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网络语义分割范例6篇

神经网络语义分割

神经网络语义分割范文1

1煤岩识别系统及特征参数分析

1.1煤岩识别系统采煤机截割煤岩的工况简图如图1所示。采煤机截割的煤壁中,有时是均质的煤层,有时煤壁是煤层与岩层共存,设定煤层与岩层以一定比例存在。研究的煤岩识别系统识别的煤壁中岩层的煤层与岩层的比例分别为:全煤层、煤岩比2∶1、煤岩比1∶2以及全岩层四种情况。使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及模糊神经网络算法建立的煤岩识别系统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数据采集层,通过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对采煤机截割煤岩时的振动、阻力矩以及电机电流等进行监测,并采集数据提取特征值。第二部分是识别模型,即使用模糊神经网络算法建立煤岩识别模型。通过多传感器采集并处理后的特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用于使用模糊神经网络算法建立煤岩识别模型进行网络训练,使得识别模型具有相应的泛化能力;第二类用于对所建立的煤岩识别模型进行性能测试,测试识别模型泛化能力,识别能力能够达到识别要求[9]。

1.2特征参数分析本文建立的煤岩识别采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主要对采煤机截割煤岩时的振动、阻力矩以及电机电流等进行监测。由于采煤机在截割不同比例的煤岩时,z轴方向振动量变化基本相同,因此提高识别效率,本文的多传感器融合系统只对采煤机滚筒截齿的x轴和y轴振动量进行采集处理。图2是采煤机截割全煤层、煤岩比2∶1、煤岩比1∶2以及全岩层,这四种情况时煤岩的振动监测值。图3是采煤机截割四种情况煤岩时的阻力矩情况。图4是采煤机截割四种情况煤岩时的电机电流监测数据[10]。

2ANFIS原理及结构

模糊神经网络(ANFIS)的结构如图5所示,主要由前件网络和后件网络组成,其模糊系统采用Sugeno型。

2.1前件网络前件网络由4个层组成。前件网络的第1个网络层是整个模糊神经网络的输入层,有n个节点,模糊神经网络输入的各个分量xi与输入层的各个节点相连,将输入向量传递到第2个网络层。

2.2后件网络后件网络由r个同样具有三个网络层的并列的子网络组成。各个子网络具有一个输出值。后件网络子网络第1层是将输入量传递至第2层的输入层。第1层的第0个节点输入值为1,其用于提供模糊规则后件中的常数项。后件网络子网络第2层用于计算各个规则的后件,该层节点数为m,一个节点表示一个规则。ANFIS算法主要使用混合算法对前提和结论参数不断更新。通常将一个初始值赋予给前提参数,结论参数由最小二乘估计算法得到。最终从最后一层反向向第一层由梯度下降算法传递系统的误差,以不断更新前提参数。本文研究的识别系统所建立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使用减法聚类算法对进行归一化处理后的流特征数据样本空间进行非线性规划,选用三角函数型的隶属度函数,模型的参数学习率设定为0.01,误差上限[15]为10-3。

3实验分析

本文通过实验方法对所建立的基于模糊神经网络信息融合的采煤机煤岩识别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实验用的采煤机型号是鸡西煤矿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MG300/701⁃WD型采煤机,其采高可达3.2m,截深为0.63m,截割速度为6m/min。对采煤机截割全煤层、煤岩比2∶1、煤岩比1∶2以及全岩层四种情况煤岩时的振动、阻力矩以及电机电流等数据进行监测。通过建立的煤岩识别系统进行识别,识别结果如图6所示,同时与使用基于单一的振动、阻力矩以及电机电流传感器的识别系统的识别结果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使用基于单一的振动、阻力矩以及电机电流传感器的识别系统能够对煤岩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但是由于其使用单一传感器的局限性,使得识别结果准确度不够高,而本文研究的基于模糊神经网络信息融合技术的识别系统能够对煤层和岩层的分界面进行有效识别,识别的准确度和稳定性相比其他方法更高。

4结语

神经网络语义分割范文2

关键词:VB; Matlab; ActiveX技术; WEDM仿真

中图分类号:TP391.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373X(2010)10-0049-03

Application of Calling Matlab in VB in WEDM Simulation System

SU Jun, SUN Ke-feng

(Xi’an Institute of Applied Optics, Xi’an 710065,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VB and Matlab, the interface mode is implemented by calling Matlab neural function algorithm in VB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by using ActiveX technique. By fully taking the advantages of the friendly development interface of VB and the powerful capability of operation and display of Matlab, the development of WEDM simul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BP neural network was realiz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diction model can predict the technological rule correctly, the modeling method is successfuland canprovide the guidance for production practice.

Keywords:VB; Matlab; ActiveX technique; WEDM simulation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电火花线切割(WEDM)工艺仿真系统需要具有工艺数据库管理、工艺效果预测、加工参数优化等设计功能。借助Matlab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可以建立良好的工艺效果预测模型和参数优化模型,这正是工艺仿真软件最主要的功能要求。VB是Windows操作系统下优秀的可视化编程工具软件,在用户界面设计和快速开发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Matlab仿真软件以其强大的科学计算功能和开放式开发思想使其成为当前最为流行的仿真计算工具。综合两种开发环境各自的优势,可采用VB与Matlab混合编程的方法实现工艺仿真软件的编程开发[1]。

在VB开发环境下制定前台用户界面,利用Matlab强大的计算功能实现后台模型的实时仿真。为了实现前台界面与后台仿真环境间的数据传递,应用ActiveX自动化技术进行VB与Matlab之间的接口设计,通过建立在VB应用程序和Matlab仿真环境之间的ActiveX自动化连接,实现了在VB环境下对Matlab仿真命令的调用,并在VB友好的用户界面中实时显示仿真结果。

1 VB与Matlab间的接口分析

1.1 VB与Matlab接口形式

为了能够充分利用Matlab系统提供的丰富函数库,Matlab本身提供了应用程序接口API(Matlab 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因此,VB与Matlab接口设计有多种实现方式[2]。

(1) 借用C++与Matlab的接口,将Matlab的程序文件 (*.M)编译为动态链接库(*.DLL),VB在代码中调用生成DLL中的函数,以实现算法,便于用户脱离Matlab环境使用。由于算法部分采用C++语句,运行速度较快,可应用于实时运算。但是这种方法对开发者在设置和编程上都有较高的要求。

(2) 通过使用嵌入VB中矩阵函数库MatrixVB的方法实现接口。MatrixVB是第三方插件,利用与Matlab相似的函数、语法嵌入到VB中,可以像使用VB的函数、命令一样使用Matlab函数。这种方法的语法和函数使用比较简单,编程效率很高,几乎完全可以融入VB语言,特别是对图形的处理非常方便,弥补了其他方法在图形处理上的弱点。但由于它仍然采用解释执行,执行效率较低,因此实时运算难以实现,特别对于Matlab各类工具箱的调用尤为困难。

(3) 在Visual Basic中通过调用Matlab的引擎接口,使用Windows的ActiveX技术与Matlab进行数据交互。通过Object.Execute语句在程序中直接使用Matlab提供的函数库和图形库。

1.2 ActiveX自动化技术

ActiveX是一种支持组件集成MicroSoft Windows协议的自动化技术,通过ActiveX技术可以将不同环境下开发的组件集成到一个应用程序中;ActiveX同时又是一种面向对象技术,属于组件对象模型(COM)的子类。COM为所有的ActiveX对象定义了对象模型,┟扛ActiveX对象支持一定的接口,即支持不同的方法、属性和事件。利用这些方法执行相应的动作,帮助客户端实现一定的功能。

Matlab支持两种类型的ActiveX技术:ActiveX控制容器和ActiveX Automation。ActiveX控制容器可以将不同的ActiveX控件集成在一个应用中;而ActiveX Automation是一种允许一个应用程序(客户端)去控制另一个应用程序(服务器端)的协议[3]。在本文中,Matlab是服务器端,VB是客户端,通过Automation,客户端可以执行Matlab命令,并与Matlab的工作空间进行数据交换,以达到调用Matlab来训练神经网络的目的。

2 ActiveX技术在接口设计中的应用

Matlab ActiveX自动化服务的功能主要包括在Matlab工作空间执行Matlab命令,直接对工作空间进行存取矩阵操作等。

Matlab提供了一个自动化对象,其外部名称为Matlab.Application,支持COM技术。外部程序(如VB)通过COM技术提供的函数,得到自动化服务器对象支持的指针,并通过调用接口函数控制和使用自动化对象。在VB应用程序中,创建了Matlab的ActiveX对象后,就可以使用这个对象所包含的各种方法来实现对Matlab的调用[4-5]。Matlab.Application对象含有3种方法,分别是Execute,GetFullatrix和PutFullMatrix。

(1) BSTR Execute([in]BSTR Command):

BSTR表示宽字符串类型,它与VB存储字符串所采用的数据格式相同。该方法接收字符串命令并在Matlab中执行,将结果以字符串形式返回。

(2) void GetFullMatrix( [in] BSTR Name [in] BSTR Workspace,[in,out] SAFEARRAY(double)*pr,[in,out] SAFEARRAY(double)*pi):

GetFullMatrix方法从指定的工作空间检索一个完整的实型或虚型mxArray,其实部和虚部被分别存放到2个单独的Double型数组中。可以利用GetFullMatrix方法将Matlab中的┮桓鼍卣蟊淞看送到VB程序中的一个一维或二维数组中。其中,Name指定了Matlab中的矩阵变量名;Workspace指定了该矩阵所在的Matlab工作区;pr指VB程序中的实部数组;pi指VB程序中的虚部数组。

(3) void PutFulIMatrix([in]BSTR Name,[in] BSTRWorkspace,[in,out]SAFEARRAY(double)*pr,[in,out] SAFEARRAY(double)*pi):

PutFullMatrix方法将一个mxArray放入指定的工作空间。各参数的含义及调用方法与GetFullMatrix方法类似。

3 VB调用Matlab在WEDM仿真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电火花线切割(WEDM)工艺仿真系统主要用于实现工艺数据库的管理、工艺效果的预测、加工参数的优化等功能[6]。在VB开发环境中调用Matlab的神经网络工具箱,是为了建立工艺效果的预测模型和加工参数优化模型,这是仿真系统的主要功能。

建模部分的核心代码如下[7-10]:

′打开数据库

rs_add45info.Open sql, conn,

adOpenKeyset, adLockPessimistic

recount = rs_add45info.RecordCount

ReDim array1(1 To recount, 1 To recol1) As Double

ReDim array2(1 To recount, 1 To recol2) As Double

′声明对象

Dim Matlab As Object

′初始化对象

Set Matlab =

CreateObject("Matlab.Application")

′将输入参数传到Matlab空间

Call Matlab.PutFullMatrix("P", "base", array1, MImag1)

′执行Matlab命令,训练网络

Matlab.Execute ("net=newff(minmax(P),[M,O],{′tansig′,′purelin′},′trainbr′);")

该部分程序的作用是VB把用户输入的参数传到Matlab空间,在Matlab的空间中利用神经网络工具箱训练网络,将结果输出,进而实现仿真系统几个模型的建模。array 1是训练神经网络时的样本输入数据,包括工件厚度T(单位:mm)、脉冲宽度tON(单位:s)、脉冲间隔tOFF(单位:s)、峰值电流IP(单位:A)、间隙电压VS(单位:V);array 2是样本输出数据,包括切割速度vw(单位:mm2/min)表面粗糙度Ra(单位:μm)。图1为线切割工艺仿真系统主控界面,包括加工参数数据库、系统建模、工艺效果的预测及参数优化等部分。建立模型时,首先利用数据库中的参数训练模型,模型训练完成后,便可以对不同加工参数所对应的加工效果进行预测,并对给定材料、厚度条件下的加工参数进行优化,给出优化结果。

图1 主控界面

建模所需的样本数据如表1所示,网络训练的结果如图2所示。

表1 样本数据

序号T/mmtON/stOFF /sIPVS /Vvw /(mm2/min) Ra /μm

1102321112.5

2203322202.5

3303532212.5

4406532202.5

螃螃螃螃螃螃螃

33180201363604.0

34190221363604.0

35200252173603.6

图2 建模结果输出界面

为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用没有参与神经网络训练的验证数据检验模型,结果如表2所示。

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利用VB调用Matlab混合编程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反映机床的工艺规律,建模是成功的,可以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表2 工艺效果的实测值与预测值

序号

切割速度vw /(mm2/ min)

实测值预测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

粗糙度Ra/ μm

实测值预测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 /%

12929.440.441.523.12.84-0.268.39

23940.991.995.103.03.150.155.13

34043.693.709.243.53.35-0.144.20

4 结 语

VB与Matlab混合编程简单方便,效率高,能够应用于WEDM仿真系统中,以实现系统功能。缺点是要依托于Matlab平台,执行速度慢,灵活性较差。

参考文献

[1]梁新成,黄志刚,朱慧.VB与Matlab混合编程的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1):38-41.

[2]王世香.精通Matlab接口与编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3]张志涌.精通Matlab 6.5[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4]杨凡,米根锁.基于ActiveX机制的VB Matlab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铁路计算机应用,2006,15(11):24-27.

[5]高英杰,王永昌,孔祥东.VB调用Matlab的实现方法在AGC软件开发中的应用[J].液压气动与密封,2001(3):40-41.

[6]袁曾任.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7]张朝昆,施丽娜.Visual Basic数据库开发基础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8]许东,吴铮.基于Matlab 6.x的系统分析与设计神经网络[M].2版.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神经网络语义分割范文3

[关键词]文明;媒介;传播;媒介革命;重新部落化;研究方法

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an,1911—1980)是西方传播学巨人。他在加拿大和美国大学里执教英美文学,默默无闻凡20年,直到1964年,因《理解媒介》的出版才一举成名,成为传媒追捧的风云人物。自此,他完全转向研究媒介、传播和大众文化。他的研究宏观上观察人类文明史和传播史,微观上透视大众文化、商业文化、娱乐文化、教育和政治制度的各个侧面。同时,他又用比较文化的镜子关照东西方文明和欧洲各国文化。

麦克卢汉的声誉沉浮颇具戏剧性。30年前,学术界对他的评价分为对立的两极。毁誉之声,别若天壤。90年代,他的声誉重新崛起。他的《理解媒介》已经成为经典。

历史证明,麦克卢汉是信息社会、电子世界的先知。20世纪的思想巨人。今天,他的预言一个个都实现了。他关于“地球村”、“重新部落化”、“意识延伸”的论述,无人能出其右。

有人说,“批评家要花30年的时间去理解麦克卢汉”(1)。中国人知道他快20年了,可是我们对他的研究几乎还没有开始。本文攫取一鳞半爪,评介他的媒介理论。但是,由于他的思想根植于人类文明的宏观背景之中,文章就离不开全景式的扫描。管窥不忘全豹,蠡测不忘大海,让我们纵深跳入人类文明的大海,去看看他的媒介史观和传播史官。

一、奇怪的媒介观

麦克卢汉首创了“媒介”这个词。他说的媒介“很怪”。一般所谓媒介指的是报纸、杂志、电影、广播、电视等几大媒体,这就是狭义的媒介。他说的却是广义的媒介,泛指一切人工制造物和一切技术。这使他有别于常人,也有别于其他的学者。仅举一例,就可以说明他的“媒介”是那么的宽泛无边、稀奇古怪。

他在《理解媒介》中列举细说了26种媒介,每一种媒介自成一章,且都用了一个奇妙的比喻。兹抄录于下:1.口语词:邪恶之花?/2.书面词:以眼睛代替耳朵/3.道路与纸路/4.数字:集群的侧面像/5.服装:延伸的皮肤/6.住宅:新的外貌和新的观念/7.货币:穷人的信用卡/8.时钟:时间的气味/9.印刷品:如何理解它?/10.滑稽漫画:《疯狂》漫画通向电视图像/11.印刷词:民族主义的建筑师/12.轮子、自行车和飞机/13.照片:没有围墙的妓院/14.报纸:靠透露消息的政治/15.汽车:机器新娘/16.广告:使消费者神魂颠倒/17.游戏:人的延伸/18.电报:社会激素/19.打字机:进入钢铁奇想的时代/20.电话:是发声的铜器还是玎玲作响的符合?/21.唱机:使国民胸腔缩小的玩具/22.电影:拷贝盘上的世界/23.广播电台:部落鼓/24.电视:羞怯的巨人/25.武器:形象之战/26:自动化:学会生存。

我们介绍他的文化观,必须要从他的研究方法、历史观和媒介观说起。

麦克卢汉在英美文学的园地里耕耘30余年,研究的是精英文化。但是,从上个世纪的20年代中期开始,他就逐步转向媒介、传播学和大众文化。这一转向既是出于他个人的爱好,也是因为社会的客观要求。美国是大众文化、商业文化和大众传播的沃土。在教学生涯的初期,他难以理解学生中流行的大众文化。为了了解学生,他逐渐移情于斯,同情、中情、献身探索、发现。经过20年的苦心经营,终于在西方学界卓然成为大家。

二、从研究方法说起

麦克卢汉有一句经典名言:“媒介即是讯息。”套用这一警语,似乎可以说:“媒介即是文化。”他诸如此类论断和表述比比皆是、令人费解,既晦涩难懂,又隽永深刻。他的语言风格恣肆,他的研究路子放荡不羁,九确实引起很大的争议。

“媒介即是文化”,这是他想说而没有点破的命题。为了证明这个命题,让我们先说他的研究方法,说它有何独特、为何独特、有何价值,又为何受到批评。他的方法和西方科学研究、经验研究、实证研究的传统背道而驰。在这一点上,他遭人误解、批评和攻击。

批评家对麦克卢汉的指责,集中指向两点。一是他无所不包的媒介定义,二是他反实证、反经验的研究方法。

他反常的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探索而不做结论,并置而不做分析,铺陈而不做归纳,发现而不做判断,定性而不定量,形而上而不做实证。他的叙述方法也一反常态,可以概括为:偏爱格言警语,不求明白如话;只用“艺术”语言,不求科学严密;只推出马赛克图像,不搞量化描摹。

读者最不习惯的,是他滥用警语、格言、典故、暗喻,还有莫名其妙的“麦克卢汉式”的语言。于是英语里增加了一个词:“麦克卢汉式”。这个戏说之词是法国人发明的,但是它很快不胫而走,在西方学界流行开来。

麦克卢汉对文化史的研究,综合了人类学、经济学、社会学、史学和文学的研究路子。他把社会史和文化史简约为传播史。他的历史尺度和跨度太大,难免大而无当,但是他毫不在乎。他喜欢信马由缰、天马行空,在广阔的历史时空中驰骋。他举起“杂家”的旗帜,公开批评“专家”。他不屑于当专家,因为他认为专家是畸形人。他讴歌整合一体的“部落人”,悲叹分割肢解的“拼音文字”、“谷登堡人”和“机械人”。他呼唤“重新部落化”的人。他希望研究人类的“无意识”、“意识的延伸”和“地球村”。

由此可见,虽然他对西方文化隐隐约约有一些批评,但是他真正关心的并不是彰否任何一种文化。他既不当卫道士,也不当吹鼓手;既不当掘墓人,也不当陪葬品;既不当法官,也不当辩护律师。他只当探索者,把自己发现的东西陈列在世人面前,由他们自己去做判断。

他宣告自己的方法反传统:“我以崭新的眼光重新考察人的延伸,几乎没有接受传统智慧中看待它们的任何观点。”

他把自己的探索方法叫做开锁匠的方法:“我从来没有把探索的结果当做揭示的真理。我没有固定不变的观点,不死守任何一种理论——既不死守我自己的,也不死守别人的……我的工作比较好的一个方面,有点像开保险柜的工匠的工作。我探索、倾听、试验、接受、抛弃。我尝试不同的序列。直到密码锁的制动栓落下来,保险柜的门弹开。”

他不屑于当专家:“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杂家而不是专家。专门家圈定一小块研究领地,作为自己的地盘,对其他任何东西却不闻不问。”

他认为需要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我对文学和文化传统有道义上的责任,于是着手研究威胁文化价值的新环境。我很快就发现,这些新东西用道德义愤或虔诚义愤是挥之不去的。研究证明,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方法。”

他认为线性分析法不能用来研究媒介环境。他说:“一切研究环境的线性路子都没有用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如此。科学界已经认识到需要统一场理论。它可以使科学家使用一套连续性的术语,借以把各个学科领域联系起来。”

三、麦克卢汉文明史观

“媒介是人的延伸。”按照他这个定义,弓箭是手臂的延伸,轮子是腿脚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延伸,口语是思想的延伸,文字是口语的延伸,拼音文字是视觉的延伸,印刷术是文字的延伸,近代机械文明、民主政治和个人主义是印刷术的延伸,电子媒介是大脑的延伸,网络是大脑的延伸,如此等等。

这就是麦克卢汉的媒介史观,也就是他的文明史观。在他看来,文明史就是传播史,就是媒介演进史。

如是观之,人类文明经历了3次飞跃,也就是媒介的3次飞跃:拼音文字、印刷术和电子媒介。第一次飞跃是口语向拼音文字的飞跃,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里所指的文字专指拼音文字,其他的文字不入此列。第二次飞跃是手写文字向机械印刷的飞跃,发生在16世纪。因为印刷机是谷登堡发明的,所以这一次技术变革叫做谷登堡革命。第三次革命发轫,于19世纪的电报,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微电脑,起飞于90年代的网络世界。

麦克卢汉的媒介传播期可以图示如下:

表1:麦克卢汉媒介传播四期说

口耳传播拼音文字传播机器印刷传播电子媒介传播

距今两千多年迄于16世纪起于16世纪起于1960年代

有趣的是,英雄所见略同。1953年,美国二战前后顶尖的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alphLinton),在《文化树》中提出“文化突变”的思想。用这个思想来考察世界文化史,他提出了3个文化突变期。第一个突变时期的标志是火的使用、工具的制造和语言的起源。第二个突变期是农牧业的兴起,第三个突变期肇事于工业革命。而且,他还抓住初露端倪的核技术和空间技术,预告第三个突变期的来临。可惜他死于1953年,来不及看到空间时代和电子时代的来临。1980年,美国未来学加阿尔文·托夫勒(AlvinToffler)把人类文明史概括为3次浪潮,他的这个思想在中国特别走红,影响了整整的一代人。他在《第三次浪潮》中,从产业更替的角度来观察文明史。他认为,第一次浪潮是农业社会,滥觞于一万年前。第二次浪潮是工业革命,爆发于18世纪。第三次浪潮是信息社会,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

四、独特的社会史观

与他的传播史观相配合,麦克卢汉提出了独特的社会史观。他认为,人类社会经历的部落化、非部落化和重新部落化3个时期。社会发展史与媒介传播史的对应关系大致如下表:

表2:麦克卢汉媒介传播史和社会发展史

口耳传播拼音文字传播机器印刷传播电子媒介传播

距今两千多年迄于16世纪起于16世纪起于1960年代

部落化时期非部落化时期重新部落化时期

在部落世界里,只有口语,没有文字,文化只能靠口耳相传,人们只能面对面交流。部落人口头交流时,感官是平衡的。眼耳口鼻舌身全部调动,全身投入,感官没有分割。此时的口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魔力,它不仅用来传递信息,而且用来支配世界,祈祷、诅咒、施行巫术。部落人的感情世界和心理活动是非常丰富的。他们和部落融为一体,和外部世界融为一体。部落圈子里的生活,形成一个无形的网络之中。口语“伟大的持久不变的大众媒介”,是“一切媒介之中最通俗的媒介”,又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最伟大的艺术杰作”。“我们的目语,是我们全深信投入的东西。”

[page_break]

部落人生或在听觉空间和声觉空间之中。听觉空间没有中心和边缘的区别。它是有机的、不可分割的。它是由眼耳口鼻舌身同步互动而产生和感觉到的空间。耳朵不能聚焦,不能分析分割。口语不能视象化,只能形成一个立体的声觉空间,不能像文字那样形成视觉空间。面对面口头交流时,人不能只突出一种感官,而是要调动一切感官。这个声觉-听觉空间是同步、整合的、通感的。部落人只能靠口语获取信息,所以他们被拉进一张无形的部落网络。口语比文字承载的情感更丰富,因为语调能够传达喜怒哀乐愁。部落人的听觉—触觉世界是集体无意识的、充满魔力的、不可分割的。这是由神话和仪式高度程式化了的世界,其价值是神圣的、不受任何挑战。

读者务必注意,麦克卢汉所谓的文字,特指西方文明和使用的拼音文字,其他文字不在此列,因为西方的拼音文字与其他的文字有本质区别,切不可混为一谈。他认为,“印刷会意文字和印刷拼音文字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因为会意文字是同时调动所有感官的复杂的格式塔完形,比埃及的圣书文字有过之而无不及。会意文字不让形声义分割,而这种分割正是拼音文字的管见所在。”

拼音文字要打破感官平衡、心理和谐与社会和谐。他说:“拼音文字与圣书文字和象形文字是根本不同的。埃及、巴比伦、玛亚和中国文化确实是感官的延伸。但是这个延伸是下面这个意义上的延伸:它们用图形表现现实,他们要用许多符号来涵盖范围很广的知识。这一点和拼音文字迥然不同。拼音文字用没有意义的字母去对应没有意义的语音,它可以用少量的字母去包容所有的意义和所有的语言。这个成就要求词语的形态和词音从它们的语言意义和戏剧性意义中分离出来,目的是要使实际的语音成为看得见的东西……感官系统的平衡、心理和谐和社会和谐都要被打破。视觉功能就会发展过头。其他的文字没有这样的情况。”

拼音文字造成人、社会和知识的分割。使用拼音文字的人“开始用序列、线性的方式推理。又开始对数据资料进行分门别类。由于知识是以拼音字母的形式延伸的,知识就发生局域定位,分割成专门的类别,造成功能、社会阶级、民族和知识的分割”。

拼音文字如何粉碎神圣的部落世界呢?

拼音文字是空间的线形展开。它和口语的根本区别,是脱离听觉世界,粉碎听觉场,分离视觉,突出视觉,形成文字的视觉空间。它打破了感官平衡的声觉——听觉空间。文字是目光的延伸和强化。它成为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外在客体。此后,它就可以分割肢解、抽象分析了。人们可以摆弄、操纵、利用这个工具。于是艺术和科学应运而生,编年记事、记时器和建筑物相继产生,歌舞音乐和说话发生分离,和声与肢体表演发生分离,哲学、逻辑、修辞和几何也逐步产生了。

现将口语和拼音文字的主要差别图示如下:

表3:口语和拼音文字的对比

口语传播拼音文字传播

声觉-听觉空间,一切感官外化视觉空间,只有视觉外化

感官平衡,通感,感官同步互动目光延伸,视觉突出

不能聚焦,无中心--边缘分别线形展开,科技聚焦

有机的、不可分割的强烈分析分割的、线性的

用语调承载丰富的情感不能用非言语手段表达丰富的感情

网络生活,人际关系密切个人主义的,人际关系疏离

口语魔力,集体无意识,神话,仪式文字魔力,“理性”,一致,序列,连续

前科学,前艺术、不专精一门科学,艺术,逻辑,专门分工

麦克卢汉就口语和拼音文字的对比脍炙人口。还是听听他侃侃而谈爸。他说拼音文字是西方“文明人”的标记:

“拼音文字发明之前,人生活在感官平衡和同步的世界之中。这是一个具有部落深度和共鸣的封闭社会。这是一个受听觉生活支配,由听觉生活决定结构的口头文化的社会。耳朵与冷静而中性的眼睛相对,它的官能是强烈而深刻的,审美力强、五所不容的。它给部落亲属关系和相互依存编织了一张天衣无缝的网络。全体部落人和谐相处。首要的交流手段是言语。看不出有谁比其他人知道得多一些或少一些。这就是说,几乎没有什么个人主义或专门分工。个人主义和专门分工是西方“文明人”的标记。直到今天,部落文化仍然根本无法理解个体的观念或独立公民的观念。”

口语和拼音文字的区别是听觉空间和视觉空间的区别。他说:

“听觉空间是没有中心也没有边缘的空间。它不像严格意义深的视觉空间,视觉空间是目光的延伸和强化。声觉空间是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是通过各种感官的同步互动而感觉到的空间。与此相反,“理性的”或图形的空间是一致的、序列的、连续的,它造成了一个封闭的世界,没有任何一点部落回音世界的共鸣。我们西方世界的时空观念是从拼音文字产生的环境中派生出来的。西方文明的整个观念也是从拼音文字派生出来的。部落世界的人过的是一种复杂的、万花筒式的生活,因为耳朵和眼睛不同,它无法聚焦,它只能是通感的,而不能是分析的、线性的。言语是要发出声音的,更准确地说,它是我们一切感官的同步外化……无文字民族的生活方式是隐而不显、同步和连续的,而且也比有文字的民族的生活方式要丰富得多。由于要依靠口语词获取信息,人们被拉进一张部落网。因为口语词比书面词承载着更丰富的情感——用语调传达喜怒哀乐愁等丰富的感情,所以部落人更加自然,更富裕激情的起伏。听觉—触觉的部落人参与集体无意识,生活在魔幻的、不可分割的世界之中。这是由神话、仪式模式化了的世界,其价值是神圣的、没有受到任何挑战的。与此相反,文字人或视觉人创造的一个环境是强烈分割的、个人主义的、显赫的、逻辑的、专门化的,疏离的。”

拼音文字使感官分割:“只有拼音文字才使眼睛和耳朵分割,语义与字码分割。因此,只有拼音文字才有力量使人从部落领域转入“文明”领域,才能使人用眼睛代替耳朵。”

拼音文字加速了从部落人到“文明”人疏离的过程。他说:“在部落社会中,由于非常实际的原因,触觉、味觉、听觉和嗅觉都非常发达,比严格意义上的视觉要发达得多。突然,拼音文字像炸弹一样降落到部落社会中,把视觉放到感官系统最高的等级。文字把人推出部落社会,让他用眼睛代替耳朵,用线性的视觉价值和分割意识取代整体、深刻、公共的互动。拼音文字是视觉功能的强化和放大,它削弱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渗透到部落人非连续的文化中,把他的有机和谐、复杂通感转换成一致、连续和视觉的感知方式。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把这种感知方式当做“理性”生活的标准。整合的人变成了分割的人。拼音字母粉碎了令人着迷的圈子和部落世界共鸣的魔力。它好像使人发生爆炸,变成专门化的、心灵贫乏的“个体”或单位,在一个线性时间和欧几里德空间的世界里运转的单位。”

他说拼音文字把部落人变为视觉人:“拼音文字把复杂的部落文化转换成简单的视觉形式,使部落文化的丰富多样性中性化。请注意,让我们疏离的只有视觉。其他的感官使我们卷入,但是拼音文字培育的疏离却使人脱离卷入,使人非部落化。人脱离部落之后,其首要特征是成为视觉人。”

拼音文字祸福相倚:“有许多证明显示,人们为专门的技术和价值的新环境付出的代价也许是太高了。精神分裂和异化也许就是拼音文化的必然后果。”

五、谷登堡人的分裂

印刷术把西方人撕得粉碎。谷登堡人是分裂的人。如果说,拼音文字是精神分裂和异化的重要诱因,那么机器印刷使这个倾向大大加重。它使文人孤栖书房,使人追求隐私而脱离社会。它培养了雄心勃勃的个体,使个人主义变本加厉。他说:“印刷术是人的急剧的延伸。”

他认为印刷术直接产生了“宗教改革、装配线及其后代、工业革命、整个因果关系的观念、笛卡儿和牛顿的宇宙观、艺术中的透视、文学中的叙事排列、心理学中的内省或内部指向。这一切都大大地强化了个人主义和专门化的倾向,这两种倾向是两千多年前的拼音文字产生的。于是,思想和行为的分裂变成了体制。于是,分割的人——首先被拼音文字分割——最后被印刷术剁成了字钉一样的东西。从那时起,西方人就成了谷登堡人”。

总之,印刷术的产物包括西方文化的一切方面:民族国家、民主制度、宗教改革、装配线、工业革命、因果观念、笛卡儿和牛顿的宇宙观、艺术中的透视、文字中的叙事排列、心理学中的内省或内部指向。

这似乎把印刷术吹得神乎其神。但是,如果静下心来婷婷他的说明,他的想法其实是非常有趣、破有道理的。兹摘录若干隽语,借以揭示他那出人意表的洞见。

印刷术产生强烈的民族主义,民族国家随之兴起。“印刷术发现了生动逼真的民族疆界,印刷术籍的市场也是由这样的疆界圈定的,至少对早期的印刷商和出版商是这样的情况。而且,能够看见母语穿上可以重复的、相同的技术衣衫,也许在读者的心中会产生一种统一和强烈的感情。每个人和操母语的其他读者分享这样的感情。前文字和半文盲的人的国家是迥然不同的。”

“民族主义是16世纪印刷术爆炸的结果。文艺复兴之前的欧洲不存在民族主义。印刷术使人以分析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母语,把它看成是规模一致的实体。印刷机大批量生产书籍和其他印刷品,使之传遍欧洲的各个角落,把当时的白话语言区转变成规格一致的民族语言”

印刷术引起工业革命。“事实上,活字印刷是一切装配线的祖先。”

印刷术导致市场经济。“拼音字母文化最有力的表现,是我们的统一价格体系,它渗入到遥远的市场,加速了商品的周转。”

印刷术强化了个人主义。“使用拼音文字使自由派相信,一切真正的价值是私密的、个人的、个体的。”

六、电子媒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

根据麦克卢汉的思想,3次媒介革命是人的3次延伸。拼音文字是从听觉空间向视觉空间的延伸,电子技术是从肢体走向大脑的延伸。他的宏论处处闪光、字字珠玑:“在机械化时代,我们实现了自身的空间延伸。如今,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电子技术的发展之后,我们已在全球范围内使中枢神经系统得到延伸,在全球范围内消除了时空差别。目前我们正在很快地接近人的延伸的最后阶段——意识的技术模拟阶段。在这个阶段,知识的创造性过程将被集体地、共同地延伸至整个人类社会,如同我们已通过各种媒介使感官和神经系统延伸一样。”

“今天的电子媒介终于使我们从催眠术中苏醒过来。谷登堡星汉被马克尼星座遮蔽了光辉。”

“电子媒介使我们的整个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和外化……电报的滴答声敲响了印刷时代的讣告。西方拼音文字价值观的丧钟敲响了。电话、广播、电影、电视和电脑的发展进一步给它的棺材敲上了钉子。电视用最终埋葬拼音文字的讯息塑造人的感知系统。”

“由于电脑的问世,意识的延伸已经开始。我们对超感官知觉和神秘意识的痴迷,就已经预示了意识的延伸。”

“电脑问世之后,意识本身要延伸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如果要完成意识的延伸,依靠现存的理性观念是办不到的。”

“我们已经延伸了中枢神经系统,使之转换成了电磁技术。把意识迁移到电脑世界。”

“假如‘大脑移植’的时代就在前方也许就可以给每一代新人提供‘大脑的复制品’,直接对那个时代的思想精英的大脑进行活体复制。人们不再买莎士比亚或伊拉斯谟的著作,很可能会用脑电图扫描的方法,把莎士比亚和伊拉斯谟的感知和博学植入自己的大脑。于是,书籍就可以绕开了。”

七、地球村里的新“部落人”

麦克卢汉创造一批令人惊叹、永载史册的新词,“地球村”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电子媒介使人类结为一体,人类要“中心部落化”,电子时代就是新“部落人”的时代。他说:“电子媒介造成的重新部落化,正在使这颗行星变成一个环球村落。”

他所谓的“地球村”是一个比今天的西方社会更加美好的社会:“全球村是一个丰富的、富有创造性的混合体。这里实际上有更多的余地,让人们发挥富有创造力的多样性。在这一点上,全球村比西方人同质化的、大规模的都市社会要略胜一筹。”

这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而不是一个大一统的社会。他说:“电子信息运动的瞬时性质不是放大人类大家庭,而是非集中化,使之进入多样性部落生存的新型状态之中。”

他相当详尽地买会了这个新奇的世界:“这将是一个完全重新部落化的深度卷入的世界。通过广播、电视和电脑,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环球舞台,当今世界是一场正在演出的戏剧。我们整个的文化栖息场,过去仅仅被认为是一个容器,如今它正在被这些媒介和空间卫星转换成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它自身又包容在一个全新的宏观宇宙之中,或曰一场超地球的婚姻之中。个体的、隐私的、分割知识的、应用知识的、“观点的”、专门化目标的时代,已经被一个马赛克世界的全局意识所取代。在这个世界里,空间和时间的差异在电视、喷气飞机和电脑的作用下已经不复存在。这是一个同步的、“瞬息传播”的世界。此间的一切东西都像电力场中的东西一样互相共鸣在这个世界中。”

他用神来之笔反问到:“为什么不可以把世界意识联入一台世界电脑呢?凭借电脑,从逻辑上说,我们可以……求得一种与柏格森预见的集体无意识相似的、不可分割的宇宙无意识……这种状况可以把人类大家庭结为一体,开创永恒的和谐与和平。”

他惯用简约幽默的故事,说明复杂而抽象的构想。他的“地球村”和“新部落”其实是这样的简单:“一个二年级小学生做出的反应就是这样。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轨道时,老师叫她写一首儿歌。她是这样写的:“新型这么大,地球这么小,待在原地吧,别跟它飞走。”她是这个新型部落水的一员,生活在一个复杂无比的世界之中,广袤、永恒。”

注释:

神经网络语义分割范文4

从当前关于司法改革的官方与民间论述系统来看,似乎关联论更占上风:官方忌惮更大尺度的司法改革会带来民主的制度后果,因而踌躇不前,趋向对司法的控制与保守立场;民间精英知识分子则忧虑中国因缺失民主前提而难以生成规范化的司法独立架构,趋向不限于司法的激进革命。

由此,中国司法改革陷入了政治意识形态的泥潭,呈现官方与民间的巨大价值分歧。

在此分歧导引之下,官方对社会秩序的整顿更加依赖警察暴力并要求司法的密切配合,民间则涌现出大量的“死磕派”律师,以普世价值和法律程序相结合的技术策略在一次次的公共案件中与官方进行“法律”拉锯。支振锋博士研究的特色在于适度悬隔关于司法改革的规范性争议,以社会科学的统计比较方法呈现世界范围内司法独立、司法效率以及民主之间指标化的关联性,得出了司法独立不严格依赖于民主的结论。

这一结论若可作为中国司法改革的起点共识,则上可说服官方大胆启动新一轮司法改革而不必忌惮其民主之必然前景,为体制自主改良与完善保留充足空间,下可说服民间精英克制激进革命的道德热情,耐心跟进中国司法的渐进改革,容忍法治中国建设的阶段性与长期性。

对此焦虑意识与和解意图,我深表赞同。但于中国司法之全面认知,实有进一步深入之必要。 体制性困局

其实,上述关联论和切割论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理性与实践基础。遍览各国之现展,民主优先论和法治优先论之争不绝于耳,但民主与法治均不可偏废。无法治的民主将流于“多数人的暴政”,无民主的法治则流于法官贵族的专制或边沁所谓的职业性的“邪恶利益”。

无论民主还是法治,都只是工具性价值,它们只是追求现代政治之公共性(公意)的制度机制,都是代表公民探索并维护公共利益的便利工具。

关联论从整体主义出发,更加重视司法改革的政体设计属性,将司法权之建构作为优良政体设计的重要一环,这一点显然无法质疑。而切割论依赖于法治发生学的某种依据(比如英国法治以普通法形式先于民主而成熟)而呈现出某种司法独立的神话色彩,且在建言策略上有助于政治系统的理解和接受,但在长期实践后果必然对一国政体造成构成性影响。

比如,美国1803年的马歇尔司法革命实际上修正了联邦党人的宪制设计,提升了司法权的宪法地位。2001年,中国部分司法精英也企图通过“齐玉苓案”发动一场奠基性的普通法革命,然而中国既没有普通法传统,也没有三权分立框架。

2008年,寄托中国司法改革顶峰理想的该案司法批复被明确废止。

因此,关联论更具有设计上的整体性和理性色彩,切割论则有利于转型国家在建设早期渐进培育司法的社会权威与制度能力,为承受更大责任提供合格的机构基础。

正是在实践而非单纯的理论设计意义上,切割论在中国当下语境比较具有合理性与优越性。但我们必须理解,司法改革在长期意义上必然对政体造成构成性影响。

如果我们将司法理解成政体的构成性因素,则中国司法的困局是严格体制性的。根据中国宪法体制,宏观权力在构成上具有复合性与非对等性特征。对于司法权而言,其独立性或权威性所遭遇到的至少包括如下“三大约束”:

一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中国宪法确定的执政权归属原则,这一权力尚未完全制度化,具体权力清单及其行使规则还不具有法治意义上的规范性,而是与人民相结合构成支配国家治权(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的“第一根本法”(陈端洪语),纪委、政法委等党内部门对司法的调控权力及其相关制度机制来自于这一总体性的政治,执政党对人大立法议程的绝对控制更是强烈塑造了司法权赖以运作的规范基础和依据;

二是人大至上,这在宪法中被表述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掌握着修宪权、释宪权和立法权,司法机关则由其产生,对其负责,因此司法权在中国体制中居于从属性地位,不具有三权分立意义上的独立性保障和分庭抗礼的制度博弈能力;

三是行政主导,这是中国政治传统的一项基本原则,在古代表现为行政权直接对皇帝负责并兼理司法,在当代则表现为国务院系统直接与党中央对接并联合国家重大政策文件,与人大系统对接提案并深刻影响法律的产生,其抽象行政行为则处于司法审查的范围之外。

如果我们将上述体制性的“三大约束”分别对应于中国宪法体制内的执政权、立法权和行政权的话,则作为政体构成要素之一的司法权无疑处于相对卑微之地位。如此地位之法院,再加上司法地方化与司法腐败等因素的困扰,更加妨碍司法在博弈中的分量与前景。

经此分析,我们就能看到司法改革在现行体制内既有一定的进取空间,但也存在严格的边界约束。因此,对司法改革的顶层设计,不仅需要基于体制内处境的中短期方案,也需要基于政体改革的长期结构性方案。

在此意义上,切割论服务于中短期方案,关联论则指向长期方案。这两个层面本身并不是完全对立或割裂的,因为稳健有效的司法改革显然需要中短期方案对司法社会权威与制度能力的积极培育,需要一种“相对合理主义”来为司法权的更大责任做好条件准备。 内在进取机制与成效

以上主要从权力关系的外部性视角展现了中国司法的体制性困境,但中国司法是否因此就乏善可陈呢?其内在进取机制与成效如何呢?

我认为,必须全面认识和正确评价中国司法在改革30多年里的正面成果,“齐玉苓案”也并非中国司法展开制度博弈的主要模式。

首先,改革30多年来出现了“根本法治”()与“普通法治”(部门法治)的分离,“部门法自治运动”构成了司法相对稳固甚至封闭的话语和权力壁垒。尽管进步有限,但各部门法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市场经济的名义下纷纷介入人大的立法议程,同时通过学院法学教育和法律培训塑造相对规范化的法律思维和职业话语,呈现出不严格依赖前提的法治进步。

这一进步之所以可能,在于部门法的规范发展一方面有利于社会秩序维护和市场经济保障,另一方面又不对根本体制提出结构性改革要求,因而能够获得政治系统的理解与支持。此种理解与支持在领域很难获得。

当然,这种理解与支持一旦超出了体制的边界,就会遭遇质疑和反弹,比如2006年物权法草案违宪争议折射的就是部门立法与宪法之间的冲突关系,部门法学者对外部质疑表现出了某种不耐烦,这恰恰表明部门法自治的现实以及这一自治所立基的不稳固的制度前提。

无论如何,中国的部门法,典型如民商法、刑法和行政法,已经大体建构了部门内的法治话语和权力壁垒,这一建构对外部体制具有一定的抗衡、制约、说服和渗透能力。

其次,中国司法的能动主义日益凸显,对社会秩序的塑造及公共政策意识强烈。正是基于上述部门法自治带来的法治话语与权力优势,司法机关不断寻求司法对社会乃至政治领域的介入,比如以“行政审判白皮书”建构法治理性的权力间对话机制,以司法解释及其议题来源的民主化开启“二次立法”过程,对人大法律进行大尺度解释和扩充,并以司法实践需要和专业技术性回避敏感的解释边界问题,以《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推动激进的家庭自由主义化改革,等等。

再次是中国司法的公开性与民主化策略。早在2007年前后,最高法院即出台司法公开的相关规定,随后通过试点法院和公开基准的方式予以大力推进,2013年更是出台专门规范要求判决书完全公开。

判决书是法院最主要的公共产品,寄托着法院的法律解释技艺和公共政策偏好,此类文书进入网络等公共空间,意味着与其他权力机关竞争对有关法律和公共政策的解释方案,同时也吸引民间意见的评论与支持。当民间精英与公众开始逐渐习惯通过判决书理解法律和公共政策时,社会思考的法律品质与理性特征将大大加强,从而使得法院成为政治公共性生产上的优势主体,拉升法院的社会权威和制度能力,并进一步反哺法院在体制内权力博弈中的话语和社会优势,为司法权的体制性提升做好准备。

司法系统的公开性和民主化实际上是为了确立司法对变动社会的积极回应性,这是司法权威生长隐秘而普遍的技艺。比较而言,如果美国的最高法院(比如沃伦法院)不能够积极回应时代要求和民意取向,就不可能改变其被给定的制度角色与地位。

由此可见,历经30多年发展,中国司法基于其部门法自治、法院能动主义和司法公开性,正在艰难但稳健地自我成长,其对优良政体的构成性意义是值得期待的。因此,基于切割论的中短期改革依然具有积极意义,是值得基于暂时性共识加以阶段性推进的。 渐进、稳健和理性的规范法治

当然,对于中国司法而言,由于欠缺稳定优良的体制定位与保障,其内部积极作为常常会遭到外部体制性挤压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其进取空间。

比如,正当最高法院集中力量推进司法公开之时,“网络严打”的政治要求又将其拉入与民间主流意见的对立面,大大抵消了其凝聚社会共识、扩展司法权威的内在诉求。

“两高”关于网络言论自由的司法解释及随后展开的公安部“网络严打”专项行动,给民间传递出的关于中国司法的主要信号是:其一,中国司法严重不独立,不能严守法治底线,而必须通过司法解释配合政治层面追求的“网络严打”;其二,公检法之间相互制约与监督不足,合作有余,无法兑现刑诉法上的机构间分权与制衡要求;其三,法院没有能力保护言论自由。

因此,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中国司法的制度表现很可能是:进一步退两步,或者进两步退一步。这里会展现出切割论的尴尬,因为在缺失稳定前提的情况下,司法自主成长的成果是不稳定的,不足以为民众所稳定期待。这是由中国法治的“寄生性”所决定的。

这是当下中国司法的两难:内部来看,司法能力不断增强,法官学历与裁判技术不断进步;外部来看,全部成果寄生于不稳定的宪法基础之上,而且随时可能遭遇外部体制性的挤压和修正。

总体而言,中国司法改革已进入新的关键期:一方面,由宪法确立的体制性约束依然存在,权力机制上的“三大约束”无法仅仅通过司法自身能力或司法内部改革予以消解,而必须回到严格的优良政体设计层面进行严肃思考,这是关联论的优势;另一方面,中国正在审慎探讨政体改革的稳健方案,司法改革可能获得一定的体制空间,且司法经历30多年内外兼修的制度能力建设,已构筑一定的话语和社会权威,可以在现行体制下进一步朝着专业化和公开化方向进展,这是切割论的优势。

同时,我们处于总体上的转型社会,要秉持稳健的改革创新精神,既避免简单对抗式的革命前景(邪路),也要力避裹足不前甚至倒退的保守处境(老路),要大胆进行司法改革及法院的职业能力建设,通过“普通法治”的优化来转化、承受和解决大部分社会权利冲突,避免相关冲突向政治领域无限渗透和波及。

神经网络语义分割范文5

关键词关键词:中文分词;分词算法;使用频度;搜索热度

DOIDOI:10.11907/rjdk.171062

中图分类号:TP3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7)005004202

0引言

自然语言处理中,词是最小的能独立活动的有意义的语言成分。汉语不同于英语,英语有天然的分割符,而汉语需要采用一定的技术或方法将汉语短语、句子分割成最为基本的词。对于搜索引擎、微博情感分析等具体应用,绝大多数的用户输入的中文语句长度短且无自然分割符(标点符号)。本文重点研究短中文分词算法及其优化方法,提出了结合基于词典的分词方法,并利用基于统计的方法和基于规则的方法进一步优化算法,并通过实例验证发现该方法对短中文具有较好的分词效果。

1分~算法优化思路

短中文具有字数少、无自然分割的特点[1]。针对短中文可以根据一定的分词方法(例如逆向或者正向的分词方法)将短中文分成几组词,即要有不同的分词词组,并在此分词算法基础上,根据用户的搜索习惯和网络上词的热度,结合固定搭配和语法匹配规则,给出一定概率指标的排名。利用排名来确定分词的词组,从而实现分词的优化,使得分词结果更加接近用户需求[2-4]。

该优化方法有3个主要步骤,分别是基于字典的分词方法、基于频度的概率指标计算方法和基于规则的概率指标计算方法。

当用户输入关键词字符串时,会根据分词方法将字符串分成几个组词,这几个组词每一组都有一个分词概率指标P,代表该组分词的匹配概率,也就是该组分词是正确分词的概率。而这个指标P由以下4个因素决定。

首先,对于一个用户而言,其具有固定的搜索习惯,分析其搜索习惯的信息有助于分析该用户的习惯,从而在用户给定的搜索关键词中找到用户所需要信息。将这一因素对P的比重记为P1。

其次,一个词在互联网的热度也表明这个词在大众生活中的一种倾向性。例如,某部电影近期很受关注,那么可以预见在近一段时间内针对它的搜索量会增多。对于单个用户而言,它是大众中的一部分,如果在分词分组中出现一个热度很高的词,那么这个分组很有可能就是需要的。因此,将这个因素对P的比重为P2。

除了频度因素对P的影响外,词的搭配也会对词组产出影响。词与词之间的搭配是固定的,如果分词词组存在这样的搭配,也会增加是该组分词的概率,可以把该因素记为O。词与词之间除了固定搭配,还有语法规则上的搭配,每个词都具有词性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这些词与词的组合也会对分词产生影响,该因素记为指标附加值Va。

综上所述,对于某一搜索词的分词概率指标P可以表示为:

P=αP1+βP2+χO+C+Va(1)

其中,C为其它因素,α,β,χ为公式中的系数因子。对于不同组的分词来说,C值是相同的。

2基于短中文特点的分词方法

在本步骤中,需要多种分组方法,所以使用逆向与正向相结合的方式[5]。假设字典已经被建立,要从字符串中取出词,首先采用正向方法,设该字符串有L个字符,第一次,取全部的L个字符,然后在字典中查找匹配,如果存在,则该分组为一个有效的分组。如果不存在,那么去掉最后一个字符,即取前1个到第L-1个字符,然后在字典中继续匹配,如果存在,该词即为所需,并将剩下的一个字作为另一个词。同样,如果不匹配,为了加快匹配的进度,去掉上一步最后的两个字符,即取第1到第(L-1)-2个字符,如果匹配,则该词是需要的,并将剩下的词按此方法继续匹配,如果仍然不匹配,就按((L-1)-2)-3这样来继续减少字符串长度来进行字典匹配,直到把该字符串的第一个词从左到右取出来。至此,取到了从左到右的第一个词。需要再从右向左取第一个词,按照同样的方法,只不过这次是从右到左,找到第一个从右到左的词。结合这两个词,如果这两个词的长度加起来等于字符串长度,那么就是一个分组,如果加起来长度小于字符串长度,那么将这两个词之间的字符串取出来,按上述步骤,再次进行分词,直到将词取出完。

按照正逆序结合分词算法能够得到多个不同的分词组合,优化算法主要通过基于频度和基于规则对分词组合结果进行排序。

3基于频度的分词结果排序算法

频度排序算法有两种:用户使用频度算法和网络热词频度算法。

3.1使用频度

一个用户有着自己固定的习惯、爱好和知识面,所以当一个用户使用搜索功能时,其搜索的内容是有规律的。例如,一个计算机专业的人员,其搜索的内容很大概率与计算机有关;一个注重自己样貌的女孩会十分关心化妆品;一名动漫爱好者会搜索与动漫相关的东西。基于此,可以搜集用户的一些搜索信息,判断该用户有哪些习惯,从而提升用户的搜索体验。

前面提到过,在第一步分词后,会得到几种不同的分词组,如果分词组与用户搜索信息具有很强的相关性,那么可以认为该分组是需要的。

用户搜索信息就是用户在搜索时输入关键词,可以在用户输入完毕时,将关键词存入数据库,数据库中还会存有该用户搜索该关键词的频度。如果不是第一次输入该关键词,就更新其频度项。

(1)公式引出。如果一个用户的某一个搜索关键词频度越高,而同时在分词的某一词组中也同样存在该词,那么就表示该词组可能是用户需要的。

采用与频度有关的函数来表示这个可能性概率[6]。首先,用户关键词频度的绝对值越高,那么其越有可能代表用户的某一搜索习惯,所以该分组的可能性越高。其次,当用户的搜索次数比较多时,不能单纯使用关键词的绝对值作为标准,用户关键词频度的相对值(该关键词的频度除以总频度)也会影响用户频度概率指标。

将用户频度概率指标定义为P1;

用户关键词频度绝对值定义为N;用户关键词总频度定义为S;

用户关键词绝对频度的影响因子定义为a;

用户关键词相对频度的影响因子定义为b;

其它因素定义为C1。

故用户频度概率指标P1可以表示为:

P1=a*N+b*NS+C1(2)

(2)参数确定方法。在该公式中,N,S可以从数据库中查询,a、b、C为未知量,所以需要用数据来训练这个公式,得出a、b、C。该数据训练的核心就是采用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代入公式中,然后依据这些已知数据推导出需要的参数。

3.2搜索热度

对一个词,如果互联网上其搜索的次数很高,那么它是一个热门词。热门词代表着大众的搜索习惯,而其搜索的频度越高,说明其在人群中的认同度和倾向性越高。同样,用户属于大众的一员,其搜索的内容会有一定概率包含搜索关键词。所以,可以利用此来提高分词的准确性。这种概率可以称为网络热词频度概率指标,该指标计算需要由网络热词字典和指标匹配标准这两部分支持。

(1)网络热词字典建立。网络热词字典,是一个包含词的网络使用频度的字典,其中包含大量的词。该字典,可以看作是在大数据条件下的信息检索。国内的大数据发展迅速,“百度”在其“百度风云榜”、“百度指数”等服务上提供了网络关键词大数据分析,十分便利,利用这些服务,可以将网络热词字典建立起来。

(2)匹配标准。热词网络搜索频度越高,该词所在的分词词组匹配概率越大,定义网络热词频度指标为P2 ,热词的频度为T,热词频度的因子为x,其它因素影响为C2,则网络热词频度指标为P2,可用下式表示:

P2=x*T+C2(3)

4基于规则的分词结果排序算法

经过上述频度概率指标算法,得到分词词组的概率排序名次。但是,在利用其概率指标函数计算出来的结果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仍不能准确判断出采取哪种方案[7]。为了加强其准确度,还应在规则层面再次进行检验。

4.1固定匹配

固定搭配是具有固定结构的词组。比如“发扬――精神”、“养成――习惯”等等。这些搭配出现在分词词组中,具有该固定搭配的分组的概率指标也会增大,而且,该固定搭配受其热度影响。对于一个固定搭配而言,其热度(网络使用的频度)越高,那么它被大众认同的程度越高,这也就表明该固定搭配的成熟度越高。所以,固定搭配与其热度(即大众使用频度有关)。

定义固定搭配概率指标为O,其使用频度(热度)为Q,该使用频度的因子为y,其它因素为C3 。则固定搭配概率指标为O可以表示椋

O=y*Q+C3(4)

4.2语法匹配

词与词之间是有规则的,动词与形容词在一起构成的短语语法规则弱,与形容词和名词构成的词组相比,后者明显在语法规则上比前者好。语法规则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分辨出分词词组很有帮助。

在这里,可以为每种词与词之间的搭配依据其规则匹配度赋予一定的值,规则匹配度越高,其语法规则越强,形成的分组可能性越高[8]。在这里,以附加值的形式来描述语法规则对P的影响。

定义语法匹配附加值为Va。Va的值是由词与词之间的规则匹配度决定的,而词与词之间规则匹配度可以根据汉语语法和汉语使用习惯决定。

5结语

针对网络短中文提出了分词的优化算法,该方法有3个步骤:字符串分词、频度概率指标计算和规则匹配指标计算。其中,分词概率指标贯穿整个研究的全部。利用数据进行拟合,定量提出了分词概率指标的计算公式及求解方法。最后,利用数据集来对该算法公式进行检测,发现该算法的正确率在80%以上,达到了实用的目的,但是由于语法匹配附加值取值不当,导致分组仍有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王连喜.微博短文本预处理及学习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1):125131.

[2]蒋红.中文文本分类中文本表示及分类算法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7.

[3]朱世猛.中文分词算法的研巧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1.

[4]宗成庆.统计自然语言处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周程远,朱敏,杨云,基于词典的中文分词算法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9(3):6871,87

[6]叶继平,张桂珠,中文分词词典结构的研究与改进[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23):139142.

神经网络语义分割范文6

[关键词]网络,核心价值观,传播方式,“两个舆论场”,差异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6—0113—04

[作者简介]郭小安(1980-),男,江西遂川人,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政治学理论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政治与政治传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到党的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它必须通过各种传播方式进行传播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在传统媒介时代,以电视、广播为代表的大众媒介是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主要渠道,而在网络媒介时代,互联网打破了原有信息分配的格局,改变了舆论的发生逻辑,给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价值整合和传递遭遇“碎片化”挑战、核心价值观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遭到娱乐和恶搞、正面传播面临“负面化”解构的危险、网络舆论引导与核心价值观传播存在割裂现象,这些挑战削弱了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效果,应努力探索应对之策。

一、实现“两个舆论场”的良性互动。避免价值观割裂和碎片化

从客观上来讲,价值观的传播存在着两个舆论场,一个是党报、国家电视台、国家通讯社等“主流媒体舆论场”,忠实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个是依托于口口相传特别是互联网的“民间舆论场”,人们在微博客、BBS、QQ、博客上议论时事,针砭社会,品评政府的是非。两个舆论场能否保持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或良性互动,对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传统媒介时代,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阵地主要是依托以电视、广播为代表的“群体化传播工具”,它的一个显著优势在于权威性和可控性。官方传播机构可以通过“把关人”作用,对信息进行过滤、筛选和整合,也可以通过“议题设置”等手段来影响和调控舆论,体现了标准化、群体化和规范化的特征。在此情况下,两个舆论场比较容易保持一致。但是,在网络媒介时代,互联网作为一种个体化传播工具,改变了舆论的发生逻辑,互联网的个性化、草根化、娱乐化、扁平化等,既给了公众选择上的无限自由,同时也容易引发价值碎片化后果。由于网民完全可以根据自身偏好选择性地接受信息,也可以完全以自己的兴趣来选择流互动,其结果是网络上出现了一群有高度自主性的、由分化而类聚的小团体,呈现“蜂窝”状特征,从而导致价值的碎片化。而到了“微博时代”,由于微博用户以碎片化的时间追踪碎片化的信息,微博所限制的140个字无法承担讲述完整事实的功能,价值观传播更易遭受碎片化危险,更何况只有那些极具冲击力的信息才能吸引眼球。这也从另一个方面使微博舆论流于表面和形式,缺乏深度挖掘,又由于网络空间海量信息下,议题的即时转换使得人们来不及考证,或者无法考证事实及其来源,使得非理性情绪大行其道。这说明,在网络时代,话语体系有一定的割裂和不兼容,有时甚至形成一种竞争博弈关系,阻碍了核心价值观的传播。

上述分析说明,网络空间的价值观具有解构和离散性特点,与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性和结构性形成强烈对比。要解决这个问题,使核心价值观得到有效传播,既需要打通两个舆论场,更新话语体系,增加核心价值观本身的感染力、亲和力和生活感,又需要积极引导,实现两个舆论场的良性互补。

从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来看,两个舆论场各有优劣。官方话语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是网络不能比拟的,网络话语要想真正起作用,还需要官方媒体的“强化”和“权威性认定”,如果仅限于网络空间,往往会昙花一现,作用和能量会大打折扣。由于官方媒体具有专业的组织机构和严格的把关人,它提供的信息更具真实性和权威性,而网络由于信息源头的无限化以及信息流通的自由化,带来了很多信息垃圾和传播噪音,导致公众对网络信息的可信度和权威度有所质疑,公众在海量信息面前经常面临选择困境,甚至无所适从。所以,官方宣传机构应该树立其公信力,这样才不至于使公众在“众声喧哗”中迷失方向,在海量信息中能够有所选择。

同时,官方媒体还应注重与网络媒体的合作和互补。由于网络的草根化大众化特点,使得网络民意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广泛性,能反映不同观点,突破现实中的各种障碍,为了解民意和调控民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果能够把两个舆论场打通,将有利于舆情引导和调控。“在媒介系统中,媒介之间既存在共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因为共生关系,每个媒体都是其它媒体的消息来源;由于竞争关系,当某一媒体率先报道某一则新闻时,其它媒体也会迅速跟进报道。这既要求媒介之间进行议题互动,又为议题互动提供了条件。”网络媒体与官方媒体的互补性特点如表1所示。

二、通过差异化传播,以应对核心价值观的权威性被娱乐化的挑战

核心价值观具有权威性、政治性和严肃性,其主要功能在于凝聚国民共识并为国家发展提供可靠精神动力。在网络时代,核心价值观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将遭到娱乐和恶搞的挑战。从网络传播的视角来看,核心价值观属于“硬新闻”,它侧重于政治性,主要强调的是理性,而软新闻主要侧重新闻性,侧重的是情感,从受众的心理来看,往往是软新闻更容易引发公众的情感共鸣,引起大家的兴趣,所以,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必须注重受众心理,增强自身的说服力、感召力、凝聚力,做到“三贴近”。从目前现实来看,网络空间充斥着娱乐和恶搞,甚至被称为“娱乐至死”。“娱乐至死”最早是由美国传播学者尼尔·波兹曼提出,他以美国社会为例,认为美国社会电视的娱乐活动变成了生活的全部,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社会将在没有思想、没有个性和没有灵魂中“死去”。尽管“娱乐至死”的提法有些极端,但是用来形容当下互联网的“泛娱乐化”现象却很贴切。如今,网络空间的娱乐化元素无处不在,愈演愈烈,如受网民热捧的“芙蓉姐姐”、“犀利哥”、“凤姐”现象,本质上是对主流的一种背离和解构,而大量的政治笑话和政治谣言,无疑给公众调侃和讽刺政治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渠道,尤其是随着解构主义思想的传播,网民更是找到了哲学依托,仿佛此种行为因“解构了权威”而变得高端,且充满了政治学方面的深层意义,并因此在内心将其从单纯的娱乐,升级为合法而崇高的事业。然而,这种无边界的恶搞与炒作往往最终被公众异化为一种反抗的权利,恶搞的确让压抑太久的民间创造力勃然进发,但那种不自信的盲目扫射,有多少是击中了应该击中的要害?又有多少是伤及了无辜?结果是,暴民转变成了“哄客”,这种情况下,“社会并没有发育出健康的公民团体,为捍卫民权和推进提供理性支持,反而滋养了蒙面的网络民兵,在针对‘小人物’的话语围猎中,不倦地探求道德和游戏的双重狂欢。这是互联网民主的歧路,也是中国哄客自我反省的沉重起点。”

针对网络空间的娱乐和恶搞,单纯地采取打压手段反而会适得其反,优化传播方式,更新传播话语,实现差异化传播才是治本之道。网络时代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特点需要传播手段的差异化,而实现差异化传播,需要我们针对网民的结构特征,研究受众的心理需求,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增强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只有明确了传播对象的需求和喜好,新闻宣传才可能起到效果,实现差异化传播,才能有的放矢,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针对当前网民的年轻化、区域化和底层化特点造成的网络空间的娱乐性、负面性及解构性,我们可以改变传播策略,让网民认识到,尽管网络文化中存在诸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成分,但是,网络文化的主流还是积极向上的,而且也应该尝试把主流文化积极向上的一面用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来;针对网络空间大范围传播的各种政治笑话、视频和谚语等,这些素材的特点就是直观、娱乐、负面等,主流媒体可以把核心价值观如爱国主义、荣辱观分解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价值,采取年轻人容易接受的方式,如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感动中国人物、社会先进事迹等用视频、歌谣或者网络流行语表现出来,这样既容易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又可以消解过度负面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又如,针对社会上流行的“社会主义的低潮”情绪,主流媒体可以引导公众来讨论“资本的二重性”,进而认识到资本给社会带来的繁荣,也要警惕资本给社会带来的阵痛,既不能痛恨资本,又不能盲目崇拜资本,我们的时代是很好的时代,但又不是最好的时代,因为现在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远远没有达到共同富裕,现在很多社会负面现象恰恰是社会主义没有真正实现的后果,这样,既可以让受众对社会的负面消息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又能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心,这种传播方式更能契合年轻人的心理,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提高传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消除负面消息传播带来的后果

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功能是在公众心目中树立一个价值标准和规范,它主要是通过正面传播为主,通过挖掘政治生活中的榜样和实例,给公众一种榜样的震撼,最终达到见贤思齐的效果。但是,在互联网时代,正面信息的传播将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从新闻的角度来看,负面消息比正面消息更具有新闻价值,尤其是涉及到社会和政治敏感问题时,更容易引发公众的轰动效应;另一方面,现实当中,由于社会矛盾的累积和负面的记忆沉淀,也容易在公众心中积压不良情绪,而这种情绪极其容易通过互联网空间扩散,而且任何一个突发事件都可能成为导火索,特别是当事人的身份涉及“富、官、星”这类敏感词语的时候,少数网民会先入为主地为当事人添加形象设定,一方面丑化他们的形象,激起公众的愤怒,另一方面不断美化受害者一方的形象,以达到加深对施害者仇恨的目的,而仇恨的情感一旦过度膨胀,就会左右人们的理性判断,使人们离真相越来越远。除了渲染负面外,网络空间的负面情绪也容易导致公众的“习惯性质疑”。根据2012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对10709人进行的调查显示,71.8%的受访者确认身边普遍存在习惯性质疑者,41.1%的人坦言自己就有“习惯性质疑症”。“质疑”似乎成了许多人的一种习惯。一听说有年轻干部被提拔,立刻就怀疑是“官二代”,一看到有人不计回报地做好事,就质疑是在作秀;一听到有负面现象,立马怀疑有涉官、涉富、涉警,这种情况下,网络舆论的“标签化”和“情绪化”情况越来越严重。难怪浙江省委组织部长曾在微博上感慨,政府部门陷入“塔西佗陷阱”的尴尬,即“一旦失去公信力,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针对网络空间过度负面化现象,官方媒体必须提高传播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网络政治传播中,官方媒体决不能沦为“网络”的应声虫,而应该站在时代的前沿,引领社会的主流价值。比如近年来社会上频频出现“好人被诬陷”的报道,结果在民众中营造了一种悲观的气息,甚至在全社会引发了“是否应该做好事”、“好人是否有好报”的讨论,原因就是网络媒体和官方媒体争相报道的社会“事实”,从2008年“彭宇”事件引发的道德大讨论,到如今频繁出现的“镇江彭宇案”、“常州彭宇案”、“郑州彭宇案”、“佛山彭宇案”等等,仅仅2011年,媒体报道的相关案件就不下10起,这种事件频繁披露和报道的结果,表面上是在揭露社会阴暗面,但其后果却有意无意地为公众传递一种价值:“做好事得不到好报”、“做好事有风险”等,其结果在社会上营造了一种负面情绪,就是碰到别人有困难能躲则躲,能避则避,这种冷漠的人情观显然和核心价值观是背道而驰的,也对社会的道德底线是巨大的伤害。我们的权威媒体应在类似事件出来后,除了对事实进行深度解读外,还不同信息进行“干扰”、“强化”甚至转移公众注意力,使之不至于影响到公众基本的道德判断;还应该及时向公众传递“这种事情是偶然发生的”,然后告知公众,社会的主流应该是鼓励行善,而且应该传播一系列生动的好人好事来打消受众顾虑,以期扭转不利局面。

四、推进网络参与的制度化,解决网络舆论引导与核心价值观传播割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