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用车管理范例

公务用车管理

公务用车管理范文1

(一)系统工程的基本工作方法

美国系统工程专家霍尔(A.D.Hall)1969年提出了霍尔三结构工作方法,霍尔三结构将系统工程整个活动过程分为紧密衔接的7个阶段,以及完成这7个阶段所需要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形成了由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如图1所示。

(二)系统工程应用探索

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的应用表明,将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应用到实际系统中,除了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还要借助于计算机手段,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信息知识等,构建系统工程应用的理论平台解决实际问题。公务用车管理系统是目前企业系统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应用的角度来看,解决公务用车系统管理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领导高度重视,具有实施公务用车系统管理的人才条件;第二,研究企业公务用车的基本情况,实现对企业对公务用车监督,包括网上派车系统、GPS监控系统、ETC报销系统等,实现综合各个子系统的系统集成管理;第三,建立数据实体模型,充分体现数据的共享性、方便性、效率性和效益性,实现整个系统的开发以提高企业效益和工作效率为目标;第四,通过信息平台,优化车辆调度,保证安全运行,提高公务用车的透明度,实现车辆精细化管理目标;第五、利用.net信息技术,借助企业的技术力量,建立起一套标准统一、特点鲜明的硬件、数据库、软件系统平台;第六,建立起企业公务用车管理的综合平台,实现快速、共享、安全的网络平台。

华北油田分公司第四采油厂已具备了公务用车系统管理人才和物质的上述六个基本条件,考虑实施网上派车系统、网上测评系统、公务用车网上公布系统、油料核算系统、GPS监控系统、ETC路桥费系统和网上测评系统的系统集成问题,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探讨和实施公务用车管理系统,基于信息平台的公务用车管理系统的优化与创新应运而生。

二、基于信息平台的公务用车管理的系统管理

公务用车系统管理实施的具体步骤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集成。系统工程理论为公务用车系统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华北油田公司第四采油厂的网络信息化为公务用车系统管理提供了信息管理平台。解决公务用车管理问题的对策与方法是建立公务用车管理的子系统,并将这些子系统进行有机的集成。

(一)公务用车子系统分析与设计

1.网上派车系统

为了加强网上派车管理,减少非公务用车实施网上派车。网上派车增加了用车的透明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非公务用车,可以解决公务用车管理的半失控问题。

2.GPS监控系统

GPS监控系统的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监控车辆的行驶路线;二是发现超速及时提醒,确保行车安全,解决安全管理问题。

3.网上公布系统

公务用车“出租车管理模式”阶段,公务用车管理存在半失控问题和公车私用现象,网上公布系统主要包括油区外和节假日公务用车月度网上公布,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公车私用现象的发生,提升了车辆的管控能力。

4.单车核算控制系统

在公务用车管理经验和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管理指标体系,包括油料核算指标、修理费核算指标和个人收入核算指标等,每月对这些单车指标在《队务公开栏》进行公布,包括油料核算公布、行驶公里公布、修理费公布等,解决利益分配公平、成本控制问题。

5.ETC报销系统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lectronicTollCollectionSystem)是通过车载电子标签+IC卡与ETC专用车道内的微波设备进行通讯,实现车辆不停车缴纳高速公路通行费功能的全自动收费方式。实施ETC报销系统不仅简化了报销手续,也堵塞了报销漏洞,提高了行车效率。

6.网上测评系统

为了确保“基于信息平台的公务用车系统管理模式”阶段的良好服务态度,实施了“客户”网上测评系统,“客户”有权对服务的驾驶员进行网上打分,“用户”的打分分值直接与司机的绩效工资挂钩,确保驾驶员良好的服务质量。

(二)基于信息平台的公务用车管理的系统集成

该方法从公务用车的管理模式入手,分析“出租车管理模式的”主要缺陷,运用系统工程理论的基本方法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设计提出具体解决方法和对策,并进行系统集成和系统实施,项目基本框架如图2所示。

三、实施效果与效益

基于系统集成信息化公务用车管理系统的优化与创新项目的实施,积极稳妥地推进公务用车管理模式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1.实现安全行车无事故

安全行车的实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从管理层面上讲,新的管理模式使司机节假日得到正常休息,缓解司机工作压力,提高了行车的安全系数;从驾驶员方面讲,随着安全教育和社会环境的改变,驾驶员安全意识明显提高,表现在司机主动规避风险。

2.实现了公务用车从无序管理到有控管理的转变

过去的出租车管理模式,由于用户点车的随意性而导致管理缺失,现在实施公开透明的网上派车管理方法,增强了公务用车的透明度和可控性,杜绝了公务用车使用的随意性。

3.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公务用车管理范文2

关键词:公务用车;管理规范;结构化

检察机关公务车辆管理看似一个很小的工作环节,但是对于开展各项检察工作所承载的保障作用是极为重要的,特别是在当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反对“四风”的强力推动下,公务用车不仅关系到人身安全,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保障、节能减排,更关系到检察机关的执法形象、工作形象和社会影响,关系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成效。所以,扎实做好检察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工作,对保障和促进机关工作具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一、当前公车使用管理存在问题及现状

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公车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公车管理不严,开支过高,加大单位财政负担;公车浪费大,由于不注重节约,造成一定的浪费,滋生了腐败现象。从公车改革以来,中央和地方围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巡视、监督、检查等,其中:在历次的对违反八项规定,特别是在2018年1月17日中纪委通报105起问题中,公车违规的问题最为严重(涉及:公车旅游、公车私用、私车公养、超标配车、违规用车、个人借故长期占用、违规领取车补、安全驾驶、公车私借、违规停放、车辆被盗、节假日用车以及车辆用油、维修保养、清洁等多种问题)。

二、公车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主要反映在:一是对车辆管理的重视程度差。对中央八项规定理解和重视程度,没有上升到讲政治、促廉洁的高度加以认识,对各项管理制度和规定理解不透彻,把握不严,导致管理缺失、监督缺失、责任缺失。二是职责不够清晰。针对交通安全管理、驾驶员管理、车辆管理(日常管理、使用管理、维护管理、费用管理、燃油管理、保险管理以及年审管理)、车辆购置报废管理专业部门等,没有做到统一归口,总体管理、分管、专管部门和人员的具体职责不清。三是制度和管理手段不完善。车辆编制管理、日常管理、各项流程结构设置不合理,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运行体系,用车部门和人员规范车辆管理的重视、配合程度较差(如:出现安全行驶、规范行使、规范停车形成的交通违章罚款情况),车辆定位系统安装以及定期检查缺失,单车核算方式简单落后等。四是监管缺失、问责不力。没有形成监督体系,专项治理、定期检查、定时抽查,违规处罚,追责问责没有体现执行制度的刚性。

三、以我院为例,针对存在问题及整改成效

在今年市院党组巡视组巡视之前,我院公车管理使用的状况是:公务车没有实行集中管理,在公车改革后主要考虑到自侦部门配合高检院、市纪委办理督办和重大案件,经常往返有关地区用车频率极高,监所部门全年不间断往返和平看守所(北辰小淀)、公诉部门常年涉及开庭、调查取证用车,案管部门常年承担向法院移送卷宗和赃物,院里为保证及时用车,提高工作效率,经过研究7部车辆都下沉到以上部门使用管理,并强调严格派车单审批手续,从2016年开始,具体管理车辆的行政部门定期了解车辆使用情况(了解出车情况、检查派车单),仍没有对各部门因公用车的详细情况跟踪监督检查,对于车辆的真实使用情况不掌握,抽查发现有个别台账登记不及时、缺少派车单的情况,也只是提醒补手续,管理监督不严、不及时。另一方面所有公务车辆至今还没有安装GPS定位系统(区国资委原计划统一安装,至今尚未落实),无法掌握车辆行使里程、地点进行有效把控,对车辆的日常行驶里程和用油情况没有及时进行分析比对检查,对于车辆加油是否严格执行规定,是否存在“公车私用”、“私车公养”的问题不得而知,没有形成科学、有效、有力的管理机制。针对巡视中发现的问题和巡视组明确整改意见后,我院党组高度重视,从查摆问题,分析危害、整改建制、强化监督等多方面,深刻反思,坚持立行立改见成效。迅速制定完善了《公务用车管理办法》,涉及从车辆管理、用车管理、用油管理、维修管理、监督管理完善管理方式和结构,形成单车核算、按月公示等配套措施,在区国资委的有力支持下,我院在全区首批为公务用车安装了GPS车辆定位系统。有力、有效的举措标志着我院公车管理使用进入结构化管理阶段。

四、公车管理需要把握的几个原则

一是安全性原则:安全关系着单位每一个人的人身安全,因此要加强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积极组织驾驶人员认真学习交通法规,进行安全宣讲,强化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学习相关知识、技能。同时要加强对驾驶员的监督,对每一辆车都要定期车检,发现问题就要立即整改、立即解决,严格执行车队的管理,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和加强,落实到每一个驾驶员和每一辆车。二是严格的制度化: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工作方案,保证车辆的日常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严格车辆日常的管理、维护、维修、保险等项工作规范,通过严格执行制度,使公务用车管理走上正规化、制度化。三是节能减排。针对公车现象严重的问题,对公车管理,实行规划用车、合理派车,严格杜绝公车私用、私车共养,加强车辆用油消耗的监督核查,,实行专人专管,核定油耗,杜绝浪费。四是以人为本。建立和营造和谐的车辆管理环境,关心驾驶员的相关情况,创造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加强车管部门廉政建设、文化建设,缓解工作压力,注重车辆的卫生。

五、做好公车管理的三个关键点

一是领导重视。车队管理虽小,关系到单位的行销和工作效率,领导要重视其作用要加强管理,注重发现车队的不足之处,关心驾驶员、关注车队的管理工作,让干警感受到单位的关心,促进车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长期坚持。对于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要长期坚持下去,不能松懈。落实车队的日常工作,必须长期坚持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三是重视安全服务。建立完善的安全教育和出行制度。实现加强车辆管理,规范用车标准。强化车辆安全管理及费用控制,提高车辆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公车使用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是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

六、规范公用车辆管理专项整治必须采取的四项措施

公务用车管理范文3

公务车辆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提高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在公务车辆的使用和管理中,存在很多敏感性的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公务车辆的使用和管理,需要结合制度性的要求和具体的工作性要求。公务车辆的管理既要从具体执行规范上进行梳理,又要保证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实施良好的监督,促进公务车辆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以国有大型化工企业的公务车辆为案例,提出了公务车辆管理强化专业意识和服务意识,实际上就是从公务车辆管理的内部和外部进行整体性的管理与监督。

【关键词】

公务车辆管理方法制度监督服务

引言

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受历史原因的影响,在改革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矛盾集中的部分。在所有的矛盾类型中,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物资管理,是矛盾较为集中的地方。公务用车原本是为了提高办公效率而设定的后勤保障,但是,在公务用车的实际执行上,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个别人的隐形福利。在多项改革实施的环境下,公务用车的管理需要引入专业性和服务性理念,才能够保障公务车辆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保证公务用车的纯粹性。

一、我国公务车辆的使用情况。

1、公务车辆的标准。

公务车辆主要是指由政府财政出资,为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所配备的车辆。例如国有大型化工企业的公务车辆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个是各级单位的领导干部的固定用车,一个是工作人员开展公务活动的活动用车,也就是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用车一般都是用于办理公共事务,机要通信,处置突发事件的机动车辆。执法执勤的公务用车可以用于办案、监察、稽查和税务征管等执法执勤公务用车。公务用车主要车辆类型就是轿车、越野车和多功能乘用车。在公务用车的标准上,我国工信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和国务院的相关要求,制定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车型目标管理细则》,对轿车提出明确的排量和价格限制。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的用车发动机排气量在1.8升以内,价格不能超过18万元,如果是机要通信用车,发动机排量不能超过

1.6升,价格不能超过12万元。公务越野车的要求排量不能超过2.5升,多功能乘用车则不超过2.4升。

2、公务车辆的积极作用。

以国有大型化工企业而言,公务车辆主要工作就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与管理,而生产经营活动的运行和管理需要运用比较的交通工具。公务车辆的存在是工作的必然需要,任何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的公共性管理与服务,都要有车辆作为必要的交通工具和设备保障。公务用车实际上就是执行公务时的工具。例如警用车辆,必须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如果警用车辆质量很低,那么在执行公务的时候,就无法实施正常的执法活动。再如稽查等公务车辆,必须要配备一定的设备,否则无法执行必要的活动。公务车辆的积极作用就是能够促进公务执行提高效率,能够给予公务活动必要的设施保障。

3、公务车辆使用的弊端。

在公务车辆的矛盾中,公务车辆的隐形矛盾就是个人的使用。公务车辆因为是由公务人员进行操控,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公车私用的现象。在车辆改制以前,这种现象很多,但是,在公用车辆改制以后,公车私用的现象有所好转。公务车辆使用的弊端还有就是折旧率很高,因为公务车辆的用途广泛,执行任务的使用时间长,造成公务车辆的使用更加紧凑。公务车辆的使用弊端就是使用过程中的细微处理,无论是使用人的过多占用,还是车辆的维护问题,都是公务车辆使用中容易出现矛盾的地方。

二、公务车辆强化管理的有效方式。

1、突出公务车辆的实际效用。

在公务车辆的管理中,公务车辆的使用的过程需要进行科学的设计。公务车辆执行任务时,需要选择技术好驾驶员进行操作,有的大型企业设计专业的司机,有的领导干部自行使用。在实际效用方面,公务车辆一定要发挥其必要的作用。例如在执行公务时,公务车辆要提前进行维护,保证执行公务的顺畅。在执行公务后,要进行专业的维修和保养,保证公务车辆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使用的优势。再如像国有化工企业使用的公务车辆,在日常的交通使用中,要注意遵章驾驶,保证车辆使用遵循交通规则,保证车辆能够在法律法规内执行公务交通活动。

2、强化公务车辆使用的专业意识。

公务用车在很多单位都是由专人进行管理,并且有办公室等专业的部门进行统一维护。公务用车的使用和管理要提高专业意识。专业管理意识中,管理的方式要采用层级式管理,从公务用车的采购、日常维护和维修检测,到公务用车的费用报销等,都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公务用车上,要制定符合单位实际的使用办法,任何公务性活动都要有记录,在记录上,精确记载公务用车的整体情况。专业化管理需要对公务用车实施科学化的设计,是公务用车在使用过程中,逐渐规范。

3、从服务角度拓展公务车辆的管理。

公务用车管理提高服务意识主要是指在公务车辆的管理上,要突出公务车辆的使用,对公务车辆的使用要实施管理的服务性。例如在公务车量的使用上,要保证公务车辆能够正常使用,同时,注意公务车辆的管理方式,要采用直接有效的方法进行管理。例如在公务车辆的选择上,要选择适合单位本身业务的,要有针对性的选择车辆。在车辆的日常使用中,服务就要全方位开展。例如在车辆的管理上,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对车辆管理实施集中的维护和个别的特殊维护。服务意识对于公用车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公务车辆不是私有产品,能够给予公务管理的全方位服务,对于公务车辆的质量保证具有积极作用。

4、实施公务车辆管理监督机制。

我国公务车辆的管理难度就在于,公务车辆的使用过程是自由的。公务车辆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发展模式,对于车辆改革以后,公务车辆的使用,就要做好监督管理。监督不是为了控制车辆的使用,是为了更好的掌握好车辆使用的过程,让公务车辆能够发挥出有效的作用。监督的方式和方法要以车辆使用和服务的专业性为基础,保证监督的作用是延伸车辆使用的效果,而不是束缚公务车辆使用的程度。

三、结语

公务车辆是正常工作的必要设备,公务车辆的使用和管理,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管理与监督。公务车辆的管理中,需要采用专业化的管理方式和必要的监控手段,让公务车辆能够提供必要的工作帮助。同时,公务车辆也要保证使用与维护的全面性,拓宽公务车辆的使用范围,让公务车辆能够更好的发挥最大效用。在体制和机制改革的环境下,公务车辆要与整体环境相适应,促进公务车辆能够提供有效的后勤保障,给予工作最大限度的帮助。

作者:陈永明 单位:云南天安化工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公务用车管理范文4

一、上半年完成主要工作

(一)强化基础,创新思路,力求在国资管理上取得新突破

1、资产总量增幅明显。截止目前,全区国有土地面积总计约1433.7万?,同比增长1.94%,其中有证面积586.47万?,占40.91%,同比增加19.5%;房屋建筑面积总计约619.23万?,同比增长4.08%,其中有证面积为222.99万?,占36.01%,同比增加4.42%。

2、资产收益保持稳定。全区已出租房屋面积约190.42万?,同比增长10%,闲置面积减少1.17万?,同比压降4.62%。全年合同年租金为2.04亿元,同比增长1%,其中上半年应收租金1.1亿元,实际到账8043.71万元,到账率为72.9%。

3、资产管理更加规范。一是加强指导服务。指导督促各街道加强资产集中统一管理,把原来分散在各个部门的资产投资业务、经营业务、收益、资产台帐登记和会计核算管理等职能合并由街道资产办统一扎口,提高管理效率。及时全区国有经营性用房租赁指导价,规范各单位出租行为。指导各单位优化园区配套服务,改善园区投资环境,提升园区承载力、竞争力。二是强化平台监管。不断完善平台功能,对报表和收租模块进行了版本升级,确保平台更方便快捷操作;延伸操作端口,新增了马山生物医药工业园、城管局市政设置养护管理处及环境卫生管理处等3个录入点;建立报表制度和考核督促,确保全区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数据及时更新。三是完善资产考核办法。加强重点指标的考核,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努力压降闲置资产,促进资产管理目标任务的落实。

4、深入调研成果显著。针对全区国资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研活动,相继完成科技项目租售结合情况专题调研、2013年新建新购项目开工情况和2012年在建在购项目完工交付情况调研、全区国有经营性房地产公开招租专题调研等报告,还配合区人大开展了《关于城市化推进中我区区镇两级政府资金运行现状及平衡管理的对策建议》课题调研,为创新国资管理提出了建设性思路和可行性方案。

5、局管经济单产提高。凭着良好的物业服务和有效的招商手段,上半年共签订租赁合同45份,签约租金增长50%,1—5月共收缴房租金365.8万元,在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形势下实现逆势增长。

(二)科学管理,高效服务,力求在事务管理上取得新成效

1、加强科学化管理。一是规范物业公司运作。进一步完善美湖物业公司各项管理制度,细化公司各岗位的服务、保障工作标准及规范流程,规范完善公司设备设施、物资物品、资料档案等造册归档工作,提高公司管理科学化水平。二是规范办公用房、办公家具等公共资源管理。积极与区人保局衔接,由人保局负责源头把关,按照“人走即退”的原则,规范了办公用房、办公家具、智能卡等办退流程。开展清理工作,共清退办公用房5间、办公家具43套、智能卡33张。三是规范材料帐管理。加强材料帐的集中统一管理,制定材料帐管理办法,建立材料信息管理系统,配备专职管理员,并按照“帐帐相符、帐实相符”的原则定期组织清查,有效提高了材料管理水平。

2、全力保障机关大院高效运转。安全管理上,加强大院交通秩序管理,一号院增设减速带,二号院规范停车管理,确保每天1000多辆车有序停放。定期组织安全检查,提高保安处理突发事件能力,上半年共引导和疏散上访人员286批/1408人次。设备设施管理上,狠抓重点设备的维护,完成了电梯、变电所、中央空调等年检工作;完成变电所复合仪表修复、电视电话会议室视频传输质量改造、地下车库风机房风机远程控制改造等;注重日常巡检和零修,优质完成各类维修任务3700余次。完善基础设施,完成防漏改造、石材修补、墙面修补粉刷、卫生间墙地砖修补、玻璃更换等基建类维修改造项目60余项。餐饮管理上,严把质量关和卫生关,规范原材料采购和管理,严控成本,不断提高菜肴质量,上半年共接待就餐人数15万人次。绿化保洁管理上,进一步完善了外包服务质量的评估和监管体系,将日常检查范围细化到每一株植物和每一平方区域,机关环境质量得到较大提升。细致做好其他服务保障任务,上半年接待各类会议次数335档、23115人次,公务用车服务350余次、4.5万余公里,组织区机关干部职工体检1200人次。

3、狠抓公务用车规范管理。制定了《区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公务用车管理职责、配备标准和使用规定。完成了全区71辆公务用车的GPS定位系统安装,实现了公车日常使用的实时监控。规范了公务用车购置审批流程,上半年共办理报废车辆4辆,新购1辆,报废更新21辆。

3、深入开展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汇总统计了2012年全区公共机构能源消耗情况,为能耗分析奠定了基础;加强节能宣传,通过开展“节能宣传周”、“能源紧缺体验日”、“环境月”活动、推荐表彰一批“两型”示范机关建设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等,进一步营造节能氛围和提高节能意识;加大节能改造力度,完成了2号院建筑节能监管系统项目建设,一号院70个茶水间和清洁间的照明控制改造、二号院1号楼和5号楼的生活水泵改造。

(三)加强学习,提高效能,力求在党建工作上取得新提升

1、着力加强队伍素质建设。围绕党的十八大精神、新党章和区三届三次会议精神等专题,积极开展中心组学习和党员干部培训;局班子领导积极参加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专题培训班,并撰写学习心得;认真做好2名预备党员的转正考察和2名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周密部署岗位练兵比武活动,上半年共开展岗位练兵18次,岗位大比武和技能竞赛各1次,有效提高队伍的业务技能。

2、着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开展“三走进三服务”活动,走访慰问了大桥、孙蒋社区三次,为12户困难群众捐助资金及物品共计8.7万元;组织开展“党员进社区”活动,全局27名党员到居住地社区认领服务岗位,了解社情民意;学习贯彻改进作风的有关规定,切实简化接待、精简会议,从严控制行政经费支出。

3、着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按照党风廉政责任制的最新要求,认真梳理分解廉政责任,逐级签订廉政责任书,明确了各级廉政责任。充分运用网络、宣传栏、会议等载体,结合宣传《廉政准则》及《公务员法》、《党内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八必讲”形式将反腐倡廉教育融入到日常工作、日常管理中,使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廉政意识,筑牢廉政防线。

二、存在问题

今年以来,我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以下不足:

1、行政事务管理还有薄弱环节,物业公司管理和运作机制还不够规范,外包服务监管力度不强,运作成本需要进一步压控。

2、国有资产管理存在国有经营性房地产收益增长难度大,国有经营性房地产出租管理工作存在弱化现象,安置小区的商业配套用房招租困难较大等问题。

4、队伍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少数同志缺乏干事创业的热情,存在责任心不强、效率不高等现象。

这些问题与不足,我们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三、下半年主要工作

(一)狠抓落实,大力提升国有资产监管水平

1、深入开展调研,探索管理新思路。修订《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操作办法》,在征求各单位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尽快推进办法顺利实施。继续针对今年国资管理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分析工作,积极配合人大开展的《关于城市化推进中我区区镇两级政府资金运行现状及平衡管理的对策建议》课题调研活动,为创新国资管理提出对策建议。

2、完善平台建设,提高数据准确性。制定平台数据更新操作流程,督促各单位及时更新平台数据,做好部分单位资产管理平台端口延伸工作,将马山旅游度假区的下属14个企事业单位、蠡湖街道的湖滨商业街等逐步纳入二级录入范围。加快解决蠡园开发区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和全区平台数据共享问题。

3、完善制度建设,抓好目标任务落实。要进一步完善资产报表制度、季度例会分析制度,分析资产管理和运营情况,研究解决存在问题,狠抓阶段目标任务的落实,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二)强化管理,大力提高机关事务管理水平

1、进一步提高机关大院保障水平。一是要加强物业公司管理。认真总结分析公司化运作以来的工作,着力破解发展中的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制度,完善管理机制,优化工作流程,不断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机关大院的服务保障水平。二是要加强外包公司监管。加强市场调研,对引入的外包公司严格把关,择优聘用。进一步规范外包公司的合同管理,明确服务标准和考核办法,加大对外包公司服务质量的督查,严格按照合同规定,评估外包公司服务水平,对达不到要求的坚决予以清退。三是要加强基础设施管理。配合都市公司做好一号院南大门和网球馆改造,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管,确保按期完成。梳理基础设施存在问题,加快组织修复。四是加强绩效考核管理。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加大日常督查的力度和深度,对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促进提高服务保障质量。

公务用车管理范文5

“十三五”时期,机关事务系统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拼搏竞进,以节约型机关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推进机关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机关运行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机关运行保障更加有力,机关事务重点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机关事务法规制度体系更加健全,职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着力降低运行成本,形成了党政机关经费支出有效控制新局面。年度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呈明显下降趋势,机关运行成本统计报表制度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本建立;没有违规新建、扩建、迁建、购置办公用房现象;截至2020年,全省公共机构约3.16万家,能源消费总量294.86万吨标准煤,用水总量1.85亿立方米;单位建筑面积能耗15.76千克标准煤/平方米,人均综合能耗257.42千克标准煤/人,人均用水量16.12立方米/人,与2015年相比,分别下降21.58%、24.48%和29.41%。

——着力推进重点改革,取得了多项机关事务专项改革新成果。唐山、邯郸、保定、邢台4市党委和政府分设机关事务机构合并;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企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基本完成;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取得大的进展;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相关任务圆满完成;党政机关培训疗养机构改革按要求抓紧推进。

——着力提升服务水平,擦亮了一系列精细服务新品牌。努力践行“无差别服务、均等化保障、精细化管理”理念,推动省直统管小区服务精细化、住房保障服务规范化、住房公积金服务便捷化、省直幼教服务满意化、省直通信服务高效化;窗口单位全部推行“四零”承诺服务,大力开展作风评议,变“被动管理”为“上门服务”,打造家园式、亲情式服务品牌;“互联网+机关事务”纵深推进,智慧后勤水平不断提升。

——着力填补制度盲点,构建了机关事务法规制度新体系。《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实施办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实施办法》修订完成;初步形成以“三个条例”为基础、以政府规章为支柱、以制度标准为主体的机关事务法规制度体系。

——着力提高干部素质,打造了一支全面过硬的机关事务新队伍。机关事务工作人员录用、培训、管理机制更加完善,专业型、创新型人才比例增加;教育培训网络平台初步搭建,各项业务工作教育培训覆盖率进一步提高;推动以行政管理、服务经营、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为主体的队伍结构逐步优化,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五年来的机关事务工作主要做法:

在明确重点中创新路子,变循序渐进为跨越发展。公务用车“三化”管理(管理平台化、平台信息化、车辆标识化)在全国车改考核评估中成绩优异,3个分项评比均位列全国第一梯队,获中央车改办通报表彰;省级行政办公区规划管控工作在全国省会城市首开先河,在全国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现场会上给予充分肯定;在河北科技大学等7个项目试点基础上,探索形成了一套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型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幼教德育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初步构建符合省直幼教实际又彰显各园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互联网+住房公积金”建设成效显著,在全省住房公积金综合服务平台验证工作中取得优秀等次;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两个对口扶贫村水、电、路、讯全面完善,村级光伏电站、禽类、林果等产业实现了全覆盖,村民医保全面覆盖,贫困户子女上学全面救助,全部实现脱贫出列,两个驻村工作队均被评为优秀工作队。

在服务大局中迈稳步子,变按部就班为优质高效。一是示范创建扎实推进。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了《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实施方案》,4158家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机关。3家公共机构获部级能源资源节约“示范案例”称号。13家公共机构遴选为部级能效领跑者,123家公共机构建成部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103家公共机构建成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200家公共机构建成市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实现了“县县有示范”的目标。二是办公用房管理工作创新推进。开展了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信息统计,加强对全省党政机关办公用房联合检查;对95家省本级和与机关一起办公的265个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底数进行摸排并建立了管理台账;完成省级机构改革涉改部门办公用房保障工作,调配、整合办公用房5.3万平方米;推动办公用房资源统筹管理,督导完成省直相关厅局单位超标办公用房清理整改;做好省直办公用房产权产籍管理和维修、调配,审核办理产权登记等事项。三是公务用车管理工作扎实推进。按要求完成全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完成“12345”监督服务热线整合;实现标识化、平台化管理;完成取消车辆公开拍卖及报废39820辆;公务用车管理信息平台覆盖2.4万家单位、7.7万辆公车,派车日均2.3万台次,车辆使用率达到95%以上;完成省直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定点加油和保险的政府集中采购工作。四是机关运行经费和国有资产管理规范推进。对省级行政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和使用、资产评估和资产清查、资产信息管理与绩效评价、处置范围和基本程序、处置收入和账务管理、监督检查与责任追究等内容做出详细解释与规定;初步建立“资产管理部门+主管部门+省直行政单位”三个层级的管理体系;严格控制机关运行经费,厉行节约,实现“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培训费比上年只减不增。五是住房保障和后勤改革工作统筹推进。制定出台关于住房管理有关办法制度,优化住房调整审批流程;妥善解决有关单位省直干部职工不动产登记遗留问题;大力推进省直机关后勤服务保障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以资产为代表的机关事务工作统一集中管理,明确不再新设省直机关后勤服务保障事业单位;协同推进省直培训疗养机构改革工作,倡导培训疗养服务市场化供给;努力推进局属企业公司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架构。六是省直通信服务保障稳步推进。更新通信保障设施,加装保密设备,将省直有关单位模块全部纳入党政专用普网;完成计收费系统机房硬件改造;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提升服务形象。七是省直住房公积金管理跨越推进。累计缴存余额102.79亿元;积极推进“互联网+住房公积金”建设,实现多点接入、数据共享、整体互动,统一识别、统一管理、统一风控;加强“六位一体”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业务办理更加便捷;推进“放管服”改革,开展“三优三简”“一单告知”活动,39项业务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其中17项业务实现“跑零次”;明确了11项不予贷款情形,推行公积金贷款“自助核算”服务。八是省直统管小区服务提质全面推进。规范物业服务,加强绿化改造、硬件检修维护,推动精细管理。创新统管住宅小区管理服务手段,探索建立“四位一体”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对管辖范围内老旧小区实施硬件提升和安全整治;加大社会服务购买力度,将保安、保洁、绿化、维修、收费等服务项目外包,逐步从“办服务”向“管服务”转变。九是省直幼教品牌打造多头推进。16项部级、省级“十三五”德育课题均顺利结题,部分幼儿园出版物类德育科研成果成功发行。省直幼儿园被列为首批婴幼儿托管试点单位;幼儿入园实行网上公开报名、透明招录,实现省直干部职工子女入园保障率100%,家长满意率99.9%。十是经营单位创新发展持续推进。翠屏山迎宾馆在全省范围内公开招录高管,充实优化迎宾馆领导班子;组织9家驻冀金融机构开展银企对接,经营收入创历史新高;会同有关单位举办了首届省直机关餐厅厨师大比武竞赛。保定管理处、汽修总公司、汽车服务中心等局属经营性单位各项工作克服新挑战,抢抓新机遇,取得新成绩。

在系统提升中开对方子,变简单粗放为集约高效。一是法治化工作开启新篇章。结合公共机构节能、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国有资产管理等主体职能,制订印发120多个制度文件,全局上下抓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意识明显增强,有法可依、依法行政的局面稳固形成。二是信息化建设路径更加清晰。打造集公务用车管理、办公用房管理、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等多个核心应用支撑子系统为一体的机关事务管理信息平台,实现跨层级、跨单位、跨业务的协同管理与服务。三是标准化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编印《机关事务标准化文件汇编》,通过集中培训、专题授课等方式,不断加强对各市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标准化工作统筹指导,逐步形成以省带市、以点带面、全省联动工作格局。编制了《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标准》地方标准,将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供暖能耗、非供暖能耗、人均综合能耗以及人均水耗4项内容设置约束值、基准值和引导值3个指标,丰富并进一步规范了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目标管理体系。四是机关事务理论研究再上台阶。广泛发动干部职工开展机关事务理论,取得了132篇(份、件、套)理论研究成果。有的被新闻媒体或期刊刊载;有的被省政府《信息专报》转发;有的作为各类工作推进会、现场会会议典型发言材料面向全国全省进行交流。五是行业指导形式多样。探索建立全省机关事务联动机制,推进重点工作及专项任务落实;通过局领导联系基层制度、工作交流和部署、重点课题调研、机关事务工作培训等系列举措,初步构建本级与省直各单位的横向联动和市、县纵向联动工作机制;通过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公务用车改革、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等重大行动带动市县机关事务工作发展。

在夯实基础中迈稳步子,变短期目标为长足发展。一是依法推进“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一体化管理、一站式服务、一键式办理”服务保障模式,全方位优化服务保障质量,先后取消11项非行政许可事项和9项行政监管事项。二是积极推进权责清单调整和政务服务清单编制。先后完成机关内设机构精简、事业单位清理规范等工作,积极修订职责、再造流程,缩短了办理时限,提升了服务效率和质量。三是做好人才选拔任用。严格按规程通过公开招聘、接收军转、干部选调等途径扩充干部队伍,先后从清华、北大以及其他985重点大学招聘了定向选调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局属事业单位各类工作人员,干部结构不断优化。配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先后选任机关和局属单位正处级领导干部14人,副处级领导干部32人,晋升处、科级职级150余人次,机关、局属单位交流处级干部5人、科级干部18人。四是坚持多措并举抓培训。通过选调干部到省委党校(行政学院)接受系统培训、组织能力素质提升干部选学培训班、积极推进网络培训以及拓展“专家请进来、干部送出去”培训形式,拓宽了干部培训渠道,干部能力素质全面提升。五是全面营造拴心留人环境。开展办公环境综合整治和庭院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打造了高标准、高品位的一流省直机关园林式庭院;加强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局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荣获“全省五星级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称号;开展党团文体活动,建成党员活动室、干部职工健身房,开展工间操,组建各类兴趣班,高质量做好12件惠民实事,营建了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拴心留人的创业环境。

在党建引领中甩开膀子,变政治优势为发展优势。一是筑牢信仰基石。主动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坚持用党章党规规范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持续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制定完善《局党组工作规则》等5项制度,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严格党组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二是狠抓廉政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多角度、多方位地开展廉政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警、自省、自重、自律,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三是淬炼过硬作风。向问题叫板、向靶心发力,查找梳理并解决6个方面24个问题;开展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各项工作变“坐等管理”为“上门服务”;开发机关事务考勤管理系统和移动办公系统,实现了文不过夜、事不隔天,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五年来的河北机关事务工作积累的经验:

必须坚持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统领,积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永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工作目标。深刻把握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实质,把党中央、国务院的最新要求、基本原则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与机关事务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精准对接、融会贯通,促使机关事务工作提升新视野、丰富新内涵、拓展新境界,推动机关事务工作取得新发展、开创新局面。

必须坚持不断解放思想,积极推动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保障方式的改革创新,激发动力和活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重点问题、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等,激发工作活力,促进机关事务管理保障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必须坚持围绕中心,开拓进取、敢于担当,以抓重点、抓关键的举措,促进机关事务工作上台阶、上水平。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结合机关事务工作实际,认真梳理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用重点工作的引擎功能,带动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必须坚持持续转作风、促廉政,以严和实的要求抓队伍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促进机关事务工作的务实高效。坚决落实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及反“四风”、转作风的决策部署,按照省委各项要求,以严和实的作风直面前进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氛围,确保机关事务工作健康发展。

必须树立全省机关事务系统上下一盘棋思想,始终保持一个方向、一个声音、一个步调。团结出战斗力、出向心力、出凝聚力。我们之所以能较好地完成机关事务工作服务保障管理的职能任务,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全省机关事务系统上下拧成一股绳、共下一盘棋。每一份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全体干部职工的加班加点、任劳任怨;每一份荣誉的背后,都凝聚着全体干部职工的聪明才智、心血汗水。干部职工将一己之力汇入全局激流,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成为事务局各项工作不可缺少的参与者、建设者、推动者,是机关事务工作生机活力所在、发展底气所在。

第二章 “十四五”时期机关事务发展的总体要求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将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科技创新有望实现新突破,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韧性将得到新提升,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将迈出新步伐,依法治国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将达到新高度。

“十四五”时期,机关事务工作面临新的发展环境、新的机遇挑战。全面从严治党为机关事务工作明确了政治责任,要继续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开展保障和服务管理工作,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中发挥职能作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机关事务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要继续在优化体制机制中完善治理体系,在履职尽责中提升治理能力。党和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为机关事务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要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加快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入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疫情防控常态化为机关事务工作带来新的挑战,要主动适应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复杂经济社会环境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不断健全机关运行常规保障和应急保障相结合的机制。同时,不同区域、不同层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在法定职能落实、保障手段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保障资源统管和调配不够有力有效,机构设置不够规范统一。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以政治建设为引领,破解体制障碍、推动机制创新、提升质量效能,切实把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落实到机关事务工作各领域、各环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推动新时代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创建节约型机关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能,深化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加强以资产管理为基础的集中统一管理,深入推进法治化和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服务保障管理质量效能,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做出积极贡献。

第二节 主要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对机关事务工作的全面领导,铸牢政治灵魂,站稳政治立场,始终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善党领导机关事务工作的体制机制,为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改革创新。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到机关事务工作全过程各领域,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改革创新。

——坚持依法保障。注重用法治思维谋划机关事务工作,用法治方式推动和规范机关事务工作。深入总结机关事务工作发展规律,扎实做好机关事务相关规章制度的修(制)订和贯彻实施,推动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依法开展保障和服务管理工作。

——坚持集约高效。推进资产集中统一管理,资源统筹调配,提高资金、资产、资源的配置效率,充分运用市场化专业化力量,不断提升管理效能,严控机关运行成本,持续深入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

——坚持系统思维。注重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加强系统建设,注重上下联动、区域联合,充分调动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积极性,推进不同层级、不同区域协同发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与速度、结构与规模相统一。

第三节 发展目标

——机关运行保障更加有力。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党政机关运转和干部职工生活,统筹整合资金、资产、资源,聚焦职能职责,提高服务保障能力。

——保障方式更加灵活。整合盘活、合理配置、规范使用办公用房,加强政策性保障住房建设管理,建立健全政策性租赁住房、周转住房、人才公寓等政策性住房制度,保障新录用人员、高层次引进人才、易地交流干部等无房职工的居住需求。

——机关运行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加强机关运行成本管理,严格控制机关经费支出和能源资源消耗,强调源头控制,强化监督管理,严格评价考核。发挥示范作用,推动公共机构率先绿色低碳转型,完成节能目标。

——机关事务管理改革全面深化。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机构精简、职能优化,管理内置、服务外购,统分结合、保障有力,持续增强机关事务工作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活力。逐步实现机关事务管理部门集中统一管理、本级机关各部门负责日常运行管理、后勤服务主要通过市场化方式供给,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整合后勤服务机构,组建后勤服务集团,提升社会化程度,提高资产资源配置效率,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机关事务制度标准更加健全。推动制订《机关运行保障条例》,逐步形成以机关运行保障法律法规为基石,以国有资产、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共机构节能等法规文件为支撑,以具体制度标准为载体的机关事务法规制度体系,以法治思维促进保障和管理服务规范化。

——机关事务信息化建设更有成效。全面推进机关运行保障方式,逐步实现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数字化智能化。建设集中统一的机关事务管理与服务数字化平台,推动传统保障方式的升级转型,实现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共机构节能、机关运行成本等业务数据纵向直报、横向打通,促进机关事务信息系统跨层级、跨部门、跨业务互联互通,加强业务数据分析应用,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机关事务研究工作更加深入。深入推进机关事务研究工作,充分发挥高校教育资源,推动建立机关事务工作联合研究机制。加强机关事务工作实践研究,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创新。

——探索构建京津冀区域一体化保障机制。积极融入京津冀机关运行保障一体化发展,构建机关事务政策共研、标准共建、信息共享、干部共训合作机制;探索资产保障、公务出行区域一体化建设,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资源共享,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保障。

第三章 增强机关事务管理效能

第一节 加强机关运行成本管理

根据机关运行的基本需求,结合工作实际,分层次、分系统地制定实物定额和服务标准,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共同组织研究制定机关运行经费预算支出定额标准和有关开支标准,推动收支分类改革;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机关事务管理支出科目体系,推动将机关运行经费统一下达至机关事务专门预算分类科目,统一核定机关运行经费预算,全面掌握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职能履行收支情况。

按照总额控制、从严从紧的原则,加强各部门用于保障机关运行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管理,健全经费预算使用监管机制,妥善处理预算执行监督和资金节约的关系,严格控制机关运行经费总量规模和占财政支出比重,进一步发挥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在全口径机关运行经费管理中的功能作用。协调推动在预决算公开工作中进一步细化机关运行经费信息公开事项,回应社会关切。

在各级政府全面施行机关运行成本统计调查制度,健全推广逐级负责、交叉会审、结果通报的统计工作机制。完善机关运行成本管理制度,研究制定机关运行成本统计、核算等管理制度办法和标准,推动机关运行成本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深化机关运行成本统计数据分析,构建机关运行成本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机关运行成本绩效评价试点,探索存量资产绩效评估,逐步推动将机关运行成本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第二节  推动资产集中统一管理

落实“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要求,整合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发挥好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在保障和服务管理工作中的归口统筹作用。加强职能制度化建设,及时制定修订有关法规制度,推进职能聚焦、权责法定,确保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履行好机关运行经费、国有资产、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共机构节能等基本管理职能,落实好政府批量集中采购、住房资金管理等领域职能任务。以工作试点为抓手,以重点项目为突破口,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开展考核监督评价。深化机关事务领域“放管服”改革,制定权责清单,推进职能转变。

贯彻落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等法规制度,完善省级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相关制度办法。充分发挥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职能作用,加强资产集中统一和分级分类管理,整合服务保障资源,提升管理集约化水平。优化资产配置,严格执行配置标准,推进配置管理与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有效衔接。推进资产共享共用,加大统一调配力度,借鉴虚拟公物仓试点经验,探索建立资产调剂平台,发挥资产使用效益。规范处置管理,探索推进待报废资产集中绿色处置平台建设,强化处置监管,防止资产浪费和流失。加强基础管理,推进清查盘点常态化,开展资产管理统计和绩效评价。推进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广使用资产管理新技术。探索引入市场机制,发挥专业机构作用,提升管理专业化水平。

第三节 统筹公共机构节能管理

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部署,制定公共机构低碳引领行动方案,依据国家公共机构碳排放核算指南,编制全省碳排放量统计台账,并定期组织开展公共机构碳排放量统计工作。持续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推动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节能节水改造,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逐步推广超低能耗和近零能耗建筑。重点开展空调系统、数据中心等节能改造项目,提高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推广新能源汽车。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等市场化模式。

推进绿色办公、倡导绿色出行、引导绿色消费、提升绿化水平、培育绿色文化,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建立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将反食品浪费纳入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考核和节约型机关创建活动内容。

推动公共机构持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全面推进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和能效、水效领跑者遴选,探索巩固提升创建成果的长效机制,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

建立健全碳排放管理、反食品浪费、重点用能单位管理等制度体系,推进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标准体系建设。深化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行双控与定额相结合的节能目标管理方式,加强公共机构重点用能单位管理。推动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循环技术和管理模式创新,持续加大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宣传教育培训力度。强化监督考核,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落实奖惩措施。

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管理重点工作

实施公共机构能源和水资源消费总量与强度双控,全省公共机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357万吨标准煤以内,用水总量控制在2.25亿立方米以内,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在1394万吨以内。

聚焦绿色低碳发展的目标,有力推进低碳引领行动、绿色化改造行动、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节水护水行动、生活垃圾分类行动、反食品浪费行动、绿色办公行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倡导行动、示范创建行动、数字赋能行动、市场机制创新驱动行动等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健全制度标准、目标管理、能力提升体系,强化协同推进、资金保障、监督考核机制,开创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绿色低碳发展新局面。

第四节 严格办公用房管理

深化完善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体系,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管理,健全《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实施办法》配套制度,推进办公用房物业管理等相关标准建设。同步完善提升办公用房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常态化做好全省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统计报告。进一步加强省直机关房地产权属登记管理,研究健全工作机制,摸清底数,分类施策,着力化解登记遗留问题,基本完成符合不动产登记规范的省直机关办公用房权属登记。定期开展办公用房巡检,加强监督检查,探索建立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巡检考核制度。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省直机关办公用房现状,落实省级行政办公区规划管控要求,研究省直机关办公用房保障规划,逐步推进集中或相对集中办公,实现政务集群式整合和组团式布局,做大东、西两个省直机关办公片区组团,推进省直机关集中或相对集中办公;统筹办公、业务、政务服务等需要,共用配套附属设施,共享保障资源。继续从严从紧控制新建、改扩建、迁建、购置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统筹整合盘活,科学合理配置,实现合规保障、化零为整、相对集中、提高使用率、严格规范使用办公用房目标。深入挖掘党政机关办公用房资源内在潜力、努力拓宽办公用房供给渠道,推进不同层级、不同系统间办公用房调剂利用。创新办公用房配置方式,探索办公用房租金制,鼓励有条件单位开展办公用房租金制试点。研究探索建立办公用房使用凭证发放制度,按照标准严格核定使用单位总体办公用房面积,核发使用凭证,按照规定范围和标准占有、使用。合理安排维修改造项目,消除安全隐患,完善办公用房使用功能。严格规范省直机关房地产利用处置管理,加强省直机关存量房地产的科学合理和集约节约利用,对符合机关用地规划和使用需求的现有土地房产可优先调配使用;制订省直机关房地产出租管理制度,依法依规、科学合理利用省直机关房地产,防止国有资产闲置浪费。大力支持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鼓励有条件的省直部门将闲置办公用房转为便民服务、社区活动等公益场所,或置换为康养等符合国家政策和需要的资产,适当向社会公众开放省直机关服务保障资源。

第五节 强化公务用车管理

严格落实公务用车管理法规制度,深入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实施办法》,强化集中统一、分类分级管理,推动统一编制、统一标准、统一购置经费、统一采购配备、统一处置管理的要求落细落实,建立健全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年度统计报告制度。理顺公务用车管理组织体系,强化省直事业单位及所属各级各类单位、垂管派出机构公务用车管理,逐步实现公务用车管理事权统一、权责明晰、运行顺畅、保障有力。针对各地区各部门反映的公车管理和公务出行保障中的难点痛点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完善制度设计,加强政策供给,构建规范、高效、节约、透明的新型公务用车制度体系。

巩固拓展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成果,强化公务用车编制和标准管理,严控车辆总量规模,优化配备结构。探索建立跨部门、跨区域公务出行保障新模式,推进全省行政执法车跨部门统一调度使用。落实“坚持后勤服务社会化方向,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转变服务保障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的要求,在全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继续实行“三定”管理。发挥采购政策功能和党政机关示范作用,加大新能源汽车配备使用力度,省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新增或更换机要通信用车100%选用新能源汽车,应急保障用车、离退休干部用车采购新能源汽车比例逐年提高。在配套基础设施能够提供有效支撑的情况下,到2025年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30%。

加强公务用车管理信息化建设,严格落实公务用车“三化”举措,强化公务用车监督管理,深化公务用车管理平台建设,按照“一平台、一张网、一个库”发展目标,完善全省公务用车管理平台,实现对各部门公务用车编制、指标、运行、处置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建设全省公务出行的良好生态系统,提高公务出行效率。

第六节  深化住房保障管理

不断完善住房保障机制。逐步建立健全与国家政策一致、与我省政策衔接、与公务人员需求相适应的住房政策体系。探索制定逐步统筹闲置住房、多渠道增加住房供应、深化住宅物业改革等缓解干部职工购房压力的政策。以解决省直新就业的青年职工、“夹心层”干部职工住房问题为突破口,按照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原则,坚持租购并举,盘活存量资产,探索推进省直周转住房、政策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和人才公寓等新型住房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多渠道住房供应机制,为省直干部职工提供经济实用、简朴节约的住房产品。

不断提升住房保障能力。积极探索通过新划拨土地集中建设、利用省直事业单位自用土地分散建设、利用危旧房改造建设、在原省直住宅小区闲置地建设、改建盘活省直现有存量住房等各种方式,聚焦发展多户型(以小户型为主)、低租金的政策性租赁住房保障机制,提升省直干部职工住房保障水平。将现代化、智能化、综合化居住需求要素纳入住房保障范畴,争取建设改造一批绿色智能、环保实用的住房产品;充分利用政策性划拔用地或协议供地及省直单位自有土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加强与省市有关部门对接,争取支持,研究推进危旧已售公房改造的配套政策,重点抓好老旧小区改造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政策的对接。

不断提升周转住房管理质量。完善周转住房长效管理机制,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办理手续,加强事后追踪及意见反馈,实行动态管理,最大限度发挥周转住房使用效率;合理利用闲置房,统筹做好房源补充;制定装修标准和物业服务标准,实行跟踪管理服务,及时收集合理要求和建设性意见,不断提升物业服务保障水平。

第四章 提高机关事务保障支撑能力

第一节坚持政治引领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抓实基础,改进作风,持续抓好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纪律建设。以政治建设统领保障和服务管理各项工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建设牢固树立和践行“四个意识”的政治机关,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行政机关,为党政机关规范高效运行提供有力保障的服务机关。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抓好警示教育,以案促教、以案促改,努力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防范和化解经费管理、资产管理、工程建设等领域的风险隐患,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确保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到实处。加强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建设,强化对关键领域、关键事项、关键环节、关键岗位的监督,明确权责分工,完善制衡与监督机制。加强内部审计的源头、过程和事后监督。

第二节  加强队伍建设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坚持好干部标准,树立正确用人导向,畅通干部成长通道,加强年轻干部的培养使用力度,有序落实干部规划目标;加强核心业务和紧缺人才的引进,持续优化人才配置、激发人才队伍活力;注重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完善干部监督管理与考评激励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机关事务干部队伍。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不断完善机关事务系统人才教育培训体系,突出专业化能力培训,分级分类开展政策理论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服务管理培训,探索拓展机关事务系统内纵向“上挂下派”、横向“学习交流”的交流培养模式,不断提升干部队伍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着力培养懂管理、优服务、精保障、适应机关事务改革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主动适应改革发展趋势,加强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管理服务质效。以机关事务运行保障立法、推广机关事务标准化为契机,巩固强化基本职能、协调厘清职责边界、积极拓展职责范畴,持续加强机关事务职能建设,从省级层面为市县机关事务部门职能建设发挥引领作用,不断推进各级机关事务集中统一管理。

第三节 深化理论研究

立足机关事务工作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聚焦集中统一管理、法治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机关事务基础性、政策性和应用性研究,总结提炼先进单位研究成果,对实践中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经验做法加以推广。统筹研究力量和资源,充分发挥机关事务研究机构作用,广泛开展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专题培训,拓展机关事务管理研究路径,形成多渠道、多层次、有特色、有侧重的理论研究格局。推动理论成果转化,搭建成果分享平台,为改革创新探索方向,为业务工作提供指引。

第四节 推进法治建设

按照机关事务工作立法要求和地方人大立法计划,推动机关事务工作地方性法规、规范性文件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体系建设。健全重点业务领域法规制度,持续提升规范性文件“立改废释”的质量,及时完善有关制度规定。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实施支撑体系和评估机制,构建评估指标体系,适时开展检查评估。

健全依法决策程序,完善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等专业机构和人员作用。严格按照权责清单行使职权,常态化开展合法性检查监督。

健全机关运行保障法治研究平台,拓展研究资源,多渠道培养机关事务法治人才。多层次、多维度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干部职工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提高运用法律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第五节 聚焦标准实施

持续优化机关事务标准体系,健全机关事务标准与法规制度的协同机制,初步构建覆盖全面、布局均衡、重点突出、结构合理的机关事务标准体系。注重机关事务标准实施效果,基本建立标准实施的监督反馈机制,促进运行经费、国有资产、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共机构节能、后勤服务等管理更加规范、精细、高效,实现流程规范、模式改进、效能提升。继续夯实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基础,加强实操培训和网络教育培训,实现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常态化。

第六节  推动数字转型

建设集中统一的机关事务管理与服务数字化平台。推进智慧机关事务建设,聚焦智慧办公区、智慧社区两个业务板块,着力研发升级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共机构节能、机关运行成本、国有资产管理、物业管理、幼教管理、人事管理、党建管理、离退休干部管理、综合服务保障等智慧机关事务管理与服务应用系统,推动保障方式的智慧升级和数字转型。

做好国家机关事务云平台在机关事务系统推广和使用,配合做好云平台全省数据统计直报工作。积极推进重要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强化风险防控,确保核心业务数据的信息安全; 参照国管局信息化数据标准,制定适用于本省的信息化数据标准建设,推动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完善机关运行保障方式、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大数据分析平台,完善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机关运行成本、资产管理等业务,实现核心业务数据纵向直报、横向打通、统一管理及可视化呈现;促进机关事务信息系统跨层级、跨部门、跨业务互联互通,加强业务数据分析应用,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推动建设覆盖全省机关事务系统的视频会议平台;积极探索数字化创新,广泛学习具有引领性、标杆性的典型应用案例。

第七节 深化机关事务改革

不断深化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改革,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原则,坚定不移推进“机构精简、职能优化,管理内置、服务外购,统分结合、保障有力”改革,持续增强机关事务工作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持续推进各地区各部门逐步实现机关事务管理部门集中统一管理、本级机关各部门负责日常运行管理、后勤服务主要通过市场化方式供给。

探索建立新型保障机制。加强应急保障研究,建立健全卫生防疫和安全生产制度,制定机关办公区物业管理服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定期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培训和演练;积极参与社会应急保障工作,在物资保障、交通运输、后勤服务等方面提供全力支持。探索建立机关事务联勤保障机制,大力推广“机关事务保障卡”应用,逐步实现跨部门、跨区域保障新模式。稳步推进驻点保障,推进保障难点、重点和分散办公区域驻点保障试点工作,构建机关事务保障纵横“一盘棋”。大力推进平台化保障,搭建机关事务服务保障平台,在公务出行、办公用房、资产管理等方面,逐步实现“一张网”保障。

不断深化机关事务保障服务改革。大力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积极落实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要求,凡不涉密的后勤服务项目都通过向市场购买服务方式提供。制定机关向社会力量购买后勤服务规范标准和采购合同参考文本,规范购买后勤服务内容、标准、方式和程序。不断提升机关后勤服务水平,在省直机关厨师技能竞赛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比赛项目,延伸参赛范围,发展成覆盖物业、餐饮等后勤服务全技能、联通省市两级的常规性省级技能大赛。

不断深化经营性企事业单位改革。继续在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上下功夫。持续经营性企事业单位改革,树立危机意识,围绕“搭平台、建渠道、创品牌、促整合”思路,努力摸透经营规律,深刻分析企业内外的发展环境,抓住机遇,不断扩展业务范围,探索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实现良性发展,不断提高经济收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第八节 探索构建区域协作保障机制

积极融入京津冀机关运行保障一体化发展,探索构建冀南、冀中、冀北等区域机关运行保障协作机制,研究建立机关事务政策共研、标准共建、信息共享、干部共训合作机制,探索资产保障、公务出行区域一体化建设,推动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资源共享,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保障。

第五章 提升机关事务服务质量

第一节  提升会议接待服务水平

配合有关部门完善公务接待制度,及时制修订实施办法,细化相关制度标准,明确公务接待工作的具体边界,从严从紧落实管理要求。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相关要求,加强公务活动用餐管理,节俭安排用餐数量、形式,防止公务接待中的餐饮浪费。

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保障意识,注重节俭、务实、安全、高效,做好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的服务保障工作。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协调联动,形成统一牵头、多方协作、全程协同的服务保障工作机制。优化和完善重要会议、活动以及有关服务保障任务的经费保障机制,强化会议活动预算约束,规范工作流程和服务标准,实现保障有规可依、有标可用、有章可循。树立品质意识和标杆意识,创新服务手段和方式,提升保障能力,确保重要会议、接待保障任务圆满完成。

第二节 提升省直通信服务质量

以通信服务保障为主线,以增强整体业务技能为抓手,实现通信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加大对话务员保密意识、业务技能、服务用语培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保持与各单位信息联络员的沟通,确保号码及时更新;坚持对总机设备、各模块进行定期巡检和测试,提高接通准确率;采取上门服务、超前服务等方式改进工作方法,提升用户对总机服务的满意度。

实现专用、普网管理维护科学化、正规化。立足重点领域,积极创造条件,服务省直机关单位,增强通信服务保障能力;建立健全故障隐患排查机制,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处理,确保通信安全畅通;落实管理维护规章制度,从根本上实现由经验管理向科学化、正规化管理转变。

探索建立通信服务保障制度和标准化规范体系。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和操作简便、导向分明的考核、奖惩、激励机制;规范业务流程,明确服务标准,形成目标清晰、责任明确的服务保障规范,推进标准化规范在中心落地生根,营造以标准推动工作的良好氛围,不断完善标准化规范体系;持续提高各专业的实际操作和业务处理技能,全面提升通信服务保障水平和质量,逐步完善通信服务保障制度体系,更大发挥通信在机关现代化办公中的枢纽作用。

第三节 提升省级住宅服务保障质量

持续加强小区安保管理工作,贯彻落实“平安中国”建设要求,将小区安全保卫工作作为服务保障的重点工作强力推进,完善安保防控体系,保障小区安全;探索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工作,加强服务外包监管、考评和履约管理,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小区服务保障管理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提高科学决策和服务保障水平。深化管理改革创新,形成制度健全、权责明晰、监管严格的管理体系;打造精细化、标准化、亲情化的特色管理文化品牌;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加强运行成本管理和资产管理,严控经费支出和能源消耗,有效控制运行成本,规范资产管理。

第四节  提升省直住房资金服务质量

十四五期间,争取归集住房公积金150亿元,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争取公积金资金使用率达到60%以上;加强贷款风险防范力度,完善逾期贷款催收机制,争取个人贷款逾期率控制在0.4‰以下。通过全面深化内部控制和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实现住房公积金管理精细化、服务标准化、手段信息化。

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根据群众需求和政策调整变动情况,对核心业务系统和综合服务平台进行迭代升级,着力提高在线办理率和全程网办率;加强机房软硬件环境建设,强化数据安全,积极协调和探索在政务云系统上部署省直住房公积金业务系统,构建省直住房公积金业务系统异地数据灾备云平台,提高公积金信息系统风险防控能力。

规范资金运作,严控资金风险,定期分析资金流量,科学合理调度资金,调整存款结构,确保资金安全增值,实现公积金收益最大化。

以制度规范业务,以制度建设推进业务发展,做精做强省直住房公积金事业。对标全国先进省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学习先进的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标准和方法,完善自身制度、机制建设;加强住房公积金制度政策理论研究,及时了解中央和我省最新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政策动态,对住房公积金基础性、政策性的变动,早研究、早部署、早落实;健全完善内控制度,形成有效的内控制度管理体系,探索引进第三方内控评估服务机构,建立全流程风险防范内控机制。

第五节  提升省直统管小区服务质量

加强统管小区安全管理,不定期地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及治理,做好各类季节性隐患的处置工作,解决安全隐患问题。合理安排财政资金,加强与属地政府的沟通,统筹对各统管小区的楼屋面防水、宿舍楼檐瓦、对统管小区路面(便道)、监控设施等硬件方面进行维修改造;按照统一规划、专业设计、经费充裕的原则,对各省直统管小区的绿化美化工作分步实施、重点开展,切实改善省直统管小区住户的生活环境。

提高服务质量,统一服务标准,提供公寓式住房,实现领导拎包入住,缩短审批分配到安排入住环节的时间,精准保障,做好现有周转住房服务保障工作。

积极推进“智慧小区管理平台”建设。依托机关事务管理局政务云、核心网络接入系统、社区网络接入系统和社区安防监控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物联网、大数据、云技术等先进的通信技术,达到承载省直统管生活小区的物业管理、视频监控、设备管理、安防门禁及车辆管理等智慧社区服务业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便利、现代化、智慧化的生活环境,为管理者提供集约、高效、便捷的管理平台,提升省直社区的整体管理和服务水平。

第六节 提升省直幼教服务质量

积极破除隐患问题,立足安全管理正规化。立足省直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结果,对存在安全及消防等一票否决问题的园所,坚持分批分期的原则,视具体情况,通过园舍加固改造、整体搬迁、园舍租赁等多种形式,解决省直十所幼儿园安全及消防隐患与问题。对于存在园舍租赁关系的幼儿园,出台详细的安全处置办法,预防和杜绝联合办园产生的隐患与问题。将安保门禁系统与信息化子平台链接,实现安全管理数字化、现代化。

创新形式与载体,探索管理实践现代化。坚持规章制度“废改立”常态化,适时修订、完善、建立、废止相关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以全国机关事务系统“一体两翼”建设为契机,在“十三五”开展标准化探索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修订完善各项管理规范,同时,将各岗位工作流程及标准与省直幼教信息化平台子系统对接,实施省直幼教标准信息一体化管理实践探索,实现内容全面化、标准可视化、流程可控化、过程清晰化,逐步实现数字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进一步提升省直幼教管理现代化水平。

精钻内涵发展途径,坚持省直幼教品牌化。深入挖掘省直幼儿园亚文化内涵,广拓途径、多研载体,不断强化亚文化的深化与落地,实现可视化、规范化、标准化,激发教职工与幼儿发展内驱力,实现文化育人、文化管人、文化唤人的强大作用。围绕幼儿、教职工、家长三大群体,持续深化德育改革,积极开展“十四五”德育课题研究,注重总结德育研究成果,使德育成为省直幼教的一面旗帜。鼓励各园在教育教学工作规范化基础上,进一步彰显园本特色,形成百花齐放的省直幼儿园教学特色。坚持保教并重,在标准信息一体化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后勤管理精细化。

努力创新体制机制,细研人员管理专业化。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注重思想引领、纪律约束、榜样示范,打造一支德高技精的省直幼教教职工队伍。坚持人员全覆盖、内容更适宜、形式更灵活,继续深化国家、省、省直幼教、园本四级培训体制,使之成为省直幼教职工专业化发展的引擎。实施名师工程,经常性开展并参加各级各类岗位练兵、学术交流与工作研讨,积极搭建交流展示与发展提升平台,推出几名省直幼教学术带头人。深研幼儿园领导班子管理,适时开展竞聘上岗、交流轮岗,注重建立年龄梯队,通过培训、学习、对标等多种途径,助力领导班子政治素养、管理能力提升。

第七节 推进省直离退休干部康养工作

坚持“资产资本化、运行市场化、管理企业化”的发展方向,积极发挥市场运营、产业引领、模式探索、责任担当四项功能,大力发展养老服务、健康管理、康养酒店、康养实业为核心,以康养创投为支撑的“4+1”产业体系,通过管理输出、特许经营,扩大产业规模,努力发展成为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康养品牌。积极发挥省直康养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围绕多元化康养需求,融合医养结合、“互联网+”、消费金融等现代服务方式,创新自营+特许经营的商业模式,按照“1年见效、3年做大、5年做强”总体目标,推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形成以自营“康养城”项目为品牌支撑、以特许经营养老机构为补充的全省康养产业联盟和生态链,提供不同层次、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的康养服务供给。

第六章 抓好规划实施

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十四五”规划在机关事务工作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抓好规划实施。实行规划实施清单制度,分解规划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和进度安排,推动将机关事务重点工作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确保规划落地见效。

公务用车管理范文6

关键词:车辆管理;现状;新模式

2018年,华北油田采油三厂小车队围绕厂“深化基层建设年”工作主题,以服务原油生产为中心,紧密结合实际,把握关键环节,坚持问题导向,紧抓制度、合规、增效、稳定四个核心,立足优化配置、提高效率、降本减费、提升服务的工作目标,全面推进精细管理车队建设,打造了车辆闭环管理新模式,实现运输产值逾700万元。

一、当前油田企业车辆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车辆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油气生产单位针对车辆管理,先后出台一些管理制度,如车辆派遣、单据报销、公里核算等,但是制度落实存在“两张皮”现象,个别驾驶员存在侥幸心理,钻制度空子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车辆管理工作。二是车辆常态监督检查不到位。公车出车后的驾驶员动态和车辆动态难以实时掌握,是油田企业车管的盲区。另外,部分车辆管理单位的监督检查职能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平时对车辆检查局限于检查表上填写数据,不能及时发现车辆存在的问题。三是车辆降本增效措施不到位。推进用车专业化管理是油田降本增效的必然选择,也是遏制“车轮腐败”、顺应民意的有效之举。当前针对燃料费、修理费、材料费的管控力度不够,需要持续强化成本管控,在节约挖潜上需要再下功夫。四是车辆驾驶员稳控不到位。随着油田企业扩大经营自主权深入,机构合并调整、组织扁平化成为大势所趋,随之而来的员工情绪疏解、政策引导往往失之于软,部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都给车辆长远有效管理带来了不容小视的隐患。

二、打造油田企业车辆管理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定章明制、巩固夯实,强化基础管理

1.体系建设制度化。结合近年来各项管理制度运行的优势,小车队注重完善细化各项管理制度,强化制度约束与执行。梳理了《小车队公务用车管理规定》《油料、材料、修理重点费用管理办法》《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增强全员重视程度,促进车队制度体系的强化和完善。做到员工有责任、岗位有目标,依法依规,奖罚有据,为车队各项任务完成提供完整的体系基础。2.工作流程精细化。加大力度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突出监管车辆燃油供给、车辆修理、材料领取、单据报销四大流程,保证各个流程相互衔接,实现基础工作合规化。一是燃油供给流程,精准单车里程,严格职责定位,严格加油程序,严格油料增补程序,严格油料考核程序。职责定位明确、考核公开透明。二是车辆修理流程,建立健全车辆技术档案和修保记录,从维修上报、故障鉴定、送修审批、修后检验、负责人签字和旧件回收各个环节相互衔接,有据可查,责任到人。三是材料领取流程。抓好流程管控,主管领导、材料员、保管员、领料人签字环节缺一不可,加强材料使用追踪监管,回收旧料登记造册,及时上交。四是单据报销流程。加大对各类单据报销把关力度,任务、路单、行驶里程、报销单据相一致,报销当事人、相关责任人、主管领导层层签字把关,杜绝管理缺失。3.岗位问责严格化。用明确的规章制度、相关考核政策,进一步深化岗位问责。严格遵守领导班子议事规则,班子成员、管理人员坚持周一例会制度,一般管理人员实行《管理人员周工作计划运行表》,月度内审执行《检查大表》,做到每个管理人员明晰岗位职责,清楚工作任务,做到每项工作有责任领导、有具体责任人。通过梳理岗位职责、责任清单,识别廉洁风险点、制定防范措施,实现职责落实到位、执行任务到位、规范操作到位。

(二)闭环管理、综合施策,严格全程监控

1.一追到底,车辆管理重高压。2018年以来,在不断总结以往车辆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车辆管控力度,保持高压态势,全力推行监督与执行。车队严格规范内部管理格局,实现合规管理。严格执行以车辆定位系统统计里程数,以此作为油料考核的基础资料和依据。实时掌握车辆的位置、速度、方向等信息,通过系统实时查询车辆运行情况。同时,坚决贯彻执行厂《公务用车管理规定》,严格执行网上车辆运行系统,实现公务用车的合规管控。2.查防合一,监督检遏制。重点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执行廉洁自律规定、《公务用车管理规定》情况进行深入监管,运用定位系统对车辆行驶轨迹细致检查,设置了专职动态监控员,对车辆全方位全时段监控,不定期检查单车设备的定位系统安装和运行状况,改以往把重点放在礼拜天节假日的关键时段监控为全时段、全覆盖监控,在发现有定位系统信号异常时,马上排查有关车辆。执行油区近途上高速请示制度,对发生公车私用的人员加大处罚力度,同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管理人员不作为而发生公车私用现象问责,作出相应处罚,车辆管理更加严谨。3.人单结合,路单管理重合规。2018年,小车队结合工作实际,完善了《车辆动态表》,明文规定由调度员填写,详细标明每天每台车的去向、用车单位、执行任务情况。对路单填写进行了规范,特别是在科室值班的大路单,要求明确无误填写每一天的用车去向,签字确认。同时,车队定时和用车单位进行沟通,做到经常核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三)严格把控、稳准推进,全面提质增效

1.把控“三费”,强化提质增效。定期做好经营活动分析,及时掌握费用支出情况,将几大费用列为“关键控制点”,加强费用核算分析,切实规范费用支出行为。一是在燃料费的控制上,建立健全考核机制,2018年以来,严格按照任务路单行驶,并利用定位系统统计里程数,减少油料消耗,使管控更加细致规范。二是在修理费的控制上,做好车辆维修前的故障鉴定,加强送修手续监管。同时,加强设备保养,减少故障积累,降低维修成本,减少大额修理费发生。三是在材料费的控制上,将材料消耗与设备管理挂钩,严把材料领用程序,减少库存以便材料更新,降低材料消耗。截至目前,小车队三项重点费用均按照降本增效方案目标运行,效果良好。2.专项整治,强化安全管控。牢固树立“违章零容忍、风险零失控、管理零缺陷”的理念,组织全员集中开展系列安全专题培训教育,用座谈讨论、技术交流等方式深入学习岗位标准化操作,结合身边的典型案例剖析事故发生原因,提高员工风险识别和隐患排查的能力。通过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深入剖析不同车型安全性能、驾驶规范及驾驶经验,增强全员履职能力。继续执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通过树立反面典型,鞭策全员杜绝习惯性违章。对事故在“四不放过”原则的基础上,按照损失大小缴纳风险抵押金,一年内不发生事故悉数返还。目的是促使责任人增强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3.关口前置,强化目视管理。将事故管理、事后处理的工作重点前移,把隐患当事故管理,通过彻底落实车辆的“三检法”及时发现车辆隐患,从问题入手,坚持问题导向,通过鼓励事件上报,使大家及时分享安全经验。完善车场及单车内部目视化管理,对车场隐患进行整改;为单车配备酒精检测仪、反光服等随车附件,建立单车《安全行驶公里数统计档案》,单车“危害因素识别卡”,要求每个驾驶员对每台车进行危害因素识别,充分利用目视化这一管理工具,重点要求大家到达任何环境,首先看到的应该是有没有安全风险并加以防范,提高安全意识。

(四)与时俱进、优化机构,提升内生动力

1.合理转换,抓好“两个转变”,即思想形态转变、考核重点转变。服务范围和人员调整过程中,车队对20台车辆划拨至工区,14名汽车驾驶员调入工区工作,长庆劳务输出9人划拨采输工区工作,车队总计调出23人,让驾驶员走进了井场,真正闻了“油”味、接了“油”气。车队引导全员及时转变思想形态,统一认识,积极适应新形势,明晰车队发展方向。同时,转变考核重点。随着机构调整,车队积极探索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着力构建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激励有效劳动,突出考核的杠杆作用,圆满完成了小车队内部机构调整工作。2.强技提质,抓细“两个提升”,即员工技能提升、服务质量提升。随着岗位人员精简,车队一方面积极开展岗位培训,现场交流,岗位练兵,2018年10月,组织开展了全体驾驶员技能比赛,旨在提升全员技能素质;另一方面,综合考虑员工驾驶经验、岗位能力,进行机构内部重新整合,顺利推进车队人员、服务范围的重新划分。引导员工树立“服务是立身之本”的理念,在适应车辆管理模式调整变化的过程中,强调转变工作作风,找好服务定位,要求全员做到主动征求用户意见,认真查摆自身不足,从思想上明确服务职能,从行动上重视服务提升。3.示范引领,抓严“一个发挥”。思想“转弯子”,行动见实效,面对全队这两年调出、退休人数较多,员工休假、人员紧张的情况,中队长主动提出出车值班,机关人员工作之余出车顶岗,持有大客驾照司机一人双车,发挥了人员、设备最大效能。开展“党员放心车”“树典型”活动,带动党员司机在廉洁从业、安全驾驶和优质服务方面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党员的旗帜作用。小车队从提升理论素质、增强责任意识、发挥表率作用等方面入手,要求党员干部“亮身份”,党支部依托信息网络搭建的党员宣传教育平台,通过“微党课”,推送党章党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员读书心得等,引导党员时刻牢记身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结论

车辆管理是油田企业稳健发展的重要环节,只有结合各自实际,打造车辆管理的新模式,才能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实现收益最大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进而全面推动油田车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刘芳.探讨如何做好油田企业车辆管理与运行[J].中国科技博览,2013(11):122.

公务用车管理范文7

一、全面提升大厦管理服务水平,打造一流政务服务环境

1.充分认识做好大厦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全力做好治安防范、消防安全、设施设备运行、应急处置、信访秩序维护、食品安全卫生等工作,确保大厦安全稳定。

2、进一步完善、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继续推进大厦服务保障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3.从完善细节入手,进一步加强大厦配套设施建设,做好大厦会务服务、工程维护、卫生保洁、绿化美化等工作,提升服务品质,打造一流政务服务环境。

4.进一步加强对餐饮服务企业的监管,优化服务工作流程,合理配餐,不断提升餐饮服务水平。

5.积极做好蔬菜基地基本建设和日常管理,进一步提高蔬菜质量和产量。

6.进一步改进大厦进出、停车等管理工作,为机关干部和来办事人员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7.积极推动解决大厦停车困难的问题。

二、贯彻市级行政事业资产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第九次全体会议精神,推动深化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制度改革

8.制定出台《市直行政事业不动产管理暂行办法》,提高资产管理制度的约束力和执行力。

9.改革资产账务移交流程,加快划转进度,扩大统一管理范围。

10.根据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制度改革精神,将机关事务局代建的各项目及各市直机关自行购置、新建、改扩建的不动产,统一划转至机关事务局名下,推进行政事业资产统一管理和保值增值。

11.全力做好市委大院定向转让、建委东院东办公楼公开转让、原信息产业局地块开发、大观园东片区改造涉及资产收储、市人大办公厅招待所新址回购、市检验检疫局资产置换、市药检所置换等工作,及时收缴收储补偿金和资产处置收益。

12.收益最大化为目标,规范操作,做好路64号商品房销售工作,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13.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土地房产租赁专项检查,逐一核实情况,变更合同主体。督促有关部门对需要变更租赁合同主体的行政事业单位出租土地房产取得的收入,在扣除财政统筹后,净出租收入不再返还原单位使用,全额返还机关事务局,专项用于偿还置换贷款。

三、抓好项目建设,促进市机关办公用房统管统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14.做好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迁建和市气象防灾减灾预警中心两个项目收尾工作。

15.确保路64号住宅开发项目竣工。

16.确保市环境监控中心项目达到完工条件。

17.做好市政务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工作。

18.做好市信访接待中心项目建设工作。

19.做好其他项目建设准备工作。

20.根据各项目的进展情况做好预决算工作,配合市审计局对有关项目进行竣工审计。

四、扎实做好公务用车管理工作

21.根据上级部署,认真做好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22.建立科学合理的市级机关公务用车编制信息库,进一步加强公务用车编制管理。

23.加强对定点维修企业的日常监督考核,引入优胜劣汰机制,研究定点加油、定点保险的服务保障工作,提升公务用车“三定”服务保障能力。

24.继续做好通勤专线的日常服务管理工作。

25.开展以“服务市直部门、服务工作人员、服务签约企业,讲规范、讲效益,树立公务用车服务保障新形象”为主要内容的“三服务两讲一树”活动。

26.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我市城市交通综合整治工作。

五、深入推进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

27.创新工作思维,加强宣传培训、夯实统计基础、开展能耗公示、落实监管考核,加大技改投入,确保完成国家和省、市下达的节能降耗目标任务。

28.进一步推进市直机关及所属二级单位的办公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不断完善能耗监测平台建设。

29.按照国家、省里要求,开展好2014年节能宣传周活动。

30.根据《市公共机构节能“十二五”规划》、《市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方案》要求,联合市财政局、市政府节能办做好市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

31.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市直公共机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通知》精神,联合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保密局、市政府节能办做好市直公共机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工作,完成废旧商品回收率指标。

六、继续提升政府集中采购服务水平

32.继续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细化完善服务标准,促进服务水平上新台阶。

33.明确职责,规范流程,提高效率,限时办结,认真做好每一个项目采购。

34.开通运行政府集中采购无线通,最大限度方便供应商和采购人。

35.加强政府集中采购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工作人员的廉洁自律意识。

七、做好市直单位保障性住房管理工作

36.根据我市公共租赁房的有关政策,做好面向市直单位职工的公共租赁房的政策宣传、申请受理、协议签订、分配使用、后续管理服务等工作。

八、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37.加快制定出台《市机关事务管理办法》。

38.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各项规定。

39.抓好机关党建、宣传思想政治和群团工作。

40.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41.积极开展文体活动,活跃机关气氛,促进机关和谐。

42.加强财务管理,满足各项工作资金需求。

公务用车管理范文8

(一)基本情况

交通运输局是人民政府组成部门,位于琴江镇西华北路89号,启用于2000年,占地面积320平方米,现有办公用房建筑总面积1650平方米。县交通运输局共有干部职工81人,各股室共有公务用车0辆。

(二)节约能源资源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通过宣传《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提高了机关人员对节能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成立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和能耗统计联络员队伍,加强了组织领导和协调,并通过强化管理手段,降低各项能耗。制定了局机关节能降耗相关制度,严格管理。在水、电管理方面,对不符合节能要求的设备、计量表、灯具、龙头、阀门等进行更换。优先采用环保节能型电器,尽量减少空调、计算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无人状态下的电耗;加强用水设备维修和日常巡查,减少和杜绝“滴、冒、跑、漏”现象,坚决杜绝机关“长明灯”、“长流水”等浪费现象。严格公务用车的编制管理,在修理和用油方面严格指标管理。禁止采购用能效率低的产品和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两年来,在县交通运输局干部职工人数有所增加的情况下,用水用能总量基本保持了平衡。2019年用水总量为0.2448万吨,用电量为3.6297万kWh。

二、能源资源消耗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能源资源消耗现状

2019年,县交通运输局能源消耗总量及能源结构比例见表1。能源消耗以水、电为主。其中电力主要用于办公和辅助设备,用水总量为0.2448万M3,为自来水。

(二)能源资源消耗水平

2019年,交通运输局用能人数81人,建筑面积1650平方米。根据上述用能要素,县交通运输局能耗水平见表2。根据表2数据,主要能耗指标人均年用电量为448.11kWh/人.年,人均年用能量为55.07kgce/人.年,人均年水用量为30.22m3/人.年。单位建筑面积年用电量为22kWh/m2.年,单位建筑面积年用能量为2.7kgce/M2.年,单位建筑面积年耗水量为1.484吨/M2.年。

(三)能源利用效率分析能源利用效率是衡量公共机构用能设备技术水平和能效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1.空调系统。县交通运输局建筑基本实现空调全覆盖。使用的空调机有立式空调和挂室空调。根据能耗监测,空调电量占总用电的50%左右,是能效管理关注的重点,也是节能潜力最大的用能设备。空调能效主要取决于管理力度,县交通运输局对空调系统使用管理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要求各股室夏季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摄氏度;冬季空调温度设置不高于20摄氏度,做到无人时不开空调,开空调时不开门窗,下班提前半小时关闭空调。空调浪费电能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个别人不按规定设置温度,二是有事出门后或下班后忘记关闭。

2.院内照明系统。

照明系统为室内照明。近年来,已经基本解决了照明光源的绿色化问题,室内光源全部更换成了T5、T8等节能灯,过道、卫生间等公共场所采用声控灯。

3.供水系统。

交通运输局供水是由自来水公司供应的,院内供水管网的建设与管理由局财务股负责。主要是向办公楼供水和向机关食堂供水。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用能总量刚性增长。两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财政收入的不断提高,县交通运输局办公条件不断改善,其它设备量也不断增长,导致能耗需求上升。

2.能效提升尚有空间。通过对用能系统、主要用能设备的能效分析,在空调系统、照明和供水系统等,还有一定的节能空间,可以通过设备改造、精细化管理等手段实现能效提升,节约能源资源。

3.新技术改造尚待开发。交通运输局始建于1998年,当时设计科学、合理,充分考虑节能等各项因素。但是随着时代进步,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技术日新月异,县交通运输局的新能源、新技术的使用、改造尚待开发挖掘。

4.节能意识尚需提升。干部职工的节能意识还需加强,我们将通过各种形式开展节能与环保宣传,让人们形成随手

关灯关空调的良好习惯,以免造成能源浪费。

三、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

(一)基本思路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公共机构节能“十三五”规划的精神和有关政策要求,因地制宜,加强组织领导,注重绿色规划,开展节能改造,全面推进我局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各项工作,努力创建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为全县建设做出贡献。

(二)总体目标

1.单位用能量节约目标。以2019年单位用水用能量为基数,通过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创建,实现人均能耗下降11%,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10%,人均水耗15%。

2.节能管理体系建设目标。建立起较为健全的节能管理组织,节能管理制度健全,节能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3.节能技术改造目标。深入挖掘节能技术改造空间,学习并引进先进节能技术资源。

4.节能宣传与教育目标。每年开展不少于4次的节能宣传活动。

四、创建内容及方案

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在摸清建筑和设备的用能规律,对机关进行能耗诊断的基础上,根据近期和长远的建设目标,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的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制机制

建立健全我局公共机构节能领导小组及其具体办事机构。财务处除了负责全局公共机构节能的统计和指导外,还要负责局机关大院的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健全节能管理制度,规范运行操作程序。在现在制度基础上,加强节能管理制度建设,规范节能运行操作程序,根据楼宇设备设施类型和用能特点建立可操作的节能运行操作程序和管理规定,加强对水、电管理人员的规范培训,以实现节能目标。

(二)挖掘节能潜力,开展节能改造

1.实施照明节能计划。一是实施绿色照明计划。虽然现在机关内照明灯已经全部为节能灯,但是使用的品牌很多,灯的发光效率参差不齐,我们将逐步将所有室内照明灯改为发光效率节能灯或LED灯。二是实施公共部位照明智能控制,在楼道和院内照明系统安装声控和时控开关。

2.严格公车管理。制定更加严格的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实施公务用车改革,取消一般公务用车等活动。

3.提高水利用率。进行高耗水设备改造。县交通运输局将卫生间水龙头全部更换为水箱开关。

五、保障措施

县交通运输局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单位所有干部职工,而且涉及技术、管理、教育等多个方面,不仅在创建期间需要按创建内容逐项予以落实,而且在建设完成后更需注重创建工作的持续性,发挥项目建设的长期效应,促进机关节能管理、技术改造和宣传教育的效果提升。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保障方案的顺利实施。

1.加强组织领导。由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担任组长,成立了县交通运输局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秘书股,由秘书股股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当领导小组成员有较大变动时,及时调整领导小组成员。局公共机构指定一名能耗统计员,负责本单位或本系统的能耗统计工作。办公室总体协调创建工作,并根据节能管理组织体系,逐级分解创建任务,明确责任,定期检查创建内容完成情况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