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发展规划范例6篇

核电发展规划

核电发展规划范文1

关键词: 核电站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根据我国电力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发电装机将超过8亿千瓦。水电是我国优先开发的清洁能源,但我国的水电资源全部开发利用也只有3亿多千瓦。大力发展火电将受到环境保护和煤炭运输条件的双重压力。特别是我国政府已经核准了关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排的《京都协议书》,未来十年我国二氧化碳的减排压力将日益突出,火电厂的发展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为此,核电作为一种清洁的能源,已被纳入到国家未来能源发展的战略中,国家提出了积极发展核电的新的能源政策。

核电站在选址时,应满足不在城市规划范围内,同时满足距万人以上的乡镇应大于5km;距10万人口以上的城镇应大于10km;距 10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市区发展边界保持适当距离。

本文就山东乳山红石顶核电与当地城市规划的关系展开简略的论述。

山东红石顶核电厂规划建设六台百万千瓦级及以上压水堆核电机组。建设将采用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方式,一期工程先建两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

厂址位于山东省威海市辖乳山市海阳所镇南端的小石口村附近,东、南、西三面濒临黄海,北面与陆地相连,西南隔海850m处为南黄岛。厂址经纬度坐标为东经121°38′12″,北纬36°44′23″。厂址西北距乳山市21km,北距海阳所镇7km,距银滩旅游度假区西南边缘为8.1km,西南距山东海阳核电厂址22km。厂址到胶东半岛三个大型及特大型城市的距离为:东北距威海市93km,西北距烟台市89km,西南距青岛市130km。

山东红石顶核电厂厂址周围将设置非居住区和规划限制区,非居住区半径为500m。规划限制区半径为5km。

《乳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以下简称为“规划”)已于2005年12月编制完成并上报山东省人民政府。

本工程已纳入了乳山市总体规划。规划指出,由于核电站属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规模大,影响力强,且距城市较近(距市中心22km,距银滩旅游度假区10km),必然对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产业影响。加之核电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大量的人流及相关配套产业的聚集,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极大地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大大提升该区域的投资环境,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热点区域之一。

2005年修编的规划首先回顾了的上一版《乳山市城市总体规划》,指出在1995年编制的规划中,乳山市城市总体布局结构为:一城、两区、五个组团。一城——指乳山市的中心城市;两区——指夏村老城区与银滩(海滨)新城区;五个组团——夏村老城区、潮汐湖旅游区、新城中心区、新港区、白浪湾度假区。本次修编中,除了将新港区的规划调整为核电规划外,城市总体布局结构基本延续了上一版的方案。

规划还总结了上一版规划实施情况与存在问题,认为夏村老城区发展比较快,上版规划远期发展框架目前基本形成。部分用地位置超出城市总体规划范围。银滩新区土地转让数量较大,大部分是商住用地。部分用地性质违背城市总体规划,部分用地位置超出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住宅产业发展比较快,公共设施、 旅游产业发展比较缓慢。

乳山城市规划范围均位于本项目半径5km的规划限制区之外。距厂址较近的城市规划主要有以下内容:

城市规划边界距厂址最近的距离约为6.7km,该处为海阳所镇驻地。海阳所镇驻地为城市总体布局中五个组团之一的潮汐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潮汐湖旅游区由潮汐湖度假区和海阳所镇驻地两部分组成),为乳山市4个二级城镇之一,用地规模为4.8km2,用地类别均为村镇建设用地。规划中对村镇建设用地的要求为:“结合用地、交通等确定居民点搬迁用地,完善配套服务、基础设施,改善乡村居民人居环境。鼓励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实行‘迁村并点’,应限制在村庄内甚至在集镇内新办工厂,以避免出现新的分散局面,要鼓励现状散布在村落的企业逐渐向镇区的工业(园)区集中。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乳山市规定的标准。对按规划向城区或镇区搬迁或集中迁建的农民和工业企业,应制定鼓励政策。”海阳所镇2005年城镇人口为3522人,规划远期人口为4万人,迁入人口主要为海阳所镇的其他村庄居民。

银滩新城区作为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两区”之一,规划用地面积19.7km2,用地性质主要为居住、度假用地2020年规划人口20万人。银滩新城区居住用地距厂址最近距离约9.2km,城区中心距厂址最近距离约12km。银滩新城区是依托区内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银滩旅游度假区而发展起来的。考虑到银滩的旅游资源主要是海滨资源(大海、沙滩、礁石),但北方海滨受到气候的限制,每年的旅游旺季只有3—4个月。因此发展旅游产业仅是银滩新城区的职能之一,银滩新城区的未来将是以旅游度假为主的综合性海滨新城区。

银滩旅游度假区拥有20公里长的洁白海滩和海滨松林带,处于三面环海的平缓地带,依山傍海、林秀海碧、礁奇滩曲,集山、海、岛、湖、泉、河、林和历史传说于一体,极具观赏与旅游开发价值,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银滩旅游度假区为本项目的最重要环境敏感目标。在本项目的设计中,将主要采取如下工程措施尽量缓解对该区的影响:

厂区主要占用的大部分陆地位于驴山南面山前坡地,规划容量的六台核电机组主厂房建筑群纵轴方向为东西向,一期工程位于西侧,向东依次扩建。受北面的驴山主峰遮挡,在银滩旅游度假区最多有可能看见本项目三期工程的两台机组。

1、2期工程的循环冷却水往西排放,三期工程的低放循环冷却水往东排放。一~三期工程的全部低放废水均参混入1、2期工程的循环冷却水后向西排放。由于南黄岛南北方向狭长,因此可以有效缓解低放浓度场的影响。

核电发展规划范文2

日本地震导致的核泄漏事件,引发了全球对核安全的普遍担忧,有的国家对核战略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德国称将暂停延长核电站运营期限计划3个月,并对所有17座核电站的安全性进行毫无保留地彻底检查,并且暂时关闭7座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核电站。实际上,美国在此前也曾关闭多处核电站。

与此相反的是,中国的核电工业,被环保部誉为“绿色经济的希望”,却在大举跃进。据统计,中国现有6座核电站13台机组运行,此外还有12个在建的核电站,25个筹建中的核电站。根据“十二五”的核电规划,到2020年的核电装机规划将提高到8600万千瓦。未来10年,中国将要修建的核电站规模达到其他国家总和的3倍。不过,日本的核泄漏已引发中国反思当下的核电建设,国务院近日称将调整核电规划,暂停审批新项目,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进步。

核电工业通常被冠以“绿色经济的希望”,肩负节能减排的重任,再加上各地对电力的需求旺盛,引发近年来中国核能规划。然而,能源需求再旺盛都不能成为漠视生命的理由,高耗能产业也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唯一途径。

是时候反思了,邻国的核灾难,是教训也是警钟。如此庞大的核电发展计划,是否对核电安全问题有足够的考虑?以中国如此高的人口密度,是否在出现事故时有足够的应对能力和应对空间?如此快速而迅猛地发展核电,在人才、资金、技术方面,是否有足够的保障?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都希望得到有说服力的答案。

从选址上看,运行和规划中的核电站多建在浙江、广州等沿海地区,这源于中国的电力负荷中心位于东南沿海,且具有丰富的水资源。意外的是,近年来四川、重庆、河南、江西等人口稠密的内陆城市也将规划建站,让人匪夷所思。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这些临近大城市的核电站,万一发生核泄漏事故,可能导致成千上万的人遭受辐射,这要求核电站的选址更为科学理性。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大规模扩张,原本规划于郊区的危险化工区域,因为城市的迅速扩张而被层层包围,近年来城市化工厂爆炸事件此起彼伏,危害邻近住宅区的安全,频频见诸报端。城市化的扩张,同样吞噬着原本受限的核电建设区域。1987年规划建设的大亚湾核电站,所在地龙岗区曾被称为深圳的“西伯利亚”,经过20多年的发展扩张,也成为拥有近200万人口的大城区,核电站与人口稠密区的直线距离近在咫尺。而距离大亚湾一公里外,1997年规划建设了深圳的第二座核电站岭澳核电站。急迫需要也不能以生命安全为代价,在人口密集的城区周围建设核电站,无异于与虎谋皮,最终危害的是全人类的安全!

核电发展规划范文3

海阳核电1号机组CV底封头吊装

自日本福岛核电站核事故后,各国核电发展计划陷入低潮。德国已宣布完全放弃核电发展计划,日本更是因核计划导致内阁动荡,中国火热的核电建设势头也一度降温――国务院总理宣布中国暂停核电项目的审批。

此后,世界一直密切关注中国重启核电发展的时点,目前中国核电已逐渐显示出解冻迹象。2011年12月9日,在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主持召开环境保护部常务会议上,讨论并原则通过《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送审稿)》(简称《核安全规划》)。“《核安全规划》一直被视为核电项目重新开始审批进程中的重要一环,此次过审,已经显示出中国核电闸门即将开启,如果按照程序,明年3月左右中国就将出台《核安全规划》及《核电中长期规划》,核电项目重启已屈指可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府官员这样告诉记者。

事实上,在2011年下半年,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就曾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会上表示,中国发展核电的决心不会改变。他说:“针对福岛核事故,我国对自身的核电发展规划从安全的角度再进一步完善措施,确保在安全的情况下继续发展核电。”这并非是中国有关高层对核电重启表示支持的孤例。

此前不久,在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透露,2012年3月后核电有可能步入恢复发展的轨道,中国未来将是世界最大的核电市场。张国宝此前历任国家核电自主化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能源局局长等职,被媒体誉为中国能源“大管家”;在张国宝明确给出中国核电回暖信号后,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前部长李毅中在第五届亚洲制造业论坛年会上也表示,尽管核电在日本大地震后因为安全问题前景不确定,有很多国家暂停了核电项目,但是核电产业在以后仍将积极有序发展。虽然国内有识之士明确反对中国一窝蜂地搞核电“”,但他们也表示,在能源压力下,中国发展核电的步伐不会慢下来。

对此,接受《中国新世纪》记者专访的原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办公室副主任董必钦分析认为:“如果中国想要在经济稳定增长和削减碳排放之间取得平衡,中国只能选择核能。”目前,中国70%以上的能源供给要依靠煤炭,虽然近些年来,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纷纷上马,但迄今为止,没有一项能像核电那样成为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果按有关报告所描述的那样:随着中国人均能源的消费量继续增长,2015年前后达到世界人均水平,中国能源会在未来4年持续绷紧。

接受本刊采访的一位研究员更加直接,“现今的经济状况已经不允许我们政府有更多选择,这是一个单项选择题。”

核电经济链条

从2011年3月份开始,中国多地开始出现淡季“电荒”现象。浙江、湖南、重庆、贵州等地均不同程度的呈现用电紧张态势,各地相继采取限电等措施。而进入冬季以来,南方尤其是华中地区“煤荒”的报道不断,据称今年湖北、湖南、贵州、重庆、四川等局部地区都存在煤炭供应紧张情况。拉闸限电已扩大到17省市,电荒苗头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

国家电网公司表示,2011年电力迎峰度夏形势将是近几年最为严峻的一年。根据初步估算,如电煤供需矛盾加剧,则仅仅国家电网经营区域电力缺口就达到4000万千瓦左右。值得特别提出的是,2011年伴随着核电的“冰封”,风电与太阳能迅速扩充,目前这两种新能源已出现产能过剩苗头。

中国政府为应对电力需求增加,发电企业成本压力上涨的难题,2011年6月国家发改委有关司局先后与中煤集团、山西同煤、晋煤、阳煤等主要煤炭企业进行座谈,要求维持煤炭价格稳定,并提出两个具体要求:一是年度合同煤价不能变,已涨价的煤炭企业要在6月底前退回;二是国有煤炭企业、行业龙头企业要带头保持市场煤价基本稳定,不能带头涨价。尽管如此,中国电力企业下半年仍然严重亏损。不久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报告,呼吁尽早启动 “煤电联动机制”,提高电价。

对此现象,张国宝认为,目前全球人口达到了70亿人,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化石能源的日益短缺,在这种情况下,能源缺口靠搞风电太阳能是补不上的,如果想要填补能源缺口,还得要靠核电,核电是保证人类未来化石能源逐渐枯竭后非化石能源供应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这只是发展核电最基础的一个原因。”董必钦认为,核电经济是一个综合经济产业,其核心是由核供热与推进动力经济、核燃料及其循环经济、核工程与装备制造经济、核设施退役及废物处置经济、放射性同位素与辐射技术经济、核科技开发与创新经济、核军工经济组成。这些更辐射到地质、采矿、冶金、化工、机械、堆工、电力、电子、环保等多个行业,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司长李冶曾早前向记者表示,到2020年,仅中国核电装备业的国内市场规模就有望达到5000亿元。

实际上,中国核电的规模一直在增加。2007年10月,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国家发改委上报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 》,根据这一规划,中国计划在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装机容量比例从不到2%提高到4%,但不久这个计划数字在“十二五”规划中被再次提高,新的核电规划对《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进行大幅调整。根据规划,到2015年,中国核电装机规模将达到3900万千瓦;到2020年的核电装机规划将提高到8600万千瓦,占届时总装机的5%左右。而据《财经》杂志报道,目前全国各地准备新上的核电项目总规模已达2.26亿千瓦。

由于核电的特殊性,决定了国家力量必然要在其中占主要作用,在世界通行的规则中,核电建设多要求国家信用的担保,这无疑使企业的回款风险减小,这也可以从相关的人力资源需求上看出端倪,在各大行业人员基本饱和的今天,核电却正在经受着人员紧缺的困境。据国防科工局统计,2020年,我国核科技工业需要核专业本科以上人才约1.3万人,按照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需要400人计算,目前仅中国建设和筹建中的37座核电站就需要核电人才在1.4万人以上。

这只不过是开始。不妨试想一下,如果中国成为了全球经营核电的竞争者,那么包括国内项目的核电建设将迅速稀释中国现有的人才梯队,到那时中国核电的人才链条将成倍增长,人力资源需求如是,核电经济的发展链条亦如是。

环环相接的核安全

安全问题一直是围绕核电发展的关键。为此,中国相关部门正在寻找新的核电技术标准。2011年9月底《压水堆核电厂核安全有关的钢结构设计要求》等101项能源行业核电标准的报批、编校和印刷工作完成。将在国家能源局批准后实施。该系列标准是由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承办的能源行业核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标技委)研究制定,并在2011年10月下旬召开的标技委一届二次会议上获得审议通过。

此前国家能源局曾于2009年了《压水堆核电厂标准体系项目表》,并在2009-2011年间,分6批共下达了470项核电(核岛)标准的制定、修订和科研任务。截至2011年9月底,《压水堆核电厂标准体系项目表》中的680项标准已实施了101项,458项正在制定和修订过程中,年底约完成300项,剩余的标准将于2012年完成。届时,这些中国的核电标准可以基本满足建立一个能够满足二代改进型和三代非能动压水堆核电厂建设需求的核电标准体系,为中国核电的重启提供支持。

自2000年前后开启核电装备建设以来,中国核电开始用三代核电技术AP1000技术逐步取代此前的两代和两代半技术。按照现有的在建规划,2015年核电装机规模将达到3900万千瓦,东方证券研究认为,随着核电安全标准的不断实施,后续核电项目恢复建设和审批都开始有了依据和标准,且安全有了更高的保障。

对此,中广核董事长贺禹也曾在一次行业大会上向媒体透露:“目前全国在建、在运核电机组安全检查、评估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安全检查报告正在形成之中;《核安全规划》、《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两个规划正在推进,有望年底前完成。”但是,有的专家学者对此后的核电安全尚有疑虑。目前,这一焦点主要集中在三方面问题上。

“目前,中国的核安全问题最重要的并不是在核设施本身上。它主要表现在外部,从政府决策到安全监管再到企业管理。这一系列问题环环相接成为了中国核电的不安全因素。”能源局专家这样评价中国核安全问题。

福岛核电事故之后,很多国人对核谈之色变,甚至在此问题上对政府、对理论产生了信任危机。而由于核电技术复杂,科学事实不容易被普通民众所认识,而媒体的科学性也不足又使这一危机很难解除。这样的情绪如果不适当进行引导,那么很容易引起过激举动。

事实上,从此前的3次核电事故看来,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促进了堆型的选择,让核电的操作规范性有了提高,已经不存在人为连续违规操作导致核事故的可能性;福岛核事故让人们认识到自然灾害也会导致超设计的事件发生,如海啸导致的接不上电、氢气爆炸等问题。现在,针对福岛核事故已经有了应对水淹问题、氢气处理、接电问题、防水问题的对策。要克服这个问题,一方面,科学家、工程师应该把能想到的风险都作出对策,要提供技术保障与足够的信息;另一方面,要有科学的决策层次,决策者要对安全问题有预估,统一认识,达到共识,并普及知识,防止谈核色变。

而在中国核电安全监管方面,中国核电管理部门职能分工尚存在交叉不清问题。从目前的政府构架来看,在原国防科工委与民用核电有关的人员调至能源局后,国家能源局主管民用核电。但实际上,现在国防科工局除负责军工核工业外,还管理着民用核电的一部分,如说铀矿和废料处理,这块职能和国家能源局有交叉。而特别要注意的是国家原子能机构是架设在国防科工局之下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领域处于模糊地带,如跟国外签订核安全条约、和平利用原子能,应该由谁主导,国防科工局、国家能源局、还是科技部,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国家能源局与国家核安全局之间也存在交叉问题。就像目前国家能源局在编写《核电安全发展规划》,而国家核安全局在编写《核安全发展规划》,这两个规划实际上是有交叉的,那么这两项规划制定出台后,如何统一就是一个问题。这里面很多事情可以牵扯到很微观的小事上,例如机构改革后,原国防科工委的培训核电操作员和资质认证被划拨到了国家能源局,但国家核安全局也认为这事应该他们管。为此两单位曾到中编办协调,协调之后的结果是,考核由能源局考核,证书由核安全局发。这样的结果很可能是出了问题会造成两部门扯皮,而其中的安全问题值得深思。

从以上就不难看出,核电监管方面,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仍存在交叉、不清的问题。为此,张国宝曾经给中央写过一个报告。报告中就明确提出,核电看似很多部门在管,现在没有问题大家都抢着要管,真正出问题后我都不知道谁在管,不知道哪个部门是真正的牵头部门。这样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企业如何选择新的的核电技术标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天龙也告诉记者,由于核电产业的情况复杂,现在中国国内已建成和在建的项目采用的技术种类繁多,据相关资料统计,目前中国采用的技术分别有 CNP300、M310、CNP600、AES91、Candu6、CPR1000、AP1000、EPR 和中国试验快堆以及球床高温气冷堆等技术类型。当前在建的 33 台机组里面,采用 CPR1000 的为 22 台,占 67%,具有绝对的优势;采用AP1000 的有 4 台,占 12%;CNP600 机组4 台、EPR 机组 2 台以及高温气冷堆示范机组 1 台。“但可以肯定,一个国家核电同时存在这么多技术种类,这在世界范围也是绝无仅有,这并不是个好现象。”

核电发展规划范文4

基层供电企业生产管理包括很多方面。笔者根据多年从事供电生产技术的实践,在本文中围绕基层供电企业生产管理这一课题,并仅从生产指挥系统、生产计划管理及电网建设与规划这几个方面予以阐述。

基层供电企业生产指挥系统的要求

生产指挥系统是基层供电企业根据生产任务具体组织生产活动的计划、协调、控制、指挥,实现生产所要求的合理组合、优化配置的组织管理和保证体系。县级(包括县级市)供电企业应建立健全生产指挥系统,制订适合本企业生产经营的工作制度和标准,做到职责明确、信息畅通;各项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使安全生产能够得到统一的指挥、调度、安排和调整,保证生产经营目标和计划任务的完成。

县级(包括县级市)基层供电企业应建立经理(主管副经理)为主体的领导层、各职能部室为主体的管理层以及班组(供电所)为主体的执行层的生产指挥系统。为充分发挥该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计划、组织、指挥功能,要编制生产指挥系统网络图,明确职责,完善制度,层层抓管理。

领导层负责组织、指挥、协调、管理安全生产工作,对企业生产任务及各项生产指标的完成负全面责任;管理层负责具体的组织、协调、管理企业生产设备、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安全工作,对企业生产任务及各项生产技术指标的完成负直接管理责任;执行层是执行生产指令的具体操作单位,对完成生产计划和分配的各项生产经营指标负直接责任。

生产指挥系统制订有关生产工作的各项考核办法并纳入企业绩效考核办法之中,对安全生产和技术管理工作进行认真的检查考核,形成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以保证各项工作任务能够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基层供电企业生产计划管理的要求

生产计划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电网建设及技术更新改造计划、设备检修计划、反事故技术措施计划、设备预防性试验、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定期检验计划等内容。计划的种类按计划的长短可分为月、季、年三种。生产计划由生产技术部门归口管理,要以安全生产为中心,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加强计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确保全面完成各项计划任务。

县级(包括县级市)供电企业应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状况和发展目标、上级下达的相关技术经济指标、上年度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及电网规划等内容确定年度生产计划和各专业工作计划。并分解到各月(季)度,各生产部门、班组、供电所应围绕企业生产计划制订本部门本单位的相应工作计划并认真执行。要加强生产计划的管理,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管理流程应包括制订、批准、执行、反馈及调整、总结五个环节。计划的编制应满足全局性、先进性、可行性、灵活性、可考核性等原则。计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变更;在执行中发现问题,应按原审批程序重新进行审批后方可执行。对计划外的临时性工作,应在工作计划管理制度中明确指出下达方式,并应做好记录;防止无准备工作和多头下达指令,避免执行单位无所适从。年度生产计划通过月度生产计划实施,应加强月度生产计划的执行管理,对月度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以确保年度计划的完成。每季度、半年应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小结,及时提出调整建议,报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年终应编写年度计划执行情况总结。

要加强计划实施的过程控制,充分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MIS)等现代管理工具,使生产信息及时传递到相关部门。定期召开各种生产调度会和分析会,以促进各项工作协调、有序进行。

要对计划的执行情况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如月末、季末、年末等。考核的标准要依据企业制订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来制订;考核的内容要根据计划完成情况、符合程度及工作的努力程度去进行;考核细则要尽可能量化、细化,体现出先进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通过检查考核对行之有效的做法进行肯定,使之标准化、制度化,对不足之处进行改造,不断巩固提高。

基层供电企业电网建设与规划

以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为重点,加快电网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长期的、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电网要发展,规划须先行,县级(包括县级市)供电企业应制订科学合理的电网规划,并纳入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总体规划、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不断提高电网规划的系统性、先进性、协调性和经济性,满足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电网规划包括输变电规划、中压配电网规划、低压配电网规划,规划年限应与当地社会总体规划年限保持一致,一般分为近期(5年)、中期(10年)和远期(20年)三种规划。

电网规划的编制原则

电网规划是社会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与社会的各项发展规划相互配合、同步实施,电网规划内容应纳入当地发展规划,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一致。

县级(包括县级市)供电企业的电网规划应与上级电网规划相互配合、协调。根据县域内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科学合理进行负荷预测和电力平衡分析,向上级电网提出电源点布局及供电需求,以保证上级电网与本区域电网之间合理衔接。

电网规划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调查电网现状,根据客观需求,从改造现有电网入手,新建与改造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及时滚动修编,协调发展、适度超前。

电网规划的组织建设

要高度重视电网规划工作,企业成立专门领导小组,明确规划主管部门和专(兼)职工作人员,制订工作制度,加强电网规划的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每年至少主持召开一次研究电网发展的会议,分析电网薄弱环节,检查规划实施情况,搜集反馈意见,研究调整或修编规划,安排布置任务。

电网规划的编制、报批和实施过程控制

电网规划由县级(包括县级市)供电企业负责编制,提交上级主管部门审查批复后进行实施。电网规划实行滚动修编,一般在每个五年计划的前一年编制电网规划,在实施过程中每年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以及负荷变化情况对规划项目进行滚动修编。电网规划实施过程中要与本企业年度基建、大修、技改计划相结合,电网建设项目应是电网规划项目的具体体现,应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规划中未包括的项目原则上不得投建。

电网规划编写的具体内容

一是现状分析。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分析现有电网状况在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以及网架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搜集当地电网、电源、各类用电负荷性质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的资料,整理负荷预测、电源规划、电网布局、规划评估及编制规划文件等相关资料,为电网规划科学制订提供比较充分的依据。

二是负荷预测。负荷预测是电网规划设计的基础,包括电量需求预测和电力需求预测两部分内容。负荷预测工作应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收集和积累本地区电量和负荷的历史数据以及县域各行各业发展的信息,充分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种相关因素与电力需求的关系,尽量使负荷预测结果更合理、更准确。

三是规划目标。确定规划期末电网在电源布局、供电能力、网架结构、各项运行指标、以三率为核心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自动化程度、技术装备水平、智能化建设等方面的发展目标。

四是技术原则。明确规划的电压等级、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容载比、变电站负载率、变电站主接线方式及规模、各级电力线路、各级高压电网结构、短路容量、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置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五是分期规划。根据电力电量的平衡,确定电源建设项目及规模。通过对电网现状、负荷预测等部分的分析,经过科学计算校核,提出新建变电站的位置、线路路径方案,对多种规划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最终确定分期末及各规划水平年的目标网架,绘制各规划水平年电网地理接线图,并绘出电网现状及各负荷水平年电网规划地理接线图,根据无功补偿的原则确定补偿方式、容量等,满足规划期内无功补偿发展的需要。按规划水平年确定调度、通信、继电保护、自动化及信息管理等专项规划的规模和要求。根据电网智能化建设的发展要求和企业技术装备的现状,确定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推广项目,积极组织实施。

六是确定建设规模及投资估算。根据规划期末的电网总体建设规模和分年度建设的工程项目,确定相应项目的投资水平以及各电压等级的投资规模。汇总各规划水平需要的静态投资,得到电网规划的总投资,并对规划期末的建设项目进行经济效益评价和社会效益评价,分析规划项目的可行性。

核电发展规划范文5

关键词:核电;人才;储备

根据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十三五”末,我国运行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国内各核电企业针对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均制定了企业各自的“十三五”发展战略。

为有效支撑核电企业的发展战略,保障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落地,必须获得人才上的竞争优势和保障,前提是人才总量保障,基础是人才储备。

一、人才储备问题及分析

1、人才引进渠道单一,人才培养周期长。核电企业人才引进基本以校园招聘为主,人才培养完全依靠核电企业自身资源和条件完成,培养周期较长。2、人才储备目标不清晰,缺乏动态管理机制。核电企业一般设定了具体的人才储备数量,但尚未完全明确具体输送去向及目标,且人才储备量未进行动态管理,储备数和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3、人才储备方式不合理,不适应新项目开发管理要求。部分核电企业新项目采取自身储备的方式来解决人才问题,项目一旦进展不顺,容易造成“周期性冗员”或局部“窝人”的现象发生。

二、解决措施

(一)做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顶层设计

1、制定清晰的人力资源战略和相关政策。根据企业战略,结合内外部市场,制定公司清晰的人力资源战略和政策,指导核电企业及其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明确人才储备政策的前置条件和影响因素,包括新项目进展、新业务拓展、标准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三定”标准以及各业务领域业务外包边界等。2、修订完善人力资源规划。根据企业的“十三五”发展规划,结合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合理预期中长期人力资源市场供给和需求情况,持续修订和完善“十三五”人力资源规划。在储备总量上,达到既满足核电新项目及公司其他业务发展需要,又合理控制人才引进与储备节奏,避免出现浪费人才现象,不断提高人才使用效用。3、明确人才储备方式。“十三五”人力资源规划中,新项目部分关键岗位人才储备应明确由运行核电基地承担,并明确储备数量。人才储备方式逐步由各新项目公司“自行储备”向“全委托储备”转变,已基本完成储备的新项目,可以继续按照目前模式开展储备,尚未储备或部分储备的新项目,明确全部委托运行核电基地储备,自身不再储备,人才储备应做到“事先有计划,计划有落实”。

(二)大力推进人才引进和招聘工作

1、加强校企合作交流,大力推进校企订单联合培养。加强校企交流与合作,开展订单联合培养,提前锁定优质毕业生资源。订单联合培养通过在校期间提前接受企业为学生量身定做的培训课程,提前进行准员工的角色转变,拓宽人才引进渠道,缩短人才培养周期。与高等院校建立定期的沟通联系机制,定期举办校企交流会,定期举办大学生夏令营(冬令营),在高校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2、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加强各类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引进。适当提高社会招聘比例,弥补短时期内自身无法培养的缺口,缩短人才培养周期,节省人才培养成本;拓宽社会招聘渠道,可利用猎头服务甚至国际人才市场,招聘所需各类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

(三)夯实人才储备培养

1、强化运行电厂人才储备和培养职能。从既满足新项目人员需求,又合理调整运行电厂人员结构,并实现人力资源有效利用为出发点,通过签订人才储备协议,联动建立人才储备机制。“十三五”期间,要强化核电企业总部在人才储备中的组织、主导、管控能力,转变人才储备方式,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形成机制健全、供需双方运作顺畅,人员流动趋同组织发展方向的人力资源内部市场。2、实施多种方式储备,明确人才储备目标。实施人才多方式、多元化储备。对于堆型相同或相近的运行电厂和新建电厂,生产准备等关键岗位进行一对一的定向储备;对于通用的关键岗位和职能领域岗位,由总部统筹,分解任务至运行电厂进行联合储备;具体由人才需求方制定引进计划,总部根据规划,协调人员供给方(运行电厂)制定人员输出规划,签订三方储备协议,条件成熟的可明确具体的输出人员。3、重点落实关键岗位储备规划,加强储备的动态管理。“十三五”期间,总部应加大关键岗位人才储备,作为新项目关键岗位人才人来源。明确人才储备目标,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及时修订储备规划。通过用工总量“一盘棋”,对储备情况开展动态管理,每半年对储备和输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尤其是关键岗位人才,根据各成员公司项目进度和储备输出情况,及时调整储备计划和人员招聘计划,控制人才引进与储备节奏。4、开展适度比例的职能领域岗位人员储备。根据“十三五”规划和新项目进展情况,运行核电基地针对工程、商务、财务、人力、审计、党务等领域人才开展适度比例的人才储备,具体由总部下达计划。5、落实国际化战略,加强国际化人才储备。根据国际化发展战略,结合国际化业务策略和潜在的国际化业务,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储备和培养。国际化人才储备侧重于国际化市场开发人员(财务、法务、投资)和国际核电市场运维管理人员和高端运维人员。针对不同地区和市场,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外语培训、业务培训,有计划地提前储备和培养关键核心岗位。积极创造和争取机会向有关国际组织推荐相关工作人员,锻炼培养国际组织相关人才。

核电发展规划范文6

本核泄漏事件正在全球引发链式反应,各国的核发展规划面临重新审视和修订。对我国能源结构变局影响几何?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表示:“最好的情况下,核电技术发展将延缓5-10年。”

这意味着,新能源“十二五”、“十三五”的规划面临重新修改;不久前刚确定的“到2020年全国核电装机达到8600万千瓦”的中长期目标将会下调;20多个已经获批甚至已经开工的核电项目,可能叫停。

同时,“火”(煤电)、“水”(水电)、“风”(风电)、“光”(太阳能)可能因祸得福,获得更大发展机会。同时专家指出,因为“十二五”规划中已经加足马力,其他清洁能源变大变强的余地并不大。

因“核”生变

2008年油价涨到149美元一桶,能源危机威胁下,2009年我国一口气批了20多个核电站项目。目前,我国在建的和已建成的核电站共27个,辽宁、山东、江苏、浙江、广西、广东等沿海地区已经排满,并开始深入内陆地区。

李俊峰表示,日本用50 年时间建了50多座核电站,而我们要在5年时间建二三十座,是过去30年的4倍,发展过快难免产生隐患。核电无小事,一旦发生灾难将对国家的经济、生态、政治稳定带来极大破坏。而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变化应对计划主任杨富强认为,即使没有灾难,按照规划,这么多核反应堆,日后的核废料处理就将是安全性的最大考验,“处理起来不比这次日本的核泄漏事件容易。”

面对日本此次近在咫尺的核安全威胁,中央也采取了审慎态度。3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中国核设施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切实加强正在运行核设施的安全管理,在核安全规划批准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包括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

“2020年以前,中国核电发展将减缓发展速度,已经是确定无疑的事情。”16日会议决定出台后,能源领域各种会议、讨论不断,“这是大家共同的结论。”杨富强坦言。

据了解,目前全国已建成运行的核电装机有1080万千瓦,在建的有3097万千瓦,两者相加,是4000万千瓦上下。这正是“十二五”规划中原定要达到的指标。

根据2011年全国能源会议的决定,2020年全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要达到8600万千瓦。而李俊峰介绍,核电行业内部的目标是到2020年达到1亿千瓦的装机容量。“现在不可能了。能做到两三千万千瓦就不错了。”李俊峰表示。

“核”去何从?

按照新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年我国新能源比重将达到15%,其中核能占据半壁江山,约7%-8%。核电一个棋子生变,引发的是我国中长期能源发展结构的整体变局。

“我不愿意说是机遇,应该说风电、太阳能的压力更大了,因为只有做得更好才能弥补核电的损失;同时限制煤的消耗可能也做不到,煤电也不能淘汰得太快了。”李俊峰说。

“对太阳能、风电的发展肯定是正面的影响,特别是决策层会重新审视煤电的地位,因为煤电成本最低、最安全,能源又最丰富,对于清洁煤电技术、碳捕捉技术的发展会有推动作用。”杨富强也持同样观点。杨富强还特别指出,日本核泄漏事件的另一个后果是全球铀矿开采速度的放缓,中国应该抓住这个时机,积极参与国际铀矿开采。

大同证券分析认为,此次日本核泄漏影响的范围波至全球,将导致未来全球核电建设的再次放缓,从而影响全球能源消费格局,尤其是清洁能源的发展格局。大同证券预计,未来10年,风电和光伏将分别增加1100-5500万千瓦和550-2750万千瓦的市场空间。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从全世界范围看,光伏产业受益程度将最大。德国是目前光伏产业最大市场,约占全球市场50%,如果德国未来停止发展核能,光伏市场有望进一步加大,光伏产业链企业都将显著受益。

同样,国内风机产能趋于饱和,如果欧美等国加大风电市场分额,对风电设备、工程建设的需求也会增加,这对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产品制造和工程建设经验的国内风电企业而言,无疑将是一大利好。

而从国内而言,其他清洁能源其实和核能一样,这几年也是超常规发展。以水电为例,根据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介绍,“十二五”期间水电要新开工1亿千瓦时的装机容量,而整个“十一五”期间全国的开工量是三千万千瓦时。“已经是满负荷运转了,要增也增不到哪去了。”张博庭说,“核泄漏对水电行业来说,与其说是机会,不如说是警告。我们的压力更大,对于工程安全的重视程度必须更加关注。”

而杨富强认为,风电、太阳能对于电网的冲击问题、成本问题、技术不成熟问题,同样不适宜盲目快速发展。“风电的发电效率只有核电的1/3,也就是说核电一千瓦小时的装机容量,需要风电三千瓦小时来替代,困难非常大。”杨富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