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郦道元范例6篇

三峡郦道元

三峡郦道元范文1

《古文观止》也选有该文,常见各版本注译对此句翻译主要分为两派:《言文对照・古文观止》《名家精译・古文观止》《古文观止译注》,或译为“郦元的所见所闻”,或译为“郦道元所见到的和听到的”(其实相同);而《古文观止新编》译为“郦道元所看到的”。其他各版本的译法,多以前者为主。

对这两种译法,笔者不敢苟同。根据史料记载,郦道元一生没有到过石钟山,则“郦元之所见闻”,就不可能有“郦道元见到的”意思。

首先,我们看《石钟山记》原文:“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知也……”

由原文中“郦元以为下临深潭”“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句,可以推断苏轼也认为郦道元从未到过石钟山,直到唐代李渤才开始身临其境,访其遗踪,探寻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其次,《辞海》“郦道元”条记载:郦道元(466或472?―527),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县)人。好学博览,文笔深峭,在各地“访渎搜渠”,留心观察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一书,为有文学价值之地理巨著。而游国恩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关于郦道元的零星介绍为:郦道元(?―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县)人。他很好学,历览奇书,做过州刺史、御史中尉等官职。他的《水经注》是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实际是一部“别开生面”的著作。他博采了汉魏以来许多山川土风、历史掌故的文献,并根据自己随北魏文帝巡幸长城、阴山,以及自己做冀州、鲁阳、颍州、东荆州等地的太守、刺史时“访渎搜渠”的调查记录,叙述了大小一千多条水道的源流经历,以及沿岸的山川景物和故事传说。由此时代背景可知,此时期正处于南北朝分裂时期。郦道元活动范围主要在长江以北,而石钟山位于长江南(江西),在当时国家大分裂的南北朝战乱时期,官任北魏刺史的郦道元是不会不顾身份,以身犯险,前去千里迢迢外的江南,刺探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

再次,还有一条佐证。历史学家周一良先生也撰文考证,郦道元作为北方人,并未到过三峡,而三峡与石钟山相隔很近,假如郦道元去了三峡,不可能不去石钟山;反之,假如去了石钟山,不可能不去三峡。

因此,据此语境史实,此处“见闻”,并非一般汉语词典诸如《现代汉语词典》所注释的【见闻】“见到和听到的事。”权威的《汉语大词典》中,“见闻”义项虽有三个:(1)耳闻目睹。亦指看到和听到的事物。(2)知识,经验。(3)佛教语。谓目见佛,耳闻法。但意义也不符合本处语境。

那么,如何解决“见闻”的翻译呢?窃以为:此处“见闻”实为复词,复词通常有两种,一为偏义复词,“偏义复词,是指其词义偏重构成复合词的两个词素之一,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周本淳《古代汉语》)这种偏义复词现象,在古代汉语中时常出现,直到现在仍然保留其遗迹,如“安危”、“好歹”、“国家”、“睡觉”、“缓急”、“利害”等等,仍广为使用。语文教材中,尤以《孔雀东南飞》为最,如:①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③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④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⑤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即使《石钟山记》中,还有其他偏义复词现象:⑥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莫”同“暮”;偏“夜”)⑦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偏“深”)因此,此处“见闻”可看作偏义复词,义偏“闻”(听到的)。

其实,此处“见闻”,还可看作同义复词。所谓同义复词,指的是连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义词。构成同义复词的词语位置是并列的,其意义是相同的。古人也有称之为“重言”“复语”“连言”“连语”的。简言之,同义复词即同义字的重复。清代王引之《经传述闻》云:“古人行文,不避重复,往往有平列二字上下同义者,解者分为二义,反失其旨。”古人用同义复词,一是为了强调,二是为了协调句中音节。诸葛亮《出师表》最为典型,如“崩殂”、“疲敝”、“危急”、“忠善”、“枉屈”、“卑鄙”、“驱驰”、“倾覆”等。

查阅《汉语大词典》,【见】(jiàn)义项共十七:(1)看见;看到。其(7)听说;听见;听到。《国语・周语中》:“王见其语,召原公而问之,原公以告。”唐・杜甫《杜鹃行》:“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为杜鹃似老乌。”前蜀・韦庄《村笛》:“却见孤村明月夜,一声牛笛断人肠。”《红楼梦・第四回》:“薛蟠见母亲如此说,情知扭不过,只将吩咐夫人,一路奔荣国府而来。”解释字义最为全面的《汉语大字典》(P1524)也大同小异。【见】jiàn,义项共十七。①看见;看到。⑨听到。唐王维《赠斐将军》:“见说云中擒黠虏,始知天上有将军。”唐李白《梁父吟》:“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红楼梦》第六十七回:“旺儿见这话,知道刚才的话已经走了风了。”

可见,在古代,“见”的义项比较复杂,既可以理解为“看见”,也可以理解为“听见”。因此,此处“见闻”,可以看作“见”“闻”同义,根据语境,也可以理解为同义复词。

综上,根据语境、史料记载,“郦元之所见闻”中“见闻”,非我们现在常见的“见闻”(“所见所闻”);不论是看作同义复词连用现象(“见”“闻”同义),还是看作偏义复词现象(偏“闻”),都应该理解为“听到的”。

【参考资料】

① 宋晶如注译本.《言文对照・古文观止》.北京市中国书店,1981.490

② 《名家精译・古文观止》,中华书局,1999.530

③ 《古文观止译注》.萧善芗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923

④ 钱伯城主编.《古文观止新编》(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867

⑤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1029

⑥ 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339

⑦ 《汉语大词典》(缩印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6048.6052

⑧ 《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5.1524

三峡郦道元范文2

长江从起始到结束,一路弯弯折折,行了6300多千米。6300公里中,处处似乎都与诗与文有着联系!长江浩浩荡荡,一奔就是千年,从古代走到现代,步子沉稳有力,丝毫不像千岁老翁。长江还年轻?!汹涌中,似乎也有柔情。李之仪正在门前守候着,看长江之水绵绵尽天。夕阳又落,思念又起,秀口间柔柔地吐出: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的绝唱。

李之仪的思念被长江的大气吸收了。

知了长江的秉性,三峡也就可见一斑了!

正如余秋雨先生说:三峡有个漂亮的开头!顺江而下,便是白帝城。知道白帝城是三峡的起点,一般都是李白的那首《朝发白帝城》,字句不多,但却成了三峡特点的最佳描绘。李白清早便辞别了白帝城,解缆问桨,随波而走!他站在舟头,舟子撑一支长蒿,浅一下深一下,浪有些大,风有些狂,水沾湿了李白的衣角,他却望望天穹,听凄异的猿声。不觉中,早已泊到了万重青山之外!诗人告别了白帝城。

别了白帝城,便进入了长200公里的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所会聚的力度和美景,铺排开去,再有200公里也不会让人厌倦。

三峡两岸是绵延高山,似乎没有断开过,这山把长江夹的严严实实,任凭你如何怒吼,忽高忽低的连山对此并不放在眼里;它头上的天空也有些局促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想看看曦月又谈何容易!对此,1500年前的郦道元这样写到:

自山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缺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的笔不知有没有顿住,这样的气势不知笔有没有颤抖!总之泼毫洒墨间晴初霜但旦,清荣峻茂一下涌入三峡湿湿的空气中,在惊涛地拍打下撞击着。在群群连山地推攘中喧腾着,在两岸古猿地长啸里酝酿着。

李白的轻舟漂过王昭君的家乡,漂过屈原的故里。如果王昭君和屈原都望着李白晃晃悠悠的小舟,不知将是一种怎样的对峙?是曹操与沧海的对峙,还是李之仪与长江的对峙。都不像。屈原握着佩剑离开了;王昭君挽起长袖也走开了,只留下一片安静的三峡给李白。这时,李白的小舟又款款的漂远了。

“噢噢”几声,一只猿猴在三峡连山间荡去,可能想去追早已走远的李白。绝t怪柏悬泉瀑布,踽踽小舟,集成笔墨丹青。

不久李白下了船,诗人行过的路,惊起一片浪花。

三峡郦道元范文3

七年级《三峡》:夏天的奔放美,春冬的清悠美及晴初霜旦时的凄婉美。

三峡的无限风光,因为郦道元的经典美文,更加令人心驰神往。这篇散文仅150余字,却充分表现了三峡的丰富景观,字里行间流露着观赏的情致。

“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无言,见之而觉“妩媚”,一定是观赏的情感使然。山水风景一旦渗入了人的情感,就有无穷的美妙意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文章开门见山,对三峡进行全景式的宏观勾勒,展现了山之磅礴,峡之幽深。短短两句话,视角变幻多姿:极目远眺,“三峡七百里”群峰连绵,似乎没有尽头;隔江对峙的群峰巍然耸立,竟然“略无阙处”,没有缺口,没有高低变化。置身幽谷,仰望苍天,仿佛在幽深的井中,只感觉一线光亮,除了“亭午夜分”,不见明媚的太阳,不见明亮的月色。这样的连山,这样的峡谷,会使我们的脑海里涌现出“壮观”“雄奇”“险峻”之类的词语。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这是一幅“江水暴涨”图。群山险峻,水也有跌宕的疯狂。夏天,滚滚江水流到三峡,好像高山给了它巨大的热情和不可阻挡的力量。它兴奋地奔腾着,漫上了丘陵,阻绝了航道。江流迅猛,并没有泛滥成灾;相反,让那些个传达王命的信使有轻快之感。他们顺流急下,在朝暮之间,居然能从白帝城赶到千里之遥的江陵城,这可比乘风还要快啊!作者的描写中自有一股豪放飘逸之气。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这又是一幅秀丽妩媚的山水图。和夏日的景象相比,春冬时节的山水宁静多了。奔腾的流水放慢了脚步;平静的溪水无比清澈,好让山啊树啊照出漂亮的影子;悬崖上奇形怪状的松柏,似乎也悠然起来,静静地欣赏瀑布飞动的倩影,倾听它绵绵不绝的话语。水退潭清,瀑布飞流,山高崖险,树木葱茏,真是有声有色,有动有静。三峡春冬江景,在作者精心点染之下,可谓“良多趣味”。前两段展现的山水有雄壮的风格,而这句描写的景物,明显有秀美的特点,秀美中又透着宁静。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的美景在作者笔下不断延伸。在这里,作者把笔转向了秋景,展现“林寒涧肃”的凄美之景。作者的转向较之前文,在写景的角度上,在景物的特点上,在情感的流露上,都有极大的反差。作者调动笔力,聚焦在“寒林高猿”上。“高猿长啸”,吸引着人们驻足,凝神听之,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倍感“凄异”,寒意油然而生。尤其是那一声哀婉惆怅的渔歌,它和猿啸之声久久地回荡在山林里,把凄美之境和凄寒之情糅合得水融。这样情境交融的境界,丰富了文章的意境。在模山范水之后,文章以“猿”与“人”的声音来收尾,颇有绕梁三日,回味无穷的效果。

美文为江山增色。这篇精巧的散文,笔墨含情,尺幅千里,向世人描绘了三峡之美的丰富。文字描绘自然景观,绝不同于相机的客观实录。相机实录自然,拍摄的是“风景”;文字表现自然,描绘的是“风情”。描绘风情的文字,因为景观和情致的融合,带给我们丰富的“意境美”,远远要比相机的实录值得“玩味”。

三峡郦道元范文4

江苏省建湖县实验初级中学 初一(12)裴晓逊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阶梯”。人如果不读书就会成为一个粗俗、凶暴的人。书就像黑夜中的一盏灯,照亮你前进的路,书就像一位导游,让你不出门就游遍大好河山。

读书,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告诉我们所有的事情必须从一点一滴起,从点滴中积累,才会成功。“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它让我们知道团结的重要性。还有“行远必自尔,登高必自卑。”“多行不益,必自毙”……读书,会让你成为一个明白世事,有道德的人。

读书,让我不出门便领略了大自然的美丽。朱自清的《春》中,写花道:“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儿多美啊,真是“百般红紫斗芳菲。”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写道:“一阵风吹来,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肤色。”多美啊!光看这一段,就让你体会到山有多么的秀气。还有郦道元的《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短短的几十个字,就把三峡山的高险概括出来。三峡真雄伟。读书,让你成为一个博学的人。

读书,会陶冶你的情操。像于猗的《往事依依》,林斤澜的《春风》,…… 这一句句文字像甘露般滋润着你的心田。一股股油墨香,把你从现实世界带入另一个多彩的空间。读书,会让你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书,非常美丽,它是你的良师益友,它是你导游,它是滋润你心田的甘露。

同学们,读书吧!认真的读书吧!书籍会成为你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读书真好!

读书,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告诉我们所有的事情必须从一点一滴起,从点滴中积累,才会成功。“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它让我们知道团结的重要性。还有“行远必自尔,登高必自卑。”“多行不益,必自毙”……读书,会让你成为一个明白世事,有道德的人。

读书,让我不出门便领略了大自然的美丽。朱自清的《春》中,写花道:“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儿多美啊,真是“百般红紫斗芳菲。”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写道:“一阵风吹来,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肤色。”多美啊!光看这一段,就让你体会到山有多么的秀气。还有郦道元的《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短短的几十个字,就把三峡山的高险概括出来。三峡真雄伟。读书,让你成为一个博学的人。

读书,会陶冶你的情操。像于猗的《往事依依》,林斤澜的《春风》,…… 这一句句文字像甘露般滋润着你的心田。一股股油墨香,把你从现实世界带入另一个多彩的空间。读书,会让你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书,非常美丽,它是你的良师益友,它是你导游,它是滋润你心田的甘露。

三峡郦道元范文5

教师选用三峡的图片导入,让学生感受三峡之美,体验瞿塘峡的雄伟险峻、巫峡的幽深秀丽,西陵峡的滩多水急。然后让学生细读课文,逐一和图片相对照。教师随机进行总结,认为作者写了三峡的“自然美”。紧接着,启发学生感受三峡的“人文美”。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极尽其能事,选取了大量有关三峡的诗词、神话传说和名人故事,让学生赏析。最后布置作业,结束了本节课。

应该说,教师试图在课堂中努力践行新课程标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的前半部分,紧扣文本,赏析三峡之美。但课的后半部分,越来越远离文本,使课堂少了些许“语文味”。从课堂的后半部分看,施教者教授了一节地理课、导游课,或者是其它什么课,但就不是语文课。

本节课最大的遗憾就是“泛语文化”,所谓“泛语文化”,就是指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偏离课程标准,脱离教材,游离于语文知识之外,漫无边际地延伸课堂内容的教学行为。从表象上看,表现为课堂教学热闹,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基本处于失控状态,随心所欲。从结果上看,学生耗费了大量时间而收获不多,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作用不太明显。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泛语文化”呢?

一、牵住一个牛鼻子:返璞归真,立足语言,凸显工具性

近几年来,有关语文的性质的争论基本上尘埃落定,工具性和人文性被大家公认为是语文的两大属性。问题是,大家越来越重视人文性而忽视了工具性。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学习语言,即学语文就是学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绝对不能因为泛语文化等现象的盛行,而否定或忽视了语文的工具性,就一味致力于审美与情感的感悟和熏陶,或是夸夸其谈人文教育。就如同《三峡》一文,如果教师能够紧紧抓住郦道元运用语言的高超技巧,语文课就一定能远离“泛语文化”的泥淖。

二、紧咬“目标”不放松:设置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

课时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在每一堂课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我们都知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和宗旨,一切教学设计都是围绕目标而设想的,一切教学活动也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开展的。如果教学中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的设计与教学的活动就没有主心骨,像一盘散沙。很多时候在语文课的评价上,听得最多的就是:“这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达到教学目标了吗?”这也是我在教学上遇到的困惑,目标定得过宽,课堂教学落实不了,目标定过窄,课堂教学又太局限,那么每节课课堂教学设计,应该定在哪一个“位置”上,应该把握到哪一个尺度呢?尤其是对于精品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定位更是经过反复斟酌,最后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旦确定,施教者一定要做到心中有目标,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这个目标进行。如《三峡》的教学目标是很多的,我们不妨将其定位为“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在课堂上,紧紧抓住这两个教学目标,一定会上出“语文味”很浓的语文课。

三、心中要有一本“经”,立根原在文本中

首先在课堂上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时间。第二,发挥各种读的作用,重视语感的培养。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读”是一种功力强大不可替代的必用手段。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的“读”多种多样,也有多种分类标准。自由读,可用心感受,品味语言;指名读,可检查,可比较,可示范;集体朗读,可互相暗示提示,有助记忆;分角色读,可准确体现人物个性……各种“读”各有千秋,不能互为代替,有所偏废,要善于各取所长,适时运用。第三,让学生放飞想象,投入身心。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情感体验,充分想象,有机融合成特定文本的境界。第四,随时记录和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交流和记录阅读体验是对自己的阅读感受的整理,也是阅读感受的明晰化、细化和深化。开始可以是细部的、笼统的,再逐渐地涉及渐广以至于驾驭全篇,逐渐细化和深化。

当然,回归文本的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并不是说不要任何文本以外的东西,只能在文本中打转。立足文本,进入文本是“入”,但这只是文学读解的一部分。完整的读解还要善“出”,跳出文本,与文本拉开一定的距离,以便更深入恰切地感受、理解、评赏文本。在中学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相关资料的调用是必要和必需的,关键是要使用得当,不能漫无目的地向课外延伸拓展。

三峡郦道元范文6

三峡,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曾经有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诗篇,以表达对它的热爱。这里有李太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豪情,有郦道元“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凄凉。三峡之树,郁郁葱葱,散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三峡之水,汹涌澎湃,掀起万丈狂澜;三峡之山,高大巍峨,欲与天公试比高。三峡,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奇观和宝藏。

结合你刚学过的《三峡》一文,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比较一下它们的异同,以加深对三峡的了解。

【甲文】

三 峡(节选)

余秋雨

顺长江而下,三峡的起点是白帝城。这个头开得真漂亮。

告别白帝城,便进入了长约200公里的三峡。在水路上,200公里可不算一个距离。但是,你绝不会觉得造物主在作过于冗长的文章。这里所汇聚的力度和美色,铺排开去2000公里,也不会让人厌倦。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每一个峡谷都浓缩得密密层层,再缓慢的行速也无法将它们化解开来。连临照万里的太阳和月亮,在这里也挤捱不上。

过三峡本是寻找不得词汇的。只能老老实实,让嗖嗖阴风吹着,让滔滔江流溅着,让迷乱的眼睛呆着,让一再要狂呼的嗓子哑着。什么也甭想,什么也甭说,让生命重重实实地受一次惊吓。千万别从惊吓中醒过神来,清醒的人都消受不住这三峡。

历史在这儿终结,山川在这儿避退。

船外,王昭君的家乡过去了。也许是这里的激流把这位女子的心扉冲开了,顾盼生风,绝世艳丽,却放着宫女不做,甘心远嫁给草原匈奴,终逝他乡。她的惊人举动,使中国历史也疏通了一条三峡般的险峻通道。

船外,屈原的故里过去了。也许是这里的奇峰交给他一副傲骨,这位比李白还老的疯诗人太不安分,长剑佩腰,满脑奇想,纵横中原,问天索地,最终投身汩罗江,一时把那里的江水,也搅起了三峡的波涛。

看来,从三峡出发的人,无论是男是女,都是怪异的。都会卷起一点旋涡,发起一些冲撞。他们都有点叛逆性,而且都叛逆得瑰丽而惊人。他们都不以家乡为终点,就像三峡的水拼着全力流注四方。

三峡,注定是一个不安定的渊薮。凭它的力度,谁知道还会把承载它的土地奔泻成什么模样?

(摘自《文化苦旅》)

【乙文】

一位老人的三峡情

吴跃农

老人在花甲之年,取道汉口回川。到了奉节,老人住进了航道站,那是为了与三峡贴得更近些。那儿有一位青年航道工是业余学画的,老人的到来,使他兴奋莫名。老人对他说:“我觉得三峡之美,瞿塘峡之精彩绝伦,都是久看不厌的,不深入到三峡的波涛急流旋涡之中,不能算是真正感悟到了三峡。我明天就坐你的小船去三峡。”青年航道工吃惊于老人的胆魄之大。

一老一少,两人一起乘坐航标艇,每天下午放船下去,到了傍晚才回来,下瞿塘,冲激流,小船与大轮船不同,风浪的颠簸异常剧烈,有时就给人以翻天覆地的感觉,“长江汹涌下涪万,冲破夔门一线天。舟过瞿塘如驶箭,惊魂荡魄浪涛间。”老人俯贴在船头,迎着江风,看着三峡之浪涌来,心中诗情迸发,他的情绪是如此的年轻、豪壮,“天门对峙壁崔嵬,一线中开走巨桅。骇浪溅飞盖头雪,惊波激响震心雷。才收密絮浓云起,又散轻纱薄雾垂。闪闪航标前指路,轻舟一瞬去如飞。”

到瞿塘峡东面,船就停在那儿,青年航道工在船上做移航标的工作,老人就一个人从悬岸上爬上去写生。为了寻找一个最佳的写生角度,必须奋力爬上悬崖绝壁,站在绝壁之处写生。有一次在西陵崆岭峡的柳林碛,老人看中了一个风景角度,太险峻了,青年航道工劝阻他,老人说,大不了一死,战士死在战场上,我死也要死在阵地上。他悬空吊在悬崖上,像一只自由的飞鸟,飞在艺术的自由天际,一画就是一整天。

老人从花甲到耄耋之年,20多年间前后20多次前往三峡,一般都是从重庆到宜昌,乘下水船,然后回过头来,坐航道工作船一段一段地溯流而上,这样船开得慢,能够把三峡看个仔细,到一个点就下船写生,巫山县、西陵峡、茅坪、柳林碛县、聚鱼坊和莲沱县的牛肝马肺峡都是一个个必经的航站,而瞿塘峡和神女峰没有航站,就坐航标船上下。

三峡一泻三千里,老人去得最多的就是神女峰。坐小船到神女峰下的航标站,老人经常一住就是3天,因为小船单日上、双日下,中间间隔是3天,老人把神女峰琢磨得烂熟于心,他能将每一块岩石的形态“背”出来,它们的位置和形状,上下左右正反都能在脑中浮出清晰的形态来。三峡水的纹理也全在老人的脑海中回旋,大三峡与小三峡的水流是不同的,小三峡急流多,流水线明显,大三峡则是翻水多,从下面翻上来的水。老人觉得在三峡的下段,靠近水的地方是最精彩的,也是最好看的,山脚下的石头暴露在外,石头上的纹理丝丝入扣。

老人也经常带领着拜他为师的年轻人一起去三峡,年轻人帮助老人攀登。有一次到瞿塘峡去,遇到了塌方,他们从乱石堆中爬将过去,天下着豪雨,地滑难行,稍有不慎,就会直堕而下,粉身碎骨。年轻人将绳子拴在老人的腰上,前面两个年轻人拉着,后面两个年轻人牵着,就是这样,还是险情不断,途中有两次致命的摔跌,第一次摔到了崖边,终于戛然而止没有继续下滑,第二次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一摔摔到了崖下,结果,老人危急之中生猛力,硬是靠双手抓住了崖石,才免于下滑。

今天,老人坐在轮椅上,神情淡定,老人已将对生命的挚爱之情,化作一幅幅巨幅的三峡山水画,人们由此在他的笔下聆听到了三峡大气磅礴永恒之美的天籁之声。

老人名叫黄纯尧,又称“黄三峡”,中年时因山水画《银线横空谱新歌》一举成名天下知,现在是中国最著名的三峡山水画家。

【比较阅读】

主题比较 同为写三峡的文章,甲文的作者站在历史的角度,描绘了三峡之景的美丽与壮观,表达了对三峡美景及三峡文化的赞美与喜爱之情。乙文则是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了一位画家对三峡的深厚情谊,表现了一种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感人至深。

文体比较甲文为写景抒情的散文,将作者对三峡的喜爱之情、对三峡的历史与文化的思考融入文字中,感情真挚。乙文为记叙文,叙述了老画家在各种险境中领略三峡风光并用画笔将之描绘出来的故事。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语言特点比较甲文语言优美,富有文采,作者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再加入对历史事件的精妙概述,使文章很耐读。乙文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平实,仿佛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在向我们讲述一个遥远的故事,亲切而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总之,两文尽管主题不同、语言风格迥异,却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三峡那独特的魅力,让我们的心中顿生一种自豪感,为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美丽风景而骄傲。

【阅读训练】

1.甲文侧重写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哪些是写自然景观的?哪些是写人文景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赏析下面的两句话,试比较其不同的语言特色。

①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每一个峡谷都浓缩得密密层层,再缓慢的行速也无法将它们化解开来。连临照万里的太阳和月亮,在这里也挤捱不上。

②老人已将对生命的挚爱之情,化作一幅幅巨幅的三峡山水画,人们由此在他的笔下聆听到三峡大气磅礴永恒之美的天籁之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喜欢乙文中的画家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你对甲文中“三峡,注定是一个不安定的渊薮。凭它的力度,谁知道还会把承载它的土地奔泻成什么模样?”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知道关于三峡的哪些诗句?请写出两句来,并注明作者或出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三峡,一个美丽的地方,一方神奇的热土,一个悠久的传说。忆往昔,这里狼烟四起,陆逊火烧连营八百里;想旧日,昭君出嫁塞外战事平;看今朝,美丽三峡风景如画。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水利工程的修建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人文特色。(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甲文侧重写人文景观。开头的5个自然段写的是自然景观。接着,作者由自然景观引出了王昭君、屈原等与三峡有关的历史名人的故事,介绍的是人文景观。

2.①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将三峡“密密层层”的特点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了。 ②用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出老人对三峡的爱。甲文主要以描写为主,乙文以记叙、抒情为主。

3.例:喜欢。因为他是一个痴情于山水且有着执着信念的人。

4.这句话是对三峡神奇与壮观之景的赞美。

上一篇碳纤维板

下一篇端午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