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旅游市场现状范例6篇

东南亚旅游市场现状

东南亚旅游市场现状范文1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

在世界旅游业兴旺发达的今天,每个国家都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和相应的旅游管理体制,负责执行政府在本国经济活动中的职能。纵观世界各国旅游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表明,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是旅游的制度动力,旅游业的每一次巨大进步都与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密切相关。伴随着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不断深入,以及云南省与东南亚国际旅游带的合作发展,作为云南省新兴支柱产业的旅游业,需要一套与之相符的旅游管理体制,以适应当前新时期、新机遇的旅游发展要求。可是,目前,云南省旅游业快速发展与旅游管理体制改革严重滞后的矛盾依然存在,迫切需要改革与创新旅游管理体制,以适应以促进云南省旅游产业水平和素质的提升。

一、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现状

旅游管理体制,是指国家对整个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进行协调与管理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的总和。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并在不断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逐步探索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旅游管理体制。

我国现行旅游管理体制是按照“政企分开,统一领导,分散经营”的原则建立的。政企分开,是为了充分发挥旅游企业经营的自。统一领导,是要坚持国家对旅游业的集中统一领导,就是统一计划、统一纪律、统一协调。分散经营就是在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分工负责,分级管理,充分发挥各有关地方、部门、单位的积极作用,共同把旅游事业办好。我国现行的政府主导型管理体制脱胎于日本和东亚“四小龙”所创造的“东亚奇迹――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体制或模式”,从西班牙、墨西哥、新加坡、以色列等国家的共同经验中提炼出来。其实施的核心在于正确发挥政府对旅游市场的干预作用。此体制从旅游业的综合性考虑,适应旅游发展的内在规律,符合我国国情和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实际。

目前我国采用国家、省、市、县四级旅游局为旅游业主管部门的行政管理模式。国家旅游局作为全国旅游事业最高行政领导机构,属于国务院直属部门,其职能是:拟定发展旅游产业的方针、政策和主要规章制度;根据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制定发展旅游业的长远和年度规划;协调各有关部门、地区、企业间的经济关系;组织对外宣传和旅游信息的传播;处理对外旅游事务;监督检查政策、计划和法令的执行情况,及时处理旅游工作中的问题等。省旅游局作为省下属的行业主管部门对全省旅游业进行综合管理,其主要职责有负责涉外饭店开业许可证的审批和星级评定;负责国际旅行社的审核和国内旅行社的审批,收缴保证金;负责旅行社管理人员和导游人员的资格考试;负责各类旅游企业员工的岗位培训;负责涉外商店、涉外餐厅和旅游汽车公司的资格审验和定点管理;负责全省的旅游宣传促销工作。各市、县旅游局作为当地政府下属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旅游业的管理工作。

二、云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云南省旅游业发展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例如:神奇的自然、生态资源,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及绚烂多姿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风情等。进入新世纪以来,云南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云南重要的新兴支柱产业之一。特别是近几年来,在东盟合作和区域合作的背景下,云南省旅游业在产业规模,基础设施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通过建设国际大通道,加以建设云南交通设施,加快了云南省与东南亚国际旅游带的建设步伐,为云南省旅游业融入东南亚、南亚旅游圈提供了条件。云南独特的气候类型、绮丽的自然风观、风格各异的民族风情、引人入胜的名胜古迹,为云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目前,云南省的主要国际客源来自东南亚、东北亚、大洋洲和南亚等区域海外市场( 主要是日本、香港、台湾和东南亚国家);国内客源主要来自省内市场、周边省份(四川、重庆、广西、贵州)市场和东部沿海省份市场。2011年全省接待海外游客395.3837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16331.78万人次,全省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300.29亿元。

虽然,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云南省旅游业发展非常迅猛,且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但是云南省旅游业的发展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旅游业发展对环境保护的力度不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压力;旅游经济带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地方传统文化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景区景点管理混乱,部分景区景点的行政管理、经济和服务功能存在相互矛盾的问题。以及其他问题,如: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足,产品结构不完整,市场结构不合理,入境旅游少,人均消费低,停留时间短等。

三、云南省旅游管理体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云南省旅游管理体制的现状

云南省旅游管理体制和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是相符的,遵循“政企分开、统一领导、分散经营”的原则设置了一套比较系统的体制体系。即:设置了省旅游局、各个自治区旅游局、县旅游局,以及各级旅游主管行政部门。他们一般接受双重领导:一是在业务管理中接受国家旅游局或上级旅游主管部门的领导;二是接受当地政府的直接领导。云南省委、省政府把旅游业纳入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进行布置,成立了省旅游业支柱产业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并实施了《云南省旅行社门市部管理暂行办法》等多个行业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推进旅游行会、协会等社会监督体系的建立,不断加大旅游行业协会自律监管的力度,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整治和规范全省旅游市场。

(二)云南省旅游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虽然云南省旅游管理正在健全,但是,就旅游管理体制而言,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一下方面:第一,旅游管理体制不顺,旅游业内部产业结构失衡。表现在旅游商品业开发滞后,旅游商品是旅游创汇的主要部分,但是由于云南省旅游商品业在生产、销售的体制上,旅游、工业、贸易不协调,使旅游商品长处于自发状态(以民族旅游产品为代表),产品式样、种类老化、单一,运输、包装等各个环节都存在问题,是优势不能发挥;此外还有,旅游娱乐设施的建设跟不上。第二,旅游管理的法律不健全,存在缺陷。从云南省旅游业的发展情况来看,目前还没有一部明确的云南旅游基本法,各项旅游专业的法律法规也不健全。表现在,旅游法律法规具有暂时性,缺乏后续法规。例如:《云南省旅行社门市部管理暂行办法》等这些条例都具有暂时性特征,后续法律没有及时跟上,则造成了旅游行业法律规范约束力的减小。第三,政府对旅游市场的宏观调控体系尚未确立,使得旅游宏观管理失控。我国现行的旅游管理体制是部门管理,即同样是从事旅游业的企业分别归属不同的主管部门管理,企业产权和人事权分别归属不同的投资部门。导致旅游业系统林立,多头建设,各自为政。在客源不足、市场疲软的情况下,彼此之间跌价竞争,以致造成行业内部矛盾,导致旅游市场混乱。比如:云南省旅游业中常见的“零团费”和“负团费”现象。对于此类严重影响旅游市场正常秩序的现象,云南省旅游管理部门很难从宏观上加以管理与控制。从而在云南省旅游管理体制方面出现旅游行政部门缺乏宏观调控的权力和手段,难以从宏观上协调、平衡和控制。此外还存在管理权与经营权重合,经营体制不灵活等问题。

四、云南省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思路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云南省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很多机遇,伴随着西部大开发、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以及云南省旅游“二次创业”战略目标的不断深入,云南省现行的旅游管理体制面临着一个挑战。云南省地处边疆,改革步伐相对缓慢,在旅游业中,计划经济的旧体制仍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发挥作用,为了改善云南省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旅游管理体制方面的制约因素。所以,云南省旅游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是及其必要的,云南省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思路具体有以下方面:

1、转变政府职能:旅游资源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相分离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加入WTO以及西部大开发、把云南建设成面向西南桥头堡战略的不断深入、与东盟合作的不断深入等这些大背景,必将导致我国的产权制度发生改变,特别是加入WTO。转变政府职能,明晰产权关系,责、权、利公平合理,是旅游管理体制变更的重要内容。云南省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必须在制度上有所创新:第一,在目前作为旅游资源所有权代表的政府管理机构和企业层面上,准确界定双方的责、权、利,做到有据可依,有量可度。第二,政府层面上,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和行政管理权应该分离,云南省政府各职能部门只行使对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的总规划的宏观调控,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应该归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代表国家行使。

2、加强旅游行业管理体制

行业管理是云南省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旅游业的部门管理要求政府主管部门直接管理所属企业的微观活动,显然已不适应西部大开发的深化和云南经济的发展,只有将部门管理体制改变为行业管理体制,才能适应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需要。行业管理是根据产品或劳务的不同特点对企业进行分类,然后由政府相应的部门进行归口管理。也就是说,无论是归属于哪个部门的旅游企业,从行业角度来说,均应统归旅游局管理。这种行业管理需要改革主管部门的职能,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由部门管理转向行业管理。

3、加快完善旅游企业管理体制

云南省旅游企业繁多,规模大小各不一样,形成了云南旅游企业凌乱繁杂的竞争现象,且有很多旅游企业的开办根本不符合规定开办条件。所以,就要求云南省旅游部门协同各有关部门,先清理一批不符合开办条件的旅游企业,进而全面推行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自负盈亏的主体。积极推进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形成国营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主导市场,中小企业纳入序列的格局。落实《全民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优化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创造企业平等竞争的基本条件,统一税赋,搞活用工条件。进一步推行和完善旅游企业的经营承包责任制,进行旅游企业股份制经营试点。

4、加强云南旅游与国际(东南亚、南亚)合作管理机制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疆,与多国领土相接壤,是建立我国通向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一个重要省份。云南省旅游业要想在边境旅游上取得突出成就,很有必要建立互相补充、共同发展的国际合作体制,这也是是云南省旅游经济体制改革和长远发展的需要。要着力于合作渠道的疏通,合作网络的建立,形成双向交流的,适合于国际旅游发展需要的合作体制。首先,按照政治上互不干涉、经济上互相得利、优势互补的原则,灵活机动地处理云南与一国或多国旅游合作关系,并通过具体项目的合作,例如:云南与东南亚国际旅游带的合作项目,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体制。其次,从区域性合作起步,处理好云南省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客源市场、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的三重关系,逐步扩大地域范围,再进一步深化合作对象的,向政府、行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各类企业延伸。再次,要形成多层次有分工的格局。包括国际性和区域性的旅游组织、政府、城市、企业和行业组织、各类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充分挖掘现有的资源和力量,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共同促进,使云南旅游业立足于国内旅游业的基础,依托于区域旅游合作,借助于国际的力量,与国际旅游市场接轨,得以加快发展。

五、结语

随着我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云南省旅游业也将顺应国家旅游业大趋势将逐步对外资开放,旅游管理体制的变革和创新成了必然趋势。云南省旅游业应顺应市场经济下旅游产业的成长趋势,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适合本省旅游业发展的管理模式。只有改革和创新,云南省旅游管理体制才能适应我国“大旅游、大发展、大产业、大管理”的新型发展需求。

随着,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合作,云南旅游管理体制必须汲取世界和我国旅游管理体制转变的经验,在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技术条件背景下,加快推进云南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早日建立起具有云南特色的旅游管理体制,开创云南旅游发展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钱益春.论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05)

[2] 聂蒲生.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管理体制的构建[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0(02)

[3] 张俐俐.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J].社会科学家. 2003(02)

[4] 张俐俐,袁国宏.论行业协会在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演进中的作用[J].社会科学家.2002(06)

[5] 孙艳红,张斌.我国现行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J].洛阳师专学报.1999(05)

[6] 温泉.论我国旅游行业管理中的政府行为与旅游管理体制[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05)

[7] 李平.新中国旅游管理体制的演变与启示[J].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3(03)

[8] 安庆市旅游管理体制创新建议[J].决策咨询通讯.2006(05)

[9] 魏小安著.旅游发展与管理[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东南亚旅游市场现状范文2

关键词:转型增效;海南;国际旅游岛;措施

一、海南旅游产业转型增效的背景

经过20年的开发建设,海南旅游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成为推动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扩大就业、促进开放、推进城市化进程方面功不可没。

然而近年来,海南旅游业的发展面临诸多难题。首先,海南是旅游资源大省但并非旅游经济强省,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在全省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其次,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虽逐年递增,但收入总量不大,显示出海南旅游产业这几年的发展仍属数量型而非效益型、旅游经营是粗放型而非质量型。再次,海南旅游开发进程中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景点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和海口、三亚等市县,西部和中部地区旅游开发缓慢,对当地经济的贡献极小,产业带动作用难以凸显。

二、海南旅游产业转型增效的意义

转型增效成为提升海南旅游经济的现实选择,是海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海南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总的来说,转型增效的趋势就是要从游览观光为主向休闲度假为主转变,具体反映在度假游客所占比例上升、游客平均停留时间增长;从数量型扩张为主向效益型扩张为主转变,具体反映在旅游总人数、总收入等指标保持同步快速增长;从旅游产业一枝独秀向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全面繁荣转变,具体反映在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同步增长;从零散、小型、支离的产业现状向旅游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转化,主要反映在旅游产业结构进一步完善、产业的规模进一步增大;从游客被动引导向游客的主动参与转变,主要反映在游客需求的个性化不断增强,从欣赏自然风光为主,向欣赏自然风光、体验民族风情、休闲度假等多元化转变。

三、促进海南旅游产业实现转型增效的措施

(一)加快国际旅游岛建设是海南旅游产业转型增效的有效途径

加速国际化进程是海南实现国际化滨海度假旅游目的地这个长期目标的必由之路。海南的目标应是做成精品旅游目的地,面向国内外高端客源市场,追求游客的质量而非数量,既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保证旅游企业有更高的综合收益。

2008年3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同意海南进一步发挥经济特区优势,在旅游业对外开放和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积极探索,先行试验;同时批准海南省在海口、三亚、琼海、万宁四市各开办一家市内免税商店,以方便国际游客旅游购物。建设国际旅游岛被认为是海南省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增创海南体制、机制、投资环境新优势的重要标志,对海南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乃至整个海南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开展高尔夫旅游,促进产业转型增效

海南拥有开展高尔夫旅游不可多得的资源优势,目前营业的16家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及其周边数十所国际著名度假酒店大多分布在海口与三亚之间的东海岸沿线,大致可分成海口、博鳌、兴隆、三亚四大片区,这4个地区也是海南岛已经开发出来的主要旅游区。这些基本上都是旅游度假型球场,70%以上的客人来自岛外,同酒店业一样,存在着明显的淡旺季,每年的1、2、11、12月的冬季,由于国内北方和亚洲北部地区的球场大多封场,大批客人前来海南打球,这4个月成为海南球场的经营旺季。

根据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战略部署,未来5年,海南旅游业的工作重点是提升在国际客源市场的知名度及份额,使海南成为能够吸引大批外国游客的国际度假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高尔夫旅游,可改善海南旅游产业的客源结构、提高境外客源比例、促进海南旅游国际化,还将直接带动航空、酒店、餐饮、会展、零售商业、媒体广告等相关产业发展。高尔夫旅游可吸引国内外高端客源,有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促进海南旅游由游览观光为主向休闲度假为主转变,由数量增长型向效益增长型转变,推动海南旅游产业转型增效。

(三)着力发展节庆会展(奖励)旅游产业

1、海南节庆会展(奖励)旅游产业现状。近年来,海南的节庆会展数量日益增加,档次、规模逐年上升,呈现蓬勃景象。节庆会展经济已成为带动海南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海南省市级贸促会和会展协会与国内外会展协会建立了初步的同盟关系,争取到一些会方、城市论坛、知名展览会、全国性订货会到海南举办。但是海南岛内市场有限,会展资源也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力拓展岛外资源、引进岛外品牌展会势在必行。海南应继续在全省和省内若干重点城市举办有一定影响的会议活动或旅游节庆活动,如海南岛欢乐节、海南岛椰子节、海口的冼夫人文化节、五指山的黎族三月三文化节、三亚的世界小姐选美大赛、世界先生选拔大赛、新丝路模特大赛、琼海的博鳌亚洲论坛等。

2、海南节庆会展品牌塑造:以博鳌亚洲论坛为例。(1)博鳌亚洲论坛概况。2001年2月27日,来自澳大利亚、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大韩民国、新加坡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小镇召开大会,正式宣布成立博鳌亚洲论坛(Boao Forum For Asia,BFA),并将博鳌定为永久会址,同时决定每年在此举行一次会议。(2)博鳌亚洲论坛的会展效应对当地发展的影响。博鳌目前已经成为海南省新的旅游热点。2008年10月旅游黄金周期间的海南旅游景点人气排行榜上,博鳌的游客量及受欢迎程度仅次于传统老牌景点“天涯海角”。同时,博鳌亚洲论坛使博鳌成了国内甚至国际大型会议的首选之地,国内外许多公司争相到该地召开会议,现有酒店的会议设施常超负荷运转,每天都要接待一两个会议,有时一天有3个会议同时在酒店内举行。这反映了博鳌亚洲论坛带来的巨大品牌影响。尤为重要的是,博鳌亚洲论坛改变了以前传统海南旅游线路的“三点”模式,即海口、万宁市兴隆镇、三亚模式,新增加了琼海博鳌一个点,使琼海市在海南岛东线旅游带中占据重要一席。并且以点带面,逐渐形成了“万泉河旅游圈”,带动了沿岸地域的经济发展。

(四)注重海南旅游策划,推陈出新锻造新产品

近年来,海南优良生态自然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在海南买房,从而带动了海南房地产业的悄然复苏,并出现了所谓的“度假客成房东”的新现象。中国旅游报社曾派遣记者在海口、三亚两地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地访谈调研,掌握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与各房地产商和旅行社等相关旅游企业进行了积极沟通,先后召开四次协商会议,最终促成行业的合作和度假购房游线路的诞生。2004年4月9日,海南6家旅行社与8大房产商在海南省海口国际商业大厦签订协议,决定在当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正式启动海南岛度假购房游。根据协议,6家旅行社与8大房产商将分“五一”、暑假、“十一”、欢乐节等4个阶段,联合向全国客源地组团社和目标游客推广海南度假购房游。这是海南省第一条度假购房游线路,也是房地产业与旅游业的首次“联姻”。这既是创新的旅游产品,又是房地产销售的创新模式。

在这个项目的运营中,旅行社仍然是旅行社,而房地产商只是提供项目。旅行社靠收取团费盈利。购房团的团费比较正常,不是一般的低价团,旅行社可从中获得正常利润。购房团的团费先由团员个人支付,如果团员买了房,可到旅行社办理退团费手续,最终这笔团费由房地产商支付,并且房地产商再支付给旅行社购房团员团费金额20%的服务费。

这条旅游购房线路为五天四晚游。游客将参观楼盘和游三亚、博鳌,最大的卖点是团员买房可报销团费,等于免费旅游。这与一般的常规旅游不同,对有意购房者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中国旅游报》设专版介绍这一新产品,向全国各地旅行社信息,全国上万家旅行社已成为各地“度假购房团”组团社,也是海南房产销售的推广、组织者。此后,“海南度假购房游”策划阶段结束,进入实际开展阶段。“度假购房线路”目前已经成为海南各大旅行社的常设线路。

综上所述,开发适合海南特色的专项旅游产品,既可以促进旅游业的结构调整,又能够有效提高海南旅游业的品质,扩大影响力,从而提高海南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

(五)在岛内重点城市建设4-5个大型旅游集散中心

全国首家旅游集散中心是上海旅游集散中心,于1998年建成,开行业之先河。这是中国旅游业发展史上又一里程碑。此后国内许多城市开始兴建旅游集散中心。从一般商品的需求规律来看,不同的消费层次有不同的需求,为了满足这种不同的需求,消费者需要去不同的商店购买不同的产品。在大多数人的意识中,买便宜货上地摊,买大件商品上大商场,买精品上专卖店,这已经成了一种消费习惯。把这个思路转换到旅游产品销售的研究上来也是如此。不同之处在于旅游产品是综合性、渗透性较强的产品形式,一个单位数量的旅游产品的购买,比如一条旅游线路,需要单个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链接与综合,从这个角度上讲,旅游集散中心是旅游产品或服务的单个展示或组合展示的场所,旅游消费者身在其中,就像购买大件商品,需反复比较、选择,才不至于花冤枉钱。

旅游集散中心运作有五大利好。一是交易集中化:企业集中、产品集中、信息集中、服务集中,是旅游超市的最大优势和最明显特点。二是选择多样化:客人可从中比较从而选择物美价廉的产品,有利于消费者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选择,从而提高服务的个性化水平和顾客的满意程度,同时也充分保障了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三是资讯互动化:客人可收集世界各地的旅游资讯、观看旅游风光片、选择旅游线路,向各个展台说明自己的出游意向。四是服务直接化:在旅游集散中心里,消费者接受的是零距离的服务,旅游企业处理的是直面的咨询。这与那种层层的“雁过拔毛”式的状况截然不同。

旅游集散中心不失为其中一种较为有效的措施。在海口、三亚、琼海、五指山、文昌各兴建一座旅游集散中心,有利于海南旅游产业转型增效升级。

总而言之,海南作为新兴的海岛型度假旅游目的地,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树立品牌、开拓市场,需要政府主导,更需要聚合旅游企业的资源进行整体推广和布局。

参考文献:

1、马耀峰,李旭.西北五省区入境旅游流动态规律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1(1).

2、吴承照.现代旅游规划设计原理与方法[M].青岛出版社,1998.

3、宣国富,陆林,汪德根等.三亚市旅游客流空间特性研究[J].地理研究,2004(1).

4、蒋三庚.旅游策划[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东南亚旅游市场现状范文3

关键词:桥头堡战略、东南亚语言人才、人才需求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a)-0000-00

1 目前云南省东南亚语言人才培养现状

2012年由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政府外事办公室联合印发的《 关于加快云南省高等学校小语种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在设有外语专业的高校,率先开设双专业或复语专业,学生可修读小语种学位或专业课程;高校面向英语专业学生开设旅游课程,面向旅游专业学生开设小语种课程,培养小语种旅游人才;非英语专业学生可选修小语种课程代替大学英语课程。

为适应桥头堡建设新形势下人才需求,云南省东南亚语种教学规模不断扩大、质量逐步提升,目前共建设东南亚语种教研室56个,选修东南亚语种的高校在校生人数达3.5万余人。目前全省共有43所高校开设了62个东南亚语言专业,在校生达6159人。人才培养模式大概可分为“单纯语言型”、“语言+方向型”和“专业+语言型”三种。“单纯语言型”以语言文化为主,大多本科院校选择此模式。“语言+方向型”以语言为主,加入方向型课程,如商务、旅游等,高职院校多采用此类培养模式。“专业+语言型”则以某学科专业为主,同时辅修一门东南亚非通用语,此类型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校中占有相当的比例。

近年来,云南省教育厅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东南亚语种重点专业、公共教研室和教师培养等项目建设。鼓励高校采取“2+2”或“3+1”等对外合作办学模式培养人才;同时,设立奖学金,启动等级考试试点,建立小语种精品课资源库,推进校际资源共享,为桥头堡建设提供小语种人才保障。

2 我省东南亚语言人才需求状况及培养模式探究

东南亚语种主要是指泰国语、老挝语、越南语、缅甸语等我国西南边境邻国的语言。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主要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对外开放程度。云南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合作交流上享有重要地位,东南亚语言人才的培养在未来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1 泰国语

随着我国与泰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泰国语专业的人才需求必然随之增加。据2007年对东盟非通用性语言人才的需求量统计显示,仅泰国语东盟贸易翻译人才及旅游服务人才需求量就达1万人,直接或间接服务于中国东盟社会经济的应用型泰语人才更是超过了8万人。

根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要求,泰国语人才直接服务于中泰旅游领域和中泰商贸领域岗位群,主要是在外资企业、事业单位、涉外宾馆、国际旅行社等涉外企业的一线岗位。

云南省沿边对外开放经济带的建设,在拓展了云南边境贸易的同时也促进了云南省出入境旅游的发展。据云南省旅游局的数据显示,近十年我省导游总人数为20198人,其中泰语导游仅有51人,可见泰国语人才在云南旅游界是极为稀缺的。

2.2 老挝语

中国是老挝最大投资国之一,截止2012年3月中资企业在老挝投资33亿美元,已有742个投资项目,主要集中于矿产、工业、手工业、农业、水电能源等领域,在2012年的中国(云南)D老挝经贸推介会上,云南和老挝双方共签署10个双边合作项目,涉及教育文化、旅游、农业、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天然橡胶进口国和消费国之一,国内供需缺口逐年加大,对进口的依赖逐年增长。云南橡胶等热带作物产业的栽培加工拥有了先进的管理、生产经验,植胶技术世界领先,具备了与东南亚、南亚合作开发以橡胶为主的热带作物栽培与加工的能力。因受老挝发展相对滞后和《老挝外籍劳务管理办法》的制约,中资企业将从国内引进大批掌握老挝语、又具备相关领域专业技能的人才,为项目实施提供人力资源支持。目前,云南省缺乏大批既懂老挝语、又掌握国际商贸业务、农产品栽培加工技术的专门人才,严重影响了桥头堡建设的推进,制约了中资企业在外的投资与发展。培养“语言(老挝语)+专业(经贸及农产品栽培加工)”的高技能人才即可解决此问题。

2.3 缅甸语、越南语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及云南“桥头堡”战略的实施,大量中资企业到缅甸、越南投资。特别是中越经贸历史悠久,云南省的红河、文山州一直在中越经济交流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07年红河州外贸总额列云南第三位,贸易伙伴中越南列首位。据调查,近年来滇越边境贸易发展状况良好,滇越贸易总值占云南省边境贸易总值的50%以上。

国际贸易的进行离不开直接有效的商务沟通。因此在云南和缅甸、越南的贸易过程中需要懂语言的专业翻译人才来沟通,特别是需要懂得商务谈判的语言人才。

2.4 东南亚对外汉语

由于地缘相近,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教育合作十分频繁。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往来的增多,华文教育也受到所在国民众的广泛欢迎,甚至出现“汉语热”。近年来,泰国、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对汉语教师的需求量很大。幼儿园、中小学、高校、孔子学院及其他文化教育机构都需要大量的汉语的老师。由于青少年的英语还在学习中,为了能及时与学生沟通,汉语教师最好能懂得该国语言,因此各高校在培养东南亚语言人才时适当加入对外汉语课程;对外汉语专业也应增加东南亚语言课程。

3 用人单位对东南亚语言人才素质能力的要求

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许多外资企事业单位还需要学生掌握英语这门通用语,同时比较重毕业生的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善于沟通,有良好的社交能力;诚实守信,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较强的工作责任心。

由此可见,用人单位对东南亚人才的需求,不但重视毕业生的语言能力,更注重的是毕业生所具备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以上情况表明,今后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应根据专业特点和人才市场需求,制定更适应“桥头堡”战略的东南亚语言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关于加快云南省高等学校小语种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云教高〔2012〕3号

[2] 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国发[2011]11号)

东南亚旅游市场现状范文4

‘  关键词:南宁;旅游业;SWOT分析;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17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1-0023-03

一、前言

旅游业是南宁的重要产业之一。南宁旅游资源较丰富,并在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后,产业规模急剧扩张,然而随着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仍旧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故认清自己,把握机会,迎接挑战。提升市场竞争力便是当前非常迫切的工作。本文正是利用SWOT分析方法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南宁旅游业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一种常见的战略规划研究分析技术。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各种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及对策等。其中s为优势(Strength),w为劣势(Weakness),0为机会(Opportunity),T为威胁(Threat)。区域旅游发展中的优势和劣势代表区域旅游发展的内部条件,机会和威胁代表区域发展所面I临的外部环境,通过对南宁旅游内外部条件或环境的全面分析,制定出更加有效地开发战略和营销手段来适应旅游发展的需要。

(一)南宁市旅游业发展优势  1.旅游产品优势。经过多年开发和建设,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都市风光“一日游”、武鸣“壮乡风情游”、“横县茉莉花节”、青秀山、大明山、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南宁国际旅游美食节等旅游产品,以这些产品为依托,绿城揽胜游、边关风情游、八桂精华游、中越跨国游等旅游线路也基本形成。同时,以南宁市壮乡绿城商务会展旅游区为中心,向北到大桂林山水文化旅游区、向南到环北部湾海滨跨国旅游区,这一贯通广西的黄金旅游线正在形成,南宁作为全区旅游中心城市的地位逐渐显现,作为旅游集散中心的地位日益突出。此外,连续六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和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也为树立南宁市的旅游人文品牌形象奠定了较好基础。除此之外在区内外有影响力的产品还有广西博物馆、伊岭岩、杨美古镇、贝丘文化遗址、临水一西江苑、良凤江一凤凰湖休闲度假区、金伦洞、大龙湖、七百弄等。  2.旅游接待优势。截至2006年底,南宁共有国家4A级景区3家,3A级景区5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5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家,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4家,广西工业旅游示范点1家。旅游星级饭店86家,其中五星级5家、四星级7家、三星级32家,二星级33家,一星级和其他涉外酒店共2家;旅行社60家,其中国际社15家,国内社43家:旅游服务中心、旅游协会等中介、社团应运而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培训、信息交流、咨询等服务;专门提供网上信息和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旅游专业网站――南宁旅游信息网已开通,为国内外游客查询南宁旅游信息提供了便利。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基本能够满足海内外游客的需求。

3.区位交通优势。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位于广西南部,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以南,介于东经107019'。109。38’、北纬22。12'~24。02'之间,土地面积22 112平方公里,市区面积6 479平方公里。处于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是环北部湾沿岸重要经济中心;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东邻粤港澳,西接印度半岛,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是新崛起的大西南出海通道枢纽城市。具有“两近两沿”的特点。“两近”:一是近海,市区距钦州港、防城港、北海港分别为104公里、173公里和204公里:二是近边,距中越边境的东兴市、凭祥市分别为204公里和230公里。“两沿”:一是沿铁路线,湘桂、黔桂、黎湛和南昆铁路在南宁交汇,是西南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二是沿江,邕江是西江的支流,而西江又是珠江的干流,西江二期整治工程完工后,1 000吨级内河船舶可以从南宁直达港澳。南宁市对广西沿海城市发挥着中心城市的依托作用,对华南、西南经济圈发挥着枢纽城市的连接作用,对东南亚各国发挥着中国前沿城市的开放作用,处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大湄公河次区域一轴两翼区域合作战略构想的重要位置。特别是从2003年起,市委、市政府安排专项资金补贴国际航线、航班的开通,现已开通了南宁飞往香港、吉隆坡、新加坡、胡志明市等重点客源市场的国际航线、航班,逐步构建成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4.旅游客源市场优势。独特的地理区位,使得南宁拥有海内外广阔的旅游客源市场。港澳台和华侨是较为稳定的入境游客源市场,东南亚客源市场有较快的发展。区内居民节假日短途旅游形成了相当规模,外省区的游客明显增多。南宁市居民出境游和内地居民经广西到中越边境和东南亚旅游的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开发潜力巨大。

(二)南宁市旅游业发展劣势

1.整体开发层次低,精品偏少。目前,南宁市旅游资源缺少深层次的开发,表面化、随大流现象严重,缺乏独特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个性特色。在众多旅游资源中没有一家像桂林山水、北海银滩那样的世界知名品牌。

2.景点分散,缺乏整合,门票定价不合理。各旅游景点互不关联,缺乏立体开发,造成旅游产品孤立现象,无法形成完整的旅游线路,重复建设严重,从而使得旅游者意愿下降。比如,人民公园、金花茶公园和动物园都先后建成儿童游乐园,产品大同小异。门票定价不合理,比如人民公园和金花茶公园不收门票,青秀山和动物园门票在15元~30元不等,这造成了前者人满为患,环境破坏严重,而后者寥寥数人,未被充分利用,游客分布很不平衡。  3.宣传力度不够。长期以来,南宁市对城市旅游重视不够,缺乏强烈的市场开拓意识,同时单纯追求门票收入,导致旅游业综合效益不高。对于旅游景点的开发上也存在盲且性,重复性,造成资金浪费,导致旅游产品单一化。这与当前市场竞争从景区、景点、资源、品味的竞争转变为综合服务质量的竞争严重不符。长期以来,缺乏对自身旅游资源的对外宣传,虽然这几年进行了大量的宣传促销活动,打造了一年一度的南宁国际民歌节等,但效果还不够理想,外地人对南宁的了解也仅限于此,而不知道南宁还有其他的众多旅游资源,旅游知名度相对较低,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  4.管理体制不顺,各旅游相关部门协调性差。由于旅游资源所属行政管理部门不同,各县、区依然处于自发的点状发展,没有注意发挥合力优势,使旅游市场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与当前大合作、大统筹、大效益的管理经营理念有很大差距,这也是制约南宁市旅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管理层面因素。

(三)南宁市旅游业发展机会  1.政府的重视。近年来,南宁市委、市政府加快培育旅游业发展的新措施、新办法不断出台,加大了对旅游业发展的投资力度,优化旅游投资环境,将旅游业确定为重要的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从上到下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比如为保证“十一五”期间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南宁市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南宁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快南宁市旅游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等文件,在人、财、物和发展环境上给予旅游企业政策上的优惠支持。

2.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加强。南宁市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沿,是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城市,是中国通往东盟的桥头堡。随着“一轴两翼”区域合作战略的推进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快速建设及北部湾经济的发展,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以及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框架的逐步构建,为南宁旅游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借助这个平台,不仅提升了南宁的知名度,而且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来。拥有这些南宁就有条件建成面向东盟国家、西南经济圈和华南经济圈的区域性国际化旅游基地。

3.知名节事的举办。一年一度的南宁大型国际民歌节、南宁美食节、模特大赛、动漫节等节事的举办,不断地冲击着周内外游客的眼球,让他们不断了解这个陌生的城市,也为南宁带来了机遇。

4.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随着我国人均收入和居民个人可支配收人的增加,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带薪休假制度以及多个长短假日的实施,使南宁的国内旅游客源市场有了较快的发展。区内居民的短途旅游和外省区到南宁进行观光、商务、度假、会议、避暑、考察等旅游活动的游客呈上升趋势。

(四)南宁旅游业的威胁  1.竞争威胁。南宁旅游业在短时间内还改变不了知名度低、产品规模小、质量不高的欠缺,在区内外竞争力不算强的现状,旅游者一般都要去游名气更大的景区和目的地。南宁周边如云南的西双版纳、石林以及贵州等地旅游也搞得风风火火,即便是区内的桂林和北海,这几年也分别打着“山水甲天下”和“天下第一滩”的王牌,与南宁在同类资源产品开发方面形成了~种竞争态势,分流了较多的客源。

2.人才威胁。由于南宁旅游业尚不发达,缺乏对旅游人才的吸引力。目前,南宁旅游业的从业人员小到旅行社导游、大到旅游管理部门负责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知识陈旧的情况,特别是缺乏旅游开发与营销的创新思维,难以跟上时代的脚步,没形成质的突破。

三、南宁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通过上文的分析,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应对:

1.政府协调,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强对旅游业发展的指导,协调好各行业各部门的关系,统筹做好旅游项目的规划,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旅游环境的优化等相关工作。上下一盘棋加快各县区旅游开发建设,实施旅游精品战略,推出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塑造具有南亚热带自然风光和壮民族风情特色的南宁旅游品牌,集中力量打造山水风光休闲游、历史文化游、壮乡风情游、会展商务游等旅游项目。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区域旅游合作,实现区域联动、资源共享、客源互补、共同发展的旅游发展格局。这样,就可以发挥南宁作为广西政治文化中心、兼具多次举办各种形式的会展活动、城市基础设施得到较大完善的优势,弥补缺乏强有力的旅游资源种类的劣势,在短期内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东南亚旅游市场现状范文5

关键词:海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海南省

一、海洋旅游业的兴起

海洋,作为人类星球最迷人的部分激发了人类旅游的向往和愿望,人类,不论距离远近、现在和未来,都不应该剥夺欣赏与享受海洋所具有的丰富性的机会。海洋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事业,成为除山水风光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之外的又一重要旅游资源类型。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自己的领海以及广阔的公海、大洋领域,不断的开发旅游资源,开辟众多海洋旅游项目,世界海洋旅游事业正向广度和深度迅速发展。海洋旅游已经成为一个重要产业和一种实践与发展的工具。

中国政府发表的《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白皮书,论及海洋旅游发展时指出:“中国海洋旅游采取依托沿海城市,突出海洋特色,分区、分片建设的政策,近年来在沿海开发建设了300多处海洋与海岛旅游娱乐区,兴建了各具特色的旅游娱乐设施,使海洋旅游业成为迅速发展的海洋产业。”据了解,中国大陆海岸线北起辽宁丹东南到广西防城,沿岸已开发有1 500余处旅游娱乐景观资源。按照规划,中国将逐步成为海运强国、船舶工业强国、海盐生产大国、海洋旅游大国和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大国,并最终成为海洋强国。由此可见,大力发展海洋旅游产业,不仅是中国自身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势所趋。

二、海南省海洋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一)海南发展海洋旅游的条件

1.气候条件。海南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与美国夏威夷处在相近纬度,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因受海洋影响明显,气候优势明显,全年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常青,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25℃~28℃,最冷的月份平均气温在20℃以上。其光照时间长,年日照时数约1 750~2 650小时,年晴日在300天以上。当北国千里冰封的时候,这里依然暖风和煦,可以海浴。海南囊括了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这五个要素,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旅游休闲度假区和避寒胜地。

2.海洋旅游资源。海南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海洋省份,其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及周围岛屿、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所辖海域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是陆地面积的近60倍。已开发的海岛有南湾猴岛、蜈支洲岛、分界洲岛、盈滨半岛、神舟半岛、鹿回头半岛、玉带滩半岛等。海岸带景观分布在海南岛长达1 618公里的海岸线上,到处都可以开发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圣地的旅游资源。目前海南岛港湾84个,可开发的68个。较著名的有亚龙湾、三亚湾、海棠湾、大东海、香水湾、石梅湾、高隆湾、东寨港、棋子湾等。作为世界上热带海洋旅游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海南依托独特的海洋优势,必将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海洋旅游基地。

3.人文资源。海南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民俗风情等人文旅游资源也丰富多彩,如黎苗族歌舞、琼剧、人偶同台木偶戏、儋州调声等,都是极具海南地方特色的文艺表演。岛上除汉族外,世居海南岛的少数民族有黎族、苗族、回族。各少数民族至今保留着许多质朴敦厚的民风民俗和生活习惯,尤其是黎族,其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使海南的社会风貌显得独特而多彩。海南一年一度的欢乐节,都会吸引众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换花节、冼夫人文化节、黎苗三月初三、国际椰子节、儋州民间歌节等也是市民喜闻乐见,游客津津乐道的民俗节庆。

4.客源市场。海南的客源主要以国外游客、港澳台游客以及内地游客构成。据海南统计局统计,2009年海南接待过夜人数合计2 250.33万。其中外国人37.21万,香港同胞12.18万,澳门同胞0.56万,台湾同胞5.20万,国内旅游者2 195.18万。境外旅游收入18.90亿元,国内旅游收入192.82亿元。

以三亚为例,据三亚统计局统计分析,2009年三亚外国游客按入境人数排序位居前五的依次是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德国,其中俄罗斯77 210人次,占外国人游客的33.2%;日本23 507人次,占10.1%;韩国19 750人次,占8.5%;美国12 624人次,占5.4%;德国10 558人次,占4.5%。共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9 497万美元。

5.硬件设施。(1)酒店。根据海南省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截至2009年,海南共有星级宾馆260家,其中,五星级宾馆20家,四星级宾馆54家,三星级宾馆117家。2009年旅游饭店接待人数达1 706.64万,旅游饭店客房开房率59.18%。(2)交通。航空。海口美兰机场、三亚凤凰机场已开辟国际、国内外航线156条。俄罗斯、韩国、英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开通了往返三亚的航班,直飞海南国际航班的国内外航空公司达25家。铁路。海南主要铁路为海南东环铁路、海南西环铁路、粤海铁路。粤海铁路通道已于2002年正式开通。三亚至广州,三亚至上海,三亚至北京的旅客列车已正式运行,并与全国铁路网并网。东环铁路2010年底建成通车后这南北两个城市间的乘车时间将缩短至1.5小时。公路。省内任何地方都有一级以上的公路连接。通车里程达1.7万余公里,以“三纵四横”为骨架,有干线直通各港口、市、县,并有支线延伸到全岛318个乡镇和各旅游景点。海运。全省68个天然港湾,已开辟港口24个,其中以琼山、三亚、八所、洋浦四个港口为最大。海口、三亚纳入了众多国际邮轮公司的停靠站点,美国嘉年华、皇家加勒比和马来西亚丽星等三大邮轮公司,都已开辟了途径海南的定期航线。

随着海南航天发射中心、博鳌机场等工程的建成以及正在规划的西环快速铁路、跨海铁路桥等工程的实施,海南交通运输业将会越来越便捷。

6.国家政策。海南旅游业在中国起步较晚,其各方面发展都不太成熟。但由于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及其有关领导的支持,海南旅游业得到快速成长。2000年国家为扶持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率先赋予海南航权开放、落地签证或免签证等特殊优惠政策,使海南旅游产业逐步走上旅游投资国际化、客源市场国际化、旅游企业管理国际化的发展轨道。

随着2008年5月海南省政府《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要将海南省打造成为吃住游购娱五位一体的国际旅游岛,为海南岛滨海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通过一系列旅游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制度创新和安排,使得海南拥有众多自然资源条件、区位条件、交通条件等优势的同时,又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辅佐。拥有如此多的优越条件,海南海洋旅游产业将有一个更深远的发展。

(二)海南海洋旅游产品分析

根据海洋旅游活动范围,海洋旅游可分为海滨游、海上游、海底游、远洋旅游、海岛游。按活动内容可分为海洋风光游、海洋生态游、海洋文化游、海洋度假休闲游、海洋运动娱乐游、海洋健康疗养游、海洋购物游等。目前海南海洋旅游的主要项目分为:

1.海洋生态观光旅游产品。目前,海南有三亚市南山文化旅游区和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区是以海洋为背景的两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际4A级景区有三亚蜈支洲岛度假中心、海南热带野生动物园、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天崖海角风景区、陵水南湾猴岛生态景区、兴隆热带植物园、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海口假日海滩、亚龙湾热带深林公园等。可以说,海南拥有众多海洋观光旅游资源,在发展海洋休闲旅游的同时,也应规范观光型旅游市场,让两者之间达到均衡状态。

2.海洋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随着政府的不断建设,海南拥有较好的旅游接待设施。海南生活节奏较慢,终年气候宜人,四季鸟语花香,为休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1)海洋休闲度假产品:有亚龙湾,三亚湾、海棠湾、月亮湾、崖州湾、红塘湾、榆林湾等众多海湾,其中建有一大批四五星级度假酒店。形成以观光、休闲、探险、游泳、疗养、度假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旅游业。(2)海洋运动娱乐产品:潜水、海底观光、海岛历险、海上运动、垂钓等海上旅游项目。此外,海南有16个符合国际标准的高尔夫球场;三亚拥有全国第一个10万吨级国际邮轮专用码头——三亚凤凰国际邮轮码头,具有国际化标准的游艇会所——三亚鸿洲国际游艇会游艇码头。可以通过发展海滨高端市场,为海南带来高消费,促进海南的海洋旅游。

3.海洋人文休闲旅游。在海洋旅游开发中,结合了海南本土的历史、民俗文化,节事活动不断丰富海洋旅游产品的层次。打造具有海南本土特色的旅游节目。开发特色海洋旅游产品,开展具有海南特色的海洋民俗旅游,目前,已经开发的产品有:节事活动类(如:海南欢乐节、海洋文化节、沙滩音乐节、蓝丝带海洋保护节等)美丽赛事活动类(如:世界小姐、新丝路模特赛、兰花国际博览会等)民族文化旅游类(如:槟榔谷旅游、呀诺达等)。

4.海洋主题公园建设。海南省海洋主题公园的前期准备工作现已启动,目前已初步选址陵水黎族自治县黎安港旅游度假区。主题公园项目规划面积1 000多亩,将按照世界一流的标准,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建设大型综合性海洋主题公园。 前期项目策划中,海洋公园区包括表演馆、热带海底世界、台风礁湖、水上乐园、海洋影院以及流动演出等各类活动。规划建设综合性的大型海洋主题公园,将和航天主题公园、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大型热带雨林森林公园、大型品牌直销购物中心形成互补,成为带动区域发展和海南旅游产业升级的关键性项目。

表1 以海水为基础活动的参与情况

(三)海水旅游产品游客参与度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目前已经开发的以海水为基础活动的参与情况,特制作问卷调查表,针对前来海南旅游的100名游客进行调查,其中被调查游客当中男女各50名,年龄保持在15~50岁之间。基本情况(见上页表1)。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空闲时间的增多,每年参与这些与海水亲密接触的海洋活动的人数将大幅度增加。

三、海南海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探析

1.立足资源保护,实现资源开发的生态化。首先,应优先保护资源,做到旅游区域分层开发与分级管理相结合。具体做法是根据资源特性划分出资源保护核心区、 缓冲区和旅游开发区等不同层次区域。层次化和片区化开发有利于保护海洋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文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其中旅游开发区可根据旅游活动规律划分出住宿、观光、游览、游乐、休憩、服务与管理等功能片区,以方便旅游服务与管理活动的开展。其次,应实施立体开发,实现海岛海岸线资源利用综合化。海岸线是海岛特有的资源,是海洋旅游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岛屿经济体发展所需要的海岛休闲度假、 观光旅游、 海岛交通、 海洋能源利用、 海水养殖等诸多产业都依赖于海岸线资源,立体化的开发模式能够对有限的海岸线资源实现综合利用。因此,海南省对海岸线的开发和利用要注重符合海滩和岸线的自然属性,同时突出表现岸线景观的地理与文化特性,对岸线分配、 景观布局、 港址选择和用地等方面进行优化。

2.立足休闲度假,凸显海岛文化。度假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市场的主流与趋势所在。海南省应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完备的度假旅游配套设施,营造具有海岛特色的休闲度假氛围。一方面在保护海岛资源的前提下,保留具有特色、 原生态的休闲农场、村庄或者城镇,建设生态化的特色酒店、度假村、小木屋、游船码头以及海岛、海滩、海上的各种娱乐设施,提供民风民俗表演、岛民生活体验、 渔家乐等互动性强的旅游活动,让海岛特色深入人心,让旅游者获得深层次的旅游体验和身心的放松。另一方面应进一步挖掘和发展海南省海岛文化,建设标志性海岛旅游设施。标志性建筑或景观在海岛旅游开发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标志性建筑或景观在功能上应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在造型上可树立项目开发的独特风格,在形象上应成为海岛的代表性意象,在文化上应显示具有海南省特色的文化理念和特征。

3.合理开发海洋旅游资源,促进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海南海洋资源是未来旅游开发的重点,它蕴涵极其丰富的资源且特色突出。是大自然给予我们极其容易受到破坏而难以恢复的礼物,是不可再生资源。海南拥有中国最丰富的海洋资源,在进行海洋开发时必须对开发的项目进行海洋生态系统研究,按照时间一致性和空间一致性的要求,特别强调的是现实情况远非固定或静态的,合理定位、开发和配置,取得整体的效益。不可盲目的开发和重复建设。以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让海洋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学伦.旅游地理学[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

[2]李红波,李悦铮.海南省海洋旅游发展探析[J].海洋旅游与开发,2008,(10).

[3]慎丽华.海洋旅游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思路[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4,(4).

[4]张月芳,袁国宏.海南省海洋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7,(2).

[5]姜鹏鹏.中国滨海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以大连、青岛、厦门、三亚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东南亚旅游市场现状范文6

一、广西与东南亚国家旅游业的比较分析

1.旅游资源的比较。广西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桂林至阳朔漓江风景区在世界上享有较高声誉并吸引着大批中外游人,广西海岸线长达1595公里,有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北海市有观涛旅游胜地冠头岭,有被称为“大小蓬莱”的涠洲岛及斜阳岛屿风光,有“滩长平、沙白细、水温净、浪柔软”的白虎头长滩,有钦州市的龙门七十二泾,以70条水道环绕100多个岛屿,十分引人入胜。广西的文物古迹众多,有年代久远的柳州白莲洞、桂林甑皮岩、南宁豹子头等古人类遗址,有壮族先民的花山崖壁画,还有兴安灵渠、桂林王城、柳州柳侯祠等古建筑。广西的花木禽兽观赏资源也十分丰富,广西已鉴定的植物就达6000余种,其中银杉、铁杉等为世界珍稀种。已发现的兽类130多种,禽类500多种,两牺爬行类120多种,其中属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40多种,这些是供人们科学考察、探险、避暑等综合性旅游活动的天然场所。广西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有壮、瑶、苗、侗、仫佬、毛难、回族等,各个少数民族都有浓郁的独特风情和各具异彩的民族特色,各民族有独具特色的建筑艺术、歌舞乐曲、工艺特产、风味佳肴以及斗马、斗牛、斗鸡、斗鸟等习俗活动。

为了使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广西建起了5个既具特色、又相互联系的旅游区,即突出山水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桂林旅游区;突出少数民族风情风俗特色的柳州旅游区;突出亚热带风光、边关景观和壮族先民文化特点的南宁旅游区;突出侨乡、寺庙、古迹特点的桂东南旅游区;以滨海风光为特色的滨海旅游区。目前,广西已初步形成北有桂林、南有北海向全区各地幅射延伸的旅游线路,开辟有观光旅游、滨海旅游、度假旅游、民俗风情旅游、森林旅游、古文化旅游以及各种特殊旅游项目。

东南亚各国的旅游资源也斑斓多采。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东南亚国家(除了老挝这个唯一的内陆国外)都有漫长的海岸线,泰国的帕塔雅海滩,马来西亚的波德申海滩,菲律宾的马尼拉海滩是著名的海滨游览地。特别是泰国的帕塔雅海滩,原是一个荒凉的渔村,由于泰国政府的积极开发,帕塔雅已成为世界有名的旅游度假中心,每年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收入占泰国全国旅游业收入的1/5,超过10亿美元。东南亚有众多岛屿,印尼有1.3万个岛屿,菲律宾有7000多个,许多岛屿风景如画,名胜古迹众多,保留着地方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风光和民族风情交融,如巴厘岛已成为印尼最负盛名的游览胜地,到印尼的外国游客有1/4是到巴厘岛旅游的。东南亚有许多奇特的火山,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东南亚地区的植物和动物资源十分丰富,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的森林覆盖率在70%以上;东南亚植物种类达数万种,拥有大量奇花异草,香蕉、菠萝、木瓜、山珠、榴()等热带水果常年不断;东南亚约有4万种动物,其中大象、老虎、犀牛、巨蟒、鳄鱼等珍稀动物都有分布,东盟国家利用这些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等,东南亚地处低纬地带,除缅甸北部地区外,基本都属热带气候,由于全年无寒暑交替,终年都可开展旅游活动。

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东南亚地区拥有称为古代东方四大矢奇迹的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和柬埔寨的吴哥窟。缅甸的仰光大金塔据传已有2500年的历史,东南亚各国拥有众多的古迹,如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猿人”遗址,越南的“和平文化”、“东山文化”遗址。此外,所有的东南亚国家都属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世代相传的习俗和民族特色增添了游人的极大兴趣。如泰国各民族有多姿多彩的节日,主要有宋干节、水灯节、大象节等,还有闻名于世的古典舞和民族舞,别具一格的泰拳,以及赛象,斗鸡、观鱼等等。近年来,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迅速,它们的建设成就也吸引着许多国家的大批游人。

从以上的叙述可见,广西与东南亚国家的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双方有着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条件,与东南亚相比、广西的旅游资源非但不逊色,反而有着许多独有的资源和景色。

2.旅游设施的比较。经过10多年的大力发展,广西的旅游接待设施已具较大规模。到1993年底止,广西有旅游涉外饭店67家,其中四星级饭店4家,三星级16家,二星级3家,一星级5家,旅游交通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北海机场建成并投入使用,先后开迎了北海至广州、深圳、北京、上海、桂林、香港等空中航线,南宁机场扩建完工;铁路交通更为方便,开通了桂林至广州的旅游专列和南宁至广州的特快列车;修通了南宁至北海的二级公路,公路运输四通八达;水上运输有梧州直通香港客轮;又开通了北海至海口、越南的海上航线;旅游通讯进一步现代化;广西各地市县基本实现国内外直拨电话以及全区开通无线移动电话和寻呼服务。

东盟各国有着便利的交通设施。泰国首都的廊曼机场已发展成为东南亚最大的航空港之一,其航线通往世界32个国家和地区,平均每星期有888架飞机抵达廊曼机场,旅客流量达8500万人。新加坡地处东南亚国际航空中心,新加坡樟宜机场是国际一流水平的机场,1991年进出樟宜机场的乘客达1630万人次。新加坡航空公司和樟宜机场从1987年以来一直分别蝉联亚太旅游协会颁发的最佳航空公司奖和最佳机场奖。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的陆路交通也比较发达,三国之间有陆路相通,三国境内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公路质量属一流。铁路方面,马来西亚铁路发展较早,目前铁路网覆盖整个西马,且已全部实现电气化,铁路线南可直通新加坡,北与泰国铁路系统联线。马来西亚优良的交通系统已被世界银行定为交通发达的a级国家,在通讯设施方面,泰国的、通讯网络遍及全国,任何府份都可使用idd国际直线电话,手提移动电话已很普遍。东盟国家大力兴建旅游宾馆和饭店,泰国客房数由1962年的9028间增至1990年的16.8万间,1994今年又增至23万间,多数为3—4星级;截至1992年,马来西亚有客房5.6万问;至1991年,印尼星级饭店已达432家;目前新加坡有客房2.4万间。

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的旅游设施比较落后,60-70年代,这4国或处于战乱,或受政治、经济危机的影响,旅游业未能走上发展轨道,80年代中后期以来,越南、老挝、缅甸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各国政府开始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积极鼓励外商对旅游业进行投资以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据缅甸旅游部统计,截至1994年年中旅游业外商直接投资额累计约达6亿美元。老挝首都万象和全国各省已有数十家外商独资或合资的饭店和宾馆;经过几年的努力,越南目前共有1928家可供旅游者住宿的设施,其中包括674家国有饭店和旅馆、312家私人旅店,总计客房3.6万间,其中1.7万间客房可为外宾服务。越南、老挝的交通设施也有一定改善,已初具接待和对外运送旅客的能力。1992—1994年这3年中,越南航空公司新开辟了6条国内外航线。老挝也开辟有万象—曼谷、万象—河内等多条国际航线,全国大部分省、县通了公路。跨越湄公河的万象至廊开大桥已在1994年建成。

与东盟国家相比,广西的旅游交通还不够发达,桂林市仍存在交通不便的状况。桂林市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近800万人次,但现有铁路交通条件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在航空交通方面:据统计,桂林接待的入境游客,有近80%是通过空中桥梁进来和出去的,不算港澳台同胞,入境的外国游客则95%以上是乘飞机进出桂林的,但目前除可以从香港直飞桂林外,外国并无直飞桂林的航线,大大影响了客源。

3.旅游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比较。在旅游管理和服务质量上,广西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1993年,广西共有旅游管理机构68个,其中自治区旅游局1个,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6个,地区旅游局8个,县(市)旅游局53个,进一步加强了行业管理,旅游系统各部门经常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服务质量大检查、旅游队伍整顿等工作,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广西开展了“94优质服务质量年”系列活动,桂林市开展了“微笑招呼、英语对话”,“讲礼貌、献礼貌”等优质服务竞赛活动,使旅游行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普遍提高,在1994年全国接待来华旅游者服务质量评比中,桂林市除餐饮获二等奖外,其余8个主要项目全获第一。开展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工作,逐步建立和健全了导游证发放和管理制度,目前桂林市拥有1支训练有素的具有英、日、德、法、印尼、泰、老、越、俄等语种和地方语的导游接待队伍。

东盟国家的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很高。泰国、新加坡的许多高等级饭店都有极为方便的各类通讯设备和各种娱乐场所,酒店免费为客人订购机票和车船票,免费接送客人;各国的大中型饭店备有各式菜肴,以满足来自不同国家游客的需要。注重提高导游员的素质,从而提高旅游业的服务质量。如新加坡对翻译和导游的挑选极为严格,除仪容端庄、整洁外,还要有熟练的外语水平和其它知识,录用后还要经过专门训练,再由国际导游协会进行考核,合格者才发给导游证,这些合格的导游们对工作十分认真,对游客热情、礼貌、周到,得到游客的好评。在旅游服务方面,泰国做得特别出色,硬件服务很健全,交通、通讯、酒店、饮食业都供过于求,软件服务也周到、配套,“顾客至上”、“游客第一”是每个服务单位的宗旨,因此泰国被称为“微笑的国家”。

4.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广西山水风光秀丽,民族风情古朴浓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西旅游业发展较快,现已初具规模,成为非贸易创汇的重要渠道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全区旅游接待人数和外汇收入大幅度增长。1978—1991年,广西接待海外旅游者累计达435.23万人(其中1991年约50万人),年均增长33.06%,旅游收入累计近20亿元外汇人民币,其中1991年达4.15亿元,比1978年增长47.5倍。1992年又接待海外旅游者59.96万人,1993年为51.92万人,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05亿元外汇券。

桂林和北海是广西重要的旅游城市。桂林从1973年开始对外开放,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发展成为国内和国际的一个旅游热点,每年都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1973年桂林只接待入境旅游者977人,到1992年接待入境旅游者达51万多人,成为我国第一个接待入境旅游者超过本市人口的城市。北海拥有发展旅游业的天然条件,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1988年到北海旅游的人尚不足30万,到1990年便上升到70万,1991年剧增为120万,1992年为150万,1993年又共接待中外游客200万人,营业收入近亿元,开创了该市旅游业的一个新纪元。

东南亚国家中,以东盟国家的旅游业较为发达,1980—1990年,东盟国家接待的国际游客从680万增至2100多万,旅游收入从31.8亿美元增加到14o多亿美元;1994年,东盟又接待国际游客258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213亿美元,其中泰国1990年接待外国游客58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48亿美元;1994年游客突破60万大关,达625万人次,创历史最高纪录,外汇收入达60亿美元。新加坡1990年外国游客达530万人,旅游业创汇42亿美元,1994年又接待外国游客688万人,旅游业创汇为60亿美元。马来西亚1990年共吸引游客700万人,赚取外汇15.3亿美元,1994年又接待外国观光者720万人,旅游总收入为23亿美元。印尼旅游业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具相当规模,吸引外国游客数逐年上升:1985年吸引外国游客为74.9万人;1990年为210万人次旅游收入18.6亿美元;1991年吸引外国游客250万人,创汇24亿美元;1994年到印尼观光的外国游客400万人次,创汇达46亿美元,旅游业已成为印尼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菲律宾自1992年拉莫斯总统上台以来,政局逐步走向稳定,经济逐渐摆脱多年的困境,走上增长的轨道,1994年旅游业表现良好,吸引外国游客160万人,旅游业总收入为26亿美元。

印支三国和缅甸的旅游业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但值得注意的是越南的旅游业近年来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异军突起,发展迅速。1986年越南才接待外国游客2万人,旅游收入为1500万美元;到1990年,外国游客增加到25万人,旅游创汇2900万美元;1994年到越南旅游的外国游客迅速增加到102万人,外汇收入达2.1亿美元。

从以上的对比分析可看出,近年来,广西和东南亚的旅游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东盟各国和越南接待的外国游客数逐年上升,而广西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国际游客数量增长不够显著,1988年广西接待海外旅游者51万人,1990年为51.83万人,1991年为49.47万人,1993年为51.92万人,增长幅度不大。可见广西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二、东盟国家发展旅游业的经验及其对广西的借鉴和启示

近年来,东盟国家的旅游业以高于世界平均增长率的速度迅速发展,1990年东盟国家接待的国际游客为21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140多亿美元;1994年,东盟又接待国际游客258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213亿美元,东盟国家发展旅游业有不少经验可供广西研究、借鉴和吸取。

1.重视对旅游业的规划和领导。东盟各国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泰国从60年代以来就拨专款发展旅游事业,泰国政府从第五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开始把旅游业正式列入计划项目,对旅游业的各类发展目标和增长指标作了具体现定,泰国总理还经常亲自出席旅游年的欢庆活动。新加坡在80年代初的几年,对旅游业的投资每年平均在2—4亿美元;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亲自参加旅游发展计划的制订。马来西亚政府把工业、农业和旅游业并列为重点投资发展的产业,1990年马来西亚政府拔出12000万马元作为发展旅游业的特别基金,在马来西亚第六个五年计划中(1991—1995年),国家为发展旅游业拔款达53.39万马元。旅游、石油是国际贸易中的“世界二优”,目前已有126个国家将发展旅游业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不仅是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这些已成为或正在走向新兴工业化的国家,就连英、美、法等发达国家也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争取平衡外汇收支;广西是我国旅游资源的大省区,大力发展广西旅游业对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外汇收入,增强经济实力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要明确“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产业”的意识,政府和全社会都要大力关心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对旅游业的投资,对旅游业在资金、人才培养、基础设施、服务、宣传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扶助。

2.努力吸引国内外资金发展旅游业。印尼政府规定,凡外资投向旅游业者,可享受比其他投资领域更优惠的待遇。由于政策优惠,近年来印尼获得的外资,有近1/5与旅游业、服务业有关,有力地推动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泰国政府规定,投资旅游饭店者,从营业之日起免征所得税5年,所需进口设备及建筑材料免征关税,外国人所获得利润可自由汇出。马来西亚政府规定,任何人投资建设旅馆,可享受为期8年的税收优惠。

吸引外商投资和开发我区的旅游业,可以弥补旅游开发建设资金的不足,推动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广西旅游业的发展步伐。今后应进一步改善交通条件,加快通讯设备现代化,提高劳动力素质。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外商对我区旅游业投资的兴趣将增加。

3.加强旅游宣传促销工作。为了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东盟各国大力开展旅游宣传活动和对外促销活动,宣传方式多种多样,如通过刊物、图片、电影、电

视、广告等手段来扩大影响。泰国政府每年都拨专款作为旅游业的宣传费用,1980年泰国旅游局预算为8300万铢(约410万美元),其中的60%用于广告宣传;1995年泰国的海外旅游宣传预算首次超过10亿铢(约4080万美元),其中半数被用于重点市场的广告宣传。泰国、新加坡的旅游机构在伦敦、法兰克福、纽约、悉尼、旧金山、巴黎、东京等世界著名城市分别设有旅游办事处,这些驻外机构经常散发各种精美的宣传品,在当地的电视台、报刊上介绍本国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民间手工艺等,吸引了大批游客。

为加快发展旅游业,广西要加强旅游宣传促销。旅游部门与外事、外贸、侨务等部门要经常互通信息,相互配合进行旅游宣传工作,可通过出国搞展览的办法宣传广西的山水风光和风土人情,还可以把海外记者和旅游商“请进来”考察,利用他们的影响在国外作宣传。

4.重视和加强旅游业员工的培训。新加坡要求旅游业的管理人员都要经过专门的学校培训或是出国考察、进修、了解国外旅游业的现状,熟悉业务,对导游与其他一些服务人员,当局也要求其经过不同层次的学校及培训中心的学习培训。泰国规定旅游服务员必须具有高中或职业学校毕业水平;还按不同行业进行高、中等水平的培训,有专门培训经理、导游、负责公共关系的班级,也有培训一般服务员的班级。印尼旅游业近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教育和培训的重视,旅游总局多年来有计划地将各部门的管理人员轮番送往旅游发达国家学习,仅规划部门便有十余名工作人员留学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旅游总局对官员的提升资格要求也十分严格,只有获得硕士学位才能由一般工作人员升至领导层。目前,印尼拥有100所高等、中等旅游学校,培养旅游人才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政府在资金上予以重视。

为适应旅游业发展对专门人才的紧迫需求和全面提高旅游业员工素质的需要,建议广西建立从本科、大专、中专到旅游职中的配套旅游人才教育培养系统。对旅游业员工规定明确的专业学历标准,规定酒店经理原则上必须经过高等酒店专业教育,导游必须具备中等以上导游专业学历水平,旅游服务员则必须具有中专或职业旅游学校毕业水平。

5.提高服务质量,把优质服务放在第一位。泰国的宾馆服务堪称一流,由于设备完美,人员受过培训,素质高,服务良好,曼谷的东方酒店已连续10次被评为世界上十佳宾馆之首。新加坡要求旅游从业人员必须熟悉本行业服务范围,明确自己的职责,熟悉商品知识,了解旅客心理;要求服务人员仪表整洁、态度和气、主动热情、礼貌待人,给游客以宾至如归的感觉。

广西在酒店、宾棺、饭店、导游等方面的服务工作做得还不够,今后要千方百计把服务质量搞上去,对翻译、导游、司机等陪同人员,对客房、餐厅、舞厅、商店等服务人员,要不断提高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操作技巧和应变能力,端正服务态度,树立职业道德,加强岗位责任制和工作责任心,满腔热情地为游客服务。6.重视旅游商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旅游商品收入成为东盟各国旅游创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加坡建有许多购物中心,以购物的便利招徕游客,有“购物天堂”的美誉。据统计,新加坡旅游收入的大部分来自旅游者购物,1989年到新加坡的旅游者购物开支就达18.2亿美元。泰国的手工艺品深受广大游客的欢迎,为方便购物,泰国在曼谷廊曼机场、帕塔雅机场和清迈等进出口处设立免税商店,出售手工艺纪念品收入日益增加,1985年占泰国全年旅游外汇收入的33.7,1990年、1991年达到38%。

与东盟国家相比,广西的旅游商品生产不足,收汇呈下降趋势。如1991年广西旅游商品销售收入为2966.68万元外汇券,比1990年下降33.44%,占全部旅游外汇收入的比重仅为7.15%。主要原因是富有广西少数民族、山水风光及滨海特色的旅游商品品种少、质量不高,不能刺激客的购物欲望,许多外国游客往往是空手而归。为了进一步提高广西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必须将旅游商品的开发列入计划,享受新产品优惠政策,不断开发出适销对路的具有广西特色的旅游商品。销售方面,可在各大商场和旅游区设置免税商店、组织受游客欢迎、价廉、富有民族特色和纪念意义的旅游商品,对不便携带的商品提供托运服务,以方便游客的购物需求。

7、重视和加强旅游调研工作。东盟国家的旅游部门都有调研机构,一般都配备先进的资料分析处理设备,拥有高水平的研究人员,他们通过研究,为开拓海外市场和制订发展规划服务。新加坡旅游促进局每年召开一次驻国外的旅游机构经理全文,分析国际旅游市场形势,研究和确定下一年的对策。泰国国家旅游局及一些大旅行社、大饭店都有专人从事调研工作。

我们也要做好旅游资源的调查和旅游业的发展规划工作。可组织各行业的专家联合进行考察,制定稳妥、切实可行又有发展前景的规划和开发利用计划,对开发旅游资源、增添旅游项目、完善旅游设施等均作出全面的安排,以促进广西旅游业的更快发展。

8、不断开发新的旅游项目。会议旅游是近几年来东盟国家旅游项目的热点之一。新加坡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海空交通大力发展会议业务。1974年新加坡政府专门设立了国际会议局,同时建立了100多座国际会议馆,并以种种优惠条件来吸引各种国际性的会议在新加坡举行,这些国际会议主要包括政治协商、经济研讨、贸易谈判、技术合作、商品展销、体育比赛等。据统计,1986年新加坡举办了467个国际会议与展览会,参加国际会议的游客达20.3万;1989年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活动有2615个。在最近由国际协会联合会列出的1994年世界10大会议城市的排名榜上,新加坡排名第6位。印尼、泰国也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争取国际会议在本国召开。

广西可以在桂林、南宁、北海建一些国际会议中心以发展会议旅游,通过举办国际会议,可以增加外汇收入,提高广西的知名度和扩大影响,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三、积极发展广西与东南亚的旅游合作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山水相连或是近邻,地缘关系为双方发展国际旅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东南亚国家到中国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加,1992年东盟5国约有65万人次到中国旅游,约占国外游客总人数的1/6。1993年共有20.09万新加坡人到中国旅游,新加坡成为中国最大的旅客来源国之一。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开始出国旅游,由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距离近,旅游开支也远较其他地区低,因此,中国公民赴东南亚国家(特别是新、泰、马三国)旅游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如1990年赴马观光的中国游客只有6000人,而到1992年已急剧增加到8万人,马来西亚旅游界也十分看好中国市场。

广西地处沿海,海岸线长1595公里,具有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临近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广西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着与东南亚国家开展旅游合作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地处西南、华中与华南之间,其中心距中国最大的口岸城市广州仅415公里,距亚太旅游中转站香港仅601公里的航程,距东南亚最大的旅游中转地新加坡也仅1800公里航程,在国际旅游地域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十分有利。近几年新加坡、泰国、印尼等成为广西的主要客源市场,1993年到广西旅游的新加坡游客有1.46万人,印尼为9009人,泰国4913人;广西境内中国公民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探亲旅游的也不断增多。

为了使双方的合作进一步发展,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双方的旅游合作组织和机构,制定旅游合作计划,交换旅游信息。双方可就如何进一步开拓旅游市场,组织两国人民进行旅游交流,简化发放旅游签证的手续等问题共同进行有益的探讨。双方可以兴办合资旅游饭店、宾馆等,可合作培训旅游管理人员,由于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的旅游管理水平较高,广西可适当邀请这几个国家的有经验的旅游业管理人员到广西考察,提供咨询和指导。

2.进一步改善交通条件。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为适应发展国际旅游业的需要,争取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的客源,应进一步加快与各方的合作,加快通往东南亚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尽快开辟桂林、北海至东南亚各主要城市的直通航线,尽快建成桂林两江国际机场,抓好南昆铁路的建设,争取1997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