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技术论文范例6篇

营造技术论文

营造技术论文范文1

造林和营林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其中最基本的就是:造林是树木的生产过程,而营林是树木的经营管理过程,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做好造林工作,才保证营林措施能够得到应用。对于营林工作者而言,提高现代林业营林效益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做好造林工作,造林质量对营林效率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一定要对造林的质量进行保证,促进林业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文章对现代林业的造林以及营林措施进行了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植苗造林技术

植苗造林是现代林业经营管理中最常用的一种造林方法。具体的操作措施是:先在苗圃中将林木种子培育成幼林,然后再将幼林移栽到需要种植的造林地中。植苗造林方法在实际实施时并不会受到外界条件的约束,因为移栽造林地的幼林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生长条件,大多能够承受住外界自然天气的侵害,所以在一些干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都很适用。

1.2分殖造林技术

所谓分殖造林,实际是指将原林木的枝干、根系等部分进行移栽,利用树木枝干、根系的可再生性培育出新的林木。相比于其他造林技术,分殖造林更加节省时间和人力。当然,除了省时与省力之外,分殖造林技术还具有着技术含量较低、可操作性强、林木成活率高的特点,并且枝干或根系生长发育出来的林木能够很好的保持母体林木的优良性状。所以应用于分殖造林技术中的林木大多是性状优良,生长态势良好的林木。需要注意的是,分殖造林技术在实际应用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那便是技术容易受到条件的限制。分殖造林对造林地的立地条件要求很高,且林木原材料数量有限,受制于母体林木的数量和生长情况。

1.3播种造林

播种造林是最原始的一种造林营林方法,具体操作是直接将种子播种于造林地,任其生长。从施工操作方法上看,播种造林的做法更加简单,并且具有着可大面积培育的特点。另外,播种造林方法同分殖造林技术一样,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很是严格,并且对林木后期的抚育管理工作质量要求也很高。

2现代林业营林病虫害防治策略

2.1自然灾害防治

在林业造林过程中,自然灾害是比较常遇到的灾害,在灾害发生时要根据受灾的程度对防治措施进行确定。在林木生长过程中,雨雪冰冻灾害也会给林木带来一定的影响,而且,灾害的强度、持续时间以及林地错处的位置和地形地貌都会导致林木的生长受到一定的影响。林业营林工作者要在技术水平方面进行提高,造林树种种类不同,在发生灾害的时候也会出现不同的后果。不同的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不同,因此,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在育林过程中对树木的品种进行选择,要对树种抵御自然灾害的生态特征进行充分的研究,同时,要在林木未受到灾害之前就将损失降到最低。在林业经营技术方面,要对林分质量进行重视,健康的林分对风雪灾害的抵御能力比较强,但是,在林分密度方面也要进行研究,不易出现过大的林分密度。

2.2病虫害的防治

在营林工作中,病虫害是比较常见的林木灾害,病虫鼠害出现的时候对林木的生长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对其进行防治要将重点放在林木栽培的初期,很多的幼苗在抗病虫害能力方面比较弱,比较容易受到病虫害的攻击,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2.2.1要对森林规划进行重视,在建设过程中,要对栽种的物种进行合理选择,对病虫害防治问题要进行重视,并且结合本地区的害虫种类,避免林木受到病虫害影响的情况,因此,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林木非常必要。

2.2.2要对林木的养护管理力度进行加大。病虫害的发生会导致植物的长势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要对植物的抗逆性能进行提高,以此来对养护管理力度进行提高。对出现长势差的植物要对日常养护工作进行重视,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在秋冬季节,要对出现病害的枝条进行剪除,减少病虫害的来源,对树木的透光性进行提高,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3结束语

营造技术论文范文2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12-0068-03

人类的发展伴随着技术的发展,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不断深化的过程。技术创新(Technology Innovation)在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技术创新一般具有继承性(连续性、渐进性、积累性)、飞跃性(阶段性、非连续性)、相对性(可重复性和可选择性)、社会性、革命性和客观性等特征;当代技术创新的特点具有系统性、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短周期化、科学化和经济化、软件化和信息化、高技术性与复合化。[1]技术作为一种系统,技术创新是指技术系统的创新;技术创新的共性在于技术人员对原有的技术系统的某些要素进行改变,使之更加完善,从而能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在企业内部形成的、并为企业内部成员所共同认可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2]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命力所在,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学术界对于企业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的论述已不少见,然而现有研究往往论及其中一点而忽视其余,未能注意到企业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二者之间的内在耦合。事实上,企业创新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以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的结合和互动,方能实现企业创新的双轮驱动。

一、技术创新的文化价值蕴涵

技术创新是技术发明同社会经济性相结合变为产业技术的过程。生产型企业需要注重产品的技术创新;生产经营型企业则更加注重技术创新的社会文化性;对纯粹的技术创新型企业而言,技术理念本身就蕴涵了文化理念。三种企业虽然各自有所侧重,但都无一例外地拥有文化创新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从技术创新意识、技术创新资源投入、技术创新水平和成果检验都可寻求到技术创新的运营机制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技术创新本身显示了企业的内在文化模式和运营机制,也是企业文化在技术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在企业技术创新经营机制和组织与管理机制中也体现了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文化价值。技术创新最终形成的产品这是企业文化的物化代表物,人们通过产品不仅感受到技术创新的实际效果,更体会到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外在表象符号。技术创新成为企业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经济增长为企业树立品牌地位、改善员工精神面貌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这些构成企业新的文化价值。

二、文化创新的技术价值蕴涵

文化创新与技术创新在企业创新过程中相对独立但又互相融通,二者你中有我,我中含你,互相蕴涵,互相转化。技术创新为企业带来经济方式的变革和经营结构的改变,也同时改变了员工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并日渐演变成一种工作标准,一种工作作风,进而形成企业特有的文化力量;这种文化力量的积聚和提升,又为新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有效的激励制度保障了技术创新的持续性,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技术创新的产床,能使得企业自始至终追求企业的技术个性,获取和保持企业在市场上一段时期内的技术垄断地位,保证技术成果的有效扩散和推广,提升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文化创新中的人本思想为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提供了理论支持,而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力量。文化创新为技术创新不断优化环境,提供内在驱动力。

三、文化创新为技术创新提供保障性支持

技术创新涉及各方面的内容,牵扯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经济社会、网络信息、企业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仅仅考虑技术革新层面的创新活动不足以把握技术创新的整体特点,要从宏观和微观相互结合的原则上更深层次地把握技术创新的原因和后果。企业技术创新作为国家技术创新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属于基础性的技术创新系统,它与市场联系最紧密,也是最容易受市场打击的前沿性的技术创新关口。企业技术创新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企业个人的事,直接关联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局势稳定。企业技术创新一方面面临着外在的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环境影响,另一方面企业内在文化也在影响技术创新的战略制定、人员素质、推进快慢。技术创新不再是单一的技术人员的事情,而是一个企业文化实力的体现。

1.文化创新为企业人财物的解放提供了保障

企业文化是一个综合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灵魂。宏观而言,企业文化建设囊括了企业的各个方面:从企业建筑的风格,内在价值观念的形成,到制度建设、管理体系等等都可以理解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现有的企业文化为已有的技术革新提供了制度保障、体系支持和环境优化功能,使得技术创新自然而然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技术创新代表了企业文化中最具有活力的部分,一方面它和其他众多因素一起构成了企业文化,另一方面,它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点,仅靠笼统的企业文化概念难以阐释技术创新的特性。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技术创新越来越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支持。当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文化不能为技术创新提供生机和活力时,就需要进行文化创新;通过文化创新促进技术创新几乎是每个企业都面临的实际情况。

文化理念是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的灵魂。企业技术创新是为企业的发展蓄积创新生产潜力、营造产品市场和经济增长点的力量源泉,而文化理念则使得这种生产潜力、产品市场和经济增长变为现实。一个企业的文化理念体现在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上。文化理念是否符合市场要求,是体现企业竞争力强弱的关键所在。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理念,在不同的文化理念指导下,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就构成什么样的责任意识、价值规范,这种价值观念为从事技术创新的技术人员起到了一种思想指路灯的作用,在这种价值观念指导下,技术人员的技术革新行动就带有明显的企业文化色彩,技术人员的做事风格、研究思路常常带有本企业的思维特点,而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活动;文化理念指导技术人员投入技术创新的活动之中去;企业的经营理念涵盖了如何参与市场竞争、如何服务用户和如何改善经营的问题。经营观念需要不断随着市场去改变,竞争的日益残酷,用户的多元需求,经营的变化莫测,都会影响企业在不同的时期形成不同的经营理念,进而折射到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去;管理理念的核心是质量管理,从管理对象的人,到管理过程的控制,同样涵盖了参与技术创新的技术人员如何更好地面对技术创新回答“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企业文化理念从某种意义上是把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相结合的纽带,构成企业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的灵魂。企业的价值理念和经营理念、管理理念创新,直接或间接影响技术创新的力度。

营造文化理念指导下的技术创新,靠文化创新的浓厚氛围推进技术创新,是每个企业都在努力去做的事情。高新技术营造高端产品,无论是文化理念的构建还是技术创新的推广,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技术创新不再是技术人员或技术群体个人或小圈子的事,它还涵盖了企业战略规划人员、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部门的管理人员。企业文化体现在企业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的统一上,企业文化可以物化成技术革新成果,反哺企业的创新发展。

2.文化创新为企业转变生产方式和调整经营结构提供了可能

文化创新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支撑、制度支撑和理念支撑,体现了一种“软件”建设功能。文化创新同样也会影响企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向集约,由简单到综合,由高消耗到低能耗,由粗陋向精致的转变。企业的价值观念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企业员工的心理素质,并为企业培养技术人员提供各种各样的软环境。从事技术创新的技术人员无一例外地都要受到文化创新的影响,文化创新推动了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又为生产方式产生根本性的改变提供了物质基础。文化创新和技术创新正为生产方式的转变提供两翼支持;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样也是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综合作用的结果。

3.文化创新催生了技术自主创新群体

技术创新是一个知识的投入产出过程。技术创新需要三种制式投入:通用的科学知识、产业通用的技术知识和企业特定的技术知识,其中企业特定的技术知识构成自主创新的关键。文化创新的魅力在于,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体现本企业创新的文化革新过程的软环境。现在国际上一些经营势头长久不衰的大企业,经营的秘诀来自于独特的管理创新、激励机制、价值观念等文化创新理念引导下的技术创新的持久推动。在合作创新过程中,企业通过与国内外创新群体的合作形成了竞争型合作创新组织模式和供需型合作创新组织模式,在合作中锻炼了自主创新能力;在企业内部,通过理顺程序,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构建到位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形成企业内部的自主创新群体。对基于技术关联关系而形成的技术创新群体则成为企业创新的主要群体力量。围绕自主创新群体构建市场、技术、信息、组织和制度支撑体系,通过核心产品打造核心技术创新品牌,推动企业的长久发展。

四、以文化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互动结合推动企业创新

文化创新催化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又为文化创新内容的丰富提供物质支撑;文化创新和技术创新相辅相成,二者不可或缺。缺少技术创新的企业,形不成核心竞争力;没有文化创新的企业,无法为技术创新提供优势软环境。只有坚持文化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互动结合,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投资主体和实践主体、经营主体,要加大在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技术创新管理;要确保技术人员的投入,保证他们有充分的智力投入和精神投入,同时注重与国际市场接轨,培养高、精、尖的一流技术人才;要加大奖励力度,按照非常规的奖励政策催化企业技术创新之花;营造企业全过程的技术创新领头企业制度,培养有潜在发展优势的技术创新型企业;要认真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兼具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的企业家,这些企业家要有最宽泛的视野,最科学时尚的思维方式,能敏锐地捕捉到国内外市场上的科技脉搏,让这些企业家在搏击市场中靠遵循市场规律来调整企业技术创新步伐,确定技术创新的方式。

营造企业文化创新氛围与倡导企业技术创新是一脉相承的思路,坚持营造适应世界文化发展潮流的文化,是企业自身发展的文化需要,也是技术创新的具体需要;在企业文化的主旋律中,坚持技术创新的自主性品格,会使得技术创新走出更加优化的路子。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技术创新成果,就需要建设一个积极的文化环境。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力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只有重视文化基因的培育,营造宽松和谐的创造发明环境,[3]大力推行创新教育,使科技人员富有创造发明的热情,并富有居里夫人般的追求品格,才能保证创新的高品质。

文化创新可以营造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是竞争的文化,竞争一方面追求刺激创新,另一方面蕴含公平、公正原则,这种原则构成一种文化环境;创新文化作为具有人文精神的文化,在产品的营造中体现了尊重人的需求,关注人的尊严、宽容人的个性,[4]这样的文化既是文化创新的要求,也是技术创新的内在追求。企业做好文化创新指导下的技术创新文化的营造,才能保证技术创新的品位;技术创新在创新文化的指导下,才能引导技术人员完成文化的自我塑造。

参考文献:

[1]齐建国.技术创新—国家系统的改革与重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企业文化创新相关研究著作可参见:姜岩.林泽炎.企业文化建设与高效管理[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郝明道.中国企业文化概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89;奚从清,谢健.现代企业文化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张德.企业文化建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欧勇.我国企业文化创新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8).

营造技术论文范文3

关键词:室外艺术演出;舞美风格;营造

中图分类号:J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2-0121-01

舞台美术是戏剧和其他舞台演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布景、化妆、灯光、服装、效果、音响和道具等。不同于剧场内的演出,室内艺术演出活动的舞美风格有其独特的风格,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人员准确把握室外艺术演出活动和剧场演出活动的舞台美术区别,营造适合室外艺术演出活动的舞台美术风格,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

一、要突出舞台的整体效果

相较于剧场内的艺术演出,室外艺术演出的空间一般较大,因此这给舞台美术的风格营造提供了更多的时空。由于室外艺术演出具有较大的空间,因此在创造设计时,必须首先重点考虑舞台的整体效果,从布景制作到灯光音响,从服装道具到电子技术等,都要纳入到整体创作的考虑范围之内,从而力求突出舞台的整体效果。与此同时,除了把握舞台装置的整体性,还要注意把握舞台美术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的一致性。舞台美术要与演出活动有机地统一起来,不仅要从专业的角度对舞台美术的风格进行营造,同时还要从艺术表演的整体性上体现舞台美术的整体风格。

二、突出演出场所的环境风格

室外艺术演出活动的环境千差万别,有的是在热闹的城市中心,有的是在僻静的农村郊外。但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之中,室外演出活动的舞美风格都必须突出现场的环境风格,这样才能够给予观众协调和舒服的感官享受。在这方面,央视的《同一首歌》做的非常出色,《同一首歌》走遍了国内及国外的很多城市,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无论是在工厂还是田间,舞台美术的风格都与现场的环境高度协调,让观众感觉演出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毫不突兀。

三、突出室外演出的艺术风格

舞台美术风格与演出活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无论演出活动是在室内还是室外,舞台美术的风格营造都是为演出活动服务的,因此必须突出演出活动的艺术风格和活动主题。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人员在策划室外演出活动时,其舞台美术创作要充分考虑到布景、服装、道具以及灯光音响在演出活动中的运用。舞台美术风格的营造,是为了给表演者提供更能适应艺术氛围的时间和空间,丰富整体表演艺术,创造表演者依靠自身所不能达到的表演艺术。例如在室外演出活动中,当剧情需要时通过灯光音响等的运用,在现场制造风和日丽或者是雷鸣交加的场景,以此来烘托表演者的情绪和内心世界,让观众更好地融入到表演中去,与表演者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舞台美术风格的营造中,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各种先进灯光和音响设备的运用,使得舞台美术语言的表现力和形象的塑造力大大增加了。

四、在满足观众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随着人们对娱乐活动需求的日益增加,人们对室外演出活动的舞台美术效果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舞台设计已经很难再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因此创新是现代舞台美术工作者很重视的话题。当然,任何形式的创新,都应该有一个度的问题,舞台美术风格的创新也不例外,必须是在满足观众需求,被观众所认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舞台美术工作者在进行创新的时候,首先需要在创新和观众的欣赏习惯之间需求好的平衡点,然后在自身艺术特性的基础上,寻求其他艺术所不具备,并且富有表现力的创新手段,使自己的舞台美术更加具有特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高新技术被运用到室外演出活动的舞台美术设计中,如奇异的服装,豪华的装置,LED显示屏的使用,视频技术的应用等等,都给演出活动制造了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让观众获得耳目一新的感觉。

五、结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室外艺术演出活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舞美风格的营造,对于任何类型的演出活动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在怎样的演出场所,团队都需要根据活动的需要,设计和制作相应的舞台布景、服装、道具及相匹配的灯光音响等,从而调动演员的情绪,让观众获得更高的艺术享受。相较于室内演出活动,室外艺术演出活动的舞台美术风格有着很不一样的地方,这就要求舞美工作者在对其风格进行营造的时候,要注意突出舞台的整体效果、突出演出场所的环境风格、突出室外演出的艺术风格以及在满足观众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获得更好的舞台表现力。

参考文献:

[1]郭大伟.舞台美术的效果作用[J].北方音乐,2011(6).

营造技术论文范文4

关键词:民营企业 跨国经营 指导理论 支持体系

跨国经营是指企业以母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并以此展开的跨越国界以赢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本文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传统跨国经营的理论,然后从政府和民营企业两个角度分别论述了怎样构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支撑体系。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指导理论

传统跨国公司理论

传统跨国公司理论大多建立在企业拥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如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资源配置理论,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和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这些理论模型都认为利润驱动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基本动机,且通常将海外子公司视为“海外市场进入者”或者是“母公司专有技术转移的接受者”,并认为企业的专有优势只存在于母公司,只有母公司才是知识发展与扩散的承担者,对外投资的企业必须拥有超过当地企业的独特优势。由于在海外经营会比国内经营发生更多的额外成本,因此,如果一家外国企业各方面的条件与本地企业一样的话,那么它在进入外国市场后就会处于不利的位置,或根本无利可图。传统跨国经营理论在指导跨国公司经营活动的发展,加强对跨国公司的管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该理论也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这些理论始终以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垄断优势作为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条件,而对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经营的解释受到限制,因此正受到大量实证分析的挑战。

现代跨国公司理论

现代跨国公司理论认为,企业决定到海外去投资,不是为了利用他们现有的竞争优势,相反,他们是为了弥补劣势,去获得竞争中所必需的知识和技术。这是因为,开展跨国经营的企业首先可以获得技术外溢的好处,技术外溢又带来了尾随优势和干中学效应。技术外溢在优势企业与劣势企业间是非对称的、单向的过程,即追随者从领先者处得益的过程;尾随优势是指缺乏优势企业与优势企业存在较大的技术差距时,前者可能会从当前的生产技术及正在从事的研发活动中获得更多好处;干中学的效应是指落后国家或行业不用经过专门的研究与开发,而在技术外溢的过程中边干边学就可以获得先进的技术。技术外溢与技术创新不同,技术外溢不需要大量的投资和研究,且可以发生在行业间,因为许多行业虽然生产的产品不同,但使用的很多要素都是相同的,当某一行业提高要素使用率的时候,通过尾随优势和干中学效应也将受益于其他行业。技术外溢包括国内技术外溢和国际技术外溢,并且国内技术外溢比国际技术外溢快得多。事实上,技术的溢出和扩散效应对经济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溢出和扩散效应随着地理距离的扩大,作用呈下降趋势。因此,Fosfuri和Motta(1999)指出,没有技术优势的企业通常也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原因是由于缺乏优势的企业通过开展跨国经营可靠近技术领先者而便于学习和获得领先者的技术,从而提升其长期的竞争优势与盈利能力。大量实证研究也证明了现代跨国公司理论的观点。2003年的数据显示,除香港、澳门以外的地区,我国对外投资额排在前3位的国家依次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而近年来对欧盟的投资也稳步上升。相对于当地企业来说,我国投资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均缺乏竞争优势。另有学者在对我国企业在英国的投资动机进行调查后发现,母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被列为企业在英国投资的首要动机,市场扩张和获得海外市场、技术信息也成为主要动机。而降低成本和获得较高的利润已不是现阶段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动机。这表明了企业对外投资的目的不是利用其现有的自身优势去谋求利润或者其他资源,而是为了弥补劣势去获得竞争中所必需的知识和技术。

目前,从我国的国情和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普遍较低,不具备利用技术、管理、R&D、规模等竞争优势进行对外投资条件。因此,以海默等为代表的传统跨国公司理论不能指导我国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其原因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民营企业平均生产规模普遍较小,缺乏规模优势;第二,民营企业普遍技术水平较低,R&D投入严重不足,缺乏核心技术优势;第三,管理方式落后,企业决策呈现出经验性、随意性和独断性,缺乏管理优势。因此,民营企业的现实条件决定了现代跨国公司理论是其进行跨国经营的理论支持。我国应大力支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的民营企业,在母国技术外溢比较大的产业部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以获得先进技术,这些产业部门包括低污染、低耗能产业,新技术、新设备、生物技术、新能源产业以及空间利用和第三产业。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支持体系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政策支持

政府在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时,应为民营企业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给予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同等的待遇和社会支持。政府应为民营企业建立国际信息搜寻网络,利用政府的驻外机构,针对民营企业所需的市场、技术、人才、政策信息,搜集所在国相关资料,反馈给国内市场;在社会化服务方面,国家应鼓励相关部门和相关组织成立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机构,针对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和解决,增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能力;政府应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从事跨国经营的民营企业一些政策上的倾斜和优惠,以支持他们更多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同时,政府应参照发达国家制定的扶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政策措施,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尽快建立与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相配套的金融与保险体制,设立专门的海外投资保险机构,为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有力的保障,促进民营企业的海外经营活动。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理念支持

民营企业要树立跨国经营的理念,应认识到跨国经营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获取国际竞争力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且应意识到企业国际化不只是简单的地域扩充,还包括企业管理和技术能力的国际化。应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国际化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实事求是,从自身实际出发,科学确定国际化的时间、合理设计国际化的路径。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竞争优势,培养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各种资源的能力。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支持

民营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求得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在于其是否能形成并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民营企业需要构建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跨国经营战略。首先,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民营企业要明晰产权,并建立和创新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以及监督机制,建立科学的企业治理结构和制度安排,坚定不移地走民主决策、科学管理的发展之路。其次,要加强管理创新,不断地提高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民营企业在早期的发展中,由于受限于特定的环境与体制,其经营活动不规范,同时,市场与客观经济环境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民营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胜出,也必须要通过不断地创新来调整、提升管理水准,以支持企业日益纷繁复杂的经营活动。再次,要加强科技创新,创建独特并富有创新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而以创新为龙头的企业文化的形成为挖掘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了必要的内部环境和基础。跨国公司的发展历史表明,创新是维持企业在同行业领先地位的关键,企业只有在技术、营销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因而,民营企业应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及时针对自身技术力量薄弱的实际情况,瞄准国内外高新技术发展态势,实行技工、技贸相结合,依靠所在地高校及相关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最后,要提高民营企业产品质量的价值保障。价值保障是一种有效过程,它要求企业在不断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其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不受影响。只有产品质量的价值保障提高了,才能改善民营企业管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策略支持

Michael EPorter的价值链理论指出,企业创造的价值来自于企业价值链上某些特定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企业把握了这些关键环节,也就控制了整个价值链。我国民营企业大多是典型的后发展型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的初期没有能力像大型跨国公司那样创造企业的全球价值网,其现实的选择就是根据企业已有的能力系统和外部环境选择价值链上的一两个关键战略环节作为其突破口,以集中资源,建立相对竞争优势。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人才支持

在新的形势下,民营企业实现跨国经营,尤其需要人才的支持,没有足够的人才支持,走出国门不可设想。这里所说的支撑民营企业走出国门的人才主要是指具备开发能力、开拓能力、既忠诚又爱国的人才。我国多数民营企业不能获得更快发展,首先在于缺乏这类人才。因此,民营企业要有一种紧迫感,应尽快采取措施,搞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一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人力资源的开发放在企业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二是制定出跨国经营的人才开发战略,包括稳定和壮大人才队伍、提高人员素质、优化人才结构、增强员工的积极性等;三要创新民营企业用人制度,积极探索适应国际人才竞争的选人、用人机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选择企业需要的人才。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方式支持

民营企业由于受资金和规模的限制,营销环节一般比较薄弱,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跨国经营活动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销售行业、金融行业、物流配送行业以及其他相关行业与互联网技术更为紧密地结合了起来,这也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民营企业应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优势,降低营销成本和采购成本。电子商务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有极大的适用性,可以为企业节省经营费用,减少中间商的盘剥,提供更多的出口贸易机会,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效率,节约交易时间,弥补信息不足。另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其善于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的优势,发展个性化营销,既按照消费者的要求进行小批量试制,又可生产出与众不同的商品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

参考文献

1.李占祥,卢馨.中国企业如何创造跨国经营竞争优势[J].经济管理,2003(6)

营造技术论文范文5

“六法论”是中国古代关于艺术的重要美学原则和标准。[2]中国绘画有着非常悠久而光辉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绘画活动随着人类认识规律的不断进步,技法上从低到高,思想上也由浅入深,“六法论”最早出现在南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自六法论提出后,中国古代绘画进入了理论自觉时期,后代画家始终把六法作为衡量绘画成败高下的标准,宋代美术史家郭若虚说:“六法精论,万古不移。”“六法论”提出了一个完备的艺术审美体系框架其依次为:“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摹写是也。”[3]现今中国的动画书籍大多是介绍动画历史、动画软件学习、动画制作方法等方面,缺乏对动画理论的深度研究,以及对“民族化”和“本土化”的真正深入探讨,本文围绕着谢赫的“六法论”,共同探讨关于动画造型设计的系列问题。“六法论”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运用如图1所示。基于“六法论”的动画造型艺术与技术研究陈立博(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辽宁大连116023)摘要:关键词:动画是高科技发展的产物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些新技术逐渐被动画领域所吸收,成为现代动画技术的关键基础。动画造型是动画艺术的基本构成元素,同时也是品评一部动画作品优劣的关键因素。南朝谢赫的“六法论”是我国古代现存关于艺术审美的重要美学原则和标准。本文尝试用传统的“六法论”与现代动画制作技术相结合,分析动画造型的设计方法与制作技术,总结出一个优秀的动画造型如何结合六法论原理进行设计与制作。六法论;动画造型技术;动画造型艺术;动画造型设计。

二、运用六法论分析现代动画造型艺术与技术

“骨法用笔”是实现一个优秀动画造型设计的必要手段。它是指在创作中所涉及的骨法及与其密切相关的技术方法。“骨法”一词的提出最早是在相学里,后来成为人们观察人物身份和特征的语言,如形容某人的“风韵”“风骨”等性格特征。而“骨”字则是一个比喻性的概念,形容刻画人物角色内在性格的果断、刚直。谢赫使用的“骨法”则已转向一种张力、力量、结构的表现等意义。“用笔”指在动画造型设计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娴熟技术手段,因此,一个成功的动画造型设计需要好“骨法用笔”。“应物象形”是指艺术家所描绘的物象要客观的反映物象的形态。“应物”包涵着人们对相应的客观事物所采取的应对、应合和适应的观点。在六法中,谢赫将“象形”问题排在第三位,这表明在南朝时期,传统绘画美学对待形似、描绘物象的真实性很重视。但又把它置于气韵与骨法之后,这表明那时的艺术家已经相当深刻地把握了艺术与现实、外在形式与内在表现的辩证统一关系。动画造型设计是对客观物象的概括与提炼,要反对概念、僵化和模式化的设计方法。《宝莲灯》在动画造型设计上走的是美国迪斯尼的造型风格,而影片中却保留了《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传统造型,使民族味道的孙悟空与美国迪斯尼风格的其他人物格格不入。虽然影片表现的是民族传统故事题材,但在美术造型上却没有本民族的文化元素和“象形”的中国符号,它运用的是概念化、模式化的外来造型设计,在故事表现上无法体现本民族人生价值取向和精神层次,虽不能说整个动画片制作是失败的,至少可以说是充满遗憾的动画造型设计。“随类赋彩”是中国绘画艺术色彩体系的核心内容。古人运用独特的审美认知方式、美学价值思考和对艺术的主观态度三者共同塑造了独特的“随类赋彩”。“随类”是根据画家的主观思想和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划分不同的类别。“赋彩”是动画造型设计中最具表现力、最富感染力和最易打动人的视觉形式。如果说形体与结构是动画造型设计中的骨骼和神态,那么色彩就是绘画的肌肤和气韵,色彩是构成视觉美不可缺少的要素,色彩美感是最符合大众口味的表现形式。准确运用色彩语言是体现作者创作思想的重要条件。色彩对角色的塑造、环境的烘托和故事的叙事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营位置”指的是绘画中的构图与构成。“经营”的原意是指建筑和营造。谢赫用这一概念来比喻画家在作画中的布局构图。天地有其位,山川有其位,这是位置,因此,位置是不能随意经营的,它有它的位置,需要放置在合适的地方,因为位置是不可以随便按画家意愿放的,所以才需要经营。构图与构成在概念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构图是客观的,是客观物象呈现出的一种自然状态,而构成则是主观的,是作者通过对客观物象的观察、分析、判断、归纳和整理之后进行的主观重构,从而进行再创作。一个优秀的动画造型设计在创作中要遵循自然形态的构成法则。“传移摹写”指的是临摹作品。“传”指的是“传统、传承”,要将古人优秀的传统、品格、绘画规律进行继承和发扬。“移”是指继承传统的方法,对传统文化即不能拿来主义,又不能完全批判,要将优秀的先例“移植”到当代中来。一个动画造型的创造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它需要经历一个比创造更艰辛的积累。就是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积淀。这也就要求我们在深刻研究和发掘我们自身美术技巧和提高我们艺术修养的同时,多积累和研究优秀的艺术学科的知识经验。综合运用各种艺术语言对动画造型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和加工,最终完成对其的艺术设计创造。

三、结语

营造技术论文范文6

一、文献综述、研究假设与分析框架

理论上,信息技术能够为企业价值链的各方面增加价值,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改进经营绩效。然而早期实证研究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有些研究甚至认为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并没有获得所期望的收益,由此提出了所谓的信息技术投资悖论。近几年,学者们采用了更加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更加完善的数据来源,绝大多数研究的结论都支持了信息技术应用有助于改善企业绩效的观点。关于信息技术投资回报的争论也趋于平息,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影响信息技术投资效果的各种因素上面。

新近的研究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展开。一是以资源基础观(RBV)为理论依据,探索特定的组织能力(如知识管理能力、组织学习能力等)对信息技术投资效果的影响;二是采用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思路,探讨不同行业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投资效果。有学者指出,信息技术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与环境因素尤其是行业特征(集中度、资本结构、增长速度、技术标准等)有关。在实证研究中,人们一般将行业特征定义为控制变量并讨论其影响。虽然这种方法可以将信息技术投资和行业特征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区分开来,但是却不能具体说明行业特征究竟是促进还是阻碍了信息技术投资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效果。有鉴于此,一些学者开始尝试比较不同行业的信息技术投资效果。例如,应用动态生产理论模型对信息技术投资进行的研究发现,利润一成本比率和替代程度在不同的制造业部门呈现出明显差异,而且这些差异可能与不同部门的员工教育程度和资本密集程度有关;而应用增长计算法(growthaccounting)对计算机制造部门和计算机应用部门的比较研究也表明,这两个部门的信息技术投资对增长的贡献呈现显著的差异性。进一步,有学者通过理论分析指出,行业特征在信息技术投资改善企业绩效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并根据这一思路考察了行业集中度和工会联合程度这两种行业特征对企业信息技术投资效果的影响,具体做法是在实证分析模型中加入交互作用变量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上述行业特征变量在信息技术投资影响企业绩效的过程中发挥着显著的反向调节作用。

在国内,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不断普及和应用,以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政策思路的落实,信息技术投资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乃至国内是否存在信息技术投资悖论等一系列问题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信息技术相关研究作为我国管理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影响企业理论和管理方式的变革。但是,国内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上的解释,从实证的角度来揭示信息技术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关系的文献也开始出现。[9]因此,针对国内企业信息技术投资的实证研究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领域。考虑到研究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测度标准等问题,笔者选取行业资本密集度和行业增长率这两个行业特征变量,分析它们对制造企业信息技术投资效果的调节作用。

如上所述,关于信息技术投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理论上的推演和近年的实证分析一般都持正面的观点,即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实施可以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绩效。因此,笔者提出本文的第一个理论假设:

假设1:信息技术投资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

行业资本密集度是本文需要考虑的一个行业特征变量,它在企业管理和经济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行业资本密集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决策、生产和投资方式。在资本密集度高的行业中,企业固定资产的重组、融合以及与其他方面资源的协调都更加困难,退出壁垒也比较高,在该条件下企业的组织战略带有很大的刚性,容易束缚于长期活动的安排。这不利于发挥信息技术帮助企业应对激烈竞争、及时进行战略调整的优势。[10]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在行业资本密集度高的环境下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的改善程度不明显,行业资本密集度在信息技术与企业绩效之间起反向的调节作用。据此,笔者提出本文的第二个研究假设:

假设2:行业资本密集度对信息技术投资产生负的调节作用,资本密集度越高,信息技术投资对企业绩效的作用越小。

行业增长率是本文考虑的另外一个行业特征变量,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行业产品需求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也反映了市场机会的大小以及该行业中竞争状态的变化程度。高增长的行业意味着企业处于决策非程序化、竞争变化过快的不稳定环境。在这种环境中经营的企业面临着行业发展趋势和战略选择等诸多方面的不确定性,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信息获取、资源整合以及组织活动协调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则有助于企业及时获取相关的经营信息,从而减少不确定性,改善经营效果。[11]所以,行业增长率越高,信息技术对于企业的改善作用越明显,行业增长率在信息技术与企业绩效之间起正面的调节作用。据此,笔者提出本文的第三个假设:

假设3:行业增长率对信息技术投资产生正的调节性作用,行业增长率越高,信息技术投资对企业绩效的提高越明显。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和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样本选取于我国制造类行业上市公司,依据中国证监会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的行业划分标准,制造业一级分类中一共有十种二级分类行业。同时,属于信息技术业一级分类中的二级行业分类的通信与相关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与相关设备制造业也被加入样本进行研究。与其他行业相比,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投资相关数据披露较为全面,可以提供比较充分的分析数据。更为重要的是,该行业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居于关键位置,其经验对其他行业有明显的借鉴意义。

笔者选用沪深证券交易所的制造类行业A股上市公司从2001年到2005年非平衡的面板数据,用于测度各类变量,并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为了保证所获取数据的准确性,选取的样本中剔除了2001—2005年间经营出现问题(例如曾经被停牌、ST处理的上市公司)和年报中没有披露电子设备投资额的上市公司,经过筛选后一共有1049个有效样本。样本的结构见表1。

(二)变量设计

本文的分析涉及因变量(企业绩效)、解释变量(信息技术投资)、控制变量(负债权益比率、企业规模、行业分类)和调节变量(行业资本密集度、行业增长率)。为了使理论上的分析模型能够在实证分析中得到检验,需要对各个变量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变成在实际中可以操作和测量的具体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