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文化的概念范例6篇

物质文化的概念

物质文化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外延

关于“非遗”的内涵,国内学者白云驹认为,广义“非遗”应该包括前人创造并遗留下来的全部口头、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非物质的东西多是人为的,一般与人体相关,广义的非物质遗产除了特定的口头文化(即口头遗产)外,还包括人的行为文化(或人体文化、传人文化)。狭义“非遗”则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希望予以保护的范畴,即:口头传统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这个范畴不是一成不变的,具备一定的概念和对象的弹性。[1]“非遗”的外延实际上包含三个层次:(1)广义的与物质遗产、遗址、遗迹、文字典籍等对应的无形遗产、口头遗产、非物质遗产;(2)狭义的以民间文学(口头遗产之重要主体和组成)、民间文艺、民俗文化、传统表演艺术、民间科技、民间技艺、民间知识、民间工艺等为内容的口头和非物质遗产;(3)以狭义的“非遗”之精华为主体,以广义的但处于濒危的“非遗”为补充,此二者被列入代表作名录时分别以“代表性”和“濒危性”为界定标准。[2]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1.以人为依托的动态传承性。任何传承都需要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例外,这个载体便是人。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需要作为传承者的人从主观上体认到相应的技艺,通过主体的演化,成为自身技能的一部分,然后才谈得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延续。[3]到底就是传承人的濒危。有没有传承人,事实上已经成为判断一个传统文化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演进,社会不断的变迁,作为历史和社会的人,其身上负载的文化因素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是一代一代地简单重复,而是在每个不同的时代吸取不同的时代因素,在动态的传承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创新和消亡。例如,羌族释比文化的传承,由于羌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释比文化都靠口头传授,如果现在还有释比能原汁原味地做法事等方式来传承释比文化,那么,羌族释比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如果羌族释比传承人已经去世,再无人能原汁原味地做一套释比法事等来发展释比文化,那么,我们就不能称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作为一种动态传承,它的生命已经终结。从某种角度上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受制于传承人主观倾向的文化遗产。

2.附会与某一具体形式的表现形态。在2003年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涵盖范围,大致界定在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工艺技术、传统节日、传统仪式、传统生产知识以及文化空间等几个方面。从该分类中不难发现,尽管人们通常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定义为“看不见,摸不着”的传统文化事项。“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不能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但是其认定的过程中,却要依附于“看得见摸得着”的传统表现形态上。例如,古琴不能被看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依附于古琴的古琴艺术却能认定问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如,我们中国人喜欢讲忠、孝等。忠和孝是不能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但忠、孝所表现的端午节、花甲宴却可以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依附于某种“看得见,摸得着”的表现形态呈现出来。

3.有重要价值的民族文化工程。纵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几十年来已开展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工作,可以发现,遍及世界各地各个历史时期的遗址、遗迹、建筑和自然景观,都被收入囊中。四大文明发祥地、古希腊罗马等等在名录中地位显赫。而那些历史非常悠久,但长期处于原始状态,后进状态的民族,因为没有文字、国家等的高度发达,遗址、建筑物等相对简单,其文化甚至以口头相传为主,结果在名录上,他们的踪影就难得一见。难道他们就没有对人类社会有所贡献吗?当然不是,既然“遗产”是对历史的记录和认识,那么仅从历史价值和历史意义来看,无论民族的大小,他们的文化都是人类文化的财富。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就是对这一类珍贵遗产的抢救和保护,是对濒危文化采取的一种记录、保存、评估、拯救、起死回生、继续自续、人类共享的一项文化工程。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延

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延是“口头传统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后,我国国务院于2005年3月颁布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重新做出了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4]

1.传承主体中国化。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是“群体、团体、个人”,而在我国国务院颁布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中将传承主体转换为“各族人民”。可见,在联合国官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文件中所使用的“群众、团体、个人”这样的词语所表述的意思是相当的模糊,它适合于人类的一个普遍性文本。而我国作为一个具有文化多样性和民族独特性的多民族的国家,当然不能使用这样模糊的概念,再加上我国历来是重视群众的力量,因此,我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表述为“各族人民”,这样更能体现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组成的中华民族。

2.确认方式的延伸。《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将“非物质文化遗

产”定义为: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5]其确认的方式是群体、团体、个人“视为”,即是一种主观的自我确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不能归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靠个人的一种认识素质。如果个人的自我体认达不到一定的高度,那么确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无从谈起,而且能不能被确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是个人说了算,必须要得到政府、学界的专家等承认。从这一点看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提出来的评判标准,在某种程度上是会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造成很多的困难。我国国务院根据我国国情,考虑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等情况,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中明确提出两个评判标准: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这两个标准一方面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传承性,另一方面更表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

3.传承内容明确化。如前所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把非物质

文化遗产界定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而在我国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述为“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也就是我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内容更具体化了,因为文化遗产这个概念十分宽泛,不容易给它一个明确的定位,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就相对狭窄些。因此我国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括为六大方面:(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2)传统表演艺术;(3)民族活动、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技能;(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参考文献:

[1][2]白云驹.论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概念与范畴[J].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

[3]牟延林,谭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4]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G]2005年3月26日颁行。

物质文化的概念范文2

一、认识日常生活概念与科学概念的关系,准确理解科学概念。

化学知识大多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际,学生既熟悉又陌生,日常生活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往往产生冲突。举例来说,在物质分类上NaCl是盐,学生易于理解。而Na2CO3俗名纯碱,纯碱虽具有较强的碱性,但它是盐不是碱。食盐、纯碱是生活概念,在物质分类上归属盐类是科学概念。糖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与化学教学中的概念差别也较大。日常生活概念是人们对周围事物的感性经验的直接概括,并不具有很高的抽象性。科学概念是在相关理论指导下形成的,而且总是处于特定的理论系统之中,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本质区别,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加以引导,学生就能区分日常生活概念与科学概念的关系,学生在学习中就易于接受科学概念,就能记准、理解科学概念,并能熟练运用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化学科学素养。

二、通过各种实验和感性材料,归纳和总结概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绝大多数化学概念可通过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家庭小实验归纳总结。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家庭小实验为许多化学概念的引入提供了感性认识,毕竟“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举例来说,燃烧的概念,在初中化学中燃烧的概念是可燃物与空气(氧气)反应,高中在增加了氢气、金属与氯气反应后,再通过相关的实验,学生就能理解不同条件下燃烧的概念。对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如金属钠是一种重要的、典型的活泼金属,学生对它感到很陌生。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验首先认识钠的保存和取用,用镊子取出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开金属钠,仔细观察钠切面颜色与光泽的变化,随后取黄豆大小的一块钠投入滴有两滴酚酞试剂的水中,观察钠与水反应的有关实验现象,并收集气体,验证气体的成分。学生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教师再加以分析引导,推理验证金属钠的有关性质和概念就顺其自然。通过实验,学生能感受化学物质反应的丰富多彩,能拓宽知识面,并对初中所学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与水的反应、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与范围有更好的认识。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系统、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培养学生敏捷而准确的洞察力,以此不断获取信息,建立概念形成的心理过程,有效地形成概念的表象,学生再通过听取教师的言语说明、阅读文字和符号等去分析、比较,从概念的属性上认识本质,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三、把相似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对比教学。

化学中有许多概念名称相似,但含义相差很大,如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系物与同分异构体,等等。这些概念的研究对象不同,教师必须进行归纳,指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四、从习题错误中强化概念的再认识。

对于高一化学中的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学生在做常见物质分类的归属时易混淆,难以理解。不少学生认为NaCl溶液、Cu能导电,从而判断其为电解质,而忽视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因为CO、NH的水溶液能导电且是化合物,就认为CO、NH为电解质,不理解电解质的导电原因必须是自身电离产生的离子导电。可见概念的记忆必须建立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这样才能有助于化学概念的深化。通过认识习题的错误根源,学生能够加深印象,丰富对概念内涵的认识,也有利于对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运用分类法,构建概念知识网络。

化学基本概念众多,要系统地掌握众多的、不同的化学基本概念,就必须进行分类,如物质组成(化合物、盐、氧化物、有机物等),结构(原子、分子、化学键、同分异构体等)、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化学计量(相对原子质量、物质的量等)与化学用语(如化学式、电子式、化学方程式等)等6类基本概念。只有全面系统地对化学概念进行分类,构建概念知识网络,学生才能学好化学概念,对化学学科感兴趣。

六、以发展的角度应用概念,分阶段理解概念。

研究和认识新课程化学概念的教学要求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教师把握化学概念在教学中的深度与广度。新课程标准中有不少化学概念的教学要求,是在不同的模块中、不同阶段逐步提高与深化的,有些概念是在特定的教学阶段中产生的,因此概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初中已经学过氢气还原氧化铜,从物质得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高中必修教材,专题一从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专题二从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入手,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分析物质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高价、低价、中间)预测物质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进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规律;专题四讲述氧化反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在必修教材2中,氧化还原反应在电化学概念学习中再加以提高,拓展其重要应用。学生通过以上不同教材,在不同阶段学习完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必修教材是基础,选修教材是综合应用。对化学概念的教学不是一次能完成的,而是逐步深化、逐步完善的。因此应用概念不能因循守旧,必须以发展的角度应用概念,分阶段理解概念。

物质文化的概念范文3

概念是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它是学生认识物质属性极其规律的起点。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有许多精炼的化学概念,这些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其中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注释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义,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有待培养和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把好这一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本文就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如何做好初中化学概念教学进行阐述,仅供大家参考。

1、加强直观教学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原因,他们的思维主要以直观为主。因此,在进行化学概念教学时,要尽量利用直观的手段。比如,原子、分子的结构,它们是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想象不出来。这时候,老师可以用模型来帮助学生的认识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的结构,从而形成原子、分子等概念。

多媒体技术也是很好的直观教学,因此在具体的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它、用好它。比如,学生对“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这一概念总是不理解,很多学生根据这个概念,还错误的认为分子比原子大。利用多媒体动画,可以让化学反应过程清楚的展示出来,让学生清晰的看到:在化学反应时,分子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的本质

对化学概念的理解不能是支离破碎的,而应该是全面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并能利用化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如果学生不能深刻的理解化学概念,他们只能死记硬背的学习概念了。学生死记化学概念,就不会灵活运用,那就等于没有掌握化学概念。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要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的本质。比如,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学习,要强调判断的标准是看有无新物质的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就是化学变化。比如,水变成水蒸气,很多学生错误的认为它是化学变化,那就要向学生讲清楚:水蒸气的本质仍然是水,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不是新的物质,因此它属于物理变化。同样,水结成冰、电灯发光等变化,都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它们都属于物理变化。

在具体教学中,老师要对某些化学概念需要进行剖析,才能帮助学生透彻的理解。尤其,要帮助学生领会其本质意义。比如,催化剂这个概念,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改变”的含义,它可以是加快,也可以是减慢;“不变”的含义是指质量与化学性质,很多学生将“改变”理解为只有加快,讲“化学性质”误认为是性质。事实上,物质的性质包括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因此,概念中的化学性质不能随便的理解为性质。又如,氧化反应概念中的氧,很多学生错误的理解为氧气,事实上,概念中的氧不只是指氧气,它还包括含氧化合物中氧的意思。

由上可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于剖析的方法对概念进行教学,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概念的内在含义。

3、利于对比方法帮助学生正确的形成概念

化学上很多概念具有对立性,如果在教学中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领会概念的含义,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纯净物与混合物;单质与化合物等等,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对比就能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它们。

4、利用实验帮助学生建立化学概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教学中无任怎样重视实验都不过分的。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同样要重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比如,饱和溶液与未饱和溶液,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亲手配制,这样能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其含义。同样,溶解度、质量守恒等概念,都可以用实验让学生建立概念。否则,老师空洞的讲解,只能使学生听的枯燥。

5、加强引导,注重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紧扣概念,弄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既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又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如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P48关于“盐”定义为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学生根据定义可能无法判断NH4NO3、NH4Cl等物质是否为盐。对此,教师可以将盐的定义延伸拓展一下,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以后学生再遇到这类问题就不会困惑了。另外,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为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在介绍侯氏制碱法时,学生无法理解:NaCl+NH4HCO3=NaHCO3+NH4Cl的反应类型。如果教师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延伸为: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或难电离的物质或溶解度更小的物质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学生便很容易理解了。

6、正确辨析,注意概念之间的区别

物质分类一直是近几年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考查的方式灵活多样,题型背景层出不穷,混合物和纯净物辨析区分更是许多省市命题考查的热点。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正确辨析,注意概念之间的区别。如“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性质,有固定的化学式。“混合物”至少有两种成分,每种成分都保持各自的性质,而且每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通常没有固定的化学式。据此学生结合自己的化学认知结构便可以正确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了。

7、系统分类,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

物质文化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化学;概念教学;对比实验;实验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3-0076-01

化学概念是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也是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的核心组成部分。化学概念教学效果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概念知识的认知,甚至会影响学生对整体化学学科知识网络的构建与拓展。可以说,学好化学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关键。而教材对化学概念的表述是以极其精练的文字呈现的,略去了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致使化学概念抽象难懂,这也使得化学概念成了化学教学中最不容易“教”也最不容易“学”的内容。因此,如何根据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些化学概念,如“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混合物与纯净物”等的特点,发挥化学实验在概念教学中的作用,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概念教学中的对比实验设计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是学生学习化学后首次接触到的化学概念,物质变化知识的学习可以拓宽学生观察物质、研究物质的视角。但对刚刚接触化学学科的学生而言,由于缺乏具体、形象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在学习物质变化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模糊的认识,进而影响概念的学习。对物质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判别,关键是要看是否有新的物质产生。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主动进行对比实验,在对比实验中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从而帮助学生了解物质变化知识,自主分析形成化学概念。

教材中虽然也借助蜡烛燃烧这个实验来帮助学生来建立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感性认识,再进行分析抽象形成化学概念,但是由于初中生的思维方式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为了能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概念的实质,教学过程就必须帮助他们通过足够的化学对比实验来获得更丰富的、直观的、形象的、具有持续对比效果的感性材料来学习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利用铜、镁、稀硫酸三种药品补充设计四组系列对比实验。实验1-1:将铜丝浸入稀硫酸中微热,实验1-2:将铜丝弯曲成螺旋状后再浸入稀硫酸中微热,实验2-1:将光亮的铜丝在火焰上加热,实验2-2:将加热后的固体浸入稀硫酸中微热。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比实验让学生沉浸在真实的实验情境中观察、对比、体会物质变化的两种途径,感知物质变化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进而引导学生从现象中了解变化的本质。这样的对比实验,能够形象而深入地对概念进行剖析,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判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混合物与纯净物”概念教学中的对比实验设计

“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教学是在学习了空气的组成之后进行的,教师一般根据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实验的结论开始“混合物和纯净物”概念教学。教学中教师对“混合物”“纯净物”的定义往往一带而过,甚至更多的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让学生简单识记哪些物质是混合物,哪些物质是纯净物,最后让学生对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反复练习。这种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实质上停留在接受事实、记忆事实的低水平层次。

为了帮助学生转变错误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实验1:观察粗盐与氯化钠固体样品;实验2:观察生锈的铜丝与铜丝样品;实验3:区分食盐水与蒸馏水等对比实验,帮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形成认知冲突后逐步建构正确的概念。由于刚开始学习化学的学生对物质组分知之甚少,在教学中利用对比实验创设学习情境,能让学生在真实的实验情境中观察、对比、分析物质的组分,感知所要区分的物质是否由同一种组分组成,进而形成正确的化学概念。同时,物质的分类是学生学习化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化学学科知识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根据这部分知识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引导学生以化学的视角对物质进行简单分类,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其他化学概念打好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化学教学尤其是概念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而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科学素养教育,不仅能让学生领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更加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对比实验,能有效促使概念教学由单一的“重知识技能”向“重过程方法”和“重情感态度价值观”转变,进而帮助学生准确并且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同时,学生在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对比”,在对实验和事实还原思维过程中发现、体会、形成并掌握概念,这样能不断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曹安乐.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化学概念教学[J].化学教与学,2010(02).

[2]王春.新课程视角下的中学化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07).

物质文化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理解;掌握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8-0034

一、引言

加强基本概念教学,能使学生对化学所研究的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低级的感性阶段,能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化学所研究的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掌握好化学基本概念是学好理论、定律、公式的前提,也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因此,本文较系统地阐释了提高化学基本概念理解与掌握的方法。

二、化学基本概念的分类

初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了表示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化学量和化学用语等各个方面。根据“分清层次、突出重点、明确要求、抓住关键”的指导思想,可以把基本概念按不同的要求进行划分:1.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分子、原子、元素、单质、化合物、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化学方程式、催化剂、化合价、溶液、溶剂、溶质、溶解度、电离、酸、碱、盐、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中和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质量守恒定律;2. 纯净物、混和物、离子化合物、缓慢氧化、爆炸、催化作用、元素符号、吸热反应、同素异形体、吸附作用、溶解度曲线、结晶、潮解、酸碱指示剂、氮肥、磷肥、钾肥;3. 溶解性、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有机分子材料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微量元素、着火点。其中第一类内容是初中阶段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要求透彻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概念去解释有关问题,同时能举出例子来说明这些概念。第二类内容属于比较重要的概念,它要求学生能理解运用,并能对某些易混淆的概念加以区别。第三类内容属于一般定义,只要求作一般了解或初步理解。

三、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方法

1. 通过感性认识掌握概念

化学概念的掌握可以从已有的感性认识开始。例如,通过观察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和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演示实验,可以形成“化学变化”的概念;通过氧气与碳、磷、硫、镁等反应的演示实验,形成“化合反应”的概念等等。这种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形成新概念的方法,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2. 通过比较掌握概念

为了弄清概念,对有联系或容易混淆的概念,可以采取对比方法加以区别。如原子、元素、单质是几个重要的化学概念,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初学化学时往往容易混淆,常常用错。为了避免出现错误可以列表比较其区别和联系。还有“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化合与分解”、“原子与离子”等内容,也都可以紧紧抓住其特点,列表比较。

3. 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当一个新概念引入后,首先要会用准确、精炼的语言,充分揭示该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例如,学习“电解质”概念,首先要将这类物质“溶于水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这一内涵准确地揭示出来,说明这是电解质的一个共同的本质特征,是判断某物质是不是电解质的依据,要知道其中“溶于水或熔化状态”的条件与“能导电”的结论是互为条件的。接着再将电解质是一类化合物这一外延弄清楚。第一,它是一类化合物而不是所有化合物,是“溶于水或熔化状态时能导电的化合物”,如无机物中的酸、碱、盐等。第二,它是化合物而不是单质,金属虽能导电,但不属于电解质的范围。第三,它是纯净物而不是混和物,电解液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不能称为电解质。

4. 弄清概念的组成

要弄清每个概念由哪些因素组成,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其中关键因素是哪一个。例如,氧化物的概念:氧化物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这个概念包含三个因素:(1)“化合物”;(2)“两种元素组成”;(3)“其中一种元素是氧”。缺少任何一个因素都不是氧化物。关键因素是“两种元素组成”和“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关系分析清楚了,关键因素找到了,就能运用概念辩论哪些是氧化物,哪些不是,同时对于书写氧化物的化学式也是有益的。又如,酸的概念包括:电解质、电离、阳离子、氢离子、化合物五个因素,其中“全部是氢离子”是个关键因素。若阳离子不全部是氢离子,那么酸式盐也能电离出氢离子,岂不成了酸吗?

5. 注意概念理解的发展和深化

有些概念的学习,随知识的扩展,可以逐步理解,不断深化。例如,在学习氢气的性质时,从得氧和失氧的关系中,初步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在高中化学学习中,从化合价的升降关系中深化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此时学生就可以认识到单质可作氧化剂,不含氧的化合物可作氧化剂,以及分子内部不同元素之间也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又如,在学习燃烧定义时,燃烧指的是可燃物跟空气里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在高中学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又会知道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6. 注意概念的概括和系统化

在学完一个单元或一章的内容之后,学生还要及时地总结概念,根据概念间的联系,将一些单个的概念归纳到完整的概念系统里去归纳的方法通常有以下两种:

(1)按概念间的属种关系归类。例如,学完初中化学的各种概念之后,就可以从组成、性质、变化、量等方面进行归纳,形成一个系统。

(2)按概念间转换关系归类.运用上述两种归纳方式,将所学的知识串连起来,把零散的概念化为整体,对概念的掌握就会更深入一些。

四、结束语

物质文化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方法

概念是思维的工具,是知识结构的联结点,是学生学习的核心。 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其中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注释都是经过认真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义,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化学的本质,在整个化学学习中起着指导作用。因此,准确地理解化学概念,对于学好化学尤其重要。因此,加强化学概念的教学方法研究,是初中化学教学能否取得有效性的关键。本文从以下方面对如何搞好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总结。

一、借助化学实验探究来形成化学概念

化学教学过程中实验可以很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通过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有关概念的部分信息,逐步形成化学概念。例如“中和反应”的概念教学中,可先让学生分组实验: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观察颜色的改变,测量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反应后溶液酸碱性以及生成物的检验等各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建立中和反应的概念

1.实验探究过程

(1)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烧杯中滴加酚酞试液2~3滴,观察并测量温度;(2)向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刚好变为无色;(3)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滴加一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颜色的改变;(4)用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现象。

2.实验现象及分析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颜色逐渐变浅至无色,说明溶液的碱性减弱,最后变为中性;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又变红,说明氢氧化钠这种物质消失了,溶液中的OH-离子没有了,滴进的稀盐酸中H+离子也消失了,否则滴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不会变红;用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灼烧,玻璃棒上有白色的固体析出,既然氢氧化钠这种物质消失了,稀盐酸灼烧会挥发,那么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呢?只能是生成的新物质;同时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发现温度升高了,又进一步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放热。

3.概念的形成

中和反应:酸和碱混合,酸和碱的特性消失,生成了新的物质盐和水;反应放出热量;反应的本质是H+和OH-结合成H2O。

二、抓住关键的字词,深入剖析概念

化学概念是对化学事物一般的本质特征的明确规定,其定义有着比较严密的表达方式,教学时要指导学生认真的剖析,弄清含义,抓住概念中关键字词,找出概念的本质,排除非本质的干扰。如“溶液”概念要抓住“均一”(指溶液各部分性质一样,溶质质量分数一样)。“稳定”(指外界条件不发生变化,就无沉淀出现,溶液也不会分层,即溶质和溶剂不会发生分离)和“混合物”(指组成溶液的各部分都保持本身的化学性质)三个关键词语才能深入理解,全面掌握。又如:“质量守恒定律”,则要抓住“参加”(指已经发生了反应的部分,未反应的部分如过量的,不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在此例),“化学反应”(指质量守恒定律适用的对象,是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物质,若物质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其质量关系与质量守恒定律无关)。“生成”(指化学反应生成的所有物质)和“质量总和”,几个词语,深入剖析.同时抓住“两个不变”:(1)元素(或原子)种类不变,反应前有几种,反应后仍有几种。(2)各原子的数目不变,反应前为多少个,反应后仍为多少个,就能使“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自如了。再如,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为在一定的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三、加强引导,注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学生在对新的化学概念进行初步了解之后,为了使其能更为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内涵以及外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练习让学生在现有的知识上进行巩固,在练习过程中对概念进行深化,然后教师结合练习的处理对概念进行剖析,这种演绎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并且深刻的认识化学概念的本质。例如,“酸、碱、盐的概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对三者进行概念的基本讲授,然后进行练习题的设计,让学生根据概念定义判断哪些物质是酸,哪些物质是碱,哪些物质是盐,然后进行讲解,提炼深入理解概念的知识点。

概念剖析:(1)酸、碱、盐的前提是“化合物”,单质、混合物不在此研究范围。本题中NaCl溶液和Cu不能认为是酸、碱或盐。(2)酸组成上含有氢元素,水组成上含有氢元素,但不能认为是酸,因为酸电离时还会产生酸根离子。(3)大多数碱中都含有金属元素和氢氧根,但有一个特例,就是氨水,它是碱,组成上不含金属元素,也不会电离生成金属阳离子。(4)同样大多数盐电离都产生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而铵盐电离不会产生金属阳离子,但它们划归盐。通过剖析让学生不仅掌握酸、碱、盐的本质内涵,同时记住一些特例,从而对酸、碱、盐的概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四、运用对比法,剖析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事物是联系的,反映本质属性的概念之间也必然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影响。初中化学概念有很多是有相似性,学生理解起来容易混淆,教学过程中运用对比法剖析不同化学概念,可以使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相关概念间的纵横关系,以达到灵活运用之目的。例如,在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设计一个表格,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通过下列表格中的相应内容,更深入理解这三类物质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更好地区分和理解这三类物质。

总之,在进行概念的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每个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关键词语,及相关特性,因势利导,克服不利因素,把概念讲清楚,讲透彻,搞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使化学基本概念在初中化学中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