应,工业空间呈散点状分布,大多在居住空间。

(2)90年代,发展最快,结构变化最快。城市工业迅速发展阶段,工业空间变化剧烈,工业分布由特区内向特区外全面扩张,工业斑块开始出现,标志着工业区模式的发展。工业空间主要沿着东西向的北环、深惠和南北向的广深拓展,特区内工业连片发展的趋势明显,蛇口、上步和罗湖等老工业区成团块状扩张,特区外的工业用地还未形成沿路带状,工业斑块规模较小。

(3)2000年以后,全面发展阶段。新的发展形势出现,特区内部的工业逐渐减少,原有工业斑块缩小或消失,空间置换现象开始出现,工业空间向特区外地区蔓延的趋势更加明显,特区外的工业空间沿路多方向拓展,并出现了轴间填充的情况,主要交通干线带状工业用地逐步形成。特区外已有的工业斑块继续增大,规模效应明显,并包围居住空间继续蔓延和填充。

2.居住空间

深圳的居住空间发展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1980年以前,工业发展尚未起步,居住形式以农村居民点为主;80年代以后特区的居住随着工业厂房相邻而建;90年代工业空间迅速扩张带动了居住的郊区化;2000年后,居住空间呈团块状继续拓展,大面积的居住用地日益增多,密度加大。居住空间(图2)从散点式、斑块化到居住郊区化,比内地大城市的居住空间演化速度快,阶段性特征明显。

(1)80年代初,速度较慢,分散化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的居住空间主要是以村落散点式分布,特区内的居住空间伴随着工业多分布在罗湖与蛇口地区,深南大道两侧有零星分布。

(2)90年代,扩张速度较快,大量飞地形成。伴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居住空间由特区内向特区外全面扩张,居住斑块开始出现并逐步扩大,标志着大量居住小区的建设和农民房的建设。居住空间主要沿着东西向的深南、深惠和南北向的广深拓展,深南大道两侧居住明显增多,体现了居住空间的区位优势。特区内工业区的成熟,使得居住空间进一步扩大,特区外居住大多被工业空间所包围,犬牙交错,居住配套不完善。

(3)2000年以后,全面发展阶段,速度最快。特区内部的居住斑块进一步扩大,小斑块合并,居住飞地增多,居住郊区化的趋势更加明显。特区外的居住空间多方向拓展,居住斑块继续增大,规模效应明显,形成了居住品质和特区相同的宝安中心区、龙岗中心城、坂田、龙华等大面积居住片区,布局上进一步整体化。

3.商业空间

特区成立之初,商业空间主要集中在罗湖的深南大道和京九铁路两侧,马路经济效益明显,商业规模较小。90年代后罗湖商圈日益成熟,特区内其他区商业网点增多,但缺乏大规模商业区,商业集聚效应不突出,特区外商业以散点形式出现,大多集中在各镇中心区,无规模效应,商业配套严重不足。2000年后,伴随着深圳组团跳跃式发展,特区内罗湖、福田、南山商圈规模效应突出,特区外宝安中心区、龙岗中心城等商圈发展日趋成熟,各镇中心原有的商业斑块逐渐扩大,但从空间分布和规模配比上仍然不足。

二、深圳城市空间结构的模式

深圳城市空间结构以工业为先导,随后是住宅和商业设施的相继建设,由于城市化速度较快,其工业、居住和商业等内部空间演变的特征和阶段具有特殊性,但聚集型空间扩展仍是其主要的空间增长方式,城市空间结构从核心点集中发展到核心—结构的轴线扩展,最终形成了放射圈层式的结构模式。

80年代初是深圳以罗湖和蛇口为核心点的形成阶段,此时城市形态尚未成型,人口密度很低,城市功能单一,用地类型较少。伴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用地异质性增强,用地结构发生变化,以罗湖为核心向四周扩张,圈层式格局出现,内圈层的用地格局变化剧烈,整体以集中发展为主。90年代后,城市建设规模逐步扩大,一方面特区内福田、南山的建设兴起,预示着城市副中心的出现;另一方面,1993年,宝安县撤县建区,特区外沿广深、深惠路向外珠链式扩展到宝安和龙岗,使得特区城市发展的空间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以特区内和特区外两部分组成的“核心—”结构形成,功能圈层开始分化,内圈层形成了明显的居住和商业功能区,中圈层为居住、工业、教育、交通等用地的混合区域,外圈层的用地结构混合化,出现新增的工业和居住用地。2000年以后,深圳进入全面城市化阶段,工业外迁,居住郊区化、新区建设和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使得城市空间“西进东拓”,以特区为核心,对外公路为骨架,城镇呈梯度分布的城市放射状圈层结构逐渐形成(图3)。这一时期,不同圈层的增长速度与差异明显,其中外圈层的用地增长速度超过中圈层,中圈层的增长速度已经相对趋缓,内圈层用地主要以城市更新为主,实现功能转化与置换。内圈层的居住、商业功能强化,南山的崛起使得之前位于中圈层的教育和高新产业纳入到内圈层的范围,突出了内圈层的空间异质性和功能多样化。随着高铁和地铁建设,中圈层的居住和交通功能增强,而工业进一步向外圈层转移。

总体来说,深圳城市空间最初是从散点状布局发展起来,再迅速蔓延或沿轴扩展,使城市因发展先后的不同而形成放射圈层式的结构模式,并具备以下特征:

(1)城市内部用地功能组合较多,不同圈层的功能组合有所不同,外圈层的发展形成新的增长点。

(2)第三产业和旧居住区集中在城市核心区,工业中心则向地区转移。

(3)居住空间随工业逐渐由城市核心区向新区迁移。

三、演变机制剖析

1.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是内在动力

深圳城市空间的扩展是经济发展的需求和体现,城市建设用地量和经济的增长有明显的相关性,如1994年到2000年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了168.29平方公里,龙岗、宝安两区在1995年到2000年用地增幅分别为45%和90%,这一阶段正是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发展迅速。经济的发展不仅对城市土地的需求量不断上升,也为旧村改造和新区开发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证。

城市化直接促进了城市空间的扩展与更新,20世纪80年代初,深圳城市化水平较低,处于农村城市化阶段,城市空间内部斑块较多、分布零散。90年代以后,城市经济结构日益多元化,经济活跃,促使产业向特区外转移,居住出现郊区化,跨入快速城市化阶段,用地面积增加迅速,中小斑块的不断扩大及斑块的新生比较明显,新增用地在原有用地周边快速扩展。2005年以后,工业化进程加快,第三产业迅速崛起,深圳进入全面城市化阶段,城市空间扩展速度减缓,用地斑块继续扩大,局部出现散布的小斑块,空间模式表现为填充式。

2.宏观政策调控是外在动力

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是以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和政策调控为背景的,城市空间的扩展也必然要受此影响。1987年9月,深圳率先试行土地使用有偿出让制度,到了1992年城镇建设用地基本纳入了新制度的轨道,这使得土地区位优势真正得到体现,从而促进了空间结构的优化,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1993年,宝安撤县建区,步入快速城市化阶段,伴随着“开发区”“房地产热”,城市空间全面扩展,工业区日益增多,城市建设用地量迅速增加。2004年到2005年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城市化进程的战略措施,诸如农村撤村委会,全部改为社区居委会;镇改街道办,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等,步入了全面城市化阶段,由于城市发展空间有限,加上产业转型与内部更新,城市建设用地量迅速回落,城市空间保持平稳发展。2007年后,为突破特区内用地发展瓶颈,建立光明新区、坪山新区、龙华新区和大鹏新区,以打造绿色城市为目标,遵循“差异化组团”的发展思路,促进了城市空间的全面整合。

3.规划控制和引导是发展引力

城市规划作为政府的空间政策是其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以保证城市建设整体收益的最大化。规划对城市开发的控制和引导都是对城市空间扩展的促进和对用地结构的优化。1996年的深圳总体规划中,以特区为中心,由北向西、中、东三个方向发展,形成辐射状的城市基本骨架。2010版总体规划中,考虑到城市的进一步扩张在东、中、西部发展轴的基础上,拓展了北部与南部发展轴带,形成城市新的生长轴。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中,提出“差异化”的空间发展策略,通过组团的融合,逐渐演化为城市核心区、西部滨海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东部滨海地区五个城市功能地区,突出了各区在区位、资源、产业等方面的优势。上述规划契合产业转型和城市发展的需要,对城市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而引导城市不断调整空间布局,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结语

特殊的城市化进程使得深圳城市空间扩展迅速、工业导向性明显、空间异质性较强,其工业、居住和商业空间在经济发展、宏观政策、规划控制的演变机制作用下形成了放射圈层式结构模式。伴随着城市发展进入转型期,空间的重组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上述研究为下一步城市空间的优化奠定了基础,也引发了可持续发展空间模式的再思考。

(注:本文为深圳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支持,课题编号:801)

参考文献:

[1]沙里宁.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2]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1997.

[4]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2008.

[5]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圳市组团规划,2005.

动力圈拓展心得体会范文3

“大开放,大融合,大发展。无数事实表明,开放的程度,决定发展的速度;视野的宽广,决定发展的格局。”南方媒体圈联谊会创始人李长胜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移动互联网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丝绸之路展现的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南方媒体圈联谊会一贯与‘一带一路’理念一致,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坚持不同运营模式兼容并蓄与交流。”

优质资源整合,共建媒体新家园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行业精英的身后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数量不小的群体,因而参与行业精英聚会,可通过人际交往积累人脉,还能有效地管理人脉。2008年2月份,在创始人李长胜用心带领下,南方媒体圈联谊会便顺势而出。

据悉,自成立以来,南方媒体圈联谊会连续8年均举办一年一度的媒体大会,旨在搭建媒体平台,共建媒体家园的同时,达到行业交流、积累人脉、整合资源及媒体合作等目的目前,南方媒体圈联谊会已成功举办100多龈骼嗝教寰刍幔汇聚了600多家媒体、8000多个媒体人。

八年的青春岁月,八年的行业积累,有很多“故事”让李长胜记忆犹新。2014年春天的某一天,受邀一位原媒体同行跳槽去中山一家饮料公司老朋友的盛情邀约,李长胜按照惯例,带着10多家南方媒体圈的媒体资深人士走进了中山这家本土最大的饮料公司,由于专业和敬业,甚至还谈到了行业中的很多黑洞,让这家公司的张董事长感动得掉下来宝贵的眼泪。临走之际,张董事长亲自握住李长胜的双手,感激涕零道:“兄弟,由于你的几句话,让我节省了2000多万的品牌推广经费,老哥衷心感谢你及南方媒体圈朋友们的责任和敬业精神。”

李长胜表示,责任和敬业是一种姿态,一种思维,一种胸怀,一种气度,是南方媒体圈不可或缺的重要核心部分。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城市之一,广州具有2000多年的商业文化积累和历史沉淀,作为国内传媒人,南方媒体圈需要将这种责任、敬业、诚信等精神发扬和传承下去。

顺应潮流需求,打造传媒文化O2O新模式

据悉,南方媒体圈联谊会优质整合了南方媒体界所有媒体资源、媒体人资源,拓展企业客户资源。搭建交流合作的媒体平台,更好的提高媒体人、媒体公司对客户服务的粘性与效率。完善南方媒体人资源整合,对媒体公司提供最合适的人力资源,为广告人提供最有优势的媒体资源。

同时,南方媒体圈联谊会还会根据企业客户需求,利用自身资源,为企业提供从媒体传播策略制定,到媒体资源供应、媒体传播执行及后期评估等一站式服务。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南方媒体圈联谊会搭建的资源平台与持续互动交流所产生的影响与发展前景,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许。

李长胜还表示:“南方媒体圈联谊会是媒体人自己的基地,给媒体人一个温馨的家庭感觉,媒体人终身免费的加油站。传统媒体发展减速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技术日新月异、读者群体转变、文化产业大繁荣背景下,传统媒体必须顺应潮流进行转型。”

动力圈拓展心得体会范文4

关键词:ELF;语言态度;误解

一、ELF的定义

1.1 ELF的基本概念

ELF是一种英语非本族语使用者之间进行交流的接触性语言,ELF交流发生在来自两个及以上不同母语和文化背景的人群中,英语不是他们的母语(House,1999,p97)。Seidlhofer强调ELF应当包括来自内核圈和圈的成员,但描写ELF的实证研究不应当包含过多英语本族语使用者(2004,p211-12)。多数ELF研究者认同来自内核圈和圈的成员不应排除在ELF交际圈之外,但ELF数据的收集则仅限于英语非本族语使用者的交流。

1.2 对ELF的质疑

英语本族语使用者和非本族语使用者甚至包括拓展圈的很多人对ELF的正统性持否定态度,他们始终对英语在国际语境下的使用保持传统态度,即坚守本土人士的标准英语。对ELF的质疑和否定态度有如下原因:标准英语的意识形态已经根深蒂固;以英语为基础的印刷和出版行业的巨大经济利益让他们不愿接受新的语言形式;20世纪以来英语在拓展圈一直被当作外语而非通用语来学习,标准英语长久地被奉行为正确的形式,拓展圈对此持有怀旧情结;同时,当前对ELF研究理论的不完善也让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对ELF缺乏信心(Jenkins,2012,P34-36)。

二、ELF和WES的异同

1.1 ELF和WES的相同之处

二者都强调英语的多样性,英语处在不断的变化当中以适应新的环境;二者都会受到本土的方言和文化的影响,二者都是语言的“杂交”;二者都在试图让他们作为正统的语言形式得到认可,并获得与标准英语平等的地位;二者都强调交际策略的培养。

1.2 ELF和WES的差异

1.2.1 研究目的和内容的不同

世界英语的研究侧重于特定地理区域内(曾经为英美殖民地的国家)某一本土英语变体的识别和编写,包括对新型英语变体语音、句法和词汇微观层面的编纂以对语篇分析、语体研究和语用研究等宏观层面的关注。它的研究目的在于识别在某一特定英语变体的核心语言和语用特征,并让其合法化。而ELF研究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确定一种单一的、综合性的英语变体概念,尽管ELF研究者力图区分那些频繁地被使用,同时不会引发交际问题又不同于内核圈的系统的用法。实际上,ELF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透过描写典型的ELF使用特征和交际过程去揭示ELF交际背后的语言交际策略、语言行为和动机。ELF交际本质上是变化的,ELF使用者使用的语言形式处于动态当中(Archibald,Cogo and Jenkins,2011)。ELF研究不是区分一系列核心语言特征而是探索促使ELF交际成功的语用策略和语言过程。ELF研究的内容包括识别通用语语音核心成分、ELF不同于ENL但不会引起交际失败的词汇语法特征、以及语用策略。

1.2.2 语言社区不同

世界英语的语言社区是由各自地理范围内,同质的话语群体交互交流构成的,它具有稳定性和处于特定空间的特点,比如新加坡英语社区是新加坡范围内的人群用新加坡英语交流构成的,印度英语社区是印度人用印度式英语交流构成的。英语变体就是在这一特定语言社区内人们所讲的英语,社区和英语变体是相互依存的。但是ELF使用者构成的话语社区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社区,它的使用人群不是同质的,而是来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群,这些人群在时间和空间上频繁地变动。ELF交际并不局限于某一区域内,它可能发生在facebook上,背景的办公室内,某大学的讲座,圣保罗的酒店等。ELF研究者更倾向于使用实践社区来描述ELF话语群体,它具有流动性、变换性和创造性的属性。

1.2.3 使用的深度和广度不同

WES在内核圈和圈已经作为成熟的变体而独立存在,并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英语变体在内核圈各国得到认可和确立,他们有各自可以代代相传的发音方式、表达当地独特文化地理特色,属于某一变体的词汇、用当地英语变体创作的文学作品和记录英语变体词汇和参考书。ELF当前的发展还不具备以上WES的条件,ELF研究尚未完成,ELF的描写也没达成一致意见。当前ELF研究的重点是通过收集语料发现ELF交际的核心语言特征,以此来ELF交际背后的语用策略。WES包括内核圈、圈和拓展圈内的所有使用者;ELF主要指拓展圈内的英语使用者,他们没有共同的母语把英语当作通用语来交流(虽然内核圈和圈的人也参与到ELF交际当中,但数量占少数他们的数据不会被收集到ELF语料库当中)。

总结:综上所述,ELF和WES都是近些年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WES研究已经取得成效,新型语言变体的正统性得以确立,ELF的语料库还处在不断地填充过程中,它还有待更多学者的努力以不断填补研究空白。

参考文献:

[1] Cogo,A.(2012)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concepts,use and implications.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 66/1: 97-105.

动力圈拓展心得体会范文5

关键词:大型零售商 竞争选址 问题 思考

国有大型零售商竞争选址中存在的问题

竞争选址一般要经历地区、商圈、具置选择三个步骤,这是一个范围由大到小逐渐缩小的过程。国有大型零售商在地区、商圈步骤的筛选中,还存在下述问题有待解决:

地区选择的不均衡饱和态势,不利于国有大型零售商取得长远竞争优势。所谓“不均衡饱和”是指:部分城市竞争选址超饱和而经济欠发达地区不足的相对饱和。国有大型零售商选择地区时,往往在考虑地理级差、交通条件、硬件设施等自然资源及人流数量、购买能力等社会资源的基础上,筛选出具备“地域优势”的一级城市率先进入,并逐步向二级城市扩张,但相对不具备“地域优势”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地区却少有涉足。这最终导致地区选择的不均衡饱和状态。一方面,少数城市竞争选址趋于饱和,竞争异常激烈。另一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资源闲置、市场潜力巨大。这种地区选择的不均衡饱和状态,不利于经济的综合平衡和协调发展,难以为国有大型零售商的长远发展提供空间。

商圈选择的“顶级化”倾向,使国有大型零售商陷入“价格战”。在商业利益的诱惑和驱使下,国有大型零售商在选定“优势地区”后,经常借助某类商圈分析模型对商圈范围施以科学测量和分析,并按照分析结论选择该地区最具竞争优势的“顶级”商圈进入。“顶级”商圈各项商业设施发展较为完善,但也往往因为追求共同的“高档化”定位而缺乏个性和特色,商圈运营表现为“同质化”的特点。这极易造成商圈间合力无法有效整合,商圈内优势资源被闲置浪费,投资潜力不能完全释放,商圈范围难以扩大。面对有限发展空间、缺乏特色的商圈功能定位,大型零售商只能依靠“价格战”来寻求生存空间。

国有大型零售商竞争选址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对影响地区选择的多源因素欠缺综合考量

地域优势具有“相对性”,需要组织多源的相关数据施以综合分析,才能做出相对准确的地区选择。其相对性表现为:一是,不被看好的地区,竞争相对缓和,只要具备适合企业发展的特点,也能变劣势地区为优势地区。二是,优势地区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及社会资源,但往往地价高昂且竞争激烈,发展空间受限。这就要求大型零售商选择地区时,尽可能综合考虑多源的影响因素。因此,如果国有大型零售商仅考虑诸如:客观环境优势、企业本身优势、竞争方等某一方面的影响因素,将难以筛选出真正具备地域优势的地区。

(二)对影响商圈选择的特殊因子考虑不足

影响商圈选择的特殊因子应给予充分考虑。商圈模型无法对商圈的特色进行分析,所以不能仅依靠商圈模型的分析结论选择商圈。外资零售巨头敢于在缺乏特色、发展遭遇瓶颈的“顶级”商圈里采取“亏损经营战略”,即以本土总部成熟市场的盈利弥补中国市场竞争选址开店的亏损。然而,我国零售企业因长期资金短缺的困扰,罕见仿效。因此,很多国有大型零售商因“顶级”商圈的同质化选择倾向,而被迫重新选址。失败的教训使得诸如商圈特色之类的特殊因子,成为国有大型零售商商圈选择的一个重要考虑方面。然而,现有的商圈分析模型,大多针对商圈的共性因素施以分析,难以考量商圈的特殊因子。过分依赖定量模型测算结论选择商圈,使其最终陷入价格战。

国有大型零售商竞争选址的对策思考

(一)结合多源资料综合分析选择优势地区

地区选择的正确性直接关系到竞争选址后续步骤的准确度,现从空间成本及竞争激烈程度方面做如下分析:

1.空间成本测算。区域经济研究中的“空间成本”指所有与空间的异质性有关的成本。它由区位成本(包括地租)与联系成本构成,如图1所示。

通常,资源禀赋好的地区联系成本低,区位成本高;而资源禀赋相对不好的边远地区联系成本高,但区位成本低。现对这两种成本做如下具体分析:

区位成本。所有与区位有关的因素所产生的成本统称为区位成本。不同地区地租总是存在级差的,因此地租是区位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零售商在不同的区位竞争选址时,如果投入的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一致,那么此时的区位成本即地租;如果不同地区不但地租存在级差,而且劳动力、税收等方面也存在差别,那么所有这些都应视为区位成本。

联系成本。联系成本不仅包含企业内不同功能单元间的联系成本,也包含企业间、企业与外部的市场联系成本;不仅包括信息的联系成本,也包括物质的联系成本(即物质的运输成本)。

按照斯科特的研究结论,大型零售商联系成本与零售商间或零售商内部交易的性质、特点密切相关,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如果交易所形成的物质或信息流是标准化的,或是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可重复的和稳定的,联系成本一般较低。二是,如果交易所形成的物质或信息流是非标准化的,那么单位产品的联系成本较大。三是,如果交易不是具体的物质或信息流,而是个性化的无形交易,那么,这种联系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国有大型零售商在选择拟进入地区时,应综合平衡联系成本与区位成本,使空间成本最小化。

2.竞争激烈程度分析。国有大型零售商必须考虑拟进入地区当前及未来一定时期内竞争激烈程度。现借助下述指标加以测算:

一是,饱和度测算。一个地区当前的竞争激烈程度,可以用饱和指数衡量。饱和指数是通过需求和供给的对比,测量某地区零售商店的饱和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IRS:某地区某类商品零售饱和指数;C:购买某类商品的潜在顾客数量;RE:某地区每一顾客每周平均购买数额;RF:某地区经营同类商品商店的营业面积总额。竞争选址时,应对拟选地区饱和指数进行评估,通常饱和指数高,表明该地区竞争缓和;而饱和指数低,表明竞争相对激烈。

二是,“质量指数”及“外购比例”测量。市场范围变化趋势可以从某种程度上预示该地区竞争趋势的走向。市场范围变小的地区竞争趋于激烈的概率较大,反之亦成立。现借助“质量指数”及“外购比例”两个指标加以预测。质量指数表示某个市场的质量是高于平均购买力水平还是低于平均购买力水平。如果某个市场质量低于平均购买力水平,意味着可能有大量消费者到外地购物,本地区市场将呈缩小趋势,反之亦然。外购比例指当地消费者到本地区外购物比例。这个比例可以以一个地区的常住人口在外地花费的货币量计算。通常而言,随着本地消费者到外地购物量增加,本地市场范围将呈缩小趋势而外地零售市场范围将扩大。从某种角度讲,顾客到外地购物,会给零售商提供增加销售的机会。只要本地零售商能吸引外地的顾客到本店购物,就能增加销售、扩大市场。因此,借助上述两个指标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预测地区竞争变化趋势。

零售商应把当前竞争状况与竞争变化趋势结合起来考虑。饱和指数表明该地区当前竞争激烈程度,而“质量指数”及“外购比例”则预示未来竞争变化趋势。相比较而言,饱和指数高且竞争趋缓的地区应予以最先考虑。饱和指数高但竞争趋于激烈的地区,市场发展空间不大,需慎重决策。饱和指数低但竞争趋缓的地区,已有多家商家进入,国有大型零售商应客观衡量自己与竞争对手实力抗衡中的取胜概率。饱和指数低且竞争趋于激烈的地区,吸引力最小。还应特别注意的是:本地购买力外流将使饱和指数不能真实反映该地区竞争激烈程度,国有大型零售商应对此予以勘测。

(二)从国有大型零售商自身特点出发确定商圈

定量的测算能够为大型零售商选择商圈提供参考和依据,但不能作为唯一标准。国有大型零售商应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从个体的不同特点出发,开拓确定商圈的思路。

1.依据企业文化优势选择特色主题商圈。成功选址经验表明:企业自身优势和商圈优势实现紧密结合,能产生1+ 1 大于2 的经营优势,提高竞争选址的成功率。因此,国有大型零售商应从上述两方面加以分析:一方面,中国具有广阔市场空间,地区之间在文化上存在较大差异,外资零售巨头很难短期内融入中国本土文化。相对而言,国有大型零售企业在这方面拥有更多的优势。另一方面,特色主题商圈是商业文化的载体,能够在不同商圈之间构筑非同质性竞争的商业环境,利于商圈之间进行资源优化整合,能够提供良性竞争的条件,具有明显的商圈优势。结合我国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不同城市往往根据自身的文化特色拥有几个特色主题商圈,例如上海的衡山路、雁荡路,北京的大栅栏等。这就要求国有大型零售商,在深入挖掘自身企业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寻找与之相契合的、具有独特商业文化的主题商圈,并且在这类商圈中引入非购物要素,通过文化展演、娱乐活动使消费者在购物的同时受到文化的熏陶,实现企业文化与商圈主题文化协调融合。凭借自身文化优势和特色主题商圈优势的紧密结合,营造其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为自己赢取竞争选址的成功。因此,特色主题商圈是国有大型零售商商圈选择的方向和出路之一。

2.凭借自身实力开拓新商圈。随着我国“城市空心化”现象的出现,城市人口开始由城市逐渐向城乡结合部转移,客观上产生了对新商圈的需求。因此,国有大型零售商应抓住时机、转换优势,避开现有商圈,利用自身实力抢先开拓新商圈。开拓商圈不能一味追求大型、高档化,而应立足消费者、为消费者着想,这样的商圈才会有长久生命力。

动力圈拓展心得体会范文6

【关键词】素质拓展 学生干部培训

素质拓展又称拓展训练、外展训练,是一种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素质拓展活动的主要目的是“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本次素质拓展活动参与人员是学生干部,参与规模48人;活动地点在学校田径场,设计了7个小活动,活动任务都以团队挑战形式合作完成,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干部沟通交流、协作的能力和团队精神。

一、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

1.拼图组队

按照参与人数,提前准备6张完整的图片,把每张图片剪成8张小纸片,然后把所有的纸片混在一起,随机发给参与学生每人一张。要求学生在2分钟的限定时间内找到手中持有的纸片能与其组成一张完整图片的其他同学,组成一个临时小组。活动一开始比较混乱,随着一些比较积极的学生跳出来组织,大部分学生能在限定时间内找到自己的组,但是由于现场比较吵杂,仍然有一些学生没有能在限定时间内找到自己的组。这个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发现、组织的能力,所用时间为5—8分钟。

2.组内交流

限定时间进行小组内成员互相交流,每个人都做简短的自我介绍。每人都介绍完毕后组内成员选出一名小组长,商定小组队名、小组口号。最后由各个小组组长代表本小组向全体同学介绍本小组的人员构成、队名、口号等。

3.全体热身活动:人浪

每小组排成横队,组长排头,上下左右对齐,全体成体操队型散开。选出一名跑得快的同学当旗手,全体同学蹲下把重心放低,看旗子的动向。旗手高举旗子在队伍前从一边快速跑向另一边,再跑回来,旗子飘到哪个纵队面前该纵队必须向上跃起又迅速蹲下去,以此形成人浪。

要求一定要听从旗手指挥,整齐、步调统一,做出人浪的效果。活动做第一次不够整齐,没有达到人浪效果,不过随着团队之间形成默契,成员能放开,听从指挥,做好动作,会越来越整齐。这个活动是整体配合,团队参与意识和积极性训,同时作为后面活动的热身,所用时间5—7分钟。

4.组间竞赛:长蛇潜行

小组保持纵队队型,队伍前后靠拢,相邻的两个小组合成一个大组。大组左右保持一定距离,调整方向。所有成员蹲下,后一名同学必须抓住前一名同学的脚踝,所有队列在同一起跑线上排好,保持蹲着并前后相互连接的队型比赛行进速度,比赛距离50米。完成后请获胜的组发表感言,谈取得胜利的经验。

这个活动因为要整体蹲着前进,比较耗体力;还需要速度和团队的动作协调,才能顺利完成,两个小组合成一个大组是增加了活动的难度。所需时间5—10分钟,活动为团队配合、友谊竞争,坚持精神的训练。

5.组内放松活动:不倒翁

以原来的小组为单位,选出一名组员站在中间,再选出其他5名组员紧密围成一个小圈。用布条把中间成员的眼睛蒙上,让其全身放松,身体不能用力,放心往任何一个方向直直倒下,围成圈的其他成员要托住中间倒来的同学再把他往其他方向推起来,让中间的同学像不倒翁一样往不同方向摇摆却不让他倒下。可以换人当中间的不倒翁。请几个当过不倒翁的同学谈体验。

放松身体的活动。当不倒翁的学生因为看不到,心情应该会比较紧张,但是适应以后会逐渐投入角色,围在旁边的学生要提醒他们负起责任,保护中间同学不颠倒。所需时间8—10分钟培养信任他人,信任团队的信念。

6.组间竞赛:你帮我忙

小组内每两人配合,一人手拿三块薄木板负责铺路,另一人负责踩着木板前进,50米距离来回,再由另两人接力,直到8人全完成,比速度。前进者有踩不到木板脚触碰到地面的罚后退3米。

由于之前没有做过练习,一开始各组做的都比较慢,而且失误较多,随着活动的进行,学生会吸取经验,行进越来越顺利。所需时间7—10分钟,活动为团队配合、友谊竞争精神的训练。

7.最后的整体活动:围圆圈、坐凳子

所有人紧密围成一个圆圈,朝同一方向侧着身体对圆心,要求后一个同学的脚尖碰到前一个同学的脚跟,调整缩紧圆圈,让它尽量紧密并成一个比较规则的正圆。每一个同学,尽自己最大努力伸展身体,双手穿过前一个同学的腋窝,扶在再前一个同学的肩膀上并紧紧抓稳。每个人都必须做到并扶稳,听主持人号令,全体保持队型和姿势一起坐下,前一个人正好坐在后一个人弯曲的腿上。主持人激励同学们一定要坚持,保持稳定队型3分钟,队型足够稳定还可以让同学们左右小幅度摇摆。

8.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表扬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请参与的学生做经验的分享,点评整体的表现。分享经验的学生干部代表表示活动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活动任务的完成过程大家一起去解决问题,使得整个学生团队更为团结。

二、活动的效果、总结

1.本次活动制定了整套完整的活动计划和活动规则,使得整个活动进行的比较顺利,学生参与积极,全心投入。

2.活动时间的预计上出现一些偏差,学生由于需要适应性的练习,完成活动比预定的时间长,导致最后总结的环节时间不足,各个小组能上来分享活动体会的人不够多。这点可以通过活动后每个参加的学生按照要求写好活动总结和体会来补充。

3.由于是新老干部一起参加的活动,在小团队里担任小队领导的都是推选老干部,新的干部在领导能力方面得到的锻炼可能会比较少,活动中发现能站出来发号施令,有突出的号召力的新干部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