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模型范例6篇

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范文1

关键词 不幸福感;幸福感;不幸福感的文化民俗模型

分类号 B849:C91

幸福一直是包括心理学家在内的古今学者思考和探究的课题。随着积极心理学和跨文化研究的兴起,关于幸福感的心理学研究更加丰富,人们开始用跨文化研究的方法对幸福感进行整合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邢占军,2002)。但是,迄今为止,对不幸福感的研究成果却十分缺乏,国外学者虽然在对幸福感进行研究时涉及到了不幸福感,但是很少关注不幸福感自身。尽管心理学呈现出从消极心理学转向积极心理学的趋势,但是对不幸福感的研究是仍然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研究幸福感,对完善幸福感的研究也有很大价值。鉴于国内还没有不幸福感的研究综述,本文将重点对不幸福感的概念和模型进行介绍和评价。

1 不幸福感的概念和成分

1.1不幸福感的概念

在不幸福感相关的研究中(Brows & Moskowitz,1997;Bryant & Veroff,1982;Furr & Funder,1998;Graham & Brown,1988),研究者对不幸福感还没有确切的界定,研究者都是基于各自的研究目的对不幸福感进行了阐述。在现有的研究中,研究者主要是从三个层面来定义不幸福感的:负性的情绪或情感、生活的不满意感和低水平的幸福感。在第一个层面上,不幸福感被认为是负性效价的情绪(MeFarland & Kennison。1989),也被认为是一种短时间、暂时的负性情绪状态,也可以是一种长时、持久的负面精神状态(Buijzen & Valkenburg,2003),还可能是一系列的情绪问题(Pugno,2007)。在第二个层面上,有研究者把不幸福感定义为对自我或自己生活环境的不满意感(Koivumaa-Honkanen,Honkanen。Koskcnvuo,& Kaprio,2003;Richins,1991)。Haybron(2010)认为不幸福感是在精神上对自己生活的否定。在Bryant和Veroff(1982)的研究中,他们认为不幸福感是对积极评价的拒绝和对消极体验的接受。在第三个层面上,Shmotkin(2005)的研究认为不幸福感是低水平的幸福感,即个人对心理环境管理的失败。

在这些研究中,研究者用测量幸福感的量表来测不幸福感,研究者认为在幸福感量表上低的得分就是不幸福感的程度。例如在一项人际误解和日本人不幸福感关系的研究中,用幸福感自我评定的方法来测量不幸福感(Tokuda & Inoguchi,2008)。大多数现有的研究,都是采用自我评定的方式来测量不幸福感。根据研究者研究目的的不同,研究中会选择不同的情境来编制项目来评定不幸福感。在一项儿童肥胖与不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中,研究者是让孩子的母亲来评定他们的孩子多久感觉到不幸福、沮丧或抑郁,用“从不”、“有时”、“经常”来评定。选择“经常”的被试比较少,因此就将报告“有时”和“经常”的频次作为不幸福感的指标(Chang & Nayga,2010)。

虽然对幸福感最基本的定义是积极情感超过消极情感,且积极情感占据主导地位(Lu et al.,2001),但也有学者认为幸福感的反面就是不幸福感(Pflug,2009)。但不幸福感概念的界定是否就是幸福感的反面消极情感超过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占主导地位?现有的实证研究还无法确定。

综合上述对不幸福感的各种界定,可以看出不幸福感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界定,一是从情绪或情感层面来界定;二是从生活不满意感的层面;三是从幸福感的层面来定义,因此不幸福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负性的情绪或情感,涉及到对人们生活的负性评价和低水平的幸福感。

1.2不幸福感的成分

在Uchida和Kitayama(2009)的研究中,通过对不同文化下不幸福感的比较,得出了不幸福感包括六个面(facets):消极的享乐体验、个人失败、社会破坏、先验重新评价、外在行为和自我完善。消极的享乐体验是指伤心、抑郁和悲伤等负性情绪;个人失败是指事情没有按自己预料的发展或是指由于个人失败而导致个体的低自尊:社会破坏指的是与他人的隔离或使得他人生气;先验重新评价是指因很小的事情引起的不愉快;外在行为主要是指应对不幸福感的行为如生气、攻击等;自我完善指因不幸福感而产生的完善自我的动机。

不幸福感的这六个面并不是在每种文化背景下都存在的。Uehida和Kitayama是基于集体主义一个体主义这个文化维度来研究的,如消极的享乐体验、个人失败、社会破坏、外在行为、先验重新评价都主要存在于美国文化下。而消极的享乐体验、个人失败、社会破坏、自我完善、先验重新评价则存在于日本文化下。两种文化下的不幸福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应对行为(coping action)上。美国人习惯用攻击、生气和悲伤等外在行为来应对不幸福感,而日本人则会重新评价环境或适应当前社会的规范和准则来应对不幸福感。这种差异来源于文化对自我的塑造,个体主义强调自我的独立性,集体主义强调自我的相互依赖性(Markus & Kitayama,1991)。文化对自我的塑造影响了人们对不幸福感的应对行为。这可以从一个角度说明不幸福感和幸福感一样会受到文化的影响。在Furr和Funder(1998)的研究中他们发现个人的否定性是不幸福感的一个组成部分。

1.3不幸福感的独特性

在很多方面,幸福感和不幸福感拥有共同的成分――享乐、个人和社会方面的成分(Uchida & Kitayama,2009)。但是应对行为却是不幸福感所独有的成分。追求幸福,避免不幸福是人类的一种追求。对人们来说不幸福感比幸福感更需要应对行为。不管是美国人习惯用外显的行为(如攻击、生气)来应对不幸福感,还是日本人习惯用自我完善(self-improvement)如适应当前的规范与社会标准和先验重新评估(transcendental reappraisal)如评估周围环境的行为来应对不幸福感。它们都突出了不幸福感应对行为的独特的一面。这种不幸福感的应对方式也是与各自的文化背景是相一致的(Kitayama,Markus,Matsumoto,& Norasakkankit,1997)。

2 不幸福感与幸福感的关系

从古代的道家和佛教到现代的心理学家都对幸福感与不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过探讨。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幸福感与不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则成为积极心理学的一个争论的焦点。

2.1幸福感和不幸福感是不能共存的

关于幸福感和不幸福感的关系可以追溯到中国的道家和佛教,中国很多的哲学家都曾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探讨。佛教的哲学在幸福感和不幸福感之间划定了很明显的界限,认为不幸福感是人类生存的本质,幸福感仅仅存在于西方的极乐世界里。道家的观点也认为幸福感和不幸福感之间就是全或无的关系。庄子认为,完美的幸福感存在于缺失的幸福里,例如一个人只有在失去自由后,才会体会到拥有自由的幸福。换句话说,如果人们追求幸福,结果就是不幸福(Lu,2001)。总的来说,道教和佛教都认为幸福感和不幸福感是不能共存的。

2.2幸福感和不幸福感的辩证关系

中国哲学家从最早的“阴一阳”的角度来看待万事万物(Kim,2001;Osgood,1979)。他们认为表现出积极一面的(如幸福感)就包括了它自身的反面。反过来,表现出消极一面的(如不幸福感)就保留了自身一些积极的东西(Kitayama & Markus,1999)。哲学家们认为好的事物后面不可避免的跟着坏的事物,如在中国的俗语里就有这样的成语:否极泰来。这种循环的生活哲理同样可以用在幸福感和不幸福感上。Lu(1998)认为幸福感是依赖于不幸福感的,不幸福感是隐藏在幸福感里面的。

在Lu(2001)的研究发现,幸福感和不幸福感很可能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幸福感和不幸福感是两个整体,但它们是相互依赖、不断变化的关系。她同时指出幸福感和不幸福感是矛盾、动态但可以相互转换的。在这种关系里,又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幸福感和不幸福感是相对的、可变换的和相互依赖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幸福感和不幸福感是平行的,或是一个维度的两端。

在随后的研究中,研究者得出在欧洲,幸福感和不幸福感是一种线性增长的关系。而在亚洲,幸福感和不幸福感并不是完全相反的,他们更像是一个事物的两面(Lu & Gilmour,2006)。

有研究认为在辨证关系下对不幸福感的理解更强调的是不幸福感积极的方面。例如不幸福得到了相关他人或重要他人的同情和照顾(Kitayama & Markus,2000;Pflug,2009)。还有研究发现基督教徒不会把不幸福感看成对幸福感的预言,而是需要去克服它来得到幸福(Uchida,Norasakkunkit,& Kitayama,2004)。

以往的实证研究得出在欧美这样的个体主义国家中人们会将积极的生活事件最大化,而不会去强调不幸福感的的重要性(Ji,Nisbett,& Su,2001;Lu & Gilmour,2004)。

2.3不幸福感是幸福感的反面

幸福感和不幸福感的关系的研究都是在对幸福感的研究中得出来的。Pflug(2009)在德国和南非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中比较不同文化下幸福感的民俗模型,他采用开放式问卷的方法收集被试对不幸福感的自由描述,然后对自由描述的词语与句子进行编码,最后让被试对结果进行评定来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幸福感是不幸福感的反面,大多数的德国被试的回答都认为不幸福感是和幸福感相反的。

3 不幸福感的模型

Uchida和Kitayama(2009)在对幸福感和不幸福感进行的跨文化研究中建立了不幸福感的文化民俗模型(cultural Folk Models of Unhappiness)。不幸福感的文化民俗模型的建立主要是为了了解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幸福感的差异。整个模型的建构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是收集不幸福感的自由描述。在他们的研究中,他们采用美国和日本的大学生作为被试,要求被试对不幸福感不同方面、特征和影响进行自由描述,并要求被试对这些特征的总体可得性作五点量表评价。第二步是用多维标度分析的方法对第一部分收集的自由描述进行系统分析。从第一部分的描述中随机抽取美国和日本被试各30名的自由描述,让第二部分的被试确定语义相同的自由描述,这样得到重新整合的自由描述。再要求被试对这些描述词进行相同语义组的归类,语义相同的组再形成新的单元。第三步是对第一部分的自由描述进行编码,这样就形成了不幸福感的文化民俗模型。

不幸福感的文化民俗模型包含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的两极是不幸福感的即时享乐体验和应对行为,如感觉到伤心、沮丧就是不幸福感消极的即时享乐体验,应对行为就是如指向外在的攻击行为或促进自我完善的动机。第二个维度的两极是不幸福感的认知评价和情感或动机的卷入程度,对一些问题或事件的评价而产生不幸福感就是认知评价,如人们觉得不幸福只是一种主观感觉或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引起的不幸福感就是情感或动机的卷入程度。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幸福感的文化民俗模型也是不一样的。在日本文化背景下。在这两个维度的语义空间里形成了六个意义群,即不幸福感的文化民俗模型有6个面:消极享乐体验、个人失败、社会破坏、先验重新评价、认知评价、自我完善,见图1。

而在美国文化背景下,不幸福感的文化民俗模型也包含这两个维度。在这两个维度的语义空间里形成了五个意义群,即不幸福感的文化民俗模型有5个面(facets):消极的享乐体验、个人失败、社会破坏、先验重新评价、外在行为(见图2)。消极的享乐体验是指伤心、低落等情绪;个人失败是指因个人失败会导致的个体低自尊:社会破坏指的是与他人的隔离:先验重新评价可以是由于很小的事情而引起的不幸福感:外在行为是指应对不幸福感的行为如生气、攻击等。

综合上述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不幸福感的文化民俗模型,研究者得出不幸福感的文化民俗模型是有两个维度的,在这两个维度的语义空间里一共形成了六个意义群即不幸福感的文化民俗模型有6个面:消极享乐体验、个人失败、社会破坏、先验重新评价、外在行为和自我完善。前三个意义群是日本和美国两种文化所共有的,这说明不幸福感和个人失败或社会破坏是紧密联系的。不幸福感的应对行为是不幸福感的文化民俗模型的关键性成分,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有不同的应对行为,例如在美国文化下,人们常用外在行为来应对不幸福感。而在日本文化下。人们则常用自我完善的方法来应对不幸福感。

4 评价与展望

当幸福感的研究进入到跨文化研究的整合阶段时,对于不幸福感的研究也应该有所发展。对不幸福感的研究不是意味着又重新回到了消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而是在积极心理学的领域里从另外一个角度对幸福感进行研究。每年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在抗抑郁和抗焦虑的治疗上(Thompson,2004),但研究者对不幸福感的产生机制及其相应的研究了解得还不够。对不幸福感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和获得幸福感。

首先,不幸福感应该有确切的界定和明确的成分。幸福感的三维结构――生活满意感、积极情感、消极情感(Andrews & Withey,1976;Argyk,1987;Nettle,2005;Uchida et al.,2004)已经被大多数人接受。虽然研究得出应对行为是不幸福感的独特成分,但不幸福感的成分是否与幸福感一样,还是有与其不同的维度,现有的研究还无法得出。

其次,对不幸福感的研究手段和技术应该有所发展,不拘泥于用自我描述的方法。应该实现多种技术多种手段的结合。同时,应该有直接测量不幸福感的量表或其他工具。

概念模型范文2

机械波概念的教学是概念教学的一个典型例子,在此之前,学生接触的只是单个质点的运动,而波动是多个质点同时又不同步的运动,机械波的学习对学生来讲难度较大.让很多教师感到困惑的是,尽管在机械波的教学中给予了很多关注,但仍然没有达到所期望的教学效果.为了了解学生感到困难的症结在哪里以及在教学中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我们采用访谈的方法围绕机械波的概念从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2学习困难的表现

2.1机械波概念心理模型表现为相关概念、概念原型和概念碎片的堆积

访谈的第一个问题是请学生表达、解释机械波的概念,可以不拘于教材中的表达方式,发现学生有表达困难时,鼓励他们用实例解释.参加访谈的四位学生都认为机械波是在介质中传播的波,学生清楚地知道纵波和横波这两种形式.但是当谈到多少个质点参与波动时,有的同学说“参与波动的质点不是一个质点,至少有两个质点”.有的同学提到“横波是质点上、下运动、纵波是质点左、右运动”.学生对机械波概念的表达是由一些相关概念、概念原型或者概念碎片“堆积”而成的,例如,“机械波就是可以在介质中传播的波,水纹,横波、纵波、无数个质点、某一些粒子”等术语出现在学生表述中,甚至有的学生告诉访谈者说,我不会用语言表达机械波,但是,我会把题目计算正确,事实上,这个学生在测验中也得到了很高的分数.

机械波是由质点、振动、振幅、周期、频率、波长、位移、速度、能量、叠加等等概念支持形成的一个概念,它的内涵十分丰富,这一概念不容易被学生所掌握,但是我们发现,在访谈中学生说出的相关概念、概念原型和概念碎片越多,则对机械波概念的理解越接近准确.

2.2对波形图理解的误区

访谈者给出一列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的机械波的波形图,引导学生表述波形图所富含的物理意义,以探查学生对机械波的理解.

问题以询问图1中各点振幅展开,学生都明确表示A、B、C和D点的振幅都是5 cm.对于E点的振幅,有的同学认为“E点没有振幅,”有的同学则认为“目前时刻E点振幅为零”,理由是E点没有参与运动,或目前没有参与运动.他们认为在以后的时刻波形曲线移动了E点在曲线上时它的振幅就是5 cm了.也就是说他们认为随着波的传播,曲线在移动,曲线画到哪里,哪里的质点就运动.例如,访谈者与一位同学的交流片段:

师:什么叫一列简谐波呢?请说出图1中A、B、C、D、E、F各点的振幅.

生:就是许多粒子按着这一个特定的方式运动, E点振幅是5 cm,A、B、C振幅都是5 cm,因为它们都在一列简谐波上,F没有振幅,因为它没有参与.

师:你觉得哪些地方的质点参与了运动呢?

生:嗯,应该是这个水平线上的吧.

师:E点在水平线上吗?

生:不在,但是它在这个范围内,也就是说,这个能量会传到它这里.

师:你看这个波形图,当前时刻,E点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生:在这个时刻应该是静止的.

师:当前这一时刻哪些质点是运动着的?

生:这条线上的点 (指图).

师: 是曲线上的点还是x轴上的点?曲线上的点,曲线上的点就是直线上的点?这是这些点的图像.

对于F点,所有学生都认为没有参与振动,振幅为零.

在访谈中学生也谈到波形图反映某时刻各质点的位移.但是对波形图的理解是有局限性的,他们能认识到它反映参与波动质点的位移分布的含义,但丢失了一列波不仅是一条直线上的点在振动,而是波传播到的地方所有质点都在振动的含义,他们曲解为波形图上振幅大小范围所限定那些点才有可能参与振动,而且波形曲线上的那些点才会运动.

2.3波速、波长和周期概念的理解和表达

访谈的第三个问题是关于波速、波长和周期的概念以及用波形图表达上述物理量的问题.对于这三个内涵比较简单的概念,虽然有的学生不能够用教科书中那么严谨的语言来概括,但是,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它们,比如,“它是周期性的,从一个点的运动到下一个点的运动跟它相同的话,就是一个波长.”再如,“它是周期性变化的.我觉得从质点振动开始,质点一振动波就传播了,波的周期和振动周期一样的.”访谈过程中,学生语言表达的困难显而易见,但是在这些概念上没有出现明显的心理模型的异构,学生的心理模型和概念模型是基本一致的.

3访谈的主要结论及其给我们的启迪

访谈发现,学生对内涵较为简单的概念如振幅、波长等掌握较好,能够顺利构建相应概念的正确心理模型.

学生对机械波的概念理解不透.没能从众多的概念原型中抽取出本质特征,形成稳定正确的心理模型,而是构建了因人而异的、不稳定的心理模型.学生对机械波概念的表达是由一些相关概念、概念原型或者概念碎片“堆砌”而成的.由于机械波概念丰富的内涵和概念原型丰富的属性,若教学素材单一或呈现时间不当,都会导致学生在形成心理模型过程中,附加上或遗失掉部分非本质属性纳入认知结构,导致建构机械波概念模型时出现异构.

概念模型范文3

关键词:语义网;本体映射;概念相似度;概念格

0引言

自1998年Berners Lee等[1]提出语义网以来,语义网已经用于人工智能的许多领域。本体是语义网的基础,它可以用于描述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语义信息。但是关于本体的构建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各个领域定义了相应的本体标准,因而存在本体异构性问题。

本体映射能很好地解决本体异构性问题,它是建立两个本体的实体(概念、关系、实例和属性)之间的语义关系的过程,同时也是本体集成、本体对齐和本体合并的技术基础。本体映射的核心内容是本体概念的相似度计算,主要分为两类:基于结构的概念相似度计算和基于语义的概念相似度计算。前者以Tversky[2]提出的基于特征的方法为代表,该方法使用相同特征、不同特征的数量作为概念相似度计算的依据。后者的典型代表是Resnik[3]提出的基于信息量的方法,该方法认为两个概念共享的信息量越多,就越相似。

概念模型范文4

关键词 自我概念,多层结构模型,因素分析。

分类号 B848

1 引言

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对他自己的概念或观念(a person's concept or idea of himself)[1]。具体说来,自我概念就是一个人对自身的生理自我特征、心理自我特征、社会自我特征以及关联自我特征的态度,它包括认知、情感与意志三种成分。因此,自我概念是基于自我意识的知、情、意的统一,是个性心理面貌的重要成分[2]。

对自我概念的层次结构的研究由来已久,而最早的研究还是出现在西方的人格理论中,其中弗洛伊德对人格层次问题就进行了划分,并提出了id、ego、superego的层次概念[3]。值得注意的是,弗洛伊德所论述的只是人格的层次,而不是自我的层次,他的id、ego、superego与自我(self)是完全不同的概念[4]。不过弗洛伊德的意识、前意识与潜意识的理论对自我概念层次结构的研究具有启示作用。

1976年,沙沃森(Shavelson)在对自我概念的层次结构进行了研究后提出了著名的“自我概念的多层次多维度结构模型”。1982年他对此模型进行了扩展[5],并对自我概念的层次与自我概念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自我概念的层次越高,其稳定性增加,层次下降,则稳定性降低[6]。1996年沙沃森与马尔歇(Marsh)对上述自我概念多层次多维度模型再次进行了修正[7]。但其最大不足仍是主要局限于学业与非学业等层次的分析。Hetts、Sakuma、Pelham等则从内隐自我评价与外显自我评价的层次上对自我展开了研究[8]。以上研究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很少从人际互动的视角对自我概念的层次进行审视。Baumeister注意到了这个视角,并以人际存在(interpersonal being)切入分析,但他的侧重点是自我展示(self-presentation)[9]。1977年,马科斯(Markus)提出了自我图式理论[10]。由此便开创了从信息加工角度对自我概念的分析,自我概念便表征为自我知识(self-knowledge)的形式。本文采用了这种观点,并侧重于从信息安全的角度来分析自我概念的层次结构。

在从自我概念的信息表征角度来分析其层次结构前,有必要先对生理自我特征、心理自我特征、社会自我特征尤其是对关联自我特征作进一步的简要解释。

生理自我特征:个体在生理结构方面的特征,如年龄、疾病、性生活等。自我的存在首先是个体身体的存在。生理自我就是人们对自身生理结构和功能方面特征的态度。

心理自我特征:个体在心理素养方面的特征,如兴趣、爱好、特长、智商等。大学生对自己心理素养方面特征的态度就构成大学生的心理自我,如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等的态度。就个体而言,对自我在心理方面特征的态度比对自我在生理方面特征的态度更加重要。

社会自我特征:个体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特征,主要是指在学习或工作等背景中所处的身份与社会位置,如家庭情况等。

关联自我特征:个体在与外界作用时,被人为地纳入自己的视野并进入自己脑海中的他人、事物或现象所反映出来的特征,如学科成绩、梦等。很多事物、他人或生活事件本来是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但当它们与我们自身发生关联,并被自我赋予了一定的价值判断,由此形成的自我即为关联自我。大多数人偏爱与自我相关联的东西(如签有某人名字的信),而且这种偏爱被称为内隐的自我中心主义[11]。又如某词典本来与某女生X并没有关系,但如果它是她的男友K所送的礼物,那么它就成了“我的男友内心是爱我的”的一种表征,从而使此物具有了关联自我的内涵。关联自我具有物化自我的特征,指的是一个物体在被某人接纳或发生关联之后而成为自我的一部分。同样某人的住房或著作等也是他的关联自我,或称物化自我。关联自我特征又叫物化自我特征。

事实上,分析自我概念的层次问题就是要对上述生理自我特征、心理自我特征、社会自我特征与关联自我特征进行层次的划分。为了便于分析,本文仅以人际交往过程中个体最频繁接触到的自我概念对象内容――自我信息安全问题展开研究。

2 对象与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对部分大学生进行访谈,得出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对象内容有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家庭情况、年龄、疾病、性生活、学科成绩以及梦等二十几项。

然后把大学生自我概念基本特征的有关内容制成表格,由大学生对其安全等级进行评定。对未涉及到的内容,回答者还可以在调查表中补充,并对补充条目进行等级评定。

随机抽取145名大学生为被试,其中男生61人,占42.1%,女生82人,占56.6%,另有2人对性别未作回答,占1.3%。

本研究使用的因子抽取方法为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3 结果

数据初步整理时,对个别自我概念对象内容不进行具体统计。把频数最大的24项自我概念对象内容的等级评定结果进行统计,并把其得分平均值(M)及标准差(SD)列于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从24项关于自我概念对象内容的安全等级得分可知,人们的自我概念是以一定的等级层次存在的。为了进一步明确反映每一自我概念的等级层次性,下面使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把以上有关自我概念的多个实测变量转化成少数几个不相关的综合指标,从而更简洁地揭示自我概念的层次结构。

表2只列出了特征值大于1的7个因子的参数,表中的特征值是指各因子的特征值,百分比是指各因子特征值占特征值总和的百分比,累积百分比则指自上而下各因子方差占总方差百分比的累计百分比。

再看看以上7个因子与原始变量的关系,见表3。

4 讨论与结论

由表2可知,在以特征值大于1为因子提取的原则时,很显然,我们可从上述原始变量中抽取7个因子。从表2还可以看出,前7个因子的特征值之和占总方差的63.685%,也就是说,用这7个因子代替原24个原始变量,可以概括出原始变量所包含信息的63.685%。

下面再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7个因子的特点。

从表3的因子负荷矩阵可以看出:第一个因子中,负荷系数绝对值较大的原始变量包括兴趣、学历、专业、年龄、特长、学科成绩和智商等。这一个因子主要概括了一个人的自我概念的表层信息,在此把这个因子命名为“浅层自我”。第二个因子包含色情梦、违纪行为、犯罪记录、性生活史和个人丑闻等,主要概括了个体自我概念的深层信息,所以把它称为“深层自我”。第三个因子中,负荷系数绝对值较大的原始变量包括住宅电话号码、手机号和家庭住址等。这一因子似乎只是一个人的通讯或联络方式,实质上,结合上述“浅层自我”与“深层自我”进行分析就可发现,第三因子的内容既不像浅层自我那样可轻易向外界显露,也不像深层自我那样隐藏得很深,它是处于两类自我之间的一个新的因子,因而可把它命名为“中层自我”。根据以上分析,可提出如下的自我概念层次结构模型,绘成图1。

为了进一步明确上述自我概念层次结构模型,我们从国家保密法中引用一个专业用词,即“秘密”。在我国保密法中,秘密有专门的定义而且还有一个密级问题――密级通常可分为“绝密级、机密级与秘密级”[12]。从个体自我概念对象内容来说,其实也有一个密级问题,这就是上面我们所提到的“深层自我、中层自我与浅层自我”概念。

一般说来,“深层自我”就是指“绝密级”的个人基本信息,如果深层自我的信息被泄露,个体的安全、利益与尊严就会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中层自我”就是指“机密级”的个人基本信息,如果中层自我的信息被泄露,个体的安全、利益与尊严就会遭受严重的损害;“浅层自我”就是指“秘密级”的个人基本信息,如果浅层自我的信息被泄露,个体的安全、利益与尊严就会遭受损害。对个体的安全、利益与尊严不构成任何损害的个人基本信息,不构成个人的秘密。

根据上述界定,深层自我隐藏得最深,它有可能保持在个体内达几年、十几年、二十几年或更长时间,也可能一辈子不会向外界泄露。如个人的性生活史、个人的色情梦、未实现的犯罪意图或未被发现的犯罪行为、违纪行为、个人的丑闻等,就属于一个人的深层自我。

浅层自我的隐藏程度最浅,它最容易向外界暴露。一个人当他面对一个陌生人时,只要他对交往对象不再存有陌生感或戒备心,他就会把浅层自我向对方暴露,暴露浅层自我正是诚实人际交往的第一步。浅层自我包括的内容很广,如专业、年龄、兴趣、爱好、特长等。

中层自我的隐藏程度介于深层自我与浅层自我之间,只有在与某人交往到一定程度时才会把它向其泄露。如电话号码、手机号码、家庭地址等就属于一个人的中层自我。中层自我,就是在适当情境的诱导下可以向外表露的那一部分自我概念对象内容。

上述自我层次的有关内容的划分不是绝对的,而是随个体的差异会有一些不同。其中有一些自我概念对象内容是属于“跨层性”的。第四因子(如不愉快的经历、家庭情况、谎言等)、第五因子(如作息时间、缺点等)就具有这种性质,在图1中以下划线字体来表示。第四因子处于中层自我与深层自我之间,其中以“不愉快的经历”为例,有的人可能一生会掩藏在自我的深层,但有的人可能会与知己者倾诉。第五因子处于浅层自我与中层自我之间。比如即使是缺点,外向者可能会与刚接触的陌生人交谈(表现为浅层自我),而内向者仅可能与知己交流(表现为深层自我)。

研究中还发现第六因子与第七因子(在图1中分别以斜体字与加字符边框的字表示)。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其实第六因子(如“籍贯、电子信箱”等)则属于典型的浅层自我,其中籍贯在表1中的安全等级得分最低。在人际互动中,人们交流的第一句话可能就是籍贯了,而电子邮件之所以与电话等通信方式不属于一类,这可能与电子邮件的使用特性有关。就电子邮件而言,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信箱是否打开、信件是否回复完全都由自己支配,更重要的是它与个体的时空定位没有必然联系。而第七因子(如“各种密码、个人的疾病史”等)则属于典型的深层自我,其中密码在表1中的安全等级得分最高。

自我概念多层结构模型,对指导人际交往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在人际交往中,交往的双方都是带着一个较为稳定的“多层结构图”来相互接触的,如图2(以学生A与学生C为例)。

从图2中可以看出,学生A更加真诚,他愿把自己的中层自我对象内容告诉学生C,包括不掩饰自己的缺点向C倾谈,而学生C则谨小慎微,只向学生A谈谈自己的一般情况,从不让A涉及到他的中层自我。

根据自我概念的多层结构模型,可推出人际交往应遵循如下规则。首先,人际交往的层次对等性。也就是说,交往的双方在暴露的自我层次上应该对等。如果两人的交往缺乏这种层次对等性,短期内对双方关系不会有影响,但长时间内缺乏层次对等性则会使两者关系淡化,且不能维持长久。其次,人际交往具有主动破层性。人际交往的主动破层性,就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要敢于居于主动地位,敢于去冲击破解对方的自我层面。与陌生人相遇,能妥善冲击浅层自我。而对于已经有初步接触的对象又要敢于去冲击中层自我。破解中层自我是人际交往中最实质性的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当然,具体的办法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方法仍是先展示自我的相应层面。

参 考 文 献

1 Simpson J A, Weiner E S.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2nd ed. Clarendon Press, 1989.916

2 朱智贤主编. 心理学大词典.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993~994

3 Atwater E.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Personal Growth in a Changing World. Prentice-Hall, 1990. 25

4 詹启生,乐国安. 百年来自我研究的历史回顾及未来发展趋势. 南开学报,2002,(5):27~33

5 刘凤娥,黄希庭. 自我概念的多维度多层次模型研究述评. 心理学动态,2001,9(2):136~140

6 Shavelson R J, Bolus R. Self-concept: The interplay of theory and method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82, 74: 3~17

7 Byrne B M, Shavelson R J. On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selfconcept for pre, early, and late adolescent: A test of Shavelson, Hubber, Stanton(1976)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6, 70:599~613

8 Hetts J J, Sakuma M, Pelham B W. Two roads to positive regard: Implicit and explicit selfevaluation and cultur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99, 35:512~559

9 Baumeister R F. The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The self. McGraw-Hill, 1998. 700~712

10 Markus H. Self-schemata and process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self.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77,35: 63~78

11 Pelham B W, Mirenberg M C, Jones J T. Why Susie sells seashells by the seashore: Implicit egotism and major life decis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2, 82(4): 469~487

12 王守信主编. 保密工作管理概论. 北京:金城出版社,1998.33

MULTIPLE-LAYERED STRUCTURAL MODEL OF SELF-CONCEPT

Zhan Qisheng, Yue Guo′an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enter of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Abstract

概念模型范文5

关键词:群体学习;战略联盟;概念模型;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群体意向;群体心智

中图分类号:TG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6-0129-03

1 概述

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往往具有规模大、投资额度高、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进度关联性强、各子项工程交叉点多、项目实施单位多、组织机构配置要求高等特征,因此大型建设工程项目之间的学习无论从横向拓展还是纵向延伸方面都呈现出复杂的特点。为了简化从个体学习到整个项目团队学习的过程,本文考虑以群体学习作为基本的学习单元,将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的每个专业团队视为不同的群体;由于大型建设工程项目之间存在着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本文拟将战略联盟的概念引入,使各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处于战略联盟的大背景下,从群体学习出发来研究战略联盟背景下大型建设工程项目跨团队学习的效率。

2 大型建设工程项目跨团队学习的特性

由于不同的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的学习意图、学习过程的透明度、对知识的吸收能力等不尽相同,导致大型建设工程项目跨团队学习具备行为上的群体性、目标上的战略性、过程中的动态性、效果上的不确定性等特点。

2.1 学习行为的群体性

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团队由不同的群体所组成,因此大型建设工程项目跨团队的学习可视为若干群体学习行为的集合。群体性学习源于个体学习但又独立于个体学习,也就是说当个体学习融入到整个群体并产生群体学习行为之后,群体会自动形成认知系统并存储相关记忆,而这些意识形态也扎根于该群体中,不随个体出入群体而改变。群体在既定意向驱使下,自由地进行知识创造,共同应对环境的波动。群体学习可定义为专业团队集体水平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团队成员的共同经历而产生的相对持久性的变化。

2.1.1 群体意向。群体意向是指群体对将要学习的信息进行聚焦之后所建立的一种对新学习共享的理解。考虑到群体学习的深度(共享程度)与宽度(散布程度)对群体知识存储的直接影响,群体可从实时优化其行为可能集出发,使群体意向的指导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2.1.2 群体自治。群体作为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存在单元,具有自主创造知识的权利与义务。由于大型建设工程项目本身的特殊性要求群体内部各成员都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因此群体自治的效率取决于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默契程度。

2.1.3 环境波动。政策的变化、项目战略目标的调整、盟友间的信任程度以及群体内部的心智模式转换等都将对群体学习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群体学习效率可表示为群体行为可能集、默契程度以及环境诸多要素的函数。

2.2 学习目的的战略性

各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均处于统一的战略联盟背景下且项目之间存在既独立又依存的关系,因此,他们会从全局的角度以获取各自长期竞争优势为目的来指导整个学习交流的过程。

当大型建设工程项目之间发生不对等学习时,双方聚焦所需信息的学习群体的职能不一致;当对等学习之非相互学习发生时,学习群体职能一致但往往获利不均衡;只有发生相互学习之非竞争性学习时,双方学习群体真正达到共享互惠。

2.3 学习过程的动态性

在大型建设工程项目跨团队学习过程中,时间因素对群体学习效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随机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群体心智模式出现不适应环境的状况,因此群体行为可能集必须适时发生改变以适应这种变化。这就导致整个项目跨团队学习具备动态特性。在群体间的交流与沟通中,学习进度以及学习强度受内外环境的双重影响,常常出现随时空变换而波动的现象。学习指标在数值上的波动将直接影响群体学习的效率,从而与项目整体目标息息相关。

2.4 学习效果的不确定性

前文中提到群体学习在横向、纵向两个维度的延伸对知识存储极具意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整个团队学习绩效的提高,群体学习状态与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团队的绩效通常不成比例。这往往与知识的后效性、易失性、知识的交叉性、多群体之间的互补优势等有关。对于大型建设工程项目而言,推动盟友之间相互学习的直接目的是达到共享层面上的高效率。然而由于群体学习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较复杂,导致整个项目团队的学习效果呈现不确定性。

3 跨团队学习效率的概念模型

大型建设工程项目跨团队知识学习效率的高低是以单位成本下项目目标实现率作为衡量标准的。结合群体学习在大型建设工程项目跨团队学习中的基础地位,本文考虑将群体学前知识储备、群体心智模式、群体文化结构、群体知识流通屏障四大因素列为团队学习效率影响指标。其中群体学前知识储备处于基础地位,心智模式为群体学习的源动力,文化结构是群体学习的直接动力,而流通屏障是群体间学习过程中的主、客观环境。

假设群体在一定的心智模式指导下可实现内部成员学习节奏的一致性。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各群体内部沟通无障碍并且知识在其内部的流通也是完全顺畅的。大型建设项目跨团队知识学习的概念模型可表示为如图1所示:

图1 大型建设项目跨团队知识学习的概念模型

3.1 群体学前知识储备影响跨团队学习效率的概念模型

群体在进行互相学习之前各自具有其特有的知识库存,它由可用知识、需求知识、额外知识和无关知识共同组成。所谓可用知识,即可为新一轮学习服务且未被遗忘的原库存知识;需求知识指在新一轮的学习中有必要拥有却被遗忘了的原库存知识。在面对全新的群体间学习时,可用知识和需求知识同时发挥作用,为提高跨团队学习效率服务。假设群体学前知识储备只涉及对群体间学习有贡献的主、客观知识。那么,群体学前知识储备可视作可用知识、需求知识以及主观经验积累三者的结合。因此,群体学前知识储备影响团队学习效率的概念模型可表示为如图2所示:

图2 群体学前知识储备影响跨团队学习效率的

概念模型

3.2 群体心智模式影响跨团队学习效率的概念模型

所谓心智模式是指人们的思想方法、思维习惯、思维风格和心理素质的反映,而群体心智模式则是指一种和谐化了的小集体心智模式。

从长远考虑,每个人的心智模式都存在着缺陷。主要表现为对环境的变化不敏感,一定时空下被证明是正确的心智模式在另一个时空中可能是错误的。因此,适时对群体心智模式做适当的调整能够保证群体的学习行为与时俱进,从而切实提高学习效率。群体心智模式对跨团队学习效率的影响可建立如图3所示的概念模型:

图3 群体心智模式影响跨团队学习效率的概念模型

3.3 群体文化结构影响跨团队学习效率的概念模型

群体文化作为整个项目文化的缩影,传承项目的既定要义。群体文化结构萌生于群体文化背景之中,倚仗群体各成员的知识构成。当两个不同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的同类型群体发生相互的学习行为时,由于受不同的心智模式影响,群体的思维碰撞在所难免,必然需要经历漫长的沟通过程,通过建立相互间的信任机制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达到跨团队学习的高效率运转。构建群体文化结构影响跨团队学习效率的概念模型如图4所示:

图4 群体文化结构影响跨团队学习效率的概念模型

3.4 群体知识流通屏障影响跨团队学习效率的概念模型

群体在交流沟通时,尽管双方都因深知学习的价值而易达成学习共识。然而群体知识流通屏障却真实地存在,受外部局势特别是竞争态势的影响,群体在进行相互学习时会面临同行业的竞争压力,从而产生知识流通屏障;另外项目决策的变更也会对知识的流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只有当群体将内外的竞争消融在非竞争性学习的氛围中,才能真正提高跨团队学习效率,从而实现各自项目目标的最优化。群体知识流通屏障影响跨团队学习效率的概念模型如图5所示:

图5 群体知识流通屏障影响跨团队学习效率的概念模型

4 结语

大型建设工程项目跨团队学习效率的研究揭示了处于战略联盟的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团队的学习特性,为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团队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它所涉及的跨团队学习概念为提高大型建设工程项目跨团队学习效率提供必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刘娜,张建平.对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界面管理的几点认识[J].福建建材,2008,(6):104-106.

[2] 李瑜玲.动态联盟若干问题的研究[J].商业研究,2003,(24):71-74.

[3] Mark Dodgson. Learning,Trust,and Technological Collaboration[J].Human Relations,1993,Vol.46,No1:77-95.

[4] Ikujiro Nonaka. 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1994,Vol.5,No1:14-37.

[5] 丁栋虹,赵荔.企业家隐性知识水平差异研究:一个概念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8):149-152.

概念模型范文6

Abstract: How to gain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is the research topic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As one of the perspectives of analyz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RBV is widely attended by scholars. Based on RBV theory and game theory, the role mechanism of time and knowledge in forming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was analyzed to create a conceptual model of core competitiveness.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隐性知识;时间;概念模型

Key words: core competitiveness;tacit knowledge;time;conceptual model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4-0099-01

0引言

竞争优势作为战略管理的研究主题之一长期以来备受理论界、职业经理人的关注。上世纪80年代,竞争优势的分析侧重于从产业环境分析入手,即SCP分析框架。

但到了90年代Rumelt的研究结果表明SCP框架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此时研究人员开始将研究视角从企业外部转向了企业内部。

资源基础理论为战略管理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但欠缺可操作性的分析框架。核心竞争力作为资源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理论和实践一直注重核心竞争力带来的影响,缺少如何构建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本文尝试探索性地研究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模型,并进一步分析个要素对形成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

1时间与竞争优势

在企业的经营实践中,品牌经常被作为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判断标准。“拉手上团购,团购上拉手”这则广告语是国内市场份额最大的团购网站在2011年推出宣传口号,源于2010的团购网站此时正在经历一场高速成长期,统计表明2010年中国增加2612家专门做团购的网站。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模式,拉手网通过增强营销费用,使消费者树立 “团购-拉手”关联的认知模式。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确立了先进入者优势,形成品牌。

本文尝试建立如下博弈模型,分析品牌对竞争优势形成的作用机理。在企业经营初期,企业向消费者推出一种新的产品,由于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存在时滞,此时消费者购买的数量较少,企业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因而企业的损失是-3。而消费者由于没有购买到新产品,没有获得新产品带来的便利性也会发生损失。

企业经过广告宣传可以使消费者相信企业是诚实经营,这时消费者的策略选择是购买。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企业发现当企业不诚实经营的时候,他却可以获得比诚实经营获得的收益更多,在利益的驱使下,企业会选择不诚实经营以获得更多的收益。但随着媒体的披露或者来自竞争对手对行业潜规则的披露,消费者会发现企业是在不诚实经营状况下,消费者会选择不购买企业的产品。销售量越来越低,企业发现单靠营销手段已经不能使消费者购买其产品。此时企业需要选择诚实经营,但消费者已经不会再相信企业提供的产品。

通过以上的博弈模型可以发现,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是重复博弈。因此,本文认为品牌本质的构成要素是时间。在企业众多资源中,唯一不能复制和替代的资源是时间。

2知识与竞争优势

经济学家Thurow认为,21世纪是人类从工业经济过渡到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将成为未来产业及国家竞争力的关键。Drucker亦提出知识将取代土地、劳动、资本而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一般所谓的知识,是指有价值的智慧结晶,包括标准化的工作流程、系统化的文件、具体的技术以及不易明确表达的字面化的抽象观念、经验心得、专家独特的见解和思想。

依据知识的表达程度不同,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大类。显性知识是能够被人类以一定的符码系统(语言、图表、公式)加以完整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对,是指那些我们知道但难以表述的知识。这种分类方法广为学者采用。

2.1 显性知识对竞争优势作用机理由符码系统构成的显性知识通常以标准化的文件形式存在,具体表现为政府保护的专利和企业自有的秘密配方,如手机技术标准GSM和CDMA。这类显性知识因为政府的保护而形成了垄断优势。或者像可口可乐一样,全球只有有限的几个人清楚可乐的具体配方。从数据的易得性来看,关于专利的数目较易获得。因此以企业拥有的专利数量表征显性知识的数量,检验显性知识对竞争优势的影响。

2.2 隐性知识对竞争优势作用机理相对于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形成竞争优势的机理更为复杂。隐性知识的概念是Polanyi在验证人类知识哪些方面同信仰的依赖程度时,发现信仰因素是知识的隐性部分固有的。依据技能和认识层面的差异,隐性知识具体表现为非正式、难以表达的技能、技巧、经验诀窍和直觉、价值观、心智模式、团队默契、企业文化。

技能层面的隐性知识同Quinn的定义为Know-how的知识相通,这类知识获取时间长、依附于个人且“师傅”个人的因素,使得技能类知识很难复制或复制成本较高。但如果企业将竞争优势依赖于技能类隐性知识时,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认识层面的隐性知识产生竞争优势机理是,这类知识不是依托于个人而是存在于组织中,属于嵌入组织的知识Badaracco(1991),这类知识不会因为个体的流失而发生改变,知识已经从个体的层面通过知识螺旋扩散到组织层面,表现为组织知识。组织知识的复制和替代更加困难,因此这种知识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源泉。这类组织知识的具体表现有组织的心智模式、企业文化。在本研究中,尝试建立“企业文化―竞争优势”的逻辑概念框架,进一步探索性研究企业文化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件对竞争优势的影响。

3结论

经过以上论述,企业在构建核心竞争力时应注重时间和知识的因素。时间对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不可或缺的,满足战略性资源的四个标准。不同类型的知识对竞争优势的形成可能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尤其是认识层面的隐性知识,后续的实证研究将给出的具体的影响因子。

参考文献:

[1]Prahalad. C.K. Hamel. Gar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ISSN 0017-8012.

[2] Barney.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SSN 0149-2063.

上一篇视频课件

下一篇功率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