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申报材料范例6篇

遗产申报材料

遗产申报材料范文1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以多种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的生活紧密联系的、经过世代传承下来的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的艺术传统、传统的表演艺术、各种民间活动、传统节日以及传统手工,例如手工器具、实物以及相关的手工制品。从形式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主要是传统的民间文化形式,例如表演艺术、传统技能等,一类是具有时间性与空间性的文化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动态的文化,它重点强调的是人类传统的技艺与精神,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活态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类型

1.实物类档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物类档案即在文化活动中形成的文化成果,作为一种以实物形态存在的成果,在文化活动中主要是起到了媒介性的辅助作用。比较典型的例如民间传统祭祀活动中需要使用的面具、器皿以及装饰,舞蹈活动中使用的道具,传统的黑陶工艺制作出的器皿,针灸使用的银针类型,这些都属于实物类档案。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实物类档案也具有文物性质,组要重点保护。

2.文献类档案。文献类档案主要是通过文字形式就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活动,以及关于传承者的基本情况,这些文字材料、文献记录、报纸期刊都是文献类档案,材料涉及的种类较多,除此之外,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等,也属于文献类档案。

3.申遗相关档案。档案馆的申遗相关档案即某一非物质文化申请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的材料。这类档案主要包括在为申遗而准备的材料以及在申报过程中不断补充的文献,基本用途是介绍文化的基本情况,在申报过程中的宣传、新闻材料,以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过程中形成的文献和材料。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管理

(一)妥善的材料整理。优化档案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管理工作,首先要进行妥善的材料整理工作,并积极进行申遗相关工作。特别是要详细记录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登记工作,其他的文献类档案要按照类别以及时间整理,这样在查找的过程中才能更加便捷,可以在档案馆中随时提取。

(二)积极参与遗产保护。档案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离不开积极参与相关的保护工作,活动记录材料是档案的最终要来源,因此档案馆也要积极参与各项非物质遗产保护的相关工作,及时建档,既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录入,收集材料要齐全,包括媒体报道以及相关的书籍,各种信息对于完善档案材料都至关重要。其次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的档案,这样保证遗产可以时代传承、发扬光大,同时继承人也能提供更多宝贵的原始资料。

(三)设立专门的档案收集小组。档案馆的档案管理工作,要设立专门的档案收集小组,对于我国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更系统的材料收集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整理不仅内容繁杂,而且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如果没有专业基础,是很难进行系统全面的档案管理。因此,档案的管理要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将处于零散状态的材料分门别类,同时还要积极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材料,保证档案工作的系统性完整性。

(四)建立档案的分级管理制度。我国文化博大精深,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分布在各个地方,有的散落在民间,想要进行系统的收集归类,是比较困难的,因此需要建立档案的分级管理制度,并逐步推行数字化管理,进行数据库的对接工作,实现资源共享。各个地方的档案馆要各尽其责,将各自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进行仔细地收集、整理、存储,并建立数据库,通过网络系统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一些没有详细记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寻找到遗产继承人,通过录音录像、口述表演的形式来建立档案,对于比较重要的内容要妥善保存,定期整理,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作用。

(五)拓宽档案收集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内容繁多,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一些所有权的归属比较复杂,因此档案馆的管理部门要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针对不同情况,适当拓宽档案的收集途径,通过多种形式来开展有效的档案收集管理工作。对于所有权为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遵守相关的档案法规,将各种相关的实物资料、文字文献都收集进档案馆,对于集体所有以及个人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档案馆要积极鼓励民间所有者向档案馆捐赠或者寄存。同时,档案馆也要做好收买的准备,设立专门的基金,专门收购一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并将一些珍贵文物征收进档案馆。

遗产申报材料范文2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

【作者简介】李 群(1960—),白族,云南大学毕业,研究馆员,大理学院图书馆馆长。主编参编图书10种,发表图书情报论文50多篇。研究方向:图书情报及非遗管理利用。

1.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简介

云南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大理州又是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州。大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考古证明,远在4000多年前大理就有古人类活动,创造了璀璨的青铜文化和稻作文明,秦汉时期商道就通往内地和东南亚,成为祖国西南边疆开发和开放较早的地区之一。大理不仅是南方丝绸之路的枢纽,也是南诏、大理国的故地。元、明、清时期生产生活水平与中原同步发展,各种文化与之交汇,被称之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大理是云南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远在新石器时代,白族、彝族的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汉武帝时期,在大理设置了郡县,唐宋时期先后建立的“南诏国”、“大理国”地方政权延续数百年,一度成为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大理不仅是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全国历史文化特别丰富的地区之一。大理现有8个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有9个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5名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1年初,大理州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近年来,大理州积极组织对民族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加强对农耕文化、白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搜集整理了一批民族民间文献资料,在大理州图书馆设立了“南诏大理国资料研究中心”,在大理州博物馆设立了民族服饰保护库,启动了大理白族百村百人影像工程。目前,大理州已经有白族绕三灵、白族扎染技艺、彝族打歌、彝族跳菜、白剧、白族民居彩绘、石宝山歌会、大理三月街、弥渡花灯等9个项目先后被国务院公布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张仕绅、赵丕鼎、李云义、茶春梅、鲁朝金等5位民族民间艺人被命名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存在的问题

对文化遗产传承重视不够。对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认识不足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文化遗产科学利用水平不高。大理州的许多文化遗产极具文化价值、科学价值,拥有知识产权和品牌效应,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但目前还缺乏科学利用的机制,重申报、轻管理,重保护、轻利用,一大批文化遗产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大量的文化遗产没有转化为旅游资源、人文教育资源。

对文化遗产传承缺少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大理文化遗产内容丰富,数量众多,但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保护规划,仍处于被动保护、单一保护和静态保护的状态,一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步,仍处于原始自然保护的状态,甚至少数文化遗产在发展中遭到人为破坏。特别是在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农村,由于人们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民族或区域特色文化消失加快,许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濒临灭绝。

对文化遗产传承方式落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经济价值的转换,不是自动的,必须有一定资金的投入,一部分文物基础设施简陋,保存条件差,自然损毁严重,安全技防设施落后,文物藏品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由于经费紧缺,投入不足,大量文物年久失修,面临毁损危险,维修任务还十分艰巨。

3.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要把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馆藏特色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地方高校图书馆发挥资源优势、建好特色馆藏对服务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大理学院图书馆要把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作为图书馆馆藏特色加以建设。要在文献购置经费和采购人员上给以保证,并作为一项长期的工程加以建设。

建立大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平台:大理学院图书馆要在“南诏大理专题数据库”的基础上,努力建设“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数据库”,努力把大理学院图书馆打造成滇,西“南诏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信息中心。

积极争取在高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课程。国内各高校已经开始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但是这些关注的程度远不及人们所期望。大理学院是一所建在民族自治州的综合性高校,在学校通识教育、艺术相关专业、旅游管理、建筑专业及民族学相关专业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传承与研究的相关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在大理学院图书馆设立大理州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技艺馆。目前,大理州已经有白族绕三灵、白族扎染技艺、彝族打歌、彝族跳菜、白剧、白族民居彩绘、石宝山歌会、大理三月街、弥渡花灯等9个项目先后被国务院公布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张仕绅、赵丕鼎、李云义、茶春梅、鲁朝金等5位民族民间艺人被命名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大理学院古城校区已被命名为“大理市十大旅游景区“之一。在大理学院图书馆设立大理州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技艺馆,无论是对非遗的传承,还是对教学实习、研究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的科研工作直接对申报起作用,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申报者必须提交:申请报告项目申报书保护计划以及其他有助于说明申报项目的必要材料鉴于此,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图书馆的科研工作为申报提供了全面和完整的相关资料。利用大理学院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通过对于古代文献系统完整地查阅,调用大量第一手材料,以掌握申报项目的历史、现状、价值和濒危状况等情况;通过对资料的研究,全面了解申报项目演变的全过程,为合理设计保护计划提供具有规律性的参考,突出对申报项目进行保护的意义和价值,丰富申报资料的内涵,以达到项目的成功申报目的,另一方面,大理学院的科研工作对申报材料进行鉴定和辨明真伪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性、动态性、传承性的特点,使得收集申报项目的相关资料有一定难度,加上传承人在传承过程中不可取代的核心地位,使得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不是非常具体和有针对性的为避免在申报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确保申报项目的价值和真实性,对申报材料进行真伪鉴定就显得尤为重要繁杂的申报材料收集和鉴定工作,由于高校的参与,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仅为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支持,也为进一步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奠定了基础高校拥有高素质的专业人员较先进的专业设备较充实的图书馆以及不断改进的课题研究计划,在科研方面,有着其他保护单位无法比拟的专业性优势。

遗产申报材料范文3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开放性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heritage)又被译为“无形文化遗产”,就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它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集体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包括所有形式的传统、大众或民间文化。它们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它方式口头相传。其形式有:口头作品、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传统医术和药典、饮食文化及所有与物质文化(比如工具和聚居地)相关的特殊技艺。

1972年l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第l7届会议,会议通过了世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公约把对人类有整体特殊意义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自然风光和文化及自然景观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尽管在对文化遗产进行遴选的标准条款中,有几条完全能够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如“为一种文化传统或一种目前尚存活或业已消失的文明提供一个独一无二的或至少是非凡的证明”、“与事件或现有传统,与思想或信仰,或与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的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有直接或有形的联系”等,但该公约对“文化遗产”的内容阐释显然却只针对有形文化遗产,并主要集中于建筑、古迹和遗址。同样,世界遗产委员会此后几十年间的活动范畴也都始终未将无形文化遗产纳入。可见,虽然隐约涉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该公约的制定与执行却都严格限定在有形文化遗产的范畴内。因此在1972年世界遗产公约获得通过之后,一部分会员国便立即发出了制订关于民间传统文化及非物质遗产诸多方面国际标准文件的倡议。在此前后,保护无形文化遗产的倡议和举措已在一些国家提出并开展起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在《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杰作》的评定中提出了两个概念范畴:文化空间(cultural space)和文化表达形(forms of popular and traditional expression)。前者指大众和传统文化集中出现或在某段特定时期内频繁发生的的场所,后者则指音乐、舞蹈、仪式、习俗、手工艺、建筑术及其他传统、大众文化的具体形态。进一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列为以下五个领域:(1)口头传统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同时《公约》还对“保护”及其工程流程作出了以下说明:“保护”是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由此可以看出,在可操作性的层面上对定义进行了更为抽象的概括,同时在概念框架上作出了具体的逐项分解,其涵盖范畴通过“代表作”的具体案例则更易于把握。

随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浪潮的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1989年l1月通过了“关于对传统文化和民间传说保护的倡议”,在无形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迈出了第一步。虽然它针对范围有限,但却是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第一份正式官方文件,其中对相关概念的定义及其保护举措的诸种建议为日后一系列的保护行动定下了主基调,并直接影响了我们当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与分类。在1989年这份倡议提出后,从1995年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便正式以它为标准,分地区、分阶段地进行无形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并最终于1999年将各地区的普查结果汇总,制成了全球范围的调查报告。基于同样思想,教科文组织在1997年l1月召开的第29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一项关于建立一个国际鉴别的决议。与此相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委会于第154次会议指出,由于“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是不可分的,因此在以后的鉴别中,在“口头遗产”的后面将加上“非物质”的限定。接着,执委会在155次会议上制定了关于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优秀作品的评审规则。其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0年6月正式设立 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杰作名录》项目,于2001年5月公布了首批入选名单。

“中国之最”背后的坦荡申报路途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共有166项入选该名录,中国以总数26项名列第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日前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其中包括中国申报的端午节等22个项目,加上此前入选的昆曲、古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和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国现已拥有26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位居世界第一。此外,阿根廷和乌拉圭联合申报的“探戈”、日本的阿伊努族舞蹈、韩国的“羌羌水月来舞”等也入选新一批世界非遗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开幕,据悉,今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改变“非遗”申报规则后的第一年。此前“申遗”每两年举行一次,每个国家只能申报一项。根据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规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设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个名录,从今年开始申报每年举行一次,数量也不再受限制。中国为世界创造了丰富多彩、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世界文化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最新列入名录的22个中国项目: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俗。其中,“端午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最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每个国家每次只能申报1项,根据各国的建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过讨论,修改为多项申报。对于中国这样的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和多民族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国来说,无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要把握这样的机会,需要申报工作的严谨和有序。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果在正式申报后未被通过,此后4年就不能申报,这就要求所有申报项目必须有充分的理由说服评委。22个项目能够一举通过并非偶然,其背后凝聚了文化部门的领导、专家和各级保护工作者大量的心血。

这次评审报批工作除了严格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要求的,项目必须具有杰出性、代表性和有重大影响之外,还充分考虑到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特点,对少数民族的项目予以重点关注,积极动员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全力以赴,大力配合;其次,对于有利于海峡两岸关系的项目有所倾斜,妈祖信俗、广东粤剧等既出于此考虑;最后是,对于关系到国家文化安全,与周边国家共同享有的项目予以重点考虑,例如中国书法、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等,秉着肃清“源”与“流”的关系,进行申报。

申报工作是枯燥的材料准备工作,既要求申报工作人员与“非遗”项目持有人进行沟通,充分尊重申报主体;又要在材料上严格把关。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理论研究室主任罗微博士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申报程序首先是“预审”,在这一过程之前,要先经过全国专家委员的4至5轮讨论决定,之后是资料准备和提交。材料必须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准备,例如项目简介文字要严格控制在200字以内。“紧张的时候,常常是白天黑夜连着干。”“预审”之后,还会需要提交补充材料,这就要协调各地,及时提供资料,请各省区专家审议、撰写、翻译, “时间短,有时需要连看五六个片子,一连讨论五六场。”

此次入选的一些项目并非都是独立的申报保护主体。据湖北省“非遗”中心主任江清和介绍,这次申报 的“端午节”,由湖北秭归县 “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西塞神舟会”及湖南汨罗市“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4个社区构成保护主体,申报材料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协调指导湖北省完成了三省四地的联合“打包”工作后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年的努力和期待有了可喜的结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目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已列入国务院立法计划。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立法进程和地方性法规的建设的同时争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早日出台,并鼓励各省市出台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或专项保护法规,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遗产申报材料范文4

川剧史必将铭记,在300年后的2011年,川剧这一有着悠久历史的独特而古老的剧种,即将在人类文化史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川剧人必将铭记,从1999年到2011年,十二载坎坷申遗路,作为申遗主体单位的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感受最深。本次四川、重庆共同发力,终见云开,或得明月。

世纪之末首申遗

成都,戏剧之乡,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

1999年,对于现任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的郭勇记忆尤其深刻。当年,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接到四川省文化厅转文化部的通知,准备川剧申遗资料。当时作为文案的他,经历和见证了12年申遗的坎坷历程。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时我们一头雾水。不像现在,非遗热遍及全球,普通老百姓都可能有这个概念,可当时大家都不清楚这是什么,我的理解是为川剧申报一个认证,虽然我们不明白,但我们还是临阵磨枪开始了申遗工作。”

据郭勇介绍,当时,中国戏曲包括川剧正是生存发展最为严酷的时期,戏曲界人士情绪普遍很低落,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局影响下,大家看不到希望和未来。

郭勇的话道出了当时川剧生存的艰难和迷惘,尽管这是一个有着较长历史、多元文化融合下的特色剧种。

与四川地名的由来一样,川剧一样汇聚了各方文化的精髓,成为中华戏曲界的一朵奇葩。在宋代,即有“川杂剧”的记载,明代“川戏”的靳广儿班曾远赴江苏,轰动南京,形成与南戏争胜的局面,虽然那时的蜀调川音有别于今日的川剧,但它们却为以后川剧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一片沃土。

明末清初,各省移民大批入川,诸多声腔相继来蜀,各地会馆的先后建立,多种南北声腔剧种也相继流播四川各地,四川剧坛呈现出“诸腔杂呈”的繁荣景象,川剧由此诞生,时称川戏、川调、川杂剧。当时,西北的陕西、甘肃和南方的湖广等省大量移民流入四川,随之带来了具有各地乡土气息的戏曲艺术。乾隆、嘉庆年间,外来声腔逐步完成四川化的演变过程,及至道光、咸丰,以“大名班”的崛起为标志,高腔、昆曲、胡琴、弹戏及本土的灯戏由过去的“二下锅”“三下锅”进而融为一体,形成延续至今的“五腔共和”的声腔体制。与此同时,川剧的传播领域也在不断扩展,贵州、云南及湖北的部分地区皆成为川剧的流行区域。

外来的各声腔戏班原本各自演出,后来,由于陕西、山西、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等省在四川各地的会馆每年要演出本省的戏曲,为了同时看到别的好戏,因此也请其他声腔的戏班同台演出。这种同台演出,不但满足了观众的要求,并促使了几种声腔戏班的艺人有了互相观摩、学习的机会,再加上清朝末年,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新建起一批较为正规的茶园、戏园之后,高、昆、胡、弹、灯等剧种的班社,纷纷进行联合经营与同台演出,各剧种班社间的艺术得以交流,大胆吸收不同剧种的剧目和演唱方法、技巧,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有戏班在声腔、语言、表演、音乐及舞台美术等方面,逐渐融会在一个统一的艺术范畴里,形成了共同的艺术风格。在长期的发展衍变中,与四川方言土语、民风民俗、民间音乐、舞蹈、说唱曲艺、民歌小调的融合,逐渐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声腔艺术,从而促进了川剧的发展。为了区别于在四川流行的京剧、汉剧等其他外来的剧种,这种统一演出的戏曲形式便称为“川戏”,后改称“川剧”。

川剧包括昆曲、高腔、胡琴、弹戏和灯戏等五大声腔,其中高腔源于明代流行于江西等地的“弋阳腔”,结合四川民间秧歌演变而来;胡琴戏由徽剧和汉剧演变而来;弹戏的源流是陕西的秦腔,清朝道光年间传人四川;灯戏由四川民间小曲演变而成;昆曲则源自苏州的昆山腔,相传是清朝康熙年间传人四川的。从传人地域看,川剧的昆、高、胡、弹是分别由川西岷江、川南沦江、川北嘉陵江等四条河道输入的,故有“四大流派”之说。

“高腔婉转”三次冲锋不言败

2004年6月中旬,四川方面将两万字的申遗文本文件、长10分钟和2小时的两部川剧申遗宣传片正式提交文化部,9月,文化部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

据了解,此次申遗是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川剧发起的第三次冲锋,前两次败给昆曲和古琴后,川剧又进行了精心准备。此前,中国艺术研究院都将川剧列为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仅有的4个备选项目,但与其他备选项目相比,因历史不够悠久、覆盖面不够辽阔、申报工作不够完善等败给了昆曲和古琴。

当时,若想战胜众多符合条件的其他艺术门类,川剧面临巨大挑战。据时任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川剧申遗工作申请文本的负责人杜建华介绍,当时两部宣传片已经基本拍完,10分钟的宣传片精炼、集中,两个小时的宣传片则全面展示,从川剧的高腔、表演绝技、表演程式、地域文化对川剧形成的影响、川剧传人、现状等方面进行介绍。早期川剧艺术家阳友鹤、贾培芝、张德成等人的照片,现代梅花奖获得者的表演都收录在宣传片中。杜建华说,鉴于川剧的高腔在全国首屈一指,所以宣传片进行了重点介绍。

面对强劲的对手,川剧申遗的优势究竟在哪里?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院长、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杜建华研究员表示,5种主要声腔发展相当完善,表演形式丰富,有变脸、吐火等绝活享誉世界,3000多个优秀传统剧目保存完好。“就算申遗不成功,整个申报过程本身对川剧就是一种保护。”

杜建华介绍,川剧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独特而古老的剧种,吸收融会苏、赣、皖、鄂、陕、甘各地声腔,兼具昆腔、胡琴、弹戏、高腔、灯戏五种声腔,在我国戏曲剧种中十分罕见。川剧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尤以清新优美的文学性见长。它是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几省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民族艺术。

川剧表演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和现实主义传统,形成了独特而完美的一整套表演程式,唱腔优美,表演真实细腻、诙谐风趣,舞台形象典雅,生活气息浓郁。从生活和人物出发,不拘一格,富于变幻,特别善于采用托举、开慧眼和传奇绝妙的变脸、钻火圈、藏刀等绝技来塑造人物,使其舞台呈现多彩而神秘的艺术特色。川剧剧本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为群众所喜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成为巴蜀文化的典型代表。

同中国其他剧种相比,川剧的最大特色是它的高腔。川剧高腔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独具地方特色,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高腔自明末清初从外地传人四川以后,结合了四川方言、民间歌谣、劳动号子、 坊间说唱等形式,几经加工和提炼,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声腔音乐。

川剧高腔保留了南曲和北曲的优秀传统,它兼有高亢激越和婉转抒情的唱腔曲调。高腔在四川的流传范围最广,扎根最深,在川剧五腔合流的发展过程中,高腔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新中国建立以前,大量民间流动的江湖戏班,主要依靠高腔剧目来维持日常演出。旧时民间有许多以“跑滩”为生的川剧艺人,他们不能加入类似三庆会这样拥有固定演出场所的大戏班,只能不停地穿梭于各地搭班演出谋生,如果不会唱高腔戏,演出路子不能“通江”,则难以在戏班立足,就会面临生存危机。川剧所谓昆、高、胡、弹、灯“五腔共和”,看似并列关系,实际上是以高腔为主导,其他多种声腔逐渐向高腔合流。入川的昆曲在清代后期,大批剧目改用高腔演唱,一些曲调演化为高腔中的昆头子,寄生于高腔而存在。胡琴、弹戏无论从剧目数量、艺术表现力还是流行范围、在民间的影响力都远不及高腔。在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弹戏《欲海狂潮》,到2006年再度上演时,为增强其表现力、感染力,又改用高腔演唱。

高腔锣鼓是川剧音乐的灵魂,是统一五种声腔的基础。川剧的五种声腔各有不同的主奏乐器,构成了各自的音乐特色。高腔以锣鼓为伴奏乐器,配以唢呐,没有丝弦器乐,形成了丰富的锣鼓曲牌,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可以驾驭不同风格、内容的剧目。胡琴腔顾名思义是以胡琴为主奏乐器。弹戏又叫盖板子,以盖板胡琴为主奏乐器;灯戏则以音质特殊的胖简胡琴为主奏乐器;昆曲以笛子为主奏乐器。这五种声腔音乐之形成统一的剧种风格是以高腔锣鼓为基础的,也可以说,高腔锣鼓是川剧音乐的灵魂,川剧鼓师如果不能演奏高腔剧目,则不能称之为川剧鼓师。

入选“国遗”冲刺“世遗”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川剧位列其中。而申请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川剧人来说,是一件引以为豪的事情。然而,川剧人在新的起点上,有了更高的追求。

按照郭勇的理解,截至目前,川剧申遗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申遗之初的1999年;二是2006年的人选首批部级非遗;三是2011年的被列入申报世遗的推荐项目。而2011年所做的工作,正是行百里路在八九十。

根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1年2月17日通知,四川省申报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川剧,已作为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2012年“代表作名录”的推荐项目。按照通知的要求,申报材料需于3月15日前报送文化部,经评审合格后,于3月31日前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到此通知后,四川省文化厅成立了以副厅长泽波为组长的川剧申遗工作领导小组,由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承担“代表作名录”的申报具体事宜,由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协调配合,全力以赴,完成申报材料的准备和制作。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有关规定,川剧项目需由四川省和重庆市共同申报。今年2月19日,重庆市相关单位负责人等专程来蓉,就川、渝联合申报事宜进行讨论,决定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申报材料的制作。2月25日,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邀请四川省川剧院、成都市川剧院和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领导共同研究,对申报文本、图像及音像制作所涉及的相关事宜进行了分工落实,四川文艺音像出版社承担音像材料制作工作。

而在民问,川剧票友也自发举行了“支持参与川剧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签名活动”。在戏曲文化氛围浓厚的绵阳市,群众和川剧爱好者争相签名。家住绵阳城区富乐路的市民刘守荣说,川剧是巴蜀文化的瑰宝,绵阳是戏剧之乡,作为绵阳市民理应支持川剧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全世界都认识到川剧艺术的魅力。

“申遗的12年,是川剧发展史的重要历史阶段,是一个漫长的历程。三个阶段,我和杜建华院长都是参与者和见证者,相当不容易。”郭勇满怀感慨。

遗产申报材料范文5

一、清水江文书申报“世界记忆名录”的必要性论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是一种世界级的文献遗产评鉴、监测和预警的综合机制,它有一整套关于文献遗产的抢救和保护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对世界各国文献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具有指导和督促的双重作用。清水江文书申报“世界记忆名录”,不但能够提升人们对这种宝贵的民族民间濒危文献遗产重要价值的认识,而且能够提高对其进行抢救保护工作的技术水平,使之与国际规范接轨,避免在抢救保护过程中因不谙规范而造成对文书的破坏。清水江文书一旦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将会得到世界各国在资金、技术、宣传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不仅会提高其国际知名度,而且能为抢救保护工作提供资金、技术力量、理论指导等方面的保障。

二、清水江文书申报“世界记忆名录”的可行性论证

清水江文书是完整系统地反应明朝末年至民国末年近400年间当地苗侗独特的混农林生产和木材贸易过程的契约和交易记录,具有系统性、稀有性、濒危性等特点。关于抢救保护清水江文书的世界性意义,龙宇晓和高聪等早在2008年参加第十六届国际档案大会时就明确提出,它绝不仅仅是抢救保护中国人自己的文献遗产,其实也是在为全世界抢救保护一个关于全球最悠久、最独特的混农林复合文明系统的活态记忆库。在可行性论证方面,我们将系统总结清水江文书抢救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工作成就,并认真借鉴国内外已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文献遗产的申报文本。

三、清水江文书申报“世界记忆名录”工作的组织建设

为了充分而有效利用现有力量,在深入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将综合运用SWOT(优势、劣势、风险、机遇分析方法)和参与式快速评估的评价手段,挑选出最适宜担当申报主体单位的机构及牵头机构,在此基础上最大范围地整合社会各界相关资源并联合各利益相关方组建一个具有多方参与机制的申报工作领导机构。根据清水江文书所涉及的内容及性质,文化、民族事务、档案管理和学术研究等机构都应是申报领导小组的成员。

遗产申报材料范文6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地方文化;运河文化;整合教学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各区域的地方文化精彩纷呈,我们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文化、京杭大运河、径山禅茶等更是其中的代表,这为地方文化与《历史与社会》教材的整合教学准备了内容条件;“历史与社会”的教学实践,也为两者整合教学提供了多种策略。

一、地方文化蕴涵了许多富有教学意义的内容

地方文化也是历史与社会学科研究的对象之一。教材的许多内容来自于地方文化,如良渚文化、运河文化等既是我区的地方文化,也是教材的重要内容,这些资源成为“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地方文化有着提高教师资源开发与整合能力的作用。教师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材进行修改、补充,而地方文化不仅提供了丰富精彩的教学素材,而且拓宽了教师资源开发、整合的途径和手段。

地方文化有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意义。学生在学习地方的人文历史过程中,通过对资源的收集、筛选、整理,有利于掌握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有利于深入了解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

二、地方文化与“历史与社会”的整合有利于教学的组织和实施

地方文化与教材的整合教学有利于社会课程的综合化。地方文化能扩充该课程的内容结构和知识体系,能丰富学习的方法与技能。如,《丝绸之路与大运河》(八年级上)“京杭大运河”学习,常会延伸到运河杭州段的知识,包括流经地域、现状等,不仅要求学生运用推理考证、调查研究的能力,还要借助文字阅读与处理等多学科的知识、技能。

地方文化与教材的整合教学有利于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地方文化根植于生活,两者的整合使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在兴趣与生活体验中,方便教学目标的落实。如,京杭大运河在杭州地区留下了许多传说典故、盛衰沿革,教材通过整合将知识点与这些生活中的素材衔接起来,让学生学会关注身边的历史。

地方文化与教材的整合教学有利于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如,《傍水而居》(七年级上)教学时,用塘栖的生活图片来演示古镇兴衰与运河的关系,以情景体验方法开展教学;学习《丝绸之路与大运河》时,利用同学提问“我们杭州的运河属于那一段?”以拓展延伸方法来深入;以自主探究的方法来认识运河的历史作用。这些都能丰富教学的手段与方法。

三、如何开展地方文化与“历史与社会”的整合教学

地方文化与“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整合教学,实质就是与教材的整合。我们结合教材的内容安排和教学的实践探索,以运河文化为例研究了开展两者整合教学的多种策略,具体如下:

1.以制作教学资源包的方法整合

资源包就是根据教学需要,将收集的图片、史料等材料整理归类打包,以供课题教学和学生学习参考使用。

资源包图说运河:广济桥(图略):广济桥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始建于唐代。广济桥是大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桥,也是大运河上保存至今规模最大的薄墩联拱石桥。富义仓(图略):位于运河霞湾公园,曾是江南最大的粮仓之一。运河漕运是历代统治者将田租税赋由水路运往京城,为了方便漕运,两岸曾建有无数的仓库,自古“北有南新仓、南有富义仓”的说法。古镇塘栖(图略):因隋代开凿运河,四方民工集居于此而得名。现存有乾隆御碑,立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沿河存有廊檐,上为过街楼,下为廊檐街,沿河的一面建有一长溜木制长椅,人称“美人靠”,见证两岸商贾云集的历史。

该资源包收集了运河杭州段文化遗存及生活情景的图文资料,可以作为《傍水而居》(七年级上)情景导入的材料,又可以作为《综合探究四 来自家乡的报告》(七年级上)的探究活动素材。以资源包的方法进行整合教学,不仅能够拉近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而且能培养学生探究生成的能力。

2.以拓展延伸的方法整合

拓展延伸既能扩展教学内容,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是当前课堂中比较常见的教学形式。以下是《综合探究一 保护我们身边的古老文明》(八年级上)整合运河内容的延伸设计:

【拓展延伸】学完北京人遗址、埃及金字塔、平遥古城的保护实例后,通过“提问:你周边有没有文化古迹、现在怎么样”,延伸到运河(杭州段)的现状。

材料:2000年起,杭州市就开始运河的综合治理与保护开发工作。2004年杭州率先开设古运河“水上巴士”,目前共5站:濮家码头―艮山门码头―武林门码头―信义坊码头―拱宸桥码头。同时,开通运河夜游、塘栖一日游专线。

(1)辩论大赛:辩题――旅游开发与古运河的保护(正方――旅游开发有利于古运河的保护;反方――旅游开发不利于古运河的保护),围绕辩题各抒己见。

(2)出谋划策:结合材料,假设本市某中学想开展“重走京杭大运河文化之旅”活动,支持运河申遗。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行走路线,并简要介绍沿途的历史遗迹。由教材延伸到运河的保护,学生通过对“保护文化古迹必然存在与城市建设、旅游开发等的冲突”观点和“如何让经济发展与保护文物协调起来”问题的探讨,不仅能提升分析处理问题的技能,还能增强文化保护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3.以合作探究的方法整合

“合作探究”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生成能力,是我们当前课堂经常运用的学习方法。以下是《丝绸之路与大运河》(八年级上)用合作探究方法整合教学的案例片段:合作探究:古往今来,你怎么看待大运河的历史作用。

材料一:胡曾《汴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随波浪九天开。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李敬方《汴河直进船》:“汴河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知。东南四十三州地,取进膏脂是此河。”皮日休《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二:明清时期,仅杭嘉湖三府提供给朝廷的漕粮就等于晋、察、冀、热、辽、吉、绥七省,而这些粮食无一不是通过大运河输送。如今大运河是杭州旅游的金名片,提出还河于民、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运河申遗的三大目标,继开通水上巴士之后,今年年末开始举行全民拍运河、新年祈福等一系列活动。

合作探究:(1)推选出组长,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探究学习单;(2)阅读材料,你是否赞同诗人的观点,你是怎么看待大运河作用的?地方文化的内容对学生更有亲近生活的优势,有一种家乡的亲切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合作探究的形式整合地方文化和《历史与社会》教材教学,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以专题教学的方法整合

九年级教材的安排都是以专题的形式呈现的,例如第五单元《多元文化的交融》就是由多彩的世界、文化的交融与选择、世界遗产在中国三个专题组成的。以下就是“世界遗产在中国”专题整合运河文化的教学案例片段:

专题学习:运河申遗。材料:大运河将在2014年6月世界遗产大会的审议表决。运河杭州段首批申遗点段共有11个,包含广济桥等6个遗产点、江南运河吴江―嘉兴―杭州段等5段河道,河道总长约100公里。从2002年起杭州市对运河杭州段两岸的水质、景观、道路、古建进行了综合治理,但水质问题仍是制约申遗的首要难题。

问题设置:阅读各段材料,谈谈感想。

(1)问题探究:①如果你是申遗成员,运河应该申报哪一类遗产?②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对运河有何影响?③请你出谋划策,如何帮助运河成功申遗。

(2)网络论坛:运河申遗的网友帖子。nosky(网友):我刚看到这个关于运河申遗的新闻,有些激动。老祖宗给我们的遗产,我们要用,不要等它们烂掉,对不起老祖宗!古桥(网友):遗产与很多因素有关,实力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意识。

问题设置:请你也来参与网友关于申遗的讨论中来,发表一下自己的高见:“历史与社会”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教材提供的仅仅是教学实例,所以专题教学需要围绕专题进行多方面知识的整合。地方文化可供专题整合的内容很多,大多数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这是其他资源不能比拟的;专题教学形式自由,综合了网络博客等生活方式,不仅达到了学习的目标,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总之,由于区域文化的差异,各地教学也应该是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与“历史与社会”的教学整合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教材通过整合更加综合化和生活化,不同区域的社会生活纳入教学内容,使教学目标能根据不同的需要有效落实;另一方面,地方文化通过整合,促进教学方式、学习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和掌握基本技能的兴趣,增强爱家乡的情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