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教育的基本内容范例6篇

理想教育的基本内容

理想教育的基本内容范文1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道路上的重要命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直接服务于学科理论体系建设以及学科的功效性和科学性,以便积累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的学术合法性。

1.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合理完善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功效的发挥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集复杂性、多样性、层次性于一体,它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同时,将其具体化,从而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试想一个内容要素不完善,结构没有条理性的教育内容结构,如何发挥自身应有的整体功能,又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素齐备、结构和谐,必将最大程度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功效,也必将是实现目标体系,推动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合理构建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工程的建设

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方法体系、职能体系、管理体系、评估体系等均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基本内容。目标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方向起着决定作用;方法体系、管理体系、评估体系等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行的同时,实现理想与情感、信念与意志的内化与外化;内容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目标体系、方法体系、管理体系、评估体系、职能体系等的载体,没有它,其他体系将无所依附。综上所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工程建设的根本落脚点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优化,即内容齐备、逻辑合理,达到科学性、全面性和最优性的最佳结合。

3.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合理创新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时代性的强化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性,拓展其教育功能,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创新的必要条件。从建国前到建国后直至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已从过去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发展成今天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这无疑是顺应历史、与时俱进的充分体现。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素的发展过程充分说明,思想政治教育要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体系建构是基础,要从新的实际出发把体现新时代精神的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构建一个高角度、多层面、张弛相济、稳中求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功效出发,还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工程的建设以及学科时代性来看,都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研究置于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重要地位。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的基本实质

构建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就要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本质要求,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展的内在规律,以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等五大要素为纬,以基础性内容、主导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为经,把握内容要素结构的整体性、层次性、序列性,形成要素完整、层次分明、连续衔接、互动有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体系。

1.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是过程目标的融合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展的正常状态、辩证过程和理想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实际上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现有内容的改造,使其达到整体和谐的状态,从而符合“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这两个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必须坚持的两大尺度。合目的性是适应社会实践的发展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合规律性是正确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客观属性、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人们从事任何社会实践活动,往往都是经过优化抉择之后,选择最佳途径,希望通过最小的消耗和最短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高效率达到理想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正是这种目标追求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自身丰富的思想和智慧,在不懈的目标追求的过程中遵循客观规律,突出真、善、美的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达到一种理想状态。尽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的永远性和渐进性使其具有不彻底达到性,但每一次优化都将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获得阶段性的质的飞跃,因此,在量变的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是一种状态的表现,更是一种过程和目标的表现。

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是内容要素的内在和谐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优化,一定意义上是追求一种“和谐美”,而这种“和谐美”实际上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各要素的和谐美。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素的内在和谐,是指按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各要素的性能,将各要素进行合理配置,使其达到比例协调和动态有序的最佳状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动态调节和有序发展的状态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和谐的前提条件,因为内容要素充分完备、适量优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和谐的基础,而内容要素组合得当、有机度高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和谐的关键。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各要素的排列组合,促进要素之间的有效协同,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的关键。从实质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诸要素重新构建和组合的过程,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整体功能统一、协调和最佳化的过程,在优化中不断拓展新资源,增添新元素,形成新特点,促使结构更新升级,促进新特点的突现和升华,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始终保持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进步状态。

3.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是系统整体的外在适应

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整体,他不能孤立存在,它存在于一个有多个系统组成的大环境中,并与其他系统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系统优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于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改进,从而实现耗散最小而效率最高、效益最大的过程。”[1]因此,系统结构的优化不但是追求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也是从系统外部寻求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之所以能够良性运行,是基于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从中吸收新的因子,从而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马克思指出:“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顺应时展正是其外适应的宏观要求。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的主要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总是处于不断优化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优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构成依据的指导下,对内容各要素的加工与整合,使理想性与现实性内容,阶级性与大众性内容,本土化与国际性内容,科学性与价值性内容有机协调,相互渗透,实现内容结构优化,教育功能扩大的目标。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优化:

1.把握出发点———理想性内容与现实性内容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性内容在领先性、前瞻性和新颖性的指导下,既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走向,又反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本质要求和社会先进成员思想道德状况。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内容,顾名思义,即在基础性、现实性和普适性的指导下,反映全体社会成员思想道德水准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状况。因此,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则要对教育内容准确定位,即将理想性和现实性有机结合,而不是盲目的追求其一,或是简单的将两者相加。任何一种思想道德的价值体系,都是既具有理想的合理性又具有现实的合理性,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和人的发展来说,既有适应的一面,又有超越的一面,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优化既应体现理想性,又要体现现实性,既超前引导性与现实规范性的统一。然而要做到统一,首先要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社会价值导向,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作为核心内容,科学生动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因材施教,即针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个体,根据其之间的差异,开展突显层次性和广泛性的教育,将大家引向更高的目标;最后,科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将原则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最终实现长远与现实、主导与多样,整体与层次,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2.突出着眼点———阶级性内容与大众性内容相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着强烈的阶级性,鲜明的目的性和突出的先进性,富有浓郁的政治色彩。[3]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与统治阶级的意志相统一的,这正是其阶级性的表现。而要与统治阶级意志实现完美的统一,就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政治教育,突出政治性内容。纵观过去的教育经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两种极端的结构模式:一是忽视教育内容的政治性,只有法纪素质、心理健康和性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二是过分突出教育内容的政治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犯了片面主义错误。这都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内容结构的和谐,是应该避免的。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阶级性与大众性的融合,除了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想信念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外,还要将人文精神、竞争观念、国际意识以及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教育等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范围,并注意引导受教育者在社会实践中体验生活、感悟人生,把握是非善恶、爱憎苦乐、成败得失、积累生活经验和人生智慧,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一个奉献社会的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一个自由全面发展的人。[4]通过以上方法突破原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一的政治功能,并开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视野,同时提升思想的智慧、教育的情愫、艺术的方法和文化的品位,从而达到阶级性内容与大众性内容的大融合。

理想教育的基本内容范文2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在改革开放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广大学者的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建立起来并逐渐成熟,但在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现有成果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研究相对薄弱。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目标和任务,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范围,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选择,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互动的中介,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熊建生教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论》,有效地填补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这一研究空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研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中极为关键的课题,涉及的问题繁多,研究难度很大,作者凭借自身坚实的理论功底、扎实的知识基础、踏实的研究态度,将这一极富挑战性的课题转化成理论成果,选题前沿、思想新颖、结构精巧、可读性强,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算得上是迄今为止我国系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拓荒之作。这一研究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视野,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问题意识,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科学含量,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理论体系。

第一,选题前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基础之上,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专门研究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政治性、实践性等特征的一门应用学科。从理论的角度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系统的科学;从实践的角度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已达成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共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核心问题或者说是核心价值之所在,但理论界对此少有涉及。无论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出发,还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需要的迫切性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研究都显得相对薄弱,只有深入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才可能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并做出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正能量效应的决策。任何理论研究都应该站在当代科学发展的前沿,进而以理论的前沿性开启创新性。因此,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具有基础理论性和理论前沿性意义。比较系统和深入地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及其优化,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成和发展的规律,对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全面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论著继承、借鉴、消化、吸收现有的研究成果,坚持文献研究与经验总结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关联、分析与综合相统一、历史与逻辑相一致、实时分析与价值分析相交融,运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矛盾分析、辩证分析、要素构建、结构优化等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展开了系统而又深刻的理论探讨。

第二,思想新颖。创新是学术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学术生命力的源泉。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才具有吸引力和征服力。作者在这本著作中展示了一系列新颖的思想观点和独到的学术见解。论著在立足当前对于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普遍性认同的基础上,从“结构论”的视角,自觉而又自信地运用结构思维方法,系统阐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充分显示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而不必局限于条条框框的内容本身,从而使得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识和实践更富于理性,也更接近科学和艺术。这种新的研究视角与范式,对于我们深入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制定有益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性和引导性。这本著作思想新颖,贵在说理,既有高远立意,从整体着眼,又从细处入手,深入浅出,把研究的重点难点落到实处,自圆其说,杜绝说大话空话套话的现象,敢于说真话实话新话,注入新的时代元素,建构新的话语体系,使之富于时代感和吸引力。

第三,结构精巧。论著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纳入结构思维的视阈之中,在自序的基础之上,用七章展开正文,依次解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研究的价值,追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构依据,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构原则,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体系,厘清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关系,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优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效接受,形成了一个富有内在联系的有机体系。而其中每一个方面又有着各自特定的范围和客观内容,构建了十分完善的子系统,它们彼此关联,不仅从特定的角度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理论的层次性、关联性、复杂性,而且在论述中展示出了历史必然性与逻辑应然性的统一,在相关理论的展开过程中,在各章知识点的安排上,层层递进、衔接紧密,内容多而不乱,使读者能顺畅地理解其所包含的专业知识之间的脉络。最后以结语作结,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研究的价值目标、学理要求、内生动力、应然品性、检验标准进行探讨,形成了内在联系紧密的完整体系。论著所构建的框架、所提出的观点、所得出的结论,有着严密的逻辑性和很强的说服力。

第四,可读性强。这部著作是在作者同名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充实、修改、润色、完善而成的,是一部深思凝练,逐渐深化、不断成熟的作品,由此可见作者非常注重作品质量,即作品的可读性。论著脉络清晰、文笔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简练易懂,将灰色的理论演绎得色彩缤纷,既注重专业性,又不失生活性,避免落入一般理论文体呆板枯燥的窠臼,给人以真理的力量和美的享受,极大地增加了学术著作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书中还穿插了20多幅结构图表,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体系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态的特质及其作用机制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态结构图等,把体系众多、内容庞杂、分支繁复的内容通过图表显示,使文意表达得更加清晰直观、简洁明了,让读者更易理解和接受。

理想教育的基本内容范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回顾; 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5-0040-05

原理,通常指某一领域、部门或科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基础理论是指在一门科学理论体系中起基础性作用并具有稳定性、根本性、普遍性特点的理论原理。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就是体系化、科学化的基础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的教材,反映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础理论或者说是本学科基本理论的集中体现。新世纪新阶段,伴随着现实实践的深入发展,本学科专业人才的学习培养对基本原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进行梳理回顾,以发展性、超越性和建构性的眼光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创新与发展,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学科之所以成为学科的内生要求。本文在对部分文献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对今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建构、教材编撰,包括内容框架设计等提出自己的一些拙见。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的文献概况

自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正式创立以来,学界对其基础理论已经进行了20多年的辛勤探索,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材也多达数十种。1986年第一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正式教材的出版,标志着本学科最带有根本性的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本学科主干课程的建设拉开了新序幕。20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自成一体,不可割离。

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为题名检索专著,共有17条记录,最早的专著出版时间是1986年(陆庆壬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同样的检索方式,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为题名检索即可得出75条记录,最早的专著出版时间为1983年(曾德聪:《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福建教育出版社),这75条记录除9条属于学位论文外,其余66条全部为专著。这就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研究成果大部分是以教材、专著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沈壮海教授曾做过统计:目前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中,有88%为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研究的著作。其中,概论性著作80部,占此类著作59%;分论性著作39部,占29%。[1]从检索得出的专著的出版年份数量来看,2010年4部,2009年4部,2008年4部,2007年4部,2006年7部,2004年5部,2000至2003年共9部,1990年到1999年共19部,从总的趋势上看,这些数据的变化实质上表明,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研究越来越形成了带有普遍共识性的观点和结论,这一过程本身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不断凝练、总结、归纳、提升的过程。甚至于后续形成的大部分原理专著,无论是章节设计,还是具体内容,包括主要概念、范畴,都是在1999年高教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和2001年人民出版社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而来的。

在CNKI中国知网中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为题名进行跨库检索仅有17篇文献。以“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为题名检索仅有6篇期刊文献(检索时间为2011年10月4日)。检索结果表明:学界很少以整体性或系统化的视角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问题,而大多都是就原理本身所辖含的某一问题加以研究。这是目前学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的一个典型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材的编写也有其特定的方式,而且经历了从国家教育部门统一组织编写到各校自行编写的发展过程,背后反映了本学科从设立之初的探索试办试行到现阶段学科建设发展自大大增强、博士和硕士学位点林立的发展历程。邱柏生教授总结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材编写的三种主要方式,即“由教育部有关职能部门统一组织编写、同类型学校合作编写、各校自行组织编写。之后,编写相关教材主要通过后两种方式进行。这些年来,各地编撰了不少同类教材,总共算来也有几十种之多,尽管称谓不同,或称‘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或称‘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或称‘思想政治教育学’,等等不一,但教材内容大致相似”。[2]

从所检索的专著的题名来看,书名有没有“原理”两字,实际上并不影响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成果或者学科主干教材的属性,但可以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研究是以专业、学科建设(也内含教材建设)为“原发动力”,专业、学科设置和发展诉求直接催生了原理的研究,这一来,其实当时并没用太多的理论积淀可供本学科创始人在编写本专业教材的过程中参考利用,与思想政治教育最接近的,自然就只有教育学了。也就是说,最初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教育的一种形态来理解,也是自然而然的。

近十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渐渐趋热,特别是05年以来,研究成果很多,就原理而言,也有不少新成果,但几乎都是原理的分论。以博士论文为例,从原理的整体结构上来专门作系统研究的比较少,而大多数是对原理所涉及和包含的某些带有基础性的理论问题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理论(“元”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理论等。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主要构成内容上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理论继承与借鉴;范畴;过程和规律;功能和地位;环境理论;对象群体分析;目标与内容;机制、原则和方法;评估;队伍建设;领导管理等。当然,对于当中的某些具体问题,至今尚未形成较为一致看法或达成学术共识。这也是作为一门学科最为基础和根本的理论内核――原理的建构、发展和完善必经的一个过程,或者说阶段。从这个意义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不足,这是客观必然性的,应该理解。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发展历程及其整体框架结构

尽管20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成果颇丰,但学界很少系统回顾和梳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发展的阶段历程,更多的是谈论学科的发展历程。而学科发展内在地包含着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因此,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也是有阶段可以划分的,目前以原理主干课程的教材为例进行分析,是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发展历程的主要方式。

目前,初步检索到的文献中,邓亚秋、罗洪铁的观点最具代表性,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理论体系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1995年到2001年;此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主要代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1999年版)。该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基本确立了以范畴和过程规律为核心的本体论样式,涉及内容较为丰富,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各环节、要素为视点组织体系的主要内容,体系相对庞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分支学科的内容还包含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分支学科的体系内。二是2001年到2006年;此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体系的主要代表作是2001年版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三是2006年至今;此阶段比较重要的代表作是2006年版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3]

罗洪铁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一文中总结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分期,理论界有不同的划分法。有的学者认为:第一阶段应为1921年建党至1984年,这段时间思想政治教育有深刻丰富的理论,但尚未建立相应的学科。第二阶段为1984年至今,建立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初步系统化阶段。有的学者认为:第一阶段为1978年至1986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时期。第二阶段为1987年至今,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时期”。同时该文提出以有代表性的专著为标准,可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阶段划分为三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萌芽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形成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阶段”。[4]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框架和内容构成,总体而言还是缺乏整体性的研究设计(亦可称为“顶层设计”研究)。近十年来,形成了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的分论专论,它们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当中的某一组成部分。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框架结构(内容布局问题)的研究总体偏少,甚至于没有涉及。事实上,如果作为具有高度总括概述特点的“原理”缺乏对其所包含的某一理论(分论)的整合能力,只能表明作为学科主干的原理教材的编写和研究落后于其所辖的某一具体理论的研究,原理的内容未能全面反映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和体现学科研究的最新动态,那么,我们整个原理的内容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当中的地位和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整体框架,也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构成的探索。从现有原理教材的内容组成来看,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大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主要是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介绍、学科研究对象、学科特点、学科性质、学科基础理论)、本质论、目的论、发展论、价值论、结构论、主导论、主体论、接受论、中介论、过程论、资源论、载体论、环境论、机制论、管理论、方法论、评价论、艺术论、发展论等。围绕原理所涉及的问题,近些年已经分门别类地形成了以下多种专著:如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范畴研究》2009年)、思想政治教育中介(邵献平《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论》2007年)、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李合亮《思想政治教育探本――关于其源起及本质的研究》2007年、杨威《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论》2010年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王敏《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论》2003年、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2005年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项久雨、胡国义等的专著)、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2007年)、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陈万柏、贺才乐等专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刘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2009年、另有博士学位论文3篇)、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李辉、沈国权、戴钢书等的专著)、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秦在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2003年、赵志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2009年等)、思想政治教育主导(石书臣《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2004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2005年、万美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研究》2009年)等等。

此外,近些年来许多属于本学科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也为积淀、形成、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理论智慧。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经过新一轮的有意识的提炼、综合,最终能够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例如,万光侠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2006年)、雷骥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研究》(2008年)、马万宾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研究》(2009年)、伍揆祁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论》(2007年)、荆兆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及建设思路研究》(2011年)、田鹏颖的《思想政治教育哲学》(2010年)、王娟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研究》(2011年)、赵兴宏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用论》(2008年)、李宪伦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话语探析》(2007年)、李征的《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2011年等,这些研究成果虽不直接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但其所涉及到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内容,从不同视角、不同论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丰富发展起到了推动借鉴作用,这些成果能够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构建提供智力支持。

总结起来,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主要是以分论、专论研究为主,就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整体框架加以深入探讨并给出基本结论的文献非常少。有些研究者虽然对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结构设计有过一些设想,但缺乏深入、系统的提出论证,大多零散粗略地陈述于一些报刊文章当中。

三、学界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不同观点及其评述

应该敢言,20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研究取了显著的成绩,学科发展日趋成熟,一些本学科特有的范畴体系、内容结构日益得到学界的认同,学科的科学化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作为今天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学主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在框架设计、基础理论、结构安排、内容体系、学术逻辑等等诸多方面都逐渐形成一定的风格,不少问题只有在本学科的论域当中才会得到深入的讨论和阐释。这些都是我们原理研究的骄人成绩。当然,客观上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以下笔者整理了部分学者的观点:

张耀灿教授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发展到今天,与进一步推进其发展创新要有新的思路是分不开的,即开展元理论研究,特别是要推进研究范式的人学转向,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范式观照下,重点对‘思想政治教育原理’重新审视,应从理论体系的结构和理论观点的解释力两大方面探讨八个基本理论问题”。[5]

邱柏生教授从原理课程教学的角度认为“从该专业确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就被看作一门重中之重的核心课程,各校都投入了一定力量进行课程建设和师资梯队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是一门有相当教学难度的课程,尽管其中有不少内容属于程式性教学,内容比较直白,不需教师做多少解释学生自能充分理解,但有不少内容则给教师预留了极大的理论开拓空间”。[6]他结合原理教学,重点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当中的对象、过程和价值三个方面来重点分析当中存在的难度问题,并就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背后遇到的挑战作了分析。

沈壮海教授认为,“目前已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多是在微观的视野中观察、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聚焦于探索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变化及其教育引导的规律,并以此为轴心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意义、要素、过程、规律、环境等问题的理论探索”。“应构建新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即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成果为理论指导,以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为实践依据,以对思想政治教育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的深入探索为逻辑主线,以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态与本质、目标与价值、运行机制与过程、管理与创新等基本理论问题的准确阐述为主要内容,尤其应当以宏观视野、原理定位、时代特色、中国属性、教学逻辑、创新思维的有机统一为贯穿教材编撰全过程的基本原则”。[7]

秦在东教授没有直接提及如何来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结构框架问题,但他从学科规范和概念的角度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当中存在的对主要的、核心的概念研究不足的问题。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规范化问题至今还没有彻底解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个学科的原创性知识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限域内不可为其他学科所替代的原理事实的研究整体上的仍然很薄弱。[8]

陈义平教授认为:“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理论体系的内容框架设计,有一些共性的东西,但差异性仍较大,可以归纳出多个不同的框架体系。总体不足表现为:一是有的框架体系只能称作‘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理论体系’;二是有的框架体系虽试图涉及对上述三个基本规律、三个基本研究领域的研究,但由于逻辑起点的不清晰、进而整个体系的内在逻辑性不强,导致了体系的结构混杂、内容丰瘦不一,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框架尚未搭建起来”。该文提出,“按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演绎过程,搭建起由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论、体系论、行为论、过程论、发展论构成的框架内容”。[9]

高峰教授认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研究,以往所依据的是我国建国以后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如果说这种研究的依据基础具有其历史的合理性的话,那么在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今天,其实践依据与实践基础就已经有了很大的局限性。作为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最普遍和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原理,今天就应该立足于全球化的广阔视野,奠基于世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之上加以审视”。作者认为“很多情况下仍然习惯于用我们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与范畴去套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因此,对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解读存有不少误区与偏见,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研究造成了很大的局限性。”[10]

也还有研究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作了一定区分,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创生”这一命题,认为:“之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创生’而不是‘创新’,就在于此前还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已有的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命名的著述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也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不过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概论把学科建设成果几乎全部囊括其中)而已”。[11]

就原理教材的编写,邱柏生教授提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重心大部分放在编写各种教材上面,也注意优秀教材的不断更新修订。那时的不足是专门研究太少,学术专著太少。由于缺乏专门研究和专题深入的探究,缺乏广泛深入扎实的学术积淀,于是在这种研究基础上形成的一些教材都带有泛泛而论、大而化之和雷同重复的毛病,从而时常遭受人们的批评,编写教材的声誉也受到很大影响”。[12]近年来,“教材编写正受到冷落,不少教材的使用年份已久,不少内容也已落后于形势,更落后近年来一些研究成果之水平”。

笔者以为,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存在两个主要不足。这两个不足,也常被其他一些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人“品头论足”。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过度依赖于教育学、乃至教学论的理论支撑,原理的教育学痕迹太深,而且显得十分浅显,这也使得学科间的区分度不强,本学科的主要特色和本质属性体现得不明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办阶段并没有面临今天如此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改革开放刚刚拉开大幕不久,全球化趋势的影响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发展而日渐表现出来,互联网形成的如此深远的影响尚未呈现端倪,当时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初衷主要出发点是提升广大青年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使之坚定理想信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因而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重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主要依托于学校,教育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当中居于主导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也主要是以教育学,特别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为基准来构建。事实上,这显然只是其中的一种“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建构需要首先考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究竟是“政治的教育”还是“教育的政治”的问题。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其鲜明的意识形态性,那么仅凭教育,似乎很难实现这一本质目的。因为人特定的政治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尽管教育活动发挥着积极作用,特别是在青年阶段,人的可塑性强,这是很重要的前提。但政治关系、经济利益格局的调整乃至个人对社会发展进步的感受都对人们政治价值观念的判断认同起着更为决定性的作用。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很多调研结果表明,社会环境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最主要的因素,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其实并不表现为一个教育教学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不应当停留在教育教学的窠臼里,而是应当以此为基础,着眼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对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心理道德素质等等的影响关系的研究,既反映影响人的价值观念认同的多种因素的从微观到宏观、从单一到多维的变化,又能体现自身的学科特色和属性。因此,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应该是较为宏观的“叙事”,国家主体与公民客体是其基本立论的关系,而不仅仅只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二是在内容编排叙述方式上过度注重独立地分块分论,使得内容与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不甚密切。一直以来以主体论、本质论、方法论、环境论、管理论、过程论、结构论、载体论、价值论等等来叙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独立化”、“平行化”、“并列式”的条块性研究思维方式,而这本身带来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实际问题关注的减少或缺失。这种分门别类“块状”研究的成果或许作为本学科的基本原理叙事比较有效,换言之,作为一种教材化的体系展示比较适合,但是这本身不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主叙述模式”。而且作为学科的基础理论,不应该是一条一条的罗列排序,应该加以整合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笔者以为,原理之所以成为原理,应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学理性(抽象性)和预见性,它是一个学科理论的基础和核心。

因此,原理的内容要能体现最新学科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最新动况和理论方法,对诸多不同观点应给予梳理、整合和评述,增强指导性。此外,就教材的行文而言,应以避免冗长重复为“原则”,可以直白凝练,更加贴近人们生活实际特别是当代青年群体的实际。

在本学科发展处于分化与整合、调整与创新提高的阶段,如何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框架结构与内容,建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材,以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下学科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这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本学科专家学者的责任和使命所在。据了解,作为“青马工程”系列重点教材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编写正在深入进行之中,其汇集了本学科著名的专家学者,最终形成的成果将会对推动本学科新一轮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沈壮海.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术版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1):13-20.

[2][6] 邱柏生.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中若干理论难点探微[J].思想理论教育,2010(5):21-26.

[3] 邓亚秋,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理论体系发展述评[J].学术界,2009(5):281-286.

[4] 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6):1-5.

[5] 张耀灿.对“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重新审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9):10-13.

[7] 沈壮海.构建新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9):15-17.

[8] 秦在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诸问题之我见[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3):28-32.

[9] 陈义平.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理论体系建构的若干问题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5):12-17.

[10] 高 峰.全球化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0(7):52-56.

[11] 王智慧.范式转换与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创生[J].思想理论教育,2010(13):42-49.

[12] 邱柏生.试论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J].思想教育研究,2010(4):16-20.

理想教育的基本内容范文4

[关键词]中国和日本 大学德育 比较分析

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深受儒教文化熏陶、同属东亚的中国和日本在学校德育方面有许多可比之处。我国德育面临着创新和发展时代课题,与日本学校德育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较,可以进一步认识我们的优势,借鉴日本有益的经验、吸取其失败的教训,为德育的发展提供新思路、新途径。本文试从高校道德教育中的课程设置及内容入手,通过研究探讨当代中日两国高校道德教育的课程设置及内容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希望对我国的高校道德教育有所借鉴。

一、中国高校德育课程设置及内容

中国对学校德育的课程设置实行全面规划,制定统一课程,规定课时,编制科书、参考书。根据《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2005年)规定,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德育课程。从我国学校德育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学校德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政治理论教育

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政党、阶级等基本政治理论教育。中国共产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中明确规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因此深入学习和宣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内容。

2.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热爱祖国疆域、民族和语言文化,关心民族命运;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扬民族优良传统;要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热爱和平,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教育。

3.思想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教育。中国的世界观教育,就是要引导人们认真地学习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认识复杂的形势并指导实践。中国的人生观教育,号召人们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把个人价值与社会理想乃至共产主义理想结合起来,以为人民服务为人生目的,把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和社会贡献结合起来,在实现社会理想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4.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使集体主义成为调节三者关系的重要原则。对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价值观教育,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树立奉献精神,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5.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

社会主义民主教育主要是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三个问题:1)分清社会主义民主和资产阶级民主的本质区别;2)正确处理民主与、民主与集中的关系;3)认识民利与法律的一致性。纪律教育首先要使人们正确理解自由与纪律的辨证统一关系;其次,教育人们坚持原则,同各种破坏纪律的现象做斗争;最后,教育人们严格要求自己,从点滴做起,注意一言一行的锻炼和培养,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二、日本高校道德教育的课程设置及内容

1958年,日本文部省为了加强民族自觉和爱国心教育,制订了《学习指导大纲道德篇》,设“道德时间”课,并作为大学的必修课。与“道德时间”并行的是专门的德育课程,包括修身科、道德科、公民科、社会科和教育科。除了专门的德育,日本教育权力机关通过多种指导性文件要求学校不要把各学科课程教学作为单纯的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的途径,而必须同时发挥其德育的功能。利用特别活动进行德育是日本大学德育的又一特色,它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社会意识、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自我教育能力、自我表现能力。具体地说,日本的学校德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l.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和日本国体教育

日本《教育基本法》第8条第三项规定:“判断力健全的公民应具有必要的政治修养,在教育方面必须重视这一点。”具体内容如国家政治的公共作用、民主主义的理念、日本宪法的根本精神,民主政治的本质等,还有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义务等与个人息息相关的内容。

2.个性教育

个性教育,就是个人的尊严、尊重个人、自由自律、尽职尽责的教育。它是战后日本民主主义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基础与核心。日本进行的个性教育与西方倡导的个人中心主义、个人奋斗是不同的。前者是以集团价值的实现为最终目的,个性的实现仅仅是手段;后者是以一个人的价值实现为最终目的,以便于更好地参与西方社会的自由竞争。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的个性教育源于西方,但又不同于西方。

3.爱国主义和国际化教育

二战后,日本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有三方面内容:虔敬天皇、忠诚于国家以及乡土教育。日本在各级学校进行虔敬天皇的教育,是使天皇作为国民精神的寄托、崇敬的实体。日本对来源于中国的儒家思想根据需要加以取舍,赋予了儒学的“忠”字以特殊的含义,并把它作为日本的首要道德准则。通过乡土教育可以达到对日本民族文化的热爱,起到爱国主义教育作用。日本进行国际化教育就是教育国民熟知别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各个方面,学会与外国人密切往来与友好相处,树立日本人的形象,同时教育国民珍惜和平、自由与人权,成为世界和平的维护者。

4.人生观教育

日本进行的人生观教育就是使学生树立人生的且标。寻求人生的意义,体验人生的乐趣,实现对社会的贡献。人生观教育被列为战后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日本的人生观教育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珍惜自己的生命。2)展示生命的意义。3)练就顽强意志。4)诚实、正直地处事和与人交往。

5.劳动教育

日本于1972年到1978年修正的《教育基本法》提出了“劳动体验学习”的概念,这实际上就是劳动教育,它包括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两部分。它明确指出了通过劳动体验学习,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和职业观,使劳动和教育相结合。

二、中日高校德育课程设置及内容之异同

中日德育课程设置各具特色,我国侧重德育的现代性和系统性,而日本则偏重于德育的传统性和应用性;我国的思想道德教育理论性强,而日本的道德教育实践性强。

1.中日高校德育内容相同点

首先,中日两国在对道德教育内容的选择上都体现了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原则。社会需要,包括个体社会化必要的道德规范、维护社会秩序运作的社会规范、确保国家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国家利益以及有助于占统治地位的政治集团发展的政治目标,如热爱国家和民族以及一些社会公德。个人发展需要,指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健全人格的道德教育内容,如培养坚强、自信、诚实的品质。

其次,中日两国道德教育内容都包含着人类普遍的伦理思想。虽然中日两国在价值观、国情、民族传统上都有很大的差异,但道德教育把传授人类普遍价值观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这点上是相通的。这种带有普遍性的价值观,多为古今中外所有具有文明水平的社会及民族认同和珍爱。例如,正直、善良、和尊重等。

最后,由于同属于东方文化,尤其日本深受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使得中日两国道德教育内容都打上了儒家文化的烙印。例如,尊老爱幼、勤劳俭朴、珍惜劳动成果、集体主义、忠、勇等思想的教育,虽然具体内容可能存在差异,但这些内容无疑深受中国儒教的影响。

2.中日高校德育内容不同点

虽然中日两国高校德育内容存在共性,但是由于两国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距,因而在道德教育的内容上也存在巨大的差异。

首先,不同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两国道德教育都十分强调的基本内容,但中日由于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差异,导致各自的爱国主义截然不同。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教育人们要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的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鼓励人民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而日本的爱国主义教育,明显带有民族沙文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和封建军事的色彩。正如在前面提到的一样,日本人自认为日本国是“神国”日本民族是神的子孙,日本之所以在近代以后会走上征战黩伐的道路,尤其是在二战中,全日本都卷入狂热的“圣战”之中,这和日本带有浓厚民族沙文主义色彩的“爱国主义”教育的麻痹作用是分不开的。战后,随着日本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政治大国”、“国际大国”成了日本急切追求的目标,因而再次强化具有民族主义色彩的爱国主义教育。

其次,不同的“集体主义”教育。中日两国的道德教育都强调集体主义教育,但集体主义教育的内容大不一样。中国的集体主义原则的出发点是,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保证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把集体利益和个人结合起来,要引导人们热爱集体,对集体有责任感和荣誉感。日本道德教育中的集团主义教育要求集团成员要以集团为家,一切忠于集团,以培养日本家族式的亲密感和团结感。日本国强调:个人要对集体极端负责,“在日本人眼里,成败是对集体而言的;集体中的每一名成员的表现如何都影响整个集体的荣辱。”日本的集团主义教育在日本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从本质上看,它乃是封建文化下形成的整体主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翻版,因而这里的集团利益主要代表着少数统治阶级的利益,只不过此时的统治阶级是资产阶级而非封建君主罢了。

最后,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内容注重政治灌输教育内容,日本注重道德性养成的教育内容。多年来,我国道德教育内容上存在着过于理想化,超于现实,追求美好的理想,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和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实际的问题;在道德教育内容上也缺乏层次性;授课内容空洞化,缺乏明确要求和具体指标。道德教育虽然具有超越现实的特点,但这种超越是相对的、适度的,如果过于强调“理想”和政治化,就会脱离实际,使道德教育流于形式,使道德教育走向脱离社会生活的实际。道德教育应该具有更基础、更现实的目标和价值趋向。日本道德教育内容主要分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规范、人的生活态度和对社会生活中的基本态度,内容具体详实,联系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这样利于学生的道德性的养成。

参考文献:

[1]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薛君度,陆忠伟.颠簸的日本[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

理想教育的基本内容范文5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I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4-0238-02

日本位属于东亚,是中国的邻海国。其经济、科技、教育都强于我国。日本的诸多方面成就,特别是经济的飞速发展,无不受益于其先进的教育。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对成就其社会发展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由于文化及种族的相近性,研究日本对我们来说是比较有借鉴意义的。

1 日本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后。在借鉴美国学校体育思想体系基础上,开始其自身学校体育教学的更新与发展历程。日本的教育属于中央与地方合作制,文部省下设体育局,负责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要以完成培养“民主的、身心健康的国民”为使命。为此,学校教育科目中的体育课称为“保健体育课”。

(1)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基本特征。所谓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对体育教学目标相互间关系的一种认识,它对体育教学的实践起着导向作用。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往往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对体育教学的要求。一般而言,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和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目前日本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特征总结来说就是与“终身体育”思想密切联系,发展“快乐体育”。要求体育教学不能带有强制性,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培养身心健康,热爱真理和正义,富有责任感,充满独立精神的个人。

(2)体育教学目标的基本特征。增强体质是每个国家体育教学的共同目标,但是在共同目标的其它方面有着不同的要求。目前日本的体育教学总体目标是t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使学生喜爱运动,理解身边的健康、安全问题,设法增强健康和发展身体素质,树立起愉快而明朗的生活态度。重要的一点是充分发挥学生现有的能力去享受运动,加深他们对运动乐趣的理解和感触,提高学生享受乐趣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表现为对运动技术、战术的掌握和体力的增强。

(3)体育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基本特征。日本各个级别的体育教学都有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在教材的分类方面也分必修课和选修课,教师在教材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教学内容上日本已经突破竞技运动结构的约束,强调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地选择数学内容,以满足不同水平的需要。具体表现为根据儿童、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精选基础的基本内容,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培养多种运动的基础能力,教材内容全面多样,排列顺序呈阶梯上升趋势,教材大纲总的内容比较精练、灵活。

(4)体育课程设置和操作方式的基本特征。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分理论保健课和实践课。理论保健课讲授生理学、医学、环境学、疾病与预防、营养与卫生、安全教育及体育理论知识等。理论课时占整个体育课时的1/4。实践课全部以专项课形式进行,每一种实践课的持续时间为一学期,开设田径、体操、舞蹈、柔道、剑术、相扑、橄榄球、软式网球等课程。一个大学生在校需学习3种实践课程。操作方式:要求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把握运动的特性,根据对运动特性的把握,去组织体育的教材,去考虑教学方法,尽量满足学生的欲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定项目后,按照教师提示的学习内容和自己的能力建立起相应的学习目标。通过练习和比赛,享受运动的乐趣,发展体育能力。

2 中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1)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的基本特征。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是与国家对体育教育的法规密切关联的。简单来说就是使体育教学课内外有机地结合,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全面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2)体育教学目标的基本特征。《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的意识、技能和习惯”。总的来说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可以概括为: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在对现代人才的培养中,强调个性与主观能动的发挥,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3)体育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基本特征。1993年正式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各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纲要》制定适合本地区高校使用的指导性数学大纲”。通过笔者的调查,几乎每所高校都有其制定的体育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但总的来说都是以发展体能的练习和竞技体育为主,形式还是比较单一,缺乏教材选择的灵活性。

(4)体育课程设置和操作方式的基本特征。目前我国高校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大都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学生根据所设项目选项上课,每学期可选择一个项目学习。开设的课程一般为:足球、篮球、排球、武术、乒乓球、网球、健美操、艺体、体育舞蹈等。在操作方式上主要是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技能形式进行,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课外部分主要是由学生自己制定目标和练习方案,并寻我和创造适合自己的运动类型。

3 结语

3.1 结论

(1)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事业要想快速发展,必须把学校体育的目标定位在人的发展上,体现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这与日本高校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基本相同的,不同的是日本学校的目标更加人性化一些。

(2)中国高校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基本上适合我国国情,但并不灵活且教学内容不丰富,比较单一。理论保健课几乎没有。这同日本的高校是有不小的差距。

(3)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组建,也应该成为学校体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领域。我国高校俱乐部的建设是比较落后的,学校体育俱乐部以专项为单位,以学生为主体组建,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发展。

3.2 建议

(1)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要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就必须改变观念,端正体育教学思想,确定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对高校体育课程进行整体改革,增强学生体育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稳定体育教师队伍,提高师资素质,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德才兼备。体魄强健。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的人才作出应有贡献。

理想教育的基本内容范文6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课程内容设计

学习的普适性设计

企业筹资

Abstract: Humanistic educational consider that regarding learner’s needs and the equality of knowledge and following UDL to design the curricular content are the basic claim of curricular content design. This article construct the pane theory of curricular content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the main curricular content and the subsidiary curricular content of the 《Enterprise Financing》 are established. And these two parts will achieve the teaching target together by the learner’s flexible study.

Keywords: Humanistic Educational Thought

Curricular Content Design

Universal Design for Learning

Enterprise Financing

课程设计的基本思想对课程内容设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世界主要的课程理论,诸如要素主义、百科全书主义、实用主义、综合技术主义等,都是力图回答“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从而设计相应的课程内容实现对教育理想的追求。但是这种传统观念下的课程内容设计片面强调了对知识共性的训练,忽视对灵活运用知识的训练和对学习者个性的关怀,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效果并不良好。

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流行起来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从一开始就关注学校课程问题。因此,在教育领域中,形成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一、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一个包括众多教育流派的庞杂体系。从广义上说,进步主义、要素主义、永恒主义、存在主义等教育思潮以及教育人类学、法兰克福学派和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等都可以称为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从狭义上说,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特指本世纪60-70年代盛行于美国,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直接影响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这一教育思潮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发展人的潜能和树立自我实现观念,主张教育是为了培养心理健康、具有创造性的人,并使每个学习者达到具有满足感与成就感的最佳状态。具体可以归纳如下:

第一,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前提是承认人的价值。

教育是人的教育,是人的潜能开发,勿庸置疑,教育者首先要树立教中有人,为人而教,因人施教的理念。把每一个学习者都当作具有他或她自己感情的独特的人看待,而不是作为给予某些东西的物体。学习者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该是服务于生命与生活的,所以,教育应该使一个学习者树立如下认识:第一,我是一个抉择的个体,在生命过程中不能逃避抉择; 第二,我是一个自由的个体,有完全的自由去设定我的生活目标;第三,我是一个负责的个体,当我抉择了我应该过何种生活时,我必须为其负责。

第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下的教育目的观是“人格心灵的唤醒,学习如何学习”。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强调以自我为核心,强调人的“自我实现”的教育理论。它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等人格心灵“唤醒”,使教育真正还到本原意义上去,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人本主义者追求的教育目标,不是知识渊博的人,而是具有独立判断、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因此,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目的是学习如何学习,即对学习过程的学习。

第三,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下的教育内容观是“有价值的知识”。

最重要的学习内容是对人有价值、有益的技能和概念的学习,是对人发展有用的知识的学习,是有意义经验的掌握。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必须体现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尊重学生自我实现的要求,选择学什么及如何去学。

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课程内容设计的影响

第一,要把学习者当人看待,而不是学习的机器,应把课程内容设计视为与学习者进行灵魂交流的途径。

因此,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应该按照清晰的逻辑主线,充分考虑学习者的知识背景以及理解能力,尽量按照认识论的基本规律构建内容体系。应从具体课程的总体目标入手,引导学习者寻找实现总体目标的分目标,进而寻找具体措施。让其自我发现哪些知识是在不同阶段需要了解的,使其从心底萌生学习的欲望,实现对其潜在能力的唤醒和开发,并且使其了解学习过程,达到培养学习者学习能力的目的。

第二,在对待知识的态度上,课程内容设计必须突出这样的教育理念:知识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没有上下、高低之分。

因为知识都是人类智慧的凝结,没有一种知识的价值比另一种知识更为重要,只是不同知识存在的理由和运行的空间不同而已。知识的平等也不是要求课时的平等,而是我们必须遵循它们各自的相对独立性,不能以一种知识意志来规范另一种知识,使课程内容设计从一维的单线条的勾勒到多维的全方位的角度来安排。同时可以实现让学习者自己选择最符合自身情况的知识材料来学习,所以要求课程内容设计时应考虑不同需要的学习者的要求,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资料,“多”的含义包括质和量两方面,既有数量的区别,也有深度的区别。

参照管理方格理论,在如何对待课程内容设计的技术水平与人本水平的态度上,可以将课程内容设计划分为四个区间。

(1,1)型是在课程内容设计时对技术水平与人本水平的考虑都很贫乏的一种方式,可以称之为贫乏型课程内容设计方式;(2,1)型注重的是课程内容设计的技术含量(知识含量),可称之为技术型课程内容设计方式;(1,2)型更注重课程内容设计中的人本水平,可称之为人本型课程内容设计方式;(2,2)型既注重课程内容设计中的人本水平,也注重技术水平,是双高的集合,可称之为丰富型课程内容设计方式。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统领的课程内容设计应该尽量采用丰富型课程内容设计方式。

第三,按照“学习的普适性设计”(Universal Design for Learning,简称UDL)观念,整合课程内容。

UDL这种课程设计理念的本质是对学习手段与方式、学习情景与进度的柔性整合。它要求充分考虑不同学习者各方面可能存在的能力差异,在学习材料呈现方式、表达手段、学习进度等方面提供更多的选择。目的是提供更好的学习“通道”给所有在行为方式、语言基础、注意、记忆等方面存在能力差异的学习个体,使他们都能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具体来说,UDL理念指导下的课程内容设计包括:1.课程内容以可选择的方式提供给学习者,他们可以从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认知水平或兴趣的视觉或听觉信息;2.允许学习者自由地对学习内容做出反应,使课程适应学生的不同认知策略;3.提供多种鼓励、促进学习者投入学习过程的手段。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以及他们对学习材料的反应方式密切相关,当课程内容设计能使学习者真正投身于学习中时,他们的学习动机会大大加强。

转贴于 三、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整合《企业筹资》课程内容

《企业筹资》是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主要教学目的是从企业角度出发,使学生掌握与筹资有关的理论和各种具体筹资方式的基本知识。其紧前课程为《财务管理原理》,后续课程为《企业投资》。从学生掌握知识的逻辑角度看,这门课程是一个逻辑变换点,因为在此之前的《财务管理原理》从整体上已经给学生构建了一个关于财务管理专业的知识全貌,而从这门课程开始,将是对构成财务管理知识体系不同领域的拓展,同时也是对已有知识的深化。所以,这门课程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坚持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设计课程内容对于保障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尤为重要。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把学习者当作教育服务的对象而非学习机器,来设计《企业筹资》课程内容的基本思路:遵循从外到内、从宏观到微观、从概念到理论,再联系实践的规律,构建一个循序渐进、视野开阔的学习情景,以平台加模块的结构整合教学内容。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要求尊重学习者作为“人”来接受知识的规律,因此,在课程内容设计时按照学习情景与假设前提,可以将《企业筹资》课程内容划分为:主课程内容与从课程内容两部分,主课程内容又可以从逻辑上区分为三个层次:企业筹资财务的三大平台、具体筹资方式的基本知识及有关策略、大型案例。从课程内容则包括学习指导文件,更丰富的案例及其他学习方式的载体。

(二)在知识平等性原则下,构建《企业筹资》主课程内容。

《企业筹资》主要课程内容包括三个层次,它们构成了该门课程的主体内容,也是主要的课堂授课内容。

第一层次,由环境平台、概念平台、理论平台构成的企业筹资财务三大平台。

企业筹资财务的环境平台主要介绍企业筹资的外部与内部环境,为学习者建立学习本课程环境方面的知识准备。包括金融市场、法律环境及其他筹资环境三部分。金融市场是学习者最感兴趣的内容,但同时也是这部分的难点。

企业筹资财务的概念平台主要介绍筹资、筹资渠道与筹资方式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设计这部分内容的目的是使学习者从概念角度高度概括地认识筹资及有关定义的内涵和区别,比如:学习者可以通过对筹资实质——资金这种特殊资源的优化配置的认识,从宏观与微观角度深刻体会全课程的根本出发点。

企业筹资财务的理论平台主要包括资金成本理论、财务风险理论、资本结构理论以及利用这些理论进行筹资数量预测与筹资基本策略确定的知识。设计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奠定学习者的理论基石,同时兼顾其原有知识的提高,比如实际筹资问题中出现的台阶式资金成本变化规律,即筹资突破点概念下的实际单项资金成本和综合资金成本的计算问题。这部分的重点与难点是资本结构理论,学习者除了必须了解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过程,几个有代表性的资本结构理论,如MM定理、权衡理论、新优序融资理论等之外,还必须了解理论界关于是否存在最优资本结构的争议,树立对待理论的科学态度。传统教育方式总是告诉学习者所学知识是真理,忽略了真理需要实践中修正这个观念的树立,教育出来的人才缺乏创新意识。在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下,这种做法必须避免。

筹资数量预测与筹资策略主要介绍筹资数量预测的基本方法以及实践中确定资本结构的几种典型方法,如综合资本成本比较法、EBIT----EPS分析法、综合法等。其中,筹资策略是重点,要求介绍不同方法产生的原因以及各自的特点,在内容引入时注意让学习者自己得出结论,同时三种方法的顺序也不能随便改变,因为从现有知识假设出发,最符合逻辑的是综合资本成本比较法,最难理解的是既考虑风险又考虑财务管理目标的综合法。

第二层次,各种筹资方式及筹资策略。

根据企业筹资基本规律以及有关资本结构理论揭示的“优序融资顺序”,在模块设计时,按照“由内到外,以资金成本与风险作为融资方式选择标准”的原则,依次为:资本金筹资,主要介绍资本金的筹集,包括股票形式与非股票形式的资本金融资及策略;债券筹资,介绍债券筹资的基础知识及发行决策;银行贷款筹资,介绍银行贷款融资的种类、基本条件、程序及其特征;自然筹资,介绍几种自然筹资方式以及有关筹资额测算及决策方法;租赁筹资,介绍经营租赁、融资租赁定义,特征、具体业务计算,融资租赁决策等内容;选择权方式筹资,介绍可转换证券筹资、认股权证筹资、优先认股权筹资等方式及策略;其他筹资,介绍企业间资金拆借、并购与分拆筹资、信托筹资等的基本知识;海外筹资,介绍海外筹资的概况,海外筹资的具体形式及其优缺点。这几种形式是平行关系,同时由于企业具体情况不同,重点选择的方式也不同,其他筹资与海外筹资相对而言使用机会较少。

第三层次,综合筹资案例。

学习者在掌握了有关筹资基本理论知识后,需要有一个机会综合练习这些技巧,以实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与灵活应用的要求,综合筹资案例就是完成这个任务的工具。在这个案例中,应该提供基本的实景材料实现对真实筹资决策的拟合,比如:公司最近的基本财务报表、财务状况有关说明、公司经营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领导层基本状态(包括董事长、总经理、主要董事会成员的基本个性特征等资料)、主要客户与主要竞争对手情况、可能的筹资方式基本参考资料等。学习者必须把自己当作财务总监来决定公司的筹资事务,要求既要考虑客观筹资环境的限制,同时也要考虑公司主要领导人的个人偏好,因为好的筹资方案如果不被采纳将一文不值。这个案例在设计时应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比如利率波动、宏观经济运行趋势等调整有关指标设定,以期达到实训目的。

(三)按照“学习的普适性设计”观念,构建《企业筹资》从课程内容。

UDL课程设计理念要求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可供自由选择的学习资料与学习情景,因此,在《企业筹资》课程内容设计中,应该设计由企业筹资课件、企业筹资学习指导、企业筹资案例、企业筹资有关法规参考等四部分构成的《企业筹资》从课程内容体系,可通过网络平台,随时对学生开放,以便学生自主完成从课程内容的学习①。

所谓的从课程内容体系,并非这部分内容不重要,只是这部分内容是主课程内容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为了满足学习者个性特点而设计的内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学习者可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方式,比如,他不喜欢课堂上老师面对面的教学方式,宁愿自己看着POWERPOINT等课件有选择地学习,以便自主决定学习的内容和学习进度,营造适合个性特点的学习氛围。2.学习者可以挑选感兴趣的案例进行模拟练习。从课程资源库中应该建立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的有关筹资案例满足学习者的兴趣需要。3.学习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进度挑选合适的练习材料。在学习指导中应该提供包括课程简介、课程重点与难点介绍、各章具体学习要求以及自测题等内容,学习者可以据此安排自己的学习重点,调整学习进度。4.学习者可以通过阅读企业筹资有关法规,根据需要增进对我国有关筹资法律法规的了解。

《企业筹资》从课程资源库可用下图表示:

从上图可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下,《企业筹资》课程内容包括主课程内容和从课程内容两大部分,前者主要由教师担任教学过程的主导角色,后者主要由学习者自主决定学习的方式与学习的内容,二者通过学习者的柔性学习有机结合,共同保障既重视技术水平又重视人本水平的(2,2)丰富型课程内容设计目标的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延凯. 新课程设计的变革[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张华. 课程理论流派研究[M].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3] 钟启泉. 后现代课程观[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 陈月茹.一种崭新的课程设计理念——“学习的普适性设计”[J].山东教育科研,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