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总结范例6篇

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总结

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总结范文1

1 课程学习能力自我测评的设计

一个好的教学评价方式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能够把学生的能力、潜质等特征性的东西描述出来,并予以引导,鼓励其发展自己的特长。

教学测评的多元化尝试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开展评价活动,要求评价既体现共性,更关注个性;既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评价的多角度,注重的是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毅力、气质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评价学习不再仅仅依靠考试成绩,还包括对学习的态度、行为等方面的考查。一句话,就是以多维视角的评价内容和结果,综合衡量学习的发展状况。

在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中,我们为专业课程的教学测评设计了“课程学习能力学生自我测评”环节,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在本课程中的学习情况,客观地为自己做一个能力测评。

2“信息安全技术”学生测评分析

我们为“信息安全技术”课程编写了以实验实践为主线开展教学的教材1,全书通过一系列在因特网环境下学习和实验练习,把信息安全技术的概念、理论知识与技术融入到了实践当中,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该课程的认识和理解。教学内容和实验练习包含了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的各个方面,涉及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备份技术、加密与认证技术、防火墙与网络隔离技术、安全检测技术、访问控制与审计技术、病毒防范技术、虚拟专用网络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与灾难恢复、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等内容。全书共设计了可选择的25个实验、1个实验总结和1个课程设计。

“信息安全技术”课程的教学测评方案是:

课程成绩= n×实验成绩(70%)+课程设计成绩(30%)-平时缺勤/迟到扣分。

其中,在公共选修课中开设此课程时,一般减掉课程设计环节。

在学期末,我们要求学生结合实验总结,根据自己学习本课程的实际情况,客观地填写学习能力测评表,即在表1“测评结果”栏中选择合适的项打“P”。

3 “数字艺术设计”学生测评分析

“数字艺术设计”(又称“艺术设计概论”)一般是为计算机专业数字媒体方向的学生,或者是动漫、游戏设计等方向的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我们为该课程设计了一系列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实验练习(共17个实验、1个课程实验总结和1个课程实践)2。实验练习内容涉及熟悉数字艺术设计,基本要素、美学原则与文字图案设计,二维静画图形艺术设计,网页艺术设计与Fireworks Web图像制作,二维动画图形艺术设计,三维图形艺术设计等数字艺术设计知识的各个方面。

该课程的教学测评方案是:

课程成绩= n×实验成绩(90%)+课程实践成绩(10%)-平时缺勤/迟到扣分。

本课程学生学习能力测评的分析内容以及两轮课程自测表中各项指标的平均分值见表3。

4“电子商务概论”学生测评设计

为“电子商务概论”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和实验练习涉及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基础、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电子商务与现代企业管理、网络银行与电子支付、网络建设与解决方案、移动电子商务和电子商务系统管理等电子商务知识的各个方面,包括21个实验和一组可供选择的课程设计。3

为《电子商务概论》课程设计的学生课程学习能力测评表如表5所示。

5 测评数据的方差分析

如前所述,一方面,教师主要根据教学过程中得到的实验和实践(例如课程设计等)成绩求和得到学生课程成绩,另一方面,学生根据自身学习状况,通过表格量化处理得到该课程学习能力的自我测评数据,我们利用Excel软件对这两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

教育统计中的方差分析主要用于检验两个或多个总体间是否有显著差异。根据分析因素的数目可分为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

例1:2006/2007学年“数字艺术设计”公选课数据,得到的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06/07“数字艺术设计”公选课学生自测方差分析

假设两组数据无显著差别,显著水平α取0.05。由图1可知,P-value值为0.922722 ,F统计量为0.009449,远小于F0=3.91755,表明假设成立,教师与学生两组数据无显著差别。

例2:2007/2008学年“艺术设计概论”专业选修课数据,得到的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07/08“艺术设计概论”专选课学生自测方差分析

假设教师与学生两组数据无显著差别,显著水平α取0.05。由图2可知,P-value值为0.78886,F统计量为0.072264,远小于F0=3.977779,表明假设成立。

例3:2006/2007学年“计算机安全技术”专业选修课数据,得到的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

假设教师与学生两组数据无显著差别,显著水平α取0.05。由图3可知,P-value值为0.263693,F统计量为1.260845,小于F0=3.915138,表明假设成立。

例4:2007/2008学年“信息安全技术”公选课数据,得到的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

假设教师与学生两组数据无显著差别,显著水平α取0.05。由图4可知,P-value值为0.528862,F统计量为0.398359,远小于F0=3.901761,表明假设成立。

图306/07“计算机安全技术”专选课学生自测方差分析

图407/08“信息安全技术”公选课学生自测方差分析

可见,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对该课程进行学习能力测评,学生自我测评和教师主观打分的平均结果相当一致。

6分析与体会

除上述课程外,课程学习能力的学生自我测评还体现在诸如操作系统原理、软件工程、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网络管理技术、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人机界面设计、信息资源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均有相关的具有实验实践特色的课程主教材或实验教材)。

实践证明,在教学测评环节中引入学生自我测评,为实现教学的多元评价增加了积极的评价因素,有利于促进学生自觉地审视自我学习状况,提高对课程学习和复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也有利于教师通过学生评价数据来修正和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和评价尺度 (尤其当教师评价数据与学生自测数据有较大出入时),分析学生由此反映的教学意见。

同时,通过教育统计的方差分析等手段,也可以指导教师参考学生自我测评数据,来调整教学测评的结果。这样的课程测评设计在多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中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苏. 专业课程教学测评的创新实践. 北京: 计算机教育. 2008,(4).

[2] 周苏. 从公选课随堂问卷调查得到的启迪. 北京: 计算机教育. 2008,(3).

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总结范文2

[关键词]成本计划与控制;工程造价管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2019年9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会,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中国基础设施发展还有很大潜力。从数据来看,目前我国人均基础设施存量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的20%~30%,在民生领域、区域发展方面,还有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1]。国家发改委及中泰证券有关数据显示,2019年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基建项目投资规模较2018年同期大幅增长,前三季度投资规模分别是2017年同期的5.6倍、2.0倍和2.4倍[2]。基础设施发展的较大潜力和其对投资需求的增加,会导致相关专业就业岗位的增加。这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这个专业的学生就业基本集中在这个领域。“成本计划与控制”课程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和培养计划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与“建筑工程估价”和“安装工程估价”这两门课程共同构成了工程管理专业的造价规划体系和造价控制体系,是“建筑工程估价”和“安装工程估价”学习的基础。但是在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成本计划与控制”课程也面临着诸多变化,我们需要深入分析,认清形势,对本课程的教学做出进一步的调整优化。

一、新形势下“成本计划与控制”教学所面对的变化

(一)课程名称从课程名称从“工程造价管理”变为“成本计划与控制控制”。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领域大多数集中在与工程建设相关的领域和单位,例如工程设计单位、工程施工单位和建筑材料的生产单位等。在指导学生就业时,教师发现用人单位和学生对“成本计划与控制”课程的理解存在一些偏差。用人单位负责人非常重视“工程造价管理”课程的成绩,他们在看学生的成绩单时发现缺少了这门课程而多了“成本计划与控制”课程。只根据课程名称,用人单位负责人经常误认为“成本计划与控制”课程的研究对象不是工程,而是运营企业,是属于工商管理范畴而不是工程管理范畴,这不是工程单位所需要的课程,进而认为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少学习了必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不能胜任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殊不知,现在的“成本计划与控制”课程其实质就是“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成本计划与控制”课程的研究对象是工程建设项目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规划与控制,这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在我国经常被称为工程估价或造价管理,也被直接称为工程造价管理。造价管理的英文是Costmanagement,翻译过来就是成本管理或者费用管理。Costmanagement由两项相互交叉的工作组成,这两项工作是Costplanning和Costcontrol,翻译过来就是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由此,也可以看出“成本计划与控制”就是“工程造价管理”。(二)工程成本数额大幅度提高。工程建设的参与方有投资者、业主、各类承包商、材料供应商、监理企业等。对于不同的参与方,工程成本或者说工程造价由各自不同的费用组成,工程成本控制的方法和目标也各自不同,但总体来说与工程的投资总额直接相关,工程的投资总额大,工程成本计划与控制的总额也大。目前工程项目的成本数额也越来越大。项目往往跨市跨省,对区域经济乃至国民经济有很大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10月15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已公布21个基础建设工程项目的获批信息,项目投资总额超7520亿元,涉及内蒙古、江苏、陕西和湖北等18个省份[2]。投资额方面,重庆至昆明高铁、成都市第四期轨道交通及郑州市第三期轨道交通排名前3位,3个项目的投资总额均超1000亿元[2]。另外,不仅仅是工程成本数额巨大,它们对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随着工程项目重要性的不断增加,有学者使用了巨项目的概念。巨项目是指对区域经济、国民经济、全球经济产生重大深远影响,对国防建设、重大科技探索、社会稳定、生态环境保护有决定性意义的特大型工程项目[3]。这些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非常巨大,对社会经济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三)计量计价规范的持续更新。工程计价模式有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两种,而且这两种计价模式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并存。与这两种计价模式直接相关的计价规范是各类工程建设定额、《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2003年全国标准定额工作会议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成果是“工程量清单”计价形式的提出。此次会议后,建设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推出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此后该规范每5年修订一次。目前已经颁布的版本有《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为了适应工程计价改革工作的需要,与定额计价模式相配套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也几经修订。自2000年以来,分别由建设部联合财政部印发《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03〕206号),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财政部印发《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13〕44号)。两个规范的颁布具有时间差,再加上规范的推广学习时间和“成本计划与控制”教材编制出版的时间不一致,导致有时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与实际工作时所用的规范不一致。另外,由于计价规范变更快,教材编写时间有限,有些教材的作者对规范的理解、消化出现了偏差,致使有些教材的部分术语不规范、不严谨。同时,新旧规范中一些费用的名称非常相似,容易导致有些教材对这部分术语出现混淆,使学生学习起来难度更大。(四)学生抵抗外部诱惑能力较差。现代社会高速发展,5D、VR、微信、抖音、微商层出不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使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巨大的转变。现在的大学生是90后,他们儿童时期就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所以其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广泛,接受新事物快,思想比较活跃,思路比较敏捷,但是对外在诱惑的抵抗力也弱。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课下练的教学方法很难将学生牢牢吸引住。外界的巨大诱惑有时候会使一些学生难以安坐于传统的课堂,经常在课堂上处于“两耳不闻窗外事,只想低头看手机”的状态,他们的听课效果可想而知。

二、“成本计划与控制”教学的改进措施

(一)选择计量计价标准统一选择计量计价标准统一、实践性强的最新教材。本门课程选择教材时一定要注意计价规范和计价标准的时效性、不同建设阶段采用计量计价标准的统一性和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三方面。其中计价规范和计价标准的时效性是首要选择。一定要选择采用现行最新计价规范和计价标准的教材,这样学生在就业后的工作中才容易上手,不容易出现新旧规范的混淆。如果处于新旧规范更迭时期,没有最新规范的教材可用,教师可在不同的建设阶段采用统一的计量计价标准,并查找最新的计价规范、标准作为教材的补充资料讲授给学生。在满足时效性和统一性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案例、课程习题较多的教材,如若不能满足此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收集相关的工程造价实例、工程计量计价工具等资料作为课程的辅助部分,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在满足前三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工程造价管理”或“工程计量与计价”这类名称的教材,以强化“成本计划与控制”课程就是“工程造价管理”课程的印象。(二)采用形象生动采用形象生动、对学生吸引力大的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改进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课堂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应在原有板书教学的基础上加强现代教学方法的引入,根据专业性质、学生层次(本科、高职高专等)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分组讨论式教学等。1.采用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幻灯片、工程视频、CAI、工程记录),与传统板书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形象生动性。在多媒体硬件方面,首先应当加大投入和维护力度,及时更新计算机的运行内存,提高运行速度,改善服务器的配置,以保证工程造价实验室实现联网,保证工程造价软件的运行速度;其次应保证多媒体设备的清晰度和稳定性,以保证教学质量。在教学软件方面,应及时更新相应定额库和计量计价软件,以广联达计价软件为主,附带简单介绍鲁班、斯维尔算量等软件的使用方法,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下找出不同软件的使用差异,最终理解这些软件的设计规律、操作流程,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面对不同的计量计价软件也能很快上手适应。同时,还要积极利用线上、线下各种优秀的教学资源,例如可以选择国家精品课程中的部分内容。也可以采用线上教学、线下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混合教学模式,发掘先进、易懂的辅助教学工具,例如在讲解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的成本计划与控制时,可以借助模拟招投标系统,使学生对招投标的理解更加直观生动。2.采用分组式教学。为了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进而增强他们的参与度和融入感,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将他们分成几个学习组,每组4~5人,分工协作完成一个大的案例作业。分工协作使得学生不得不完成自己分担的任务,否则会影响全组的进度。例如,可以将案例分解成工程项目的划分、各个分项工程量的计算、综合单价的分析与计算、各项工程费用的计算等小任务,经常更换图纸,实行任务轮换,使每位学生都能承担每种任务。3.采用实践性教学法。在“成本计划与控制”课程的基本计价原理讲授完毕后,教师可以选取一个完整的已建工程项目作为案例,根据工程项目建设程序,将其融合入工程决策阶段、工程设计阶段、工程招投标阶段、工程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的讲授中。教师首先围绕工程中的各个建设阶段展开教学,进行成本的影响因素、成本的估算方法、成本的控制方法等理论知识的讲解,然后依托选取的已建实际工程项目进行具体的工程实际演示,对学生的估算方法和控制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去完成实际工作任务,能够使他们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真实地融入各个建设阶段具体的实际工作任务中,并努力尝试以所学专业的学科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这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的责任感和自豪感,进而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主动发现并积极探究解决工程实际的方法。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大大地提高了课程教育与实际工程的关联性,也符合当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实现教学一体化,不但能让学生理论知识够用,而且可以让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也大大增强。(三)采取专题性和综合性相结合的课程实践方式。1.课程设计环节的改进。在课程讲解结束,可以设置2~3周的课程设计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运用所学的课本知识,对某一具体工程的某一专题进行设计。课程设计环节可分为理论学习部分和实践部分。完整的课程设计环节的理论学习,可以使学生综合掌握成本计划与控制的基本原理,掌握成本计划与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建设工程造价编制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环节的实践,可以使学生具有熟练使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和定额计价模式确定建设工程造价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使用技术资料编写报价文件的技能,从而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巩固,应用技能得到提高,专业特色得到体现。团队合作则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2.社会实践环节的改进。鼓励学生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和工程成本计划与控制相关的社会实践,努力拓宽实践渠道,例如可以发动往届毕业生和学生家长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利用网络资源主动寻找实践机会。学生可以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咨询单位和招标等单位进行实践。

三、总结

“成本计划与控制”课程属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与后继学习的“建筑工程估价”和“安装工程估价”两门课程共同构成工程管理专业的成本管理课程体系,也是各种职业资格考试中的重点内容,在将来学生的学习和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较大,而且他们非常重视学生本课程的学习成绩。课程名称的变化、计量计价规范的持续更新和新生事物对学生的不断诱惑,都对“成本计划与控制”课程的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为了更好地培养出工程管理专业本科人才,满足工程类用人单位需求,“成本计划与控制”课程体系应从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手段的更新、教学内容和课程实践的合理设置等方面联合入手,努力顺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紧紧跟随国家、行业的各种工程计价规范、费用构成等政策的变化,深刻理解各省计量计价规范的调整,不断更新教材内容,选择计量计价标准前后统一、实践性强的最新教材,同时积极利用线上、线下各种优秀的教学资源,发掘先进、易懂的辅助教学工具,持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用各种形象生动、对学生吸引力大的现代教学方法,还要努力丰富实践教学方式,引领学生进行专题性和综合性相结合的课程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操作技能良好、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从事全过程工程成本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还有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基础设施发展还有很大潜力[Z].(2019-9-17)[2020-03-05].

[2]孙煜,何苗.今年交通基建项目密集批复,项目总投资额超7520亿元[Z].(2019-10-15)[2020-03-05].

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总结范文3

【关键词】2013版 工程量清单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12-01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教学按照“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指导原则,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建筑工程项目计量计价实践技能充实到教学中,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是以土建造价员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进行工作任务分解和教学内容的组织,确定五大学习情境,以业主和施工企业两个不同职业角色完成工程量清单和清单计价任务的两条线路来构建课程内容,选取两个真实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文件、施工图纸作为教学资料。

一、加强校企合作完成工作任务分析

课程建设团队通过多次研讨,制订调研计划,选择调研企业,设计调研问题。邀请重庆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行业、企业专家和高校学者共同进行课程设计,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变革和优化。在深入工程项目工地、对毕业生调研和充分听取专家学者对课程建设的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确定了本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面向业主、咨询公司、施工企业等单位造价员岗位的,具备在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编制工程量清单、清单报价文件能力的应用性人才。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教学”的课程总体设计

本课程基于“企业在清单计价模式下实现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工作任务的实践需要,以土建造价员职业岗位工作所需的知识为依据,以获得全国土建造价员执业资格为重要目标,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在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打破原有知识框架,针对建筑工程项目工程量清单编制和投标报价编制工作任务的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或补充,突出教学重点。其次,以真实的工作过程来划分教学阶段和教学单元,以循序渐进、分层递进的螺旋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扎实掌握相关知识技能。

本课程教学采取岗位方向+实战演练方式,教学内容上围绕清单计价工作过程所需的技能建立知识模块,形成“仿真+全真”的教学模式。本课程的重点是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招标控制价与投标报价书的编制。难点是招标人项目特征的准确性完整性、综合单价的确定。本课程围绕双项目、六个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过程设计。

“双项目”是指在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用两套建筑工程施工图纸进行学习演练,将教学内容置于真实的职业岗位实践情境中,教师示范教学,启发引导学生掌握理论内容,并进行模仿训练,实现课堂与实际岗位的仿真学习。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是以模块、任务取代了章、节、目传统的做法。每个学习模块都相对为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包含相应的工程量计算、工程量清单编制、清单计价。课程的施教过程也就是工程造价文件的编制过程,完成全部计量计价内容的学习,也就完成了完整工程的造价文件编制工作。

课程教学环节设计是按照以下的线路进行:教师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学生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在示范项目中以教师引导为主,在实战项目中将学习主动权交回给学生,小组互助,小组互查,小组共同提高,再经由师生互动反馈和总结来升华和拓展知识。

三、结论

在2013新版清单规范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市场对于造价人才需求不再是单纯从事纯粹的技术性事务性工作,不再是简单的要求造价人员能够根据图纸和计算规则算出工程量,然后套取统一的地区计价定额确定工程价格。清单计价模式下,需要造价人员根据施工企业自身的实际管理状况和技术条件来分析分部分项工程的综合单价,需要根据市场的动态指标来确定工程价格,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更多的体现了造价从业人员工作的复合管理性和协调性。因此,在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时,需要走校企合作道路,加强行业、企业、学校、学生的紧密结合,探索出课程改革的新路。

参考文献:

[1]张强,欧阳平.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透过案例学造价教学方法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5

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总结范文4

引入一个企业真实设计项目,根据项目完成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展开,细分为11个工作任务:

1.成立项目组。

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企业全程参与,学生、老师角色转换,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全案设计的能力;教学内容包括企业项目见面会,学生角色转换—从学生到项目负责人,教师角色转换—从指导老师到项目总监;教学场地为企业、多媒体教室、工作室、校内实训室之间相互切换!

2.市场调研。

告知学生设计调研的重要性,做任何设计都必须强调“设计之前调研先行”只有调研之后才有发言权,培养学生全面准确调研的能力;教学内容包括项目相关背景、产品属性研究,现有包装、材料、工艺、卖场陈列方式分析,同类产品分析,消费者分析;教学场地为多媒体教室、校外包装市场、企业相互切换,强调理论结合实践,教、学、做一体!

3.项目分析。

培养学生善于总结提炼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找到设计的切入点;教学内容包括项目组讨论分析总结,企业参与,项目组向企业汇报调研结果,和初步的设计,教学场地为多媒体教室!

4.材料与工艺。

要求学生熟悉常用包装材料的特性和制作工艺,并能运用合适的包装材料进行创作设计。教学内容包括包装材料实训行现场教学,材料与产品属性的关系,常用材料特性及制作工艺,走访包装材料市场,实地教学;教学场地为材料实训室、材料市场,多媒体相互切换。

5.结构与造型。

培养学生具备运用合适的材料,进行产品包装内部结构和外部造型的设计能力;教学内容以纸制材料包装结构造型设计为主;教学场地为材料实训室结合包装操作实训室和多媒体教室之间相互切换。

6.容器设计。

培养学生具备运用三维造型设计进行包装容器外观设计的能力;教学内容为液体类产品包装容器造型设计;教学场地为材料实训室结合包装操作实训室和多媒体教室之间相互切换。

7.草模试验。

培养学生具备精细手工制作的能力,和细心、耐心的工作态度;教学内容为指导学生进行包装草模的制作;教学场地为材料实训室结合包装操作实训室和多媒体教室之间相互切换。

8.视觉设计。

培养学生具备视觉元素分析、提炼、设计排版的综合设计能力;教学内容包括视觉设计构成要素,视觉设计的构思方法,视觉元素版面编排设计;教学场地为包装设计多功能机房。

9.制作与印刷。

要求学生掌握包装印前的印刷常识和印后的各种印刷工艺流程;教学内容包括包装印前印刷常,包装印后各种印刷工艺流程,考察包装印刷制作企业;教学场地为多媒体教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10.项目提案。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设计过程提案汇报的能力;教学内容为企业参与,项目组向企业汇报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案;教学场地为企业、多媒体教室。

11.总结分析。

培养学生善于总结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为指导学生撰写项目总结书;教学场地为多媒体教室

二、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针对上述课程体系的11个教学任务,在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也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首先是四合一教学模式的导入。

1.教室和设计工作实训室合一。

教室和设计工作实训室的合一,实训室的设计模拟设计公司办公的格局,有集体讨论听课区、设计区,制作区,作品点评提案区,加强实训室的设计氛围。再次是教室和企业办公室合一,学生在专业课程期间、定期安排到企业进行实习,学习、实习交替进行,实现教室和企业办公室的合一

2.指导老师和企业项目负责人合一。

指导老师和企业项目负责人合一:①学校灵活调整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和课时计算方法引进更多的企业一线设计师到学校任课;②从企业兼课到企业深度参与设计专业课程结构,让企业设计人员成为教学团队的中坚力量;③企业为教师提供挂职岗位,专业教师得到更多的一线实践机会和经验;④通过深度合作,企业设计师带来大量的实操项目、专业任课老师通过挂职锻炼积累实操项目,学生得到大量进行实操训练的机会,最终实现企业、学校,项目负责人、指导老师之间的角色互换合一。

3.学生和企业设计师合一。

因教室和工作实训室的合一,学生在工作室内完成角色的转换;因教室和办公室合一,学生在实习学习过程中完成角色的转换;因指导老师和企业项目负责人合一,学生在实操训练中完成角色的转换。

4.理论教学和动手实践合一。

艺术设计类专业技能强调动手能力,实做的能力,这就需要有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实践操练!但高职教育也决不是单纯的培养技术操练工,实践操练应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支撑,如何有效的将理论知识灌输在实践操练中?这里提出理论教学和动手实践的合一,强调边实践操练边理论教学,边理论教学边实践操练,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互补,缺一不可。其次是多形式的教学环境更替。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场所,校内包装材料实训室、包装制作实训室,电脑后期处理实训室,多媒体教室,校外个大商场、超市,材料市场,校外实训基地,企业等,学生在各种教学场所中进行角色的转换,实现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模式。再次是启发式、鼓励式、卡片式、头脑风暴式等创新教学方法的交替循环实施。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采用过程评价的方式,按单元教学独立评价,每个教学单元根据工作任务设计要点进行考核评价,考核评价的标准侧重点会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需要掌握的工作能力去衡量,同时每个教学单元的评价成绩汇总取一平均分为课程的平时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75%,其中包括企业对于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给予的成绩,如“项目分析”和“项目提案”单元教学中,企业直接参与到教学中,教学评价的标准以企业的要求为主;在注重学生工作能力培养的考核,同时也强调学生综合创新素质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考核,占课程总评成绩的25%。课程结束后的综合评价,按各工作任务的评价成绩和综合创新素质、职业素质考核成绩直接生成。课程评价应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注重考核学生所拥有的综合职业素质及能力。

四、结语

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总结范文5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ents of constructio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major can better grasp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project measurement and valuation", the students of constructio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major of Grade 11, Grade 12, Grade 13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course of studying this course were summarized.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this article adopted the way of combining the curriculum to make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The Grade 14 students practiced certification of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achieved good teaching effect.

关键词:调查研究;课程合并;课程标准

Key words: investigation and study;curriculum combination;curriculum standard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1-0219-02

0 引言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是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但是大部本专业的学生学习此门课程比较困难。为了能够让本专业的学生能够学好本门课程,课程组成员研究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对本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提出将《建筑与装饰施工工艺》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两门课程合为一门课程的新思路,进而进行一系列教学文件的编制,对14级经管专业的学生进行实例认证。

1 对建筑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在教学过程中,总会有学生跟教师反映《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这门课程不好学、学不会,并且大部分学生都处于这种情况。在2012年,课题组成员便对在校经济管理专业的11级学生进行了初步调查,然后分别在2013年、2014年对在校经济管理专业的12级、13级学生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采取分级研讨的方式。首先对班级里的学生进行分组,总共分为四组。第一组的学生是学得最好的学生、第二组的学生是学的较好的学生、第三组是学的一般的学生、第四组是学的最差的学生。其次与每一组学生进行讨论,讨论“学不好《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这门课程的原因”,每组讨论结束后,总结原因。将四组讨论结果归纳如下:

第一,教师的课讲得不好,对学生不负责。

第二,由于经济管理专业是文理兼招的专业,几乎有一半的学生是文科生。文科生觉得学习本课程感觉很吃力,即使是很努力也听不懂。

第三,在学习本门课程时,前面所学的《建筑与装饰施工工艺》已经基本忘记,当《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教师提到相关内容时,毫无印象。

第四,无法识读施工图。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四组学生均有此问题。

2 就上述遇到的问题进行课程改革研讨

课题组成员对学生归纳的四个问题进行研讨,采取解决方案。具体解决方法如下:

①针对第一个问题:“教师的课讲得不好,对学生不负责”。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增强教师的责任心、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减少外聘教师的数量,便可解决此问题。

②针对第二个问题:“由于是文科生,学习本课程感觉很吃力,即使是很努力也听不懂”。转变文科生的观念,学习《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与学习数学是不同的,不意味着“数学”学不好,计量与计价也学不好。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由浅入深逐渐递进的方式。首先让这些学生产生兴趣,然后让学生觉得可以进入本门课程进行学习,最后让学生觉得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全部学会。学生能够走进来,通过逐渐学习,能够独立进行计算时,自己的成就感就建立起来了,有了成就感就爱学习了。千万不能让学生一入门,就让学生体会本门课程很难,无法学会。

③针对第三个问题:“在学习本门课程时,前面所学的《建筑与装饰施工工艺》已经基本忘记,当《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教师提到相关内容时,毫无印象”。实际上教师上课的时候也发现此问题。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课题组成员的研讨,大家提议可以将《建筑与装饰施工工艺》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合为一门课程,但是需要担任《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教师能将两门课程实现完美融合还是有些困难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任课教师需要课前准备工作很多,不仅要掌握《建筑与装饰施工工艺》的全部知识,还要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上课的时候能够能将二者更好的融合。如果采取此种方式上课,要提高师资水平,需要培养至少两位能够按照此种方式任课的教师。

④针对第四个问题:“无法识读施工图”。识读施工图是做预算的基本工。很多学生会说,“老师规则我都懂,但我就是不知道该看什么图算”。

学生在学习《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之前,学习过先导课程《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识图与构造》是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建筑构造,一部分是识图。先学习构造,再进行识图,总课时90学时。虽然课时不少,但内容众多、繁杂,教师也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学会全部的识图。识图是一个逐渐积累的的基本工。只有通过不断的识图,识的图越多遇到的问题才会更少。

经过课题组成员讨论,识图在进行每一分部工程计算时,首先应该讲解图纸,图纸看懂后,再进行计算。通过一、两个项目的训练后,逐渐摆脱识图烦恼。

3 实施课程改革

首先,进行理论学习。课题组成员研读《建筑与装饰施工工艺》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书籍。

第二,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分工,教师成员负责按照教学改革,编写初步的课程标准、整体设计、教案、课件。教师成员配合企业成员选择课堂土建实训图纸,编制实训计划、工程量计算书、建筑工程预算书、工料机分析表、材料价差调整表、费用计取表。教师教学经验丰富,负责编写教学课件更能胜任。企业成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丰富的课堂资料可供选择。但是他们不了解学生的情况,所以教师成员配合企业成员选择既实用又适合学生的图纸。

这里特别强调一下对教案的编制,教案编制花费了课题组教师的很多心血,也是本次教学改革实施中的一个亮点。教案采用两节课为一个单元进行编制,细化到每一个内容所需要的时间。这样可以避免教师讲课的随意性,又使教师在内容限定的条件下尽情发挥自己的特色。下面以两节课一个单元为例进行说明,详见表1。

第三,按照上述编写的初步课程标准、整体设计、教案、课件以及课堂实训图纸,对经管专业14级学生进行实际验证。在验证中对首先对教案的内容、课时的设定、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修改,期末修改整体设计,整体设计修改好后修改课程标准。

在实施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课堂的主体。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老师。特别如《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类动手能力很强的课程,应该主要让学生动手,而不是教师讲。如果总是教师讲,学生听着觉得很简单,可是自己一动手就算错。课程中的某个知识点,教师觉得很容易的部分,而有时候学生的感受会有所不同。教师预留10分钟课内实训时间,可是结果发现学生20分钟还没做完,这样在教案中要及时修改时间,确保学生能够完全掌握一个知识点。另外,对课程中较难部分,教师要考虑所任课学生的层次问题,如果学生普遍接受能力不好,教师可以不讲。先让学生学会简单的部分,难点可由学生开拓学习。这样就避免了讲解太难的部分,学生认为本门课程太难,打消了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

4 教学改革遇到的问题

第一,教师在知识的整合方面还有很多不如意之处,还需继续思考怎么将知识结合才能恰到好处。

第二, 14级学生订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和《建筑与装饰施工工艺》两本教材,所以学生总是拿错教材。所以需要教师不仅要整合知识,还要整合教材。如果在下一级教材没有整合的情况下,可以只订《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一本教材,教师把《建筑与装饰施工工艺》知识穿去,做好笔记即可。

第三,课堂实训图纸还是教师发图,学生私印的状态,如果将其整理成册,更为方便。

5 研究结论

5.1 学生学习成果

通过对14级建筑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改革的实例认证,有90%的学生能够学会本门课程,特别很多是文科生以及基础很差的学生。其中有20%的学生非常喜欢学习本门课程,并且工程量计算及定额套价准确;希望将来能从事相关的工作,对职业前景乐观。70%的学生能够喜欢本门课程,能够按照施工图的要求进行工程量计算及定额套价,工程量计算及套价基本准确;希望如果有机会也可以从事相关的工作,对职业前景有所期待。5%的学生虽然喜欢,但是懒惰、不爱动手、老师督促才肯学的学生,能够按照施工图的要求进行部分工程量计算;对于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有过考虑,但是具体能干什么没有想过。5%的学生是不学习的学生,无论教师怎么督促、怎么讲解也不爱学习的学生;对将来就业没有考虑过。

5.2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及格率为73%,与往届学生及格率50%比,学习成绩已有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马丽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

[3]武建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3.

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总结范文6

一、为什么要在职业院校动漫专业设计类课程中开展多元评价

1.多元评价的概念

多元评价以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职业院校教育的理念为基础,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多维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发展,其突出特征是以人的综合职业素质为评价重点,坚持评价主体多元、目标多元、标准多元、方式方法多元。

2.职业院校动漫专业设计类课程特点

近年来,动漫专业在高等职业学院中的发展十分迅速,为我国动漫产业输送了大量设计与制作的实用型人才,各校也形成了各自的学科特色,获得的教育成果是不容忽视的,但在由于很多职业院校动漫专业发展过快,专业办学条件不太成熟,在学科教育过程中,教师们仍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设计类课程与制作类课程是职业院校动漫专业中核心的两类课程,设计类课程注重设计理念与艺术修养的培养,设计技法与艺术创作能力的提高,本身就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十分重视学生发散思维与综合能力的培养的,极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使用单一的评价手段没有办法科学地衡量与引导学生的学习。只有开展多元评价,才可以符合本类学科的评价要求与特点。

二、职业院校动漫专业设计类课程多元评价的主要内容

1.课程知识与技能

课程本身的知识与技能是一个课程评价最基本的内容这个部分正是传统的评价方法最主要的部分,多用于理论与操作考试的方法量化实现,在多元评价中,这一部分也是十分重要的,但并不是评价的全部。

2.艺术鉴赏能力

对于设计类的课程而言,开拓眼界,提高鉴赏能力是学生学习该类课程的关键。多看优秀作品,提高自身鉴赏能力,能够分辨美、分析美,才能创造出好的设计作品出来。因此,设计类课程不仅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看作品,多分析作品,还要将艺术鉴赏能力作为课程评价中一项独立的、重要的内容来看待。

3.艺术表现能力

艺术表现能力是设计人员专业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包括创意能力与制作能力两个部分。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十分明确,旨在培养行业中的劳动者基石,制作技能是很重要的,但从行业需要及学生本身专业发展的角度看来,创意能力才是设计类课程最重要的培养目标,而创意是否出色并不能用简单的量化标准来衡量,必须要综合考虑专家意见、行业意见与观众反映。

4.学习态度与自我提高能力

设计类课程的学习强调个性,但同样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与自我提高能力,这不仅是学习本类课程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将来进入行业以后个人发展的需要,甚至是我国动漫行业能否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5、综合文化素质

动漫行业是一门综合性的行业,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艺术、技术方面的能力与知识,还要具备关于人文历史、自然科学、哲学等等方面的知识,全面提高动漫专业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应该贯彻到本专业各门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去。

三、职业院校动漫专业设计类课程多元评价的主要方法

1.学习过程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质性评价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而质性评价是设计类课程评价的重要方式,它注重学生的探索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它适应艺术教学的即兴、变化、生成和跳跃等特点。因此,学习过程的评价是设计类课程多元评价中很基本的一种方法。在学习课程的各个阶段都要设置评价点,合理评价,对整个学习过程学生的各方面的表现都要仔细观察,并真实记录。

2.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学习者对自我学习状态与效果的评价,不仅对学习结果起着衡量作用,还有助于在学习全过程中进行总结、发现问题与纠正偏差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是设计类课程评价中很重要的一环,更是应该贯彻在该类课程教学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

3、互相评价

要提高设计创作能力必须先提高艺术鉴赏能力,而只有多看各种设计作品,进一步开拓眼界,鉴赏能力才可能得以提高。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多看、多想、多评,促使学生提高鉴赏水平。同时,由于评价的内容是同学的作品,可以激励学生学习与进步,竖立专业信心。因此,学生的互评成绩不仅应该计入作品总分,学生本身对他人的评价行为与鉴赏能力也要作为一个部分计入本人的课程总分。

4.教师评价

对于课程教学而言,纵使引入了多元评价,教师仍然还是最重要的评价者,各种评价都是在教师的总体引导与监控下进行,作品的评价内容、标准与计分比例由教师制定,同时,教师还应当对学生互评进行监控,掌握学生互评的态度与鉴赏能力水平。而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作品设计与制作能力、鉴赏能力与课程学习情况是最主要的评价者,其对学生课程的评价也应该占多元评价各个组成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5.观众评价

一个好的设计作品应该要得到广大观众与行业内人士的认可,在评价中如果能加入更多的观众评价对于设计类课程来说是很有帮助的,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身设计与制作水平,还能帮助课程教师发现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与教学设计中的不足,从而做到及时调整,可以说好处很多。

参考文献:

上一篇年终总结开头

下一篇家乡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