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教育心得体会范例6篇

忠诚教育心得体会

忠诚教育心得体会范文1

怀着入党宣誓时的那份坚定决心,追随党员先进模范,我将一如既往地坚持爱岗敬业,勤于钻研,以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知识技能、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创新数据侦察实战理念。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政法队伍教育动员会忠诚警魂心得体会资料,体用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政法队伍教育动员会忠诚警魂心得体会一

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动员部署会议召开,一场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攻坚战正式启动,各级司法行政队伍教育整顿动员部署会议也相继召开。这次教育整顿围绕“五个过硬”,突出“四项任务”,聚焦“三个环节”,既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立足新时代新要求对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发出的动员令,对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教育整顿开展以来,通过动员部署、专题讲座和学习交流,进一步认识到了作为司法行政人,必须服务中心大局、践行法治为民的责任担当,也深刻理解了我们从事备案审查工作的意义所在。备案审查是政府决策出台前的一道重要关口,而各类“红头文件”、政府合同、重大决策是行政机关履行职能和开展工作的重要源头和依据,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和政府公信力,能否守好这道关口保障政府决策合法有效,直接影响群众权益和政府形象。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提速,市委提出了“一一二三四五”基本工作思路,这对备案审查工作来说责任更加重大,守好备案审查关口,就是守住了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的源头活水,守住了备案审查工作者作为司法行政人必须有的责任担当。

服务中心大局,“善于说行”,积极履行司法行政职责使命。围绕中心才能找准方向,服务大局才能体现价值。备案审查涉及面广,工作内容纷繁复杂,必须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主动适应形势任务新变化和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始终做到与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同频共振,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才能充分发挥法治保障作用,助力政府决策有效落地。为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备案审查工作者应当高点定位、放眼长远、大胆探索、“善于说行”,强化对党中央改革方向和改革精神的贯彻,把审查工作放到全市重点工作中去谋划部署,在不突破法律红线前提下,对符合改革要求和群众利益但缺乏具体法律法规依据的政策,从法律原则、法律理论上寻找途径、积极放行,为改革创新寻找合法路径,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制度供给。

践行法治为民,“敢于说不”,全力满足人民群众法治期待。人民是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备案审查关系到政府决策是否合法有效,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守人民立场,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政策出台有利于群众权益的实现和发展,努力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备案审查工作者应当始终坚守“合法性”这一底线,严把审查关口,对违规政策“敢于说不”,对审查发现的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超越法定权限、违法减损群众合法权益、损害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等问题,从严督促起草部门依法整改,坚决避免有损群众利益的政策“带病出台”。

教育整顿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践行司法行政的责任担当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备案审查工作者应当将服务中心大局、践行法治为民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坚守政治忠诚,严守纪律作风,筑牢红线意识,锻造综合素质,以一心为民的新形象与党和人民满意的新业绩展现司法行政人的新面貌。

政法队伍教育动员会忠诚警魂心得体会二

纪律作风建设事关检察队伍的根本,具有良好的纪律作风,才能形成强大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因此纪律作风建设必须时刻挺在检察队伍建设的前面。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时,全市检察机关按照上级部署开展纪律作风专项教育整治非常及时、非常必要,每检察人员必须深刻认识、高度重视。

一是要用好理论武装。要认真贯彻总书记关于“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建设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队伍”的重要指示精神,强化政治意识,保持政治本色,把理想信念时时处处体现为行动的力量;坚定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坚定政治立场,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具有敏锐的政治意识,才能辨得明方向、嗅得出敌情,践行党的宗旨,保持公仆情怀,把群众放在心上,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头,密切联系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廉洁从政,不触红线、不碰底线、不摸高压线。

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带着问题学,带着问题改,这次学习才能入脑入心,要坚持边学边改,在学中改、在改中学,不断净化灵魂、端正行为。做到心中有信念,脚下有力量。于我们个人而言,作为一名党员,就要熟知遵守党内法规、党的纪律,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依据。守纪律、讲规矩,前提是知纪律、知规矩。作为一名检察党员干部,善于学习、勤于学习是我们的重要法宝,要重点学习好带头遵守好《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及检察办案规定章程等,增强党规党纪意识和依法从检意识,自觉遵守党的制度、纪律、规矩,自觉遵守检察人员自律规定、办案规定,牢牢把纪律作风建设挺在前面。只有这样,才能筑牢思想防线,补足精神之钙。

三是要把牢思想之舵。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做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这次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我们在学习中,除了坚持原原本本学习原著原文这一基本原则之外,关键是在深刻理解和深刻领悟上下苦功夫、下硬功夫。将精神实质同我们检察机关的职责结合起来,认真落实政法工作会议和检察长会议部署,按照政法队伍建设“五个过硬”的总要求,坚持“提升境界、提高标杆、提质升级”这一工作主线,准确把握好严格依法履行职责与服务大局的关系,完善好改进办案方式方法与注重服务内容、增强服务实效的关系,分辨好制定服务效能与狠抓落实的关系,为提升我院检察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是要做到学以致用。通过学习教育,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不只要深刻理解党章党规、系列讲话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还要从内心增强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要把学习的成果体现在勇于面对检察工作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着力寻找应对发展挑战和难题的新办法,坚定理想信念、展现大有作为,为深入推进司法改革出一份力,为尽快营造风清气正、人人奋进的良好工作环境而添砖加瓦。

政法队伍教育动员会忠诚警魂心得体会三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号角已经吹响,作为一名普通的法院干警,我将从以下几点谈谈我对如何在本次政法队伍整顿活动中筑牢政治忠诚、做干净担当法院干警的的认识。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是党中央提出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政法战线自我革命的新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总书记曾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旗帜鲜明把在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努力打造一支党中央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政法队伍。新时期法院队伍中,涌现出很多人民满意、清正廉洁的好法官——从宋鱼水到陈燕萍、詹红荔,无一不以他们高效、公正、廉洁的形象为人民群众所敬重,他们代表了法院队伍的主流。同时,在过去我们也遗憾的看到个别同志理想信念缺失,在公与私之间发生了心理失衡,迷失了方面,辜负了党和人民的重托。探究违法违纪反面典型案例的的根源就是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本次教育整顿活动首要任务就是筑牢政治忠诚,坚决清除政法队伍的害群之马,对于维护政法队伍肌体健康意义重大。

忠诚、干净、担当彰显新时代法院人的精神风貌。

旗帜鲜明讲政治,筑牢政治忠诚。人民法院是专业性很强的政治机关,也是政治性很强的专业机关,但其首要属性是政治机关。作为一名法院干警,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最首要的就是筑牢政治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教育整顿期间我参加了《从沂蒙精神看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专题讲座,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形成过程, “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共同精神气质的凝结,蕴含着共产党人一脉相承的红色基因,更深刻的阐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干净办案、廉洁司法是一名法院人的的立身根本。公正与廉洁应当比明亮的眼睛更珍贵,只有牢牢守住清正廉洁这条底线,时刻紧绷纪律作风这根弦,坚持将专项教育整顿与前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成果有效衔接,梳理问题、查找短板,建立台账,以实际行动推动各项工作部署落实到位。从事法院工作近五年的时间,过往参与的庭审中有形形色色的当事人,有的是因民间借贷过程中对本金、利息认定产生争议而诉至法院,有的是因为交通事故、提供劳务索要赔偿款未果而产生诉讼纠纷等等,但这些当事人无一不是希望自己的案件得到公正的裁判,司法廉洁是司法公信力最根本、分量最重的基石,用干净、廉洁捍卫法律天平的尊严是每一个法院人的追求。

勇于担当作为做司法改革的“排头兵”。总书记倡导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课,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作为青年干警要向高标准看齐、向身边的先进典型学习找准自身工作的赌点穴位,找到攻山头、克碉堡、攻坚克难、提升工作质效的好方法,在审判一线锤炼业务水平,切实从手头工作中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

政法队伍教育动员会忠诚警魂心得体会四

“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只能享受一个季节的热烈的或者温柔的生命。”是啊,当人生的脚步匆匆向前迈进的时候,在这个朝气蓬勃的年代,作为一名公安民警我们会不会问自己,在最火热的青春里应该做些什么?当我们回首慨叹“逝者如斯夫”时,会不会觉得自己拥有了一个精彩的人生呢?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精彩的人生在哪里展现,我想就应该在自我梦想实现的地方。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梦想。也许,不同的人梦想不尽相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也会有不同的梦想,但是所有的梦想其实质都是相同的,那就是自我目标的实现。从儿时起,我就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惩奸除恶,匡扶正义,让敌人害怕,让百姓欢欣。在我通过社会招考加入到警察队伍那天起,在我参加入警培训的那天起,在我走进潍坊市公安局办公楼的那天起,我深知做一名人民警察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多的是责任,要成为优秀的人民警察,就要向中国共产党——这个光荣而伟大的组织去靠拢。2005年,我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二十多年的从警路上,是党徽下的誓言激励我书写对党无限的忠诚。信息通信、派出所等多个岗位的历练,充满着拼搏与汗水,坎坷与荆棘,苦辣与酸甜……忆往昔,心里无怨无悔!无愧于曾在党徽下立下的誓言!

在派出所工作时,我一直在不断地思考,怎么做才是真正的“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是为百姓做一件好事,捐一些钱物吗?是为群众服务一次,争取一些利益吗?是为当事人办一个案件,挽回一点损失吗?不是,都不是。真正的“执法为民”,应该是时刻心系群众,事事以民为本。清朝大诗人郑板桥有“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前人尚能时刻心系百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们是新时代的人民警察,更能体味是人民赋予了我们权力,我们就应该设身处地为人民群众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做人民群众之所盼。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中依靠群众,把公安工作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这才是真正的“执法为民”。

古人曰:“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在我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基层民警,他们深知“群众利益无小事”,出现一个纠纷、出现一个案件,加班加点,日夜奋战,最终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他们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危,舍小家,顾大家,默默无闻,甘心情愿。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公安事业,兢兢业业,无怨无悔。他们就是这样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常怀感恩之心;视人民群众为身边亲人,常思为民之举;视人民群众的信任为行动标尺,常办为民之事,他用巨大的付出、无私的奉献诠释着警民鱼水之情。

根植泥土才有生命厚重,情融百姓方显警徽神圣。绿叶常思根的情谊,游鱼眷恋水的恩情。作为一名在派出所工作过两年的人民警察,我深知,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就在群众的心里有多重,我们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有多深,人民群众就对我们的感情有多深,群众满意不满意才是检验我们工作的唯一标准。基层民警的工作是平凡的,也许我们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但是我们有无悔的青春;基层民警的工作是清苦的,也许我们没有盛名,没有厚禄,但是我们有老百姓的最美好的赞誉。我们的奉献与忠诚融进了人民平安的幸福里,融进了光荣的公安事业中。

在信息通信岗位上,无线、有线、安全、电视会议、科技技防、党建等多个岗位历练,让我见证了潍坊公安信息建设的高速发展。公安信息化是一场新的警务革命,不仅是提高公安机关整体战斗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基层基础工作水平的重要载体,是牵动警务改革的重要纽带。同时,警务实战是引领信息化发展的方向,是信息化迅速前进的推动力和催化剂,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警务实战和信息化的强大作用。这个看似与公安主业不搭边的岗位,却在公安实践中发挥着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信息通信岗位的民警,到一线单位去挖掘信息化需求,与实战民警共同研究案情当成是工作中的必修课。我的战友们无数次到基层进行信息化调研工作,与办案民警吃住在一起,白天他与基层的同志探讨需求,晚上加班加点整理资料,思考系统建设思路。多年的积累,持续化更新数据,为全市公安一线警务信息实战提供确实充分的数据支撑。同时,与人社、民政等部门提供数据信息核查服务,利用部门间的数据联动碰撞比对,累计检索出已死亡仍领取社保金人员人员、已脱离贫困水平仍申领低保金人员,及时为国家避免了资金损失。

怀着入党宣誓时的那份坚定决心,追随党员先进模范,我将一如既往地坚持爱岗敬业,勤于钻研,以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知识技能、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创新数据侦察实战理念,全身心致力信息化和警务实战的有机结合,力争做公安机关警务信息实战的排头兵,为美丽潍坊,为美丽中国建设奉献光与热,无愧于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的称号。

忠诚教育心得体会范文2

今年七月,一场剑指全国政法系统的队伍教育整顿拉开序幕。学习教育、查纠问题、提升素质等等,各项部署雷霆而下,密集实施,目的就是要通过开展“刮骨疗毒”式的自我革命、激浊扬清式的延安整风、铸魂扬威式的主题教育锤炼政法队伍,提高队伍的纯洁性和忠诚度。

何谓忠诚?个人认为,忠诚基于诚信又高于诚信,是一个人人格和品质的最高境界。“忠诚”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受到历代仁人贤士的颂扬和传承,成为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忠诚,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政治伦理。说:政法队伍要永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可见,忠诚,应是政法干警最重要的品质,是政法干警的人生底色。

那么,作为政法干警,如何能坚定不移地践行忠诚使命?

我觉得,首先,要有信仰,信仰是忠诚的思想基础。有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才有为国家为人民奉献牺牲的勇气。革命年代,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同胞们的幸福,“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赴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有了坚定的宗旨意识,才有为群众守初心担使命的定力。近年来,政法系统涌现出的先进模范,无不是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对国家对人民对政法事业的忠诚操守。此次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就明确提出要聚焦解决队伍思想根基问题,教育政法干警把好理想信念这一总开关,通过党章党规党纪的学习教育,夯实政法队伍的思想根基。在队伍教育整顿活动中,部分政法干警自认为自己没有问题,没有意识到“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是宗旨意识上的问题。在学习教育阶段,灵宝市司法局抓住“理想信念坚定不坚定、为人民服务意识强不强”这一根本要旨加强学习,通过政治轮训、警示教育、党性教育等多种方式,培养有理想有信念、有能力有操守、守初心担使命的司法行政干部,确保司法行政干警走好路、履好职。

忠诚教育心得体会范文3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党员的思想问题不是一个小问题,这是确定政治路线的基础。正确的政治路线能不能贯彻执行,关键是党员的思想路线对不对头”。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和基层单位主官,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讲政治,而讲政治的核心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在这一点上我们决不能含糊,应自觉抵制各种诱惑,自觉地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坚持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使自己在重大政治斗争中,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在培养年轻干部、加强对年轻干部党性教育的问题上,要求各级党委特别要加强政治忠诚教育,并将“政治忠诚教育”排在道德情操教育、优良作风教育、党的纪律教育和拒腐防变教育的首位,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年轻干部“政治忠诚教育”的高度重视。

“政治忠诚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这之前,党报党刊用得最多的一般都是“政治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很少见到“政治忠诚教育”这个概念。笔者键入“政治忠诚教育”这个词在百度上搜索,结果除了搜到在这里用的“政治忠诚教育”外,在其他党报党刊上没有搜到一条包含有“政治忠诚教育”这个概念的信息,虽然部队和公安曾搞过类似的教育,如忠诚教育,但却没有“政治”二字,“忠诚教育”的概念比较模糊。这就意味着“政治忠诚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笔者理解,“政治忠诚教育”,就是理想信念和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教育的全称,强调特别要加强年轻干部的“政治忠诚教育”,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这是因为:

“政治忠诚教育”,是党性教育的根基。坚定理想信念,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这是赋予党的干部的根本义务,也是党对党的干部最基本的政治品质要求。更是党性教育的根基之所在。因此,加强干部的党性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加强“政治忠诚教育”,只有加强“政治忠诚教育”,才能打牢干部的思想根基。也只有加强“政治忠诚教育”,干部的道德情操教育、优良作风教育、党的纪律教育和拒腐防变教育的效果,才能充分地显现出来。这是其一,

忠诚教育心得体会范文4

【关键词】 忠诚教育;核心价值体系

古人说:“忠诚敦厚,人之根基”。企业因忠诚而发展,个人因忠诚而立信经世。社会更迭,时代变迁,忠诚无论是对民族、国家还是个人重要性亘古不变,而忠诚教育对于构筑忠诚意识起着重要作用。煤气化公司正是通过扎实开展忠诚教育,构筑了以“忠诚于企业,忠诚于用户”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忠诚于企业是忠诚于用户的基本前提和根本目的,忠诚于用户是忠诚于企业的表现方式,两者相辅相成。

忠诚教育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忠诚教育有利于引导企业职工做出正确的价值取向。职工的价值取向直接决定着其在企业中的行为所思所为,开展忠诚教育要把引导职工做出正确价值取向作为重要内容。一是引导企业职工可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社会主义企业职工,既要懂得经济建设,更要懂得政治进步,在企业无论是职工还是党员干部,都要树立对党、国家和人民高度的忠诚感,忠诚教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二是引导职工可以坚持和弘扬集体主义精神。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国家收入分配体系不够完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有时不可避免,企业部分员工存在个人利己思想,而克服这种利己主义思想,忠诚教育是必然的;三是促使企业职工牢固树立廉洁清正意识。在当今,企业人员面临着外界的各种诱惑,而忠诚教育在企业内部倡导和弘扬艰苦奋斗作风,艰苦朴素作风,求真务实作风,是克服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所必然的;四是增强职工企业认同感,归属感的需要。开展忠诚教育,不间断地培养职工与企业之间的感情,使企业员工增强荣誉感和自豪感,懂得感恩,自愿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其次,忠诚教育是企业管理本质的基本要求。做好企业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人的角度出发,抓住“人”这个关键,而“人”的忠诚度对企业至关重要。管理层对企业不忠诚,就会做出错误的决策,使企业走向衰退;执行层忠诚度不够,就会使企业各项决策无法得到很好贯彻,就会出现破坏和阻碍企业发展的现象,所以通过忠诚教育,不断增强职工的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可靠度”,这是企业管理的本质的基本要求。

其三,忠诚教育是建塑企业精神的内在要求。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和发展方向,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企业成员群体的精神风貌。企业精神主要表现在职工的群体意识,企业的经营竞争思想、社会责任等方面,而这些表现都是通过企业人员行为体现出来。

第一,忠诚教育有利于增强的企业职工群体意识。忠诚教育,使集体观念、团队协作观念和组织间协同观念深入职工心中,让每位企业职工明白每一人都是企业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是一个整体,这样企业职工“对外”时会不自觉地团结在一起,体现较强的群体意识。如煤气化公司近年来,丰富忠诚教育形式,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拓展培训学习”活动,既锻炼了职工意志,更增强了职工群体意识。

第二,忠诚教育有利于企业树立正确的市场竞争理念。企业有什么样的竞争观念,坚持什么样的竞争原则,采取什么样的竞争方式,这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格外重要,它关系到企业能否站得住脚,稳得住步,是否走的更远的问题。开展忠诚教育,在企业内部着力宣传和灌输诚信经营和公平竞争的思想,潜移默化地、自上而下地执行这一经营思想,有利于企业坚持正确的市场竞争观念,使企业走的更远。

第三,忠诚教育有利于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是一个发展较为成熟的企业,这也是企业对外展现自我形象的宣言方式。开展忠诚教育,在企业内部形成统一的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和忠于社会的思想认识,那么企业就会以为社会做贡献为己任。如近几年,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震灾、雪灾、洪灾等特大自然灾害,煤气化公司都积极组织职工积极向灾区捐款,同时从经费中自觉“挤”出一部分钱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充分展现了其对社会负责的一面。

开展忠诚教育要注重三个结合

要把开展忠诚教育与企业党的建设结合起来。开展忠诚教育必须与企业党建工作结合起来,这既是企业党建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开展忠诚教育的着力点。一是要与企业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制度,突出忠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忠诚教育与学习党的先进理论和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密切联系起来;二是要与企业党的组织建设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具有实效的实践活动大力宣传、引导和检验忠诚。如煤气化公司每年定期组织“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活动”,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感;三是要与企业党的作风建设结合起来,把忠诚教育与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弘扬求真务实作风紧密联系起来;四是要与企业廉政建设结合起来,把忠诚教育与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和落实企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紧密联系起来。

要把开展忠诚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效结合起来。企业文化一般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包含价值观、最高目标、行为准则、管理制度、道德风尚等内容。因此,开展忠诚教育要心怀企业文化建设这个大局。一是制度层面上主要是把开展忠诚教育与制度的执行相结合,教育职工忠诚地履行各项制度,才能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二是物质层面上主要是用物质的使用实践来检验“忠诚”教育的效果,开展忠诚教育当然离不开物质上支持;三是精神层面主要是为职工树立“忠诚者”形象。如煤气化公司在企业中树立了李雪平等一些“忠诚于企业,忠诚于用户”先进典型,深入宣传其“忠诚”事迹,极力倡导和宣传忠诚文化,激励和鼓舞员工做“忠诚于企业,忠诚于用户”的人。

要把开展忠诚教育与销售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开展“忠诚”教育必须服务于公司销售工作。煤气化公司积极把“忠诚”教育贯穿到销售工作各个环节中去,极大地推动了销售工作。如与产品发运工作相结合,就是让组织发运实施者清楚自己处于整个销售工作的第一环节;与货款回收相结合,就是让具体回收人员明白若没有“忠诚”履行职责,按时回收货款,那么整个企业将面对拖欠工人工资,无法有效运转的困境等等。

“忠诚”教育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与时俱进。它既包含理论的教育,也包含实践的教育,最终仍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既要有物质上的支持、制度上的保证,也要有精神上的升华。

忠诚教育心得体会范文5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师忠诚度;现状;影响因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应坚持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因此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应始终是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要职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大力支持民办教育。民办教育是未来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这为民办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加快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民办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民办高等院校竞争的实质已变成教师资源的竞争。如何留住优秀教师、培养与提升教师忠诚度是关系到民办高等院校能否获得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而教师的忠诚度又决定着对学校发展会产生多大的推动力,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教师忠诚问题是民办高校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民办高校

目前民办学校的概念定义目前仍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按照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将国有资金(包括国家财政资金和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的资金)所办的学校,称为公办学校,其他学校称为民办学校。然而这种划分的缺陷在于,目前许多政府投资举办的学校,其经费来源渠道极其复杂,政府的经费投入只占其中的一部分,有的甚至占有极其微弱的比例;另外,把所有其他学校都归为民办学校,模糊了其内部不同学校间存在的巨大差异。还有观点认为应该根据所有权与管理权两个维度来区分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同样的概念争议也存在于民办高等教育。有不少学者认为民办高等教育就是私立高等教育,民办大学即为私立大学。民办大学是指社会上各种力量集资兴办的高等学校。有的学者认为民办大学并非纯粹意义上的私立大学,私立大学是指完全用个人的金融资本即纯粹个人投资举办的高等教育机构。根据北京教育科学院“民办学校产权与权益问题研究”课题组总报告,民办高校的概念包括三个必要条件:第一,学校的举办者为非政府组织;第二,学校的经费来源为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第三,学校是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在取消了学历文凭考试民办院校之后,目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机构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是传统的学历教育机构。这类具有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资格。第二类是非学历民办教育机构。包括自考助学教育机构和延伸办学教育机构,不具有颁发国家承认学历文凭的资格,一般没有长期稳定的办学层次和培养目标,多是依据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调整教育延伸的方向和层次,确定学校的定位。

(二)民办高校教师忠诚度

忠诚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人文概念。在我国,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了对忠诚的定义及推崇,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传统的忠诚概念是指对国家、民族、他人的尽心尽力。

目前,就查阅的资料来看,关于教师忠诚的类型方面只有很少的研究,胡永新(2006)认为,根据教师愿意留在学校的情形分析,教师的忠诚分为实质忠诚和形式忠诚;根据忠诚的对象划分,教师的忠诚有对个人的忠诚、对团体的忠诚和对事业的忠诚。事实上,作者认为,教师的忠诚可包括态度忠诚和行为忠诚。态度忠诚是指教师忠诚表现为教师对学校的一种态度,应该重点从教师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方面加以考察。行为忠诚指教师的忠诚是教师表现出来的对学校的一系列具体行为,着重强调对学校的贡献标准。实际上,教师的忠诚应是对学校态度忠诚和行为忠诚的统一,具体表现为在思想意识上与学校价值观和政策等保持一致,在行动上竭尽所能为学校做贡献,时刻维护学校集体的利益。

教师忠诚与学校忠诚具有互动关系,因而高校教师忠诚度来源于学校对教师的忠诚。对忠诚度高低的判断会受各国的风俗习惯及高校文化等的影响,但是民办高校与教师双方如何进行有意义的投入以增强学校的整体价值已经成为影响忠诚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民办高校教师忠诚度现状

(一)工作敬业度和绩效下降

民办高校教师一旦出现忠诚度危机,最容易出现工作敬业度下降,对工作不仅不会额外付出而且对工作没有兴趣,出工不出力,产生“三厌”心理综合症,进而导致工作绩效下降。“三厌”心理综合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厌教”,即对教育教学工作丧失热情和积极性,工作马虎,教育教学水平难以发挥,最终导致教育教学质量下降;二是“厌生”。即见了学生就心烦,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甚至出言不逊、讽刺挖苦学生;三是“厌学”。即不思进取,不求上进,不读书、不看报、不钻研工作、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二)组织满意度下降

民办高校教师出现忠诚度危机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组织满意度下降,对现行制度、政策和人事关系会吹毛求疵,聚集在一起抱怨,对学校的相关领导也十分失望,严重的甚至发展到人事冲突。

组织满意度下降不仅会影响到教师与领导之间的关系,不易形成团队的凝聚力;还会导致教师工作积极性下降,教学质量下降,从而破坏了校园的和谐局面,导致了民办高等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下降。

民办高校教师一旦出现忠诚度危机就不愿意对本职工作之外的事情作更多的投入,对个人收入、津贴等私利问题斤斤计较,反复和别人比较,不断地从公家谋取私利,把科研经费挪做他用。还有就是对工作原则问题不再坚决支持,甚至做出违背原则的事情。

(三)多种兼职、副业为主

现在不管是国家教育部还广大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民办高校不再是大学的一个层次,而是一种大学类型。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具有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中国有一句俗语:“要想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民办高校教师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而民办高校民办院校教师是广大青年教师中的优秀者,他们年富力强、精力旺盛,为他们兼职提供了能力保障和精力保障;国家政策允许兼职和民办高校教师不要坐班为他们兼职提供政策保障和时间保障。因此,许多民办高校教师在校外有多种兼职,坚持以副业为主,对于学校工作只要过得去就行。从被调查的民办高校教师和人事处长(或干事)那里了解到,除了经济比较落后地区和相对冷门的专业之外,这些学校70%左右的民办高校教师在外有兼职。

(四)非正常离职加剧

近几年来,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教师跳槽频繁、非正常离职加剧是高校教师管理中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据2004年有关我国普通高校(含高职院校)教师流失的调查结果显示: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流失所占比例高达96.6%,具备中级、副高级职称的教师流失比例为71.7%;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中青年教师流失比例为59.1%;高校教师流向国外和经济发达地区比例为88.9%;高校教师流向薪酬较高的外资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的人数较多,其比例达到78.8%,自办企业也有一定的比例。特别是民办高校教师,由于他们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操作技能,为他们流失和非正常离职创造了知识和能力条件。

民办高校教师频繁跳槽、非正常离职的主要形式有:一是通过政府公务员招考流动到政府机关从政或当公务员;二是通过考硕士、博士跳出所在高职院校;三是被其他高校挖走;四是跳槽到大公司、三资企业、金融证券公司等单位;五是出国不归,或回国不回校;六是辞职下海经商、自办公司等。

三、民办高校教师忠诚度危机的影响因素

忠诚是相互的,教师不忠诚学校,很大原因在于学校管理体制不妥当,没有对教师真诚负责,亦即学校缺乏对教师的忠诚。许多学校都宣称要“以人为本”,要对教师真诚负责,但他们实际考虑和贯彻的都往往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利益为依托,对学校忠诚负责。尽管有的学校给教师相当诱人的待遇,也试图通过各种培训提高教师的技能,促进教师发展,但由于始终摆脱不了“我出钱,你干活”的狭隘思想,摆脱不了“以学校为本”的宗旨,从而不能真正把教师放在与学校平等的位置上,公平合理地与教师分享利益与成果,不能为教师的未来忠诚负责,因而必然会造成教师与学校的隔阂甚至对立,教师对学校的忠诚也无从谈起。

当前,我国民办高校教师忠诚度出现了一些危机,而出现民办高校教师忠诚度危机的影响因素主要为经济因素和一些非经济因素。

(一)影响教师忠诚度危机的经济因素

商品经济加速了社会财富的积累,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激起了人们对金钱的欲望。教师大多追求一种成就感,这主要表现为有较高的薪水、得到晋升、拥有个人财富等。如果一个教师为学校的发展壮大作出了贡献而没有得到相应的报酬与重用,就会使其士气低下,导致他们对学校的忠诚度下降。即使他不跳槽,也不会拼命地为学校工作。因此,薪酬和福利待遇低是造成教师忠诚度低的主要诱因。虽然它不会成为教师忠诚与否的关键因素,但却是最低层次的影响因素之一。调查证明,较高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是教师忠诚的必要条件。

(二)影响教师忠诚度危机的非经济因素

影响教师忠诚度危机的非经济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发展因素、制度与管理因素以及观念与文化因素。

1、个人发展因素

诚然,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学校提供的薪酬待遇如果与教师的心理价位相去甚远,无法满足教师的低层次需求,不少教师确实会选择去薪酬更高的单位工作,但待遇留人的管理思想依然存在不尽人意之处。比如,教师如果对现从事工作失去了兴趣,只靠金钱的维系,是不能留住他们的,而向教师承诺吸引他们的更优厚的薪酬条件确实又很困难,况且再优厚的薪酬待遇也不会是最优厚的。从实践中看,在考虑经济待遇的同时,越是高层次的知识型人才,越倾向于追求事业上的成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著名知识管理学家玛汉・坦姆扑认为,金钱以外的因素对知识人才更具有激励性,在他看来,激励知识员工的主要因素及权重关系,依次是个人发展(占34%),工作自主(占31%),工作成就(占28%),金钱财富(占7%)。特别是作为知识型人才的高校教师更加看重学校的现有师资队伍结构、教学科研实力、条件与自身专业发展的吻合度,更加注重学校的规划发展能否为自己提供发展机会。学校的作用不仅要保证教师有各种机会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而且要为教师提供可以在社会中得到普遍认可的需求。

2、制度与管理因素

制度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不仅规范人的行为,还提供对人的行为的激励。人的行为在一定的制度的规范下进行,同时也会对制度作出合理的反映。人的发展、事业的进步总是依赖于某种特定的制度和管理的路径,好的制度、有效的管理可以发挥激励和导向作用,使落后变为先进。相反,不当的管理行为,不畅通的沟通渠道,不公平的竞争、提拨和分配机制,只看重人才的回报和短期效益,而不注重人才的储备和培养,等等不良的用人机制,都将使教师感到工作动力不足、难以成就事业,在客观上给高校吸纳和留用人才工作增加了难度。今天,我们应当重新界定管理。工业时代管理的目的在于控制,知识经济时代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而言,管理更应该界定为支持。民办高校管理者主要责任是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潜能,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满足于寻找他们的不足。在管理中,应当变职能导向为战略导向,变活动驱动为价值驱动,变权力管理为服务管理,从传统行政型管理模式中解放出来,从只注重教师的工作绩效和满意程度等微观问题,向帮助学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实现教师贡献最大化转变。

3、观念与文化因素

市场经济不仅是一种体制,从深层次看,也是一种思想、观念和文化。由长期的自然经济、宗法制度而孕育出的平均主义、守旧意识、论资排辈、任人唯亲等思想观念,与现代人才观相冲突。由此产生的落后的人文环境,不仅会束缚人们的思想,而且造成实施人才争夺战略的内吸力不足。不管何种教育,说到底都是一种文化的事业,是一种精神现象和生命现象,它包含着人类对自身存在的价值不断反思。当代教育更不止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使人通过文化价值的摄取,获得人生的真实体验,回归于生命的扩展和价值。高等教育中的文化实际上就集中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民办高校文化作为一种对教师的软约束和柔性引导,相对于制度层面而言,是更深层次和更为持久的,每一所高校都不能忽视学校文化对学校发展的支撑,都必须进行学校文化理念的系统整合与管理,以形成共同的生存习惯和价值观念,这样才能形成持续的人才认同感和保留力。

通过以上的分析得知,民办高校要发展,靠的是人才,教师做为民办高校发展核心,其忠诚度的积极效应是多方面的。有对学校忠心耿耿的教师群体,能够增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管理成本的降低。民办高校教师的忠诚度问题日趋严峻。人力资源建设是将是民办高校的重要工作的重中之重。怎样才能让人才发挥更大作用,提高教师忠诚度是一个重要手段,通过提高员工忠诚度,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民办高校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志勤.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及其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4):72-74

[2]黄藤,阎光才著.民办教育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5

[3]吕叔湘,丁声树主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856

忠诚教育心得体会范文6

公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体现特殊性,把握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切实开展以忠诚于党、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忠诚于法律“四个忠诚”为核心内容的政治忠诚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服从意识、爱国意识、服务意识和法治意识。

1.1 忠诚于党

忠诚于党,就是人民警察自觉坚持党对公安机关的绝对领导,严格遵守党章,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服从党的指挥。

忠诚于党,是人民警察最重要的价值导向和政治信仰,是党和人民对公安民警的基本政治要求。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充分说明:坚强的领导核心是我国革命取得成功、建设取得胜利、改革取得成就的根本组织保证。如果没有这些,那么一切这些事业的创造是不可能的。列宁曾经说过:“没有铁一般的在斗争中锻炼出来的党,没有为本阶级全体忠实的人所信赖的党,没有善于考察群众情绪和影响群众情绪的党,要顺利地进行各种斗争是不可能的。”[1]事实上,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无法组织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无法取得现在的各种成就。忠诚于党既是一个严肃的政治原则,又是一个根本的道德要求,也是判断公安民警政治上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志。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这是确保公安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也是必须长期遵循的重大政治原则。因此,承担人才培养的公安院校理当有所作为,要把“忠诚于党”作为政治忠诚教育的根本任务,不断培育和强化学生的服从意识、党性意识、纪律意识,教育学生要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把个人梦想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结合起来,把个人目标与党的长远目标结合起来,胸怀大局、把握大势、团结拼搏、乐于奉献。

1.2 忠诚于祖国

忠诚于祖国,就是人民警察在执法活动中把国家的安全、利益放在首位,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坚决维护祖国的统一、主权和尊严,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

忠诚于祖国,是人民警察永恒的政治本色和神圣职责,是每个公安民警对国家、对民族应尽的道德义务。事实上,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命运从来都是紧密相连的。正如中国谚语所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最具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社会团体。国家赋予了公安民警广泛的权利,为每个民警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了平台。因此,忠诚于祖国是对警察职业的基本要求,是当代公安民警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路径。新形势下,要深入开展以职能使命和爱国奉献为专题的“强国梦”教育,“引导学生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转化为报国之行”[2],教育学生自觉把个人梦、幸福梦与“强国梦”结合起来,发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强国梦加油助力、添砖加瓦。

1.3 忠诚于人民

忠诚于人民,就是人民警察坚持把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作为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承诺,时刻把自己当作人民公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人民警察来源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必然要求对人民忠诚老实,坚决维护人民的利益。只有忠诚于人民,公安队伍建设才具有永恒的价值主体,警民基础才能进一步夯实;只有忠诚于人民,“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政理念才能转化为民警的自觉行动,为民服务的宗旨和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任才能得到有效落实。人民公安成立60多年的历史证明,警察对人民的忠诚度越高,警民关系就越和谐,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就越强,公安事业就越能健康发展;反之,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就会下降,公安事业就会遭受损失。公安院校要把“忠诚于人民”作为政治忠诚教育的核心,切实培育学生的服务意识,教育并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学习专业技能,切实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做群众利益的保障者,做警察宗旨的自觉实践者,着力帮助每一个个体和家庭实现“平安梦”、“幸福梦”。

1.4 忠诚于法律

忠诚于法律,就是人民警察在执法办案中,做到公平、公正、文明,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对法律负责,忠实履行警察义务,全面捍卫法律的尊严。

公安机关作为我国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担负着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历史使命。公安机关的基本活动是执法活动,人民警察的基本行为是执法行为,忠诚于法律是公安民警最基本的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公安民警在执法活动中必须秉公执法,依法履行职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因此,无论是从社会属性还是从业务职能的角度分析,公安院校都必须努力培养学生做守法、敬法、畏法的典范,做恪守公正廉洁、爱憎分明、文明守纪的楷模,做道德高尚、业务精通、技术精湛的专家。事实上,只有注重对学生公平、正义、法治、服务理念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大批忠诚于法律、信仰法律、捍卫法律的警察,我国社会公正与效率才能得以实现,才能真正树立起法律的权威。

2 加强公安院校大学生政治忠诚教育的时代意义

公安院校是培养人民警察和政法干警的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公安院校必须始终把锻造忠诚警魂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因此,加强公安院校大学生的政治忠诚教育,打造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公安队伍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2.1 加强公安院校大学生的政治忠诚教育是应对风云变幻国际新形势的客观要求

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一方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并有新发展,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接连不断;另一方面,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社会主义遭遇的挫折使部分大学生的政治忠诚逐渐衰退,政治立场发生动摇,有些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遭到沉重打击,有些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有些对共产主义丧失信心,有些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失去动力。国际新形势下,能否始终做到立场不含糊、信念不动摇,是对公安院校每名大学生是否忠诚可靠的现实考验。因此,公安院校要深刻认识当前国家安全面临的多重挑战,始终保持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忠诚意识,使广大青年学生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复杂环境中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坚守精神家园,坚定理想信念。帮助学生在认清和抵制浊流中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培养更多为实现中国梦披荆斩棘、履职尽责、矢志奋斗的忠诚可靠卫士。

2.2 加强公安院校大学生的政治忠诚教育是落实政治建校、政治建警的生动实践

坚持政治建警,培养学生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学生的职业忠诚度,形成良好的忠诚品质,既是检验公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也是对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因而,加强公安院校大学生的政治忠诚教育是强基固本、立德树人的战略工程,公安院校应当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通过多种途径和载体开展有特色、成系统的政治忠诚教育工作。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贫富分化日益加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执法环境日益复杂。人民警察“日日有牺牲,时时有流血”。资料显示,警察已成为当今我国社会的高危职业之一,仅次于矿工,这些势必造成警察职业的吸引力和职业荣誉感呈现下降趋势,造成公安院校学生对警察职业认同感和从警自豪感呈现下降趋势。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信仰缺失、道德滑坡、理想沦丧、诚信坍塌等问题。上述事实充分表明,公安院校大学生的政治忠诚教育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公安院校的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也是中国梦的践行者、守护者,开展政治忠诚教育,锻造忠诚警魂是公安院校积极适应深刻社会变革和时代要求的历史回应,是落实政治建校、政治建警的生动实践。

2.3 加强公安院校大学生的政治忠诚教育是推进新时期公安队伍建设的现实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