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新项目新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骨科新项目新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骨科新项目新技术

骨科新项目新技术范文1

为了探索农民科技培训的新途径,创建为农民生产经营提供技术服务的新机制,造就一大批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的新型农民,加快我市全面建设小康村步伐,今年我市积极组织申报了中央三部委(农业部、财政部、团中央)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现已被确定为2005年度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实施县之一。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有助于促进我市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切实组织实施好该项目,现就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培训重点

按照“专家进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辐射千家万户”的技术培训思路,围绕我市水稻、小麦生产,以骨干农民培训为重点,构建提升广大农民科技能力的示范新体系。在全市选择2000名常年从事农业种植生产、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技术、有一定的种植规模、能带头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在当地起一定示范带动作用的骨干农户,组成40个教学班进行重点培训。组织全市农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和配套技术,对骨干农民进行集中培训和面对面、零距离的全程挂户培训,通过农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培育和造就一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懂经营、善管理、辐射能力强的骨干农民,简单地说,就是动员市镇两级农技人员,结对挂户2000名骨干农民,辐射带动20000名一般农民,促进我市稻麦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构建市、镇、村三级服务的长效机制。

培训内容重点围绕我市优质水稻、中弱筋小麦2个优势主导产业,以3个优质水稻新品种、2个专用中筋、2个专用弱筋小麦新品种,针对作物生长周期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优质稻米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机插秧、麦套稻、水稻小苗抛栽,水稻条纹枯病防治技术,中弱筋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小麦精量播种技术,稻套麦等技术以及农业产业化,市场营销,农业法律法规,创业等培训。

二、狠抓措施,精心组织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

(一)建立组织体系,打牢项目实施基础。

1、建立项目领导小组。

我市成立了“江都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市长袁中飞担任组长,市政府办、农林局、财政局、团市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林局,由分管科教的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项目建设的宣传发动、组织协调、资金筹措、监督管理等项工作。各镇围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中心,要成立相应的工作班子,分管农业的领导要亲自抓,农业助理、农业农机服务中心主任要具体抓,并明确工作职责,分解目标任务,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建立市镇两级培训体系。

建立市级讲师团。项目聘请扬州大学农学院院长王余龙教授为技术总监督;聘请扬州农科院院长马谈斌研究员任技术培训监督。从市级农业技术人员中挑选34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勤奋敬业、业务精良的同志组成市级讲师团。市级讲师团负责对各镇的师资培训和骨干农民为主要对象的重点班培训。讲师团成员要因地制宜,根据作物生长进程结合生产上出现的问题认真备课,授课要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具有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小麦、水稻生长期间,对骨干农民进行5次现场指导和跟踪服务。市级讲师团的成员要常下乡、常在乡,要求在1年中至少要拿出三分之一的时间下乡进行技术培训、指导。

建立镇级讲师团。各镇要从农技人员中选择具有一定技术水平、推广实践经验的人员组成讲师团,每镇4-8人。镇级讲师团负责对各镇的骨干农民进行现场指导,以及对一般农民进行普及性培训,并进村入户对骨干农民、一般农民进行巡回指导。镇级讲师团成员每人负责3-5个村,实行分片负责、包干到人。

成立教学班,明确班主任。为便于管理,集中统一培训,我市将2000名骨干农民分成40个教学班,每班50人,从各镇讲师团成员中选择具有较强工作责任心和较高的农业技术水平、熟悉农业推广工作和了解农民需求的农技推广人员担任骨干农民重点教学班的班主任。班主任按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好培训,做好教务管理、学员管理、考试考核等项工作,及时发放培训教材、明白纸,做好教学日志、考勤记录。班主任同时兼任巡回技术指导员,每人承包4-5个村,联系挂钩40-50个骨干农户,在生产关键时刻深入田头巡回指导。

(二)科学制定实施方案,严格按序时进度实施。

1、合理确定项目实施区。根据省培训方案和上级有关会议精神,我市组织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将全市13镇、211个行政村列入实施区。镇级项目实施率达到100%,村级项目实施率达到70%。确定仙女镇、大桥镇、宜陵镇、吴桥镇、浦头镇等5个镇为中弱筋小麦高效栽培技术培训的项目实施区;确定小纪镇、邵伯镇、武坚镇、樊川镇、真武镇、丁沟镇、郭村镇、丁伙镇等8个镇为优质水稻高效栽培技术为重点培训的项目实施区。

2、科学安排培训计划。根据农作物生长周期,结合农时季节、农村生产、生活特点安排培训内容,保证培训内容具有相对连续性和适应性、实用性。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优质水稻和中弱筋小麦培训的时间,次数、地点和方式。

中弱筋小麦培训项目实施镇骨干农民重点教学班,集中培训5次,第一次安排在2005年9月,内容是中弱筋小麦优良品种介绍、种子处理、群体质量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第二次安排在11月,内容是中弱筋小麦无公害生产技术,苗期管理及化除技术,企业经营与管理;第三次安排在2006年3月初,内容是中弱筋小麦拔节期管理,增磷补钾技术;第四次安排在4月上旬,内容是中弱筋小麦“两防一喷”技术,农村政策法规;第五次安排在5月上旬,内容是中弱筋小麦适期收获和贮藏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巡回指导5次,指导内容是中弱筋小麦种子处理,麦田化除技术,苗期、返青期、拔节期、后期管理技术,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等。

优质水稻培训项目实施镇骨干农民重点教学班,集中培训5次,第一次安排在2006年4月,内容是水稻优良品种介绍、种子处理、水稻生产标准化技术、育秧技术、轻型栽培技术(含麦套稻、直播稻、机插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第二次安排在5月中旬,内容是水稻秧田管理及病虫草防治技术、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第三次安排在6月下旬,内容是水稻搁田及中后期管理;第四次安排在7月下旬,内容是科学使用穗肥及中后期病虫防治;第五次安排在10月上旬,内容是水稻收获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农产品加工。巡回指导5次,指导内容是秧田管理、水稻搁田、水稻促花保花肥的使用、水稻中后期水浆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水稻收获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各镇要认真按项目集中培训实施进度和方案安排好组织和实施工作,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选择几个适合本镇推广应用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让农民掌握2-3项实用新技术。组织好农民进行集中培训,做到通知不漏一个、培训时不少一人,同时选择好培训地点,尽量减少农民出行的时间,方便农民就近参加培训,同时兼顾培训和辐射带动作用,骨干农民重点教学班培训地点可以镇农技学校为主,一般农民普及性教学班培训地点可选择在村农民学校、田间地头。

(三)创新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果

整个培训工作采取“五个一”培训模式,即为骨干农民发放一张专家咨询卡、一本培训记录薄、一张明白纸、一本技术资料、一份专业技术生产光盘。在培训方式上要坚持做到“五个结合”,即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巡回指导相结合;室内与田间地头相结合;请进来与派下去相结合;教师授课与现场示范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

1、编印培训教材

市农干校要认真按照培训内容组织有关业务技术骨干编制科普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很强的培训教材,结合本市实际,重点围绕优质水稻和中弱筋小麦生产的各生育阶段,从田间准备,播种期,生长期、成熟期等不同生育阶段的管理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不同栽培方式高产栽培技术,选择2-3个优良品种,编写技术手册、明白纸、生产流程图等培训资料,印刷2万份,发放到人,做到人手一册。

2、建立农民科技书屋。

为进一步拓宽为农服务的广度,挖掘为农服务的深度,结合项目实施,在全市13个乡镇选择学习热情高、能率先应用农业先进技术、对周围农户具有一定辐射带动作用的农民家庭建立30个农民科技书屋,以便周围农民查询,及时了解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信息。:

3、实施创业培植工程。

以此次项目培训为契机,推进农民培训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骨干农民中选择20名年龄较轻、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有一定产业基础、有一定创业欲望、自愿长期参加培训的优秀学员,进行创业培植试点工作,到我市农干校进行集中培训一个月,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培养出一批新型农场主、农民企业家。

4、采取多种培训方式。

针对培训对象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培训内容以及地域分布等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办法,全面开展培训工作。一是多层次开展培训。市以农广校为主阵地,着重对市镇两级讲师团成员,按计划进行提高性培训;乡镇以农技校为阵地,由市级讲师团成员对骨干农民进行培训;镇级讲师团对一般农民进行普及性培训。二是多形式开展培训。在“五个一”培训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要求,采取集中办班、专题讲座、进村入户、发放资料等多种培训形式,做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方法相结合、项目培训与送科技下乡活动相结合,在各镇建立试验示范基地,作为现场培训指导农民的试验田,由单纯指导农民变为带着农民干的新方式。三是多渠道开展培训。培训过程中,除利用确定的挂户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外,继续开展农技110咨询服务,24小时开通热线电话,帮助农民解疑释难,利用江都市电视台《农民电视课堂》节目,介绍新品种、新技术,播放无公害栽培技术、病虫草防治技术等,及时解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以提高培训效果,扩大培训的辐射面。

三、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对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的管理

1、加强制度建设。市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订《讲师团成员工作守则》、《班主任工作守则》、《项目实施先进个人评选办法》、《优秀学员评选办法》等管理规则。各镇、各部门、讲师团成员要严格遵守

2、建立培训师资、学员(骨干农民)档案。设立专门的档案柜,并利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管理,由市农广(干)校专人负责。乡镇一般农民普及班的档案由各乡镇确定专人负责,并及时报市农广(干)校汇集存档。

3、建立讲师团成员评价考核制度。通过对农民的访谈和由骨干农民填写评价表等方式对培训人员进行考核。通过评价和考核,听取骨干农民及一般农民及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培训项目实施工作得力的先进单位、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将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从而确保2005年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的顺利实施。

骨科新项目新技术范文2

畜禽骨等可食性动物骨是宝贵的食源性蛋白、脂肪与矿物质资源。目前,世界畜禽骨年产量高达4600多万吨,我国占22%,约1200万吨,超过了欧美畜禽骨产量的总和。我国屠宰产生的骨副产物中含有200万吨的优质蛋白,足够满足8000万人对蛋白质的年需求。但长期以来,畜禽骨利用途径单一,加工方式粗放,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严重;产品附加值低,品质差;加工技术与装备适应差,耗能高,产业化困难,成为悬而未决的世界性难题,一直困扰着国际食品加工界。

2009年以来,受农业部“948”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等专项资助,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张春晖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团队以鸡、猪、牛、羊、鱼等可食性骨为原料,围绕原料骨前处理、高效热压抽提、靶向酶解、节能高效浓缩与风味增益等骨加工关键技术、装备及产品研制,优化了原料骨高效破碎分离工艺,研制了新型“啮齿”高效破骨机与“级差”锥形筛孔高效骨肉螺旋分离机,破碎与分离效率提高20%~30%;创制了骨素热压高效抽提技术,揭示了热压抽提营养成分迁移规律,研制了热压抽提装置,提高了装备适用、安全与节能性,骨胶原蛋白提取率达95%,节能20%;实现了超滤-纳滤-反渗透膜梯度浓缩与真空浓缩工艺偶联设备集成,提高了浓缩效率与产品品质,浓缩效率提高30%,节能36%~45%;确定了骨素梯度靶向酶解工艺条件,优化了骨素衍生化反应工艺条件与风味增益,开发了提取、酶解、调配一体化多功能酶解罐装置;研制了骨素、高汤、骨油、硫酸软骨素、呈味肽基料和骨素肉味香精等新型产品,满足了餐饮业、方便食品产业、肉制品加工以及家庭厨房对营养、美味、自然、健康、安全的骨源食品的消费需求,构建了我国可食性骨综合利用新模式。

项目突破了5套关键技术,研发了6台(套)装备,开发了6大类创新骨源食品,制定了7项标准,获得授权专利30项、软件著作权6项,实现了“技术-装备-产品-标准-推广”一体化突破,“骨素加工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成果通过了农业部组织的专家组鉴定,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成果先后在河南、山东、内蒙古等地建立示范生产线10条。示范企业累计新增产值21.54亿元,利税4.65亿元,增收节支1.39亿元,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显著。

骨科新项目新技术范文3

【摘要】目的:探讨组织学习《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的方法。方法:组织全院训练骨干对《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原文通读,导读,将规范精神渗透在每项技术服务中学习。结果:制定了24项《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的流程与评分标准;按规范训练全院945名主管护师以下的护理人员;将规范中1个制度与6个原则汇集成册发至医院内部信息化平台的护理天地网供各科护士组织学习。结论:集中组织训练骨干学习规范能提高训练骨干的组训能力,提高训练效果。

【关键词】组织学习;临床护理技术;技术服务;规范;骨干培训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规范护理行为,落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保证护理质量,2010年1月卫生部制定并下发了《 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1](以下简称《技术服务规范》)。由于今年是贯彻执行《技术服务规范》)的第1年,因此还有不少护士对《技术服务规范》)的新思路,新要求认识不到位,对其精神实质把握不够。为此,护理部、院教育训练组,组织全院骨干原原本本学习《技术服务规范》),切实弄清新规范的新内容,新要求和主要特点变化,从而增加了我们按规范施训的责任感。现将做法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学习对象:组织学习的对象为全院训练骨干共111名,均为女性,来自61个科室的科室总带教和科室护理操作示范员。其中科室总带教 53 名,护理操作示范员 58 名。年龄 22-35 岁,平均年龄(26.91±257)岁。职称:护师 72名,护士 39 名。学历:本科 44 名,大专 59名,中专8 名。工作年限:≤3年29名,占26.13%;4-5年36 名,占32.43%;6-10年38名,占 34.23%;10年以上8名,占7.21%。

1.2方法

1.2.1组织全院训练骨干对《技术服务规范》原文通读:为增强全院护士训练骨干对《技术服务规范》精神的理解,护理部将卫生部印发的《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1]全文下发至护士训练骨干,保证学有资料,要求对原文通读。

1.2.2组织骨干对《技术服务规范》导读:由医院教育训练组,集中全院护士训练骨干对《技术服务规范》进行导读,重点讲解《技术服务规范》的新内容,主要精神和特点,并对操作中应遵循的1个核心制度:查对制度;6个原则:标准预防原则、消毒隔离原则、安全给药原则、无菌技术原则、安全静脉输液原则、安全输血原则[1]进行讲解。

1.2.3将规范精神渗透在每项技术服务中进行学习:我们在全院护士技术训练骨干中挑选操作水平好、能讲解、能示范的 10 名骨干成立“教练组”,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由教育训练组负责对本组成员的学习管理[2]。将24项常用临床技术服务项目,每人分工2-3个,按规范要求从工作目标、工作规范要点、结果评价几方面重新编写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教育训练组组织“教练组”成员汇报流程设计思想讲述该项操作与传统操作有何不同,新规范中增加了哪些技术服务行为,增加的缘由,演示新流程,集体讨论直至统一认识。经过教育训练组审核、修改,定稿后在医院内部信息化平台上下发。

2效果

2.1按《技术服务规范》编写了24项技术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

2.2按《技术服务规范》组织对全院61个护理单元主管护师以下的945名护士进行了24项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的培训。

2.3将《技术服务规范》中应遵循的1个核心制度,6个原则在医院内部信息化平台上的护理天地网络下发,供全院护士随时查阅。

3体会

3.1理解了《技术服务规范》的精神实质:通过原原本本学习规范,使全院护士训练骨干理解了《技术服务规范》的精神实质就是规范护士行为,即规范护理技术服务和护理核心制度及前沿护理知识、技术及新理念的执行。

3.2归纳了《技术服务规范》的几个特点

3.2.1《技术服务规范》的新理念:卫生部将常用临床护理技术称之为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1],由卫生行政部门下文的方式统一这种提法是第1次。广义来讲,技术就是服务,服务就是技术。技术是服务的一部分,技术与服务不能分家,只要患者需要就都是服务[3]。这体现了现代服务的新理念。

3.2.2《技术服务规范》的项目更加完整:《技术服务规范》中增加了患者入院护理,患者出院护理项目,卫生部将上述2项作为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项目并进行规范还是首次。在患者入院护理中规范了完成入院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等级;在患者出院护理中规范了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等新内容。由此,使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护理技术服务都有了统一规范,使技术服务项目更加完整。体现了护理技术服务的完整性。

3.2.3《技术服务规范》项目更加适应临床所需:《技术服务规范》中将以前归于专科护理技术的血糖监测技术,急救与监护护理技术的心电监测技术、输液泵/微量注射泵的使用技术归为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项目,目前这些护理技术服务项目不仅限于在心血管、内分泌、专科病房及监护病房使用,在临床各科室的使用也很普及。这次技术服务项目的调整能更加适应疾病谱的变化,更能适应临床工作所需。

3.2.4《技术服务规范》增加了患者对技术服务的评价:我们原有的理论与实践资料多侧重于操作步骤的标准化[4]。偏重于形式而忽视了患者在当时状态下的护理需求,感受,患者的反馈评价和满意度[5]。对患者的关注,与患者的交流要求较少,致使护理技能操作的教育、训练、考核的标准没有从患者的角度出发[4]。形成了“孤立”的完成护理操作的局面[6]。而《技术服务规范》中将由考核者单向对技术操作的评价转变为由患者/家属与考核者共同评价。在技术服务过程中,直接听取患者/家属在接受护理技术服务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如皮下注射技术的结果标准为①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②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1]。从中反映了护理技术服务评价标准的出发点转向了患者。

3.2.5《技术服务规范》反映了学科前沿的知识、理念:《技术服务规范》集中反映了近些年护理改革与发展的成果,规范中将护理评估、舒适护理、护患沟通、知情同意、告知义务及尊重患者的权利等融入其中,并在工作规范要点中要求遵循查对制度及根据技术服务项目符合以下相应的原则,如标准预防原则、消毒隔离原则、无菌技术原则、安全给药原则、安全静脉输液的原则、安全输血的原则。这些前沿知识、理念将引领护理技术服务向更先进、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3.2.6《技术服务规范》给设计技术服务流程留下了创新空间:由于《技术服务规范》只列出工作目标,工作规范要求,结果标准三个部分,是一个框架,真正实施起来还需要重新设计流程和细节,这就给全国各级各类医院的护理工作者留下了巨大的创新空间,因此也引起了广大护理工作者的关注和研究。我们认为,在设计流程时,一要严格执行规范要求,二要结合医院实际,这样才能使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7]。

实践证明,医院组织全院训练骨干集中学习,合作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2]。弄清了《技术服务规范》的新内容、新要求、主要特点,使训练骨干成为了按《技术服务规范》施训的明白人,带头掌握了前沿的护理理论知识、理念,打牢了业务基础,提高了组训能力。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关于印发《 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等三个文件的通知[S]. 2010

[2]赵小平,黄玉兰,李奇能,等.合作学习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运用效果分析 [J].护理学报,2007,14(2):34-36

[3]任真年.开展全优服务 追求病人满意[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3,10(2):123-124

[4]李冰,朱江.护理技能操作标准与语言沟通 [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2

[5]施卫星.整体护理发展的内在动力[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7):391-393

骨科新项目新技术范文4

一、进一步明确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和目标

今后几年,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要按照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内在规律的要求,以建设国际制造业基地和加快沿江开发为契机,以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群为主线,以开放性、市场化配置各类科技资源和生产要素为基本手段,以加快创新能力建设为重点,进一步突出区域特色、强化产业集聚、落实科技创新的纵深部署、努力做大产业规模。

到20*年,在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优势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重点建设25家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能够参与国际分工的特色产业基地。全省特色产业基地工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200亿元,培育国内同行业龙头企业100家以上,推动地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区域整体经济竞争力。

二、大力推动特色产业基地的产业集聚

1、各特色产业基地耍依托现有基地骨干企业,以培育壮大主导产品为目标,从原辅材料、零部件、整机配套、专用设备等方面入手,不断延伸基地主导产业的产品链、产业链,努力培育和壮大关联产品群、企业群,提升基地产业集聚能力。

2、各地要围绕特色产业基地主导产业的形成,注重以特色产业基地为载体,通过举行专题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活动,大力吸引与基地主导产业相关联的企业、技术、人才进入基地,加快提升基地特色主导产业的集聚度。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基地的专业孵化器,孵化与基地主导产业相关联的中小企业,不断壮大基地关联企业群。

3、加快研究制定基地产业关联度评价指标体系,对现有基地的产业关联度进行评价和引导。对新规划的特色产业基地,要明确产业关联度的要求。在已批准建设的特色产业基地中,确立一批省示范特色产业基地,按照提高产业集中度的要求,对省示范特色产业基地和基地中的骨干企业要给予重点支持,进一步提高特色产业的关联度。

4、加强对特色产业基地中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特色产业基地中的孵化器内的企业和基地企业,可参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企业标准认定省高新技术企业。

三、加快提升特色产业基地的技术创新能力

1、鼓励各地围绕基地特色产业的发展方向,通过设立科技专项等形式,组织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活动。要依托墓地骨干企业整合社会科技资源;承担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努力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力争每个基地每年都能形成1-2个对基地主导产业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省科技计划重点支持特色产业实施的重大项目。

2、鼓励特色产业基地骨干企业切实加大研究开发的投入,联合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建立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流动站等创新机构,提高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的获取与转化能力。省示范特色产业基她要有l-2个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给予重点支持。

3、鼓励特色产业基地面向基地产业发展方向,逐步建立为企业成长提供特色化和专业化技术支持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通过为基地企业提供测试分析、技术信息、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服务,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给予重点支持。

4、各特色产业基她要根据基地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在国内外选择和确定相对稳定的技术依托单位,并充分发挥己有的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运用市场化手段,通过共建研发机构、联合攻关,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开展人才培训与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快产业科技创新。

四、进一步优化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环境

1、各地要加强对特色产业基地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特色产业基地的管理协调工作机构,加强对基地建设的指导。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制定和完善当地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规划,选准培育的重点领域,研究制定推动特色产业基地主导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特色产业墓地所在地的科技主管部门要把培育、建设和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作为本地科技工作的主体性工作,集中工作精力,加强工作集成,提高服务的能力与水平。

2、加强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及工作对特色产业基地的集成支持。省火炬计划要对特色产业基地骨干企业承担的项目优先办理并优先安排贴息;对特色产业基地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要优先办理退税;省高技术研究计划、科技攻关计划等相关科技计划优先支持基地骨干企业承担的重大创新性项目,并重点推荐申报国家相关科技计划项目。

3、鼓励特色产业基地建立担保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通过市场化运作手段,吸引社会各类资金投入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支持企业发展。对于在基地设立的风险投资企业,其主要投资为基地高新技术企业的高新技术项目时,可优先认定其为省高新技术企业。

骨科新项目新技术范文5

2012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我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依靠科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工作抓手,按照“两个坚持”、“两个围绕”、“一个核心”的基本思路推动全市科技工作。即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坚持科技创新发展的原则;科技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打造“世界铜都”、“中国灯谷”战略,围绕服务于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发展知名品牌的主要任务。“一个核心”,即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我市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提供科技支撑。

二、工作目标

1、争取国家、省级科技立项10个,其中: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3个、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或星火项目1个。

2、建立科技项目库,落实本级科技三项经费150万元。

3、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开发省级新产品4个,年专利申请数达到110件以上。

4、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步伐,建立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5个,培训农民10000人次以上。

三、工作措施

1、按照《省依靠科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示范县(市、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我市依靠科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

2、主动对接、大力配合省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积极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行动,支持企业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积极推广低碳发展技术,争取申报成功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3、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鼓励引导科技特派员带领农民创办、领办、协办科技型企业、科技服务实体、合作组织,深入产业链各环节开展创业和服务;

4、强化农业科技示范工作。支持乡镇围绕主导产业技术提升、特色产业培育,开展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力争我市早熟梨标准化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及产业化项目,成功申报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计划项目;

5、推进产学研合作机制。力争市成立市校合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项资金,积极开展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合作;支持和鼓励骨干企业建立工程技术中心;支持和引导骨干企业开展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研究;

6、完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对建成的“农事通”信息服务站,实现市级信息服务中心与基层服务站的联动机制和视频通信系统,形成具备以声讯和互联网为技术平台的信息服务网络;

7、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开展知识产权进园工作,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8、深入开展科技进村入园活动。以开展“送科技下乡”和“科技活动周”为契机,不断提高公众科技意识和劳动技能;

骨科新项目新技术范文6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范先群教授领衔的“眼眶外科修复重建关键技术体系的创建和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范先群代表项目组从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了大红证书。

眼眶病是一类多系统、跨学科的疑难疾病,临床表现复杂,会严重影响视功能,导致视力丧失、面部畸形,甚至危及生命。

目前来看,眼眶病的治疗主要依赖手术。但眼眶结构复杂,又与眼球、视神经、颅脑、鼻窦等重要组织存在特殊毗邻关系,致使手术空间狭小、暴露困难,这就造成了眼眶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如何提高眼眶手术成功率,是世界性临床难题。

荣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项目,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而开展。该项目以解决眼眶手术关键技术为突破口,历时18年研究,建立了数字化眼眶外科技术平台、个性化眼眶修复新技术和眼眶内镜导航手术系统,创立了精准、微创的眼眶手术新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眼眶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

精于技术,创手术新模式

范先群,安徽人,1987年毕业于安徽省蚌埠医学院,后求学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2005年与上海交通大学合并,成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先后师从于我国著名眼科专家奚渭清教授和“整复外科之父”张涤生院士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在这里,大师的言传身教使范先群受益良多,医者仁心成为他一生的工作准则。也是在这里,他与眼整形外科结缘,走上了一条鲜少有人勇于踏足的道路。

那是上世纪90年代,眼整形外科在大多数人的概念里,只能开双眼皮手术,甚至当时医院的眼科在这方面也只开展此类简单的眼睑整形手术。

因此,在很多人的认识中,这条道路前景暗淡,没有发展空间。但范先群并不这么认为,他以前瞻性的眼光看待眼整形眼眶病专业。

范先群介绍,眼眶病是严重危害视功能,导致视力丧失、面部畸形、甚至威胁生命的复杂眼病,是由炎症、肿瘤、外伤和全身疾病引起的多系统跨学科的疑难疾病。其中眼眶外伤随着工业和交通的发展发生率逐年增加,复合性眼眶骨折不但会造成眼眶畸形、眼球内陷、复视、眼球运动障碍及视力丧失,而且还可能导致颅骨缺损、颧颌畸形、内眦移位、鼻背塌陷及泪道损伤等,造成患者严重的颅颌面畸形和功能障碍,极度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眶神经纤维瘤病等眼科疑难杂症的诊治也日益受到重视。

眼眶病主要依赖手术治疗,但眼眶结构复杂、功能重要、空间狭小,手术难度大、风险高;眼眶手术缺乏监测、引导和评估方法,主要依靠术者经验,手术疗效差、并发症多。无论眼眶骨折手术,还是眼眶病相关手术,多年来,都因手术难度大、风险高而成为临床难题,甚至可以说是“手术的”。眼眶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患者能否视物,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面子”问题,其重要性也在此显现一二。

如何提高眼眶手术成功率,是世界医学界都在着力攻克的难题。而在中国,眼眶病患者多、病情重,诊治水平参差不齐,致盲致残率居高不下,更需要尽快拿出解决办法。

多年的工作与研究过程中,范先群在完成临床工作的同时,也在积极推动国内眼眶病的临床治疗与应用研究,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而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眼眶外科修复重建关键技术体系的创建和应用”项目,正是范先群及其团队近二十年深耕积累的精华所在。

据了解,这一项目所聚焦的正是眼眶外科修复重建手术中存在的关键问题。项目基于医工交叉和学科整合,从建立国人数字化眼眶模型入手,以研制内镜导航系统为突破口,将相关工作循序渐进开展起来。这也正符合世界眼眶手术微创伤、高精度、数字化的发展趋势。

具体来讲,他们在国内外率先构建了数字化眼眶模型、标准化测量方法和虚拟手术等数字化眼眶外科技术平台,并提出了眼眶骨折新分类,建立了直接眶压监测和眼球突出度测量新方法,制定了眼眶骨折规范化诊疗新方案。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牵头制定了我国首个“眼眶爆裂性骨折诊疗专家共识”,对眼眶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案等作出明确诊治规范,为我国眼眶骨折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他们在国内外首次发现iPSCs(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形成的关键路障和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重要环路,研发出了眼眶修复新型功能化材料,建立了修复材料三维定制技术,实现了患者眼眶个性化修复。

他们与国外同步研发眼眶手术导航系统,建立了术前模拟、术中引导、术后评估的精准技术,实现从经验到精准的转变,并应用于眼眶骨折手术,提高了眼眶修复效果,为临床提供了重要支持。

他们提出了“内镜导航”新理念,并应用视觉标定和增强现实等技术整合内镜和导航,攻克了术前眼位预测、内镜图像和导航影像自动匹配以及手术规划在术中的自动引导等技术难点,实现了影像图像对称匹配、深部组织可视可知、重要结构实时预警。自主研制出内镜导航手术系统,并应用于眼眶骨折、甲状腺相关眼病和眼眶神经纤维瘤病等疑难眼眶病。该系统最为突出的作用是对重要结构进行实时监控,手术中实时监测手术器械与重要组织的距离并及时预警,极大程度地避免了医源性损伤,保障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了并发症,开创了眼眶外科手术新模式。

在近二十年的持续研究中,项目组依托主持863专项、国家卫生行业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12项国家级项目开展研究,共249篇,其中SCI收录103篇,总影响因子320.9;获专利6项;主编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眼整形外科学》、《眶颧整形外科学》等专著5部;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在内的省部级奖项12项。其中眼眶外科内镜导航手术系统所开创的眼眶手术新模式,更是入选了近五年中国眼科十大进展,获得201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忠于临床,促技术惠及患者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推广到医学领域,就变成了临床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不能在临床上得到良好的应用效果,成果再显著都会大打折扣。

范先群非常清楚这一点,也非常重视这一点。从入行开始,他所开展的各项研究,就都是为了解决临床难题而开展。同时,他所取得的各项成果,也都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得到了检验。

多年来,范先群将先进的研究材料、研究技术、研究系统成功应用于各种复杂眼眶病和眼肿瘤手术,主刀完成眼眶肿瘤、眼眶骨折、甲状腺相关眼病等疑难眼眶病眼肿瘤手术逾万台。研制的内镜导航手术系统集精确性、微创性和安全性为一体,目前应用于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眼眶减压、视神经管减压、眼眶骨折整复、眼眶肿瘤摘除和复杂性泪道重建等高难度眼眶外科手术,极大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手术精度提高至1毫米,获得了患者的广泛赞誉。

为了使更大范围的患者受益,范先群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积极推动相关技术与知识的普及和应用。

在医院系统,范先群带领团队在全国范围内主办国家级学习班17次,培养专科医生1890人和进修医生504名,研究成果也得以在中山眼科中心、北京同仁医院等25个省市的113家单位推广应用,受益患者逾10万人,大力推动了我国眼眶外科手术的发展。

在教学范畴,范先群一直精心扮演着师者的角色。他不仅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还是眼科视觉科学研究所所长,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中之重”医学重点专科眼科学的学科带头人。由他主讲的《眼病的预防和治疗》,入选教育部首批“985”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和上海市精品课程。他先后培养出硕士、博士和博士后77名,多名学生入选上海市“启明星”、“曙光学者”、“浦江人才”等计划。同时,在多年的研究过程中,他更是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带出了一支优秀、精干、团结的眼科医生团队,堪称全国眼科学领域的佼佼者。

基于所作出的突出贡献,范先群个人所得的荣誉也是数不胜数――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获得人社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上海市高尚医德奖等等。

长于组织,助行业蓬勃发展

2015年11月1日,范先群教授当选英国皇家眼科学院Fellow,从皇家眼科学院现任院长、英国敦提大学医学院Carrie MacEwen教授手中接过了证书。

英国皇家眼科学院成立于1988年,是英国眼科学界最高学术机构,其成员包括英国本土和世界各国著名眼科专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英国皇家眼科学院Fellow每年增选一次,2015年共有24位眼科专家获此殊荣,范先群便是其中之一,他也是多年来入选的首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眼科医生。

此次当选,是国际专科领域对范先群教授长期致力眼眶病、眼肿瘤和眼表疾病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所获成果的充分肯定,也是中国眼整形眼眶外科研究人士国际影响力提升的有力证明。

事实上,在推动我国眼整形眼眶外科的普及与走向世界方面,范先群早就进行了多次有益尝试,成果突出。

作为我国眼整形眼眶外科最主要的开拓者和领导者,他牵头成立了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并任首届组长,极力推动我国眼整形眼眶外科的发展和普及。

2008年,范先群当选为第五届亚太地区眼整形外科学会主席,是我国眼科医生首次在该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主席职务。

而由范先群所主编的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眼整形外科学》,则是由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外专家和我国专家共同编写,不仅促进了我国眼整形外科学的理论完善与学科发展,更加强了国内外专家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