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说明文的作文范例6篇

关于说明文的作文

关于说明文的作文范文1

辛苦您了!我知道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但是我很庆幸, 那就是我可以用自己的行动来给大家当先驱。唯一感到抱歉的是占用了大家宝贵的时间,我知道这次是我的错,我承认我用了过激的方法来表达我的思想,我怎么可以用我的拳头来亲吻别人的脸,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一个肢体动作的错误。而语言上的迟缓,思想上的麻痹更是有我身上体现无疑。这些小阶级主义的错误让我脱离了老师的教导以及伤害了党和国家对我所寄托的希望。至此事之后,我保证以后绝不会再有这种事情发生。再一次为占用了大家的时间而作出深刻的道歉。”

不过,人总是会犯错误的,当然我知道也不能以此作为借口,我们还是要尽量的避免这样的错误发生,希望老师可以相信我的悔过之心。“人有失手,马有失蹄”。我的不良行为不是向老师的纪律进行挑战。绝对是失误,老师说的话很正确,就是想要犯错误也不应该再您的面前犯错误,我感到真的是很惭愧,怎么可以这么的......

相信老师看到我的这个态度也可以知道我对这次的事件有很深刻的悔过态度,我这样如此的重视这次的事件,希望老师可以原谅我的错误,我可以向老师保证今后一定不会再您的视线范围内出现我手机的身影,也绝对不会在上课的时间内再玩手机,也不会让手机在上学的时间内开机。

这几天我真的是很深刻的认识到了我的错误,知道了老师说的话不能够装做没有听见,老师说的话就要听从,老师说的话也绝对会实现她的诺言,老师所要管的一定是为了我们学生好,所以我们不用挑战老师的纪律,我们还是学生,没有能力对老师说出来的话产生不听从的想法,我们学生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好好的听从老师的话,好好的学习好,让老师可以放心,让老师可以信任。

关于说明文的作文范文2

首先,考前认真研读《考试说明》,是因为《考试说明》充分体现了命题的指导思想与命题的基本原则,具有规范考试命题和指导备考的双重作用。

《考试说明》不仅细化了《考试大纲》有关考试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而且明确了试题的题型设置和难易比例,并提供了示例样题,大大增加了考试的透明度。因此,研读《考试说明》,除了关注学科所考知识点的表述,更要关注有关能力要求的说明,注重由应知走向应会,减少盲目性和不确定性,从而更为全面准确地实施各项复习应试的策略。譬如对2011年江苏语文高考《考试说明》中关于现代文阅读取消选择题而完全采用简答题和表述题的说明,就不能只停留在题型变化的理解之上,而是要全面分析题型变化会给文本解读、问题思索及思考应答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甚至包括赋分的变化,都要能相对应地加以说明。

其次,考时答题内心有所说明,是因为在各种表达方式中,说明尤为强调科学、客观有标准,这正符合考试特别强调公平、公正的原则。同时,说明又是语文试题答案呈现的主要表达方式。

2010年江苏语文高考试卷,直接与说明的表达方式关联的就有好几处,涉及阅读对象、问题设置和终极要求等。像要求提取关键词的第3题,语段本身就是说明文。再就是在题干上直接明示要求加以“说明”的,有第9题的(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第16题:文章题为“谈静”,但最后一段才写到“静”,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特别是作文,“绿色生活”的命题包含了较多的说明的成分,加上“除诗歌外,文体自选”的要求,写成说明文或者具有说明方式的文章也就很自然了。

必须充分认识:以阅读理解、阅读鉴赏为主体的语文试卷,其所有关于文本解读的问题都需要用说明的方式来进行回答,包括关乎文本全篇的思路、意蕴、情感和指向文本局部词、句、段的含义、作用、特色等。其中,凡明确要求加以说明的问题,又更为强调客观性和逻辑性。回答问题要客观,就是要从所问对象(指向)的实际出发,不能有丝毫的主观臆测和判断;回答问题讲逻辑,就是要完全合乎对象的特征以及自在的存现关系。譬如第9题的(2)对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所表达的惜别深情作简要说明,就必须说清楚“醉”与“别”的关系,是因为就要与知音惜别而借酒浇愁,不能只说“借酒浇愁”或“不忍分手”;对“江风引雨”,更不能用叙述或描写的方式来替代说明,或者把诗句翻译了了事,必须要说清楚此时风雨与诗人心中情感的关系,即悲凉的心情在凄凄风雨的烘托下愈发凄凉。再看第16题要求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讲求说明的顺序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在有了先后次第标识的框架下,对象和目的又决定着只可说明而不是复述。不少考生以叙述加说明的方式来加以回答,看似也答到了全文的思路,但完全是一种扫描式的碰撞,根本谈不上“简要”。

更多的时候,说明会渗透在高考语文试题问与答的结点之上,也就是针对所问,从分析对象到思考问题,最终组织应答,说明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思路和表达。像第13题,要求简要分析领队的形象。所谓分析,本质上就是要具体说明作品通过对人物哪几方面的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形象特征。需要的是说明而不是描绘,不明究理的考生自然不能简洁明快地点对点地加以说明,而是罗哩罗嗦地复述故事情节或对人物乱加评论,明显搞混了表达的主次轻重。还有第11题,要求分析画线部分描写峡谷险峻气势的表现特色。综合所问的对象和所提的要求不难看出,只要能概括说明作者为显现峡谷险峻气势而如何进行描写的即可,包括视角、方法、效果等,而不必做联想式的描绘或点评。其实,即使是像第7题判断下列对文言语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也还是一个能否说明的问题,即必须对相关选项的表述做出明确的为何不符合实情的说明。

面对语文试题,从审读题目到给出答案,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有所“交待”总是必要的。除了以说明的方式明确做出回答,更多的还是要在做出判断或组织应答时经历一个内在的思考、分析并加以自我说明的过程,这就是思维力,其对于确定结果的重要性是毋容置疑的。就拿第2题判断“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来说,就绝不能单凭感觉来做判断,至少要对其中使用不恰当的三个成语及其句子有所说明。选择的结果只是一个符号,但排除、筛选的过程却包含着说明的要素。由问什么到选哪个、答什么,始终都离不开对“为什么”的追寻,特别是文学类作品阅读中的探究题,更是过程性说明与终极性说明同在。像第14题: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首先,探究的结果必定要以说明的方式表达出来;其次,将探究的要求或方向具体落在文本上,就是要搞清并说明“小说―形象―意蕴”的内外联系。对形象,只要能说明类别特点即可,无需叙述描绘。据此就不难看出,《溜索》中有人物形象和动物形象,有个体形象和群体形象。然后分别说明其意蕴之所在:人物的个体形象体现了一种在艰险面前不畏缩的态度,人物的群体形象体现了一种在艰险面前讲协作的精神;动物的形象有牛、马、鹰,都是为了来隐喻人,意蕴自然各有侧重。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说明作者对其笔下这些形象所怀抱的情感态度,或褒或贬当一目了然。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了解它的特征开始的。包含有古诗文阅读、现代散文或小说阅读、现代实用类文本阅读几大块的一份语文试卷,强调的是对考生语文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查。应对这样的考查,就必须识得文本,懂得文体,只有深切了解并准确把住阅读对象的属性特征,才有可能与文本作深入的对话。而说明正是把住不同文体、文本特征最直接明了的一种方式,因为说明之“明”恰是落在对象的特征之上的。因此,只要触及文本阅读的主观题,都应有一个先于答题的关于文本属性特征的自我说明,而后再以说明的意思伴随着对题干的解读,并最终将这些意思融入到答案之中。像第12题,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么作用?只要能够说明“写牛是为了写人,环境描写也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也就能顺理成章地说明“牛的恐惧从侧面表现出峡谷的高峻”,“牛的恐惧映衬出了‘我’的紧张,牛的恐惧反衬出领队等人的无畏”。小说《溜索》四个主观题回答的如何,无不与自我是否清楚并能说明小说的要素关系有关。还有第9题(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分析之前,要在心里说出送别诗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大致走向,而后再联系诗句说明“代”的角度变化以及“情”的深远,其实也就是用诗句的意思来说明陆时雍如此评价的道理。不少考生简单地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作答,失却的正是对相关评价的具体说明。

说明之于作文的意义,更多的是关于“题”的各个方面。从命题看,由“提示语+题目+要求”三部分组合而成的作文试题,其中的提示语总是客观、平实地解说、介绍有关的对象或概念,并且事物与事理的说明同在。通过“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解说,也就很自然地导出了以“绿色生活”作为作文题目的要求。从审题看,能否准确领悟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即提示语与题目之间的关系,与能否做到符合题意作文息息相关。当提示语已明确指出“绿色成为崭新的生活理念”,作文还大写特写绿色的本义,不仅谈不上深切,而且很容易偏离题旨。那种把“绿色生活”当成衣食住行皆要带一个“绿”字的叙述或议论,无疑是没弄明白“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不是颜色而是理念的解说。

作文不能认识试题中相关说明的意义和作用,撇开提示语,又不能够自我准确地对题意做出解说,文不对题的情况比较严重。文本阅读答题,对分析思考过程中要有交待说明的意识认识不足,说不出也说不清该与不该,只好撒大网逮小鱼。从2010年江苏语文高考试题的设置以及考生应答的实际可以看出,认识不到说明作为一种介于形象与抽象、局部与整体、问题与答案之间不可短缺的思维与表达方式,认识不到过程性说明与终极性说明在阅读与写作时或内言或外表的价值和影响,就难以保证条分缕析、探幽抉微地答题和作文。

关于说明文的作文范文3

[关键词] 《续西游记 《西游记》 作者 兰茂

[DOI] 10.3969/j.issn.1002-6916.2011.01.043

不久前,笔者阅读了《云南日报》发表的对著名的神魔小说一百回《续西游记》研究的两篇文章,前文是容津o、纪兴的《兰茂与最早的》[1],后文是冉隆中的《关于的几点意见》[2](下文简称容文和冉文)。冉文赞同并肯定了容文的观点,都认为《续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云南嵩明县人兰茂,此书名中的“续” 是刻书者乱加的,《续西游记》与《西游记》“都无法比”。该报在后文另加编者的话中说前文“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有关部门召开了专门的分析论证会。”同时又说刊出后文,在于“希望各方人士对此问题继续进行探讨。”由此可见,对《续西游记》的诸多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是很有必要也是很有意义的。

笔者有幸认识了容老先生,是他将笔者引进研究《续西游记》的殿堂,笔者甘拜他为师,虚心向他学到了有关兰茂的不少知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随着对《续西游记》的进一步了解并查阅了有关资料,笔者对容文与冉文的某些观点产生了几点疑问,故谨以此拙文求教于容、冉两位学者与读者诸君。

一、容文和冉文关于《续西游记》的作者是兰茂的依据

容文明确指出,“明代著名学者兰茂的《续西游记》,是中国最早取材于唐代玄奘法师取经故事而创作的小说”。他还说“甚至有的人根本不知道云南先贤兰茂的名字,而随意把它署名为“无名氏”的作品”。冉文也说此书作者“到底是谁”,“我同意容津o等人的观点,可以判定,《续西游记》应该是明代云南杨林人氏兰茂所作” 。他谈到容文时说:“我觉得这些分析基本是经得起推敲的”。而容文的分析是什么呢,容文首先断言,此书不是吴本《西游记》的续作。容文进一步提出兰茂写作此书时是取材于如下三点:一是兰茂少年时常听长辈讲述唐三藏出家为僧的取经故事;二是《大唐西域记》和《大唐三藏慈恩法师传》;三是最有云南特色的素材,例如他寻访刭500行的《唐僧取经》古夷(彝)文本。此外他还说在语言运用方面有很浓的云南味道,其中有不少嵩明一带的方言。冉文明确表示:“我同意容津o等人的观点”,“应该说,他们的考据是做得比较细致科学的”。

二、笔者对容文、冉文提出如下商榷的观点

(一)笔者认为容文所持的论点及文中存在三条明显的不当

1、关于《续西游记》的“续”字怎么理解的问题。容文认为,在吴承恩的《西游记》刊刻问世并广为流传的情况下,“续”字是“刻书者便在兰氏著作前加了一个‘续’字。这样,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兰茂所著的《西游记》,书名就成了《续西游记》。”容文甚至说“即便是‘续’,兰茂所续的也绝不可能是吴承恩的《西游记》,而是对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未写之事进行文学想象而写成的新作。”容文同时又认为,兰茂写作时还续了《大唐三藏慈恩法师传》。

笔者认为此说并无根据。众所周知《大唐西域记》是由唐代玄奘口述、弟子辩机所写的关于取经沿途的风土人情、的写实作品,也是一部历史地理学的著作,一部小说去续一部写实作品似乎不太可能。这“续”字显然不是刻书者随意添加的。在此问题上,刘荫柏认为,是续了元人之平话,即《西游记平话》[3]。即便按容文此说来理解,结果发生了容文自己又卖矛又卖盾:既然说是“续”为刻书者随意添加,那么容文中所引的两首诗,也就是该书第一回的开头两首诗,其中有两句为:“要知驻世长生诀,一卷西游续案头”;“西游续记作何因,为指人生一点真”[4] 。不知容老对此诗中的这两个“续”字看到了没有,如何理解“西游续记作何因”的矛盾。其次,容文认为“续”字是刻书人为了区别与吴本《西游记》而在书名前所加的,《续西游记》的书名应为《西游记》。书名怎么能乱改乱动。即使是需要改动,例如把《石头记》改名为《红楼梦》,也必须得尊重原作者的思想及著作本身的意蕴,何况这种改法与《红楼梦》的改法有本质上的区别。如果书名都是可以乱改乱动的话,那么一部书谁看了觉得书名不合适都可以改它一下,若干年后就不知道谁是这部书的祖宗了。据笔者所知,容老所在的“兰茂学苑”在“重新整理出版”《续西游记》(其实是自费找印刷厂印制,现在因为欠费,大部分书尚被厂方扣押在厂)时己将书名改为了《南西游记》,并且在封面上标明作者及籍贯为“明. 止庵兰茂著 古滇 杨林石羊山” ,出版者为“兰茂学苑戏学部组编”。这个不伦不类的书名让我十分纳闷:到底是南游呢还是西游,或者是南西都同时游?令人不可思议。那种认为 “很可能是刻书者”不知道兰茂的名字而随意署上去的观点是对前人和文学极不尊重的表现,是不客观的。

2、关于《续西游记》的作者署名问题。今天我们看到的《续西游记》一书的作者署名为 “明无名氏作”[5] 即明朝时期不知名的人氏所撰写,这是客观公正的。这是因为,既然前人都有能力来出版此书,怎么会对作者乱署名呢?怎么可能没有追究过书的作者而随便署名呢?原因很简单,是因为编者在出版时早就了解此书作者尚有争议,而且争议非常大,并非“不知”和“随意” 地胡乱署名。

我们首先从时间上来看,为什么明代人对这部书没有记录,而到了清代袁文典纂辑的《明滇南诗略》即研究明朝时期云南籍人士诗文的重要专著中才有记载呢?孙楷弟因此说根据此书是可以“以为明兰茂撰” ,同时又说“毛奇龄” 曾经“言至今读《西游续记》”作者为“季跪”,此人“则作者明末人,非茂也。”[6]。这样,此书的作者就出现了两种说法,一说为兰茂,一说为季跪 。在季跪的问题上,已经有黄强发表文章,成功地论证了《续西游记》的作者不是季跪,他同时也否定了是兰茂。[7]

其次从书的内容来看,既然容文与冉文都认为《续西游记》是一部“早于吴承恩”的《西游记》。为什么不写唐僧取经的整个过程或者写“西游”, 结果却是写了“东回”呢?假如不是续什么作品的话,笔者认为书名当署为《东回记》更为恰当。最后也是最根本的,就是要透彻地分析和论证《续西游记》是否全面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倾向。因此,不应在作者人名上争论不休,而要证明兰茂一生的思想倾向以及他是否会去写这样一部文学成就不是太高的作品出来。这是颇有难度的研究课题,尚需日后再作努力。

3、关于兰茂与吴承恩的生卒问题。兰茂的生卒年与研究《续西游记》是明确相关的。容文对兰茂与吴承恩的生卒年份的说法有明显的错误。他说:“据多种史料记载,兰茂逝世于1470年,而吴承恩生于1500年,这是明确无误的事情。” 其实,兰茂和吴承恩的生卒年份一直都存在着争议,兰茂的卒年有两种说法:其一,清康熙二十九年李澄中撰的《兰先生祠堂记》、康熙五十九年编撰的《嵩明州志 .隐逸》、光绪十三年刻行的《续修嵩明州志.人物》均说“年八十卒”。其二,在兰茂卒后40年成书的明正德年间《云南志》说他“年七十四而卒”。民国《嵩明县志 人物》亦说他“年七十四卒于家,崇祀乡贤”。 同样,吴承恩的生年有1499年说、1500年说“吴承恩(约1500-约1582)明代小说家”[8] 、1506年等说法(祥见于蔡铁鹰著《西游记的诞生》),还有1510年之说[9]。不存在什么“这是明确无误的事情”。

(二)笔者对冉文提出如下商榷

关于从“留洋” 与“海归” 来看《续西游记》的“续” 的问题。冉文说:“《续西游记》写的是师徒数人由西返东,也就是说,写的是一群‘海归’的故事。《西游记》写的是师徒数人由东去西,也就是说,写的是一群‘留洋’的故事。”我认为,由此说来,既然一个是“留洋”,一个是“海归” ,必然就有承接关系,如果说是《续西游记》是在《西游记》之前的作品,也就是说先“海归”了才“留洋”, 这怎合乎逻辑呢?

(三)笔者认为《续西游记》是《西游记》之后的作品

从该书的内容和结构来看,很可能是吴本《西游记》以后的作品,并且续的也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西游记》,且作者依然为明代后期人,其证据有三:

1、从描写的时间上来看,《西游记》是写唐僧去西天取经,由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护送。一路上经历了八十一难。通过妖魔要捉唐僧,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来展示漫长的取经道路上的矛盾和斗争。而《续西游记》则是写唐僧师徒在西天取到经以后,保护经卷返回长安的经历。这时的矛盾不是妖怪要吃唐僧,而是要抢夺经卷。据说经卷能消灾去病,增福延寿。这本身在内容上就有承接关系。

2、正确看待鲁迅对《续西游记》的评价。他引用“《西游补》所附杂记有云,‘《续西游》摹拟逼真,失于拘滞,添出比丘灵虚,尤为蛇足’” 也,[10]此言评说了《续西游记》的美中不足之处,但应当说,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吴本《西游记》把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神力和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所以作者在其续作中只有故意把孙悟空的金箍棒、猪八戒的钉耙、沙和尚的禅杖说成是“佛门戒杀生伤命”而在师徒出发前就被释迦牟尼收缴了,从而添出了比丘和灵子虚暗中护送。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巧妙的写作手法。

3、从鲁迅的讨论中,可见鲁迅先生未见此书,足以说明此书的流传和影响不太大。但是他却认为这是一部《西游记》的续书,因为他知道为名著作续书是中国的一大文化传统。贞复居士在评点《续西游记》时也认为这是一部《西游记》的续书,同时都是一百回本。同时,在自考教材中也有:“《西游记》在明清两代的续书主要有五部,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有《续西游记》和《后西游记》”,“是名副其实的续书”等[11]。

总之,笔者认为容、冉两文的观点是深入研究《续西游记》的新成果,应当重视,它有助于把对此书的研究引向深入,但是把此书的作者判定为兰茂,还缺乏令人信服的分析和论证,而我提出如上的商榷意见,当然也不一定就正确。对于作者问题还应当继续深入探讨下去,只有做到了“百家争鸣” ,才能逐步搞清楚真正的作者问题,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参考文献

[1] 容津春、纪兴.兰茂与最早的《西游记》[N].云南日报,2010-8-6.

[2] 冉隆中.关于《续西游记》的几点意见[N]. 云南日报,2010-10-15.

[3] 刘荫柏.续西游记作者推考[J].云南社会科学,1984,3 .(106-107).

[4][5]续西游记[M].江苏文艺出版社 ,1986-3 .1.

[6] 孙楷弟.中国通俗小说书目[Z].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94.

[7] 黄强.《续西游记》的作者不是季跪[J].《晋阳学刊》,1998.(111-112).

[8]金志平、崔国政.中外文学名家名著词典[Z].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3-1 .236.

[9] [11] 罗宗强,陈洪.中国古代文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283.315.

[10]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41.

关于说明文的作文范文4

关键词: 《苏州园林》 说明文 说明方法 顺序 语言特点

说明文主要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教授知识的一种文学样式。它的主要特点是以传授知识,阐明事理为主。它不同于其他文体:议论文以理服人,记叙文以情动人,说明文在于传授知识。在通常情况下,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例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属于事理说明文,文章从多角度阐明花儿这样“红”的原因;《苏州园林》属于事物说明文,主要通过介绍表现苏州园林无论游览者站在哪个角度,眼前展现的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从近年来徐州市及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看,首先徐州市每年都在现代文阅读中出现说明文的题型,从分值上看有加大的趋势。其他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很少没有考察说明文这种文体的。针对不同的文体,当然有不同的方法和要求。因此,语文教师要在说明文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阅读说明文,要掌握哪些有关说明文的知识,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如何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技巧,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呢?笔者结合《苏州园林》,谈谈如何开展说明文教学。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在课堂中学生对说明文不感兴趣,由于学生在课堂中的消极表现会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但是,教师必须让学生掌握一些知识。其实与说明文相关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搞清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顺序及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掌握这些,学生在遇到说明文这种文体时就会知道从何处着手,在中考阅读中不会无从下手。

一、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而采取的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以下几种: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下定义和作诠释等。在《苏州园林》中为了介绍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列举了假山池沼的配合,“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绝不雷同”。通过举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它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作比较的运用及作用,在《苏州园林》中,作比较比比皆是。如在文章第一段,将苏州园林与其他各地的园林作比较,突出强调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概括苏州园林在全国园林中的重要地位;又如为了说明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点,将苏州园林与我国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进行比较,突出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点,因为苏州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的是自然之趣;分类别及其作用,在《苏州园林》中“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的四个讲究,分类说明,条理清晰,文章以下几段就紧紧围绕这四个方面说明的。分类别就是让文章思路清晰,有条不紊,让读者一目了然。

二、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就是作者要有条有理地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介绍清楚。说明顺序有以下几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时间顺序:就是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组织文章内容的。这种时间顺序一般是为介绍人物的生平、记录科学观察的内容及说明事物的制作过程的内容而写的;空间顺序就是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的形式,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前到后等进行说明。这种空间的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包括建筑物方面的比较多;逻辑顺序就是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安排的。逻辑顺序细化为由总到分、(例如《苏州园林》就是按照先总后分的逻辑顺序开展的)由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到细部(例如《苏州园林》,作者首先从苏州园林的整体着眼,介绍了它的地位和不对称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从大的方面介绍,再到花墙和廊子,细化到苏州园林的门窗及图案设计,这种结构是作者有心安排的)。逻辑顺序包括由主到次、由个别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等。近几年徐州中考说明文选段多为科技类说明文,例如2014年徐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说明文阅读《黑匣子在,希望就在》,2013年徐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说明文《看云识天气》,此类说明文是事理说明文,一般是运用逻辑顺序。

三、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一般从两个角度谈,一是它的准确性、科学性和严密性,二是生动形象性。说明文这种文学体裁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要求准确严密,例如在《苏州园林》中,“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其中绝大部分语言运用准确、科学、严密,说明我国古代的宫殿到现代的一般住房,基本上对称,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都对称,也有少部分不讲究对称,如果去掉,就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用了“绝大部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但是,也有一些小品文,语言比较生动形象。其实为了改变说明文语言比较平实的特点,让说明文阅读起来兴趣盎然,作者往往在语言上用心表达,尽量让语言生动一些。例如在《苏州园林》中“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其引用《汉乐府 江南》中的诗句,让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增强说明文的文艺性。

总之,在说明文教学中要关注这些说明文的一些知识点,教给学生如何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授之以渔,一方面学会阅读说明文,知道有关的说明文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在教学说明文的过程中,结合中考的考点、热点,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掌握中考说明文的考点。

参考文献:

关于说明文的作文范文5

【关键词】说明文;兴趣;方法;快乐。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8-0086-02

说明文,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写作能力。一方面,说明文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是从事各种职业应用最广泛的文体,如说明书、词条、参观须知等,带着实际的指向、应用的目的,只要有段,便可以成文;另一方面,它是构成写作能力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要全面发展写作能力,则不可或缺。

作为以认知为主的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间以叙述、描写的文体。或说明事物,或阐明事理,以介绍知识、明晓事理为目的。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初中阶段说明文写作教学的基本目标及能力层级,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能在45分钟时间内,完成500字左右的说明文;能根据写作要求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并较为恰当地在写作中运用;能根据写作要求,学会使用说明这种表达方式,并较为恰当地运用基本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有意识地采用常见的说明结构,进行语言表达准确严谨、条理较为清晰的写作练习;能针对不同的阅读对象,在准确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的前提下,选择不同的语言风格进行表达,使文章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甚至体现出一定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于初中学生而言,说明文写作训练常常难以奏效。原因有三:一是学生知识与见识有限。说明文讲究的是给人以知识,且要求尽可能准确地表达。过于熟识的,学生感到无趣,深究又不可能;新奇的又知之甚少,难以成文;二是思维障碍。思维发展的规律是先有形象思维,而后有逻辑思维的发展。说明文写作中,逻辑思维的运用多于形象思维,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囿于年龄普遍不强;三是对说明文写作重视不够,认识片面。近年来,中考作文考试虽淡化文体,但所提倡的新概念作文中,说明文所占份额实在太少,学生误以为说明文的写作既不重要,又难以把握、难以出新。

笔者认为,提高学生的说明文写作能力,重点是兴趣和方法,要让学生在写作中产生快乐的体验,享受到写作的快乐。

一、提高学生对说明文写作的认识

提高认识,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说明文的写作是初中学习的基本任务,是必须具备的一项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是生活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其次,充分利用好课文的范例,读出说明文的美来。说明文的美,美在内容的新奇,美在事理的逻辑力量,美在结构的匀称与均衡,美在语言的明朗、简洁与准确。此外,诸如人与自然的关系,未知世界的神秘玄妙,科学的精神与方法,无不体现美的魅力。通过美读,让学生体验到说明文也是美的;再次,以实践需要促认识的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说明文的应用日益广泛,如事物的介绍、产品的说明、导游词等。与说明文写作联系起来,设置具体生动的情境,学以致用,以用导学,使学生产生写好说明文的需要;最后,重视说明文写作的考查,给予说明文于写作中应有的地位。

二、激发说明文写作的兴趣,体验写作的快乐

有人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心理动机的重要成分,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从而乐于学习。说明文写作也是这样。

1. 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从有用的角度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肥料的使用,少则达不到效果,多则伤肥浪费。准确用量就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学生对此有兴趣。又如,教室的保洁,让学生统筹规划,承包竞标。保洁的标准,人员的安排,工序流程,效率的提高,以及发现的问题,改进的措施等,学生都从事过这方面的劳动,十分熟悉,兴趣盎然。

2. 巧妙嫁接,兴趣倍增

学生往往对知识明确具体、实用性强的学科有着浓厚兴趣,如数理化地生。引入这些学科内容,嫁接到说明文的写作训练中,学生会兴趣倍增。如让学生写“奇妙的电”“方程的自述”“蚕”等,学生愿写,也会写。

3. “玩”写结合,先做后写

将“玩”与写结合起来,在玩中写,既解决了作文“物”与“序”的问题,又激发了兴趣,能最大限度带给学生快乐体验。例如,让学生做风筝,比赛放风筝,再让学生写“风筝的制作”一类作文,大多能信手拈来,写出佳作。学生的许多科技小制作,让学生介绍创意、原材料、制作过程、用途,分享自己的发明创造,会增加成就感,使快乐最大化与持久化。

4. 巧设情境,调动积极性

创设问题情境,制造不确定性,造成悬念,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学完“死海不死”这一课时,让学生当导游或参加死海开发竞标,或让学生设计拯救死海方案等。这些做法,能让学生认识到说明文有用、有趣,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写作说明文的积极性。

三、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写作方法

说明文的写法和其他文体一样,大体则有,定体则无。教给大体,先规矩而后巧,是可行的。

1. 用好课文这个例子

例如,《苏州园林》就是说明文的范例。这篇文章特点鲜明,准确表述说明对象,灵活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恰当的说明顺序,语言朴实而不失形象、简明而不失表现力,值得师生反复揣摩、玩味。

2. 引导学生学习

引导学生学习时具体、准确地抓住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方法。捕捉特征,准确表述,是写好说明文的关键。一是要学会观察。先单体、局部,后较为复杂的事物。把观察与分析结合起来,由外及内,由局部到整体;二是要学会比较,准确区分相似与相异。

3. 学会运用资料

比如,整理从各种途径搜集而来的文字、图标等,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学生大多能准确、清楚地介绍事物。通过一定思考,让学生重新组织材料和文字,运用恰当的逻辑顺序,学会条理清晰地阐明事理。针对某一现象,再进行适当修改,使写作语言生动形象、明白晓畅。循序渐进,先易后难,逐步提高。

4. 拟好文章结构

在说明文的写作中,可以通过绘草图、拟提纲,再研究讨论,反复修改,逐步实现顺序的合理化、结构的严谨与精巧。

关于说明文的作文范文6

关键词:明代四大奇书;奇书文体;文人小说

中图分类号:I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7-0006-01

16世纪的中国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时期,在这短短一百年间,中国古典小说最脍炙人口的四部作品――即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三国志演义》《忠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词话》――开始以它们最完整的形式流传于世。这四部小说是在长期的民间集体创作的基础上产生的文学巨著,它们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及其对生活的评价往往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历史内容,正因如此,到了清朝初年,书贾们将这四部小说的刊印本标为“奇书”,经过时间的积淀洗涤,“四大奇书”便成为一个惯用术语和衡量所有其他同类作品的标准,一直沿袭至今。美国著名汉学家浦安迪对于中国叙事学和明代奇书文体的论述,将深邃的思考、开阔的视野、丰富的资料寓于研究之中,开辟出许多新的视域和趣味。

浦安迪的“奇书文体”观念是与“文人小说”观念相应提出的,用以针对前后广泛流行的“通俗文学”说,“通俗文学”说得力于胡适、鲁迅、郑振铎等人的提倡,他们都在一些论著中称明清长篇章回小说为俗文学,将其看成是“代复一代无名氏口耳相传的写本”,而浦安迪却认为明清长篇章回小说中的代表作品是一种特殊的文人创作,并针对明代“四大奇书”,提出了“奇书文体”的概念。他认为,“根据我的研究,明清长篇章回小说的六大名著与其说是在口传文学基础上的平民创作,不如说是当时某些怀才不遇的高才文人――所谓‘才子’的手笔”。可以说,浦安迪秉持着一种“脱俗”的文学观对明清古典小说进行考察和探索。

首先,浦安迪从结构入手,对奇书文体的“百回”定型结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百回体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标准特征,与明代四大奇书有着密切的关联。从表面来看,“百”的数字暗示着个各种潜在的对称和数字图形意义,正好符合中国艺术美学追求二元平衡的倾向,明清文人小说家又将“百回”的总轮廓划分为十个十回,进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节奏律动,因而浦安迪认为中国明清古典小说在定型结构方面存在着一种数字美学。“奇书文体”的整体框架分为主结构、次结构和对称结构,主结构即十进位的百回布局,次结构就是每个十回单元里存在某种小型的起伏。而在《西游记》中,除了上文提到的次结构,更着重体现出对于“9”这个数字的运用和重视,逢“9”的章回都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例如第9,49,99各回都有渡河的细节,师徒四人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而“九九功完”一事又恰好安排在第99回。浦安迪在论述中指出,“一旦接受作者有意在回数上作特殊安排的观念,我们就可以来观察其他更暧昧的图案……其中一种图案出自100回本小说首尾两端之间巧妙的对称感”,一般表现为首尾20回形成明显的对称。

通过对奇书严谨布局的结构研究,浦安迪再次证明了奇书文体出自才人手笔,是一种超脱于世俗的文人之作。四大奇书中呈现出的令人惊叹的数字美学,与小说情节相互呼应,将小说文本雕刻成独具匠心的工艺品,小说对称而富于美感的结构成为奇书文体区别于同时代二三流作品的一大特征。

叙事修辞是小说建构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作者给予读者的阅读提示,它“要求读者进行多维度的阅读,反过来,读者试图公正对待这种多维度阅读的复杂性,然后做出反应。”修辞从狭义来讲是指各种艺术性语言的特殊运用,而在浦安迪的视域中,奇书文体的修辞是指一个小说家如何运用一整套的技巧来调整和限定作者、读者和文本之间的关系。中国古典小说具有一个特殊的修辞形态――即是韩南教授所提出的“虚拟的说书情景”――是宋元以后的各种白话小说文类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模仿说书人的口吻,搬用诸如“且听下回分解”、“话分两头”等说书文艺套语。

这样看似冗赘的旁白插话实际颇具研究价值,首先显而易见的是它使得叙事节奏抑扬顿挫,并提供了相应的背景资料,预告了小说的情节结局,然而更为重要的是,“虚拟的说书情景”形成事件的讲述和作者个人评论的双线进展,这样就随时提醒读者不要忘记,在读者和故事之间始终存在一个讲故事的人,从而把听众的注意力从逼真的故事内容上引开,引导他们转入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进而对作者、读者和文本之间的关系进行限定。浦安迪将这种特殊的修辞所起到的作用概括为“反讽”,“即通过一套特定的修辞手段,它始终赋予书中描画的人物和事件以一种突出的反讽角度。”

明代小说的重中之重在于作品所蕴含的内在思想,一部作品的寓意之“意”首先是作者心中的原意,而不仅仅指作品潜在的或者生发出来的本义,因而判定其是否属于寓意文学,最终还是要看作者在组织题材时,是否想构筑一个预先准备好的思想模式。在某种意义上说,寓意创作的艺术在于特殊的叙事技巧,即如何指引读者不再专注写实层次的故事情节,而是洞察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奇书文体正是运用了如上文所述的种种特殊技巧,进而提醒读者注意寓意出现的可能,其“经典作品一定要作为富有寓意色彩的体裁来读,方才不辜负文人才子作家的思想抱负”正是浦安迪所坚持的观点。有论者称“讽寓解释,在历史上都往往和文学的经典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可以说,讽寓不是一般作品的特征,而尤其是经典作品及其解释的特征”,抽象讽寓意义的产生,根源于超越故事层面的文本阐释,其阐释视角可以是宗教、哲学、伦理或政治等等。

浦安迪所提出的“奇书文体”概念,批驳了一概而论的“通俗文学说”,进而建立起了一套全新的明清长篇章回小说的研究模式,将明清六部名著作为具有独立审美内涵的文学作品来进行阐释,强调这几部伟大作品所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正如学者杨义所述,“四大奇书实际上是反映中国民间精神文化上的一种史诗性作品, 而不是纯粹的文人舞文弄墨的作品”浦安迪将比较文学的新视野融入西方传统的汉学观点,为明清小说的研究引入了一个极富研究价值的参照系,从而打破了社会历史研究法和美学艺术研究法的僵局。浦安迪关于明代四大奇书的探讨以及“奇书文体”理论的提出,可以说都契合了现代阐释学的精髓,其意蕴值得我们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香港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2]浦安迪.中国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浦安迪.明代小说四大奇书[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年9月版.

[4]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