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计价实训总结范例6篇

计量计价实训总结

计量计价实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 高职教育;“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实训教学

[DOI] 10.13939/ki.zgsc.2016.28.218

1 实训教学环节的重要作用

课程的实训环节一直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如何安排实训内容,并进行科学的开展是提高实训教学成效的重要保证。

总体来说,实训环节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训环节在设置时,都是带着学习任务进行的。在任务面前,学生们为了解决它,通常会采取各种应对措施,如找各种资料,设计规范、施工规范、视频资料等,然后进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实训环节的进行过程中,学生们通过自己动手寻求答案,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教学角度来说,动手做获得的效果也远比老师讲要来得好。

(3)实训教学培养了学生们的团体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一些实操性的实训内容,如搭设脚手架项目,必须要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协同工作才能完成。通过实训培养学生们的团体意识,合作精神,以及不怕吃苦的精神等,这些非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对今后的工作也是极其有利的。

“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作为道桥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应用型核心课程,在专业课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更应抓好实训环节的应用,发挥其作用,推动教学的进行。

2 实训环节的类型分析

2.1 室内设计型实训

“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为一门应用型专业课程,但教学内容上还是存在大量理论教学内容,这些内容相应的实训项目可在室内进行。如各种桥梁结构、构造的学习,这些内容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读图能力和工程量计算能力。另外,还可根据桥梁结构、地域环境特点等,要求学生进行桥梁施工方案设计等。这些实训内容,只需在室内,给出特定的桥梁图纸及其他设定条件即可进行。

2.2 室外操作型实训

“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课程中还有大量的设计桥梁施工的内容,如施工放样、工艺流程的学习,质量检测等内容,仅给出图纸也是无法完成的,必须到实际的施工现场,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体来进行。当然,如模板的设计及拼装;支架及脚手架的设计及搭设;混凝土的搅拌、振捣、养护等内容也可在实训室内进行,但这需要学校有配套的综合实训室才能进行。

3 实训教学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3.1 实训教学项目的设计

课程的教学一定要切合桥梁建筑市场的能力需求来进行,在教学上应该与时俱进,多讲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方法等,而对市场逐渐淘汰的施工方法、工艺等,则可少讲或不讲,在实训教学项目的设计上也应符合此要求。因此,课程实训项目在内容设计上,教师应精心挑选题目进行设计,以便将实训所获能较多地应用于实际工程。

根据桥梁建设市场的需求,对用人要求有识图、算量、放样、施工管理、质量检测等技能。根据这些要求,分别进行实训教学项目的设计。

在课程教学中,可以进行的实训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结合具体桥梁构造图(如板桥的梁板构造图,轻型桥墩构造图或重力式桥台构造图等),进行工程量的计算。要求学生正确计算混凝土、钢筋、砌体等工程量,以考核学生的识图、工程量计算能力。

(2)结合具体上部结构布置图(如一定跨径和宽度的梁桥或拱桥结构布置图),进行模板、支架的计算及设计,或进行桥跨结构施工方案设计。前者要求学生能掌握模板、支架荷载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模板和支架结构设计,并完成模板的拼装,支架的搭设及拆除等工作。后者要求学生能掌握桥梁的各种施工方法,并在不同外部条件下灵活选用适宜的施工方法。

(3) 结合具体钢筋结构图,进行梁体钢筋绑扎任务。要求学生能正确识读钢筋结构图,正确计算钢筋下料长度,熟悉梁体的钢筋构造,并完成钢筋骨架的绑扎任务。

(4)结合具体桥梁施工项目,进行桥梁结构的施工放样,施工过程管理控制及成品质量检测等。要求学生具有桥梁放样能力,基本的施工管理能力,并熟悉桥梁各部位的检测要点,检测方法及质量标准等。此实训任务相对来说最难完成,因为桥梁工程总是不断完成的,要找到一个符合学生实训项目难度,并具可操作性的项目实体对教学来说是一大难题。若有配套的实训建设基地,能够不间断提供工程实体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则是最好的。

3.2 实训教学项目的实施

以“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搭设实训项目”为例,介绍实训项目的实施步骤。

首先,由教师写出内容翔实可行的实训项目任务书和指导书,这是实训项目能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证。任务书应写明实训目的,内容,要求,提交成果,考核方法等。指导书应写明实训的具体操作步骤,操作要点,应注意事项等。

其次,在任务实施前,教师需将实训任务书和指导书下发给学生,进行任务交底和安全交底,将实训的目的、内容、要求、考评方法等一并交代给学生,确保每位学生能明确自己的实训任务,操作步骤和要点,以及操作的注意事项、安全问题等。

再次,要求学生按照实训任务书做一定的相关准备。例如:学习《脚手架搭设的构造规范》《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知识,进行脚手架构造图设计,绘出脚手架构造详图等。

最后,指导学生进行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脚手架搭设和完成后,还要分别组织学生对搭设过程和拆除过程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并将正确做法进行总结和积累,以便今后使用。

“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搭设实训项目”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操作后,在学生中取得一定好评,感觉受益颇多。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掌握了扣件的类型及使用方法,学习了脚手架的构造要求,搭设要点及安全技术。通过该实训项目,同学们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协同工作氛围。在实训项目完成后,同学们也对自己的成果进行分析,找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以及解决和避免办法等。

4 实训教学项目的评价

实训的评价方法采用自评、同学之间互评和教师评价三者相结合,综合得分。

学生在完成实训后,对自己的成果进行评价,总结自己成功和不足之处,形成总结意见。然后,同学们之间互评。通过学生们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对于该实训项目应如何操作才能做得更好。最后,由老师对结果进行总结评价,并给出成绩。

实训成果的评价是实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一定要从实训过程中有所反思,有所体会,并从中总结出经验,才能有所收获,才能达到本次实训的最终目的。

计量计价实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生物制药;任务引领;教学设计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最近几年致力于课程教学改革,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形式努力改善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切合度,使学生能体面就业。“任务引领”教学法作为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手段,在职业院校中多有实践[1],它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体现了“教、学、做”的一体化。“任务引领”的教学方法在生物制药类课程中的应用报道并不多见,本文根据作者多年从事课程教学工作的经验,借鉴了相关专家的教学设计理念[2],以项目为教学载体,通过任务引领的方式对课程教学单元进行了设计,并对学生的实训效果进行了针对性的考核。

1.项目描述。本项目选取企业典型生产案例,以某多肽类抗生素的发酵作为项目教学载体,在发酵过程中检测、分析并判断是否存在杂菌污染。本教学单元共计4课时180分钟,拟分解成三个工作任务:观察发酵液的物理性状;运用显微镜镜检技术观察记录菌体细胞的形态特点;使用微生物分离培养技术将发酵液中的微生物分离并培养成单菌落,通过解决以上三个工作任务,学习全面分析判断本次发酵过程是否存在杂菌污染。

2.教学能力目标设计。①能通过肉眼和相关生物传感器检测发酵液的物理性状是否发生变化;②能利用无菌操作技术获取发酵液样品,能运用显微镜镜检技术分析发酵液中微生物的形态特点,并按照要求如实正确记录观察结果。③能运用微生物分离技术将发酵液中的微生物分离成单菌落,并按照要求正确记录菌落的形态特征。④结合以上检测结果,能全面判断本次发酵是否存在污染,并能分析造成污染的原因。

3.教学组织与管理。按照学生序号将全班30名学生以2人为一组,分成15个小组,每组设立组长一名,由组长负责考勤、评价等,组长根据工作表现可以替换;将该教学单元分成发酵液物理性状检测、显微镜检测、单菌落观察三个任务,其中任务一发酵液物理性状检测主要在发酵实训室进行,任务二显微镜检测主要在显微镜实训室进行;任务三单菌落观察主要在无菌操作实训室进行,保证每个小组一台超净工作台。由于三个任务之间没有必然的先后顺序,可以采取每5个小组分别进行其中一个项目,完成后各自轮换。

4.教学过程设计。本单元的教学过程共4课时计180分钟,分成7个阶段。其中第3个阶段为任务的实施阶段,包含了平行的三个任务。①任务导入(40分钟):要求学生能理解发酵过程污染检测的重要性,掌握检测的几种基本方法,此块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并做好相关PPT,上课时以小组形式上台发言、讨论;教师结合学生讨论情况,补充完善相关内容,细分具体的工作任务。②任务书发放(10分钟):将工作任务以书面形式确定下来,任务书中明确具体的要求和操作步骤;组织学生按照顺序领受工作任务;此阶段耗时10分钟。③任务一“发酵液物理性质的检测”的实施(20分钟):要求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能掌握正常发酵液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粘稠度、PH、溶氧等)的分析和判断的方法,能掌握无菌取样的技术,通过任务一的实施,能区分正常发酵与异常发酵的不同;教师具体讲解发酵液的物理性质,指导学生进行相关参数的分析,示范如何进行正确的无菌取样操作。④任务二“微生物镜检”的实施(35分钟):要求学生熟练使用显微镜,掌握正常发酵菌种的形态特点,能在微观状态下记录并区分不同的微生物形态特征;教师讲解正常发酵菌种的细胞形态特点,示范如何镜检微生物。⑤任务三“单菌落培养与观察”的实施(40分钟):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技术要点,能将发酵液中的不同微生物分离成单菌落,并能如实记录并区分不同菌落的形态特征;教师讲解正常发酵菌种的菌落形态,示范微生物分离培养技术。⑥过程评价(15分钟):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每个小组的组长能按照(六)评价方案中的具体要求进行正确打分,小组成员如果对打分有疑问可当场提出异议并要求教师仲裁;教师分派组长评分任务,巡视任务实施现场,并解答学生疑问,做好仲裁工作。⑦分析、总结(20分钟):要求学生对任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完善相关操作技术,同时分析污染的原因,对项目实施的情况进行总结;教师根据学生项目完成质量做总结,尤其点出存在的问题和注意的事项。

5.实训效果评价方案设计。①学生实训总成绩的构成:学生实训效果的评价通过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进行体现,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在平时实训时对操作技能进行考核;总结性评价主要放在期末,对实训时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考核。这其中总结性评价得分占总成绩的30%;过程性评价得分占总成绩的70%,主要通过实训技能操作评价表进行量化考核。②技能操作评价表:为便于对各小组成员在实训过程中的表现进行量化评价,现以实训子项目“发酵污染的检测与判断”为例制定了技能操作评价表,表中共包含了三个方面:学生实训态度、实训过程、实训报告,其中实训过程和实训报告合计100分,实训态度作为本次实训过程的减分项计入每个子项目成绩中,而且可累积扣分。

6.单元设计的教学效果。根据上述单元设计进行教学实践发现,学生的实训态度大为改观,以往实训中存在的“忘”带白大褂、玩手机、冷眼旁观的现象几乎不再出现了;对实训过程和操作要求更为清楚,能在课上积极向老师提问,有自己的主观判断能力;团队合作的意识明显增强,责任心大为提高;实训操作更加认真,对“分数”斤斤计较,有的学生为了获得高分,情愿课后留在实训室重复实训操作。

课程教学单元设计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的现场教学有着指导性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参与实训的程度等几个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通过与企业工程师合作精心安排课程单元教学内容,编排设计单元教学方案,使学生能够充分融入到课程的学习中去,尽心尽力完成实训任务,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爱武.“任务引领教学法”的实践[J].职业技术,2012,5(141):43-44.

[2]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计量计价实训总结范文3

去年以来,我们按照总部的要求,又认真开展了项目的后评价工作,从项目前期工作、建设实施、生产运行、经济效益和持续性与影响性等五个方面对项目建设做出全面评价,有效地推进了审计及工程竣工验收和收尾工作,并总结出经验和教训,达到了加强项目管理和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下面结合石化30万吨/年乙烯一期挖潜技术改造项目自评价工作情况,把我们公司的后评价工作开展情况和主要做法作以简要汇报,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完善机构,强化实施,高水平推进后评价工作

根据股份公司石油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管理办法等有关要求,结合石化公司自身项目建设特点,我们从组织机构的设立、人员配备、工作程序、日常管理以及责任分工等方面入手,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工作安排,明确职责,强化实施,保证了后评价工作的有效开展。

1、分层设置管理机构

根据中油股份公司开展后评价工作的有关要求,石化及时成立了后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公司主管技术的副总经理担任,成员包括技术发展处、预决算中心、审计处、安全环保处等公司机关、二级分厂及中油工程设计分公司等单位。同时,各二级分厂也成立了以技术厂长为组长的二级后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开展各厂的评价工作。

公司整体后评价工作由技术发展处牵头,主要负责编制工作计划、协调督促检查各部门工作进度、组织对后评价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汇总意见、安排下步工作计划等;各二级厂主要负责自评价报告的编制工作,包括文件、资料的收集及整理等事项。

2、配强工作人员,强化业务培训

为搞好后评价工作,各部门和二级单位分别抽调技术骨干从事后评价的工作事宜;同时,加大业务培训力度,邀请从事后评价的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后评价局专家张三力来石化讲课,系统介绍项目后评价的概念、范围、内容、方法和实施等内容,并购买了相关书籍,组织学习《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后评估报告编制规定》等规章制度,为做好后评价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精细评价,促进管理

在建立组织机构、对技术骨干进行培训的基础上,石化由技术发展处牵头,全面组织开展了公司30万吨/年乙烯一期挖潜技术改造项目的后评价工作,主要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管理。

(1)制订工作计划和进度

对所进行的后评价项目的工作进度和内容做出部署,召开工作协调会,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人,分别进行后评价的准备。

(2)做好信息的采集和确认,强化各部门分工协作

一是对项目工作时间、进度、项目性质、建设规模、项目概况、建设内容等情况进行回顾。

二是借阅项目建议书(或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复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意见及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初步设计文件、初步设计文件审查意见及初步设计文件批复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图会审意见;项目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所采用的标准、工程建设质量的验收程序;施工招标情况。主要合同文件、审批文件、审计报告、环评报告及其它等涉及项目的批文和文件资料。

三是收集评价时点前的财务报表(现金流量、资产负债、利润、成本表等),采集评价时点前产品实际产量、销量、销售价格(注明是否含税);采集评价时点前固定资产折旧率、残值率、修理费、无形递延资产摊销年限、销售费用等参数,以及后评价时点前每年借款本金偿还及借款利息支付情况、还款资金来源。

四是收集评价时点前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水、点、汽、风等实际消耗量及价格(注明是否含税);以及评价时点前装置实际定员及职工工资、职工福利费等。

五是收集建设资金来源、渠道、数额、到位时间和对工程进度及投资控制的满足程度、以及流动资金的满足程度。

六是收集原料来源、数量、质量、运输、供给保证情况及市场供给前景的资料。

(3)各部门和单位分别编制自我评价总结

各职能部门分别就前期工作(立项条件、决策程序、初步设计及其它)、建设实施(施工图设计、项目管理、工程质量和工程验收及其它)、生产运行(生产准备、联合试运与试生产、生产运行等)、经济效益(投资和执行情况、项目财务效益及分析、市场潜力和竞争力)、影响与持续性(对经济、环境、科学进步及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以及持续性评价等)、进度等进行自我评价,并定量和定性分析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相比是否达到了可研报告的预期目的,说明是否附和各阶段工作的程序,差异原因,分别总结经验和教训。

(4)总结后评价工作的经验教训,进行借鉴、整改

通过后评价,将项目过程中成功、失误和教训加以归纳总结,改进或完善在建项目,在今后类似项目中加以借鉴,通过经验教训的反馈,调整和完善投资政策和发展规划,提高决策水平,改进未来的投资计划和项目的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和项目管理水平。

二、积累了经验,为下步项目建设工作提供了借鉴

目前,石化已经开展后评价和自我评价项目10项,其中包括30万吨/年乙烯一期挖潜技术改造项目包括六个子项。分别为:乙烯生产能力由30万吨/年改造到38万吨/年;苯乙烯装置:乙苯单元生产能力由10万吨/年扩大到18万吨/年;40万吨/年联合芳烃装置挖潜改造,将芳烃抽提单元的加氢裂解汽油处理能力由10万吨/年扩大到16.1万吨/年;聚乙烯生产能力达到20万吨/年;乙二醇生产能力由10万吨/年改扩到15.9万吨/年;苯酚丙酮生产能力由8万吨/年扩大到10.6万吨/年。

从已开展的项目来看,石化公司建设的项目总体上符合中油公司的项目建设程序,实现控制了项目投资、进度和质量目标,为结构调整、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和提高公司的整体创效水平做出了显著贡献,这些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基本上是成功的。

以38万吨/年乙烯改造项目为例,可研批复投资4.71亿元,初步设计概算投资4.15亿元,在各部门的努力下,最终竣工决算投资仅3.80亿元,而从年月至今为止,效益是非常显著的,每年的增量边际利润可达4亿元,对石化实现扭亏为盈和盈利持续增长贡献很大。

通过开展建设项目的后评价工作,我们认为,30万吨/年乙烯一期挖潜技术改造项目,之所以取得这么好的效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充分挖掘和利用了原有装置的潜力

石化公司30万吨/年乙烯装置于年建成投产,具有较大的扩能潜力。而其下游的配套装置15万吨/年聚乙烯装置、10万吨/年乙二醇装置、8万吨/年苯酚丙酮装置也具有较大的潜力,因此,以较小的投资,通过适当的改造,就达到了适量增产的目的。

2、中油总部的大力支持

石化公司自年以后,出现了巨额亏损。面对严峻的生存形势,石化在总部的强有力支持下,在中油吉化扭亏工作组的协调帮助和精心指导下,特别是在总部机关各部门和板块的直接领导下,使项目在最短的时间内和市场最好的时机建成投产,为石化的扭亏脱困做出了巨大贡献。

3、抓住了市场机遇

年,化工市场开始好转,石化公司抓住了这一有利时机,使装置扩产后的生产负荷达到了100%,产销率也达到了100%。

4、建设项目管理制度严格规范

石化根据股份公司的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并逐年完善了《资本性支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管理规定》、《技术设备引进管理办法》、《资本性支出项目投资计划与统计管理规定》、《技术类合同管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10余个项目前期管理规定,保证了项目前期工作的有序进行。

5、项目前期工作分工明确,职责到位

公司技术发展处负责项目前期工作的管理工作;安全环保处负责组织公司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环境评价大纲及报告的编制、评估与上报工作,协调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准性工作,参加建设项目的评估、审查;公司其他有关部门参加建设项目的方案论证、评估审查工作,并按专业分工提出意见;各二级单位负责本单位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具体管理,保证了前期工作顺利进行。

6、人员培训到位

石化在装置建设的同时,就开始培训和配置各类专业人员。人员培训主要以实际业务为主,分批、分层次、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工作。对各级生产管理人员、值班长、班长、操作人员分别进行了不同内容的培训,提高了种类人员相应的指挥、协调、操作、判断以及事故处理能力,确保了装置的一次开车成功及装置稳定运行。

7、设备采购及时

石化通过完善储备定额制度,招标订货,拓宽供应渠道,提前介入,提前订货,实施代储代销,加强监造和催货等措施,保证了建设供应。特别是在提前订货方面,在正式施工图未出来之前,利用白图进行招标,对关键部件先行备料,详细设计出来后再按图加工,大大缩短了设备制造周期,保证了装置建设的顺利进行。

8、设计质量较高

施工图设计内容与初步设计内容无重大变更,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和延误。在出现的近700个设计变更中,主要原因是由于国外工艺包的修改、资料不全及材料代用或完善设计所造成。另外,设计单位代表始终驻在现场,与建设单位及时沟通,解决问题,保证了施工进度。

9、施工组织得力

工程施工安排紧凑,人员配备齐全,本着人歇工不停的原则,连续奋战,加快了施工建设;监理单位严格按监理规范监理,保证了施工质量。经各方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投资、进度、质量目标,工程质量初步验收优良率达100%,实现了一次投料试车成功。

通过后评价工作,可以看出,在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中,无论是项目的立项、设计、施工以及生产运行,每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但公司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更为突出,在项目实施的每个细节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见人力资源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充分调动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积极性、创造性,是做好项目建设和发展工作的根本保证。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在后评价工作中,我们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人员流动变化大,当初参加项目建设的人员,工作大多发生了变化,多数知情者甚至已经离开了公司,为项目的后评价带来了许多不便。

2、二级单位虽然配备了相关人员负责后评价工作,但都是兼职,而后评价工作是一个长期和持续的工作。在工作安排和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

3、由于相关人员对后评价和项目法人单位的自我总结评价工作比较生疏,已经开展的工作都是在学习和探索过程中完成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果。建议多组织学习和交流,以尽快提高人员的水平。

计量计价实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能效分析; 负荷辨识; 多元线性回归; 用户划分

中图分类号: TN71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7)09?0156?03

Abstract: The BP neural network has great advantage to solve the nonlinear complex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ousehold electricity load itself, the electrical equipment energy consumption data of the users attaching to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is taken as the training sample. The BP neural network is used to construct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alysis model of the electrical equipment. The energy efficiency index which can reflect the target features is selected to determine the quantity of the neurons, and construct the users classification index. The users a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trained BP neural network to realize the energy efficiency contrastive analysis among us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has good convergence, and the analysis result has small absolute error. Therefore, the BP neural network used to analyze the users′ energy efficiency has practicability and availability.

Keywords: BP neural network; energy efficiency analysis; load identification;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users classification

0 引 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阶梯电价、峰谷电价的实施,用户用电行为特征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充分了解家庭用户的多样能源诉求,科学准确地反映用户的能效状况,再有针对性地为用户定制创新的个性化节能增效解决方案,从而实现用户的节能减排和电能成本降低,对助推电网整体能效水平提升、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服务感知,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如何根据对用户用电行为和耗电量分析,针对用电负荷不确定性、非线性、随机性的自身特点,通过预测模型算法及设备、同区域横向比对等方式是研究用户负荷预测、用户节能策略的依据。BP神经网络高度的自学习、自组织和自适应能力,在输入和输出样本之间建立起一种高度非线性的映射,其通过优化使用最广的梯度下降法,利用迭代运算求出权值,为优化问题的可调参数加入一定的隐节点,使求解更精确,被广泛地应用于各领域的预测模型中。

1 BP神经网络

BP神经网络是一种多层前馈神经网络,该网络的主要特点是信号前向传递,误差反向传播。在前向传递中,输入信号从输入层经隐含层逐层处理,直至输出层。每一层的神经元状态只影响下一层神经元状态。如果输出层得不到期望输出,则转入反向传播,根据预测误差调整网络权值和阈值,从而使BP神经网络的预测输出能够不断地逼近期望输出。神经网络原理就是利用输出后的误差估计输出层的直接前导层的误差,再用这个误差估计更前一层的误差,如此一层一层的反飨氯ィ就获得了所有其他各层的误差估计。BP神经网络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

BP算法的核心是数学中的“负梯度下降”理论,即BP网络的误差调整方向总是沿着误差下降快的方向进行,常规三层BP网络权值和阈值调整公式如下:

式中:为网络输出与实际输出样本之间的误差平方和即误差函数。BP神经网络每一次学习训练之后,都会进行学习结果的判别。判别的目的在于检查输出的误差是否满足允许的标准;为网络的权值调整幅度;为时刻输入层第个神经元与隐含层第个神经元之间的权值,即连接强度系数;为时刻隐含层第个神经元与输出层第个神经元之间的权值;为神经元的阈值,BP神经网络学习训练方式的流程如图2所示。

2 基于BP神经网络用户能效设计及分析应用

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用户用电设备能效评估模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设计用户分类的BP神经网络,选定能够反映对象特性的能效指标,确定样本数据、隐藏层神经元数。第二阶段,训练神经元网络,将BP网络输入训练样本转化为对应位向量,构建用户分类指标。第三阶段,依据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进行用户划分,实现用户间能效对比分析。

2.1 设计用户分类BP神经网络

(1) 用户负荷辨识系统采集的设备用电信息

根据负荷辨识系统采集的设备用电信息(以广州供电局部分用电数据为例),统计某段时间内用户的总用电量,总电费,平均电价,峰时段总电量,峰时段总电费,谷时段总电量,谷时段总电费,平时段总电量,平时段总电费等指标,对于用户的某一指定设备,统计该设备的总电量,总电费,平均电价,峰时段总电量,峰时段总电费,谷时段总电量,谷时段总电费,平时段总电量,平时段总电费等指标。

(2) 峰谷平时段划分及执行电价标准

峰谷平时段划分及执行电价标准见表1。

(3) 构建神经网络元节点

根据以上对BP神经网络算法的研究和实际的数据模型,构建相应的神经网络,其中输入层有32个节点,将输入的数据样本转化为32位的向量;隐含层有15个节点,输出层有3个节点,即输出是个3位的向量;按照用户能耗等级,对应将用户划分为3类用户,分别为低能耗,中能耗,高能耗用户。

2.2 BP神经网络训练

(1) 数据进行预处理

由于采集的设备用电数据比较杂乱,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之前,需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对遗漏数据进行缺失处理。在分析电力用户数据的过程中,某个时间点的数据缺失可根据附近时间点的数据记录填写空缺,也可采用直接忽略空值的数据记录,在进行实际的操作中,对于空值的数据记录直接忽略(或删除)。

(2) 数据的读取与初步计算

对经过预处理的数据进行读取,读取的数据维度包括:用户编号,用户区域,日期,时间,设备1累计用电量,设备2累计用电量,…设备累计用电量。读取的数据实际是每过一个时间点(如1 min)记录当前设备的累计用电量。对数据进行初步计算的目的是算出用户在时间段内每个时点每个设备的用电量。从最后一条记录开始统计,每一条记录的数值减去上一个时间点记录的数值,得到当前时间点用电量。重复操作,直至完成所有数据记录的计算。

(3) 神经网络训练

根据用户的峰时,谷时,平时三个时段的用电量进行用户分类,在进行训练时,该BP神经网络将输入的训练样本转化为32位的向量,向量的每个分量就是其二进制形式对应的位上的0或1。将目标输出视作一个三维的向量,即将用户划分为三类:

A类[1,0,0]表示低能耗用户

B类[0,1,0]表示中能耗用户

C类[0,0,1]表示高能耗用户

对处理好的某地区5~7月2 000组样本数据构建好的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样本数据如表2所示。

依据训练样本,设置最大训练步长为1 000,训练目标精度为0.001,学习率为0.01。BP神经网络学习的曲线变化如图3所示。

根据图3可以看出,在训练到709步时达到训练目标精度,接下来对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进行测试,选择1 000组测试样本数据,其中A类用户345个,B类用户320个,C类用户335个,使用该BP神经网络进行测试,最终的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得到,该神经网络在数据测试中的用电用户分类结果的准确率还是比^高的,其中B类用户的识别率最低,误差率达到了11.87%,C类用电用户的识别率最高,达到了92.2%,对比神经网络得到的用电用户分类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误差率相对比较小,证明该BP神经网络在用电用户分类中具有比较高的可行性。

2.3 BP神经网络用户能效分析及用户间对比

(1) 用户能效分析

经过BP神经网络反复训练,修正权值的计算后,所得的数据即是该用户的每个设备在每一个时刻对应的用电量,由于用户的总用电量等于每个设备的总用电量之和,即:

同理,用户的总电费等于每个设备的总电费之和,即:

根据总用电量和总电费,可以轻易算出该用户的平均电价。

该用户在峰时段的总用电量等于每个设备在峰时段的总用电量之和:

根据峰、谷、平三个时段的电价和用户自身的用电量分布可知,用户应适当减少峰时段的用电量,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峰时段要工作的设备放在谷时段工作,这样能有效减少家庭用电花费,同时降低电力供应系统在峰时段的供电压力。

(2) 用户间能效对比

对同类用户进行能耗对比分析,对比的指标有:在某段时间内该用户的总用电量,总电费,平均电价在同类用户中的排名;在同类用户中进行某一设备的对比。可根据该用户的类型,在所有用户中找到同类用户,将总电量,总电费,平均电价这三项指标进行对比,计算出其排名。设备之间的对比,即在同类用户中找到具有该设备的用户,将该设备的总电量,总电费,平均电价这三项指标进行对比,记录其排名。将用户的各项指标在同类用户中比对,输出结果如图4所示。

该用户的平均电价高于平时段的电价,说明该用户在峰时段使用的电量要多于其他时段,可建议该用户尽量减少峰时段的用电量。

可以看出,BP神经网络的收敛性较好,在学习训练过程中能够根据各影响因素对总耗电量演变趋势所起作用的大小自动调节权重,因此,利用BP神经网络对用户用电设备的能效进行分析预测有较高的精准度。

3 结 语

本文以用户用电设备为研究对象,根据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针对用电设备峰、谷、平划分及分阶电价等因素,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用电能耗分析模型,其能很好地预测非线性条件下的用电设备能耗问题。通过对用电设备的数据模型学习训练,构建用户分类指标,进行用户划分,实现用户间能效对比分析,对深入挖掘用户设备的节能潜力,帮助用户了解家庭设备的能效水平及分布状况,降低设备的损耗、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助推电网设备能效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师彪,李郁侠,于新花,等.动态调整蚁群?BP神经网络模型在短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J].水利发电学报,2011,30(3):5?9.

[2] 王蓓蓓,李杨,高赐威.智能电网框架下的需求侧管理展望与参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20):17?22.

[3] 程其云.基于数据挖掘的电力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及方法的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4.

[4] 王雪峰,邬建华,冯英浚,等.运用样本更新的实时神经网络进行短期电力负荷预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4):95?99.

[5] 姜勇.基于模糊聚类的神经网络短期负荷预测方法[J].电网技术,2003,27(2):45?49.

[6] 丁思敏,吴军基.改进模糊神经网络在负荷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电力学报,2009,24(2):101?104.

[7] 宫蕴瑞,王瑞,朱建良.基于混沌时间序列的BP神经网络电力负荷预测[J].信息技术,2005,11(9):41?43.

计量计价实训总结范文5

一、电力营销稽查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1.指标体系初步构建过程及结果依据权责一致性原则、可比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在电力营销稽查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下,细化考核评价目标,对指标的内容和层级结构进行设定。考核评价主要从“稽查计划制定”、“稽查计划贯彻”和“稽查计划实现程度”三个部分衡量稽查工作的优劣。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营销稽查考核评价目标进行分解,确定3个考核方向,并确定了完成每个考核方向的目标需要做好的11项稽查工作。从多角度、多结构对这11项工作目标进行细化,具体又划分为22个子目标,侧重考核营销稽查工作的具体情况。综合上述几个方面的内容,建立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22个三级指标的电力营销稽查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主要指标说明“营销稽查计划制定”指标是指营销计划制定的相关情况,如内容是否全面等;“营销稽查计划贯彻”指标侧重于对营销稽查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评价,以计划为基础的过程性指标,如稽查整改措施的实施情况等;“营销稽查计划实现程度”指标是指以计划为基础反映一定工作期间内稽查工作成果的指标,侧重于对稽查工作结果和成效进行评价,主要对上期整改实效等情况进行考核。其他指标说明如下:稽查率=发起稽查任务记录数/监控业务异常记录数*100%;稽查完成率=稽查记录完成数/发起稽查记录数*100%;整改完成率=整改完成问题记录数/发现应整改问题记录数*100%;稽查及时率=稽查记录及时数/发起稽查记录数*100%;抽检合格率=抽检合格工单数/抽检工单数*100%;稽查复查率=稽查任务复查记录数/发起稽查任务记录数*100%;培训参与率=实际参加培训次数/应参加培训次数*100%;监控业务异常记录数是指监控业务中监控到异常问题的记录数;发起稽查任务记录数是指按照设定的规则发起稽查任务的记录数;稽查记录完成数是指完成的稽查记录数;整改完成问题记录数是指稽查按任务中整改完成的问题记录数;发现应整改问题记录数是指稽查任务中确认整改的问题记录数;稽查记录按时数是指按照规定处理时限完成的稽查问题记录数;稽查任务复查记录数是指同一时期对异常问题进行再一次稽查记录数;实际参加培训次数是指稽查人员在一定期间内实际参加培训活动的次数;应参加培训次数是指稽查人员在一定期间按规定必须参加培训活动的次数;风险防范实效是指在防范营销业务运行质量和响应等风险中取得的实效;堵漏增效实效是指通过稽查监控,发现违章窃电行为并带来堵漏增效的实效;上期整改实效是指有无对被稽查部门或个人上期发现的问题进行监督整改;报备工作实效是指及时把营销稽查报告、经验交流材料上报上级部门;营销责任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是指稽查部门是否对营销责任事故查明事故原因和主要责任人、帮助事故单位和责任人总结经验教训,制定防范措施;隐瞒营销责任事故的处理是指对发生的重、特大营销责任事故是否处理得当;培训合格率=培训得分/培训总分*100%;培训得分是指稽查人员在考试中的分数与课堂中的表现得分加总后的总分;培训总分是指考试课程的满分与课堂中的表现得分的满分加总后的分数。

二、电力营销稽查考核评价指标权重系数和计量方法的确定

1.各指标权重的合理设定指标权重的设定也是整个指标体系设定的重要环节,关系到考核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均采用Delphi法确定,即邀请拥有丰富电力营销稽查工作经验和理论知识的电力营销稽查管理层和营销稽查专家通过匿名评审的方式,反复对考核指标进行评价,最后集结所有参与者的共识,总结出一个较为合理的权重分配结果,如表2所示。三级指标通过AHP(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即通过专家对不同层次的指标进行两两标度打分,形成判断矩阵,再利用特征根法求出权重系数,如表4所示。2.一致性检验在利用AHP进行评价时,由于不能对所有因素进行精确判断,判断矩阵的特征值会产生偏差,因此需要对指标进行一致性检验,公式如公式所示。CI=(λmax-1)/(n-1)CR=CI/RI其中n是判断矩阵阶数,λmax是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RI是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通过MATLAB计算各判断矩阵的λmax,然后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得出CR,即CRC=0.0446,CRH=0.0331,CR值均小于0.1,可知三级指标权重的判断矩阵均具有满意的一致性。由于指标A、D、I、J均包含两个三级指标,故对两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判断矩阵不进行一致性检验。3.考核评价指标的计量和修正为了更好的对电力营销稽查工作进行考核评价,评价指标按五个等级进行考核,指标考核说明如表6所示。电力营销稽查考核评价最终得分是每个指标的具体得分乘以对应的权重加总确定的,其中,最终得分90(含90)分以上的考核结果是优秀,最终得分70(含70)分以上,90分以下的考核结果是达标,最终得分70分以下的考核结果是未达标。

本文建立的电力营销稽查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依据的是营销稽查工作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缺乏一定实践依据。因此,需要对该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正检验。修正检验过程应该在实际的电力营销稽查工作中实施,实施结果反馈到指标修正环节,不合适或缺乏性的指标信息再反馈到指标建立环节中,如此反复循环,最终确定合理的电力营销稽查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三、结论

计量计价实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计算机教学;教学管理

正在被快速推广的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是一种被企业长期实践证明科学的、 有效的改进质量的管理思想动,现已被引入的教育领域。中国职业教育目前进入全面质量管理模式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保证过级率的教学相结合,构建以质量为基础的高职计算机教学质量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意义。

计算机教学工作是繁重、琐碎、艰苦的,是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研究“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运用于学校管理,更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计算机等级考试是我学院学生毕业必须通过的考试,计算机应用基础为必修课程,而计算机的基本应用能力也是学生毕业后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掌握技能越多,对求职也越有帮助。因此如何将全面质量管理的运用使计算机教学更好的与等级考试相结合。如何让学生提高技能,提高对计算机兴趣,顺利通过等级考试,同时避免出现应试教育,考完即丢的现象是本文探究的重点。

计算机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包含的基本工作程序是:P――计划(PLAN),大纲的制定,授课计划的编写,教学方法的设计;D――执行(DO),练习、作业;C――检查(CHECK),批改作业,单元考查,期末考试;A――处理(ACTION),计算机等级考试是我学院学生毕业必须通过的考试。全过程管理教学法符合计算机基础课程中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等7个模块教学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便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结合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提高应用能力的同时顺利的通过等级考试(CCT)。

依据学情考纲制定教学计划,依据教学大纲结合7个模块提炼出各个模块用于教学的项目,课程中共分为7个模块,其中必学的教学内容为4个模块,分别是:基本知识、操作系统(Windows)、字表处理(Word、Excel)、计算机网络技术(Internet);选学的教学内容为3个模块,分别是:数据库(Access)、多媒体技术基础(含Flash)、信息获取与(含PowerPoint),针对这7个模块进行知识点挖掘,以便有效地引入研究性学习理念。对必学模块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学习,相同班级的学生一起学习;不同模块由不同的教师担任教学;对选学的三个模块,安排同一时间授课的2至3个班级学生同时开设三个模块的教学,分别由不同的老师授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其中一个模块学习,完成“4+X”(4个必学模块和1个选学模块)的课程学习。

1 教学计划的内容包括学习目标、课程安排、实训开出安排等

(1)建立明确的教育目标及计算机学习的方向和标准是制定计算机教学计划的核心。

(2)设置计算机课程里每个模块的具体搭配,构成计算机教学体系,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通过等级考试取决于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这些都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实现。

(3)时间分配。教学执行计划中要列出每个模块的教学时间分配。

2 组织实施

计算机考级的通过率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受到组织实施过程的质量的直接影响。理论课和实训课相结合是计算机教学的主要模式。组织实施是对计算机考级管理的中心环节。本文主要讨论实训课程的实现过程。

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在注重理论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更要重视操作技能的掌握。特别是课堂实训和课外加强练习等环节的质量管理。首先,要通观全局搭建相对独立的实训项目。制定课程实训教学大纲,实训学习指导书、实训报告等。完善实训成绩评定办法,从学生的实训操作、实训结果、实训报告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为保证和提高学生对操作技能的掌握,计算机的学科特点决定,可以开展的课外活动和科研训练很多。我们学校很重视计算机与课外活动和科研相联系的环节。组织过大多次的电子板报创作比赛,收效甚佳,同学们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计算机操作水平,也使得在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出现很多优秀。我校还成立课外兴趣小组,例如,计算机协会。

3 学习成果考核

项目模块检查按项目特点分为不同的检查方式,学习初检查学生出勤率、教师到课情况,课件教案准备情况等;中期检查教学运行情况,项目教学质量和学生计算机过级率的反馈等;教学督导由教学、管理部门改进管理提供支持。课程考核分两种方式,一个是课程要求,即期末考试,评分按考勤10%、实训作业20%、期考(含理论与上机考试)70%计分;另一个是毕业要求,只有通过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一级考试才能达到毕业要求。

4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基于一定的标准和指标对某些课程进行评价的过程。通过收集信息,教师和学生联合实施一套完整的"项目"工作和教学活动。其旨在把实践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潜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来解决实际问题。项目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将传统知识在学科体系中的内容转化成围绕项目组织的几个程序去展开,并且学生参与整个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让各类学生都能亲身体验解决工作任务的乐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计算机教学过程将教学评价有计划地去开展,吸取经验教训,找出问题,将推动科学化的教学管理,促进教学体系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包括教学水平评估、 课程评价、 项目考核、 实训室评估,以对教学质量进行多个角度和多层面教学质量评估。

5 总结经验提高自身

教学总结是教学质量管理过程的最终环节。经过对前几个阶段进行分析和评价,总结出行之有效又各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在“边教、边学、边练”的格式化教学基础上,注重对学生作业的课堂讲评,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教学特长,展现不同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比如:(1)使用“知识连贯式教学”与设置“知识障碍”,提出问题,设置障碍,解决问题,逐渐提高难度。(2)使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思想,以任务驱动的原则为教学模式,即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3)在计算机教学中通过设计一定量的开放性练习和研究性习题引入“研究性学习”理念,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总之,根据TQM提高计算机过级率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指导,通过对提高高职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率的调查和研究,力求打破现状,深入探讨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建立,以计算机实训课程教学为切入点,不断积累成功经验,以期以此为基础提高高校各实训课程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邢永富.现代教育方法[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2]赞科夫.教育与发展[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