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产计划的建议范例6篇

对生产计划的建议

对生产计划的建议范文1

来自台湾经济研究院推动会议展览服务业专案办公室(下称“会展专案办公室”)的廖英杰经理指出,台湾对于发展会展业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大陆的地方政府。这可以从目前台湾的展览馆现状就可以发现。目前台北国际贸易展览中心的展出面积只有3万平方米,远远不能满足会展业发展的需要。而优势产业外溢则是台湾会展业发展面临的更大挑战。

以国际化为宗旨完善硬件设施

廖先生表示,台湾对于本地会展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也在做出积极的回应。据悉,新建的南港国际展览中心室内面积约10万平方米,将于2008年正式运营。届时将极大地缓解台湾展馆面积不足的困境。廖先生还透露,为了台湾会展业的长远发展,正在讨论在桃园国际机场附近,高速铁路能够直达的青浦建设另一个展馆。

台湾的高速铁路是连结台北与高雄两大城市之间的高速铁路系统,列车的最高营运速度可达每小时300公里,台北至高雄南北交通的行车时间,将由目前的4个小时大幅缩短为90分钟。据悉,台湾高速铁路将于07年正式运行,由于工程消耗巨大,建设之初曾备受争议。但从长远发展来看,高速铁路是未来城际客运交通的主力,此举将会使城市发展以及市民的出行均获益良多。如果在机场附近,高速铁路能够直达的青浦建设另一个展馆的设想成真,必将会进一步推动台湾会展业国际化水平。

“4年计划”提升国际竞争力

据台湾《工商时报》、《联合报》报道,台湾业者指出,会展业最有希望成为岛内新兴服务业的主流,而发展的关键在于两岸政策,因此呼吁加速两岸会展产业合作。在近日举行的“亚洲会展产业领袖论坛”记者会上,台北市展览暨会议公会理事长林茂廷、台湾会议展览协会理事长涂建国也都认为,当局必须采取松绑的政策,才能加速两岸会展产业合作的机会。

虽然加强两岸会展产业合作将会进一步推动台湾会展业发展,但是廖先生强调,台湾会展业与内地不同,它的最终目标是将台湾会议展览服务业带到国际舞台。为此,台湾于2005年开始实施为期4年的“会议展览服务发展计划”,希望藉此有效提升台湾会展产业的竞争力。

“会议展览服务发展计划”由提升会议展览服务业国际形象暨总体推动计划、经营管理辅导计划、人才认证培育计划和信息网建置计划组成。其中,提升会议展览服务业国际形象暨总体推动计划下设立会议展览服务业专案办公室。

提升会议展览服务业国际形象暨总体推动计划希望通过产业服务、政策咨询、协助辅导、国际宣传四个方面的工作,为台湾的会议展览业者提供相关协助,并规划会议展览产业发展的运作机制,提升台湾对外整体国际形象,争取国际会展活动来台举办以及来台参与会展活动的机会。

未来,企业或单位争取国际会议在台举办,会展专案办公室将全力辅助争取。辅助方式包括,提供政府机关推荐函、协调会议筹备及协办单位,提供文宣品和赠品,提供国内专业且具国际竞标经验的会议组织者名单,并且提供补捐助与弹性入境申请等方式。2006年会展专案办公室共协助争取23个会议,其中6个已经确定在台举办。

在协助辅导展览业发展方面,每年至少扶持3个具备潜力的品牌展览成为国际展。2006年的辅导目标是台湾水科技展、台北国际SPA暨美容医学展、第七届台湾电路板展览会和第四届台湾电子组装国际展览会。主要协助方式为通过相关产业的媒体资料库向国际买家宣传,协助邀请国际重要媒体与业界重要人士等。

开展国际宣传是提升台湾会展业国际化的有效手段。计划强调将有计划的、有目的的选定目标市场、设定宣传主轴,并据以规划、设计与执行各目标市场的整体营销工作:同时旅游观光和会展资源相结合,不断加强国际交流,强化台湾会展形象,提升台湾会展业国际能见度。2006年会展专案办公室针对台湾会议展览业进行的媒体宣传包括,国际会展刊物9次、专业参展媒体3次、国内媒体专刊以及广告等。

在产业服务方面,会展专案办公室针对台湾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整合资源,协助扩大相关展览的规模。此外,还要强化台湾会展企业提供整合型服务的能力。除了协助会展企业构建完整的运行、管理机制外,还将与旅游和交通方面结盟。结合周边人文与观光资源,提高会展的附加价值。

经营管理辅导计划的核心内容就是提升台湾会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台湾政府将此项计划专门委托给台湾的专业顾问咨询公司。该顾问公司可帮助辅导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经营管理问题。如合理规划新建项目,科学、合理控制费用等等。

人才认证培育计划由台湾对外贸易发展协会主持。廖先生指出,台湾在会展人才的培育上与内地大相径庭。台湾没有专门的院校开设会展教育专业,台湾会展业的从业人员一般是外语、国际贸易、观光等专业出身。并且计划别指出培育师资力量,以期长期提升台湾会展人才素质。同时,人才认证培育计划目的主要也是为引进国外专业经验,并透过认证制度的建立及会展人才数据库的建立,为台湾会展企业提供高素质人才,最终目的当然也是提升台湾会展产业国际竞争力。

对生产计划的建议范文2

一、职责调整

(一)新增的职责

1、市重大项目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重点项目建设

办公室职责。

2、指导和协调全市招投标工作,对全市重大建设项目工程招投标进行监督检查的职责。

(二)划入的职责

1、原市物价局的物价政策制定和价格政策监督实施,制定、调整市管重要商品价格和重要收费标准等职责。

2、原市经济委员会承担的除工业和通信业以外的节能减排综合协调、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职责。

(三)划出的职责

1、将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职责,划给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包括研究提出全市工业发展战略,拟订工业行业技术规划和产业政策并组织实施;指导工业行业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的执行;按规定权限审批、核准或审核规划内和年度计划规模内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2、将库区移民工作职责划给市水务局。

3、将市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管理职责划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四)加强的职责

重点是拟订和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年度计划;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维护经济安全;加强投资宏观管理,调控全社会投资总规模;完善价格宏观管理,做好价格总水平调控;加强产业政策在经济调控中的作用,强化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增强全市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统筹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协调推进专项经济体制改革;加强能源宏观管理,推动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全市开发区建设发展;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工作的指导和协调。

二、主要职责

(一)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分析经济形势,提出国民经济发展、价格调控和综合平衡、优化重大经济结构的目标和政策建议,提出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政策的建议,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提交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二)负责监测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态势,承担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的职责,研究经济运行、总量平衡、经济安全等重大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三)承担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推进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职责,研究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问题,组织拟定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审定专项经济体制改革方案;指导协调全市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

(四)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市价格和收费政策及管理目录,依法进行监督管理;负责制定和调整市管价格和收费标准,组织开展全市价格与收费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价格违法行为和价格垄断行为;组织开展全市价格成本调查和监审、市场价格监测、涉案财物价格鉴定和价格认证;承担全市价格评估机构资质和人员资格审核;指导全市价格和收费管理工作。

(五)承担规划重大项目和生产力布局职责,提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安排市级预算内建设资金,研究确定和管理重大建设项目,协调解决重大项目建设中的问题,组织开展重大建设项目稽察;按照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备案、审核重大建设项目、利用外资项目、境外投资项目;按照规定权限负责全市政府投资类项目(工业和通信业项目除外)即全部或部分使用了中央预算内投资、省市级预算内和预算外、国家批准设立的基金(债券)等建设资金以及政府承担偿还或担保责任的国外贷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概算审批、核准、备案、审核、竣工验收工作;引导民间投资方向,指导全市工程咨询业发展。

(六)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组织拟订综合性产业政策建议,负责协调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并衔接平衡相关发展规划和重大政策,做好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平衡,协调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服务业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建议,拟订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组织拟订高技术产业发展、产业技术进步的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建议。

(七)贯彻落实国家、省上关于西部开发的方针、政策,研究提出全市开发战略、发展规划、重大问题和有关政策、法规的建议;承担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并协调实施和进行监测评估的职责;组织拟订全市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建议,研究提出城镇化发展、工业结构调整、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战略和重大政策并协调实施;负责地区经济协作的统筹协调;统筹规划、指导全市开发区建设与发展工作。

(八)研究分析市场供求状况,做好重要商品供求的总量平衡,组织制定重要农产品、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发展规划、调控政策;搞好粮食宏观调控,制定市级粮食储备和物资储备计划。

(九)负责全市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衔接,组织拟订社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参与拟订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教育、卫生、文化、广电、旅游、体育、民政等发展政策,推进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提出促进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牵头负责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协调全市国民经济动员工作。

(十)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负责节能减排的综合协调工作。组织拟订并协调实施发展循环经济、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及政策措施,参与编制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规划,协调生态建设、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重大问题,综合协调环保产业和促进清洁生产有关工作;组织实施应对气候变化重大战略、规划和政策。

(十一)起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关规范性文件草案,制定部门规章;负责协调参与分析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情况,参与提出财政金融政策建议;指导和协调全市招投标工作,对全市重大建设项目工程招投标进行监督检查。

(十二)提出全市利用外资战略、规划、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的目标和政策建议;提出全市利用外资的总规模和投向,指导和监督国外贷款资金的使用。搞好各类项目的前期储备,推介招商项目,职责权限范围内的项目评估、咨询服务工作。

(十三)拟订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搞好项目方案的审查、上报及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验收,促进扶贫开发工作。制定全市贫困乡村、少数民族乡村经济发展方向、战略目标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十四)承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物价局)设9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

组织协调机关日常政务,负责文电处理、秘书事务、会议组织、机要、信息、督查等政务工作,承担电子政务、档案、保密、、接待、机关安全保卫等工作,组织办理人大、政协建议和提案;负责机关有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和组织实施;负责机关财务、财产管理等工作;负责办理机关及所属单位人员工资、干部考核、人事调配、编制管理、学习培训以及车辆调度等后勤服务工作;负责机关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负责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

(二)国民经济综合科

提出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生产力布局的建议及目标和政策;研究编制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协调需报市政府审批的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并组织评估;提出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安排意见;研究并编制、分解、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提出全市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预期目标和措施建议;组织开展经济形势分析和宏观经济预测、预警;组织研究提出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对策建议;提出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总规模及投向和结构优化目标,编制利用外资、外贸和境外投资年度计划;负责政府国外贷款项目审批和全过程管理工作;按照规定权限申报、核准外商投资项目和境外投资项目;负责审核办理内资项目进口设备免税确认申报工作;负责审核办理外资项目进口设备免税确认申报工作;协调财政金融工作,组织推进资本市场发展;负责委内重要文件、报告的起草。

(三)固定资产投资科

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有关投资宏观调控政策、规定,积极引导投资方向;提出投资宏观调控政策和投资体制改革建议;拟定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编制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度计划及重点建设项目投资计划;负责全市基本建设计划和项目管理工作;负责城镇基础设施、党群机关、政法系统、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及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的审批及管理;汇总下达中央预算内资金,省下达的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和省资本金基金计划,申报或安排国家投资、预算内和预算外投资项目;向省发展改革委汇报、争取、落实建设资金;综合指导和协调全市招投标工作,核准政府投资项目招标方案。

(四)社会发展科

研究提出全市社会发展战略,组织拟订和协调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衔接国家和省上安排我市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文化、文物、教育、卫生、体育、民政、广播影视、旅游等社会事业项目专项资金。协调社会事业发展政策,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协调社会事业发展和改革的重大问题;负责安排和管理政府投资的社会事业项目;负责综合分析全市就业与人力资源、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的情况,提出促进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建议;推进相关体制改革,协调解决相关重大问题。

(五)工业经贸科

组织拟订需上报审批或跨部门的综合性产业政策建议,协调解决第一、二、三产业发展重大问题,提出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的重大思路和政策措施建议,协调推动重大产业基地建设和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负责工业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的编制及跨行业、跨领域重要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负责组织拟订科学技术及高技术产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以及政府投资的重大信息化设施建设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建议;负责申报和审批、核准、备案自主创新、高技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项目;负责全市经贸流通等计划和建设项目;负责全市粮食宏观调控,协调粮食购销政策和储备库建设;负责权限内服务业项目的核准、备案、审批;监测和分析市场状况;提出全市经贸发展战略和规划;负责粮油、成品油等商品的总量平衡和宏观调控;编制重要农产品、工业品和原材料进出口总量计划;提出物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负责全市粮油储备宏观管理;负责全市加油(气)站、油库的规划和布局建设;核准、备案、审批、上报权限内经贸流通项目。

(六)交通能源科

提出全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和改革思路,编制交通中长期规划,衔接平衡相关行业规划,研究全市综合交通运输产业政策及改革措施,监测和分析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建设状况,规划重大交通项目的布局,组织协调全市综合交通运输项目前期及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等。研究编制全市综合交通运输、邮电、农村能源中、长期规划,上报下达年度综合交通运输计划;编报综合交通运输、邮电、能源建设项目计划,农村能源建设计划;申报、审批、核准、备案综合交通运输、邮电、能源(含水能资源开发)建设项目。协调有关综合交通运输、能源、邮电等业务工作,收集分析综合交通运输、能源、邮电信息,提出全市能源的发展和改革思路,编制能源专项发展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衔接平衡相关行业规划,研究产业政策及改革措施,监测和分析能源发展建设状况,规划重大能源项目的布局;研究节能措施,指导协调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农村能源发展、水能资源开发、能源行业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七)农村经济科

研究分析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关问题及政策建议;组织编制和实施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农村小康建设和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战略。衔接平衡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等发展规划和计划,衔接统筹全市农村经济发展项目及资金支撑。负责权限内项目审批、指导、协调、建设项目实施。负责农村经济信息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

(八)经济体制改革科

依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研究提出全市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问题;研究提出投资宏观调控政策建议;组织、协调汇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改革情况;负责研究提出全市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和政策建议等。

(九)地区经济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科)

拟订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指导区域经济协作,协调制定国土开发和保护政策,参与编制生态建设与环境整治规划,组织实施重点流域综合整治规划项目、主体功能区规划,参与编制申报、下达农用地转用和基础测绘计划,协调空间地理信息系统;负责编制申报、下达民族乡村专项资金计划,组织实施资源型城市申报、转型方案及接续产业政策协调;承担市开发区建设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拟订实施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规划、年度计划和政策措施,参与编制环境保护规划;负责城镇道路排水、垃圾污水处理及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循环经济、重点污染治理和重大节能减排示范工程的组织实施;协调环保产业发展和清洁生产促进工作;拟订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规划和工作方案建议,组织实施清洁发展机制工作。

纪检、监察机构按有关规定设置。

四、人员编制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物价局)机关人员编制37名,其中行政编制30名、事业编制7名。

领导职数:主任1名、副主任5名,纪检组长1名,科级领导职数14名。

非领导职务职数按有关规定另行核定。

五、其他事项

(一)将市以工代赈办公室(市以工代赈易地搬迁办公室)更名为市以工代赈易地搬迁办公室(市生态移民办公室),事业单位,正县级建制,隶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设业务科。核定事业编制5名,其中主任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副主任2名、科级领导职数2名。

(二)市项目办公室(市重点项目稽查办公室、市铁路航空项目建设工作办公室),事业单位,副县级建制,隶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设业务科。核定事业编制7名,其中主任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副县级副主任2名、科级领导职数3名。

(三)保留市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事业单位,副县级建制,隶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设业务科。核定事业编制4名,其中主任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副县级副主任1名、科级领导职数2名。

(四)保留市经济动员办公室,事业单位,副县级建制,隶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设业务科。核定事业编制2名,其中主任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副县级副主任1名、科级领导职数1名。

(五)将市物价局价格监督检查分局更名为市价格监督检查局,副县级建制,隶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设综合科、物价检查科、案件复议审理科。核定人员编制13名(行政编制7名、事业编制6名),其中副县级领导职数3名(局长1名、副局长2名)、科级领导职数5名。

(六)保留市工农业产品成本调查队,副县级建制,隶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设综合科。核定人员编制7名(行政编制4名、事业编制3名),其中副县级领导职数2名(队长1名、副队长1名)、科级领导职数1名。

(七)保留市灾后重建办公室(市深圳对口援建办公室),事业单位,正科级建制,隶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定事业编制21名,其中科级领导职数2名。

(八)保留市经济信息中心(市经济信息管理办公室),事业单位,正科级建制,隶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定事业编制5名,其中科级领导职数1名。

(九)保留市国家投资项目评审中心,事业单位,正科级建制,隶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定事业编制5名,其中科级领导职数1名。

(十)保留市价格认证中心,人员编制执行陇机编办〔〕70号文件的规定,自行聘用,自负盈亏,自主管理。

(十一)将市库区移民办公室整建制划给市水务局。

(十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

1、工业行业规划的职责分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承担工业行业规划职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工业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的编制及跨行业、跨领域重要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负责工业规划与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

2、工业结构调整的职责分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提出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的重大思路和政策措施建议,组织拟订需上报审批或跨部门的工业发展政策、综合性产业政策建议,提出并组织协调跨县(区)、跨部门的重大生产力布局和重大产业基地建议;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通过制定实施行业规划等推动结构调整。

3、节能减排综合协调、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的职责分工。工业、通信业的节能减排综合协调、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的职责,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承担;除工业、通信业以外的节能减排综合协调、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的职责,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

4、成品油库的网络布局和成品油市场监管的职责分工。全市加油站、成品油库的网络规划和布局建设职责,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成品油市场监管职责,由市商务局承担。

5、指导、监督和管理市级粮油储备、轮换和投放的职责分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市级储备粮油的宏观管理;市粮食局负责储备粮油的收储、轮换和投放。

6、与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职责的分工。一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审批、综合运输体系的规划协调、对全市铁路民航进行行业管理、以工代赈扶贫交通建设项目的立项、计划、实施管理的职责,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市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组织实施。二是在全市铁路民航建设和行业管理方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全市铁路民航发展专项规划,衔接国家和省上相关部门争取国家铁路民航项目支持,组织协调铁路航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承担市铁路航空建设工作办公室的工作;市交通运输局会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制综合运输体系规划。

对生产计划的建议范文3

在严峻的现实面前清醒过来

中国是在“开门红、满堂红、月月红、红到底”的口号声中进入1960年的。尽管到1959年底“”造成的困难已经相当严重,但1960年初《人民日报》发表的元旦社论《展望六十年代》一文依旧是雄心勃勃:“掌握了1958年和1959年的连续跃进和更好的跃进,充满了决心和信心,而且对于整个六十年代的连续跃进,也充满决心和信心。”社论宣布,新的十年间要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然而,不论报纸上的文字多么慷慨激昂,这时的“”势头已不过是强弩之末。

这年第一季度工业生产直线下降,被称为“元帅升帐”的钢的日产量由上年第四季度的5038万吨减至4.98万吨,4月上旬又降至4.84万吨。到第二季度,20种主要工业产品有18种完不成产量计划,其中有11项产量低于第一季度。如果说工业生产的下降人们还难有直接感受的话,那么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的衰退,是几乎所有人都有切肤之痛的。从1959年起,农副产品产量开始急剧下降。1959年粮食产量仅有3400亿斤,比1958年实际产量4000亿斤减少600亿斤。1960年粮食产量进一步下降,落到2870亿斤,比1959年又减少了530亿斤,跌落至1951年的水平。在粮食产量连年下降的同时,由于“浮夸风”的泛滥,各地粮食产量却连年“上涨”,而且增幅很大,造成一种虚幻的假象。加之城镇职工人数大幅增长,使得征购粮食连年增加,一减一增,导致农村人口的人均粮食消费量跌至建国以来的最低水平。从1960年夏天开始,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粮食供应紧张的局面。1960年同1957年相比,城乡人口平均粮食消费量减少了19.4%,其中农村人口人均消费量减少23.7%。植物油人均消费量减少23%,猪肉人均消费量减少70%,许多地区因营养不良而普遍发生浮肿病。由于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而死亡率大幅上升,1960年全国总人口比上一年减少了1000万。

作为中央领导层分管经济工作的李富春比一般人对这严峻的经济形势有更加深切的体会和更全面的观察。严峻的现实也使人们开始冷静下来,许多人对“”和化运动中发生的种种问题开始有了清醒的认识和反思。

1960年6月14日至18日,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二五”计划后三年(即1960年――1962年)的补充计划,这次会议实际上对三年来的工作进行了初步总结。

在会上的发言中,针对“”中只强调“多、快”而忽视“好、省”的问题,李富春指出:“我们的老观点,多快好省就是搞多一点,搞快一点,但是实际经验表明,不一定搞得多,搞得快,可能有些方面多我们做得不好,反而少慢差费。”他提出了今后多快好省需要注意的问题,强调“要抓农业,以农业为基础,抓农业主产、基建、劳动力、生活的全面安排,真正实现工农业并举”。对基本建设的安排,李富春认为,“要有重点,要分轻重缓急;要排纵队,不要排横队”。他还指出:“国民经济是个有机的整体,工业牵动农业,农业牵动工业,牵动交通运输,牵动商业外贸,都是互相联系的……必须进行全面考虑。”这些问题虽然是从正面提出来的,但实际上具有明显的针对性,都是从总结““教训中得出的认识。

会后不久,在中央政治局上海扩大会议期间写下的《十年总结》一文,对“”运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严厉批评,并且再次强调了实事求是的原则。这对于当时克服困难、纠正错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这无疑进一步激发了李富春反思“”运动并纠正其错误的勇气。

在上海会议上,李富春虽然还没有提出调整的主张,但沿着对“”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反思的思路,调整的主张已经呼之欲出了。

从整顿建议到“六字方针”

中央政治局会议6月召开时,1960年已过近半,国民经济暴露出许多的问题。与此同时,中苏两党与两国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起来。6月下旬,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在布加勒斯特召开,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搞突然袭击,策划几国共产党对中国共产党进行横加指责。鉴于这种情况,中共中央于7月至8月在北戴河召开工作会议,讨论国际形势,同时也讨论国内经济问题,安排和落实国民经济计划。

7月18日,李富春就国内经济问题在会上作报告。沿着之前的思路,他对调整国民经济问题的认识也更加明确起来。

关于国内的任务及其应该采取的方针和具体政策,李富春提出了重要意见。在这些意见中,对扭转当时严峻局势最有意义的是经济工作要以农业为中心和缩短基本建设战线。李富春指出,我们在一个时期对农业发展的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够,对农业有点盲目乐观的情绪,放松了对农业的注意。不抓农业,不支援农业,工业也上不去。所以以农业为基础,工农业并举,确实要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他提出,首先要注意安排工业支援农业问题,同时对农业本身,农村劳动力必须做全面的、全年的安排。关于缩短基本建设战线,李富春认为,我们必须接受教训,下决心缩短基本建设战线,下决心搞三级结合,统一计划。李富春还特别提出要加强企业管理,为此,他郑重建议:从下一年起年度计划只搞一本账,只搞一个计划,不搞第二本账。所谓几本账,是指当时国家制定计划时,对有些产量定下几个指标。完成了计划中低的指标后,再向高的指标努力。几本账的最大弊端就在于,它很容易使人好高鹜远,不顾客观条件片面地求大、求快。取消“两本账”的做法,也就遏止了高指标的滋长和蔓延。

在会议期间召开的中央各工业部部长和各省市委工业书记会议上,针对有些人对缩短基本建设战线还犹疑不决、裹足不前的情况,李富春一改平素的风格,讲话口气变得异常严厉。他严肃告诫道:削基建、保生产,削劳动力、保农业,不要再犹豫动摇,不要再讨价还价。他斩钉截铁地说:基本建设你们各省、各市、各部门有什么意见,就砍,砍错了再说,现在砍比不砍好。有的项目是省委书记亲自抓的,砍不砍?我说,一样砍。你抓得不对,更要砍。你的计划是中央批准的,是不是要削减?中央批准的也要削减。应该砍就砍,没有二话可讲,要有这个精神。在这次讲话中,李富春明确宣布:明年在这样的基础上,必须贯穿全国一盘棋、一本账。李富春对遏止经济恶化的迫切心情溢于言表。

李富春的意见得到了中央工作会议的赞成。他和薄一波(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经委主任)联名提交的《关于1960年第三季度工业交通生产中的主要措施的报告》也通过了会议讨论。报告提出:为了扭转第二季度以来主要产品下降的局面,解决生产组织不力、企业管理工作松懈和基本建设战线过长、物资使用分散的问题,必须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坚决削基建,保生产,集中力量把以钢、铁、煤、运为中心的工业生产促进上去,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增加产品品种,加强企业管理。会议通过的两个文件《关于全党动手,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指示》和《关于开展以保粮、保钢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的指示》,要求把加强农业生产和压缩基本建设战线作为当前的迫切任务;要求认真清理劳动力,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保证农业生产,坚决缩短基本建设战线,保证钢铁生产。

从加强农业战线到缩短基建战线,从取消“两本账”到整顿工交企业,都是当时最为紧迫和尖锐的问题。李富春提出的这些主张虽然还不是从“”全面退却,但至少是在一些关键点上开始停止新的“”高潮。

就在这次会议期间,李富春提出了整顿工业企业的建议和“整顿、巩固、提高”的“六字方针”。工业交通企业自“”以来,管理散乱,制度废弛,产品及服务质量下降。针对这种状况,李富春提出要对工业企业和工业生产进行“整顿、巩固、提高”。可以说,这些意见是调整国民经济的最初建议。他提出的“六字方针”成为后来调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的雏形。

非常遗憾的是,就在会议进行的过程中,一个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了。7月16日,苏联政府突然单方面决定召回专家,并撕毁经济援助合同。此举立即引起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又不冷静地提出要炼“争气钢”,要在当年炼出2000万吨,提前实现钢产量赶上英国的目标。这在客观上阻碍了李富春以及同他持有同样观点的人就调整经济工作的方针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索。

“八字方针”的全面形成与正式通过

尽管北戴河会议没有深入讨论调整国民经济的问题,但是会后李富春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更加深入。一个最重要的进展,就是他把整顿工业企业的“六字方针”推及为制订整个国民经济计划的方针。8月中下旬,国家计委党组讨论编制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时,李富春提出,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的方针“应以整顿、巩固、提高为主,增加新的生产能力为辅;着重解决配套、补缺门、前后左右和品种质量问题,以便取得主动”。这样,“整顿、巩固、提高”已经不限于工业交通行业,而是作为来年国民经济的重要方针了。国家计委向中央各财经部门及各大区通报了李富春的意见,明确要求编制明年计划的方针应以“整顿、巩固、提高”为主,并且将“六字方针”写入了提交国务院审查的《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中。

8月30日,李富春等人到西花厅向汇报工作,共同审议《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支持李富春的意见,并将报告提出的对1961年国民经济实行“整顿、巩固、提高”的方针增加了“充实”二字。9月5号,又将“整顿”改成“调整”。这样就完整形成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9月30日,由签发,中共中央批转了国家计委《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根据这个报告分别编制计划草案。这个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8个字,使之成为调整国民经济的重要指导方针。

按照这个方针,李富春开始组织编制1961年经济计划。11月中下旬,国家计委在北京召开第九次全国计划会议。会议初步总结了“”的经验教训,传达了党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实行八字方针的决定,提出1961年计划安排要点。会议对国家计委9月报告提出的若干指标作了调整:1961年,钢产量由2300万吨降到2010万吨,煤炭产量由5.2亿吨降到4.25亿吨,减少职工数由300万人增加到502万人。此外,粮食产量为3900亿斤,棉花为3200万担,施工的大中型项目为1200个(比上年减少300个)。

但是要将热火朝天的“”高潮平息下来绝非易事。“八字方针”提出后,国民经济还是没有顺利转入调整的轨道。北戴河会议之后,全国掀起了“保粮”“保钢”生产高潮。实际上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矛盾,“保钢”事实上在资金、劳动力等方面挤占了农业生产,从而延续甚至加重了国民经济结构不平衡的局面。12月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保钢问题的紧急指示》,要求12月份钢的平均日产量确保6.2万吨,争取达到6.3万吨。这依然反映出“以钢为纲”的观念。到年底,钢产量虽然勉强达到1866万吨,但是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峻的局面。

严峻的事实要求人们必须下更大的决心客观地估计形势,纠正失误。

转眼间,1961年到了,这年的1月14日至1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了八届九中全会,讨论当年的经济工作。会前,中共中央先召开了工作会议,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现在看起来,社会主义建设不要那么十分急,十分急了办不成,越急就越办不成,不如缓一点,波浪式向前发展,不要务虚名而招实祸。他还号召恢复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作风,把1961年搞成一个实事求是年。这对统一全党认识、调整国民经济无疑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李富春向全会作了关于1961年计划意见的报告,提出国民经济计划安排的总体设想:“必须更好地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的方针,争取农业丰收,特别是争取粮食的丰收。同时,对各个部门和各个方面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争取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协调,使生产和建设的质量得到显著的进步。”根据这样一个设想,李富春建议对1961年计划指标再作调整:钢产量降到1900万吨;煤炭则调高到4.36亿吨;粮食调高到4100亿斤;基建投资规模为167亿元,比上年减少103亿元;施工的大中型项目比上年减少700个左右。

对生产计划的建议范文4

从上表可以看到,李先生在目前情况下每年大约需要动用原有积累7800元,虽然日常生活比较节俭,但由于房贷支出比例过高,占到月收入的83%以上,因此,目前情况下建议李先生通过兼职的方或提高月收入,或是想办法增加每年的投资收益率,以弥补每月或博士在读期间整年“负收入”的现象。

另一方面,李先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投资意识的,比如他两年前在老家投资了商铺,但从李先生的资产配置状况来看,资产配置较为单一,基本以房地产和银行存款形式存在,而流动资产中银行存款占了较大的比例,这样保守的配置不利于资产的增值,建议李先生可以增加金融资产的配置比例。

李先生现在的负债为30万元,每月还贷3000元和月收入比较接近,每年还贷36000元占年总收入的60%多,属于偏高范畴。对李先生而言,每月归还3000元房贷,是一个比较沉重盼财务包袱,但现阶段银行刺息处于历史的低位水平,因此李先生不需要提前还贷,待银行利率重新出现上升趋势的时候再考虑。李先生提到想要把原有的自住房出租,以缓解目前的现金流压力,这个办法目前是可行的。田为他是单身而且学校方面有宿舍提供。等到将来状况改变,如博士毕业后结婚生子,或是自己的收入太幅提高后,再做其他安排。

个人保障的情况,李先生仅有一份人寿保险,没有社保和商业保险,抗风险能力比较差,应当增加保险的投入。理财目标分析与具体理财建议

李先生的理财目标是希望能使手中的钱增值,以满足两三年后结婚生子所需要的开销,除此之外,我们建议李先生要做好紧急准备金的筹备,自身的保障计划和未来的职业规划。

紧急准备金的筹备建议李嘉把存款中的4万元作为应急准备金,其中2万元存入话期或一年期以内的定期存款,另外2万元购买货币基金。另建议李先生申请一张信蔺卡,作为紧急情况之用,信用额度建议在10000元左右。

资金增值计划预期宏观经济在未来2~3年将进入经济复苏阶段,建议李先生可以进行稳健的金融投资使净资产得到增加。李先生可以考虑将余下存款的11万元分成3部分,其中3万元购买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5万元昀买股债混合型基金,3万元购买债券型基金,而原有的3万元股票,股票基金则不做改动,该投资组合预期的年化收益率为8%,预测3年后该投资组合连夺带利可得17.63万元,增值3.63万元。

每月储蓄计划房子出租后,李先生的月度收入结余将可能达到4000元,建议李先生将每月盈余中的800元参与基金定投,定投品种可选择指数基金或者股票型基金。该储蓄计划为长期规划,建议持之以恒。余下的资金则可存于货币基金或活期存款以增加原始的资金积累。

风险管理虽然李先生已经购买了人寿保险,但李先生已过而立之年,因此意外险、医疗险和重大疾病险等保障还是必须要准备的,从节省保费的角度考虑,建议李先生在现阶段可以购买消费型的意外综合险和重大疾病保险,保费建议控制在每年2000元以下。

对生产计划的建议范文5

[提 要] “一带一路”倡议与马歇尔计划有根本差别,前者以共同发展为根本属性,以平等互利为原则,以务实合作为导向;后者本质上是一项政治与安全战略,美国通过附加条件的援助,开始了与苏联的冷战进程。此外,与马歇尔计划相比,“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不仅需要应对沿线国家多样化的利益诉求、更加复杂的政治和安全环境,还面临诸多域外因素的干扰。对于将“一带一路”倡议与马歇尔计划类比的提法,需要理性、区别对待,不宜将二者直接对立,因为从经济发展的逻辑看,二者的确存在共性,马歇尔计划也可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

关键词 ] 一带一路、马歇尔计划、中国外交

[作者简介] 金玲,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452 8832( 2015)1期0088-12

本研究受中国与东印度洋地区合作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资助。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明晰和相应举措的出台,国内外将“一带一路”倡议与美国战后复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相提并论的说法也日益增多。国内媒体多从经济视角出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会产生马歇尔计划在欧洲经济复苏和地区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西方学者和媒体则多从政治与安全视角出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在国际力量中心转移背景下,中国经营势力范围、争夺地区主导权的政治安全战略。事实上,二者虽存在一些共性,但从形式、内容和根本出发点上都有本质区别。

一、“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概念的由来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概念的提出源于国内外学者对于国际社会和中国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解决方案,与“一带一路”倡议并无关联。

(一)林毅夫的“新马歇尔计划”

中国经济学家林毅夫提出应对金融危机的“新马歇尔计划”,使“马歇尔计划”第一次与中国联系在一起。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林毅夫表示需要出台新的“马歇尔计划”,促进全球范围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以打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瓶颈,并给高收入国家的结构性改革提供空间,也就是通过对全球基础设施的投资,增加发达国家的出口需求。这种投资是双赢,发达国家可借此进行结构性改革,走出金融危机,而发展中国家可以消除自身的基础设施瓶颈,从而获得更快发展机会。

该计划实际是一种全球性合作,各国协调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投资于基础设施瓶颈和环境瓶颈,实现增加需求的效果。计划的实施主体是包括世界银行在内的诸多国际发展机构,如欧洲发展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拉丁美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计划的主要功能是以上述国际发展机构为依托,同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事实上,在林毅夫的“新马歇尔计划”中,中国只是国际协作的参与者之一,与当前的“一带一路”倡议没有必然关联。

(二)许善达的“中国式马歇尔计划”

最早提出实施“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是著名经济学家许善达。2009年,针对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出口减速的情况,时任全国政协委员许善达提出了利用“中国式马歇尔计划”创造内需,即由中国政府牵头,对海外进行大规模定向投资的倡议。

许善达建议国家设计一项对外援助计划,利用一定数额的外汇储备和人民币,主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援助项目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如电力、水利、公路、铁路、港口、矿产、能源等。受援国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的项目,通过国家信用、项目收费等方式偿还相应债务。

具体来说,该计划涉及三个方面的措施:建立一个中国国际援助与合作基金,以政府名义对外实施贷款;政府贷款带动国内产能过剩企业“走出去”;与人民币国际化配套协调实施,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支付货币和储备货币。该计划一方面可以把中国国内的过剩产能转化为国家债权,创造和培育新的外需,为国内提高居民消费率争取时间和财政资源:同时可以缩小全球性贫富差距,为从根本上改革现行国际经济秩序特别是金融秩序创造条件。该计划与马歇尔计划最大的相似之处在于由中国主导对外实施援助,但与“一带一路”倡议有很大区别。

(三)“一带一路”倡议被称作“中国版马歇尔计划”

在上述两种概念基础之上,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出台,尤其是亚太经合组织( APEC)北京峰会期间,中国相继宣布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之后,中外诸多媒体迅速将“一带一路”倡议形容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并指出“所谓‘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是指中国建立在‘一带一路’规划基础上,面向东盟、中亚等地区的对外投资和发展计划”。其中,金砖国家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等相互联系的战略安排,被归纳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重点安排。

诸多评论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与60多年前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有异曲同工之处。不少评论文章提到,“新马歇尔计划”有三个作用:一是通过对外投资减少外汇储备;二是缓解基建领域的产能过剩:三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除了从经济视角将“一带一路”倡议与“马歇尔计划”进行类比之外,还有观点从地缘政治视角将二者加以评判。“将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与马歇尔计划相类比并非偶然,二者都是崛起的力量试图利用经济手段实现对外政策目标,当然也包括支持国内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马歇尔计划帮助美国成为‘真正的超级大国’,北京也寄希望于‘一带一路’倡议实现同样的目标。”欧洲国际政治经济中心主任李牧山浩石,仅从经济角度看待“一带一路”是错误的,“‘一带一路’是地缘政治再定位,是中国式的马歇尔计划。资助周边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将赋予北京成为亚洲最重要力量的影响力。”

二、“一带一路”倡议不是“中国版马歇尔计划”

尽管从某些角度将“一带一路”倡议类比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并非全无道理,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自身和沿线国家的经济拉动作用以及促进地区一体化方面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完全可能发挥马歇尔计划对战后欧洲经济复苏和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相似作用。但是,由于所处的时代背景完全不同,中美对各自倡议(或计划)的定位和目标诉求亦不相同,“一带一路”倡议与马歇尔计划从形式、内容到实施方式都存在本质区别。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根本属性是共同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首先是共同发展的战略,以开放性和包容性为主要特征。与马歇尔计划出台的两极格局背景不同,当今世界相互依存不断加深,一国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发展密不可分,各国只有共同发展,才能实现长远发展。基于此,“一带一路”倡议首先强调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不搞排他性制度设计,不针对第三方,不经营势力范围,任何有合作意愿的沿线国家都可参与,是一项完全开放的合作倡议。当前已有50多个沿线国家表态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其中有大国,也有小国;有发达国家,也有大量的发展中国家,充分体现了该倡议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特征。此外,中国倡导成立的支持基金,无论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还是丝路基金,都将在开放性原则下欢迎其他国家的参与和共建。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通过自身的发展与对外合作实践,对制约发展中国家发展的诸多因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中国在与发展中国家的长期合作中,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发展模式,最主要的表现是拒绝西方国家附加条件的援助模式,转而采取平等协商基础上的互利合作,综合利用援助、投资和贸易手段,解决制约国家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发挥发展中国家的先天优势,实现共赢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人心相通的“五通”目标,是新形势下对上述共同发展模式的继承与创新。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起步或加速阶段,面临着建设资金短缺、技术经验缺乏的困难。这些国家有的能源资源富集,有的市场广阔,有的基础设施亟待建设,与中国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中国可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同其他国家共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因此,“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同沿线国家长期共同发展的一个战略构想,它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意在通过互联互通,发挥地区各经济体的比较优势,实现互通有无、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

相比之下,马歇尔计划是战后美国对西欧的援助计划,虽有多重目标,但首先是一项政治和安全战略,具有明显的排他性。

美苏围绕战后欧洲形成的政治真空进行争夺是马歇尔计划出台的背景。“马歇尔本人后来也表示,做出对欧即刻进行援助的最终决定是1947年莫斯科四国外长会议失败之后。”“马歇尔认为苏联政府已经陷入停滞,不会同意任何可能缓解欧洲紧张和危难的可行性计划,而是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恶化欧洲的形势。”由此可见,马歇尔计划从最初就将苏联排除在外,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和谋求势力范围的特征。据此,马歇尔计划被认为是两大阵营形成的转折点,也是冷战的起源。

战后西欧各国经济凋敝、政治左倾、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上升,马歇尔计划意在通过有附加条件的对欧援助,实现对欧洲经济和政治的双重控制,遏制苏联社会主义影响,巩固美国业已确立的霸权地位,意识形态色彩浓厚。1948年《对外援助法案》的第一条表示,“恢复或维持欧洲国家的自由原则、自由机构和真正独立,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良好的经济条件基础之上”,这表明决策者关切的不仅是经济援助,还有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政治目标。正如时任美国总统特别顾问克拉克·克利福德所言,“我们担心的不是市场,而是预防苏联扩大其控制范围。二战在自由世界留下了巨大政治真空,苏联决心填补真空,这是马歇尔计划的基础。”

由此可见,马歇尔计划是建立在意识形态基础上的政治和安全战略。马歇尔计划的规划者担心苏联利用欧洲危机进一步扩大影响,会威胁美国的安全。只有美国拥有足够的经济力量恢复欧洲活力,向亚洲的非共产党国家提供希望。如果不提供援助,不断加剧的混乱会严重危及自由世界,威胁美国利益。对此,乔治·凯南表示,“经济上失序使欧洲社会容易受到各种极权政治的利用。马歇尔计划是遏制战略的有效工具。”朝鲜战争爆发后,军事安全取代经济自助,成为美国在西欧政策的主要目标。为了强调经济力量对于军事安全基础的重要性,15亿美元复苏计划援助额被定位为“防务支持”,并最终于1951年10月10日通过互助安全法案,共同安全机构取代经济合作机构,进一步表明马歇尔计划的政治和安全属性。

(二)“一带一路”倡议遵循平等、互利原则

相互尊重和互不干涉内政是中国外交的根本原则,也必将体现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各项合作中。长期以来,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展合作充分尊重相关国家的自主权,合作不附加任何条件。“一带一路”倡议仍将秉持上述原则,强调“共商、共建、共享”,有关各国自愿平等参与,完全根据本国利益自主作出决断,共建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在APEC会议期间举行的“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中,主席重申“建设互联互通,实现亚洲联动发展”,“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照顾各方舒适度,不强人所难,不干涉他国内政”。阿拉伯国家在中阿合作论坛框架下的研讨会上表示,他们之所以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充满期待,是因为中国在推进倡议过程中,采取平等开放的态度,不谋求私利,不搞势力范围,不干涉他国内政,不强加于人,也不与其他大国和既有机制竞争。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基本理念是“战略对接”,与伙伴国和地区的发展战略对接,从根本上体现了与伙伴国合作的自主性和平等性原则。将“战略对接”作为基本理念,既是平等互利原则的要求,也是中国与国际社会合作的成功经验总结。从倡议初期与伙伴国的磋商,到当前早期项目的推进,无论是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计划的对接,还是与印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对接的“产业园区计划”,都充分体现了“战略对接”理念。

相比之下,马歇尔计划则在援助中附加了诸多不平等条件,获得干预西欧各国内部经济政策的有力手段。“马歇尔计划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是通过其附件的条件,让美国得以对受援国的经济政策发挥重要影响。”马歇尔计划首先确立了联合援助的条件,即单个国家不能享受援助,旨在将西欧各国共同捆绑在美国的影响之下。此外,美国还提出了具体的受援条件,受援国与美国签订双边条约,承诺平衡预算,恢复金融稳定,稳定汇率,加强合作。马歇尔计划除了提供“胡萝卜”还有“大棒”,在很多方面类似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宏观经济调整计划。例如,援助不能自由支配,而是在美国政府同意的条件下用于购买国外商品:受援国还被要求设立对应的国内现金账户,即对应基金,其使用也需获得马歇尔计划相关机构的批准。

事实上,美国通过分享“对应基金”的处分权,获得对双倍援助资源的控制。据此,美国剥夺了受援国自主制定经济政策的权利,实现了将欧洲纳入其主导的自由经济政策秩序之下,以维护美国的经济霸权。最后,为了转移美国国内过剩的资本和生产力,其援欧款项大多被要求用于购买美国产品。到1950年6月底、美国对欧援助达94.6亿美元,其中88亿美元被要求通过商品购买授权实现。对此,法国民意机构1947年9月的调查显示:18%的受访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旨在真诚援助欧洲复苏,17%认为美国意在干涉欧洲事务,而47%的受访者认为美国需要外部市场,以此避免自身陷入经济危机。

(三)“一带一路”倡议以务实合作为基础

“一带一路”是合作共赢的理念和倡议,并非实体或机制。该倡议将本着务实、效率原则,充分利用既有合作机制,根据沿线国家不同的发展优先和自身条件,创新合作形式,灵活推动共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不谋求通过新的制度设计实现主导权,遵循因地制宜、项目导向的务实合作原则。

依靠现有合作机制也表现了尊重地区自身发展逻辑的务实态度。“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和西亚北非地区,经济、政治和安全环境以及不同地区的一体化程度都有显著差异,难以在统一的多边框架下有效展开合作。2013年9月,主席在哈萨克斯坦首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时即强调,相关合作要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构想。2014年11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研究“一带一路”规划时,主席再次强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抓落实,以点带线、由线到面。这里的“点”主要指在双边框架下的项目合作。

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已在诸多伙伴关系和地区合作框架下展开,取得了不少早期进展。例如,与中亚国家的联合申遗、土耳其东西铁路项目建设以及与中亚国家全方位的产能合作等,都展现出“一带一路”倡议务实合作的特性和生命力。

与“一带一路”倡议务实合作相比,马歇尔计划则意在通过制度安排、规则制定,谋求对欧洲事务的主导和美国的霸权优势。“援助的重要性不是其规模大小,重要的是对欧洲经济、财政和货币政策施加影响。”为实施马歇尔计划,美国首先推动设立“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尽管该组织的设立原则是“自助和自救”,但美国作为观察员的地位和援助国的优势,使该组织成为美国对欧内部事务施加影响的重要制度工具。

在马歇尔计划实施过程中,该组织主要发挥了分析受援国共同的经济困难和问题、协调受援国政策、消除欧洲内部贸易壁垒、形成多边支付体系和建立“欧洲支付同盟”等作用。美国正是通过上述制度性作用,打破了西欧内部货币不能自由兑换的局面,使美元成为欧洲国家间结算货币,确立了美元霸权地位,改变了欧洲国家间贸易壁垒森严的格局,在欧洲确立了美国主导的战后经济新秩序。

三、实施“一带一路”倡议面临更大的挑战

与马歇尔计划相比,“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无论是所涉国家的多样性,还是合作领域的广泛性,以及国际环境的复杂程度,“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所面临的挑战都不能与马歇尔计划同日而语。

从合作对象来看,马歇尔计划的受援对象是西欧国家,与美国拥有共同的价值观,面对美国宣传的共产主义威胁有共同的认知,加上共同的经济困境,各国在接受美国援助的必要性方面容易达成共识。因此,马歇尔计划在提出之初便获得英法最为积极的回应,西欧各国也很快就建立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确定合作原则取得一致。相比之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仅充满多样性和异质性,对中国具有不同的认知、彼此之间存在冲突,有的甚至还身处大国博弈的核心,增加了务实合作的经济、政治和安全风险。如何应对多样化的发展诉求、复杂的地区安全形势,以及不断上升的地缘政治风险,将是“一带一路”倡议面临的最主要挑战。

从合作领域和范围来看,马歇尔计划是美国主导的援助计划,合作领域相对单一。从实际执行来看,马歇尔计划主要通过三个阶段提供援助:首先是提供大量食品、原材料及替代品,缓解物资缺乏困境;第二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新的投资计划,包括援助现代工业和能源设备,尤其是扩大本土投资的设备;第三阶段是直接应对西欧各国的生产效率问题。而“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综合性合作工程,不仅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贸易、投资、金融、交通和人文等诸多领域,而且希望实现从点到面、从线到片,最终实现区域大合作的构想,必然涉及更多的双边协调、多边对接以及一系列规则和标准的沟通、融合问题。

从面临国际环境的复杂程度来看,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处于两极格局之下,美国对西欧的援助没有受到过多域外因素干扰。而“一带一路”倡议则面临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当前,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快速上升,但由于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发展道路与西方国家不同,后者对中国的发展走向充满疑虑。尽管中国一再声明不谋求霸权,但中国影响力的增加仍引发西方担忧,被视为挑战现有国际秩序的潜在主要力量。金砖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及丝路基金的设立,都被认为是中国寻求重建国际秩序的努力。

四、客观、理性看待二者之间的异同

对于将“一带一路”倡议与马歇尔计划类比的提法,需要理性、区别对待,不宜将二者相提并论视为对前者的抹黑。第一,从经济发展的逻辑来看,二者的确具有共性,这也是中国学者主张推行“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原因。实现互联互通目标需要的大规模投资,将实际拉动中国和伙伴国经济发展,并客观上起到推动地区融合的作用,与马歇尔计划在复兴欧洲经济以及促进欧洲一体化方面的作用具有相似性。第二,尽管马歇尔计划的根本属性是政治和安全战略,对其发挥的作用也存在争议,但总体上来看,西方对马歇尔计划的评价是积极的。第三,尽管“一带一路”倡议的根本属性是共同发展,但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从来就不是孤立的,也会有利于实现中国外交政策中维护和平的目标。

尽管存在根本区别,但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过程仍可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尤其是在如何加强合作的灵活性以及增强内外协调和统筹能力方面。在马歇尔计划实施过程中,美国不仅要求欧洲成立协调机构,自身也设立了独立于国务院、直接对总统负责的经济合作局(Economic Cooperation Administration,以下简称ECA)以加强内外协调。“ECA的作用在美国和平时期的对外关系中前所未有。ECA与受援国的沟通远比传统的使馆和对外联络机构之间的沟通广泛,在美国内部不断与不同政府部门,包括财政部、经济部、农业部以及广泛的私人利益集团之间进行沟通。”

当前,“一带一路”倡议还处于实施的初始阶段。为了避免误解,针对将其类比为马歇尔计划的提法,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沟通措施。针对沿线广大发展中国家,除了强调上述不同,消除其顾虑,还需说明“一带一路”倡议不是马歇尔计划式的援助,而是南南合作框架下的共赢合作。中国是合作的倡议者,而非主导者。对于西方国家,可重点回应其对“中国重塑秩序”的担忧,突出“一带一路”倡议经济合作、共同发展属性的同时,不回避合作外溢的政治和外交效应。

“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获得沿线各国政府层面的积极表态,但在学者和民众层面认知度并不高。因此,一方面需要通过各种国际研讨会、中外联合课题研究等形式增加外界对倡议的了解。另一方面,可由国家层面出台纲要性文件,统一阐释倡议的主要理念和路线图。更重要的是,加快推进框架下的具体合作,用实际合作成果向外部世界展示其共同发展的根本属性。

对生产计划的建议范文6

这次县委中心组集体学习会议,既是春节过后的收心会,也是全年各项工作的启动会。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和各级领导干部从现在开始,收回心思,集中精力,尽快从节日的喜庆气氛中走出来,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新一年的各项工作中。下面,我就做好近期各项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抓好重点会议的筹备工作。近期将要召开全县经济工作会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项目工作会议、城乡建设会议、工业强县会议等几个重要会议,这些会议的筹备工作已经在元旦期间做过安排,各相关部门已在年前拿出了会议方案初稿,还需要进一步认真谋划、完善。全县经济工作会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项目工作会议、城乡建设会议4个会议计划力争在近期全部开完,工业强县工作会议计划至迟于4月初召开。近期,县委、县政府将研究确定有关政策、意见和表彰方案。各牵头领导和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筹备,确保会议高质量、成功召开。

(二)抓好工业经济。工业经济运行方面:工信、统计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预测分析,积极协调解决好企业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调度,帮助指导未生产的企业尽快启动生产,半达产企业尽快恢复生产,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努力实现第一季度开门红。园区建设方面:财政、建设、交通、电力、水务等各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1月14日工业集中区双塔工业园建设现场会议精神,抓紧落实各自工作任务。工业集中区管委会要围绕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总体规划,以装备制造、现代物流产业为发展重点,尽快启动双塔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修编工作,尽快完成土门工业园规划修编和大靖工业园总体规划报批工作;及早开工建设园区道路、供排水、道路照明及通道绿化等工程;根据入园项目用地需求和园区发展需要,加大土地储备力度,保证园区建设用地。工业项目方面:重点抓好祁连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400万吨干法水泥生产线、晋威高钙年产50万吨高钙灰生产线、鑫淼公司年产10万吨石灰氮生产线、海纳塑业10万吨管材生产线二期、高原薯业年产2万吨马铃薯淀粉加工、易源生物制药等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年内全面建成投产。全面服务支持新建工业项目,重点引进建设化工建材、冶金、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工业项目,抓好集团年产200兆瓦光伏组件生产项目和威海华东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0兆瓦光伏逆变器、汇流箱、配电柜及光伏支架生产项目的跟踪服务,确保年内建成投产。抓紧做好鑫淼公司电石产业链战略投资、酒钢集团年产60万吨电石生产线、威龙10万吨生态肥、华鹏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玻璃制品等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特别酒钢集团年产60万吨电石生产线项目必要时马书记和我一同前往酒钢集团进行进一步衔接。从去年12月到今年1月,马书记和我多次赴省和国家发改、国土、林业、交通、电力、水利、建设等部门汇报衔接项目,特别针对工业园区和园外企业矿产资源、公铁交通、330KV变电站、水利供给等关系工业项目建设和生产的重大关键问题进行了沟通争取,并通过召开银政企对接座谈会,加强银政企合作,推进金融支持,取得了良好成效,为工业提速创造条件。

(三)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和春耕备耕生产。全县春耕生产即将开始,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对全年农业生产至关重要。农牧、林业、科技等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要结合全市农业结构调整现场会精神,以及省、市安排部署,统筹谋划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制定出台具有较强操作性、指导性的农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区域布局和发展重点,积极研究相关扶持政策、示范点片建设、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强化科技支撑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办法,发挥比较优势,突出特色产业,确保农业结构调整迈出实质性步伐。各乡镇和涉农各部门要加强对春耕生产的指导、协调、服务等工作,确保将设施农业、经济林果业、旱作农业、梯田建设等种植规划和生产计划落实到农户和地块。乡镇和水务部门要加强水资源调度,积极组织开展渠道维修清淤、机井维修改造和水利设施配套完善,广泛推广抗旱品种和抗旱技术,大力普及各类节水措施,统筹解决好春耕生产和人畜饮水问题。(尤其水库清淤工作,水务局要加快工作进度,基础工程和规划设计要同步进行,力争尽快动工。)农牧、供销、信用联社等部门、单位要认真分析研究今年农资市场和群众需求情况,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好籽种、化肥、农机具、农膜、农药等物资的调运、储备和农贷资金发放,保证供给。质监、工商等执法部门要加大农资市场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行为,保护农民利益不受损害。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针对农业生产实际,制定培训方案,组织人员深入乡村,扎实搞好旱作马铃薯、日光温室种植管理、舍饲养殖、经济林果业等方面的科技培训工作,抓好动物春季畜禽防疫和草场森林防火工作。年前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确定的一系列目标和政策,蕴含很多重大项目,扶贫办、发改、财政、建设、农牧、林业、水务、交通、电力、商务、科技、民政、人社、教育、卫生等部门及各乡镇要认真研究,对号入座,加紧衔接,不能等不能靠,要积极争取,扶贫开发相关项目争取工作也要列入政府所有领导的重要日程。扶贫开发不仅仅是扶贫办一个部门的事情,涉及农业、工业等方方面面,各部门要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思想,整合起来打一套扶贫开发的组合拳。年前召开的全市石羊河流域后期治理暨水利改革发展工作会议,对石羊河流域后期治理和水利改革发展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水务等相关部门及各乡镇要深刻领会会议精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推动水利改革发展的工作部署上来,扎实有效地推进水利改革发展。

(四)抓好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作。近期,发改等相关部门要紧盯省市下达投资计划的黄金时节,尽快安排好手头的工作,腾出时间,集中精力衔接争取项目,确保谋划的一批投资额度大、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能挤进省市投资的盘子,已经纳入的要力争更多的资金支持。(春节前,县委马书记和我以及县委、县政府各分管领导多次赴兰衔接,取得了明显成效,省直各有关部门均表示将对我县在项目安排上予以倾斜照顾或优先安排。)同时要统筹调度,督促项目建设单位着手开展项目开工的各项准备工作,能投入施工的要尽快开工建设;暂时不能开工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力争尽早开工建设。各部门、各乡镇、各单位都要树立“招大引强”的理念,加强对化工建材、冶金(清洁生产、非淘汰产能)、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各领域知识的学习,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谋划和招商洽谈。全县每个部门、每个干部都有招商引资的义务,要充分挖掘、调动、寻找一切有利于我县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和水平提升的好项目、大项目信息,寻风而动抓项目,“无中生有”抓项目。重点要围绕三个工业园的产业定位,拓展招商视野,创新招商方式,充分调动挖掘各方面的招商资源,谋划引进一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明显增税空间的重点工业项目。特别是招商局和工业集中区管委会要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早谋划、早着手,确保今年招商引资工作有重大突破、重大创新。自去年10月份以来,已有10余家企业负责人应邀来古考察洽谈,县政府分管领导及工信、招商、工业集中区管委会要盯紧衔接。集团110万吨电解铝产业链项目在省市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协调下,目前已有新的进展,腊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七日,经市委火书记协调,邀请省政府副省长带领省工信委主任和市委书记,市委副书记、市长,副市长以及县委马书记、我、副县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主任,专程赴与集团进行了考察洽谈,集团有望于近期派出集团高层考察团来我县进行深入考察并进一步商谈合作事宜。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工信、国土、水务、交通、招商等部门要密切协作,抓紧开展土地储备、供排水、供电、道路建设等项目落地建设的各项前期工作,通过我们卓有成效的工作力促项目洽谈签约。近期,年初各项工作启动后,我们还将继续赴外招商。

(五)抓好城乡建设工作。要紧紧围绕市委“城乡融合”战略的总体思路和部署要求,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县城以增强城市功能为切入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味。核心区8个乡镇,要按照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总体规划,抓紧做好总体规划修编,力争3月中旬完成规划修编,4月份各项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示范点建设项目全面开工。今年我县廉租房、公租房建设任务较重,也是我县房地产发展的一个机遇,房地产建设的带动和衍生作用,会带动建材、物流、建筑业、家电、家具、家庭装潢、金融、商贸、家政、餐饮等十几个相关产业的发展。关于廉租房、公租房建设的资金来源、建设主体、地块征用、规划设计等相关事宜,建设局要及早谋划,提出可行操作意见,提交有关会议研究,4月份全面开工建设。

(六)抓好安全生产和维稳工作。各乡镇和安监等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认真落实年前召开的国家和省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组织专门工作力量,对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全面排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彻底整改,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近期尽快筹备召开今年的第一次安委会,对当前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要进一步全面梳理排查各类矛盾纠纷,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化在基层。要认真负责地解决好群众的困难问题,加强对重点对象的监控和疏导,必要时依法采取相关措施,防止各类群体性上访事件和越级上访案件的发生。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犯罪行为,维护好社会稳定。