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行业总结范例6篇

饲料行业总结

饲料行业总结范文1

一、指导思想

以保安全、促发展为总目标,以规范饲料经营,查处在饲料中添加和使用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为重点,以抓法制、抓监管、抓源头、抓基础为手段,着力强化饲料质量安全日常监管,全面促进饲料行业稳定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饲料质量安全水平稳定提高,饲料产品监测合格率提高2个百分点;查处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行为,杜绝在饲料中非法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质行为;有效防范重大饲料质量安全事件发生。

三、整治重点

(一)重点产品:蛋白原料、自配料和非蛋白氮及其类似物;三聚氰胺、瘦肉精、镇静剂类、苏丹红、孔雀石绿等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

(二)重点单位:饲料经营企业和畜禽养殖场(户)。

(三)重点区域:全县经营饲料及饲料原料的单位和个人。重点是:田园镇、柯街镇、卡斯镇、漭水镇、湾甸乡勐统镇。

四、整治任务

(一)严厉查处在饲料原料和产品中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行为。

(二)严厉打击养殖过程中添加瘦肉精等违禁物品、苏丹红等非法添加物的违法行为。

(三)扩大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抽检范围,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四)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取缔无生产许可证、无产品批准文号、无产品标签的“三无”饲料饲料产品。

五、总体要求

(一)统一组织,落实监管责任

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要按县局的统一安排和部署。认真落实方案各项要求,对重点区域及时进行梳理和排查。

(二)细化方案,明确工作进度

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要根据总体方案,制定本辖区的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明确工作进度和时间安排,做到有安排、有重点活动、有责任追究,确保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

(三)加强交流,及时报送信息

各乡镇畜牧兽医站2009年4月开始,每月14日和28日分两次向县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报告工作进展情况。报送材料内容包括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问题、查处情况和量化指标,及时反映进展和成效。

(四)加强联动,形成整治合力

各级农业(畜牧)饲料管理部门要围绕本方案制定的工作目标和重点,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开展工作。要加强协调,搞好衔接,形成合力,突出成效。

六、工作安排

“保障饲料安全,推进健康养殖——饲料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总体安排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部署启动阶段(4月20日-4月30日)

1.2009年4月,根据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制定我县饲料执法年总体实施方案。

2.2009年4月,召开“饲料执法年”活动启动仪式,成立全县“饲料执法年”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部署总体行动方案。

3.各乡镇畜牧兽医站成立“饲料执法年”活动领导小组,细化整治方案,明确工作责任,要求乡镇畜牧兽医站于2009年5月10日前将活动领导小组名单上报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二)集中整治阶段(5月10日-11月底)

1.开展饲料质量安全监测,查处违法违规行为。2009年全年以蛋白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中三聚氰胺检查为重点,继续开展饲料质量安全例行检测、饲料中违禁添加物专项监管。对监管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上报、及时查处。

2.对饲料经营企业及养殖场(户)进行重点检查。县领导小组将对重点区域饲料监管工作进行督导,主要检查“饲料执法年”活动的进展及执行情况。对饲料企业和畜禽养殖基地的产品合格证、产品批准文号、产品标签、使用记录、检验合格证等进行重点检查。

3.举办中期总结暨饲料执法培训班,提高执法水平。7月,组织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对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交流经验,查找不足,同时督促各乡镇畜牧兽医站按照工作方案和时间要求完成全年各项任务,并组织对各乡镇畜牧兽医站饲料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执法水平。

4.举办饲料安全宣传月活动。9月,开展以各乡镇畜牧兽医站位主体的宣传月活动。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要充分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主题宣传。一方面通过对曝光的案例进行报道,对掺假售假和添加违禁药物的违法行为形成强大的威慑力;另一方面正面宣传管理部门对饲料安全所做的工作与成绩,向社会公众介绍饲料管理、科研、检测等方面的成果和成效,介绍企业保证饲料质量安全采取的措施,宣传科技成果,彰显监管成效,为饲料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饲料行业总结范文2

【关键词】饲料产业;现状;问题;对策建议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畜禽养殖业步入了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重要时期,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繁荣我国城乡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产业。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步伐加快,我国畜禽养殖业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一系列更加突出的挑战。水、电、良种、劳动力等资源紧张的状况不容忽视,其中饲料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尤为严重。

一、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饲料工业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发展现状及特征如下:

一是产值、产量持续稳定增长。2009年全国饲料工业总产值为4713亿元,与2008年相比增长了10.7%。其中,工业饲料总产值4586亿元,增长14.3%,饲料添加剂319.9亿元,动物源性饲料71.4亿元,饲料机械设备55.5亿元。工业饲料产量连续5年突破亿吨大关,达到1.48亿吨,比2008年增长超过8%,比1980年的110万吨增加100多倍。配合饲料产量11535万吨,浓缩饲料产量2686万吨,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为592万吨,分别比2008年增长8.9%、6.1%、8.4%。

二是产品结构不断优化。2009年,我国配合饲料比重进一步提高,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分别占饲料总产量的77.9%、18.1%和4.0%,配合饲料产量比重较2008年提高0.4个百分点,浓缩饲料比重略微下降,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保持稳定。

三是行业竞争加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与世界经济及国际市场接轨,国外跨国公司大举进入,国内不同经济体之间的竞争、与国际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竞争的深度、广度、强度大大超过以前,企业的兼并、重组大为加快,落后企业逐渐被淘汰。

四是能量饲料供应基本满足市场需求。玉米是饲料工业主要原料之一,消费结构中饲料消费所占比重最大,约占我国玉米总需求量的70%。我国玉米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0%左右,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2008年,我国玉米产量达历史最高水平1.66亿吨,较2007年的1.52亿吨增长1400万吨,增长9.2%;虽然2009年略有下降,为1.64亿吨,但同期消费总量在1.4亿吨-1.45亿吨之间,供给能够保证市场需求。

五是产业地位逐步增强。从1992年起,我国饲料产量已连续17年稳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饲料总产量7.1亿吨的21.1%,成为饲料工业大国。饲料加工企业达13612家,从业人员57.1万人,目前全国已形成包括饲料加工业、饲料原料工业、饲料添加剂工业、饲料机械工业,以及饲料科研教育、质量安全监测等为支撑的中国特色饲料工业体系,产业地位显著提升。

二、存在问题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饲料粮需求呈明显增加趋势。据技术专家测算,2009年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14813万吨,直接使用和间接带动农户使用饲料粮21014万吨,占2009年粮食总产量的39.65%。其中,2009年配合饲料产量11535万吨,使用饲料粮7498万吨;浓缩饲料2686万吨,按照占养殖户自配料的30%计算,搭配使用饲料粮5820万吨;添加剂预混合饲料592万吨,按照占养殖户自配料的5%计算,搭配使用饲料粮7696万吨。未来随着畜禽养殖量的增加,饲料粮的需求仍将呈持续增长态势,各类饲料原料供给压力将继续加大。

一是蛋白饲料供应紧张。我国畜禽养殖业饲料供给偏紧的状况将在较长时期存在,尤其蛋白饲料原料缺口较大,自给率不足50%。目前用于加工饲料豆粕的大豆70%以上需要进口,大豆行情受国际市场变化影响显著,国际饲料原料市场的微弱变化,都会引起我国市场敏感反应。据海关统计,2009年国内进口大豆总量为4255万吨,比2008年增长13.65%,再创历史新高。菜粕、棉粕及其他杂粕等植物性蛋白质资源开发力度不够,还不能成为完全替代豆粕的蛋白质资源。另外,我国动物源性蛋白原料资源也相对匮乏,近年来总体呈下降趋势。2009年国产鱼粉产量为58.8万吨,比上年增长42.4%,进口鱼粉130.8万吨,比上年下降3%。据统计,我国鱼粉进口量占世界进口总量的37%左右。

二是能量饲料需求压力增大。玉米是用于饲料生产的主要能量原料。从1998年至今,我国饲用玉米比例占玉米总消费量的70%左右。2009年国内工业饲料产量为1.48亿吨,根据饲料业“十一五”规划,2010年产量将达到1.5亿吨,玉米市场需求将大幅增长。2009年国内玉米产量为1.64亿吨,较十年前增长28%。近年来玉米深加工的快速发展使得饲料消费占玉米消费总量的比重有所下滑。随着我国居民畜产品消费数量的增长,饲料用玉米消费的绝对量将呈刚性增长,玉米供需可能维持紧平衡状态。另外,我国每年可生产秸秆6亿多吨,还有相当多的秸秆未被利用,已经利用的也是粗放的低水平利用。如果通过秸秆青贮、氨化、机械加工和发展全混合日粮等技术,将农作物秸秆充分利用,生产草食动物饲料,可节约饲料用粮1亿多吨。

三是安全高效环保的饲料添加剂研发滞后。我国已批准使用的220多个饲料添加剂产品中,国产并制定标准的仅70多种;允许使用的药物添加剂57种;矿物质添加剂品种有几十种,多数为工业级和无机盐,而一些高效、无残留、环保的新产品几乎全靠进口。例如广东省有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150多家,年生产各类饲料添加剂20余万吨,但源头性安全环保饲料添加剂不足4000吨,而全省对安全饲料添加剂的需求量至少10000吨以上,供需矛盾突出。国内饲料添加剂工业发展滞后,已成为饲料加工工业发展的瓶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畜禽养殖业的发展。

三、需求预测

基于畜禽产品总量需求刚性增长和规模养殖比例继续提升等因素,预计未来饲料粮需求仍将稳步增长。按照畜禽产品产量推测,预计到2020年,畜禽养殖业饲料粮总需求量将超过2.1亿吨;2030年需求量继续增加,预计将超过2.3亿吨。未来畜禽养殖业饲料粮供需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主要还是蛋白质饲料,部分缺口需要通过国外进口或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调节国内原料供给来解决。可以说,未来中国的粮食问题,实际上是解决养殖业所需的饲料粮问题。

四、道路途径与对策方向

为有效解决制约我国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饲料资源制约问题,应本着“自身挖潜、适当进口”的原则,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有效提高生物量,保障饲料粮有效供给,同时充分开发非粮饲料资源,大力发展饲料加工业,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具体来讲,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解决:

一是调整种植业结构保障有效供给。通过优化种植品种结构,推行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青贮玉米等专用品种,合理引导苜蓿等优质牧草产业发展。通过增加农业投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土地有效产出,大幅度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二是加大非粮饲料资源开发利用。优化利用以秸杆为代表的非粮饲料资源,如食品厂渣液、屠宰厂下脚料、饼粕糟渣和薯类等。要在秸秆养畜示范县项目的基础上,全面实施秸秆高效综合利用工程,重点加强秸秆氨化、青贮、微贮等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提高秸秆利用效率。

三是加快南方草山草坡资源开发利用。积极发展南方山地和丘陵多年生人工草地、一年生高产饲草,开发利用可利用天然草地,利用冬闲田建植牧草生产基地。同时,制定包括基本草场划分、草地类型、集约型高效草地生产基地建设等在内的饲草料基地规划,根据不同区域和草地类型执行草畜匹配的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

四是提高饲料转化率。采取经济有效的物理、化学及生物技术措施,测定主要饲料资源的营养成分含量及其生物学利用率,建立并完善实用且具有我国特色的饲料营养成分参数表,建立估测主要饲料原料养分利用率的数学模型,形成满足代表性饲养模式和饲养条件下的畜禽饲料营养成分表和饲养标准,通过研发推广饲料生产加工技术和营养调控技术,提高畜禽饲料利用效率。

注释:

①我国每年可产生农作物秸秆约6亿吨,综合利用4亿吨,还有2亿吨左右未被利用,已利用的多是粗放式低水平利用。

饲料行业总结范文3

一、中国饲料工业发展历程

饲料工业在我国是个新兴行业。中国饲料工业30年的发展历程大体分为创业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整合提升阶段三个阶段。

1.创业起步阶段

1978—1984年是我国饲料工业的创业起步阶段,1982年10月,邓小平同志在同国家计委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要搞饲料工业,这也是一个行业……”1984年5月8日,国务院第33次常务会审议并通过了《1984-2000年全国饲料工业发展纲要(试行草案)》(以下简称《纲要》),并于12月6日正式颁布,从此饲料工业建设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序列。《纲要》的实施也标志着我国饲料工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快速发展阶段

1985-2000年,我国饲料工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到1990年,全国已经建成了年产1吨以上的企业6045家,其中年产5吨以上的551家,年生产能力6090万吨,配合饲料、预混合饲料总产量达到3200万吨,品种逐步走向系列化,各种动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饲料都能生产。以后的10年我国饲料继续快速发展,1991年全国配合饲料产量达到了3494万吨,居世界第二位,一跃成为饲料生产大国。1999年基本建成了完整的饲料工业体系,年产5吨以上的饲料加工厂1937家,饲N-产品总量6871万吨,添加剂预混料223万吨,饲料加工工业产值1855亿元,在全国统计的38个工业行业中排行16名。维生素、氨基酸等产品基本实现自给;饲料机械制造业也有了很大发展,已经有了270家;全国饲料标准体系已初步建立起来;科研成果的推广、职业技能的培训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3.整合提升阶段

二十一世纪,我国的饲料工业进入了整合提升的阶段。20年的发展,饲料工业出现了产品过剩的情况。且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菜篮子不断丰富,对畜产品及饲料产品有了更高的要求,饲料产品逐步向高质量、高品质、高安全的方向发展。从国际来看,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市场竞争的深度、广度、强度都大大超过以前,企业的兼并重组随之加快。1999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从此我国饲料管理全面进入法制轨道。农业部也先后出台了6项配套管理制度和10项行政许可及规范行文件,全面实施饲料安全工程,强化产品质量监管,维护饲料产品市场秩序,企业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二、饲料工业主要成绩

1.饲料产量快速增长30年来我国饲料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总产量连续三年突破亿吨,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1980--2007年,饲料产品产量由110万吨增加到12331万吨,27年增长112.1倍,年递增率为19.1%,从1990---2007年,饲料工业产值由1119亿元增长到3335亿元。

2.饲料产品质量稳步提高,产品结构不断调整

质量稳步提高。饲料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动物养殖业的正常发展,关系到动物产品的质量、对人类的危害和环境的污染。多年来,我国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加强了xeNoN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每年都进行监督抽检,饲料产品质量稳步提高。1987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第一次组织的配合饲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抽样合格率仅为20%,1993年国家监督抽查配合饲料产品合格率为75.6%,抽取饲料添加剂统检样品935批,合格率77.5%。1998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农业部第三次对全国的配合饲料产品质量统一监督检查,抽样合格率为89.7%。2001年以来,全国配合饲料质量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高品质的饲料产品已成主流。产品结构不断调整。饲料产品结构不断调整,更趋于合理。饲料工业由开始以混合饲料为主,逐步被现在的高品质配合饲料取代,科技含量较高的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高度发展。饲料新产品根据饲养动物品种不同分为猪饲料、蛋禽饲料、肉禽饲料、水产动物饲料、反刍动物饲料和其他动物饲料,且各种动物饲料又根据其不同的养殖阶段有相应的饲料产品。饲料品种的生产根据市场变化而高速,随养殖品种数量的变化而变化,整体更加契合市场需求,从而使饲料工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好势头。据2007年统计,饲料总产量中,猪饲料约占26%,禽饲料约占54%,水产动物饲料约占14%,反刍动物饲料约占4%,其他动物饲料占约2%。饲料企业综合素质不断提升。1990年全国的14010家饲料加工企业中,年产5吨以上的企业只有551家,不到4%。2007年年产10万吨的饲料企业157家,全国排名前10位的饲料企业集团产量达337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7%。为提高产品质量,很多企业都在生产管理上下功夫、做投入,部分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引用了HACCP和IS09001及GMP体系。2006年15家饲料企业16个产品首次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三、存在的问题

我国饲料行业经过30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巨大成就,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但是也有自己的薄弱环节,存在着不少问题。

1.科技含量低,质量监测投入与发展不相称,与国际水平差距大

由于科技投入不足,科研能力较低,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同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产业化水平不高,缺乏技术创新能力。饲料工业的培训、技术推广、信息咨询等服务体系建设薄弱。尽管围家对饲料工业的发展给予较大支持,年产量已步人世界前列,但对饲料工业的科研经费的投入较少。相当一部分企业规模小、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技术水平低、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六五”至“九五”这二十年期间,总投入为1.2亿元,而其中用于饲料质量监测技术方面的研究投入估计约为500万元,仅为饲料工业的科研经费的总投入的4.17%。这与过去的十七年(1980年----1997年)中我国配合饲料总产量约20%的高年增长率是不相称的。配合饲料是饲料工业的最终产品,其含义要求其营养全面且均衡。不仅要求适量的常规养分,更重要的是要求其能全面提供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各类微量成分,这些微量成分的添加和配比正是配合饲料中的精华和科技含量所在。而现行的配合饲料标准中对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各类微量成分等没有做任何规定。需要加强饲料基础研究和产品检测技术的投入,按饲料T业发展的新形势加快制订新的、科学的饲料工业标准体系,促进饲料工业的发展。

2.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标准水平较低

饲料添加剂工业严重滞后,氨基酸、药物添加剂等品种单一,产量低,仍然依赖进口;饲料加丁能力相对过剩,企业普遍开工不足,全国平均开丁率为50%。标准中指标不全,不能完全体现产品所应具有的功能特性。以浓缩饲料为例,国家推荐标准中浓缩饲料产品质量指标中应包括五方面的内容,即以高蛋白为特征的常规养分含量、氨基酸含量、矿物质含量、维生素含量和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但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标准中只有常规营养成分的指标,没有规定卫生指标。更有甚者产品指标定的过低,降低了饲料中营养物质应有的含量标准,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

饲料行业总结范文4

我县饲料资源和利用概况

(一)粗饲料

我县粮食秸秆总产量约70万吨。其中玉米秸32万吨,麦秸33万吨,其他花生秧和红薯秧等5万吨。饲养业利用秸秆约20万吨,其中青贮5万吨,微贮和氨化2万吨,直接饲喂3万吨。其余大部分秸秆用于焚烧。

几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畜牧部门大力宣传、培训、推广等工作到位,秸秆开发利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秸秆青贮、微贮饲料更成为圈养牛羊的主要饲草来源。

(二)、精饲料

一般年景全县粮食总产量50万吨,其中玉米16万吨,玉米是养殖业的基础饲料,主要用作饲料。麸类5万吨,饼粕类2万吨,全部用于饲喂畜禽。

(三)、其它

另有槐树、杨树、柳树等可饲树叶,可作为饲料资源。

饲料加工业现状

(一)、生产企业情况

我县饲料加工业在七十年代后期起步,随着畜牧业的需求增大和国家优惠政策支持而逐步发展,到九十年代形成了以各县粮食系统饲料公司为龙头。但随着国家粮食体制改革深入,取消评议价粮政策,各国营饲料公司由于种种原因逐渐丧失竞争力。目前全县有饲料生产企业13家,正大集团,六和鲲鹏饲料、大名智诚畜牧科技公司、瑞丰公司等公司,年总生产能力50吨,全年共生产各种饲料15万吨,其中浓缩料2万吨,配合饲料13万吨,全行业实现产值(现值)10亿元。

(二)、饲料销售情况:

全县经销饲料单位达100多个,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和部分个体经销户,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县各乡镇和重点村的网络。专营单位达到30多家。经销的主要是外地品牌,达20多个,主要是猪的浓缩饲料为主。全县饲料企业生产的主要是配合饲料直接销售到养殖户。

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关于促进饲料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根据我县饲料资源状况和畜牧业发展现状,依当地畜牧业主要优势畜禽品种,以市场需求为第一因素,制定饲料业发展战略。正大饲料公司生产鸡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奶牛精料补充料,六和饲料公司生产肉鸡、肉鸭、蛋鸡饲料为主。

主要目标

到2010年,饲料产品产量达到30万吨,促进基础较好、市场潜力较大的正大饲料公司、六和鲲鹏、大名县智成畜牧科技公司、瑞丰饲料公司、大名县亚基饲料公司、大名县贵和饲料公司六家企业实现年产2万吨以上。继续推广秸秆开发利用,秸秆饲用率达到80%,科学处理利用率达到55%,年处理秸秆47万吨,其中青贮30万吨(风干重),氨化12万吨,微贮5万吨。

主要保障措施

(一)、调整种植业结构,建设饲草基地,确保粗饲料供需基本平衡

粗饲料是牛羊等反刍畜所需的基础饲料。由于它属于非竞争性资源,必须根据现有可利用资源来确定牛羊的发展规模,以达到供需基本平衡。

1、调整种植业结构,建设饲草基地。按照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的总体布局,继续推进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扩大饲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奶牛、肉牛、肉羊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应与农户采取租地、订单收购等方式,在养殖场周围建立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饲料基地。

2、争取秸秆养畜示范县项目,大力推进秸秆青贮、微贮、氨化。将继续争取秸秆养畜示范县建设,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氨化和微贮常规技术,并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开展秸秆机械压块及打捆饲料试点,争取新建2家秸秆饲料厂。

(二)、优化结构和布局,深化企业改革,提高饲料生产能力

1、因地制宜优化饲料产业结构和布局。按照统筹规划、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我县饲料业布局分布在全县重点养殖乡镇。基本合理,饲料企业要进一步规化产品,要稳步发展配合饲料,加快发展猪浓缩饲料、牛、羊精料补充料、水产饲料和预混合饲料,增强对不同养殖品种、不同生长阶段及饲养方式对饲料产品需求的供给能力。在大力发展常规饲料的同时,加大非常规资源如:植物、动物、矿物开发力度。

2、加快饲料企业改革进程,完善企业经营机制。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引导饲料企业完善经营机制,采取招商引资、合作入股、设备出租等多种方式,加快饲料企业改革进程,实现强强联合。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增加饲料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饲料企业的况争能力,增强整体活力。

3、落实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加快非公有制饲料企业发展。我国非公有制饲料企业已成为市场中最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县饲料企业起步晚、规模小、发展慢。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政策上鼓励发展,落实优惠措施;在管理和技术上加强扶持,努力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饲料企业快速发展的环境,重点培育6家起点高、规模大、竞争力强的饲料企业。有关部门要支持饲料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商业银行要对优势饲料企业生产和经营提供信贷支持。

4、促进饲料企业产业化经营。要引导饲料企业与养殖、屠宰、加工等企业联合经营,组建集团,优势互补,增强竞争力;鼓励饲料经销企业发展连锁网点,扩大市场辐射面;支持饲料企业、专业大户和经纪人牵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2年内争取建成1—2个以饲料企业为龙头的龙型组织。

(三)、建立监测体系,加强饲料质量安全监管

1、建立县级饲料质量检测站。加快建设县级饲料质量监督检验站,争取2010年开展检验工作。饲料生产企业也要建立健全自己的质检机构,及时对饲料原料和产品进行检验。

2、加强饲料质量监管。要加大执法力度,治理整顿饲料市场,查处经销假劣饲料和添加剂行为。对生产、经营和使用假劣饲料产品、违禁药品的饲料企业和养殖户,要停产整改,并做好跟踪监测。一旦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坚决取消其生产和经营资格,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建立饲料安全监管新机制。开放统一的市场流通格局,对畜产品的安全监管形成了新的挑战。要学习借鉴国内外的做法,在市场准入、问题产品追溯、应急处理等方面建立监管到位、反应迅速的新模式。

(四)、大力推进饲料业科技进步

1、加快新技术的引进与研究。加快引进安全高效饲料添加剂和猪、鸡浓缩饲料生产技术;大力开发研究奶牛、肉牛、肉羊的精料补充料及秸秆压块、生物、化学处理技术;优化饲料作物品种,有重点地引进种植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青贮玉米专用品种和其他高产的饲料作物品种,加大推广工作力度。

2、引进与培训并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注重引进急需的技术人才,中型以上饲料企业应有研发部门,小企业要有专职技术人员,提高产品研发能力,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积极开展饲料行业管理、技术及营销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3、推广饲料利用技术。开展宣传活动,实施饲料入户工程,到2013年,规模养殖企业饲料入户率争取达到80%以上;大力推广秸秆青贮、微贮等技术;在奶牛小区重点推广饲用玉米种植和带穗玉米青贮。

饲料行业总结范文5

饲草修成正果种植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2015年至今,我国进入了新一轮结构调整期。

对于宏观经济形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表示,当前的经济下行不是周期性原因,主要是结构性问题,周期性困难可以挺过去,但结构性问题却挺不过去。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粮食作物技术处处长吕修涛分析,与前三轮相比,2015年至今的结构调整,最直接的是方向和结构上的变化,此前调整的只是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结构比例。

“如今,国家提出了粮、经、饲三元统筹,将饲料作为种植业结构的一部分,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并列,让粮经饲统筹发展。”吕修涛补充,去年11月份农业部了《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计划到2020年玉米种植面积要减少5000万亩。

“此前,我们去东北调研了解到,近年东北玉米产量增长很快,今年国家取消玉米临储制度,对当地农民生产影响非常大。”吕修涛称,因为当地没有很强的饲料生产企业和代表性养殖企业来消化玉米,今年玉米生产将是很难熬的一年。此外,东北经过近几年大豆改玉米的结构调整,机械、技术、品种都调过去了,现在又要调过来,将给当地农户造成损失。他建议饲料用粮企业去当地实地考察,寻找新的原料采购机会。

对于种植业结构调整,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市场监测部处长李喜贵援引数据,道出了当前的困境,称“镰刀湾”地区难以迅速改变种植结构。近年来,该区域玉米面积增加了7000万亩,现已达到了1.56亿亩,占全国的1/3左右。

“去年底提出2016年东北4省区力争调减玉米面积1000万亩以上,包括粮改饲。采取了保东北,减西北和西南产区,同时还启动了休耕试点,但面积变化不会太大。再加上玉米等政策价格释放迟,农民已经备好种子农资,说明玉米种植有惯性,今年种植结构调整或难以达到预期。”李喜贵说。

产量增速将放缓潜力提升靠猪料

2015年,我国饲料总产量超过2亿吨。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期间我国配合饲料和预混合饲料累计增幅分别是34.1%、12.7%,但浓缩饲料减少25.9%。在分品种饲料上,2015年较2010年,猪饲料产量累计增幅达到40.3%,水产饲料增幅26%,反刍饲料增幅21.4%,肉禽饲料增幅16.5%,蛋禽饲料增幅0.3%。

对此,农业部畜牧业司(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调研员魏宏阳表示,目前我国家禽的工业饲料使用比例已过90%,未来规模化发展促进饲料增产的空间很小。猪业对工业饲料的依存度只有75%,未来规模化促进饲料增产上还有较大空间,同时会进一步压减浓缩饲料产量。

“初步判断,‘十三五’期间,按照五年整体来看,饲料行业年均利润率预计在2%左右。”魏宏阳表示,某些年份或会回落,市场不确定因素很多。

对于去年饲料总量的增加,业内人表示有点看不明白,认为饲料企业数锐减,饲料产量为何还会增加。

铁骑力士集团研发总监何健介绍,企业数量减少不代表产量就会减少。减掉的企业多数为小企业,而中大型企业的产量却有20%~30%的增量。另外,随着散养户的减少,浓缩料产量也会进一步减少。谈及未来饲料增长可能,他认为,除了猪料,反刍料也有较大空间。

空间虽有,但内部发展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魏宏阳表示,畜牧业内部还存在很多问题,如生产方式不够现代、生产效率不够高等。“我国的饲料转化率与国际上还是有一定差距,猪饲料和禽饲料上都能体现出来。”

“在资源短缺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提升饲料利用率,这是整个行业都应关注的问题。”何健认为,还要在饲料安全方面,比如减少抗生素使用、生物发酵、精准营养上下功夫。

能量饲料有保障蛋白原料供应待稳定

饲料工业一头连着种植业及粮油加工业,是其需求侧,一头连着畜牧水产养殖业,是其供给侧。饲料原料保障能力提升,稳定蛋白饲料原料供应和能量饲料原料成本,促进农副产品资源饲料化利用将成饲料行业“十三五”期间的重要内容。

而种植业结构调整对于稳定原料供应相当重要。对此,魏宏阳称,“十三五”期间能量饲料立足国内基本自给,从数量上基本有保障。

他分析称,一方面,粮食产量十二连增,去年玉米产量达到2.15亿吨,库存量大。玉米种植面积调减5000多万亩,大体就是去年播种面积的10%。其中一部分调减为青贮玉米、苜蓿。调减的玉米为优质饲草,对于缓解玉米库存是一个利好;其二,饲用需求增速明显放缓。我国饲料总产量“十三五”预测累计增速10%左右。谷物需求增加,但人均口粮消费将继续下降;其三,玉米价格形成机制变化。玉米从临储到价补分离,市场定价,对饲料行业规范原料采购有好处。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大豆蛋白原料进口达到了近9000万吨,行业内表示出忧虑。

“‘十三五’期间蛋白原料供应稳定性有望改善。”魏宏阳表示,第一,蛋白原料需求减少。预计未来五年蛋白饲料原料需求年均增长100万吨~125万吨,只有“十二五”期间的一半;第二,主要的大豆生产国,美国、巴西和阿根廷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都保持稳定增长趋势;第三,我国蛋白原料进口品种和来源地增加,油菜籽进口增长快;第四,棉粕、豆粕进口量都在增加,来源地明显增多;第四,在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中,在部分地区推广粮改豆和优质牧草种植,这对缓解大豆需求是战略性的。新一轮结构调整提出2020年粮改豆希望恢复5000万亩大豆种植,对于稳定蛋白供应也是有效的。此外,业界热捧的鱼粉资源,却面临枯竭,供应会持续紧张。

大豆是国际饲料原料采购中的重要品种。美国大豆出口协会中国首席代表张晓平表示,目前业内在原料蛋白质量评价上存在误解,150年前开始采用的以粗蛋白高低来衡量蛋白品质的方法已经过时,如今需有新思维。据他介绍,全球范围已完成大量实验与检测,认为日粮粗蛋白水平不能反映饲料中蛋白的质量,蛋白质质量取决于饲料原料中必需氨基酸数量和平衡性。不同来源豆粕的营养成分比较,动物需要必需氨基酸来合成蛋白用于维持健康需求和生长。这对于未来饲料行业原料采购、蛋白的关注视角将产生重大影响。

商业模式待突破企业需要新思维

目前,随着“互联网+”的渗透,饲料行业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大北农集团董事长邵根伙称,饲料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会,诸如养殖规模化、技术生物化、生产精细化、原料国际化、推广服务化。更值得关注的是思维互联网化。

按照大北农的部署,意欲搭建农牧行业的互联网平台,到2020年实现万亿交易额、千亿贷款和千亿市值,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管理、商城交易和金融服务。饲联网就是大北农互联网项目企联网的一支,主要涵盖饲料企业互联网管理、饲料产品交易、饲料企业理财与养殖户贷款,并由大北农控股子公司北京农信互联科技有限公司运营。

针对业界正在探索的饲料电商,农信互联总裁薛素文表示,以前有人尝试,但不是很顺利。原因有二,一是并没有影响到终端,这需要积累大量的用户才行;第二,饲料企业还怕和传统的渠道商冲突,需要合理地处理这种冲突。目前农信互联在推饲料电子交易,先从渠道商开始,让养殖户买他们的产品,并通过建立他们自己的旗舰店,之后厂家再慢慢进去,预计饲联网会在下半年上线。

薛素文称,目前互联网在平台技术上没有问题,主要是处理好传统营销模式,做好利益分割问题,这很重要,需要很谨慎。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我们不做别人也会做,这是趋势。”

饲料行业总结范文6

按照农业部颁布的《20__年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方案》要求,在继续深入落实20__年饲料质量安全整治任务的基础上,以加强饲料生产企业规范化管理为抓手,以饲料原料监管和打击非法添加行为为重点,通过"抓规范,促执法,打禁药",进一步净化饲料市场,提高执法水平,确保饲料及畜产品质量安全。

二,工作目标

对违法添加使用瘦肉精等案件的查处率达到100%,饲料产品中瘦肉精等兴奋剂类物质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铅,砷等重金属监测合格率提高2个百分点,三聚氰胺监测合格率100%,饲料及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工作重点

(一)提高饲料执法能力。组织开展饲料法规标准宣贯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建立健全检验检疫联动,检打联动,产销联动等执法工作机制,提高执法效能。对市县级饲料质检机构开展巡查,推动提高监测工作质量。

(二)规范生产经营企业。进一步严格饲料行政许可工作,提高饲料生产企业准入门槛,淘汰条件简陋,管理混乱的饲料企业。对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开展跟踪检查,强化获证企业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饲料企业。对饲料经营市场开展监督检查,坚决查扣销毁无生产许可证,无产品批准文号,无产品标签的"三无"饲料产品,查封取缔生产经营"三无"产品的企业。

(三)严打违禁添加行为。针对瘦肉精,莱克多巴胺,三聚氰胺等主要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扩大监测范围,及时查处发现的问题。对《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加大对高铜,高锌等超量添加行为打击力度。加强对养殖户的抽检和巡查,强化活畜产地检验检疫联动,加大对养殖户的普法宣传和教育,提高质量安全意识,指导科学选择和使用饲料产品。

(四)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完善违法添加瘦肉精等突发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做好物(来源:文秘站 )资储备,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健全各级畜牧饲料管理部门联动处置机制。针对瘦肉精类似物,含氮聚合物等潜在安全问题,组织开展检验检测方法研究,安全评价试验和摸底排查监测,做好技术储备。

四,工作安排

(一)工作部署阶段(2月1日-2月底)

在全省范围内部署20__年饲料质量安全整治工作。各地按照我局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区20__年饲料质量安全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

(二)集中整治阶段(3月1日-11月底)

1。开展检验监测,强化检打联动。各地要继续以饲料原料,饲料产品为重点,认真组织完成我局下达的饲料质量安全监测任务。市级畜牧饲料管理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本辖区内饲料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工作。承担任务的质检机构要及时向省局通报监测结果。各级畜牧饲料管理部门要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查处和通报。

2。开展监督检查,强化督促整改。我局将继续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蛋白原料获证生产企业,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获证生产企业现场跟踪检查。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对饲料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全面检查,提出整改要求,跟踪督促整改,严肃处理问题突出,整改不到位的企业,严厉查处"三无"产品及其生产企业。

3。开展法规培训,强化守法意识。各地要针对监督执法人员,饲料生产经营企业,养殖场户,分类制定培训方案,全面开展法规知识培训。要通过全面深入的培训活动,提高生产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和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

(三)验收总结阶段(12月)

全面总结20__-20__年饲料质量安全整治行动的成效,将整治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制度化,日常化。

五,重大活动安排

(一)3月,开展《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宣贯培训,组织获证企业年检备案。

(二)3—4月,组织开展50家蛋白原料重点生产企业现场监督检查。

(三)4—5月,组织开展全省饲料标签大检查,查处"三无"产品及其生产经营企业。

(四)6月,召开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总结近年来全省饲料安全监管工作情况,交流经验和成效,分析存在问题,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五)7—8月,组织开展50家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企业现场监督检查。

(六)9—10月,组织开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修正案)及配套法规标准宣贯培训。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畜牧饲料管理部门要按照农业部的统一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动员力量,层层分解任务,逐级落实责任,强化督导检查和跟踪指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细化工作任务

各市县畜牧饲料管理部门要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明确工作进度和时间安排,做到有安排,有重点活动,有检查验收,有责任追究,确保实现各项工作目标。

(三)加强沟通交流

各市县畜牧饲料管理部门从20__年3月开始,每月10日和25日前要向省畜牧兽医局报告工作进展情况。报送材料要有查处情况和量化指标,及时反映进展和成效。重大案件及突发事件立即报告,及时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