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心得体会范例6篇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范文1

在教育改革的潮流中,以人为本,促进发展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关心每一名教师,关爱每一名学生,关注每一所学校已经成为打造和谐教育的重点课题。随着课程改革的推广与深入,如何满足社会对人才日益迫切的需求,满足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更高的需求?因而很多教育专家通过研究,提出了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在松北区教育局提出学习共同体构建的要求后,我校积极组织开展,先后构建了教学研究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家校合作共同体,我们在彼此之间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时,体会到了共同学习成长的乐趣。

一、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必然选择

我校在职教师113人,临聘教师5人,实际一线教师92人,在校学生922人,然而就目前的师资结构看,平均年龄接近43.1岁,35岁以下教师仅有44人,45岁以上55人,师资队伍趋于老化。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有的村小已经无力将所有的课程开齐,特别是信息技术、英语、美术等。而__小学集中了全镇中心校优秀教师的五分之四。长期以来,这些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头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

20__年9月松北区教育局号召成立了小学学习共同体。这一举措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促进,按照“均衡、协调、可持续”的原则,根据学校所在区域位置、师资状况、教学成绩等综合因素,将下属的村小有机结合,构建了多维度的学习共同体,促进学校全面发展。从而拉开了教育均衡发展的序幕。

二、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平台

学习共同体在内部倡扬开放,最大限度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渗透辐射,重在推进均衡.在共同体之间倡扬竞争,努力促进办学质量、办学品位的提升,重在谋求发展,在纵向均衡、横向竞争中充分激发基础教育的强劲发展活力。

1、理顺体制,明确责任。

中心校设立学习共同体办公室,研究、部署、考核各共同体的工作,中心校校长为该共同体第一责任人,业务校长为业务负责人,具体负责共同体工作,教务处为责任科室,具体负责各项活动的开展。村小校长为小组成员。

中心校月初召开校长例会,研究部署教学共同体工作,参加人员为村小校长和相关负责人。会议的内容主要有:总结上月的成绩与不足、制定本月工作计划。

2、建章立制,保障运行。为了调动广大教师的热情,一是中心校出台了与实施方案相配套的具体制度和工作细则,将每个共同体的四个学校捆绑在一起进行综合量化评估,中心校涉及小学的视导、评估、竞赛、考核等活动,应发挥共同体和龙头校的作用。中心校依据本办法每学年对共同体工作进行一次综合化、捆绑式的全面考核。对共同体工作成效突出的,有关评优等予以倾斜。共同体工作情况也作为校长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是要求学校建立各项工作制度(如教学共同体工作制度、校长碰头例会制度、成员校际间开放制度、共同体校际间集体备课制度,共同体教师集体培训制度,教师支教制度、名优教师培养制度、家校合作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使教师的思想从“校本位”扩大到“团体本位”乃至“中心校本位”,确立了“团兴我荣,团衰我耻”的理念,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促使了学习共同体逐步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三、学习共同体是促进学校发展的甘露

(一)、教学研究共同体

为切实加强我校校本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在龙头学校__小学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基础上,进一步克服教师个体之间的缺失和差异,克服校校之间在突破课改难题时方法的单一与途径的狭窄,拓宽学习视野和研究方式。创建了教学研究共同体,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校本教研、课题实验、教育科研等活动形式,使我校下属的村小达到取长补短,互补互修,共同提高的最好效果。并能够有效地达成师生的个人发展目标和学校的共同体发展目标。

通过实践证明,实施“教学共同体”,是一项使弱校受益,师生受益、群众满意的举措,能有效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1、联片教研改变方式,集体备课扎扎实实。

集体备课以中心校为单位,每月第二周的周五下午集中活动。学期初,各学年组制定出详细的集体备课计划报教研办公室,审核通过后再实施。集体备课时,一般是以年级组为单位,分学科小组研讨,有的学年组还采取一帮一结对子的形式进行课时备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资源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我们充分发挥教学骨干的带头辐射作用,开展了大量工作。

(1)课堂教学对外开放。为了更好地发挥骨干教师在教研工作中的带头作用,各校的骨干教师每个学期对外开放课堂教学一周,这期间各校的教师可以随时到骨干教师班级来听课。

(2)艺体教师继续支教。我校艺体教师师资力量薄弱,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主要还是采取龙头学校专业教师支教的方式,要求__小学的音体美教师每周到所帮扶学校支教。

(3)组织新教师的过关课、老教师的引领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层层推进,促进教师共同提高。

(二)、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教 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高低,影响着教育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提高。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要想使我校教育工作能持续、优质、高效地向前发展,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必须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我们认为通过构建校内的学习共同体来促进教师向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从而满足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我校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是作为教师主动研究的平台而出现的,它体现出多元化和多层次的特点。多元化指构成人员多元,其中涵盖了我校各个学科的所有教师、学校管理者等;同时,各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内容和形式也是多元的。多层次指的是组织结构包括多个层次:年级备课组、学科教研组、科研课题组、非英语教师组、骨干教师组、名优教师组、青蓝互助组等等,从而构成了网络状、立体的组织结构。

我们建立教师业务成长档案,针对教师的学科特点我们分别组织了多个协助促进组。如:“飞鹰社”,英语教师协助非英语教师加强英语能力的提高,同时非英语教师也给英语教师一个反促进的作用,英语教师在给别人培训的同时自己的业务也不断的增强。而且像班主任教师在英语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还是辅助英语教师抓好学生的英语学习;“艺馨社”,艺体教师协助其他学科教师通过舞蹈、音乐、体育技能等方面提高个人才艺和综合素质;“清雅社”心理健康教师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等等。教师们在互相促进互相学习中逐渐成长起来。我校的林森老师获得部级赛课一等奖,而且林森刚刚被区教育局派往吉林参加骨干教师讲座,许晓旭老师的课堂教学改革方法在部级网络经验交流会获得推广,李冬梅等20余名教师在国家、省、市赛课中获奖。李清雪等10余名教师在各级岗位练兵等竞赛中获奖。

通过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的构建,我们不仅可以实现对新课程教学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而且还会实现对学校、教师的发展促进作用,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与问题研究同步。使我们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工作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与光彩。

(三)、家校合作共同体

一所优秀的学校,需要具备四个方面的条件:有一位优秀的校长、有一群优秀的教师、有一批优秀的学生、有众多懂教育的家长。我校地处松北区西部,属于比较“落后”的地区,在松北区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却发现家庭教育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有些家长漠视子女的教育,有些家长与学校教育产生了反作用力,有些家长本身素质问题,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品质养成教育,更不要说什么家庭教育的方法、技巧等等了,这些与学校教育相违背的家庭教育问题,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不利于他们良好品德的形成。为此我们积极构建家校合作共同体,通过家校合作,调动了社会各种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多方位、多元化形成对学生教育的体系。家校合作,构建教育共同体,不仅能在思想和认识层面上拓宽了学校德育管理的途径,而且学校如能抓住这一宝贵资源的开发,还能扩大社会办学的途径,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家校合作的资源开发,真正从实处拓宽了社会办学的途径,做到了“一石三鸟”,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多元化教育的共同体。

1、家长学校——为孩子的成长奠基

认真配合学校做好“家长学校”工作。采用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以及广播教学相结合的形式,争取有效的家庭教育。家长学校做到了“有教材,有教师,有学员,有计划,有记录。”同时组织开好每学期一次的全校学生家长会,共同探讨有效教育好下一代的有力途径,以争得家长、社会对学校教育最大的支持。

本学期我校聘请著名家教教授来校为家长讲座,10月26日家教导报副主编,曾任黑龙江大学副院长的郑新春教授来我校进行家庭教育讲座,郑教授结合研究和咨询案例,通俗易懂,明白晓畅,讲座从正反两方面深入浅出的对家庭教育中的几个问题进行剖析,家长们中途没有离场,一直是很认真的听讲,部分家长还在会后与郑教授做了交流。

2、学校开放周——让家长走进学校的捷径

为了搞好“开放周”活动,我们要求各完小分别制定了“开放周”活动方案,每天都有家长参与的内容,每天都有记录。在各完小精心准备周密的安排下,活动的项目丰富多彩。

学校为家长精心准备了班级随堂听课、优质观摩课、参观校园文化建设、“让我们一起分享快乐”游戏活动、家教讲座、课间活动展示等。

3、家访——成为家校联系的纽带

为了让家访工作取得实效,我们组织了“百师进千家,家校合力助成才”活动,并设计了家访记录单,保证每学期对每一名学生家访一次。尤其对特殊家庭学生(贫困生、单亲生等)和学困生、后进生要完全掌握。学校要求教师在家访过程中树立“六种”意识,即树立主动意识,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热情与真诚,建立学校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的感情基础;树立研究意识,了解和掌握学生家庭的组成结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教育情况等第一手资料,为学校教育提供依据;树立沟通意识,与学生家庭不断加强联系,使教师与家长统一认识,形成教育合力;树立实效意识,留心观察,细致分析,把握家访最佳时机,争取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树立平等意识,注意交流方式,把握谈话分寸,努力创设和谐的家访氛围;树立服务意识,上门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帮助家长客观分析子女的思想道德现状,学习上的优势和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细致入微的工作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邱莹老师、张文文、牟凤艳、张少红等很多优秀的老师都 收到了家长赠送的锦旗。

因为家校合作共同体的构建,使家校形成了教育合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家长最大限度的支持。运动会上学生整齐的服装、大型课间操上学生手中耀眼的太极扇、教室中擦玻璃,操场上扫雪时忙碌的身影……无不展现出家长甘心为学生为学校奉献一切力量的质朴心情!

四、有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教学研究共同体、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家校合作共同体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促进了与家长的沟通和对家长教育方法的指导,家校形成教育合力也就会打造出和谐的优质的教育。学校、教师与家庭的有机结合,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庭,我们都在倡导一种理念:那就是关注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大胆地让学生去闯,失败了也是一种体验、一种收获,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现与人合作和分享成果的乐趣。真正实现教师和学生在活动中一起成长。以巨宝小学为例,我们为了强化学生的团队精神,确定中队名、制作中队牌、布置班级展板……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从而使有限的中队空间成为无限的教育资源。现在,该校每个中队不仅有响亮甚至“古怪”的名字,如“小松鼠中队”、“雏鹰中队”、“喜羊羊中队”、“鸿鹄中队”、“小蜜蜂中队”等,这些中队的名称并不是单一的名字,而是蕴含着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在中队中形成了一种凝聚力。而且还有催人奋进的班训或口号,极富育人氛围,使学生得到了有益的熏陶,获取了前进的动力。

因为中队文化的有效创设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积极踊跃的活跃在各项活动之中,像“爱家乡赞家乡建设美好家园”演讲比赛、“班班唱红歌人人唱好歌”合唱比赛、“书写时代华章描绘祖国江山”书画大赛、“放飞梦想快乐无限”“六一”文艺汇演暨表彰奖励大会、“祖国您好”校园艺术节展示活动、“英语欢乐周”活动、数学科的“小小神算手”,“解题精英”竞赛、语文科百字百词竞赛等等,学生在学校为他们搭建的一个又一个的平台中展示自我锻炼自我。

我校曾派3名同学参加哈市“红领巾迎奥运冰城娃盼大冬”知识竞赛获得二等奖;王月等20多名同学获得中华魂读书活动省、市级先进个人;有10多名同学在哈市书信活动周“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中获奖;蒋宇航等23名同学获得市区校园艺术节各类单项比赛的奖励,我校合唱队被选入参加市级合唱比赛。看到学生的不断成长我们倍感欣喜与感动,这就是学习共同体折射出的无穷魅力。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范文2

1.弱势群体的家庭教育问题

关注弱势群体,救助弱势群体,效果最直接的是经济上的援助,但经济上的援助不能让弱势群体彻底走出生存困境,而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改善弱势群体在教育上的处境,则是弱势群体救助的一条根本性、发展性和提升性的途径。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包括弱势群体本身的教育和培训,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又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个方面。家庭教育在人的个体发展中和社会发展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影响个体成长的三个主要教育因素中,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背景和基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在家庭教育基础上的进一步延续、深化。家庭教育根基牢、起点正,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才能顺利、正常开展。家庭教育是指在人类社会家庭生活中,家庭构成人员之间的终身持续不断的一种教育和影响活动,它既包括家庭成员之间自觉的或非自觉的、有形的或无形的在多重水平上的影响,又包括家庭的生活方式、家庭环境因素和社会背景对其成员产生的影响。家庭教育不是正规的教育,没有具体的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究竟对子女实施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如何进行家庭教育,要把子女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等等,主要取决于家长的意志,家长有很大的自。弱势群体的家庭教育由于其家长文化素养偏低、教育能力偏低、教育思想落后,导致家庭教育的效果差,并使其子女在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

2.弱势群体的复制与变异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研究指出:各家庭的弱势与强势的不同由家庭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决定(位置以各种资源的占有量为标志,包括: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符号资源),这种位置又决定了各家庭中家长的习惯。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和家庭与外部的交流中的习惯决定了家长们的感知、思考、判断及行为的方式,即生活方式。而这些生活的方式所包含的内容成为子女成长中来自家庭影响的各项因素。在子女对生活方式的习得过程中,这种习惯得以在他们身上内化,而这种继承的习惯又将决定他们今后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2]这是一个位置———习惯———生活方式的循环。这种循环让我们悲观地看到代与代之间的文化复制和阶层复制。但这是将客观环境的变化和人在实践中生成的策略都排除在外的分析。布迪厄理论的生命活力就在于他发现在这个客观的结构所规定的轨迹上,有许多的力量可以使行动者在实践中摆脱这种循环的约束,从而达成个人位置的变动,“即以扩展的形式再生产出了空间自身”。[3]在我国,弱势群体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备受关注,其原因就在于弱势群体家庭的子女很有可能在教育再生产中成长为新的弱势群体。但我们也看到通过家庭自身的合适的策略调整和外界的适度干预可以实现个人和家庭位置的变动,达到良性提升的目的,从而帮助弱势群体家庭的子女获得公平发展自身潜力的机会。

3.弱势群体的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多元文化的冲击,信息时代的到来,独生子女教养问题的增多,都使我们的家庭教育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弱势群体由于长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受到主流社会阶层的排挤,生活空间和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心理状态受到一定的影响,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与主流群体有很大不同,大部分弱势群体家庭没有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致使家庭教育陷入了误区,影响了家庭教育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教育观念和方法错误。

家长们的教育观念决定着家庭教育的具体内容和方法,而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必然导致教育内容的片面、教育方法的不科学,从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3.2家长身心素质偏低。

家庭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现在弱势群体家庭的家长由于长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自身的身心健康也受到不良影响,心理素质普遍偏低,自控制能力较差,对孩子的教育缺乏耐心,看见孩子犯错误,不是耐心地讲道理,而是发脾气,打骂是常事。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严重影响了弱势群体家庭教育的实际效果。

3.3家庭关系不和谐。

一个和谐的家庭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是家庭教育正常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家庭关系不和谐带来的压抑气氛,会引起孩子的情绪波动、心灵失衡。父母之间的争吵会让孩子产生恐慌的心理,也会影响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从而失去对父母的尊重和信任。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容易自卑、封闭、厌倦家庭和仇视社会,严重的会形成的扭曲心理。

3.4教养方式不科学。

不科学的教养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3.4.1娇宠教育型。

这类孩子的家长有一种观念,那就是自己小时候吃了很多苦,不应该让自己的孩子再吃“二遍苦”,于是对孩子的要求一味满足。父母对孩子的娇宠表面上看是细致入微的关怀,实际上剥夺了孩子的正常人生体验,影响了孩子生存技能和自制自理能力的养成。

3.4.2专制教育型。

这类孩子的家长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比较大,希望通过高标准、严要求来改善家庭和孩子的现状。一旦孩子未达到其要求,心理得不到平衡,轻则训斥,重则拳脚相加。这种粗暴的教育方式会使孩子的心理逐渐扭曲,无形中形成残暴的性格。

3.4.3放任教育型。

这类孩子的家长不能正确看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对孩子的成绩不表扬,对孩子的缺点不批评,一味地让其自由发展,久而久之,导致孩子性格上的缺陷,形成扭曲的心理,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3.4.4狼性教育型。

这类孩子的家长长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受到主流阶层的排挤。他们把原因归结为自己没有“狼”性。这种教育类型是在社会竞争压力的背景下而衍生出来的教育方式,这种一味地培养孩子的竞争观念和竞争意识的做法,最终会导致孩子缺乏爱心,甚至性格扭曲,从而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4.学校对弱势群体家庭教育支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4.1学校对弱势群体家庭教育支持的必要性分析。

4.1.1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

目前,我国的教育正面临着社会转型时期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以及家庭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等现实问题,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在上述三者的合作中,家庭教育是最不容易落实的。就弱势群体而言,许多家庭缺乏子女成长的良好环境,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家庭教育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着种种问题,迫切需要学校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掌握科学方法,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给孩子一个健康温暖的家庭环境。

4.1.2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客观要求。

保护弱势群体是一个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问题,对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关怀是基于社会公平和正义原则。对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关怀不仅仅体现在学校教育上,作为学校教育基础的家庭教育也必须给予适当的支持。正是基于这个考虑,有研究者认为学校应给予弱势群体子女的家庭教育必要的支持,对家长进行必要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成才观,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趋向一致,增强教育效果。

4.2学校对弱势群体家庭教育支持的可能性分析。

首先,学校的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教育学、心理学的修养。他们教育目的明确,了解孩子的年龄心理特征,掌握有关的教育教学内容,懂得教育教学的基本方法,具有对家庭教育指导的能力。其次,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对象是一致的,学校和家庭关系密切,有共同的希望,有共同的语言,比较容易有统一的认识。同时,中国具有“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也使教师和学校在家长的心目中有较高的权威,相比于其他的机构,家长对学校更加信赖。因此,学校对弱势群体家庭教育的支持不仅可行,而且是社会支持的最佳切入点。

5.学校对弱势群体家庭教育支持存在的问题

5.1学校对支持学生家庭教育的认识不足。

校长和教师对学校支持家庭教育作用的认识水平,是影响学校支持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多数学校虽然能够认识到家庭、社区教育对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但还存在以下不足:①未意识到家校配合的重要性。仍有这样的观念:学校教育是学校内部的事情,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与家庭关系不大。②学校本身缺乏全面的合作意识,在合作上还不够努力,没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家长的合作热情。

5.2家校双方沟通交流渠道不畅。

家校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学校对家庭教育支持的前提条件。如果学校在与家长沟通时采取双向的沟通方式,并且积极主动地和家长交流,同时采取平等的态度,那么这种支持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反之,如果学校只是单方面地传达命令,不顾家长的感受和反馈,导致沟通渠道不畅,则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支持不会成功。

5.3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沟通作用

学生在家校之间所起的沟通作用,也是影响家校合作的一个因素。如果孩子将学校近况、学校的环境、自身的学习状况、学校的管理和学校所具备的家校沟通渠道等情况告诉家长,就会使家长对学校和孩子的情况有所了解,为家校合作奠定必要的信息基础。同样,如果学生向学校说明家庭的经济状况、文化状况,家庭教育的状况,以及家庭中可用的教育资源,等等,就可为学校了解家庭、与家庭合作提供必要的信息。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不会积极地为学校和家庭传递信息,甚至还出现了想方设法隐瞒某些信息,阻碍家长和老师交流的现象。

5.4家长缺乏与学校沟通交流的素质。

家长与学校沟通交流的素质主要由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和家长的个人特征决定。研究结果表明,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家长没有自信心,他们对学校和教师有一种畏惧心理,不愿参与学校的活动,怕丢面子,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因而不利于家校之间的合作。此外,不同受教育水平的家长在言语、体态、衣着、行为举止等方面也存在不同特点,这些特点会影响到教师对家长的看法,从而影响教师与家长的合作。

6.学校对弱势群体家庭教育支持的途径

学校对弱势群体家庭教育的支持是社会指导弱势群体家庭教育的最佳切入点,一般可采取以下措施。

6.1完善“家长会”制度。

家长会在家长心目中具有较高的认知度。针对目前的“家长会”存在的种种误区,我们建议:①学校应该充分考虑家长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恰当的时机召开家长会。②确定有针对性的会议中心议题和中心发言人。③选出学生家长代表,家长代表的孩子所表现的问题应具有代表性。④在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或建议的基础上制订出详细的“帮改”方案,然后实施这个方案,并将实施结果带入下一次“家长会”。

6.2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

在对弱势群体家庭教育支持的过程中,学校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以家长学校的形式,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学校在举办家长学校方面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选择好教学内容。讲课内容要有针对性,从弱势群体家长的实际出发,讲课内容要有实践性,可操作性强。讲课内容要有时代特点,随时吸取新的科学理论成果,把那些崭新的学术理论思想教给家长。②教学方式多样化。家长学校除了由专家、教授、教师、医生等教授理论知识以外,还可请有丰富经验的家长现身说法,介绍他们教育子女的做法和体会。听家长自己介绍教育子女的经验,会感到更亲切,有利于真正提高家长们的教育能力。

6.3建构家校合作的长效机制。

将教师的“家访”和家长的“校访”、“师访”有机结合,建构家校合作的长效机制。“家访”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教育活动中起重要作用。老师在家访时,要注意讲究技巧,特别是注意与家长热情、诚恳地合作,实事求是地、一分为二地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在校情况,委婉、善意地向家长指出学生在校的不足;耐心、虚心地听取家长对子女教育和学校工作的意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并帮助家长提高认识,增强其教育责任感;为家庭教育提供咨询,充当家长的参谋,给家长以具体的指导与帮助。从家长角度来说,不应坐而待访,应主动出访,即“校访”和“师访”。因为孩子在家庭里生活的时间比较长,家长对孩子的思想、品德、兴趣、爱好、行为习惯、个性特征都了解得最清楚。家长掌握的这些情况,不仅是家庭教育的依据,还应主动提供给学校老师,让老师掌握这些情况,配合家长教育好学生。

6.4学校要建立家庭教育咨询机构。

家庭教育是一种非正规的终身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问题可谓层出不穷,何况目前弱势群体家长素质可谓问题多多。家长在教育上的偏差,教育方法上的不当和对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无知,都可能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使家长有师可求,在学校中建立家教咨询机构,进行电话或书信咨询服务,有利于家长解决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将面向家长的“全体辅导”、“分类辅导”与“个别辅导”有效结合,优化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的方式。弱势群体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家庭教育具有不同于其他家庭的特点,在对他们进行指导时,要将面向全体家长的辅导、分类辅导与个别辅导有效结合,既要介绍家庭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针对弱势群体家庭教育的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同时以个别辅导面向个体,突出针对性。分类辅导必须坚持:同质性原则、目的性原则、自愿性原则、保密性原则、民主性与启导性相结合的原则。

6.6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提高其家庭教育指导能力。

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水平十分关键。目前师范院校并没有设置相关的课程,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学校要注意提高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知识的培训着手:①有关社会发展与家庭关系的知识。②有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知识。③有关亲子关系的知识。④有关家校联系途径的知识,等等。这样就可以使家校合作制度构建的校内环境得到优化。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范文3

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和心理问题的产生都可以从家庭教育,尤其是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家 庭人际关系中找到某些直接和间接的原因。因此,学校心理素质教育与家庭心理素质教育的 相互配合,发挥学校、家庭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合力,是使心理素质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 。

从现有研究看,对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比较多,研究者们也找出了学校心理素质教 育和培养的有效途径,如专题心理素质训练、学科教学渗透、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等。随着 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与发展 的助推作用。

一、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的意义

(一)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可以优化教育资源,全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家校合作中,家庭全方位支持学校教育工作,学校尽全力帮助家长解决在教育子女的过 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使家庭和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密切合作,互相配合,发挥各自的优 势,优化了家校教育资源。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教育环境,父母的教育方 式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认知、个性、社会化、心理健康等因素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然 而,家庭教育中存在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如家长缺乏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对教育 缺乏正确认识、教育方法粗暴等。

孩子从六七岁开始,学校成为了他们的主要学习、生活场所,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 度过 ,教师和同伴成了影响他们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教育具有系统化、专业化的优势,但也存 在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不利因素,如大班教学,教师缺乏对每个学生心理的全面认识。

家校合作可以 充分利用两者的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把握好学生发展的关键 期,推进学生 心理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可以提高家长素质,形成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

家校合作教育不只是使学生受益, 同时也给家长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习机会,使家长更新教 育观念,提高教育管理能力,从而更多地从孩子的身心健康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发展。也就 是说,家校合作也会提高家长的心理素质水平,改善亲子关系,形成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

(三)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可以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我们的研究发现,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是紧密联系的。在对小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 中,我们发现,学业成绩高分组学生主要分布在心理素质较好的水平层次,学业成绩中等 组的主要分布在心理素质中等水平层次上,而学业成绩低分组的主要分布在心理素质不好的 水平层次。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学业不良学生在智力、创 造力、抱 负、独立性、坚持性、求知欲、自制性、自尊心、责任感 等因素上与学业优秀学生有 极显著的差异:学业优秀生在各项心理素质上的平均分明显优于学业不良学生。这说明,学 业优秀学生的心理素质整体优于学业不良学生。可见,心理素质的提高能够 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具体说来,如果父母经常参与家校合作活动,并且在教师的帮助下在家庭中帮助孩子学 习,那么孩子往往会从两个方面受益:第一,可以提高孩子一些科目的学习成绩;第二,如 果父母与学校合作得比较好,他们的孩子会更加重视家庭作业和学业成绩。这种积极 的态度是取得学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的现状及问题

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心理素质教育的现 状看,目前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时,我国更多地注重学校的训练与教育,而对作为学 生重要生活场所和心理环境的家庭却比较忽视,更没有把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主导作用与家 庭心理素质教育的助推作用有机结合,更好地探索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合作机制。

(一)家庭与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存在显著差异

由于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和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实践的加强,大多数教师能充分认识到 培养 孩子素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多数家长教育能力不强,教育方 式不科学,仅以孩子考高分为目的,以高分作为考好学校、找好工作的资本,不懂得培养 孩子的全面素质。

(二)教师与家长之间缺乏理解、信任和互相配合

教师与家长虽对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视,但是家长对教师的工作态 度、 工作方法、道德水平、业务水平均持不信任态度。教师对家长的认同情况要略好一些, 但也不容乐观。而且,教师与家长均缺乏一种一贯的、积极的、主动的合作愿望,双方各自 长期“孤 军奋战”,不能有效挖掘合作教育的资源,只有在孩子“犯错误”时,这种合作愿望才相对 强烈。

(三)家校合作的具体操作逐步规范,但实效性低

由于学校教育改革在不断地深化,许多学校逐步 重视 家校合作资源的开发,如举办家长例会、实行家长接待日制度、教师家访、建立家长委员会 等。家长会、家长学校已逐步成为教师与家长联系的重要 方式。但是这些组织在执行、督促、检查上还存在疏漏,如联系方式不当、联系频率不 高、联系面狭窄、联系内容偏、联系制度和组织名不副实等,同时活动周期长。

(四)教师、家长交流的内容偏颇,且缺乏协调、统一

教师、家长交流的内容集中在孩子学习方面,这反映了教师、家长对孩子学业成绩 的高度重视。但是,有些家长和教师对孩子学习成绩的重视却陷入狭窄,即只重视分数;有的 则只注重孩子是不是守纪;至于身体方面、审美方面、劳动方面的交流内容却非常少。交 流内容的偏颇,易造 成孩子畸形发展,并使教育实效性降低。

三、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的方式

(一)开设心理素质教育家长培训班

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等家庭因素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有重要的影响。举办心理素质 教育的家长培训班,可以帮助家长提高素质,增强家教能力。有经验的学校将心理素质教育 家长培训班 的学习内容规定为:学习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知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常用的教育方 法;提高自身素质,“以身立教”;改变教育方式,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重视熏陶教育等 。具体的方式可以采用发放家教指导手册、组织各种亲子活动、时常和家长进行电话交流、 定期开展家教讲座等。通过交流、指导等方法,使家长增长家教知识,主动配合学校工作, 同 时利用反馈机制,学校可以帮助家长发挥家庭个别教育的优势,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 效果。

(二)加强家校联系

家校合作是家庭与学校共同发挥教育作用的好形式。为此,学校必须和家庭建 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加强家校互访。教师应加大家访频率,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和学生在家的思想状况 、生活情况。定期开家长会,及时对家长进行一些必要的心理健康辅导,使学校和家庭在教 育上取得一致;邀请家长到学校了解情况,共同商榷教育方法;设立热线电话,耐心解答家 长咨询的问题。

座谈、交流。以家长会、家长—教师讨论会等形式开展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共同探讨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措施,总结家教经验,树立家教典型。

建立家长开放日制度,让家长参与心理素质训练课。通过这种活动,教师、学生、家长可以 在平等的氛围 中交流心得体会,感受心路历程。家长开放日制度还可以使家长更多地了解学校的教育内容 、教育方式以及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拉近家长和教师、家长和子 女的心理距离。

此外,还应定期向家长汇报学校、学生情况(如发放材料、通电话、通信、设立网络论坛 等),评价激励家长(如评优秀家长、优秀家庭,为其他家长树立榜样等活动)等。

(三)聘请家长辅导员

为了有效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学校可以聘请一部分家长作为学生的辅导员,负责组织 学生在社区的活动。家长辅导员们一般是邀请有文化、有耐心、再就业的家长担任。学生们 在社区的活动,包括少先队体验活动和体育运动等,一般应由学生自己设计,制定出方案后 ,再由家长辅导员提出意见。通过这些活动,使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更为紧密,同时增强孩 子的组织能力、合作意识和自信心。

(四)成立家长委员会

北爱尔兰大学教授摩根等人曾把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形式分为低层次的参与、高层次 的参与和正式的、组织上的参与。低层次的参与是,信息传递(双向沟通)和参与子女学习; 高层次的参与是,应邀参加学校活动和培养对学校的兴趣;正式的、组织上的参与是,协助 学校运作和参与学校决策。家长委员会就起协助学校运作和参与学校决策的作用。可见, 家长委员会是家校合作的最高组织形式。家长委员会的成立可以是家长们自发组织的,但主 要应有学校发起和组织。一般来说,家长委员会可以有十多位家长代表组成。为了加强家长 委员会和学校的联系,家长委员会中还应有3名学校管理人员或教师参加。家长委员会对学 校心理素质教育实施监督,并经常性地提出建议,督促学校提高管理能力、开展丰富的教育 活动,并参与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要决策等。

参考文献: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范文4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指出社会参与学校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在社会参与的力量中,家庭对小学生成长最为重要。家长是否有效地协同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决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家校心育的协同开展,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互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化。

青少年学生的成长环境主要有学校、社会和家庭。其中,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参与学校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在社会参与的力量中,家庭对小学生成长最为重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是整个社会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则是孩子在其人生道路上所接受的一切教育的基础。所以,家长的教育行为是关系着孩子良好个性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关系着民族素质、国家命运的大事。家长是否有效的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决定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家校心育的协同开展,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相互补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化。

目前,有关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基本上立足于学校如何指导家庭,认为学校在协作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现实中家长素质良莠不齐;另一方面,学校是从事教育的专门机构,拥有大量的教育专职人员,懂得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能按教育规律科学地对儿童施以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起主导作用有利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成为一个一致的过程。而如何深入进行合作,家庭在协作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如何发挥,未有较深入的研究。这就造成了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不高、流于形式的现状,在实践中存在着种种问题。

一、家校协同开展心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教师对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

我曾对本校部分学生家长,进行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调查。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认识到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认识与行动存在差距。无论是与教师的谈话或是在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家长很少涉及或没有涉及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从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看,大部分家长缺乏参与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或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专业人员的事情,是学校的任务,自己只管孩子的吃、穿、住。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一上了学,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一股脑儿地全推给了学校,从思想上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不仅如此,他们还会把家长参与看作是学校推卸责任、是学校无能的表现。

在对数十名教师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有个别教师认为“与家长保持一定的距离会工作得更好”,认为“后进生主要是因得不到家长的关心”,“家长让孩子看电视太多了”,“觉得家长不关心他们的孩子”,“放弃了父母的职责”。有个别教师认为,家长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养差,心理健康教育又是新生事物,家长并不太了解,学校若组织家长参与心育麻烦太多,简直是自讨苦吃;或认为除了学校家长对学校的其他活动并不积极,他们跟教师在教育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见解和期望,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另外,一些学校认为搞心理健康教育只要建个心理咨询室或辅导室应付上级检查,在硬件上作文章,根本谈不上与家长合作;或只由个别教师面向少数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要与这些家长联系;或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化,热衷于编家长读本、讲概念,搞形式主义。

(二)实践中家校协作心育的误区

1.目的不明,活动简单化。在实践中,一些教师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归于家长,认为是家教不好。或者将家长会,家访等家校协作形式看做是向家长告状的好机会,很少与家长协商解决问题。反之,家长也会有这种行为。有了这样一道屏障,双方根本无法平等地进行沟通合作。另外,学校开展的活动少有心理教育色彩,与班队活动协同;或在家长学校活动时什么都讲,没有专题。

2.活动缺乏针对性,流于形式。学校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笼统而空洞,内容庞杂而无序。往往是班主任认为必要时就进行,许多是有了问题才想起家长。即使是已经开展的活动,也往往没有计划、活动记录和总结,在活动时间上时断时续,只是围绕几个大的时期如期初、期末、节假日等进行,就是健康教育板报和小报也是几个月才出一期,家长学校好几个月才组织一次活动,随意性、盲目性强,家长所获得的也只是一些规劝性的知识和技能,很难迁移到日常家庭教育中。

3.以学校为中心,双向交流少。许多学校在实践中采用简单的灌输方法,仅仅把书报杂志上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摘抄到黑板、宣传栏或小报上,算是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家长会几乎成了报告会——基本上是教师讲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或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家长只是接收器。这种单向交流,处处以学校为中心,只考虑到学校的需求,效果可想而知。

(三)专业人员匮乏,部分教师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家校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教师。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无论从规模还是业务水平,都不能与现实的需求相适应。专业教师相当匮乏,一所学校专职教师一般为1名,而需要服务的学生达几千人。部分教师尽管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的训练,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由于教育教学经验不足,还基本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有的教师仓促上阵,缺乏科学基础知识,容易误导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有的教师只是讲授心理学知识,并要求学生上课记笔记,划重点,在对家长进行辅导的时候也是如此,这种重知识轻体验的授课反而加重了学生负担。另外,部分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优秀师资的欠缺,是制约家校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

二、国内外开展家校合作的方法

1.国外如何开展家校合作

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家校合作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学校所采取的主要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美国学者按家长在学校合作中担任的角色分为三类:

①家长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家长以这种角色参与的家校合作方式主要有: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小报、家庭教育咨询、家校书面联系、电话联系和个别家长约见等。

②家长作为学校活动的自愿参与者。这类家校合作的方式主要有:家长报告会、课外辅导、家长帮助指导职业实习和特殊技能训练等。

③家长作为学校教育决策参与者。家长参与决策的具体合作方式有:家长咨询委员会、教师-家长会、家长出任校董事会成员等。

2.我国开展家校合作的实践

在我国,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传统的“家长会”。根据学校工作日程安排,一般在开学、期末考试结束或举行大型活动之前,召集家长到校,沟通双方的情况。

二是近年来兴起的“家长学校”。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为家长提供一些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技巧。

三是家访。一般情况下,学校会将普防、随访和定期访问结合。家访可以具体个别地针对学生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家校联系,其最大的作用在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主动性。

三、我校家校协同开展心理教育的策略

(一)强化协作理念,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1.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提高教师的认识和心育水平。学校要创设良好的家校协作气氛,首先要培训教师,让所有教师明确协作的意义及目的,懂得学校与家庭的协作是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利益。另外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提高教师的心育水平。我校全体教职工通过定期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如:①征定并阅读《中小学心理健康》杂志;②请进来,2007年7月我校请山西大学心理教育专家刘丽老师、2008年9月请太原电视大学的张奠石校长为全校教师作专题讲座;③走出去,2007年5月和2008年8月我校派专人到北京和哈尔滨参加了全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论坛;2008年10月校领导亲自参观心理教育示范校等等,通过这些方式一是让教师学习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认识,增加自身素质;二是掌握协作心育的基本要领,以积极的态度,接纳家长为协作伙伴,视家长为教育资源,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来。

2.通过参与活动和针对性培训,提高家长的认识和心育能力。我校主要通过每年落实“421”工程。即:4次家长培训会;2次家长参与的亲子活动;1次家长开放评价。

首先,每学年初要进行家长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参与教育的情况,及时捕捉信息。通过汇总,了解家长参与情况,已有的认知水平,进行针对性的培训。①对家长所存在的心育问题,划分类型,再有针对性地组织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能密切联系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②组织专家与家长面对面座谈,现场解疑。如:我校请山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的专家对全校家长进行专题讲座,随后进行了与专家的面对面交流;2008年请“知心姐姐”报告团的老师对全体家长进行赏识培训;③向家长发放有关学习材料,并推荐针对性较强的书籍;④请学校的部分教师、优秀家长介绍成长的经验,因为榜样的感染力与说服力最容易促进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产生隐性和显性的综合效应。2007年11月我校组织学校领导、优秀教师夏燕萍和袁巧荣分年级与家长进行座谈;2008年5月邀请长治好家长周大淇对全校家长进行经验交流;⑤学校有针对性、有计划地组织一些亲子互动的情境活动,如:每年5月的体育节,亲子趣味运动会,设置了父母和孩子、父或母与孩子的项目;11月读书节,父母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并和孩子一起交流分享成果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们作为主要组织者,使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新的认识,并能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更主动地与学校协作。

(二)协调组织机构,促进家校协作升华

为巩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必须建立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因为家庭和学校建立有效联络时,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的力量可能很难达成目标,需要学校从制度方面对合作加以保障与鼓励。

为此,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逐步形成从上到下的行政领导、主要负责人、家长委员会三方指导体系。行政领导负责抓具体协调工作,协调各方,齐抓共管,统一领导,形成合力;主要负责人实行指导与管理结合、扶持与检查并重的工作方针,保证家校协同发展有序,措施有效,目标明确,方案落实;家长委员中的专家、学者、家长代表负责调查反馈合作情况,通过举办培训,经验交流等方式,推动家校的有效协作,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三)从家庭教育入手,提高家长自身素质

1.开办家长学校,举办系列讲座,传播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为家庭、学校的协作打好基础。家长学校授课内容主要涉及: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既从学校工作出发,也从家长的实际需要出发,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参加讲课的有专家学者,也有学校的领导、教师,还有家长本人。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举行大型心理健康讲座以及经验交流会,给家长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如:在聆听了长治优秀家长周大淇的经验介绍后,家长写心得交流讲座感受。另外通过参观学生作品;召开小型家长座谈会,共同研究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如:2008年11月我校举办家长学校的代表座谈会,让家长学校的成员来到学校参观校园、学校的设施设备、参加学校学生的早操、进到教室听教师授课,并和校领导座谈等;2007年5月,校长、心理教育的两位专家和学校单亲家长召开了心理健康教育研讨,就单亲家庭的教育问题展开了讨论,为单亲家庭的教育指明方向。

2.家访是学校和家庭联系的重要渠道,形成家访制度。学校要求班主任每学年对学生普访一次,对学生存在的缺点和问题,主动从学校、教师的角度承担责任,不埋怨家长,不指责学生,和家长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进步。如:2008年9月我校召开了全校教师集体家访大行动,全校教师家访一位结对的学困生和一位单亲家庭的学生,走入学生的家庭,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和家长的讨论、了解,共同找到学生存在问题的症结,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和办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加强宣传和咨询,让家长和社会更多地了解并关注学校教育,形成积极参与教育的协作氛围。利用学校板报、广播、家庭教育小报等,指导家庭教育。请家长走进校门,参与学校活动,了解学校,重新认识学校,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如我校每年上半年举办亲子趣味运动会;6月举办学生综合展示活动;下半年举办“读书节”亲子共读书并交流分享活动;英语节家长参与活动,请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活动,体验教育,增强亲子感情。

(四)挖掘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拓展教育功能

社区教育是时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更包括社区的、家庭的正规的、非正规的一切教育过程。实施家校合作,客观上必须进行教育空间的拓展,开展全程、全员、全方位的社区教育,让每个学生、每个家长,随时随地都有学习的机会,随时都能感受到“教育场”的作用,从而提高家校协作的成效。社会的教育资源丰富多彩,如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公园等文化设施,各类工厂、机关、部队,还有社会上各种文艺人才、英雄人物、离退休干部、教师等都是教育有重要力量。

学校主动挖掘并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把家长学校与各种形式的社区活动联系起来,加强指导与引导,整合与拓展教育功能,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大环境。

总之,家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开展,才能优势互补,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资料   

1、程正方 《学校管理心理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0.8

2、教育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2002.8颁布

3、沈贵鹏载《教育研究》 《关于心育的几点思考》 2002年5月刊

4、姚本光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 东方出版中心 2002年版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范文5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我衷心希望各学年的体育健儿在运动场上一展雄姿,赛出水平,赛出友谊,赛出风格,发扬奥运精神,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而努力,创造出新的成绩。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关于中小学运动会校长讲话稿范文,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中小学运动会校长讲话稿范文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同学们:

请允许我代表梅河口市第十一中学全体师生,向百忙之中前来我校参加运动会的各级领导和来宾,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礼。!本届运动会是,把我们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情况和素质教育情况,向各级领导和来宾做以全面汇报的大会。几年来,我校在上级党政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在各兄弟学校和广大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仁人志士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广大师生齐心努力下,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连续几年大专院校升学率趋于稳步上升阶段。

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大家庆贺。但是,我们要认识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我们决不能满足现状、停滞不前。我们的社会日新月异,正处在急速发展时期。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各行各业都力争在短时期内与世界接轨。我校作为省重点中学,如果要想保持其荣誉和地位,就要不断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就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就要不断加强素质教育,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要不断提高升学率,把更多的学生送往好大学、名牌大学。我们还要充分认识到,“教育也是一种产业”的.道理。我们要以这种理念去谋求我们的生存和发展。

为此,我们师生员工就要加倍努力奋斗。我们的教师,要从以增强科技知识教课的纯授业型教师转化为研究使学生怎样学习,研究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的研究型教师;我们的学生,要从一味跟着老师的鹦鹉学舌型转化为怎样学习,将来要做怎样的人这样一类主动型学生。这是我借本届运动会向全校师生发自内心的忠告。我希望全体师生人人以爱为本,以诚相待,齐心协力开好运动会。本届运动会应该是一个教职员工全身心为学生服务的大课堂,是一个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特长的大课堂。“不到长城非好汉。”我相信,我们只要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我们所想到的就定能一个一个变成现实。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中小学运动会校长讲话稿范文2老师们、同学们:

在这个全校上下以百倍的信心和勇气全身心投入教育部本科合格评估工作的激情时刻,今天,我们迎来了--学院第--届田径运动会。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和运动会组委会,向大会的举行表示热烈祝贺!向为学校评建工作努力奋斗的全体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准备本届运动会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教练员、裁判员和工作人员,向参加这次运动会的全体运动员表示诚挚的慰问。老师们、同学们,--月--日日,学校将正式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全体师生员工发扬“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齐心协力,奋发进取,扎实开展评建工作,学校整体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本科教学工作得到了有力推进。

作为本科合格评估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加大体育设施投入和场馆建设,大力开展师生体育活动,体育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在评估即将到来之际举办这次盛会,既是对学校体育水平的一次集中检阅,又是对运动员、教练员身体素质、竞技才能、心理承受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验;既是各参赛学院群体意识、竞争意识、团队精神、顽强拼搏精神的综合体现,更是全体师生迎接教育部本科合格评估良好精神风貌的展现。我相信,通过本届运动盛会,全体师生员工一定会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本科合格评估工作中,全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希望广大同学以本届运动会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健康意识,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形成体育运动常态化的良好氛围;希望全体运动员在赛场发扬“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以饱满的激情,昂扬的斗志,赛出风格、赛出友谊、赛出水平,取得优异成绩;希望全体教练员、裁判员努力工作、公正裁决、尽职尽责;希望全体工作人员密切配合、热情服务、相互支持,力争把本届运动会办成隆重、热烈、安全、有特色的一次盛会;希望全体师生员工继续发扬传统,振奋精神、同心同德,不负使命、团结奋进,鼓足干劲、争分夺秒,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责任心,精心备战、勤奋工作,切实把评建工作做实做好。

最后,预祝各位运动健儿取得优异成绩,预祝运动会圆满成功,预祝学校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中小学运动会校长讲话稿范文3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小朋友们:

你们好!

运动使孩子们健康!游戏使孩子们快乐,今天,为了促进亲子之间的交流,我们--幼儿园“秋季亲子运动会”在此拉开了帷幕。

首先感谢各位家长在百忙之中,抽出你们的宝贵时间,来参加我们的运动会,共同分享孩子们童年的快乐,在此,我代表幼儿园全体教职员工及小朋友们向今天到会的各位家长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对--幼儿园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只有不断的用心和行动去实践,去努力,才能很好的来回报社会,回报关心、支持、理解、信任幼儿园的你和他。

健康在于运动,我们的孩子正处于身体发育时期,更需要运动,亲子运动会的开展不但锻炼了孩子的身体,还有效地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力,培养了孩子的合作意识,同时也增强了家长和孩子的亲子感情,从而丰富了孩子的幼儿园生活!亲子游戏是儿童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家庭内成人与幼儿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不仅益于密切亲子关系,还有益于儿童各方面的身心健康与发展,所以我们敬请家长积极配合,参加各种游戏活动。让你们的爱伴随孩子的成长,让你们的爱感动孩子,让他们为之而行动!

运动会也是我园对外展示的一个窗口,希望全体老师、小朋友和我们的家长能讲公德、讲卫生,在运动场上不留下一件废弃物,真正体现现代人的文明有序的行为习惯。希望全体大小运动员奋勇争先、再接再厉,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希望全体裁判员严守规程,公正裁决,确保比赛工作顺利进行。最后,预祝我们的孩子和家长能相互配合取得优异的成绩!预祝本届亲子运动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中小学运动会校长讲话稿范文4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春华秋实,金风玉露,在这秋风送爽,硕果飘香的美好时节,--新区第--学第 届运动会即将开幕!

激荡的鼓点,舒展我们的身姿;昂扬的乐曲,尽显我们的激情.那是青春的律动!是自信的彰显!此次运动会是一次凝聚人心的盛会,是一次施展--学子体育才能的盛会,是一次展示全校师生精神风貌的盛会.通过这次运动会,将更加增进全校师生“团结、奋进、拼搏、进取”的团队精神,更加激发全校师生的学习斗志和工作热情,全校师生群策群力,努力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学校各项工作更上新的台阶!

新学年我校依然保持着快速稳定的发展态势,--人以坚定的信念、必胜的信心、执着的追求、进取的精神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业绩!国际化教育稳步推进,体卫艺工作得到国家督学的高度评价、教育科研特色、校本课程特色、德育特色日渐鲜明,在创建辽宁省基础教育强区检查工作中,我校卓越的校园文化和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更是赢得了省市领导的大力赞扬并以高票通过!一个个荣誉、一项项业绩,无一不体现了--人勇占排头、勇争一流、追求卓越的信心与勇气,也无一不体现了--人睿智进取、团结协作、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品质与精神,我们用实际行动向家长、向领导、向社会呈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耕耘奋斗,创新跨越;人才起步,放飞理想;温馨和谐,灵扉开启;向上发展,升腾希望.三个年级组在此次运动会中投入百倍热情、千倍信心、万分拼搏,让我们为--“创办卓越教育,成就幸福人生”谱写新的华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呈飒爽英姿,试比天高!希望各位运动员在比赛中,坚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尊重对方,尊重裁判,遵守纪律,注意安全;既要赛出水平,赛出风格,又要展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使每个项目都能顺利进行,每个运动员都能出色发挥各自的应有水平.在竞技中增加乐趣,在乐趣中增添欢乐,在欢乐中增进友谊.愿成绩与风格同在,友谊与欢乐并存!让“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奏响我们生命的最强音!

追逐十月的和风,淋浴金秋的阳光;喧天的腰鼓敲起来,--人的斗志涨起来!欢腾的腰鼓敲出了--人的志气,敲出了--人的自信,敲出了--人的前程!生命如火,誓言如歌,体育是人类文明的灯火.让我们舞动青春的旋律,装点运动的风采.最后,预祝本届运动会取得圆满成功!预祝各位运动员取得优异的成绩!

谢谢大家!

中小学运动会校长讲话稿范文5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在普天同庆新中国建立--周年之际,今天下午,我校第五十五届秋季田径运动会隆重开幕了。首先,我代表学校党总支、校委会,对本届田径运动会的精彩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前期投入筹备工作的所有老师和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体运动员、裁判员和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慰问!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学校体育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是全体同学增强体魄、保障健康的基本途径,也是促进大家个人成长和实现全面发展的前提基础。再过两天,我们将和全国人民将一起迎来伟大祖国--周年华诞。--年来,中国体育给我们带来过很多经典瞬间和荣耀时刻。看到国旗在国际赛场伴随国歌迎风飘扬的时候,大家都一定深有感触:体育强则国家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同样的道理:体育强则学校强,学校兴则体育兴。

一年一度的运动会,既是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集中展示,也是对运动成果的全面检阅。同学们放下书本,走出教室,在运动场上张扬知难而进的青春本色、彰显舍我其谁的自信霸气,凝聚众志成城的团队意识,诠释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必将使本届运动会成为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努力践行全面发展育人理念的一次盛会,成为促进“阳光体育运动”和全民健身运动在我校落地生根的一次盛会,成为展示育才形象、振奋育才精神的一次盛会。

在此,我希望所有运动员能充分发扬“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在赛场上磨砺顽强意志,在跑道上书写追风传奇,在沙坑里实现一鸣惊人,在跳杆前完成逆袭超越,在拼搏中绽放活力风采。也希望全体裁判员秉公执裁,热情服务,无私奉献,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裁判工作,确保本次运动会安全、规范、有序进行。同时提醒所有班主任,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周密安排、精心管理;更要求各班同学要团结友爱、文明守纪,增强集体荣誉感,勇争“体育道德风尚奖”,让运动会在整洁、优美、有序的环境中进行,把本次运动会办成一次“安全、文明、圆满”的体育盛会!

老师们、同学们,运动队员已三军列阵、厉兵秣马,参赛选手正摩拳擦掌、蓄势待发,让我们在运动会中领略体育魅力,享受运动快乐,汇集育才力量,凝聚奋斗精神,见证学校发展,创造事业辉煌。我相信,在全体裁判员、运动员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本届运动会一定会取得丰硕成果,有力推动育才体育工作蓬勃开展,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

家校合作心得体会范文6

一、当前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瓶颈

1.学校方面:理念出现偏差

这里的理念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师的教育理念。

首先,一个学校的生存乃至发展都离不开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的办学理念反映的是该学校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家校合作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决定了学校对家校合作活动的重视程度、支持力度、组织管理热情和检查指导机制。在当前“唯分数论”大行其道的环境下,若学校的办学理念不进行创新改革,仅仅停留在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把学生培养成高分低能的“人才”上,那么,学校和教师对家校合作的目的就会产生错误的理解,其合作效率也会大大降低,不但不能促进反而会阻碍家校合作活动的正常进行。

其次,教师的教育理念也是影响家校合作的关键因素。教师是家校合作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他们在家校合作过程中担任的角色除教师本身外,还包括活动的推行人、指导者、咨询者、活动资源开发人、家长交流的对象等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育理念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家校合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然而,部分教师在理念上的“重智轻德”、对家庭教育的不信任等都严重影响了家校合作的效果。这些结果的背后是家校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及理念不正确、不一致,如何寻求共同的、合理的目标和理想是其中的关键。

2.家长方面: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目前,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家长能够积极主动提出要求的少之又少。家庭作为家校合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而家长又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如果家长的作用得不到很好的发挥,那么,家庭教育必定是失败的,而家庭教育的失败又将导致家校合作产生断层。因此,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使之融入科学的家校合作中,并让他们感受到家校合作所带来的孩子的成功,对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家校合作是尤其重要的。

然而,有家长认为,只要学校需要,我愿意为学校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学校的工作出谋划策,但是不知道怎么去做。显然,对于部分有良好的教育素养和经济条件的家长,其缺乏参与家校合作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本质不是意识及行动上的懈怠,而是没有一个适合的方式、渠道来表达。

3.合作手段:缺乏有效方式

目前,中小学家校合作的主要方式有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电话交流等。家长会是学校召集学生家长参加的会议,目的是互通信息,协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它是一种会议形式的家校合作,一般在每学期的期末开展。家长学校是指向家长传授教养子女的科学知识和方法的学校,目的在于宣传家庭教养知识和方法,帮助家长掌握抚养、培养、教养子女的知识和技能。家访和电话交流大多是学生在校出现了问题才进行沟通联系。显然,无论是家长会、家长学校,还是家访、电话交流,这些合作方式都是单向的,都是由学校方面主导、主动发起的,学生家长则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只能做一名“忠实”的倾听者,而且会因时间短暂,话题仅局限于学生成绩及所犯错误,并未能够进一步谈及培养发展。目前家校合作方式的局限、单向性,以及具体操作的流于形式,使得合作并未能收到预期效果。因此,追求合作的实效性,寻求科学、合理的家校合作方式是当前家校合作的重要任务。

二、家长委员会――中小学家校合作的重要方式

家长委员会是学校中由家长代表组成的一种群众性教育合作组织。其一方面代表家长,反映家长和社会的要求,协助并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学校通过这一组织协助做好家长工作,对家长的子女教育工作进行帮助和指导。家长委员会与家校合作中的其他各种方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家长委员会是一个由家长代表组成的组织体,它代表的是大部分家长的意见,道出的是家长真实准确的心声。有了这样的一个渠道,家长能够平等地以教育者、管理者的身份参与到学校的事务当中来,促使家校合作常态化,并且家长与教师能够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沟通交流。这样的优势是家长会、家访等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1.建立家长委员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要求

当前,从学校这一角度来看,管理主体范围上还比较狭窄,仅局限于校长和领导班子,学校的大事主要是由校长来决定。但如果校长及领导班子在知识、能力、信息等方面有所欠缺,就可能造成学校的决策失误。现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怎样让学校工作建立在信息广泛收集和管理之上,是值得我们考虑的问题。我们认为,应扩大学校的管理主体,不仅要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还要把家长作为学校管理主体纳入进来,形成一个多元管理主体管理学校的氛围。很明显,现今的“5+2=0”的现象已经告诉我们: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严重脱节已经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其次,从家长角度来看,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家长不希望被排斥在学校围墙外面,他们希望能够成为学校管理主体中的一员,希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能够有效结合来实施。因此,一批有意愿、有能力参与学校管理的家长,期望在子女教育、学校发展等方面能够得到更多的话语权。

最新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明确提出中小学要建立家长委员会。民主管理是学校管理构成的一个基本方面,是学校管理体制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它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应该具有的地位。但是,要真正使民主管理的这种地位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得到落实,充分地发挥民主管理的作用,还必须找到一种能够体现它的这种地位的组织形式。家长委员会是从属于学校管理的组织机构,因此,家长代表能够以平等的学校管理者、教育者身份参与到校园民主管理中来。伴随着社会对学校管理方式转变的要求,中小学应建立家长委员会,它是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有效途径,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结合的保证,是现代学校民主管理的要求。

2.有助于保障家庭教育权的实施

劳凯声认为,国家教育权和社会教育权在不同的教

育领域里力量消长会有很大的不同。在具体学校组织的举办和运作上,社会利益群体将会获得主导权,国家在这方面的教育权行使将会被削弱,其行使模式也会逐渐转向对社会教育主体授权,交由社会利益群体或者个人具体实施,尤其在个人实施社会教育权方面会获得重大进展,从而形成群体教育与个人化教育相结合的多元化社会教育权行使体系。显然,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发展趋势。儿童的教育是父母与国家共同的权力和责任,缺少其中任何一方都不利于儿童最大利益的实现。对我国而言,整体上还缺乏对父母教育权,特别是父母对学校教育参与权的认可。目前,父母教育权的法律地位并不明确,内容上还欠缺法律规范。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我们从观念上已打破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分离的观念,需要的不仅是法律制度上的认可,更需要一种合法、合理的形式,使父母通过家长委员会组织这一合法的形式行使其对学校教育的参与、决策、管理权利。家长委员会拥有自己的章程,由家长代表组成,通过这样的一个组织群体,家长的家庭教育权才能够有效实施,他们才能够参与到学校的教育和管理中来。

3.促进家长之间的交流与经验分享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中流砥柱的这一代面临的是上有老下有小,每天生活节奏相比以前更为快速和紧凑,加之人际关系的越发淡漠,家长与家长之间几乎没有机会进行教育孩子的经验交流。因此,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家庭教育方式,许多没有意见的家长也只会随大流,强压自己的孩子参加奥数班、假期特长班等等。这一系列的社会家庭教育现象虽然引起了相关教育部门的重视,而且媒体也曾多次报道负面新闻,但是却屡禁不止,还愈演愈烈,因此,社会把矛头指向了考试制度。但究其根本,笔者认为,家长的教育理念才是要害所在。家长委员会对于家长来说,得到的不仅有来自学校方面的专业性指导,还有来自家长之间的交流和经验分享。这有利于家长提高自身教育子女的水平和能力,也给了家长一个教育孩子的参考和借鉴。其他家校合作的方式都难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4.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支持学校发展

学生的家长来自不同领域的不同行业,他们拥有不一样的专业学识、不一样的社会资源,无疑对于学校的发展是有很大益处的。但凡成立一个家长委员会,其委员都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能够代表家长们的意见。不仅要有较高层次的干部、经理等,还要有普通劳动者的代表;不仅要有出点子的人物,也要有干实事的人物,要求形成最佳组合,发挥整体效能。家长队伍中蕴藏着如此丰富的教育资源,学校应该积极主动地开采,借以支持学校的发展。比如,让做律师的家长向学生讲预防青少年犯罪和自我保护的知识;请做心理医生的家长讲身心健康的养成和如何抗抑郁情绪等等。还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争取一些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创设良好的平台,让学生体验生活,动手实践。不仅学校应该主动,家长也应该通过家长委员会适时召开会议,结合自身优势条件,主动整合社会有利教育资源,支持学校发展。

三、家长委员会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最近,有多篇报道指出家长委员会已经成了学校乱收费的“白手套”,成为了代替学校乱收费的组织。而且我们的家长委员会没有保障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力得到落实的功能。因此,学校的任何决策都不需要得到家长委员会的批准后执行,而且家长委员会中的家长代表大都是那些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带“长”字头的人员组成,他们不能反映广大家长对学校管理的要求。学校教育改革实践中出现的“家长委员会”,或有形无实,或远离真正的学校管理事务。部分学校的家长委员会是建立起来了,但其在职能履行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如:家长委员会难以保障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力,家长的意见对于学校来讲可采纳可不采纳;家长委员会的家长代表并未真正“代表”家长们的意见;家长委员会形同虚设等等。这些问题使得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并未能够发挥出来。

笔者认为其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学校和家长两者对家长委员会作用的认识尚缺乏深入而全面的理解,学校和家长往往仅把家长委员会当作一种摆设或为了某方面的需要,功利性地利用一下,因此,导致家长委员会流于形式。二是目前学校的家长委员会本身建设尚存在着先天的不足。既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机构,又缺乏权威性。三是虽然教育部门认识到其重要性,但是明文提及成立家长委员会的法规还是比较少的,即使提到了家长委员会,对其规定也不够全面,目前还没有法规明确规定家长委员会成立的条件及权利与义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