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技术论文范例6篇

装备技术论文

装备技术论文范文1

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装备只是这个产业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但这个环节不可或缺。石油工程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不断涌现,工程装备的发展进入快速上升时期。这种技术与装备的紧密结合,也促使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所使用装备的标准应当全覆盖并及时更新。在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管理中,装备的新增、更新改造、新装备制造、在役装备使用情况和技术评定、大型装备的报废等工作,都需要标准提供技术支持。结合以上特点,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对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装备标准(以下简称“装备标准”)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装备标准要能够覆盖到装备的设计、生产、采购、使用、维护保养、修理、报废等环节,能为制造商、贸易商、用户等关联方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依据。装备标准使用时要方便寻找和查询,最好能有方法直观的显示某装备所有涉及到的已有关联标准及相关信息。装备标准要能够得到及时的审定和制修订,以适应装备发展的需求。装备标准溯源和采标信息描述要清晰。

2工程技术装备标准现状

经过各标准化组织的不懈努力,有关的装备标准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使用中仍旧存在不少问题。装备生命周期包括设计、生产、采购、使用、维护保养、修理、报废等环节(阶段),用户参与的大多是采购、使用、维护保养、修理和报废等环节,本文立足于用户的角度提出问题,因此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和解决方案也是应对以上各环节。

2.1标准管理过于分散

无论是国家标准(石油部分)、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企业标准、ISO标准、API标准等都涉及工程技术装备且都自成体系,以至于尽管标准数量众多,使用起来却很不方便,没有一种标准体系是为石油工程技术装备量身打造。虽然国内对国外先进标准采标力度较大,但仍有欠缺。标准的分散,意味着哪些是重点使用标准,主次不清;标准是否存在遗漏,没有渠道或方法获取;标准的新旧程度不易跟踪,标准的宣贯存在困难;个性需求也得不到满足。以石油钻修井装备标准为例,常用的标准大约有144份。既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也有ISO和API标准,还有一部分企业标准和规范。由于现行标准繁多,且没有重点推荐的使用标准,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装备管理部门不容易找到合适的标准对设备进行管理,生产单位不容易找到合适的执行标准,另外工作现场选择时也可能仅选择易于达到、且尽可能对自己有利的标准执行,使得管理部门与生产单位之间的执行标准不尽统一,或者不同的生产单位对同一标准的理解存在差距,不仅影响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也增加了使用风险。另外,一套钻修井装备的执行标准种类繁多,大大限制了装备的标准化、集成化、规模化,增加了装备制造的不确定性,既影响了大规模制造,也不利于交易者和使用者的方便高效,给标准化管理增加了难度。

2.2标准有较多缺失

在使用标准时,发现有很多标准没有。比如连续油管作业机的使用和维护保养标准,连续管作业机作为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产品,对使用者的要求较高,对设备平时维护保养要求较高,否则容易出现问题,严重影响连续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因标准的缺失给管理带来的问题,在生产中也得到充分体现。生产中,没有标准约束的部分,往往都是按照经验从事,隐患不断;或者人为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标准使用。

2.3标准过于陈旧或内容不完善

石油行业的很多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需要,在不停的重组或调整,人员也在不断地变动,这也包括承担标准制修订的企业。再者就是相关企业在标准制修订方面投放的资金不足,也降低了标准制修订的热情,导致一些标准已经跟不上发展趋势或内容不完善。比如有关石油钻井用液压系统的标准中,缺少钻井专用液压站及执行机构标准,作为钻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有所体现;标准《SY/T5211-2009压裂成套设备》涵盖的内容较多,但标准的更新速度却明显不足,比如柱塞冲程未包含10英寸系列、柱塞直径未包含3.75英寸系列等;标准《SY/T5190-2007石油综合录井仪技术条件》中,由于信号在低端无法实现,指标单位应当要修改,另外如记录仪都已经取消了,标准里还有相关内容。有关标准制修订的情况,各标委会主要通过分标委上报的制修订申请采取行动,部分标委会没有人员和精力定期去审定已经到期的标准,也一定程度造成了制修订的滞后。

2.4标准内容存在交叉的情况

标准内容的交叉一定程度上为标准的选择带来了困难,尤其是同种设备但名称不一致的情况下,若可操作,建议此类标准都进行合并。比如关于钻井液固相控制系统的《SY/T6871-2012石油钻井液固相控制设备安装、使用、维护和保养》和《SY/T6223-2013钻井液净化设备配套、安装、使用和维护》两个标准,重复的内容较多,而且个别描述不一致,建议两者可以合并或修改统一。

2.5制造商主导了装备标准的制修订

通过之前的标准梳理过程可知,现有标准主要集中在生产、使用、维护保养和安全等方面,其中又以生产标准的数量最大。生产阶段标准的制修订基本上以生产商为主,这些标准大多成为了采购依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掌握标准制修订的主导权可以回避自己制造能力的劣势,不仅限制了用户的话语权,而且为用户提出自己的需求制造了障碍。另外有关一些装备报废的规定也存在一些争议。比如钻井起升大绳的报废问题,制造商与使用单位之间的观念就相悖。

2.6标准宣贯的力度不够和执行不理想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制修订的归口单位众多,标准信息方式也相对单一;再者由于宣贯的力度不够,若生产企业不主动去跟踪标准的动态,很难及时掌握信息,执行的力度更谈不上。在随机调查的若干物探公司、钻探公司、测井公司、录井公司、井下作业公司中,基层技术人员很多并不知道自己使用的设备还有标准或者只知道主要的几个。若生产企业无法获知最新的标准信息,或标准宣贯不及时,就不利于企业的管理,甚至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比如报废等标准不健全,需要时才发现没有参考依据(目前很多装备是按照资产报废条理进行报废),使得大量存在隐患的装备持续带伤作业。甚至有些生产企业有意不去使用新标准。当然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也发现很多标准名称与标准内容存在差异的现象。以上的这些问题都限制了标准和标准体系的良性发展,削弱了标准促进企业管理、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为了应对以上问题,必须要有一套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3工程技术装备标准体系建设

3.1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通过讨论工程技术装备标准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发现两者的拟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解决这些问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建立石油工程技术装备标准体系。首先,无论是国内各标准体系还是API和ISO等国际国外标准体系,都未对外公布体系表的结构图、统计表和明细表,以至于现在查询标准都是通过经验检索标准目录,再查看其内容,才能确定需要的标准。更甚者,国内标准编号是流水号,相关联标准之间的编号没有任何关联,寻找同类标准变得更加费事费力,无法通过某一产品就可以很便捷的找到生产和使用中的标准合集。若在企业层级建立了工程技术装备标准体系,就可以跨国内外各标准化组织,整理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行业需要的最适宜的装备标准。其次,在标准体系设计时可以通过一种形式方便的查询出主要装备缺失的标准,并将其补充完整。同时,可以通过每年的年会或其他方式分专业审查体系内的标准是否处于最新状态,相比原本工艺和装备混在一起审查,更有专注性。由于广泛的人员参与,同时对标准也起到了一定的宣贯作用。并且,标准体系不仅包含现有、应有和预计制定标准的记录,而且还包含标准制定、修订规划和计划,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充实。实践证明,标准体系的建设和良性运转可以解决前面叙述的问题。因此,有必要针对工程技术装备专门建立标准体系。

3.2识别石油工程技术装备标准体系建设范围

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主要为石油天然气勘探与生产提供工程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的生产行业,是能源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从地球物理勘探到工程建设的一系列复杂而有序的技术服务活动,广义上还包括石油装备和器材的制造业务。本体系所涉及标准的范围仅限于石油工程技术装备领域,具体为钻探装备、钻修井装备、测井装备、录井装备、井下作业装备及通用件,将装备划分为物探技术专业、钻井技术专业、测井技术专业、录井技术专业和井下作业技术专业共五个专业进行管理。由于装备的生产、采购和使用多在国内,标准的收集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为主,结合实际情况采用部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4关于工程技术装备标准体系建设的若干建议

(1)由国内三大石油公司共同参与。中石油拥有国内最大规模的工程技术服务队伍,拥有国内一半以上的钻机、近70%的市场和人员;中石化的工程技术服务队伍仅次于中石油,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也是国内涵盖油气勘探开发全产业链的规模最大、业务链最为完整的法人实体;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近海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综合性一体化油田技术服务供应商。由三家公司共同牵头建设的标准体系才更具有适用性和普遍性。

(2)管理办公室每年或定期组织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对标准使用情况进行审查,拟订标准制修订计划。管理办公室承担标准体系日常的管理工作,工程技术装备标准体系无论是否作为工程技术标准体系的一部分,管理办公室都应当保证将该体系按照成熟的标准化组织模式运行,负责编制和实施工程技术装备标准化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定期的沟通,可以及时了解标准的实施情况,以及新标准立项编制与实施情况。为了使标准能够在行业中发挥作用,应组织三大石油公司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共同审定、编写标准,使标准符合生产的实际需要。

(3)与相关标准化组织和机构进行交流和协作,了解标准动态信息,协调标准制修订事宜。各标准化组织作为标准制修订和管理的主体机构,管理办公室领导的各技术专业组配合其工作,对于审定后需要修订的标准与相关标准化组织协商解决,需要制定的可以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制订。

(4)应建立标准专家库,并注重专家的培训。专家是确保标准编写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保证最优秀的专家能够参与到标准的制修订中,专家库的建立可以解决专家选择问题,培养又是壮大专家队伍、提供更多选择的有力保障。

(5)加强顶层设计与回访制度,确保标准与使用者紧密结合,使可操作性强。标准的制定不仅是衡量事物的准则、提高经济效益、利于产品通用互换及配套等,还应当联系实际,具有可操作性。标准前,需要充分征求用户单位、使用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仔细审定后。

(6)通过组织标准宣贯活动、技术交流、推广普及、监督抽查等活动加强标准的宣贯和执行力度。标准的是一回事,执行又是另一回事,有法不依的,有规则不执行的例子比比皆是。客观来说,一方面是由于标准的宣贯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才是存在主观故意的行为。通过宣贯、技术交流、推广和监督抽差等手段,尽可能的消除这两类问题。通过以上的建议,依附于成型的石油工程技术标准体系,认真梳理分布在不同标准体系内的物探、钻井、测井、录井和井下作业装备等的石油工程技术装备标准,建立有针对性的分类措施,解决目前标准太多、难于选择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外石油工程技术装备标准的发展趋势的研究,及时发现石油工程技术装备领域内缺失的标准,进行制修订,形成从装备的采购、使用、维护至报废的一套完善的标准体系,形成石油工程技术装备标准体系的结构图、统计表、明细表,建立方便、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有生命的标准体系,达到完善自我改进、自我提升、螺旋式上升的管理机制的目的。

5结束语

装备技术论文范文2

1.1电牵引采煤机

二十世纪末,煤炭科学研究院上海研究院与国外公司合作,致力于研究更为先进的采煤机,终于在二十世纪90年代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交流变频电牵引采煤机。从此之后,我国的电牵引采煤机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我国的电牵引采煤技术也在日益的改进与实际运用中越来越成熟,基本实现了采煤机无线技术的目标。同时电牵引采煤机还具有截割电机、牵引电机、冷却系统的温度测验以及对机械等的保护功能。

1.2刮板式输送机

随着我国采矿技术的不断提高,对各方面的安全系数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我国的刮板式输送机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刮板式输送机引进了很多的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工艺,技术含量在不断上升。刮板式输送机的成功,使我国的煤矿开采彻底摆脱了在大型输送机方面完全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

1.3带式输送机

带式输送机一直都是我国煤矿开采运输中的主流。随着我国采煤技术的不断提升,安全矿井的生产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对输送机的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大型输送机主要采用先进的变频驱动控制技术,能有效实现输送机的软启动。为了使输送机始终平稳的运行,即始终保持适度的扰度,在输送机上采用了先进的液压自控张紧装置。随收稿日期:2015-02-05作者简介:张宁(1980-),男,经济师,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矿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在读。着各式各类先进技术的运用,现在我国的带式输送机已经形成了系列,同时也提升了水平,最重要的是可以适应我国多样的矿井。

2采煤机械装备中的自动化技术

近年以来,我国的采煤装备以及技术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好的发展,同时采煤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2.1液压支架中的电液控制系统

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方面的功能主要有支架的自降功能、自动推移刮板输送机、自动化跟机作业、远程操作作业等等,并且液压支架的电液控制系统已经完全摆托了对进口的依赖,实现了国产化。国内有很多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研究单位,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南、山西、广东等地,其中北京是主要的分布范围。

2.2智能型采矿机的自动化控制

智能型采矿机已经基本实现了记忆割煤、检测采煤位置、摇臂调高控制以及机身水平测试等等功能。国内的采矿机厂家有很多,都实现了挖矿机的这一重要功能。

2.3刮板输送机中的自动化技术

刮板式输送机的自动化功能不仅仅包括减速器、温度测试,还有电机的降压启动、链条张力检测以及破碎机自动推移等等。刮板式输送机的自动化技术在国内多家成套装备供应商家那里已经取得了突破,“三机”控制系统已经实现国产化。目前,多家公司组织专门的技术研究人员参与自动化控制方面的研究,并将无线、视频、音频等手段应用于输送机的自动化控制,致力于实现“无人跟机作业,有人安全值守”的理念。

3与国外先进机械装备对比

不可否认,我国自主研发的电牵引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式以及带式输送设备等都具有很强的技术实力,即使是在国外,也是有很强的竞争力的。但是,我国目前的煤矿开采机械设备同国外的相比仍有很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可靠性、安全性、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等方面,这些都是我国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方面。

3.1液压支架

国产的液压支架主要是在材料、元部件、高级控制方面输与国外高端产品,而中国的液压支架的全自动控制系统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更不要说与外国先进设备一较高下了。

3.2采煤机

国产的采煤机主要是在智能化功能方面弱于国外高端采煤机。如记忆割煤、远程遥控等等方面。要想取得长远的进步,必须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同时也要有自己自主创新的过程。

3.3输送机

与国外高端输送机相比,国内的刮板式输送机主要是在自动伸缩机头以及在线故障诊断等方面存在着不足之处;对于带式输送机,主要是在动态分析、自控张紧技术等方面属于国外。

3.4自动化技术

在自动化技术以及设备的自动化方面,国内的科研单位在三维检测、自动找直等方面弱于国外技术。另外,我国的采煤设备,主要是以单机控制为主,缺乏联动控制;缺乏运输设备智能的一体化控制等等。

4我国采煤机械装备以及技术的发展方向

要想实现我国采煤技术以及开采机械设备的真正独立,必须要依靠自主创新,以期能够实现即使是在极其恶劣的情况下,也能安全信息传输、煤岩识别以及对安全的感知等等;形成一套依靠视频、音频、感知等手段的集检测、控制于一体的智能控制装备。通过对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将我国现有的液压支架、电牵引采煤机、刮板式输送机、带式输送机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提升我国采煤机械装备以及自动化技术的现有水平。努力为我国参与世界竞争创造条件。

5结语

装备技术论文范文3

【关键词】装备保障;装备运用;专业工程

【中图分类号】TH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4-0171-1.5

纵观当前国内关于“装备运用工程”的概念描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装备运用活动与其他装备保障活动或者装备管理活动分不清;装备运用实践与装备运用工程专业理论分不清;运用工程专业理论与“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的学科体系分不清。本文将根据装甲装备运用工程教材编写和授课中的一些体会,对装备运用工程的一些相关概念进行剖析,以推动该理论能够沿着“专业工程”的方向深入发展。

一、装备运用活动和运用工程

装备运用工程中相关概念的混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装备运用活动”的范围界定不清造成的。所以首先探讨哪些是“装备运用活动”。

目前所收集到的专业文献中都没有对“运用”概念进行明确解释。这里引用新华字典中的定义:运用是根据事物的特性(性能)加以利用,而对“利用”的解释是:使事物或人发挥效能。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装备运用活动,实际上对装备性能加以利用,从而充分发挥装备效能的一些活动。

装备性能。“运用”的字典解释中,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事物特性”,这里可以理解为“装备性能”。在“装备性能”的基础上谈“运用”,需要进一步明确“装备性能”的范围,按照目前美军对装备性能的认识,装备性能可以区分为装备作战性能和保障性能。但是,我们更倾向于把发挥装备作战性能的相关活动称为运用;而把与保障性能有关的活动称为保障。也只有这样,才能把“装备运用”同“装备保障”区别开来,有利于这两类活动都分别向着专业工程的方向发展。

装备运用活动的主体。不仅仅靠装备性能的定义能够把“运用”、“保障”和“管理”分开,依赖这些活动的主体同样能够对这些活动进行区分。无论是装备运用、装备保障还是装备管理,都需要明确特定的主体。即由谁来从事这些活动。从活动主体上,可以看出:装备运用活动的主体是乘员,而乘员的主要任务是发挥装备的作战性能。

装备技术运用与战术运用。谈到装备运用,就不能回避“技术运用”和“战术运用”两个概念。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些非常著名的坦克运用名将,如古德里安、隆美尔等。但是,这些名将所从事的坦克“运用”和我们所说的装甲装备“运用”仍旧在概念上存在差异:古德里安所擅长的是坦克兵种的“战术运用”,是一种作战指挥活动,而在装备运用工程理论中,我们更强调的是乘员的技术运用。两者无论在活动主体、活动表现形式上都有明显的区别。例如技术运用主要考虑装备操作技能的发挥,乘员是运用的主体。而战术运用的主体则是连、营、团一级的指挥员。重点考虑装备集群的效能发挥。但是,技术运用是战术运用的基础和保证,战术运用应该建立在乘员对装备技术运用熟练的前提下。两个概念同样在更高层次上存在联系,但不宜在基础概念方面进行混淆。

装备运用活动内容。在明确了装备运用是以乘员为主体的技术活动后,可以很容易确定出装备运用活动的主要内容。《装甲兵技术条例》对乘员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会操作使用、会检查、会维护保养、会排除一般故障”。显然,与这些要求相对应的活动内容就是我们常说的装备运用活动。另外,在常见的维护保养教材中,维护保养的主要工作内容又定为:清洁、、检查、调整、排除故障。所以,如果采用更为严谨的说法,乘员所从事的装备运用活动实质上只有两类活动:使用和保养。尽管从工程理论角度,每一项保养活动所涉及到的基础理论不一样。

通过上述概念辨析,较为清楚地界定了运用与维修、保障、管理等专业活动之间的区别,同时也为装备运用工程专业理论与学科体系之间的区别奠定了基础。

装备运用工程的概念。通俗地讲,技术运用的重点是研究“怎么做(经验总结)”;而“装备运用工程”的重点则在于从“数学和自然科学”的角度说清楚“为什么这么做是合理的”,甚至能够帮助乘员发现更为合理的操作实践。从这个角度而言,运用工程理论既不能等同于装备构造知识,同时与常见装备的运用实践甚至经验总结都有着明显的区别。以目前装备运用工程中比较成熟的机动性运用理论为例,装备构造的理论内容为传动部分各部件的结构、连接关系和工作过程,装备运用实践则重点叙述乘员的操作(驾驶动作要领)。而机动性运用理论则是通过各种数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重点分析乘员操作是如何转化和影响装备机动性能的,研究结果可以为乘员操作技能的提高提供理论支持。

装备运用工程相关概念层次模型。人们普遍认为,技术状况变化理论是运用工程的核心内容。以装备各种性能仿真模型为基础构建的多种技术状况变化模型,不仅可以用来对乘员的操作行为进行解释和改进;而且可以反映不同的使用保障条件和环境条件对装备性能发挥的影响。以此观点出发构建一个与装备运用工程相关的各种概念层次模型,如下图所示。

该图中,装备运用工程的理论核心是技术状况模型;但该模型的输入则是乘员的运用(操作)实践;同时,使用保障条件和环境条件都可以作为技术状况模型的输入或者约束条件;技术状况模型的最终输出是装备效能。基于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各种装备技术状况模型,不仅能够解释由于乘员操作差异而造成的各种装备性能输出差异现象,而且能够还能够根据各种输入条件(环境、车辆技术状况)的变化为乘员的不同操作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上图中,如果去掉核心的装备技术状况模型,处在中间层次的“乘员运用实践”“使用保障条件”“环境条件”对“装备效能”的影响可以构成技术使用的主要研究内容,用于总结和归纳我军装备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经验以及必要的运用知识。处在该模型最外层次的是“装备保障”、“装备管理”“战术运用”等更大范围的概念及其相应的知识体系。上述所有这些概念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更为广义的“装备运用工程”学科体系,整个学科体系的目的都是为了充分发挥、保持、恢复甚至于提高装备效能。

二、结语

本文结合《装备运用工程》课程建设的经验和授课体会,从活动主体、工程理论和学科体系等多个角度对当前与装备运用工程有关的概念进行了简单区分,相关成果不仅对《装备运用工程》课程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有利于推动该理论能够沿着“专业工程”的方向深入发展,有利于保持我院在装备运用工程专业方面的优势和特色。

【参考文献】

[1]孔繁柯.军用车辆运用工程[M].国防工业出版社,1993.

装备技术论文范文4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技术装备处乔玉全处长到会并发表了讲话,来自成都、北京、上海、南京、太原、哈尔滨、呼和浩特、沈阳、兰州、武汉、南昌、广州、青岛、厦门、苏州、唐山等20多个城市及陕西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教育技术装备部门的领导莅会,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上海市市西中学林勤副校长等40多名不同城市的知名中学校长参与论坛,来自海峡对岸的台北市教育局聘任督学韩长泽先生介绍了讯息科技装备在台北高中以下学校的配备与运用情况。德州仪器等10家知名教育装备企业代表也参加了此次盛会,并为大会带来了前沿技术展示和校园应用案例。

城市教育装备合作与发展论坛已分别在南京、广州成功举办了两届。第三届城市教育装备合作与发展论坛的主题是围绕贯彻教育部《中小学实验室规程》、研究实验室内涵发展与提升、研究探索书香校园智能化发展、探讨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整合,努力使教育装备工作促进教育信息化、均衡化发展。

本次大会在报告质量上严格把关,主论坛、信息化建设分论坛以及实验教学分论坛均呈现出了多份精彩的报告。值得一提的是,在主论坛上乔玉全处长作了题为《新形势 新机遇 新挑战―加强和改进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报告,从总揽全局的高度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对于学校教育装备配置的要求。成都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所张庆所长作了题为《统筹联动:成都教育装备现代化的路径思考》的报告,为大家展示了2015年成都教育在中西部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的本位思考,勾勒出成都教育高位、均衡、优质发展要求下装备工作的轮廓与路线图。另外,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的发言也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李校长以轻松、幽默的演讲风格,为教育装备工作者解答了学校装备的焦点与热点问题。

本届论坛的2个分论坛也同样精彩,报告内容丰富多样,既有来自教育装备职能部门的管理性方针指导,又有来自学校方面的特色化装备配置汇报,还有来自企业方面对于教育装备研发和试用推广的案例。广州市教育装备中心龙树基主任在实验教学分论坛上作了题为《试论学前教育装备工作的建设和发展》的报告。龙主任通过枚举广州市的部分特色幼儿园案例为与会嘉宾勾勒出广州市学前教育在教育装备方面的发展蓝图。南京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技术科宋涛科长在信息化建设分论坛上为大家带来了题为《重视细节规划 成就技术之美》的报告,以翔实的数据和具体案例图片阐述了信息化装备配置在工程施工和后勤应用管理过程中,应重视细节规划来实现信息化装备技术之美的观点。

本次论坛收到论文496篇,经专家委员会评审,陈庆同志的《学前教育机构玩教具装备的探究》等10篇论文获优秀论文奖,40篇论文获鼓励奖。

装备技术论文范文5

关键词:陕西;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数据包络分析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25日

装备制造业对陕西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拉动作用,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陕西省的经济竞争力。目前,陕西省装备制造业总体上还处于制造能力强而自主创新能力弱、规模总量大而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低、技术创新总投入高而新产品产出不足的局面。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陕西省装备制造业2013~2014年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分析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的资源配置能力、资源使用效率、产业规模效率及产业内部技术进步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进一步发挥现有产业优势、提高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加速陕西装备制造业新崛起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一、基于DEA的陕西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测评

(一)DEA模型简介。DEA模型是一种评价技术创新效率的非参数方法。本文选用的是由Charnes、Cooper和Rhodes在1978年提出的针对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CCR模型。在这一模型中,每个决策单元(DMU)的输入和输出指标向量为:

(二)陕西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DEA测算。本文借鉴已有研究并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与精炼性原则,从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设立如下指标:R&D人员、R&D经费内部支出、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为投入指标;有效发明专利数、发表科技论文数、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产出指标。

由于研发具有滞后性,投入与产出不同步,本文设定1年滞后期,以2013年相关数据为投入,以2014年相关数据为产出,基于DEA方法的CCR模型,借助Deap 2.1软件,对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输出结果为陕西省装备制造业2014年技术创新效率。DMU代表装备制造业所包含的七大类子行业。从表1测算结果来看,只有专用设备制造业(DMU3)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DMU6)达到DEA有效,而其他五个子行业均为非DEA有效。可见多数子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较低,创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创新产出效果不理想。DMU3和DMU6的技术创新效率最高,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DMU5)、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设备制造业(DMU7)和通用设备制造业(DMU2)的技术创新效率较高;而金属制品业(DMU1)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DMU4)的技术创新效率较低。(表1)

为进一步对陕西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现状进行分析,本文按DEA所测算的整体效率值对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排序,并按照输出结果给出松弛变量,以期找出技术创新效率不高的原因(是因为投入冗余造成的效率不高,还是因为产出不足造成的效率不高),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专用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达到DEA有效,说明这两个大类行业的技术创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技术创新机制运作良好,创新产出效果较理想。而其他五大类行业均为非DEA有效,可见这五大类子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较低,投入要素利用不充分,或者产出能力不足。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与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两个投入指标(R&D经费内部支出、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投入冗余,两个产出指标(有效发明专利数、发表科技论文数)产出不足,说明这两个投入要素未得到有效使用,属于装备制造业的传统产业,由于装备制造业产业体制的制约造成产品处于低技术含量水平,缺乏技术创新动力,使得知识性劳动成果较少;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创新效率结果输出中投入指标(R&D人员、R&D经费内部支出)表现为投入冗余,两个产出指标(发表科技论文数、新产品销售收入)产出不足,说明这个行业的技术创新资源未得到有效转化,技术创新成果缺乏,新产品创收能力不足。(表2)

(三)陕西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DEA评价结论。通过应用DEA模型对2013~2014年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七大类子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七大类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评价中,DMU3与DMU6为DEA有效,说明这两个子行业较为充分地利用了技术创新资源,且技术创新产出效果较好;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各子行业的纯技术效率整体较高,DMU3与DMU6技术与规模均有效,DMU7、DMU2与DMU1均为规模收益低递增;DMU5与DMU4为规模收益递减。另外,相比较而言,传统的装备制造工业创新能力更低,而技术含量高和综合竞争力强的行业,技术创新效率更高。

2、根据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七大类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结果,专用设备制造业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最高,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与金属制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居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最低。

二、总结及建议

通过对陕西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发现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多数子行业技术创新效率较低,创新资源利用不充分,技术人员创造力不足,大型设备利用率低,政府支持效益差。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陕西省装备制造业需要提高技术成果的转化效率,加大企业新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并通过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市场机制优化等手段促进企业新产品销售,提高企业创新收益。

(二)陕西省应在加大对装备制造业技术人才和知识投入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人才及技术潜力,提高创新人员的创造力和技术产出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及扩散能力,同时提高进口设备的利用率,从而提升陕西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

(三)陕西省需要进一步增加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政府资金投入,并通过税收优惠、金融支持、服务保障等方式鼓励装备制造企业加大技术创新资金投入。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慧珍,杨嵘.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11.21.2.

[2]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张建辉,王园萍.基于DEA的山西装备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测度[J].经济师,2010.10.

装备技术论文范文6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升级;生产业;互动关系;影响因素

一、相关研究综述

生产业的发展是以装备制造业的需求为前提基础的,而装备制造业又依赖生产业来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装备制造业升级与生产业的互动是实现两个产业快速发展、经济快速增长的必然选择。二十 世纪90年代末,全球价值链理论被引入到产业结构升级分析框架中Hum-phrey,Schmitz提出了一种以企业为中心、由低级到高级的产业结构升级的四个层次把从一个特定价值环节中获得的能力应用于新的领域或转向一个新的全球价值链。[1]Paolo以二十世纪90年代OECD国家为样本,研究发现: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基础和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之间存在着重要的联系。[2]Guerrieri 和 Meliciani使用法国、德国、美国、英国等国家的投入产出表来分析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在现代服务业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中间需求对现代服务业有很强的拉动作用。[3]邹华、林丹提出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分析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技术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技术升级的模式及对策。[4]李园园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辽宁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共生行为模式。[5]隗斌贤提出了信息技术是促进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互动融合的重要力量,提升生产业的服务方式,并服务于高端装备制造业。[6]綦良群、李庆雪对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发展的动因,过程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发展对策建议。[7]

二、装备制造业升级内在动力及外部条件分析

(一)产业升级的内在动力

1.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是建立在知识与技术基础之上且随着技术创新而不断变化的演进过程。技术创新多种多样,既有原始创新,也有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创新。通过技术结构高级化来直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使经济增长不再是简单的内部循环,而是一种内部结构层次质的变化。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是通过技术结构影响产业结构来实现的。装备制造业是技术性很强的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载体,因此,技术结构升级是装备制造业升级的核心和主要动因。

2.要素供给。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供求情况都是受比较利益驱动的,由于趋利性的存在使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外在拉力和内在推力的双重作用下往往由利益比较低的行业流向比较利益高的行业。一方面,生产要素都有追求自身较高收入的倾向,导致生产要素从低收入行业流向即期报酬水平较高的行业;另一方面,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都有一个配置最优问题,在即期劳动报酬相同的情况下,生产要素会流向预期劳动报酬较高的行业。

(二)产业升级的外部条件

(1)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推动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国际贸易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弥补比较劣势,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装备制造业产业的升级。国际贸易所导致的装备制造生产的专业化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大大促进自身优势产业的发展。通过参与国际贸易,产业结构也不断趋于高级化。同时,通过出口导向战略,依托制成品出口阶梯的递进,也实现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2)国际投资。国际投资推动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一是技术转让和扩散。作为产业升级的决定性因素,外资的技术转让和扩散是其产业带动效应的核心,存在着外资流入,技术溢出,产业升级的运行机制。主要表现在当地企业通过效仿提高其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 更有效地使用现有的技术和资源,从而加速企业技术改造,促进竞争力提高, 使东道国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寻求更有效的新技术,从而促进技术进步。

三、装备制造业升级与生产业互动关系分析

(一)装备制造业产业的升级引起生产业的发展

生产业企业的发展壮大与否取决于装备制造业对生产业的需求,所以装备制造业是服务业或生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与升级,生产业就失去了需求来源也就更谈不上发展;这一理论可以概括为需求主导理论,这种观点认为:服务业部门的发展必须依靠制造业的发展,没有制造业部门对生产业部门的需求,生产性部门就不可能得到发展。

(二)生产业是装备制造业生产率得以提高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以知识密集型和科技密集型为代表的先进的生产业源源不断的投入,才会使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和发展。这一理论可以概括为供给主导理论,该理论强调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是制造业效率得以提高的前提和基础。要想做大做强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必须首先发展生产业。

(三)装备制造业升级与生产业之间是一种互动、共生的关系

这一理论是对前面需求决定理论与供给主导理论的一种结合,这一理论认为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呈现相互互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互补性关系。这一理论可以概括为互动论,随着服务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业和制造业已经卷入了高度相关和补充的阶段,两者呈现的是一种唇齿相依,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

(四)装备制造业升级与生产业之间呈现出一种互相融合的趋势

这是基于两者之间互动理论的基础上对两者之间关系更加深入的研究,可以把这种理论概括为融合理论。二者出现融合趋势。也就是说在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内部出现了生产的产品是为了生产业服务的,以知识与技术为代表的生产业越来越多的融入到装备制造业当中。这一理论将成为未来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两者之间关系在未来发展的方向,也将成为未来研究两者之间关系的重点。

四、装备制造业升级与生产业互动影响因素分析

(一)技术因素

在装备制造业升级核心技术方面,要培养其原始创新能力,努力掌握若干可以与发达国家竞争的前沿核心技术,改装备制造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在重点技术领域,要强化集成创新能力,走融合创新模式,在多个产品方向上发展能与发达国家抗争的关键技术,推动装备制造业升级与生产业发展。装备制造业升级与生产业互动发展要在强调自主创新的同时,对未来具有高附加值潜力的战略性产业,采取模仿创新模式,强调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和创新。

(二)市场因素

一个地区市场发育的状况和变动趋势,对其装备制造业升级与生产业有着最直接和重要的影响。我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的市场状况总体上看是好,但问题仍不容忽视。在我国占有很大比重的国有企业及集体企业由于经营管理水平低下,且负担过重,不仅影响了对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的研究与投入,而且技术创新活动也大打折扣。不规范的市场环境无法形成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激励,严重制约了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的升级。

(三)政策因素

政策是影响装备制造业升级与生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政府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在法规方面,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规范等来调节的各个环节,理顺创新的渠道,促进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和创新扩散和升级。总之,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装备制造业升级与生产业的发展,各因素密不可分,并不是相互独立。

(四)资金因素

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装备制造业升级与生产业互动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吸引外资和社会集资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实现金融与科技的结合。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建立吸引外资与民间资本进入装备制造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外资与民间资本增加对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的投入;加大金融资金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持力度。

五、结论及建议

基于前文对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的研究结论,一方面应该坚持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并行发展,因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会拉动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而生产业的发展会促进装备制造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二者缺一不可;另一方面是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之间是动态的互动发展关系,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二者的良性互动,因此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促进二者间的良性互动发展。

(1)优化装备制造业升级。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加强装备制造企业的战略重组,扶持发展配套产业,实施产业链招商。(2)提升生产业水平。优化产业布局,推动生产集聚式发展,培育重点行业,促进生产业发展。(3)促进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发展。完善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模式,发展生产业, 提升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构建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的信息和政策平台。

参考文献:

[1]John Humphrey,Hubert Schmitz. How Does Znsertion

in Global ValueChains Affect Upgrading in Industrial

Clusters[J].Regional Studies,2002,36,(9).nal

Competitiveness in Producer Services[R].Paper

prepared for the SETI meeting in Rome,2003.

[2]PAOLO GUERRIERI,VALENTINA MELICIANI.

Technolog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th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er

service [J].Structure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2005,(16).

[3]邹华,林丹,于雪松.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升级模式 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

[4]李园园.辽宁生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的互动发 展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