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级试用期总结范例6篇

科级试用期总结

科级试用期总结范文1

我于2019年11月被任命为副主任,这一年来,在领导的言传身教、悉心培养下,在单位同事的关心、照顾、鼓励、信任下,我不断发奋努力,认真履职,踏实工作,诚信为人,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这一年是挑战的一年,也是学习的一年,下面我汇报一下去年以来个人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

一、重视理论学学习,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

一年来,自觉学习,忠心向党,自觉树牢看齐意识,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目标要求,我台开展了多次专题教育、学习计划,我积极参加党委和单位的集中学习,深入领会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不懈的用理论体系武装头脑,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先进同事看齐,始终在思想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认真学习了《党政管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干部教育条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汇编》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中央、省委领导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理论修养,提高运用政策的水平。

二、配合领导,诚心干事

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在行动上令行禁止,不管是本职工作,还是临时任务,从不推诿,遵守纪律、严守规矩,按纪律、按规章办事,在工作作风上严谨细致,尽心尽力。

1.做好值班工作。值班工作是关键岗位,岗位平凡单责任重大,要严格要求自己,以减小停播率,以安全优质播出为自己最崇高的职责。

2.遵守值班纪律。认真监听、监视节目的播出状况。完成好值班期间其他工作任务。值班是认真观察机房内设备运行情况,发现异态,要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交接班时向接班人员交代机器运行情况和其他的有关事宜。

3.积极参加设备维修、技术革新、业务学习和岗位练兵等活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三、真心待人,注重树立廉洁自律形象

在工作和生活中,坚持规范自己的言行,能够做到为人正派,处事公道,不搞特殊,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清贫,安得下心来。对自己严格要求,始终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做人实实在在,从不阿谀奉承,做事任劳任怨,从不埋怨泄气,不分份内份外,不争功,不诿过。

四、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每一次理论学习活动,课上认真听讲,课下勤做练习,平时不断在各个平台自学,勤学善思,丰富知识体系,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并且在单位组织的理论知识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五、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年来,在在组织和局领导的关心指导导下,经过自己不懈努力,在工作中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我也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在许多方面离领导和同事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在工作中还有薄弱环节,如学习抓得不够紧,工作中有畏难情绪,处理问题时考虑问题不够周全,在和部门协调方面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同事们能批评和督促我,使我更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缺点,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严格要求自己,通过一下几点,身体力行:

1.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当做一种责任,当做提高自己工作能力、领导水平的需求,除了按时参加单位组织的集体学习外,利用业余时间系统的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各项廉政规定等,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努力提高自身政策理论水平,并结合思想工作实际,加强党性锻炼,深刻查摆自身在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2.在业务学习方面一直常抓不懈,做到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技能,努力在工作实践中思考、总结、提高,以适应目前信息科学化、精细化的需求,做到学以致用,提高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的水平。

3.尽职履职,协助领导做好分内工作,从实际出发,认真负责的完成分管工作任务,注重在具体工作中听取领导的意见和建议,支持和协调部门领导的工作,团结同事,热心帮助他人,坚持原则,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科级试用期总结范文2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高考结构 构建

信息技术进入高考没有必要,不就是一些傻瓜的操作吗?如果你细细读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相信你就不会草率地说出这样的话。有人说,信息技术笔试进入高考荒唐之极,实践科目哪能一纸了事?如果你细细读过李艺教授主持的《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总结性评价研究报告》,相信就不会草率地说出这样的话。

一、信息技术高考具备的条件

信息技术进入高考具备了哪些条件呢?

首先,信息技术课程进入高考,不是为了给学生增负,不是为了给某些人谋取私利,而是为了符合新课标的理念,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地发展。李艺教授主持的《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总结性评价研究报告》为我们出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在新课改的方案中,信息技术的课程地位应该已经确立,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如果信息技术能成为高考科目,无疑会为信息技术教学带来强劲动力,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朝着有序的方向发展,而且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教研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次,高考允许具有语言属性的语文和外语存在,允许具有实验属性的物理、化学、生物存在,也理所应当允许具有实践属性的信息技术存在。最后,海南、山东等省已经将信息技术纳入高考科目,大部分省也将信息技术纳入会考要求。比如,江苏省在2008年高考宣讲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会考不通过者不能参加2008年高考。这说明上级主管部门已经意识到信息技术这门课的重要性,也为信息技术进入高考做了重要的铺垫。

二、构建合理可行的信息技术高考结构

在已经出台的信息技术高考方案中,信息技术在高考总分中所的比例却不尽如人意,有些只在总分750中占5分,而考试形式仅仅是单一的笔试形式。当信息技术有一天真的进入高考,那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将是如何考和分值为多少合适?下面我就如何构建合理可行的信息技术高考结构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1.考试形式为笔试和机考的有机结合。

《课标》“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部分第3点专门对“纸笔测验和上机测验相结合开展总结性评价”进行了叙述,其别指出:在组织期末考试等总结性评价时,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具体考试内容选择合适的题型和考试方式,综合运用纸笔测验、上机测验等多种评价方法。尽管李艺教授指出:“只要我们能够使用高质量的试题进行纸笔考试,其效果将比机考更好。”但没有机考的信息技术高考显然是不妥的。其中,李艺教授所说的“效果”不好主要是指机考试题的质量、机考考试系统、机考时出现的不稳定因素,等等。既然笔试能够命出高质量的试题,那么机考也完全可以,试题设计也能够充分体现过程化、人性化、面向三大目标三大基本的原则。目前,信息技术会考(机考)已在全国大部分省市开展多年,机房设备日益完善,机考经验不断积累,机考系统日益成熟,如“河北省高中会考信息技术考试系统”,采用基于规则数据库的智能评分算法,完全基于静态结果评分,不拘于固定的操作步骤。由此看来,只要各级部门和人员给予足够的重视,机考效果不好的问题就可以得到大大缓解或彻底解决。再说,像同类的介于认知类和体验类课程之间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的实验操作部分不易定量考查,而信息技术的机考完全可以做到,从这方面来说信息技术机考要必须进行。

再有一点,就是很多人反对机考的理由:机考时不能提供足够数量的微机供全体考生同时作答,这样难免降低了考试的信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已进行多年,虽然也是采用分批次考试的方法,但并没有受到人们的质疑,并已深入人心。可能这是因为高考是一种高利害的总结性考试,万人瞩目。我们不妨对机考分数进行恰当的处理,以达到大家认可的程度。比如,机考成绩结果按等级处理,细分为A+、A、B+、B、C+、C、D七个等级,A+级为最高等级,D级为不及格。信息技术高考成绩以笔试成绩为基准,若机试等级为D,不管笔试成绩多高,均视为不及格;若机试等级为A+,则在笔试成绩的基础上加一定的分值,如10分,其他机试等级只作参考,不计入总分。

2.信息技术既作为全体考生的学业基础考试科目,又作为理工科考生高考选考科目。

2005年初的《海南省2007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指导方案》(第五稿)提出:建立全省普通高中学业基础考试制度,其中物理、技术分科合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物理80分、技术80分,共160分;建立全省普通高中课程选择考试制度,实行选择考试,有三种类别供学生选择,语、数、外3科必考外,文科选考政治、历史、地理,理科选考物理、化学、生物,工科选考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其中,信息技术既作为全体考生的学业基础考试科目,又作为理工科类考生高考选考科目,这无疑是该方案的一个亮点。作为全体考生的学业基础考试科目,难度系数较低,并以较小权重计入高考总分,这体现了课程本身的基础性和对每一位考生的必要性。作为理工科类考生的高考考试科目,难度系数较高,并以较大权重计入高考总分,这反映了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要,满足个体发展不同的需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科类高校选拔人才的需要,切实体现了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改革精神,符合高考改革的选择性基本原则。虽然这一方案最终没有实施,也存在一定问题,但它为信息技术进入高考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高考是一种高利害的总结性考试。在现阶段,高考被赋予了太多的历史责任,不仅决定着考生的命运,而且决定着教师、学校的“命运”,甚至决定着当地政府的“命运”,因为它已成为当地政府追求政绩的一项硬指标。放眼看,在高考战场上流淌着多少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的心血。一切以考试成绩论成败,不管“素质教育”喊了多少年,依然是扎扎实实的“填鸭式”教学,依然是在搞大规模的“题海战术”,依然是在长时间重复的打拼。因此,信息技术期待进入高考,也期待信息技术的介入,构建一个合理可行多方面认可的高考结构。但事实告诉我们,这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课程本身还未成熟,课程专家队伍还待壮大,命题方法还待提高,人们固有的高考观念还需慢慢适应……这都是原因,所以我们还要期待。不过在期待的同时,我们也要为信息技术课程大厦的建设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审定稿).2003.3.

科级试用期总结范文3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2级和2013级三年制共6个班的学生,合计769人。6个班均采用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第七版《妇产科学》,使用相同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共6位带教教师,工龄3~21年,教龄1~3 年,其中硕士3 人、学士3人;教授2人、副教授1 人、讲师2人、助教1人。

1.2 评价方法

考试试卷由任课老师统一命题,分A卷 和B 卷两套,其中一套作为本次考试试卷, 另一套作为补考试卷。考前不进行集体辅导答疑,严格按学校的考试制度进行考试。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满分为100 分。考后进行统一流水阅卷,对2012级和2013级学生及格率和平均分进行比较,再探讨见习课带教教师的工龄、教龄、学位、职称与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之间的关系。

1.3 统计分析

连续型变量形式的数据以±s 表示,2 组数据间的比较用t检验,2 样本率比较用χ2 检验,2 分类变量相关分析用秩相关分析。采用SPSS 13.0 统计软件,P

2 结果

2.1 2012级学生与2013级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三年制6个班学生的妇产科学期末考试成绩为18~93分,平均分为(72.5±9.6)分,及格率为87.7%。2012级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为(71.5±10.3)分,低于2013级期末考试平均成绩(76.4±5.2)分(P

2.2 相关分析

教师工龄长短与6个班期末考试成绩无相关性(r =0.067,P=0.358),教师教龄长短与6个班期末考试成绩无相关性(r =0.059,P=0.371),教师学位高低与6个班期末考试成绩无相关性(r =0.047,P=0.524),教师职称高低与4 个班期末考试成绩无相关性(r =0.052,P=0.450)。

3 讨论

3.1 成绩评价及相关因素分析

考试是检查教学质量优劣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 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 也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试卷考试成绩分析是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生考试成绩分析的过程, 也是一次教学反思的过程。试卷分析既可作为教学评估的手段, 又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我校三年制学生妇产科学期末考试试卷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是学生的成绩是呈正态分布的,说明此次考试的出卷及阅卷是科学的、合理的。从而也说明了学生平时较重视妇产科学的学习,能够较好地掌握了妇产科学考核的重点内容,除此之外,81%以上的学生成绩都及格,最高分达95分,说明了妇产科学的教学效果良好,和高职高专对医学生所要求的目标是相符的。同时从成绩中也看出,有个别考生分数偏低,只有15分。我们试图从师资方面寻找原因,探索教师的素质与学生成绩的内在联系。但是结果表明,教师的学位、职称、工龄、教龄、并不是学生成绩的独立影响因素。专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教育,关键是教师要用心去做,与教师本身的硬件条件关系不大。同时我们发现,原来基础好的学生,妇产科学期末考试成绩也高,对妇产科学的学习积极性也高,都能在课前进行预习,能在课堂上及时领悟教学内容,对提问能准确回答,考试成绩相应均较高。

3.2 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经过分析, 能够总结经验、找出不足, 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及方法, 为今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奠定基础。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错误及产生错误的原因, 帮助他们及时纠正错误, 指出他们的学习缺陷, 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试卷分析, 老师也可以找出教学中的不足, 总结经验教训, 改进教学方法。

我们应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妇产科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另外,应选派热心于教学又有一定资质的教师承担见习课带教任务。

总之,通过此次妇产科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一方面,肯定了我校三年制教育的成果。另一方面,提示教师要采取措施提高三年制学生学习妇产科学的积极性,以便提高妇产科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科级试用期总结范文4

【导语】

各市教育局: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二20164号)和《辽宁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辽政发201623号)精神,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维护教育公平公正,构建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一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现就改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坚持公平公正,不断完善规则程序,为学生创造平等升学的机会。坚持科学规范,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使学、考、招有机衔接,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坚持普职并重,招生规模大体相当,让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高中阶段教育。坚持因地制宜,加强省级统筹管理,以市级为主实施,注重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实践,努力实现到2020年秋季,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二、主要任务(一)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全面推行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实现一考多用,各地和有关学校不得再另行组织义务教育毕业考试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1.考试科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覆盖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科目,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口语测试)、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作为考试科目;综合实践、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作为考查科目。2.考试内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内容要根据国家和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和要求,兼顾毕业考试和招生考试的功能,围绕引导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联系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经验,增强考试内容的基础性、系统性及综合性,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内容,杜绝偏题、怪题。各学科试题的难易程度按低、中、高三档试题的分值比例为7:2:1。命题采取省市分级负责方式进行,计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总分的科目委托省招生考试办公室组织命题,市里统一组织考试,鼓励有条件的市积极自主命题;其他考试、考查科目,由市里统筹安排。3.考试方式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科目实行纸笔考试;物理、化学、生物科目采用纸笔考试和实验操作方式进行;物理和化学、生物和地理、道德与法治和历史科目的纸笔考试采取同场分卷方式进行,道德与法治和历史科目实行开卷考试;外语听力口语测试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科目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论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以纸笔开卷考试和技能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信息技术科目考试采取上机操作方式进行;综合实践、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考查科目由各市根据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统筹安排。4.考试安排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坚持“学完即考”的原则,实行全省统一考试。生物、地理科目考试安排在学生八年级学年末或九年级学年末进行;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安排在九年级下学期进行;外语听力口语测试在九年级下学期进行。5.结果表达在全科开考的基础上,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口语测试)、物理、化学、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或历史、生物或地理等科目按照国家要求计入学业水平考试总分。其中,语文150分(汉字书写考试赋分不低于3分),数学150分,外语120分(100分笔试+20分人机对话),物化综合120分(100分笔试+20分实验操作,100分笔试中物理为60分、化学为40分,20分实验操作中物理、化学各10分),体育与健康6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二科,地理、生物二科,各市须结合本地实际,分别选择一科以分数呈现,均为50分(二选一科目也可以采用等级方式呈现,然后各市依据等级每科以适当分值计入总分),所有文化课计分科目总分不超过700分。未选择计分科目均采取等级呈现的方式,一般分为A、B、C、D、E等若干等级,各等级的划分由各市根据本市初中考生数量和高中招生计划科学合理确定,省、市示范性普通高中(省重点高中)录取时均要求达到B级及以上,并适当给予高中阶段学校自主权,允许结合学校实际提出对等级的自主要求。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科目,根据各市实际,依据自主安排的考试成绩或考查结果,可以采取等级形式或以“合格”与“不合格”或其他灵活方式呈现。(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是培育学生良好品行、发展个性特长的重要手段。从2018年开始,鼓励各市广泛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试点工作,以激励学生主动、健康、全面发展,构建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为目的,以评价学生基本素质发展水平和学科学习水平为主要内容,以完善制度建设和技术手段为保障,采取发展性和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状况和能力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1.评价内容(1)思想品德。主要评价学生在行为习惯、公民素养、人格品质、理想信念等方面的发展水平。(2)学业水平。主要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创新意识、探究能力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3)身心健康。主要评价学生体质体能发展水平、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及在体育运动方面的能力与特长。(4)艺术素养。主要评价学生在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及艺术特长发展水平。(5)社会实践。主要评价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情况和实际效果。2.评价方式(1)日常评价。日常评价包括即时评价、成长记录、学业考查、特长表现等方面,作为学年评价的重要依据。各学科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进步,关注学生的表现,适时做好记录和资料收集工作,依据评价标准,科学分析和判断,对学生及时作出评价。(2)学年评价。学年评价是阶段性评价,在每学年上、下两个学期各评价一次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定。每学年将结束时,学校在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分析、与学生及家长交流与沟通的基础上,对学生做出描述性评价(即综合性评语)。(3)毕业评价。毕业评价是初中学段终结性评价,在九年级下学期进行。毕业评价应注重对原始资料的分析与概括,以学生的日常表现为依据,通过参考学生日常评价、学年评价结果以及成长记录、学生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及学生互评结果等,经集体讨论,给予学生客观、公正的评语。3.评价程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1)录入信息,建立档案。全省将统一建设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化管理平台,各学校依据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相关信息,在市级平台上为每一名学生建立电子档案,设立电子成长记录袋,全面、全程记录学生在初中阶段各方面的状况。(2)多元评价,跟踪记录。①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写出评语。②学生互评。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班级评价小组对组内学生分别进行评价并写出评语。③教师评价。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学生综合素质状况进行评价并写出评语。④家长评价。家长观察孩子的综合素质表现并写出评语。(3)结果公示,汇总存档。学期、学年和毕业评价结果由班级、年级分级管理,必须在班级、年级和学校范围内进行公示无异议后确定。各学校要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文本档案和电子档案,并将评价结果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存档,形成市、县(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三级档案管理系统,确保评价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肃性。纸质版材料由家长签字确认后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形成学生的文本档案;电子版材料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化管理平台上存档,形成学生的电子档案。学校每学期对公示无异议的评价结果进行一次存档,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每学年进行一次存档,各市教育行政部门对初中学段终结性评价结果进行存档。4.评价结果(1)评价结果的认定。学期、学年和毕业评价,各地各校可结合实际,按照五大项评价内容或细化分解成更多具体评价项目,分项分别以等级呈现;也可以采取先分项后综合的方式,根据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以综合等级形式呈现。等级一般分A、B、C、D四个等级,各等级人数由各地按照高中录取人数和考生人数比例科学划定,D等级比例要严格控制。学期、学年和毕业评价综合性评语和认定结果要录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档案。(2)评价结果的使用。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初中学生在校期间综合素质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学期和学年认定结果作为学生在校期间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毕业分项认定结果作为学生初中毕业择优推荐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重要依据,毕业综合认定结果作为学生报考高中阶段学校的重要依据。原则上毕业综合认定结果达到C等及以上的学生准予报考高中阶段学校,省、市示范性普通高中(省重点高中)录取要求毕业综合认定结果达到B等及以上。各市要结合实际,允许高中阶段学校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提出必要的个性化要求(如5A、4A1B等)。坚持试点先行,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根据不同等级折算成适当分值(5-10分为宜)计入中考总成绩,逐步打破以考试成绩作为标准招生的传统做法。(三)改进考试招生录取办法1.开展考试招生录取改革试点。盘锦市从2017年秋季入学七年级新生开始先行试点,2020年秋季开学全省所有七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从2017年秋季开始,其他各市也要有计划地积极研究推进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试点。试点地区要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依据,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明确综合素质评价使用的基本要求,高中学校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制订具体的使用办法,使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真正发挥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坚持正确的招生导向政策。按照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切实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工作,鼓励和引导动手能力强、职业倾向明显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积极创造条件,使有意愿的初中毕业生都能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全省优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要实行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招生名额适当向农村初中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的政策措施。3.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给予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严格规范自主招生办法和程序,将自主招生的各个环节和录取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4.加强考试招生管理。完善招生计划编制办法,按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根据区域内学校布局、适宜的学校规模和班额以及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原则核定招生计划并严格执行。健全招生管理工作规定,规范学校招生行为,进一步明确招生范围、招生规模等基本要求,严禁违规跨区域和擅自提前招生,防止恶性竞争,维护正常的招生秩序。严格控制加分项目,取消体育、艺术等学生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地方实际保留的加分项目,要严格控制加分分值,健全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公示制度。完善考试招生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考试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录取结果等信息,接受考生、学校和社会的监督。完善违纪举报和申诉受理机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三、组织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制度落实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转变管理观念,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能力。各市要按照省教育厅的工作要求,加强对本地区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统筹规划,进一步明确各项任务,制订具体的工作方案,于2017年12月底前报省教育厅。要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切实抓好落实。充分考虑教育工作的特点,提前公布实施方案,有序推进各项改革。(二)深化教学改革,保证教育质量各地各校要严格落实《辽宁省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6年修订)》《辽宁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实施意见》,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严禁压缩综合实践活动、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课程的课时。要进一步加强初中学校校长和教师培训,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切实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师资配备、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条件保障,满足正常教学需要。各地要对初中学校课程实施情况开展好周期性评价和经常性督查,省教育厅适时组织开展抽查。(三)完善工作机制,提升保障能力各地要加强考试机构、考务组织、招生录取等方面基本能力建设。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库建设,开展试卷评估和分析,提升考试命题质量和水平。严格对试卷命题、印制、运送等环节的保密要求,确保试题试卷安全。各地要确保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所需经费。(四)加强宣传指导,做好咨询服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各项政策、方案的宣传和解读,及时回应学生、家长和社会关切。要重点加强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和中等职业学校免费等惠民政策的宣传,为推进改革、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各级教研部门和初中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学业规划指导,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能力,发展学生兴趣特长。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中阶段学校要主动创新咨询服务形式,努力提高咨询服务质量,为学生报考和录取提供方便。

科级试用期总结范文5

关键词:总账系统;期初余额;不平衡;原因

在畅捷通T3财务软件使用过程中,每个系统在第一次使用时,都需要根据本单位业务性质和管理要求进行设置,这个过程就称之为系统初始化。总账系统初始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内容就是期初余额录入,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会对后续的处理产生直接影响,比如记账、结账无法进行,财务报表数据错误等等。因此,财务软件用户在出现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时,应及时找到原因并更正错误的数据,以保证财务工作顺利进行。

一、试算平衡的概念

在畅捷通T3财务软件总账系统中,在期初余额录入的界面,提供了一个“试算”功能,点击之后会出现两种结果:试算平衡与试算不平衡。

试算平衡,是指在借贷记账法下,利用借贷发生额和期末余额(期初余额)的平衡原理,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试算平衡的理论基础就是会计基本恒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试算平衡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和余额试算平衡两种。

二、总账系统期初余额试算结果不平衡的原因

1.金额录入错误。在录入期初余额的过程中,由于操作员的疏忽,录入的金额有误,或是将金额多录漏录都会导致期初余额试算不平。

2.不当修改引起的错误。基础设置中的操作不完善,录入期初余额后发现错误的不当修改会导致期初余额错误。

3.科目属性设置错误。在对科目进行增添时,若科目性质设置错误也会导致期初余额试算不平。

三、解决总账系统期初余额不平衡的方法

1.金额录入错误的修改。

(1)末级科目金额错误。

例1: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后,发现短期借款科目的期初余额为10 000元,实际应为100 000元。

修改方法:进入“总账”――“设置”――“期初余额”窗口,找到末级科目“短期借款”。双击其对应的期初余额一栏数据,删除原数据“10 000”,录入“100 000”,按回车键即可。

(2)非末级科目金额错误银行存款是非末级科目,其期初余额是由系统根据其下级科目自动汇总而来,因此需检查其末级科目的期初余额并加以修改。

例2: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后,发现银行存款科目的期初余额为211 075元,实际应为211 057元。

修改方法:进入 “期初余额”窗口,发现其下设科目只有银行存款――人民币,但其金额录入错误。双击其对应的期初余额一栏数据,删除原数据“211 075”,录入“211 057”,按回车键后,系统自动将银行存款科目的期初余额修改为“211 057”。

(3)有辅助核算的科目金额错误。有辅助核算的科目期初余额错误需双击进入辅助核算窗口,修改其金额。

例3: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后,发现应收账款科目辅助核算为客户往来,期初余额为17 750元,实际应为17 550元。

修改方法:进入 “期初余~”窗口,找到应收账款科目,双击对应的期初余额栏,删除金额栏原数据“17 750”,修改为“17 550”,按回车键,点击退出即可。

2.不当修改引起的错误。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后,操作员发现是由于前期的基础设置错误,在未对期初余额进行修改的情况下,直接去修改基础设置中的问题,导致数据错误更多。

例4: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后,发现应付账款科目辅助核算供应商往来未选,直接录入了期初余额3 510元。随后直接进入“基础设置”――“财务”――“会计科目”中修改其辅助核算,并在期初余额中增加了应付账款的期初辅助资料。

修改方法:

第一步,进入“期初余额”窗口,双击应付账款期初余额栏,删除金额栏原数据;

第二步,进入“会计科目”,取消应付账款科目辅助核算“供应商往来”;

第三步,进入“期初余额”窗口,找到应付账款科目,删除之前错误录入的期初余额;

第四步,进入“会计科目”,勾选应付账款科目辅助核算“供应商往来”;

第五步,进入“期初余额”窗口,双击应付账款期初余额栏,录入辅助核算数据资料,按回车键,点击退出即可。

3.科目属性设置错误。例5: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后,发现坏账准备科目方向为借方,而正确的应为贷方。

修改方法:

第一步,进入“期初余额”窗口,找到坏账准备期初余额,双击金额栏,删除已录入的数据“2 000”;

第二步,进入“会计科目”,修改坏账准备科目的性质为贷方;

第三步,进入“期初余额”窗口,录入坏账准备期初余额“2 000”,按回车键即可。

在总账系统中,期初余额的录入工作非常重要。数据之间的关系是环环相扣的,前有基础设置,后有凭证、账簿、报表。当一个环节出现错误就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操作员在录入期初余额时,应谨慎细致,尽量不要出现差错。当然,如果出现试算不平衡时,要仔细分析原因,用正确的方法解决录入时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保证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科级试用期总结范文6

摘 要 总账系统初始化时,需要录入各账户的期初余额。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其后果非常严重,应尽快查找原因并修正错误的数据。本文结合用友畅捷通T3财务软件,分析了产生错误的原因,并详细阐述了错误数据的维护修改方法。

关键词 试算平衡 原因 维护

在用友畅捷通T3财务软件中,总账系统初始化时,需要录入各账户的期初余额。它主要实现两大功能,一是录入科目期初余额,二是核对期初余额,并进行试算平衡。

初学者由于对系统不太熟悉,操作不流畅,在进行期初设置时,一些不经意的修改或粗心大意,会造成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并导致总账与辅助总账、总账与明细账核对有误,最终不能进行记账,其后果非常严重。因此,在发现试算不平衡后,应尽快查找原因并修正错误的账务数据。

一、原因分析

试算平衡,是指在借贷记账法下,利用借贷发生额和期末余额(期初余额)的平衡原理,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包括余额试算平衡和发生额试算平衡,其目的是为了检查和验证账户记录的正确性,以便及时发现错误并予以更正。

在用友畅捷通T3财务软件的操作中,期初余额不平衡,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金额录入错误。在录入期初余额时,操作员粗心大意或疏忽,输入了错误的数据,致使试算不平衡。这是最为常见的错误类型。

2、科目属性设置错误。基础设置中会计科目的设置涉及内容较多,除了科目名称和代码外,还有科目类型、科目性质、外币核算、数量核算、辅助核算等较多信息需要设置。其中任何一项设置不对,都可能引起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

3、不当修改引起数据差错。在录入完期初余额后,操作员才发现基础设置存在问题,未做妥善处理就直接进入基础设置,对相关项目进行修改,造成系统期初数据出现混乱,导致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

二、数据维护修改

(一)金额输入错误的维护。

1、末级科目余额修改。末级科目的期初余额栏显示为白色底纹。当发生错误的科目属于末级科目,无辅助核算且设置正确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修改科目金额。

[案例1]: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后,发现库存现金科目期初余额12300元,实际应为21300元。

修改操作:进入“期初余额录入”窗口,找到库存现金科目。双击“期初余额”栏金额部分,删除原数据12300,录入正确数据21300,按回车即可。

2、非末级科目余额修改。非末级科目的期初余额栏显示为浅黄色底纹。对于非末级科目,其金额是由系统自动汇总而来,其金额差错是由下级科目差错造成的。此时不能直接修改本科目金额,而应该核查并修改下级科目的金额。

[案例2]: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后,发现银行存款科目期初余额125000元,实际应为120000元。

修改操作:经查,银行存款科目下设工行存款和中行存款两个明细科目。其中,中行存款期初余额有误,45000元实际应为40000。

进入“期初余额录入”窗口,找到中行存款科目,双击金额栏,删除原数据45000,录入正确数据40000,按回车键后,系统自动修复银行存款的余额数为120000。

3、有辅助核算的科目余额修改。有辅助核算的科目,期初余额栏显示为浅兰底纹。对这类科目的期初余额修改,需要进入相应的辅助核算窗口,对金额栏进行修改。

[案例3]: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后,发现应收账款科目期初余额30000元,实际应为20000元。应收账款科目已设置了“客户往来”辅助核算。

修改操作:

进入“期初余额录入”窗口,找到应收账款科目,双击金额栏,进入“客户往来期初”窗口,双击金额栏,删除原数据30000,录入正确数据20000。按回车键后,点“退出”按钮。

返回“期初余额录入”窗口,此时看到应收账款科目期初余额已改为20000元。

(二)科目属性设置错误维护

财务软件内部控制规定:已使用过的科目不允许修改。要修改已使用的科目属性,首先要清除已使用的痕迹,删除相关记录使科目变为未使用状态;再修改科目属性,录入期初余额;最后要将之前删除的使用记录重新补充完整,恢复原状。

[案例4]: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后,发现累计折旧科目余额方向设置为借方,正确应为贷方。

修改操作:

在“期初余额录入”窗口,找到累计折旧科目,双击金额栏,删除原数据45000元,点“退出”按钮。

在“会计科目”窗口,双击累计折旧科目,进入“会计科目―修改”窗口。点“修改”按钮,将“余额方向”改为“贷方”后,点“确定”按钮后“退出”。

在“期初余额录入”窗口,找到累计折旧科目,双击金额栏,录入余额数据45000,按回车即可。

(三)不当修改引起数据差错维护

操作员当发现试算不平衡后,不仔细分析原因,采取不恰当的方法,对基础设置进行修改,结果却导致更多的数据错误产生。此时错误可能是多方面的,应耐心查找原因,针对不同错误,采用上述方法逐一予以更正。

[案例5]: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后,发现应付账款科目期初余额显示为50000元,但其在供应商往来期初中实际只有25000元。

修改操作:经查,操作员在设置应付账款科目时,漏选“供应商往来”辅助核算,随后录入了期初余额25000元。试算不平衡后,直接将应付账款科目修改为“供应商往来”核算,并在“供应商往来期初”中增加了一条期初往来记录。

在“会计科目”窗口,双击应付账款科目,进入“会计科目―修改”窗口。点击“修改”按钮,将“供应商往来”选项去除后,点击“确定”按钮。

在“期初余额”窗口,找到应付账款科目,双击金额栏目,删除数据25000,点击“退出”按钮。

在“会计科目”窗口,双击应付账款科目,进入“会计科目―修改”窗口。点击“修改”按钮,将“供应商往来”选项选中后,点击“确定”按钮。

在“期初余额录入”窗口,找到应付账款科目,双击金额栏,进入“供应商往来期初”窗口,点击“增加”,录入辅助核算数据25000。按回车键后,点“退出”按钮。

返回“期初余额录入”窗口,看到应收账款科目期初余额已改为25000元。

总之,期初余额的录入是总账系统初始设置的重要一环,它与前期的基础设置,以及后期的凭证、账簿等都密切相关。操作员在录入数据时,要高度重视,细心操作,仔细检查,尽量不要出差错。当试算不平衡时,也不用太紧张,应深入分析原因,查找到错误的根源所在,只要采取正确的维护修改方法,就一定能保障期初财务数据的准确无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