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文化论文范例6篇

古镇文化论文

古镇文化论文范文1

关键词:古运河;综合开发;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0)06-56(6)

作者简介:万迟镇江市城乡建设档案管理处馆长助理经济师馆员

一、古运河镇江段历史变迁

镇江境内的运河,古称“徒阳运河”又称“丹徒水道”,全长42.6公里,始于春秋战国,是运河历史上最早开凿的地段之一。它南起云阳(丹阳),北由丹徒入江,是江南运河北段通河航道的雏形。丹徒水道的开凿是镇江人的创举,它沟通了长江水系与太湖流域,成为先秦南北交往的重要纽带之一。秦朝入江口再度西移,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赢政为了加强对古吴地的政治、经济、军事的统辖,派三千囚徒凿断京砚山东南龙目湖中的长冈,使“水北注江也”。丹阳“本旧云阳县地,秦时望气者云,有王气,故凿之以败其势,截其直道,使之阿曲”。又记载云,“朱方后名谷阳(丹阳),秦望气者云,其地有天子气。始皇使赭衣三千人凿长坑败其势,改云丹徒(镇江)”。隋大业六年(610年),炀帝“敕穿江南河”,在徒阳运河的基础上,大规模浚深和拓宽为江南运河,“自京口(镇江)至余杭(今杭州),八百余里,广十余丈,使可通龙舟”。由于河道变迁,曾先后主要有过5个入江口,自西向东分别为:大京口、小京口、甘露口、丹徒口和谏壁口。目前,谏壁闸是江南运河主河道的入江口。

京杭运河的开凿贯通为镇江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契机,交通的便捷使处于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镇江迅速发展成为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古运河镇江段承载了镇江从古到今的财富与文明,记载了镇江的历史变迁,孕育了镇江的城市文化。历经千百年的沧桑,古运河镇江段原生性的旅游资源大多已损毁或仅留地名,或因环境污染而使其内在价值大为降低,但两岸历史文化遗存丰富,文物古迹与自然风光相映成趣。沿河古商市井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巨大的无形价值和无穷的开发潜力。

二、古运河镇江段在当前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镇江市政府不断对运河进行整治改造,古运河水系的整体环境已大为改善:拆除了平政桥至中山桥沿岸破烂的民房,疏浚了河道,建造了驳岸、护栏和沿河步行道路,岸边建成了宽达25米的绿化带,在城区段古运河形成了较好的景观,并开辟了一些休闲娱乐空间让市民活动。目前,将对古运河东段进行新的整治,范围为沿河30米宽全长约为10公里的区域。但总结这几年来古运河的改造实践,从政府实行的古运河整治的措施和现状来看,目前的古运河开发大部分还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环境改造上,以环境整治和房地产开发为主导的开发类型,遵照的是市场原则,使得古运河的旅游开发和景观建设变成了分区分段的进行,缺乏一定的整体性和为公众开放的公共性,没有均衡考虑公众与开发商的利益,没有在深层上对古运河沿岸滨河空间的综合开发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不能有力地促进整个滨河空间的经济发展和结构更新,这些是目前古运河镇江段整治工程的问题所在。

(一)水质与滨河绿地不够完善

古运河的水质和两岸环境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自解放以来,由于沿岸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无控制排放,古运河河水水质逐渐恶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加速发展,人口日益增加、城区面积不断扩大,镇江昔日碧水荡漾的河道更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少数河道甚至已断流,成为污水沟。尤其是谏壁段沿岸由于有索普集团、金东纸业等污染源,短期内水质很难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恶化,不仅直接威胁到古运河、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也影响了城市形象和美誉度,制约了城市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虽然镇江市政府针对古运河河水水质较差的情况,己实施了古运河综合整治工程,古运河城区段的水质也已经大为改善。但随着古运河旅游休闲功能的进一步开发,未来对水质的要求将会更高。就目前的古运河各段的情况来看,只有古城区段的古运河水质经过整治后较好;城东段和城南段的水质都不能达到要求,还需要不断改善。

生态绿地是古运河综合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的绿化用地经过改造以后会成为游憩空间的起点,而且绿地也将是古运河与城市区域联系的桥梁,优美连续的绿化带和河流结合起来能给人提供舒适宜人的游乐体验。就现在的状况来看,古运河边的滨河绿地还没有达到这个目标。绿地面积严重不足,达不到城市绿色走廊的要求,绿地的公共性与可达性不强,沿河正在建设的如意江南等开发楼盘将滨河绿地划为小区的私有绿地,不对公众开放,市民一般不能到达。在谏壁段的工业用地中,一般都缺乏滨河绿带的考虑,绿化条件差,公共性差,可利用率低,有待进一步的开发整治和改造。已建成的古运河绿化带缺少统一的规划和控制,绿地之间相互隔离,缺乏联系。同时绿地和古运河之间也缺少一定的景观衔接,造成了现在许多区域道路上不能见到古运河的缺憾,也造成了绿地的可达性不好和利用率低等不足。加上没有考虑与周边地区的衔接渗透,景观缺乏深度,使得滨河绿化带变成了区域内孤独的一条线。

(二)河道环境良莠不齐,沿岸建筑失控,古运河货运码头对景观破坏严重。

目前,在两岸环境方面,西门桥至南水桥段的改造,虽然大大改善了环境,却失去了很多古运河的风貌。沿岸用地被用于进行房地产开发,大批住宅楼沿着古运河成排成片地竖立,破坏了古运河的风貌。而且这些住宅小区临河景观的改造只限于小区范围内,其他临河段则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仍然杂草丛生、垃圾满地。周家河地段还有垃圾收集站处理厂等严重影响运河景观和整体环境的设施,应及早予以搬迁。此外,整个古运河水域还没有禁止货运,谏壁段沿岸的工厂企业有许多在古运河上都设置有配套的码头,这些码头在装卸货物的同时,不仅容易对古运河水质造成污染,还大大影响了沿岸的风光。目前由于经济调整的原因,部分企业已经关闭,码头也随之荒废,无人管理,严重地影响环境。

(三)滨河空间的亲水性与空间活力不够。

古运河镇江段属于太湖流域平原河网水系,代表着运河平常的水面,和城市的地面有着3.15米的高度差,现在运河地段的堤岸一般都为垂直状态,很少有接近水面的阶梯和亲水的平台。目前古运河河岸已经以河滨公园的形式,形成亲水广场,但景观处理较为生硬,没有形成良好的亲水界面。滨河空间的可达性和连续性也存在问题。古运河沿岸的城市道路大都为车行城市支路,且紧邻河堤,车流量大,交通混杂。过高的车流量在客观上对人接近滨水区域造成阻碍,降低了滨河空间的可达性。一些新开发的楼盘如如意江南等更是将滨河的区域纳入了小区范围内,割裂了古运河和周边城市空间的有机性,同样也形成了并非连续的岸线,使公众难以接近运河水面,公共拥有性和视觉通透性差。

其次是滨河区域的空间活力不够。空间活力是指景观空间对人的活动的吸引力,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是空间本身吸引力,其次是景观空间与周边建筑的关系,即周边设施对空间活动的支持能力。目前在古运河的整治工程中,绿化是增加了,环境也有了好转,但是相应的公共活动和功能空间却没有增加。河滨公园与珍珠广场虽然新建了向运河水面的开放性的亲水广场,但是附近却没有提供配套的服务设施,餐饮、娱乐、休闲活动自然无从开展,致使运河在市民心且中的印象与地位均受到影响。

(四)沿岸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用地功能布局混杂。

根据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需要,第三产业将作为今后重点发展的产业。但古运河镇江段沿岸目前三种产业结构中,以第二产业结构为主,第三产业比重较低,这对于发展古运河旅游业、房地产业、都市娱乐业等第三产业都是非常不利的。由于以前古运河发展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控制,古运河沿岸的用地功能繁复杂乱,布局分散。居住、工业、码头仓储等用地穿插分布,功能分区不明晰,多时代低价值建筑共存。目前古运河西岸的主要问题是商业用地较少,没有形成规模,不能起到活跃运河沿岸文化旅游、休闲购物的功能。而古运河东岸的历史建筑较少,用地性质和格局主要是工业生产用地和仓储用地以及一些企业职工宿舍,随着近年来一些老企业经营状况恶化、闲置产业建筑的增加和公路条件的快速改善,许多厂房因为年久失修,已破败不堪,多已停用或等待拆除,这些建筑因紧临运河,严重影响古运河的景观和整体的生态环境,是目前最迫切需要改造的地区。目前东岸有一些房产开发项目等已经实施,但由于整体规划的滞后,这些项目缺乏整体方案的指导,相互间缺乏足够的分工协调,某些方面存在局部化、个别化的倾向,不利于运河整体形象的树立和功能布局方案的贯彻实施。

三、古运河镇江段综合开发中的建议

(一)功能定位

古运河功能大致可以概括为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环境功能三大类。其中经济功能又可以分为交通运输、旅游休闲、商贸集市和水利功能等。文化功能可以分为文物鉴赏、史学研究、建筑文化、运输文化、商业文化、饮食文化、娱乐文化和民俗文化功能等。生态环境功能也可以分为生物多样、气候调节功能和环境景观功能等。在所有这些功能中,占据特殊重要地位的功能是交通运输功能、旅游休闲功能、商贸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环境功能。它们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诸功能之间既存在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一面,又存在相互排斥、相互抵触的一面,还存在相互之间基本没有影响的一面。生态环境质量越好,文化功能、旅游休闲功能和商贸功能就越能得到发展;反之,文化功能、旅游休闲功能和商贸功能就越得不到发展。但交通运输功能基本不受影响。文化功能越强,就越能发展旅游商贸和房地产功能等,起到以文化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但文化功能强弱,对水利功能等基本没有影响。交通运输功能强,会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但如果交通运输功能过度发挥而不受外部约束,又会影响生态环境功能和房地产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古运河镇江段开发的功能定位既要考虑各功能可以兼顾的因素,又要遵循功能更替的规律,还要注意功能之间的相互;中突问题。考虑到古运河功能的历史惯性、镇江市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以及古运河诸功能之间内在的功能互补性,把古运河功能定位在以创新为主,一方面对交通运输等有价值的传统功能加以开发,使之得到保护和延续;另一方面,对于旅游休闲、生态环境、商贸房产等有价值的新生功能加以策划开拓,使运河历史文化得以续写新的篇章。

(二)指导思想

古运河镇江段的综合开发是一项关系到城市文化、城市形象的系统工程,必须站在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设定一个高起点和高标准。根据功能定位,古运河镇江段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宜确定为:以规划为先导,以整治环境为基础,以功能演变规律为定位依据,使古运河与镇江城市性质定位相吻合,综合运用各种手段,采取“以运河治理养运河开发”的策略,努力形成生态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商贸旅游活跃的可持续发展的运河经济带。

1、以规划为先导。“城市建设,规划先行”是一条基本法则。古运河镇江段综合开发也不能例外。高起点、高标准的开发建设,要通过编制一系列的规划设计来实施。古运河镇江段综合开发的规划应从宏观整体功能定位、形象策划和规划布局入手,形成一系列可操作的规划设计方案。要以基础研究为起点,开展后续的地段规划和策划,以保证沿河地带的统筹开发建设,既要立足于现实,更要立足于长远。要从“建经济强市,创山水花园城市”的高度来规划运河及沿河地带的开发与保护。

2、以整治环境为基础。鉴于古运河镇江段的环境状况,对其进行综合整治已经刻不容缓。没有环境整治的好转,古运河镇江段的综合开发就无从谈起。环境整治在古运河镇江段综合开发中是一个基础工程、难点工程和重点工程。古运河环境恶化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任何单一的措施都回天无力,所以必须各种措施齐头并进,坚持疏浚与截污相结合、引水与排水相结合、净化与绿化相结合,美化古运河的环境。

3、以功能演变规律为功能定位和功能更替的依据。古运河镇江段的功能定位不仅要以单项功能的演变为依据,更要以结构性的功能演变为依据。在古运河镇江段功能演变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结构性的矛盾。因此,在不可能实现鱼和熊掌兼得时,只能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使得古运河的功能变迁能够顺应时代的要求。

4、以“运河治理”养“运河开发”。运河的环境整治是古运河镇江段开发的前提。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经济效应,有效地促使沿河地块的增值,因此,古运河进一步开发的资金完全可以调动社会资源,吸取房地产开发中的“以路带房,以房养路”的成功经验,充分盘活土地存量资源,采取“以运河治理养运河沿河地块,以运河沿河地块养沿河地带开发”的策略。

(三)开发构思

古运河是镇江的母亲河,是镇江具有“垄断性”的文化资本。其开发构思要点是:

1、树立“人・自然・人工环境相融合”的整体思想,从城市大环境系统着眼,以人为主体,以古运河文化、城镇历史文脉及现状环境为基础,确立“人・风景・人文及城镇环境融合”的模式,制定具有环境特色的规划。

2、突出保护古运河历史文化的环境氛围,充分展示古运河历史画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文明,寻求新时期的文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保护自然景源和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做到既要创造以河流为主体的流畅、开放、松快的空间环境,满足现代人向往变换生活环境、回归自然的追求,又能合理安排居民居住格局和科学处理生活废弃物,以保持良性的生态循环,提高整体环境的综合效益。

4、确定“南山北水、运河相牵”的主题,激活“城市山林”,优化“一场两带四园六桥六埠”(运河广场:人文景观带、自然生态带;虹桥揽古、梅溪烟雨、仓廪临流、夹岗岚浮;枫村桥、千秋桥、虹桥、丁卯桥、借桥、锦波桥;千秋桥埠、借桥埠、归客岩埠、锦波桥埠、大运门埠、夹岗 浮埠)的景观格局。

(四)开发原则

1、起点高,操作性强的原则

强调起点高,即以新的观念、理论为指导,建设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新型运河旅游区。同时也要从现实条件出发,在总体规划的宏观控制下,制定由近期到远期的建设规划,力求做到起步工程就能与国内现代旅游市场接轨,避免追求短期效益、急功近利的毛病。

2、突出古运河文化主题的原则

古运河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长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开展古运河文化旅游,必须坚持保护古运河文化和文物古迹的历史氛围,充分展示古运河的历史画卷和传统文化内涵。古运河镇江段风貌以京口闸附近的西津古渡街最为古朴,以西津渡为代表、云台山和银山为中心的“西区”是镇江的历史建筑博物馆。“西区”汇集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历史建筑,有自六朝以来直至民国时期的蒜山渡、金陵渡等古代渡口,有小山楼、救生会等不同功能的古代建筑,有全国唯一的元代过街石塔,有观音洞、紫阳洞、铁柱官等古代寺庙道观。既有清末民初的里坊街道,也有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人建的租界,有明清时期独具江南风韵的民居,更有多座保存完好的西方风格的洋楼。这片历史文化街区凝聚了港口、山林特点,是镇江独有的历史文化遗存,是难得的文化旅游开发资源。开发中要增加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体现大运河的文化内涵,让游人在古运河文化旅游中听到历史的回音,看到今日的发展和未来的宏图,以强烈的感染力激发游人爱国奋进的民族精神。

3、整体开发的原则

古运河镇江段的综合开发是一个整体。城市设计不应是线性发展,而是要与周围交通、城市开发、历史建筑保护和环境设计等有机结合。由于古运河是条市级干河,流经城内多个地区,牵涉到社会各个层面的利益与要求,故而协调工作更显重要。目前,市政府已经对西门桥至南水桥段进行了整治和绿化,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以滨河绿带为主轴,两侧间隔布置大型公共集中绿地及街头小型绿地,并沿着城市干道和步行林阴道呈楔形向纵深延伸。但建设极不平衡,又没有统一风格,还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古运河综合开发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够正确定位运河地带的功能开发与景观环境目标,尤其是能否实施大手笔的整体开发原则。

4、生态、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古运河镇江段的综合开发绝不能是孤立的,而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是发展,但要摒弃对土地高强度开发的方式和对自然资源涸泽而渔的滥用,克服短期行为,要对自然生态环境中的各项资源,包括水源、能源、土地等加以有效合理的利用,实行总量控制,使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实现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加速经济发展与城市开发建设的同时,必须强调生态、资源、环境的平衡与统一。

5、整体特色与区段特色相结合的原则

古运河镇江段的综合开发要坚持整体特色与区段特色相结合。一方面要从古运河与城市的整体历史沿革出发,另一方面要根据各段所在区域的城市建设现状和发展规划,结合未来用地功能布局规划开发,以发挥区段特色,形成文化落差。

(五)开发目标

近年来,镇江政府不断对运河城区段进行整治改造。在古运河古城区段拆除了沿岸破烂的民房,疏浚了河道,建造了驳岸、护栏、桥梁和沿河道路,岸边广植树木花草,建成了宽达25米的绿化带,并对古运河沿岸的驳岸进行石砌改建,搬迁了1700余户居民,形成了10公里长的城区段古运河沿河绿化带,开辟了休闲娱乐空间,进一步弱化古运河镇江城区段的货运功能,增强古运河作为城市“绿肺”、文化、旅游等功能。但目前的古运河开发大部分还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环境改造上,没有在深层上对古运河沿岸滨河空间的综合开发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不能有力地促进整个滨河空间的经济发展和结构更新,这也就使得目前的开发成果还不尽人意。这些改造措施大部分是以环境整治和房地产开发为主,在整治沿河环境后,新的现代住宅小区大量出现在古运河沿岸。而房地产的开发类型,遵照的是市场原则,这将使得古运河的旅游开发和景观建设变成了分区分段的进行。通过仔细考察,笔者提出古运河综合开发的多层次复合目标:

第一层次:安全、健康的现代化城市空间形象。强调运河及其沿河地带的现代化空间形象,是运河沿河地带再开发十分重要的目标。水环境是运河及沿河地带功能振兴的首要制约因素,生态质量和景观环境的提升,是沿河地带功能再开发的前提。因此,必须以河水清澈、环境优美、空间开阔、生机盎然等现代化城市空间质量和观赏价值准则来要求沿河地带的再开发。古运河安全、健康的现代化城市空间形象,应包括对污染的治理、环境的整治以及自然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和健全。

古镇文化论文范文2

一、引言

旅游地生命周期是指旅游地发展演化的过程。目前,被公认并广泛应用的理论模型是Butler(1980)提出的;1990年,德伯格以巴哈马天堂岛为案例,研究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的影响因素;2005年,Mooreetcz在对岛屿旅游研究中,运用生命周期理论,对客源市场进行细分;2012年,Kozak以土耳其为例,细分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就国内而言,张文(1990)提及影响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的影响因素。此后,国内学者开始对该理论进行多方面的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许春晓(1997)通过对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地三者概念的界定,进一步论证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保继刚在1998年对该理论发表论证,他认为该理论对旅游地发展规划采取改善措施,实现旅游地系统提升,促进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杨效忠(2004)研究支持该理论,并总结到出许多旅游产品从发展起到衰落期也不一定是个完整的过程,许多景区也会出现中途衰落的情况。2013年,许静娜从动态视角研究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动态演变能力,并讨论其处于不同阶段的特征。

近年来,学者大都从体验角度来研究古镇的旅游开发。国内古镇开发主要有以下方式:以风景名胜区、大中城市为依托的开发模式和以品牌旅游线路为依托的开发模式。青木川古镇作为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旅游景点,成为影响整个县区乃至陕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青木川古镇不论就其历史沿革还是服务功能,都符合古镇判定标准。在灾后重建的背景下,受影视作品、网络营销、广告大力宣传的影响,青木川古镇顺应国内旅游发展的新形式,迎来发展的新时期。为进一步提高青木川古镇知名度,整合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刻不容缓,而旅游资源的整合必须基于对古镇发展现状和旅游地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有准确认识。青木川古镇在发展过程中,是否会顺应生命周期的完整过程仍未可知,但对景区所处阶段的探究对其在今后规划和建设工作中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关于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的预测大都停留在理论阶段,且多从广义上探讨理论而对理论的具体运用较少。本文将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运用具体数据分析说明其阶段,以期对青木川古镇开发所处的阶段和未来发展方向有更合理的定位。

二、青木川古镇发展背景

古镇因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建筑风格的差异迎合了当代游客猎奇的心理。继江南古镇之后,川渝古镇的独特文化氛围成为游客争相感受的又一目的地。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准确了解古镇发展所处的阶段,因地制宜,立足青木川实际,才能让青木川古镇在保护与开发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青木川古镇素有“一脚踏三省”之说及“鸡鸣三省”的美誉。青木川古镇地理位置及道路图见图1,其位于陕、甘、川三省交界处,由秦陇古栈道连接陕甘两地的交往。古镇不仅历史悠久,曾经还是羌汉杂居地区,始成型于清中后期,鼎盛于民国年间,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它既是古代的商用码头,又是陆上集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造就了青木川古镇三面环水的独特地形。青木川作为秦蜀之咽喉,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至解放年间,这里战争一直未断,造就了青木川的文化氛围。

三、青木川古镇发展现状及其生命周期

(一)青木川古镇旅游发展现状

青木川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旅游生物资源在陕南一隅独放。作为明清古镇的青木川以其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落、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重要的地理位置吸引着国内外游客。青木川古镇作为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旅游景点,成为影响整个县区乃至陕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对当地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研究意义重大。近年来,古镇旅游接待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全县旅游人均消费水平也处于上升趋势。

如表1所示,截至2014年,青木川古镇累计接待游客213.76万人次,占全县接待旅游总人数的36%;截至2014年年底,青木川旅游综合收入达8.0396亿元,占全县旅游收入的37.18%;全县人均旅游消费水平由2006年的198元增至2014年的420元,增长了二倍多。

(二)青木川古镇生命周期

尽管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模型存在争议,但模型本身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旅游地的解释模型,旅游地能适合地解释旅游发展模式;(2)指导市场营销和规划,给管理者提供长远的思想并揭示各个阶段的影响力。对青木川古镇而言,准确了解其发展现状和生命周期的阶段对景区本身的规划、营销乃至整个区域旅游资源的定位与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数据动态变化,从旅游地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出发,验证青木川古镇旅游发展所处的阶段。

分析青木川古镇游客年增长情况(图2)并结合实际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其旅游发展始于十年前,2006年前,青木川古镇几乎无人问津,由于当地旅游资源处于零散阶段,青木川被视为发展落后的乡镇,且险些被拆除。2006年,全年游客量仅3.2万人。从2006年县旅游局成立前到2008年,古镇旅游发展完全符合旅游地生命周期第一阶段的特征;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青木川作为重灾区为全国人民熟知,并因其独特的建筑、文化、艺术、地域等旅游资源而享誉国内旅游市场;2008年灾后重建工作紧急展开后,游客数量开始增长,政府、学术界对青木川的关注度日益增加,当地人也开始关注旅游活动,并有当地居民加入到旅游服务活动,且游客数量增速加快。2007年至2014年符合旅游地生命周期参与阶段的基本特征;2008年之后游客数量开始呈显著增长。分析游客增长率曲线特征,古镇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大致介于2008到2014年之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典型特征是游客数量增长幅度大,从近几年旅游发展过程看,这一阶段是游客数量增速最快的阶段,具有典型的发展阶段特征。

青木川旅游人数自2006年至2014年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2008至2010年为初步增长阶段,增长幅度较小,其主要原因是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的影响,地震过后,古镇引起新闻媒体和学术界的关注;2010至2014年旅游人次呈迅速增长趋势,从8.2万人次剧增到2014年的102.37万人次,增长约12.5倍。这一时期,国内古镇旅游势头正旺,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古镇开始成为吸引周边游客的重要旅游目的地,青木川古镇在顺应这一旅游市场潮流的背景下长足发展。

2014年前,大型励志民国剧《一代枭雄》未播先火,广大观众对剧中的传奇人物和故事发生地产生了极大兴趣,小说《青木川》也吸引了许多读者前来旅游,这又是青木川古镇旅游人数剧增的又一重要原因。从青木川旅游收入与全县旅游收入对比柱状图(图3)看,青木川古镇旅游收入一直是宁强县旅游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呈逐年增长趋势。2014年,古镇旅游收入几近全县旅游收入的一半。不难看出,青木川古镇正处于旅游市场逐步扩大的新时期,且古镇旅游收入是全县旅游收入的重要部分。目前,宁强县政府对全县展开的三个旅游项目的投资中,青木川古镇的总投资额高达1 290万元,占年计划64.5%,将计划完成区域内酒店的改造、烟馆内的配布展、回龙阁步道维修;完善游客接待中心,配备专业从业人员。就其发展现状来看,青木川符合参与阶段向发展阶段过渡时期的特征。

四、青木川旅游开发建议

青木川古镇有其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在选择产品开发模式时,应合理利用这一潜在资源。为促进青木川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其迎来稳固阶段,突破停滞阶段,延缓衰落阶段,提出以下建议。

(一)“黑色旅游”项目开发模式

青木川在5.12地震后,“黑色旅游”项目开发模式在其发展中得到较好运用。“黑色旅游”可定义为:通过将特殊事件发生地“黑色元素”的典型化,再现“黑色”情景,使旅游者满足受教育、受震撼和受刺激等目的的旅游项目开发模式。青木川采用“黑色旅游”项目模式具有一定优势,首先,古镇古色古香特色及周边景区,使青木川旅游业的开发面积增加;其次,其具有特殊文化气氛,因古羌文化与“草莽文化”极富时代特色,为“黑色旅游”项目的开发增加了独特性。青木川古镇的核心市场在以西安为主的关中、陕南、川北地区。“黑色”元素主要集中为“山野原生文化”“草莽文化”“文学风情文化”和“地震灾难文化”等。“黑色旅游”的特殊性使它无法作为单项产品销售,基于以上文化氛围的特殊产品开发可以是文化交流活动,灾害知识感知教育。就青木川古镇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来说,这一项目模式的运用则十分重要。

(二)巧用影视作品的积极影响力

影视作品使青木川古镇的形象为全国人民孰知且使其广受欢迎。著名作家叶广芩笔下演绎的传奇古镇长篇小说《青木川》的出版发行,大大调动了游客对古镇的旅游欲望。2013年,根据小说改编的开年贺岁剧《一代枭雄》开播后,不论是剧中的人物形象、拍摄环境还是故事情节本身,都使得观众觉得眼前一亮,这样一处别样的小镇使海内外观众对剧中的“风雷镇”(即青木川古镇)充满了好奇,同时使潜在游客大大增加,电视剧播出后的游客人数迅速增长,达到历史新高。在这一时期,青木川古镇需抢抓机遇,在电视剧热播后开发与影视剧相关的旅游附加产品,如剧中人物经典服饰造型设定,现场实景情节还原,剧中主演人物形象旅游纪念品的设计等。这一积极影响力也是青木川古镇走向发展阶段的良好契机。

(三)增强旅游活动参与性

青木川古镇占据着独特的地理位置,是三省文化交汇的重要地带,古镇在融合三省文化的基础上,可开发基于不同文化的各类旅游活动,如“草莽文化”“民国文化”,在尊重历史原型的前提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出适合旅游者参与的野外活动,如野外CS比赛,在保证旅游活动趣味性的同时,增强活动的参与性;“山野原生文化”也是文化旅游的重要部分,营造一个具有浓郁山野气息的旅游氛围;可充分利结合特色小吃,如辅堂宴、川北小吃等,打造当地特色美食,并结合蔬菜瓜果的时令和季节差异,开展采摘活动,使旅游者更进一步参与到当地的山野生活中去。陕南地区的旅游景区对演艺活动(如主题晚会)的打造力度较小,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的单一也是过夜游客较少的重要原因,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特色专业的演艺活动也应该成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打造的大型主题特色文艺演出千古情系列、印象系列和山水系列都获得较好口碑。

(四)区域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

旅游资源的整合与聚集是区域内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的重要动力,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地需要在资源整合前提下进行特色旅游线路的开发,在一条旅游线路规划中,要尽量避免景点的雷同,合理搭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从游客满意度上满足其猎奇的心理,延续区域内的旅游地生命周期。就青木川地理位置来看(如图1),因其毗邻剑阁县,广元境内的剑门关作为一个很具特色的山体自然景观,可与青木川古镇组成一条主题线路,甚至可以考虑开通旅游专列,形成区域内的特色主打旅游线路,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增加青木川古镇发展的动力,也为两大区域的合作共赢牵线搭桥。

(五)其他特色旅游项目开发

虽然青木川古镇现存旅游资源颇丰,但旅游者到访的主要目的是到古镇内游览,且游览时间较短,集中在1-2个小时内。景区乃至周边缺乏配套的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活动类设施较少。就客源而言,游客主要是周边市县的居民,且以不过夜游客为主。基于此种情况,青木川古镇要在提升旅游形象的同时,注重打造自身特色,开发出体现陕、甘、川特色文化底蕴的旅游参与性活动。汉中的特产包括“汉中仙毫”这样的陕南茶叶,青木川所在的宁强县本为产茶的重要县,近年来,其在茶叶加工规模上鲜有成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政府部门可在景区周边组织相关茶叶品鉴活动,以吸引茶艺爱好者。此外,在打造古镇文娱生活部分,还可组织包括歌舞演绎,茶艺表演等方面的活动,在传扬地方文化的同时,宣传绿茶产业,促进古镇经济发展。

五、结语

古镇文化论文范文3

[关键词]古镇 体验旅游 体验经济

一、引言

体验经济的兴起和盛行,为我国古镇的发展提出新的借鉴意义和良好的发展机遇。我国古镇旅游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可归结为目前产品体验性不强,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个性化体验需求。目前,国内对于古镇体验旅游的研究相对比较少,只有少数专家、学者在这方面做了探索性的研究。

二、体验经济的兴起与发展

(一)体验经济的概念

体验经济(Experience Economy),也称为体验产业,它起源于美国,是以客户为中心的经济,它反映人类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正在进入一种新的高级形态。

(二)国内外体验旅游综述

国外旅游研究者很早就对旅游体验进行了讨论与研究。Boostin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将体验旅游定义为一种流行的消费行为。MacCannell(1973)则认为:体验旅游是对现代生活烦恼的一种积极反应,是现代人为克服这些问题而追求的一种“真实性”经历。

William(2006)对体验旅游做出了较为具体的界定:①体验旅游是全球体验认识进程中的一个分支;②体验旅游与体验经济密切相关,开发商将旅游产品重点从提供服务转向提供体验;③体验旅游鼓励游客参与旅游活动,让游客深入到当地的社区文化中;④体验旅游是一种个性化、差异化旅游;⑤难忘的体验是游客和开发商共同追求的目标,游客为获得这种体验付费,开发商提供能给游客带来特殊体验的产品。

相比之下,国内对于体验旅游的研究要比国外同行晚得多。谢彦君(1999)率先在国内旅游理论研究中提出了“旅游体验”的命题。谢彦君教授对“旅游体验”的研究在当时还仅是一家之言,并未引起学术界和业界足够的重视。直到2002年,以派恩和吉尔摩所著《体验经济》的中译本出版为标志,“旅游体验”命题才被广泛地提出。

全帅、王宁等(2004)指出,旅游体验由支撑性体验维度和高峰体验维度构成,这种观点对于我们研究体验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三)国内外古镇旅游的研究情况

1、国外研究情况

随着古镇旅游的日益兴起,有关古镇的旅游学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重视和关注,从本文调研情况来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社区的影响研究。主要着力于从古镇居民感知、居民态度等方面研究旅游发展对当地社区造成的影响,Brunt和Courtney(1999)总结了旅游发展以及旅游主客体相互作用(Tourist-host interaction)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并通过调查指出被调查者反映的感知影响与文献研究的结果是大体吻合的。

(2)旅游发展与当地传统文化的关系研究。发展旅游与保持旅游目的地文化原真性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旅游学者关注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Kneafsey(2001)以传统农业为主的法国Commana公社的旅游发展为例,尝试探讨影响当地居民参与所谓“商品化动态”(Commodification dynamic)的因素。该研究指出,只有充分考虑旅游地的传统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社会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化经济的运作。

(3)古镇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瑟厄波德(2001)认为可持续旅游是体验、娱乐和教育的组合,其重点是通过沟通与教育把主要利益相关者聚拢到一起,共同商讨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问题。他还认为市场经济本身不会产生可持续旅游,因此适当的政府干预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是十分必要的。

与国内相比,国外学术界对于古镇旅游的研究方向是非常广泛的,比如学术界对研究传统村镇(古镇)旅游地旅游者行为、心理特征就有相当的兴趣;此外,关于旅游与当地宗教、种族信仰是否相容的问题,也有研究者进行了有益的讨论,等等。由于这些内容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因此这里不做详细阐述。

2、国内研究情况

国内古镇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古镇旅游资源特点及其价值研究。关于古镇的旅游资源特点和价值的研究是国内古镇研究的热点之一,不少学者对我国古镇,特别是江南水乡古镇的资源特色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其价值进行了总结(见表1)。

(2)我国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问题研究。古镇旅游保护与开发研究是学者最早关注,也是关注最多的。很多学者都针对古镇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见表2)。其中:余华玲、周密(2008)通过对四川古镇的旅游前景和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类型古镇应有相应的开发模式,指出开发小镇旅游资源,不论何种类型的古镇,都首先要保护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也就是要保护古镇的灵魂。熊侠仙、张松、周俭(2002)通过对周庄、同里等江南古镇的调查研究,提出江南古镇的旅游开发存在旅游容量过饱和、过度商业化等问题,并就正确处理古镇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3)古镇旅游文化问题研究。历史文化是古镇旅游发展的基础和传统村镇论文研究的重要内容,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古镇旅游区别于其他旅游资源的最大特色,悠久的历史沉淀让古镇的魅力无可比拟,也就具有旅游开发的巨大优势和价值,使古镇旅游开发成为可能。诸多学者针对古镇文化成因及古镇文化特色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见表3)。

(4)古镇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就是要追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学者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原则,以具体古村落为个案研究对象,探寻其存在的妨碍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见表4)。

四、古镇体验旅游的开发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古镇体验旅游研究与开发现状

随着体验旅游的兴起,游客需求的变化,古镇开始关注游客对于古镇旅游体验的需求,并对古镇旅游进行体验化设计与深度开发,以满足游客多样的需求,为古镇旅游注入更多的体验性、参与性。

吴文智(2003)在分析旅游与体验的内在关系的基础上,以古村落旅游产品开发为例,提出了旅游产品体验化创新的系统框架。他认为以体验载体和体验内容为主的旅游产品体验是体验设计的创新基质。在宏村、西递的体验化设计中,他提出旅游资源和市场需求是体验设计的两大前提,提出了旅游体验产品的四个步骤,并且通过对附加设施、纪念品、感官刺激的辅助设计来提升产品的体验效益。

卢军霞(2005)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甄别了古城镇旅游产品游客体验影响因素,建立了包含环境体验、设施体验和活动体验三要素的古城镇旅游产品游客体验结构模型,并从这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基于游客体验的古城镇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和意见。

余琪(2008)以西塘古镇为例,对其产品深度开发以及体验性产品设计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措施。她认为作为只有通过富有特色的产品形式才能使游客深切地体会到西塘的独特文化内涵,也才有利于提升感知形象和突显自身特色,进而保持古镇旅游的旺盛生命力。

(二)古镇体验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体验也是一把双刃剑,古镇体验产品设计不当给当地文化和环境带来毁灭性打击的风险。所以,在古镇旅游体验化创新中,要通过合理的体验化设计来减少这些负面影响,防止对旅游社区文化、生态环境和社会关系的破坏,并且要避免在某些旅游地体验化开发泛滥和低级化。

古镇旅游开发只是初步认识到了古镇的文化价值,以“修复旧貌”为主,缺乏体验价值,旅游者只能被动地看“山、水、人、房、物”构成的“古镇图”,而无法融入其中,旅游者找不到体验的感觉。

古镇商业化现象严重,商铺或餐馆只是在原有民居的基础上稍加处理就开始接待游客。居民全变成经商的人,生计业态、生活状态全改变,加上对于古镇旅游的本质普遍不太了解,并没有形成古镇旅游应有的文化氛围,古镇韵味逐渐消失。

古镇领导者、管理者急功近利的开发行为也对古镇的传统风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此外对于古镇旅游开发深度不够,造成古镇旅游在发展中旅游产品雷同,对于匆匆游玩的大众游客而言,很难体验到差异性。

古镇旅游走出困境的一条出路,就是致力于寻找产品差异,突出产品特色,摆脱恶性竞争。古镇体验旅游研究对于提高古镇旅游的品味、丰富古镇旅游的内涵、推动古镇体验旅游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William LS.Experiential tourism around the world and athome:Definitions and standard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sand Standards.2006.2(1):1-14.

[2]Brunt P.Courtney P.Host Perceptions of SocioculturalImpact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26(3):493-515.

[3]Kneafsey M.Rural Cultural Econom――Tourism and SocialRelation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28(3):762-783.

[4]瑟厄波德.全球旅游新论[M].张广瑞.等译.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5]余华玲.周密.四川古镇开发模式初探[J].新西部.2008(09).

[6]熊侠仙.张松.周俭.江南古镇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J].城市规划汇刊.2002.6.

[7]吴文智.庄志民.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J].旅游学刊.2003(6):66-70.

[8]卢军霞.基于游客体验的古城镇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浙江大学.2005.

古镇文化论文范文4

亚旅游目的地(Sub-tourist destination)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在一定区域内或旅游线路上,在旅游知名度、旅游收入、旅游资源、游客偏好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旅游景区。导致这类景区亚状态的因素比较复杂,包括旅游资源等级、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政策倾斜等。亚旅游目的地现象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引起了旅游规划界和旅游学术界的关注,相关研究包括“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阴影区”等,但尚未对亚旅游目的地的概念及特点、发展瓶颈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论证。

一、中西部各省市旅游发展的经济地位对比研究

旅游界对亚旅游目的地的关注始于90年代初许春晓教授提出的“旅游资源非优区”理论。该理论从旅游资源角度首次对亚旅游目的地现象进行了阐述。随后亚旅游目的地现象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

对比近三年(2010―2012年)全国各省区市旅游总收入数据可知,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前十的西部省市只有四川1。2012年,除河南(排名第六)、四川(排名第七)湖北(排名第八)、湖南(排名第九)四省外,入选旅游总收入前十名的其他六省市均来自我国东部地区。(见表1)

旅游总收入是衡量亚旅游目的地极其重要和关键的指标。从表1可知,近三年,旅游总收入排名前三名的省市均来自我国东部。东部地区的各省市无论是在交通条件、经济发展,还是人均收入、消费能力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东部地区旅游目的地的强势发展,对西部旅游目的地的未来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遮蔽效应”。特别是西部欠发达的亚旅游目的地,由于知名度较小、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资金投资欠缺、旅游形象不够独特等众多原因,未能完全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势转化,东西部旅游目的地的差距仍在进一步扩大。(见图1)

从图1数据得知,即使四川省连续三年被列入全国旅游收入前十名,但与排名靠前的东部城市,旅游收入差距仍然非常大。直到2012年,旅游收入突破3000亿元大关的四川省,仍然略少于2010年排名第三的上海市。从全国范围看,西部省市由于历史、经济和环境原因,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强省、强市,任重道远。

如何平衡发展亚旅游目的地与主流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游客比例、收入差距、基础设施建设及市场占有份额,从而促进旅游目的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和谐发展,是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瓶颈。

二、亚旅游目的地的升级研究――以洛带古镇为例

西部地区拥有12个省、市、自治区,国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一半以上。旅游资源从数量、类型到级别,都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从目前西部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看,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旅游资源本身的资质存在不对等和非正比关系。

(一)洛带古镇简介

洛带古镇地处成都市龙泉驿境内,是四川省古镇旅游发展较好,知名度较高的古镇之一。洛带古镇紧紧围绕客家文化、建筑特色、生活方式为主线,开发旅游产品,打造旅游形象,是四川客家聚集区的典型代表。景区包含有古镇核心保护区、金龙湖景区和宝胜村客家原生态村落。镇内85%以上属客家人或客家移民后裔。从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角度看,洛带古镇正处于发展中的生命旺盛期,同时,也面临旅游产品类型单一、游客注意力容易转移、同类景区竞争等多方面问题。

(二)洛带古镇发展瓶颈分析

1、旅游产品同质化度高

与洛带古镇齐名的四川名镇有邛崃平乐古镇和黄龙溪古镇。三个古镇拥有不同的形象定位。平乐古镇素以“秦汉文化・川西水乡”风情著称,黄龙溪古镇主打“农家小调・滨江风情”,洛带古镇则侧重对“客家文化・休闲街区”的打造。从旅游形象角度看,三个知名古镇风格各异,各有千秋。

2013年初,项目组成员分别赴三个古镇进行实地考察,特别是对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进行了深入调研。从旅游产品类型和特色来看,存在较大相似性,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四川小吃、特产、手工艺品、茶坊或休闲餐饮成为三大古镇比较典型和主要的商业业态,间接导致了古镇旅游产品体系的构建和旅游产品开发容易走向同质化。

2、旅游产品开发与本地文化结合度不高

由于商业业态同质化和商业化趋势,在知名度越来越高、游客数量呈上涨趋势的洛带古镇,其旅游产品吸引力却日渐出现下滑趋势。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则是旅游产品与客家文化的结合度不大,旅游产品呈现出四川特色,缺乏客家文化特征,这也是旅游产品与四川其他古镇容易同类化的根本原因。

3、规划水平超前,管理水平落后

洛带古镇从一个不知名、缺乏统一规划的成都偏远小镇,到如今国内知名、年游客人次超过百万人次的古镇,其科学的旅游规划和开发是成功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随着游客人数的增加以及对古镇期望值的上升,洛带古镇再次面临新一轮的科学规划和统一管理。从古镇环境、业态布局、产业链等环节看,管理水平仍待进一步提高。

(三)洛带古镇升级与转型对策研究

洛带古镇具有典型的亚旅游目的地特点,较容易受同类旅游目的地的“形象遮蔽”。因此,洛带古镇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力在更新旅游产品体系,扩大产品内涵方面深入挖掘。古镇的升级和转型可从两方面进行挖掘:一是客家文化;二是古镇历史。

1、客家文化与古镇业态的深层次融合

以目前古镇业态现状看,较多是对会馆文化、节庆文化、建筑特色的包装和开发。如广东会馆、湖广会馆、江西会馆、川北会馆;“水龙节”、“火龙节”等。客家文化博大精深,除了节庆、会馆、建筑文化,还包括客家风俗、客家历史、神话传说等。厚重多样的文化赋予了洛带古镇开发的潜力。

2、民族迁移史与古镇形象的多角度叠加

古镇文化论文范文5

2003年4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将环境教育正式纳入中小学课程。这一举措为中小学环境教育的主动性,为中小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发展提供了组织和机制保障,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念、环境观念和发展观念。促使他们从关心身边的环境问题入手,积极采取行动,共同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但是我们应该如何着手开展环境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丰富多样,应该教什么,应该怎么去教等具体问题并未解决,甚至远未解决。

一、古城、古镇、古村的界定

古城、古镇、古村距今已有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我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称谓,各家说法不一。比较常用的有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遗产、古城镇、历史地区等。

1.古城

古城,即古代城市,是文明起源的重要因素,是从氏族社会迈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中国古城数量众多,我国采取以国家名义公布历史文化名城加以管理的办法。截至2015年8月19日,我国目前共有部级历史文化名城127座,还有为数不少的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除此以外,有不少古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

2.古镇

古镇又称名镇、市镇等。早期有“以井为市”的说法。在古代,专业从事商业活动的“市”和“曹仕”,逐步形成了这种情况下的市场,进一步发展了市场,形成了一个城市。

3.古村

古村落,也以广义上的名字称,在广义上,指的是“古民居建筑有保留的社会”;它涵盖了经过多年的沧桑继续和演绎,古民居建筑遗产仍为现代人继续和生活。从更深的角度看,是古代封建思想、文化的表现形式,以及宗族观念的融合。

4.古城、古镇、古村环境教育课程资源

古城、古镇、古村环境教育课程资源是指不同级别不同功能的古代建筑群落的典型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生活习俗、民间艺术及民俗风情等。中国幅员辽阔,古城镇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化,区域差异明显。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古城、古镇、古村,众多学者根据它们的特点开展了多方位多类型的研究,这些丰富璀璨的研究成果,为开展这一课程提供了充足的理论支持。

二、关于苏州的古城、古镇、古村环境教育课程资源优势

第比利斯会议提到:“环境教育应紧扣于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过程中,专注于一个特定的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开展活动。”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这里的古城、古镇、古村环境教育课程资源具有明显的开发优势与地域文化特色,具有极其丰富而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和文化历史资源等。

不同类型的古城、古镇、古村环境教育资源极其丰富,包括自然景观资源、文化历史资源及社会发展资源等。自然景观资源包括水域景观、植被景观、地形地貌景观等。文化历史资源包括文物古迹、古城街巷、地名典故、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社会职业文化与社会阶层文化以及行为文化等。

以苏州为例,其古城、古镇、古村的环境教育资源非常丰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层次分明的植被景观

苏州位于北纬30°左右,这里气候具有一定的过渡性,自然带为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灌木主要是女贞、红橙木、杜鹃、石楠等。通过合理配置和人工修剪形成了层次分明、独具特色的植物景观。

2.独特的水系与水域景观

肇始于苏州段的京杭大运河,从郊外流入苏州城区后,于唐宋之间就形成了三横四纵的网状水系格局,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初。城外、城内水系通过环古城河互联互通,至今仍在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古镇文化论文范文6

【关键词】古镇类旅游吸引物,符号化建构过程,水磨古镇

一、前言

旅游吸引物是旅游活动中的一个核心要素。正如皮格拉莫(Pigram,1983)所言,没有吸引物,旅游将不存在。旅游吸引物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更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也就是说,某物之所以对游客具有吸引力,除了它自身所具有的特殊的物理特性以外,还因为它符合了社会的价值与理想,并成为了承载某种价值与理想的符号。而旅游吸引物建构的过程实质上是社会意义和价值建构的过程,同时也是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过程。

冈恩(Gunn,1972)首次提出了“核心吸引物”的概念。他认为旅游吸引物是由3个因素组成的系统,其中包括:旅游者(人的因素)、核心吸引物(核心物的因素)和标识物或标志(信息的因素)。随后众多学者对这三个要素展开了全方位的研究,研究表明:旅游吸引物不仅是天然资源或历史文化遗产,也不仅仅是指旅游吸引物本身,它更是一个建构的系统,这个系统包括旅游者、核心吸引物和标识物。其中,旅游者的要素说明,旅游吸引物的建构必须放在与旅游者相对的位置上;而标识物的要素则表明,旅游吸引物不仅包括吸引物本身(即它的某种特殊客观属性),同时还包括人为建构的信息和符号。

古镇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是在千百年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人类聚居地。在近年的旅游热潮中,它以独特的民居古建,历史文化、民风民俗、悠闲自然的人居氛围、缓慢自得的生活节奏赢得旅游者的青睐。在古镇旅游实践的影响下,很多学者开始介入古镇旅游的研究领域,累积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国内旅游学界对古镇旅游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古镇旅游存在的问题;对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研究;对古镇旅游相关利益主体的研究;对古镇旅游组织管理的研究;对古镇旅游地区域竞合的探讨;对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从符号学角度来研究古镇类旅游景点还是个少有学者涉猎的方向。

二、古镇类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过程分析

古镇是地方经济、文化、生活、习俗的有机整体,不仅有古建民居、历史街区及民间工艺等有形的旅游资源,更有包括空间环境、民族艺术及节事活动等的无形旅游资源,其独特的文化内涵,特别是与现代文明隔离所保留的传统环境迎合了现代游客求异的心理。20 世纪 80 年代,周庄掀起了我国古镇旅游开发的热潮。随着旅游产品开发的纵深发展和媒体的宣传推介,古镇的魅力逐渐被人们了解。与此同时,城市化的扩张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使得人们愈发渴望“感受自然,回归传统”,古镇则以其悠悠古韵和淳朴的生活气息,满足了人们的这一心理需求。在古镇旅游热的带动下,诸多颇具地方特色的古镇纷纷效仿,竞相进行旅游开发,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从符号化的角度来看待国内古镇类旅游吸引物,可以发现它们往往根据某一历史文脉或民俗风情为核心,利用文化的实物载体――景观建筑,着力打造民俗文化的深度体验场域。再结合宣传和推广,力图在旅游者头脑中留下固定的符号印象,这些符号包括文化符号和景观符号。

具体的符号化过程如下:宣传影像的推广;商业策划行为的跟进;收集、拼贴、组装相关的古镇的文化传统,根据社会文化潮流和游客的审美取向,选择推出各种仪式和民风民俗吸引游客,游客通过接收符合个人喜好的旅游吸引物符号,从而产生旅游动机。然后是各种舆论和影像的推介,最后又以文化扩张的方式生产出种种附属商品,如来自古镇的各类土特产。由此可以推言:景观还原(包括文化符号的提炼、展示、接收以及景观符号的打造、宣传、推广)是古镇类旅游吸引物符号化的常见途径之一。

三、水磨古镇的旅游符号分析及其符号化过程建构

水磨古镇位于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融区,距成都76公里,都江堰市25公里,映秀19公里,被称为世界遗产群中的世界地震遗产。旅游区位条件优越,具有“川西高原休闲胜地”、“西羌文化名镇”之称。2010年,水磨古镇被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理事会和联合国人居署《全球最佳范例》杂志评为“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被第三届世界文化旅游论坛组委会授予“中国精品文化旅游景区”称号。

2008年之前,水磨镇只是一个远离都市,位于寿溪河畔的偏远小镇,整个镇上只有一条公路和一条老街。交通不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基本不具有现代旅游接待能力。当时镇上唯一的旅游景点是都江堰青城山第十八景---黄龙庙宇,每年仅有少量游客前往参观。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使水磨镇遭受重大打击,但在国家和党中央的关怀和广东佛山市的援建下,在沿袭小镇传统优势的以种、养殖业之外,更加着力对水磨镇的旅游功能进行重点打造,在阿坝州旅游行政部门的参与中,水磨镇被视作整个阿坝州旅游资源的对外宣传窗口,阿坝州13个县均在水磨镇羌城设立展馆,在展馆中用影音资料、场馆建筑设施等向游客展示旅游资源和景点。灾后重建被视为水磨镇的新生之始。

重建后的水磨古镇分为禅寿老街、寿溪湖水景区、羌城三大区域。截至2014年5月,水磨镇的大小农家乐、客栈达到126家,拥有两家星级标准酒店,旅游接待能力已经远超从前。景区商户的运营是由村民自行负责,讲解和游览车项目则承包给一家私营企业。分析该公司的讲解词,其中重点突出“长寿之乡”、“多民族融合”、“藏羌风情”、“灾后重建”四个概念。

“文化是一个城镇的灵魂,一个地方从长远发展来看是文化论输赢,因为文化是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民族精神和灵魂所在,是地方的个性和特质。所以我们一开始就把水磨镇的灾后重建与文化的传承弘扬结合起来。”佛山援建组组长刘宏葆如是讲。优质、高效推进的灾后重建让“汶川生态新城,西羌文化名镇”的画卷日趋明朗,以教育、旅游、商贸、休闲为主体的“一湖四区”画面跃然眼前。整个规划充满“佛山元素”,体现了“世界眼光”,同时还借鉴了日本的生态环境学、瑞士的优美旅游小镇和不丹的藏族建筑现代文化。

建设“水磨羌城” 总投资约1.3亿元人民币,景区由和谐广场、170幢居民楼、农贸市场、飞鸿广场等组成,延续禅寿老街的建设理念,与之共同组成区块内的主要道路和商业步行街,延续老街的商业功能,建筑风格上借鉴羌族传统民居特色,充分结合“羌文化” 的深厚内涵,并予以继承与发扬,形成协调统一、民族特色明显的新型羌寨。按照“生态、文化、安居、乐业”的理念打造“水磨羌城”,真正意义上实现“人人有就业、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商铺”的美好生活。

水磨镇对外旅游宣传中表达的“长寿之乡”概念,源于镇中心的“老人村”, 在北宋大文豪苏轼的《和桃花源诗并序》中提道:“世传桃花源事,多过其实……蜀地青城山老人村,有见五世孙者,到其险远,生不识盐醋,而溪中多枸杞,根如龙蛇,引其水故寿。”因水磨镇环境清幽,空气清新,山野林间生长的野生药材浸泡于溪中,饮之使人延年。加上夏季凉爽的气候,“长寿之乡”的概念衍生出“避暑胜地”,每逢夏季,前来避暑的老年人数量众多。

“多民族融合”概念则体现在建筑景观中。从水磨古镇游览线路起点春风阁则可见一斑,它的建筑风格是集汉、藏、羌的元素于一体。主体建筑秉承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法式,细部装饰具有浓郁的宗教和藏羌文化色彩,是多民族文化的有机融合。禅寿老街是典型的羌、藏、汉相结合的明清风格川西民居建筑集合,通过和谐广场的藏传佛教白塔与羌城联为一体。

“藏羌风情”是阿坝州民俗风情的主要特点。这同样映射到了水磨古镇的文化符号建构中,虽然水磨镇主要以汉族为主,传统习俗中也极少涉及藏羌,但出于现代旅游宣传和策划的需要,将这个文化符号嫁接到水磨古镇中,主要体现在“水磨羌城”和每日傍晚由当地群众参与的藏羌锅庄舞蹈展示中。此外,出于打造“藏羌”风情的目的,有部分群众平常在景区身着羌族服饰,这是一种“舞台展演”的行为。

“灾后重建”是水磨古镇重获新生的关键。强调死亡、灾难、暴力与悲伤的黑色旅游,是现代旅游的一种新特色。很多人愿意花大钱去灾难发生地体验令人震撼的场面,亲眼看不幸的场面。上世纪50年代末,德国政府正式将集中营原址作为“黑色旅游”点开放。有的青少年和老师在此居住几天甚至几个星期,认真了解纳粹的历史。而汶川大地震后,许多旅游者希望到四川看看震灾后的情况,即是黑色旅游的一种。

灾后重建使水磨镇重新焕发生机,汶川大地震给四川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也让汶川名扬世界。在水磨古镇的宣传中,也着重提及了这个概念。“世界汶川,水磨桃源”就是体现。此外,在景区的一些景观中也刻意保留了一些景观符号,如使用震前的材料建房,建立地震纪念馆等。

通过对水磨古镇的发展历史、官方宣传资料以及景区策划方案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古镇类旅游吸引物符号构建化过程。

参考文献:

[1]马凌.社会学视角下的旅游吸引物及其建构[J].旅游学刊,2009,(3)

[2]张冬婷,邱扶东.国内外古镇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11(3)

[3]马秋穗.符号想像与表征:消费理论视阈下的古镇景观生产[J].社会科学家,2010(10)

[4]阿坝州汶川县水磨镇灾后重建综述. [EB/OL].[2009-10-15]http:///zwgk/tpbd/200910/t20091015_83247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