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的故乡作文范例6篇

二十年后的故乡作文

二十年后的故乡作文范文1

我的家乡在农村,在哪里人们过着“日出而做,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家乡的妇女洗衣都是在从山上留下水的一个小池旁洗衣,或是在井边,在哪里你会听到人们婉转的歌声。可是好景不长,人们便乱扔垃圾,小池子里有垃圾,食品袋后是洗衣粉袋······ 一个小角落里也总是会有几袋垃圾。人们还在小路两边泼脏水,菜市场外面也有摆卖菜的小贩。老人亭里也再也没有人来打扫。

晚上回家,我不知不觉的到了二十年后的今天,看到了人们的新风貌。吐痰的吐在一个随手带着的小袋子。菜市场的管理人员把位置都固定好。小池子扩大,旁边有一个大的垃圾桶。小角落里种着几株花。人们也不再泼脏水,把废水利用其起来······啊!家乡大改变。

我不知不觉的回来了,我要提倡,不要让人们等二十年,一年就够了。

二十年后的故乡作文范文2

那个时候,我已经31岁了,是一位摄影师。当我看到分别已久的故乡时,我感到非常自豪,真想把整个故乡都拍下来。

现在的故乡已是跟城市般了,那些矮小的平房已经变成了高楼大厦了。高高的青山大多都变了旅游景区,那些狭窄的小路已变成了跟我们城市般的大马路呢!

故乡的车流量越来越多,是因为村里大部分的人家都坐上了汽车。所以也有红绿灯,斑马线和双黄线等。

不过故乡的发展还带有以前的农村风味。我们以前的家畜已经在养殖场里了,那些小鸡、小猪等都养得胖胖的。特别是小猪,太可爱了。

我故乡还保留了以前的河坝,它一点儿也没有变化,旁边还是有茂密的竹林。显得格外新绿。那条小河还是跟以前一样清澈见底。一点也没有被污染。但想以前那一条极为清澈的河已变得这么冷清,我感觉到了一些陌生。以前有很多人来这里洗衣服,也有很多小孩子在这里玩耍。以前,我自己就在这里游过泳,每当夏天的时候我都会到水里去捉小鱼和小虾,真是太怀念那段日子了。

最后,我一定会来到一个地方,那就是大杨树,那又被我和我的朋友称做友谊之树。我们约好要在这里见面的。果然,他们真的来了。我们坐在大杨树上,谈着我们的童年趣事。

二十年后的故乡作文范文3

黎阳小学五年(3)班

唐培高

2013年9月27日

二十年后的我已经功成名就,回想起二十年前那个生我、养我的故乡,我决定要回去看一看。

我坐着宇宙飞船,不久就到了那个记忆中的地方,我感到既陌生又奇怪,“是不是走错路了?”我打听了旁边的人,才知道:原来我不在的这二十年,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国家的大力扶持,把原来的故乡打造成了一个似人间仙境的地方。

原本小小的山村,现在变成了一座美丽的大城市。会飞的车、悬在空中的楼房、宽大的微生物电子马路、绿油油的小山林、还有蓝蓝的天空、碧绿的湖水……这里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惊叹不已!而原来的山村:低矮的小平房、发臭的湖水、坏死的树木和泥泞的羊肠小道,下暴雨的时候湿滑滑的,走起来很不方便,更别说开车了。可现在却不同了,故乡的一切全都变了,这些全都是科技进步的功劳。

我边走边看,误打误撞的到了一座美丽的庭院,主人以为是客人来了,连忙出来迎接,却没想到那就是我的二伯父。伯父连忙把我请到家中,要跟我这个多年没回故乡的小侄子叙叙故乡的变化。

我到了伯父家里,发现他的房子好大好宽敞,我真替他高兴,再也不用住在往日那既阴暗又潮湿的小平房里了。更让我惊叹的是,为我泡茶的竟然是机器人管家。我在他家左看看、右摸摸,伯父见我好奇的样儿,就让我坐下来,听他慢慢诉说这二十年故乡变化的故事。他说:“以前,我们村上上下下住的都是矮小的平房,但没过几年,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国家对农村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把我们这个偏远的山区开发成了一座大城市,而且造房子的费用都没有原来修小平房的贵,你说,这好不好呀!还有,现在每家每户都有机器人管家,会做的事很多,为我们省去了好多劳力活,科技的进步真帮了我们个大忙呢……”。故乡的变化太大太多,伯父说都说不完,他的话让我没想到科技的发展速度是如此之快、普及面是如此之广,竟然把偏僻的小山村变成了美丽的大城市,城乡之间差距真是越来越小。

二十年后的故乡作文范文4

于是,我们打开历史的长卷,试图寻找界中这一璀璨夺目的明珠……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范蠡,字少伯,楚宛三户人”。据考证,从春秋到战国宛是管辖不了现今南阳市境内除宛城区和卧龙区以外的任何县市的。无可置疑,这就先期排除了宛城区以外的任何说法。

而《宏道日记》里有段真实的文字记载:《宏道日记》出自《古今图书集成》(一部清代修编的大型类书)。明代著名的小品文大家袁宏道(湖北公安县长安里人,著名文学家,万历二十年的进士)于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1年)到过南阳,他在日记中写道:“从林水驿(今瓦店)出发,过光武故里(白水村,今叫八里铺),经范蠡乡,宛三户也”。在该篇日记中,袁宏道把地理位置交待的极为清楚。即从瓦店出发自北向南走,先是路过光武故里、白水村,而后过范蠡乡,三户。袁宏道在此明确指出宛三户就是范蠡乡界中。司马迁的《史记》和袁宏道日记可相互佐证。

在南阳地方文献里我们看到了叶佩荪知府的诗。叶佩荪,字丹颖,进士出身,清代归安(今湖州)人。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176年)任南阳知府。后任湖南布政使等。他的诗是这样描述的:

界冢范蠡庙

叶佩荪

涅阳古道没沙墟,界冢何年少伯庐。

故国久辞三户远,扁舟长向五湖疏。

风流今古吴宫怨,霸气春秋越绝书。

总为楚材能雪耻,寒潮不必怨灵胥。

第三句诗应译作“离开故国(楚国)时间久了,并且离开老家三户的距离也很遥远”。很显然,这句诗中的三户指的就是界中。

朱翔在《有关范蠡的遗迹及纪念地》中说:范蠡乃春秋时期楚宛(今河南南阳)人,他于公元前473年9月携西施等家人出三江入五湖。于公元前472年定居于今南洞庭的赤山岛,国策家用,竟很快先富起来,一“致千金”。五年之后(公元前468年)北上老家宛之三户,仍躬耕陇亩,再“致千金”。公元前465年,往宋致“陶”(山东定陶),耕作之余,且行商介入“市场经济”竟积“百万”,自称“陶朱公”。乃三“致千金”。

值得注意的是,朱翔说的是“北上老家宛之三户”,强调老家是三户不是别的地方。

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历代宰相传略》(大象出版社),他在此书中说:“范蠡,字少伯,楚宛三户(南阳瓦店附近)人”。

安徽著名学者魏应鹏在《商圣范蠡研究》一书中说:“‘蠡,宛人,祠即故宅也’。据此认为,即以‘祠为故宅’可信,故宅未必籍贯所在地,范蠡籍贯以三户为是”。 此学者强调范蠡籍贯三户为正确,故宅可不是籍贯所在地。

曹文萃有一首诗作。

范蠡庙

曹文萃

扁舟漂泊五湖间,遗庙空存白水湾。

剩有西L招不得,寒烟落月苎萝山。

郭玉琨有一首诗作。

范 蠡

郭玉琨

扁舟何处去?浩渺费追寻。

文种非同调,谁知三户心。

学者周新献在他主编的《走遍南阳》中说:“范蠡,字少伯,宛城区瓦店镇界中村为范蠡故里”。

今天很多专家学者在研究探讨范蠡故里时,都曾引用郦道元的《水经注・U水》,书中记载:“U水左右,旧有二蹋所谓南瘫陶摺!倍在清朝光绪《南阳县志》记载,“县南四十里有北躺剑亦称蔓荆山,沙体少石,左濒U水,跨南阳新野之界。”现在界中一带的人都知道蔓荆山就在界中对河的新野县辖的沙窝村,难怪界中西南寨门门额为“荆山映辉”,该门额现在还在孙光聚家保存着,最近我们又查到了《清光绪年间南阳县境全图》(部分),在该地图界冢地名右下方明明标着“范蠡故里”四个字。

被称为南阳文化的挖掘机的逵富太老师,在所写的《界中是商圣范蠡的故里》一文中说:民国时界中南寨门上方还有一石匾,白底红字,上写“范蠡故里”四个字。在书中还叙述“范蠡坟坐落在界中五条路旧时称为南湖的地方,原有墓祠和石像生。”范蠡坟墓在界中见证人孙凤阁老师这样讲述:范蠡、西施坟就在自己家里的田里,早在1952年,他十来岁的时候,跟随父母到田里干活,曾见很多在范蠡坟前烧纸祭奠,风一刮纸屑满天飞,当时年幼不知道范蠡是何许人,更不知道前来祭拜的人是谁,随着年龄的增长,知道范蠡是一个不平凡的人物,后来孙凤阁老师上了中学,以至于考上河大中文系,离开了家乡界中,他想,像范蠡这样的人物故里一定会有人整理挖掘写出来。毕业后就投身到繁忙的教育工作中,每年教毕业班的重任,使他无法停息下来,范蠡故里的事就搁在一旁了。

“孙喜公墓志铭”、“古范蠡乡”匾额的惊骇问世给范蠡故里是界中提供了更进一步的证据。情况是这样,界中孙氏家族在十年前续写家谱时,找到了《界中孙喜公墓志铭》,现存放在界中孙满坡家中。该墓志铭的撰文者是朱诰,在《南阳地方志・明清两代进士表》中查找到,他是明万历十四年丙戌科进士,制作时间是明万历二十六年(1599年),距现在已有418年了。该墓志铭,一开头就写着:“翁姓孙氏,字世美,西河叟其别号也,世居于郡之南界中镇,古称范蠡乡焉。……翁貌朴而中有泾渭,每为里闾人排难解纷,人亦无不推伏翁。”

该墓志铭,明确说明界中镇,古称范蠡乡(是村庄名)而我们不禁要问,既然是孙喜公的墓志铭,为什么要写这么多的范蠡的事迹呢?正因为该墓志铭的重点是在赞扬孙喜公住在范蠡故里(界中),说他学习范蠡身体力行学得特别好。教育后人要像孙喜公一样学习范蠡。“古范蠡乡”匾额似乎也在无声的证明着什么……原来早在1995年4月29日,新瑞、国真二位先生在《南阳晚报》发表过题为《范蠡故里新考证》的文章说在界中11组孙道奎家中发现了一块石匾额上面刻着“古范蠡乡”四个大字,落款为清乾隆二十七季(年)桂月立。2005年5月11日曹会冬和刘尚军二位先生在《南阳晚报》上发文称界中就是范蠡故里,2005年1月24日,张文俊和蒋宁宁二位先生在《南阳晚报》上以《清乾隆“古范蠡乡”石额惊现南阳》为题发表评论说:“它的发现使范蠡故里就在南阳这一历史事实,得到了相关历史实物的印证。”2008年《南阳晚报》记者黄翠以《珍贵的“古范蠡乡”碑》为题说:“此石刻发现于宛城区瓦店镇界中村孙道奎家红薯窖里,印证了商圣范蠡出生地在南阳。”根据逵富太、孙凤阁老师的自述介绍,旧时界中六个寨门上都有匾额,南寨门的外侧上下有两个匾额,上面是“范蠡故里”,下面是“古范蠡乡”;北门外侧为“金华旧址”,内侧为“气接舂陵”;东门外侧是“镜开五湖”;西门外侧是“U水锦带”;东北门外侧是“紫气东来”;西南门外侧是“荆山映辉”共九块匾额。这些匾额,现在能找到的仅四块,其他的下落不明。“古范蠡乡”匾额从前在界中小学门前的大坑里放着,妇女们常在上面洗衣服,我也曾在上面洗过脚。后被孙道魁先生的父亲搬回家中做红薯窖盖子用。时孙道魁先生的父亲把它隐藏在自己家的红薯窖中,得以保存至今。在采访孙道奎时,他透露为了“古范蠡乡”这块石刻匾额,无论官方还是私人多次三番五次地去他家要购买,出到三至十万元要来买这块碑,他都不肯卖。后经宛城区地方志主任的于金献劝说,才象征性的给了点保管费,这块碑现由宛城区宣传部保管。

这块匾额的制作还有一段故事。清乾隆二十七(1763)年,距今252年,乾隆帝微服私访,途经界中,夜宿界中南门外西侧华严寺内,寺中主持古道热肠,见客人精神欠佳,亲手熬制姜丝香醋茶以祛风寒,次日乾隆爷龙体康健,行前重金答谢,主持坚持不受,乾隆皇帝身感此地民风淳朴,遂手谕“免除界中三年赋税”和“古范蠡乡”四个大字,一不小心却将“界冢写为界中”。皇上一言九鼎,从此就易名为“界中”至今。原称界冢是因为界中位于南阳县与新野县交界处有一冢子,该冢子就在范蠡乡,故称“界冢”,清乾隆二十七年,又改称“界中”。

最近又查到了《清光绪年间南阳县境全图》(部分),在该地图界冢地名右下方明明标着“范蠡故里”四个字。

根据新瑞、国真二位先生在《范蠡故里新考证》中确认界中在唐朝时是原金华县城所在地,他说范蠡根据长期对勾践的观察体验,认为勾践为人可与共患难,不可共乐,果断决定辞官退隐,于是范蠡和西施沿五湖方向逃到金华城(界中保存有“金华旧址”匾额)下,隐姓埋名。现界中附近施庄就是西施隐姓埋名时住过的村庄。范蠡坟就在界中与施庄之间。

已故的界中小学教师翟先珍曾多次带着小学生们在清明节时给范蠡扫墓。

袁海东同志所著的《中州名镇钢瓦店》上记述,“每到清明时节,界中学校的教师都会带学生前去扫墓,当时的教师刘善堂曾教学生唱歌曲:“川林巍巍,U水泱泱,唯我家园,范蠡故乡。”(这是界中老私塾课本上印的一首民谣)

二十年后的故乡作文范文5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诗人,在包含忧国忧民思想的诗作中,也有思念故土亲人的思乡情感。“月是故乡明”一句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此句千古流传,成为思念故土亲人,忧国忧民的佳句。“月是故乡明”作为苏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创新导练第三专题,体现着这一单元的整体思想倾向。

1.背景环境

安史之乱爆发后,全国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老百姓为了逃避战争,四处奔逃,纷纷躲难,颠沛流离。当时,杜甫为了躲避战争,来到秦州,虽然暂时能够保住性命,但是心里仍然是满怀国难家忧,想起国家危机,亲人离散,顿时满腔悲痛。在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写下这首《月夜忆舍弟》,抒发了心头难以排解的忧国忧民、牵挂亲人的感情。

2.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

这首诗的点睛之处在于一句“月是故乡明”。这句诗中虽然没有一个“思”字,没有一个“念”字,也没有一个“怀”字,但却充满忧国思乡的情怀。当时,杜甫因为战争的原因,分散在了洛阳、山东、河南这些战乱的地方,而且通讯也因为战争而被阻隔,杜甫与几个兄弟的联系完全被切断。杜甫非常担心兄弟们的生命安全,但却苦于自己无计可施,举手无措,非常懊恼。于是,只有通过回忆家乡的明月,回想起兄弟手足家中赏月的情景,心里才有一丝安慰。

3.杜甫的“月是故乡明”的赏识

自古以来,月亮就是人们对故乡怀念的寄托之物。古人喜欢看月亮、说月亮、写月亮,其实并非仅仅因为喜爱月亮,而是因为月亮代表着故乡,而故乡代表着亲人,故乡和亲人是人的情感之根。在古代,通讯落后,交通不发达,古人一旦离开家乡,有可能是与亲人永远的别离,与故乡永远的别离。但不管去到多远的地方,人对故乡总是会有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每当月圆的时候,多愁善感的离家游子,就会仰望天空,通过诗歌描写圆月,寄托自己无法得到释怀的思念家乡和思念亲人之情。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通过“月是故乡明”,表面是赞美故乡的月亮,其实是表达自己担心亲人,牵挂故乡的强烈心情。自己不在故乡,连看到的月亮都不是明亮的。这样的明显的不合常理的写作手法,反衬了杜甫思念感情之深。

二、季羡林的望月追昔

表达思乡之情,即便到了现代,仍然有非常多的代表作品。其中,季羡林的思乡散文《月是故乡明》,成为了现代思乡散文的代表作。该散文以“月是故乡明”为文题,成为现代充满诗情画意的望月思乡作品的典范。

1.背景环境

季老通过《月是故乡明》,写出了很多童年的回忆趣事。之所以写的是童年的回忆,原因是童年与故乡总是融合在一起的。季老对家乡一草一木的描写都非常细腻,即使已经离家几十年了,仍然记忆犹新。这足以见得,季老对家乡的怀念的感情是有多么的深刻。

2.季老《月是故乡明》的分析

第一段,写作者对“月是故乡明”理解,认为所有人都热爱自己的故乡,表达了一种大众普遍的心理感受。第二至五段,季老用比较大的篇幅描写了自己对故乡的回忆。即使在故乡只是待了六年,离家已经有好几十年的光阴了,可是故乡的一切至今依然是历历在目,难以忘怀。第六至八段,季老描写了三十多个国家的月亮,可是全都没有自己国家的月亮那么圆,那么亮,表达了“月是故乡明”的强烈的思念家乡感情。最后,通过“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首尾呼应,点明主旨,在把全文推向高潮的同时,戛然而止,余音绕梁,发人深思。

3.季老的《月是故乡明》的思想赏析

季老的《月是故乡明》中的最后一句,“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成为了整篇文章的主旨。“月是故乡明”,引用的是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千古名句,表达了自己与杜甫一样的怀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月是故乡明》是他将近八九十岁的时候写的一小段回忆录,小时的种种玩耍印记,也是他日后思乡的重要因素之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不仅仅是思念故乡的感情,而且是怀念儿时童真的趣味生活的感情,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万千感慨之情。

细细品味,其实可见这种思念并不局限于故乡,真正思念的还是具体到某个人、某个回忆、某种在现实中已经不复存在的情怀。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可见思念来自内心的爱,故乡就是这爱的代名词。

三、永恒的主题,变化的情怀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产生于不同年代,不同背景,表达的深层思想自然也不尽相同。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写在国难当头的时刻。杜甫一心想着国家安定,眼前民不聊生的场景让他寝食难安。杜甫的“月是故乡明”除了表达了担心兄弟,思念家乡的情怀之外,还包括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月明,小至家庭和睦,家人平安;大至国家安定,繁荣昌盛。

季老的《月是故乡明》写作时间并非战争年代。季老的《月是故乡明》的创作,既是建立在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上,又是它的延伸。回忆故土,回忆亲人,热爱国家,是两者共同具有的情感,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传承的优良品质。季老的文章,透露着一种对时间飞逝的感慨与对世事变化却无法保留某些东西的可惜之情。季老的故乡是一个小山村,现在已经不复存在的小山村。即使寻遍全世界,都找不到小山村带来的那种家的感觉;即使看遍全世界的月亮,也再也找不到像家乡那儿的那么明亮的圆月了。心中的“故乡”,已经不再存在。从具体故乡的描述,从而升华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季老通过“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表明了对这种充满爱的生活的向往,给社会上所有的人敲醒了一次爱的警钟。

四、结语

无论是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还是千千万万思乡怀亲的诗人作者,创作的作品都免不了一个主题:爱国、爱故土,热爱返璞归真、安宁祥和的生活。永恒的主题,变化的情怀,从爱国忧民到社会忧虑,即使是变化的情怀,依然是同一个热爱祖国人民的主题。

二十年后的故乡作文范文6

尽管这些三四层楼高的庞大建筑连基本的装修都没有,但这不妨碍他们将外表粉刷一新,看上去十分气派

一次偶然机会,让我回到了位于湘鄂边界的桑植县芭茅溪乡。回去后,第一天的任务是去村里进行民意调查问卷的打分工作以及水稻保险查灾统计和征收农村医疗合作保险费用。辽竹湾村离芭茅溪乡政府大约有十几里路程。一条简陋的山间小路沿着山涧曲折而上,路途险峻,常有急弯。雨后初霁,洁白的烟霞从峡谷升腾而起,风景极其俊丽。

百十户人家,稀稀落落地隐散于周围的群山中。有些组得徒步一两个小时才能到达。路边的草丛上沾满了露珠,多亏了这双高筒雨靴,所向披靡。山里人家,几乎每家每户都养蜂。蜂箱放在楼板一路上,粽叶和玉米棒子、蜂箱不绝于眼。四周寂静得出奇,除了鸡叫和狗吠,几乎听不见任何的声音。每户人家的特征大多一致,木结构的房子,火塘,悬挂于梁上熏得漆黑的腊肉,老人,土狗,敞开的厨房,山居岁月在此平凡而娴静地流逝着。

青壮年几乎都出去打工了。凋敝的村庄仿佛又回到了鲁迅笔下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江浙故乡。进城务工,几乎是农村青壮年的唯一出路。他们可以选择的路不多,一般进城打工,挣一笔钱回家盖房娶亲。几座鹤立鸡群的现代化水泥建筑矗立于乡间,那么醒目。在乡下,农民的自尊心大多靠一栋面积庞大的新房子建立起来。尽管这些三四层楼高的庞大建筑内常常空空如也,连基本的装修都没有,但这不妨碍他们会将外表粉刷一新,看上去十分气派。

乡里唯一的一所小学显得有些凌乱,操场上堆满了泥沙、钢管和木材。但这并不妨碍孩子们在简陋的操场上活泼乱动着。大点的孩子玩着篮球,小点的孩子玩老鹰捉小鸡。绝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父母都在省城或更远的地方打工。他们对外来者有着天然的好奇心。他们摆着各种造型,对着镜头合影。雨停歇的时候,语文老师的作文课安排在操场一角的桂花树下进行。小伙伴们蹲在地上,认真地在小椅子上写着有关秋天和桂花树为主题的作文。偶尔有人调皮地抬头瞅我们一眼,然后飞快地低下头继续写作业。这里的孩子都住校。很难想象这么小的孩子一个礼拜住在学校是怎样照料自己的。大多数孩子都是脏兮兮的,蹲在水洼里戏水和洗脸。他们过早地懂得了现实的酸甜苦辣,过早地品尝了人生的意义。

这些天走过许多村庄,几乎都呈现出惊人的相似性:找不到几个年轻人。特别是二三十岁的青年,作为一种现象,在村庄消失了。进城务工是农村目前脱贫致富的一条捷径。青壮年们现在变得像候鸟一样,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几天时间呆在村里。春节过完,他们就集体迁徙,背着鼓囊的行李,奔赴珠三角和长三角。很多在外面辛辛苦苦打工赚了点钱的,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葺房屋。这是唯一能体现他们尊严的方式。空洞无物的房间,积木一样毫无特色的构造,但这不妨碍成为人们口头艳羡的对象。“空村”,像全球化的浪潮一样,已经席卷了整个中国农村,这儿的农村自然也无力抗拒。城里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干净的水、空气、食物,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像乡下人对繁华城市生活的向往是一样的,大家都想通过错位换取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得不到的体验。谁也不能谴责别人所选择的生活方式是否正确,市场化经济让人变得越来越不甘屈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