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沟施工总结范例6篇

排水沟施工总结

排水沟施工总结范文1

关键词隧道病害;处治方案设计;施工质量控制

作为隐蔽工程的隧道工程,由于地质复杂多变、不可预见性强、施工条件限制等问题,常常出现多种病害,如由于衬砌不合理或施工不规范造成衬砌裂缝,排水系统不畅造成的渗漏水,以及洞口纵坡或防护不到位产生的洞口病害等[1-3],更严重的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不当或者质量控制不到位产生的围岩扰动,最终造成坍塌等严重后果[4],故隧道病害处置方案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是隧道施工的关键环节。

1隧道病害实例

现有一工程实例,据原始设计资料,平均路基宽度为26m,按照4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车速80km/h。在建设期内,该隧道施工采用的是复合式衬砌结构,按照新奥法原理进行施工。初期支护采用的是喷网联合支护,而二次衬砌采用的是模筑混凝土,主要材料是C30素混凝土及C35钢筋混凝土结构,通车时间为2010年底。近期通过现场技术状况评定,发现隧道左右洞排水沟在洞口处有中断和堵塞现象,未与洞外路基排水沟衔接,同时隧道路面排水沟内多处有淤积杂物,且洞内排水边沟沉沙井全部未安装铁篦子,纵向管检查井内多处淤积有杂物且无盖板。左洞隧道渗漏水主要是沿施工缝渗漏,共有施工缝渗漏水18处。隧道右洞洞顶排水沟存在破损、下陷病害,导致洞顶排水沟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产生排水不畅等病害。此外,左洞洞顶排水沟还由于堵塞导致排水功能失效。隧道左洞共有裂缝2条,裂缝总长为3.8m。其中环向裂缝2条,裂缝总长为3.8m,单条裂缝最长为2m,裂缝最宽为0.03mm。右洞共有裂缝5条,裂缝总长为29.8m。其中环向裂缝3条,裂缝总长为7.8m,单条裂缝最长为3.5m,裂缝最宽为0.07mm;纵向裂缝2条,裂缝总长为22m,裂缝宽度最大值为0.12mm,而裂缝长度最大值为18m。

2病害处治方案

2.1洞口病害处治设计

1)隧道洞顶排水沟病害处治。隧道左右两端洞顶排水沟存在破损、下陷病害,导致洞顶排水沟呈现中间低、两头高的特点,产生排水不畅等病害。同时洞顶排水沟存在杂物淤积现象,导致排水功能失效;且在东门墙处排水沟截断,未与洞外排水系统连接,导致排水沟出水直接冲刷东门墙基础。基于该种病害现象,需要对洞顶排水沟拆除并重,具体方法如下。①拆除现有洞顶排水沟,为满足新建洞顶排水沟设置要求,开挖回填层后按照1∶0.5进行放坡。②对排水沟基地进行人工夯实,且表层压实度不小于92%。③在原位紧挨洞门墙处新建M7.5浆砌片石排水沟。④用粘土分层回填排水沟与开挖轮廓线之间的空隙,要求每层回填厚度不大于25cm、压实度不低于92%,施工后应保证洞顶回填纵坡为1∶10,确保坡面水能顺畅流入洞顶排水沟。⑤接既有洞顶排水沟末端修建边坡排水沟,边坡排水沟按台阶式急流槽形式修建,要求边坡排水沟在施做前底部密实,施做后排水沟底部与边坡平齐。连接边坡排水沟和洞顶排水沟,边坡排水沟出水口连接洞外路基排水沟。2)洞口边坡处治。在隧道洞口出现落石坡体。需要首先清理边坡危石,在边坡岩土范围挂设主动防护网,如图1所示施做锚杆,自上向下铺挂钢绳网,钢绳网间重叠宽度不小于5cm,2张钢绳间的缝合用15号铁丝按1m间距进行扎接。在边坡地步平台种植攀爬植物以美化边坡。3)隧道仰坡滑塌处治。原隧道左洞仰坡未防护,仰坡土体存在轻微滑塌现象。洞口处仰坡主要为含碎石粉质粘土,坡率为1∶1,施工时先对仰坡进行顺坡,然后采用M7.5浆砌片石护坡进行防护。4)隧道洞顶回填不足病害处治。在隧道右洞洞顶回填不足,明洞及套拱,明洞外表无防水板。通过新建明洞侧面挡墙,并对洞顶进行土石回填、新建C20混凝土排水沟,将坡顶地表水引出隧道范围处治。①新建明洞侧面挡墙,要求与洞门墙侧面保持平齐,挡墙施做前应清理并夯实挡墙底部表层覆土,然后用直径22mm连接钢筋与原挡墙基础及洞门墙连接,确保挡墙下部地基稳固。②对明洞外表面缺失的土工布和防水板按两布一板方式进行铺设,然后再回填110cm土石并人工夯实,每层回填厚度不大于25cm,要求表层压实度不低于92%。③土石回填完成后在其表面施做50cm厚粘土隔水层和洞顶排水沟,最后进行地表植草防护。施工要求隧道洞顶回填纵坡坡率不小于3%,以便坡面水能顺畅地流入排水沟中。

2.2渗漏水处治设计

1)排水系统疏通。对于衬砌渗漏水隧道,应先进行排水系统的整体疏通。首先对淤积的杂物进行清除,然后用市政高压水枪对准堵塞处用高压水进行疏通,对洞内外排水系统无法有效衔接的部位进行开槽连通,同时维修排水边沟破损处,补全缺失的铁篦子。2)凿槽埋管引排。对衬砌纵、环、斜向裂缝、点面状渗水采用“凿槽埋管”及“面状止水”措施予以处治,处治方法如下。①在衬砌上沿渗漏水位置凿14cm×10cm的环向倒梯形槽,凿槽埋管长度应向未漏水裂缝一侧延伸长度不小于10cm,向下至电缆槽;在槽中间钻设直径40mm的引水孔;在槽中心用2mm厚弧形铝合金管卡固定直径100mm聚氯乙烯半圆排水管,并将半圆管与直径100圆管连通,将水排到暗沟。而对于集中的点状渗水、面状渗水纵向长度大于7m时,可采用多道排水管,设置间距以5m为宜。对靠近环向裂缝处的局部裂缝渗水、点状渗水应就近将水导入施工管槽内,但两者纵向间距不应大于2m,间距较大时独立成环设置。②渗漏水衬砌表面涂刷高效防水材料厚为2mm。对于环向渗漏水涂刷宽度不小于40cm,并应覆盖渗水范围;对于面状渗漏水,涂刷范围应向渗水边缘线外延伸10cm。③同一侧衬砌的凿槽间距不宜小于5.0m,避免过多破坏衬砌结构。并应对施工造成的电缆槽破损结构进行修复,装饰层修复力求与既有装饰颜色一致。④考虑施工中的渗水效果检查及后期的局部疏通,凿槽埋管处治中设置了检查孔,检查孔宜设于检修道上方250cm处,但当凿槽埋管高度低于或等于250cm时,检查孔设于检修道上方50cm处,其两侧需设置铝合金管卡固定件。3)拱脚增设泄水管。隧道部分工作段渗水情况严重且排水系统功能不完善,在凿槽埋管排水方法的基础上,对隧道左洞左右侧距进口149~168m段及左洞右侧距进口0~30,153~165m段,采用在边墙底部钻直径100mm泄水孔排水,通过不锈钢管将水倒入排水暗沟中,通过排水暗沟将水排除洞外。4)新增横向排水管。隧道排水系统疏通过程中,若发现未设横向排水管或者横向排水管无法疏通的情况下,按原设计增设横向排水管。具体工艺如下。①横向排水管路面各结构层开挖宽度取0.5m,以利于施工。②横向排水管采用直径110mmHDPE波纹管,外裹400g/m2无纺土工布。③拆除过程中,应尽量保护检修道盖板及排水暗沟盖板完整,以便恢复时重新利用;横向排水管坡率向出水口一侧不小于2%。

2.3裂缝补强设计

产生的裂缝为衬砌裂缝,主要原因有3点:1)局部段落衬砌厚度可能不足,或衬砌强度不足,承载能力下降,导致拱部纵向开裂。2)隧道防排水设施不完善,排水能力弱,导致衬砌背后积水,衬砌结构承受较高水压。3)衬砌厚度不均匀,且局部段落存在明显的脱空、空洞、不密实等缺陷,导致衬砌受力不均,产生应力集中而开裂。对于宽度≤0.2mm的裂缝,对裂缝表面涂抹裂缝修补胶进行封闭;对于裂缝宽度>0.2mm的裂缝,进行裂缝凿槽注浆结构补强[5]。采用的胶液为可在潮湿环境下固化的改性环氧树胶,注胶压力为0.1~0.3MPa,可以通过高压透明管进行控制,表1为裂缝补胶基本性能指标.裂缝封闭前,必须从上而下将两侧5cm范围内的灰尘、浮浆处理干净,为防止灰渣阻塞,采用高压空气吹洗,同时使用丙酮清除裂缝周围的油污。裂缝封闭时,从上至下沿裂缝涂抹封缝胶,涂抹宽度为2~3cm,厚度为2mm,涂刷应尽量沿缝顺直涂刷,保证涂刷后的表面美观。

3施工质量控制

3.1洞口病害处治质量控制

1)洞口防排水系统修复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洞顶排水沟、截水沟排水顺畅,无淤泥堵塞;保证浅埋地段洞顶和洞口附近不积水且地表平整,针对钻孔和坑洼地带应进行分层夯实且用粘性土回填。新建排水沟时应先对排水沟底部进行人工夯实,表层压实度不小于92%,排水沟与开挖轮廓线之间空隙应采用不大于25cm的分层填筑法回填,且压实度应大于92%。洞顶缺失的防水层按“两层土工布夹一层防水板”型式进行补充时,新旧防水层之间注意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25cm,搭接位置新防水层置于旧防水层之上,防水板搭接缝应进行焊接。2)混凝土挡土墙施工质量控制参数应符合表2规定。

3.2渗漏水处治质量控制

渗漏水处治质量验收中,外观控制要满足处理后衬砌内表面不渗水;引、排水系统不淤积、不堵塞;防水层密实、平整、无脱落、麻面等缺陷且粘结牢固。采用的聚合物水泥砂浆应采用粒径不大于2.5mm的石英砂配制的中砂,其细度模数不应小于2.5,其安全性能指标见表3。

4结语

通过上述处治措施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最终经过验收,挡土墙强度和平整度、坡度等均满足要求;经过渗水处治措施处理后,不再出现渗漏水情况,原有漏水的地方长期处于干燥环境中。经过注胶处治裂缝,表面封缝材料固化后无脱落、无裂缝且平整均匀,通过密封效果检查,密封效果良好;同时对已经满足7d固化期的裂缝修补胶部分进行心样检验,注胶部分饱满,未出现缺漏现象;劈裂抗拉强度也满足要求,注胶效果明显。为延长隧道的使用寿命,保证高速公路隧道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结合工程实例,针对隧道常见的病害(如洞口病害、渗漏水和裂缝等)进行处治设计,主要从隧道病害处治方案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以期隧道衬砌加固相关问题起到一定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相关部门在采用类似方法进行隧道病害处治时,应结合实际工程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以便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石建勋.连拱隧道渗漏水病害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2.

[2]刘会迎.公路隧道病害成因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7.

[3]卢颖明,陈礼伟.既有隧道病害现象分类及原因分析[J].铁道建筑,2010(11):46-49.

[4]杨金泉.山西公路隧道修筑的关键技术和面临的难题[J].山西交通科技,2003(5):37-41.

[5]杨书江.隧道衬砌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防治[J].西部探矿工程,2002(增刊1):169-171.

排水沟施工总结范文2

【关键词】施工总平面;力能供应;特征

前 言

遵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和有关规程、规范规定,进行优化布置,力求布置合理、紧凑,分区明确、流程顺畅短捷,节约用地、方便管理。力能供应满足施工需求。

1 施工总平面布置特征

1.1 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1.1.1 施工总平面的布置以科学、合理、方便施工、充分利用施工场地为总体原则,对施工总平面及临时设施进行统筹规划及布设。作到平面上紧凑合理、符合工艺流程、组织协调上快捷方便、用地上精简节约、总体美观、文明整齐。

1.1.2 施工总平面布置必须满足有关规程对防洪排水、防火及防雷、保卫、劳动保护和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特别是易燃易爆物件的存放和布放位置。

1.2 规划定置图

规划的场地各标段分开布置,同时充分考虑各标段的配合及场地的合理利用。混凝土搅拌站布置在主厂房扩建端,占地面积约4000。钢筋加工场布置在主厂房扩建端,5600。木工加工车间占地面积约2770。钢结构加工配制场布置在汽机房扩建端,占地面积约3500,布置一台10t、19.2m跨距的LQ1020型龙门吊。

1.3 优选施工机械

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题下,优化施工机械的选择。主力起吊机械选用200T、450T履带式起重机,锅炉房垂直运输采用FZQ1250附墙塔吊,主厂房等垂直运输采用QTZ63塔吊。

1.4 临时设施利用一期临建。

1.5 临时用地合计66610平方米。

2 施工道路、排水及消防

2.1 施工道路平面布置特征

2.1.1 二期工程施工道路结合一期工程不设置新的进厂道路。进厂道路利用一期运煤道路(1#道路A=780.750),将一期扩建端道路(B=1068.200)东侧围栏移至道路西侧、2#主干道(A=374.000)、4#主干道(B=1305.250)形成二期环路干道,取消施工变电所东侧通往哈萝公路的施工进厂道路。

2.1.2 二期厂区新建道路为城市型混凝土路面,主要道路宽度为6m,次要道路宽4m。主要道路转弯半径9~12m,次要道路转弯半径6~9m。设计荷载采用汽-15级。煤场周围道路石头路面损坏严重,二期应考虑补强

2.1.3 考虑二期冷却水塔区域施工将2#主干道向东顺延至B=1600.000围墙处。

按照《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要求,厂区施工道路宜根据“永临结合”的原则进行布置。永临结合的道路路基除应满足永久道路的设计要求外,还应满足施工的特殊要求。

2.1.4 道路两侧设置明沟排水(排水沟形式同4#主干道),沟的坡降不小于0.3%,排水沟在出口处采用块石做跌水,跌水长度5 m ;2#主干道与4#主干道接口处弯道半径取15 m,予留排水涵管直径1.0 m;

2.1.5 严格按照道路施工验收规范进行施工,路基应达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和弯沉指标值。

达到效果:优化施工道路平面布置及设计,提出建议性意见并付诸实施。施工道路长度节省约500米、节约工程造价达45万元。

2.2 施工现场排水平面布置特征

二期扩建工程,施工现场排水主要来源于场地雨水的排放,施工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

2.2.1 施工现场排水接入特征

一期厂区排水管线接入点位:9#雨水排水管线至南向北

2.2.2 施工场地雨水排水量

施工场地雨水是主要排水量,根据当地气象资料该地区一日最大降雨量139mm,如果按50 mm/小时的最大降雨量计算,施工区排水考虑在道路两侧设置砖砌明沟排水沟,沟宽500 mm ,沟深最浅处500mm,最小沟端断面0.25平方米可满足排水要求。

2.2.3 雨季施工防洪防汛

进入雨季施工,基础基坑排水和防洪、防讯排水,需要紧急泄洪时必须有临时泄水沟,取得公路管理部门同意,利用哈箩公路路边沟进行防洪、防汛紧急泄水。

2.2.5 场区排水

采用散排方式,自然排水,场地留设3‰的坡度。施工区内的主干道旁修建环形排水明沟,施工场地内修建分支排水沟并形成排水网。

2.2.6 施工基坑排水

由水泵排入路边排水沟,排水沟利用毛石砌筑,在穿过道路处安装水泥涵管。

2.2.7 为防止淤泥沉淀造成管线堵塞,在东、中、西部设置沉淀池3处。

达到效果:优化施工施工现场排水布置及设计,提出建议性意见并付诸实施。利用一期厂区排水管线接入系统,节约工程造价达30万元。

2.3 二期施工、生活污水接入特征

2.3.1 一期施工污水排水管线接入点位:11#污水排水管。

2.3.2 施工污水

主要有冲洗机具排水、工程养护排水、搅拌站清洗沙石和搅拌机排水,同时考虑雨季施工基坑排水等。所以可在有排污水源处设置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后排入施工区排水管网,排至一期厂区排水管道。施工排水管线采用DN200钢管,长度约1200米。

2.3.4 生活污水接入化粪池

由于施工管理区距离一期较远,生活污水排放量较小,在施工管理区修建化粪池,采用定期清掏的办法进行排污。

达到效果:施工区施工污水、生活污水设计经济合理,满足施工现场需求。利用一期厂区污水管线接入系统,节约工程造价达15万元。

2.3 施工现场消防布置特征

2.3.1 现场消防在现场施工用水主干管线上引出一路水管,并加设升压泵提高供水压力作为现场和高空消防用水。施工区域的重点消防部位(主厂房、设备堆放场、仓库区及办公区等)安装适当数量的消防栓,并配备足够的移动式消防器材。同时保持与消防部门的联系。

2.3.2 利用一起#8消防管路距离二期固定端仅有18米并有5个消火栓阀门井的特点,充分利用资源,节省二期投资。

3 力能供应设计和布置特征

3.1 施工水源主干管网设计和布置

3.1.1 在本期工程施工场地的附近,现有一期工程已建成的2#、3#地下深井泵房供本期施工使用,每口深井出水量为125t/h,总出水量为250t/h。

3.1.2 根据《火力发电厂施工组织大纲设计规定》试行的通知中,关于施工用水的规定,2台600MW机组的施工用水量为400~500t/h,而本期仅安装一台600MW机组, 全厂施工用水量按250t/h 考虑,施工水源主干线沿主干道路布置,管径选DN200及DN150无缝钢管。

3.1.3 施工现场消防,根据各区域消防要求,沿水源主干线布置消火栓,消火栓间距按小于100M设置。施工各区域消防在施工用水主干管线上引出一路水管,并加设升压泵提高供水压力作为现场和高空消防用水。

3.1.5 施工水源主干线布置

二期工程施工用水量按250t/h 考虑,施工水源主干线沿4#主干道路东侧布置,管径选DN200型号无缝钢管为3# 地下深井泵房主供水管路;选DN150型号无缝钢管为2# 地下深井泵房主供水管路。

达到效果:施工给水管线力能计算和施工图设计并付诸实施,满足二期工程施工用水需求,利用一期工程遗留的3#深井泵房,节省工程投资20万元。

3.2 施工电源布置特征

3.2.1 施工电源总容量

施工电源的总容量为4230KVA,共配置5台变压器,变压器容量分别为2台1000KVA(A1、A2),2台800KVA(A3、 A4),1台630KVA (A5)。

3.2.2 施工电源布置

为节约造价,A1、A2变压器位置沿4#主干路西侧平均距离安装,A4变压器安装在锅后通道与3#主干路交会处、A3变压器安装在二期水塔施工现场西侧,A5安装在二期烟囱施工现场南侧(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对5台变压器基础施工图设计。

3.2.3 深井泵电源分别从施工变压器A3、A5取。

达到效果:施工区施工电源5台变压器布置和基础施工图设计并付诸实施满足施工现场需求。

3.3 气体供应

3.3.1 氧气、乙炔气体的供应

施工用氧气、乙炔以瓶装供应为主。现场设置供应站,设钢筋笼2×3×2。

3.4 施工临时蒸汽

3.4.1 汽源

二期施工临时采暖汽源来自一期汽轮机抽汽,接口为中辅母管,由机务专业负责设计减温减压系统并提供用汽。用汽参数为0.4Mp饱和蒸汽,流量20t/h。

3.4.2 采暖凝水

采暖凝水分两个区域进行回收,一为水塔及水塔侧建筑(循环水泵房、施工单位办公等),流量约5t/h;二为主厂房、辅助厂房及施工单位材料库等,流量约15t/h。该方案需设立凝结水泵及水箱回收装置两套,除铁过滤器装置一套。

达到效果:临时蒸汽设计布置,满足施工现场冬季施工和二期采暖需求。

3.5 施工通讯

施工通讯联络采用有线通讯网络、手机通信、设置局域网三种方式:

4 结语

华能鹤电二期工程1×600MW国产超临界机组,建筑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及力能供应特征,做到科学、经济、结合实际;力能供应经济合理,对它特征的概述和理论计算具有探索的意义。

参考文献

排水沟施工总结范文3

【关键词】排水管道;监理控制;开槽埋管

引言

市政工程中的排水管道施工是整个工程中一个重要的部分,监理工作的质量也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可靠施工的关键。排水管道工程贯穿于整个施工的全过程,严格工序过程,从施工的准备工作、管道的选材、安装、回填等各个工序、环节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合格,不断总结施工经验与教训,预防出现各种质量问题,使得市政工程的总体质量水平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进一步提高施工单位的竞争力。

1工程概况

上海市临港新城重装备产业区一期市政配套工程D2路Ⅱ标段,位于南汇区芦潮港镇南芦路西侧、芦五路南侧。D2路Ⅱ标段沿线现状以农田为主,部分区域分布有低层民宅,地势较为平坦,地面标高一般为3.62~4.11m。道路沿线水系发达,分布有众多明浜及排水渠。在道路横断面内共有三条排水管道,两条雨水管、一条污水管。道路中央分隔带内有一条雨水管和一条污水管,北侧为雨水管,管径φ600,管材为承插式钢筋砼成品管,管底内标高1.67~1.90m,开槽深度1.4~2.6m;南侧为污水管,管径DN600,管材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加砂管,管底内标高-2.09~-4.10m,开槽深度5.39~8.40m;另一条雨水管位于南侧非机动车道下,管径φ1200、φ1350,管底内标高-0.57~1.13m,开槽深度2.17~4.87m。文章结合D2路Ⅱ标段排水工程(开槽埋管)进行详细分析。

2排水工程施工监理

2.1施工监理流程

测量放线井点降水沟槽开挖沟槽支护沟槽明排水沟槽基础施工管道铺设施工磅水检验、管道坞膀附属设施施工沟槽覆土。

2.2沟槽施工降排水

由于本工程雨污水管沟槽开挖深度多为3~8m,故设线状布置的轻型井点降水设备进行降水,开挖后沟槽单侧采用明排水。

(1)井点降水

井点降水选用轻型井点,根据沟槽开挖深度的不同确定井点的排数,深度在3~5m的沟槽,采用双侧单排线状轻型井点;深度在5~8m的沟槽,采用双侧双排线状轻型井点。井点管平面位置距板桩距离为1.2m,以防漏气,井管间距为1.2--1.6m,原则上一台干式真空泵负责40~50m的埋管,分段流水施工。

按平面布置确定管槽位置,挖0.6~0.8宽的槽沟。履带吊配合用高压水冲孔,孔径不小于30cm。成孔完成后,立即下沉井点管,随即将中粗砂灌入孔内。实际灌砂量应大于计算量的95%,距地面1m用粘土封填,安装总管及泵体设备。

沟槽开挖前应井点提前预抽,提前天数为3-5天。井点管抽出的水,经现场有组织的排入道路明沟,为防止明沟渗水,影响井点降水效果,排水明沟可采用砂砌明沟,表面用1:2水泥砂浆粉刷。井点降水至地下水位低于拟开挖沟槽槽底以下0.5m处。

(2)明排水

沟槽开挖后采用单侧明排水。在基坑单侧挖150250mm的排水沟,沟距坡脚为300mm,排水沟坡度为0.5%。每隔200m挖一处6006001000mm的集水井集水。基坑排水由专人负责,有积水时用潜水泵抽水至。

2.3沟槽支护施工监理

本工程排水管沟槽挖深在3~8m左右,全部采用直槽开挖。沟槽支护方式见表1。

钢板桩采用振动打桩机或挖土机打设,钢板桩的长度及打入深度根据沟槽深度不同选择8~15m。板桩打设完成,井点经预抽后进行挖土。

监理过程中对支撑工程施工要求,在挖土深度至1.5m左右,距地面0.6~0.8m处设第一道支撑。视挖土深度确定第二道支撑,第二道支撑一般设置在管道上口0.6m处,或在砼基础面上20cm处设置临时支撑,待砼基础达到一定强度,排管前在混凝土基础与板桩之间用砖块或短木填实稳固后,方可拆除临支撑。

2.4沟槽挖土施工监理

沟槽挖土采用液压反铲挖土机挖土。挖土时应严格控制标高,防止超挖或扰动基底面,挖至槽底标高以上15cm~30cm,底层土再用人工挖除,修整槽底,并在板桩边设至排水沟。沟槽挖土完成后及时在沟槽一侧挖好排水明沟、集水井。

(1)轴线标高控制

测定管道标高设置高程样板(龙门板)控制。“龙门板”应设置在每节管子两头的窨井位置,并根据每节管子长短,在中间设置“龙门板”,板的个数应能反映通视为准,并在龙门板上定出管道中心线。高程样板必须经复核后方可使用。

(2)沟槽基础施工

基础施工前,必须复核高程样板标高,每隔4m左右钉一只样桩,并用水准仪测量桩顶标高,以控制挖土、垫层和基础面标高。

基础的底层土应人工挖除,修整槽底,如有超挖应用砂砾或旧料填实,严禁用土回填。

2.5砼管铺设施工监理

(1)排管

排管首先应根据高程样板上定出的管道中心位置,在二端各排一节管节,标高、方向和中心位置均应符合要求。排管从下游开始排向上游,承口向上,插口向下,承口插口清洗干净。

承插式钢筋砼管选用橡胶密封圈,并套入插口槽内,四周均匀、平顺、无扭曲。管节合拢采用手扳葫芦进行管节就位拉紧,以保证接口密闭,管节拉紧后及时将管枕击实。根据管径的不同选择相应起重量的手扳葫芦。

每排一只管节即用高程放板复核一次管内底标高,每只管节应垫实稳固,排好后不得振动。

(2)管道接口

对橡胶圈的长度、搭接处强度、表面有无受油类和碱类腐蚀等进行严格检查,同时表面应光滑平直无气泡。接口施工前先将管子两端的承口和插口清洗干净,然后装好橡胶圈,测定好轴线标高,采用手扳葫芦拉紧,钢丝绳穿过需铺管中心,连接托板,靠在另一面,拉紧托板保证接口的密闭。

2.6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UPVC管道铺设施工监理

管道采用人工下管,排管应根据高程样板控制标高、方向和中心位置,自下游排向上游,承口插口清洗干净。管道接口,采用弹性密封柔性接口。

管道铺设完后,发生管节损坏时,应将损坏的管段或整根管更换,重新铺设。管道与检查井的衔接,应采用短管连接,采用承插管件接头连接,管件与检查井相结合的表面砂浆应饱满,以保证管件与水泥砂浆的紧密结合。

2.7沟槽回填

设计要求管道坞膀及管顶以上50cm以内采用中粗砂回填,沟槽回填时应距管壁1m范围内薄铺轻夯、洒水拍平,每层填筑松厚不应超过20cm,到管顶以上50cm为止。管顶50cm以上部分采用间隔填筑的施工方法。

3开槽埋管的质量监理控制

3.1质量监理总体措施

1)完善建立质检制度,严格把握质检关

在施工中每工种之间的交接亦需各工程质量员对上工序的质量进行检验。各施工队质量主管工程师对每项工序需检查签证,需每项工程进行自查复验,复验合格后报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

2)切实做好交底工作

将交底工作一直做到每个职工,使每一个职工明确整个工程的意义、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每个工序的施工方法、要求和注意事项。在施工时严格按设计要求、按图施工,如需要变更必须填写变更手续报现场监理。

3)认真做好测试工作

对原材料进行测试,须符合设计要求;填料及其击实标准等要进行必要的测试;对施工工序中的效果进行测试,基础砼强度、填土密实度等施工方协同监理工程师一道进行测试。

3.2雨污水管施工质量监理

沟槽基础施工时要严格按高程样板尺寸施工,每隔4m钉一只样桩,并认真进行复测,利用样桩控制挖土,垫层,基础标高。沟槽排管中逐节检查管子及密封圈,不符合要求不可使用。每节管子,加强高程、中心线、承插间隙,承口橡胶圈有无回弹等检查。管道坞膀时二侧同时均匀下料,分层洒水拍平,控制容量不小于16KN/m3。

凡是设有雨水口的道路边线,施工中使用经纬仪定出路边基准线,雨水口的位置用此基准线控制。雨水收水井砌筑落底时,要先校核井口外边线与基准线是否平行,是否符合距侧石(路缘石)内边线的距离。

砌筑雨水口时,应将支管截断的破口朝向雨水口以外,用防水砂浆做好接口,完整的管头与井墙齐平,已造成破口外露或管头外露过长,应将长出井墙的管头切平,用高标号的水泥砂浆将管口修好。

对雨水口支管的施工监理,要和小管径管道施工监理一样,用“四合一”稳管方法,对管道纵坡、管道直顺度、管内底高程、管内底错口等质量指标也要进行控制,雨水口支管如属二次接长,要预先测设好整段管线的中线、高程、纵坡,就可避免倒坡、曲弯现象的发生。

3.3沟槽开挖的质量监理

1)防止边坡塌方,这个问题监理可以协助有关部门根据土壤类别进行确定边坡应具有的坡度。对于较深的沟槽,一定要进行分层开挖。被挖出来的沟槽土方要妥善堆放,可以堆放在沟槽的两侧位置,但须满足一定的安全距离,且堆土高度必须符合安全要求。

2)沟槽断面的控制,监理应同施工单位对于槽底宽度和开槽断面的问题共同确定。槽底的宽度,一般应等于管道的结构宽度加两侧的工作宽度。断面由挖深、槽底宽、槽层、层间留台宽度和各层的边坡坡度多种因素决定。断面开挖时,考虑了工程的质量和生产的安全,必须保证开槽断面合理性问题。

3)预防槽底的泡水,在雨季进行施工,施工部门可以在沟槽周边叠筑土埂,雨水防止流进槽内。有浅层滞水的地段及地下水位以下的地段进行挖槽时,施工部门要用水泵进行抽水,建立一些集水井和排水沟,浸水作业是绝对不可以的。

3.4回填土质量监理

1)回填土质量必须严格控制,回填土不可以含有混凝土碎块、碎砖和大于10cm的硬土块;回填时槽内必须没有积水,不可使用垃圾土、腐植土和淤泥,沟内不得有积水等。

2)对回填土的密实度要控制严格。在管顶50cm以内,密实度一般要控制在87%-90%左右;在管顶50cm以上,密实度就要同路基密实度相同要求。

4结语

可见,市政工程中的排水管道项目监理工作的质量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可靠施工的关键。在施工中强化管理,选择科学的施工技术与方法,保证监理工作的质量,按照科学化、标准化以及程序化的管理模式,使得工程项目的每一个环节均得到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排水沟施工总结范文4

关键词:土壤盐渍化;砌护方案;排水流量;治理措施;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197

石嘴山市是银北地区盐渍化程度最为严重的地区,惠农区及大武口区轻、中、重盐渍区面积占全区耕地面积的24.21%。全市7.67万hm2耕地中盐渍化耕地就有2.61万hm2,占耕地总数的34.00%,这部分耕地土壤含盐量高,目前多为低产田。五分沟位于石嘴山市隆湖经济开发区,由于隆湖地势低洼,农田排水不畅。

1 项目区现状

1.1 五分沟现状

1.1.1 排水系统

五分沟西起第二农场渠(以泄洪溢流堰为起点),向东南方向延伸,穿新区水系,汇入三二支沟,由三二支沟排入第三排水沟,最终汇入黄河,沟道总长8.5km。五分沟控制排水面积0.12万hm2,同时担负排泄洪水,泄洪流量10m3/s。

1.1.2 沟道现状

0+000~4+450段,该段沟道右岸为国营前进农场土地,左岸为隆湖二站村土地,每当发生较大洪水时,溃堤时有发生,造成洪水肆虐农田、村庄。近几年每年汛期来临之前,沟道两侧村名都会自发组织对沟道清淤筑堤,由于筑堤土方均取自沟内,土质为粉土和砂土为主,无法抵御较大洪水。

4+450~7+715段,该段五分沟淤积严重,水生植物茂盛,沟道边坡基本稳定,局部发生滑塌,沟道岸坡及沟道内的杂草、芦苇茂密,两岸边坡主要为人工填土、粉质黏土及壤土。

4+450~7+715段,该段沟道不直接承泄农田排水和山洪水,农田排水和山洪水经过新区水系调蓄后达到排泄水位后,才经新区水系溢流堰、五分沟排入三二支沟。由于沟道排水功能减退,造成沟道逐渐被农田侵占。

1.2 五分沟排域盐碱地现状

1.2.1 盐碱地现状

根据《石嘴山市盐碱地开发利用规划》,项目区总面积0.12万hm2,耕地面积0.04万hm2,盐碱地面积0.08万hm2,其中盐碱地占项目区土地总面积64.7%。轻盐渍区占耕地面积的17.3%,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平,排水条件稍差的区域,分布常介于非盐渍区与中重盐渍区之间;中盐渍区面积占耕地面积的36.9%,主要分布在地形较低、排水不畅的区域,以湖泊、洼地边缘多见;重盐渍区面积占灌区耕地面积的10.5%,多分布在排水困难上农下渔的新垦地。

1.2.2 土壤盐碱化的主要原因

1.2.2.1 地形低洼,地下水位高

项目区地形低平,排水困难,地下水位高,黄河汛期,还对沟水形成顶托,使地下水更难排出,这是形成该地区土壤盐化重的最主要的原因。

1.2.2.2 排水不畅

项目区虽然干、支、斗、农沟系形成网络,但由于沟道淤塞,形成排水不畅,排水沟挖深不够,不起排除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的作用。已建有的竖井及短沟小站,现已基本报废,不起排水作用,这是造成大部分地区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土壤盐化重的原因。

1.2.2.3 渠道渗漏

渠道渗漏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据调查,渠道两侧350~500m范围内为渠道渗漏影响区,300m范围内为严重浸渍区,土壤盐化重,局部低洼地,形成为沼泽地带 。

2 项目区概况

2.1 项目区地理位置及范围

项目区涉及石嘴山市隆湖扶贫经济开发区二战村、西轴村,N38°53′18″~38°55′59″,E106°16′57″~106°20′44″。五分沟排水范围东到三二支沟、南到五分沟,西到第二农场渠,北到十四斗渠,控制排水面积0.12万hm2。

2.2 社会经济条件

石嘴山市隆湖扶贫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40km2,其中耕地面积0.15万hm2;共辖8个村、3个社区,总人口5.5万人,其中常住人口3.6万人。2014年,实现税收收入8900万元,完成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5.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700元,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767万元,分别比1992年增长了18倍和17倍。

3 工程总体布置

3.1 总平面布置

本次对项目区排水系统整治采用“布局维持现状,对沟道清淤疏浚、岸坡治理为主”的方案。排水系统及沟道线路均维持现状,对五分沟进行清淤整治,解决五分沟排水不畅的问题,规划治理沟道8.5km。

3.2 治理方案

3.2.1 格宾石笼+干砌石护坡

格宾基础由防腐处理的合金钢丝编织成六边形双绞合钢丝网,网孔规格为60~80mm六边形,填充石料粒径60~200mm,基础宽度0.8 m,深0.6m,边坡1:2;护坡采用干砌石护坡厚度为0.3m。优点是耐久性好、抗冲刷能力强、适应地基变形的能力强;透水性好,抗冻胀性能好;对石材的要求较宽松,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材料;由于施工方法为干砌,施工时不用水、不用电,施工方便;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缺点是工程造价比传统护坡高,网片内石块的摆放位置有较高要求,且整体性和稳定性较少。

3.2.2 格栅石笼+干砌石护坡

采用干砌石和格攀笼结合的护坡型式,护坡干砌石厚度为0.3m,压顶及坡脚齿墙采用格栅石笼,压顶格栅石笼为0.5m×0.3m,基础格栅石笼为0.8m×0.8m,边坡1:2。优点是采用材料均为传统材料,施工工艺简单、成熟;抗冲刷能力强;干砌石为透水性材料,抗冻胀性能较好。缺点是适应变形能力较差,格栅的耐久性差。

3.2.3 浆砌石护坡

浆砌石护坡厚0.3m,基础宽度0.8m,深0.8m,边坡1:2。

优点是浆砌石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密实性、强度高等特性,故其抗冲能力强,不易变形,耐久性好等特点;缺点是承载力低,抗拉抗剪强度不高。综合考虑:使用时间长,抗冻性能好,适应变形,采用方案1作为本次工程的治理措施。

4 工程设计

4.1 排域分析及排水流量计算

4.1.1 排域分析

沟道治理后排域维持现状不变,五分沟排水面积0.12万hm2,其中耕地面积0.04万hm2,盐碱地面积0.08万hm2,通过疏通沟道来降低沟道水位,对该区域盐碱地改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1.2 排水流量计算

沟道的主要功能是排渍排涝,除此之外,要考虑泄洪流量。其中五分沟泄洪流量为10m3/s,第二农场渠渠道退水流量4m3/s,设计排渍模数为0.11m3/s.0.07万hm2,设计排水模数0.33m3/s.0.07万hm2。根据沟道运行要求,主要有4种工况。日常排水,即排渍流量;排涝,即设计排水流量;排洪,排涝流量+泄洪流量;渠道退水,具体计算见表1。

通过上述分析计算,五分沟排渍流量0.13~0.186m3/s;排沉髁0.386~0.558m3/s;最大排水流量(工况三)10.386~10.558m3/s。

4.2 沟道开挖设计

4.2.1 沟道比降确定

五分沟沿线控制性建筑物主要有泄洪涵洞、石银高速涵洞、大沙路涵洞、新区水系、沙湖大道、三二支沟等。根据实测资料,五分沟沟头至新区水系段比降约为1/3500~1/4500,新区水系至三二支沟段比降基本为1/2000,由溢流堰进行控制。最终确定五分沟沟道K0+000~K0+532段设计纵比降为1/500,K0+532~K5+736段设计纵比降为1/2000,K5+736~K7+715段设计纵比降为1/4000,K7+715~K7+780段为新区水系,该段不做工程措施。K7+780~K8+500段设计纵比降为1/2000。

4.2.2 沟道横断面设计

根据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沟道横断面:,式中:Q-渠道设计流量(m3/s);n-沟道糙率; A-过水断面面积(m2);R-水力半径(m);b,h-分别为渠道底宽和水深(m);i-沟道比降。

4.2.2.1 横断面

现状沟道断面为梯形断面,根据工程环境、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条件要求等因素,设计考虑采用梯形断面。

4.2.2.2 沟道边坡

沟道边坡主要根据沟深、土质、挖方情况和边坡稳定要求等因素确定。沟道沟床岩性多为粘性土及壤土,根据现状沟道断面形式,现状边坡为1:1.75~1:2。

4.2.2.3 沟床糙率

沟道边坡主要为干砌石砌护及土边坡2种型式。根据《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砌护沟道砌护部分糙率值取0.025,土质边坡糙率取0.029。

4.2.2.4 沟道水力计算

沟道按照最不利水力条件计算、即按照最大排水流量计算。水力要素计算成果见表2。

4.3 沟道治理型式

根据沟道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段治理。沟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淤积,塌坡情况,故本次设计对沟道边坡进行砌护,结合沟道现状,对五分沟K0+330~K7+715段进行砌护,沟道总砌护长度为7.385km。

沟道砌护采用干砌石护坡,格宾石笼护脚的形式。砌护高按设计水位+0.3进行确定,五分沟砌护高度最终确定K0+330~K0+532 砌护高1.0m,K0+532~K5+736 砌护高1.5m,K5+736~K7+715 砌护高1.9m。

护坡采用300mm厚干砌石的形式。护脚采用800mm×800mm的金属石笼。砌护前边坡铺设土工布,起反滤作用。砌护如图1所示。

排水沟施工总结范文5

关键词:土方;回填;施工;问题

中图分类号:U615.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大跨度结构、高层、超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提高设计标准与增加结构负荷对基础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回填土的施工质量与施工工艺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一、回填土施工方法

因施工场地、施工机械、特殊施工技术要求等原因,一般采取人工夯实方法或机械压实方法。

(一)人工夯实方法

机械压实不到之处和小面积回填土采取人工夯实办法;采用蛙式打夯机等小型机具夯实时,一般填土厚度不宜大于25cm,每层压实遍数3遍~4遍,打夯之前对填土初步平整,打夯机依次夯打,均匀分布,不留间隙;在打夯机工作不到的地方用人力打夯,虚铺厚度不大于20cm,人力打夯前应将填土初步整平,打夯要按一定方向进行,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行行相连,两遍纵横交+,分层夯打。夯实基槽及地坪时,行夯路线应由四边开始,然后夯向中间;回填管沟时,应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围填土夯实,并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机械回填夯实。

(二)机械压实方法

为保证填土压实的均匀性及密实度,避免碾轮下陷,提高碾压效率,在碾压机械碾压之前,宜先用轻型推土机推平,低速预压4遍~5遍,使平面平实;采用振动平碾压实碎石土,应先静压,而后振压。

二、填土压实方法

大量实验和工程实践证明:土基压实后,路基的塑性变形、渗透系数、毛细水作用及隔温性能均有明显改善。填土压实方法有:碾压法、夯实法及振动碾压法。

(一)碾压法

碾压法是利用机械滚轮的压力压实土壤,使之达到所需的密实度。碾压机械有平碾及羊足碾等。平碾(光碾压路机)是一种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自行式压路机,重量6~15t。羊足碾单位面积的压力比较大,土壤压实的效果好。羊足碾一般用于碾压粘性土,不适于砂性土,因在砂土中碾压时,土的颗粒受到羊足较大的单位压力后会向四面移动而使土的结构破坏。松土碾压宜先用轻碾压实,再用重碾压实,效果较好。碾压机械压实填方时,行驶速度不宜过陕,一般平碾不应超过2kmPh;羊足碾不应超过3kmPh。

(二)夯实法

夯实法是利用夯锤自由下落的冲击力来夯实土壤,使土体中孔隙被压缩,土粒排列得更加紧密。夯击式中除人工使用的石夯、木夯外,机动设备中有夯锤、夯板、风动夯及蛙式夯等。夯实法适用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碎石类填土地基的深层加固。

(三)振动压实法

振动压实法是将振动压实机放在土层表面,在压实振动作用下,土颗粒发生相对位移,而达到紧密状态。在正常条件下,对于砂性土的压实效果,振动式效果较好。

三、影响填土压实的因素

填土压实质量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主要影响因素为:压实功、土的含水量以及每层铺土厚度。

(一)压实功的影响

压实功能(指压实工具的重量、碾压次数或锤落高度、作用时问等)对压实效果的影响。

填土压实后的干密度与压实机械在其上施加的功有一定关系。在开始压实时土的干密度;急剧增加待到接近土的最大干密度时压实功虽然增加许多,而土的干密度几乎没有变化。因此,在实际施工中,不要盲目过多地增加压实遍数。

(二)含水量的影响

在同一压实功条件下,填土的含水量对压实质量有直接影响。较为干燥的土,由于土颗粒之间的摩阻力较大,因而不易压实。当土具有适当含水量时,水起到了作用,土颗粒间的摩阻力减小,从而易压实。相比之下,严格控制最佳含水量,要比增加压实功能收获大得多。当含水量不足,洒水困难时,适当增大压实功能,可以收效,如果土的含水量过大,此时如果增大压实功能,必将出现,弹簧现象,压实效果很差,造成返工浪费。

(三)铺土厚度的影响

土在压实功的作用下,压应力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小,其影响深度与压实机械、土的性质和含水量有关。铺土厚度应小于压实机械压土时的作用深度,但其中还有最优土层厚度问题,铺得过厚,要压多遍才能达到规定的密实度。铺得过薄,则也要增加机械的总压实遍数。恰当的铺土厚度能使土方压实而机械的功耗费最少。

四、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

(一)场地积水

由于场地平整面积过大、填土过深、未分层夯实;场地周围没有做排水沟、截水沟等排水设施,或者排水设施设置不合理,排水坡度不满足要求;场地周围没有做排水沟、截水沟等排水设施,或者排水设施设置不合理,排水坡度不满足要求以及测量误差超过规范要求等原因,而导致场地内在平整以后出现局部或大面积积水。

其预防措施为:在施工前结合当地水文地质情况,合理设置场地排水坡(要求坑内不积 水、沟内排水畅通)、排水沟等设施,并尽量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如果施工期跨雨期的,要做好雨期施工现场排水措施。场地回填土按规定分层回填夯实,要使土的相对密实度不低于85%。

其对应的治理方法为:明沟排水法;沿场地周围开挖排水沟,再在沟底设集水井与其相连,用水泵直接抽走(排水沟和集水井宜布置在施工场地基础边净距0.4m以外,场地的四角或每隔20。40m应设1个集水井);深沟排水法。如果场地面积大、排水量大,为减少大量设置排水沟的复杂性,可在场地外距基础边6.30m开挖1条排水深沟,使场地内的积水通过深沟自流人集水井,用水泵排到施工场地以外沟道内。

利用工程设施周围或内部的正式渗排水系统或下水道,将其作为排水设施,在场地一侧或两侧设排水明沟或暗沟,把水流引入渗排水系统或下水道排走,此法较经济。

(二)填方土出现橡皮土

由于使用了含水量比较大的腐植土以及泥炭土或者粘土、亚粘土等原状土土料回填。打夯以后,基土发生颤动、受压区四周鼓起形成隆起状态(土体体积未变化)、土体长时间不稳定。

其对应的预防措施为:现场鉴别,要求回填土料“手握成团、落地开花”;回填前,不允许基坑内有垃圾、树根等杂物,清除基坑内积水、淤泥;其对应的治理方法:如果土方量很小,挖掉换土,用2:8或3:7的灰土(雨、冬期不宜用灰土,避免造成灰土水泡、冻胀等事故)、砂石进行回填;如果面积大,用干土、石灰、碎砖等吸水材料填入橡皮土内;如果工期不紧,把橡皮土挖出来,晾晒后回填。

(三)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填土的场地在荷载作用下,地基引起比较大的变形,地基稳定性降低。

其原因包括:土料含水量太小,影响了夯实(碾压)的效果,造成夯实(碾压)不密实;含水量太大,则易形成橡皮土;土料不符合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有机质超过规范要求(大于。。5%);填土过厚,未分层夯实;机械能力不够。

其对应的预防措施有:选择回填的土料及其性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填土密实度应根据工程性质的要求而定,压实系数等于土的控制干密度除以土的最大干密度;设计有要求时,要通过现场土工试验,并且严格进行分层回填夯实,加强对土料含水量的控制。

其对应的治理方法为:换土回填;翻出晾晒、风干后回填;填入吸水材料;施打挤密术桩。

参考文献:

排水沟施工总结范文6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明沟排水;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在市政道路的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开挖基坑,这时,地下水就会汇入基坑或基槽之中,此外,如果下雨,地表水也会流到基坑内。做好排水工作是确保施工的正常运行并防止发生边坡坍塌与地基承载力下降的重要保证。所以,市政道路施工前,施工单位要特别重视排水系统,需要在施工前就做好路基两侧的排水系统的工作,确保在施工期间,路基内能畅通的排出,从而保证路基的地基工作面或者是路基的填筑表面免遭雨水浸泡。一般来说,道路施工过程中积水排出的方法主要分为明沟排水与人工降低地下水水位这两种。

一 明沟排水

明沟排水指的是在基坑或者沟槽的开挖过程中,在其四周构筑地堤截水,或是在基坑内部的四周或者低洼处进行排水沟的开挖,从而将地面水或者地下水汇集在集水井之内,最后用水泵抽走的方式。明沟排水又可以分为地面截水和坑内排水两个方法。

1.地面截水

为了能够有效的排出地表水以及雨水,市政道路的施工过程中可采用筑堤截水的方式。沿着迎水的位置把挖出的土壤建造成0.6m到0.9m的堤坝。采用自然形成的沟道进行排水,并需要快速及时的对沟道进行疏通护理。若道路施工的位置并没有此类天然的沟道,就需要在施工区域的周围挖出排水沟,从而对地面水进行拦截。此外,道路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排水沟与建筑物间的距离处于安全范围之内。

2.坑内排水

坑内排水的方式适合挖掘水量比较少或者基础比较浅的基坑与沟槽。若是挖掘施工的过程中出现有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情况,就需要在工程施工的同时挖掘集水井,此时还需要在四周挖掘出排水沟,目的是为了把水流引到集水井之内。最后再通过使用水泵的方式将水排出。需要注意的是,把排水沟设置在坑底的迎水位置,确保其与坡脚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6m。坡度与排水沟断面尺寸会对排水沟的排水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确保排水量能达到最理想的状态,断面的面积一般需要大于或等于0.09m2,并且坡度一般保持在1%到5%。综合地下水总量与水泵的性能,集水井需要设置在间隔30m到40m的位置,并且集水井的直径需要大于等于0.9m,此外,随着挖土的深度的增加,集水井的深度也需要相应的增加,而且在排水沟和抽水泵较低的地方安装进水阀。

二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指的是沟槽或者基坑在开挖之前,需要预先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量的井点管,使用抽水设备把地下水的水位降低到基坑的地面以下,从而形成干槽施工的有利条件。根据不同的条件,需要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一般来说,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式包括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管井井点以及深井井点五类。

1.轻型井点

一般来说,粗砂土层、中砂土层以及细砂土层中,适于使用轻型井点,这是利用真空原理的作用将地下水位降低。轻型井点的主要设备组成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抽水设施、井点管、集水管以及滤管等。

2.喷射井点

市政道路施工中,假如基坑的深度比较大时,此时降水的深度需要大于或等于7cm,为了经济性特征的提高,需要使用喷射井点。一般来说,喷射井点十分适用于渗透系数水平在2m到50m的淤泥,通过喷射井点的使用,积水的水位降低水平在9m到21m之间。喷射井点借助射流效应,把地下水抽至地面。在埋设喷射点时,需要利用压缩空气或加水等的方式排出淤泥。另外,假如套管内的含泥量低于5%时,就需要先进行灌砂,然后再拔套管。

3.电渗井点

利用重力或者真空作用的轻型井点在渗透系数低于0.1m/d的淤泥、粉土以及粘土等的土质中效果很差。这时就需要使用电渗井点的方法进行排水,这种方法往往和轻型井点或者喷射井点结合起来使用。电渗井点利用井点管(包括轻型井点管或者喷射井点管)作为阴极,沿着基坑的进行布置,并利用直径为50mm到75mm的钢管或者直径为25mm以上的钢筋为阳极。根据选用类型的不同,降水的深度也会不一样。在降水的深度低于8m时,一般使用轻型井点与电渗井点结合;而降水深度高于8m时,就需要使用喷射井点与电渗井点相结合的方式。

4.管井井点

管井井点适用于地下水和渗透系数丰富的粗砂与中砂等土层中。管井井点的降水量较深,排水量十分大,所以可以于基坑内直线铺设。在套管方式的选择上,基坑和井的中心之间的距离需要大于4m,还要根据渗透系数、降水的面积和深度等多种指标决定埋设管径的深度与间距,一般来说,深埋的最大深度为12m,间距的最大水平11m至52m之间。

5.深井井点

深井井点适于使用在砂类土质中,此类地区一般具有降水深且涌水量大的特征,降水深度约为60m。开挖井点时,需要在基坑四周每间隔20m到35m的位置进行井点的设置。深井井点的主要施工顺序:施工准备、准确钻孔、安装井管、回填滤料、洗井、安装泵机、抽水试验、工作。

三 总结

众所周知,市政道路的施工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排水问题,这个问题是市政的工作人员必须重点关注的。在市政道路施工之前,首要的工作就是制定排水和降水的方案,这个方案必须根据气象资料、水文、工程地址、施工工期以及现场环境来制定。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及时对排水设施进行维修、清理,从而保证排水的通畅。一般来说,在市政道路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对于路基及其周围积水的排出措施,主要分为明沟排水以及人工降低地下水水位这两种方式。但是这两种方法也有其适用条件,所以这就要求施工中的操作人员考虑施工过程中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自由排水与组织排水相结合的方法,降路基被雨水浸泡等不良情况的发生频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缩短工期,使工程早日完成,交付使用,从而避免施工影响城市交通,方便市民通行。

参考文献

[1]费作为,李富,衣明林. 关于路基排水问题的探讨[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