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教师工作总结范例6篇

自闭症教师工作总结

自闭症教师工作总结范文1

关键词:教育模式;自闭症;教学机构

中图分类号:G42

一、自闭症的结构化教育

1.1 教学环境结构化

教学环境结构化可以让孩子在比较固定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这样可以减少一些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隐患,可以更快的让孩子养成习惯。因此在结构化教育中,应当把教学环境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都应当表示出明确的界限,用不同颜色的地毯或者明显的标识卡片表示出游戏区、点心区等等。让自闭症患儿能明确的知道每个区域的功能,让孩子能够迅速的找到不同的区域。一些家长发现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可以让孩子比较快速的养成习惯,也可以降低沟通不流畅的时候出现的问题行为。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学环境结构化并不是对儿童添加的许多的限制,而是让儿童能够养成习惯,建立良好的沟通。教学环境的布置对自闭症患儿获得学习经验很重要,家具的排列情况,家庭中区域布局划分的是否合理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患儿认识的发展和独立功能的发展。教师的组织,物品和家具的摆放特征都是需要经过考虑的。

1.2 作息时间结构化

大多数自闭症患儿都不能良好的组织时间和进行连续的记忆[2],语言理解上的障碍也让患儿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所以,除了每天在一定的时间内来进行学习以外还应当帮助他们去组织时间,帮助他们安排作息时间表。提前一天或者是一个星期对自闭症儿童的生活事务进行安排,让患儿明确他们需要做的事情,这样也能帮助患儿主动的从一项活动转到另一项活动,时间表可以帮助他们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去做什么,这样可以减轻患儿的抵触情绪。

作息时间表的设计也可以大体的分为两个方面,一部分是集体的作息时间表,包括学生的学习时间、休息时间、吃饭时间等等,另外一部分是每个学生各自的作息时间表,其中可以设定他们各自需要参加的不同的活动。

1.3 具体任务结构化

在独立操作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给患儿展示完成的图片,来告诉他们需要做到什么程度,需要做多少,在视觉上的指示需要明确,能够让孩子清楚的了解老师所期望的。图画在画的时候不能过于复杂,要能让孩子容易理解,而且在孩子做完以后要有专门的完成工作箱,可以让孩子把完成的物品放入箱内。

二、结构化和视觉化相结合

自闭症患者一般都是视觉优先,有一名特教老师说,如果你不清楚如何教育自闭症的儿童,那么你可以把他当做是听力障碍者来教育。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语言并不是唯一的交流工具,对于自闭症患儿来说,在视觉方面的交流可能达到的效果会更好。可以使用标识卡来向孩子表明作息时间,例如在学习的时间,给孩子看一张画着铅笔橡皮的图片,在吃饭的时间,给孩子看一张画有餐具的图片等等。

三、突出个体化

结构化固然重要,但是在结构化的同时,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具有个体化。只具有组织性和结构化却不具有个体特征的教育是不成功的。虽然有安排集体的活动,但是有些安排还应当根据孩子年龄的不同,理解能力和控制兴趣的不同再进行具体的划分。

比如上文提到的标识图的应用,制作标识卡的时候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写字的卡写明任务,这样的卡片适合认字的孩子,有的孩子配对的能力比较差,不能把标识卡上的内容和实际物品对应上,这种情况下,就要让孩子用卡片和实际物品来进行参照。有的孩子触觉不是很敏锐,那么可以使用木板来代替卡片,来做标识物。

四、结构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4.1 依赖外国的方法,缺乏研究和创新

因为我国对自闭症的教育还不是十分的完善,因此在自闭症教育领域,我们只能借鉴外国的一些比较科学的教育方法,所有的理论也都是从外国一些自闭症教育发展比较好的国家借鉴来的,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很强的依赖性,缺乏自主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4.2 理论更新缓慢

随着自闭症教育在国际上发展的速度也逐渐加快,可以借鉴的理论和方法也增加了很多,在中国大陆,自闭症教育训练机构也是越来越多,资源共享的途径也是越来越多,但是在理论补充更新方面依旧比较欠缺,存在着理论更新缓慢的状况[3]。

4.3 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资源缺乏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教育手段的多样化也成为了必然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仍然存在着教育手段单一的情况。在教学资源上,除了每周家长在上理论课的时候会用到投影仪的,其他时间很少会用到多媒体教学的方式。

五、自闭症教育的对策

首先,对于自闭症的教育,在教师这方面,教师不仅仅需要负责学习和教授学生知识,还应当促进在自闭症教育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发展,并且能不断的产生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理论,只有经过不停的创新,才能更加适应发展。在国外的理论基础上仅仅进行细微的改动,远远不够,应当在宏观创新上更加的发展。

其次,应将多种教学方法穿插到实际教学当中去,关注儿童情感的需求,让孩子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让孩子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应当调整教学内容,增加课程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更好的教育和治疗。

总结:目前,我国的自闭症事业实施晚,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一定会存在着缺点和失误,总的来说,对自闭症患儿进行结构化的教育起步还是比较早的,权威性也比较高,成果已经得到许多国外机构的认可。这种教学模式为自闭症的教育训练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赵夏薇,毛萌.自闭症临床危险因素相关研究与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01)

自闭症教师工作总结范文2

【关键词】自闭症;感统训练;认知;系统

一、感觉统合概念

感觉统合是一个过程,是外界的不同的感觉刺激在经过大脑的认知、选择、整合得出相应的感觉信息后,再由大脑对信息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过程。这些感觉信息来自视觉、听觉、触觉和前庭觉等,大脑中都有相应的功能区处理这些信息。所以,感觉统合不足就会影响大脑各功能区及身体的协调发挥,引发学习、生活各方面的问题。

二、感统训练志愿活动概况和意义

作为自闭症感统训练志愿小组的一员,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自闭症儿童通过反复的一些运动来使他们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和对日常行为的认知。训练内容包括有S型平衡木、颗粒大龙球、羊角球、跳床、平衡脚踏车、滑板滑梯的训练项目,每周六下午在孤独症协会下午三点到四点半,共计一个半小时的训练。一个志愿者对一个自闭症孩子进行训练,通常会有三个自闭症孩子前来训练,训练通常都会顺利进行。(除了家长临时有事或是自闭症孩子生病等特殊情况)

感统训练中各项训练能使身体的充分发展,包括视觉、听觉、前庭觉、身体大小肌肉及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有利于自闭症孩子发动身体感官去感受学习。如在自闭症孩子脚翘起去贴在滑板上时,就同时刺激其前庭觉。另外,训练项目都是有针对的协调,促进感觉信息经过统合到知觉系统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循环。现如今,感统训练是比较得以实践的行为干预方式,同时结合趣味性,引发人体和环境形成良好的互动。在参与帮助自闭症孩子进行感统训练过程中,有自闭症孩子减少了一开始反复的刻板行为,如脱鞋;有的由原来行为的不确定性到可以稍微控制自身的行为;更有的孩子能够与我们志愿者说一些简单的话语,“姐姐好”“再见”等,并伴随着眼睛的短暂停留。可以说训练也使得自闭症孩子与志愿者们建立的依恋的情感,与志愿者的交流沟通。

三、感统训练中显现的问题

(一)训练手段与训练目的混淆

有的家长在感统训练中存在着为了训练而训练的现象,错误地理解为训练的目的就是完成训练内容本身,而忽视了综合训练的必要性。感觉统合训练涉及心理、大脑和躯体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不仅仅是一种生理上的功能训练。训练的目的是帮助自闭症儿童在训练过程中增强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在指导下感觉到自己对躯体的控制。例如,在滑板滑梯训练项目中,自闭症儿童在拿滑板――身体匍匐在滑板――滑下滑梯这个循环过程中,他们的注意力和动作不能保证持续性,这就需要家长和志愿者在旁不断进行指导和鼓励,运用语言和手势去促使他们一步一步完成训练。当然,自闭症儿童在这时可能会表现出一种不配合亦或是拒绝的意图,如他们会拿着滑板在某一固定区域滑行,仰头四处张望或是跑着冲向室外。但是,部分家长在误解了手段的具体内涵,将手段当做必须完成的训练任务。在自闭症儿童出现训练中的中断时,志愿者还在耐心指导鼓励的过程中,家长此时直接用手推动滑板以实现滑行的目的。这么做的结果不仅不能使自闭症儿童能够控制躯体和集中注意力,反而还可能引起其情绪上的波动,不断的大叫、逃跑和瘫坐在地。

(二)训练中的具体化问题

在孤独症协会中感统训练的志愿活动的训练内容是以S型平衡木、颗粒大龙球、羊角球、跳床、平衡脚踏车、滑板滑梯的训练器材,根据训练量表进行的,每一项训练项目在15分钟左右,共计一个半小时。不同的训练器材对应不同的适应症,羊角球和跳床针对弹跳训练,调整固有平衡、强化触觉神经、关节信息,促进左右脑健全发展。平衡脚踏车、颗粒大龙球、滑梯针对身体灵活度不足、多动和语言发展迟缓的适应症。S型平衡木则适用于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化、组织力、创造力和协调能力不足的自闭症儿童。在这些项目中,不同的自闭症儿童有不同的选择偏好,比如有的多动的自闭症儿童十分喜欢跳床,在做跳床项目时总是兴奋的笑着,并且与志愿者手牵手一起跳床时,也表现出接纳,但是在进行滑板滑梯这个活动时,又表现的焦躁和不配合;有的自闭症儿童在进行颗粒大龙球时表现的很兴奋,面对平衡木也显得很不情愿。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不是应该思考如何让自闭症儿童的适应症和选择偏好都能与训练项目结合?还是就是按照量表每个项目都进行一遍?在进行感统训练的志愿活动中得出,如果只是进行他们自己喜欢的项目,他们在活动中会逐渐更加封闭,沉浸在自身的“喜悦中”。可是如果立即要求他们进行他们不太喜欢的,他们会慢慢变得焦虑,想走出训练室。

四、如何面对训练中显现的问题

(一)把握感统训练手段具体内涵

在感统训练中,不能只将训练中躯体动作视为训练活动,而视自闭症儿童的相关的认知理解的其他为非训练活动。这样做所达到的结果实际上只能是事倍功半,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把握手段的具体内涵与目的关系,而正确的做法就是以训练孩子的注意力、手眼协调能力及在此活动中孩子对他人指令的理解与配合,通过基于不同器材的活动来达到此目的。当自闭症孩子在训练中发生突发状况时,志愿者和家长可以用其他其感兴趣的事物转移注意力,也可以在鼓励的话语中传递一种可以满足他们愿望的信息,“我们争取一起做完这一项,就可以……(他们想要去做的事)。”如此不断的指导,不仅能够完成训练内容,同时也能够加深自闭症儿童对训练内容的认知,能将心理、大脑和躯体三者联系在一起。可以说,这一训练的目的离不开志愿者和家长的配合。因此,在训练中要不断寻求教育的机会,把手段中的具体内涵渗透到训练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中去,体现手段的细巧与技术,才能促使训练早出成果,以真正达到训练之目的。

(二)进行训练时的灵动性

面对训练项目和训练时间是选择个别化还是普遍化的模式?最终,选择的是针对各个训练项目时间的长――短转变,对于自闭症儿童喜欢项目的先进行较长时间训练,接着进行短时间的其不太喜欢的项目,间接也用话语提醒训练对象观察其他自闭症儿童的正在训练的项目。总之,在训练时既要保证训练量,又要根据不同的自闭症个体适当微调各个训练项目和时间,这样,才会促进自闭症儿童达到训练的效率和对对躯体控制力的信心。

五、自闭症课程教学及影响

在孤独症协会,除了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感统训练,周末还有针对自闭症青少年的教学,有语文、绘画和烘焙三门课。早上通常是语文和绘画,下午则是烘焙的课程。上课时自闭症孩子与家长坐在一起,即亲子课堂的形式。三门课各有各的特点,语文课上多强调纪律性,自闭症的孩子对老师和幻灯片的目光注视稳定,体现出一定的注意力。当老师提问时,都能对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回答,尽管语言表达不是很清晰连贯,可是都能在老师的提示中回答完,有时老师也会采用联想记忆法,让整个课程的知识串联起来。语文课后是绘画课,绘画会对每次绘画的内容先进行讲解,加深自闭症孩子的认知,讲解的方式有时会放一些剪短的视频和音乐为辅,这些方式都是自闭症孩子比较敏感的、喜欢的。讲解过后,自闭症孩子开始随着老师模仿作画,这不是难题,因为他们的模仿能力极强,有刻板行为的自闭症孩子甚至要求自己必须模仿到丝毫不差。下午的烘焙课程相对于语文和绘画课程就有些随意,多是家长、老师动手操作机器和进行其他的烹饪步骤。自闭症孩子多在旁观察,有的也会埋头做自己的事,如用剪刀剪纸片或是吃着零食随意走动。

这三门课程不仅是在传递知识,同时课堂也使得自闭症孩子加强对自身行为的控制,加深对相关理念的认知,对老师、同学的人际关系概念不断深入,无论课上和课下的互动都有助于自闭症孩子的人际交流。但是,这三门课程对自闭症孩子的干预明显还不足,语文课上,在老师与自闭症孩子问过早安后,除了提问回答是鲜有动作和语言上的互动。而在绘画课上,在烘焙课,似乎完全是自闭症孩子家长们的课程,没有机会给予自闭症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

参加自闭症协会教学课程都是17左右的青少年,家庭治疗已经形成一个体系,个人所在的家庭系统不出意外变动也不会很大。家长对自闭症孩子进行保护和治疗,要知道每一位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一直都持续不懈的关注自闭症研究,他们可以称之为半个专家了。正因为在治疗和生活上的无微不至,家庭系统的边界也变得严格,也就减少了自闭症孩子足够与外部接触的机会,他们的能力因此也许会缺少锻炼。如在绘画课堂上由于家长坐在孩子身边,家长会随时对孩子的画进行指导,减少老师走到每个孩子的桌边与其进行交流互动,势必会影响老师与孩子的信息平衡,所以家长在亲子课堂中要保持一种合理的干预。而协会作为一个组织,坐落在社区,若其组织系统边界严格,与周边的社区联系不紧密,不能充分调动社区资源,获得社区的支持。所以,自闭症家庭和机构的系统边界不能过严格,使自闭症儿童教育形式在家庭、机构、社会三方面有机结合,促进资源整合,进入良性教育循环的系统。

六、结语

在参与协会的志愿活动和课程观察中,无论是感统训练和课程教学,都突出对自闭症孩子认知、注意力和人际交流等方面的渗透,意在完善自闭症孩子的行为模式,传授技巧与知识。尽管协会还有在资源整合和社会支持方面的缺漏,但是随着政府对自闭症项目的资金支持,自闭症治疗的发展会越来越普及和深入。

参考文献

[1] 丁芳玉.感觉统合训练对学龄前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的干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2] Carel B Germain.General―Systems Theory and Ego Psychology: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Social Service Review,Vol.52,No.4(Dec.1978).

[3] 刘学兰主编.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与干预[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4

[4] 肖福芳.沙盘游戏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心理辅导应用一一在上海某儿童福利院的临床行动研究探索[D].上海:复旦大学,2010.

自闭症教师工作总结范文3

【关键词】 社会工作者;儿童自闭症;刻板行为;个案;矫治

一、研究背景

儿童自闭症目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学界针对自闭症儿童这一群体已经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助人自助的学科,虽然没有在这一领域失语但也存在发声不多的情况。从已有的研究来看,主要从这么几个角度展开研究:第一,需求论。即认为自闭症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他的存在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所带来的经济、精神等各方面的压力巨大,因此需要从社会支持的角度认真剖析他们生存的现状以及矫正过程所需要帮助。如杜东巍认为自闭症儿童家长面临着内部的经济、精神压力和外部的教育环境、政府和政策支持缺乏等问题,因此需要从正式和非正式社会支持为他们服务。类似的观点也在邵亚琴、王玉晶、刘青、李凤、雷敏等人的研究成果中得以展现,其中王玉晶更是突出强调农村地区的自闭症儿童。第二,方法论。即从社会工作的具体小组工作方法或者个案工作方法出发,探讨社会工作学科介入对于自闭症儿童矫治可行性的研究。如董清等人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开展自闭症社会康复的效果研究便是其中的一个努力。第三,反思论。即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立足于已有的服务实践,探讨社会工作者个人在介入过程中所发挥的效果,这方面的研究集中体现在刘建民等人的研究中。他们从认知行为、支持―宣泄、自我提升三个维度总结志愿者服务效果,并就服务价值、服务内容及服务技巧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在这些研究中,事实上都存在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关注自闭症矫治的方法以及效果。为此,本文试图通过笔者个人在T机构为期三个月的实习经历,通过深描式的方法并借助个案呈现的方式介绍该机构的矫治模式,同时着重探究社会工作者在矫治儿童自闭症刻板行为所采用的方法及成效。

二、个案简介及矫治过程

1、个案简介

桑桑,男,2010年出生。刚进学校便开始哭,一直哭到进屋,非常依赖他的母亲,而在进屋后只能在一个固定区域,并开始继续哭。在说话时,不看对方眼神,甚至边走边说,更不会主动与陌生人或其他人打招呼,见到生人也会有情绪。动作方面,比较精细的动作做不好,五指分化不好,总喜欢一把抓,不喜欢两指捏或三指捏,而且没有耐性,一教他东西就跑走。语言方面,模仿语言较多,最初总是会重复“你叫什么名字?妈妈干什么去了?妈妈停车去了”、“一会就下课了”。自己的主动语言很少,理解性差,不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对于人称代词“你、我、他”无法区分,且专注力相当差,容易被外界人或物干扰,注意力容易分散、无耐性。为此,T机构为他制定了相应的矫治方案,每项都涵盖了差不多十项左右。最终的效果也是相对令人满意,桑桑的家长在家长月反馈中曾说道:“我认为孩子的进步很大,从最初的抗拒哭闹到现有的积极配合,大概只用了7天时间,比我想象的时间要短很多”。通过时时记录、适时调整计划并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一年之后他顺利走出个案训练中心进入了全纳教育中心接受训练。

2、矫治过程

在与其他自闭症儿童组成一个小组一起学习、做游戏及相处过程中,不可否认的是儿童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行为问题或者已经矫治成功的行为问题再次出现,在出现这些行为问题的情况下,倘若不及时发现并对其进行矫治,只会延误该自闭症儿童的矫治进度。此处仍以桑桑在全纳教育中心的矫治过程作为个案详细叙述他在这阶段出现的行为问题,并分析在此过程中作为介入者的社会工作者对其所存在的行为问题进行矫治所采用的方法及成效。

(1)游戏疗法。对于桑桑而言,玩积木是他最喜欢的游戏。每次的积木课,他总是非常认真的听老师的指导,非常有耐心的搭自己的积木,他搭的积木也是最形象逼真的。而在搭积木的过程中,一旦其他儿童不小心碰到了他的积木,他便会出现强烈的反应,不仅把所有的积木全部扔掉,同时还会用力砸积木,甚至把积木放进嘴巴里使劲的咬破,更严重的是有一次还会生气地咬自己的胳膊。桑桑的这种问题行为属于对突发事件过激反应的一种刻板行为,因此便由笔者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对此刻板行为进行介入。

这种情况下,笔者尝试采用故事疗法对其进行矫治,先将其带出教室以免影响其他儿童的情绪,带他来到宝宝图书馆由他来选择一本故事书讲故事给他听,在讲故事过程中,桑桑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依旧情绪很激动,时不时地喊着“积木碎了,积木玩不了了!”。故事疗法并不能缓解他的情绪,因此笔者采用游戏疗法来分散他的注意力,带他来到游戏室由他选择了“宝宝钓鱼游戏”,在他表现出对钓鱼游戏的喜欢后,笔者提出允许他钓鱼十分钟,但要求是必须停止哭闹。钓鱼结束后桑桑的情绪已经稳定下来,此时笔者尝试通过问问题的方式来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让他意识到别的小朋友并不是有意碰到你的积木,所以应当接受他人的道歉原谅他人,他摔积木的行为是错误的,不能破坏玩具。通过大概半个小时的陪伴与交流之后,他的情绪最终归于平静并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经过这次介入,桑桑的这个问题没有再次出现。由此可见,游戏疗法对于改变儿童的认知、情绪,矫治刻板行为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2)正性强化法。桑桑在喝水或者洗手时,偶尔会不小心弄湿了衣服,每次只要一滴水溅到衣服上他都要求老师必须给他换衣服,有一次喝水时水洒在桌子上,并没有弄湿衣服,而他坚持认为衣服湿了哭闹着必须换衣服,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会出现嚎啕大哭甚至用牙撕扯衣服的行为,在反复出现了几次后,老师意识到这是他出现的新的行为问题,属于一种刻板行为,必须及时进行矫治。

针对桑桑的这一刻板行为,笔者采用正性强化法对其进行矫治。桑桑的家长准备的有他最喜欢吃的巧克力豆,笔者用巧克力豆作为正性强化物,让其停止哭闹,这种方法能够很快地让他恢复平静,但是对于衣服是否湿的问题依旧没办法改变他的认知,笔者通过问问题的方式让其自己找出衣服湿的地方,若能找出便用正性强化物奖励他,并用直接评价的方法告诉他衣服不湿的情况下不需要换衣服,以此来不断地改变他的认知。用正性强化法对其进行了四次介入后,其行为出现了改善,初期在衣服湿的时候会用疑惑的眼神看向老师,待老师耐心的进行直接评价及指导后恢复正常,后期便不再有这种刻板行为。

(3)音乐疗法。桑桑不喜欢阴天和下雨天,在下雨、打雷时他的心情特别低落,情绪根本没办法控制,甚至一整天不停的哭闹,时不时自言自语道:“今天是阴天,外面下雨了,怎么办?打雷了,怎么办?”事实上,外面只是阴天,并没有下雨或打雷,而他一直坚信外面在下雨、打雷,老师的解释根本不起作用。桑桑的这种行为属于对外界环境的刻板行为,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他的情绪及学习,因此迫切地需要对这一问题行为进行矫治。

针对桑桑的这一刻板行为,笔者采用音乐疗法对其进行矫治。当这一行为再次出现时,笔者将其带入训练室,通过设置情景播放一些缓和的音乐,或者弹钢琴给他听,桑桑听到音乐就会安静下来,很用心的去听音乐,笔者就用直接评价的方法给予奖励。每一次奖励后,继续引导其听音乐,当他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后再让其外出观察天气,让他意识到并没有下雨或打雷的事实。用音乐疗法对其进行了两次介入,桑桑的哭闹行为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因此,音乐疗法在稳定自闭症儿童的情绪、减少其刻板行为方面有着非常显著的成效,舒缓的音乐旋律及节奏都会使自闭症儿童的情绪得到稳定。

从桑桑接受矫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在全纳教育中心由于更多的是采用小组方式进行自闭症儿童的矫治,由于班级自闭症儿童相对偏多无法做到全面管理,对于在课堂上出现的一些哭闹以及扔东西等行为,如果不及时处理,很有可能会影响整个课堂的秩序以及其他儿童的情绪。此时,作为社会工作者便可以利用本学科所学的方法单独对个别儿童进行介入,无论是游戏疗法、音乐疗法还是正性强化法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并促使儿童能够顺利地接受小组训练。

三、结语

刻板行为属于自闭症儿童常有的问题行为,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与外界的正常交流,同时重度刻板行为会使自闭症儿童出现自伤行为危机他们的健康,因此需及时准确的对这一问题行为进行矫治。从上文桑桑的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他的诸多行为无一不是指向自闭症儿童的一个主要特征,即刻板行为明显。无论是痴迷于玩积木还是在意衣服被沾湿乃至于对于阴天的恐惧心理,都是刻板行为的集中体现,他不时的嚎啕大哭以及更严重的自伤行为无疑对他的正常矫治以及与其他的自闭症儿童沟通交流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在这种情况之下,社会工作者通过游戏疗法、正性强化法、音乐疗法等矫治方法对他的刻板行为进行矫治,无疑显得非常有必要。而通过矫治后的观察及评估也充分证明本文所采用的一些矫治方法对于他的情绪安抚以及刻板行为的矫治都有明显的积极效果。

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由于他们的刻板行为早已形成,因此要想在短时间内迅速解决自然并非易事,尤其是在具体的矫治过程中会遭到对方的抗拒,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有足够的耐心,并且根据儿童的具体行为症状采取适宜的矫治方式“对症下药”。本文通过桑桑这一个案的具体描述,详细介绍了社会工作者在自闭症儿童的刻板行为的矫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一定意义上为大家呈现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工作者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刻板行为进行矫治的成功案例。当然,笔者更希望社会工作者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矫治方法能够不断地发展创新,为自闭症儿童的矫治贡献自身的学科力量,使自闭症儿童早日矫治问题行为,减轻自闭症程度,使其能够更早的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 杜东巍.社会支持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自闭症儿童家长的研究――以Y机构为例[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 邵亚琴.自闭症儿童社会支持的社工介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 王玉晶.社会工作视角下农村孤独症儿童社会支持网络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 雷敏.社会工作介入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支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 李凤.论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心里压力与调试[J].现代教育技术,2010(S1).

[6] 董清,张弘,刘文慧.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开展自闭症社会康复的效果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1).

[7] 刘建民,吴旃,雷艳芳.自闭症儿童社会志愿者介入服务实践反思[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自闭症教师工作总结范文4

关键词:自闭症;训练;案例

上学期,我所教的班级来了一个八岁的孩子,白白的、瘦瘦的,名叫成成,他的爸爸、妈妈都是高中教师,与我的学校毗邻。见面时家长教他:“叫王老师。”成成立即说:“叫王老师。”而且如木偶一般,十分机械化,喋喋不休地重复很多次。当我叫他时,他仿佛没听见,迅速离开办公室,到操场上疯狂地跑来跑去。很明显成成是一个自闭症孩子,这是我教书生涯中遇到的第一个自闭症孩子。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我了解到:成成不仅自闭,而且多动,每个月还有那么几天的躁动,在省会城市进行两年的康复训练。家长期望孩子在我们学校能训练得会听话、守规矩。

针对成成的具体情况,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对成成采取以下的教育训练方式,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一、适应性训练

随着自闭症孩子数量的增加,社会康复机构也越来越多,教师的训练方法也千变万化,家长也费尽心机积极寻找治愈方法,但最终目的是使每个自闭症孩子好好地适应目前的生活。在成成的教育训练过程中,我采用两种方式来达到目的:第一,以目前最佳的教育方式来增进个案的生活技能。成成喜欢电脑,并且特别喜欢听歌,他能熟练地开、关电脑,点播歌曲,并能跟着节奏哼歌。因此,利用这个最佳的教育机会,我把成成引导到电脑前,叫他伸出手开电脑,趁机教他认识手指;叫他张开嘴唱歌,认识五官;叫他坐着看,站着唱,认识常见的体态。两个月后,成成基本能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和体态姿势,有时能立即回答老师的提问。第二,针对个案持久性的障碍来调整环境,强化个案的适应能力。成成有一个特别的爱好――关门,不管在何时何地,都会“嘭”的一声把门关上。下课了,他会围着教学楼把所有的办公室、教室门关上,为此,老师经常找师傅开门。我与家长共同分析原因,认为成成可能不喜欢在闭塞的环境中生活吧。于是,在教学中,我尽量把训练场地安排在室外空旷的地方,训练内容也尽可能让他多动身体多动嘴,不在座位上刻板地训练。慢慢的,成成关门的次数少了,关门的声音也小了。

二、强迫式训练

自闭症儿童似乎被驱使着非得那样做不可,否则他们就会变得很受挫折,如此一来便引发许多的麻烦,很有可能导致活动中断。成成刚进学校上课时,总喜欢从教室前门跑出教室,围着学校操场跑一圈后从教室后门进教室坐好上课,老师担心会出状况,总是跟着他跑一圈,这样教室里其他的孩子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这样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正常的教学秩序。怎么办呢?我仔细观察,发现他总是从前门出,后门进,于是我把成成的座位调整到教室的右后方,这样成成每次想跑出教室都要经过同学的座位和教师的讲台,同学、老师人为的因素严重干扰他的定向作为。为了强迫成成上课不出教室,我还把学生的座位调整成“z”字形,阻塞他的畅通道路,动员同学、老师加以阻拦,杜绝他的行为蔓延。渐渐地,成成上课不出教室了,课堂纪律规范了,老师能正常上课了。

三、沟通式教育

沟通障碍是自闭症孩子的重要特征,很多自闭症者没有语言,而会说话的自闭症者常常不能清楚地向人沟通他们想要的或需要的。无法沟通需求令他们很挫折,导致退缩,不与他人接触。患有自闭症或相关障碍的儿童对于语言理解也有相当程度的困难,人们常怀疑孩子是不是听不到,但医学知识告知我们――自闭症孩子的听力是正常的,这就要求家长、老师在与自闭症孩子沟通时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在成成的身上,我发现如果一个指令包含两种或两种上的概念,会让他感到困惑;说得太快或太多的字,对他来说也很困扰,于是我决定要改变与他沟通的方式。

首先,最大可能精简说话的内容和字数。成成刚上学时,对老师发出的指令根本不去理会,为了省事,老师越俎代庖,经常帮他拿出书,拿出笔。有一天,我要求成成拿出书包里的书时,指着他的书包,只说:“书!”而不是说:“成成,把你的书从书包里拿出来,好吗?”他看着我大约两秒钟,然后迅速从书包里拿出书,这时我觉得他真正了解了我在说什么,从那时候起,我知道该如何对他说他能理解的话了。

其次,采用替代性沟通,因为很多自闭症孩子很少说话或根本不说话,使用替代性的沟通系统通常是必要的。很多自闭症孩子在他们学习替代性沟通系统时,口语技巧也进步了。成成的口语少之又少,但他爱好电子产品,喜欢玩电脑、玩手机。对图片有兴趣,喜欢用手触摸图片内容。为了帮助他沟通,我充分运用学校新购的电子产品――语言沟通训练仪来进行教学,沟通仪上有动物、植物、水果、颜色、称呼等图片,当成成看到沟通仪上的图片时,眼睛一下放亮了,无休止的自言自语也停了,并且伸手触摸,我抓住时机,马上教他说出图片内容。聪明的成成经过一年的训练,能说出沟通仪上一大半的内容,这充分调动了成成的视觉神经和语言神经的参与性。目前,我正把图片内容引向实物,引向生活,让成成从虚拟的电子产品回归到现实生活,回归到主流社会之中。

目前,人们把自闭症孩子看成是来自星星的孩子,称他们为星儿,星儿也有自尊,也想体验丰富的生活,欣赏精彩的世界。当你在公共场所遇到星儿时,请报以宽容的微笑和诚恳的帮助。在此,星儿有几句话想告诉大家:我如果不能自控地大喊大叫,不停讲话,我可能是在表达喜悦、兴奋,不要回头看我就是帮助我。尽管我对你的拥抱、打招呼、送的小礼物可能没有反应,但我已经听到了,感受到了,只是我的反应方式不同,不要因为我没有回应就不再理我啊!如果你了解我的特点,你会发现我拉拉你的衣襟、碰碰你的头发,表示我对你有兴趣或喜欢你、爱你,尽在不言中。

参考文献:

自闭症教师工作总结范文5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词汇教学

自闭症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一种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和动作与行为等多方面的发育障碍,是由多种原因所引起的障碍症候群。自闭症儿童通常伴有社会认知障碍、语言交流障碍、智力异常和感觉异常,有重复刻板行为、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行为。在儿童语言发展中,词汇对于儿童语言能力及有关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交往的增加和人们认知能力的发展,普通儿童能灵活运用各种线索和策略来学习词汇,然而自闭症儿童因有社会认知障碍和语言交流障碍,所以不能像普通儿童那样灵活自如地学习词汇,因此,构建自闭症儿童科学的词汇教学模式,对于恢复和发展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的研究现状

(一)自闭症儿童具有基本的词汇学习能力

在不需要运用社会认知技能以及制约限制的情况下,自闭症儿童对外界环境的基本映射能力是完好无损的,与普通儿童也具有相似的基本映射能力,因此,自闭症儿童具有与普通儿童等同的学习基本词汇的能力。

(二)自闭症儿童自身的社会认知障碍阻碍了语言能力的发展

普通儿童在社会环境中只需24个月的经历,就可以灵活自如地运用注意性线索和意图性线索等各种社会认知技能来学习词汇,然而自闭症儿童存在着解读他人意图障碍、共同注意障碍等的社会认知技能障碍,因此不能很好地领会注意性线索和意图性线索,因而也不能很好地学习词汇,从而阻碍了其语言能力的发展。

(三)自闭症儿童不能实现词汇灵活构建语言的转变

自闭症儿童在将词汇灵活构地建成语言的转变过程中,是以一种高度受限的方式学习词汇的,他们不能像普通儿童那样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线索、技能或策略来学习词汇,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将词汇构建成语言的转变。

二、词汇教学在自闭症儿童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组成的符号系统,语音、词汇、语法对于语言系统的形成可谓缺一不可。在语言构建中,词汇是语言的中心或主体,是语言学习的基础;语音是依附于词汇、以词音的物质形式表现而存在的;语法是词的语法形态变化规则和词的语法序列组合规律的总和。词汇直接关系着词的形态变化规则和词的序列组合规则,所以一个人词汇量的大小间接衡量着语言水平的高低。语言三要素的紧密关联决定了对手词汇的学习不能单独进行,需要掌握和锻炼相应的语音和语法才能完成词汇的学习。因此,学校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教学要以强化词汇教学为基本方向,而词汇教学要以语音、语法为基础。

在特殊教育学校的语言教学过程中,词汇学习是自闭症儿童学习语言的最重要方面,而语言学习就是不断积累和运用词汇的过程,自闭症儿童不仅要学习词汇的“形、音、义”,还要灵活地运用词汇,即实现语音与语法的结合。特殊教育学校在词汇教学中常通过对语法的应用和语音的不断矫正来完成自闭症儿童的词汇教学,进而恢复和发展其语言学习能力。

三、构建自闭症儿童科学的词汇教学模式

(一)词汇教学的课程设置

自闭症儿童词汇教学课程的设置要以教读课、复读课为主,以自读课、作业课为辅。自闭症儿童在学习词汇时主要依靠模仿,对读音和词形学习得较快,而自闭症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存在着缺陷,致使对词义的学习较为困难。因此,对词汇的系统学习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刺激。词汇学习中,在教读课和复读课上要着重强调词汇形、音、义的系统教学和强化训练。自读课和作业课是自闭症儿童自己理解和学习的课堂,而以教师引导为主的教读课和复读课则更适合自闭症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此,特殊教育学校以教读课和复读课为主,以自读课和作业课为辅,以便能更好地实现自闭症儿童堆词汇的有效学习。

(二)词汇的教学方式

在自闭症儿童词汇的教学中可采用情景教学模式和以小班为单位分层互动式教学。情景教学需要根据自闭症儿童日常的经验和兴趣习惯来创设有意义的知识背景用以满足教学中的所有需求。真实的情景活动能吸引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记忆力以及增加成功概括的可能性。而以小班为单位的分层互动式教学,将自闭症儿童按照学习情况分为了不同层次,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和课堂作业,这既有利于教师对课堂节奏和进程进行把握,又能充分照顾到不同自闭症儿童的个体差异,从而可有效提高自闭症儿童学习词汇的效率。

(三)词汇的教学手段

在自闭症儿童的词汇教学中,要多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增加图片、音乐、视频在课堂中的运用,从而丰富自闭症儿童词汇输入的途径。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在设计多媒体教学时要处理好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工具以及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丰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运用图片、声音以及动画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词汇的记忆。自闭症儿童对可视音乐理解得较快,因为它可以促进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互动,减少刻板行为,保证自闭症儿童可以从多渠道理解语义。因此,在自闭症儿童的词汇教学中,要丰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用以提高自闭症儿童的词汇理解能力。

四、结束语

在自闭症儿童的词汇教学中,由于自闭症儿童有社会认知障碍和语言交流障碍,因此在实际的词汇教学中会有很大的难度。词汇的学习对于语言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词汇是语言形成的基础,因此,要恢复和发展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就必须掌握和学习好词汇。在特殊教育学校中,根据自闭症儿童的症状特点,构建科学和适合自闭症儿童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帮助自闭症儿童学习词汇,发展其语言学习能力。

作者:王思颖

    参考文献: 

[1]苏燕.特殊教育学校自闭症儿童词汇教学略论——以山东省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为例[J]. 绥化学院学报,2013(02). 

自闭症教师工作总结范文6

看到这里,我就在想,我们能做什么?如果只是对悲苦困窘的呈现,相信也不是这些孩子和这些家长最愿意看到的。

在“4・2国际自闭症日”再次到来之际,推动全社会对自闭症的了解和关注,是我们作为媒体能为他们做的最有帮助的事情。

・我不知道这样的生活要坚持多久?我不知道我还能坚持多久?太累了,太累了,甚至连个能够痛痛快快大哭一场的时间都没有。(Yoyo妈妈)

自闭症确诊患儿:Yoyo(化名)

Yoyo2岁的时候,妈妈发现他不与人对视,不开口讲话,对玩具也没有任何兴趣,特别容易发脾气,一开始被医生认定为“发育迟缓”,后被确诊为“自闭症”。现在Yoyo已经上小学了,上的是普通小学,妈妈全程陪护,即便上厕所,妈妈也得在男厕所门口等着,央求别的男同学把他拉出来。因为老师的不理解和故意忽视(Yoyo的存在拉低了班级平均成绩),Yoyo出现了严重的自伤行为……

・为什么是蒙蒙?我们到底在哪里做错了?(蒙蒙妈妈)

自闭症确诊患儿:蒙蒙(化名)

蒙蒙从不与人对视,对光亮特别着迷,会直视太阳;对房间里的任何一点改变都不能忍受,他能觉察一丁点的改变,然后就大喊大叫,重复做诸如把灯打开又关上的动作;跑到商店里拿了东西就走;会什么都不穿就到处跑,家人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到处去找他,不管白天,不管黑夜,不管春夏秋冬……

・我有时候也迷茫,儿子生活在他的世界里,我们用尽一切办法想让他跟我们一样――这究竟算是把他从坑里拉出来,还是把他往坑里推了一把?(喜禾爸爸)

自闭症确诊患儿:喜禾

喜禾不会说话,没叫过爸爸妈妈,不跟小朋友玩,也不玩玩具,叫他名字从来都没有任何反应,对自己的父母表现得一点感情都没有,“爸爸出差五天后回家,他只是漠然地看一眼,就像看一块抹布。”

・医生说,梓轩属于有特殊才能的自闭症孩子,我们把他送到了启智学校。像梓轩这样的孩子是不是适合这样的学校?他接受教育可以到达什么样的程度?(梓轩妈妈)

自闭症确诊患儿:梓轩(化名)

梓轩不能忍受既定的顺序被打乱,小到桌上摆的东西的顺序,大到生活的秩序,都有他自己刻板和固执的坚持。痴迷于细节。记忆力超群,全国各个城市的邮政编码和电话区号、世界各大城市的经纬度、阴阳历之间的日期转换……不管什么,他都能准确无误地告诉你。

・天天长大以后会怎么样?如果有一天我们走了,天天该怎么生活下去呢?我不敢想象,连一闪念都不敢想这个可怕的事情,却不得不想……(天天妈妈)

自闭症确诊患儿:天天(化名)

对于天天来说,一个人是最快乐的。他对家中进进出出的人毫不注意,拥抱或者他,他也没有任何反应。热衷于玩圆形的各种物体,看它们旋转,特别容易注意到旋转的东西。独自游戏时若有人介入,他会恐慌和愤怒。一天中有许多强迫的仪式,比如说纽扣一定要从中间那颗扣起,午睡前一定要妈妈对他说声“咚”之类匪夷所思的坚持。

对于自闭症孩子的家庭而言,除了经济上的巨大负担之外,来自社会、来自家庭的种种压力是更大的折磨。带着孩子,找到专家,指引明路,是他们怀揣着的最大希望。为此,我们找到了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主任、儿童自闭症诊断、治疗和教育专家徐光兴教授,他和他的团队战斗在心理门诊第一线,帮助过很多很多的家长和孩子。就家长们最关心的10个问题,我们采访了徐教授……

(照片)

徐光兴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主任

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专家委员

华东地区心理咨询行业机构联谊会会长

儿童自闭症诊断、治疗和教育专家

第1问

《为了孩子》:自闭症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徐教授:30年前,国际上的专家认为自闭症是父母养育不当造成的,例如,母亲遗弃孩子、父母工作忙无法照管孩子、父母皆为高智商造成的遗传变异等原因。

在确诊孩子有自闭症状后,这些父母由于世俗的原因,他们有强烈的自我负罪的意识。现代医学证明,自闭症的原因主要是脑生物学原因,父母不必有罪责感。脑生物学的研究有几方面:脑基因、脑细菌感染、怀孕分娩感染、原因未明的微细脑损伤。还有一些未查明的脑生物学原因,如电磁波污染(由我提出,国际上正在讨论)。基因方面的研究集中在第九对、第十七对染色体的研究。

英国自闭症协会认为,自闭症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遗传(脆性X症候群,苯酮尿症,脑结节性硬化症,神经纤维肿,其他染色体异常等)。

・细菌感染(先天性麻疹,先天性脑炎,感染性脑膜炎等)。

・代谢异常(葡萄糖合成异常,先天性血糖代谢异常等)。

・先天异常症候群(先天性黑内障,小儿崩溃型症候群,机体脆弱症候群)。

自闭症的临床特征有两点:

・集中在男性(如果发现是女性患者,一般教育和矫治恢复良好)。

・世界各地,各种文化背景、各民族中的人的发病率同等存在。

合并症状:

・智残(MR)。

・癫痫(自闭症者在青春期发育过程中,约有30%以上的人会发生癫痫)。

・神经学症候群(强迫症)。

・先天异常(感觉统合失调)。

第2问

《为了孩子》:如何诊断是自闭症呢?

徐教授:因为自闭症是行为表现症候群,所以首先要根据以下3种主要临床行为类型来判断。

(1)自闭症孩子在人际关系、交流与社会性发展上有障碍。例如,目光不对视、态度冷漠、不喜欢被拥抱和疼爱、与其他孩子相处有困难、没有特别的原因而表现出哭闹或吵闹等行为。

(2)自闭症孩子在认知、语言、与人接触的行为表现上有障碍。如用手指而不是用语言表示自己的意愿;拒绝正常的反应形式,以动作表达需求;极端的好动与过度的安静;听而不闻等。

(3)从自闭症孩子的兴趣、关心和活动方面来看,会出现一种刻板的行为。他们会露出莫名其妙的笑;不怕危险,对疼痛感觉迟钝;对讲话听而不闻,但对微弱的声音马上能够注意;喜欢旋转的物体;以奇特的方式进行游戏和表达喜爱等。

若一个孩子具备以上的行为表现,则该孩子是典型的自闭症临床行为;若只符合一部分行为特征,则可能是轻度的、边缘性的自闭症行为。必要时还要进一步进行脑生化学、神经系统等的诊断,如脑波、脑CT或脑电地形图的扫描,如征得家属同意,也可进行染色体等的医学检查。

(关于自闭症的早期识别,《为了孩子》杂志2011年7A刊上有详细的专题报道:《别用“医生”的目光打量你的孩子――说说自闭症的早期识别》。)

第3问

《为了孩子》:为什么不能在自闭症孩子出生的时候就确诊是不是自闭症呢?甚至都不能做出早期诊断?

徐教授:自闭症是从出生到3岁以前就出现的障碍,因此从出生到3岁前不能早期发现或诊断,很多人对此有疑问。但现状是许多国家包括医疗发达国家,在2岁以前诊断出自闭症的案例也是非常少的。主要有以下原因:

(1) 2岁以前,对孩子的行为类型和发育状况,进行决定性的诊断依据不明确。

(2)自闭症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弱智,许多家长因为对弱智的担心,而将自闭症忽略了。

(3)自闭症的主要问题是语言发展问题,而语言发展不到3岁是不能完全判明的,所以诊断困难。

(4)一部分自闭症孩子开始时的发育呈现和正常孩子相同的状况,一直到2~3岁时自闭症状才显现出来。

(5)一部分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缺乏必要的科普知识,一开始是忽视,后来是不相信,想观望一段时间,结果使诊断时机推迟。

(6)目前在许多大医院中,医生、护士对自闭症诊断知识缺乏,特别是对轻微自闭症症状确认困难,因而把自闭症看成是暂时性疾患的情况很多。

第4问

《为了孩子》:自闭症孩子的出生有没有特别的家族特征或者遗传背景?

徐教授:1943年,卡勒博士报告了11个案例,这11个孩子的家庭处于中上层阶层;父母智商高,能力强,具有特殊的家庭文化背景。20世纪60年代的结论认为,自闭症孩子出生在高智商家庭,这个结论维持了20多年。到20世纪80年代,经调查发现,世界各民族、社会的各阶层、各种文化背景中都有自闭症,卡勒的结论被。

现在,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自闭症产生不分民族、种族,不分社会阶层。一般男孩和女孩的比例是3.4∶1,与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无关。

第5问

《为了孩子》:如果第一胎是自闭症孩子,第二胎有没有可能还是自闭症孩子?

徐教授:这个问题与第一问有关联,也与遗传学和优生学有关,很难回答。

如果没有明确的基因检查,生第二胎确实会有较大的风险。但每个家庭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我只能提供以下4个方面的信息,以备参考:

(1)90%以上有自闭症孩子的家庭,也能生下正常健康的孩子。

(2)如果以胎来计算,长子、长女得自闭症的可能性最大。第四胎的危险性最高。第二、三、五胎危险性较低。

(3)第二胎生育是女孩子,患症的危险性更低。

(4)从世界各国的案例来看,连续两胎是自闭症的例子很少。但一卵生双生子患自闭症的可能性大,二卵生双生子患自闭症的可能性小。

目前尚未发现自闭症家族遗传的个案,但不排除自闭症可能是遗传基因变异造成的。

第6问

《为了孩子》:自闭症孩子可以接受教育吗?可以接受教育的话,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什么样的学校适合自闭症孩子?

徐教授:让自闭症孩子与普通孩子接受同样的教育是注定要失败的。自闭症孩子不能接受的是普通教育,但能接受特殊教育,教育的目标不是使他回到正常,而是使他自立。高智商、高功能自闭症孩子通过教育,最后可以上大学;一般的自闭症孩子通过教育,症状有部分缓解,可以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重度自闭症者通过教育,症状改善很少,对他们的教育和矫治应通过对他们的生涯护理来改变其社会生活质量。

现在上海和全国各地有一些专门接收自闭症孩子的学校,家长在如何选择学校、如何选择教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高度结构化和程序化的教育,即有采取完全适合自闭症孩子的结构明晰、目标明确、步骤细致的小步骤教育。

(2)选择学校不要光看大小,要看学校中是否有接受过自闭症教育培训的师资。

(3)自闭症孩子与教师的比例最好是3∶1。班级应该是小班化教育(6~9人)。其中1名老师是正教师,2名是助理教师。一名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其他两名教师同时进行巡视辅导。在欧美、日本,一般是在普通学校中设置面向自闭症等发展障碍孩子的班级,这叫“回归主流”或融合式教育。

第7问

《为了孩子》:自闭症孩子如果出现各种行为问题(比如说,攻击别人、大吵大闹等)时,应该怎么办?

徐教授:当自闭症孩子出现令人讨厌的行为问题时,不要简单地对其打骂、惩罚,而要对其非攻击行为进行奖励,使其不良行为逐渐消退。当孩子出现固执、强迫行为时,不要强制其立即去消除,应从其实际出发,减轻孩子内心深处的压力、紧张和不安,再用其他兴趣活动代替这些不良行为。当出现摄食障碍时,应先做医学检查,以确认是否体内缺铁,或有亚铅、铅中毒,以及肠损伤、有寄生虫等现象,以便尽快找到病根。

另外,自闭症进入前青春期可能会有癫痫发作,这时需心理疗法与抗癫痫药并用。

总之,遇到这些情况,不能简单地处理,要针对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应对。

第8问

《为了孩子》:自闭症孩子如果有自我伤害的行为(如咬手、用头撞墙、用尖锐的物体弄伤自己等),应该怎么处理?

徐教授:首先从心理上了解其导致自伤的因素,是否为欲求不满或是情绪障碍,特别要弄清楚他们的自伤行为是否是逃避行为或是身体不适应还是想引起别人注意等。另外,还要注重安全保护,尽可能不让他们再受到伤害,如给自闭症孩子戴手套、头套,把柔软的布铺在墙上,然后再进行行为调整。还可以用按摩、洗热水澡来解除其紧张,也可让自闭症孩子在绿化多的地方适当活动和补充氧气。

第9问

《为了孩子》:怎样训练自闭症孩子的生活习惯?

徐教授:说到自闭症孩子的生活习惯的训练问题,大小便训练应该是最困扰父母的问题,我想着重说一下这个问题。大小便失禁是一部分自闭症患者非常大的问题。首先要探究失禁的原因是否是膀胱和大小肠神经功能的紊乱和失调。其次,看是否有情绪障碍问题。国外对这种大小便生活习惯的训练有以下几种方法:

(1) “定时铃声”法,使其对铃声形成条件反射,从而控制其大小便。

(2) “星级奖励”训练法,通过日程表进行强化。

(3)游戏疗法,通过游戏活动对其大小便进行控制训练。

另一种常见的问题是便秘问题,对此类问题可以先找儿科医生进行咨询;其次可以适当调整食物的营养结构,特别是补充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减轻自闭症儿童排泄时的心理压力。

第10问

《为了孩子》:自闭症是不是不可治愈?

徐教授:自闭症中的高功能者经过治疗和教育可以康复,中等功能者的症状可以部分缓解,对低功能者来说,则可能是终身性发展障碍。但对整个人类来说,自闭症不是终身残疾,相信随着医学和科学的进步,终有一天自闭症是可以治愈和康复的。

关于自闭症的7个误区:

・因为父母养育不当而造成的。

・是一种儿童精神病症状。

・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或社会地位高的人士。

・是终身残疾,不可治疗。

・是遗传因素造成的。

・是生物医学的疾病,发明出适当的药物,就可以治疗。

・自闭症孩子都具有特殊技能和高智商。

关于自闭症的这些现实:

・2002年统计中国有3.8亿14周岁以下的儿童,以千分之六的发病率来估计,大约有120万的孩子患有自闭症;而患病的孩子50%没有接受任何的干预手段。

・常州地区报道的发病率是7/3978;安徽地区报道的发病率是420/3559(11.8%)。

・北京大学的精神健康研究中心对1180例自闭症孩子分析发现,男女比例高达9.63:1。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周念丽教授在《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成长时空――从早期发现、干预到职业培养》研究报告中披露的数据,上海地区的有自闭症或者自闭症倾向的孩子的家长为此需要承受和支付的社会成本为61480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