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论文范例6篇

三峡工程论文

三峡工程论文范文1

开发性移民方针的重要原则之一,是要对水库淹没的公私财产进行补偿的原则,即开发性移民补偿原则。

《现代汉语辞典》中对“补偿”一词的解释是:“补偿——补足(损失)”。应当说,对三峡水库移民的补偿,符合上述解释,不但补足了受淹没的公私财产的损失,而且还考虑了适当的发展。对三峡水库移民的补偿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新旧差价性补偿。

对于淹没的一栋民房、一座工厂厂房、一条公路、一座水电站等,无论其已经使用了多少年,也就是无论其新旧程度如何,在原规模、原标准的前提下,都是按一座新的建筑物进行补偿的。一座被掩没没的旧建筑物现在(实物调查时)的价值属于赔偿部分;该座旧建筑物与同样规模、同样标准的新建筑之间差价,属于补偿的部分。例如,一栋砖混结构的居民住房,按1993年5月末价格水平(三峡枢纽工程和水库移民均采用这一价格水平)的补偿标准是每平方米185元,假如这栋房屋已经住了10年,按50年折旧现值为每平方米148元,这部分应当是赔偿;而185元与148元之间的差价,即每平方米37元应当是补助的。这样补偿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移民在新搬迁的地方按照原标准(砖混结构)、原规模(原面积),盖起一栋新的住房。

还应说明的是,对于公路(含桥梁)、输变电线路、通讯线路、港口码头等专项设施,不但要按原规模、原标准进行补偿,还要使其能够恢复原功能。比如:水库淹没了10公里山区重丘4级公路,而要恢复原功能,必须要新建12公里才行,那就按新建12公里山区重丘4级公路进行补偿。

第二种类型是适当发展性补偿。

这类补偿主要体现在对受淹城市、县城和集镇在搬迁后的新城镇的占地规模上,还体现在对新城镇用水、用电容量及设施的补偿上。凡是到过三峡库区的人们都知道,三峡库区受淹旧城镇的共同特点是,道路狭窄,房屋拥挤,人口密度大,发展余地小,人均占地一般只有25~30平方米,国家为了彻底改变三峡库区城镇的落后面貌,给予了适当的发展性补偿,即不论一座城镇原有的占地规模有多大,均在考虑了城镇人口的增长因素之后,按建设部规定的人均占地标准补偿占地规模。

《三峡工程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规划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规定的人均占地标准是:城市80平方米从,县城70平方米从,一类集镇66平方米从,二类集镇61平方米从。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据建设部统计,目前除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域较为广阔的省、自治区外,全国尚有70%的城镇还没有达到上述标准。国家让三峡库区受淹城镇在搬迁后即达到上述占地规模标准,应当说,是国家对三峡水库淹没区内城镇居民的关心和支持,为新城镇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有利的条件。

根据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编制的湖北省、重庆市三峡水库移民安置规划报告中数据统计,以8个全淹的县为例,新县城占地规模与旧县城占地规模相比,其倍数平均为2.65倍,最大的为3.23倍。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旧县城原有的占地规模,是赔偿部分;新县城比旧县城扩大的占地规模,是补助部分;而且补助部分都大于赔偿部分。

由于新县城占地规模的扩大,不论旧县城原有的用水、用电容量与设施的规模有多大,《大纲》中也都按照建设部规定的标准进行了补偿。比如:城镇居民用水量标准为:城市120升/人·日,县城和一类集镇100升/人·日;二类、三类集镇80升/人·日;城市、县城的供水普及率要达到100%;除生活用水外,还规定了工业、市政、公共建筑、不可预计等用水量的标准。城镇供电负荷标准为:生活用电,城市250瓦从,集镇150瓦/人;工业用电,根据随城镇迁建的受淹工矿企业用电量而定;市政与公共建筑用电,城市、县城按总用电量的5%~8%确定,集镇按总用电量的3%~5%确定。

按照上述用水、供电补偿标准,每座新县城都建起了现代化的自来水厂和供水管网,建起了大容量的变电站和供电线网,和旧县城相比,均有了成倍的增长和长足的发展。

对新城镇的排水设施、环境卫生、消防、公共绿地、道路等,《大纲》中也都按照建设部规定的标准给予了补偿。

三峡库区第一座建成的新县城——秭归县新县城已经搬迁结束,于1998年9月28日举行了隆重、简朴的搬迁仪式。新县城道路宽阔,交通便利,高楼耸立,绿地成片,市场繁荣,俨然已成为一座现代化的新型城市,与狭窄拥挤破旧不堪的老县城形成鲜明的对比。新县城已成为秭归全县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余7座全迁的新县城及上百座新集镇,都在加紧建设,有的已初具规模,数十座新集镇已经基本建成。应当说,秭归县新县城是三峡库区新县城的缩影。

第三种类型是动态增长性补偿。

开发性移民与赔偿性移民的根本区别之一就是考虑了动态增长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考虑了移民的动态增长。在逐户、逐级调查到的淹没线以下实有人口的基础上,《大纲》中规定,对于农村移民人口,按1.2%的年递增率计算需要生产安置的人口;对于城镇移民人口,考虑了以下五种增长因素:1、随迁人口,因城镇搬迁而需要搬迁的而并不受淹的非农业人口,一般按受淹人口的10%计算;2、机械增长人口,按受淹人口和随迁人口之和的10%计算;3、占地人口,指新城镇建设区内的原有人口,一般根据1/1000地形图调查确定;4、自然增长人口,直接受淹非农业人口与前3种人口之和,按1.2%年递增率计算至新县城建设与搬迁完毕年;5、常住无户籍人口,指户口不在受淹旧城镇而长期(3年以上)居住在该城镇内的人口,一般按直接受淹的非农业人口与随迁人口之和的10%计算,直接受淹人口加上以上五种人口之和,来计算新城镇占地规模(面积)和基础设施建设补偿费。由此可以看出,《大纲》为城乡移民群众确实是考虑得十分周到的。三峡水库淹没线以下的直接淹没人口是84.75万人,考虑了各种增长因素后,最终动迁人口为113万人。

另一方面是考虑了移民补偿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因素。三峡水库移民补偿资金总额为400亿元,这是依据1993年5月末价格水平测算出来的。三峡工程水库移民从1993年开始,到2009年结束,时间跨越长达17年。因此,必须考虑移民补偿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物价上涨因素,才能保证水库移民工作的顺利完成。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传统的做法是每隔若干年调整一次概算,这样作既不科学,也很难做到公正、合理。三峡工程对此进行了改革,水库移民和枢纽工程建设一样,都采用了“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办法来进行投资控制与管理。每年要聘请有资格的中介机构测算物价指数,再根据这一物价指数计算出测算年的动态投资与静态投资之间的差额。

三峡工程水库移民补偿资金每年的物价指数是聘请中国价格中心进行测算的,该中心本着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本着对国家、对移民、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在三峡库区14个区、县,对数十种商品进行价格采集,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编制的概算权重为基础,精心测算1993~1995年三峡水库移民补偿资金物价指数,通过专家评审后,已经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批准。1996、1997年的物价指数也即将被批准。考虑移民补偿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物价上涨因素,充分体现了人民政府对移民群众极端负责的精神。

要使水库移民各大类补偿投资及其总额计算的准确,关键还在于要实事求是、认真细致地搞好淹没线以下的人口和实物数量的调查,也可以说这是计算水库移民补偿性投资的基础,是执行好开发性移民补偿原则的基础。

1991年至1992年6月上旬,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会同四川、湖北两省和有关地(市)县政府,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要求的精度,完成了20个县(市)水库淹没线以下的人口调查和实物数量调查。实有人口的调查方法是:由调查人员根据分公安机关填发的户口册逐一入户调查,按人口登记办法当场核对并填报,由户主签字认可。农村人口按组、村、乡、区、县逐级汇总,由各级负责人签字认可,城镇人口按居民组、居委会、街道办事处、镇、县(市)逐级汇总由各级负责人签字认可。这样调查的成果是相当精确的,而且是群众认可、各级政府认可的,因此是可信的。淹没实物数量的调查大致也是采用上述方法进行的。

有了可靠的淹没线以下人口和实物数量,有了经过各方论证后得出的补偿标准,即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出水库区移民各大类补偿投资额及其总额,三峡库移民补偿投资总额为400亿元(1993年5月末价格水平),这一补偿投资总额,不但能补偿(补足)库区移民的淹没损失和搬迁安置,还考虑了移民适当的发展。

三峡工程论文范文2

1.1规划定位

在工程建设完成以后,根据坝区发展的需要,其功能定位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随着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竣工,未来工程管理区在保留一小部分管理和服务配套功能的基础上,还将更多地承担旅游接待、文化展示、休闲娱乐和会议培训等功能,全方位提升坝区的功能。

1.2规划思路

规划在优化和完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原有的生产发电功能的基础上,发展旅游功能和生态景观功能,吸引游客驻留,将其建设成为世界级的现代水电基地、生态示范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展示培训基地及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发挥其生产保障、培训会议、旅游科普和休闲娱乐的综合效益。

1.3规划策略

(1)策略一:保护工业遗产,突出水电文化。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水电事业建设的一项重大的标志性工程,从侧面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项经济建设取得的成效,其建设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各类工业遗址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价值,在规划建设中应突出对工业遗址的保护与开发。

(2)策略二:完善配套设施,满足发展需要。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区主要为三峡的各项施工建设提供生活配套设施,现在工程的建设已基本结束,未来工程管理区还将承担各类旅游接待、会议培训等功能。同时,由于管理区内部分建筑建设年代较早,建筑质量较差,已经不能满足未来坝区发展的需要,所以急需完善管理区内的各项配套设施。

(3)策略三:融入“绿色、低碳”的开发理念,恢复生态环境。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对周边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未来的规划建设中需要重点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恢复生态环境。

2规划内容

2.1城市设计与风貌更新

(1)空间结构。规划将三峡坝区分为左岸片区和右岸片区两部分,并以大坝为核心,结合现状功能,合理调整坝区两岸片区的空间结构,形成“一环、两带、五区、八核、多点”的空间布局,打造眺江生态园、三峡水电博物馆、酒店群、水电培训中心和体育公园等节点,并通过合理的交通流线将左岸片区与右岸片区串联起来,形成环状功能流线(图1)。

(2)功能布局。根据现状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的布局,左岸片区与右岸片区在功能上也有一定的区分:左岸片区作为三峡坝区的入口区域,对进入三峡坝区的游客起着重要的分流与集散作用,规划将交通换乘中心人流量较大的商业设施、医院、体育馆及经济商务酒店等服务配套设施布置在左岸片区(图2);右岸片区主要为功能复合型区域,与左岸片区的功能适当进行区分,主要包含教育培训、会议接待、休闲游憩和参观游览等功能。

(3)风貌更新。三峡坝区现有建筑主要集中在左岸片区,多建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建筑比较陈旧,也无明显风貌特色。规划充分考虑三峡大坝主体及周边村镇的建筑风貌,融入三峡水利工程元素和当地文化元素,确定坝区建筑风貌主要为带有中式韵味的现代风格,同时兼具水电文化特色及地域文化特色。坝区内除了酒店、博物馆等标志性建筑以外,其他建筑风格形式相对统一,形成具有整体性的建筑风貌。结合现状建筑,规划对其立面和屋顶进行改造,并添加材质,在改造过程中注重三峡大坝主体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使规划区内的建筑风格与形式相对统一,以保持规划区内建筑风貌的整体性,达到融景、透绿的目的(表1)。

2.2旅游体系规划

(1)旅游产品开发。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宏伟工程本身就对游客具有天然吸引力,再加上依托三峡品牌,使库区旅游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竣工后,三峡库区还将出现更多可供旅游开发的湖泊、岛屿等新的资源,“高峡平湖”的新形象已经在业内逐步树立起来[2]。为了发挥三峡坝区及其周边的旅游资源优势,充分挖掘三峡坝区的价值,进行系统的旅游开发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国内旅游需求的逐渐成熟,个性化、多元化旅游趋势的逐渐形成,三峡坝区旅游业应针对不同客户需求细分市场,根据自身资源条件设计、开发和销售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在体现特色中实现产品的多元化,实现与东部地区的互补,为实现跨地区旅游经济体系的点线联合、客源分享及联合促销等创造条件。在实现旅游产品多元化的同时,要努力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旅游产品的绿色化、精品化,优化三峡坝区旅游产品的结构,提高三峡坝区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规划重点提出“泛博物馆”和“大旅游区”的概念。“泛博物馆”主要以参观游览大坝为特色,结合博物馆、多处工业遗址公园和截流公园,打造一个具有浓郁水电文化气息的水电泛博物馆。“大旅游区”在整合坝区自身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上溯奉节白帝城,下至宜昌葛洲坝,打造片区式的发展格局,突出坝区旅游中心集散地的作用,构建富有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区。规划以大坝为核心,设置三峡水电博物馆、演艺中心和珍稀鱼类保护中心等,提升坝区旅游的综合吸引力;同时,结合现状自然山体和环境,打造截流公园、坛子岭公园和185观景台等景点,与大坝形成视线通廊,使游客能便利地观察到作为旅游核心景点的三峡大坝。围绕大坝组织环形旅游游线,将坝区两岸景点串联起来,构建由工业旅游、生态旅游和休闲旅游项目组成的复合立体的旅游体系,提升坝区对游客的吸引力。

(2)三峡文化特色提升。三峡地区跨越重庆、湖北两地,素有“川鄂咽喉”之称。一方面,这里山高坡陡、地势险峻、景观雄奇,从古至今吸引了无数游人到此探险猎奇、游憩赏景;另一方面,历史上的三峡地区作为连接巴蜀与湖广的交通枢纽,不仅长期成为东西移民的主要通道,更是巴、楚、蜀及中原各个民族交融的区域,各种异质文化在此交流、碰撞、融合与涵化,文化的多元性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水位的上升对坝区内动植物的生存造成了威胁。为推动坝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以生态园林建设为主题,开展了截流公园和坛子岭眺江公园等园林工程,改善了坝区的生态环境,同时注重恢复与保持长江两岸的水土。此外,在建设中尽量避免地形改造,充分利用乡土植物品种,合理配置植物景观,减少人工雕琢的痕迹。

3结语

三峡工程论文范文3

中苏专家的合作与分歧

长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是中国的母亲河。它虽给中国人民以舟楫、灌溉之利,但其水患灾害严重,一直没有得到治理;丰富的水利资源,一直未能得到开发。近代以来,许多仁人志士提出过开发三峡的设想。1919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的实业计划中提出要在三峡河段“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以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1924又在“民生主义”演讲中提到在三峡可以装3000万匹马力的发电机。孙中山的设想,引发了几代中国人治理、开发长江的渴望。1944年,美国人萨凡奇受国民政府邀请,考察三峡,并在美国丹佛尔垦务局进行过三峡工程的设计研究,建议兴建三峡工程。当时,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经济凋敝,民不聊生,三峡工程根本不可能兴建。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把长江洪水控制和汉江治理问题摆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1953年2月19日到22日,主席离开武汉,乘坐海军“长江号”军舰顺流而下,在九江换乘“洛阳号”军舰,到达南京,视察长江。当时,我随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陪从武汉到南京。在船上,听取了林一山关于长江问题的汇报,着重研究了长江中下游防洪问题。听完汇报说,

“费了那么大的力量修这么多的支流水库,还是不能解决长江中下游防洪的主要问题,为什么不集中在三峡修一个大水库,卡住长江上游洪水呢?”要林一山回去抓紧研究,有了成果向他报告,但对外不要讲。随后,长江上游工程局按照林一山的布置,于1954年4月,组织人员对长江三峡进行勘察,选取坝址。经过一段时间的勘察,提出黄陵庙、三斗坪、茅坪等坝址更为有利,值得研究。

1954年夏,长江中下游发生百年少遇大洪水后,、刘少奇、于当年12月在京广线的专列上,用了一整夜时间,专门听取林一山关于长江三峡工程技术问题和坝址情况的汇报,下决心正式进行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设计研究工作。还要回北京后给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发电报,希望苏联派专家来华帮助进行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设计研究工作。

从1955年起,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有关部门和各方面人士通力合作,全面开展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勘测、科研、设计工作。以原来长委会为基础,由国务院有关部委派人参加,成立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1955年6月,以马林诺夫斯基为代组长的苏联专家组陆续来到武汉,不久专家组长德米特里也夫斯基正式抵达,中苏合作全面展开长江流域的规划工作。

1955年10月到1956年6月,中苏专家对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进行了广泛查勘。长委会调集了18支勘测队在长江干流和嘉陵江、汉江、乌江、金沙江等进行地质勘测。苏联航空测量队出动10余架飞机,分南北两线航测了长江流域主要地区。特别是1955年10月至12月,水利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葆华和长委会主任林一山带领长办一些主要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对长江上游干支流进行综合查勘。苏联专家组组长德米特里也夫斯基,成员马林诺夫斯基、阿卡林、司太尔马哈、斯坦盖也夫、叶戈罗夫、德钦斯基、马祖尔、鲁达可夫、沃龙金等10余人参加。就是在这次查勘中,中苏专家发生了重大意见分歧。

苏联专家由于对长江防洪形势的紧迫性、严重性认识不足,对水电开发考虑较多,主张把重庆上游40公里的猫儿峡枢纽和上游干支流几个枢纽建起来解决近期需要,认为三峡工程规模太大、投资过多,不大现实。中方专家则认为长江防洪问题紧迫,是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猫儿峡等工程淹没良田太多,不能作为治江重点;倾向于以三峡枢纽作为治江战略重点。

总理得知这一情况后,非常重视。1955年12月30日,他在北京专门开会,还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与会。在听取林一山和德米特里也夫斯基对治江战略的不同意见后,明确指出:长江中下游防洪,紧迫重要,三峡暴雨区形成的那种大洪水,是上游其他枢纽无法控制的,三峡水利枢纽扼中游来水的咽喉,地理位置十分有利,又有巨大库容,“对上可以调蓄,对下可以补偿”,不但对长江防洪有显著作用,综合效益也不是猫儿峡等工程所能代替的;三峡工程应是长江流域规划的主体工程。

德米特里也夫斯基听后,赞同长江防洪是全属性的大问题,同意进行三峡工程研究。此后,苏联专家与中方专家相互配合,在编制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设计等方面,在勘测、规划、设计、科研等领域,都作出了很大贡献。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长办的各个专业逐渐健全起来,队伍逐步扩大。

1956年的国内争论

1956年上半年,经过几年的努力,长江水利委员会和不久前组成的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在即将提出以三峡工程为主体的长江流域规划要点报告时,长办主任林一山总结当时的工作成果,在《中国水利》杂志第5、6期上发表了题为《关于长江流域规划若干问题的商讨》的文章,全文长2万多字。文章着重讲了两个问题:一是三峡工程在长江流域治理开发中的枢纽作用和地位,提出“长江流域规划中必须首先解决防洪问题”,三峡是建设大坝的最好地点;二是在进行长江流域规划的同时,要对三峡工程的设计展开深入研究,其中谈到三峡工程的正常蓄水位(最高为235米)以及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的问题。

20世纪50年代,等中央领导提出进行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设计研究问题,主要是从长江中下游防洪方面考虑的,并决定由长委会、长办负责此事。新中国成立前,参加萨凡奇计划及中美合作三峡工程设计的中方团组,除扬子江水利委员会外,主要是资源委员会的全国水力发电总处。为此,新中国成立后当中央提出三峡问题时,国内负责水电的部门认为此事应由他们负责,当要他们参加时,就有了一些看法。

1956年9月,国内负责水电的同志,针对林一山的文章,组织了一批文章,在《水力发电》杂志第9期上出了专刊。这些文章认为:用三峡工程防洪是不必要、不经济的;荆江地区防洪形势非常严峻,如发大洪水,会导致淹死几十万人的毁灭性灾难的说法,是夸大其辞、耸人听闻的;在全国用电量比较小的情况下,三峡所发的电根本用不了,会造成资源和投资的浪费;三峡工程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不但国内解决不

了,就连世界上也解决不了;提出用沅水五强溪工程替代丹江口工程。这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一场历时两年的争论。

1958年1月,中央在南宁召开工作会议,要求会议安排讨论三峡工程问题,并将国内两种不同意见的代表接到南宁,进行汇报。我于1955年起先后被任命为长办规划和汉江规划设计室主任,负责汉江流域规划和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的设计工作;1956年长办工作重心由规划转向设计时,又担任枢纽室副主任,没有参加南宁会议。在肯定修建三峡工程必要性的同时,充分吸取不同意见的合理部分,提出“积极准备,充分可靠”的三峡建设方针,并要求亲自抓,一年抓四次。

1958年2月底3月初,率100多位党政要员和专家,实地勘察三峡工程的预选坝址――南津关和三斗坪,我也陪同前往,并汇报了汉江流域规划和丹江口设计情况。汇报结束后,一个个征求专家的意见,大家都说没有意见。说,没有意见就这么定下来,批准丹江口工程,列入第二个五年计划,1959年开工或者做开工准备。在随后讨论三峡工程问题时,原来对三峡工程上马有意见的同志并没有坚持反对建三峡工程,并讲三峡工程有很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的综合效益,只是把分歧说成是三峡工程的坝高定得高,建设时间上也有些不同看法。船到重庆后,在总结会议上讲,这次会议是按照中央精神,积极准备兴建三峡工程的一次会议。经过两年多的争论,现在大家的意见基本取得了一致,由此看来,争论还是有好处的,不争论哪里有这么多材料来说明问题?

1958年3月,根据考察的结果和专家讨论的意见,成都会议通过了《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明确提出:“从国家长远的经济发展和技术条件两个方面考虑,三峡水利枢纽是需要修建而且可能修建的;但是最后下决心确定修建及何时开始修建,要待各个重要方面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之后,才能作出决定。估计三峡工程的整个勘测、设计和施工的时间约需十五年到二十年。现在应当采取积极准备和充分可靠的方针,进行各项有关的工作。”同时,决定撤销长江水利委员会。这次会议实际上对两年多来的争论作了结论。

这里,我还讲一个小插曲。1958年10月,我,随水电部代表团到苏联参观斯大林格勒水电站截流。我们是10月21日凌晨乘苏联图一104飞机动身的。曾经预订过前一班的机票,因客满而推迟。不料那一班飞机在西伯利亚发生了空难事故,以郑振铎为团长的中国文化代表团全体遇难。我们到后,在莫斯科的中国留学生对三峡水利枢纽很关注,驻苏使馆便组织留学生听我们作报告。率团负责水电的一位领导在讲国内“”的一些问题外,也讲了三峡工程,谈到对三峡工程的不同观点。随后我也作了一场报告,主要是围绕中央文件所说“三峡水利枢纽是需要修建而且可能修建”讲的。这两个报告实际上展开了一场争论。

坝址、人防和泥沙研究

1958年3月,成都会议结束后,乘坐“江峡号”轮由重庆顺江东下,视察三峡坝址。过三峡时,他对船长讲了一段关于建设三峡工程重要性的话。4月,他在武汉会见一个外国代表团时说,“我们准备在三峡筑一个水库。准备工作需要5~7年,连筑成就要15~20年。”“这将是我们的第一个大水坝”。8月,主持召开北戴河长江流域规划座谈会,研究进一步加快三峡设计及准备工作的有关问题,要求在1958年底完成三峡初步设计要点报告,并作出“为1961年开工作好准备”的要求。

1958年4月,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根据开展三峡科研大协作的指示,成立三峡科研领导小组,中科院副院长张劲夫为组长,科委与水电部各一负责人为副组长。6月,国家科委、中科院召开首次科研会议,对三峡工程开展全国科技大协作,到会的有82个单位、268人,同时还有13位苏联专家与会。根据这次会议制订的计划,全国共200多个单位、近万名科技人员参加三峡工程的科研协作。

1958年成都会议后,长办根据成都会议精神和的指示,全面部署勘测设计等工作。在勘测方面,长办专家和苏联专家一起,做了大量的地形、地质比选工作。在规划设计方面,成立了三峡工程设计领导小组,我被任命为组长,全力抓好设计工作。三峡工程设计领导小组每周召开一次会议,安排、布置、检查工作成果,1958年末提出三峡工程初步设计要点报告,1959年拿出初步设计报告的初稿。

这一时期,三峡科研、勘测、设计工作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对坝址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1955年以后,我们对两种不同类型的坝区即南津关和美人沱进行了勘探研究。经过比较,1958年选定了美人沱坝区,‘随后在该坝区进行了坝段比较。1959年,选定了三斗坪坝区。当年5月,我们邀请66个单位188名代表讨论初设要点报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三斗坪坝区具有不可争辩的优越性;枢纽建筑物可按正常蓄水位200米设计。以后,又在该坝段比较了三条坝线,1960年经过比较,选择了上坝线,即现在通过中堡岛的坝线。

1959年,针对战争状态下三峡工程怎么办的问题,在三峡建设方针“积极准备,充分可靠”之后加上“有利有弊”四个字。1960年,中央考虑到当时国家的经济情况和国际形势,决定放缓三峡工程建设的进程。当年8月,在北戴河会议期间主持召开长江规划会议,调整三峡工作部署,并指示“雄心不变,加强科研,加强人防”。同时,由于黄河三门峡水库发生严重淤积问题,又提出水库的寿命问题。20世纪60年代,根据和的指示精神,我们加强了人防和泥沙的研究工作。

1959年12月,在提出“有利有弊”的指示后,指示成立了三峡防空炸科研领导小组,张爱萍负责,张劲夫、钱学森、钱正英、林一山参加,并成立了以军事部门为主,有长办、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单位参加的三峡工程试验站。长办作为三峡工程的设计单位,对三峡坝址也进行了防护研究。从1961年起,从宽河谷段的三斗坪坝址研究转向窄河谷段的石牌、太平溪两处坝址防护的研究。1963年起又重点研究了太平溪坝址的防护工作。这一时期,我还与洪庆余到哈军工联系用化学爆炸作模拟试验事宜,在北京东花园、官厅水库进行了试验。以后,还在新疆核实验基地作了核爆模拟试验。

1959年,鉴于三门峡水库淤积引起的社会严重关注,长办开始将水库调度与泥沙淤积作为重大科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于60年代初由武汉水院与长科院建造了三峡水库,开展库尾推移质5年至10年系列淤积对重庆港区与航道影响的长模型,初步查明推移质泥沙淤积规律,得出航道深槽虽有变化但仍能保持一定航深满足正常通航和航运发展要求的结论。此外,林一山亲率长办人员深入华北、西北多沙河流,对一些水库保留有效库容的经验进行实地考察,并针对三峡水量丰沛的特点进行研究,得出可在多沙的汛期降低

库水位泄洪排沙,待汛后再蓄水至正常水位,使三峡水库保留有效库容的调度原则。1965年,长办提出成果报告,上报和,并在黄河三门峡试用了研究成果,取得了很好效果。

这期间,中央特别是仍没有放弃三峡工程。1962年至1963年,准备搞三峡工程。林一山和我在北京呆了两个月,随时准备向报告,可能是他脚受伤了,休息了一段时间,我们等了两个月也没有汇报成。1965年1月17日,林一山去向汇报长办的工作,要我去汇报三峡工程的情况。当时正值春节前,林一山汇报完,准备由我汇报,但因又安排几位副总理汇报工作,我就没有谈成。最后送我们出来,林一山让我向他讲一讲,总理说:“唉,你不用跟我讲了,我知道。”因为1958年是我向他汇报丹江口工程,他记得很清楚。当时他已经有个想法,丹江口工程完了以后接着就干三峡工程。没想到,1966年“”爆发,把兴建三峡工程耽误了。

葛洲坝工程上马及三峡坝址的选定

1969年10月,视察湖北时,湖北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张体学提出要修建三峡大坝,泼了“冷水”,向张体学提出“头顶两百亿立方水,你怕不怕”,指出在目前备战时期,不宜作此想。事后,张体学根据一些同志的意见,提出先修葛洲坝工程。但按照长办过去研究的建设程序,葛洲坝工程属三峡工程的一部分,是三峡工程的反调节工程,应在三峡工程建成之后兴建,或与三峡工程同时修建。

1970年3月,通知湖北省军管会,要林一山到北京参加全国计划工作会议预备会议,研究“四五”计划纲要。会议是在北京饭店礼堂开的,我跟林一山一起去的。在会上问:“林一山来了没有?”林一山答:

“来了。”说:

“兴建长江三峡工程是伟大领袖的伟大理想,我们一定要在他健在的时候把这件事定下来,不把这件事办好,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当时,计划把三峡工程写进“四五”计划纲要中。这个文件我亲眼看到了,就是在北京饭店开会时的秘书、国家计委副主任顾明给我看的。

4月30日,水电部在向汇报全国电力工作时,谈到葛洲坝工程问题。表示要比较三峡工程和葛洲坝工程先上哪个好。武汉军区也对葛洲坝工程非常积极,司令员曾思玉从朝鲜访问回来后,一直住在北京,希望能把建设丹江口的队伍转移到葛洲坝。把林一山找来,综合各方意见,反复权衡,最终认为先上葛洲坝,可为三峡工程做实战准备。

9月,武汉军区和湖北省革命委员会向中央和国务院报送《关于兴建宜昌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请示报告》。12月16日,主持国务院业务会,听取葛洲坝工程设计情况汇报。24日,将武汉军区、湖北省的报告及《中共中央关于兴建宜昌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批复》送审稿,并附上林一山的反对意见,呈送。批复送审稿提出在“四五”计划期间兴建葛洲坝工程是可行的;“至于三峡大坝,需视国际形势和国内防空炸的技术力量的增长,修高坝经验的积累,再在‘四五’期间考虑何时兴建。”

1970年12月26日,在77岁寿辰的这天,写下批示:赞成兴建此坝。批准的第四天,葛洲坝工程就在尚未做完设计的情况下,大规模开工了。由于准备不足,工作越来越被动,施工质量发生了严重事故。1972年11月,抱病两次召集会议,研究葛洲坝工程问题,并责成林一山等组成葛洲坝工程技术委员会,重新讨论葛洲坝应该上还是下。经过充分讨论,决定葛洲坝工程停工两年,修改设计。当时长办确定由我负责葛洲坝工程的设计修改工作。1974年9月,在国家建委主任谷牧主持下,审查了设计方案,葛洲坝工程于当年复工。复工以后,我就长期住在工地参与建设。1975年葛洲坝工程基本走上正轨,1981年初实现截流,1981年中通航发电。

三峡工程论文范文4

[关键词] 三峡总公司 融资顺序 优序融资理论

三峡总公司在融资战略的选择上遵循了“优序融资理论”。它是我国债券市场严重滞后、企业债市场发展低迷的市场环境之下出现的“一枝独秀”。本文结合“优序融资理论”浅析三峡总公司做出此种融资战略的原因。

一、“优序融资理论”在三峡总公司筹资方式中的体现

1.内源融资

按照优序融资理论,公司的首选融资方式严格来讲应该是加快企业自身的现金流和提取留存收益,但三峡总公司作为中央政府管理的特大型国有企业和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它获得的首批资金就相当于产生于内源融资:中央财政部将在全国范围内征收的电力附加税约计1000亿元、国家开发银行的300亿政策性贷款和葛洲坝水电站的现金收益作为首笔建设资金。

2.债权融资

随着工程的进展,项目所需资金依然存在缺口。三峡总公司之所以选择债权融资优先,从宏观上来看,这样做不但考虑到长期债权的资金流特点与三峡项目相吻合,还考虑到能充分利用“税盾”作用有效的避免过多所得税的产生;有关统计数据预计2004年三峡电厂并网发电后能在5年工期里产生670亿元的收入,由此可见三峡工程巨大的升值空间。从微观上看,这里就相当于已知投资项目的净现值b很大,远远大于在t = 0或t = 1时公司发行债券后新股东资本的收益,则我们可以知道S + a ≤ S + a + b D即公司未发行债券前的自有现金和资产小于等于发行后公司资产和投资净现值,于是公司可以选择采用债权融资。换句话说,模型选择了t = 0时,三峡总公司尽管已经知道了公司现有资产值a 和三峡工程的投资净现值b,但并没有就发行债券或股票问题对外宣布,而公司高层掌握的信息对企业有利,因为他们知道三峡工程完工后的巨大经济效益不是投资者所想像的那么简单,于是他们认为市场低估了三峡工程的价值所以企业更愿意发行债券。反之,如果三峡工程的价值被过分乐观的投资者们高估了那么三峡总公司更愿意发行股票。这就是“优序融资理论”里所说的倘若投资项目带给老股东的收益小于由于市场对企业股票的低估而给他们带来的损失,则站在老股东的立场上,企业情愿放弃投资净现值为正的投资项目也不愿意发行此类股票。反之,当市场高估了企业的股票价值时,企业很乐意发行股票。但投资者因为知道人的这一行为模式,所以当企业发行股票的时候,投资人认为这是企业的一个悲观信息的传达,因此广大对三峡工程项目抱有巨大幻想的投资者们便会拒绝购买三峡股票,即使他们认为这个项目是中央政府作为坚强后盾鼎力相助的。然而债权融资却能够有效避免这一问题的产生。

3.股权融资

为实现公司的股份制改造,三峡总公司作为发起人设立了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电力),三峡总公司拥有绝对控股权(2005年8月以前持股89.5%,后减持至63.51%)。2003年,长江电力首次公开发行A股23.26亿股,共募集资金100.018亿元,随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按照“优序融资理论”来说,此时( S + a )≤( E + b )即在t = +1时,三峡总公司高层和广大投资者几乎都拥有了关于三峡工程项目的 a , b值,即三峡总公司现有资产的估计值和三峡工程项目的投资净现值;而此时的新股发行数量E可以通过预计筹资额和预定发行价格估算出来;另外,由于已知公司拥有的现金S和现有资产 a ,三峡工程项目的投资净现值 b ,剩下的问题就是对发行股票后公司老股东股票的市场价值P’的估算。企业价值评估办法主要有三种,收益法、成本法和市场法。假设公司选取收益法对其价值进行评估,即根据资产未来预期收益的净现值或资本化处理来估测资产价值。最后,公司可以得到发行股票后公司老股东股票的市场价值P’。于是综合以上数据,公司高层认为现有流向新股东的已有资产份额小于等于老股东所持有的公司价值的增值份额,于是长江电力此时愿意发行股票。

二、结束语

三峡总公司的融资战略决策中体现了广泛存在于发达资本主义市场中的融资方式。三峡债的成功发行、长江电力上市后持续再融资及三峡总公司的良好的资产负债结构、100%的还本付息履约率也充分肯定了Mayers的观点:先内部再债权最后股权的融资顺序。

参考文献:

[1]何小锋 李心愉 郝君富:公司融资案例[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95-110

三峡工程论文范文5

在这些情况的背后,却是纷至沓来的议论,其中一大特点是出现许多质疑三峡工程的声音。2006年5月主体工程大坝封顶的三峡水库是世界最大的人工湖之一,不过同期发生的各种自然现象都被指可能“与其有关”:2003年重庆县天然气井喷、2006年川渝干旱、2007年重庆特大暴雨、2009年西南大旱以及2011年的“长江中下游大旱”。

“对于它的争议不是现在才出现,而是一直都有,或者说它的整个历史都在被关注中。”英国《金融时报》(FT)中文网中国问题观察员徐达内说,“民众积极关注政府的公共决策,关注环保工作、生态问题,同时有了表达意见的宽松氛围,都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迹象。”

越来越多的人始为三峡工程担心,担心它会变成一个“问题工程”,担心它曾经给全国人民承诺的美好蓝图无法实现。

三峡大坝真的有这么大的能量吗?忽而制造大旱,忽而又制造大涝,甚至能够引发地质活动?西南政法大学的新闻传播学者李韧说:“舆论的形成不是盲目的,而是有规律可循,其形成和消长与当今社会利益分配、社会心理演变、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矛盾激化等因素密不可分。”

“三个诉求”与舆论泛滥

不少热心人士最近收集了三峡工程曾经的一些防水患的宣传内容:从“抵御万年一遇”到“抗击千年一遇”到“能防百年一遇”,最后成了“不要把什么希望都寄托在三峡大坝”。

令人疑惑的是,“能否防水患”的问题还没有弄明白,干旱的情况又陆续出现了。如果说之前的“川渝大旱”、“西南大旱”的感受还不够直观,那么今年的“长江中下游大旱”则令人有切肤之感了,按照这些地区的气候记录,在春夏之交发生大面积干旱距今百年时间未见。

这次大旱与三峡工程有关系吗?这样的学术问题一旦被公讨论,正反两方的意见表达都如滔滔江水。

肯定者认为,三峡大坝改变了周围气候,破坏了形成降雨的条件,导致长江上游平时降水稀少,极端气候增多,从源头上破坏了这条河。有人比喻:“上游蓄水,中游拦水,下游引水,跨流域调水――四个环节统称‘蓄拦引调’,哪一个环节都可能给长江口的水安全带来威胁。”

否定者却表示,旱情是全球极端气候所致,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在5月份中国气象局的新闻会上,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表示,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持续偏少的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冷暖空气不匹配。

5月24日,三峡工程主要设计者、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对“三峡诱发干旱论”作出回应,“不能一遇到极端气候就怪罪三峡工程。恰恰相反,若没有三峡工程,长江中下游的干旱程度将会加剧。”同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曹广晶也公表示,即使人类不去影响,自然界也会发生自身变化,三峡工程对自然的影响不等于破坏,要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完美的,关键是利弊权衡。

在“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的官方网站上,大量气象、地质和水利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纷纷出面喊话,力图说明目前尚未有证据支撑“三峡工程影响气候”。

还有在国外生活的中国网友评论,不应该将建设水电站政治化,维基百科(英文版)里的世界最大、最高的水电站和大坝排名,大部分都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发完了,所谓拆大坝,都是已经到寿命期,三峡大坝也有寿命期,以后也会拆。

中国留美经济学者张永认为:“三峡工程本来就是个争议很大的项目,而民众也需要发泄。”李韧表示,三峡工程之所以不断进入舆论中心,其实背后潜藏着公众的三个诉求:一是知情权诉求,二是参与决策权诉求,三是社会公正诉求,这三个诉求是中国社会转型阶段公众普遍感觉没有得到保障的,也没有得到官方的有效回应。而“三峡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家权力和意志的象征,对这样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国家工程质疑,事实上强化了公众‘三个诉求’的合法性基础。民众对这个耗资巨大的国家工程的质疑,也更能系统地呈现出他们的整体诉求”。

“政府对于这样的问题不能简单回应,要实事求是摸清楚情况,不能主观臆断,更不能刻意隐瞒真相。”重庆市社会科学院的经济学者王秀模表示。每一次情况似乎都是这样,在有人对三峡工程有质疑时,也总会有专家出来辩解,指为气候反常,与三峡工程无关。

回顾工程上马时宣称的“一劳永逸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和干旱”、“万吨巨轮可直达重庆”及“水库像大空调机可调节四川盆地气候至冬暖夏凉”等承诺,现在被讥讽为“牛皮吹破”。目前,三峡工程的发电功能基本达标,但其他诸如移民安置、水体污染、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等情况都不尽如人意。

重庆大学的环境学者王里奥此前也表示:“生态环境的恶化是缓慢的,也是灾难性的。可以肯定的是,水质会恶化,植被被破坏,地质变脆弱,气候更恶劣。”位于三峡大坝上游约15公里处的湖北省秭归县,从工程始的2000年起就始频繁地震:2000年5次、2001年两次、2002年两次;在蓄水的2003年,更增至18次;此后几年地震遗址发生频率较高,最低的3次,最高的是一年12次。

多年来,一直有人表示三峡工程“质量请自然检验,得失让历史评判”,这样的方式是一种被动的伪命题,尤其政府一直没有向公众具体说明。

争议无解

5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和《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并制定了目标:2020年,移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达到湖北省、重庆市同期平均水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地质灾害防治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基本建立。

“会议通稿中出现了三峡工程‘不利影响’的公表述,由于恰逢长江中下游罕见大旱,使那些长期反对该工程的人得到了激励。”王秀模说,“不过民间的议论与官方的说法之间沟壑总是很大,双方始终各执一词。”

他表示,这些争论已经变得非常麻烦,似乎人人都是专家,已经形成一种谁也说不服谁,人人陷于尴尬的局面。但“三峡工程是个很复杂的事情,肯定有积极的作用,也有负面的作用,但是这些利弊不是某个官员或学者能够随便说清楚的。”王秀模说,“媒体记者不要再到处找专家、学者发表意见了,没有用。工程本身就有争议,而且从来就没有能够消除过这些争议,所以每次有了导火索事件,民众就会积极发言。”

一个典型例子就是,6月3日,长江中下游旱区大部喜降甘霖,但由于连日降雨量过大,湖南、江西等省局部地区又旱涝急转,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民众舆论又一次将原因指向了三峡工程。

“民众永远会抱怨,不管什么社会。” 张永说,“作为影响到中国社会的一件大事,估计三峡工程问题会这样一直热闹下去。”

王秀模表示,民众对三峡工程存在非议、质疑很正常,因为其本身的确有辫子可抓,“因为数据不明,也没有客观第三方参与,老百姓心里没有底,所以非常不服气”。他提醒,争议背后其实还包含着一种巨大的利益博弈,尤其是地方希望借此向中央要政策、要资金,“为什么不找发电企业而找中央政府,犹如车祸发生后许多受害人不告驾驶员而告车属单位一样,因为后者能够提供更多的利益”。

比如,截至2009年底,三峡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1849亿元。2010年“两会”期间,重庆代表团曾经要求中央政府拨给1600亿解决三峡工程移民的问题。另据2011年《三峡(重庆)库区移民工作报告》显示,最终要搬迁400万到500万移民,三峡后续工作所需规划投资总额为1238.9亿元。

王秀模建议成立一个全国性的专家组,对三峡工程的正、负面情况都进行调查,对各种数据进行收集。最后还可以请国际专家参与论证,因为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在水坝、水库方面都很有经验或教训。

同时,亦有观点表示,三峡工程目前还处在磨合期,对其如何驾驭还没有完全掌握,需要时间来体验,但最终一定会给长江中下游带来福音。无论是目前建成的水电或核电,一定有超出当初设计者思考范围的地方,问题要积极应对,但不应该将其作为如今谩骂或嘲讽的资本。

大旱引起总理思考

三峡工程是中国唯一一个通过立法程序,即全国人大来决策的工程。在1992年的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人大代表们以1767票赞成、177票反对、664票弃权批准三峡工程“上马”,其中赞成票仅占全部票数的67%,为全国人大通过议案赞成票的罕见低票数,反映出存在严重争议。

徐达内认为,现在政府放和容忍争论是好事情,总会有一些具有公信力的人出来说话,让民众多一些获取正确知识的途径,“回顾当初工程上马时,政府对于各种争论和建议是漠视的,这也是后来三峡工程暴露出许多不足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在讨论三峡问题时,已经有中外专家提出,“从防洪观点看,可用支流水库代替三峡,所以在修建三峡之前,需要发支流,不能认为三峡工程能彻底解决长江防洪问题。”

重庆合川市水务局的技术员舒红说:“不同的水库有不同的功能,比如有的用于饮水,有的用于灌溉,有的用于发电,一般来说不会同时具备多种功能。很多人并不清楚三峡工程是一个有限责任工程,其在设计之初就没有考虑对农业水利的支持功能,主要考虑了航运、发电和防洪等,而且如果要从三峡水库抽水解决干旱问题,近的地方还行,但是远地方就不现实了,因为经济成本非常高。”

而随着长江中下游干旱加剧,舆论从质疑“三峡工程诱发大旱”转移到“三峡工程抗旱能力”上来。王秀模认为,三峡工程之所以一直遭遇非议,其实与工程上马之初缺乏预见、预测及预警机制有关,或者说相关配套机制不够,应急方案不够,尤其长江中下游大旱更暴露出这些不足。

他说:“不能抗洪、不能抗旱,污染严重和水土流失等情况都成为社会舆论的热点,或者说旱季大量放水给下游,却又担心库存水量少不能正常发电。由此民众当然会产生质疑:修三峡工程的意义何在?”

民众对于三峡工程的议论涉及方方面面,完全可以用包罗万象来形容。比如工程中还暴露出大量的案件,有些涉案金额达到10多亿元,涉及的人员不仅有一般的工作人员,还有县长、县委书记和市长等中高层干部,也有一般的施工人员,甚至公司的总裁。

三峡工程论文范文6

从七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到今天,三峡工程历经艰辛,已初结硕果。2003年6月10日,三峡水库蓄水已达135米,2003年6月16日三峡五级船闸已通航,今年8月份,三峡首批机组将实现发电目标。在这十年的建设期中,三峡工程形成和积累了庞大的建设档案资源。这些档案资源不仅是三峡工程建设的真实记录和见证,而且是我们进一步开发长江、进行重大工程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宝贵财富。三峡工程建设档案的管理,是三峡工程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依据三峡工程建设的特点和客观实际有效进行。

三峡工程建设除具有一般工程建设特点外,还具有业主全面负责、国家进行监督等特点。其档案不仅包括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科研、生产、设备类,还包括筹资、保险、招投标、审计、稽查、索赔、国家质量检查、监测、环保、新闻宣传类。为保证三峡工程档案工作顺利进行,三峡总公司建立了档案管理组织网络体系、档案质量保证体系、档案责任体系和约束机制。

建立档案管理质量保证体系。在遵照已有的归档范围、案卷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四级审签制。承包方项目负责人对本单位已立卷整理好的建设档案资料进行全面审核签证;监理负责人对相应的建设档案资料进行真实性、完整性审核签证;业主项目负责人对送审的档案资料进一步全面复查审核签证;三峡总公司档案馆对经各方审签的归档资料依归档范围、案卷标准进行详细的审核签证。在以上四级审签制的基础上,由档案馆在合同项目完工验收签证书上进行会签。这样就有力地保证了工程建设档案的质量。

建立业务培训制度和四方协调例会。由于三峡工程参建单位有几十家,且各个单位进入三峡的时间不一致,三峡工程档案业务指导培训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对一些新开工项目、新单位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培训,就保证了各单位能准确、及时把握三峡档案工作标准。三峡工程项目类型的复杂性和各单位管理方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档案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具体问题和冲突。为了将冲突解决于前端,我们建立了由监理组织召开的不定期四方档案人员协调例会,协商各单位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形成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