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范例6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范文1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理论创新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怎样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项新的历史使命和任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影响力,即“通过学理化实现大众化”(刘建军:《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问题》,《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7期)。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以不断的理论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进程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品质。党的十五大报告就曾指出:“在当代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十六大报告强调,“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一系列重要论断表明,党自始至终就十分注重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代表群众利益的革命学说,最初产生于民间。后来。在社会主义国家里,马克思主义成为共产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它一方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现实力量,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带来了挑战。其中之一就是要与国家的政权结合在一起,上升为统治思想。作为国家的意识形态要深入人心,除了调动一切手段对全社会成员进行宣传教育之外,还必须靠不断的理论创新。大众对党的意识形态的认同与支持,不能仅仅依靠外在的宣传,更多的要借助无产阶级意识形态自身优越性的展现,这种展现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理论的说服力,二是有指导实践的实效性。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从而充分论证自己的国家体系、自己的意识形态代表着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代表着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要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实行理论创新,同时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指导大众化。十七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想掌握于群众,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说服力,必须具备对当代中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令人信服的解释力的特点,必须具有正确反映中国当下实践的特点。必须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针对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实现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与群众理论渴求的有效对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任何社会都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以此来引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形成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当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产生了动摇。即使是在党员、领导干部中,不信马列信鬼神的也不乏其人。许多人出现了精神追求的空虚和迷茫。出现了信仰的迷失和危机。显然,面对如此复杂的社会变革,马克思主义不能空洞化、教条化,更不可能只用一些简单的口号来应对。而是要通过理论研究重新廓清马克思基本理论的时代内涵,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丰富、发展这一科学体系,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任务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进一步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也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首要、最根本的任务。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主要力量是理论工作者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准确、权威的阐释,专业的宣传普及队伍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以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所蕴含的理论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观点紧密相连的,党的理论创新是以理论整体的形态出现的,它的基础应落脚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上,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硕士点、博士点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要着力培养一大批优秀的、专业过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他们应当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导力量,来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研究、教育和宣传贯彻等具体的活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新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后,才能凸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此,必须站在学科规划的高度上来统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在相关教育单位和基地,开设专门的理论研究专业和课程。建立理论成果转化的快速运行机制和推广途径,出版深受欢迎的马克思主义普及读物等。

二、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与马克思主义学术理论研究是互相促进、互相支撑的关系,因此,需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建设。

一是要总结中国革命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深化认识规律的历史进程。同时,这一过程又是用先进理论教育群众、动员群众并内化为人民自觉行动的大众化过程。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都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入开展。这方面的经验要认真总结。二是对国外西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败进行深入探讨。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应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现实。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认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如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的理论认为,应改变以往对无产阶级采取的单纯外部“灌输”的教育方式,而是将教育与自觉。特别是与无产阶级“批判性的自觉”相结合,注重教育过程中民众积极性的调动。因为在他看来,教育的权威来自于社会的公认和威信。一种阶级意识真正被民众接受需要的是民众“发自内心的”认同。如若缺乏民众对这种阶级意识的“自觉”及认同感,采取任何教育方式都是苍白无力的。教育与自觉结合的方式,可以极大地促进无产阶级夺取与巩固领导权的进程。(胡杰华、潘西华:《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理论视野》,2008年第5期)国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记取。三是理清问题与主义的关系。有学者认为当前我们的“马克思主义观”有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即由以传统的“主义”为中心转变为以民众现实的“问题”为中心;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深入研究当代中国大众的实际需要、根本利益和现实问题,以解决大众关心的重大的现实问题为突破口。(徐国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理探析》,《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2期)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然要研究和应对当代中国大众的实际需要的问题。但是我们必须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些“主义”的指导下,深入分析和研究日益复杂化的大众关心的社会“问题”,探讨其解决的可行途径。同时也要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凝练和发展理论(“主义”)。

三、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众文化的引导力

这也就是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中的学理性与通俗性的关系问题。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体内容是一种社会政治思想和理念,是指导当代中国走自己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这样的理论关系到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所以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众文化的正确导向。大众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主要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文学和艺术当中,它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人民大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广泛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诸如电视、电影、网络、报刊及出版发行科普读物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大众的文化理念,使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价值观,渗透到大众的实际生活当中,潜移默化地指导大众的生活。但是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新的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即过去的政治社会已日益转变为消费社会。消费主义新大众兴起,大众文化领域日益繁荣,正在竭力将自己置于与国家意识形态和精英文化同等的位置,马克思主义面对新的大众群体,面对中国市民社会的兴起,同时也面对蓬勃发展的大众文化。它的新大众化策略中一定就有一个文化的转向,即从政治、经济的马克思主义转向文化马克思主义。(王健:《新大众与马克思主义的新大众化》,《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适应和引导人民大众高层次的精神生活追求,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的真正信仰和自觉追求。可以说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和题中应有之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范文2

故此,先从道义论与功利论讲起。

一、日常生活中的功利论与道义论

何为功利论、何为道义论

何谓功利论?功利论作为一种道德,它主张人的行为道德与否,看行为的结果。凡行为结果给行为者及其相关的人带来好处,或带来利大于弊的行为,则是道德的,否则就是不道德。

当代美国道德家弗兰克纳给功利论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他说:“功利原则十分严格地指出,我们做一件事情所寻求的,总的说来,就是善(或利)超过恶(或害)的可能最大余额(或者恶超过善的最小差额)”(引文加重点为原作者所加)。“这里的‘善’与‘恶’,是指非道德意义上的善与恶。”(注:[美]弗兰克纳:《善的求索》,辽宁出版社1987年版,第73页。)功利论又分行为功利论与规则功利论。所谓行为功利论,是说不依据规则,而是根据当下的情况,决定行为,只要它能够带来好的效果便是道德的。规则功利主义是依据规则能够带来好的结果的行为即为道德行为。

道义论。道义论与功利论相反。它主张人与行为道德与否,不是行为的结果,而是行为本身或行为依据的原则,即行为动机正确与否。凡行为本身是正确的,或行为依据的原则是正确的,不论结果如何都是道德的。恰如,弗兰克纳所说:“道义论主张,除了行为或规则的效果的善恶之外,还有其它可以使一个行为或规则成为正当的或应该遵循的理由—这就是行为本身的某种特征,而不是它所实现的价值。”(注:[美]弗兰克纳:《善的求索》,辽宁出版社1987年版,第31页。)

道义论亦可分为行为道义论与规则道义论。所谓行为道义论,是说不一定有什么规则,只要行为本身是合乎道德的,那么行为就是正当的。规则道义论是说行为遵循的规则必须是合乎道德的,否则便不是道德行为。

功利论和道义论是支配人们行为的两种不同的道德观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支配其思想与行为的道德原则,有功利论,也有道义论。只要仔细观察、人的生活就不难发现这个道德真理。

例如,人们经常思考:做某件事值得不值得?做某件事合算不合算?人们也常说:“两利相衡取其大,两害相较取其轻”。或者告诫朋友,不要占便宜,“占小便宜、吃大亏”。凡此种种说明人们在当下的思想与行为是在功利论道德意识支配下采取的。简言之,利益、功名支配人们的行为。

人的行为、思想,包括对未来的预测、企划,受功利论道德观念支配,这是毫无疑问的,并且是大量存在的现象。

但人的思想、行为是否完全如此呢?不是。人的思想、行为也常常受道义论的支配。

例如,人们称道:“见义勇为”是好样的!某人对他的朋友说,“您做这种事太缺德了”(如与朋友的妻子同奸)。诸如此类,说明人的思想行为是在道义论的支配下活动的。简言之,理想、信念支配人的行为。

以上是从指导人们的思想、行为上说的。我们再从评价人的思想、行为上看功利论、道义论,也是同时并存、交替使用的理论与。

例如,当人们议论某人做某事是“落井下石”或“火上浇油”时,显然是功利论的道德评价。

又如,当人们说:“某人居心不良,用意不善”,或“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时毫无疑问,这是一种道义论的评价。

不论人们意识到与否、自觉与否,两种规范伦理观同时并存,每时每刻都在支配人的思想与行为,并评价人的思想与行为,不过时而是功利论,时而是道义论而已,有时同时并用。功利论与人们的物质需要、物质生活相关。道义论则与人们的心理需要、精神生活相关。从人们的道德生活看,两种规范伦理学具有同等的价值,同等的意义。有一付楹联可作为佐证:“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人们在生活中不能脱离功利论,也不能脱离道义论,那么它们为什么会如此这般的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呢?

我们先讨论一下,功利论与道义论的特点,然后接着再讨论人为什么会有这两种道德行为准则。

功利论与道义的特点

功利论有三个特征:一是注重思想、行为的绩效、效果或结果,不计较行为的动机,或不大注意思想端正与否、动机纯洁与否,只要有好的效果,就可以了。二是在行为前权衡,比较,利弊得失,不合算的事,吃亏的事不干。三是立足于个人,推衍到他人与。追求个人的功名利禄或幸福是根本的,为此,不得不顾及他人、社会大众的益利或幸福。

道义论同样也有三个特征。一是注意行为本身、或注意思想、动机(即行为依据的原则),不关心思想、行为的后果。二是不计算,不考虑思想与行为的后果对自己会怎么样。三是道义论不是立足于个人的利益,而是立足于全社会的人民大众的长远的或根本的利益。以上各有三个特点,这就是它们的区别。

总之,功利论带有自发的、本能的倾向,甚至不经,就可以掌握的;道义论则是自为的、理智的产物,要学习、锻炼才能掌握;前者是情感、欲望的道德,后者是理智、信念的道德。或者说,功利论是常人的道德,而道义论则是贤人的道德。

功利论与道义论,有区别,但也有一定的联系。功利论与道义论都根源于社会物质利益关系,前者从个人利益出发,旁及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后者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包含有个人的利益。两者都服务于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提升人性。

人为什么会受这两种道德观的支配

这要从人性说起。人是存在者,又是社会存在者。

人作为自然存在者,人要生存,要成长,要,要享乐,因此人就要通过生产,解决吃、穿、住、行、娱乐、休闲等。这就必然要关心私人的物质利益、福利、健康、舒适、安全、幸福诸问题。因此,讲个人功利,并把功利作为一种道德观,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但是人又是社会存在者,他要生存,要成长,要发展,要快乐,要享福,所需要的物质产品、设备和相关条件,都不是单个人所能解决的,必须依赖群体、依靠社会。他必须与他人有分工,有合作的生产劳动,交换其产品,交换其经验,互通其有无。这种社会性,简言之文化性,规定了人有理想,有友情,有精神追求与寄托。因此,就需要有某种道义论存在。这也就是汉儒董仲舒所指出:“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注: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二、马克思主义道德论和传统规范伦理学的关系

据我所知,迄今为止,学者们所撰写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著作,不论是教科书,还是学术专著,几乎都没有正面回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道义论,抑或功利论,还是两者兼而有之。

我主编的《新伦理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其深层寓意,是说它是一种超越功利论与道义论之上的一种新的规范伦理学,是传统规范伦理学的综合创新。新规范伦理学,这个说法,书中是有的,但没有阐明,没有论证。今日把它补上。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承认前此功利论、道义论规范伦理学存在的价值,它是古已有之的人类不可或缺的两种道德论。从古至今绵延不绝,尽管它的理论形态,表现形式不断地改变,但它的存在是客观事实。它在继承功利论、道义论规范伦理学的优秀成果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新规范伦理学。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哲学基础规定了它内在地包含有功利论与道义论两种理论形式。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的规范伦理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支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价值观和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唯物的辩证法,又是辩证的唯物论。它认为物质、存在是第一性的东西,精神、意识是第二性的东西。精神、意识是存在、物质的派生物。但它对存在、物质都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精神的东西离不开物质。一旦离开物质、精神现象将无法解释,变成虚无缥缈、神秘莫测的东西了。从这样的世界观、价值观出发、观察伦理、道德现象,马克思主义认为,伦理、道德现象是一种思想的关系,一种精神现象。它依附于物质的社会关系,即依附于物质利益关系。恰如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一书中所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这里的粗体字为原作者所知)。(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3页。)道德、伦理是物质利益关系在人们思想、观念中的反映。一切伦理、道德观念都是从物质利益关系中引申出来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论,必然是功利论的,必然重视人们行为的物质效果,重视人民大众的利益。正因为如此,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也说过,马克思主义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他们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人民大众的利益、工人阶级的利益同全人类利益相一致。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恰恰就是为工人阶级利益辩护的。

人们还记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说:“世界上没有什么超功利主义,在阶级社会里,不是这一阶级的功利主义,就是那一阶级的功利主义。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我们是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所以我们是以最广和最远为目标的革命功利主义者,而不是只看到局部和目前的狭隘的功利主义者。”(注:《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4页。)这里讲的很清楚,我们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并主张功利主义是我们行为的一种指导原则。不过不是狭隘的功利主义,而是真正人民大众的功利主义就是了。

但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至关重要。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而奋斗、而献身、而自我牺牲,则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体现。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修养》中写道,共产党,除了阶级的、民族的、全人类解放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他说:“在个人利益和党的利益不一致的时候,能够毫不踌躇、毫不勉强地服从党的利益,牺牲个人的利益。为了党的、无产阶级的、民族解放和人类解放的事业,能够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党性’或‘党的观念’、组织观念的一种表现。这就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政党原则性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意识纯洁的最高表现。”(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37-38页。)从刘少奇这段论述看,我们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道德观,即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是名符其实的道义论。

综上所述,可见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论,既是功利论、又是道义论。功利论是基础、道义论则是它的引申与升华。

从人们伦理、道德文化遗产的传承性上看,马克思主义伦,必然包含有功利论与道义论的积极成果。

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说,是工人阶级和一切劳动者利益的反映,同时又是人类伦理、道德文化有机构成部分。

我们知道,伦理、道德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结晶。人类文化的同其它事物的发展一样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人类文化史上,伦理、道德史上的一段落、一环节。它的产生与发展有其必然性。它必然对前此伦理、道德观加以扬弃,即辩证的否定。故此,它要对功利论、道义论的规范伦理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一番审视、分析、批判、改造、继承、吸纳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在马克思主义之前,不论在、在西方,功利论、道义论都是典型的规范伦理。

就中国而言,儒家伦理占主导地位,本质上是一种道义论,当然它也是一种德性论。而在儒家伦理中,道义论,始终是主流派。

孔子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注:《论语·里仁》。)“君子忧道不忧贫。”(注:《论语·卫灵公》。)“君子谋道不谋食。”(注:《论语·卫灵公》。)孟子见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注:《孟子·梁惠王上》。)“生亦我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注:《孟子·告子上》。)

董仲舒说:“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注:《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这是儒家道义论伦理观最典型的表述。宋明理学,朱熹、二程“存天理,灭人欲”之说,更是极端的道义论。

功利论,先秦的代表人物则是墨子。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义即为利,人民大众之利。以后到了宋代,更有叶适、陈亮的功利主义思想。陈亮认为,“功到成处便是有德;事到济处便是有理。”(注:《止斋文集·答陈同甫》。)这就是说,道德与事功不可分,叶适也是一位功利主义者,认为道德离不开功利,离开功利无道德。

清代颜元,批判董仲舒,针锋相对地提出:“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注:《颜元集·四书正误》卷一。)

西方伦理思想,从德谟克里特、伊壁鸠鲁、鲁克莱修到英国唯物论者洛克、霍布士、亚当·斯密;法国的爱尔维修、霍尔巴赫、德国的费尔巴哈这一派经验论家的伦理学思想,几乎都是快乐主义、幸福主义、或者理性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可见,功利主义在西方渊源流长,是规范伦理学的一种传统。

道义论,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到中世纪经院哲学家奥古斯汀、安瑟伦、托马斯·阿套那、再到康德、黑格尔,这是理性主义传统。他们的伦理观,几乎都是道义论。马克思主义的伦理观,就是在扬弃西方包括东方功利论和道义论规范伦理学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道德观,建立了全新的规范伦理学。

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传统规范伦理学的综合创新

马克思主义是怎样改造了以前的功利论与道义论

首先,它否定道义论离开物质利益空谈道德,也批判了功利论把道德立足于个人利益的偏狭性。指出道德作为一种人类精神现象是以社会物质利益为基础;否定了这个基础,道德就是一种神秘的理性,如黑格尔所言,成为绝对精神的表现或宗教伦理所谓上帝意志的体现。然而这一切都是空洞的说教,荒谬不可信。同时又指出道德成立的利益基础,是阶级的群体利益,或人类的共同利益。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一书中说:“既然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那就必须使个别人的私人利益符合于全人类的利益。”(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6-167页。)这就是说,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道德建构的物质利益的基础是在个人或阶级集团利益与全人类利益相统一、相一致的基础上。也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伦理观,社会主义道德的物质利益基础,是工人阶级利益(包括工人阶级中的个人利益),又是全人类的利益。这就是它之所以是新的规范伦理学根本之所在。也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既有阶级性,又有人类的共同性。

其次,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克服了历史上功利论和道义论的缺点吸取了他们的长处。指出道义论不关心行为的效果,不计功利是片面的、错误的;而功利论不注意行为的动机,不考虑行为原则同样是片面的、错误的。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吸取道义论注重行为动机,功利论注重行为效果的优点,提出评价行为善、恶与否,既看动机,又看效果。把动机与效果有机统一起来。何止是评价,就行为发生而论,也要考虑动机与效果的一致性。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的伦理观,还把目的与手段纳入道德评价体系。目的制约手段,手段目的。这样就大大丰富了规范伦理学的评价理论并远远地超过了功利论与道义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扬弃了传统道义论与功利论,对其改造,整合,即综合创新。我们说,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是新的规范伦理学,道理就在于此。它包含功利论和道义论的积极因素,就此而言,它既是功利论、又是道义论,然而它又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种功利论或道义论。它是功利论与道义论的有机统一。进一步说,它是人民大众的功利论,与革命道义论的统一,是对历史上功利论与道义论的积极超越。人民大众的功利论包含有革命道义论的因素,而革命道义论又包含有人民大众功利论的成分。革命道义精神,归根到底,不能脱离人民大众的功利。换言之,道义乃是功利的化身或功利的升华。故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马克思主义的伦理观本质上是人民大众的功利论。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集道义论、功利论、德性论于一身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之所以是一种新的规范道德论,就在于它把经过扬弃的功利论与道义论有机地统一起来。德性论、不是别的恰恰是功利论与道义论中的规范、原则、或准则的内化,成为人的一种秉性、品质(德性)、情操或习惯。须知,人们的秉性、品质、情操或习惯,都是外在的道德规范、原则、准则对人长期熏陶、习染、、灌输的结果。开始人们不认识,或不理解,甚至拒斥,到认识、接纳,认同以及落实行动,这是一个过程。在人们行动的反复实践中,构成了人的内在的品质、秉性、情操或习惯。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是道义论、功利论、德性论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之所以是新的规范伦理学还有论的理由。我们知道唯物辩证法,特别是唯物史观,是它的方法论原则。把唯物史观的方法论,于伦理学领域,使伦理学发生了革命的变革。

只有应用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原则,(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关系决定道德,而道德又有相对独立性)。才能地解释道德的本质,道德的起源,道德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及其发展的性。也只有依据唯物辩证法的原则,才能全面地解释道德原则或规范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阶级性与全民性的关系,才能科学地阐释道德行为的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道德选择与责任等问题。

余论:目前伦理学界或明或暗地存在一种否定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思潮。认为它过时了,或说为它不科学。这是很值得重视的理论动向。首先是否定阶级的分析方法,宣传无立场的哲学,中立的道德。其次是企图创造一种所谓象科学如数学、逻辑学、物理学一样的精确无误的科学伦理学,言外之意现在的伦理学不是科学。还有人拾起利己主义的道德观,改头换面后推销给社会,以为是新东西其实都是陈年旧货。还有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鼓吹全球伦理,完全否定伦理、道德的历史性、民族性与阶级性。这是一种新的伦理绝对主义道德观。

马克思主义理论范文3

这是一个严肃的论点,只要我们严肃地读解它,尤其只要对组成它的两个词语之一给予严肃的关注——不是那个像恶魔一样的词,而是“理论的”这个词。我说过,并且重复过,人的概念或范畴在马克思那里已经不起理论作用了。但遗憾的是,“理论的”这个用语被那些不想理解它的人忽略掉了。

让我们试着来理解它。

为了这个目的,我先要谈谈费尔巴哈(我翻译了他的一些文章)。没有人会否认费尔巴哈的哲学是一种旗帜鲜明的理论人道主义。费尔巴哈说:每一新的哲学都是带着“人”这个名称出现的。1而实际上,人、人的本质,是整个费尔巴哈哲学的中心原则。并不是费尔巴哈对自然没有兴趣,因为他的确谈到了太阳和行星,谈到了植物、蜻蜓和狗,甚至谈到大象,以便指出它们没有宗教可言。但是,在他谈到自然的时候,在他平静地告诉我们每一种类都有它自己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只是它本质的显现的时候,如果我可以这么说的话,他是在预先准备他的场地。这个世界由对象组成,其中尤其存在这么一个对象,使某一种类的本质在它那里得到成就和完善:它就是这一种类的本质对象。因而每一行星都有太阳作为它的本质对象,太阳同样是行星的本质对象,等等。

场地准备好了,我们现在可以把注意力拉向人。人是他的世界的中心,就像他处在围绕这个世界的地平线的中心(即他的Umwelt[周围世界]的中心)一样。他的生活里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他的:或者不如说,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他自己,因为他的世界的一切对象,仅就它们是他的本质的实现和投射而言,都是他的对象。他的直观的对象只是他直观它们的方式,他的思想的对象只是他思考它们的方式,而他的情感的对象也只是他感受它们的方式。他的一切对象,就它们所给予他的东西从来只是他的本质而言,都是本质的。人总在人自身中,人从来没有离开过人的领域,因为世界是人的世界,而人就是人的世界2——青年马克思从费尔巴哈那里拿来的这个简单的短句,在参加去年夏天莫斯科“黑格尔会议”的与会者蹭引起过一番学究气的讨论。太阳与星辰、蜻蜓、直观、智力和激情,凡此种种都只是通向决定性真理道路上的过渡――人不像星辰和动物,他的特殊性在于能够把他自己的类、他的类的本质、他的全部族类本质作为对象来拥有,这个对象是毋需归功于自然或者宗教的。

通过对象化和颠倒的机制,人的类的本质以一个外在对象的、另一个世界的形式,在宗教中,被赋予了本身无法辨认的人。在宗教中,人把他自己的力量、他的生产力想象成一个绝对他者的力量,在这个他者面前颤栗,向他顶礼膜拜乞求怜悯。而这一点完全具有实践的意义,因为就是从这里产生了宗教崇拜的所有仪式,甚至产生了奇迹的客观存在;它们其实都发生在上述想象的世界里,因为它们――我引用费尔巴哈的话说――只是“愿望的满足”。3绝对的对象,作为人,因而在上帝那里碰到了绝对,但却没有认识到,他所碰到的就是他自己。整个这套哲学并不只限于宗教,它也涉及到艺术、意识形态、哲学,另外――鲜为人知的事实是――还涉及到政治、社会甚至历史。所以整个这套哲学都寄托在主客体本质的同一性上面,这种同一是通过人的本质力量在自我实现和异化中的展现而得到说明的:自我实现建立其对象;而异化则把主体和对象分离开来,使对象成为外在于主体的、物化的东西,并且把本质关系颠倒了过来,因为足以令人感到羞辱的是,主体发现自己受到以一个对象形式出现的自己的统治,而这个作为上帝或国家等等的对象,无论如何都不过是主体自己而已。

一定不要忘记,我在这里只能概括其前提的这种话语具有某种庄严的意义,因为它要求把由宗教的或政治的异化所造成的颠倒重新颠倒过来;换言之,它要求把人的主体属性中的想象的统治颠倒过来;它号召人最终索回对于他的本质的拥有,这种本质从上帝和国家对他的统治中异化掉了;他号召人最终再也不是在宗教的想象世界里、在“国家的天国”里,或者在黑格尔哲学异化了的抽象里,而是在此时此地的尘世、在现实社会里实现他的真正的人的本质,即人的共同体、“共产主义”。

人处在他的世界的中心,就这个说法的哲学意义而言,是指他的世界的原初本质和目的――这就是我们可以在强调的意义上称之为理论人道主义的东西。

我想,大家会同意,原本采纳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类本质和异化的难题性的马克思,后来跟他决裂了;而且大家也会同意,与费尔巴哈理论人道主义的这次决裂,在马克思思想的历史上曾经是一个根本性的事件。

但我还想走得更远一些,因为费尔巴哈是一位奇怪的哲学人物,他具有“泄露天机”这样的癖性(如果可以容我这么说的话)。费尔巴哈是一位供认不讳的理论人道主义者,但是在他背后站着一整排的哲学前辈,他们虽然没有勇敢到如此公开地承认这一点,却一直在从事人的哲学,哪怕是用一种遮遮掩掩的方式。我决不至于贬低这一伟大的人道主义传统,它的历史功绩在于为反对封建主义、反对教会,以及反对它们的意识形态专家进行了斗争,在于赋予了人以地位和尊严。不过我想,我们也决不至于否认这样的事实:这个产生了伟大菱和伟大思想家的人道主义意识形态是和上升的资产阶级密不可分的,它表达了这个阶级的渴望,同时转译和传递着经由新法律体系(被修改成资产阶级商业法的旧罗马法)所认可的商业的和资本主义的经济要求。人作为自由的主体,自由人作为其行动和思想的主体,首选在于人能够自由地占有和买卖,在于成为法律的主体。

我想直截了当地在这里做出这样的断言:除了一些不合时宜的例外,古典哲学的伟大传统都是在它的各种体系的范畴中进行着再生产的活动――既对人认识的权利,也对人行动的权利进行着再生产。用人认识的权利,它制造出它的各种知识论的主体,从“我思”到经验主义的和先验的主体;用人行动的权利,它制造出经济的、道德的和政治的主体。我相信――但显然不能在这里证明――自己有权这样断言:通过被划分和伪装成不同的主体的形式,关于人、人的本质或人的类的范畴在古典的、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哲学里都起着根本性的理论作用。而当我谈论某个范畴所起到的理论作用的时候,我的意思是说,它是和其他范畴息息相关的,不改变整体所发挥的功能,就不可能把它和整套东西割裂开来。我想我可以这样说:除了少数几个例外,伟大的古典哲学都以含蓄的形式表述了无可争议的人道主义传统。如果说,费尔巴哈用他固有的方式“泄露了天机”,如果说,他把人的本质毫不含糊地摆在了整个事情的中心,那么这是因为,他认为自己能够逃脱使古典哲学通过划分不同的主体而把人掩盖起来的那种限制。这一划分――为了让问题简单一点,我们就说划分两种主体吧――使人成为一个知识的主体和一个行动的主体。这是古典哲学的一个特有的标志,它可以防止这种哲学做出费尔巴哈那种异想天开的声明。费尔巴哈自认为能够克服这一划分:他用人类主体自身属性的多元性取代了各种主体的多元性;而且他认为自己能够从出发去解决另一个政治上的重要难题――个人与类之间的区分,理由是克制了个人(因为它总是要求至少应该有两个人存在),并且已经创造出了人类。我认为,从费尔巴哈进行思考的方式可以明显地看出,早在他之前,哲学的主要关怀就是人。区别在于,人是被划分为不同的主体,还是被划分为个人与类。

由此可见,马克思的理论反人道主义远远不止是清算费尔巴哈而已:它的矛头同时既对准了现存的社会和历史哲学,又对准了古典哲学传统,因而也通过它们,对准了整个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我要说,马克思的理论反人道主义首先是一种哲学的反人道主义。如果我刚才这番话还有些道理,那么你只须把它跟我前面讲到的问题对照一下,也就是对照一下马克思跟斯宾诺沙和黑格尔在反对关于开端和主体的哲学这一点上的亲和关系,就能够看出我的意思了。其实,如果你考察一下那些文本,如果它们可以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文本的话,那么你是找不到人这个范畴以及它的任何过去的或者可能的伪装物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那些论点构成了仅有的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的整体,并且引起了五花八门的解释。但是我看不出它们怎么可能允许任何一种人道主义的解释:相反,它们注定要排除这样的解释,把它看做唯心主义的一个品种,并且注定要让我们用完全不同的方式去思考。

但是我们还没有结束,因为我们还必须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反人道主义――也就是说,必须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和历史的理论不把人的概念当做中心的做法。

也许我们应该先讨论两种反对意见。事实上,我们当然应该这样做,因为它们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提出。第一种意见断定:任何按上述方式来构想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理念,都将以漠视人、麻痹他们的革命斗争而告终。但是《资本论》通篇都在讲被剥削者从原始积累时期到成功的资本主义时期的苦难,它的写作也是为了有助于把他们从阶级奴役下解放出来。然而这并没有妨害马克思,相反却迫使他对具体的个人进行抽象,从而在理论上把他们看成是关系的简单“承担者”――而这就是在同一本《资本论》里,在分析造成他们被剥削的机制的过程中讲到的。第二种意见用人道主义意识形态的实际存在来反对马克思的理论反人道主义,因为这些意识形态尽管一般说来是为资产阶级的领导权服务的,却同样有可能在特定的环境下、在特定社会阶层内部,而且甚至以宗教形式,表现出群众对于剥削和压迫的反抗。但是,只要你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不仅承认意识形态的存在,而且要根据它们在阶级斗争中所起的作用来判断它们,这也就不成其为问题了。

在这里当做赌注的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是从人的本质出发,从自由的人类主体、需要、劳动、欲望的主体、道德和政治行为的主体出发去解释社会和历史的那一类理念企图。我坚持认为,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创立历史科学并写出《资本论》,只是因为他跟所有这些五花八门的人道主义理论企图进行了决裂。

与整个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相反,马克思声称:“社会并不是由个人构成的”(《经济学手稿(1857-1858)》),4而且,我们的“分析方法”,“不是从人出发,而是从一定的社会经济时期出发”(《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5针对在《哥达纲领》中宣称“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的那些人道主义的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者,他还反驳说:“资产者有很充分的理由硬给劳动加上一种超自然的创造力”。6有人还想象出比这更断然的决裂吗?

后果可以在《资本论》中看到。马克思表明,归根到底决定着某种社会形态并且让我们能够理解它的东西,不是什么幻想出来的人的本质或人性,不是人,甚至也不是“人们”,而是跟经济基础不可分的那种关系,即生产关系。同时,与一切人道主义的唯心主义相反,马克思表明,这种关系不是人与人的关系、面对面的关系,不是主体、心理学的或人类学的关系,而是一种双重的关系:人群与人群的关系,其本身又关系到这些人群与所有物――生产资料――之间的关系。你能够想象出来的、具有最大可能性的一种理论上的神秘化,就是认为各种社会关系都能够归结为人与人的关系,甚或人群与人群的关系:因为这就是假定社会关系是只牵扯到人的关系,然而实际上它们同样牵扯到物,即从物质的自然界中取得的生产资料。

马克思说,生产关系就是分配关系:由于它把生产资料归属于某个阶级,因而它也同时把人们分配到了各阶级中。阶级就产生于这种分配过程中的对抗,分配过程也就是归属过程。所有个人生来都是这种关系的一员,因而也都是能动的,是关系的一员,就像是自由签订的契约的一方那样,所以他们才受到关系的束缚;而正因为他们受到关系的束缚,所以他们也才成为关系的一员。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使人理解马克思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把人们只看做是关系的“承担者”,或者说,是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生产过程中某种功能的“载体”。这绝不是因为他把具体生活里的人归结为简单的功能载体:他在方面像这样看待他们,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生产中(也就是在剥削中)把他们归结成了经济基础内部的这样一种简单功能。

实际上,被看做生产当事人的生产的人,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只能这样:他被规定为关系的简单“承担者”、简单的“功能载体”,完全是匿名的,而且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因为如果他是工人,就可以把他扔到街头,如果他是资本家,他就可以发迹或者破产。总之,他必须服从于作为剥削关系、因而作为对抗性阶级关系的生产关系的规律;他必须服从于这种关系及其作用的规律。如果你不对无产者和资本家的个别具体的规定、他们的“自由”或者他们的个性进行理论的“归结”,,那么你就不可能理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个人进行的那种严酷的实践的“归结”,即把他们只当做经济功能的载体,此外什么都不是。

但是,把个人当做经济功能的简单载体给个人带来了后果。不是马克思这个理论家像这样对待他们,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把个人当做可以相互替代的功能的载体,就是――在作为资本主义根本性阶级斗争的资本主义剥削内部――无可挽回地在血肉之躯上给他们标出价码,把他们归结为只是机器的附属物,把他们的女人和孩子丢进工厂的地狱,把他们的工作日延长到极限,给他们刚够把自己再生产出来的报酬,并且创造出那去庞大的劳动后备军,从中可以获得其他的匿名载体,以便对那些正在受雇、能够有幸得到工作的人施加压力。

但与此同时,它也将创造出工人阶级斗争组织的条件。因为正是资本主义阶级斗争――即资本主义剥削――的发展本身创造了这些条件。马克思不断强调一个事实:正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组织不仅通过把工人群众在工作场所集中起来,不仅通过把他们混杂在一起,而且首先是通过把劳动与日常生活的严酷纪律强加给他们,从而强行给工人阶级上了阶级斗争的课程。工人们所蒙受的一切,结果只能反过来在共同行动中反抗他们的雇主。

但是要让这一切发生,工人们就必须成为其他关系的一员,受到这些关系的束缚。

实际上,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不能只归结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因而归结为它的经济基础。没有上层建筑的帮助,没有归根到底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的法律-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关系,阶级剥削就不能够维持――也就是说,不能够对自身存在的条件进行再生产。马克思除了在几处简单地提一下之外,并没有进行这项分析。但是从他说过的每件事中,我们都能推定,这些关系也同样是把具体的个人当做关系的“载体”,当做功能的“承担者”;人们只因为受到这些关系的束缚而成为关系的一员。例如,法律关系从实在的人中进行抽象,目的是把他当做简单的“法律关系的载体”,当做能够拥有财产的简单的法律主体,哪怕他仅有的财产就是他赤条条的劳动力。例如,政治关系同样从活生生的人中进行抽象,目的是把他当做简单的“政治关系的承担者”,当做自由的公民,哪怕他的投票只是增加了他所受的奴役。再例如,意识形态关系同样从活生生的人中进行抽象,目的是把他当做不是服从占统治地位的观念就是反抗这些观念的简单主体。但是所有这些关系各自都把实在的人用作它的承担者,仍然决定着他们的血肉之躯并在那里打上印记,就像生产关系所做的那样。而且因为生产关系就是阶级斗争的关系,所以正是阶级斗争归根到底决定着这些上层建筑关系,决定着它们的矛盾,也决定着它们借以在经济基础上面打下烙印的过度决定作用。

而且,正如资本主义阶级斗争在生产内部为工人的阶级斗争创造了条件一样,你可以看到,法律的、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关系也能够――恰恰通过它们所强加的限制――为这一斗争的组织和意识做出贡献。因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确实是在资产阶级关系的框架内,并从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那里来学习政治的。众所周知,资产阶级只有把广大群众都纳入自己的斗争,才能够旧政权、它的生产关系和它的国家。众所周知,资产阶级只有把工人拉进自己的政治战线(随后当然又屠杀他们),才能打败大土地所有者。通过它的法律和它的意识形态,也通过它的枪弹和它的监狱,资产阶级在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阶级斗争中教育了他们,其方式之一就是迫使他们理解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无关,迫使他们挣脱后者意识形态的桎梏。

正是在这里,“归根到底”及其在“大厦”内部产生的矛盾作用可以干预进来,对上述那些悖论现象的辩证法加以说明。马克思不是借助于人这个荒谬的概念,而是通过完全不同的概念――生产关系,阶级斗争,法律的、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关系――来理解那些现象的。在理论上,“归根到底”所发挥的功能使我们能够说明从经济斗争到政治、意识形态斗争这些阶级斗争形式之间的差异和不平衡,进而说明这些斗争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说明这种斗争存在的矛盾。

因此,马克思的理论反人道主义,正如在历史唯物主义内部起作用那样,意味着拒绝把对社会形态及其历史的解释植根于那种抱有理论企图的人的概念――就是说,作为开端性主体的人的概念,因为就在这个概念里找到了他的需要的开端(Homooeconmicus[经济人])、他的思想的开端(Homorationalis[理性人])、他的行动和斗争的开端(Homomoralis,juridicusetpoliticus[道德人、法律人和政治人])。因为,一旦你从人出发,你就不可避免要受到唯心主义的诱惑,去相信自由或创造性劳动是万能的――也就是说,你只会完全“自由”地屈服在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万能的脚下,这种意识形态的功能就在于用人的自由力量的虚幻形式来掩饰和强加另一种力量――更加真实也更加有力的资本主义的力量。如果说马克思没有从人出发,如果说他拒绝了从人的概念里对社会和历史进行理论的推导,那么这是为了要和上述神秘化进行决裂――这种神秘化不过是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意识形态力量对比关系的表现形式而已。

因而,马克思从产生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上述作用的结构性原因出发(正是这种原因维持着你应当从人出发的幻觉)马克思从一定的经济形态出发,而在《资本论》的特殊情况下,则是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在上层建筑中被它归根到底决定着的那些关系出发。而且每一次他都说明,这些关系决定着人并给他们打上印记,以及它们如何在人们的具体生活中给他们打上印记,而通过阶级斗争的体系,活生生的人又如何被这些关系的体系所决定。在1857年《导言》里,马克思说:具体是许多规定的综合。7我们可以把他的意思加以变通,然后说:具体意义上的人是被关系的许多规定[决定]的综合所决定的,他们受到这些关系的束缚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如果说马克思没有从那个作为空洞观念的人(也就是被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所压倒的人)出发,那么这是为了最终得到活生生的人;如果说他从把活生生的人当做“载体”的这些关系那里兜了圈子,那么这是为了最终能够掌握支配着他们的生活和他们的具体斗争的各种规律。

我们应当记住,从关系兜圈子,在任何时候都没有使马克思远离活生生的人,因为在知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上,也就是在他分析的每一个环节上,马克思都说明了每一种关系――从归根到底起决定作用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到法律-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如何在人们的具体生活中给他们打上印记,使他们的生活受到阶级斗争的种种形式和作用的支配。马克思的每一次抽象都与这些关系所强加给人们的“抽象”相一致,而正是这种严酷的具体“抽象”把人变成了受剥削的工人或是剥削人的资本家。我们应当记住,这个思维过程的终点――它所导致的“思想具体”――正是那个给具体现实下定义的许多规定的综合。

马克思就这样把自己放在阶级的立场上,并且考察了阶级斗争的大量现象。他想要帮助工人阶级去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机制,去发现自身生活在其中的各种关系和规律,从而支援和指导它的斗争。除了阶级斗争之外,他没有别的对象;他的目的是帮助工人阶级进行革命,从而最终在共产主义条件下消灭阶级斗争和阶级。

马克思主义理论范文4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德勒兹;后马克思主义

吉尔·德勒兹(GillesDeleuze,1925—1995),20世纪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后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德勒兹是从学习、研究、写作哲学史开始其学术起点的,在其学术生涯中,诸如卢克莱修、休谟、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康德、柏格森、尼采、马克思等都对其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然而,就其后马克思主义思想而言,尼采和马克思的思想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然,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思潮也有重要影响)。他从尼采那里吸取后现代主义的灵感与养分,而从马克思那儿获得马克思主义因素。本文试析马克思思想与德勒兹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

一对马克思思想的承续

首先应该指出的是,德勒兹对马克思的接受有一个过程。德勒兹1962年出版的《尼采与哲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借尼采来批判黑格尔辩证法。或许是马克思与黑格尔辩证法特殊关系的缘故,德勒兹曾坦言,“直到60年代前半期,对于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根本就没好感。”幅到了20世纪70至80年代,与加塔利在《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症》的两卷巨著里发动对资本主义的猛烈批判的时候,德勒兹“重拾马克思”,在书中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随处可见马克思的影响。不仅如此,他还坚定地声称自己是个“马克思主义者”,他说:“我认为费利克斯·加达里和我一直都是马克思主义者,也许方式不同,但是我们俩都是。我们不相信那种不以分析资本主义及其发展为中心的政治哲学。马克思著作中最令我们感兴趣的是将资本主义作为内在的体系加以分析。”因而,《反俄狄浦斯》与《千高原》两书走近马克思决不是什么唐突的事情,而是其思想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了。这两本书可以说是后现代主义与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之作。

马克思对德勒兹的决定性影响还得到其他学者的认同。如美国后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詹姆逊就高度评价了马克思对德勒兹在《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症》两卷巨著中的重要影响。他认为全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对马克思观点的辩护与运用”,而且认为在所谓的后现论家中,德勒兹是唯一一位赋予马克思至关重要的地位的思想家,他后期的著述里最激动人心的事件即和马克思思想的碰撞。日本学者筱原资明也认为,《反俄狄浦斯》一书中的许多思想是在充分咀嚼马克思思想的基础上得来的。道格拉斯·凯尔纳与斯蒂文·贝斯特也同样认为,与其他后现论家如福柯相比,德勒兹与加塔利在《反俄狄浦斯》与《千高原》等书中更多地倚重马克思主义的范畴、观点、分析方法,并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批判资本主义。阿兰·D·希瑞夫特在说明德勒兹在激活尼采的作用时强调指出,“《反俄狄浦斯》的论点和尼采《道德的谱系》中的论点一脉相承,但不应模糊下述事实:它同样也遵循着马克思自己的对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一经济步骤的历史唯物主义论调的要点。”总的说来,我们以为,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对德勒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的一些基本概念与观点,马克思的分析方法,等等。

马克思批判的主题是现代性与资本主义社会,即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异化状况的揭露、分析和批判。这种批判包括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理论上的批判就是运用唯物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批判传统的形而上学、批判黑格尔哲学,分析与批判为导致“异化”的资本主义辩护的意识形态与制度,并为解决资本主义困境开出了药方。当然,马克思从理论上进行批判并不是为了理论本身,他也主张理论不能取代实践,而是为了指导实践。正如马克思曾经强调的那样:“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因而,马克思在理论上讨伐的同时,还与恩格斯一起积极组织并投身于各种工人运动或革命活动之中,并在后期将矛头直指资本主义的根基——经济基础,展开了政治经济学批判。

受马克思启发,德勒兹也将现代性诠释为资本主义的现代性,在《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症》中,他分析与揭露资本主义如何在话语、政治、经济、制度等各方面殖民欲望的机制与渠道,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干下的精神分裂症的罪行,批判为此罪行辩护的各种话语尤其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与传统的形而上学。就精神分析学而言,与马克思一样,德勒兹也一再强调批判要结合其理论与实践进行,他说:“我们所针对的,不是精神分析学可能具有的意识形态,而是其本身的实践和理论。”在针对采访者问到《反俄狄浦斯》一书是如何统一精神病学和精神分析学理论与政治和经济的现实时,他说:“本书的统一性不构成问题。这里确实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俄狄浦斯和精神分析学的批判,再是对资本主义和它与精神分裂的关系的研究。而第一方面又与第二方面密切相关。我们在以下的观点上反对精神分析学,这些观点与它的实践相关,也同样与它的理论相关:俄狄浦斯崇拜、向利比多和家庭包围的简化。”

可见,德勒兹也同样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理论对实践的影响与作用,强调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现代性与资本主义进行攻击与批判的重要性。他和加塔利在各种场合都声明,《反俄狄浦斯》一书实际上是1968年5月风暴的产物。1992年,他在与福柯的一次谈话中也说,理论如一个工具箱,要紧的是它要有用,应该能发挥作用,而并不仅仅是为了它理论自身。至于学术与理论研究之外的德勒兹,值得一提的是,德勒兹还经常参加社会上各种抗议非正义和种族歧视的社会运动,并参加支持巴勒斯坦民族权利的斗争运动;在1968年的学生运动中,为了支持学生运动并推动教育革命,毅然离开工作五年的里昂大学,与福柯等教授加入被教育部宣布为“非法的”巴黎第学,使这所创建近10年的大学最终为政府正式承认。

德勒兹还坚持唯物主义立场,反对弗洛伊德的唯心主义精神分析学及自柏拉图以来至黑格尔、弗洛伊德、拉康等人将“欲望”作“缺失”意义上的传统解释。德勒兹认为这种逻辑是完全错误的,并把对“欲望”的这种解释称为“唯心主义”。在德勒兹看来,欲望不缺乏任何东西,欲望并不缺乏它的对象,欲望具有生产性。并引用马克思的话来支持其观点,他说,正如“马克思特别提出,事实上存在的不是缺失。而是作为一种‘自然和感觉客体’的激情。”那么人们为什么要把欲望解释为缺乏呢?德勒兹认为鼓吹这样一种欲望的缺失观点,其实质是统治阶级的一种艺术。他说,“缺失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功能,蓄意创造缺失是主导阶级的伎俩。”因而,德勒兹认为,由于欲望本质上是生产性的,应该用生产性的欲望概念取代缺失性的欲望概念,用精神分裂分析取代精神分析学,用真正的唯物主义精神病学,将欲望引进机制,将生产引进欲望,取代弗洛伊德的唯心主义精神分析学。

此外,德勒兹还在许多方面借用与模仿马克思的分析框架,并得出了一些和马克思基本相似的结论。如他自己所言,“我们(与加塔利)不相信那种不以分析资本主义及其发展为中心的政治哲学。马克思著作中最令我们感兴趣的是将资本主义作为内在体系加以分析。”比如,在揭示资本主义如何对欲望进行疏导、驯化、限制的情形时,其方法就是模仿了马克思对社会历史的分阶段理论与方法,通过回溯历史分析法来达到其目的。马克思用基本物品和服务的生产模式解释每一社会阶段的社会性质,而德勒兹则用欲望与权力的抽象机器解释社会历史:“我们通过‘机器过程’而不是生产模式(相反,这些生产模式依赖于过程)来定义社会结构。”马克思将社会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个阶段。德勒兹也把抽象机器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原始的辖域机器、野蛮的专制机器和文明的资本主义机器。德勒兹落脚点或重点放在文明的资本主义机器如何对欲望疏导、驯化、压制、再编码或辖域化的讨论。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讨论可以说就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的注脚。比如,马克思以富有增殖性的资本作为其分析资本主义的逻辑起点,通过分析资本的发展逻辑他认为,一方面摆脱宗教统治束缚与封建专制制度的障碍,实现了经济上的自由、平等的市场交换、法治等原则,从而确立了新的生产关系,推动了生产力与社会进步;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给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带来一系列诸如“异化”、社会矛盾与动荡等严重问题。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并没有给个人带来自由与解放,相反仍处于悲惨的被控制、被剥削的地位。在资本主义社会,原始积累导致社会两极分化,一极为大量的失地的贫困农民和失业的无产阶级,一极是积累了大量财富的资本家。在德勒兹那里,其分析的逻辑起点是富有生产性的欲望,经过分析后他也认为,一方面冲撞性、革命性的欲望冲破了专制社会机器的编码,形成了一股解码流,从而使商品生产急剧膨胀、市场急剧扩张、资本急剧扩大,带来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却对这股解码流,再次从法律、体制、契约等各方面进行再编码,欲望重新受到驯化、压制,结果个体乃至社会都出现了“精神分裂症”。如在政治方面,和马克思一样指出资本主义的人权、自由、民主只是一种虚幻,国家、法律不是人权的保障而仅仅是统治阶级的工具。他尖刻批评资本主义不仅是个制造财富的工厂,也是个制造苦难的工厂。解码与再编码后的资本主义社会与马克思描述的一样,德勒兹写道,“一边是解辖域化了的工人,他们变得自由并且一无所有,不得不出卖他们的劳动力;另一边是解码了的货币,它已经变成了资本,并且能够购买这种劳动力。”

二对马克思思想的解构

面对资本主义与现代性困境与危机,学者们进行了把脉并开出了不同的药方,但不同的学者、流派如黑格尔、马克思、尼采、西方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由于诊断的逻辑起点、方式、立场不同,因而拿出来的治疗方案也就不同。对于黑格尔通过其辩证法,把现实的社会矛盾抽象化为观念中的矛盾,进而通过观念的矛盾运动来消解现实矛盾的主张,德勒兹借尼采予以坚决拒斥;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承续了其欲望与无意识等概念的同时,也解构了其中的唯心主义因素;对于马克思思想及马克思主义,德勒兹则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解构:第一,解构了主观与客观、政治与日常生活、宏观政治与微观政治等传统对立。根据德勒兹精神分裂分析学的欲望理论,欲望就是生产,生产也是欲望,欲望就是机器,就是生产机器,是社会机器。将欲望视为一种机器的观点有助于解构主观与客观、现实与幻想、有机论与机械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传统二元对立。

就法西斯主义的根源而言,德勒兹认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分析只是从国家、公开的政治压迫以及资本积累所引发的危机等宏观方面来解释法西斯主义,而没能看到法西斯主义实际上是微观层面欲望畸形发展的一种表现,是资本主义压制欲望造成的一种心理状态。所以,在德勒兹看来,欲望、文化以及日常生活领域被传统的理性主义宏观政治所忽视,这些领域恰恰是主体被控制从而产生法西斯之源头。

如此,他就解构了宏观政治与微观政治、政治与日常生活之间的传统对立。第二,不同意马克思的社会矛盾理论。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矛盾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德勒兹不同意这些观点,不同意社会的特征取决于阶级矛盾的观点,而认为社会到处都有缺口,社会的变化是由解辖域化或逃脱线路决定的。他说,“我们觉得一个社会的特征与其说由其矛盾所决定,不如说由其逃脱线路所决定。”第三,解构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德勒兹对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的观点比较复杂,他并不完全否认阶级斗争的必要性,但强调欲望的革命条件,也不同意如拉克劳、墨菲等人倡导的身份政治,提倡一种不是身份政治的少数政治,认为无产阶级无法肩负社会巨变的历史重任,而把希望寄托在一些理想的精神分裂症者身上。他说,“不仅较之矛盾更多地考虑了逃逸线路,而且较之阶级更多地考虑了少数。”具体说来:(1)否定阶级中心论。根据其差异理论,他们拒斥“核心”(阶级)与“边缘”(学生、妇女)之间的对立,因为这样容易使得不同的政治群体都屈从于某个虚构的统一体,屈从于工人阶级的特权地位。(2)质疑、否定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与作用,反对身份政治。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结构不断分化,工人阶级的地位更是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德勒兹越发对工人阶级的身份、领导角色表示怀疑。

他说:“只要工人阶级的性质还靠一种获得的身份界定,甚至由理论上已经被其征服的国家来界定,它就还以‘资本’的面目出现,是资本的一部分(可变资本),也就逃脱不了资本的平面。这一平面的最好情况也就表现为(就像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里)。然而恰恰只有离开资本平面、不停地脱离那里,一大群人才具有真正的革命性,去摧毁可数集团构成的占支配地位的平衡。”那么在德勒兹看来,什么样的特殊阶级才能担当重大使命,他认为只有资产阶级。他说:“从资本主义公理的角度看,只有唯一的一个阶级能胜任普救的使命,那就是资产阶级。”

三走出现代性困境的政治策略

与其他如德里达、利奥塔等后现代思想家只摧毁不建构做法不同的是,德勒兹在解构了马克思等人的一系列学说、策略之后,他与加塔利提出了自己的一些主张与策略,这些策略主要有差异政治策略、释放欲望政治策略、游牧政治策略。欲望策略是核心,其中包括微观层面与宏观层面,目标是重建某种新的、尚不明确的后现代“超验场域”。

就差异政治策略而言,德勒兹反对马克思主张的社会主要矛盾理论,也就是说拒绝把特殊的差异视为从属于一种中心差异的还原主义,认为更多地应该考虑社会的逃脱线路,考虑少数,考虑少数的生成。这种少数政治实质上是一种进行生成革命、沿着绝对解辖域化方向演变的微观政治试验,其目标是生成一个差异性和多样性的世界。

就欲望政治策略而言,在德勒兹的精神分裂分析法看来,由于马克思主义的宏观分析存在缺陷,忽视了个体的微观心理层面,所以,欲望政治策略主张在个体微观心理层面反俄狄浦斯、反自我、反法西斯主义,释放个体被压抑、限制的欲望,倡导精神分裂,寻找逃逸线路。精神分裂分析的目的,就是要释放这样一种变革资本主义的主体性力量。总之,德勒兹并不主张完全否认传统的阶级斗争,因为它能够揭示主体受压迫的社会状态,但却不能揭示主体受压迫的心理状态,因而主张以欲望政治取代阶级斗争,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微观政治斗争取代国家、阶级等宏观层面上的政治斗争。由此,德勒兹的宏观政治策略就主张批判与拒斥国家和社会机器对欲望的编码和辖域,倡导把欲望从压抑性的规范体制下解放出来的过程,即解辖域化。他的解码或解辖域化政治实际上是其微观欲望政治在宏观层面的继续,是一种反国家、反宏观政治的策略。那么谁能担当解辖域化重任?德勒兹否弃以代言人自居的列宁式的普世知识分子、先锋队政党以及具有极权化的组织,主张个体或组织自己自主直言,认为精神分裂者、块茎、游牧者等都是撞击、瓦解资本主义编码革命的重要形式。总之,他倡导反对以同一性和整体化为基础的传统宏观政治。

至于游牧政治策略,根据其游牧思维或块茎学,德勒兹解构了马克思的结构分析法和矛盾分析法,认为马克思的分析方法只适用于如克分子等宏观层面,对于分子等微观层面却无能为力。比如1968年5月事件就说明了马克思宏观分析的缺陷。因而,根据游牧理论或块茎学,其政治策略就是,能够寻求到在政治斗争中进一步被解辖域化的逃逸路线以及微观政治斗争之革命性的线路。因为在块茎学看来,“任何社会系统都存在着各个方向上的漏洞。”总之,德勒兹游牧政治策略其实是在鼓励一种多种形式的、运动的、无所不在的游牧式生活,这是一种创造与变化的实验,具有反传统和反顺从的品格。后现代游牧者试图使自身摆脱一切根、束缚以及认同,以此来抵抗国家式思维模式、国家官僚体制和一切驯服与压制欲望的权力。

四简评

作为后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德勒兹与其他后马克思主义者一样承续了马克思的批判精神,秉持着后现代立场,对资本主义与现代性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症》两卷巨著所获得的世界性声誉,足见其思想影响之深远。就其后马克思主义思想而言,以下几方面值得一提:首先,与马克思思想关系方面。德勒兹与马克思一样强调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不可分的重要意义,强调文本本身就是政治试验,就是实践本身;与其他人如拉克劳、墨菲等后马克思主义者不同的是,德勒兹认为马克思思想并没有完全过时,尽管他也解构或不同意马克思的某些理论、观点与分析方法,相反,他多次声明自己从来没有抛弃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者,强调马克思将资本主义作为内在的体系加以分析的方法对他的重要影响。因而,德勒兹是后现代思想家中唯一一位赋予马克思至关重要地位的学者。

此外,德勒兹关注为马克思主义宏观分析所忽视的微观个体心理层面与社会层面对欲望与无意识俄狄浦斯化的问题,关注由此深隐人们头脑与日常生活中的法西斯主义的问题,提出释放欲望的种种政治策略,这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拓展了新领域,为马克思主义的解放(革命)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

马克思主义理论范文5

[关键词]改革开放 制约因素 马克思主义教育

一、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制约因素

(1)“非马”理论的挑战

从马克思传播到中国之日起,就伴随着非马理论同它的挑战,在全球化的今天,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一部分师生盲目崇尚西方的富足、民主和生活方式。“使得终极关怀远不如现今关怀那么激动人心”。西方国家利用这个时机鼓吹 “文化趋同化 ”和“普世价值 ”, 企图从思想文化上动摇中国年轻一代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进而达到颠覆中国的目的,因而制约了我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2)理论教材的缺陷

“只有关于人的天资和需求的知识,而没有关于发展和满足这种天资和需求的科学,这会成为一种毫无裨益的知识”。我们在中学就学了马克思主义教材,在大学,教材应该满足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需求,然而它仍然存在传统的缺陷--语言概念化、说理空洞化和色彩政治化,我们学习时只能死记硬背抽象概念,无法从情感上和行为上融会贯通,这些缺陷直接影响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性和接受效果。

二、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1)正视现实,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与宣传

现状就是这样,但绝不可能会永远这样,尽管我国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但是我们应该“把这现状看作是达到更好的状态的手段,看作是向更高级、更完善的状态的过度点,这现状才对我有价值”。我们应当看到党和政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的不懈努力,为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应当正视现实,自觉培养和塑造高尚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做一名合格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者,更好的推进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2)全面认识西方国家的思想意识,成功应对“非马”理论的挑战

西方国家的思想为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思想和思想意识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思想意识历来是我国同敌对分子斗争的阵地,当代中国,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渗透和攻击具有隐蔽性、迷惑性和欺骗性;国内,一些人出现了怀疑党的基本路线、否定歪曲改革开放的杂音。不仅如此,国内外的所谓“民运分子”、“分子”、“分子”相勾结,攻击我国的意识形态。因此必须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一方面,全面认识西方发达国家的思想意识,另一方面,同各种非马错误思想进行积极斗争,在具体的比较中使同学坚信马克思主义,成功应对“非马”理论的挑战。

(3) “完善教材”,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内容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要有创新精神,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的指引下,依照“有形的教材”来发展“无形的教材”:

一要引导学生向“老祖宗”请教,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留给我们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所以我们在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还要相应的讲授《马克思主义原著》,这样可以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形象化和具体化。

二要高度重视、充分挖掘“社会大课堂”这个教育资源 , 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 ,让学生亲身感受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这样既增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又锻炼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4)解决教学中的错误倾向,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学生的心灵

一要改变以往的政治化和说教化语言,对于一些理论的阐述完全可以使用易于为学生接受的语言风格,用学生熟悉的语言来回答他们关心的实际问题,使大学生真正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与他们的生活、学习密切相关,从而激励他们真信、真学、真用,正如古人说:“非易不可以治大,非简不可以合众,大乐必易,大礼必简”;

二要注重时效性和准确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都是与时俱进的,对于其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论证,应该根据国际国内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采用最新的例证来证明它的正确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性,这样会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学生的心灵。

三、结论

这篇文章是我个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一些个人见解,看法存在很多瑕疵。但马克思主义教育之路“其修远兮”,我们共同“上下求索” !

参考文献:

[1].《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讲话》2008.12.18.

[2]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长春出版社,1999,第93页。

[3]德国: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 商务印书馆,1983,第38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范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理念;重构

[作者简介]潘玲霞,武汉工业学院人文系副教授,湖北武汉430023;龚新桥,供职于湖北省植物保健中心,湖北武汉430023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5-0167-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两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程和学科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去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必须转变教学理念,以转变教学理念为先导,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课程设置规范、学科定位清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提出新要求

建国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建设先后经历了多次改革和调整。由于历史的原因,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政治功能比较突出,强调为政治经济社会稳定服务。学科定位一直比较模糊,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给人的印象就是政策课、政治课、形势课。体系也不稳定,内容不够规范、严谨,有些教师专业意识淡漠,满足于不假思索地传达宣传。“跟着形势走”、“百事通而无一精”成为理论课教师的特点,这种现状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在高校处境尴尬,也严重损害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思想政治理论课2005年进行了改革,“05方案”新设置的两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原理》)和《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与“98方案”相比,更好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发展性和综合性。《原理》课程由原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组成,并增加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内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之间的密切关系,完整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概论》课程由《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两门课而来,阐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由两大理论体系组成,即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理论成果的结合。这两门课程设置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理论应用发展的统一、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形成了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体系。

“05方案”另一个鲜明特点是把整个课程体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学科基础之上,2005年12月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以及所属五个二级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此有了学科依托。《原理》课的学科背景是二级学科之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学科背景是二级学科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科定位和归属由此清晰。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以及所属二级学科,改变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恰当学科地位的状况,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学科支撑,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存在的基础和生命力的保证。课程设置规范、学科定位清晰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学科性,但如何从学科角度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面临的新课题。从这几年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从学科视野和学术高度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还没有成为广大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观念。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发展特点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出新要求

现今的大学生处在全球化和我国社会转型变革的时代,他们思想早熟,情感丰富,勤于思考,勇于变革,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但是青年学生思想行为的叛逆性、未定型和未成熟特点又使他们对复杂的社会现象缺乏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使他们的思想行为出现一些令人担忧和值得警惕的方面。在政治上,一些青年学生表现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信心不足,对西方国家的价值理念、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盲目欣赏;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对一些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带来巨大冲击,陷入选择困境,出现价值判断的紊乱,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有一定的市场,导致一些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向着消极化方面发展;生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年轻人民主意识、主体意识增强,特别是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学生对学习的要求丰富且更加注重实际、实用,反感形式主义和空洞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必须关注受教育者的思想活动。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绝大部分同学觉得十分重要,都愿意学习。但是他们反感那种空洞乏味、脱离实际的政治说教,对天马行空般随意调侃的教学不满意。他们欢迎教师高水平的教学,希望学到真正有用、有价值的东西。一些优秀的理论课教师,学养深厚,人格高尚。善于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组织教学,学生崇敬他们,把他们作为自己的精神导师。从这些教师身上,学生不仅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强大的说服力、感染力和感召力,坚定了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其思想观念和行为品性也无不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年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行为都需要正确引导,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怎样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值得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考。

时展变化和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给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提出了新问题,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如何顺应时代社会需要,拥有持久生命力?笔者认为,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是先导。因为任何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正确的思想、思路、观念、理念的指导。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教学应转变教学观念

第一,树立学科意识,向研究式教学发展。课程整合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学科定位清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到学科建设的高度。这一变化迫切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要树立学科意识,向研究式教学转变。从学科研究的视角开展教学。提高理论研究水平,以科研成就提高教学的深度,以教学需求推动科研发展,以教学、科研来推动学科建设。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任务已经由传统的以教学为主转向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三位一体。《原理》和《概论》课程设置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发展、理论运用教育的统一。这种设置表踢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科学理论,而且还是随着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不断创新的科学理论。任课教师不论从事哪一门课的教学,都必须把课程教学放在学科研究的大背景下,需要

有学科建设作为教师的知识支撑。据了解,《概论》课的教师大部分都是从原来的《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课程转变而来,《原理》课的教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学,教师在知识结构、知识含量、学术思维、学术修养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因为仅仅通过几次培训解决不了问题,必须从课程设置、学科建设、科研方向等方面来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水平。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丰富、体系庞大,要求教师成为每一部分的研究专家不大可能,但是每一个教师可以依托马克思主义学科背景,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或研究兴趣确立研究方向,力争成为某一领域或某一问题的研究专家和学者。在此基础上广泛涉猎历史、哲学、思想和社会发展知识,还要掌握时事、政策、战略和外交知识,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学术研究视野,把自己研究的最新知识、最新成就和本学科的最新动态及时介绍给学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马克思曾经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从根本上说,说服力、感染力来自于理论的力量,而理论的力量在于它的科学性。广大教师要以求真务实、不断创新的学术精神探讨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用科学理论的力量吸引大学生自觉地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