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如何降温范例6篇

宝宝发烧如何降温范文1

如何得知宝宝是否感冒?

家长平时可以通过肌肤接触对宝宝的体温进行初步判断。比如摸摸他的小手和后颈,或是用自己的额角碰触宝宝的额角,就可以大致感觉宝宝的体温状况,这个方法还可以了解宝宝的衣着是否合适。

如果家长发现宝宝脸部潮红、嘴唇干热、食欲减退,或是尿量变少、小便发黄,也可能是宝宝体温升高,体内水分大量消耗的缘故。

初步判定宝宝发烧后,家长就该用体温计为他测量体温,这是最准确的判断方法。宝宝的好几个身体部位都可以用来测量体温,包括口腔、腋下、鼓膜、等。通常建议0~4岁的宝宝采用测量的方法,因为直肠温度接近机体的中心温度,最能准确反映体温的实际变化。最好不要用口腔表测量,以免宝宝咬破温度计,误食水银和碎玻璃。

身体各个部位的正常体温范围

37℃~38℃

口腔和鼓膜36.5℃~37.5℃

腋下36℃~37℃

医院就诊还是家庭护理?

如果宝宝发烧超过39℃,并伴有咳嗽、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精神萎靡、面色苍白、食欲减退甚至是惊厥、昏迷等症状时,就需要立即送医。哺乳期的宝宝如果在高烧的同时,出现呛奶、口吐白沫、咳嗽、呼吸急促等状况,很可能是得了肺炎,家长要尽快送他去医院检查。

如果发烧超过38℃,但精神状态很好,能吃能玩,家长可以在家为他做降温处理。如果降温处理后,宝宝的体温仍然升高,并伴有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等症状时,就要立即带他去医院检查。

如果宝宝的体温在38℃以下,只是有咳嗽、喉咙有痰、流清水鼻涕或腹泻等症状,家长不用着急去医院,在家中进行护理就可以了。护理方法通常包括补水和降温,降温又分为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

发烧的护理措施

补水

发烧时宝宝新陈代谢加快,体内的盐分和水分大量流失,胃肠道活动减弱,食欲也大大下降。家长不能强求宝宝多吃,而应适当减少食量,及时为他补充水分,促进体内代谢物和毒素的排出,帮助退烧。

发烧初期,宝宝的饮食应以流质和半流质为主,比如米汤、蔬菜汁等,开始退烧后可以喂一些半流质食物,如菜粥、面糊等。平时要让宝宝多喝水,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在两次喂奶之间喝些水:人工喂养的宝宝可以减少奶量,并在配方奶中多加些水,两餐奶之间再给他喝些水。

物理降温

湿敷

将毛巾放入冷水中浸湿,取出后轻轻绞干,然后折好放在宝宝前额,每隔5分钟更换一次。

冰敷

将小冰块放入冰袋,再倒入一些冷水,排出空气后封好袋口,放在宝宝额部、颈部,但要小心不要造成局部冻伤。

温水浴・温水擦身

水分蒸发时会带走很多热量,因此用温水给宝宝洗澡是比较安全、有效的降温方法。水温应该保持在40℃左右,这个温度最适合降温、散热。洗澡前先关上门窗,调节室内温度。洗澡时间控制在5~10分钟,洗完后要立即帮宝宝把身体擦干,穿上衣服,避免着凉。家长也可以用温湿的毛巾擦拭宝宝的额头、腋下和四肢,擦拭时可以按摩几下,刺激血管扩张,促进散热。

不过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正处于高烧、寒战、肢体发凉的阶段,对冷热的刺激比较敏感,家长就不要给他洗澡,以免造成毛细血管扩张,影响主要脏器供血。

酒精擦浴

酒精擦浴能帮助发高烧的宝宝降温,但并不是每个宝宝都适用。对1岁以下的宝宝最好不要用这种方法,尤其是出生1~2个月内的宝宝。因为年纪小的宝宝皮肤较薄,容易吸收酒精引起中毒。此外,如果宝宝有麻疹等出疹症状,也不能进行酒精擦浴,因为酒精被吸收后会加重或诱发皮肤损伤。

使用酒精擦浴时,家长首先要把酒精的浓度调整到30%~35%,温度保持在32℃左右,每次调配100~200毫升就可以了。然后用纱布或毛巾浸蘸酒精,按照颈部、上肢、后背、下肢的顺序为宝宝擦拭身体。每个部位擦拭3分钟左右,腋窝、肘部、掌心、腹股沟、膝盖后侧、足心等部位停留的时间应适当延长,以提高散热效果。

宝宝发烧如何降温范文2

前不久,李女士给6个月的宝宝喂完奶,一摸孩子的脑门,发现似乎发烫了,赶紧拿来体温计一量――37.5℃。李女士连忙翻出家中的退烧药,喂给孩子。过了一会儿,发现没有退烧,赶紧又带孩子来到医院。医生检查后说孩子发烧只是暂时的,是由于穿得过多,加上吃奶用力导致的,于是建议李女士给孩子脱掉一两件衣服、再用温水擦擦脸,很快孩子的体温恢复了正常,李女士也松了一口气。

郑州市中心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刘静炎说,发烧是人体机能自我保护的一种反应,孩子低烧(38.5℃以下),家长一般不必过于着急。如果孩子体温在38.5℃以下,可以口服小儿清热宁等清热解毒的药物,多喝点白开水,饮食上注意清淡些,一般能很快退烧。刘静炎表示,孩子患病容易发烧,但发烧未必就是有病,因为孩子体温的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吃奶、运动、哭闹、穿得过多等原因均可使小儿体温暂时升高达到37/5℃,偶尔会达到38℃。当孩子体温高于38.5℃时,家长则应引起重视,及时带孩子来医院诊治。

发烧捂汗半对半错

何女士三岁的宝宝,头摸起来有些发热。午睡时,何女士特意为宝宝多加了两件衣服,又多盖了一床被子,想捂一下汗,孩子就会退烧。没想到,下午宝宝小脸变得红红的,头也摸起来滚烫。何女士赶紧带宝宝到医院就诊。

郑州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刘金权指出: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发烧需要捂,捂出汗了就会好些,其实这样的做法要分情况。如果孩子手脚冰凉,可给孩子适当保暖,多捂捂;如果孩子身体发烫,就要脱掉一两件衣服来散热,捂得太多,会导致热散不出去,令温度更高,严重时会出现脱水等现象。

适当洗温水澡会降温

宝宝发烧如何降温范文3

正确判断小儿发热

√正确的判断

发热是指小儿体温的异常升高。小儿的正常腋下体温应为36℃~37℃,只有超过37.4℃才可以认定是发热。

错误的判断

A妈妈用手摸一摸宝宝的额头和手心,觉得宝宝的皮肤发烫,就认为宝宝发烧了。

B用体温计给宝宝测量腋温,宝宝的体温超过了37℃,就认为宝宝发烧了。

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机体新陈代谢较旺盛,但脏腑的形态尚未成熟,各种生理功能尚不健全,其中包括体温调节中枢。所以,小儿时期的正常体温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有一定的波动。正常情况下,小儿腋下的体温为36℃~37℃,晨间低,下午稍高,但波动幅度不超过1℃;饭后、饮水、哭闹、运动、衣被过厚或室温过高等情况下,都容易使小儿体温暂时升高。如果您发现小儿有这种暂时的、幅度不大的体温波动,只要一般情况良好,精神活泼,没有其他症状和体征,就不用着急,因为这种体温变化不属于病理性发热,所以不会是病态的。

了解小儿发热的原因

小儿发热在生长发育过程当中很常见,家长应该学会观察,正确处理,过于敏感或漫不经心,对小儿的健康都是有影响的。

引起小儿发热的原因有很多,大体而言,可以分为三大类:

1.生理因素

体温受外在环境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得太多,水喝得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等。例如:

A脱水热

新生儿体内水分占体重的80%,婴儿水分占体重的70%。如果让小儿天天处于室内温度过高的环境,就会出汗过多,加上婴儿的肾功能尚未成熟,不能像成人那样浓缩尿液,以减少水分的丢失。出汗多、尿多,体内因水分大量丢失而缺水,难以调节体温,体温就易升高。如果不及时给小儿补充水分,就会因脱水而发热,出现高热、精神萎靡不振、哭闹烦躁和拒食等症状。

处理方法:给小儿及时补充水分,降低环境温度,减少盖被,体温就会慢慢回复到正常水平。

B蒙被过暖窒息综合征

多见于刚出生的婴儿。妈妈搂着婴儿睡在一起,婴儿的头部常被蒙在被窝里边,在这种过热的情况下就会发生蒙被过暖窒息综合征:小儿大汗淋漓,全身皮肤发烫,体温可以达到40℃以上,面色苍白或青紫,甚至神志不清。

处理方法:蒙被过暖窒息综合征除了体温升高之外,还会造成小儿窒息缺氧,危及生命。因此,在小儿睡眠的时候,一定不要用被子盖住其头部。

2.病理因素

A感染性发热

这是小儿发热常见的原因,可由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寄生虫等感染所致。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是呼吸道感染。

B非感染性疾病

非感染性疾病包括结缔组织疾病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具体举例说,有风湿热、类风湿病、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处理方法:要积极查找病因,治疗原发病。发烧只是疾病的症状之一,而不是疾病本身,更不是全部,所以治疗也不是单纯退烧。在某些情况下,应该让发烧症状持续表现出来,以探寻内在的真正病因。从这个角度看,发烧对小儿来说也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

3.其他因素

在生理和病理性因素之外,小儿发热还容易发生在预防注射之后,如百口咳、破伤风等接种后的反应。

发热的3大积极作用

1.发热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

发热是小儿生病的信号,但也是机体抵御外界各种致病因子入侵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如病原微生物在人体内引起感染的时候,机体会立即通过发热来调动各种防御力量进行抵抗,例如使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增多,以便加强对病原微生物的吞噬作用。因此,当小孩因感冒或其他感染疾患引起体温升高时,家长急于运用各种可能的方法,把小儿的体温立即降到正常范围,并非明智之举,因为这样可能降低小儿自身的抵抗能力。

2.抑制某些致病因子的生长和致病能力

体温的升高还能抑制部分致病菌在人体内的活动能力,因此,一定程度上说,发热是人体具有防御能力的表现,它有利于进一步清除病原体,战胜疾病,使身体康复。体质很差的小儿在生病时,不但不发热,体温反而比正常的温度还要低,这是因为身体抵抗力低下,对于外界病毒病菌的侵犯无能为力。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发热就是小儿自身的抵抗力与入侵的病原体做激烈斗争的表现。

3发热是疾病的一种信号

有的家长认为,是因为小儿发热了才又生出更严重的疾病。其实不是这样的,通常是由于各种疾病导致了小儿发热,而不是发热导致了小儿产生各种疾病。而且,发热本身并不能使宝宝的智力能力变差,只有脑炎、脑膜炎等使脑组织本身遭受破坏的疾病才会部分地伤及智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发热就是一种疾病的信号。

小儿发热有哪些危害?

小儿发热有可能引起惊厥,或叫高热惊厥,俗称抽风。主要发生在6个月到4岁的婴幼儿期间。由于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功能不健全, 当体温上升到39℃以上时,很容易引起小儿惊厥。小儿惊厥的表现是:全身肌肉僵直,肢体一阵阵抽搐,双眼上翻或凝视,神志不清。一般发作只有几秒钟,神志会很快恢复。偶尔一两次高热惊厥对小儿并无大碍,但是,如果是反复发作,抽搐时间比较长,则容易发展成癫痫,这样就会使大脑受到伤害。

如果小儿长期发烧,伴随有其他的症状,则提示病情比较严重,需要尽早到医院及时就诊。

小儿发热的处理流程

1.增减衣物

宝宝发烧了!虽说家长不用过于担心,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发烧很可能是在告诉你,宝宝的身体出了状况。要细心观察,正确处理。

一般而言,发热会经历三个阶段:发冷――发热――出汗。当然,也有些发热可能不经历发冷,也有可能没有出汗的情况,不过全面了解发热的三个过程之后,做出正确的应对方案总是有备无患。

发冷阶段:发冷一般是发烧的前期,小儿会全身打冷战,甚至有畏寒的情形,这种情况大多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当家长发现小儿不停地发抖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添加衣物,或者用小被子轻轻裹住孩子,同时,要让孩子多喝温水,以帮助体温升高。

发热阶段:小儿的体温会迅速攀升,皮肤摸起来很烫。有些父母误以为此时要帮助小儿快点出汗,因而可能又给小儿穿衣服或者盖被子。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在发热的阶段继续促进发热,会让小儿体温过于升高,甚至引发高热惊厥。正确的做法是帮助已经发热的小儿积极散热,适当减少衣物,保持室内空气洁净和温度适宜,同时让小儿继续补充温水。

出汗阶段:这是小儿正在散热的表现,父母应该及时帮助小儿擦去汗水,防止因汗水堵塞毛孔而排汗不畅。要用热毛巾擦去小儿面部、胸部、腋下和背部的汗水,并及时更换内衣。

2.密切观察宝宝状况

如果小儿只是在38℃左右低烧,精神状况很好,则不用急着马上带小儿就医,可以在家先行照顾。不需给小儿吃退烧药,让小儿自然痊愈,反而可以增强小儿的抵抗力。只需提供流质的食物与水分,依小儿所出现的症状来判断发烧的原因。

此时,最好每4小时给小儿测一次体温,高烧的每一两个小时测一次。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面色、呼吸,以及是否有皮疹和腹泻,同时要让小儿多多休息。

3.发烧宝宝的环境要求

宝宝所处的居室要保证清洁、安静,温度在18℃~20℃左右。一定要注意,每天至少通风一次,冬天里也不能因为怕小儿受风寒而将门窗紧闭,因为让新鲜的空气进入室内,可以降低病菌在空气中的浓度。在通风的过程中,应该避免让风直接吹到宝宝身体。在流行病流行期间,应该尽量减少亲友探视互访,以便防止交叉感染,同时也有利于小儿休息,增强抵抗力。

4.发烧宝宝的饮食

小儿发烧时营养物质和水分消耗增多,但因为其消化功能也有所减退,所以应该吃些有营养、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如牛奶、豆浆、米糊、面条汤、馄饨等。应该尽量多地给小儿喂水,如果汁和白开水等。多喝水不但有利于降温,也有利于把体内的细菌病毒排出去。此外,高热时口腔中的细菌容易繁殖,要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可以在饭前让宝宝用温水漱口,饭后用盐水漱口或刷牙。

如何给发热宝宝降温

A物理降温

常用的办法是,利用物理法给小儿降温,其中有冷湿敷法、温水擦浴法等等,都可以尝试使用。

1)冷湿敷法:将小毛巾折叠数层,放在冷水中浸湿,稍拧干,敷额头。最好两条毛巾交替使用,每隔3~5分钟换一次,连续敷15~20分钟。还可以同时在宝宝腋下、颈部和大腿根部冷敷,效果更好。但如果小儿出现寒战、皮肤颜色呈花色,则应立即停止。

2)温水擦浴法:将毛巾在略高于体温的温水中浸湿,为小儿擦拭全身皮肤,使皮肤表面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用以散热。擦拭一遍后,可待皮肤水分蒸发后再擦第二遍,直至体温明显下降。或者,也可以直接给小儿洗温水澡。

3)酒精擦浴法:这是以前人们常用的退烧方法,但是现在不提倡给小儿使用,因为用酒精擦拭小儿的身体,会造成小儿皮肤快速舒张及收缩,对小儿的身体刺激过大。

B药物降温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个月以内的婴儿禁止使用任何退热药品。在一般情况下,药物退热治疗应该只用于高烧的小儿。

我们建议:在体温超过38.5℃以后,再给小儿吃退烧药。如果小儿以往有高热惊厥史,可以在38℃时就给小儿吃退烧药。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常有家长给小儿混合使用不同种类的退烧药物,但由于各种药物的持续性不同,混合使用可能使药效重叠,结果退烧退得太猛、太急,使得小儿的体温迅速降至36℃以下,又会产生新的问题。家长可以选定一种小儿退烧药,熟悉它的剂量和间隔时间,这样使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掌握好自行观察的尺度

1.小儿发热初期

小儿发热初期很多是无汗的。一般先是四肢发烫,手心和脚心却冰凉。当手心和脚心都感觉很烫时,证明热度已达到了顶峰。家长可以根据小儿的体温决定是否需要降温处理。

2.低热到中热期

这个时候家长也不必急于给小儿降温。38.5℃以下的低热不需要上医院,可留在家里观察,尽量让小儿多休息、多喝水,然后物理降温即可。

3.查找伴随其他症状

小儿低热可以由家长在家自行观察,原则上是正确的,但是家长要学会观察小儿伴随的其他症状。

A.观察小儿有无其他伴随症状,如咳嗽、流鼻涕等,那可能就是感冒了。

B.哭闹不止、耳朵里流出液体,可能是中耳炎。

C.哭闹不止、颈部发硬、不易被叫醒,有可能是中枢系统感染。

宝宝发烧如何降温范文4

宝宝感冒了,如何区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天气炎热时为何容易受到热伤风困扰?发烧、咳嗽、流鼻涕……这些症状又该如何应对呢?

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

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两大类。究竟属于何种感冒类型,需要从致使宝宝感冒的原因进行探究。普通感冒多指风寒感冒,是因寒气进入宝宝体内所致,多发生于春、秋、冬季;而风热感冒则是因暑湿入体导致的,与夏季闷热、湿度比较大有关,多发生于夏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热伤风”。

什么原因导致热伤风?

与成人相较,宝宝体温调节中枢和血液循环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对体温的调节功能比较差,一旦暑湿入体就会热伤风。

天气闷热,因为宝宝调节体温的能力弱,为了散热,汗毛孔始终处于开放状态,若是突然遇到冷气,会加重原本不协调的体温调节中枢与血液循环中枢失衡表现,也容易患上热伤风。

宝宝有内热,比如最近吃了很多容易上火的食物,如羊肉、荔枝等,也很容易患上热伤风。有内热常表现为舌苔较重、大便干燥、手脚心热。宝宝内热是常见的热伤风内因,若这个时候再受点凉,比如晚上没盖被子,就很容易热伤风。

热伤风的类型与症状

从中医理论来看,热伤风可分为风热型和暑湿型两类。患风热型热伤风的宝宝会有发烧、恶寒轻、流浓鼻涕、咽干咽痛,甚至扁桃体红肿疼痛、口渴等表现;而患暑湿型热伤风的宝宝则会有发热无汗、头痛鼻塞、流浓鼻涕、疲倦、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等表现。

无论哪种类型的热伤风,若宝宝症状较轻,仅有鼻部症状,如鼻塞、流清涕、打喷嚏,轻度咳嗽等,通常3~5天内可痊愈;若同时伴有发热、咽痛、扁桃腺肿痛等表现,痊愈时间通常还会拖延2~3天;如果宝宝症状较重,有高热,头痛,腹泻等表现时,病愈时间通常需要7~10天。

根据宝宝的病情

合理护理热伤风

遵医嘱用药,对症治疗

热伤风初期,当宝宝仅有轻微鼻部或咽部不适时,妈妈可用3~4根葱白煮成水,让宝宝当白开水喝,部分宝宝热伤风症状会得到抑制,不会再加重病情。

如宝宝已有咽喉红痛、咳嗽、鼻塞等表现,妈妈可给宝宝适量服用小儿清咽颗粒、板蓝根冲剂或治疗风热感冒的感冒冲剂,同时辅以止咳药治疗。

如果宝宝出现发烧、腹泻、呕吐等严重症状,妈妈应先到医院为宝宝验血常规,如结果显示为白细胞数偏低,可能是病毒性感染,妈妈可遵医嘱给宝宝使用抗病毒的药物如双黄连口服液等;如果宝宝的白细胞总数或中性粒细胞数升高,则表示宝宝为细菌感染,除常规服用感冒药外,还应遵医嘱服用抗生素。

如果宝宝有发烧表现,且发烧在38.5℃以下,妈妈可用给宝宝洗温水澡等物理方法来降温并多喝水。若宝宝体温超过38.5℃,妈妈应遵医嘱给宝宝吃退热药,同时注意多喝水,以避免出现高烧惊厥。

饮食起居也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热伤风多发生于炎热的天气,宝宝一旦患病会因为燥热的天气变得烦躁不安。所以,护理热伤风宝宝,妈妈须考虑许多外在因素。

科学控制室温:夏天气温较高,妈妈要特别注意室内的温度调节。室温控制在26~28℃,宝宝才会感觉舒适。妈妈可借开窗通气散热,也可利用空调调节室温,但要避免空调出风口冲向宝宝。

清淡饮食是关键:热伤风会使宝宝胃肠道功能紊乱、消化酶减少,所以饮食方面妈妈要为宝宝准备清淡、新鲜、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宝宝胃肠道不适。而对于发烧的宝宝,服用退烧药会大量出汗,妈妈要及时为宝宝补水。腹泻的宝宝需要少食多餐,使肠胃得到休息。

确保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可以让宝宝早日康复,如果咳嗽剧烈到影响睡眠,妈妈可以尝试让宝宝侧躺入睡,或是上半身稍微垫高一些,以让呼吸更顺畅。如果咳嗽严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咳药,以免影响宝宝休息。

远离热伤风,

预防是关键

大热天生病,不但宝宝难受,妈妈同样受煎熬。如何能让宝宝远离热伤风呢?做好前期预防必不可少。

・ 注意饮食调节 避免让宝宝多吃容易生内热的食物,如荔枝、桂圆、各种甜食以及油炸类食物,多给宝宝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鱼类、豆制品。

・ 多多喝水 多喝水不但可以帮宝宝解暑降温,更有利于排出体内的热毒。若是宝宝平日不喜欢喝水,妈妈不妨多让宝宝喝些粥、汤,借此帮宝宝补水。

・ 注意温差 如果宝宝玩得一身汗,千万不要让宝宝马上吹冷气,温差变化过大很容易导致宝宝热伤风。同样道理,宝宝大汗后也不可马上洗头、洗澡。此外,妈妈也要注意让宝宝远离穿堂风,避免空调出风口对着宝宝吹。

・ 别给宝宝吃冷饮 宝宝吃冷饮降暑只可起到一时的缓解炎热的作用,殊不知其对胃肠道的负作用却很大,冷饮刺激胃肠,宝宝胃肠道功能紊乱很容易使抵抗力降低患上热伤风。

・ 注意宝宝外出时间 高温期间避开较热的时间段外出,比如避免在早上10点至下午4点带宝宝外出,以免宝宝受暑热而导致热伤风。

宝宝发烧如何降温范文5

一个妈妈抱着1岁左右的孩子前来就诊。孩子的精神状态不错,就是浑身有红色的皮疹。仔细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做完检查和化验后,我对孩子的妈妈说:“孩子得的是典型的幼儿急疹。皮疹的出现并不代表疾病的加重,反而预示着疾病在恢复中。”看到孩子家长一脸的迷惑,还是来普及一下这种很唬人的病吧。

简单说说幼儿急疹

病毒感染引起的。幼儿急疹也叫婴儿玫瑰疹,是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会传 染 。

2岁以前高发。大多数宝宝都难逃过它的“魔掌”,通常在2岁前患病 。

突然高烧。幼儿急疹的特点是突发高热,一般持续4天左右,宝宝除了食欲差点,精神都还好。

退烧后出现疹子。高烧几天后,体温突然恢复正常 ,全身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最先集中在头、颈和躯干,然后波及四肢和全身皮肤,不疼不痒。疹子出现两天后开始慢慢消退,再过2~3天消退完毕,不会在皮肤上留任何痕迹。

“通常医生用 8 个字总结幼儿急疹:突起发热,热退疹出。”

护理方法,对症处理

幼儿急疹是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可以自己痊愈,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要让宝宝多休息,并注意和其他宝宝隔离,避免感染别人。当宝宝出现一些症状时,可以这么处理。

面对大便秘结――开塞露

家里最好备几支小儿用开塞露,不仅在宝宝便秘的时候用,在他发热的时候也可以用。如果宝宝发热当天或几天没有大便,即使近几天吃得不好,也要用一次,排除体内积存的食物残渣,利于退热。

面对皮疹――看有没有变化

幼儿急疹出现时,通常不会有疼和痒的感觉 ,皮疹上也不可能出现水泡 ,它的典型表现是玫瑰色的斑丘疹。观察宝宝的皮疹,如果发生了变化,可能是疾病诊断有误,要及时复诊,因为很多疾病都会有皮疹出现。

面对其他症状――观察

宝宝生病时,可能会同时出现其他一些伴随症状,比如恶心、消化不良、咳嗽、腹泻等。如果症状不重,都可以暂时观察,不用逐个对症用药。

通常医生用 8 个字总结幼儿急疹:突起发热,热退疹出。

面对高热惊厥――不要抱,要侧卧少部分宝宝高热后可能出现高热惊厥,这样的宝宝通常有家族史。此时,家长不要慌忙把宝宝抱起来,应将宝宝迅速摆成侧卧位,这样可以避免呕吐时发生窒息的危险。迅速将宝宝的衣服解开,以便他呼吸顺畅和散热。不要喂口服的退热药,可以在内放入退热栓。当惊厥停止 后 ,立即送宝宝去医院 。

面对发热――物理降温、药物降温

宝宝发热时,可以用物理降温的方式退热,观察他的精神和脸色,宝宝发热时,如果精神很好,能吃能玩,没有寒战怕冷的表现,只是温度高,可以用温水给他擦拭头颈和四肢。不要用酒精和冰块降温。如果物理降温效果不好,或者发烧超过38.5℃,可以使用含有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婴幼儿退热药口服。尽量让宝宝少量多次地喝水。

宝宝发烧如何降温范文6

发烧是人体在对抗外来感染原时所产生的正常生理反应,一般对人体并无伤害,但对于身体处于特殊时期的准妈妈来说,却是身体出现问题的警报!

发烧可能是哪些病?

当病原体侵入人体产生病变后,均可引起发热。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体温若高于37℃,即可称为发烧,但是,准妈妈的体温会略高于常人0.5℃,所以当准妈妈的体温上升至37.5℃以上,就必须考虑是否有发烧的可能了;若是体温超过38.5℃时,就必须特别注意,并且小心处理。

下面有几种不同的发烧症状,方便准妈妈了解、分辨:

感冒或者流感

若准妈妈表现为头痛发热、咳嗽、疲劳无力、肌肉酸痛、食欲不振等,很有可能就是感冒(着凉);如果没有高热(38.5℃以上的高热),这对宝宝影响不大。流行性感冒要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即社会上有一定的流行趋势,并能找到一定相关的病毒,有一定的自限性,痊愈需要的时间比较长,高烧退了之后,很多准妈妈还在1周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有身体疲倦无力的感觉。

专家解答

正确辨认流感:流感病毒感染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简称流感,准妈妈尤易感染。怎样分辨是普通感冒还是流行性感冒呢?其实高烧就是流感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相对于普通感冒,流感的发烧会很高,一般会在39℃以上,而且持续高烧比较常见。流感所致的高烧一般会持续3~4天时间,流感可能导致3个月内的胎宝宝发育畸形、死亡,准妈妈服用药物不慎也会对胎宝宝发育间接造成影响。

正确给予治疗:准妈妈患流感若无并发症发生,无须特殊处理,应卧床休息并多饮水,可选用板蓝根、大青叶、连翘煎剂。有高热、烦躁等应就医治疗,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措施对症处理。

流感重在预防: 一般流感发生多在冬春季或秋冬季,因此在这段时间准备怀孕的妇女,应特别关注中国疾病预防中心(CDC)的疫情预测报告,注意做好预防工作。妊娠3个月之内的准妈妈不宜接种流感疫苗,但流感对准妈妈本人的健康和胎宝宝的正常发育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准妈妈在整个妊娠期,尤其在妊娠前3个月特别要重视预防流感,比较稳妥的方法是在决定怀孕之前接种流感疫苗或怀孕超过3个月之后接种流感疫苗。

小心流感并发症:准妈妈在妊娠期的心肺负荷较大,所以感染流感之后发病症状也比较严重,往往要比正常人遭受更多痛苦。严重的甚至可以造成呼吸道细胞的严重损伤,并因此引发肺炎、支气管炎、充血性心衰和哮喘等。所以要及时去医院接受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皮疹或者风疹

准妈妈在发热的第一天或第二天出现皮疹,一天内皮疹从面部开始,按躯干、四肢的顺序迅速遍及全身,但手掌、足底大多没有皮疹。皮疹起初呈细点状淡红色斑疹,斑丘疹或丘疹。躯干尤其是背部皮疹分布均匀密集,其他部位稀疏。

专家解答

判断是否为风疹:发热1天即出现皮疹,注意摸摸耳后、颈后或枕后有无肿大淋巴结,便可推测是不是得了风疹。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出疹性传染病,其主要表现就是发热、皮疹。

及时终止妊娠:早孕准妈妈若确诊为风疹感染,应行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切不可抱以侥幸心理等待分娩。因为在准妈妈怀孕初期,风疹病毒可通过母体传染给胎宝宝,并有很高的几率引起先天性耳聋、心脏异常、白内障等。

隔离治疗: 在家里隔离休养的风疹准妈妈,首先需要安静卧床休息,不要外出。注意保持口腔、眼和皮肤的清洁卫生,经常用温开水漱口和清除鼻、眼的分泌物。高热者可用温水擦浴、头枕冰袋或服用小剂量退热药如扑热息痛、百服宁等;咳嗽重者服用祛痰止咳剂如止咳糖浆等;皮疹可外用炉甘石洗剂。

实施预防接种: 预防准妈妈感染风疹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进行预防接种。接种前应进行风疹病毒抗体检测。如果IgM阴性,IgG阴性,可以接种风疹疫苗或直接怀孕;如果IgM阴性,IgG阳性,说明曾经被感染过风疹病毒,体内已经产生抗体,即可直接怀孕;如果IgM阳性,IgG阴性,说明正在感染,应积极治疗转为阴性,或IgG阳性后再怀孕。患有急性或慢性疾病、发热或有过敏史的准妈妈不能接种风疹疫苗。准妈妈注射风疹活疫苗后至少3个月内不宜怀孕。

3、特殊非传染疾病

除了由类似流感病原体引起的发烧之外,其他物质引起的非感染性疾病也很常见,如红斑狼疮等。对于发烧,准妈妈切不可盲目降温,应及时去医院接受诊查,查出病因最重要!

居家如何抗烧

发烧本身只是个示警号,而非一种病,它是机体的一种积极防御反应,是人体免疫细胞和外来病菌抗争的过程。所以准妈妈不能盲目降温,做好家庭护理十分重要。

当怀疑自己发烧时,应当马上用体温计测量体温,20分钟后再测量一次,并把测量结果记下来。通常认为腋下测量清洁卫生、方便安全,最适宜家庭应用。

发烧会使人体内水分蒸发、盐分丢失、热量消耗,所以应及时补充水分。鼓励准妈妈多多饮水,既帮助退烧又利于体内代谢物和毒素的排泄,并可缩短病愈的时间。出汗过多的准妈妈,还应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盐和白糖,以保持体内所需的盐分和糖分。

在发烧时,胃肠消化力会有所减退。当准妈妈食欲差、热度高时可吃些流食,如果汁、米汤、蛋奶、豆浆等;食欲好,热度不太高时,可进半流质,如:藕粉、肉糜粥、鸡蛋羹等;退烧后可吃些稀饭、面条、新鲜蔬菜等,油腻食物要少吃或不吃。

发烧时,要让准妈妈卧床得到充分地休息,以减少体力的消耗。居室要保持安静、空气流通、湿度适宜,一般保持20℃左右即可。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注意通风,防止烟尘。如果屋里干燥,应洒些水或使用加湿器。

若准妈妈的体温未高过摄氏38.5℃以上,且无明显的不适症状,就可以考虑以物理方法帮忙退烧。

方法

酒精浴

用30%-50%的酒精或家中的60度白酒加等量白开水后擦洗额头、手足、腋下和腹股沟等处,反复擦试20~30分钟后测量体温,仍不降可继续擦拭,直至体温降至38℃以下为止。

方法

温水擦浴

用毛巾浸温水为准妈妈擦洗全身。擦时要注意保温,如果发冷、脉搏与呼吸改变要立即停止。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以为用凉水来擦拭会降温更快。这是因为,用温热的水来擦拭皮肤,会使皮肤的血管扩张,有利于散热;相反,如果用凉水来擦拭皮肤,会使皮肤的血管收缩,不利于散热,反而会使准妈妈的体温升高。

方法:

冰袋敷头

将家庭冰箱中的冰块用塑料袋包好,外包一块毛巾,敷在额头或枕后。但切勿多睡冰枕,因冰枕易使局部温度降得太快而引起其他部位的不适。

准妈妈感冒发烧用药误区

如果准妈妈是由于病毒引起的轻度发热,如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可以用中医中药治疗,如双黄连口服液、感冒退热冲剂、板蓝根冲剂等等。重度感冒如发热、打喷嚏、咳嗽、鼻涕变黄而稠时,往往已合并感染,一定要加用抗生素。青霉素族为首选,当对青霉素过敏不能应用时,可以改用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病毒引起的发热只是其中的一种,准妈妈应由医生查出详细病因后,对症下药!

误区一:

大量服用退热药

很多准妈妈为了迅速降温,往往不遵医嘱,过量服用退烧药,其实这样做对胎宝宝是百害无一利!只要把体温控制在高热以下,防止热惊就可以了。服用退热药时一定要注意水分和电解质的补充,口服退热药需与物理降温措施交替使用,特别是准妈妈,使用物理降温更好。

误区二:

高烧=病重、低烧=病轻

好多准妈妈都以为发烧的温度越高,病情越严重。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如果机体进入严重衰竭状态,反应能力低下,常是应该发烧却并不发烧,应该高烧而呈现低烧,甚至体温低于正常。发烧只是一个症状,是机体对细菌、病毒制热源的反应过程,不能用发烧的高低来衡量病的轻重。当然,发烧的温度过高,对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会带来危害,引发并发症。

误区三:

见烧就退

发烧是机体的一种积极防御反应,是人体免疫细胞和外来病菌抗争的过程,许多重要疾病引起的发烧还有自己的特殊“热型”,通过对“热型”的识别,可帮助医生做出正确诊断。如果见烧就退,有时会掩盖疾病病情,不利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所以准妈妈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不要自作主张,以免伤害了自己和胎宝宝。通常,准妈妈体温在38℃以下,并且精神还好的情况下可以不服用退烧药。

科学防烧

不管是何种病因引起的发烧,准妈妈都应该尽量避免,所以在孕期准妈妈对发烧还是应该以预防为主。为了腹中孕育的宝宝的健康,准妈妈在预防上要更加彻底、严密地执行。

合理饮食

准妈妈饮食要注意科学搭配,防止暴饮暴食、挑食、偏食。这样,既能补充准妈妈所必需的营养,又可防止内热产生。

衣着适度

生活有规律,衣着适度。准妈妈要根据节气变化及天气情况增减衣服。中医认为顺应自然是养生防病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空气流通

居室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其生活用品、餐具等采取煮沸或曝晒等方式进行消毒。

适量运动

平时要经常做室外活动,如散步、慢跑、做操、爬山等。这样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防止外感性发热。另外,在室外多让阳光照射还可防止缺钙。

勿受风寒

不要在通风口处睡觉。因为准妈妈在睡眠状态下,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易被外邪所侵袭而致外感性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