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指标范例6篇

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范文1

现行省制普通中小学各学段的督导评估指标体系都是三级指标体系,给定的是第三级指标的评价标准,评估时要对第三级指标作直接评价,通过每个二级指标包含的三级指标的评价,综合判定该二级指标的执行水平,进而对一级指标形成评价结论。指标体系中,每个三级指标都给了四个等次标准,其中A等和C等的标准是直接给定的,B等和D等是间接给定的。这些标准构成了评估指标达到度的测量尺度。

指标体系中各等级标准一般都是由若干评价要素构成的,评价要素也就是评分点。以普通高中指标体系A等标准为例,C1评价学校办学指导思想这一指标,就城镇高中说,含三个评分点:一是“实施素质教育思路清楚,目标明确”;二是“有体现上述办学思想的规划、计划,有得力的措施”;三是“有明确的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校风、校训”。如果学校充分实现了这三点,就达到了A等标准,缺一不可,有一个弱也不行。地处农村、面向农村招生为主的学校除这三点外,还要增加一个评分点:“有从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和学生实际出发改革办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具体措施,并收到实效”。一般情况下,编制者都注意使用句号把一个指标内各构成要素断开,很容易分解。但实际评估时,还要做更深入细致的全面把握。仍以C1为例,字面上看,农村高中附加了一个构成要素,但这个要素中却含着三个标度,即办学模式改革要求、教学内容改革要求,并且改革要确有实效,评估时就要考虑按三个采分点对待或者进行综合判定,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偏差。又如C7校园校舍这项指标,总体上可以把握为三个大的评估要素,但实际所含的具体标准不少于10个。其中“校园校舍、老三室均达省颁标准”是个句号,项目上可以算是一个大的要素,但其中却含有三个不同的量化标度:校园和校舍要的是生均占有面积,老三室要的是建室合格数。这三个数也仅是核心标度,实际这三个项目还另有很多具体要求,如校园的布局及绿化美化情况,校舍的建筑规范、老三室的面积和室内桌台柜凳配备情况等,对这些细节,自评、他评时都要考虑到,才能达到评等定分客观准确的目的。为便于操作,统一掌握标准,实施评估前,最好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把各指标的基本构成要素作出明确、清晰的分解,各项指标所包含的要素分解后,评估时就可以减少误差。因为B、C、D三个等级的评估标准都是参照A等标准确定的,因此,在对A等标准构成要素进行分解后,低层次的等级标准就不难掌握了。与A等标准相比较,确定B、C、D评估标准大体上有这样两种基本方式:第一种方式是逐等次减少评估要素的数量,使评估标准的要素含量递减。如C4素质教育评价这项指标三等标准的评估要素由A标的5个减为3个,去掉了“不单纯以升学率评价学生质量和教师工作”及“有鼓励社会各界、家长和学生参与对学校工作评价的具体措施”等两大要素。C7的三等标准由A标的三大条减为两大条,去掉了“设艺术、体育专用教室”这个要素。第二种方式是保留A等标准中评估要素的量,逐等次降低各评估要素实现的难度。属这种类型的指标有三种情况:一是逐等次降低各评估要素的实现难度。如C2面向全体学生这项指标,A等标准由3个要素构成。“面向全体学生,不设重点班,抓好每一个班级”、“面向每位学生的所有方面和终身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安排”、“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这三条的落实难度都相当大,每个中心词都有若干限定性要求,这些恰是评估时必须作出准确判定的尺度。三等标准中三个要素虽然都保留下来了,但只剩下中心词了,限定性描述都去掉了,变成了这样三个要素“不设重点班”、“德、智、体、美、劳全面安排”、“因材施教有措施”。这三点是个典型的合格标准,这三条有一条达不到,就不合格了。都达到了,也绝不是优秀,因为标度不够。评估时不这样分析就很容易把仅具备三等标准的学校评为一等,而评估时最容易产生偏差、拉不开档次的原因大多出在这里。二是逐等次降低其中某一个或几个评估要素实现的难度。如C3执行教育法律法规,A等和C等都是三个评分点,在三等中把第一、第二个评分点的要求作了降低而第三个评分点则原封未动。三是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混合的指标,基本都是不降低定性标准的要求,而是降低定量标准的要求。如C27教学研究、C28机构设置与运作,反映工作力度、管理要求的标度在三等标准中基本没变,只把C27的论著数和C28的教师满意率在量的要求上向下作了调整。至于单纯性量化指标,就是逐等次降低量的达到水平要求,这属于第二种处理方法范围内的一种类型。评估标准中,B等与D等没有设定直接标准。这需要参照已设定的A等、C等标准去把握。如果一个指标的执行状况没有充分满足A等标准的要求,而又不与C等标准相合,一些要素明显好于C等标准,就可以考虑作二等判定,再就是一等标准构成要素得到完全落实的项目,在数量上多于C等标准中实际设定的数,也应作二等认定。D等标准就比较容易把握了,指标的实现水平没有充分满足已设定的C等标准的各要素要求,就是D等。

二、特别注重对定性指标标准和特殊指标标准的把握

评估标准中定量标准一看即明,容易忽视的是对定性标准及一些特殊指标标准进行准确的比较与区分,因而造成等级标准间的混淆。定性标准的描述一般都用表示程度或状态的用语描述,如A等中使用精通,在C等中就使用熟悉,那么比较精通或者比较熟悉就应该是B等的标准,连熟悉都达不到就是等外了。指标体系中有些指标的三等标准不作具体描述,而使用“基本达到A等各项要求”,其含义是评估要素不减少,各评估要素实现水平都有所降低,或者大部分评估要素能达到A等要求。三等标准中标明同A的,则不作二、三等评定,不够A等,就评为D等。校长、教师、学生评价体系中都设有这样的指标,这样的指标一般都是钢性规范,要求必须做到。

这里特别指出,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也都由若干个采分点构成,四个等级分别是绝大多数、大多数、多数、不足多数这样四个比例化的量,即评估标准中每个要素都用这个量来评定,各个要素都要求达到这个标准,而不是仅指其中一个要素,当然也就不是仅指排在最前边的那个要素。如果把A等标准各评估要素分开来读,就等于在每个评估要素前边都有一个“绝大多数”这样一个量的限定。此外,一个指标的评估标准既然是由若干采分点构成的,评估时自然要分别对各采分点的执行状况逐一进行评估,然后作出该项指标的水平认定。

三、正确把握附加指标加分范围和条件

公办普通中小学学校评估指标体系中A5的附加项是调控指标,评估得分是基础分以外的调控分。该项评估应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传统项目加分。传统项目是指经党政部门认定命名的传统项目校,如体育传统项目校、艺术教育特色校等可以作为办学特色按级别加分。

2.在教育、教学或学校管理方面有特色的项目,创造出有特色的经验得到党政机关命名或推广,可以作为办学特色按级别加分。

以上两项是确定的,只要提供有关凭证就可以认定。

3.学校自认为在教育教学或学校管理方面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经验、办法,但并未得到命名或推广,可以作为办学特色申报加分,这项是不确定的,自评时可以作为加分项填报。但接受评估时要向评估组提供充分的论证说明材料,说明该项特色确属学校首创,至少是高中校在全市范围内、初中小学在本县(市、区)范围内,他校未有我独有,他校未做我先做,有改革、有创新,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并已取得了明显成果。评估时可否加分,要由评估组研究判定。评估组如果认定了,今后就可以作为一项办学特色使用。

4.学校整体工作受上级表彰奖励或授予荣誉称号,作为典型成果可以加分。

5.职工、学生违法、犯罪扣分。职工违法受行政拘留以上处分应扣分,学生受劳动教养以上法律追究应扣分。未注销学籍的都应视为在校生。

参考文献

[1] 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普通中小学督导评估办法C试行等文件的通知》.——吉政教督字【2002】2号.

评估指标范文2

(一)评估主体

目前,我国的专业质量评估大多是由国家的各级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倡导进行的。但是伴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权力下放的逐步实施,政府部门应逐渐弱化对高校教学的干预。同时以行政部门作为专业质量评估单一主体,在评价目标的确定方面可能过多地考虑政府监管部门的需求,在评估指标的选择、对评估结果的处理和运用评估结果进行决策的过程中可能缺乏足够的透明度,这样导致评估结论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而社会团体受评估条件、获取评估资料能力等多方面的制约,其评估结果的权威性、准确性较差。因此,我们认为选择独立的专业质量评估机构作为评估主体更为合适。作为独立的第三方,专业机构不仅在内部运作方面享有独立自,而且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从而能够在根本上确保评估结果的公正性与权威性。

(二)评估客体

专业质量评估应充分考虑评估客体的特点。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的作用日显突出,它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反映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并为各信息需求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帮助他们做出各种决策。而会计学教育作为会计工作者的培育基地,更要注重与时俱进,依据社会需求确定培养目标,以培养具有会计知识的社会需求型人才。鉴于会计在实践中的应用,该专业不仅应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应让学生熟悉实践中的操作,所以我们在构建该专业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时充分考虑了其应用性特点。

(三)评估目标

明确评估目标是进行专业质量评估的基础。从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中可以看出,专业质量评估的目标主要在于: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导合理定位,突显办学特色。

(四)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是指对评估客体的哪些方面进行评估,是质量评估的依据。关于详细的评估指标将在下面的内容中具体介绍。

(五)评估标准

评估标准是对评估客体进行分析评判的标准,在设置时应当考虑评估的目标和该专业的特点。会计学专业评估体系标准的设置应符合“SMART”原则:S是Specific,即具体而非笼统的;M是Measurable,即可度量,且数据或信息可获取;A是At-tainable,即可以达到的,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R就是Realistic,即可行的,可以证明和观察得到;T就是Time-bound,即时限原则,完成评估标准应该限制在一定的期限之内。

(六)评估方法

评估方法是专业质量评估的具体手段,是对评估指标和评估标准的进一步应用。我们在构建会计学专业质量评估体系时,主要采用了德尔菲法对评估体系的各个评估指标分配权重,即采用匿名的方式由各专家对各个评估指标进行打分,进而对各专家的意见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最终计算出该专业质量评估的最后得分。同时,在统计评价结果时,考虑到在专业质量评估中,几乎每项评估指标的评估工作都是多人参加,而其各自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一致,所以采用了加权求和法,即对各分项指标评定值乘以相应的权重,然后再将它们相加求和。

二、会计学专业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

指标体系的设计是会计学专业质量评估的核心内容,它决定着评估体系的优劣,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一)会计学专业质量评估指标的设计原则

1.目标性原则。目标性原则,是指在进行会计学专业质量评估指标的设计时要能够反映出评估的目标。现阶段,我们要依据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展评估工作,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目标,全面、系统地设计出与之相适应的指标体系。2.精简性原则。精简性原则,是指会计学专业质量评估指标要简明不失其关键、全面不失其重点。评估体系中的评估指标越多,评估运作的成本就越高,因而评估指标必须少而精,简明集中。但也要照顾全面,能在整体上反映被评估对象的现状。因此,评估指标需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所设计指标能集中体现被评估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功能。3.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是指会计学专业质量评估指标的构建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选取的指标不仅能够反映出专业的真实情况,还要可度量、可评估,使评价工作切实可行,具有符合实践要求的可操作性。

(二)会计学专业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理念

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应以“增值观”为核心理念。“增值观”的评价理念最早出现于美国,后被英国、加拿大等认可与引用。所谓“增值观”是建立在学校教育可以增加“价值”到学生的学业成就这一理论假设基础之上的,即指一段时间内教育对学生进步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为解决高校扩张后物质条件、制度建设、人才建设等不足的问题,上一轮教学评估设计了紧扣高校教学基本设施、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的评估指标体系。可以说这种以“资源观”为指导的指标体系,使政府和大学意识到资源的重要,解决了很多地方院校资源不足的问题。然而在各高校硬件设施完善,具有承担大规模教育任务的能力后,我们不禁思考:是不是只要地好肥足,小树苗们就一定能茁壮成长?自2012年初,教育部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实施办法》后,新一轮教学评估工作被提上日程。面对新一轮的教学评估,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评估专家别敦荣指出:“各所学校的条件和制度得到较大改善,但其本身并不能带来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必须通过本科教学过程的改革。因此,对教师、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直接考查,是引导教学工作步入更健康轨道的积极举措。”同时,教育评价研究专家章建石博士也表示:“评估高等教育质量,应该从学生身上寻找质量证据,且在本科教学评估中加入学习效果的评估是可行的。”由此可见,新一轮评估的重点毫无疑问地落在了人才培养质量上,应突出强调“增值”的重要性。这也正好与我国现阶段“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相适应。“增值观”是一种发展性评价,它注重的不仅是最终的教育结果,而且是教育过程中为学生带来的增量,从而促使改进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静寰指出:“关注高等教育的增值性,就是要考察学生在大学期间到底获得了怎样的成长。”也就是说,在“增值观”指导下建立的指标体系不仅要从“投入到产出”的全过程来考核评估,而且要侧重于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历程,了解学生的差异性和需求的多样性,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教育。因此,会计学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也要以此为出发点。

(三)会计学专业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成

本文在借鉴已有文献和已有实践的基础上,以“增值观”为指导,按照“投入———过程———产出”的设计思路,分为3个一级评估指标、10个二级评估指标和30个主要观测点。其中的教学资源是从“投入”角度设计的,即开办该专业应具有的硬件和软件实力,教学管理是从“过程”角度设计的,即对该专业的教学进行管理的过程,最后是从“产出”角度进行质量评价,即该专业教学改革、教师水平、学生发展和社会声誉等达到的程度,详见下页表。

1.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开展专业培养的硬件及软件设施,目前各高校基础设施日渐完善,所以更应该侧重于考察学校的教学软实力,包括师资队伍、资源条件和专业地位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专业教师的实力、数量、结构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条件,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为此我们选择了师资队伍指标,并从师资队伍建设情况、专业教师配置、专业教师结构三个方面进行具体评价。大学教育侧重于“授人以渔”,那么学校是否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以用“渔”捕“鱼”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结合会计学专业应用性特征,我们特意选取专业实验室建设情况、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情况,以及专业图书、期刊、软件、数据库的数量来评估教学资源。以往对教学条件的考核只是考虑现有资源,但却忽视了专业的未来发展,这就造成专业建设的短视行为,所以我们加入专业地位指标以达到“以评促建”持续改进的目的。

2.教学管理。教学管理是人才培养的过程,是学校专业培养思路的体现。即便是一块精美的璞玉经过粗劣的加工,最后也只能沦为残品甚至废品。因此,我们从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入手进行指标设计,主要包括专业定位、教学计划和质量监控三个方面。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方案和人才培养特色不仅为教学质量奠定基础,突显教学特色,而且是专业定位指标的主要内容。教学计划指标主要是为了评估主干专业课的设置及教学方案,了解课程在教材选用、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实施方式,并通过实践教学情况突显会计学专业应用性的特点,毕竟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关乎其未来的职业发展,而教学方式又是侧面检验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一种方式,所以说从以上方面设计的教学计划指标更能体现专业质量评估的目标。质量监控体系指标主要评估本专业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否健全、能否落到实处,之所以要从教学制度与教学档案保管、管理队伍、管理过程等方面设立该指标主要是评价学校为防止计划与实际操作偏离所采取的行动,以及监督计划的实施情况,避免一切流于形式。

3.质量评价。质量评价是专业质量评估的重点。为全面体现会计学专业的教学效果,我们主要从教学改革、教师水平、学生发展和社会声誉角度出发设计指标。时代在发展,知识在革新,所以教学内容、形式更要与时俱进,教学改革这一指标就为我们提供了评价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否能为社会所需的一个方面。教师水平指标主要评估本专业教师是否胜任本科教学任务,以及教师授课质量和课堂教学组织的情况,因为教师的教学效果能够间接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为避免“考试成绩决定一切”的错误观点,又鉴于指标的可行性,我们通过学生的成绩、论文及竞赛、科研考研情况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做出评价。学生最终都要走向社会,而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就是对专业教学效果的最好诠释,为此我们通过社会声誉指标来评判用人单位和社会对该校会计学专业毕业生质量的评价情况,以及通过本专业生源情况来体现学生与家长对本专业的认可度。

三、会计学专业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用

评估指标范文3

论文关键词: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

后勤管理是对后勤工作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活动。后勤管理科学化的实质是探索并遵循后勤管理的客观规律,以实现后勤保障能力最大化为目标,对工作实施管辖和治理的过程。要评价一个单位后勤管理科学化的实际水平,就必须有一套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其进行考评,否则后勤管理科学化就只能停留在宏观理论层面。所以,加速推进后勤管理科学化,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步伐,就必须开展对后勤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评估研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估指标体系。

建立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就是要对后勤管理本身科学与否建立一套评价标准,其实质是解决后勤管理本身的标准化问题,即建立以定量评估为主、以大量详实可靠的信息数据为基础、可以准确衡量后勤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评估指标体系。

一、后勤管理评估的现状

(一)后勤管理缺乏标准化评估体系

项目评估在我军后勤的研究和应用中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例如后勤装备效能评估、后勤演习评估以及后勤保障能力评估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但长期以来,我军缺少后勤管理方面的评估体系,无论是部队后勤还是后勤部队,对于后勤管理都缺乏具体的考核办法和评估指标。要评价后勤管理的水平,不能仅仅依据主观意愿和临时拍板,应建立一套客观、公正和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

(二)后勤管理缺乏评估机构和人员

一方面,评估工作是一种跨学科、跨层次的综合性工作,它既要求综合社会科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军事后勤学,又要求结合决策层、执行层与研究层,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较高的技术含量,这就对后勤管理评估工作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另一方面,后勤管理科学化这个课题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缺乏评估机构和人员。尽管我军后勤理论工作者对后勤管理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做了很多努力,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使得一些很好的评估方法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后勤管理评估缺乏完善的信息数据

后勤管理科学化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影响因素多,需要完善的信息数据系统作为基础。但是,我军后勤管理长期以定性分析为主,对于在日常工作中的大量信息数据没有进行较好的统计和保存,加之后勤部门对于取得的信息数据缺乏有效的分析、整合,使大量数据闲置、流失。

二、建立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的意义

(一)为考核后勤管理工作提供量化工具

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是一套以定量评估为主的评价标准,它本身就是以大量详实可靠的信息数据作为基础,每个指标都是一个具体的量化工具,可以准确地评估和反应后勤管理工作的优劣。运用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来考核后勤管理工作,可以有效避免以往主观臆断、定性分析和随机判断的传统做法,提高后勤部门的正规化管理水平。

(二)有助于提高后勤管理的科学性

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既可以作为后勤管理部门考核、评价后勤管理工作优劣的标准,也可以作为提高其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的指标。有了这个评估指标体系,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对每项指标按照要求的标准进行优化改进,从而提高后勤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三)为后勤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后勤管理决策涉及后勤领域各个方面,如物资供应、教育训练、装备建设等,在这些决策中往往需要考虑决策方案的可行性,比较各种方案的利弊,而通过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可以获得历史数据、现状信息、未来信息,从而对这些方案进行比较、筛选,最终为后勤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四)有利于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进程

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必须突破后勤管理的思维定势,在改革和创新中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建立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就是要打破以往后勤管理评价缺乏标准、后勤管理多凭定性分析和经验判断的定式,探索出一条既适应我军后勤管理现状又适应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管理模式。因此,建立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对于顺应新军事变革潮流、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内容可以分成3种类型:后勤成果类指标、后勤消耗类指标和后勤效益类指标。无论是哪个类型的评估指标体系,它的核心都是标准化问题,都可以用如下方法确定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如图1所示。

   首先,将后勤管理科学化作为体系的总目标,然后根据总目标建立指标体系,再运用统计数据和科学方法制定评价标准和评分标准。在这个体系中,既有明确的可以用定量指标描述的部分,也有“模糊”的难以用定量指标描述的部分。所以,对于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一般采用定量指标(客观指标)和定性指标(主观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制定。

    其次,确定指标体系要进行适当的分级,可将评价指标分为一、二、三级指标等,一级指标由二级指标组成,二级指标由三级指标组成。下一级指标在选取时,要着重考虑能否体现上级指标的主要内容,是否符合评价目标,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所占的比例是否均衡等。

第三,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经验方法(主观判断)确定指标的权重,即确定评价准则。需要指出的是,可以根据以上原则和方法,依托我军现有信息化平台建立评估决策系统,用科学的手段建立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从而将我军的后勤管理推向信息化管理水平。

四、建立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的方法

(一)构成要素分析法

构成要素分析法就是按照影响后勤管理活动的构成要素来设置指标体系。例如,后勤管理若按照专业保障能力设置指标,就包括油料、军需、运输、财务、卫勤、营房等构成要素,可以将这些构成要素作为一级指标,然后再将这些要素的职能构成和影响因素设置为下一级指标,进而建立起层次分明的评估指标体系。它的优点是可操作性强,指标不易重复,便于进行单项评估;缺点是后勤管理包含若干构成要素,导致指标体系条块分割,无法反应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设计法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设计法都是以后勤建制为基础,就是自总部往下级(或基层往上级)对后勤模块进行划分,根据评价对象的情况设置评价指标,各级部队的后勤按照保障环节再做进一步的细化。这样,评估指标体系就建立起来了。它的优点是具有较强的层次性,适用于内部自我评估或者是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单位的评价;缺点是层次较多,工作量大,指标体系比较复杂。

(三)动态指标设计法

评估指标范文4

关键词:主要依据;构建原则;评估指标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196-02

综合文化站是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科学有效的文化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有利于进一步明确文化站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责任,有利于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有利于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文化站工作机制与流程。但由于目前综合文化站还未制定颁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设标准和要求,公共文化服务没有可操作的量化指标,导致文化站工作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和可持续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综合文化站建设的进度。鉴于此,构建文化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已成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迫切要求。本文试图在现有综合文化站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关于构建文化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初步设想,以求抛砖引玉。

一、构建文化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依据

1、基于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性。文化站实施免费开放是继2008年博物馆、纪念馆实现免费开放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文化民生的高度重视,是一项顺应民心、合乎民意的文化惠民工程。毋庸置疑,乡镇综合文化站在公共文化服务中,既是建设管理的一个重要主体,同时也承担着履行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大使命和责任。由于思想认识滞后,财政投入不足,在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计划轻考核,重建设轻管理,重开放轻服务、重形式轻内容等问题,造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如果公共文化服务不以人为本,在服务理念、内容、技能、方式等方面不断加以完善和创新,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就难以真正得到保障与落实。因此,制定一个由适应文化需求的项目标准、权责分明的责任考核、协调高效的服务平台所构成的文化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这既是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和实现的有效举措,又是做好文化站工作的必然要求。

2、基于对文化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相关研究的不足。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与公益研究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目前,一般性论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成果较多,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全方位、多视角的研究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较少。而对于文化站绩效评估的研究,虽然各地各级均制定了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标准,但至今尚未见到一个相对完整的和可操作的文化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3、基于构建文化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必要性。文化部根据近年来中央关于基层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要求,在总结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管理实践经验和2012年部分省(区、市)开展评估定级试点的基础上,制定了《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标准指导纲要》。《纲要》是对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要求,也是提升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领导的重视、研究的缺失和现实的客观需要,反映出全面构建文化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必要性。指标是一种可以评估发展、确认挑战和需求、监督实施以及评估结果的有效工具,它可以显示与某个重要目标或动机相联系的某种事物的发展情况。构建文化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将促使人们改变传统的对公共文化服务认识的误区,解决“为谁服务”和“怎么服务”的问题,指导、督促、推动综合文化站建设。这有利于科学客观地掌握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的情况,找出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为综合文化站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二、构建文化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包括评价指标与体系构建。绩效评估指标是客观评价文化站工作的基础,要力求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量化性强,充分体现科学、全面和可操作性。

1、全面性原则。绩效评估指标的全面性是科学评价的基础。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既要遵循文化的共建共享,又要考虑地区之间存在差异的实际情况;既要看到有形的硬件设施,又要看到无形的软件;既考评工作情况,更注重考评实际效果;既考查近期效果,又追求长远效应。在运用评价指标体系考核时,必须用全面的观点进行分析,必须针对免费开放各个方面从规模、功能、项目、时间和水平等不同的角度来全面反映。

2、量化性原则。设计文化站绩效评估指标是一项全新的考评内容,在参照文化站评估定级标准的同时,我们应该克服评价工作偏重定性的倾向,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坚持以定量为主,依据可靠数据和客观事实,采取写实量化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使评价工作易于比较,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3、针对性原则。文化站提供的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必须注重以人为本,从内容到形式上都要充分考虑群众的需求、各地的文化差异和可接受程度。不仅要让所有公众能够享受文化、参与文化,还要针对社会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公众对文化的多样性需求,设置有针对性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重点增加对外来农民工、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个性化服务。

4、可操作性原则。绩效评估指标的设计必须考虑其指标值的测量和数据采集工作的可行性。评估指标、评估方法应当简单明晰,便于操作、推广,不宜繁琐、杂乱。指标是质与量的统一,没有具体、准确的量的规定性,不能称其为指标。为此,对一些评估项目要解决好理论上的重要性与实际操作的可行性之间的矛盾。在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中,有不少方面从理论定性分析的角度看是重要的,不能缺少,但是没有办法量化,或者量化工作成本高,耗时费力,不具有可行性,因而也就无法设计指标,比如文化氛围、群众满意度等。

三、构建文化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框架设想

根据上述构建文化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本文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级,其中一级指标4个,包括开放条件、服务内容、管理水平和社会效应:二级指标15个,即开放条件包括场所面积、功能设施、站容站貌,服务内容包括送文化惠民、图书借阅、娱乐活动、文艺辅导培训、民生讲坛、展览展示,管理水平包括组织机构、队伍建设、规章制度、服务创新,社会效应包括设施利用率和公众满意度。由此形成文化站免费开放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如图所示。该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特点是: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指标适当、涵义清楚,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既有定量指标,又有少量定性指标,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文化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特征、基本要素和服务范围。

1、开放条件指标。这是基础性指标,是指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必须具备符合文化站考评定级要求的场地、设施和设备,必须设有图书阅览室、辅导培训室、排练室、展览室、文体活动室等文化活动室,配置现代化的灯光、音响、舞美、阅览、培训、展览等器材,并且文化活动中心环境优美舒适、场地整洁美观。

2、服务项目指标。这是主体性指标,主要是量化规定文化站组织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项目,包括服务方式、手段、内容和次数。如送文化惠民次数、藏书借阅次数、文化娱乐活动场次、文艺辅导培训期数、民生讲坛次数、展览展示期数等。

3、管理水平指标。这是软环境指标,主要包括组织机构、队伍建设、规章制度、服务创新等内容。就是有一个分工明确、配合协调、责任到人的组织机构,有一支训练有素、充满活力的文化工作者队伍,有一套科学有效、管用管好的规章制度,有一个服务高效、管理创新的运作机制。

4、社会效应指标。这是评价指标,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设施利用率,通过合理划定权重和分值,对开放时间指标、活动人次指标、图书流通指标等其他指标内容进行评价;二是公众满意度,通过确定社会效应反馈方式和内容,对公众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

概言之,综合文化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是一项科学性、开拓性、前瞻性的系统工程,它的内涵丰富,又包括方方面面,本文提出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框架还不成熟,在具体指标的考量和选择方面更多注重文化站工作本身,在实际中可能不完全可行。另外,一个完整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还应包括其权重分配和考核方法,而这里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只是给出了评价要素和指标,没有指出各指标的规定值。此外,综合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各级财政的投入,离不开运作机制的优化,而服务人员的管理水平却是很难用一个标准来评价和量化的,这些都给综合文化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带来一定难度。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文化厅.关于开展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浙文社[2009]7号.

评估指标范文5

关键词:危机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美国现代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其《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一书的开篇就曾指出,“国家之间政治上最重要的区别,不在于政府的形式,而在于政府的水平”。在这里,亨廷顿所说的“政府水平”指的就是政府能力。危机管理能力是政府能力构成之一。在风险社会背景下,危机管理能力是衡量政府能力的一个重要评估指标,也是对现代政府提出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素质要求。从国际社会和危机管理先进国家的经验出发,建立一个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能力指标体系是十分重要的。

一、构建政府危机管理能力评估指标的原则

(一) 科学性原则

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涉及的因素很多,所以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就尤为重要。其科学性主要表现在:选择评估指标要科学,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对内外部因素进行高度的抽象和概括,关键是抓住最重要、最本质、最有代表性的内容来设计指标体系。

(二) 整体性原则

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系统是一个复合系统,所选指标应能够反映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系统的状态和发展变化状况。政府危机管理能力评估指标构建的整体性原则,要求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应当既能反映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系统的客观属性,又要反映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 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尽可能使指标明确易懂,简繁适中,既可以进行定量处理,也可以是定性处理。二是指标具有易获取性,数据易于采集、计算,数据要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处理。在指标体系确定时,可获得性是可行性原则中的重要体现。

二、构建政府危机管理能力评估指标的依据

在国内现有研究中,关于政府危机管理能力评估的指标构建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种:

以我国“一案三制”和应急保障系统为基础,主要有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对城市应急能力评估体系的研究(张兴凯、邓云峰,2006)。“一案”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包括总体预案和各种专项预案、部门预案;“三制”是应急管理法制、体制、机制。“一案三制”基本上包括了我国应急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以此为依据符合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战略的要求。

从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流程入手构建应急管理评估指标体系,如杨青、陈锦春的研究,从预防、准备、响应、恢复四个阶段进行指标细分。这种方法当然更重追本溯源,但问题在于对突发事件处置流程存在不同的理论,虽然大致模式类似,但还是存在部分环节的差异和分歧。之久需要考验指标体系构建者如何协调这种理论上的争议。

以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为依据构建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如北京应急办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研究基地合作的研究。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设计的基础也是理论上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流程。因此这种指标构建的方法,通过应急预案,既间接从基础理论出发,同时回避了不同理论的争议。并且,如果应急预案对于突发事件处置流程的理解存在错误,而导致突发事件响应失误,这种指标构建的方法一定程度上对于应急管理部门或处置当事人更为公平。

三、 政府危机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指标体系是大量评估活动中的核心内容。指标体系的好坏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评估的成败。危机管理工作中,根据指标体系构建依据的不同,对于一级指标的设置,不同的研究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本文中,笔者以危机事件处置流程入手构建危机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

一级指标包括预测预警能力评估、应对处置能力评估、恢复重建能力评估三项。公共危机预测预警是危机管理的第一步,也是危机管理的最关键内容所在,对公共危机具有预见、警示、延缓、化解的功能,其主要作用在于提前反馈、及时布置、防范风险于未然。危机管理重在预防,然而对于无法避免或已然发生的危机事件,政府必须采取应急行动,尽可能迅速地控制危机,尽最大努力保护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对已遭受危机侵害的群众立即给予救治援助。危机应对是危机管理的核心环节,也是整个危机管理过程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阶段。因此,在当今危机频发且来势凶猛的治理环境下,危机应对显然已成为衡量政府效能的重要标志。恢复重建是指灾害后为重建公共设施、让社会与经济趋于正常并配合减灾而进行的各项活动。恢复重建包括修复性恢复重建与转型性恢复重建,即短期的结构性修复与长期的结构性改造。

二级指标的设置是对一级指标的细化。在该指标体系中,二级指标包括12项。具体有:公共危机的风险评估能力、公共危机的监测预警能力、预警信息的传播与反馈能力、危机舒缓能力、危机准备能力、紧急救援能力、政府部门应急反应能力、公众灾害行为反应能力、社会保障系统、灾害损失评估能力、灾后恢复能力、灾后重建能力。

预测预警能力、应对处置能力与恢复重建能力之间及其能力构成之间存在着互动性。这种互动性表现为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这种互动性一般可以表现为各能力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形式。正相关意味着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各子能力之间是一种互相协作、正向递进的关系。换句话说,也就是其中任何一种能力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能力甚至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变化。

四、 结语

政府危机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可用于不同的危机管理部门,根据这些基线数据来审视其危机管理能力的强项和薄弱环节,制定自我评估的危机管理能力档案,为危机管理的战略规划提供科学决策的基础。可以说,危机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和运行,是提升危机信息获取与预警、危机准备与预防、危机控制与回应、危机恢复与重建、持续的学习与创新等危机管理过程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成福,唐钧.政府危机管理能力评估[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青觉.和谐社会与民族地区政府能力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0.

评估指标范文6

关键词:市场失灵;立法影响评估;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有效性分析;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D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3

2004年,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指出,“要积极探索对政府立法项目尤其是经济立法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政府立法不仅要考虑立法过程成本,还要研究其实施后的执法成本和社会成本。”第一次明确提出要以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 CBA)为基础对政府立法进行影响评估分析。

作为法律制定的一项基本原则、程序和方法――影响分析(Impact Analysis, IA)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了将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并日益成为其有效监管体制的重要核心(Sunstein, 1996; Adler and Posner, 1999; 席涛, 2010, 2011, 2012, 2013)[1-6]。无论是美国、欧盟还是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都规定必须要对重大的法律法规进行监管影响分析。欧盟委员会在《2001年持续发展战略》中指出,为了实现“以知识为基础、构建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经济体”的远景蓝图,提高欧盟驾驭市场的能力,所有涉及政府与市场的法规建议和草案,都要进行经济、社会、环境方面的影响评估,分析其成本效益或者成本有效性。

因此,在经济日益开放、竞争日益激烈、社会矛盾不断凸显的今天,认真总结西方发达国家在立法(监管)影响分析方面的经验,进一步完善立法和监管体制,已成为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迫切需要。

一、立法影响评估的框架

(一)分析框架

按照西方国家的实践经验,立法影响分析一般包括六个步骤:界定问题、明确目标、可能的方案、对各个方案进行影响评估、磋商与交流、管制的执行策略。

1.界定问题

在政府干预之前需要对所发生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界定。问题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影响的范围有多大。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机制是什么,利益相关各方对于问题的态度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初步判断政府是否需要介入。判断的标准主要有两类:(1)合法性基础,政府介入是否有法律授权;(2)效益基础,政府的干预是否能产生正的社会效益。一般而言,西方国家认为政府干预的效益基础主要是市场失灵和(已有)监管失灵。市场失灵是指价格机制在某些领域不能够有效配置资源。包括市场存在负的外部性;不能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竞争混乱或者竞争不充分;不存在或者不完全市场;不完全或者不对称信息。监管失灵是指政府使用公共权力对社会并没有产生最大的福利。包括没有有效的保护产权的法律制度;监管规则、措施和方法与实现目标之间关系界定不清;监管俘获,监管者和利益集团结合损害了社会利益;监管规则的贯彻与执行失败;或者没有规则,出现监管漏洞或监管真空。

2.明确目标

明确政府干预目标的意义有四:第一、准确判断干预政策的影响层次,并评估其与现有政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否一致;第二、对目标的准确界定,将帮助监管部门明确监管思路,明晰可能的监管行为;并在监管实施以后,依据监管目标对监管过程进行监测和调整;第三、可以帮助监管部门在事先评估不同政策选项的效力,不同方案对于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将围绕政策目标展开;第四、干预目标提供了唯一的衡量效果的标准,可以帮助政府评估监管行为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预设的目标,监管行为是成功还是失败的。

3.可能的方案

监管机构需要考虑一系列范围广泛的政策选项,包括管制方案、以及非管制的政策方法。对可能方案的广泛思考,一方面将会迫使监管者突破思维约束,考虑干预的多种可能性;同时也提供了更大的政策透明度,让利益相关各方意识到,它们所关注的方案会被认真地分析;从而也为方案的顺利执行打下良好地基础。

4.对各种方案进行影响评估

这是监管影响分析中最重要的一环,通过比较各种方案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对各个利益群体的影响,来判断哪个方案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预设目标,给社会带来最大的效益,并能够保障利益的公平分配,从而选择最优的监管方案。关于评估方法的具体分析将在第三部分展开。

5.磋商和交流

公众,尤其是与政府干预利益相关的公众,往往能提供许多监管机构需要的信息。因此,通过磋商和交流,监管部门可以不断完善其在影响分析中所需要的数据;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可以进一步评估管制执行的难易程度――利益相关各方在多大程度上愿意遵守被提议的管制。公开透明的磋商和交流,最终将有助于凝聚社会的共识,减少管制方案实行的难度。

当然,从磋商中所搜集的数据可能存在“利益偏误”,即利益相关者会夸大自己的所遭受的损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更广泛的交流、更多元化的磋商来有效避免。交流的过程越公开,利益偏误的损害就越小。

6.执行的策略

管制政策一旦制定,管制者还需要研究管制的实施过程。管制者需要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激励相容;第二、行政成本(信息义务)。管制者需要分析利益相关各方的不同利益变动,评估利益受损方的可能对抗行为,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另一方面,还需要认真分析实施方案,以减少管制给政府、企业和个人带来的行政成本,即为了确保管制有效实施而要求各方承担的信息披露-核实义务。

(二)操作指引

基于上述框架,各发达国家也在国家层面建立了立法评估的操作指引,这既是对监管原则性框架的解释和细化,也是对监管机构提议、制定、和实施规章的程序性和实体的统一规范。美国2003年的《监管分析》,经合组织2005年的《监管质量与绩效的指引原则》,欧盟委员会2009年的《影响评估指引》,都对监管应遵循的原则、程序和方法进行了规范;对监管什么、如何监管、监管效果、以及如何分析监管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规定。[7-9]因此,为了帮助监管部门有效开展监管影响分析,我国政府应当尽快制定相应的操作指引,指导和规范监管部门的监管行为。

二、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

(一)评估方法

1.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

成本-效益分析是对法律法规可能对经济、社会、环境产生的成本和效益进行实证分析,评估法规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社会总成本、总效益和净效益。政府通过法律的、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干预经济,目的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秩序,增加社会总福利。如果相关的影响存在市场价格,那么可以用市场价格来衡量成本和效益;如果相关的影响不存在市场价格,比如安全、健康等公共物品,需要使用支付意愿(Willing to Pay)和接受意愿(Willing to Accept)来估计成本和效益。估计的方法有显示性偏好以及描述性偏好等方法(revealed and stated preference methods),前者通过已有的市场信息来间接推测消费者偏好,后者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来估计消费者偏好。当然这种推测和估计是存在一定误差的。同时,成本-效益分析不能直接处理社会公平和分配问题,当涉及社会公平和分配问题时需要引入其它辅助的分析方法,如加权分配方法(distributional weights approach)。虽然成本-效益分析具有上述局限性,但仍然是进行影响分析时的主要方法。

2.成本有效性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与成本-效益分析不同,成本有效性分析适用于效益难以用货币衡量,而易于用物理形态衡量的场合。如社会性监管中的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监管,法案的效果往往体现为减少了多少死亡率、发病率、培养了多少学生等,相对货币评价而言,更容易从物理数量上进行识别。成本有效性分析可以按照单位效果成本(cost per unit of effectiveness)将不同的法规议案进行排序。但是,由于成本有效性分析无法以货币形式量化法律法规的效益,从而不能像成本-效益分析一样提供一种接受或者拒绝法案的绝对的标准(法案的净效益是否大于零)。因此,如果信息允许,还是应该对法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3.风险分析(Risk analysis)

风险分析用于分析经济社会运行中潜在的风险,以及这些风险可能会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的后果,目的是防范和化解风险。进行风险分析需要界定风险类型;预测风险出现的可能性;评估风险可能造成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分析应对风险的措施。风险分析对涉及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国家安全的监管尤为重要。建立各项安全预警指标及应对风险措施、方法,以有效的方式防范和化解风险,是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一般而言,风险分析往往和成本-效益分析联合使用,评估法规议案可能会给经济、社会、环境造成的损失,尤其是可能的最大损失(一般定义为可能性水平为5%的最大损失),并评估社会对该损失的承受能力。

4.成本的界定

评估监管成本时,需要考虑的成本有三类。第一是法律法规的制定成本(即立法过程成本),主要包括收集立法信息、立法资料以及形成立法草案的成本,调研、咨询、论证的成本,以及制作法规规章文本的成本等。第二是执法成本(即行政成本),是指政府、企业和个人为了确保法律法规的实施,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提供和核实与法规相关的行为、产品信息所产生的成本。如监管机构对污染物排放进行登记、排污企业定期向政府报告其排污信息所产生的成本。第三是守法成本(即社会成本),被监管者按照管制政策的规定,改变其生产和消费行为,由此带来的对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不利影响。监管的效益则对应监管实施后对经济、社会、环境所造成的有利影响。

(二)指标体系

在评估法律法规可能给经济、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时,需要考虑不同的层面问题,并可以结合量化指标来评估这些影响,这些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国内影响和国际影响。

1.经济影响

(1)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法案对于经济增长、就业、物价、投资、消费、进出口的影响。评估指标有经济增长率、失业率、通货膨胀率、投资率、消费率、进出口比重等。

(2)对国内市场结构和竞争环境的影响。分析法案是否会明显改变市场结构,产生贸易壁垒,限制和损害竞争。评估指标有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勒纳指数等。

(3)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法案是否能促进企业的创新和科研活动。评估的指标有劳动生产率,实际有效汇率调整的价格竞争力,创新产品的营业额占比,GDP中研发(R&D)的比重,GDP中公共教育支出的比重等。

(4)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分析法案是否会加大企业的经营成本,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评估指标有企业的税收负担等。

(5)对消费者的影响。分析法案是否提高了消费者的购买价格,减少了消费者的选择,是否会影响到消费者的信息获得及权利保护。评估指标有消费者价格购买指数等。

(6)对特殊地区和部门的影响。分析法案是否会对落后地区或者薄弱部门产生比较大的负面影响。

2.社会影响

(1)对就业和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分析法案是否便利了就业机会的创造,是否影响了劳动力需求,并对特定的工作类型或者群体造成伤害。评估指标有总体就业率,按不同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地区统计的就业率、工资水平等。

(2)对于贫困和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法案是否能改善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能否促进收入合理分配。评估指标有绝对贫困率、相对贫困率、基尼系数、地区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以及贫困流动性指标等。

(3)对于社会保障的影响。分析法案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的影响。评估的指标有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额和支付额,社会保险基金余额、政府债务占GDP比重等。

(4)对工作质量和安全的影响。分析法案是否改善工作环境,减轻工作压力,并提高工作的安全性。评估的指标有安全事故发生率、工作意外发生率、自杀率等。

(5)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分析法案是否会改善食品、药品的监管,能否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评估指标有预期寿命、癌症发生率、吸烟率、医疗事故发生率、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率、药品安全事故发生率等。

(6)对犯罪和社会治安的影响。分析法案是否能改善社会治安、化解社会矛盾,保障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评估指标有犯罪率、发生率、社会治安指数等。

(7)对教育系统和文化的影响。分析法案是否增加公民了受教育的机会,提高了教育系统的质量,保护了传统文化,并促进文化的创作和繁荣。评估指标有识字率、高等教育人数占比等。

(8)对弱势群体的影响。分析法案对贫困家庭、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失业人员的影响。

3.环境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分析法案对于温室气体、臭氧消耗物等气体排放的影响。评估指标有二氧化碳(CO2)排放量、氟氯化碳(CFC)排放量、氟氯烃(HCFC)排放量等。

(2)对空气、水和土壤质量的影响。分析法案是否能够减少废气、废水、废物等的排放量。评估指标有空气污染物指标、水质指标、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农业残留指标等。

(3)对污染物的产生和回收的影响。分析法案能够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并促进污染物的回收和处理。衡量指标有噪音污染指数、放射性污染指数、市政垃圾排放量、市政垃圾回收量等。

(4)对于能源消耗的影响。分析法案能够改善能源使用效率。评估指标有煤炭消耗量、石油消耗量、发电量、新能源的使用量等。

(5)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分析法案是否能够促进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评估指标有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的土地使用面积,杀虫剂的使用量,有机产品的产量等。

(6)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法案是否会对生物的生存、尤其是稀有物种的生存带来伤害。评估指标有稀有物种或者受保护物种的数量变化等。

三、总结

我国正处于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市场经济体制国家没有经历过的。建立法律法规对经济、社会、环境影响评估的原则、程序和方法,不仅是对立法工作的创新与完善,更是中国立法史上的一次制度化、程序性、方法论的实践与探索,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Sunstein,Cass R.Congress,1996,“Constitutional Moments,and the Cost-Benefit State”,Stanford Law Review,(2):247-309.

[2]Adler,Matthew D.and Eric A.Posner,1999, “Rethinking Cost-Benefit Analysis”.The Yale Law Journal,(2):167-193.

[3]席涛.我们所知道的法律和不知道的法律――法律经济学一个分析框架.政法论坛,2010. (1): 3-18.

[4]席涛.法律、监管与市场”.政法论坛,2011(3): 47-65.

[5]席涛.立法评估:评估什么和如何评估――以中国立法评估为例(上).政法论坛,2012(5):59-75.

[6]席涛.立法评估:评估什么和如何评估――以中国立法评估为例(下).政法论坛,2013(1):21-32.

[7]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 2003, Circular A-4,Regulatory Analysis.

[8]OECD, 2005, OECD Guiding Principles for Regulatory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9]European Commission, 2009, Impact Assessment Guidelines.

上一篇探究实验

下一篇公共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