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技术范例

计量技术

计量技术范文1

关键词:计量检测技术;质量技术检测;关系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跟随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壮大,市场的竞争手段和竞争力也逐渐加剧,部分企业在产品质量方面,它们不看重企业长远发展,只顾眼前利益。这就是市场上一直频繁出现假冒伪劣产品的原因,导致市场因这些不良因素的介入,失去市场平衡,市场经济紊乱。这一问题的解决方式主要通过质量检测部门的严格把关才能缓解产品质量不合格导致的市场运营问题,合理的计量检测技术能够积极地开展质量监督工作,引导企业正确把握发展方向,提高企业知名度,提升企业对产品质量的标准和重视,更好地推动企业健康稳步发展,各个企业联合起来共同促进新时代经济建设的发展。

1关于计量检测技术的内容

概括在我国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我国关于产品的质量检测技术也越来越达到人们对生活要求的高标准,检测技术和科学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彼此发展,检测水平提高相对于反映出科学技术水平也高。现代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发展,那么与之相关的检测技术也在发展,并为以后的检测技术奠定了基础和明确了发展方向,计量工作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层面下进行协调和开展,这有利于计量工作的稳定和规划,统一国家的计量标准,在国家制定的记量单位中进行监督和管理。提高监测技术研究监测方法,文章将计量工作分以下三个方面来概括。

1.1工业方面

在企业中,工业计量是使其满足经营要求的数据活动,作为计量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使生产产品的前提,是企业管理工业生产的基础条件,计量工作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是重中之重,把握计量标准,促进企业经济发展,跟随现代科技技术发展,看清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保证生产活动安全,产品质量过关,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1.2科学方面

计量应随着科学的发展而改进。使用计量技术生产的计量与测量领域相联系。科学领域的测量可以极大地提高测量精度。计量学也是测量和确保测量精度和统一性的标准。根据测量标准,物理学中的十个测量领域已经发展并扩展到其他领域。

1.3法制方面

在法律制度方面,根据国家立法调整计量标准,以保护国家和人民免受不公平计量标准造成的伤害。其必须满足特定的要求,通过法制计量的测量结果,涉及到特殊的测量方法和单位测量设备和测量环境,也需要达到特定的要求,受到特殊的信任。

2分析质量技术监督工作

关于质量技术监督的要点及质量技术监督是通过对产品进行监测,以质量为主产生的监测结果,针对产品的质量在监测过程中。通过质量标准来计量质量的合格程度,在开展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时,一定要以人为本,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达到人们现有的生活标准,提高质量要求是我国现代经济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产品质量的标准,对市场进行有力的规划和治理,加强技术标准,提高技术要求,对我国经济市场流通的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使我国现代产品生产进入国际市场,从而保证我国产品质量能够稳步发展。从人类社会出现开始,计量工作就一直伴随着人们的发展,在人们社会经济和生产力提高的同时,计量工作也随之提高。和发展在特殊时期,计量工作的标准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这充分说明计量工作,对于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随这社会人类的进步,人们也充分的认识到计量工作的重要性。在进行计量工作时,前提要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按照计量制度进行规范操作,国家也相应。对计量工作进行合理的规划,在范围内统一标准,并建设有相关的监督人员部门。科学背景下的计量工作在很大程度的减少了计量纠纷,在工作开展时,要运用合理的技术和方法实施科学的计量措施,所以科学的方法是计量工作开展的前提。

3质量技术监测和计量检测技术的关系

3.1有效控制产品质量

根据技术测试标准,在满足要求时可检查产品质量。提高产品质量是质量技术监督的主要目标,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恢复市场,维护公平竞争。提高本港整体经济的竞争力;质量和技术监测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必须以法律为基本标准,包括科学的测试数据。科学研究的发展和研究产品的性能是基于各种研究和分析、专家讨论和共同测试。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为检测技术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和有力的保障,两者的发展密不可分。检测技术是一门应用科学和技术。其主题是研究和确定系统中的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转换的理论和技术。识别系统和数据处理。检测方法的质量直接影响检测任务的成功执行,这对于检测系统来说非常重要。因此,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它们不同的检测目的和具体情况,确定正确有效的测量方法的同时选择相应的的检测工具,在产品质量检测时有一套完整的检测体系,能够充分地控制产品质量。

3.2有法律监督管理效应

事实上,实施质量和技术监控必须以事实和法律为基础,在技术质量控制过程中,明智地识别信息非常重要。一般来说,研究和分析用于开展科学研究和研究产品性能,并通过实验获得有意义的信息。经过专业研究,根据在国内的经验,并利用研究资金制定项目的新要求,如测试和验证程序。为了达到产品质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前提就是要对其使用高效的检测设备,利用高精度的设备,保证产品质量检测过程的稳定和高标准,完成上述步骤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也就是说,测量和记录技术与质量和技术认可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如果没有检测技术,质量控制就失去了价值。

4应用与体现

4.1注重培养计量检测人才

在当前的质量控制执法过程中,测量和证据数据非常重要,确保其准确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重要性。符合执法的实际要求,才能有效提高计量检测人员的水平。在工作场所进行测量和测试时,应定期进行培训,专家也可提供现场业务管理建议。对于计量检测专业人才,企业要在整体方面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使专业的计量检测队伍壮大。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为更好的质量控制发展提供理想的人才基础,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4.2建立和完善质量技术监督的机制

作为一个质量保证部门,它应该能够深入到企业,以便更好地协助公司,为了建立并持续改进测量和测试系统,质量控制的标准应该根据实际的定量变化进行定义,通过分析产品数据的初始情况,确定公司的生产工艺。同时,在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整个过程的每个阶段,对于不同产品的相关参数的测量要求进行了分析。质量控制部门应与适当的法律法规相结合,使公司能够分析和制定实际的计量单位,控制和确定实际的产品验证,伴随测量和结果,分析和评估产品控制范围,以确保公司生产的产品质量。质量控制部门可以提高抽样质量,流入市场的产品质量可以保证好东西的良性循环,质量控制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4.3产品生产中的法制监督工作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下,应根据《计量法》的相关要求,适当设计和修订适合当地情况的相关计量监测和管理规则和方法,这些地方性法规可以为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提供更好的依据和支持,为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更好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质量监督机构以公司为工作目标,加强有关计量检测法律法规和规定的宣传,提高公司和消费者的计量检测法律意识,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更加注重测量和试验,更加注重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4.4产品生产的技术保证

事实上,质量和技术监控有很多方面,其中最常见的是质量和测量。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仅相互关联,而且相互独立。只有通过法律才能充分考虑质量和技术监督的有效性。员工必须具备强大的综合素质,公平对待所有工作。测试和监控依赖于测量技术的优化。在许多方面,测量设备分为几个类别。方法论,包括测量差异和精度差异,还应包括非精密测量和精密测量。从变化的角度来看,应理解动态和静态测量。因此,对于具体应用计量检测技术,有必要结合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测量方法,确保产品的技术要求。

4.5监督水平的提高

通过我国计量和监督部门对这个质量监督所行使的权利,并且以计量法为标准规范现代企业生产行为为实际的依据,通过计量监测技术所反馈的。监督效果和控制效果,能够确保达到企业在生产经营时制定的目标。质量监测技术可以作为评定企业生产活动化的标准要求,能够对其工作内容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实践生活中,生产要立足于质量为第一,立足于注重质量监管监督的基础作用。在企业生产过程中,计量监测技术是以企业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相应的质量体系、设备和材料的相关监测在系统和生产管理。活动中进行监督是非常关键的。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和生产标准的认识,企业要制定相关的标准,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将其生产标准贯穿于整个企业的各个系统,通过计量监测,技术的效益能够提升,企业在产品质量监督和法官上能够以质量为首要目的,为生产环节提供了计量监测,确保监测技术能够真正的落到了生产产品的方面。从我国根据剂量监测技术考虑综合设备和数据信息等,这些评价的指标时,以剂量监测技术监督公司质量产品内容为例,确保企业可以在生产产品时规范的设定,其效益。为考虑计量装置的稳定性能和设定数字化检测技术方案,能够适时的考察地方质量监测技术,为中心提供设备和技术资料。企业能够根据计量标准检定,系统构建了自动检测技术和应用机制,能够将产品质量监督把关工作落到实处。通过企业在市场竞争方面,必须要将自己的特点日益突出,为后续的稳定发展提供契机,能够保持公司在未来道路上持续发展,效益应该注重。使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在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生产产品进行质量监督,提高监督技术,以计量监测的恒定测量为目标和考虑范畴,明确方法。为现代企业和市场的竞争方面提供新型的技术,在计量监测方面,不同于传统的方式局限于简单的数据测量,而是突破了相关的传统质量监测方案的局限性。能够结合在市场上企业竞争的现有状态和经济变化的特点,通过科技应用手段和技术方面内容,完善计量监测,做到满足企业产品质量标准的需求和规范,在落实计量单位和监测管理手段,能够提供可靠的量值测量标准,能够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法律建设工作达到。目的,通过企业产品治疗方案,能够依据治疗监测标准围绕其原料和生产过程中的设备状态,以及工作、生产、环境、技术等开展质量技术监督工作。

5结语

计量技术范文2

关键词:医疗设备计量;技术管理;质量控制

在医院内部,医疗设备占据医院大部分的固定资产比例,为患者提供救治服务,为医院创造经济效益。在医疗事业发展的同时,医疗活动对设备的依赖性也随之提升。医疗设备的质量也将直接影响对患者的救治效果,而医疗设备计量技术的应用也是保证设备应用质量的决定性因素。过去医院的设备计量方式采用相对保守的手工管理模式,现在医疗设备计量技术管理水平得到了优化,现代信息化技术逐渐得到应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医院医疗设备的计量质量和控制管理水平,也更便于改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和对患者的救治能力。信息技术是网络环境下的现代通信手段,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信息的获取、加工和传递。现代的医疗设备计量技术就结合信息化技术,提升了医疗设备计量工作效果。

一、医疗设备计量技术管理的概念

计量是一种科学的测量方式,以量进行推测确认和定性分析,以量值进行统一和溯源。医疗设备计量工作就是对医疗设备参数进行校正的一个过程。目的是提升设备的使用质量,顺利完成对设备参数的矫正,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医疗设备的使用效果。工作人员在从事质量检测活动时,会对医疗设备的计量方式做出分析和研究,采取措施,保证设备计量的精准度。在应用医疗设备计量技术时,通过合理的执行程序和控制措施可以对医疗设备的使用缺陷进行矫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医疗设备计量状况

(一)医学计量意识淡薄

在从事医学计量工作时,需要院方领导提供工作支持,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保证医院的医学技术应用水平。这需要对强检计量器具进行申报,并且制定周期性的计量检定计划。在实际的计量工作进行过程中,各个临床科室的工作人员在设备出现故障以后才对设备进行检修。在对设备维修过程中,并没有依照医院的管理指标对设备进行检修计量,这就降低了诊断功能工作的准确度,影响医院整体的医疗服务质量。

(二)医院的计量质控制度不完善

医院的质控制度通常表现在制度形式上,在对设备计量资料进行分析时,设备购入人员需要对技术指标做出核实,但是在医院的医疗管理工作进行期间,由于技术人员不足,导致很多计量质控工作不能正常开展,这就降低了医院监管工作的实际效果,并且在设备维护工作疏漏和设备超期服役的状况,这也说明医疗设备的计量工作和质控工作存在漏洞和缺陷。

三、医疗设备计量技术管理分析

(一)系统组织构架

医疗设备计量信息管理系统是进行计量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核心的工作内容就是对医疗设备、检定人员以及标准器的信息进行记录。这需要系统具有信息识别功能,可以读取医疗设备条形码或者是电子标签上面的信息。完成设备信息采集以后,通过数据传输的方式发到计算机,完成数据分析。

(二)计量技术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

当医疗设备入院登记以后,院方就会制作专属的电子标签,将医疗设备的信息录入到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当中。并用可粘贴标签贴在设备表面,保留设备信息。对医疗设备进行计量时,可以通过扫描电子标签的方式来读取设备信息,之后和数据库当中的信息进行对照匹配,保留相关设备信息。这种设备管理业务流程更便于对计量质控信息的查询,给予医疗设备一个独特的身份标识,也便于对后续统计检测计划的制定。

(三)计量设备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

应用模块化的设计方式将医疗设备计量系统的功能进行表达,各个模块之间存在通讯联系,可以对医疗设备的电子标签信息进行读取,识别医疗设备的身份标识。任务计划模块,了解医疗设备计量质控目标,制定任务表单,依照质控检测顺序识别设备的信息标识,确立设备检测周期,自动生产下个区域空间内的设备检测计划。当检测周期临近时,就能发挥系统的智能提醒和检测功能。检测记录模块,检测记录医疗设备的信息,包括医疗设备名称、用途、设备型号、出厂编号、生产厂家、所属科室等。在查询设备信息时,可以通过检测记录模块查询医疗设备的检测信息和标准器信息。检测记录模块也会对设备使用期间的检查信息进行记录,并自动生成报表。结果审批模块,对经过检测记录模块的医疗器械信息进行审批,核查检测结果。设备信息模块,对需要计量质控的医疗设备信息进行查询、统计、分析。计算某类设备的使用合格率,确定医疗设备的使用效果。系统设置模块,对设备系统中的信息进行统计和查询,完成设置及维护作业。

四、医疗设备计量技术的管理和讨论

计量和质量控制都是确保医疗设备使用质量的有效方式。很多医院采用了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对医疗设备进行质量管理,建立了相应的医疗设备计量系统和质量控制信息管理系统。之后利用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管理手段完成对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应用信息识别技术,对医疗设备的基本信息进行采集。医疗设备计量系统可以对设备信息进行记录,将设备的电子信息记录在表单内,查询设备信息时,也可以随时完成对表单信息的调用,避免了人工识别时出现的误差。

五、结束语

信息识别技术和医疗设备质控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方便了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对设备电子身份的访问,便于他们查询设备的质量信息,降低了技术人员的工作难度,也能及时对设备的质量状况做出评定,建立医疗设备管理数据库,保证医疗设备的使用功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米利利.试论医疗设备的计量与质控[J].技术与市场,2017,24(07):454.

[2]帅万钧,李玉鑫,董灿,等.基于信息识别技术的医疗设备计量质控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6):11-13.

计量技术范文3

介绍了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数字采集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以及条码识别技术在计量校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了软件技术在计量校准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了计量校准工作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信息技术;计量校准;技术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繁荣以及企业数量的增多,计量校准机构在开展业务时所处理的仪器呈现出多量、多样化的发展趋势[1]。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相关机构作业的难度逐步提升。基于此,为了促进计量校准机构的管理、技术、服务等水平的提升,相关单位加强了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以及发展。本文基于此,分析探讨计量校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常用的信息技术,并就该技术在运用过程中所取得了效果进行论述。

1信息技术在计量校准工作中的应用

为了确保我国计量校准作业质量以及效率的提升,实现在智能化、数字化、便捷化方向上的发展,相关单位以及工作人员加强了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进而实现了计量校准流程的创新以及发展。目前,在计量校准工作中最常运用的信息技术主要为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数字采集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测试技术以及条码识别技术等[2]。

1.1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

作为计量校准工作实现信息化的基础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主要借助CPIB、RS232、USB等接口方式以及有线(无线)网络实现计量工作与网络衔接,并为条码识别、远程测试等信息技术的运用奠定了基础[3]。

1.2数字采集技术

在借助数字采集技术来进行计量校准工作时,作业人员主要借助数字传感器以及采集器等设备,对测量仪器的各项参数进行采集、分析,并借助数字信号的方式进行相关内容的展示[4]。

1.3信息处理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在计量校准工作中的运用,能够实现对于计量数据以及信息的优化处理[5]。一般而言,工作人员能够借助信息处理技术构建的管理软件系统,并依据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中的相关要求,对计量校准工作的流程进行全方位、科学的控制以及优化,进而实现计量校准工作效率以及质量的提升。此外,基于信息处理技术的软件系统在投入使用过程中还能够对计量作业过程中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以及储存,并对作业过程中的各环节进行监控,为计量校准管理作业的开展提供证书数据、客户关系、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管理,促进计量校准管理信息化发展[6]。目前,为了确保信息处理技术在计量校准作业中获得广泛运用,技术人员加强了对于虚拟仪器的运用,该仪器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借助计算机技术构建起硬件平台以及虚拟面板。不仅如此,该设备在工作过程中还能够借助计算机软件对仪器的计量结果进行展示,具有较强的便利性。

1.4条码识别技术

在开展仪器送检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往往需要对各仪器的基本信息进行登记操作,以便于后续计量校准作业的顺利开展。随着送检仪器数量的增多,各仪器的登记作业任务量也逐步增加,为了优化仪器登记操作流程,工作人员需要利用计量校准工作的周期性、重复性,采用条码识别技术进行具体的作业。该技术在运用过程中需要在待检测的仪器表面粘贴条码,并借助计算机技术以及条码识别设备对仪器的条码信息进行收集[7]。工作人员还可以借助二维码加密技术对计量校准证书的各类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并通过编码操作将其转变为二维码图片,最后借助互联网等高科技将其传输到验证中心,实现了防伪目的。

2软件技术在计量校准管理中的应用

为了确保计量校准工作高效开展,工作人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先进管理软件的运用,并由此带动相关机构管理效率以及规模的提升。在开展计量校准管理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采用管理协同软件进行相关操作,从而实现分级管理,并借助网上作业对计量过程进行全面监督以及管理,进而带动相关作业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确保作业质量以及可靠性的提升[8]。伴随着相关管理软件的运用,计量校准工作能够实现模块化、流程化、标准化的发展。随着管理软件的广泛运用,工作人员往往能够实现对于计量校准工作的监控以及管理。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能够对计量校准工作的各部分以及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分析、考核,并借助预警提示,实现对于客户的个性化服务等,保证了计量校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开展计量校准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借助统计软件开展统计分析工作。一般情况下,能够借助各类先进的技术对计量校准过程中的各类变量进行归纳、分析、测试[9],比如,工作人员可以借助数据模型以及计算方法对所计算的仪器测量误差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3信息技术应用的新趋势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发展,我国的计量校准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加强了对于各类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我国的计量校准管理体系以及模式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实现了相关工作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并能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不仅如此,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计量校准单位还能够对于异地实验室以及机构进行管理,实现了各地实验室的资源共享[10]。此外,为了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在计量校准工作中获得广泛的推广以及运用,还需要加强对于自动化校准技术、虚拟仪器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

4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计量校准工作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计量校准工作加强了对于信息技术体系的构建以及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数字采集、信息处理以及条码识别等信息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到计量校准工作中,软件技术的应用也为计量校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笔者认为,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计量校准工作必将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各地实验室的资源共享有望实现,自动化校准、虚拟仪器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普及。

参考文献:

[1]刘万义.信息技术在计量校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计量,2009(9):40-42.

[2]刘万义.信息管理系统在计量校准工作中的应用[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13(5):60-62.

[3]刘民,曾令儒,蒋方亮.远程计量校准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5(3):1-4.

[4]崔楠.工业4.0来临计量准备好了吗[J].质量探索,2015(3):29.

[5]戚世春.计算机信息技术在计量检测工作中的应用剖析[J].通讯世界,2015(16):231.

[6]曲海燕,张祖进,郭召平,等.信息化管理在医学计量工作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4(1):108-110.

[7]穆然.针对远程计量校准探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1):237.

[8]谢少锋,王韬.校准工作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J].中国计量,2017(4):14-16.

[9]周道.认识计量管理的二重性———推动校准工作的开展[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4(9):62,64.

计量技术范文4

【关键词】通信技术;计量检定;应用

引言:

伴随当前我国通信技术不断提升,检定相关部门和人员应当总结过往工作的经验,将先进的通信技术有效应用于工作环节中,使得计量检定工作逐渐以通信技术为核心,从而适应当前科技发展潮流。通信技术在计量检定中的应用,能够有效优化计量检定工作,进而大幅提升计量检定工作的效率。

一、计量检定的概念及其特点

1、计量检定的概念。“计量检定”简称为检定,是确认和查明计量相关器具是否合法、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一项程序。计量检定主要指为了对计量相关器具的计量性能进行评定,从而确定其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所进行的整体工作流程,包括了相关检验及加封盖印等,不仅是量值传递得以顺利进行的主要形式,也是使量值准确一致得以保证的主要措施[1]。2、计量检定的特点。计量检定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检定对象为计量器具。第二,检定依据为法定的要求,主要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相关特性,包括灵敏度、稳定度、准确度以及对准确度产生影响的其他计量相关性能。第三,检定目的为量值溯源性的确保,以及量值统一的实现。

二、通信技术在计量检定中的应用策略

如今我国的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通信技术也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传统计量检定工作形式很难跟上社会发展的进程。因此,计量检定工作应当快速进入新的模式。1、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应用。此项技术是计量检定工作步入现代化工作流程的基础核心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借助RS232、USB以及CPIB等接口形式和有线、无线网络使得网络和计量检定工作进行衔接,从而为远程测试、条码识别等技术的应用奠定基础。2、数据库技术应用。相比于以往人工计量检定工作,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信息储存、分析以及读取能力强大,已经被运用于各大行业,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也极大提升了信息的准确率。因此,数据库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得数据整体管理工作得到极大简化,利用一台计算机便可以实现大量数据的储存和分类,并且把查询工作变得便捷。3、虚拟仪器技术应用。此项技术在计量检定工作中重点用在数据测试的计量工作中,在工作人员将数据进行收集之后,分析以及展示这些收集上来的数据,并且对这些数据进行校正,最后生成相关的技术报表。4、条码识别技术应用。在日常计量检定工作中,相关人员需要对送检的各项仪器进行基本信息的登记,从而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但是如今送检的各项仪器数量和类别越来越多,使得相关人员的工作量逐渐加大。因此,条码识别技术的应用已是大势所趋。此项技术为工作人员将条码粘贴于送检仪器的表面,结合计算机通信技术和条码识别的设备收集仪器上的条码信息。随着“二维码”技术的发展,相关人员也可以将二维码的加密技术用于此项工作,进而生成二维码图片,通过互联网传至相关的验证中心,从而达到加密和防伪的目的。5、射频识别通信技术应用。此项技术多用于电力计量的工作中,依托于无线通信技术,对电力计量工作的资产等信息内容进行管理,将数据进行显示和处理。另外,在此技术中结合一些加密技术,能够对信息进行更有效的保护。6、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应用。此项技术即把导线传送的仪器换成无线电波使用,以此实现获得计量检定工作中的检测数据。这项技术在对极大空间环境里的温度、湿度检测具有很好的效果,不仅为工作人员减轻了工作强度,也极大节省了工作时间,从而提高有关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计量检定的质量。

三、7GPRS技术应用

GPRS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相关部门实现远程检测和控制。该技术已经成为计量检定数据远程传输的平台,同时各项计量仪器也随科技的发展逐渐进步,因此,时下很多的相关仪器都具有通信串口,将其与计算机进行连接,从而节约了计量检定数据的读取时间。另外,随着GPRS技术的逐渐普及,此技术帮助相关工作者打破了空间限制,解决了地形等因素带来的影响。因此,工作人员在计量检定现场将相关仪器连接到无线通信设备上,使得计量人员对各项仪器进行远程监控,并向中心操作站传输得到的数据。中心操作站的相关人员也能够借助GPRS通信技术对设备运行的情况进行了解。

四、结论

总体而言,通信技术在计量检定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大幅提升相关工作的智能化以及自动化的程度,也能有效为有关部门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一些人为误差,进而有效推动了计量检定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计量技术范文5

关键词:电气工程;计量;测试技术;应用

0引言

电气化是现阶段电力工程和电力网络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电气技术的持续应用可以有效提升电气工程的运转效率。需要注意的是,电气工程中也存在很多技术问题,直接影响电能计量和测试的有效性。由此可知,为了保障计量和测试数据的有效性,工作人员要结合实际工作特点,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下面对电气工程中计量和测试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与分析。

1电能计量方法

1.1常规计量

以110kV侧的电量计量为例,具体操作如下所示:①在计量110kV侧电能时,工作人员会使用三相四线电能表进行计量。这是因为电气工程在引用110kV交流供电的过程中,要结合电量计量设备管理要求,将110kV侧看作中性点接地的系统。在这一背景下,工作人员可以有效解决因为电荷不平衡带来的计量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要想明确电量计量工作中某一阶段使用的电量,需要工作人员计算两次抄表的增量。②工作人员在对弱电侧进行计量时,要从变电器入手,这也属于对电力用户终端提出的电能计量工作。电气工程最常引用的终端包含了电气设备和电机,而供电工作主要针对居民、空调及办公等环境。在这一背景下,电能计量工作要突破电气设备带来的影响,如谐波等。这些影响因素不但会降低计量与测试的结果准确性,而且也会为后续工作的实施埋下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选择适宜的计量方法。

1.2受影响的计量表

机械式电能表。了解实践案例可知,电能表中包含了电磁结构,在运行期间由线圈引发的力矩大小会直接影响电能表的计量效果,而线圈功能决定了力矩大小,并对后续工作有一定影响。电能表受谐波的影响产生计量误差,是因为电表盘力矩在谐波的影响下产生了变化,最终导致计量数据出现偏差。结合以往调查研究可知,在高次谐波的影响下,带能飙运行速度会越来越慢,这样势必会为计量工作埋下安全隐患[1]。电子式计量表。电气设备引发的谐波也会影响电子式电能表的准确计量。这种类型的电能表主要是依据交流采样获取各项信息,而后使用MCU芯片处理获取的信息,以此在获取电量的同时,将测试数据输出至显示单元。此时,导致电能计量出现问题的原因不在于MCU芯片,而是受电能计量集成电路的制约。了解实践案例可知,在同样的环境下,工作人员引用电子式电能表可以获取更为准确的信息数据,且可以依据MCU芯片的处理能力有效解决计量工作引发的误差。由此可知,在新时展背景下,电气工程工作人员要合理使用电子式电能表进行实践工作,并提出与之相符的电子电路,以此优化计量的抗干扰水平和数据的有效性。对当前电气工程中计量与测试工作而言,工作人员在使用电子式电能表进行计量时,要引用A/D采样原理进行测试工作,这样操作起来不但便捷,且实践功能都能得以实现,但基波表抵抗谐波的能力较弱,因此在实践应用中需要工作人员结合工作需求进行科学选用,以保障电气工程有序运行。

2计量与测试技术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技术的持续创新,电气工程和物理理论融合的内容越来越多,此时促使两者构建了紧密联系,并将电气工程各项技术引用到测定物理参数的工作中。同时,在计量学研究领域持续拓展的背景下,其早已突破了物理学的制约,并在技术开发中展现出了极大的优势,此时一直引用的计量方式需要继续全面优化。上文提到的“电子式电能表”中的三相四线计量方法,可以在现代化科技技术的辅助下获取更为准确的电量数据,这对电气工程系统的运行而言具有积极作用。由此可知,工作人员在应用计量与测试技术时,要在了解电气工程工作状态的基础上,整合电子信息技术。尤其是在新时展背景下,更要从以下几点入手进行优化:①计量测试属于电子信息技术构成中必须要进行的工作。当前,国际公认的电子电器类参量已经向着多参量、综合参量等方向革新,且在智能仪器、自动化设备等方面展现了极大的优势。②计量与测试技术属于电气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的安全保障。在生产电子信息产品的过程中,不但要检测和选择优质的元器件,而且要明确电路板等内容的性能,并做好售后故障检测,这些都是电气工程运行的重点。③在自动化系统中,计量测试设备是基础内容,只有全面测试传感器,提出有效的反馈信息,才能保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2]。

3结语

计量与测试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主要用来提升测量的准确性,拓展测量的范围等。因此,在电气工程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除了要注重质量和高效的发展目标,还要加大对计量与测试技术的完善,以满足工程预期设定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尹晓静.试论电气工程中计量与测试技术的应用[J].房地产导刊,2017(21).

计量技术范文6

关键词:专变箱体;计量监测装置;智能感知元件;通信模块

1研究背景

目前湛江供电局现有在运行的专变计量装置(专变表箱)达21000多套,数量多、运维任务重,且窃电、小动物进入、损坏、短路烧毁等现象时有发生,这类问题一旦发生,对供电部门和用电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计量装置缺乏非计量功能的预警、监测及控制功能。专变计量装置具有计量,部分具有售电功能:本地计量、远程抄表、本地售电、低费报警、欠费跳闸、缴费合闸、开门报警等;缺乏非计量功能的预警、监测及控制功能。近年来,随着智能感知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国家电网公司做了一些挖掘计量设备非计量功能的尝试和创新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结合实际情况,本项目将智能感知技术应用在专变计量装置中,使设备具有非计量相关的预警、监测和控制功能,具体包含:1)人为或异常开门时发送告警信息至运维人员;2)小动物闯入具有本地蜂鸣和远程信息告警;3)计量装置内部异常高温(75℃)或有烟雾时具有本地蜂鸣和远程信息告警;4)计量装置内部极端高温(100℃)或烟雾较重时将控制开关跳闸,防止情况进一步恶化[1]。

2智能专变计量装置原理

系统主要利用智能锁具、烟雾、位移(振动)、温度及湿度传感与通信技术、开关电器远程控制分断技术以及专变计量装置制造技术。该计量装置安装有智能感知元件、通信模块和可远程控制分断的开关电器,能够监测开门、小动物破坏、火宅烟雾、高温高湿等异常情况;系统通信模块单元通过RS485与智能感知元件通讯,并更加感知元件的数据信息判断计量装置所处的环境是否异常,并将异常情况告知运维人员,并在危险情况下控制开关电器断开,切断电源。如图1所示。智能专变计量装置通过烟雾传感器、振动传感器与温湿度传感器,实时对装置内部烟雾情况、振动情况以及温度与湿度等参数进行监测,并通过通讯模块发送至控制器,使得运维人员可以实时得知计量装置的情况;同时,通过对计量装置受损时的环境数据值进行计算,得到预设报警值,使得控制器更准确的对实时烟雾感应值、实时振动感应值以及实时温湿度感应值是否会对计量装置造成损害进行判断,可以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减少误报警的情况。智能感知元件采用直流12VDC电源,通过通讯单元或外部加装直流电源的方式提供。每种智能感知元件的通信均为RS485,通信议采用DL645或MODBUS,通信单元以高频的速率抄读智能感知元件的感知信息来分析当前所处环境状态[2]。智能专变计量装置采用智能锁具,密码开锁或刷卡开锁,异常告警通过RS485与通信模块通信;烟雾传感计量装置安装在计量装置箱体顶部,采用光电感烟火灾探测方式,报警信号以RS485通信方式输出;位移传感器安装于箱体底部,当有小动物闯入时,感知到位移变化,位移变化超过3mm时(或通过试验获取1kg物体位于底部时的位移变化数据)输出报警信息以RS485方式输出;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计量装置箱体的中间靠近内部发热严重的位置(开关连接处),温湿度信息同样以RS485通信方式输出;系统经过反复验证,获取发生报警和控制开关电器跳闸的阀值条件,设计时,既要避免误报警和误跳闸,也要确保该报警和跳闸时动作。通信模块在获取到智能锁具、烟雾传感及温湿度传感的信息后,需要根据信息做出判断并发送相关的预警给运维人员和本地告警,当现场环境到达异常严重时,控制进线的开关电器切断电源。

3关键技术研究

3.1专变箱体环境数据监测

计量装置受损时的环境数据值可以是专变箱体内部的电器元件、电线电缆等发生有效损害时的环境测量数据值,而预设报警值由计量装置受损时的环境数据值计算得到,控制器可以更准确的对实时烟雾感应值、实时振动感应值以及实时温湿度感应值作出反应,减少误报警或误跳闸等情况。控制器实时烟雾感应值、实时振动感应值以及实时温湿度感应值与预设报警值比对之后,通过显示屏、报警装置等输出比对结果,运维人员通过显示屏、报警装置获取比对结果当实时烟雾感应值、实时振动感应值以及实时温湿度感应值三种其中一种大于预设报警值时,蜂鸣报警器、灯光报警器等报警器会发出报警信息,方便运维人员及时得知当前的实时烟雾感应值、实时振动感应值以及实时温湿度感应值可能出现异常的情况。控制器利用内部储存运维人员的联系方式同步直接向运维人员发送短信进行提醒。在实时烟雾感应值、实时振动感应值以及实时温湿度感应值与预设报警值(提前设定)的比对结果显示到达严重异常程度时,控制器直接控制计量装置的电源开关,例如预设报警值中温度为80℃,预设程度值为20℃,也即当实时温湿度感应值中温度超过100℃时,则此时实时温湿度感应值与预设报警值的比对结果超过了预设程度值。经过试验论证,预设报警值为计量装置受损时的环境数据值的90%。假设电缆的耐受温度为100℃,则在温湿度传感器感应到装置1内温度为90℃时,则判断当前实时温湿度感应值大于预设报警值,进而控制器可以通过发出报警信息等方式通知运维人员提前处理,减少计量装置损害。预设报警值可以根据计量装置受损时的环境数据值进行多次预警,例如在预设报警值到达计量装置受损时的环境数据值60%、80%等情况下,分别进行预警[3]。

3.2通信技术应用

各个传感器的感应数据采用RS485方式与通信模块进行实时通信,通信协议采用DL645或MODBUS模式。系统通过通信模块,解析传感器的数据信息,实现对计量表箱异常状态的远程告警;获取试验数据,提出一套异常报警机制和控制开关电器分断的策略。通信模块高频抄读数据并分析,当检测数据与累计时间达到设定阈值时,以短信方式告知运维人员:(1)非法开锁(非密码或刷卡开锁下的强行开锁)告警;(2)高烟雾、高温高湿持续一段时间后告警;(3)振动传感器检测到持续振动后告警。总体是当检测到非法开锁、较长时间的剧烈烟雾、高温高湿与剧烈振动等现象发生时,通信模块输出控制接点使计量装置内的负荷开关分励脱扣器动作,开关跳闸,避免事故扩大[4]。智能锁具及各传感设备通过RS485通信方式与通信模块通信,需要协调各设备的厂家按照相同的通信协议生产,从而保持通信数据一致性,便于通信模块的功能扩展和开发。

4系统应用效果分析

系统的应用减少了计量装置的损失,减少成本投资。目前湛江局有21000台专变计量装置,减少0.5%损失率,按每台4000元,每年约降低投资42万左右。有效防范了窃电和故障造成的电量损失。系统装置通过提前预警,防范用户窃电,按防范5户/年来计算,可追回电量100多万kW.h电量;通过装置的信息及时反馈(如小动物、火灾等),每年可减少计量故障电量200万kW.h电量。提高了运维工作人员的日常运维工作效率。每年可以减少1/6的维护量,每年约降低人力、车辆资源投资50万。可以远程短信通知用户用电情况,具有可拓展高级功能。

5结论

计量技术范文7

关键词:手工算量;晨曦BIM算量;一模多用

1概述

建筑工程的工程量(清单工程量、定额工程量、实物工程量)是确定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也是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进行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只有在准确计算工程量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编制造价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安排施工进度、组织材料供应计划、安排工程价款的拨付和工程结算等工作。建筑工程计量贯穿于包括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运营阶段在内的全寿命周期。目前,我国多采用手工算量和BIM算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建筑工程计量,以应对建设过程中设计变更、签证、各专业间的碰撞等情况。手工算量主要依据清单工程量计算规范,各省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图纸及设计变更,图纸答疑等文件,借助表格工具等进行工程量计算,该过程效率较低。而BIM技术将工程图纸的二维空间转化为三维空间,大幅度提高工程信息的集成度,提高计量效率和准确率,并能够通过其可视化、协调性[1]、模拟性、优化性[2]、可出图性[3]等特点配合模型提取工程量[4],且BIM计量软件通过内置计算规则、图集做法等,能够满足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中对清单工程量、定额工程量、实物工程量的需要[5]。在我国先后出现了多种BIM算量软件,根据其与Revit结合方式不同进行分类[6],如表1。晨曦BIM算量软件平台是基于Revit平台的算量软件,更便于实现一模多用,支持全国清单定额,内置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规范,能够导出模型构件工程量及清单工程量,定额工程量,实物工程量等,满足施工进度及材料供应安排等的需要和计价需要。

2工程概况

及研究路线某工科实训大楼分为A楼、B楼、C楼、D楼、库房和消防水池6个单元,均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本文以工科实训大楼A楼一层为例,针对柱、梁、板、墙、门窗等构件设计对比BIM计量和手工算量。本文依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福建省实施细则、《福建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预算定额》(FJYD-101-2017)、《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6G101》等标准规范,运用晨曦BIM算量软件进行BIM计量,利用晨曦手算稿软件进行手工算量。

3BIM计量与手工算量对比

3.1BIM计量技术的优点

①可视化及模拟性。设计人员通过想象进行二维图纸绘制,而BIM计量软件在建模算量的同时能以3D效果直观展示施工过程的各道工序、建筑自身及周边环境的情况(见图1)、钢筋三维视图(见图2),对投标单位而言,能够同时为商务标、技术标、施工管理提供支持。

②优化性及协调性。BIM计量软件在建模过程中能提前展示项目在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图纸设计问题等,如同专业构件之间的碰撞冲突、不同专业间的碰撞冲突(见图3、图4),有利于减少设计变更,因此能够进一步优化设计、施工管理、成本管理和运营管理。

③可出图性。基于BIM模型可输出各种节点详图、剖面图、立面图、平面图等(见图5、图6),在发生设计变更时,若修改三维模型则对应的各种二维图纸也会同步修改,因此能够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④快速提量及可传递性。对于建筑的主体结构、二次结构、装饰等,BIM计量软件都可以通过提取CAD图层、智能布置等功能快速建模,汇总计算后即可实现单构件、多构件、整栋构件的多元化提量,且随着信息化程度提高,BIM模型可以通过网络传递、共享,便捷地应用于工程项目的预结算、工程审计中。

3.2BIM计量与手工算量工程量对比

通过晨曦BIM算量软件(考虑各构件间的扣减关系建立模型)和手工算量计算某工科实训大楼的单个构件清单工程量(见表2),且有−=BAK%100*)(B(1)式中A为晨曦BIM算量软件中构件工程量(门窗、模板工程量单位为m2,其他构件工程量单位均为m3);B为手工算量中构件工程量(门窗、模板工程量单位为m2,其他构件工程量单位均为m3);K为晨曦BIM算量软件中构件工程量与手算构件工程量的差值百分比。由于晨曦BIM中无法设置矩形梁和现浇板为“有梁板”,故将有梁板清单工程量拆分为矩形梁工程量和现浇板工程量,为便于对照,手工算量也分别计算矩形梁工程量、现浇板工程量和有梁板工程量。通过表2得,在考虑各构件间扣减关系的基础上使用晨曦BIM算量软件对建筑工程建模提量时,其砌体墙、框架柱、有梁板、门窗、柱模板的清单工程量与手算几乎没有差别,可直接用于工程计价,其中,由于梁相交部分的归属不同导致单构件有量差,但梁板工程量之和(即有梁板工程量)基本相等,不影响其用于计价,但需注意BIM模型中柱梁板节点处不同构件的绘制界限,如绘制有梁板中的主梁时需按梁跨分别绘制至柱边(不含柱宽),且需与柱相连,否则可能影响混凝土、模板工程量的准确性。

4小结

计量技术范文8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虚拟仿真;文献计量学

虚拟仿真技术是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等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基础上,将仿真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该技术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最初被美国军方用于对飞行员和宇航员的模拟训练。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创新,虚拟仿真技术逐渐转向民用,并逐渐应用于教育、医疗、工业、科技、交通等领域[1]。近年来,国外高校在教学中应用虚拟仿真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中国为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高校实验教学的融合,不断强化优质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从2010年开始,国务院和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大力提倡高校建立虚拟仿真实验中心。2014年教育部批准了100个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7—2020年,教育部开展普通本科高等院校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工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2],中医药虚拟仿真技术的开发也正在大力开展,虚拟仿真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发展与崛起也为中医药院校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近些年,中医药高校在学校的建设中,已将虚拟仿真技术广泛应用于中医理论、中药、中医诊治、中医教育及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等领域[3]。当前,中国的院校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是学术成果、论文产出的重要基地。文献作为科研产出的主要形式,其数量和质量能从侧面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和最新进展[4]。在2011—2021年十年间,中医药院校的虚拟实训平台建设情况如何?该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全国24所中医药院校2011—2021年所发表的论文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医药院校学科建设和传统医学发展提供参考。

1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该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重庆维普三大中文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全国独立法人建制的24所高等本科中医药院校为检索对象,其名称如下(以首个汉字拼音排序):安徽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河北中医学院、河南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选择数据范围为期刊论文;选择时间范围为2011—2021年;以“虚拟+中医药”为主题词检索虚拟仿真平台建设的相关文献,然后查看题目、摘要、确定文献是否符合入选标准,如不能确定,则查看内容并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只纳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的论文为该校论文;用Excel软件,借助Note-Express文献整理工具和RStudio云图制作软件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文献产量、文献质量、文献内容和应用领域的图表分析与结果研究。

2图表分析与结果研究

2.1文献产量分析。共筛查到全国24所中医药院校2011—2021年虚拟仿真相关期刊论文689篇,利用Excel软件对筛选出的论文按照年份进行统计归纳,生成折线图(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从2011年到2021年,全国24所中医药院校有关虚拟仿真方面的文献量总体是增加的;随着2014年教育部对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投入,自2014年开始虚拟仿真相关文献的数量出现明显增长,且在2015年后增速明显;2016—2019年间发文量略有下降但保持稳定状态;2019之后增速明显,这种增速很大一部分因素是源于国家和教育部对虚拟仿真项目的更加重视[5]。该研究对各中医药院校的发文量进行进一步筛选统计,发现发文量位列前五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64篇)、南京中医药大学(57篇)、山东中医药大学(50篇)、广州中医药大学(48篇)和上海中医药大学(42篇),其中北京中医药大学发表相关文献最多(如表1所示)。这5所院校也是国家最早兴建的中医药高等院校,具有良好的学术声望和优质的科研资源[6],近些年在虚拟仿真平台建设方面也走在全国中医药院校的前列。从表1不难看出,单就发文量来说,各院校间存在明显差异,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各院校虚拟仿真技术的各项投入和建设情况的差异,位于东部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山东等省份地理位置优越、科教规模大的中医药大学,其虚拟资源的投入和论文析出情况均优于其他地区院校。

2.2文献质量分析。文献质量的评价标准以是否刊载在核心期刊、影响因子、篇均被引频次、有无基金支持为例说明。一般期刊和核心期刊文献的参考价值是不同的,核心期刊文献的质量相对会更高,尤其是影响因子高的核心期刊,比较能够代表学科研究的发展水平,更能够受到专家学者认可,有较为准确的科学性和应用性[4,7]。文献统计结果显示,CSTPCD核心期刊发文220篇,北大核心期刊发文99篇,CSSCI期刊发文9篇,EI期刊发文2篇,SCI发文2篇。因有的期刊是几种核心的组合,例如《中医杂志》既是CST-PCD期刊,又是北大核心期刊。为避免重复统计,借助NoteExpress文献整理工具进行了查重筛选,最终筛选出核心期刊(包括CSTPCD、北大核心、CSSCI、EI、SCI)十年间的发文量共计233篇,总占比33.8%。在众多期刊中,将载文量大于10的12个期刊进行了统计(如表2所示),其中4个是核心期刊,总载文量为69篇,占比为10%(69/689)。从表2可以看出,载文量大于10的12个期刊中只有《中国中药杂志》和《中草药》的2021年复合影响因子较高(>3)。统计显示,北京中医药大学在《中国中药杂志》上发文量为19篇,占该杂志总发文量的67.9%。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全国中医药院校近十年有关虚拟仿真的核心文献量偏少;虽然这12个期刊中教育类期刊有4个,但都不是核心期刊,且论文整体以综述为主,主要以整理前人经验、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的论文为主。影响因子是以论文的引用与被引用的数量关系为基础,反映期刊整体被引情况的指标[8]。论文平均影响因子为10年内平均每篇论文影响因子,期刊的影响因子数值均参考中国知网(CNKI)公示的(2021)复合影响因子。表1显示,北京中医药大学(1.76)、南京中医药大学(1.38)、山东中医药大学(1.25)、江西中医药大学(1.22)和广州中医药大学(1.12)分列平均影响因子前5名。被引频次是反映学术影响力总量的指标,指该篇论文被其他论文当做参考文献的次数[9-10],篇均被引频次为10年内平均每篇论文被引频次。表1显示,山东中医药大学(8.16)、河北中医学院(8.06)、南京中医药大学(7.28)、湖南中医药大学(7.22)和北京中医药大学(6.51)分列篇均被引频次前5名。有无基金项目支持作为判断论文创新性的依据之一,可以从侧面反映出论文质量情况[11]。在所筛选出的文献中,基金项目析出论文为180余篇,占比总文献量的26.12%。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析出113篇,占比基金项目析出论文量的62.78%。

2.3文献内容分析。借助NoteExpress文献整理工具对这689篇文献进行内容的分类筛选,按照文献内容不同分为四类:实验教学与基础教学、科研与临床、现状分析与应用评价,以及设计开发与平台建设;并统计每一类文献的文献量,结果如图2所示。数据统计显示:关于实验教学和基础教学的论文有209篇,占比30.33%,占比最多,且进一步分类统计显示,在教学类文献中有2/3是实验教学方面的,这一点在图4中得到了有力印证;科研与临床方面的论文为185篇,占比26.85%;现状分析与应用评价方向的论文为155篇,占比22.50%;设计开发与平台建设的论文为140篇,占比20.32%。四类文献近十年的走势如图3所示,各类文献的走势图与图1多有类似,都是2014年后文献量增长显著,在2015年和2019年出现明显增速,且基础教学与实验教学类文献在2019年之后的增速最为明显。文献的关键词是核心内容的提炼浓缩,关键词词频能够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受重视程度[12]。用NoteExpress进行689篇文献关键词词频统计,借助RStudio云图制作软件做出关键词云图(如图4所示)。图4显示,高共性词频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分子对接、虚拟筛选、脑卒中、教学改革、教学模式、网络药理学、虚拟实验室等。另外,在教学领域的虚拟仿真技术偏重于实验教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实践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已成为当今高等学校实验教学重要的教学工具之一[13-16];而虚拟仿真技术在科研领域的研究热点多是在虚拟筛选、分子对接上。基于分子对接的虚拟筛选技术作为新型药物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辅助方法,在研究药物与机体标靶的作用机制和新型药品研发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7-18]。近几年,临床领域的研究热点是脑卒中,脑卒中常导致人体多方面功能障碍,包括运动障碍、认知障碍和言语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传统的康复治疗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金钱,效率低下,过程枯燥乏味,不利于患者的长期康复。虚拟技术作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兴康复治疗手段,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19]。

2.4应用领域研究。在进一步的应用领域研究中,研究者借助Note-Express对统计文献进行关键词词频提取,借助RStu-dio云图制作软件做出关键词云图(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虚拟仿真技术已逐渐渗透到中医药领域的各个方面,涵盖中药学、人体解剖学、机能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分子生物、生物化学、形态和组织学等教学、科研及临床的各个方面[20]。有些应用处于深入应用阶段,例如:现阶段的中药学虚拟仿真教学体系涵盖了中药资源与辨识、中药炮制与制药、中药质量评价、中药药效与安全性评价等几个方面[21-23],其应用逐渐深入;有些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且存在不足,例如文献分析显示中医诊断的望、闻、问、切四诊部分尚缺乏闻诊项目[24]。从图5中也可以了解到存在虚拟仿真在学科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明显呈现“重中药、轻中医”的方向,相对于虚拟仿真在中药学的应用,中医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发扬中医学的现代应用较少。

3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2011—2021年全国24所院校虚拟仿真技术相关文献的调研,可以了解到近十年来随着国图52011—2021年虚拟仿真相关文献应用领域关键词云图家对中医药的重视和扶持,有关中医药虚拟仿真的建设也在全面开展,论文数量在稳步增长;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在中医药相关领域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平台;且在实验教学与基础教学、科研与临床有较好的发展态势;而对应的设计开发、平台建设、应用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与探索也在日趋完善。同时也发现院校之间发展存在差距、学科发展不均衡、期刊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以下建议:

3.1校际资源共享。各高校虚拟平台的建设参差不齐,对于没有经济条件实现虚拟平台建设的高校来说,实现校际资源共享无疑是有利的。但目前来看,由于地域性、安全因素、知识产权保护等诸多原因,导致各高校之间的资源相对封闭且不能共享,这不利于国家整体教学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实现资源共享、医教共建、校际合作,加强虚拟仿真教学向边远地区的普及,也需借鉴国外开展虚拟平台建设的经验,使有限的资源最大化利用,有利于消减院校差距[25],使虚拟仿真建设逐步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3.2加强校企合作。近年来,已有不少中医药院校结合自身情况,引入校企合作模式。发挥双方优势,共同参与研发过程;校企共建虚拟实训基地;联合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等举措已初见成效。未来,开拓校企合作空间,促进设计开发与技术融合,在虚拟技术还不成熟的学科领域加大投入与扶持力度,不失为削减学科之间虚拟技术不平衡发展的有力举措[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