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国妈妈作文范例6篇

我的祖国妈妈作文

我的祖国妈妈作文范文1

第一个看到的,

就是您慈祥的面孔。

小时候,

您抱着我,

哼着小曲,

带我走进这情感丰富的世界。

我是您可爱的小天使,

您用宽大的胸怀,

用温暖的手臂,

保护我,

呵护我。

如今,

我正茁壮成长。

此刻,

我真想变成一缕清风,

为您抚去额上的皱纹;

我好想变成一只小鸟,

不停啼啭,

让您聆听天地间最优美的音韵;

我愿变成一朵茉莉,

让您闻了心情舒畅。

总之,

我的祖国妈妈作文范文2

[关键词]妈祖文化;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湄洲祖庙

一、海峡两岸妈祖民间信仰的产生

妈祖信仰从神话传说到民间信仰再到妈祖文化,经历了整整1000多年,作为民间信仰,它延续之久、传播之广、影响之深,是其他民间信仰所未曾有过的。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妈祖庙5000座,妈祖信众2亿人。

(一)妈祖信仰是海洋文化的必然现象。妈祖民间信仰发源于福建莆田湄洲岛,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妈祖在短暂的生命中,热心扶危济困、救助海难、治病救灾等善行为乡邻感念,“人行善事,死后为神”,民众视她升天为神,称其为“女神”。乡邻感念她的恩德,在湄洲她“升化”的地方建立庙宇,进行祭祀。妈祖民间信仰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兼具陆海生态环境多样性的大国,海洋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经过了许多岁月的累积,中国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海洋经济、海洋社会和海洋人文模式,体现了中国文明海洋性的一面”。妈祖信仰的传播和发展具有海洋历史发展的渊源,是海洋文化发展的必然现象。因为海洋生存环境的风云变化,“大海无情,商海也无情”使得民众需要精神寄托,妈祖是海洋族群的精神寄托和保护神。从妈祖传说故事可以看到,妈祖在中国人的心中是一个充满慈悲为怀、救苦救难的海上女神,因此得到了民众的敬仰和祭拜。在南宋时期,妈祖信仰已在海事活动最活跃的福建、广东和浙江等沿海各省传播。

(二)妈祖信仰在台湾的传承。明清时期闽粤沿海人民掀起移居台湾的高潮,移民把祖籍地的妈祖等民间信仰也带到了新的移民地。这种民间信仰的移植象征两种意义,一是可以视为闽文化在移居地的延续与发展。二是妈祖是他们心中的保护神,有神的保护,它可以使不安的心灵得到缓解。因为移民在百般艰难的环境中离乡背井、漂洋过海迁徙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求生活,移民迁徙是一个充满危险的历程,特别是东渡台湾海峡移居台湾,迁徙途中充满各种生命危险,海峡茫茫,随时有船覆人亡的危险。移民在海上经历九死一生之后,即使顺利到达目的地,登上台湾岛,移民们在新的环境中还会遇到更加严峻的生存与发展的考验。台湾气候恶劣,变化无常,加上早期台湾尚未开发,荒野无边,猛兽当道,瘴气横溢,瘟疫流行,以及水土不服、缺医少药等情况严重威胁着移民的生命。而且,开垦荒地、海上作业、从事贸易等都时有不测风云。因此,需要借助神明的力量来摆脱各种恐惧和不安。渡海移民者只能祈求和依靠神灵的护佑,来确保航海与垦殖的平安。妈祖是闽粤的海上女神,当然就成为闽粤移民移居新环境的保护神。

早期移民在渡台之际,动身之前,都要到当地妈祖庙祭拜,还要许愿一番。许多人祭拜之余,还要从寺庙带走一把香火、一尊小型神像,祈求分身的神像能与信徒同舟共济去开辟新的天地,保佑移民一路平安顺利。因此一旦定居下来,为答谢妈祖神灵的保佑,便设祠立庙奉神,而且往往还要由专人专程渡海返乡于祖籍地祖庙中,以“割香”、“分灵”等形式将妈祖神像恭奉入台,立庙建祠加以祭奉,使家乡的神灵同移民一起移居台湾,在台湾生根开花结果。比如,从湄洲祖庙分灵来台的湄洲妈、从泉州天后宫分灵来台的温陵妈、从厦门同安分灵来台的银同妈等等。海洋移民在移居地发展时,遭惊涛骇浪冲击,祈求妈祖神灵保佑航海平安,是海峡两岸妈祖民间信仰的特色。妈祖信仰是台湾社会的主要民间信仰,据统计,台湾自大陆分香的妈祖宫庙超过2000座,信众多达1600多万人,占台湾人口的三分之二。可见,海峡两岸妈祖信仰的历史渊源是深远的。

二、从妈祖信仰向妈祖文化发展的历史必然

(一)“妈祖文化”已在海内外形成共识。由于十年“文革”极左思想的影响,民间信仰包括妈祖信仰都被视为封建迷信的东西加以批判和清除,湄洲妈祖庙建筑群为此在“文革”被夷为平地。1978年复兴重建,并于1986年农历三月廿三神诞,按民间传统仪式举行开光。但是,人们特别是公职人员对于妈祖信仰还是有顾虑了。1987年重九,即民间传说妈祖羽化升天1000年纪念日,湄洲妈祖庙举行规模盛大的千年祭系列活动,并举办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正是在这次学术研讨会上,上海师范大学林金文教授提交的论文《要重视妈祖文化研究》,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关注。林教授的主要论点是:妈祖神话及其形成的民间信仰、风俗习惯等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妈祖文化历史悠久,且早已远播海外,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过积极作用,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它对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对内起联系本民族成员的纽带作用,具有民族的内聚力。会后经媒体广泛宣传,“妈祖文化”的提法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今天,弘扬妈祖文化已经在海内外形成了共识。现在,由官方主办的“妈祖文化节”、“妈祖文化旅游节”、“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等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仪式越来越隆重。而且,在妈祖信仰最普及的台湾,妈祖庙成为兼具宗教、经济、文化、娱乐和社交等功能,许多妈祖庙乐于回馈社会,出资兴建医院、图书馆、社区活动中心等社会公益事业,使妈祖信仰的文化内涵愈加突出。2004年大陆成立了“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在台湾、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国家有200多家团体会员。此外,妈祖文化已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许多专家学者深入探讨研究和妈祖信仰密切联系的学科领域并出现了一大批颇有建树的学术成果。由此可见,从妈祖信仰到妈祖文化的发展过程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二)妈祖文化的丰富内涵。从妈祖信仰到妈祖文化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经历了1000多年的历史积淀,由妈祖信仰形成的妈祖文化圈,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涵,综合起来可概括为三大层面的内容:

第一,妈祖文化的“道德”内涵。妈祖文化最深的内涵在于人格魅力,在千百年的嬗变过程中,信众不断丰富妈祖的完美道德品质,妈祖形象已成为道德的化身,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大成。妈祖之所以成为人们敬仰和祭拜的女神,首先是因为妈祖的美德。妈祖的完美道德品质,忠义孝悌、救民疾苦、扶危济困、乐善好施、见义勇为、无私利他的情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形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在信众心目中,“妈祖形象尽善尽美,妈祖精神包含着真善美的价值和道德内涵。信众信仰妈祖,意味着认同妈祖所代表的真善美价值观和道德观”。妈祖的形象是慈祥、博爱、亲切、无私、勇敢。妈祖受到历代朝廷的多次褒封,封号也从“通灵女神”渐次升格为“夫人”、“妃”、“圣妃”、“天妃”、“天后”直至“天上圣母”,说明历代统治阶级是非常重视以道德化的妈祖形象作为教化百姓的最有效的伦理教材。可见,妈祖文化的内涵首先是从道德人格层面上来理解的。

第二,妈祖文化的“信仰”内涵。正因为“信仰”,才使妈祖拥有2亿多的信众。信众祭拜妈祖、信仰妈祖,是相信妈祖是非常灵验的。人们出海的安全、海上贸易的顺利、旅途的平安,以及求子、求财、求福等等,都相信妈祖会显灵助其愿望的实现。所以,信众对妈祖是非常虔诚的。台湾一位老太太从1987年到2000年,共来湄洲妈祖庙朝拜25次,直到90岁高龄。2004年台湾嘉义县朴子配天宫妈祖信众437人来湄洲朝拜妈祖,其中一位林女士在妈祖神像前,三拜九叩,激动得热泪盈眶:“我终于来到了妈祖圣地。”林女士家祖上三代都是妈祖的忠实信徒,其祖父、父亲一生都期盼来妈祖圣地朝觐,但由于两岸未“三通”等原因,至死夙愿未偿。其父临终前,希望她一定要争取来圣地朝觐。这是妈祖信众对妈祖虔诚信仰的典型案例。虔诚的信仰是信众的精神寄托、是信众战胜艰难险阻的勇气、是信众开创事业的精神支柱。“信仰”是妈祖文化的核心内涵。

第三,妈祖文化的“多学科”内涵。妈祖信仰在经历了1000多年的历史积淀,本身就印记着丰富的历史。在妈祖信仰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妈祖文化圈:妈祖庙的建筑艺术、书法艺术、文物珍品;由妈祖信仰形成的民间艺术、民俗文化、口传文学;包含着妈祖信仰的民俗学、华侨史、航海史、海外交通史等等,从研究妈祖信仰人手,可以进入众多科学研究领域。“流传千年的妈祖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涉及历史、文学、艺术、民俗、宗教、建筑等各个方面,在我国沿海地区源远流长,尤其是海峡两岸重要的民间文化纽带。”我国文博界老前辈王振铎先生著文指出:天妃宫是研究历代经济史、海外交通、民族学、民俗学、航海史等的珍贵资料,呼吁各界要加强保护天妃宫。2006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国家文化部文化遗产司组织专家评审,湄洲妈祖祖庙、湄洲妈祖祭典分别人列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反映了国家非常重视保护妈祖文物、弘扬妈祖文化。

妈祖文化是民间信仰中的主体文化,妈祖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妈祖文化是两岸交流最大的共同点,在海峡两岸交流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三、妈祖文化交流对两岸关系的积极影响

(一)妈祖文化交流增进了海峡两岸民族情感的交流。妈祖信仰自明清时期被移民带入台湾以来,就成为台湾民众社会心理的一大组成部分,并深深地影响着台湾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这可以从台湾信众“热衷于前往湄洲祖庙进香”可见一斑。移居台湾的移民带去的妈祖神灵是从大陆祖庙带去的分神,而且他们比较看重家乡创造出来的神,称之为“桑梓神”。“台湾各地的分庙建立之后,即与大陆祖庙确立了源与流的特殊关系。为了保持和增强这种特殊关系,增强分庙的灵性,各分庙每隔一定时期都得上祖庙‘乞火’。参加祖庙的祭奠等,俗称‘进香’。定期到大陆祖庙进香是妈祖信仰最为独特之处,进香活动是台湾妈祖信众最重要的社会活动。”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峡两岸阻隔了半个世纪。1987年,湄洲妈祖祖庙拟举办规模盛大的千年祭系列活动之际,正逢台湾当局宣布开放两岸探亲往来之时。台中县大甲镇澜宫为代表的妈祖信众200多人前往湄洲,提前展开两岸的破冰之旅。随后经新闻媒体的报道和研究成果的出版,在台湾、海外华侨、华人以及港澳同胞中产生巨大的反响。此后,台湾妈祖信众组团到湄洲妈祖庙谒祖进香活动形成一股热潮,妈祖信仰成为打破阻隔两岸半个世纪政治坚冰的开路先锋,两岸交流从此打开了崭新的一页。自1987年以来,“每年都有10万左右台湾民众前来湄洲谒祖进香,迄今湄洲岛共接待台湾信众100多万人次”。而大陆妈祖庙也应邀到台湾进行妈祖文化交流。自1994年妈祖文物赴台展出以来,祖国大陆妈祖文化团体赴台交流已达20多次。其中影响最大的有:1997年湄洲妈祖金身巡游台湾,2002年金身直航金门巡安,同年泉州天后宫组团直航赴澎湖交流,2004年湄洲祖庙祭典团赴马祖岛贺诞举祭。

台湾妈祖信众到湄洲妈祖庙谒祖进香,不仅仅是对妈祖女神的朝拜,更是对民族文化、民族情感的认同,体现了两岸同胞“人同根、神同源、文化同脉”的亲缘关系。对于台湾同胞而言,妈祖信仰不仅是他们现实生活的精神慰藉,而且也寄托着他们对故土的眷念与遐思之情。正如台湾知名学者郑志明所言,“对台湾方面而言,到大陆进行谒祖、进香、迎神的意义,不仅只是一般祖庙情结的文化寻根梦而已,同时也加强了信仰仪式的文化传承”。台湾民众的妈祖朝拜热潮,推动了台湾当局进一步解除直航禁令,并最终实现两岸“三通”。妈祖信仰成为维系两岸血肉亲情的纽带和增进两岸民族情感的桥梁。

(二)妈祖文化交流加强了两岸的文化交流。海峡两岸各种形式的妈祖信仰的交流活动,为加强两岸的文化交流、为传播妈祖文化、丰富妈祖文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每一届的妈祖文化节活动,不仅举行朝拜妈祖仪式,而且举行民俗文化表演、民间艺术展示、妈祖文物展出、两岸文化交流、学术研讨等等活动。在交流活动中,不同地区的妈祖信众会把他们在不同区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以及学术研究成果尽情地展示出来。湄洲祖庙已成功举办了八届“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天津妈祖庙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妈祖文化旅游节”;自1986年莆田举办首次学术研讨会以来,中国大陆先后在莆田、深圳、泉州、厦门、天津、上海等地举办16次研讨会或论坛,而台湾举办过5次,澳门举办过3次,平均每年超过一次。这些妈祖文化活动和学术研讨会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增进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充分展示了妈祖信仰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的祖国妈妈作文范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本真性;妈祖文化;和谐;“以人为本”

    21世纪初,党中央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符合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观念——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思想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妈祖文化作为一种民间文化,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地域环境下的一定人类族群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外化表现形式。它承载着妈祖信仰者的历史记忆和情感追求,虽然在文化领域里它属于非物质的下层文化,但它是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具有历史传承价值和社会和谐价值,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发展妈祖文化旅游,弘扬妈祖精神,传承妈祖文化,不仅可以为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可以通过对科学知识、道德修养、民族精神和人文关怀等文化因素来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2007年上半年,仅来湄洲岛进香拜谒的台湾客人累计就达150多万人次。天津、澳门、台湾、广东、福建等地每年都举办妈祖文化旅游节,在同一文化认同的光环下通过旅游交往增进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支持,悄悄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这几年伴随着妈祖信仰热,妈祖文化旅游也得到较快的发展,妈祖文化的内核即是妈祖本身的精神力量,而妈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所以基于科学的发展观,从“以人为本”的视觉来看待妈祖文化旅游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人为本”是旅游发展和科学旅游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要求。“以人为本”关注的是多数人的利益,讲究的是人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因此要坚持科学的旅游发展观。

    一、妈祖文化景观开发与保护的和谐

    妈祖文化景观有祭典、服饰、饮食等民俗景观,也有规模宏大的寺庙建筑景观,还有丰富的妈祖碑文、题刻、诗辞、楹联、文学作品、祭祀法器、刺绣工艺、各种雕塑、书画古籍等其他人文景观。从发展旅游的本初动机即经济动机而言,旅游只有最大限度和最广泛地利用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资源,将经济与文化有机结合,才能形成越来越强大的产业优势。然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世代代共同拥有的财产,在旅游开发中应一分为二,那些传承于历史的传统而开发出的旅游产品可以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如妈祖面源于民间,寄予平安的美好祝愿,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可以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设计符合现代旅游者口味的旅游产品,甚至可以发挥品牌优势,生产一系列的妈祖面旅游商品,使之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相反,那些承载异质特性的景观,作为妈祖文化旅游的符号标志,应采取政府主导的保护性的运作模式。如妈祖服饰、妈祖祭祀民俗、妈祖禁忌民俗等,作为异质文化的载体,是发展妈祖文化旅游核心竞争力的主打要素。这部分的文化载体“越是本土的,也就越是国际的”,越有旅游价值和生命力。本土人应当善待本土的文化景观,保持它的原汁原味,避免景观在旅游开发中的商品化和俗化。规划、设计和投放这部分旅游产品时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从宏观、全局和持续性问题上把握开发的层面和开发的力度。只有在开发和保护两者之间取得和谐,妈祖文化景观才有可能本真地代代相传。

    二、协调利益群体,共承妈祖文化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而发展旅游又可以使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既包括旅游者、旅游地居民也包括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开发商,他们对文化表述的和谐统一将直接影响到文化传承的本真性。妈祖文化作为意识形态色彩较浓的一种民间文化,协调并处理好以上各利益相关体的关系是保证妈祖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首先,旅游者对妈祖文化应有正确的认识。妈祖曾经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而不是虚幻或群众无端捏造出的一个神灵。妈祖本身凝聚着的妈祖精神——博爱、和平、扶危济困等是妈祖文化的精髓,这应该成为众多旅游者旅游的动机,而不是一味地宣传并神化妈祖的力量和灵验。通过旅游活动,通过对妈祖的瞻仰和亲身体验,受众者能够沐浴妈祖精神的感召,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而要使旅游者对妈祖文化有个正确的认识,就必须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尤其是导游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导游作为旅游活动的主要媒介,应了解妈祖文化资源的价值、意义和基本保护方式与思路,能成为妈祖“文化自觉”的先行者,自觉地成为旅游活动中保护工作的第一宣传员。除此之外,还必须规范旅游线路推介商的行为,在促销旅游产品时多一些文化内涵的元素少一些迷信的成分。

    其次,旅游开发商要摒弃短视行为,从长远利益做好妈祖文化旅游产品。利润是旅游开发商投资和经营的第一目的,而纯粹一味地追求短期回报,或者以妈祖文化作为幌子达到融资的目的,不仅不适合发展文化旅游,也会远远背离发展文化旅游的真正意义。这就要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尤其是文化旅游发展的幼年期,通过政府的优惠政策、法律法规引导并规范旅游开发商的投资行为。妈祖文化旅游产品不能仅仅局限于朝觐旅游,而应放眼于修学旅游以影响后代妈祖信仰的受众者,应放眼于商务旅游以彰显妈祖诚信的品格,应放眼于休闲旅游以加强全世界妈祖精神受众者的联谊,在此基础上提高人的素养,促进人群的和睦和社会的和谐。

    再次,要尊重社区权利,与社区分享旅游利益。妈祖是众人的妈祖,妈祖文化旅游地是当地居民的旅游地,旅游开发商在设计旅游产品、规划旅游项目时应关注当地居民的感受,旅游开发要符合当地人民的意愿,切实照顾社区的根本利益,把旅游开发与促进当地居民的就业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结合起来,如集体所有土地和水体,应尊重所有者受益的原则,可以按不同所有者的份额共享资源获得的收益,如门票、资源补偿费、土地设施出租费、允许旅游就业等补偿方式,使当地居民从旅游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做到兴地富民,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帮助社区经济发展。此外旅游决策层应有当地居民代表的参与,还要加强社区组织能力建设,通过社区组织做好与社区的交流和沟通工作,缓解旅游发展过程出现的误解和冲突,这些都是尊重社区权利较好的措施。只有这样,妈祖地居民才会自觉地参与发展旅游,参与表述妈祖文化,参与展示妈祖文化符号,这是妈祖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三、体现人文关怀,重视生命意义

    发展妈祖文化旅游最高境界的目标是“承传妈祖护国庇民文化,发扬妈祖慈悲济世精神”,因此设计旅游产品时尤其要注意旅游氛围的营造和旅游环境的保护。

    如针对妈祖文化修学旅游者的旅游动机,选取的对联应以“教化”为主,题词不仅能荟萃世界名书法,还可以将全世界典型妈祖宫庙制作成微缩模型再配以电子自动解说;针对妈祖文化休闲旅游者,可以设计婚庆(如金婚、银婚等)或蜜月旅游,可以在妈祖正殿布置喜堂,让妈祖或见证他们执手携老一起走过的日子或见证彼此的忠诚。这一点马来西亚天后宫就做得很好,该宫设有婚姻注册处,享有政府授权领取结婚证的特权,每年有5000-6000对新人在妈祖见证下完成人生最有意义的一个仪式。

    我们信仰妈祖,信仰的是她精神的力量,所以发展妈祖文化旅游,营造旅游氛围要体现人文关怀,重视生命意义。我们要一改以往“营造宗教旅游氛围就应该制造神秘气氛”的过时观念,废除行符录、焚烧金银纸的活动。当然同时我们也要考虑信众们的心理感受,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技术,将录制好的鞭炮声、各种不同国家不同面值的虚拟货币输入微机中,旅游者可以以现实货币购买点击时间或次数,给妈祖汇去功德钱以完成心中的意愿。香枝本来是信徒们召唤神灵诉说自己所求的一种媒介,但我们经常看到信徒们大把大把地焚烧香枝,似乎有“烧得越多越能优先得到服务”之嫌,而周边的人则噙着泪重复着相同的动作,我们可以控制旅游者上香枝的数量(如可以控制一枝代表一心一意)或者以燃着状态的艺术香枝代替原先的香枝。如此等等,我们才可以还妈祖文化旅游一个环保的、充满人文关怀的环境;也只有这样,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四、区域联动,共生共存

    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进行区域合作,是实现旅游业快速持续增长的一种有效方式,对推进合作各方的发展能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区域联动,突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与分割,就可以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整合旅游产业资源要素,组建以资本为纽带的跨区域妈祖文化旅游集团,建立以旅游产品为纽带的跨区域产业链,然后通过政策来引导旅游收入在区域间再分配的相对公平合理,从而形成无障碍旅游的和谐局面,实现妈祖文化旅游在空间上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联动开发的模式很多,可以是连片开发也可以是专项产品开发,还可以进行线状开发。福建、天津、澳门都举办过不同规模的妈祖文化旅游节,其实举办此节的目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色彩要比发展旅游的色彩浓厚得多。其实可以建立以资本作为轴心,或由省级旅游管理部门共同或由中华妈祖交流协会牵头组建的妈祖文化旅游集团,再由妈祖文化旅游集团举办由各地轮流做庄的妈祖文化艺术节,这样可以广泛挖掘妈祖文化的内涵,使之升华为独特的文化艺术体系。

    妈祖文化遗产很多,但在“文革”期间惨遭破坏,到目前为止妈祖文物尚未得到普查更不用说有效保护了,我们可以充分调动各地主要妈祖宫庙的力量,发掘妈祖文物,开展妈祖文物古迹专项考察游,通过旅游活动使妈祖文化获取有效的保护。

    此外,妈祖不仅仅是中国的妈祖,同时也是世界的妈祖,妈祖文化是中华民族和海外华人华侨共同的文化。发展旅游坚持区域联动除了国内省际合作外还要考虑国际协作,应充分利用海外妈祖信众们的海外资源,充分调动他们发展旅游的积极性,为发展妈祖文化旅游补充新生力量。

    参考文献:

    1、许雪毅.妈祖新闻[EB/OL].mazu.org/,2007-08-31.

    2、曹诗图等.对科学的旅游发展观的哲学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

    3、黄秀琳,彭文宇.解读莆田妈祖民俗文化表述的商品化[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7(7).

我的祖国妈妈作文范文4

关键词:妈祖文化;沿海大学生;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3-0284-02

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于2004年10月在福建湄洲岛成立,这标志着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和深远影响的“妈祖现象”被正式界定为“妈祖文化”[1]。妈祖信仰起源于福建,人们对妈祖的信仰已有着千年的历史,目前在世界各地共有妈祖庙近五千座,信众高达两亿人。

一、妈祖文化及其价值趋向

(一)林默与妈祖文化

妈祖是对林默的尊称。林默生于北宋时期福建莆田,她以其善心智慧为沿海人化解危难,被民间亲切地称为妈祖、妈娘或娘妈。历经宋、元、明、清的朝廷的频频封赐,妈祖的历史地位不断提高、神化,进而被称为闽粤沿海的民间神祗。伴随文化传播和社会发展进步,妈祖被称为部级“海洋女神”、“世界和平女神”[2]。

妈祖文化是基于对妈祖的崇拜信仰而形成的相关海商社会的具有海洋文化特色的民俗文化。以天妃宫、妈祖庙等为物质载体,以祭祀、传说、文学、民歌、舞蹈等为传播途径,寄托了人们对带给人类社会博爱、祥和生活的神祗的感激和崇拜。

(二)妈祖文化的价值趋向

1.人本主义精神

妈祖的形象在亿万信众的心中首先是海洋女神、生产保护神,这得益于林默本人对生命的关注,对生命的尊重与对人个性发展的重视,体现了强烈的人本主义精神。一方面,林默对于生命的珍爱远远超越了同龄人的感悟,为保护自我与拯救生命,小小的默娘便“窥井得符”心有灵犀[3],很快具备了防患于未然的本领。特别是林默生在海边,熟知海性,具备了预测阴阳风雨的超常能力。另一方面,驾船技艺的娴熟与高超又使她既能自我保护又能保护渔人。亲人出海打渔如遇风浪有生命危险,她即使不在现场也会灵魂出壳、舍生忘死、奋力抢救,如救助不成她便伤心欲绝[4]。同时,林默还具有慈悲为怀的医德和高明的医术,懂得用草药给患者解除病痛,使垂危病人起死回生[5]。这些都体现了默娘天性中的人本主义精神。

2.尊重自然规律

林默遵守自然规律,敬重自然,因而,她虽然具有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的超人本领,但是却从不因此违背规律。林默生长在湄洲岛屿的渔村,在海边长大的默娘熟知水性,水上的驾船技巧也高人一筹,并且具有预测阴晴与祸福的天赋才能。她熟悉自己的生存环境,有很强的自然意识。不仅能认知自然、了解自然,更能熟悉自然、顺应自然,具有强烈的自然之子的自我意识。正因如此,小小年纪的默娘才成为湄洲岛屿小国的“小巫师”和“小神仙”。海边的渔人信赖她、依靠她,不忍她的离去,便将她的离去神化为升天,为她建立庙宇,祭奠她。

3.伦理道德追求

是非、善恶、美丑、真假是讨论伦理问题时经常接触到的几对范畴,道德意识也是人类探究的亘古不变的主题。林默的生平事迹体现了对于真善美的执着追求。首先,林默舍己救人,将救人于危难视为自己应尽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她行善救人从不计较报酬,常将生死置之度外。默娘之所以为妈祖,是由于她自觉地承担起道德的义务,她恩泽于众人,众人自然奉她为神灵。人们怀念默娘,神化妈祖是有一定的道德积淀和道德准绳的。其次,林默还具有强烈的爱憎意识和惩恶扬善的意识。妈祖神迹中有这样的传闻:妈祖对人民拥戴的清廉之官倍加呵护。明朝兴化有个名叫吕德的清官,曾身患沉疴,妈祖便显灵赐药,药到病除,平复如常。而对危害朝廷的权奸,妈祖亦除恶务尽。明朝嘉靖年间,莆籍忠臣林润,上奏朝廷弹劾权奸严嵩,便得妈祖托梦,相助除奸。

二、妈祖文化对沿海大学生的影响

(一)妈祖文化对沿海大学生的影响途径

1.地理位置

妈祖信仰起源于东南沿海的湄洲岛一带,通过沿海居民代代相传,而后便随着航运迅速传播开来。沿海居民到妈祖庙拜祭妈祖等信仰妈祖的活动一经兴起,至今经久不衰。作为沿海居民之一的大学生群体,他们从出生就深受这种环境氛围的熏陶,自然而然地就跟随地方百姓信仰妈祖。

2.宗教氛围

妈祖最初只是一个救民于水火之中的形象,后来随着传播的深入逐渐演变成一种。可以说,妈祖祭祀庆典本身就是承载宗教形态的一种载体,它是民间民俗活动与古代宫廷祭礼的结合物,是中华妈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了中华民族对至真至善美德的推崇以及征服自然、护国庇民的美好愿望,在台湾地区影响尤为深远。作为民俗、信仰、礼仪、工艺美术、音乐舞蹈的传承载体,这种宗教形态化的妈祖信仰,即展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也渲染了主观上必须强制加入的浓厚氛围,沿海地区大学生经过耳濡目染很容易就成为妈祖的信徒。

3.网络影视

妈祖信仰在粤东沿海一带盛行已久,现代青少年接触信息不仅仅局限于狭窄的地域范围,他们还会通过电视、电脑等媒介去查找妈祖更多的事迹,从而会比以前口口相传的妈祖更真实,更全面。在大陆,先后有多家妈祖文化门户网站建立。如“新华网―妈祖在线”、“天下妈祖网”等[6]。近年来有关妈祖的电影电视剧也在上映,如今年于央视首播的28集电视剧《妈祖》,使妈祖扶危济困、无私无畏的光辉形象重现荧屏。这些媒介的传播都会影响在沿海生活本来就对妈祖有特殊情感的大学生。

(二)妈祖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表现

1.正面影响

一是对大学生思想方面的影响。妈祖的救人济世、正义勇敢等真善美的思想精华,影响着无数沿海人民的思想,当然,也包括沿海青年大学生。对他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妈祖文化在信众心中是善良、正义、勇敢的化身,一直激励着沿海大学生积极进行乐善好施、爱国爱民等正义行为。第二,妈祖为外出渔船保驾护航,在妖魔鬼怪面前不为艰险,这些都影响着沿海大学生不为艰难困苦,遇事冷静处理,勇于开拓进取等精神品质。第三,妈祖在海难中相救还包括其他外地的中国人,甚至是外国人。妈祖的这种无国界思想非常适合主张友好和平的中国,深深影响着沿海大学生不排外,与外地同学融洽相处。

二是对大学生学习态度方面的影响。妈祖八岁从塾师启蒙读书,她专研天文,研究医理。妈祖在当时那种艰难的环境中都可以静心专研,而且对待知识理解的要求高。妈祖的这种专研精神,给予了沿海大学生一种指向,一种学习动力。一方面他们可以静心对待学习,遇到难题时可以冷静处理,积极寻求答案。一方面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不仅仅是表面的,他们会更有毅力有耐心地去探索其中的奥秘之处。

2.负面影响

大学生正处在各种价值观并存且相互冲突的复杂环境中,不能合理而准确地选择和认同某一社会价值观念系统,从而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境地;思想领域一定程度的多元化,为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和封建主义糟粕提供了生存空间,诱发了鬼神迷信在大学生中的泛起。物质文明建设中社会主义人文精神和价值取向的失落,引发了以赢利为根本目的的鬼神迷信活动;个人至上、金钱至上的价值观盛行,使鬼神迷信在青少年中的泛起有了可乘之机。

三、妈祖文化与加强沿海大学生德育

(一)弘扬妈祖文化与加强青年大学生德育的可能性

妈祖在信众心中尽善尽美,妈祖精神包括孝顺父母、济世救人、爱国爱民、诚实勇敢等,在现代,这些真善美的道德要素依旧适用。有研究者认为:“妈祖信仰中的显灵传说,无不含有某种道德要素,这些道德要素与神的威灵相结合,构成神迹传说的内容。而从伦理角度上看,是社会道德要素被披上神意的外衣得到宣扬,因而妈祖信仰在宏扬社会道德方面的作用,应该得到肯定。”[7]当代大学生接触的信息量异常庞大,对于形象突出的信息特别敏感,易受一些思想的感化,所以如果可以适当在大学中向大学生宣扬妈祖事迹和思想,那么妈祖真善美的思想将会深深烙在大学生的心中,从而会受妈祖思想的感化,重新衡量自己身上的道德要素,调整自己的行为规划。使现代青年大学生积极向善,达到加强青年大学生德育的目的。

(二)弘扬妈祖文化与加强青年大学生德育的机制

一是组织参观妈祖庙旅游,感受妈祖文化气息。政府、高校等机构可以组织开展妈祖庙文化之旅,让青年大学生亲身感受妈祖物质文化遗产,还可以去感受盛大的妈祖祭典民俗。通过感受这些文化氛围,激发青年大学生对妈祖文化的兴趣,引发他们去探索妈祖更深沉的文化意蕴。当一个人置身于一个可以引起共鸣的文化环境中,那么他的思想和行为一定会发生一定变化。妈祖文化所包含的人文关怀可以提升青年大学生的爱国爱民情怀、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妈祖文化可以让青年大学生自觉克服反道德因素,使人心向善。

二是开展妈祖文化思想讲座,提高青年大学生对妈祖的认识。通过介绍妈祖文化的内涵、地位、作用等,可以让青年大学生更多地接触妈祖文化,让他们更好地学习妈祖文化的传统美德。一个个生动地妈祖济世救人、勤劳勇敢的事迹,会给青年大学生带来很大的震撼,从而达到教育青年大学生德育的效果。

三是开展妈祖文化探究活动,加深青年大学生对妈祖文化的了解。为了更进一步让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妈祖,弘扬妈祖文化。高校可以开展妈祖文化征文比赛和暑期实践等活动,以此让青年大学生主动通过搜索文献,实地考察等形式来研究妈祖文化。在他们做出相关成果后,可以把材料组织好,做一个展览或者是成果汇报。开展妈祖文化探究活动,有利于弘扬妈祖优秀文化,有利于提高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陈赵阳.妈祖文化: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优势资源[J].福州党校学报,2007(2).

[2]李露露.妈祖神韵[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108.

[3]维锬.妈祖文献资料[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32―35.

[4]林庆昌.妈祖真迹[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95―98.

[5]林文豪..海内外学人论妈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35―142.

我的祖国妈妈作文范文5

一、两岸妈祖文化产业合作历史及现状

(一)两岸文化产业合作

在两岸文化产业合作中,闽台合作是走在前列的。一是在旅游产业方面, 2005年闽台双方签订了武夷山与阿里山、大金湖与日月潭旅游合作协议。二在会展产业方面, 2007年海交会中初次设置了海峡两岸创意产业展区。2008年11月27日,为期四天的首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厦门登场,这是两岸首次共同举办惟一冠名“海峡两岸”的综合性文化产业盛会。①三是两岸在文化产业论坛方面。2009年7月举行了两岸经贸合作论坛,通过了“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共同建议”,其中涉及两岸文化产业合作相关建议“深化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增强两岸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②。2010年9月,文化部部长蔡武访台,台湾文化总会秘书长杨渡认为:蔡武一行可以与台湾有关方面交换意见,大陆可再视状况开放文创产业项目。③两岸的文创产业交流与合作日渐热络。

(二)两岸妈祖文化产业合作

妈祖文化作为两岸共同共通的文化,其产业合作也在两岸悄然兴起。

一是以会展为平台的妈祖文化产业合作。2005年国家旅游局和福建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了首届海峡旅游博览会,开幕当晚专场演出了大型舞蹈诗剧《妈祖》。第六届时妈祖发源地莆田参展项目20多个, 2011年第七届时就达到了32个。莆田从2005年开始举办海峡妈祖旅游工艺品展销会,首届就有55家海峡两岸的旅游区、旅游协会和工艺品生产厂家报名参展,其中确定参展的台湾旅游工艺品企业有10家,到第三届时,台湾的参展展位已经达到近100个。

二是两岸以妈祖文化为纽带的旅游文化产业的合作,如2006年妈祖文化旅游对接与合作意向书在湄洲岛签订。2007年11月1日在湄洲岛举行了海峡妈祖文化旅游合作联谊会,共同建议:打造环海峡妈祖文化旅游带;开辟朝圣旅游航线。

第三,两岸传媒产业的合作,如2007年台湾中华卡通公司与北京电影集团联合影视公司合作出品的《海之传说———妈祖》动画DVD,与电视台合作的《妈祖之光》大型综艺晚会。

第四,两岸举办的妈祖文化(产业)的相关论坛;组织学术平台,如举办“湄洲妈祖•海峡论坛”吸引各界人士积极参加。

但目前两岸妈祖文化产业的合作基本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合作项目少、领域小。根据2011年“十一黄金周”期间,莆田市旅游局的旅游工作情况的播报,“游客客源地以粤、浙、苏及莆田周边城市的传统客源地游客继续为我市最大客源”,两岸妈祖文化产业合作依然缓慢,还未形成妈祖文化产业链及产业群,还未有知名品牌产生。

二、两岸妈祖文化产业合作不畅之原因

(一)政治因素

一方面,两岸在文化产业方面工作方式存在差异。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早,完整性较好,大陆的文化产业刚刚兴起,近几年才加大发展力度。台湾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上采取低度管理高度辅导的原则,大陆采取的是政府主导原则。同时大陆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地域性较强,各地区的文化产业概念内涵和发展政策存在差异化现象。另一方面,两岸文创产业合作政策不明晰。在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政策方面,“目前两岸文化交流现况是,除了两岸电影交流频繁有其准则外,台湾出版业、媒体、广告等都还没能进入大陆市场。”①

(二)经济因素

一方面,两岸经济环境与产业结构存在诸多差异。台湾文创产业发展起步较早,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目前正走向“知识经济体”的转型期,台湾已从过去OEM (代工生产)主体的产业结构,转变以ODM (原始设计制造商)为主体的发展方向,科技化、信息化、创新化、产业化已经是主要特征。大陆的文化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未来两岸妈祖文化产业势必要面临产业对接的种种困难。另一方面,两岸妈祖文化产业市场方面的差异也是合作不畅之原因。台湾妈祖文创产业市场较成熟,如台湾举办的“大甲妈祖绕境进香活动”逐年扩大,并结合了媒体、企业、地方宫庙、地方政府等资源,同时搭配妈祖相关创意商品与市场的结合。大陆的妈祖文化产业市场体系不完善,如莆田在妈祖旅游与工艺美术两者的产业比例较重,在与台湾合作方面,市场体例与发展着力点不同,两岸妈祖文化产业在合作时也存在一定困难。

(三)社会因素

1•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化、规范化的差异

文化产业是知识经济密集型的新兴产业,两岸知识产权保护与规范化也存在着对接差异。台湾的知识产权体系较完善,同时将知识产权作为“财产”来经营等理念较成熟。引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副庭长的总结“总体上讲,所考察访问的台湾地区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产生、实施、保护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完整的保护措施。”②大陆方面,以莆田市为例,从《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意见任务分工的通知》中可以看出,对台资企业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尚处于成立初期,产权工作机制也未实现组织流程制度化。

2•两岸对妈祖文化产业人才需求无法满足

妈祖文化产业是多学科和多文化的交叉融合,这种融合性强于其他产业。目前精通妈祖文化的人才普遍缺乏产业化意识和行动,而懂得产业化的人才对两岸妈祖文化的情况却缺乏了解和资源整合能力。目前妈祖文化产业主要依赖旅游产业是不够的,相比台湾已从过去代加工的主体产业结构,转变为原始设计制造商为主体的发展方向,两岸妈祖文化创意产业要进行对接,大陆地区的高新技术人才,具有产业发展能力的妈祖文化人才等将是发展妈祖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

三、两岸妈祖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

(一)政策环境机遇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2011年10月,十七届六中全会探讨了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议题。这些都为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发展奠定了有益的政策基础。台湾目前是一个文化产业已经发展成熟的地区。2009年5月14日,台湾行政主管机构核定创意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案,由“国发基金”以200亿元新台币投资成立文化创投基金,计划四年内投入300余亿元,让台湾成为亚太文化产业汇流中心。2006年1月12日至16日,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妈祖信仰等深深地扎根在台湾民众精神生活当中,福建要运用这些丰富资源,在促进两岸交流中更好地发挥作用。随着ECFA的签订,台湾也将迎来“黄金十年”,大陆在ECFA第一波早收清单中,也已放宽台湾影片进口配额限制,未来在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方面将迎来更有利于两岸交流合作的政策机遇。

(二)具体政策机遇分析

综合《莆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莆田市旅游发展专项规划》、《莆田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部署的实施意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等四项文件中,对妈祖文化或是有助于妈祖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作出疏理,并与台湾2010年通过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交互了解后,就双边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疏理,作出莆田市与台湾妈祖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分析。

1•在两岸妈祖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方面

莆田市以建设成为世界妈祖文化中心、两岸妈祖文化交流基地为主轴;以海峡西岸滨海文化旅游度假胜地目标连结两岸;拓展湄洲岛部级旅游度假区范围,整合提升妈祖文化资源,以朝圣旅游和观光为主,积极推动双边旅游的市场规模,并深入开展两岸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方面交流互动,推动宗亲文化、宗教、民间信仰的交流。这对妈祖文化走向市场化、产业化将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进而以筹建妈祖城,推动妈祖文化成为一项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台湾妈祖文化产业发展大多是由地方政府、宫庙产业、创作者、企业间相互合作,通过节庆仪式、文化活动的串连,扩至全岛共同协力协办,形成台湾特有的妈祖文化。从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的立定目标来看,是为建构具有丰富文化与创意内涵之社会环境,运用科技与创新研发,健全人才培育,并积极开发境内外市场,对妈祖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无特定的政策出台,而主要是由地方政府依当地妈祖宫庙产业在推动“宗教进香、政治操作、媒体行销、异业结盟”的模式重构,以宫庙产业的竞合来推动文化观光产业。

2•在两岸妈祖文化资源整合与利用方面

莆田市以湄洲妈祖祖庙为核心的妈祖庙超过百座,光湄洲岛本岛就有近20座宫庙。继两岸合作完成“妈祖信俗”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申报,现正积极对现存文物进行挖掘、保护修缮,并对两岸合作研究妈祖文化与推动妈祖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资源环境。台湾妈祖庙数量几近千座,北、中、南、离岛区为四大区域,经由妈祖文化资源整合而形成宫庙产业,从文化产业化的发展造就了台湾妈祖文化产业的主要文化资源基础,通过妈祖文化节庆活动,以全台或是四大区域宫庙团体的结合,发展出台湾妈祖文化产业的普遍化与集中化。

3•在两岸妈祖文化产业发展方面

莆田市以湄洲岛为发展核心,推动“湄洲湾北岸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弘扬妈祖文化的基地平台,为闽台特色产业对接的集中区;发展“湄洲湾妈祖文化产业园”,包括湄洲岛和妈祖城及周边区域,以妈祖为主题,承接台湾及国内外先进的旅游业、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和新兴服务业的转移。其中以拓展湄洲岛部级旅游度假区范围,整合提升妈祖文化资源,挖掘丰富旅游资源为主,进而建构以妈祖文化为主题的海西滨海文化旅游胜地。台湾发展妈祖文化产业一直存在市场规模过小的问题,但以妈祖文化节庆为主题发展文创产业却具有相当大的潜力,如台中县政府1999年起开办至今的“大甲妈祖国际观光文化节”,以“大甲妈祖”为名推进到“进香文化产业链”的发展,形成全台各地以“妈祖文化节”为名的特殊文化产业模式,已获得世界三大宗教盛事的封号。台湾地方政府从过去“旁观、参与”的角色,转变为“主事者”。

四、推进两岸妈祖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的思考与建议

面对两岸更加紧密的交流与合作,如何切实推进两岸妈祖文化产业发展,依据现阶段的问题及发展目标,提出如下政策措施方面的思考与建议。

(一)增加两岸文化交流频率,搭建公共信息平台

要完成两岸文化产业对接,需要两岸形成共同的文化需求,以形成共同的文化市场。首先需增加两岸文化交流的频率,形成多层级的民间文化交流:精英阶层交流———各大学、机构、组织交流———民间团体/旅行交流———民间个人交流。闽台文化产业要实现多层次的对接,在强化应用既有的会展平台、媒体平台和学术平台外,应增加技术平台或者网络平台的应用。

(二)落实细化有关政策意向

ECFA的签订将带来台湾发展的“黄金十年”,也将是两岸合作的机遇期。根据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董事长詹火生在第六届两岸产业共同市场研讨会期间的介绍,根据ECFA,未来2年两岸将在20个服务领域实行相互开放,其中涉及文化与创意的就有12项之多,但是两岸在相关方面还未签署细化条款,下一步如何合作与发展有待政策导向。《莆田“十二五”建设世界妈祖文化中心及妈祖文化产业园重点专项规划》虽然明确提出了“莆田世界妈祖文化中心的硬体部分建设固定资产累计投入达80亿元,软体部分建设累计投入10亿元”,但政府及相关部门还应继续落实后续相关细则,包括土地、税收、金融、人才等方面。

(三)引导文化产业与第一、二产业融合,承载妈祖文化产业发展

2009年,国务院出台的文件中对福建的发展提到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等规划。文化创意产业是在经济文化化、文化社会化、社会当代化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以个体或集体的创意为先导条件和核心价值,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精神属性的产业形态,它既包括提供纯粹的精神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形态,也包含系统化的文化创意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广泛交叉、结合而产生的新的产业形态。因此,妈祖文化产业不仅仅是狭义的文化产业概念,还应与与第一、二产业全面对接。

(四)重视妈祖文化产业、知识产权及高科技等方面人才建设

莆田市于2010年出台了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建设产业人才高地、实施海西创业英才培养等三个政策性文件。2011年市政府又安排1000万元作为引进人才专项经费。除人才专项经费(基金)外,面对妈祖文化产业发展的现时及未来需求,文化产业、知识产权及高科技人才将是重要的引进、培训方向。同时,还应充分利用两岸妈祖文化产业的各项平台,如博览会、交流会、洽谈会等,发掘人才,面向全国、全世界,建立妈祖文化产业优秀人才资源库,以培养带发展,以引进带创新。

(五)镜鉴粤港澳文化产业合作政策

2009年1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颁布,粤港澳三地抓住此政策机遇,于2009年2月共同签订了《粤港澳文化交流合作发展规划2009-2013》,扩大了三地合作。2011年4月,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文化专业委员会成立,进一步深化了三地在文化领域的交流,提升了三地的合作层次。其中很多合作举措值得两岸妈祖文化产业合作镜鉴,包括设立相关专门机构负责两岸妈祖文化产业合作整体统筹和规划、共同创作演艺项目、培育对外文化经营机构、完善资讯网建设等等。

我的祖国妈妈作文范文6

关键词:妈祖文化景观;海峡两岸;对策思考

一、妈祖文化景观概念文化

妈祖信仰源远流长,以妈祖信仰精神为主线的妈祖文化遍及全世界。据文献记载,妈祖本名林默,宋建隆元年诞生于莆田湄洲忠门的贤良港。因潜心将助人行善标榜为自己的终身目标,为乡亲们排忧解难,并向出海的人们预报天气状况,是渔民们心中顶礼膜拜的海神。在总结归纳妈祖的文化特点,并结合前人对文化景观的描述后,将妈祖文化景观定义为人类为了实现妈祖文化继承和传播的目标,借助天然素材为物质基础加以创造,并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妈祖信仰活动形态。

二、海峡两岸交往进程

新中国成立后,海峡两岸维系着持久的相互排斥局面。八十年代中后期,在我国大陆都施行改革开放,但是,台湾领导人对大陆依旧采取不急不慢的态度,沿用“不接触、不妥协、不谈判”的政策。1987年后,台湾领导人在现实的重压下重新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当地居民去大陆探亲旅游等,打破了两岸人民近三十几年的对立坚冰状态。1992年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一个中国”原则表述上尽管各有各的说法,但共同努力寻求国家一统的倾向还是存在的,两岸民间的交流似乎变得畅通起来。而后2008年7月4日大陆居民到台湾旅游项目的实施,对海峡两岸的交往有了实质性的飞跃。

三、海峡两岸交往进程影响妈祖文化景观变迁

(一)妈祖宫庙

妈祖宫庙建筑,承载着妈祖文化精髓的物质表现形式,从最初的小规模和不成型模式到如今的大范围大工程投资扩建得益于海峡两岸同胞间的交往交流。在两岸妈祖信徒及妈祖旅游爱好者的影响带动下,建筑规模和风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创意变化。随着海峡两岸渐入直面交流阶段,妈祖宫庙在大陆和台湾甚至全世界的总体数量持续攀升。

(二)妈祖祭典

妈祖祭典作为一种精神载体,在两岸交流朝全方位方向发展阶段,妈祖祭典活动及各种艺术节目内容开始深化和丰富。凭借可考的文献史材和民俗仪祭为参照依据,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诞生日和农历九月初九妈祖祭日在湄洲祖庙或新殿天后广场隆重举行妈祖祭典仪式,有等级不一的规格,整场演奏下来大概用时50分钟。2006年6月,妈祖祭典因其影响范围之广和文化价值之高,在多方因素的积极努力下,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妈祖风俗习惯

台湾与大陆间维持的妈祖文化交流现状对妈祖风俗的变迁产生辐射带动作用。妈祖风俗习惯包括妈祖服饰民俗、妈祖饮食民俗和妈祖分灵割香活动等。比如妈祖服饰民俗中的妈祖头,将头发的外形梳理得像海上帆船,在两边对称插上波形发簪,暗喻船桨,红头绳盘在发髻里,代表船锚的银钗横着穿过发髻。岛上的女子梳此发型据说是怀揣着思念之情,祈福自己的家人出海平安而创造的。

(四)新妈祖文化景观

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交往进程的逐步推进,妈祖文化景观类型异彩纷呈。特别是“天下妈祖回娘家”、“妈祖之光”为主题的妈祖文化旅游产品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与妈祖文化相关的旅游产品可分别从三个层面来具体阐述。第一层次有用于烘托妈祖信仰气氛,针对妈祖旅游市场本身的独具特色的妈祖宴会、妈祖祖庙建筑、妈祖祭拜仪式、标志解说系统和旅游标志性代表物等;第二层次的有妈祖朝圣游、妈祖精神文化解读、妈祖购物等,主要的针对对象是热爱妈祖文化研究者、妈祖信仰者和妈祖旅游爱好者,拥有品牌产品的价值等;第三层次的旅游产品就比较大众化,主要是面向大众市场,比如关于渔夫的生活体验、海上妈祖观光巡游、海滨度假观光和现代娱乐等。三个层次的旅游产品,因其地理条件差异和海峡两岸交流的影响布局方位都有所区别,为妈祖信众及海内外游客服务,弘扬妈祖精神文化。

四、促进妈祖文化景观更好更快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抓住中央支持海峡西岸建设发展的有利时机

随着中央鼓励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步伐的迈进,精神文化产品成为人们的高需求,加速文化产业发展的事项提上了日程。而作为妈祖文化承载体的妈祖文化景观,更要努力改造,精心设计,做大做强,全面落实,进而促进两岸同胞双赢,增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软实力。

(二)借助海峡两岸经济贸易往来的优势条件

首先,海峡两岸间经济贸易互动,如大陆和台湾商人回乡创业、报效父老的热情和决心将有利地促进妈祖文化景观建设。其次,大陆向台湾同胞展示大陆经济建设的优秀成果,总结大陆经济建设的实战经验,台湾同胞向大陆推荐自己的运营项目等,都间接促进文化交流和两岸妈祖景观的投建。

(三)建构海峡两岸民间妈祖文化共同体

建构两岸民间妈祖文化共同体,通过两岸共同体有效地对两岸民间的文化交流进行层次方面的提升和延伸,结构层面的优化与重组,预期方向的规范兼整合。以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向导召唤和引领两岸同胞实现更为广泛的对话和互动,使两岸文化交流成绩普及民间,生根发芽,逐步达成共鸣,进而创立两岸妈祖文化共同体,以保障交流的恒久与稳定。

(四)深入挖掘妈祖文化旅游资源

妈祖文化是一种精神资产,它的广泛传播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载体才得以实现。旅游对文化的影响作用始终存在,妈祖旅游资源的发展将有利地促进妈祖文化的传承。因此,要对妈祖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研究,以妈祖文化为品牌为中心,推进妈祖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建设,进而丰富和发展相关的景观建设,使妈祖文化景观不断呈现新气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