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歌曲范例6篇

草原歌曲

草原歌曲范文1

《草原之夜》这首作品是以新疆伊犁中哈边境的可克达拉草原为背景,描写了夜色下一位小伙在草原上弹琴,流露出对远方情人的思念,曲声悠扬,意境极美。1959年,词曲作者曾于拍摄国庆献礼纪录影片《绿色的原野》时,同去新疆一个由十三个民族组成的军垦农场深入生活――位于可克达拉草原的生产建设兵团4师64团。一天傍晚出去散步,听到草原的篝火旁传来维族战士们歌唱劳动和爱情的悠扬歌声,看见战士们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依然向往着美丽的爱情和浪漫的精神,深受感染。回到住处立即写成歌词,并根据当地民歌素材编了曲,表现了军垦战士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当晚就给战士们试唱。

国庆节后,总理亲自主持盛大宴会,为优秀文艺作品嘉奖。举着酒杯,走到张加毅面前说:“祝贺你,张加毅同志,国庆10周年,《绿色的原野》又为国增了光,尤其是《草原之夜》非常好听。”然而,张加毅和他的《草原之夜》并没有因为得到的赞扬而摆脱以后“运动”为其带来的厄运。直到粉碎“”以后,《草原之夜》才彻底获得新生,并被纳入中国民族经典歌曲的宝库。从此,这首歌就像一只美丽的夜莺,飞遍了祖国天南地北,被誉为世界名曲――“东方的小夜曲”。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这支歌定为世界著名小夜曲,成为世界文化的瑰宝。

这首被人们称誉为东方小夜曲的《草原之夜》,近50年来不知唱醉了多少人。其第一段歌词具有一种寂寞、凄凉的感觉;而第二段则抒发了激动兴奋之情,两段歌词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可达拉改变地区的建设突飞猛进,蒸蒸日上,表达了各族人民对未来的乐观信念。

在歌曲的歌词中,第一段歌词中有两个形象,一是“我”在一天劳动结束后,在美丽的草原上,在沉静的夜色下,借着琴声倾吐着对自己心上人的思念之情,这琴声应是最悠扬的情歌,然而他知道,由于路途的遥远,她是听不着的,于是就想起写信,借以表达自己的思念的真情,可又因为条件限制,没有邮递员帮助把他这份情感捎走。而这份情又应是什么呢?歌者是一个军人,或许他和自己心爱的姑娘相约待全国解放后花好月圆,可现在却要留下来参加生产建设这样伟大事业,不能如愿了,但为了爱情的幸福,他认为值得,这也许就是他想捎给姑娘的情感和愿望。这是显露的。另一个形象呢,我们认为在虚写中,需要我们通过想像来呈现的。在这样美丽的夜色下,姑娘也和歌者一样,在月夜下盼望着自己的兵哥哥回来,哪怕能给自己捎上几句贴心的话,使自己和他一同进入爱的梦乡。然而她又想到自己心上人为了建设祖国而不能回,自己想去又路途遥远,那里的气候又十分荒凉,因此就焦急起来,从而急切期盼兵哥哥能把边疆建设得像自己的家乡这样美好,这样两人就可以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这应是东方的“夜”的内容,它是传情的夜,更是宁静美好的夜;在这样夜里,星星,月亮,琴声,篝火,都是“情”的眼,“情”的心,是那么的热烈,那么的闪烁。

第二段歌词是爱情憧憬的延伸,形象由两个变为三个:一和二,依然是主人公“我”以及远方的姑娘,可三呢,应是“可克达拉”。前两个形象我们可以通过第一段歌词演绎下去,而第三个形象呢,这就需要我们重点来欣赏的。 “可克达拉”意思就是“绿色的原野”,草地、河流、碱滩、苇子滩、水海子、沙丘、原始森林交错在一起,既是它的景观也是它的需要开垦改变的现状。因此,战士们坚信,眼前的草原透着宁静、旷远、豁达的美,就是它以宽广的心胸迎接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他们更相信,在自己的努力之下,千里的冰雪一定会消融,春风一定会吹绿辽阔的草原,小溪潺潺,牛羊肥壮,马儿嘶鸣,牧歌嘹亮。在沙丘上,万马奔腾,长长的鬃毛如波浪般在空中流动,健硕的身躯在朝阳里急驰欢腾,扬起的灰白尘土,飘荡在绿色的原野上。果园、香草、葡萄,千里飘香,帐篷、琴声、白云,辽阔混一……这应是战士和姑娘心中的家园,人类梦想的家园。这一形象的展示,更具有审美的价值,更富有情感的基调:雄浑,粗犷,醇厚,甜美。在歌词中就这样来展示出美丽的“小夜曲”的旋律,那悠远的思念,那深情的倾吐,那动听的旋律,那甜美的音符,就是对《草原之夜》的最好的诠释。然而当我们演唱这首“东方小夜曲”要注意些什么呢?

我认为,一是理解作品要先于歌唱作品。歌曲第一段具有一种寂寞、凄凉之感,“美丽的夜色多么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歌声。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寂寞中透着渴望,凄凉中含着祈盼。而第二段则有一种激动兴奋之意,“等到千里雪消融,等到草原上送来春风,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激动中不无祝愿,兴奋中更有憧憬。歌曲采用两段词之间的对比,表现出草原在建设前后的变化,表达了“我”对未来的乐观以及那个年代所特有的情感。

二是理解该作品的曲调。该作品采用了我国民族五声调式,E宫调,四二拍。前8小节的“引子”(乐曲的组成部分之一,具有明确调式、调性、速度、力度、情绪等意义,起到提示乐曲内容与引导主题出现的作用)及曲调中间,多次使用了装饰音,以模仿“冬不拉”的音响效果。

该作品采用单乐段结构,前两个乐句都用两小节间奏加以补充,使歌声与琴声交织在一起。整乐段结束后,用一个衬字“来”和“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重复进行,以作为12小节的尾声结束全曲,使得歌声悠扬婉转,余音袅袅。演唱者应该紧紧抓住这一重点去进行演唱,使词、曲、演三者协调统一、和谐。

三是演唱该作品时要投入。很多人在演唱时,不够投入,没有“入戏”,没有走进歌曲的情景之中,人在曲外,毫无感情可言,显得很苍白。为什么一些优秀的演唱者,能够打动众多的听众呢?道理很简单,那就是他们在对整曲理解的基础上,演唱时能够注入情感,做到“以声悦人、以情动人”。 如演唱“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一句时,其中“草”字要扬起来唱,“我的琴声”更要气断声不断,否则就会显得演唱的呆板、干瘪,没有生机。

草原歌曲范文2

一、智慧教育歌曲

蒙古族孩子们天生聪明伶俐。尤其科尔沁蒙古族孩子,从小在两种语言环境下长大,也许是多种语言思维开发的缘故,也许是天生能歌善舞的蒙古民族,以歌曲演唱的形式启发了他们的思维。记得很小的时候曾经唱过一些,又活跃又好玩的民歌。正如彝族有《猜调》,汉族有《对花调》《对鸟调》一样,蒙古族的叙事歌曲当中也不乏有考验智慧,考验常识的歌曲。如:《谜语歌》曾经是蒙古族孩子边跳绳边唱,边玩嘎拉哈边唱的一首游戏歌曲。歌曲中唱道:巴达玛拉克请你把知道的谜语给我说说。没长尾巴也好看那是什么?没有影子跑的快有时什么?巴达玛拉克其聪慧的妹妹请你把知道的谜底给说说。没长尾巴也好看那是青蛙,没有影子跑的快那是风。巴达玛拉克其聪颖的姐姐,请你把知道的谜语给讲讲。没有灰烬的火那时什么?没有云彩的雨又是什么?巴达玛拉克其贤明的妹妹,请你把知道的谜底给讲讲。没有灰烬的火那是雷电,没有云彩的雨那是露水。此类歌曲不仅以快乐活泼的曲调吸引着草原的孩子,也以不同时期不同的问答内容考验着草原孩子的智慧。在科尔沁叙事民歌中此类歌曲不少。又如:草原儿童歌曲《十二生肖歌》,以问答方式回答出惟妙惟肖的十二个动物的形象。歌词大意大概为:偷吃黄油的是小白鼠,贡献力气大的是长角牛,上中跳跃的是花斑虎,跑遍世界的是调皮兔。呼风唤雨的是天上龙,盘踞洞穴的白斑蛇,风驰电掣的快速马,卧圈生财的是福禄羊。花果园里的是矮个猴,唤醒人们的功勋鸡,守护家园的是忠诚狗,拱遍大地的撅嘴猪。

二、爱心教育歌曲

在科尔沁草原上,生活在草原上的孩子们,在暑假寒假时期,他们的生活中有牛羊相伴,睁眼就能听到牛羊声,打开门就能看到放牧的父亲,挤牛奶的母亲。孩子们心地善良,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上的每一个动物。在科尔沁叙事民歌中,有很多唱到对老人,对孩子,对草原上的每一个动物的爱,也唱到对草原大自然的无限崇拜与爱戴。因为草原就是他们生活的源泉,生活的一切,他赐予草原孩子们今天的快乐,未来的生存。记得很小的时候,我们在唱着一首儿歌,此歌曲整理于1975年原哲里木盟科左中旗根杰老人的唱段,如今想起来,歌词内容会让我们不尽掉眼泪,也会让我们对养育自己的母亲有了无限的感恩。歌曲《驼羔》讲述了远去的妈妈不断回头,孤独的留到家里的小驼羔在哭泣的演唱:远去的影子是妈妈,妈妈、妈妈、嘣嘣给。留在家里的小驼羔,两眼泪汪汪,妈妈、妈妈、嘣嘣给。远去的妈妈,已经离开了我两个月,留到家里的我呼唤了妈妈两个月,嘣嘣给(驼羔撕心裂肺的哭声)。此曲后几段的歌词,用蒙语表达了每次遇到困难时想到妈妈的小驼羔,不断的望着远方等待妈妈的小驼羔,边留着眼泪,边长大的小驼羔,已经一个月一个月的等待了妈妈一年的小驼羔的伤心的哭诉。一想起这个小时候的嘣嘣给,此情此景如画的展现在眼前。草原人民爱母亲,草原人民也尊重我们草原上的每个动物,就像他们就是我家的一份子一样。草原上此类歌曲诸多,唱着此类歌曲让我们成长为了具有爱心的孩子们。如:《孤儿―小牛犊》《良山丹花》《僧赛玛》《小鹿》等等。

三、风俗礼仪教育歌曲

蒙古族是歌能歌善舞的民族。每个地区的蒙古民族都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风俗礼仪。科尔沁蒙古族不仅继承和发扬了蒙古人民尊老爱幼,热爱草原,文明礼貌等传统,也在保留着此地蒙族古所特有的礼节及风俗。我们通过老人们的教诲,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也可在很多叙事民歌中借鉴及保留着我们的风俗习惯。如酒文化,酒是草原上不可缺少的一种文化。婚丧嫁娶,日常礼节,各种节日都缺少不了酒。可是酒既然成为了一种文化,那么也有自己很多敬酒的礼节需要我们去了解。在科尔沁叙事民歌《敬满酒》(1962年原哲里木盟科左中旗金玉老人所唱)中,我们了解到:

(1)曲名就告诉我们,草原上敬酒要敬满酒,酒杯一定要满杯,半杯酒是对草原蒙古人民的不尊重。

(2)歌词:草原的酒,酿造于草原的圣水。圣水酿成的酒呀,要用右手来斟满。歌词中明确表示,敬酒要用右手来敬。或者歌词:草原的圣水,哺育了草原的牲畜,圣水中的圣水就是草原的酒。草原的酒呀,要用双手来敬酒。因此草原的长辈的酒是用双手来敬酒,同辈或者朋友可以用右手来敬的。

(3)歌词:圣洁的酒呀,敬给我亲爱的长辈,亲爱的长辈,用你们的祝福,祝福我们草原安康。此段表明草原上的酒先敬长辈,双手结果酒的长辈,要用美丽的祝词赠予晚辈们。

(4)歌词大意:敬爱的长辈,亲爱的朋友您,双手接过酒杯,回赠一个空杯。朋友及亲人敬的酒,尤其第一杯,一定要干掉,这样才是对敬酒者的尊重。(5)歌词大意:唱一首酒歌,敬给亲爱的朋友(长辈、老人)请你拿着酒杯,尽享草原的美酒歌谣。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当边敬酒边唱歌时,一定不要先喝掉,一定要唱完听完这首歌,再喝这杯酒。不然,歌唱者不断的演唱,不断的给您倒酒。此首歌的前几段讲述了蒙古人民的酒文化,其实除了这几段以外,草原的酒礼节还有敬天敬地,敬祖先等等。我们从歌曲中可以一一学到。此类风俗礼仪类歌曲还有:《出征歌》《上马酒》《女婿之歌》《婚宴之歌》《灰姑娘之歌》等等很多。

四、叙事民歌的正确爱情观教育

草原歌曲范文3

编者按:获悉蒙古长调喜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报特约请中央民族大学蒙古音乐研究专家乌兰杰教授撰写一组文章介绍蒙古长调,以飨读者。

花香风甜的季节里,骑马行进在草原上,举目遥望,碧草粘天,惟有闲云自飘,牛羊盖野,毡包数座。

突然,从远处传来歌声,如丝如缕,如梦如幻。歌声由远而近,伴随着轻快的马蹄逐渐响亮,一曲天籁飘落草原。哦,原来是一位牧羊姑娘在放声歌唱,唱的是蒙古族的长调民歌。听!她那高亢明亮的声音,好似醇厚甘美的奶酒,沁人心脾。唱到歌曲的中段,洋洋洒洒,忽而变成了假声,宛如灿烂的朝霞,映照雪山之巅,光彩夺目。而歌曲的结尾处,则是一连串华彩性的装饰音――蒙古语称之为“诺古拉”,长短有致,晶莹剔透,衬托出绿色草原的一派生机。美哉!长调民歌,曲调动听,节奏舒展,气息宽阔,如盛夏的千里草原。壮哉!长调民歌,朴素大方,格调清新,色彩明净,如同深秋的万里长空。

长调民歌――蒙古语称之为“乌日汀・道”,蒙古族牧民在草原上生活,放牧劳动中所创造的民歌体裁。作为传统民间歌曲形式,长调民歌内部包含着许多歌种,诸如牧歌、情歌、赞歌、颂歌、宴歌、思乡曲、婚礼歌、“潮尔”合唱等,堪称丰富多彩,琳琅满目。但其表演形式却十分简单,多以独唱为主,由一把马头琴伴奏,如此而已。长调民歌是一种抒情歌曲,善于正面表现草原上的一切美好事物,抒发蒙古族人民炽烈的内心情感。歌唱草原,赞美骏马,感怀父母,仰慕英雄,追求美好的爱情,则是最为常见的生活题材。

辽阔草原是长调民歌的摇篮,而长调民歌则是音乐化的草原。

草原歌曲范文4

【设计思路】

《美丽的夏牧场》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美丽的草原”中的歌唱课。歌曲描绘了新疆哈萨克族牧民的生活及草原的美丽景色,抒发了草原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将激发起学生对美丽草原的向往和美好的遐想,对草原音乐的独特韵味萌发喜爱之情,对居住在草原上的少数民族燃起关爱之心。

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在设计本节课时,笔者首先想到的是要呈现给学生艺术的美感。引导他们用眼睛寻找美,用耳朵聆听美,用心灵感受美,用智慧创造美。以“寻找美”为思路,以“爱家乡”为主题,通过聆听、诵读、演唱、拍击、创编等一系列音乐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音乐中不同形式的“美”,如:意境之美、旋律之美、词意之美、伴奏和谐之美、创新之美等,进而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向往和探索愿望。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演唱歌曲《美丽的夏牧场》,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笔者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目标引领学生,创设哈萨克族小歌手“阿肯”这一角色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听音乐、做律动、唱旋律,唱歌词、编歌词,使学生在一步一步完成目标的过程中体验着成功与自信所带来的快乐。

在创造性地挖掘教材时,笔者为歌曲设计了“X XX XX”这一节奏型的伴奏,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边唱边拍击伴奏,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体验到音乐韵律和谐的美感,更有激情地演唱歌曲,从而高效率地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天堂》《美丽的夏牧场》,感受音乐描绘的草原美景。

2、能用流畅圆润的声音、饱满的热情演唱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3、能用节奏型为歌曲伴唱,培养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4、能用自编歌词赞美家乡,激发创新思维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流畅演唱歌曲,用节奏型为歌曲伴唱。

【教学难点】

附点节奏的时值;“X XX XX”节奏型在伴唱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好!

老师瞪大眼睛,看看哪位同学会用眼睛跟老师说话。因为我们的眼睛是用来寻找美的,我们的耳朵是用来聆听美的,我们的心灵是用来感受美的。你听……(播放歌曲《天堂》)

美妙的音乐来自哪里?题目是什么?

蒙古族歌唱家腾格尔用他深情的音乐,把我们带到了他美丽如天堂般的家乡,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同样是来自草原的歌,你听,这段音乐又是来自哪个美丽草原呢?

设计思路:创设音乐情境,以音乐通感带领学生进入草原美景,将同是美丽草原主题的两段音乐对比听赏,帮助孩子寻找音乐中统一主题的不同风格的美。

二、播放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这是来自哪个少数民族和地区的歌曲?(新疆哈萨克族)

在美丽的新疆天山脚下,也有辽阔的草原,高高的冰山融化的雪水滋养着大片的草地,那是天然的牧场,哈萨克族人民能歌善舞,怎能不由衷赞美自己的家乡呢!

我们一起用身体随音乐轻轻律动,感受音乐的速度。

歌曲的题目是《美丽的夏牧场》,它美在哪里?你能从歌词中找出来吗?

设计思路:在音乐声中寻找到草原美景,自然引感共鸣,体会草原人民对家乡热爱和赞颂的情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再次播放歌曲。出示歌词

学生读出描绘夏牧场“美丽”的句子。

简短精练的几句歌词描绘出了美丽的夏牧场,那连绵起伏的草地就如同悠扬的旋律线,你看……

设计思路:循着对“美”的发现,让学生由聆听音乐的美到寻找文字的美,在熟悉歌词的过程中感受歌词所描绘的意境。

四、出示歌谱

你能随着老师的琴声视唱旋律吗?

1、分句随琴视唱歌谱

强调:视唱时应该唱准音高和节奏。

2、随琴视唱全曲旋律。

3、乐句异同比较:

找出相同乐句,指名视唱——比较相似乐句,通过第三乐句122和前两乐句12的区别,突破难点X XX和XX的区别。

4、解决难点:

第三句中的附点四分节奏,指名视唱,用“啊”模唱,要求唱得圆滑、连贯。

强调:除了唱得圆滑连贯,如果能唱出四四拍子的强、弱、次强、弱的韵律感,就更优美动听了。

再唱“啊”,唱出节拍韵律感。

能不能加上歌词演唱?唱出节拍韵律感。

设计思路:提炼歌曲的难点,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发现乐句的相似及节奏的差异,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难点。

五、学唱歌曲

1、随琴填词唱第一段。

师:草原上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这种静态的美,更有流动着美,那就是草原人民放牧、歌舞的情景。

2、随琴填词唱第二段。

增加难度:能不能随伴奏唱?提示听好音乐的前奏和速度。

3、随歌曲伴奏齐唱。

师:草原上有一种人特别受尊敬,因为他们热爱生活,因为他们能自弹自唱,哈萨克人称他们为“阿肯”。今天,老师请在座的“小阿肯”尽情歌唱,老师为大家伴奏。注意听老师是怎样伴奏的。

设计思路:在重难点解决的基础上,通过点拨指导,让学生随音乐填词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六、加伴奏型演唱歌曲

1、学生随伴奏唱,老师加“X XX XX”节奏型伴奏。

师:新疆人民最喜爱的一种乐器——手鼓。刚才,老师用他们拍手鼓的节奏为大家伴奏,你能拍出这个节奏型吗?

指名请学生拍击,集体拍击练习。

启发学生听辨:伴奏的节奏加在每句结尾的长音处。

2、指名随伴奏领唱,其他学生加“X XX XX”节奏型伴奏。

第二段歌词时让更多想唱的“小阿肯”站起来领唱,其他学生伴奏。

师点评:老师看到了一群可爱的小阿肯!有了小乐器的伴奏,我们的歌声更欢快了。

增加难度:你听,老师的伴奏发生了什么变化?

3、学生随琴唱,老师加“啦啦啦啦啦”伴奏。

4、男女分组配合:

女唱男伴唱;男唱女伴唱。

师点评:阿肯还有特殊的本领,他能自己创编歌词演唱。你们想不想试试?

设计思路:将歌曲中的重点节奏型作为伴奏音型,通过逐渐增加难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对二声部伴奏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七、创编歌词:美丽的家乡

1、腾格尔——美丽家乡——《天堂》

阿肯——美丽家乡——《美丽的夏牧场》

我们——美丽家乡——《美丽的乳山》

师:我们的家乡有母爱山、有美丽的金岭和银滩,更值得我们来歌唱。

2、用《美丽的夏牧场》的音调,歌唱我们美丽的家乡。

学生小组合作创编演唱。

3、教师展示作品演唱:《美丽的乳山》

师生齐唱。

设计思路:以美丽家乡的主题将课堂拓展延伸,通过创编歌词演唱,加深学生对歌曲旋律的印象,培养创新思维,提高音乐表现力,升华音乐主题。

草原歌曲范文5

摘要电影是一种综合艺术,电影音乐作为电影这门视听艺术中声音的重要构成元素之一,对电影语言的立体化呈现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运用了民族学方法、音乐分析法,首先概述了历史题材电影中的音乐应用情况,然后从音乐配乐与电影歌曲方面论述了历史题材中蒙古音乐的内涵,并从中提取了历史题材中蒙古音乐的独特性,最后以《草原晨曲》的主题歌探讨了历史题材中蒙古音乐的呈现,力求在民族音乐创作发展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电影音乐 历史题材 蒙古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在电影的各种元素中,电影音乐是构成电影艺术声音的重要元素之一。在现代科技社会中,很多人开始追求享受在音响与画面的有机结合中给人形成立体的视听盛宴。人们用视觉感受电影的同时,会被电影里的音乐所打动,也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感受音乐的同时,也会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特别是在历史题材的音乐中,作曲家们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会借鉴和运用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风格,通过复调、和声、配器等手段,突破音乐强调单旋律线的局限,增添新的音乐语言,丰富音乐的表现力,从而使我国电影音乐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在我国电影音乐组成中,民族音乐始终是我国电影音乐的主流,流传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用不同语言演唱、不同乐器演奏的乐曲、民歌等音乐素材一直都是作曲家为影片创作音乐时所引用的重要财富。其中的蒙古音乐作品受到业内的高度评价,特别是历史题材电影中的蒙古电影音乐创作运用了西洋音乐创作技法与民族音乐语言多角度、多形式地结合的方式,对内蒙古影视文化的传承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 历史题材电影中的音乐概述

中国电影从1905年影片《定军山》的上映到现在,已经走过百年的历史;而电影音乐也随着电影艺术不断地发展,并产生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自1984年著名电影作曲家赵季平第一次为陈凯歌导演的影片《黄土地》作曲后,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道路。此后的《红高粱》、《秦颂》、《东归英雄传》等影片音乐则更加成熟。到了21世纪,随着电影技术的进步和电影音乐创作水平的提高,我国电影音乐随着电影艺术事业的发展走向了新的辉煌。其中电影《草原晨曲》的插曲《草原晨曲》、电影《草原上的人们》的插曲《敖包相会》等歌曲的流传,影响了几代人,它们是内蒙古电影音乐的代表、典范。

二 历史题材中蒙古音乐的内涵

历史题材中蒙古音乐的内涵可以从电影音乐电影歌曲的运用、民族器乐、民族说唱、曲艺等方面得以体现。

1 电影音乐配乐的内涵

当前蒙古历史题材电影中,很多蒙古族民族地区的民族器乐、曲艺、民歌等元素都参与了电影音乐配乐的创作。如电影《草原晨曲》中,作曲家成功地将蒙古族长调、马头琴运用到电影音乐配乐中。而蒙古族的民俗活动,如那达慕、祭敖包的一些音乐也对电影音乐配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 电影歌曲的内涵

民族元素中,民歌对电影歌曲的影响是最为鲜明的,如《草原晨曲》是由蒙古族民歌《思念》改编的,《敖包相会》是由科尔沁叙事民歌《韩秀英》改编的。另外,电影歌曲的歌词也能表现出民族元素对电影歌曲的影响,如《敖包相会》中的敖包,祭敖包也是蒙古民族传统的民俗活动;《剪羊毛》中的歌词:“羊毛就像绣球花儿一样,洁白的羊毛剪下来,羊毛就像金银花一样,成山的羊毛堆起来”。从曲调上,这些电影歌曲都是由民歌改编,当然调式也都是民族五声调式。

三 历史题材中蒙古音乐的独特性

历史题材中的蒙古音乐创作为内蒙古电影音乐树立了鲜明的旗帜,它巧妙地结合了世界电影音乐创作的技法,用自己的民族音乐语言深深植根在自己的民族文化土地上,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

1 继承性

蒙古历史题材电影音乐作品中,大量运用了民间音乐的素材,如对蒙古族多声部民歌形态――潮尔的运用与改编、呼麦唱法的运用及蒙古族民间乐器的运用等。当然,单一地只运用民间音乐素材并不能够丰富地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人物的性格、气质、心理等,所以作曲家努力对民间音乐文化做研究,通过不同的体裁和题材使其有更强的生命力,散发出不同的民族特性,从而孕育出不同民族所特有的精神和气质。如电影《成吉思汗》中成吉思汗与勃尔帖的婚礼歌舞曲,在音乐中充分运用了蒙古族婚礼的题材,创作了带有鲜明蒙古族风格特点的婚礼歌舞音乐:音乐由一人领唱,众人合唱;而且担任领唱之人同时还要弹奏伴奏乐器,即蒙古族民间乐器――图卜硕尔。作者莫尔吉胡在这段音乐中不仅运用了具有鲜明蒙古族风格特点的蒙古婚礼题材,还运用了蒙古族的民间乐器――图卜硕尔,从而强调了音乐的民族性,使之更好地与影片水乳交融。

2 发展性

电影音乐创作是音乐创作的组成部分,其创作手法又与西洋作曲技法是分不开的。而在蒙古历史题材的电影音乐作品中运用西洋传统作曲技法,可以使主题音乐的构思、创作及展开变形,从而加强主题与影片的统一,使影片整体结构更加凝固。可以说,西洋作曲技法与民族风格的音乐语汇在蒙古历史题材电影作品中的精妙结合,增强了它们各自的表现力,使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得到了升华。

3 启示性

电影音乐是特殊的,它既没有严肃音乐的净炼,也没有通俗音乐的宣泄,但它有管弦乐的醇香、有电声乐的冲撞,它有着自身独特的气质。电影音乐融合着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音乐,多种音乐元素的融合是电影音乐创作的特点。在蒙古历史题材电影音乐作品中,主要运用的是西洋传统作曲技法与民族音乐语言相结合的手法进行创作。如在潮尔的原生形态上,融入西洋多声部的写作技法,使之成为四声部混声合唱作品,并具有更强的生命力。不仅如此,在音乐创作领域中,以钢琴、合唱、弦乐、管弦乐、歌剧等多种音乐体裁为载体,融入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音乐元素,还能使我们感受到浓郁的民族气息,使民族化音乐创作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

4 传媒性

电影具有强大的传媒功能,这一特殊的手段可以使我们丰富的民族文化展现于世人眼前。在电影音乐创作中,多角度、多形式地运用民族音乐语言,横向、纵向地勾勒出丰富多彩的民族画面,无不是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播手段。在蒙古历史题材电影音乐作品中,电影题材具有鲜明的蒙古族特点,音乐围绕影片的文化语境进行衬托和拓展,为影片的存在、发展营造准确空间,并加强电影作品的民族性,为民族音乐文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更加准确地阐述出电影作品所处的历史文化语境。

总之,诸多事例可以证明,中国作曲家正在调动中华民族的音乐元素,将其运用于历史题材影视剧的音乐创作领域及其它创作领域之中,以展现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推动中华民族音乐的发展,促进世界民族文化的交流。

四 历史题材中蒙古音乐的呈现:《草原晨曲》主题歌

影片中的歌曲所表现的不仅仅是电影题材本身,更多的是它跟作品题材的感情关系,所以说,它在情绪方面所起的作用也就愈发强烈了――不仅表现了人物的情感,更彰显了影片的主题。这一特点,在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经典老歌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下面将通过《草原晨曲》的主题歌,分析历史题材中蒙古音乐的呈现。

1 《草原晨曲》主题歌的音乐分析

这是一首由通福谱曲、玛拉沁夫作词的电影歌曲。电影歌曲与纯音乐歌曲的欣赏方式不同,电影歌曲可以以“视听结合”的方式通过画面的视觉形象,使歌曲内容更具体明确、更具有感染力。而纯音乐只能以“听”为主,缺乏观感。因此,电影歌曲相对于纯音乐的传播更富有优势;电影歌曲可以借助电影艺术的巨大宣传力量广为传播、长期流传。比如影片是以包钢的建设作为主线,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和建设现代化钢铁基地的热情。对于包钢的工人来说,他们缺乏技术和人才,所以在当时全国支援建设包钢的情况下,包钢领导人送包钢的建设者去鞍钢学习。歌词的第一段表现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他用细腻的笔触对草原进行了赞美,如:“草原万里滚绿浪,水肥牛羊壮。再见吧,美丽的草原,再见吧,亲爱的家乡,为了远大理想我们像燕子似的飞向远方”。第二段,是作者对未来包钢的预想,作者在写作作品的时候,包钢还没有建成,但是他对包钢未来的预想确实如现在的宝钢厂区:“烟囱林立破云雾,百花绕厂房。再见吧,青色的草原,再见吧,红色的家乡。”红色代表了钢铁的颜色,它与青色的草原形成颜色的对比。“为了草原钢花怒放,我们将飞回包钢。”在这里,作家又用到了“飞”字。第三段歌词是对未来草原成为钢铁基地的预想,和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描绘。

2 《草原晨曲》主题歌的演唱分析

这首电影歌曲是由长影乐团的合唱队员合唱的,其中男女对唱的部分是由舒超和吴影、李世荣和吴秀云演唱的。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合唱则有以下特点:音域宽广、音色丰富、力度变化大、音响层次多、表现力强。此外,电影歌曲的广为流传与电影歌曲的曲调不无关系。《草原晨曲》是以内蒙民歌《花儿马》为基础改编创作的,曲作者通福巧妙地运用了节拍变换、音型拓展、变化重复等手法,把这首蒙古族民歌改编为电影音乐。因为是由民歌改编,所以这个作品的调式也属于五声调式,曲调欢快高昂,使人听过就难以忘怀。

3 《草原晨曲》主题歌的历史文化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心,自立于民族之林的基础。企业文化同样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很多人认为,如果没有《草原晨曲》,包钢在全国的知名度就不会像现在这样闻名遐迩,妇孺皆知;如果没有《草原晨曲》,即使在50年代曾形成全国支援包钢的局面,也难使人们40多年来还记忆犹新,难以忘怀。把《草原晨曲》定为包钢厂歌,对包钢人来说是理所应当的。因为电影《草原晨曲》是直接反映包钢建设的,是在全国支援包钢建设的大背景下,为反映这一重大题材而创作的。不论是电影《草原晨曲》还是歌曲《草原晨曲》,都是因为建设包钢而产生的,都和包钢有着千丝万缕的血肉联系。换个角度说,《草原晨曲》是由包钢建设这一母体产生的,《草原晨曲》是草原的儿子,更是包钢的儿子。

五 历史题材中蒙古音乐的发展

电影音乐创作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应该立足于自己民族的音乐文化土壤上,尽可能地汲取多种音乐元素的精华,使民族土壤更加肥沃。如作曲家三宝在电影《嘎达梅林》中运用马头琴与电子合成器的结合,来营造影片的蒙古族文化色彩;作曲家芦世林在电影《丹顶鹤的一家》中运用十二音作曲技法与民族五声调式的融合,来丰富影片的奇幻色彩等。诸多事例可以证明,中国作曲家正在调动中华民族的音乐元素,运用于影视剧的音乐创作领域及其它的创作领域之中,以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推动中华民族音乐的发展,促进世界民族文化的交流。其中,内蒙古电影又以其独特的民族性、地域性在我国辉煌的电影历程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诸多的内蒙古电影歌曲则随着电影的放映传唱于大江南北至今。它们也成为内蒙古电影歌曲的代表。电影音乐以其自身强大的艺术生命力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至今还影响着许多没有看过电影的青年一代。

总之,电影音乐是一门新兴的艺术门类,对于内蒙古地区的电影音乐研究更是对笔者的一大挑战,希望本文能对内蒙古地区的电影音乐创作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相关文献资料。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编号:11554209。

参考文献:

[1] 李南:《影视声音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2] 曾田力:《影视剧音乐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3] [法]皮埃尔・贝托米厄:《电影音乐赏析》,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4] 陈义成:《电视音乐与音响》,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

[5] 曾田力:《中国音乐传播论坛》,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6] 樊祖荫:《中国民间多声部音乐论稿》,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草原歌曲范文6

摘要:蒙古族是我国北方统一了各个部落之后而形成的强大、稳定和不断发展的民族。鄂尔多斯位于内蒙古的西南部,它作为蒙古族的“礼仪之邦”,又被称为“音乐的民族”,因其有着丰厚的传统音乐文化底蕴。本文试从蒙古族短调民歌中“衬词与拖腔”的运用和传唱来阐释其存在的意义和作用。相信对于传唱和发扬蒙古族短调民歌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蒙古族;鄂尔多斯;短调民歌;衬词拖腔

蒙古人自古以来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蒙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艺术天才创造了丰富而宝贵的音乐财富。民间音乐是蒙古族文化中最丰富最为绚烂生动的组成部分。蒙古族音乐文化中包括了萨满歌舞、英雄史诗、呼麦、潮尔、长调民歌。词作家为了能让歌曲的歌词、音调唱起来更为顺口,在编创过程中加入一些衬词和拖腔,这时衬词与拖腔对音乐的流动性和旋律的走向就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蒙古族民间歌曲是传统音乐中最丰富、流传最广的音乐形式。根据其音乐形式,蒙古族的民歌最典型的类型可分为长调、短调、混合调、呼麦、叙事歌五种类型。本文将重点分析五种类型之一的“短调”。

“短调”蒙语称之为“宝格尼道”,也俗称爬山调、小曲儿,它是蒙古族早期发展起来的、数量较多、内容较为丰富的歌曲形式之一,主要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哲里木盟、兴安盟以及西部的鄂尔多斯高原一带。短调民歌多用汉语演唱,短调,一般是两行,有押韵的两句式或四句式,节拍比较固定,歌词简单,但不呆板,旋律跳跃,具有舞蹈性。在音韵上广泛运用叠字,往往是即兴歌唱,较为灵活爱情歌曲在短调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如《森吉德玛》、《达古拉》等,深刻地反映蒙古族男女青年追求自由、幸福的美好愿望。其次也有不少反映蒙古族人民反抗侵略、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罪恶行径的革命歌曲,如《独贵龙》、《反日歌》等。短调的典型结构是问答式的由上下乐句所构成的方整性乐段。除此之外,还有大量非方整性结构形式的短调民歌。诸如3句、5句乃至更多乐句构成的大型结构。以上便是蒙古短调歌曲所具有的特点。

既然要以鄂尔多斯短调民歌为例,就一定要提到鄂尔多斯地区短调民歌音乐风格的形成因素,它的形成与当地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自然是密不可分的。鄂尔多斯高原三面被黄河环绕着,南北两端与沙漠相邻,地形很复杂,因此早期与外界互通交往十分困难。也是因其复杂的地形使之成为传统音乐的保留相对完整的地区之一。经过历代子孙传承、发展和创新之后的鄂尔多斯短调民歌,在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的同时,题材上也更具有了本土的社会性和历史性。鄂尔多斯短调民歌旋律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调式较为丰富、结构规整、节奏明快、旋律跳跃、乐段简单;音乐风格朴素纯洁。

“衬词”是种修饰性的语气词,可以说它一直都能被很多词作家巧妙地运用到很多歌曲中。最常见的有蒙古族的长调、混合调、呼麦、叙事歌等等民歌题材中。鄂尔多斯民歌的歌词中,为了能直接表现歌曲的思想内容、完整的表现歌曲、常常会穿插一些语气词、形声词、谐音词等构成的衬托性的词语。大部分的衬词与正词没有直接的联系,不属于正词的基本句式之内,甚至有很多都是无意或者不解的词语,但当结合正词配曲歌唱并成为一首完整的歌曲时,衬词就会表现出其复杂的情感,成为整首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鄂尔多斯短调民歌多以五声音阶为主。

如歌曲《银杯》,这是一首流行于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调民歌(风俗性宴歌)。用在鄂尔多斯地区蒙古族喜庆的场合及欢迎的宴会上,宴歌的歌词多为珍重友谊、尊老爱幼、提倡团结的格言警句,用以祝酒、劝酒、表达美好祝愿及敬意的歌曲。也有人称之为内蒙人的“祝酒歌”。整首歌曲的节奏清新明快、跳跃、不乏有抒情的气质。鄂尔多斯草原上的祝酒歌基本上都使用蒙古族的祝酒歌《银杯》,词作者为了使歌曲一气呵成,朗朗上口就加入了以下一系列的衬词,节选谱例中的衬词如下:“…赛拉儿外咚赛…”像这句衬词,正是为烘托蒙古民族地区人们的热情好客。

通过谱例不难看出,歌曲为五声羽调式,其旋律呈抛物线进行,音程有较大的跳进。演唱中多有倚音、下滑音装饰旋律。4/4拍,中速。全曲分为两个乐段,在此摘出第一乐段进行分析。谱例如下。第一乐段有6小节,前4小节为实词,后两小节为衬词。这样的旋律组合不仅可以使音乐情绪高昂、兴奋,也更凸显了蒙古族草原风格和蒙古民族的豪情。

蒙古族短调民歌中的“拖腔”是歌唱时字句后的延长音调,常用于蒙古草原的牧歌、长调,它们都有悠扬渐缓的拖腔。也是因为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这样的地理条件中,劳动人民为了有效地交流思想感情或者通过拖腔抒发自我的某种情感而形成的一种演唱特点。“拖腔”最早的应用是在戏曲唱腔中。例如在一句唱词或一个词唱完之后,旋律仍然继续进行的那一部分音乐。常常将某句或某逗唱词的最后一字附上长短不一的拖腔,进一步将某种特定的情感予以更深、更细、更为形象,以表现得淋漓尽致。由此看来拖腔是一个运用比较广泛的表现手法。以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为例:

如上的节选谱例,共分四段,显然在本首歌曲是一首舒缓悠扬的草原长调歌曲,旋律较为自由,该曲为G羽六声调式,并且带有浓郁的草原气息。全曲由两个乐段组成,词少腔长,高亢悠扬,热情奔放。以至于每当听到这首歌,都仿佛会让人置身于苍茫的大草原。歌词既表达对自然和人的感情倾诉又达到意象与意境的完美结合,又凸显出蒙古族短调民歌的高度美学价值,可谓达到一种民族情怀中天人合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