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工程师工作总结范例6篇

品质工程师工作总结

品质工程师工作总结范文1

作为工程质量管理人员,我首先接受了质量管理培训。通过培训,我了解到工程质量管理要点、工程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专业知识。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工程质量是由设计质量、施工质量以及验收质量形成的一个系统过程,是梯阶影响形成的综合质量。施工单位根据设计文件进行施工,通过我方验收后形成质量。因此,在质量控制上,就我个人一年多来的工作经历,工程质量管理应当坚持以下几个方面,以便能实现土建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目标。

1、设计质量,首先,要从源头抓起,重视设计质量的控制。我们的设计管理部门是设计质量控制的主管部门,他们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但因为他们的工作量比较大,不可能审查得很细,因此作为施工管理部门,在开工前仍然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仔细审核设计文件,至少保证开工半个月把图纸上的失误之处尽可能地处理掉。如果上游设计文件质量很好,在建筑、结构、配合其他专业的留洞埋件等方面不出差错,在施工过程中就会减少很多变更。

2、施工质量,施工质量是现场质量控制的中心,如何保证施工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员、机械设备、施工方案、材料以及环境。因此,进行施工质量控制也要从以下这方面入手。

由于现场的施工员不是专业的质检人员,在初期对工程建设的认识和质量意识方面,存在一些不足的情况,我们在周会上都会要求施工员参加,直接或间接的指明质量问题的重要性,对其灌输工程质量意识,使其对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求和质量目标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明确的认识。此外,在每周的周会上,对于施工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如砼缺陷、埋件定位偏移等,与分包商一起进行分析,明确指出不足的地方,并限期纠正,从而促使分包商在管理方面不断的完善,提高了质量意识和核电意识。

此外,还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施工质量的事前、事中控制,把对施工完成后质量的检查,转向对施工过程、工序质量的检查,并重视施工质量的事后控制,把相关的经验反馈到下一步的工作中,不断提高质量水平。在事前控制方面,对施工的重要部位,均制定切实可行的、详细的施工方案,尤其对施工中的难点及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要明确具体的处理方法;在人力、机械设备、施工方案的安排上,需提出明确要求,以利于分包商施工前的准备。分包商在施工方案制定后,及时向具体实施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要求及责任,并要对施工的准备过程进行检查。

在事中控制方面,通过设置见证点,对现场的主要施工工序进行质量控制。同时,经常巡视现场,察看现场的施工情况,对不符合施工技术要求的及时指正。另外在砼浇筑过程中,坚持旁站,注意观察砼浇筑时间、砼供应、天气变化、钢筋保护层踩踏等问题,切实做到贯穿施工全过程的检查。

要想在质量控制方面怀断提高,事后控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分包商往往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事后控制要求一方面对施工后的质量要及时检查;更重要的是,要及时对施工中或施工后的出现的总是进行总结,及进反馈到有关部门,对后续相关施工进行改进,从而有利于工程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3、验收质量,在施工前,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设置见证点,当施工达到这些步骤时承包商预先通知施工员。对于见证点,首先通过施工班组自检,在获得施工员、质检员及监理工程师质量计划上签字放行之前,不能进行后续的工作。只要这四级质检都能切实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工程质量就可以保证。但因为队及班组一级的质量控制人员均由分包商技术员和班组长担任,这样就存在施工者本身,既是施工的具体执行者,也是其施工结果的验证者,缺乏质量验证所需的独立性。因此,质量验收主要依靠质检员和监理工程师。

在验收过程中,要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执行设计文件、合同中所规定的标准。标准是检验施工质量的尺度,数据库是基础,施工质量是否符事要求,必须通过严格检查,以数据为依据。在施工检查时,经常会碰到承包商提出这样或那样的理由,要求放松标准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每个质检人员都应态度明确地支持质量标准要求,严把质量关。对于设计的确存在问题现场无法实施的,则必须通过正常的进行变更或澄清,然后实施。

该生思想积极要求上进,向党组织靠拢,学习勤奋努力,成绩优良,喜欢体育活动,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热爱班集体,关心帮助同学,待人诚恳,相处融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有较强的组织活动能力,思维活

跃,动手能力、应用能力较强。 该生思想要求上进,学习态度端正,视野开阔,工作认真负责,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善于与同学沟通,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团队意识及协作精神强,是名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合格大学生。

品质工程师工作总结范文2

一.目前负责的工作有:

part ⅰ:项目管理方面:

1.参与研发过程,评审、结项、跟踪项目进度、项目文档检查与整理。

目前,我只在项目结项时参与到文档整理中来,但是从4月份的tuv外审中就可以看出,我们研发的项目从一开始就没有注意做好文档的整理,也没有做好项目流程管理。可能很多人觉得在项目一开始没有必要拘泥于什么文档,认为这些都是形式上的东西,对研发项目没有实际效用。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好的项目管理不仅可以加快项目进度,而且可以提前设定诸如项目评审计划等要点,按时做好阶段评审以确保产品各部件的质量,提早避免风险问题的出现。

2.参与tuv外审工作,并按照iso13485的要求改进项目管理流程。

熟习iso13485等管理体系要求,参与tuv外审的资料准备工作,按照外审要求整改项目文件,改进产品项目研发流程。详情见《rt-9100外审资料准备》等。

part ⅱ:技术设计工作:

1.负责公司所有产品标贴的绘制与更新。

负责公司所有产品的标贴,包括logo标贴、机种型号标贴、后背版标贴、外箱地址标贴、外箱环境标贴、贴膜键盘、工作区贴膜等以及少量部件丝印的设计、cad工程图纸的绘制与更新。

part ⅲ:部门质量管理工作:

1. 研发部内部文件的撰写,针对实际工作情况管理并整改现行的质量体系文件,包括相关的《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以及各类表单。

进入公司以来已编修过的文件如下:rt-dwi-a15《工程更改输出作业指导》,rt-dwi-a19《工程更改会签评审规范》,《研发少量样品采购作业流程》、《工程更改与设计记录表》等等,规范了工程更改的作业流程与研发部采购作业流程。

接下来,会根据实际研发程序修改rt-dqp-01《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软件评审作业指导书》等文件。

2. 工程更改发出前的检查与落实,工程更改在研发中心各部门之间的会签与质量问题的反馈,根据工程更改的内容编修bom清单。

工程更改的会签与分发是一个繁琐且重要的工作,虽然我只是顶替郑琳的工作,在其中充当一个传阅信息的人。但是我个人认为,工程更改在各部门的会签过程中,可以让我了解做出一份工程更改,公司各个部门考虑的方向,如客服部会着重考虑该份工程更改是否会影响已售产品的维修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研发的工程师在设计过程中经常忽略的。研发工程师不能做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设计者,每个部门的会签者分别代表着不同环节、不同客户的声音,他们的声音是强而有力的。

3. 研发部各类会议的记录及情况跟踪。

进入公司以来曾多次参加各类型会议如项目会议、部门内部会议、质量会议等,并撰写多份会议记录;会议后根据时间安排定期进行会议遗留问题的跟踪并及时反馈给上级领导与有关部门,详情请见《各项会议记录与问题跟踪》。

撰写各类会议记录、技术文档是我一个比较薄弱的地方,追究原因其一是我每次参加会议之前都是稀里糊涂的,不知道会议召开的目的和意义,其二是本身对技术会议中提到的技术知识不了解,从而导致我只能作为一个基本的会议记录人的角色参与其中,撰写出来的会议记录质量自然也不高。有见及此,我希望日后在多了解产品技术知识的前提下,对所参与的每个会议的目的与意义都要明确把握,弄清会议召开的缘由、会议希望解决的问题,学习技术文档撰写的技巧,技术会议记录的要点等。

4. 处理日常的《质量问题反馈单》、《技术文档反馈单》以及来自公司各部门对研发部工作的反馈意见。

每天及时处理来自公司各部门提出的《质量问题、技术问题反馈》,即时联系相关的工程师处理解决,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负责人问题的处理办法,敦促工程师定期完成问题整改,并定期把共性的质量问题反馈给部门经理,以促进部门工作质量的改进。详情见《质量问题、技术问题登记表》。

公司新人个人工作总结计划相关:

品质工程师工作总结范文3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质量工程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质量工程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一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眨眼间大学毕业一年有余。在这期间,我在水电八局砂石分局从事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工作。在工作实践中,我不仅加深了对学校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对以前书本中没有接触或接触不深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作为工程质量管理人员,我首先接受了质量管理培训。通过培训,我了解到工程质量管理要点、工程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专业知识。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工程质量是由设计质量、施工质量以及验收质量形成的一个系统过程,是梯阶影响形成的综合质量。施工单位根据设计文件进行施工,通过我方验收后形成质量。因此,在质量控制上,就我个人一年多来的工作经历,工程质量管理应当坚持以下几个方面,以便能实现土建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目标。

1、设计质量,首先,要从源头抓起,重视设计质量的控制。我们的设计管理部门是设计质量控制的主管部门,他们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但因为他们的工作量比较大,不可能审查得很细,因此作为施工管理部门,在开工前仍然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仔细审核设计文件,至少保证开工半个月把图纸上的失误之处尽可能地处理掉。如果上游设计文件质量很好,在建筑、结构、配合其他专业的留洞埋件等方面不出差错,在施工过程中就会减少很多变更。

2、施工质量,施工质量是现场质量控制的中心,如何保证施工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员、机械设备、施工方案、材料以及环境。因此,进行施工质量控制也要从以下这方面入手。

由于现场的施工员不是专业的质检人员,在初期对工程建设的认识和质量意识方面,存在一些不足的情况,我们在周会上都会要求施工员参加,直接或间接的指明质量问题的重要性,对其灌输工程质量意识,使其对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求和质量目标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明确的认识。此外,在每周的周会上,对于施工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如砼缺陷、埋件定位偏移等,与分包商一起进行分析,明确指出不足的地方,并限期纠正,从而促使分包商在管理方面不断的完善,提高了质量意识和核电意识。

此外,还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施工质量的事前、事中控制,把对施工完成后质量的检查,转向对施工过程、工序质量的检查,并重视施工质量的事后控制,把相关的经验反馈到下一步的工作中,不断提高质量水平。在事前控制方面,对施工的重要部位,均制定切实可行的、详细的施工方案,尤其对施工中的难点及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要明确具体的处理方法;在人力、机械设备、施工方案的安排上,需提出明确要求,以利于分包商施工前的准备。分包商在施工方案制定后,及时向具体实施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要求及责任,并要对施工的准备过程进行检查。

在事中控制方面,通过设置见证点,对现场的主要施工工序进行质量控制。同时,经常巡视现场,察看现场的施工情况,对不符合施工技术要求的及时指正。另外在砼浇筑过程中,坚持旁站,注意观察砼浇筑时间、砼供应、天气变化、钢筋保护层踩踏等问题,切实做到贯穿施工全过程的检查。

要想在质量控制方面怀断提高,事后控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分包商往往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事后控制要求一方面对施工后的质量要及时检查;更重要的是,要及时对施工中或施工后的出现的总是进行总结,及进反馈到有关部门,对后续相关施工进行改进,从而有利于工程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3、验收质量,在施工前,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设置见证点,当施工达到这些步骤时承包商预先通知施工员。对于见证点,首先通过施工班组自检,在获得施工员、质检员及监理工程师质量计划上签字放行之前,不能进行后续的工作。只要这四级质检都能切实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工程质量就可以保证。但因为队及班组一级的质量控制人员均由分包商技术员和班组长担任,这样就存在施工者本身,既是施工的具体执行者,也是其施工结果的验证者,缺乏质量验证所需的独立性。因此,质量验收主要依靠质检员和监理工程师。

在验收过程中,要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执行设计文件、合同中所规定的标准。标准是检验施工质量的尺度,数据库是基础,施工质量是否符事要求,必须通过严格检查,以数据为依据。在施工检查时,经常会碰到承包商提出这样或那样的理由,要求放松标准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每个质检人员都应态度明确地支持质量标准要求,严把质量关。对于设计的确存在问题现场无法实施的,则必须通过正常的进行变更或澄清,然后实施。

工作越久,越觉得自己知识、能力的匮乏,像对合同的理解运用、施工进度的预估控制以及作为枢纽对现场各单位的施工协调等,感觉自己做得不是很好。不过幸运的是,经过请教同事,明白了努力的方向;对于进度控制,要尽早进行,只要能保证设计文件不出问题,现场人员、机械设备、材料到位,安装预编施工进度进行施工,进度控制基本可以保证;对于现场协调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在工作中要多注意其他工程师是怎么处理问题的,注意学习,另外要多思考,多尝试,多咨询,建立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

按合同和程序工作只是对一个工程质量管理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如何灵活运用合同和程序,合理解决许多合同中不明确或合同外的事务,才是对工作能力的真正考量。通过观察学习其他工程师和各位领导的工作中解决这类问题的方式,我的工作能力有了一定提高。我知道,只有不断的努力学习和积累,不断反省进步,戒骄躁,踏实工作,提高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才能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施工质量管理工程师。

质量工程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二

按照公司的统一布署和要求,紧紧围绕“永恒”建设项目,以低耗、高效、保质、按期的目标全面履行工程部管理职能,在工程管理工作中认真负责,勇于创新,协调配合,真扎实干。现将全年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_年初开始接触地源热泵,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而我更重要的是迎接这样的挑战,为此,我利用业余时间收集和更深入地学习地源热泵的相关知识资料,以巩固我的专业知识来应对挑战。

二、从3月中旬开始,我协助叶总与珊瑚沙社区就场地平整事宜进行十多轮协商,最后双方确定分以下三步实施:

1、双方明确a30、a29、a33区块土方工程量,其中a30区块为1__0m3,a29和a33同为60000m3。

2、双方明确施工内容:排水、清淤、土方施工。

3、双方明确土方平整单价为18元/m3。

最后双方确定总价为350万元整(一次性包干)。

三、3月中旬,为桩基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的招标工作开始做准备工作。

四、经实测“之江建设局”提供的市政标高与实际市政道路标高不符,规划提供四线图与宗地实际测绘的数据有出入,后反映给设计院,设计院以实际测量数据调整了总评。

五、拟定监理单位及桩基单位的补充协议及土方平整合同。

六、配合小潘申办施工许可证,在申办前期,我对各项申办工作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和研究,熟悉其中关键环节的政策和法规。

千方百计确保全年各项既定目标实现,较好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工程部的全面建设也跃出了一个新的台阶。

质量工程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三

首先非常感谢公司领导对我的信任,给予了我体现自我、提高自我的机会。感谢单位领导和周围同事在工作上对我的指引和帮助。单位宽松融洽的工作氛围,团结务实的文化底蕴,使我融入公司这个大家庭,进人工作角色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能够加入这个对企业发展长期负责的团队,是我莫大的荣幸。现将我的试用工作情况、所负责的工作现阶段存在的不足以及本人的工作计划作如下总结汇报。

一、在工作上我的主要收获、初步掌握的技能:

1、基本了解了产品生产工艺;工序排程、人员现状、分组情况、分工方法、岗位职责。

2、初步了解了产品技术标准;国家以及行业标准,本公司所在行业的一些基本信息。

3、结合市场方面、顾客方面对产品品位的定位情况,按执行公司要求进行明确区分。

4、掌握了产品质量要求等相关工作知识;并具备担当产品质量审核质控岗位所需的工作技能。能依据产品使用性能客户要求,进行合理的制程品质控制。且能对质控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原因分析、判断,及时处理制程品质事故;从而指导完成检验、试验工作的实施。

二、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发现所负责的工作现阶段存在的不足和值得改善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检验工作使用文件情况;没有形成文件的检验作业指导书,目前生产线检验员只是依据检验表格上的项目进行检验。大部分方式和方法来自于已往的经验和彼此间信息传递。这样的运作会导致检验自行其事,不利于对检验人员的管理。

我计划待进一步掌握了详细的信息后,拟制本部门用于生产用的检验作业指导文件。

2、生产过程的质量实际情况没有详尽的数据和记录;没有数据和记录的统计不利于分析、指导和控制生产。

我将会在今后工作时计划对制程首、巡、末检建立完整的记录控制;〈如现阶段没有落实的外观检验记录、工序不合格品数量记录、不良品返工记录、首检不符要求的记录。〉努力开展,实施这项工作,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质控工作落到实处。

3、现阶段我司检验员的对质量工作的认识理解不是很到位,有部分新员工入职时没有进行相应的教育、培训。以至于部分检验人员不能单独完成产品检验和产品性能试验工作。

我计划建议本部门组织开展有关的教育、培训〈如:AQL运用、机械知识、五金知识、工艺装备认知、工具使用、仪器认识、机械识图、质量概念等〉,并结合技能状况进行考核、评比。

品质工程师工作总结范文4

【关键词】建筑师;开发商;设计单位;职业人

引言

传统意义上,建筑师是为甲方(通常为开发商、政府、社会团体等业主)提供建筑设计和咨询服务的一种职业,所以建筑师都是乙方。我国在九八年地产开发热潮来临前,许多地产公司尤其是小型开发商,在确定基本产品定位和初步方案后,通常直接组织建筑师(设计方)与施工方进行技术对接。随着产品品质要求的提高,开发商不仅需要关注盈利,也对产品细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对产品的全过程的房型、技术、材料等产品性能进行全过程监控与谋划。甲方建筑师在前期项目策划和管理上有独特的一面,在项目运行的协调上弥补了目前我国的乙方建筑师或设计单位院所不能提供的服务。可以说,甲方建筑师是目前中国建筑设计行业服务不够完善的特殊状况下的产物。

作为职业人,原本只供职于设计单位的建筑师,有越来越多建筑师从设计单位加入到地产开发的行列中来,扮演了地产品质控制与提升的重要角色。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地产产品的精细化与差异化需要更专业的人员对品质进行全方位管控;另外因为我国开发规模过大和周期的缩短,使更多设计单位建筑师沦为绘图工具,开发商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实现对建筑质量把控。虽然同为建筑师,但两类企业对建筑师在工作任务、方法以及要求上还是有诸多不同之处:

1 目标任务不同

1.1 两种建筑师存在明显的职责差异。

作为乙方的职业建筑师,一般说来主要提供以下三个方面的服务:概念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协助解决施工技术问题。主要任务是从规划设计角度解决设计中的技术和经济问题,以保证开发项目在符合国家法规的前提下顺利进行实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作为事业单位的设计单位代表政府执行建设领域法规、规范的义务,而转企改制以来,随即国家实行了注册建筑师制度,以保证设计单位对法规规范的执行,形成了设计人员向项目负责人(注册建筑师)负责,注册建筑师向国家法规负责的体制,保证了设计文件的规范性和合法性。所以设计单位的建筑师的职责是完成一个符合各方要求的建筑作品。

有的国外开发商以及国内大型开发企业也会有自己的建筑设计部(In-house Design Department),设计部完全承担开发商的设计任务,不再委托给外界的建筑师事务所,这样的模式叫Design-build。它的优点是设计的周期短,便于协调,设计开发的某些阶段可以交叉进行;缺点是建筑设计变成了大批量生产,失去了建筑创作的灵感与亮点,也容易因为违规建设带来的法律风险。

相对于以上直接从事设计的建筑师,纯属于开发商的建筑师的职责则关注于从项目定位、设计、施工、选材、交付等全过程控制的商品(产品)。这就决定了甲方的建筑师站在开发商的角度,从设计角度对工程质量进行全方位的监管和服务,而其工作的最终目的是需要接受市场检验以及产品符合客户的直接利益。甲方建筑师在工作中去平衡设计规范、成本、施工、材料、效果、进度等矛盾以及处理各部门之间的业务关系,为产品品质负责,为企业赢得利润。国内设计单位的建筑师一直以来以甲方建筑师(开发商)为中心,设计者缺乏话语权,建筑师的行业道德标准会受到挑战而难以在设计上保持独立性。因而导致了很多违规产品的出现,缩短了商品房的使用寿命和舒适度。

1.2 二者的工作任务不同

作为开发商的建筑师,虽然有职位的不同,但是其发挥的对项目的全方位管理职能是相似的。概括起来,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的任务:①研究项目市场定位;②对乙方建筑师设计成果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③根据产品定位编制各阶段的设计任务书;④把控各设计阶段进度和质量 ⑤组织设计单位建筑师进行施工配合(施工交底、材料封样、设计变更等)。以上工作都是围绕着项目以及产品的质量进度展开,任务归结起来是对乙方建筑师设计项目进行全过程管控,完成前期定位、项目报批、施工配合、工程验收等各开发环节设计协调配合工作。

设计单位的建筑师,需要理解开发商设计任务书和产品定位,分阶段对项目进行缜密构思设计,在遵守国家法规规范的前提下解决设计中的技术问题,最终将开发商的意图落实到图纸上,在设计过程中协助甲方完成各阶段的报批程序。目前中国乙方建筑师80%的工作着重在图纸阶段,重点工作是按照进度分阶段提供设计成果。

2 工作模式不同

2.1 建筑师在两类企业的组织构架的角色不同

图1金字塔型构架

图2矩阵型构架

上图为两种开发组织构架模型,金字塔型(图1)管理则将所有甲方建筑师归结为一个部门(通常称为研发设计中心),共同负责所有项目与设计有关的全部事务,而矩阵型(图2)也称为项目制,类似一个项目公司,与项目相关的负责人共同组建一个项目部,便于对项目开发全过程进行高效监控。相对来讲,第一种模式类似于设计单位的项目制,属高效的运作模式。

计划经济时期,有的设计院的采用专业分所(类似于金字塔型),但是较为高效的组织模式是采用综合所,即配有建筑、结构、设备、电气等各专业,有的还设置有总图和工艺专业,每个专业分别设置主任工程师作为本专业技术负责人,建筑的主任工程师一般兼任本所的总工,负责本部门技术指导以及技术建设。建筑师在设计单位主要负责具体的建筑设计,有时也分方案和施工图建筑师。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通常具有注册建筑师资格,主要负责与甲方沟通、撰写统一技术措施,协调进度,并组织讨论解决重要技术问题。开发商的建筑师,则更偏重进度控制以及与公司各部门以及设计单位协调沟通,并且对牵涉产品品质的问题进行审查。在甲方,建筑师尤其是项目负责人则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组织并评审重大技术方案、保质保量提供各阶段报批图纸,通过图纸变更解决施工难点,给销售提供翔实技术资料。

2.2 两类建筑师日常工作方法不同

设计单位的建筑师通常围绕项目设计周期和技术来展开,所以建筑设计师的任务是组织设计小组按照甲方意图将所有的问题解决在图纸中,工作方法是按照国家规范解决技术问题,使甲方设想切实可行地落实到蓝图上,其他相关专业都围绕建筑师所确定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工作。平时除了查阅资料和绘图以外,主要通过与甲方开技术和进度协调会、内部技术讨论会、图纸审核会签等方法保证设计工作顺利进行。为了保证项目开发进度,项目交图阶段通常加班频繁,劳动强度较大。

甲方建筑师因为面临的各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所以工作主要内容是协调、沟通和控制三个方面,在会议方面除了项目例会外,尚有技术方案汇报会、图纸会审、图纸交底等会议沟通,而且书面函件与设计单位、公司各部门、材料商、施工单位沟通多,贯穿于各个设计阶段以及施工配合阶段。这些所有沟通形成的文字材料都作为推进项目的依据,直接决定最终建成的项目品质。

3 知识层面不同

3.1 所需的知识体系的差异。

无论是设计单位的建筑师还是开发商方面的,大都从学校科班毕业的,但是由于角色的不同,两类建筑师在项目中积累了不同的知识体系。对新加入任何一类企业的毕业的建筑学毕业生来讲,面临着知识结构的重塑。相对于开发企业的建筑师,设计单位建筑师更强调理论知识的扎实和系统化。大学所学的绘图表达、设计原理、建筑设备、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许多基础知识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都能得到具体的应用。在设计实践中,建筑师尚应了解不同类产品的差异,熟练理解和使用规范。尤其是施工图阶段的建筑师,对建筑构造、防火、节能、结构等具体技术问题都必须了如指掌,还应该结合设计了解新材料、新施工工艺。方案建筑师则需要不断在新理念方面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参观、讲座、阅读等更新头脑。注册建筑师制度实行以后,由执业资格中心举办的建筑讲座也是更新建筑师的知识结构的必要途径。

开发企业的建筑师则更偏重于对不同产品的理解。体现对不同类型建筑的性能、产品要点、以及方案优劣的判断以及提出改进意见。相比设计单位的建筑师,开发企业更强调建筑师实际案例以及协调沟通能力,所以需要更需要从实际案例中获取经验。尤其是对新技术应采取审慎而周密的判定,从客户需要出发,通过专业知识为客户创造价值。开发商建筑师还表现灵活理解法规规范,适当为公司赢得经济效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在材料选用方面,建筑师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程经验对各种材料的选用进行比较分析、判断。此外,地产商的建筑师应该具有进度管理、沟通协调、建设法规定方面的项目管理技能,保证项目按时保质推进。

3.2 对技术层面的纬度不同

同为技术岗位,开发企业建筑师对技术要求有弹性的。对技术有深刻理解的建筑师不仅可以和设计单位一起提出并解决重大的技术问题,而且可以审查出图纸中的疏漏之处,还可以从技术层面为企业节约成本。一般来讲,这类人员既有在大型设计单位十年以上的设计或者项目负责人的经历,有对地产经营有一定了解,是技术和管理型的复合型的稀缺人才。而有的开发商设置有设计管理岗位,这类建筑师一般对进度、专业协调等方面进行管控,只需要对建筑设计的流程以及常规技术知晓即可,其余技术工作由设计单位建筑师承担。地产建筑师的成长轨迹一般是这样的:建筑师―设计主管―设计经理(部门经理)―项目总(总工)―公司领导。

设计单位属于半科研性质的企业,需要对常规技术有深刻的理解,而且对新材料工艺有一定了解,并且灵活使用相关的软件工具进行图纸表达,简单地说就是在技术上既能做到精深,而且有一定的广度,对相关专业有一定了解,懂得在协调图纸阶段各专业之间的配合。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或者领导大都是从技术岗位成长起来的,所以设计单位建筑师的成长轨迹是建筑师―专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部门总工(资深建筑师)―单位总工(部门长)―公司领导。一般设计企业的领导或总工都是业内有声望的著名建筑师。

4 结语

在中国特色的建设体制下,以上两类建筑师在工程建设领域的角色有明显的差异,一类偏管理,一类偏技术;一类侧重技术设计,一类侧重项目实施。这种分工由于企业性质、社会责任以及我国的开发模式所决定的。但两类建筑师的职责也不是截然分开的,在项目推进中需要互相补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以共同完成一个项目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设计费标准与中国特色的建筑设计院建筑设计管理2011年第5期

[2]夏联喜 主编 房地产项目管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3]吴增胜 编著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品质工程师工作总结范文5

关键词:高职;果蔬贮藏与加工;项目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7-0036-03

《果蔬贮藏与加工》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交叉性课程,同时也是我校设施农业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要求学生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果蔬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熟悉常见加工工艺,了解采后商品化处理的新技术、新知识和新产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创新意识得以增强,能学以致用,解决日常生活相关实际问题。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完成以上目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效果,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工作任务过程的项目教学法不同于传统学科知识体系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职业行动导向型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关键能力和综合素质,符合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育人理念。

项目课程的内涵与特征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也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高职教育项目课程具有特定的内涵,其“项目”是指有结构的项目,即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客观存在的工作任务模块,在项目工作任务中,要求制作出符合特定标准的产品。因此,职业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任务为驱动、以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以职业行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一种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

学生作为认知的主体和知识真正意义的建构者真实地参与项目设计、履行和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可使学习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活动。项目课程教学采取小组协作的方式,通过示范项目和案例说明问题,以实际任务驱动学生学习,通过解决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职业能力和素质。项目本身应具备实用性、典型性、综合性、覆盖性、趣味性、可行性及挑战性等要素,作为一门课程,应具有学习过程任务化、学生学习主体化、开发主体多元化、理论实践一体化、学习成果多样化及考核评价开放化等主要特征。整个教学过程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得到大幅提高,教学相长。其目的在于开发学生智力,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生存能力及学习能力。

《果蔬贮藏与加工》项目课程的构建

目标定位 项目课程的目标定位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上。《果蔬贮藏与加工》是一门应用课程,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之前,首先,应树立果蔬采后保鲜增值和质量安全意识。其次,通过对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常见贮藏保鲜技术和典型产品加工工艺的情境化学习,应能够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能够熟练使用相关仪器设备,能够掌握并应用关键技术及工艺流程,能够初步制成加工制品并进行完善。再次,在工作任务的实际操作中要注重独立思考、交流协作、创新实践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不断强化自身综合素质。

任务分析 任务分析离不开职业岗位的定位,只有正确界定职业岗位,才能准确把握项目课程体系设计的方向。实践专家、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需要共同完成任务分析,确定专业面向的工作岗位,明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对某一岗位(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掌握其具体的工作内容,这是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要求对接的关键。工作任务分析是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项目课程体系设计的核心依据,其质量直接影响到项目课程设计的成败。因此,专业面向的工作岗位必须清晰,否则工作任务分析就会产生偏差。《果蔬贮藏与加工》课程要充分调研本专业现有工作岗位设置及可能拓展的新岗位,明确典型工作任务及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全面分析、总结并撰写调研报告,不断纠错和补充完善。工作任务分析要按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依次展开。应由行业企业专家、学校专业教师、相关部门领导及毕业生代表等组成项目课程小组,深入研究、分析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及其综合职业能力要求,以确定本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名称及基本内涵(工作过程、对象、方法、工具、劳动组织方式、工作要求等),结合本校实际,构建本课程的结构、内容及教学形式并组织实施和评价,经反复论证和尝试,不断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最后确立整个课程体系。

结构重建 项目课程结构重建应以整个课程体系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学做”一体化为中心。教学过程以工作过程为基础;教学环境以工作情境为支撑;教学形式以工作需要为原则;教学内容围绕工作任务展开,要突出“浅、宽、新”的思想。所谓“浅”,是说基本知识不能过深,以够用为度;所谓“宽”,是说实际中能应用到的知识都要有;所谓“新”,是说要展示专业最新的科学成果。根据果蔬贮藏加工的相关工作要求,比如品质鉴定、生理检测、病害诊断、商品包装、现代贮藏、冷链流通、产品加工等,将对应项目课程按模块—项目—工作任务—能力要求的结构模式加以设计,并应注重突出地方特色,如表1所示。

教学实施 每个项目包括项目名称、项目简介、学习目标、实施设备和环境要求、问题研究、实施步骤、学习评价、温馨提示、知识拓展等内容。在学习时,先要组建学习小组,并按要求开展项目活动。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应能最大限度地模拟企业工作情境或开展校企合作,做好问题导入教学的设计,利用好案例法、讨论法等教学形式,积极有效地发挥项目教学工作与教学一体化的功能,让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创造性地完成项目任务,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教师应提前布置工作任务,并明确教师、学生的具体分工,确保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学生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合作完成项目,教师要进行必要的知识讲解和迁移,和学生一起做好项目的归纳总结和完善。下面简单举例说明其在《果蔬贮藏与加工》教学中的应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首先进行小组划分,并从教师给出的可选项目中选择一个或几个项目进行合作开发。将课程授课时间作为项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项目完成后形成项目研究成果,进行项目的验收和评价。教师可以从设计的项目中确定一个作为讲课的示范项目。

1.项目课题一:当地主要果蔬(杨梅、瓯柑、蒲瓜梨、早香柚、枇杷、盘菜、榨菜等)的腐烂变质原因调查。果蔬产品生产具有明显的生物性、季节性和地区性,易腐烂变质,严重影响了其商品价值和每年的均衡供应,所以选择该项目进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将4~5个学生分为一个小组,每小组用一学期的时间对当地主要果蔬腐烂变质原因进行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熟悉果蔬采后生理及其影响因素,观察不同病害标本和挂图。然后,独立调查贮藏条件、贮藏状况和病害特征,通过实验研究、交流讨论、分析总结,得出果蔬腐烂变质的原因。最后,教师进行补充、纠正和知识拓展,为进一步的贮藏保鲜教学打下相应基础。

2.项目课题二:当地某种大宗果蔬的贮藏保鲜处理。以项目一中的果蔬为研究对象,首先将学生分组,将8~10个学生分为一个小组,每小组选择1~2种果蔬,用一学期的时间完成选定果蔬的贮藏保鲜处理。学生需要掌握果蔬采摘技术、采后生理、采后商品化处理及具体的贮藏条件、技术等知识,才能顺利进行该项目的实施。最后,每组针对所选水果或蔬菜制定一份完整的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贮藏保鲜技术方案,师生共同归纳和总结,通过交流讨论不断完善,并将完善后的方案用于实践以检验保鲜效果。

3.项目课题三:当地某种常见果蔬产品(杨梅酒、咸味杨梅、枇杷肉、泡菜、水果罐头等)的制作。果蔬的加工处理在整个园艺产业中占相当的比重,是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的重要手段,可提高果蔬的产品附加值。学生根据所学果蔬典型加工品的制作工艺和关键点控制,自行设计所选果蔬的加工方案,在教师指导下,在实训室或企业通过小组内部分工合作完成。最后要对产品和制作过程进行评价,就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以不断完善。学生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仅可了解果蔬加工制品的基本工艺流程和大致参数,同时,项目成果也可以在校园内进行销售,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课程评价 传统的课程教学评价学生主体不突出、能力目标不明确、职业活动导向性缺失。新的评价体系应建立以过程控制为基本特征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改变传统的单一考核模式,实行“过程+成果”的考评模式。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包括学生自评、两人互评、小组自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等,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认知,还可以实现成果共享、相互学习、相互进步和提高。评价内容应包括知识、能力及素质,其中能力又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数字应用、信息处理、解决问题、自我学习、革新创新、外语应用等)和社会能力(与人交流、合作)以及它们相互结合作为一个整体的具体要求。比如,果蔬贮藏加工相关实训的设计能力,仪器操作的规范度,实训过程的熟练度和纠错能力,实训中的合作与协调能力,实训后的总结、分析与评估,实训报告的规范性,实训成果的展示与表达等。同时,要积极吸引企业专家和社会人员参与项目评价,以借鉴吸收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加快教学与工作实际的“零距离”进程。

总之,项目课程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大大提高了学生协调交流、独立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这种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有效对接能明显缩短学生走上社会工作岗位的过渡期,增强其适应性。项目课程作为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是突出高职办学特色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有强有力的软、硬件支持,更重要的是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加强对相应理念与技术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国庆.高职项目课程的理论基础与设计[J].江苏高教,2006(6):137-140.

[2]陈芬.高职食品分析课程实施项目教学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8):55-58.

[3]谢东锋.高职院校“农产品贮藏与加工”课程的教学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0(6):124-125.

品质工程师工作总结范文6

Key words: real estate enterprise;construction phase;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7-0081-03

0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我国的房地产行业面临严峻挑战。房地产企业在当前的发展背景和行业状况下,管理项目多、跨度大及资源难以协调,这些问题对房地产企业工程质量造成了很大影响,尤其对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影响巨大。房地产企业施工阶段质量管理作为房地产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阶段,研究房地产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本文以房地产企业质量管理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探讨房地产企业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为房地产企业工程质量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房地产企业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系统过程和控制依据

1.1 房地产企业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系统过程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房地产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所在,施工阶段从设计意图到最终形成工程实物,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工程项目的施工由投入资源开始,通过施工生产,最终形成产品的过程。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就是从投入资源的质量控制开始,经过施工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直到成品的质量控制。

按工程施工过程的阶段划分,房地产企业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可分为3个阶段:

①事前控制(施工准备控制)。在正式施工活动开始前,对各项准备工作及影响因素进行控制,确保施工质量。

②事中控制(施工过程控制)。施工过程中对实际投入的生产要素质量及作业技术活动的实施状态和结过控制进行,包括作业者发挥技术能力过程的自控行为和管理者发挥监控行为。

③事后控制(施工验收控制)。通过对施工过程所完成的具有独立功能和使用价值的最终产品及有关方面的质量进行控制。

1.2 房地产企业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依据

施工阶段工程质量控制的直接依据包含下列文件:

①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及相关合同。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及相关合同文件详细规定了工程项目参与各方(特别是施工承包商及监理工程师、分包商等)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权利与义务,项目各参建方在工程施工活动中的责任等。

②设计图纸和文件。工程施工单位履行施工承包合同必须坚持“按图施工”的原则,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设计图纸进行施工,设计图纸和设计文件是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

③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中指定的技术规范、标准和规程。技术规范、标准和规程是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文件的组成之一,发包人在工程承包合同文件中一般详细明确工程施工所适用的技术规范、标准和规程,我国的工程项目施工大多数情况下选用我国相应的技术规范、标准和规程。

④国家及政府有关部门颁布的有关质量管理方面的法、法规性文件。

1.3 影响房地产企业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因素

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五大方面,即 4M1E,指:人(Man)、材料(Material)、机械(Machine)、方法(Method)和环境(Environment),对这五方面的因素予以严加控制,能够保证房地产企业施工项目的质量。

2 房地产企业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措施

2.1 施工前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

2.1.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及机构

①项目成立“工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建设单位总经理担任组长,工程主管副总和项目工程部经理担任副组长,“工程质量管理小组”由以下成员组成:

建设单位:总经理、主管工程副总、项目工程部经理。

监理单位:总监、总监代表。

承包单位:项目经理、执行经理。

②建设单位成立以项目工程部、设计管理部门、招标采购部门组成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管理执行机构。

③监理单位建立监理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管理机构,并在进场后3日内上报给项目工程部。

④总承包商及专业承包商建立自身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管理机构,并在进场后3日内上报给监理单位和项目工程部。

⑤要求对各单位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图及机构图挂板上墙。

⑥总承包商及专业承包商必须设立专职质量检查员,并必须持证上岗。

2.1.2 建立方案先行制度

①在收到施工图后 10 天内,总承包商、专业承包商编制完成《施工组织设计》、《工程质量策划》、《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并报送监理。监理在3天内评审完成。经监理审批后的《施工组织设计》连同《监理大纲》、《监理规划》报项目工程部备案。

②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项目自身特点,承包商应编制《施工方案编制计划表》。

③施工方案的编制时间至少应该在该分项工程施工前15天编制完成并上报监理,监理2天内完成审批并上报项目工程部。

④需专家评审的施工方案或需提前进行材料准备的分项工程,需增加评审时间或材料加工周期。

⑤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须对所有管理人员进行方案交底并填写《方案交底记录》。

2.1.3 建立交底标准

①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需对总承包商、专业承包商工长以上的管理人员进行方案交底并填写《方案交底记录》。

②施工工艺需由专业工长(或技术人员)对班组长及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交底需填写《技术交底记录》,技术交底记录需在操作面挂牌。

③技术交底必须采取口头交底及书面交底2种形式,监理及项目工程部专业工程师不定期参加交底过程。

④建立施工图纸会审标准。工程开工前,项目工程部组织由设计管理部门、设计单位、监理、总承包及分包商人员参加的施工图纸会审,并形成《图纸会审记录》。

⑤建立材料设备进场检验、试验标准。

1)承包商或供应商按进场计划组织材料设备进场后,应填写《材料、设备进场检验记录》,需向监理申报,当为A类材料设备或B类材料设备首批(首件)必须同时申报项目工程部。项目工程部、监理工程师负责审查资料、现场检查并监督取样送检。材料设备分类方法详见《材料设备分类清单》。首批设备、材料进场,项目工程部应招集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以确定未来管理过程中的标准统一。

2)进场材料根据检验、试验状态做好挂牌标识,标识分为“未验”、“已验待定”、“已验合格”、“已验不合格”四种状态。

3)产品的相关证明材料在验收前需由施工单位或者供应商提供,包括生产许可证、合格证、检验报告、检测报告、说明书、保修书等,施工单位或供应商需要保证所提供证明材料的真实性以配合验收。

4)验收过程中,应严格对比材料各项特性,并保证进场材料与样品材料的一致性。除必要厂商资质文件和产品说明文件外,检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材料设备的数量、型号、观感、规格、表观质量等。

5)对于需要进行试验测试的材料,建设单位可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证明,或要求施工单位对材料、设备进行试验或送检,该过程需由监理单位受委托人员进行见证取样并参加送检。

6)对于验收通过的材料,由监理单位填写《材料、设备进场检验记录》,批准施工单位使用。对于甲供材料,该记录表明将材料、设备及相关资质证明移交给施工单位进行使用。

7)对不合格的材料,原则上应拒收,并要求 24小时内退场。退场及重新送货的所有费用,甲供材料应由供应商负担,甲指乙供或乙供材料应由施工单位承担。

2.2 施工过程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

①实行样板先行标准。用于工程的材料、设备须进行审批及封样,关键工序及重要环节必须制作样板。

②实行工程巡检标准。项目工程部专业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每天需对现场进行巡检,并定期组织相关质量检查活动。

③实行旁站监督标准。对关键工序、重点工序、质量通病频发工序,项目工程部专业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应采取旁站监督管理。

④推行质量例会、专题会标准,实行质量周例会、专题质量例会、不定期质量总结会标准。

1)每周结合监理例会召开质量周例会,质量例会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项目工程部及总承包商、分包商相关人员参加。

2)质量周例会对质量问题小结,要求提出质量问题必须明确部位、制定整改措施,限制整改时间、落实责任人,并及时跟踪反馈。

3)当发生重大质量问题或发生频繁的质量通病应及时召开质量专题会,制定专项措施方案,并设专人监督执行效果。

4)质量专题会总监理工程师及项目工程部经理必须参加。

5)质量总结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项目工程部及总承包商、分包商相关人员参加,对前阶段质量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对质量管理措施的运行提出意见,并形成《质量总结报告》。

⑤实行实测实量管理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及客户对工程质量的认知,对结构、抹灰、涂饰、装修四个阶段的过程产品,就其取样、测量、数据处理等具体步骤,建立产品质量评价体系。实测实量范围为所有在建项目,要求施工单位对所有实测区域进行100%的实测实量,并建立分户分层实测档案。工程实测实量实施细则如下:

1)施工单位编制工程实测实量执行细则并报监理单位、工程管理部审批,方案通过审批后,由施工单位对实测实量操作人员进行交底,并形成交底纪要。

2)施工单位按照审批通过的《工程实测实量执行细则》,对所有楼栋按分户对所有实测区域进行100%实测实量,建立分户/分层实测档案。

3)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实测数据按不低于 30%的比例进行复测,审核施工单位分户/分层实测档案。

4)项目工程部对监理公司复测数据按不低于 30%的比例进行复测。

5)项目工程部按照合同约定质量标准及奖罚措施,对施工单位进行评比,依据评比结果进行奖罚、通报施工单位总经理、监理单位总经理。

⑥推行第三方工程质量评估管理标准。

1)第三方工程质量评估介绍。

第三方工程评估是指具有足够业务能力的咨询机构受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委托,它独立于甲方、施工方、监理方和政府质检部门,作为工程评估管理主体,按照第三方工程评估企业的质量检查标准或根据委托方当前管理的侧重点制定统一的质量检查标准,对委托方所有受检项目的工程实体质量、质量体系、安全文明、质量行为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估。

2)为了避免第三方工程评估在实际运行中沦为形式,寻租腐败,必须坚持第三方工程评估的公正性、独立性、科学性的原则。

⑦推行成品保护标准。

1)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须制定专项成品保护方案,方案经监理单位、项目工程部审批后实施。

2)成品保护划分责任区,设定责任单位(责任人),制定专项成品保护措施,总承包商、监理单位、项目工程部监督落实。

⑧实行质量信息上报标准。

1)承包商、总承包商每周、每月均必须对上周、上月质量情况通过《周工程简报》、《月工程简报》形式进行总结,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应制定整改措施,确定整改责任人及整改时间。

2)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事故时,承包商应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紧急处理并同时通知监理及项目工程部,并填写《建设工程质量事故报告书》。

3)重大质量事故项目工程部必须立即通知公司领导及相关部门。

4)监理应及时跟进、处理,并填写《建设工程质量事故调(勘)查记录》项目工程部审核并提交给建设单位。

2.3 施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

2.3.1 推行“三检”验收标准

对工程所有工序推行“三检制”,即班组自检、互检、专职质量人员检查的“三检”标准,经“三检”合格的工序才可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2.3.2 推行“交接检”验收标准

①督导并推行“交接检”标准,即下道工序操作人员须对上道工序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办理交接检手续,避免掩盖或遗留质量隐患。

②当两个或以上承包商交叉施工时,前道工序承包商必须对后道承包商的单位进行工序交接,并且填写《交接检查记录》,此记录须监理工程师进行见证。

③交接检并不能对承包商自身施工的工序的质量责任进行豁免,只能证明在交接时工序质量符合规范要求,不会对后道工序产生质量隐患。

④对后道工序施工完成后,若需证明后道工序施工未对前道工序造成破坏,则需重新与前道工序承包商办理交接(如精装与防水工程)。

2.3.3 推行质量报验标准

当各分项、分部工程完成并经“三检”合格后,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报监理工程师验收,A类控制点及样板工序需经项目工程部工程师联合验收,经验收合格并签署相关资料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3.4 实行质量保修管理标准

①工程竣工交付后,项目工程部协同监理公司、物业公司及各参建单位共同制定工程保修方案及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负责人、联系人、联系电话等项目,提前准备好各工种技术人员、材料、设备。

②对维修项目必须保证24小时内查勘现场并向客户说明维修方法,48小时内开始维修,根据工程量与客户明确维修完成时间,对复杂项目维修,监理公司必须审核维修方案,旁站监督验收维修结果。

③对维修项目必须进行至少1次回访。

2.3.5 实行质量奖罚管理标准

所有奖惩措施的发起和落实,必须建立在客观公正的基础上。奖惩措施是为了起到鼓励先进、树立榜样、鞭策后进、共同进步的作用,奖罚需措施只是工程质量管理的辅助手段,不宜过分依赖。

3 应用实例

在长期的实践积累中,A地产公司建立了如上所述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措施,并首先将这一理论应用在B项目中。

B项目包括4栋15层住宅,住宅带有单体地下室,单体地下室与地下大车库连通,总建筑面积为155135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110120平方米,精装交付。上述控制措施的应用对B工程的质量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该工程的第三方工程质量评估成绩为85.27%,较之A公司以前所建项目的平均成绩71.68%,有了极大提高。质量的提升,足以证明控制措施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