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范例6篇

草原文化

草原文化范文1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党和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事业发展,制定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行改革开放,尊重、关怀少数民族,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财力、物力和人力上给予支持,积极推动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区各族人民传承并发展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草原民族文化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蒙古草原文化走出一条事业与产业并举,特色与品牌双赢的发展之路,文化精品和品牌享誉全国享誉世界。由草原文化托起的草原品牌,是内蒙古的财富和骄傲,其巨大价值绝不局限于内蒙古,而是依托深厚的草原文化底蕴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如今,在人们崇尚生态文明、绿色文明,重视提高生活质量的社会潮流的趋动下,以无污染、纯天然绿色产品闻名的内蒙古草原文化品牌大受欢迎。更引人注目的是草原文化作为产业发展的前景更为广阔。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是内蒙古草原文化走向全中国、走向世界的华彩名片。草原文化节旨在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打造内蒙古草原文化品牌,积极推进民族文化大区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草原文化节呈现文化之脉。内蒙古相继发现的大量考古遗迹和史料证明,中华民族许许多多文化传承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草原深处。大草原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活动的大舞台,历史上先后有10多个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特色鲜明的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等,共同构筑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在内蒙古历史上,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交汇融合,在不同地域形成了红山文化、大窑文化、河套文化等诸多昭示中华文明起源的文明结晶,被誉为“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有些文化遗产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如中华第一龙(红山文化碧玉龙)、草原第一都(辽上京、中京遗址)、阴山岩画和贺兰山岩画等。草原文化已寓于草原地区文化旅游业、文艺演出业、文化娱乐业、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文博会展业、餐饮服务业等文化产业之中,截止2012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20.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39%;全区共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4495家,其中,经营性文化企业法人单位有2943家,占全部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的65.5%。2012年,内蒙古文化服务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达13.8万人。文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成为草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亮点,提升了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激发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积极性,推动了建设民族团结、和谐社会的自觉性。

草原文化节表现草原之美。内蒙古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草原文化底蕴深厚,民族特色浓郁,素有“歌的海洋、舞的故乡”的美称。内蒙古各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曲艺、文艺作品、绘画、雕刻、民间工艺、体育、饮食、服饰和极具民族特色的民族习俗。目前,内蒙古各盟市设立了自己的文化节日,如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昭君文化节以及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等盟市每年的鹿城文化节、成吉思汗文化节、赛马节、胡杨节、河套文化节、萨拉乌苏文化节、巴林石节,各地的那达慕大会等,以各自地区民族风俗风情为切入点,将资源优势变为产品优势,纷纷打出自己的特色文化品牌,各个民族和地区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尊重,成为内蒙古最和谐的音符,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举办那达慕、马头琴、蒙古长调、安代舞等文化节庆活动,展示着草原文化的绚丽多姿,万种风情。

草原文化节展现艺术之花。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治区艺术创作和演出日益繁荣,艺术作品在国际及国内各类比赛中频频获奖,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加快。2013年,年末全区有艺术事业机构140个,从业人员6430人;艺术表演团体107个,其中乌兰牧骑74个。现拥有文化馆103座,公共图书馆114座,博物馆67座,档案馆146座,已开放各类档案238万卷。2013年,全区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3%,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7.6%,分别比1984年提高14.3个百分点和35.6个百分点。2013年,全区有线电视用户317.95万户;全年生产故事影片5部,蒙语译制片85部。自治区和盟市两级全年出版报纸27033万份,其中蒙文版1344万份;出版各类期刊2939万册,其中蒙文版438万册;出版图书5849万册,其中蒙文版1177万册。2013年,全区有文物保护管理机构89个,从业人数635人,有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9处,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9处,有一级文物2251件。内蒙古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文化人才,创造了一大批富有民族特色的歌舞、音乐、影视作品等文化精品,文化品牌的影响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区各艺术门类共有112个剧节目在国内外一些重大艺术活动和比赛中获奖255项,连续4届夺得国家“文华新剧目奖”,连续5届夺得“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和“五个一工程奖”获奖名次居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首,在全国处于较领先地位。一些文化精品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在国际上也有较大影响,无伴奏合唱在国际合唱比赛中多次获奖,震撼了国际乐坛;千人马头琴齐奏参加国际性演出,创造了吉尼斯世界记录;蒙古族呼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元上都遗址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草原文化范文2

论文摘要:针对草原生态系统日益恶化的趋势,提出了实现草原生态建设和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草原畜牧业主要是以天然牧草和采取放牧方式经营的畜牧业,因此天然草原的优劣和丰欠程度决定着草原畜牧业的兴衰。建国初期,我省牧区草原状况相对良好。60年代末牧区开始发生草原退化现象,随后愈演愈烈,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近年来甘肃省90%的天然草原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30%的严重退化,导致牧草产量、品质下降,载畜能力降低。如何解决日益尖锐的草畜矛盾,保护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草地资源的永续利用,直接关系到牧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

1草原退化原因

草原退化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主要是人类对草原生态系统长期的严重干扰,导致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最终失去平衡。

1.1超载过牧超载过牧是不顾草原第一性生产的能力,盲目加大畜群规模和放牧频率,使牲畜的采食量长期超过牧草再生量,实行掠夺式经营所造成的。在草原退化的情况下继续增加牲畜数量,形成了牲畜增加草原退化牲畜继续增加草原加剧退化的恶性循环。据调查天祝县的牲畜数量由60年代的17.40万头(只)发展到目前的64万头(只),增长了2.70倍,畜均占有鲜草产量由7622.90kg下降到2081.04kg,超载23.85%,所以,没有不良的草原,只有不合理的利用制度和方式。

1.2乱采滥挖草原牧区、半农半牧区由于缺少燃料,农牧民群众烧茶做饭,主要依靠拾粪捡柴,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为生活用能的需要,大量铲草皮、砍伐草原上的乔木、灌木、半灌木作薪柴,对原生植被造成严重破坏。

甘肃省大部分高寒阴湿草原生长有中药材,如冬虫夏草、羌活、秦艽、赤芍、柴胡、黄芪等,而且品质优良,市场需求量大,行情看涨。每年入春以后,都有大批农牧民涌入草原采挖,不仅使药材资源日趋枯竭,而且使植被遭受到严重破坏,在荒漠草原,搂发菜、挖甘草、麻黄的现象年年都有发生,使本已脆弱的荒漠生态系统,雪上加霜。

1.3鼠虫危害草原鼠虫害的发生与猖獗是在一定气候、土壤、植被条件下形成的,气候干旱和草原退化为鼠虫害的发生与蔓延创造了条件,而鼠虫的发生危害,又加剧了草原的退化,处于一种恶替过程。草层高密度大鼠虫害不易发生,而草原退化、草层变矮、变稀,有利于鼠虫害的繁衍。近年来,草原鼠虫害危害面积仍在逐年扩大。全国的面积已达6亿亩,仅鲜草折合人民币损失60多亿元,经济损失严重。虽然每年都采取化学、生物等防治措施进行防治,但因经费不足,防治面积小,每年的防治面积只占发生面积的10%左右,造成“年年防治,年年成灾”的被动局面,防治成果难以巩固。

1.4毒草危害长期以来,随着草原“三化”面积的日趋扩大,许多草场优良牧草减少,有毒植物不断生长蔓延,加剧了草原退化。

在甘肃天然草原上分布的主要有毒植物有棘豆、狼毒、醉马草等,面积达到1500万亩。这些有毒植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返青早、生命力强、并有较强的抗逆性,它不仅与优良牧草争地,而且和优良牧草争夺土壤中的养分、水分。在草原上逐年增多,甚至在某些草原上形成明显的优势种群,使草场利用率下降。

2治理草原退化的措施

2.1落实草原有偿承包责任制落实草原分户有偿承包使用,理顺草原管理体制,合理利用草原,防治“草原无主、放牧无界、使用无偿、建设无责”,使草原的管、建、用同责、权、利相结合,适应现阶段家畜私营形式的首要措施。这项工作在很多地方还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得到落实,因此,各级政府、领导、业务部门要依据《草原法》,全面彻底地落实草原有偿承包责任制,健全投入机制,明确建设责任,真正做到“谁承包、谁建设、谁受益”,才能调动农牧民主动建设草原的积极性,也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草原退化,促进植被恢复。2.2以草定畜,科学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加强草原围栏建设,以草定畜,以畜定草,严格控制牲畜数量,实行划区轮牧,科学合理利用草原,用养并举。在合理利用改良草场时,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首先要明确,草原是牧业生产资料之一,不单纯是自然综合体,更不能认为是荒地。在研究、改造它的时候,必须具有生产观点,而在利用中应该强调,要利用它就必须付出一定的劳动进行保育,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然生产能力。只有通过一系列的人为措施,才能维持并逐步提高草场生产力,使牲畜得以稳步发展。

2.3充分发挥夏季草场,发展季节畜牧业依据草原的季节分布特点,在调整畜群结构,提高适龄母畜比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夏季草场的牧草优势,适时转场轮牧,发展季节性畜牧生产,扩大出栏率和商品率,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农牧民收入,还可以有效减轻冬春草场的放牧压力,防治进一步退化。此外加强人工草地建设,生产足量优质饲料,增加牧草贮备,降低放牧家畜对天然草原、尤其是冬春草原的压力,促使退化草原的自然恢复。

2.4加大鼠虫害防治力度,巩固防治成果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是草原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草原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业务部门必须加强草原建设,搞好鼠虫害防治工作”。因此,必须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鼠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首先要认真各项防治措施,理清工作思路,加大投资力度,加强队伍建设。二是加强预测工作,建立健全预报体系,不断改善预测预报工作的手段。三是健全目标责任制,把草原鼠虫害的防治工作同农牧民草原承包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四是大力推广以生物防治为主的无公害药物防治技术,保护天敌,不断探索新的防治措施,加大鼠虫害综合防治力度,变被动防治为主动防治,才能有效地减轻鼠虫害对草原的危害。

2.5加强草原毒草的防除以牧区草原为重点,建立重大毒草灾害报告制度。实施草原毒草调查、技术规程和防治标准,逐步减少毒草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开展毒草灾害的风险评估、生态示范工程、防治机具购置、治理设施的建设、除草药剂的研制及基层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1]吕晓英,吕胜利.甘南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J].草业科学,200219(7):1-4.

草原文化范文3

一、草原文化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弘扬草原文化,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是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内蒙古科学发展、富民强区的重要文化支撑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古老而不断焕发生机的中国作为各民族的共同家园,其优秀传统文化的建构也十分绚丽多姿、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既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又是各地域各民族文化的多元汇聚。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的三大主源,因而,它也在繁荣发展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当今的中国文化是包括草原文化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而又与时俱进、富有时代特色的文化发展成果。生活在北方草原上的先民创造的草原文化,以其久远的历史、独特的内涵、广泛的影响力,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重视。研究表明,草原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传承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草原文化同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交相辉映、汇聚融合,共同造就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这一观点不仅实现了中华文化史的重构,而且以新的文化建构理念和文化价值观揭示了中华文化发展的本来面目和客观规律,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价值。

根据考古发现,北方草原地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北方草原的早期文化既扩展了中华文化起源的地域,又把中华文明的开端推向了更为久远的年代。草原文化在经历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元、清、现当代几个高峰期的发展以及与中原文化的长期碰撞、交流、融合后,积淀演变为以蒙古族文化为典型代表的、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文化体系。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在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草原文化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又是持久的、广泛的和深远的。在这一过程中,草原文化不断为中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成为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和动力。改革开放以来,草原文化在与其他文化的更广泛更深刻的交流与整合中,愈加凸显出其独特的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展示出它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魅力和意义。

草原文化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弘扬草原文化的重大现实意义。首先,弘扬草原文化是提升内蒙古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草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深厚,是内蒙古从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跨越的文化源泉。多年来,我们着力弘扬草原文化,促进了内蒙古文化生产力的极大解放和发展,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与日俱增,有力地提升了内蒙古的软实力,推动了民族文化大区建设。今后内蒙古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必须紧紧围绕进一步弘扬草原文化这个核心,通过建立完善草原文化传承、开发、保护体系,建立完善促进草原文化产业化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快包括有利于弘扬草原文化在内的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等途径,使草原文化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其次,弘扬草原文化是提升内蒙古文化软实力的不竭动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从本地区文化资源实际出发,着力发挥本地区的文化优势,努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和产业优势。内蒙古作为草原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承载地,草原文化是内蒙古的文化资源、文化优势所在。弘扬草原文化,必将为推动内蒙古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注入活力,这是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的动力之源。第三,弘扬草原文化,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是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内蒙古科学发展、富民强区的重要文化条件和文化保障。内蒙古经过十几年的跨越式发展,现在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在这个新起点上,弘扬草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就能够为进一步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区,贡献强有力的文化力量。弘扬草原文化,就是要为内蒙古的科学发展、富民强区更好地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文化支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内蒙古。

二、草原文化核心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弘扬草原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弘扬草原文化核心理念

草原文化范文4

近现代以来,草原文化从单一的传统游牧文化演变为集多种经济因素于一体的多元文化,又遇到急剧的社会变革和人民革命带动的文化变革。特别是当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现代性价值取向的融入,启动了草原文化现代转型的助推器。然而,草原文化总体上仍未超脱传统文化的范畴。因为人的主导性的生存模式没有根本改变,由自在文化向自觉文化的转变仍处于初始阶段,现代文化价值体系的建构远没有实现。草原文化现代转型的历史任务更加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

一、草原文化现代转型的必然性

我们所处的时代已根本不同于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全球化、工业化、信息化是这个时代最突出的特征。全球化把各国的经济活动纳入共同的场域之中,置于共同的规则之下,资本、技术、管理、商标乃至企业文化都在国家之间纷纷流动,从生产到流通和消费越来越国际化,各国经济的相互渗透和依赖性空前加强,任何一个单一经济体的震荡都可能引起全局性的连锁反应。工业化的深刻影响更是无所不在的,传统牧场、农田正在变为矿区或工厂,其产值和效益远非放牧和耕种所能比及;随之而来的城市化,从家庭结构到居住方式、从社会结构到人际关系,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信息化时代是智能化的时代,极其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至生存方式。

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的重大发现或理论使人类对自然、社会和自身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引发了种种思索和忧虑,其中包括各个国家和民族对世界主流文化和本土文化的深入思考。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把自己的经济发展起来,把国力提升上去,就不可能获得平等的话语权;如果不能顺利实现文化的现代转型,就可能失去自身文化的存在空间,同样不能屹立于世界现代民族之林。由此,我们一定要用新的眼光和新的观念审视我们的文化。

历史上,草原文化经历过几次重要变迁或转型,每一次变迁或转型虽然都使自己得以丰富和发展,但都是在封建社会历史条件下,以自在的方式完成的,始终没有超越自在文化的范畴。比如明清以来,藏传佛教文化的传入给传统草原文化的、社会结构、价值取向带来了深刻影响;以农民、戍边官兵、旅蒙商人为主体的汉族移民的大举迁入,使汉文化对草原的影响与日俱增,致使草原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民情、文学艺术、思想观念等诸多要素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文化形态日渐多元化,成为草原文化史上的又一次重要转型。然而,这些转型并没有改变草原文化的自在特性,并没有改变缺乏自觉的文化精神、缺乏变革的内在张力的基本态势,致使其文化结构日趋板结、强化,自主更新的阻力进一步加大。可以说,不论藏传佛教文化还是中原汉文化的渗透,游牧文化对它们的整合,都是一种自在文化对另一种自在文化的整合,远远算不上自觉的“批判性重建”。这个整合过程的基础和起始点都不是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生产关系引发的文化变革。甚至在这种文化整合、融合的过程中,游牧文化丢失的未必就是本应该丢弃的东西,吸纳的也未必都是值得受纳的东西。其结果无非是文化结构的进一步失衡,同时又很难由自身内部孕育出现代文化的胚胎。

进入现代以后,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成为时代主题,草原人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相继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的道路。在此过程中,民主、科学、理性等现代性理念不同程度地融入到草原文化当中,使之具备了部分的现代性品格。但长期以来,我国现代化程度整体上还比较低,传统社会的基本属性没有根本改变,培育现代文化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准备都还不足,从而使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渐突出,文化发展中的危机或断裂现象进一步凸显。这一切就是包括草原文化在内的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必然性所在。

二、草原文化现代转型的动力

原来的文化形态向新的文化形态转化,其动力往往与挑战和机遇联系在一起。文化发生转变,不外乎两种作用力的结果:一是文化内部产生新的因素、新的需求,原有的文化结构失衡而导致转型;二是文化整体遇到外来文化的强大冲击,文化的生存空间被挤压而导致转型。转型有时是主动的,有时则是被动的。主动的转型往往是有序的、保留原有文化合理内核的,而被动的转型则往往是无序的,甚至导致文化解体,即原有的文化失去内部协调与整合的能力,从而丧失文化发展的动力并逐渐衰退。

文化转型是一个过程,每一次转型都有其不同于以往的动因。这种转型的动力可能来自于文化内部,也可能来自于外部,既有可能是文化体系本身求生存、求发展的结果,也有可能是外部文化影响、冲击或挤压的结果。

现代历史上的草原文化转型是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构成部分,有着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共同性特征,同时又有着自己的独特性。比如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人权、自由等现代性理念清楚地指明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又将社会革命和文化革命统一起来,为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指明了方向。而作为边远民族地区的草原文化,不论其思想理论资源还是社会组织资源,现代转型的基础都显得分外薄弱。蒙古族民众虽然走上了“民族救亡”的革命道路,但新文化建构的任务却没有与社会革命同步完成。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是草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蒙古民族都不曾拥有像现在这么多的科学家、文学家、专家教授;没有像现在这样丰富的文化产品供给普通群众去消费;蒙古族大众的整体文化素质从来没有达到现在这样的高度。历史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蒙古族人民群众整体文化素质的大幅度提升,使蒙古族文化的内涵得以空前丰富,文化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均有了明显的提升,也使草原文化有了全新的面貌。

当今的草原文化已经同传统草原文化有了很大的不同,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性质上,都远远超越了以往各个时期。但从另一方面看,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许多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特别是从文化内涵到文化结构还不能适应全球化、现代化的要求,而这后发型的变革欲求正是草原文化现代转型的重要动力。

概括起来,草原文化现代转型的动力有如下几种:一是文化差距动力。草原传统文化赖以存在的许多条件已经或正在发生重大甚至是根本性的改变,如生态环境、社会结构、生存方式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已经不能为人提供适合当下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生存手段,日渐显示出与当今先进文化发展水平的差距。这种差距本身就是文化转型的一种动力,促使文化变革、转型以适应新的形势。二是文化创新动力。现代化大潮正在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草原地区,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各个领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催生了大量新的文化因子,文化创新,以适应全球化、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保证文化体系自我调节、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需要,正在成为文化转型的内在动力。三是多种文化影响和作用的动力。随着各国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交流的日益加深,西方现代文化、国内汉文化的诸多因子正在源源不断地输入到草原文化当中,甚至对草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挑战,从而使有效整合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并融之于草原文化当中,已经成为传承和弘扬草原文化的必备条件。唯有与时俱进,顺势而为,草原文化才有灿烂的未来。四是社会转型、社会现代化的动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使经济、社会转型正在成为现实,而经济、社会的转型,又必然要求旧的文化形态的转型,要求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规范等与现代化相适应,因此,现代化为文化转型提供了强大动力。

三、草原文化现代转型的资源及方向

草原文化的现代转型只能走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综合创新的路子,这也是唯一可行的路子。

我们今天面对的草原传统文化是已经融入许多异文化因素、现代文化因素的传统文化,与近代以前的游牧文化、蒙古族文化有着很大的不同。而我们面对的西方文化,主要还是西方的现代文化,即作为西方现代生产方式、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产物而存在的文化形态。其科学与民主精神、务实与效率原则、个性张扬与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念,以及许多物质的、精神的乃至组织的元素,与我们实现现代化的价值目标相吻合,我们没有理由将其拒之门外。问题在于我们应该向外文化、异文化学习借鉴什么,如何学习借鉴,如何选择草原文化现代转型的途径与方向。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一重要论断,在坚持社会主义性质的前提下,更突显了现代性和民族性,不仅深入揭示了“现代文化”的内涵,明确了文化转型的方向,并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这也是草原文化发展和转型的方向。

首先,草原文化的现代转型,要立足于草原文化的根基,依托草原文化的资源,继承和弘扬草原文化优秀传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最佳契合点。传统文化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一般来说,文化精神、价值取向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维系文化体系完整健康、使之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比如草原文化贵壮尚勇的英雄精神、兼容并蓄的包容精神、乐观进取的开拓精神、简约朴素的务实精神、豁达奔放的自由精神,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核心理念等等,都是引领草原人民从远古走到现代,草原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创造无数奇迹的精神支柱,草原文化现代转型所必须依托、继承和发扬光大的精神财富。因为,这些精神和理念完全符合人类普世的价值标准,能够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而诸如衣食住行、仪尚礼俗、方言土语、审美情趣等等,既是文化系统中最具形态特征的部分,也是随着社会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交往而相对容易变异的部分。其中有些东西会以其独一无二的特性和顽强的生命力延续和传承下去,另一些东西则会渐渐褪色、变异、消亡,我们也无须为之伤感。因为,这是文化系统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的必然结果。

其次,草原文化的现代转型,要适应社会转型和现代化的需要。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建构的关键在于价值取向,在于能不能丰富和发展文化内涵,能不能更新和优化文化结构,能不能增强文化的活力和竞争力,能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现实并为社会的进步提供智力支持。草原文化转型的目标、途径、形式是由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总体要求设定的,也是由当下草原文化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及文化发展的方向决定的。换言之,草原文化的现代转型应当是民族性与时代性、传统性与现代性、西方文化中适应中国现代化的先进因素与草原传统文化中仍有生命力的因素等相统一的转型。这种转型应当体现鲜明的民族性、凸显时代精神、融通中西古今而成为现代文化。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它不可能是西方现代化过程的复制,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也要走中国式的发展道路,作为中国文化组成部分之一的草原文化的现代转型必将遵循这一路径。这就要求草原文化的现代转型,在形式上应当是民族的,文化的风格、表达、阐释应当符合草原文化的形态特征、体现民族性格,不但要凸现时代风貌,还必须是草原民族乐于接受和认同的。这就要求草原文化要具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型结构。

再次,草原文化的现代转型,要在全球化语境中有序推进。全球化时代的人类文化所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就是强势国家文化扩张导致的同质化与弱势民族追求文化独立性之间的价值冲突。这就要求草原文化的现代转型必须正确面对和解决这样几个问题:一是正确认识和合理解决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之间的关系,增强文化自觉性和文化自信心,始终把握文化发展的主动权;二是深入分析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新特点,把握好文化传播的科学机制,增进与不同文化的交流交往能力,在输出与吸纳、趋同与变异、共性与个性的矛盾运动中丰富和发展自己;三是摆脱旧的思维模式,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要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和气度对待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将自由、民主、科学、理性、公平、正义、人权等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价值理念融入到草原文化当中,使草原文化更加符合全球化的现代语境。

草原文化范文5

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纵向交接的过程。在历史过程中,文化传承就是文化与主体的有机结合。 草原生态文化是指草原上生活的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形成的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草原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理念、态度及生产生活方式,以实现人与草原的相互和谐,以及为达到这种和谐做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草原文化的本质特征是重生态,或者说是其生产与生活方式等具有显著的生态性。草原文化的生态性即草原地区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是草原生态文化学的研究内容。

草原生态文化的传承是指有利于人与草原相互和谐的理念、态度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的纵向传递。草原生态文化传承的主体是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内容包括生产生活方式、法律制度、与思想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草原生态文化传承与文化传承一样也具有选择性,不是对前文化和他文化的简单继承和吸收,而是对已有草原生态文化的选择性继承,既包括对体现人与草原和谐的具体的生产生活方式的继承,又包括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理念的继承。

二、草原生态文化传承的价值分析

(一) 草原生态文化的生态伦理学价值

生态伦理学是运用生态学和伦理学的综合知识,研究人们在自然关系方面的道德本质及其规律,探索人们对待自然环境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维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达到使人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目的。运用生态伦理学的观点,我们对草原生态文化可以进行以下两个方面的探究:一是精神上,人与草原关系上的道德责任;二是物质上,人对待草原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精神上,草原上人们的生命观和自然观独具特色。敬畏生命和尊重自然是草原上的人们两个非常重要的伦理原则。在草原人的心目中,一个人只有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得与人的生命同样神圣的时候,他才是有道德的;大自然及万物始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大自然是有用、宝贵、神圣、不可替代的,大自然大于人+畜+草之和。这两个伦理原则一直在指引着他们从远古走到今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草原一直保存至今的关键。物质上,草原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更为切实地体现了草原生态文化的伦理思想。游牧生产是草原文化形成的经济基础,最生动地体现草原生态文化的价值。游牧就是四季轮牧,其核心和关键是按季节转移放牧场地。游牧不仅有利于牲畜防疫、长膘,而且能保持草原生态平衡。马背民族生活习惯的细微之处也凝聚着生态之光,蒙古包就是典型的生态环保建筑。这种建筑不需要土坯和砖瓦,也不用金属,只需要少量的木材、毡子和皮条就能做成,把建造房屋对自然的消耗降到了最低点。

(二)草原生态文化的制度价值

草原生态文化起源于草原人对自然、对草原的朦胧认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草原的保护,是自发的无意识的。草原生态文化逐渐从自发到自觉,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真正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依靠的是法律制度,包括习惯法和制定法。早期的习惯法规定,严禁挖掘草地、遗火、春夏季狩猎和污染水源等行为。元代以后形成的成文法几乎都涉及了生态问题,对蓄意破坏草场、盗猎等行为制定了严厉的制裁法规,《元典章》、《阿勒坦汗法典》、《喀尔喀法典》等还列出了保护动物的名单,反映了蒙古民族高度自觉的生态保护意识。德国历史法学派的代表人物萨维尼指出,“法律和语言一样,没有绝对中断的时候,它也像民族的其他习性一样,受着同样的运动和发展规律的支配;这种发展就像其最初阶段一样,按着其内部必然性的法则发展。法律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民族力量的加强而加强,最后也同一个民族失去它的民族性一样而消亡。”在现实中,民间法的存在并且与国家法并存,作为指引和矫正人们行为的规范体系以及纠纷的自我愈合机制,发挥准法律的作用。

(三)草原生态文化的现代价值――草原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思想一致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与环境问题的突出和生态学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通过了名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其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一方面,从来源上看,草原生态文化和可持续发展思想都来源于人们对生态危机的认识和反应。草原生态文化来源于北方严酷的草原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思想来源于全球化的生态危机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峻形势。另一方面,从概念和内容上可以更确切地反映出二者的一致性,二者都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并以生态文明的理念为指导。游牧是草原生态文化的主要内容,最为典型地体现人――草――畜的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关注代内和代际的发展问题,强调环境和发展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作为一个复合大系统看待,人类共同追求的应该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三、草原生态文化的传承机制

草原生态文化作为一种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文化,它的传承与一般的文化传承一样也应当具有一定的传承机制。我们可以尝试分析出草原生态文化的传承机制的属性:

(一)草原生态文化传承是一种草原人与生俱来的社会强制

草原上的人们,生来就是牧民,处在牧民这个群体中,以自己是一名草原人而自豪。在蓝天白云下和无边的草原上,骑马放牧的牧民承袭了热爱草原和热爱动物的草原生态文化,并将这种文化毫无保留地传给后代,形成了一种社会强制。草原上的民族自古以来就以草原为家,这是由草原的自然条件决定的,更是日积月累的文化使然。因此,草原生态文化存在于草原,更存在于每个蒙古族家庭和蒙古人的心中。

(二)草原生态文化传承是一种具有浓郁宗教色彩的精神传承

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面前,传统的经验知识只是对其表征现象的感知和领悟,而对其更深的基本物质运动规律还无法认知和掌握,从而产生了对自然界的崇拜心理――宗教。北方游牧民族主要信奉萨满教。萨满教是一种原始的宗教形态,主张“万物有灵论”,主要崇拜自然、天神和祖先,认为草原上的一草一木、飞禽走兽、河流湖泊都有灵性,不能轻易地扰动、射杀和破坏,否则将受到神灵的惩罚。在16世纪藏传佛教传入后,逐渐取代萨满教的地位。不论是萨满教还是藏传佛教都以神灵的名义进行环境意识教育,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态保护方式。

(三)草原生态文化传承的结果――草原文化传统的形成

草原生态文化的传承也是草原生态文化的积淀过程。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草原生态文化是草原文化的精髓,草原生态文化的传承使得草原文化传统的生态精神得以形成。这种不可或缺的生态精神体现了草原上生活的少数民族的特点,反映了他们与草原和谐统一的深层心理。

(四)草原生态文化传承蕴涵着选择机制

草原生态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价值判断,更离不开以价值判断为特征的选择机制,因为草原生态文化传承内涵着草原文化内在属性的传递。只有在选择机制的作用下,才能保证草原生态文化在发展中具有稳定、模式化的特征,并通过草原人的价值判断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做出时代性的选择,使草原文化传统具有时代特征。如果说过去的草原文化传统是热爱草原、热爱动物,那么具有新的时代特征的草原文化传统的内涵则更大,体现为热爱大自然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四、草原生态文化传承面临的挑战

面临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冲击,草原生态文化传承受到挑战,也是草原生态文化传承的难点。

(一)草原退化,草原生态文化传承的根本遭到破坏

草原生态文化根植于草原,没有草原更何谈草原生态文化。在建国前的上千年历史中,北方的游牧业既具有维护天然草原的经济功能,又具有维护草原生态的功能。由于开垦、沙漠化等原因,目前全国约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不同程度退化,中度和重度退化面积达23亿亩,产草量比20世纪80年代平均下降30%―50%,部分草场完全丧失生产能力。内蒙古大草原面积减少了,而牲畜量却增加几倍。这些生态恶化的现象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将意味着草原生态文化之源的枯竭。

(二) 对草原生态文化价值认识不足,草原生态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缺失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如果本民族的人自身不能敬畏,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就会失去自身的文化之根。”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草原上的少数民族对草原生态文化的认识不足,甚至缺乏传承草原生态文化的自觉意识,使草原生态文化难以传承。很多草原牧民或主动或被动地离开草原,无疑是草原生态文化传承自觉意识逐渐缺失的一个重要体现。草原上蒙古族民俗村反映草原生态文化的很多民族风俗已经形式化了,使得草原生态文化的传承失去了自觉意识,显得被动并且生硬,在传承中流失了草原生态文化的活力和本质。

(三) 牧区人口流失,草原生态文化传承的主体出现断层

文化主体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机制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文化传承机制中主体能动作用的表现。草原生态文化传承的主体就是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由于牧区居住分散和牧民对文化教育需求的提高,牧民家的孩子们一般从小学开始就离开家到外地求学了。牧民都期望孩子们接受好的教育,将来的职业和生活有更多的选择。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牧民走出去打工,放弃了在家从事牧业的生活。就是这样,牧区人口在流失,草原生态文化传承的主体出现断层。2008年上半年,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劳动力输出达到199.4万人,比年同期增加7.5%,输出劳动力占农村牧区总劳动力的27.6%,比上年同期增加1.3%。

(四)草原生态保护的政策不够完善,需要加强草原生态文化传承的制度保障

近年来,国家实施了退牧还草、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等草原生态修复和草原保护建设项目,草原生态状况正在好转。但是,草原保护政策还是不够完善:草原承包制实行以来,牧区超载过牧日趋严重,导致草原不断退化、沙化;还出现了围栏外的草场比围栏内的草场破坏严重,无畜或少畜的草场比养畜大户的草场破坏严重,通过租赁等形式发生了流转的草场比没有发生流转的草场破坏严重的现象;在退牧还草项目区,给予农牧民一定的生活补贴已经到期,接下来的补贴还有待继续。

五、草原生态文化传承的重点

(一)汲取草原生态文化的精华,完善国家政策支持

尽管现行政策已经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仍未能扭转草原退化的局面。因此,在制定和完善政策的时候,应当尽量多考虑牧民的意愿,从下而上形成决策,正如草原生态文化传统一样。“由下至上”的方法是指政府制定政策时先深入基层调查牧民对政策的态度及想法,将调查结果及时反馈给政策制定者,可减少制定政策的盲目性。经采纳农牧民意见和建议后制定的政策较符合农牧民自己的意愿,执行实施的效果较好。

(二)关注草原生态文化的价值,加强传承主体的自觉意识

草原生态文化的价值不仅应当为从事草原文化研究的学者熟知,更应当通过宣传让脚踏实地在实践这些价值的草原人加深认知。加强草原生态文化传承主体的自觉意识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入手:1.对草原生态文化进行深入研究;2.通过教育来增强草原生态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3.社会环境和文化潮流对草原生态文化传承的影响。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对草原文化的研究就是加强传承主体自觉意识的重要方式。草原文化节的举办,是让广大人民了解草原生态文化价值的重要途径,也传承草原生态文化的重要手段。

(三)实现牧民增收,留住牧民,保证草原生态文化的主体不流失

人是一切文化的主体,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各民族群众是民族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民族文化的实践者和传承者。在生态建设的同时,只有让牧民增产增收,才能充分调动其自觉保护草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留住牧民,保证草原生态文化传承的主体不流失。目前,牧民收入水平总体偏低的状况依然存在,甚至在一些地区还存在着差距加大的趋势。国家实行的退牧还草、禁牧休牧等政策实际上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却限制了草原上放牧家畜的数量,并增加了家畜草料成本,从客观上直接影响牧民的牧业收入。2010年的中央1号文件强调要逐步完善适合牧区的农业补贴政策,并再次提出了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要求,这对促进牧民增收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借鉴蒙古族生态法、完善草原法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制度上对草原生态文化的传承。

草原文化范文6

关键词:草原文化;历史;现实机遇

一、草原文化的起源

“草原文化是生息在草原上的各民族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相适应的文化形态,它具有浓厚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1]如果说中原地区的“伦理型文化”更注重社会的道德修养,而草原文化则属于更强调崇尚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型文化”。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造就了草原民族的英雄精神、自由精神、顽强精神和开拓精神,也造就了草原文化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核心理念。

我国的草原文化发祥于原始草原,其大致分布区域为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阿尔卑斯山,涵盖整个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相通,既地势高又被各大山脉包裹在离海较远的内陆,因此常年雨量奇缺,冬季有漫长的严寒,夏季又短暂而酷热。这样的自然环境只适宜草本植物的生长,因此不适合农耕活动,发展畜牧业又害怕破坏草原,草原民族便形成了游牧式的生活方式。在远古时期就有游牧民族在这片大草原上繁衍生息,历史上的几千年来,有匈奴、鲜卑、回鹘、突厥、契丹、党项、满族、蒙古等二十多个民族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文化足迹,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更是以这里为中心,建立了元朝的辉煌霸业。

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看,历史上的草原文化便是由全体草原民族以一种言传身教的方式完成对子孙后代以及侵略和迁徙中遇到的他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的规训。这种由不同民族共同融合和继承衍生而来的草原文化具有“天然性的文化本性,前赴后继性的文化轨迹,流动性的文化行为,尚武性的文化心理,开放性的文化精髓,诚信性的文化内核六大特征,它维系了游牧民族的生存,显示了游牧民族的活力,是中国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2]

二、现代化进程中草原文化所面临的挑战

(一)社会形态变化对草原文化的稀释。自古以来,不同的游牧民族在这片欧亚草原上繁衍生息的过程中,也不断继承、丰富和发展着草原文化的内涵,正是这悠久的草原文化包含了无穷的多样性,我们不仅有游牧文化,还有与此相伴随的奶文化、酒文化、马文化、装饰文化、艺术文化、民俗文化和蒙古族政治文化、军事文化、商业文化、宗教文化等等具有突出民族特征的文化形态。然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使得草原上的人们纷纷由封闭落后的牧区、农村走向现代化的城市,他们的原始生活方式和观念态度都得到极大地改变,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却逐渐对本族文化产生了陌生和疏离感。

“文化是一个不断整合的、渐进的系统,城市化进程中的草原民族群体,受到主流时尚和不被‘另眼相看’社会心理的影响,主动选择去接触、吸收和模仿主流文化范式,再加上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手机微信等传播渠道中主流文化的狂轰乱炸,从而引起草原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的趋同化,‘民族性’因素不断下滑。在这些趋同化表象之中,语言、服饰、居住方式、饮食文化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3]

(二)传播形态变化对草原文化的冷落。当今,以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为代表的新媒体化传播特征正在冲击着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帝国主义利用经济上的强权占领了世界的主流传播渠道,并将他们的文化也一并塞给被经济全球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使得民族文化的发展受到严重的扭曲和侵蚀。另一方面,以牧区为主的草原地区不免出现人口素质偏低、缺乏高层次人才等文化贫困化特征,从而缺乏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也使得草原民族加速对草原文化的背离。“亨廷顿在其《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曾用‘文化的精神分裂症’来形容那些在文化上无所归依的民族的精神状态。从文化上的精神分裂走向民族心理上的分裂,是任何国家、民族的最大悲哀。”[4]

草原文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长期受到冷落,其重要价值也一直被低估,使得一直以来传播草原文化的主体稀少,渠道不受关注,受众往往留不住,就在这时,新媒体时代悄然而至,这对草原文化重新被认识被关注,既是威胁也是机遇。

三、草原文化传播的时代机遇

(一)草原文化的历史地位通过考古发现被正名。草原文化在历史上中华版图中的覆盖范围都远远超过了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却一直以来被视为蛮夷文化而受到边缘化的待遇。然而2004年“草原文化研究工程”课题组宣布了新的史学观:在内蒙古相继发现的大量史料和考古遗迹都证明了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样,是中华文化的主要源头,这使得草原文化的历史地位得到极大提升,也使得草原文化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得到极大彰显。

上一篇择业心理

下一篇责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