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业心理范例6篇

择业心理

择业心理范文1

大学应届毕业生文阳,这天走进心理咨询室。他在离毕业还有半年多时出现了莫名其妙的烦躁,每天吃不香睡不好,身体日见消瘦。原来他对自己毕业后的去向举棋不定。

文阳希望心理医生能在择业方面给他提供一些帮助。心理医生先给他介绍了就业的基本知识和原则,特别是介绍了有关择业的几个基本要素:对职业的评价、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在三者当中,最基本的是职业能力,因为不管你多么看中和多么感兴趣某种工作,但你没有能力去做好这份工作也是枉然。医生还指出这三个方面的因素都要综合考虑,才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三者不可偏废其一。

根据国内外职业研究专家的归纳,社会上的职业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七种类型:

第一,操作型。如果你的手脚灵活,善于摆弄小物品,你可以选择维修工、操作员之类的职业。

第二,研究型。如果你乐于独处,善于借助符号和概念来进行思考,你可以选择理论研究或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第三,艺术型。如果你喜欢表现自我,心理反应敏感、情感世界丰富,你可以选择美术、音乐、表演等与文学艺术相关的工作。

第四,慷慨型。如果你处处与人为善,乐于为他人提供帮助,并以此为乐,你可以选择医疗护理、慈善、家庭服务、旅游等方面的工作。

第五,舌辩型。如果你思想敏捷、能言善辩,你可以从事律师、推销、主持节目等工作。

第六,创业型。如果你敢于冒险,有信心、乐观自信而又务实肯干,可以考虑从事经营经济实体。

第七,执行型。如果你生性顺从、谨慎,喜欢有规划和条理的工作,你可以选择财会、统计、文秘等常规性的工作。

在介绍了一些择业的基础常识之后,心理医生拿出一份《求职意向调查表》让文阳填写。通过输入计算机进行分析,发现他选择职业比较看中的依次是:“专业对口并符合自己的兴趣”,“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从事的专业受到别人的尊重”;而对于“留在城市还是回到老家”和“收入高低”,并不十分看中。由此,文阳对自己的择业意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确定了择业的具体目标:①留校当老师;②到企业从事管理工作;③到科研单位从事科研工作。

接着,心理医生又让文阳做了《职业兴趣测验量表》,测查的结果显示:他的职业兴趣属于ICR型的,也就是“调研”、“常规”和“现实”的混合类型,适合与“物品”打交道,从事调研和常规性的工作。经过医生的解释和分析,文阳对测查的结果表示认同,并把上次确定的求职意向调整为:①到科研单位从事科研工作;②到企业从事管理工作;③留校当老师。

后来学校组织留校考试,文阳来找心理医生商量是否前去参加。医生告诉文阳,心理咨询只是提供一些了解自身能力和兴趣倾向的帮助,不会在实际选择上“越俎代疱”,请他自己慎重地考虑并做出决定。

择业心理范文2

论文摘要:分析了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现状,指出了当代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的偏差对择业心理的具体影响,以及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教育中的几个重点。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关乎其个人前途和全社会发展稳定的大事,历来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在计划经济时代,考上大学不但意味着“光宗耀祖”,更意味着身份的跃迁。随着我国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由计划的统一分配向供需见面自主择业形式的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过去那种“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局面已成历史。在这种形势下,大学生健康的择业心理显得尤其重要。而确定正确的职业自我概念在一个人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核心和驱动作用。高校的职业指导应当重点帮助学生确定一个良好的职业自我概念,协助他们正确地进行择业,并促进其一生的职业发展。 

一、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现状

大学生择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般心理特征。由于近年来高校毕业生规模的扩大,经济成分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之经济增长点的多元化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等诸多因素,就业趋势也呈现了多元化、全面化。这既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公平竞争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由于种种原因,在新的就业体制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心理准备不足,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心理偏差,并影响到他们的顺利就业。目前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状态主要表现是他们的择业期望呈现多种矛盾心理圆。本文引用了浙江大学心理学的范巍、冯颖的研究。他们对大学生择业心理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此调研样本来自浙江大学四个校区,按文、理、工、农、医五个科类分别取样,样本全部由三、四年级本科生组成。共发放问卷204份,其中有效问卷201份。样本包括男生112人,女生89人。涉及专业有数学、心理、信息电子、中文、新闻、农建、农化、旅游、建筑、临床医学、建工、机械等。对调研的结果表明,大学生在择业时,其价值取向和择业的参照标准是基本一致的,都是强调自我实现,重视经济利益,自我意识增强。具体分析如下:

1.择业的职业价值观取向:一个人的职业价值取向是其职业自我概念的核心。由问卷调查结果可知,“为使自身价值得到社会承认”(28.84%),“为施展才能和完善人格”(20.9o%),“为享受高水平的物质生活”(15.92%),依次排在职业价值取向的前三位。这表明当代大学生重视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渴望自身价值能够得到他人及社会的认可。这种意识的形成,是随着他们的文化知识的迅速增长,生活阅历的不断积累和社会接触面的日益扩大,而从内心萌发出的强烈的成才渴望。但是,在社会上,虽然将他们称为“天之骄子”、“国家栋梁”,可他们实际接触社会的经历告诉他们,社会对他们的认可度并非如此。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市场经济的确立和社会竞争机制逐步形成与完善,大学校园中自立自强、奋发进取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大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和成才意识亦逐渐加强。择业时,大学毕业生缺乏正确的职业自我概念和长远的战略考虑,这一点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2.择业标准:由调查统计结果可知,当代大学生择业时,主要参照因素排前三位的是:“发挥个人特长,符合个人兴趣”(64.68%),“经济收人高”(64.68%),“能实现个人抱负”(23.88%)。由此可见,大学生选择工作时更为注重个人需要与兴趣的满足,追求自我发展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希望尽快从对父母的经济依附中解脱出来,早日实现经济上的自主、自立,自己创造出生存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并尽可能争取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的择业意向深受社会变革的冲击与震荡,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追求自我发展与自我价值的实现,重视经济利益,把自身素质的高低看作是影响择业的重要因素,在择业问题上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和成才意识。在这种务实的择业心理上,正确的职业自我概念是择业的基础,因此职业自我概念教育是大学生择业前的必要准备。

二、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的偏差对择业心理的影响

由于大学生在职业自我概念上发展还不够成熟,他们常常在择业心理上出现一些偏差,影响了对职业的正确选择。

1.自我评价过高导致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一些毕业生自认为自己读的是名牌大学或热门专业,将求职目标定得很高。他们在择业时,非外企不去,非知名大公司不去。希望找到一个职业,马上职务就能得到提升,立刻就能拥有丰厚的经济待遇。一些毕业生认为自己在学校学习成绩不错,能力很强,因此对择业抱有过高的期望,他们一旦被用人单位拒绝,就会在心理上产生挫折感。

2.由自卑导致的惧怕竞争心理:一些毕业生由于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常常过分贬低自己。常用自己的不足与别人的优势相比,对竞争产生畏惧心理。过于自卑的学生,常常因为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怯于竞争,而坐失了择业的良机。

3.择业价值观上的模糊心理和急功近利心理: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的是个人的内部需要与社会职业属性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它决定人们如何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评价和选择职业,另一方面,它也反映了某种职业特点如何满足人们个体的需要。每个毕业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都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体系。例如,经济待遇,个人发展,进修机会,人际交往,个人休闲需要等等。清楚自己的价值需要,是正确择业的前提和基础。然而,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不清楚自己的价值系统中哪一些对于自己最重要。这种对职业价值观的模糊认识,常常使他们在选择面前犹豫不定。另外,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职业价值观上急功近利,过分看重经济待遇和某一职业暂时的物质条件,对个人的长远发展考虑甚少。

4.对自我缺乏全面了解而产生的盲从心理:由于一些毕业生对自己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能力倾向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他们在职业选择中常常不能独立思考、独立选择。有的顺从于父母长辈的意见,有的追随于社会潮流。这种盲目选择的结果,常常在从业之后,因为所选职业不符合个人的特点,使自己不能获得自我的认同。有的人则频繁跳槽,难以在职业中获得个人发展。

5.因遭遇挫折而产生的自我挫败心理:职业选择本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次应聘就能成功的可能性很少。不被用人单位看重、遭受拒绝的事情是很常见的。但是一些毕业生则因为一次应聘失败,便对自我产生了否定,怀疑自己没有能力,甚至一蹶不振。这种自我挫败造成的消极情绪,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择业行为,常常使他们陷入一种“选择不成功——消极情绪——再次选择不成功”的恶性循环之中。

三、发展健全的职业自我概念,培养正确的择业心理

由于职业自我概念对大学生的择业与职业发展具有核心和驱动作用,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就业指导中的职业自我概念教育,具体做法如下:

1.重视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职业价值观是职业自我概念的核心。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都对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片面追求物欲满足、只重视眼前利益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我们应当对广大毕业生进行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和艰苦创业教育,增强毕业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之在职业选择时能够自觉地将个人需要与国家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他们拥有很高的爱国热情,愿意为国家的现代化奉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毕业教育中,我们应当继续强化这种正面教育,帮助他们建立一个积极健康的职业价值观体系。同时协助毕业生进行价值观的澄清,使其能够清楚自己价值观体系中各种需要的权重,使他们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选择,并能够对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

2.提升毕业生的自信:积极的自信是现代人才的必备素质,也是择业的重要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自我概念,要首先重视对他们自信心的培养。我们要帮助他们克服对自我苛求完美的心理。一些人由于对自己的要求过于完美,在择业过程中,不能接纳自己的不足,盲目与别人攀比,他们时时担心自己的失败,不敢参与竞争,所以常常给自己的职业选择带来许多压力和困难。因此我们应当协助他们克服完美主义影响,使其能够正确地接纳自我,在择业过程中,充分认识并发挥自己的长处。要鼓励毕业生大胆尝试,提高自己的自信。

择业心理范文3

【关键词】中职生;个性;择业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022-01

中职生因为自身的个性问题,造成在择业就业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导致就业难的现象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难题。在择业就业中,他们的个性心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 中职学校学生的个性心理问题

个性是个体经常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中职生中“落水者”的心态,“失败者”的心态,“多余人”的心态比较普遍,使得他们难以拥有一个健康健全的人格和振奋向上的个性面貌。

(1)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不少中职生在进入职业学校时就觉得自己是被淘汰的或者被遗弃的人,认为自己是将来没有出息、事业上难有作为、几乎没有什么希望的人,因而往往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政治思想上不求进步,学习上不思进取,生活上自由散漫。一些职校生抱着混世度日的心态打发人生,甘愿沉沦,听天由命。

(2)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现在的中职生大部分是来自社会底层,由于缺乏来自长辈的关爱,集体观念差,难以顺利适应职业学校的集体生活。加上缺乏比较正统的集体生活的磨练,中职生社会生活经验不少,但是难以获得社会主流的认知、认可,从而对社会现象缺乏理智的判断,分不清哪些是对的或错的,哪些事情对自己人生发展来讲是最重要的,而哪些在目前又是次要的。面对快速多变、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职生比同龄优势群体的学生显得更加困惑和无所适从。

(3)人格尊严受到严重损害。由于初中阶段学业成绩的不理想,不少中职生的人格尊严得不到认同。社会上很多人都忽视中职生,他们成了世人眼中“不上进”的顽劣,是老师眼中“不可教”的孺子,是家长眼中“没希望”的一代,是亲友眼中“不学好”的典型,是现实社会中“多余人”的代表。可以说,与普高生相比,中职生的人格尊严问题比较突出。

(4)不良性格特征普遍存在。从当前中职生个性塑造的实际情况看,狭隘、妒忌、暴躁、敌对、依赖、孤僻、抑郁、怯孺、神经质、偏执性、攻击性等不良的性格倾向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中职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一些中职生可以毫不犹豫或毫不内疚地说谎、欺骗、敲诈或偷盗,“边缘性人格”、“双重人格”、“物化人格”等并不少见,性、分裂性、戏剧性等人格障碍倾向在一些职校生言行举止中也有明显表现。

(5)社会往萎缩。在初中阶段,由于学习成绩的不理想,自然在以学业好坏为标志的学校、社会里,职校生就是笨孩子、傻学生,座位是在教室的后排,上课没有被提问的机会,根本没有参加学习竞赛的可能,有些老师和同学都懒得与他们打交道,一些家长甚至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与职校生来往相处。进入职业学校后,一些中职生对正常的社会交往仍然心存疑虑,总是怕这怕那,尤其是担心别人会瞧不起自己,因而不愿意与过去熟悉的人打交道,不愿意暴露自己职校生的身份,有意回避正常的社会往,甚至希望自己与世隔绝。

(6)异往上的行为偏差。随着性意识的觉醒,中职生已经逐步度过了异性疏远期,而走进了异性接近期。他们渴望与异性多接触交往,和异性谈话交流会觉得十分高兴,和异性在一起活动感到特别兴奋、愉快。他们渴望有能够亲近的异性朋友,希望建立良好的异往关系。由于情感的冲动性,不少中职生分不清友谊和爱情的界限,不能理智对待自己朦胧的情愫,过早地追求所谓的爱情,因而中职生早恋现象比较普遍,由此而引发的中职生品德心理问题和过错等违纪现象比较多见。

(7)代际交往的隔阂明显。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代际冲突是一种必然的现象。而在现代社会转型期,所谓的“代沟”、“代差”问题更为明显和突出。不少中职生与父母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比较困难,经常埋怨父母教师不理解、不尊重自己,轻视父母教师的存在和价值,与父母教师的矛盾冲突不断,甚至可能产生严重的行为冲突。

2 中职学校学生的择业就业心理问题

每一个即将走向社会的中职学都想拥有一个理想的职业,成就一番事业,择业就业是他们实现理想的第一步,也是走向社会的关键一步。作为特殊群体,他们有自身的特点,就决定了他们在就业中出现了许多兴奋、紧张、忧虑问题。

(1)择业就业依赖退缩心理。虽然现在实行的是“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但许多中职生还是寄希望于学校或家长帮助解决自己的就业门路或去向。对于中职校承诺保证毕业推荐就业的那些专业,职校生往往是十分喜爱、情有独钟。这也说明不少职校生在内心深处还是惧怕或不愿意自主择业,更缺乏创业精神和能力。

(2)择业紧张焦虑心理。能不能顺利就业,成为许多中职生的一大“心病”。一些中职生担心自己的学历低,专业技能水平低,害怕“毕业就是下岗”,有的中职生甚至为此寝食不安。还有的中职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没兴趣,自己又没有办法改变现实,整天心绪不宁、唉声叹气、愁眉苦脸。

(3)择业思维定势心理。一些中职校生为所学的热门专业所困,希望找到有社会地位的、体面轻松的、收入高待遇好的理想的就业岗位。一旦要放弃所学的专业,一些中职生就显得无所适从,心理极度矛盾。

(4)盲目从众心理。尽管竞争越来越激烈,可是很多毕业生还是一个劲地往一个地方挤,这是中职生在择业中的特点,往往几个同学要在一个单位工作。所以,只招一名员工的岗位几乎没有人报名,招得越多的岗位学生报名越踊跃。其实盲目从众,特别片面评价企业现象是中职生的特点,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来说是一个致命失误。

(5)好高骛远心理。有一些中职生,眼高手低,不从实际出发,在择业上期望过高,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这使得他们在竞争中也会失去很多的机会,有些学生被安排到好的岗位沾沾自喜,由于缺乏吃苦的准备,往往时间不长就感觉工作枯燥,抱怨工作无聊,最终再好的机会也把握不住。而被分配到差岗位的同学则感觉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一旦受到挫折,往往感到悲观失望,对自己、对未来失去信心,怨天尤人、消极等待,宁愿闲赋在家,也不愿正视自我。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中职生个性和择业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多种多样,其产生的原因也比较复杂。而解决中职生存在的这些个性和择业就业心理问题,需要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多方协作,共同关心这些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创峰.职业与人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 朱铁汉.试论高职教育中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J].职成教育,2006,(5)

择业心理范文4

【关键词】 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对策

随着高校毕业生择业制度的深化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市场体制的逐步确立,"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择业的主要形式。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对其择业行为有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使大学生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顺利就业,而且可使大学生在择业后顺利地适应职业及环境,尽快发挥自己的才能[1]。健康的求职心理是打开就业成功之门必不可少的钥匙。

1 大学生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1.1 择业自卑感 自卑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在择业问题上,自卑感强的人表现为对自己的潜能优势缺乏了解,缺乏自信心,这是大学生很容易产生的消极心理。部分大学生过低地估价自己,总是自惭形秽,自己看不起自己。在择业过程中自己拿不定主意、犹豫、退缩、信心不足,对自己能胜任的工作不敢说"我能行",而总是"试试看",当遇到几次求职挫折后,更是萎靡不振,自我封闭。

1.2 择业焦虑 毕业分配制度改革使大学生求职择业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拓宽了大学生职业选择面。而对职业选择自由度越大,职业选择行为的责任越重,择业心理压力便越重。有的同学面对用人单位严格的录用程序(如笔试、口试、面试、心理测试)而感到胆战心惊;有的因性别、学历层次等而不敢大胆求职;有的因自己学习成绩不佳烦恼;有的因自己能力低而紧张。毕业前夕,过度焦虑,如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化解,则会严重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给求职带来不必要的困难,甚至造成择业失败。

1.3 茫然心理 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在历经十余载寒窗苦读之后,渴望在社会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发挥才能的位置,但自己究竟能够做什么心里却不清楚。部分大学生过高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对一般用人单位不屑一顾;还有一些大学生过低估计自己的水平,对自己缺乏自信,优柔寡断,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我,从而坐失良机。过高或过低评价自己,在就业的过程中,都容易引起大学生职业定位的偏差,出现好高骛远或者悲观失望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就业的选择[2]。

1.4 择业嫉妒心理 择业嫉妒心理就是在求职过程中对他人的成就、特长或优越的地位等持既羡慕又敌视的情绪。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嫉妒心是市场经济竞争中的一种不正当的以极端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有害心理。这种心理的主要特征是把别人的优势视为对自己的威胁,因而感到心理不平衡,甚至恐惧和愤怒,于是借助贬低、诽谤以至报复的手段来求得心理的补偿或摆脱恐惧和愤怒的困扰。在求职问题上嫉妒心理表现如看到别人某些方面求职条件好,或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时,产生羡慕,转而痛苦,又不甘心的心态。甚至为不让他人超越自己,而采取背后拆台等不良手段。他人成功了则说风凉话、讽刺挖苦、造谣中伤以发泄自己的恼怒。在择业中嫉妒心会使人把朋友当对头,使朋友关系恶化,人际关系紧张,当然也影响求职的顺利进行。

1.5 盲目攀高心理 大学生求职择业时盲目攀高,即对主客观条件的估量不够准确,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素质和条件,一心追求大城市、高报酬、条件好的用人单位。由于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自我评价过高,认为自己是德才兼备,所以求职中不肯"屈就",对稍有不对胃口的用人单位就抱着拒绝的态度,结果是机会错过,难以择业。或者是毕业生没有调整好自己的择业心态,只是想找待遇或工作条件最好的单位,而不顾自己的专业或自己的某些缺陷是否适合这一行业。

1.6 消极依赖心理 在择业过程中,一些大学生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推销自我、依赖自身的努力去赢得用人单位青睐,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地方就业主管部门、家庭,或静候学校和地方的安排,或依靠家长去四处奔波,缺乏择业的主动性,等靠思想和依赖心理严重,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劣势[3]。

2 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择业观念滞后于就业制度的改革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学生分配制度被彻底打破,但是,人们已经习惯的包分配的观念还依旧存在,"自主择业"的择业观念还没有完全被家长及大学生所接受;又由于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与单一的就业观念的矛盾日趋突出,同时旧的择业观念仍然左右着部分大学生及家长的思维,从而造成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偏差,产生心理问题。

2.2 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 由于新的就业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渗透到了大学生就业领域,双向选择过程中凭关系择业还有一定市场,"优生优荐","优生优选"的原则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以至出现优生不一定有好单位,差生凭借关系照样能找到好单位的现象,这些现实存在因素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的公平竞争,造成部分大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2.3 家庭因素的影响 一些家庭在传统思想和观念的支配下,为上大学的子女设计了一个理想的就业蓝图,并千方百计地帮助子女安排工作,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选择的职业工作环境好,社会地位高,报酬高,无风险又稳定。这种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子女安排一切,往往不考虑子女的主观愿望和个性特点及能力特长,由于家长和子女思想得不到统一,或者家长的行为与学校的教育相矛盾,往往导致大学生择业的矛盾心理。

2.4 就业指导工作的滞后 一些学校只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与传授,放松了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忽视了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择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缺乏分析和研究,对就业观念、择业技能和技巧缺乏系统的指导,就业指导工作明显滞后于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导致大学生产生就业心理问题。2.5 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 一些大学生自身素质不强,他们或者心理发展不成熟,承受不起挫折与失败;或者由于不努力,学习成绩差,动手能力不强,缺乏实践经验;或者由于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道德修养差,胸无大志,只考虑眼前利益;或者由于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些素质的欠缺导致竞争实力欠缺,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造成求职过程中一些心理障碍的发生[4]。

3 对策

3.1 更新择业观念,正视社会现实 大学生中诸多心理障碍往往是由于择业观念不正确而产生的,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择业中,首先要正确处理好个人需求和社会需要的关系。在注重个人价值实现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社会的需要;其次要改变过去那种"一次就业定终身"的思想,对于毕业生,不必向以往那样看重毕业时的第一次就业,因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流动日益频繁,人们择业的空间和选择余地也在逐步地扩大;第三,择业时,应该把用人单位的环境是否具备一个有利于个人健康发展作为主要考虑因素。毕业生的眼光不能仅仅停留在用人单位的待遇方面,而应该结合自身特点,考虑用人单位是否具备个人潜能发挥的空间。正视社会现实是大学生择业必备的健康心态之一。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职业选择的机会也在增加。我国目前的经济、教育结构仍存在不合理的现象,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不可能令每一个人都满意。因此,大学生必须从实际出发,更新择业观念,正视社会现实。

3.2 树立择业信心,积极参与竞争 自信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也是择业成功的前提。大学生应该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把客观条件和个人理想结合起来,树立择业信心。这就要求大学生平时就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质,把握好每一次机会,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择业中充满自信,积极参与竞争。

3.3 培养独立意识,提高承受能力 大学生在校期间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心理思想等方面都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对于择业中所产生的心理障碍,最主要还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学生平时要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特别在面对挫折时,要善于积极调整自我的心态,客观分析,积极进取[5]。

3.4 加强就业指导,开展心理教育 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误区和心理问题,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对就业政策的不了解,对求职择业的环境不熟悉,盲目择业,造成了心理失衡。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一要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广泛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介绍社会发展状况和就业形势,并对其进行有关求职择业的专业知识培训,使其全面认识与理解政策和就业形势,掌握求职中的基本技能和技巧;二要进行榜样教育,既要在往届毕业生中寻找艰苦奋斗、业有所成的榜样,又要在应届毕业生中树立意志坚定、自愿到基层工作的榜样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三要早抓、齐抓就业教育,就业教育应从学生走进大学校门的第一天抓起,它不仅是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而且是整个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全体教、职工,尤其是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让学生了解学生与就业的关系,社会职业对人才的要求,使学生尽早树立起良好的就业心态和健康的就业心理素质。同时,学校要加强就业心理咨询工作,了解掌握择业阶段毕业生的心理状况,通过团体辅导与个别咨询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做好择业前特别是受挫折的心理准备[6]。对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要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问题,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

3.5 心理调适方法

3.5.1 自我心理暗示 自我心理暗示是利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手段,对自己施加影响,从而达到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通过自我心理暗示,大学生可以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在择业中大学生可以经常用一些诸如:"沉着、冷静"、"谦虚"、"我一定能行"等简短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调节自己的情绪。

3.5.2 适度宣泄法 适度宣泄法是通过某种途径把内心的冲突发泄出来,以使心理得以平衡。当感到紧张或焦虑时可以进行适度宣泄,向老师、同学、朋友倾诉自己的忧虑和不满,也可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消除心理压抑。

3.5.3 放松训练法 放松训练法是通过练习,学会身心放松的方法。大学生可以利用某一物件来发挥自我想象的能力。在此过程中使自己的头脑清醒、心情愉悦,该法可以减轻或消除各种不良反应,如焦虑、紧张、头痛等。

3.5.4 注意转移法 注意转移法是通过转移注意,使个体的注意力由消极情绪转移到积极情绪的一种方法。为此,大学生可以有选择的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将注意力转移到积极的活动中,使自己没有时间沉浸在那些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良情绪中。

参考文献

[1]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李晓东.大学生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极其调适[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18(6):57

[3]刘颖.大学生择业不良心理浅议[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4:59

[4]梁光霞.大学生求职择业心理调适方法探讨[J].九江学院学报,2004,4:35

择业心理范文5

关键词: 中职生 择业不良心理 调适

中职生进行职业选择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力,而且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并保持良好的心态。中职生由于年龄偏低,身心发展不成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一些心理冲突、心理误区、心理障碍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中职生的择业前景,阻碍了中职学校就业率的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择业心理辅导和调适,对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确定就业期望值、端正职业选择态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常见的择业不良心理

(一)自视清高的自负心理

有些中职生在择业上往往好高骛远,没有将自己位置摆正,没有认识到中职生所从事的职业及岗位应是生产第一线,所做的工作必须从最基层做起,于是这部分中职生对用人单位横挑鼻子竖挑眼,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脚踩几只船”的恶性循环,从而造成择业受挫,产生心理失衡。

(二)妄自菲薄的自卑心理

有些中职生认为上中职学校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在学历上比不上大学生,在动手能力上比不上高职生。因此,他们往往自责、贬低或惩罚自己,潜意识中就有自卑和压抑心理。再加上这些中职生在高薪岗位的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更加剧了他们的自卑情绪,从此他们对前途担忧,对未来丧失信心,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

(三)瞻前顾后的矛盾心理

部分中职生在择业时,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会左右为难。他们既想在待遇稳定、风险较小的机关、事业单位就业,又嫌收入不高;既想自己创业,得到较高收入,又觉得很辛苦。于是他们举棋不定,总是进行痛苦而矛盾的选择。这种既要顾及工作性质、发展前景,又要考虑地理位置、经济收入、福利条件的矛盾心理,最终使这些中职生失去太多的时间与机会。

(四)无能为力的悲观心理

一些中职生在择业中因受到挫折而感到无能为力,出现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心灰意冷,情绪低落;看破红尘,听天由命等悲观心理。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他们不再主动争取择业机会,不再努力。这种心理与择业的竞争机制和社会环境是不相适应的。

(五)紧张恐惧的焦虑心理

部分学生不顾自身条件与社会对中职学生的市场定位,过于看重初次择业对一生的重要性,往往不自觉地加大自己的心理压力,精神过于紧张,一旦现实的求职目标与自身的理想职业不相符时,就会产生挫折感,就会导致择业焦虑,产生紧张恐惧、愤世嫉妒的焦虑心理。

(六)随波逐流的从众心理

部分中职毕业生在择业时,“人云亦云”、“大多数人选择哪里自己就选择哪里;大多数人往哪里挤,自己就往哪里挤”。他们认为,大多数人钟情的工作一定是好工作,大多数人选择的一定没错。这些人毫无主见,盲目跟风,随波逐流,采取不切合实际的从众行为,最终一事无成,空留一声叹息。

(七)托亲靠友的依赖心理

有些中职毕业生由于家庭、社会条件较好,在择业过程中把希望寄托在父母、亲戚或朋友上,寄托在拉关系、走后门上,有的甚至由家长出面与用人单位洽谈,孰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恰恰让用人单位对中职生产生缺乏开拓能力、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差的印象。这种依赖亲戚朋友、依靠父母关系择业的学生,不可能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二、择业不良心理调适的对策

(一)择业前的心理准备

1.理念转变准备。

通过人才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中职生择业的主要方式。但是,现在仍有许多中职生留恋过去“统包统分”的择业制度。他们片面理解择业,认为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才是择业,而认为到三资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单位工作,则认为不稳定、不可靠、不保险。因此,中职生要转变观念,摒弃干部身份、国企身份的概念,破除人为把工作岗位分成高低贵贱的观念,用“不求对口先择业,先求生存后发展”的新观念去指导择业实践。树立只要有一份工作,有一份相对固定的收入,不管在国有单位,还是非国有单位,甚至从事个体工作的大择业观,在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专业、特长、能力的基础上,还要调整好择业期望值,找准坐标,使自己的职业意向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

2.角色转换准备。

做好“学生――就业者”的角色转换准备是很重要的。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在职业学校学习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娱乐都有规律,在这样一切都已安排好的环境里,容易萌漫的情调和美好的理想,但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这就需要中职生转变角色,抛开浪漫和幻想,认识自己所处的真实地位和“严酷”的社会现实,实事求是地面对就业这样一个现实,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冷静地进入求职状态,认识了解社会,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需要,在选择社会职业的同时,也接受社会的选择,正确地迈出人生关键的一步。

3.自我认识准备。

自我认识就是对自身条件进行准确的评估,它有利于塑造优良的人格,有利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中职生要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才能信心百倍地迎接生活的挑战;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克服沾沾自喜,骄傲自大。认识自我,可从气质、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生理特征等方面进行。

4.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准备。

就业心理准备是学生就业前一种发自内心的职业训练活动。这种心理活动一般从学习专业课开始,通过对专业课的学习,学生从所学专业的内容、服务对象等方面,逐步认识到自己今后所从事的职业性质、职业特征,逐步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把学习的焦点集中在有关的专业课上,为今后就业做准备。专业知识是从事岗位工作最直接的知识。专业技术更是招聘单位最看中的。只有搞好学业,发展特长,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面对招聘者才可能信心十足。

(二)择业心理素质培养

1.敢于竞争,开拓进取。

首先,要敢于竞争。竞争意识是中职生在择业时应具备的最基本心理素质之一。一是要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二是必须在心理上同“铁饭碗、大锅饭”的传统告别。从社会进步和深化改革的角度来加深对竞争机制的认识,自觉地正视社会现实,做好参加竞争的心理准备。

其次,要善于竞争。一是确定适当的期望值,即个人愿望与社会需求的比值,因为期望值过高会使心理压力加大,注意力难以集中,造成焦虑,影响正常的发挥。期望值过低,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失。二是在求职面试时情绪要轻松自如。克服情绪上的焦虑和波动,做到仪表端庄,举止得体,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积极参加学校或企业组织的各类竞选、竞岗,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2.树立自信,不怕挫折。

在求职择业中一定会遇到挫折,此时切不可搭拉着脑袋,失去了信心。实际上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适度挫折具有鞭策激励作用,它对失败者并不是淘汰和鄙视,相反,促使失败者振作起来,彻底摆脱“等、靠、要”的择业心态,加快自立自强的转化过程,成为新时代的开拓者。

3.恰当定位,看重发展。

求职择业时应恰当定位,看重发展,切忌“这山看着那山高”。对于单位的好坏要辩证地去看,今天好的单位并不意味着将来也好,今天看起来不那么吸引人的单位,也不会是永远没有发展机会。就业竞争的加剧带动了收入的普遍提高,中职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要面对“鱼”与“熊掌”的选择,对此求职者不妨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个人的发展及前途应是关注的重点,报酬应放在次要地位,不要急功近利。要善于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地理条件等因素综合判断,认清就业形势,抓住机会顺利择业。

4.正视现实,放眼未来。

要正视现实,增强应变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尽可能完善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以便与就业市场的需求保持最大的适应性。中职生免除就业烦恼的良方之一就是增强应变性,尽可能多地学习理想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以便把握未来机遇,取得成功。要拓宽专业认识面,清楚专业和职业的关系,处理好现实和理想的矛盾、所学专业和未来工作的矛盾,这样择业和创业的天地才会更宽。

5.认识职业,追求事业。

职业具有维持生活、发展自己、贡献社会的价值。个人通过职业获得维持自己和家庭生活的报酬,并使个人某一方面的才干得到提高,抱负得以施展,贡献社会的价值得到体现。个人只有把握好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才能画出人生绚丽的彩虹。有些中职生片面追求自己认为崇高的事业,而不愿意投身于平凡的职业活动,殊不知,大凡事业成功者都是从平凡而有意义的职业活动做起的。所以中职生要正确对待社会分工和职业差别,明确各种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实际价值,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培养吃苦耐劳、务实创新、廉洁奉公的作风。

6.调整心态,奋发向上。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择业心理受到冲击,“端铁饭碗,拿铁工资,坐铁交椅”已变得不太可能,人们都面临着择业、就业、失业、再择业的问题,因此具有健康成熟的择业心理,保持奋发向上的心态,克服浮躁情绪,避免速成心理,务实作风是中职生应该倡导的心态。切莫“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想做”,“自己不努力,事事怨他人”,瞻前顾后,互相攀比,心存侥幸,坐失良机。为此,中职生要进行职前“心理充电”,做好心理调试,明白在当前择业严峻的形势下,想轻而易举地找到满意的工作是不现实的,必须有良好的心态,有“好事多磨”的耐心,有不等不靠不抱怨的思想,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去,在竞争中磨砺,在奋斗中成熟。

参考文献:

[1]杨玲,王爱兰主编.教育心理学.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2]马玉荣主编.青少年心理健康大讲堂.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择业心理范文6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选择 心理调适

毕业生在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市场进行自主择业。如今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就业机制。在失去了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实行统招统分这把“保护伞”后,面对自主择业,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心理是复杂多变的。

一、当代大学生的择业现状及心理

1.当代大学生择业现状。

在新的就业政策指导下,大学生通过人才市场进行自主择业。大部分毕业生参加人才交流会都可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顺利实现就业。但还有部分大学生在就业中遇到挫折,因而灰心丧气。有的大学生甚至认为社会不公平、就业机会不均等而陷入痛苦之中不能自拔。

在面临具体的职业选择和社会走向时,因为社会环境、需求与个人理想存在差距,许多人的价值观取向不稳定。一位多年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老师对全国多所学校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进行了跟踪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心理呈现如下趋势:一是有远大的抱负,择业很实际,“求稳”仍然是目前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的主流;二是向往广阔的发展空间,高回报的福利待遇,“求高”代表了一部分毕业生的择业意向;三是崇尚个性化发展,跳出传统观念思维,“求变”已成为一些思想活跃的大学生择业的新理念。另外,伴随着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鼓励和各种优惠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自己做老板,这已慢慢变成一种时尚。

2.当代大学生常见的择业心理。

(1)焦虑恐惧心理。就业制度的改革,为大学生择业提供了多样性的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大多数学生对此渴望已久。绝大多数人认为:在市场经济意识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今天,一个人如果缺乏竞争意识,或竞争能力不强就极有可能成就不了事业。但还是有一部分人却缺乏竞争的勇气。许多大学生在社会为其提供的竞争机会面前顾虑重重、谨小慎微。尤其是在择业中遇到困难时,常常不善于调整自己,缺乏竞争的勇气。这使得部分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表现出焦虑心理。由于担心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能否找到一个适合自己专业特长、工作环境优越的单位,用人单位能否选中自己等问题,造成在精神上负担过重,紧张烦躁,产生焦虑恐惧心理。

(2)自卑沮丧心理。新时代的大学生大都有较强的自我观念,但他们缺乏把握自我的能力。在择业中,大学生们希望社会能够承认自己,并尽快融入到工作当中去。但由于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最终定型,再加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不少大学生往往不能客观地分析和评价自我。他们往往会因德、才、性格等方面有所欠缺或不足,在经过多次择业受挫后,灰心丧气,产生沮丧及自卑心理,甚至认为社会不公平,就业机会不均等,陷入痛苦之中不能自拔。

(3)自负心理。在择业中,很多大学生都愿意根据自己的专业实现干一番事业的愿望,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愿碌碌无为。然而现实中他们没有认清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式,择业时自命不凡、眼高手低,看重安定舒适的生活,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去,不愿到边远地区去或不愿深入基层,缺乏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有的甚至幻想一举成名、一蹴而就。

(4)依赖心理。一部分应届大学毕业生虽然接受了几年的大学教育,但在很多事情上还是缺乏一个大学毕业生应有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择业时,他们往往对一个单位是否适合自己,不是靠自身思考来决断,而是通过听取长辈及他人之意,表现出较强的依赖心理,缺乏相应的自主抉择能力。

二、影响当代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因素分析

影响当代大学生择业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但总的来讲存在客观和主观上的影响因素。

1.社会客观因素的影响。

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的连年增加,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2006年毕业生比2005年增加50多万人;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东、中、西部的区域结构性矛盾和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矛盾同时存在;一些地方的政策还没有完全破除,包括有些城市限制外地生源落户的问题难以彻底解决;单位用人观念和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尚需转变。

2.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

应该说,消费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但现实是,许多大学生在择业中依然抱有“天之骄子”的幻想,并没有认识到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新变化。且对自己的知识、能力、性格、爱好、气质等因素也缺乏真正的了解。因此,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往往会出现以下与自己不相匹配的问题。

(1)兴趣与职业选择。兴趣问题在大学毕业生选择职业时有着相当重要的关系。一个人在职业活动中能否发挥出聪明才智,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兴趣爱好。兴趣是职业的起点,也是职业适应的起点。所以,大学生在广泛多样的兴趣下必须确定一个符合社会需要的兴趣,才有利于在职业选择中确定自己的竞争优势。

(2)气质、人格与职业选择。一个人对某种职业有兴趣,并不能说明这个人就具备了从事这种职业的气质。很多大学毕业生在职业选择时,只从兴趣出发,忽略了气质与择业的关系,造成了适应职业的困难,拉长了职业适应期。性格对职业选择其实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外向型性格倾向于选择那些需要很强的自我表现性、兴趣性和敏捷灵活性等特征的职业;而内向型性格则更适于选择理论科学研究性强、与物打交道较多、需要高度的细心和耐心的工作。因此,我们在找工作时应该把握好自己,正确认识自我。

(3)能力与职业选择。能力是人的个性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力有一般能力、特殊能力之分。一个人不了解自己的能力,就很难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所以大学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需要先看清楚自己是否具有与这些职业相适应的能力。

三、对当代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建议

职业选择是复杂又简单的事情。一方面它是一个多维的坐标,方向太多而难以掌握,其中既要考虑社会需要、家长亲友的意见,又要考虑实现自我的需要。另一方面它又不是一团乱麻,是有规律可循的。各高等院校及相应的政府管理部门应该重视对大学毕业生进行职业选择的正确引导,以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

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首先,我们应帮助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端正择业心理。其次,要求大学毕业生面对现实,务实择业。每个人的学历、专业、能力水平都不尽相同,每位大学毕业生都应对自己各方面的情况有一个客观公正的了解,正确认识自我,多务实,少幻想。再次,鼓励大学毕业生积极参与竞争。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毕业生应当积极创造就业机会,同时注意冲破传统的择业观念,改变走“独木桥”和“一次就业,终身不变”的旧观念,拓宽就业视野,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自主择业。

2.提高大学生自我调适的自觉性。

如果每个大学毕业生都能主动、自觉地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和适应环境,使个人与环境保持协调,就可以顺利渡过难择业关,进入人生的下一个目标。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心理调适的作用,提高自我调适的自觉性和自主性,立足于通过努力使自己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以利于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健康成长。大学生在脑海里时刻要有优胜劣汰的意识,并自觉选择某些良好的个性品质作为自己的努力的目标。

3.完善就业信息服务,拓宽就业渠道。

上一篇舞蹈文化

下一篇草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