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技术论文范例

营造技术论文

营造技术论文范文1

分析了培养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意义,对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写作能力培养进行了初步实践与思考。结合国内高校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培养现状,特别强调了要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环境与氛围、要树立人才培养的科技论文写作意识和课程教学是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主阵地意识,同时建议必须做好问卷调查工作,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的顺畅沟通交流机制,以使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各个环节、措施更符合实际情况、更具可操作性。

关键词:

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实践与思考

一、培养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意义

科技写作是一项既具有专业性又具有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科技写作成果是人类智慧的遗传,是科技交流的工具,对于提高研究水平、减少无效劳动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越来越为各国政府所重视,并被作为各国决策科学化的依据。其次,科技写作还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将复杂的思维活动用文字等书面符号“物质化”“视觉化”,便于反复研究,仔细斟酌,使原来朦胧的意识明确化、疏漏的思想严密化、肤浅的见解深刻化,甚至引发新的思索、认识,找到有重大价值的新研究课题,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发展[1,2]。科技论文写作是科技写作最重要的形式,全面体现了上述功效,且无论社会如何进步,将始终对社会生活发挥重要的能动作用。本科生是未来科技活动的主力军,肩负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3]。强调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除具有以上宏观意义外,还具体体现在:1)促进本科生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和新知识的学习,培养他们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科技论文强调内容深入性、前沿性、创新性,本质是创新性。创新性首先需要坚实的知识基础、不断更新的动态知识以及学习中关于理论、技术、方法等的创新思考,然后通过艰苦的努力,实现创新想法。这一过程符合人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认知规律,体现了科技创新的一般过程。指导本科生撰写科技论文已被认为是培养本科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4]。2)提高本科生的科技交流能力。科技论文是科技交流的重要载体,具有其特定的逻辑性、简洁性、规范性、可读性等特点。一个只会创造不会表达的人,不算是一个真正的科技工作者。科技论文写作也是社会用人单位认为本科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在科技交流日益广泛的今天,应当作为本科生的一种通识能力[5]。3)培养本科生科学探索过程中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程序意识,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6]。可见,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可提升本科生综合素质和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关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充分认识。

二、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初步实践

2012年9月,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测绘工程专业是测绘专业类的基本专业之一。目前,我校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教育课程平台和专业教育课程平台,前者包含政治理论课、科学文化核心课、军事共同课、通识选修课、开放选修课5个课程模块,后者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拓展课3个课程模块,每个课程模块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必修、选修、自修、讲座等不同性质的课程。我校对测绘工程本科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要求为:能完整、准确、流畅地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熟练掌握科技文献写作规范,具有常用科技文献写作能力。与科技写作相关性较强的课程,如“科技文献阅读与写作”“逻辑学概论”等,安排在开放选修课程模块;毕业设计大四上学期开题,下学期6月份进行答辩,毕业设计成果采用学位论文形式。毕业论文是培养和考察毕业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并解决问题等能力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衡量和检验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7],其水平基本代表了本科生最终的科技论文写作水平。教育部2004年明确通知要求高等院校进一步认识毕业论文环节的重要性,加大毕业论文规范化管理的力度,并特别强调要将毕业论文环节作为教学评估的关键指标[8]。我们在多年指导测绘工程专业大地测量方向本科生毕业设计过程中,发现本科生毕业论文水平一直堪忧。实际上,国内其他院校、专业的毕业生论文质量同样也不理想,具体原因可以罗列很多方面[9],如:论文选题偏大,缺乏合理引导;受考研与就业影响,真正用于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过短;论文撰写缺乏基本训练;过程管理不严等。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偏低甚至下滑已经成为目前不争的事实,引起了许多教育人士的担忧[10,11]。基于多年的思考,我们于2013-2014学年在测绘工程专业两门专业基础课程(大二《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大三《大地测量学基础》)的教学中,引入了论文写作培养环节,进行了初步实践与问卷调查。考虑到两门专业基础课程的性质及学生前期的知识、能力储备,采用了翻译1篇外文文献(从指定文献中选择)或写1篇创新性论文(从给出的题目中选择,也可自己拟定题目)的方式,由学生挑选后课外单独完成,后者给分权重高于前者,并作为课程成绩的一部分(目前暂定为百分制10分)。

(一)翻译类题目

从《JournalofGeodesy》等国际大地测量著名刊物下载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80余篇文章,要求学生翻译。目的是熟悉科技论文基本要素,体会论文作者写作思路与论文的创新点,开阔思路,了解英文写作特点。由测绘工程专业方向(2013年下、2014年上)的50名学生抽样翻译情况看,多数学生未采用公式编辑器编辑公式而仅以截图形式显示,部分学生缺失图(表)标号或图(表)名;少数学生使用翻译工具翻译论文,专业术语使用较少;部分学生不会排版,格式混乱。上述问题可能与本次组织较匆忙布置写作任务较晚、学生忙于应付考试来不及精心翻译有关,也可能与论文内容较深学生专业知识积累不够有关。

(二)写作类题目

结合教学、科研、学术工作,从中拟定了适合两门课程写作的题目(12个),也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进行选题写作,目的是体会完整的论文写作过程,提交满足格式要求的论文。实践中,上述三个班次只有4人选择了写作类题目:坐标转换参数求取的若干问题(选定)、GPS水准拟合方法综述(选定)、整体大地重力场统一归化计算(自拟)、基于GPS水准测量的高程异常拟合方法研究(自拟)。尽管4位学生的学术论文创新性很低,但总体上选择该类题目的学生论文写作态度较端正,对自己要求高,论文较规范,值得鼓励。

(三)问卷调查

在两门专业基础课程中引入论文写作环节后,对三个班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积极的方面包括:1)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锻炼了创新思维能力;2)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英语水平;3)对理论联系实际有了一定的体会;4)感受了专业文献的写作风格;5)激发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6)了解了英语科技论文的写作特点,掌握了一些论文翻译技巧。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1)课程学时较少,因应付考试,翻译或写作花费精力较少;2)有些国外论文太过专业,需较多的专业知识,不仅对翻译造成阻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积极性。调查结果还显示了绝大部分学生对引入科技论文培养环节持欢迎态度,证实了结合课程教学进行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想法值得提倡与坚持。但是,初步实践也暴露了学时压缩带来的学习时间减少以及外文文献专业性较强等问题,今后应进一步结合教学、科研、学术工作,不断挖掘、挑选、积累更适合的题目,因材施教,改进培养方法,让培养更加切实有效。

三、国内高校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调查

综合目前文献探讨内容,国内高校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主要有四个环节。

(一)毕业设计

该环节存在的主要原因与现状已如前述。为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文献中提出了不少改进措施或建议,可归纳为:1)加强毕业论文质量意识与重视程度,包括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2)细化管理制度和奖惩机制并严格执行,强化毕业论文全过程的监管;3)为学生创造自由的学术研究环境和氛围,如加强高校公共资源建设、开放公共实验室、制定有关图书资料借阅等特殊政策;4)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在培养计划中增设读书报告、写作课程、论文指导课程、前沿学术讲座等,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等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教师从事的课题研究;5)毕业论文写作训练前置,适当增加或提前毕业设计环节时间,在不同阶段课程中灵活、适当地训练论文写作能力,使用文字性论述、论文考核方式,将课程论文与毕业论文联系起来;6)全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7)做好毕业生问卷调查工作。

(二)科技写作课程

科技写作是一门文理渗透的边缘学科,对于改善智能结构、培养掌握信息能力和思维能力有极大的好处,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科技写作课程[1]。我国理工类院校开设该课程的越来越多,但很多高校将科技写作设置为本科阶段通识教育的公共选修课,实际中选修的学生却较少;有的大学仅开设了讲座;一些高校则侧重于研究生阶段培养,本科阶段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众多理工科院校更偏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没有把该课程提高到研究方法学习的高度;课程师资队伍缺乏,教学内容偏重单纯的知识讲解,实践环节少,教学枯燥。忽略或轻视科技写作课程的后果是,学生独立进行科技写作的能力差,很多学生毕业时提不出创新性主题,不会用严谨规范的语言和符合逻辑的论证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对教师依赖程度大;已毕业学生仍然很多不知道科技论文怎样构思、写作、修改与发表,在实际工作中无法规范地撰写科技文体,导致用人单位不满意,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产生怀疑;缺乏学术道德,拼凑等抄袭现象严重。调查结果显示,70%以上的研究生在本科阶段没有学习过科技写作规范,而几乎所有的研究生都认为应该在本科阶段加强科技写作的学习[5]。为提高科技写作课程教学效果,文献中提出的改进措施或建议可归纳为:1)增强学生对科技写作重要性的认识,在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可以将其设置为通识教育的必选课;2)调整教学内容,如增加科技(学科)发展简史内容,加强学术道德教育,重视科技论文规范与发表流程,适当增加与学生实际学习及未来工作有直接关联的写作文体教学内容,将文献检索课程与科技写作课程有机整合;3)丰富师资资源,纯粹文科教师不宜担任科技写作教师,可聘请有突出学术成就的教师作为授课教师,可借助学报编辑讲解科技论文写作规范、图书馆员讲解文献检索方法;4)提倡教师自己编写教材或讲义,建议多渠道编写高水平规范性教材;5)多用实例教学、课堂互动、实践操作,多举日常生活中的科技问题,加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6)分阶段实施教学,以理工科大学的科技写作课程为例,一、二年级开设科技写作基础课,主要讲解科技写作的基本原则和形式,及普遍介绍一些科技文体的基本写作方法,在高年级开设带有一定研究性质的科技写作选修课程;7)与其他教学环节相结合实施教学,如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前讲解科技报告和技术说明书,与专业课程、毕业论文相结合进行针对性的讲授与训练。

(三)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是本科生学习了一门课程后,专门探讨、研究与本课程相关的具有一定学术价值或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此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并遵从学术论文的写作格式,条理清楚地用文字表述出来的议论文章。课程论文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尝试,还有助于渐进地积累论文写作相关知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12]。课程论文已在不少高校的各种课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实践中也暴露了不少问题[13,14]:1)学生思想上重视不足,相当多的学生没有把精力花在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上,有些学生诚信意识缺失,对学术道德规范的无知更加剧了这种倾向;2)论文质量低,如选题不合理、格式混乱、语言不规范、表达能力不足、逻辑不严密等;3)多数学生不知道如何利用数字图书馆查阅科技文献;4)不分专业、课程,被过度要求,学生穷于应付多门课程论文,如有些课程学生本来专业背景知识欠缺,再加上当前高校中普遍存在课程多、课时少的做法,使得学生难以有效、认真地完成课程论文;5)大多数教师也没有真正意识到课程论文的意义,重科研轻教学,执行具有随意性,对论文要求含糊其词,或笼而统之,或顺其自然,对学生督促、指导力度不够,对论文评价缺乏客观性、公正性;6)学校对课程论文考核只提原则性要求,闭卷、开卷考试还是课程论文考核并不区分工作量,对教师缺乏激励作用。为提高课程论文质量,文献中提出的改进措施或建议可归纳为[15,16]:1)指导学生阅读教育部下发的有关文件,让学生树立对论文写作意义、态度的认识,要求学生严守学术规范,遵守学术道德,杜绝抄袭现象;2)建议以培养本科生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和初步的论文写作技能、论文意识、科研意识为主,不强调“高水平”;3)建议对课时紧、任务重的专业必修课程考虑适当减少或取消课程论文,在公选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程考核中慎重采用课程论文,并适当把握课程论文在课程总评成绩中的比例;4)建议把课程论文分为三个等级,一类是让学生学会查阅专业文献撰写综述性论文,二类是搞懂问题的基础上自己设计、开展实验验证,有详细的实验结果和分析结论,三类是在二类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鼓励学生写第三类论文,其他也可以写一些摘译文章;5)课程论文应该贯穿于教师讲授课程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对整个过程加强督促与指导,开展选题、文献检索、逻辑方法、格式细节等方面的训练;6)完善课程论文评价手段,注意客观性、公正性,避免打消学生的积极性;7)建立健全课程论文考核制度,增强其可操作性,根据课程论文质量考核情况相应增加或减少教师工作量报酬,建立预防和惩治学术不端行为的制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设立大学生学报,为学生发表课程论文提供途径;8)协调不同学科、不同课程,进行科技写作训练的分工与合作,形成整体的、系统的训练体系,既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又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

(四)科技创新活动

十余年来,为鼓励本科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少高校、教育机构和部门、社会用人单位或单独或合作举办了各种形式的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这些活动一般要求提供论文,有些本身就是针对论文写作。本科生科技活动根本的意义不在于填补科学技术领域的空白,而在于使学生从活动中得到科研方法的训练,加深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培养创新意识以及其他如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促进创新能力发展,为今后创造性地独立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奠定基础[17]。但是,当前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较突出的问题,如:1)急功近利,对扎实工作没有思想准备,对能力提升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学生敷衍了事,部分学生仅凭一股热情和兴趣,部分学生则被迫参与;2)部分教师重使用轻培养,仅视学生为勤杂工,只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重复劳动或无暇指导学生或对学生指导不足[18],学生也不愿意找教师进行汇报交流。科技创新活动若达不到正确的目的,可能会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和工作态度,适得其反。为提高科技创新活动效果,文献中提出的改进措施或建议可归纳为:1)评价体系重点应放在鼓励学生运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理论、技术、方法研究专业内容,不能过于强调理论创新性;2)学校提供必要的经费、研究场所、资料和仪器设备等方面的支持,提升科技活动质量和论文水平,举办“本科生学术报告会”,推动课外科技活动的广泛开展;3)设立专门的课程和学分,如作为1学分的选修课程,将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常态化、大众化;4)先给学生讲授科研基础知识与方法,然后再开展科技创新活动;5)低年级学生不宜过多参与科技活动,应以资料收集、整理为突破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积极鼓励高年级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内容参与教师的相关科研活动,教师要从研究方向把握、研究结论控制、技术方法指导三个方面训练学生的专业研究能力;6)采用课程组指导模式,实现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定期交流;7)在多环节中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如结合课堂教学、毕业论文、科研课题等进行;8)利用现代交流手段,增加互动渠道,增强师生的相互了解,尤其是学生接触专业教师的机会。除了以上四个主要环节外,对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有帮助的学年论文、课程实习报告、社会实践报告、导师制等其他环节,也往往因为各种原因被忽视或流于形式,不再详述。总之,关于国内高校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环节,仍有待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与改进。

四、普遍提高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思考

随着以空间定位、卫星遥感、地理空间信息系统等为代表的世界现代测绘高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也必须紧跟这一国际形势,以培养“高品质、国际化、创新型”高级测绘工程专业人才[19]。普遍提高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力举措之一。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从已有论文培养环节设置看,尽管出发点都是好的,但往往容易流于形式,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深思。结合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文献中好的做法或建议,几点看法如下:

(一)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环境与氛围,加强科学精神培养和学术道德教育。

学术道德薄弱或缺失,是近年来学术抄袭、剽窃、造假等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笃实的学术德行已成为高校育人的首要任务。学术成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科学精神支撑。在入学教育、专家讲座、学术交流、科技创新、课程教学等活动中,需要有意识地加强科学精神培养和学术道德教育,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环境与氛围。

(二)树立人才培养的论文意识,特别是第一篇论文意识。

第一篇论文是打开论文写作大门的钥匙。学生能够完成一篇接近或达到公开发表水平的正式论文,标志其写作能力基本成熟,今后自主从事写作的动力也由此被激发,他们将不再仅仅满足已有知识的获取,而是会更加主动地学习与探索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高校管理者、教师要在尽可能多的场合向学生强调进行论文写作的意义,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也重视起来。

(三)树立课程教学是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培养主阵地的意识,努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与效率。

不少文献表明了其他论文写作环节要结合课程教学进行,也有不少教师在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进行了论文写作的训练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事实上,课程是教育的“心脏”,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20]。课程教学贯穿整个大学教育阶段,立足课程教学渐进式地培养本科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自然而然地会有量变甚至质变的可能。以课程教学为主阵地培养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对课程教学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必须认真规划课程体系,使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知识体系构建更具系统性、应用性和前沿性。二是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任课教师不仅要对自己专业的知识系统性、应用性和前沿性有相当程度的理解与掌握,还应有一定的科研实践经验,且必须有论文写作发表经历。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初步满足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需。三是必须重视课程教学目标。围绕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有课程应做好本课程的目标定位,并将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培养作为重要目标之一;所有任课教师应在培养学生的知识系统性、应用性、前沿性的基础上,能够对课程知识的创新性进行挖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公共基础教育课程平台教师可将学生阅读、翻译文献和交流文献内容作为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主要手段,专业教育课程平台教师则应结合课程内容,灵活采用翻译文献、交流文献内容、研究进展综述写作、理论技术方法创新写作等形式,全面培养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在课程教学之外,文献检索是论文写作必需的、基础的环节,可在公共基础教育课程平台中尽早开设课程或讲座,并作为必修环节。科技文体中的科技论文写作主要立足课程教学进行,其他科技文体,如项目申请书、项目总结书、学位论文、专利申请书、技术报告、技术合同等则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或设置讲座单独引入,或作为选修或必修课程引入。

(四)做好问卷调查工作,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的顺畅沟通交流机制,逐渐完善科技论文写作培养的各个环节。

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必然有其一定的规律,国内外好的培养模式要学,但要学实质而非形式。避免形式主义、盲目引进的最好的方式是做好问卷调查。高校管理者要调查影响教师投身科技论文写作培养积极性的因素,教师要调查影响学生投入科技论文写作训练积极性的因素。将调查、反馈、落实作为探索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规律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管、教、学的顺畅沟通交流长效机制,是逐渐完善科技论文写作培养环节的重要保证。

五、结束语

国家教育部提出高校要积极推动研究型教学,提高本科生的创新能力。指导本科生撰写完成一篇学术论文的过程,被认为是全面提高本科生自身综合素质和培养初级科研能力的过程,应该是摆脱大学创新教育困境的一个突破口。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现状与其他专业本科生类似,也需认真研究与改进。结合课程教学的初步实践及文献中好的做法,特别强调了要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环境与氛围、要树立人才培养的科技论文写作意识和课程教学是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主阵地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必须就科技论文写作培养的环节、措施做好问卷调查工作,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的顺畅沟通交流机制,使各个环节、措施更符合本校实际情况、更具可操作性。

作者:刘长建 马高峰 张西光 单位: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

参考文献:

[1]黄永松.科技写作的形势及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22(3):123-125.

[2]覃程荣.谈理工类院校《科技写作》课教学现状及教改设想[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增刊):165-166.

[3]尚晶.高校学报编辑参与大学科技写作课教学的构想[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3):123-125.

[4]杨平,王志萍,彭道刚.指导本科生撰写学术论文,提升大学教育质量[J].高教论坛,2014(12):52-55.

[5]叶俊伟,何晓芳,宁桂玲.基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科技写作课程教学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10(2):32-36.

[6]陈新民.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浙江省高校毕业设计(论文)抽查结果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7(2):65-67.

[7]赵莉,徐运红,王华东.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与对策[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4):121-122.

[8]梁光红,张飞萍,陈顺立,等.地方林业高校森保学科本科生毕业课题和论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林业教育,2012,30(1):24-28.

[9]曹传兰.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现状探析[J].巢湖学院学报,2010,12(2):161-164.

[10]崔玉波,张国发,张丽霞,等.强化课程论文写作训练,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34(3):140-142.

[11]谢文庆.本科生学术写作能力的现状及教学对策———从一次课程作业谈起[J].临沂大学学报,2012,34(5):74-77.

营造技术论文范文2

关键词:可持续;室内环境;人文

1传统室内环境设计中可资借鉴的研究成果

在室内环境设计领域,人文可适当地理解为深厚的文化性和带有广泛意义的人性化的设计要素,也在说明人是设计中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文在室内环境中的研究早已有之,并且国内外对传统室内环境的人文内涵研究产生了很多成果,都具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可持续理念向室内环境的注入,使室内环境的绝大部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人文理论在难以再适合于表达可持续室内环境的人文特质,比如我们的室内设计都是讲求以人为本,但以人为本的方式在可持续室内环境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革命性的进步。但作为室内环境这一领域范围内的研究,传统室内环境的人文观点仍有一些是本课题值得借鉴和参考的,可持续室内环境的人文思想是对传统室内环境的一种扬弃。例如,钱丽竹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的解析》(2011年)一文中指出,室内装潢的主要目的是让在其中的人感觉舒适、自然,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让生活或工作的人感到舒心、愉悦,只有将人贯穿于设计的始终才能完成一项完美的作品。钱丽竹[1]文中的“自然”是指人感受的愉悦和自由自在,这是对人类情感的关怀,也是可持续室内环境所应有之义,可以作为研究结果的借鉴,可持续还使“自然”富有更广泛的含义,使“自然”显得更加真实、更加自然而然。吴美芳在论文《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人文情结》(2003年)中,以人类征服自然的传统思想为依托,解释了现代技术手段的进步以及对建材领域的不断拓展,使建筑室内环境向人工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建筑室内环境可以摆脱自然因素的限制,充分满足人们对舒适度的要求。并以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型购物超市这种购物模式为例,说明了技术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人性化、情感化室内环境感受。吴美芳[2]文中对高新技术的未来展望,是可持续室内环境的技术观念的一个反映,智能化是可持续室内环境的高技术路线,它的目标之一就是高情感化。诸如此类的文献,都说明可持续室内环境的人文思想是对传统室内环境的一种批判性继承,有新的观念融入,对一些人文提法有新的解释,也有少部分的保留,特别是在人性化和高情感化的人文关怀的研究中,传统室内环境的研究成果对可持续室内环境领域的研究能起到些许参考和借鉴。

2可持续室内环境设计中的人文研究现状

可持续室内环境设计产生已逾半个世纪,目前国内外对可持续室内设计实践方面的理论研究产生了一些成果,如已出版的著作和发表的论文有周浩明的《可持续室内环境设计理论》(2011年),SianMoxon(英)的《SustainabilityinInteriorDesign》(2012年),洛丽•丹尼斯(美)的《绿色室内设计》(2012年),路易丝•琼斯(美)的《环境友好型设计:绿色和可持续的室内设计》(2014年),SusanM.Winchip(美)的《SustainableDesignforInteriorEnvironments》(SecondEdition)(2011年),PilatowiczG.(美)的《SustainabilityinInteriorDesign》(2015年)等。同时产生了不少成功的设计案例,如美国新墨西哥州陶斯县的土船住宅,日本建筑师坂茂(ShigeruBan)设计的纸质住宅,让•诺维尔(JeanNouvel)设计的法国巴黎阿拉伯世界研究所,英国赫特福德郡的BRE未来办公室等。相比较于可持续室内环境的设计实践及相应理论,人文方面的研究明显落在了后面,呈现出发展失衡的态势。只有部分设计理论的文献对人文方面稍有涉及,并且数量较少。代表性的成果有:(1)周浩明的《可持续室内环境设计理论》(2011年)一书中的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五部分,和第九章第一节的第四部分,概述了可持续室内环境的审美特性;在第九章第一节的第一部分,周浩明阐明了他对可持续室内环境的人本观的个人看法,周浩明认为应本着“以自然为本”的思想来重塑室内环境的人本观念;在第二章第二节的第四部分论述中,指出可持续室内环境应该具有动态的可适应性,整个生命周期要能满足更多人的需求;第六部分还强调了要鼓励大众参与可持续的设计过程,可以更全面地符合使用者的期望,更好地营造一个属人的可持续室内环境。(2)梁丽娜、高金锁的论文《可持续发展观念与可持续室内设计》(2003年)中,提到可持续室内环境设计应蕴涵着平等、发展、公平和民主原则等最基本的哲学思想,应能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使资源、环境、人、社会、经济五大系统相互协调,共同进步[3]。(3)古佐夫斯基(美)的《可持续建筑的自然光运用》(2004年)一书中的第七章,阐释了自然光与环境、社会、精神、心理愉悦之间的生态联系;第八章阐释了自然光可以改变我们的行为,并提高我们的生态意识。(4)布莱恩•爱德华兹(美)的《绿色建筑》(2005年)一书中的序言三,谈到如何以生态伦理的观点来把控技术;以及建筑空间对本土传统的保护等所能负担的社会责任;并认为室内环境应该吸取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大文明的传统和文化精华,以西方现代化科技结合东方传统思想来寻求出路。(5)郝琳在《建筑先锋•绿见未来》(2014年)一书的绿见未来的理论部分,用永续设计的理念,为我们预测了未来建筑空间可能为我们提供的生活方式,他认为好的设计应该是可持续的,未来的永续建筑是看重匠艺的传承(文化)、自然的保育(环境)、产业的变革(经济)、人的生活(社会),通过高科技和智能化,永续的目标是把庶民、人文风物、自然生态升华为“无心”的日常氛围。(6)林宪德(台)在《绿色建筑》(2011年第二版)一书的第九章第一、四部分,用热力学第二定律,解释了营养能量向上层传递时的急剧减少,着了保护环境和有效资源,降低熵值,提倡我们过简单的生活方式,住宅、建筑、城市都不能太过复杂,一句话,越简单的建筑系统越是好的可持续性的。在第九章第三部分,论述了适宜技术的社会价值和可持续意义,用现有的材料、技术、施工、设备水平下,发挥最大的地球环保功能,并且保护了当地的传统工艺的活力,使地域文化传承发扬;还借用生态经济学大师舒马赫的观点,论及了“适宜”这一人文性概念:不应该一味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生产方式、消费标准、价值体系,否则会更加依赖富裕国家而不能自拔,发展经济应当适可而止、追求效率或生产力应适可而止、使用非再生资源应适可而止、细密分工应适可而止、以科学方法替代常识也应适可而止。(7)大卫•伯格曼(美)在《可持续设计要点指南》(2014年)的最后部分,“可持续设计的未来”中,分析了可持续暂时不被人们认同的原因,因为新生的可持续策略具有异于传统的形式,让人产生陌生感,有的思想进步人士又害怕人们异样的眼光,而对可持续望而却步。就像早先的汽车设计成马车的模样,是用熟悉的形式,慢慢让人们接受新事物。大卫•伯格曼认为“透明的绿色”手法在建筑和室内空间中具有可行性,生态元素依然在那里,只不过没有那么明显,当可持续设计不再有一个样子,它就不再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不再是一种宣言,不再针对一些特殊的(少数的)群体。但他也指出“透明的绿色”会失去生态化策略对人们的教育意义。(8)来增祥在《可持续发展与室内设计——兼谈绿色室内环境的营造》(1998年)一文中点出了可持续室内环境具有社会性、历史、地域文化性,可持续发展除了涉及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能源等所谓“硬件”的经济技术领域之外,同样也还与社会文化、历史文脉等“软件”因素有关,例如对风景名胜和文物的保护,对地域文化和地区人文景观延续性的重视等等。可持续发展着眼于对环境的尊重和沟通,对资源的节省和珍惜,在技术上除了运用高新科技手段外,也乐于采用因时、因地制宜的“适用技术”。同时还指出可持续室内环境是对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回敬,可持续发展从哲学上可与我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相沟通,这里的“人”——可视为自我或群体,“天”——是否可认为是除自身或人群以外的客观自然环境或人工环境,天人合一是人与物的共生,人与环境的“对话”、沟通和融合[4]。(9)DanielJauslin在论文(2012年)中引述了三位建筑师对可持续美学的看法和谈论,并指出可持续设计的美学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它能在何种程度上得以实现,现在还上不清楚,但自然美学、生态美学在未来的可持续设计中必定有相当的发展空间[5]。(10)GrazynaPilatowicz在论文《SustainabilityinInteriorDesign》(2015年)中指出:致力于建筑环境可持续的努力不仅要集中在建筑系统性能和保护资源上,还应当是基于对人的身体和心理精神需求的理解,这才是一个优良的环保设计决策的必要出发点[6]。(11)YaserRezapour等在论文《CulturalAspectsAnalysesinSustainableArchitecture》(2012)中研究了可持续建筑与文化、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认为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才能促成可持续的社会,可持续的社会才能产生可持续建筑;可持续建筑应该作为一个文化背景来建立我们最佳的可持续文化,可持续建筑内涵着可持续文化,它对可持续社会的形成有重要作用[7]。

3可持续建筑人文研究中的相关研究成果

3.1研究的起步

对可持续建筑领域的人文研究,早在1999年,已经被建筑学者郑光复注意到,他在《环境的建筑未来》(1999年)一文中提出生态性不可以压倒人文性的论点,但在当时似乎未引起太多关注,偏重生态性压倒社会性是可持续建筑研究长期以来的普遍现象。如今,可持续建筑的人文专题性研究已经起步[8]。李海霞、冉茂宇的论文《人文生态建筑的设计思考》(2006年)对生态建筑中的健康生活模式、人性关怀、全球化进程中的地域性保护进行了一些探索,并肯定了生态建筑具有这些人文特征。专题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是赵安启、周若祁主编的《绿色建筑的人文理念》(2010年)[9],该书是国内建筑领域的第一本关于人文内涵的专著。书中提出了构建人文理念的四个基本原则:生态性、科学性、民族性、大众性,还提出了八个基本人文理念:天人和谐、持续发展、安全高效、经济适用、地域适应、节约高效、以人为本、诗意安居,并作出了一定的理论解释,其学术价值是值得肯定的。专题性的学术论文有李国友、刘大平的《“绿色建筑”理念的人文拓展》(2010)和陈柳钦的《从人文视角深化对绿色建筑的理解》(2010年)。李国友和刘大平借助一个实践案例探讨了建筑与自身功能、地域环境及社会、时代背景的关系,以及进行气质、品味、伦理等人文属性的绿色评判可能性。陈柳钦[10]论述了社会生态、经济生态是和自然生态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应该说随着这三部文献的问世[11],学术界于2010年开启了对建筑人文的专题性研究。根据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于20世纪70时代提出了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生态系统,认为社会、经济、自然这三个亚系统是交织在一起的,它们相生相克,构成了人工生态系统的矛盾运动。建筑和室内环境面对这样复杂的系统,其研究应该是社会、经济、自然的全面考虑。在以上三部文献的基础上,对可持续建筑的社会属性仍然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3.2研究的深化

近年来可持续建筑研究领域出版了两本有关人文研究的专业著作。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编写了《城市社区绿色建筑规划社会人文需求技术导则》(2016),从建筑空间多样化需求;公共服务人文需求;交通人性化需求;生态环境健康性需求;社会公平性与公众参与需求等内容给出了设计建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绿色人文学组组织编写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绿色技术与人文理念》(2017),梳理了中国传统建筑所体现的八大绿色人文理念,探讨了史前时期、夏商周三代和封建社会中国聚落演化的基本轨迹,并总结了“中国传统民居适应地形(地貌)的绿色营建经验”、“中国传统民居适应气候的绿色营建经验”以及“中国民居应用地方材料的经验”。刘素芳、蔡家伟的专著《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绿色技术与人文内涵研究》(2019),以现代建筑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的关系为框架,从可持续技术、不同气候区的营建经验、各类型建筑的设计方法着手,阐释了材料语言表达,以及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策略,并对绿色建筑人文内涵的基本原则和营造理念做了整体归纳。与之前的研究相比,这三本著作明显更具研究深度,研究的内容更加具体化,分别在绿色设计准则、方法策略和传统生态智慧方面,对确切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细化的探讨。可持续建筑人文研究的大部分内容和关注重点,其实是建筑所营造的空间和环境。有关可持续建筑的人文研究正在被步步推进,逐渐有细分和深耕之趋势。建筑人文和室内环境人文不完全等同,但是联系非常紧密,具有高度的相通性,上述建筑领域的现有成果,对室内环境设计领域的人文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和启发意义。事实上,从另一个维度看来,在建筑设计领域,乃至室内环境设计领域,国内外近来都有越来越多的设计研究者和实践者开始关注可持续和人文的关系问题,其中大多为世界知名学者。笔者在研究生论文的开题报告(2014)中[14],GrazynaPilatowicz在《SustainabilityinInteriorDesign》(2015)一文中[15],褚冬竹在《可持续建筑——设计生成与评价一体化机制》(2015)一书中[16],陆邵明在《空间•记忆•重构:既有建筑改造设》(2017)一文中[17],ArnoSchlueter、AdamRysanek、韩冬辰在《基于下一代可持续建筑的协同系统设计》(2017)一文中[18],他们都依据各自的工作实情、研究领域、调研资料,纷纷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对人文问题的关注,并主张用人文性来丰富建筑和室内环境的可持续化发展。

4结语

营造技术论文范文3

关键词:中国建筑史;口述史;综述;方法应用

中国建筑历史研究视野,由改革开放后的“二元•比拼”,走向近十余年“交叉•发见”的内省,进而从内需出发对建筑历史与理论进行思考重构,构成了近期建筑历史与理论的学术前沿[1]。2018年是中国当代学人从口述史视角重构城市史、建筑史、园林史的重要时间节点——第一届“中国建筑口述史学术研讨会暨工作坊”在沈阳建筑大学召开。至2021年已是第四届,众多学者借助这一交流平台“把握学术‘要津’,进而不断开辟新的工作‘大场’”①。第四届建筑口述史学术研讨会暨圆桌会议上,学者们的关注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口述者记忆的可靠性与真实性;群体访谈所展现出的更好的约束机制;访谈前及过程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现代口述史自1948年创立的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室开始,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已应用于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在建筑学领域,虽然国内近年来口述史研究硕果累累,但缺少系统的综述将丰富的研究成果梳理清晰。以第四届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契机,笔者梳理了21世纪以来中国建筑口述史的论文研究情况和发展脉络,以期为后续建筑口述史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启发和参考依据。

1建筑口述史文献整理与研究框架

在知网、万方和维普围绕“建筑口述史”中拆分的多种关键词组合为语法限定进行论文(2000年1月—2021年10月发表)检索,共检索出285篇研究论文,整合筛选后共提取出与主题紧密相关的110篇文献。结合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四辑(2018—2021年出版)中的103篇论文,通过文献内容分析,将研究方向总体分为中心视角下的建筑口述史、乡土建筑口述史和口述史方法应用三类。中心视角下的建筑史关注中心层面的近现代史研究,包含建筑教育史、建筑师历史及建筑项目或机构历史;乡土建筑史中的研究对象为符合带有“本土建筑”“民间建筑”“自发建筑”等描述性特征的建筑②,藉命名为此方向,其下细分为地方建筑史料挖掘、遗产保护与村落保护、营造技艺与保护传承,以及社区营造。口述史方法应用包含理论探索和应用实践两方面。综述层面聚焦于其方法应用的研究(图1)。

2建筑口述史发展情况综述

2.1研究情况及发展趋势

从期刊发文量来看,整体呈上升趋势,2018年和2019年达到顶峰(图2)。研究方向上,乡土建筑史最多,其次是中心视角下的建筑史,而理论探究和实践总体较少。中心视角下的建筑口述史研究中,建筑教育史在期刊论文里仅关注于外国建筑史在中国建筑教育中的发展,而在口述史文库中大量论文是围绕老八校前身的建筑教学教育史展开口述研究的;建筑师口述史工作重庆大学做得最多;建筑机构和项目口述史与建筑系高校的建设、发展及其设计院项目紧密相关,以清华大学研究最多。在乡土建筑口述史层面中,史料挖掘最关注建筑的时空演变、建筑格局或建筑特色及建筑相关的人物纪事;遗产保护与村落保护中关注使用主体对空间的理解及其活动,并考证相关村落、建筑与文物的历史渊源,近年来对项目修复历史和三线建设历史的考证成为热点;在营造技艺口述史层面,聚焦于相关传统地方民居、地方特色建筑和建筑艺术与装饰的研究。最后,口述史方法应用层面研究较少,除少量的成果综述外,仅有一篇针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较系统的口述史操作指南[2]。根据文献研究对象,统计其在中国各省份的地域分布,呈现出中部和东部居多而西部和东北部少的分布情况(图3)。省份中属福建(以华侨大学为主)最多,其次是陕西、广东等地;沿海省份整体研究较多,而内陆地区集中在川甘以东、内蒙古以南、广西以北和豫皖赣以西的区域。建筑学高校中以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重庆大学研究最多。2008年起,建筑口述史研究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程度相对密切,人文地理学、考古学、美术学等专业可见口述史方法在建筑学框架下的应用。如从经济学下的社会资本角度研究社区微改造[3];从博物馆学视角探讨口述史在丰富展览内容、辅佐场景复原等方面的优势[4]。在地方少数民族和工匠技艺研究中较重视历史人类学方法的使用,如有倡议整合人类学方法对工匠族群所在环境的整个营建体系进行深入研究[5];也有实证研究通过此方法了解到了浙西南一带清代民居特殊构件的程式化体系[6]。在口述史学理论问题研究当中,口述史学与其他学科,尤其是与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和民间文学在理论与方法上的关系被大量探讨[7]。近年来建筑口述史与其他学科的交融研究,对于区域建筑学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建构大有裨益。

2.2建筑教育、建筑师及项目机构口述史

中国近代建筑史在史料类型及其运用和研究方法上,都根本区别于中国古代建筑史和西方建筑史[8]。近年来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的研究已呈现出从研究样式演变和为设计提供指导,演进到根据一手资料重现历史场景之趋势,如通过研究设计和建造过程还原出大量有张力的历史细节,在此基础上探讨民族性与国家建构等理论问题[9]。建筑史研究中,已往社会背景层面的细节和盲点经由口述史被大量发掘和联系起来,极大地拓展了传统建筑学之外社会学相关的研究内容,完善了近现代建筑历史的脉络。建筑教育口述史方面很多工作的开展,都与各高校或各单位开始重视自身历史谱系、自身传统或配合校庆宣传有关。极少部分研究扎根于建筑教育史的整体研究,以学者武晶为代表,在口述史基础上梳理了自1903年国内建筑学科建立至今的外国建筑史教育的发展历程,弥补了建筑史学的研究空白[10]。绝大部分研究还是以个人或项目、机构的历史为对象。学院教育史和建筑师历史的研究,大多以高校院系的教师为统率。以重庆大学为例,2012—2015年有三篇硕士论文分别完成了对本校老一辈建筑学家李先逵、杨嵩林和尹培桐学术历程的研究,同时期该校的教师们又先后对唐璞、赵长庚、辜其一教授的学术人生做了研究。2018年,一篇硕士论文梳理了作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前身的重庆建筑工程学院1952—1966年的建筑教育历程。近年来以龙灏教授为首的青年教师们正对重庆大学老一辈知名教师们的生平历程进行抢救性的口述史记录,并着手研究院系的发展历程。在城市规划领域,李浩教授在大量访谈业内老专家的基础上完成了《城•事•人——城市规划前辈访谈录》,该书对规划档案具有不可替代的弥补、丰富和深化的作用。在建筑机构史层面,21世纪初即有对营造学社发展历程的研究,2009年始有对高校研究院机构发展及创作历程的研究。2018年,华霞虹教授主编的《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60年》问世,口述史方法的应用为该高校设计院发展脉络的厘清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清华大学以刘亦师老师为首,通过口述史方法对清华大学设计院历史及学校建筑系的教育史和发展史进行考证。在建筑项目史层面,研究侧重于一些知名建筑项目的历史演变和修复过程,涉及的访谈对象也和建筑师学术生平及教育经历密不可分。除了大的断代史和编年史之外,学科里面靠口述史和整理出来的其他的一些侧向证明的研究史也很重要③。就四本口述史文库关于近现代建筑教育、建筑师和项目机构历史的口述成果而言,研究涉及早期国内外相关建筑教育教学课程细节、不同设计思潮在项目上的碰撞,以及一些重要的建筑师、学者和著作之间复杂的关系网等等,已呈现出视野广阔、内容丰富的口述史料。

2.3乡土建筑口述史

陈薇教授曾于世纪之交时指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建筑史研究特点可以归纳为三方面:一是以乡土建筑研究为突出倾向的从中心移向边缘的特征;二是从研究层面的中观,转向研究广度与深度兼备的林木互见的特征;三则是从旁观转向深入心态和人的、将心态史和社会史与建筑史研究结合起来的特征[11]。2016年学者刘军瑞对近十年来乡土建筑研究中口述史方法的应用和陈薇的观点进行了对比论证,肯定了这一史学研究趋势同样契合时代的特点[12]。近年来建筑口述史研究已深入到地方的乡土营造、少数民族的文化溯源和物质空间的解构中,2010年之后研究明显增多。学者们应用口述史方法逐步开展了深层次的研究,视野也逐渐上升到较宏观的高度,可谓林木互见。如将匠师口述传统中的模数与比例的营造制度,向下关联到地方语言的转译与生成的机制中,向上剖析其与中华营造理念中宇宙观的关系[13]。近年来口述史研究对于个体之于环境的感悟愈发重视,并会带着更多设身处地的同理心去采集这些个体的所思所想。学者崔勇从21世纪初便提倡在近现代建筑史研究中,遵循历史与逻辑及口述史研究方法的统一去探寻前辈们的心路历程[14];亦有通过口述史访谈揭示古镇民众在文化景观保护上与政府冲突的根源是两者保护意识的不对位[15]。现代口述史学在配合以往“自上而下”的历史书写方式的基础上,更多地从“自下而上”角度“书写”历史,有利于实现历史学科的通俗化[16]。建筑口述史同样深入乡野,在地方建筑的史料完善、营造技艺的记述、遗产保护和村落保护的探索等层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口述史方法的应用和理论建设在此层面研究中普遍被淡化,着重于史料的搜集,遂将乡土建筑口述史研究的重点及相关论文数量汇总如下(表1)。除国内乡土建筑研究涉及口述史以外,跨境的华侨建筑史研究同样开展了一系列基础性的口述史工作。以华侨大学为平台依托,陈志宏教授统领了两项闽南地区华侨建筑和聚落的研究课题,对马来西亚特殊的海上桥屋的营建过程、华人坟墓的形制设计等都有相关的口述史研究,使得早期面临传统技术断层、业主古迹保护观念匮乏等问题的华侨建筑得以展现其特殊的历史价值。总体而言,近二十年来口述史在地方建筑的各层面研究广泛,多集中在村落、古镇和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多学科融合的优势也在此层面体现得最多。研究论文数量在2010—2014年增长明显,2016—2019年增长更为显著。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聚焦于地域建筑的史料探索,这种深入乡野的研究为地方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物质空间的优化重构及地方记忆工程的建设推动巨大。

2.4建筑口述史方法应用的研究

2.4.1重视访谈对象的遴选口述史方法与传统文献史料的研究方法相异的一点是,对于历史的认识过程增加了两个新的维度:一是访问者与受访者之间的关系,二是受访者与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17]。而口述史又是对亲眼看到并参与过去事件中的人的采访,目的是要重现历史[18]。因此口述史研究前期访谈对象的遴选显得尤为重要,这直接关系到叙述历史的可靠性、完整性及访谈过程中对有效信息的挖掘。对象的遴选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一是定向性的,研究特定的个人或群体,对象的选择多围绕个人本身、亲友及有过共同经历的同事等;其二是非定向性的,研究某一特定环境下的个人或群体,多用到人类学的调研和取样方式。定向性对象的遴选多见于对建筑师历史、建筑项目或机构的历史、工匠技艺营造和传承等口述史研究中。如研究辜其一先生的人生历程及学术概况,就访谈了与之共事过的白佐民、邵俊仪教授及其女儿陈义蓉[19]。对于华侨地区的华人大会堂而言,其设计风格的定型源于不同原乡背景的华人共同的协商结果,因此当地的华人社团是了解该项目历史最好的访谈对象④。设计院近年来在建筑口述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即体现在其提供的设计作品集、设计院院志等,对于对象的遴选有很大的参考作用。此类访谈对象的确立,也涌现出一些创新的方法。例如,有通过CiteSpace分析高校教师的合作关系及发文量以确定受访学者[20],也有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宣传报道确定受访的传承人[21]。非定向性对象的遴选多见于村落保护和遗产保护、社区营造等。如就胡同整治更新研究的访谈人选确定,以对象所处空间的参与度和作用力强度为首选,选出了作为北京独特胡同文化塑造者的养鸽人和种花人、从事文艺创作的大妈等[22]。对于口述者本身专业技能的甄别,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访谈质量和后续研究的深度。就乡土建筑匠师本身技能水平的评估,刘军瑞指出可分为人员推荐法、技艺评测法和自我评价法三种方法[23]。2.4.2关注访谈方式及访谈过程针对不同的访谈对象,访谈采用的方式也会有差异。以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为例,涉及较明确、具体和系统的工艺步骤、技术技巧等访谈内容,受访对象较内向或缺乏受访经验时,采用结构性访谈;而研究内容主要为个人生活史、村落传说故事、公共文化活动等时,则采用非结构性访谈[2]。从近年来大量附带访谈稿件或访谈问题的论文来看,结构性访谈和非结构性访谈是根据实际情况相互交织的。在访谈之前,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能提高访谈效率,少走弯路。制定问卷调查表或信息记录表等已成为建筑口述史工作流程中的一个共识,尤其在访谈对象为匠师时:其一能避免因个人因素造成访谈过程难以进行或偏离主要问题而失控的情况;其二减少了访谈过程中由于语言交流障碍等导致的沟通问题。在《城•事•人——城市规划前辈访谈录》的访谈之前,李浩教授让专家们仔细阅读了《八大重点城市规划》研究报告和相关成果,对受访者的回忆起到了有利的引导作用。在访谈过程中,碍于一些个人原因或相关发言立场的正确性,会存在受访者回避或不愿讲述的情况。如当访谈内容涉及工匠群体的核心技术时,传统工匠们由于重实质、轻表述的职业局限和自己的权益立场,会在访谈时表达不清或不愿透露营造细节[24]。访谈中采用录像时,业界学者会由于面对镜头精力无法集中,或碍于一些立场欲言又止,要求停止录像[25]10。这些均是对于整个访谈流程记录造成阻碍的难点。访谈之后的补充与回访环节也很重要,其一方面能在与受访者更好地建立信任感的基础上,丰富和深入访谈的内容;另一方面还能校正、核对初次访谈时所获得的口述资料。李浩教授在口述史应用于规划领域研究的实践中,提出了城市规划方面的口述历史工作应当采取一种专题性、互动式、研究型的实施方法与技术路线,即一要有明确的访谈主题,二要为老专家的谈话提供充足的条件,三要立足于规划史研究的工作目的[26]。这种整体式的口述史实施方法与路径可作为参考,在访谈的前期工作中确立下来,成为贯穿整个访谈过程的原则和意识。2.4.3对于口述资料真实性的考证口述史史料的真实性问题一直是史学界讨论的焦点,在第四届建筑口述史学术研讨会上参会人员也对此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在一个充满流动性和不确定性的世界中,重述历史是产生集体认同感、身份感的重要途径[27]。而群体访谈对于建构一个集体记忆中的历史,消解因时空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而造成的叙述失真意义重大。会议上李浩、彭长歆、黄怡和钱锋均提及了群体访谈的形式对于增强口述真实性的重要性。此外,就口述史料的真实性而言,学者们建议,一是明确授权概念,给予受访者一定压力,促使其重视访谈质量[25]10;二是访谈前将相关的档案资料带去访问求证,能够更精准地纠偏⑤。一些问题在会议中被提及,如在专家访谈后部分会审改,存在着改动稿件频繁和审改较多的情况⑥;对于访谈资料二次加工后的史料可信度,同样需要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华中科技大学团队通过对十堰市二汽专业厂的工业考古学式的实地考察,校验了受访者口述情况与遗存情况的差异性和一致性[28]。这表明实物调查对口述真实性的考证也具有一定意义。多次访谈及回访的流程,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受访者的坦诚讲述。唐纳德•里奇在《大家来做口述历史》中曾写道:“访谈者和受访者双方需多次访谈来建立起亲密关系,这能激励受访者的直言不讳,且能避免不诚实的告白。”[29]对口述资料的求证,研究者限于个体经验也会有难断真伪的时候。在整理口述资料时,同一事物出现多种观点且一时难分真假时,应保留口述史料的原始性,让其并存并作注释说明[30]。

3结语

营造技术论文范文4

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创新培养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讲,导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即“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研究生导师既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坚实的专业理论功底,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也要在学术上有独到的思想和丰硕的成果;既要有站在学科前沿、洞察学科发展趋向的见识,能够高效地指导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还要在思想、品德、科学态度、人格等方面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对学生有人格上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南京医科大学作为江苏省属重点建设高校,在研究生导师的选择上遵循“按需设岗、坚持标准、择优聘任、宁缺毋滥”的原则,根据学历背景、科研项目、学术影响力等多重标准,遴选高水平导师队伍。南京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系导师队伍均满足南京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或博士生导师的遴选条件,对已遴选为硕导或博导的导师,每年也会定期考核,核查其是否具有招收研究生的资格,如博士生导师下一年度招收博士生必须满足以下两个基本条件:①目前正在以项目负责人身份主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含省、部及部级重大项目的子课题);②近3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影响因子≥5的SCI论文1篇。以此为研究生创新教育奠定良好的导师基础。除满足学校导师的遴选条件外,我系导师很注重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通过定时定期的查阅大量文献,参加有影响力的国内、国际学术会议,清醒认识自己所从事学科的思维局限性,从宏观、转化医学的角度掌握学科前沿发展方向,形成自己的科研优势和学术特色,有了自己的学术“根据地”、学术“栖身处”和学术“生长点”。此外也极其注重自身的品德建设、学风建设和人格培养,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2构建和谐的研究生与导师关系

师生关系问题是研究生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给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有利于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和探索,从而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于努力营造教育主客体之间的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彼此信任、融洽相处的环境。因此,学系导师在研究生入学之后,会让其了解各个研究方向的情况,发现他们感兴趣的问题,鼓励其阅读相关方面的文献,指导、提供实际的设计方案、设计思路及实验平台,在整体实验理论规划和实践科研经费、实验条件上给予最大的保障。此外,导师对实验时间无强制性要求,允许学生自己合理安排。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目前一些临床医生的收入远高于从事基础医学教学和科研的教师收入,使得基础医学研究生生源少,质量良莠不齐,男女比例失衡,感情心理问题易发。因此学系鼓励科研经费充足的导师将部分经费以助研经费形式发放给研究生,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各类项目基金的劳务费预算落实到位,一方面解决了研究生的生活压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研究生的科研动力。学系导师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交流手段来构建和谐关系,如对性格内向、被动交流的学生,导师会每周去了解其思想、生活、科研动态,对其出现的问题、困难给出指导、建议或帮助;对于专业基础相对较差的同学,导师会选择性地给予文献阅读导向,将文献的难易程度逐渐提升,并在此期间认真讲解主要的难点和重点;对于学生出现过失甚至错误时,导师不会进行严厉的训斥,而是先了解事情发展始末、了解学生出现过失的原因和理由,然后进行得当的教育,但不会迁就、姑息学生的过错,做到批评到位、教育到位、策略到位,这样学生才能进步,和谐的气氛才能产生,才有利于整体研究生的创新教育。

3完善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需要良好的知识结构,而研究生知识结构的形成主要通过一系列课程教育来实现。制定科学、合理、完整、互相衔接,并且在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及其他环节上层次清晰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力保障。通过全面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在充分了解、调研国内外著名院校相应各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及实际情况,制定适应当前本学科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培养方案。

3.1校园文化、实验室文化对于人才培养的影响非常重要

在研究生一年级的公共哲学课(如自然辩证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上,老师要在教学中明理、实在、深透,切忌空洞无物,应改变板着面孔训人、课堂教学语言枯燥的局面,要强化哲学课堂教学语言的思辨性;在此类公共课上应邀请校内外或省内外在该课程教育中受到研究生普遍好评的教师作相关方面的授课,而不是老师从头上到尾;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变单一教学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导,以选修课或专题讲座为形式,增设中国传统哲学、医学哲学、艺术哲学等课程,从多方位的哲学熏陶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进入实验室课题组后,学系充分利用现有的师资力量和优势、公共实验平台,加强对研究生文学、哲学、社会学、转化医学等知识的修养,全面提高研究生科学文化素质,并促进课题组内、课题组间、高低年级组间、同年级组间互帮互助、和平共处、和谐融洽的实验室氛围的形成,从而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和实验室文化,提高创新教育的质量与效果。

3.2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相关研究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

一年级研究生,除学习学校安排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后,还要求学习本专业相关的中英文文献。根据核心经典文献和最新文献,不断寻根溯源,融会贯通,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研究热点及存在的问题,初步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开设学科领域新进展课程作为研究生的必选课(如内科学进展、博导论坛等),聘请本学科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作专题学术报告,开阔研究生的学术视野。

3.3考虑到当今的创新成果往往出现在复合、交叉学科的特点

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逐渐向前沿性、多元化方向发展,应多开设专题研讨以及交叉学科的课程,鼓励研究生尽可能参加各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全面提高创新思维。

3.4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程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把教学内容的主体放在研究生身上。

启发研究生的思维,适当引导和点评,给研究生留有思维的空间,注重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的思维方式训练。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论题来调动研究生的情绪,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授课方式上,不断改变单纯传授知识的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进一步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激发研究生研究兴趣的同时,培养研究生基本的学术素养。

4重视研究生论文选题的创新性

科研和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其中论文选题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选题本身作为一个创新过程,在研究生创新教育中地位非常突出。因此,在研究生开题前,首先指导研究生借助学校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广泛查阅有关文献,独立思考、大胆设想,通过查阅、评估和分析文献,找出以往研究中的谬误之处、不足之处和矛盾之处,抓住尚未有人涉足的空白点,引发新的选题设想;其次,积极引导研究生参与导师的研究课题,以较高起点把学生带入学科发展前沿,使得论文选题与导师研究方向一致,与专业优势条件及学科长远目标一致,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找准国内外空白点;最后,在导师指导下设计初步研究方案,通过开题报告征求同学科、跨学科导师和同学的意见,务必使研究方案既有可行性、创新性,又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实现基础医学的转化研究。在研究实践过程中,再根据具体情况和国内外的发展趋势,随时进行调整或修改,满足创新教育的发展要求。

5加强实践环节

医学研究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加强实践环节,可促使学生加深对自身专业方向的理解,加大学习力度,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有进行创新所需的知识储备和精神动力,更要加强实践环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抓住创新的要求、触发创新的灵感、验证创新的成果。因此,本研究以江苏省心血管病分子干预重点实验室为依托,逐步建立和完善保证研究顺利进行的实验和技术平台。在研究生一年级上半年,在学系内开设基本实验技术系统培训,包括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常规仪器使用方法(如移液枪、离心机、流式细胞仪、酶标仪、PCR仪、消毒锅、电泳系统等)、常规分子生物学技术操作方法(如细胞培养、蛋白免疫印迹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蛋白浓度测定、RNA的提取、逆转录、免疫组化、免疫荧光等)、实验室已有的动物模型建立(如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心肌肥厚模型、糖尿病模型、高血压模型等)。要求研究生尽早进入实验室,使每个研究生尽快掌握必需技术,少走弯路,参与创新科研工作,为创新教育奠定良好的实践技术基础。

6促进学术交流

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氛围(climatesforinno-vation)是产生高质量创新学位论文的前提。创新氛围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它被视为一系列影响创新主体各种创新活动进行与组织创新性表现的环境因素,描述组织是否具有创新环境的主观体验,也就是组织成员对于组织系统、管理者工作方式及其他重要环境因素产生主观知觉后,形成成员本身的态度、信念、价值观和动机,进而影响其创新行为。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使研究生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创新氛围。

6.1课题组每周进行最新文献的学习

引领学生体会学术论文精髓,采用辩证性及批判性的多角度方式阅读文献,既要指出文献中的不足、学术研究的局限性,又要能提出相应的完善方案,最终挖掘有用的学术信息,为自己的课题拓展思路;通过汇报研究工作进展,及时与导师和同学沟通,科学调整课题思路;学系内定期开展大规模学术讨论,籍此为研究生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包括科研思路及科研技术的交流),启迪思想,丰富知识,拓宽视野,推进创新。

6.2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学术交流

如学校举办的博士论坛、研究生学术论坛、青年优秀论文比赛等学术活动,交流学术思想。利用我系是江苏省心血管病分子干预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心血管病转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的重要组成单位的优势,定期举办院级、校级间的跨学科学术论坛,活跃研究生的学术氛围,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锻炼研究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为研究生创新学术交流提供稳定的场所。通过优势互补,不同学科、不同学校之间更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促使研究生创新思维的激发。

6.3利用学系科研经费充足

师资力量优越的条件,要求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类相关的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并鼓励研究生在学术会议中与相关专业的教授进行学术问题的交流与探讨,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与发展方向;同时定期邀请校内外、国内外的同学科、跨学科名师为广大研究生提供多视角、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6.4营造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环境。

定期组织研究生及导师进行国外一流大学访学,推荐优秀的研究生到国外合作实验室进行短期研究,营造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环境。邀请国外教师来实验室做学术讲座,介绍最新进展,并专门安排时间让研究生与专家面对面讨论研究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联合培养、研究生互访、短期交流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自2012年以来,学系在研究生创新教育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系共有8名研究生获得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1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5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被评为“南京医科大学优秀学位论文”。

7结语

营造技术论文范文5

在毕业设计前一学期,学校依托卓越工程师系列讲座、主题论坛、学术沙龙等形式,先后邀请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下属研究所、Altera公司、Xilinx公司、新百利制造工程有限公司、广州泰克公司、海格通信集团、固伟电子有限公司、湖南中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桂林高新科技园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来校,从用人单位的角度为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和毕业班学生剖析产业人才需求方向,介绍国际标准化设计规范,传授工程设计方法和技巧。这些来自企业的实例常涉及许多新思想、新原理和新技术,学生意识到其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对毕业设计课题的参与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大大提高,形成浓厚的工程实践氛围。

2提高工程设计选题比例,鼓励到企业做设计

毕业设计的选题应围绕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培养这三大目标,加大紧密结合本专业工程实际问题的创新型选题的比例。注意选题的深度、广度与工作量大小要与本科生的实际能力和学校的教学计划相适应,不能贪多求大,要确保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题或取得阶段性成果。工科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中,工程设计型、应用型题目应占80%以上。鼓励教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到毕业设计选题中,为学生接触行业的前沿科技、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创造条件。

鼓励依托校外实习基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平台,由厂方提供实际工艺改革项目、新产品开发项目或工程设计项目,学校教师与厂方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拟定设计题目。条件成熟的部分专业也可安排学生在企业真实环境中完成毕业设计。企业提出毕业设计题目和导师人选后,学校依据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审核。题目确定后,由学生网上选题。选题页面提供课题工程背景、学术价值、经济价值方面的简要介绍,企业指导项目还需提供合作企业概况和企业导师简介。

3加强过程监控,确保设计质量

学生选题名单确定后,在第七学期末前两周内安排学生与导师见面,由导师详细介绍课题的内容和要求,向学生下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布置文献检索、外文文献翻译和开题报告等任务。对于企业指导毕业设计的项目,在不影响企业正常运行的前提下,由校企双方通过协商,确定本届毕业生指导的具体安排和管理措施。学校向企业方介绍本校毕业论文的规范要求和教学流程安排,提供《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条例》、《毕业设计(论文)撰稿指南》、《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汇集》等相关资料。遴选企业指导教师时,要求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丰富的独立科研经验。

在毕业设计进行到第三周时,开展初期检查,重点检查题目设置、课题主要任务与要求、工作量和进度安排等。第七周时进行中期检查,审查进展情况、有无偏题或跑题、完成课题存在的困难和解决方案。在答辩前一个月,重点检查学生的设计和论文初稿,督促学生按时按量完成设计任务。校外进行的毕业设计工作,学生按企业作息制度上下班,由导师对学生进行考勤,学生每月一次书面汇报毕业设计进展情况。论文环节中专业方面的指导与论文专业内容质量的把关由企业导师负责,学校教师负责论文的形式审查,协助做好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协调解决临时出现的问题。毕业设计经费向与生产实践、科研、社会需求相结合以及硬件设计制作较多的课题倾斜,毕业设计评优指标也向此类课题倾斜。

4改革成绩评价模式,引入企业专家意见

毕业设计成绩由指导教师、评阅人和答辩小组三部分评分组成,分别按30%、20%和50%加权得到总分,最后由学院答辩委员会审核。对于校内进行的工程类毕业设计课题,评阅和答辩环节需聘请相关专业的企业专家参与,并将评价意见反馈至学院及指导教师处。通过企业界的评价干预,促进毕业设计与工程应用需求的良性对接。对于企业指导的毕业设计,验收时,设计方案和结果需接受生产现场的检验和评价。

营造技术论文范文6

一、微信在科技成果传播中的优势

科技期刊是科技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一方面他记录了科技工作者的劳动成果,另一方面他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思想的平台。科技期刊的价值在于把某一领域的新成果,新研究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实现科技要素的生产力价值。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共享,传播知识的价值和科技成果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如何在更大范围内共享“科技成果”则被各期刊编辑部所忽视了。我们常常重视“编辑”,而忽视“出版”。以《电网技术》编辑部为例,我们研究过“如何获取优质的稿源”“如何把控稿件质量”“如何提高编校质量”,但却没有讨论过我们的出版发行问题。微信的出现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和人们的阅读习惯。同时对于各期刊编辑部来说,不用开发任何客户端,就可以利用微信的公众号和订阅号进行文字,语音,视频等的全媒体。而且随着上网资费下调和智能手机的使用,微信的推广速度呈加速上升趋势,并以几何速度倍增。微信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碎片化阅读,可以随时随地的捕捉行业发展态势,了解最新科技研究成果,从中筛选需深入学习的内容,再深度检索、下载自己所感兴趣的知识。移动阅读已经成为人们上网行为的一项重要内容。科技期刊应该抓住机遇跻身移动阅读行列,以期提高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微信作为手机终端应用,还拥有良好的用户体验优势。科技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可以提供少而精的信息,并向更精准服务模式发展,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同时提高用户接受信息的纯度,从而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扩大期刊的影响力[7]。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很多科技期刊申请建立了自己的公众微信号,但在公众号运营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1)微信公众号平台未受到应有重视。尽管有很多期刊开始了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但相关统计结果表明:只有部分期刊的微信号进行了官方认证,更是有部分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开通后未任何消息。这说明,某些期刊的行为只是跟风,并未真正发挥公众号的应有作用。(2)内容单一。有些期刊公布自己的微信号后,或者是重视不够,或者是人手不够,没有精力维护和更新,导致微信号形同虚设。微信的内容往往是照搬纸刊刊载的内容。内容冗长,毫无创新,缺乏互联网阅读所营造的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使读者逐渐失去阅读兴趣。久而久之,老用户觉得公众号无意义,取消了关注,使得公众号没有发挥好的传播效果,使期刊的影响力大打折扣。(3)服务意识淡薄。随着微信平台的升级,也推出了很多新的功能,如自动回复,自定义选单,客服功能等。目前大多数期刊都是实现了稿件查询,阅读等简单功能,对于交流,互动,反馈等模块,许多期刊还没有设置。没有想用户所想,没有急用户所急,服务意识欠缺。(4)评价体系的不完善。目前,评价各微信号影响力的新媒体影响力指数并不适合科技期刊。科技期刊主要职责是为作者,评审专家,编委等服务的,其次科技期刊是要在最大范围内共享科技成果,因其涉及专业性较强的领域,有些小众化,不适合与其他类微信号作比较。

三、利用微信提高《电网技术》期刊的影响力

(1)关注并及时业内大型会议通知。《电网技术》编辑部的编辑人员通过各种渠道及时了解相关的电力工业方面的会议,如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的各专委会的年会,在争取到作为这些会议的媒体支持后,定期地在微信上发送会议信息,同时鼓励编辑在个人微信圈转发。分享到朋友圈的信息,可以迅速吸引粉丝。另外,与会专家的优秀PPT我们也会及时制作成微文形式,第一时间出来,很好地传播了学术成果和信息。由于会议信息和会议报道的及时性使得广大学者和高校学生成为我刊的忠实粉丝,因此,我刊的网站访问量,以及投稿的数量和稿件的质量都有明显的提升。(2)便捷的用户操作。作为我刊的读者和作者,在安装微信后,无须下载其他软件即可浏览我刊录用的最新稿件和过刊。作为作者可以查阅对于《电网技术》期刊的介绍,投稿指南,编辑的联系方式,已投稿件的状态,省去了许多中间环节,节省了编辑和作者的时间,提高了编辑的工作效率。良好的用户体验也给期刊树立了好的口碑。本刊的影响力也在业内逐步提高。(3)策划热点论文集锦。热点论文即为众人所关注的论文。美国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ThomsonScientific)利用SCI数据,每两个月一次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和医学领域的热点论文。根据特约撰稿人对热点论文的分析,热点论文的确能够反映世界科学前沿性研究的动态。科技期刊可以组织策划相关领域已的集锦,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及时在微信公众号上这样的集锦,可以吸引大批作者的眼球,增加期刊在该领域的影响力。根据我刊统计,论文及进度点击量明显高于其他类文章。同时《电网技术》定期本刊刊出的高被引论文,以期给一些高校的研究生提供一些研究思路。(4)鼓励原创。对于本刊已经刊出的优秀论文,经过精选后,鼓励作者创作微文,内容包含论文研究的核心内容,与论文相关有特点的图片和表格,论文中的突出创新点,以及后续的研究方向和想要探讨的问题。作者对自己论文的宣传和推广都非常重视,不断转发,形成了良性循环,也间接宣传和推广了期刊,扩大了期刊的影响力。(5)高级功能的使用。在实现基本的查询稿件的基本功能外,我们还在微信平台上开辟一些特殊的功能,如关键词的回复,如输入“直流输电”,就会查询到我刊这个领域近2年刊出的论文,每篇文章都有链接可以实现在线阅读,方便了读者的阅读,用户体验良好。

营造技术论文范文7

论文内容。部分论文选题不合适,所研究的问题范围过大,对于一篇仅需三万字左右的硕士论文来说,题目涉及问题大、多、广,反而哪个问题都说不清楚,造成论文内容宽泛,既没有进行深度系统的分析,也无法得出有现实借鉴意义的深刻结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论文"大而不实",小而不深",即论文选题过小,论文题目是学员根据自身工作实际或生活区域的现实问题来设计的,这就需要学员结合实际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获取第一手资料,来作为论文理论和技术方面的支撑。但事实是由于自身条件困难或对论文的不够重视而没能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结果导致论文既没有理论创新点也没有解决好实际问题,且对其他地区缺乏普遍借鉴意义。研而不究,有的论文整篇都是对调研或实验数据的简单罗列,并没有用相关理论或先进技术手段来进行分析,论文难度不够,内容不够饱满,不能得出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论文外在形式。学位论文都有规定的形式标准,以便保证学生论文写作的规范性和论文的学术质量。从现有论文样本来看,学生论文结构不完整、不严谨的情况仍存在,论文中缺少引言的、没有英文参考文献或参考文献过少的问题相对较多;论文格式不规范,论文整体结构排版缺发统一标准,文献引用和参考文献标注方式五花八门,论文中的图表、文字排列不符合要求,字体、字号等细节问题处理上过于随意;有的论文篇幅过短,内容过简单,达不到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应有的份量,且各部分内容繁简安排不当,主要内容不突出。

一、论文质量问题的原因探究

1.缺乏专门针对农业推广硕士制定的论文评审基本要求和指标

农业推广硕士在我国实行的晚,如何更好的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各培养单位都还在探索当中。对于不同类型的农推论文,各自的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并没有一个统一可以执行的方案,不同类型论文在论文选题、论文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也不明确,这既不利于培养单位对论文进行有效的评审,也使得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标准可以参照。很多农推硕士培养单位只是简单套用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论文评审标准偏重于学术研究,不适合农推专业学位教育对应用型人才的特殊要求。因此农业推广硕士论文无论是外在写作形式上还是内在硬性质量上,都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问题。

2.缺乏行之有效的学位论文质量过程保证体系

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的工作,学位论文的产出过程需要所有相关组织和人员的有效参与,才能保证论文质量。培养单位、管理部门与管理人员、导师、校外专家与学生本人一起都是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主体,但是实际上在学生论文写作的过程中,能有效参与其中的人员和参与人员精力的投入都是少之又少,论文偏差无法及时得到纠正,论文进程中质量也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其次,从论文选题-开题-中期审查-论文答辩-论文评优与评估的过程中,论文质量过程保证的这些关键环节,还待更加严格的执行,其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流于形式的状况还存在。

3.工学矛盾和异地教学矛盾

由于农业推广硕士的特殊身份问题,即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脱离工作岗位,而且学员的学历背景差距较大,有的已经毕业多年才重新回到学校学习,相对于其实践工作能力,基础理论和外语水平相对较薄弱,因此学位论文的理论分析往往不够深入,论文写作能力稍差,参考外文文献相对有困难。此外,在职攻读学位,仍存在学习与工作的矛盾,论文写作时间难以保证。异地教学也给农推硕士的论文写作带来一定的挑战。农推硕士的教学方式是在一段时间内集中授课,时间短且知识量大,学员短时间内可能无法完全消化吸收,回到工作岗位上若没时间进行连续学习,势必将影响到学员的理论水平和日后的论文质量。在论文撰写阶段,学员也不能脱产进行资料查询和论文写作,不能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大量文献资源。对于论文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该如何构思,也无法得到指导老师的及时指导和纠正。论文中如何将理论与实际进行更好的结合,第一导师和第二导师之间难以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

二、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措施探析

1.明确农推硕士不同类型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

农推硕士学位论文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可分为不同的论文类型,如本文上述提到的应用研究、技术示范与推广、农业工程与项目管理、调研报告、农业政策研究等等,每一类型的论文在各自的选题、内容和写作方面都有各自特有的要求,因此从多方面、多角度找出依据,对农推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形式分类,并针对每一类型论文确定其基本的评审要求及详细的评价指标,对于规范农推硕士论文写作,提高论文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完善并严格执行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过程保障体系

完善学位论文质量保障的相关规章制度。对论文在整体上要达到标准做一个总的概述,并规定出硬性指标,如论文结构构成、论文字数等;学位论文的各块组成部分,从封面、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到致谢的要求,要做出详细的说明;论文的选题与开题报告、论文中期报告、论文评审与答辩每个环节所要进行的程序和步骤,负责各环节工作的相关人员的职责,如何有效的执行,要有过程监督,保证落实到位。明确导师的指导工作,制定文字性工作手册。导师应参照工作手册,明确自身职责,在论文写作全程中都要与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与互动,定期主动向学生询问论文进展情况,给予指导。组成专家小组,指导论文写作。培养单位聘请校外专家与学校指导教师一起组成评议小组,在论文开题报告和论文中期审查时,针对选题是否合适及论文中期的进展情况,给出意见,农推硕士在专家和指导老师建议的基础上,及时对论文选题和内容进行调整。加强学位论文质量的评价与监控,做好质量检查工作。论文答辩前,交与有农业实践生产和管理经验的高级职称专家或校外理论水平较高的学者进行评阅,对论文选题的合理性、理论分析程度、创新性、工作难易度、技术方法的使用以及成果的效益性进行严格审查,合格后才准予答辩;答辩中的评审要严格,要有适当的不合格比例;组织学位论文评优活动,作为一种激励机制,提高学生论文写作意愿。建立论文信息反馈长效机制。管理部门可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主动收集论文反馈信息,收集论文导师,校外专家和盲审老师的建议,并对各方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加以整合,应用到今后的论文指导与监督中;充分发挥农推硕士在论文信息反馈中的主体作用,营造宽松平等和谐的学术交流氛围,方便他们将自己撰写学位论文中遇到的问题及对导师和培养单位的意见反馈给管理部门,为今后做好学位论文质量保障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3.联合农业部门合作办学,完善双导师制度

农推硕士专业学位主要是为农业应用部门培养人才,农业部门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学校培养学生要努力的方向,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学校要及时全面了解农业部门的生产和管理需要,适时对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进行调整,通过更高效的教学手段提升学员的理论水平和论文写作能力。此外,要充分发挥农业部门对农推硕士论文选题和论文成果产出形式的指引作用。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负责论文的质量关,对论文选题和内容写作等理论上的问题提供可行性建议;聘请校外有经验的高级职称人员为第二导师,为论文写作提供具体技术指导。

三、结语

营造技术论文范文8

关键词:人才培养;教学管理;实验班;毕业设计;学科竞赛

一、研究背景

在当下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高校的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一所以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地方院校,我们在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上也做了很多尝试。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学生学业中个性发展的需求,根据生源特点和培养目标,提出了分层分类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此同时,这在教学管理中也带来一系列的新问题,纵观其他高校也有类似情况。本文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以目标导向为牵引,对分层分类人才培养过程的教学管理问题加以讨论并提出建议。

二、问题的提出及探索

(一)实验班的教学管理问题

我们举办了一个面向全校、跨专业的实验班,学生来自9个二级学院18个专业共46人,教师也来自多个学院。实验班以“产教融合”、“案例教学”、“强化实践”为三大特色,以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经营管理才能、较高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及创新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面向理工科专业背景的学生,紧密结合中山本地产业特色和我校学科优势,培养具备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实验班课程体系分为创新创业素养课程、特色课程、实践课程和创业体验等四个模块,并开设若干专题讲座和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生除了学习并取得本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学分外,其余可用创新创业课程学分和创业实践学分替换。课程可以与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多元化教育课程”互认学分;实验班的实践活动与本专业的实践学分可以互认;实验班的讲座每4次可记1个全校公选课学分,最高可记4学分;优良的实验班的创业总结材料,经创新创业学院批准,可以作为毕业论文参与答辩。教学方法上倡导“多元并重”,将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角色扮演、知名企业参观见习、上市公司高管授课、实战模拟结合,强调教学互动、师生互动、人机互动、校企互动。通过组织参加企业经营决策模拟大赛、营销策划大赛、生产管理实训、企业家讲座等学生参与度高和实践性强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管理实践能力。在实验班教学管理过程中,班级交叉于传统的行政班级管理,实行专业导师制下的兴趣小组式的松散管理[1]。实验班开设了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的实验教学环节。结合具体情况,以启发式、自学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式为主,努力体现学生对实验方案、实验过程的思考与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实验的极大兴趣[2]。在组织教学时,因为实验班的学生既要完成原专业的课程学习,也要完成实验班的课程任务,老师也类似,这种情况对排课来说任务很是艰巨。为此,我们先是从校级教务系统中导出实验班涉及的师生课表,以Excel的格式处理,然后,利用VLOOKUP函数对这些数据中共同信息进行筛查,最后找出师生和场地都闲置的时段,并排设实验班的课程。VLOOKUP函数是Excel中的一个纵向查找函数,它可以用来核对数据,多个表格之间快速导入数据等,也可按列查找,最终返回该列所需查询列序所对应的值。如图1所示,是利用VLOOKUP函数在多个班级原始课表中查找实验课外时间的函数应用。经过优化后的排课管理,保障了实验班师生的正常教学活动,使教学效果得以保证,且比预期效果有所提升。

(二)全方位多层次的毕业设计管理和评价体系

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大学生运用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3]。我们对毕业设计进行了分层分类指导的改革方法。设计了三大类10种形式供学生组合选修,可以团队或个人完成。通过分阶段地引导和分流学生组合选做,做到真题真做,把行业企业的一线需要作为毕业设计选题来源,如图2所示是学生选题情况分布图。1.建立学校、学院、系和校外专家四级评估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反馈毕业设计(论文)信息。学校制定宏观的管理制度和改革指导意见;各教学单位成立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专家)小组,制定改革方案和实施细则及各形式评价标准,并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各个环节开展一系列的自查、自评工作。学校及院系的分层次教学管理,明确定位,各负其责[4]。2.学校组建专家小组,采取普查与抽取相结合的方式,从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条件、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三方面检查,得出评价结果。试聘请校外专家评价,以利于客观、真实地评价学生的论文,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真实水平,也可以检验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价标准。3.各教学单位在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过程中确立“院领导、系(教研室)主任、指导教师”三级管理体系,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全程管理。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前、初、中、末”期四个阶段开展检查,严格检查选题和开题情况、工作进度、设计任务完成情况及答辩资格审查。4.各教学单位成立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结合各专业特点和学校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

(三)基于分层优化策略的学科竞赛指导模式的探索

多年来,我校坚持以“一院一赛”为平台,遵循“结合专业,强化创新,提升实践,赛课结合”的原则,开展特色鲜明的学科竞赛活动,办好品牌竞赛,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以电子信息类专业来说,每年全国电子信息类学科竞赛项目很多,抓哪些?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得看比赛的参与者是谁?毫无疑问,师生共同参与,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既然学生是主体,比赛的内容必然要围绕提升学生能力为前提进行设计,毕竟“学科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5]”。近年来,我们围绕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发展方向,结合专业特点,经过多年的探索,选定“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三大赛事为重点项目。通过竞赛,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学科竞赛及第二课堂活动为载体,紧密结合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不断扩大学科竞赛成果,扩宽学科竞赛覆盖面,全面提升我院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及就业竞争力。提出“学科竞赛学生层面社团化,学生自主学习,老生带新生;老师层面团队化,分工合作,有的放矢”的管理和运作理念,成立了电信科协。设立会长、若干个竞赛中心以及秘书部,每个竞赛中心设立理事长1名,常务理事多名,配一个指导教师团队(含专业指导教师、辅导员、工程技术人员),主要负责会员培训、竞赛指导、会员联络、选拔、发展规划、筹办比赛等具体事务,组织架构如图3所示。协会采用会员登记制。会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竞赛中心进行登记,原则上鼓励学生一个人只归属一个竞赛中心,学有余力的同学可酌情参加多个竞赛中心,会员期可以申请调换竞赛中心。申请调换竞赛中心,需要在秘书部履行登记转换手续。会员发展设立普通会员、高级会员、核心会员晋级途径;晋级条件为每个阶段完成要求课程和实践项目,并获得晋级证书。核心会员可以直接参与省赛、国赛,核心队员申请多个竞赛中心需经指导老师同意。科协每年通过科学并规范地开展学科竞赛活动,推行“一院一赛”活动。通过班级→专业→系→学院→学校层层筛选和选拔,以使优秀的学生和作品脱颖而出,形成以高中年级学生为主力,低年级学生为后备,以老带新的竞赛队伍。每年组织校内选拔赛,使参赛同学锻炼、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精神,推动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学科竞赛,营造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良好氛围。并且通过竞赛选拔优秀的学生组成团队参加全国大学生大赛。参加学科竞赛是实现大学生自身价值的舞台[6],经过多年来的探索与努力,我院电子信息类学科竞赛成绩斐然,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广泛认可。

三、结束语

人才培养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以学生为中心是永恒的主旋律。在多年的探索中,我们发现,不管在理论授课、实践教学还是第二课堂,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分层分类的人才培养教学管理模式,做到有的放矢,人才培养质量才可得以保障。

参考文献:

[1]卢晶琦,杨健君,陈李胜,等.通信与电子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7(5):155-156.

[2]邓广涛,崔志恒,赵俊伟,等.改革实践教学管理培养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6):349-352.

[3]周艳明,吴坚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6(4):113-116.

[4]吴琴,吴昕芸.改进高校教学管理的对策建议[J].课程教育研究,2013(4):2-3.

[5]蒋西明,等.加强学科竞赛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1(29):22-25.

[6]李娟,刘洁.高校学科竞赛管理和运作模式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2(5):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